时间:2023-03-20 16:08: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会议时间:20xx年3月15日
会议地点:北顺小学小会议室
主持人:段红芹
评议专家:市区教科所领导和专家
参与人员:课题主持人、课题组全体成员;业务副校长、教科室主任、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
二、开题报告
(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实验研究》开题报告
我校申报的课题是《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实验研究》,经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于20xx年11月被列为省“xx”规划研究课题。为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达到研究目的,今天特邀请市区教科所的领导和专家为我们进行课题论证。下面我就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组织、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各方面作简要阐述,请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一、研究目的
1.课题提出背景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但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教育评价机制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在学校内部,传统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在社会的压力和功利主义影响下,不得不为学校的“声誉”和单位的“成绩”而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解决这一顽症的根本途径就是改变“以升学率和成绩评价教育的单一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引导评价制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学生进行综合的素质培养与评价,使学生成为真正健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担当起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校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拓宽评价的渠道与途径,完善评价的方法、内容、形式,彰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晰思路、聚焦问题和分工落实。开题活动建议由市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显评价的功能与实效,进一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等功能,经教科室研究考察,确定了这一实验课题。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改变过分重视量性评价的倾向,对不易量化测验的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
(2)从单一重视主科测验转向全学科综合考察;从只重视结果转向过程的跟踪、观察和反馈记录。
(3)更新拓宽教师观念,改变有些教师对学生素质评价理解不深,无法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甚至把综合评价误以为综合评分等问题。
(4)在操作层面,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细化评价内容,量化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方位落实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二、研究现状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深圳育才小学于20xx年8月参与课改实验以来,在实践中学习、研讨、探索和创新“评价制度”,创建并组织实施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对“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作了探索性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为了使评价内容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又将评价内容、方法不断规范和完善,创建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分制评价手册”,得到了家长、老师们广泛地认可。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把期末考试的考场安排在学生家里,他们还推行了一种没有“标准试卷”的考试,学生不但不怕考试,还感到其乐融融。同时,该校统一制作了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袋”,学生拥有了自评空间,使评价具有了多种维度,并可以有效地跟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在教育领域运用“档案袋评价”,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同伴作出评价的相关材料;韩国对小学生逐行评价,强调对学生认知、情感、身体等领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综合地评价学生个人变化与发展。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与国内外运作的评价模式的联系在于都能激励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区别在于该课题的研究重点关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期望在以下四方面有所突破:
①试图构建一整套与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体系;
②力求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内容趋于多样化,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③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寻求拓宽评价方式的切入点,探索适应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学科活动评价规律;
④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扩大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途径,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
三、理论依据
1.课题界定
小学生素质:把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做为基础发展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引领每一个孩子做自己。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和发展小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运用不拘一格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能力、建立自信,不断获得发展。
实验研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通过对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实验与研究,分析制定出准确、公正、科学的评价方案,对小学生反映出的可教育性和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及趋向判断,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完善。
本课题是指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全面呈现小学生成长现状,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帮助小学生发展和完善自我。
2.研究依据
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性的。应该摈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把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学生的出发点,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较大,即使处于同一认知发展阶段内的儿童年龄差异也很大。所有儿童按照相同的发展顺序经过各个阶段,但发展速度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在对小学生的评价上,也应如此。
3、人的主体发展理论: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指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价值主体性(指求真、求美、求善和求自由的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生成、发展和呈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构建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细则。
2.设计科学的评价方法。采用灵活多样、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关注过程评价,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状况。(1)变以往的期末一张试卷评价为设计活泼、全面的综合性评价,全面改进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结果处理,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2)探索出对学生日常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追踪式评价流程。(3)为学生创建展示才华、
张扬个性特长的舞台。(4)多元化评价方式。让教师、学生、家长都成为评价的参与者;并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和学生互评有机结合起来,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功效。
3.建立活动教学体系,丰富学生生活内容,评价成绩展出激励。(1)学科素养全面测评。(2)社会性自主活动。(3)创造性群体活动。(4)兴趣小组活动。
(二)研究方法
准备阶段主要采用预测法、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
实施阶段主要采用对比试验法和案例研究法。
对比实验法:从学习兴趣、合作意识、接受程度、评价效果等方面对比观察评价实施前后学生的变化,统计并分析实验数据。
案例研究法:在研究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儿童有关的某件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观察、调查和追踪,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对一个个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标准、方法及操作步骤。研究过程中辅助使用的方法还有观察法、统计法、谈话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实验方法。
