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8: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免疫学检验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免疫学检验论文

篇(1)

免疫学检验》在本院专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时分配:总课时90节,理论48节,实验42节,几乎是1∶1的比例。本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的实验有:抗原抗体的制备(2节)、动物实验(4节)、凝集反应(4节)、沉淀反应(2学时)、血清总补体测定(2节)、免疫荧光技术(4节)、化学发光(4节)、免疫细胞分离技术(4节)、免疫细胞功能测定(6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4节)、免疫病理实验(2节)、医院免疫室见习(4节)。除了医院免疫室见习外,其他每个实验都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些实验中,不是要接触细菌,就是要使用血清,或是接种实验动物,而这些标本都是可能带有极大生物危险的感染性致病因子,不管是直接感染,还是因为一些操作因素导致的感染性致病因子间接的播散到环境中去,都会对动物、植物、人类社会造成潜在的危险。虽然在实验之前都对细菌、动物、血清进行了筛选,但是不可预知的生物危险仍然存在。另外,《免疫学检验》实验中还要经常开启橡胶瓶塞、离心、移液器吹打、去注射器针头、混合震荡等实验操作,都会导致气溶胶产生,而实验室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就是气溶胶吸入。由此可见,《免疫学检验》实验课中开设生物安全教育的意义非常大,也是十分必要的。

1.2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生物安全

《免疫学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这两门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本院通常在第2年的第一学期同时开设这两门课,在学生学习完免疫学基础理论知识,进入免疫学实验室学习免疫学检验实验技术时,微生物检验实验技术的学习也还只在入门阶段,对于生物安全还没有什么概念,对一些潜在的生物危害因素,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对待血清标本,学生认为培养出来的,看得见的,比如一些致病菌可能是生物危险因子,但是血清标本里面那些看不见、潜在的生物危害因子,比如乙肝病毒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同学之间相互检测血清标本时,不认为自己同学的血清是可能带有生物危险因子的。因此,在《免疫学检验》这门实验课中,体现的是在思想上,学生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或者意识淡薄。在行为上,对实验室的各种实验标本看作普通东西,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没有看到潜在的危险因素,很容易忽视其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物危害。

2探索《免疫学检验》实验中的生物安全防护对策

2.1提高《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师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

首先要对《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教师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俗话说,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想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具有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实验教师本人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生物安全专业知识,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为上起到榜样作用。对卫生部颁发的一些重要文件,比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文件都应该熟练掌握。

2.2加强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

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学习生物安全知识,如何学习生物安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教师也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问题,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真正具备自我防护能力。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生物安全课,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开课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学习,比如:专题讲座,可以介绍社会、医院等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一些突发事件和存在的一些典型案例。通过这些讲座,可以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对于检验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其次还可以通过见习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安排学生到医院检验科的免疫学检验实验室参观,让他们更直观的学习到规范的生物安全防护方法。当然,生物安全知识重要而宽泛,通过这些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把相关的,重要的生物安全知识上传到系部网站,供学生自学。当然,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进入实验室,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实践学习。总之,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吸收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全面建立生物安全防护意识。

2.3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术培训

(1)从最基本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入手:比如只要进入免疫学检验实验室都必须穿工作服,强调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脱下工作服反折,这一点,如果不强调,往往很多学生,一到下课,直接脱下工作服就放书包了。强调工作服要经常清洗消毒;实验完后消毒洗手;禁止吸烟、吃食物;保持桌面干净整洁,传染性物品放入消毒容器内;如有菌材料溅出,应报告教师及时做出适当处理;在使用实验器材时一定要合理、规范。对在实验中需要的实验物品不准随意抛掷;对潜在的带有生物危害的标本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是其他方法消毒后才能处理。(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在免疫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物危害有:使用离心机离心、操作玻片凝集实验、对动物进行接种、用移液器吹打、去注射器针头等所产生的气溶胶吸入,而这些实验都是免疫学检验实验中的常规实验,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操作和掌握。除此以外,在实验过程中还可能遇到皮肤黏膜污染、被感染的实验动物咬伤、误食,甚至可能被刺伤割伤等。总之,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有关规定,反复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和规范,避免任何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

2.4加强《免疫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本院在2008年成立了生物安全委员会,实验室也专门配备了一名生物安全员,落实到了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教研室主任也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生物安全的相关标准、政策与法规等,但主要是针对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虽然其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但是免疫学实验中的一些生物安全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加强《免疫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十分必要。对免疫学检验实验中的各个技术操作规程也要严格进行规范,每次实验完毕进行相关的记录等。在实验室中,要规范各种标识,使其时效性与警示作用得到保证。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的联系电话,事故处理的流程应张贴在明显处等,使工作人员发生问题时,能及时找到处理问题的人。总之,实验室环境的井然有序,管理体系的完善建立,对初入免疫学检验实验室的检验专业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示范,并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篇(2)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越来越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检验人才。培养出具有广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工作值得深入探讨的教学改革课题。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一座桥梁,因此,作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之一的免疫学检验,有必要加强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实验课不但让学生了解、掌握先进的免疫学检验技术和分析手段,还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起着关键作