总结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经验总结法,注意积累原始资料,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和研究报告。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多种方法灵活运用,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边总结。
五、课题组织与研究计划
(一)成立课题组
主持人:朱桂青
成员:杨文波郑志芳王秀双朱桂芬徐娟万吉雷王文利
课题主持人任北顺小学副校长,分管教科研工作。先后参加国家、省、市、区级多项实验课题,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组成员都是青年骨干教师,有省市级教学能手,有教坛新秀,教学经验丰富,参与活动积极热情,都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各位成员在各级各类的活动中,课堂教学、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获得过不
同等级的奖励。可以肯定地说,本课题一定能够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二)工作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9-20xx.12)
为开展实验做好思想、人员、组织的前期工作,创设实验的必要条件。
(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朱桂青)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杨文波郑志芳)
(3)进行评价改革的宣传,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了解并认同评价改革
的理念。(朱桂青杨文波)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1-20xx.1)
(1)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教育评价理论及课题实施方案(朱桂青杨文波)。
(2)制定、督导、实施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杨文波郑志芳王秀双)
(3)制定、督导、实施小学生非学业成绩评价方案。(徐娟万吉雷王文利)
3.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xx.2-20xx.8)
(1)收集整理实验资料。(朱桂青杨文波王秀双徐娟朱桂芬万吉雷)
(2)撰写实验总结报告。(郑志芳王秀双)
(3)课题组申报科研成果。
(三)预期研究成果
1.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摸索出具有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案,制定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2.课题实验优秀论文、科研成果汇编。
3.装订相关子课题的个案研究成功案例。
4.整理小学生素质评价资源库。
六、经费保障
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经费将予以全程、全力支持保障,保证课题研究所需的全部费用,如:研究设备、工作资料、培训学习、考察交流、专家指导、开题、结题、奖励等项费用,均在办公经费中合理开支,确保不因经费原因影响课题研究进度与效果。
我们期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进一步拓宽我校教师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渠道与途径,完善评价的方法、内容、形式,彰显评价的功能与实效,进一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等功能,努力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体系。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三、专家意见
(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评议专家小组在听取了该课题的开题报告后,进行了认真的全面论证分析,观点综述如下:
课题选题能够立足实际,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课题的实施推进能够发挥促进学校发展、学生提高的功效。该课题的研究旨在努力实现评价是激励、评价是指导、评价是教学相长的作用,引领学校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客观地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差异,并因材施教地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特长,扬长避短,发展个性。
研究中要多关注、多借鉴其他国家和先进学校的已有经验,结合相关研究理论思考总结,形成具有自己校本特色的小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在实践中边思考、边补充完善。勇于实践,勤于实践,才能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论升华的跨越。要注意随时留下学生成长的足迹,用客观、公正、发展的视野处理和对待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我们教师的责任是留给孩子成长的快乐,而不是成长的失落和颓废。
需要指出的的是该课题要进一步明确课题界定范围,规范课题表达语言和填写格式,重视过程性研究资料的积累,建立起多层次的课题研究立体网络,明确每一年度的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从调查分析——整体方案——活动记录的各个方面都要有专项档案材料。坚持在做中提升,做中完善。
要注意报告设计中保持研究目标、内容与预期成果的前后一致性。研究过程还要更加细化,以校本研究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课题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责任感,力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操作性强的课题工作实施方案,按计划严格落实。
希望课题组能够明确本次开题论证会的工作要求,在课题界定严密性、设计一致性、研究路线一致性三个方面再动动脑筋,想想办法,下下功夫,把课题开题报告做得更加精致规范,祝愿大家“研得科学、教得高效、活得幸福”。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月日
四、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月日
近些年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之中,想要对新课程体系教学要求进行适应,要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必须要在学习方式、评价方法、评价目的、教学观念、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目标等等方面实施系统性改革。但是,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必须要树立起良好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将自身的观念进行更新,从教师自身做起,努力实现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教育角色、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教学的改变,实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内涵发展,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任务完成,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出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综合发展、具有特长的人才。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要明确教学目的
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本质进行正确的把握,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目的进行明确,这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能否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要将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小学生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和关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小学生必须要在自身基础知识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将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创新必须要建立在基本技能培训以及掌握扎实基础知识之上,建立在掌握基本思维方法这一基础之上,将这一个重要思想在各个环节之中贯穿,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自身创新思维的能力。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写作、阅读、表达、听力等诸多方面的训练,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读写进行过度重视,并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样十分片面,要求学生必须要通过读和听来进行信息的录入工作,更加要通过写和说来完成信息的输出工作,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达,所以,要求死方面必须要共同具备,缺一不可。在过去传统的语文知识传输工程中,教师必须要对语文这一门学科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强调,将学习语文知识和生活知识、社会知识进行紧密联系,将学生自身的视野扩大,增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以及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要创新教学方法
想要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要求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这已经成为了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从本质上将教学的效率提升,并且使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要创新教学方法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将多种形式的教学进行相互结合,伴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过去传统的语文课堂讲解教学并不能够满足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所以,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使得小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和所方面理解,从本质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表演、绘画、小组讨论以及做游戏等等形式来使得孩子能够在学习诗句的过程中,对文章中道理进行理解,更为重要的就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激情。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要改革教学手段
当今形势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传递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想要实现现代化,不仅仅是一种可能,更加是一种必要。利用电脑、投影、幻灯、录音、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很多语文教师不能够充分表达出来的知识和内容,收效之大已经成为了很多教师口头表达不能够企及的,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将自身课堂容量加大,进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能够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教学手段,将以往依靠文字符号以及口头语言传授知识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打破封闭式教育教学状态,凭借其鲜明和直观的形象,加深学生对于教育教学内容进行的理解,凭借其灵活和多变的教育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进而使得教育教学能够变难为易,化繁为简,从本质上提升了小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使得小学生自身听觉以及视觉等多种感觉器官都能够综合运用到学习之中,进而将小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小学生也能够在自身学习过程中,并用多种感官,达到学习效率最大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中动画、色彩、声音、文字以及图片等等,以全方位和多角度地来对学生感知进行丰富。
结语:身为中华儿女,生下来就开始学习中文,在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必须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具备开放的视野、合作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具有包括表达交流、阅读理解、运用现代技术搜集以及处理信息等在内多个方面基本的能力。语文一直都是人们交流沟通以及表达情感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学校教育阶段以及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一直都是孩子对中文进行学习启蒙的课程,具有奠基石作用。伴随着当前社会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自身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形式必须要实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章泽天.让学生挺起生命的脊梁――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2006.
姓 名
姓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民族
籍贯
政治面貌
行政职务
技术
职称
聘任
时间
教龄
参加工作
时间
所在单位名称
联系
电话
执教
学科
学
历
专科
本科
研究生
年毕(肄)业于 学(院) 专业
最高学位
学(院)于 年授予
三年培养经费(经费单位:元)
市拨培养经费
区县提供培养经费
学校提供培养经费
其它来源
XX年
XX年
XX年
合 计
经费支出计划(经费单位:元)
科学研究
网络远程研修
国内进修
撰写专着
其它
合计
有关情况说明:
XX—XX年个人发展规划
1.三年科研计划(包括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研究过程、预计达到的水平及突破、成果形式等):
研究方向: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
研究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方面。通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把本班学生培养成“好读书、读好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知书达理”的文明人。本课题将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的研究,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快乐阅读、享受阅读,让阅读支撑每一位学生的灵魂。通过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创新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
研究目标:
1、 通过研究活动,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爱书的好习惯,让他们今后的成长及终身学习提供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
2、通过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亲自经历知识研究过程,获得情感和学习的体验,体现学生是学习读书的主人,是知识的探索者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阅读资源共享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研究过程:
1、首先确立本班为研究课题实验班。
2、其次是课题前期进行查阅文献。查阅与选题有关的理论文献和经验、科研资料,达到理论武装,借鉴经验的目的。可参考的文献有: 《小学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阅读指导》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等。
3、建立“读书卡”,组织示范,完善方案。做好前测、收集积累、观察、个案等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定期分析对比。
4、形成特色。全面推广。
随着现在教学模式的改变,在小学数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摆在现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现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素质教育真正地贯穿到教学中。当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成为关键的部分。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些对策,希望能给相关教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课堂
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前提下,现在的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普遍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素质教育尤其重要,怎样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发挥学生的作用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的。小学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一定的要求,将素质教育贯彻到每一堂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概述
(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通常是指,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学生在数学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等方面的表现。通常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等方面。
(二)小学数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是小学生能够学好数学的保障,是提高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前提。可以说,在小学数学阶段,主要是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另外,小学数学和实际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数学和生活是分不开的,数学知识也是为生活服务的。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中,素质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有着重要的关系,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通常可以观察数学中存在的现象以及出现的规律,找到问题的所在,从而发挥学生的思维。并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抓住学生对学科的特点就能够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开发他们智力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一)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参与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教师能够转变教学思想,真正地还学生一个课堂,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展现学生的主体性,就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不能阻碍学生对问题的参与,当他们回答问题时,应该给予积极的答复,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和感受。并且,教师还要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种教学方式应该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主体作用。要想让学生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做好课前的教学准备,并在课后能够进行教学延伸。当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发挥良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只有学习方法正确,就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还应该给学生制定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真研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更加积极地学习。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并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给于赞许,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三)提高有效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教师的设计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应该能为学生的思维性学习找到比较好的出发点。从以往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中,应该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不同思维,教师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性的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机会,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改进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两则令我们尴尬和忧虑的消息互为因果,虽然已经都不是新闻了,但我的心却始终平静不下来,它命令式地让我们不能不思考:我们教育改革的症结是什么?
宋代教育家胡瑗说过:“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本者在学校。”这话道出了我们教育改革的症结,即丢失了以德为本的素质教育,自然培养不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多年来,素质教育非但没有取代应试教育,反而愈演愈烈,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围绕“一纸文凭”为核心的整体性的恶性循环圈。据报道,小学生的书包平均重达六七斤,他们自嘲说自己是“忍者神龟”。每天做作业两三个小时,没有休息日,只有补习日。中学生就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了。而大学生学习又紧张不起来,毕业班的课堂空荡荡,学生不上课的最好理由是“找工作去了”。无形中本科四年压缩到三年,专科三年压缩到二年,研究生也常处于“放羊”状态,难得见导师一面。
当高考成为我们教育惟一的评价机制时,自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错误“风向标”。比如,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重精英化取向轻大众化取向,结果是阻滞和消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只认“白领”,不肯也不甘做“蓝领”和“灰领”。似乎我们的教育方针都迷失了方向,大大削弱了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普通劳动者”的教育的社会功能。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事:需高薪招聘高水平的技师。盲目扩招,毕业生多了,却加大了找工作的难度。重名校、重点校轻一般学校,结果是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不公平;重循规蹈矩的死记硬背轻独立思考的标新立异,结果是忽略和扼杀了“比知识更重要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大中小学生整体性的欠缺。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我们在起点就已经输了,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也失去了支撑力。特别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造成的恶果,令人十分堪忧。综合素质日益低下,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氛围中,就演出着一出出丑剧和悲剧:论文抄袭、学术造假、校长受贿、师德流失、择校高收费、冒名上大学……当金钱的“铜臭”污染了圣洁的教育殿堂,学校再不是精神家园时,不得不说是教育的失败。
怨声载道的教育问题是有目共睹的。它不全来自教育本身,因为教育离不开社会的作用与制约。如今应试教育已经如同一列飞速行驶的列车,一般只在机制和课改上做些修补的措施怕是刹不住闸的。据报载,“作为高中新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校本选修课从2008年出现在中学校园以来,就备受学生家长和媒体的关注。目前北京市三百二十五所普通高中所开设的选修课已超过三千门。”“然而,依据前段时间公布的2010年高考新方案,校本选修课无一被列入新高考的考查范围。在有限的时间里,是让学生开阔视野还是提高成绩?显而易见的答案让原本就失衡的天平瞬间就在‘积极备考’的舆论中为‘高考成绩’一边增加了砝码。”于是在应试教育巨大的惯性作用下,校本选修课纷纷被挤占,选修课形同虚设了。
可见教育的症结已非一招一式所能治愈,要解决问题还需超越教育界,非综合治理不能显效。比如,除了教育界的有力举措之外,让全社会再次解读并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才是治疗的根本目的。
题图 / 怎可心有旁骛 / 杨树山
【“杂文专版撷英”栏目作品
我叫曾卫平,来自莲南小学。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竞聘演讲,并期望能在教改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生在教育之家我出生在东江边上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教龄长达35年的中学教师;母亲是一位受人尊敬、能干的妇女干部,后来也在学校工作。我的一位姐姐是教师,我的嫂子是教师,我的弟媳是教师,我的爱人和我都是教师,一句话:我的家是教师之家,我以教师之家为荣!
我在教育中长大我能当教师,除了家庭的影响外,我的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特别深刻。由于当时小镇上没有学前教育,我在写小写“3”的时候写成了像在飞的小鸟。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学会的,就像我妈妈那样,我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妈妈。从此,在我心中播下了当教师的种子。 我要在罗湖教育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以上的人生经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有百倍的信心当好校长的助手,协助他办好学校,让学校上档次,上水平,为罗湖教育强区增光添彩。
当前,教育战线正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各项改革措施逐步推出,素质教育实施正方兴未艾。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就是坚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如果有幸当上副校长,我将协助校长做好分管的工作,并实行“一个转变,三个改革”。一个转变就是转变我们的人才观:我们小学的任务是把儿童培养成具备初级生存能力的少年,为初中输送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合格并有特长的生源。
一改教学法。我崇拜的教育家有很多:卡耐基、杜威、孔子、陶行知、支玉恒等,然而我最崇拜的是现代教育家魏书生。他成了我学习的偶像,从他那里我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到了不少教育教学的经验。我特别佩服他的教法,他身为中学校长,不但当班主任,还担任语文课,还要经常在外作报告。按道理,他所任教的班级一定是差班,不说差班也一定是后进班。但事实胜于雄辩,他所带的班级不但不是后进班,而是先进班,学生语文科成绩名列前茅。我左思右想,他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创造中进步。他把学生分成语音组、词语组、语句组、段落组、写作组等。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哪一方面的问题,就去找那个小组的成员解决。学生如此学习,他当然可以自由了。我也在小学生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怕写作文、日记的问题,要求学生亲自种豆子,把劳动的经过和豆子发芽的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但喜欢写作,还写得好。到了六年级,不少学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我以此为素材写的论文获得了中央教科所学法指导论文二等奖。
二改教材。新一轮的课程教改革早就定好了调子: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实行一纲多本;打破出版、发行的大一统局面。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改革从内心感到高兴。一是我们有选用教材的权利;二是我们可以编写校本教材;三是实行综合课程后,我们的课本种类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生的书包将会真正地减轻,才能把素质教育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才能抽出一点时间去进修,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目前,莲南小学围绕科普兴校这一特色,正在进行“三模”科普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教材开发出来。届时,我们还要申请鉴定和专利。
三改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方向标,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一是上级政府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二是学校本身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三是对学生的评价。我认为,要评价一所小学办得怎么样,广东省督导评价体系是比较科学的、系统的。在评估标准里面,包括了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两大类别,一共有39条指标,每一指标有相应的分值,总分值500分。对学校的每一环节,每一个角落都纳入评估体系。我将协助校长按督导评估的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好莲南小学,力争早日实现五年规划的目标——把莲南办成省一级学校。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一直是校长们头痛的问题,因为教师的工作是良心工作,难以衡量。我认为可以制定相应的量化评比标准,实行量化考核,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三个有利于”和“三公”为原则: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作为学校领导绝对不能以班级平均分或合格率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唯一标准。要是这样,接到后进班的教师再认真、再负责,第一学年可能什么也评不上。教师工作的评价考核,在莲南小学做得很好,从来没有教师因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闹意见,真正考出业绩、评出先进、鼓足了干劲。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相当重要。评价学综合生素质的标准就是你认为需要培养的目的。我们小学的培养目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个性有特长的初级人才。考核学生要以综合考核为主,兼顾特殊,要不然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特长生受打击。当今世界级的钢琴王子——李运迪,他要是在普通的小学、中学学习,就可能没有今天。像韩寒这样的特长生,一定要他在数理化方面齐头并进,他可能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我举的两个例子,不是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要全面发展,而是想说明我们要让某一部分学生的某一方面优先发展,使我们的小学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实行优者更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真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特别是我们中青年一代,处在改革的潮头,国家已加入WTO,祖国申奥的成功,都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勇敢地迎上去,使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努力进取,将来成为深圳、全国的名师,同时愿自己的桃李芬芳。我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奉献青春热血,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是我最大的幸福!
一改教学法。我崇拜的教育家有很多:卡耐基、杜威、孔子、陶行知、支玉恒等,然而我最崇拜的是现代教育家魏书生。他成了我学习的偶像,从他那里我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到了不少教育教学的经验。我特别佩服他的教法,他身为中学校长,不但当班主任,还担任语文课,还要经常在外作报告。按道理,他所任教的班级一定是差班,不说差班也一定是后进班。但事实胜于雄辩,他所带的班级不但不是后进班,而是先进班,学生语文科成绩名列前茅。我左思右想,他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创造中进步。他把学生分成语音组、词语组、语句组、段落组、写作组等。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哪一方面的问题,就去找那个小组的成员解决。学生如此学习,他当然可以自由了。我也在小学生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怕写作文、日记的问题,要求学生亲自种豆子,把劳动的经过和豆子发芽的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但喜欢写作,还写得好。到了六年级,不少学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我以此为素材写的论文获得了中央教科所学法指导论文二等奖。
二改教材。新一轮的课程教改革早就定好了调子: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实行一纲多本;打破出版、发行的大一统局面。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改革从内心感到高兴。一是我们有选用教材的权利;二是我们可以编写校本教材;三是实行综合课程后,我们的课本种类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生的书包将会地减轻,才能把素质教育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才能抽出一点时间去进修,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目前,清平小学围绕科普兴校这一特色,正在进行“三模”科普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教材开发出来。届时,我们还要申请鉴定和专利。
21世纪是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世纪,只有具备大量富有探索和创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掌握先机、赢得主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要从小抓起。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重要阶段,重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探究和实践能力,形成独立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农村小学,由于基础设施、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科学课往往由主课老师兼任,存在着不少虚于应付的现象。农村小学生是我国小学生的主体,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小学生创新,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关注农村小学的科技教育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不少学校对科技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科技活动存在着参考文献的。
2009年,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必须将中小学的科技教育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切实抓出成效”,“中小学校要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同时还联合发文评选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学校。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对推动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课堂教学是科技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教育主管部门重视科技教育,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的考核范畴,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科技创新活动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得到蓬蓬勃勃的发展。学校领导要重视科技教育,把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配备专业的科技辅导员,开足开好科学课程,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创造更便利更优质的条件。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资金投入,使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为科技活动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和人才支持,使农村科技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
二、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开展创新教育
农村小学在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立足于农村的发展现状和办学优势,认真分析本地区、本学校的有利条件,充分关注挖掘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人文资源以及学生身边的生活,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富有特色的科技创新活动。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福清作为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批富于冒险和吃苦精神的福清人,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谋生免费论文。海外华侨对家乡的投资,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建设,给家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围绕“家乡”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热心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和高尚情操。如开展农村居住环境调查小学生创新,记录农村村容村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组织学生到石竹山、瑞岩公园、天生林艺等旅游胜地开展活动,探讨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的变迁,公路、高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等等。学生参与这些科技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增长了科学知识与创新能力。
延续多年的“家乡的水--关注水资源”调查活动,对福清的母亲河—龙江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跟踪。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龙江周边区域重污染企业、畜禽养殖场大量兴起,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使龙江水水体出现富氧、黑臭现象,一度被列为全省12条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从2006年3月开始,福清开始对龙江流域实施修复性“大整容”,对28家重污染企业进行关闭或限期整顿,对近 1600家龙江流域的禽畜养殖场进行拆除,投资3.7亿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等,使龙江的水质逐步得到改观。学校所在地正处于龙江的中下游,我们通过走访村民、实地勘察、查阅资料、对比试验等方式,组织学生展开对龙江水质的调查,探讨龙江水体恶化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等等。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龙江的今昔变化,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加强培训,培养富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科技辅导员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的重要前提,教师的正确启发和引导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巨大的影响。农村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乐于奉献的科技辅导员的参与。只有教师自身对科技创新活动有充分的关注和理解,对学生的培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卓有成效。相比起城区小学,农村小学教师更需要接受系统性的科技教育培训,培养专、兼职结合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学校要为教师开展科技工作创造方便条件,为他们提供培训、考察、交流、学习的机会,要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支持教师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提高业务水平。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实践中,要及时吸收新科技知识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总结和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辅导能力。老教师要充分发挥?孕陆淌Φ拇帮带作用,ü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形成良性循环,打造出一支富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专业科技辅导员队伍?
要充分发挥优质校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使农村小学教师小学生创新,特别是偏远贫困的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和学习长期化、制度化。今年4月,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推行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要求在试点城区“以片区内的优质校为龙头捆绑周边一般校,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学、捆绑考核’的管理模式”,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虽然目前只针对城区学校,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试点工作的逐步展开,会有更多的农村学校从中受益,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城区校与农村校在师资、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巨大落差。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加强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的“结对子”和帮扶工作,加强对已有在岗的农村科技辅导员的系统性培训,提高农村科技辅导员的指导能力和业务水平,使义务教育实现真正的公平。
四、精心组织,制定完善的科技创新活动评价体系
任何一项活动的顺利开展,都需要组织者的精心策划和细致安排。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并不意味着针对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培养全体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消化和吸收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农村小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体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差异,制定恰当的学习计划和研究内容。
首先,要善于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师在活动前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进行设计规划。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原则是农村小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原则。要着眼于学生的周边生活,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设计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科技活动:如以“传统”为主题,开展对当地风俗习惯、古建筑、中草药、方言、旅游景点的调查等;以“三农”为主题,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农民的吃、住、行等方面入手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新变化等;以“防灾减灾”为主题,开展对地震、火灾、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认知和预防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等等。这些主题活动的共同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从小关注生活、热爱传统文化、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接受性和可塑性很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免费论文。一个人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钻研、去实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宣传板报、科学讲座、科技游园、创意大比拼等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科技活动中提高小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科技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分阶段、按步骤的原则,避免活动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预设好明确的目标,在活动中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小学生创新,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第三,采取分组协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鼓励生生合作,在分组合作中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人际交往能力,树立团队意识。教师要按照科技活动的需求将学生分配成若干个小组,小组间的成员要轮流承担不同的角色,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得到锻炼。学生分工协作的成果以团队为单位分别进行汇报总结。总结的形式要多样化,如手抄报、演讲、汇报、评比、演出等等。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
第四,建立较为完善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比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评价激发学生参与体验、善于创新的热情和潜能。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实时跟踪与指导,注重对结果的及时评价和跟踪。在评价体系中要注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学校评价相结合。学校要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为期末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让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学校的日常工作和教学特色,得到长期的延续和发展。
总之,农村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在目前教育资源分配尚不均衡的情况下,要加强优质学校、城区学校对农村学校的帮扶。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资,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培养一支富有较高专业素质和责任感的科技辅导员队伍,进一步开展农村小学科技活动,推动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
[2]《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艺术》邓泽华、戴季兰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3]《反思科学教育》丁邦平《中国教育学刊》2001.22
1.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62%的学生在教室课桌上看到课桌涂鸦,其中包括情感宣泄类、恋爱通告类、异友类、考试答案等;27%的学生曾因觉得"好玩"而参与到课桌涂鸦的行列。79%的学生将垃圾随手放在课桌上,没有将其带走的习惯。"无人灯"、上课睡觉、课堂上吃东西、穿着拖鞋出入公共场所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小学生都知道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大学校园里反而变得常见。这反映出大学生基础文明行为出现大幅度滑坡,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2.遵纪意识薄弱
在被调查者中,高达81%的学生在临近考试之际选择长期占用自习室固定的座位备考,由此造成其他同学没有座位可用来复习备考;此外,校园内盗窃事故频发,5%的同学曾有过在校园内被盗窃的经历,包括电脑、手机、自行车、钱包等;大学城以及兄弟高校安全事故亦是频发。
3.勤俭节约意识淡薄
"90后"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家长过分的宠爱往往表现为对其经济上的支持,由此造成大学生勤俭意识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计后果。在餐厅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剩饭剩菜被遗弃。此外,大学生彼此间的生活攀比也时有发生。
4.诚信意识薄弱
我校制定了严格的考生考试行为规范及惩罚条例,一经发现有考试作弊行为,立即取消其毕业学士学位证书及大学期间评优评先资格。即使如此,考试作弊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更为甚者,部分学生在四六级英语考试中寻找,撰写论文时随意更改实验数据。有的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而伪造病历内容,求职时伪造简历,随意更改成绩,毕业后还贷欠费时有发生。
5.综合素质总体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26%的大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以宅在寝室打游戏、看电影为主,37%的学生表示自己曾参加过一些课外活动。调查发现,学生大一时参加各项校级、院级活动积极性较高,热衷于加入校内各个社团,但大二以后(包括大二)学生们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骤降,更多的则选择宅在寝室。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管理、团队合作、组织等综合能力便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丽至,不为而成。"大学对于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诚信监督机制明确,校德校风良好的大学必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下面简要谈谈如何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综合素质。
5.1利用学生会等各种学生组织团体,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防止"二八"现象的出现。"二八制"即20%的学生参加80%的活动,这些能力突出的20%的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校级院级等80%的各项学生活动。而大部分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造成"二八"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校学生会、社团、院级学生会等应多举办各种特色活动,组织方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同时举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增加活动类型,尽可能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得到锻炼。
5.2建立大学校园中的物质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对学生的行为、心情等都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自然校园环境可以更好地陶冶情操,如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前面的空地上、广场中布置一些雕塑,它们或具有纪念性意义、或具有象征性意义,使大学校园的"隐形"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5.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班级和宿舍为重点,具体到个人。发挥班级、宿舍的作用,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如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学习、科研小组,晚会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出节目,在班级、宿舍形成竞争中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
5.4从思想上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在一个校风优异的学校里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的精神浸润到他们的言行中,深入到他们的头脑和心灵,直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我校作为医学院校,一直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旨在培养一批具有严谨求实态度,德才兼备的医学生。老师以身作则,将诚实守信、大医精诚的思想渗入到学生的大脑中,校园中的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激励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大学文化的驱动力作用。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只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是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场所。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这种校园文化理念深深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行动中去,影响大学生终身。参考文献:
[1]刘晓萍大学生养成教育刍议[期刊论文]-绥化师专学报 2002(3)
[2]阎华荣大学生养成教育初探[期刊论文]-琊台学院学报 2003(1)
[3]陈体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07
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进和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教育实践能力,越来越成为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关注的内容之一。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将“实践取向”作为三大基本理念之一,将“教育实践与体验”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结合相关课程学习,密切联系小学,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专业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努力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完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基本平台。按照“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结构、内化素质结构”的总体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制定上应强调以“学术性、师范性”为特色,以能力本位为主要价值取向,构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专业拓展、综合素质等五级课程平台,强化儿童发展、教育哲学、小学教育概论、班级管理、教育政策法规、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研究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语言、书写技能等课程,努力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注重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同时,强化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教育专业素质课程所占总学时的比重,合理分配学科专业课、教育理论课、方法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各部分的课时比例,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努力构建基于学科知识体系、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基本技能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同时,小学教育专业应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即通过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的情感;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理念;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交流合作能力;形成自我专业特长。为此,大学一年级应侧重教学基本功(包括书法、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即兴演讲、声乐与器乐、简笔画与手工制作等)的训练与专业情感的初步培养;大学二年级应侧重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上课、说课与评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个别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能力等)的训练与教育理念的形成;大学三年级在继续培养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应培养教育管理能力(包括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课外活动、联系家庭和社会的能力等),并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专业情感与教育理念,培养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大学四年级则侧重培养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包括选择课题、设计研究计划、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撰写教育故事与小论文等)和自我专业特长(即经过实践训练,学生在专业能力某方面形成的一定的优势,如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能力、双语教学能力等)。
二、改革课堂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为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小学教育专业各门课程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改革课堂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应结合课程内容制订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实施途径,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如,教师语言、音乐、美术、书法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等相关理论课程可按实践教学大纲,安排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时间,对学生实施观察学习、模拟学习,加强形成性评价,训练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在利用课堂引导学生实践的同时,各课程还可加强课堂教学的延伸,如,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重视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与检查,加强课后实践能力的训练与辅导,弥补课堂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的缺陷;指导学生做好课外学习笔记,记录课外阅读(理论、案例等)的摘要、反思成果等,拓展学生视野;教育学、学科教学论等课程加强微格教学,组织到小学见习实习,指导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阅读教育名著,研讨教育热点问题,撰写教育小论文,开展教育手抄报、读后感、教育教学技能等各类教育技能比赛,以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的。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还应积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将笔试、技能考试、汇报演出、展览等形式有机结合。如:教师口语、书法、音乐、美术等必修课期末可采用抽签决定考试题目、相关教师组成评委组打分的考试方式;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可采用闭卷考理论、开卷考技能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拓展课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语言表达艺术与训练、儿童歌曲创编与伴奏、儿童舞蹈与唱游、儿童故事表演与创编、教玩具制作、书法艺术等也可采用汇报演出、展览等形式,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课外实践训练
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是实践教学的又一基本途径。小学教育专业应制订并落实课外活动的制度与措施,根据专业特点组织相关学生社团,列入每学期系部、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将社团活动和群众性活动有机结合,广泛成立各类学习型、活动型社团,如支教社、文学社、心理辅导站、大学生合唱团、手工制作、声乐、体育、书法、朗诵等多个类别的活动社团。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锻炼,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有成效。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锤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还应积极开展普及性的群众课外实践活动,加强教学基本功与能力的检查与训练,如由学习部负责实施普通话、书法、简笔画、声乐、舞蹈等教学基本功每日一练活动,保证课外训练的制度化、经常化与常规化。同时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手工制作、简笔画、歌舞等专业展示,举办简笔画、书法、朗诵、演讲、器乐、手抄报、讲课、说课、评课、组织班队活动、课件制作等教师能力大赛及征文比赛(文学、教育心理、儿童文学等)、手抄报比赛、科技小制作比赛等,提高学生开展教育实践能力训练的积极性,提升实践教学的成果。
在加强校内实践的同时,小学教育专业还应重视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开展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提出,要“结合相关课程学习,观摩小学课堂教学,了解课堂教学的规范与过程。深入班级,了解小学生群体活动的状况以及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获得与小学生直接交往的体验。密切联系小学,了解小学的教育与管理实践,获得对小学工作内容和运作过程的感性认识”。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应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将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内容具体化、制度化,力求每次见、实习前均有基础教育名师举办讲座或公开课,做到整个见习、实习过程都安排专门教师全程带班,加强指导;见习、实习后都要求学生按照提纲进行反思,写出日记、总结、小论文,组织学生交流,从而实现教学实践的层次化、自主化和反思化。
四、推行顶岗支教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教育实践与体验”中要求: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经历1~2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参与指导学习、管理班级和组织班队活动,获得与家庭、社区联系的经历;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获得与其他教师直接对话或交流的机会……参与各种类型的科研活动,获得科学地研究学生的经历与体验。据此,根据学校定位、地理位置、课程时间比例要求等实际情况,为保证学生实践锻炼的经常化,小学教育专业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小学加强联系,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开展顶岗支教活动,既可以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又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提高当地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服务地方,从而实现多赢。
为此,小学教育专业一方面可以组织大二、大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成立支教小组,在进行充分的“上岗”前的集中备课和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定时间、定课时、定人员,有组织地到支教学校任教和辅导课外兴趣小组,增加学生对小学及小学生的直接感知,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学的能力,训练学生初步的教学能力。同时,小学教育专业应根据课程计划安排,充分利用实习环节,组织学生到小学顶岗支教,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实习班主任、少先队工作,实习课外活动,进行教育观察、调查与课题研究等,深化学生专业意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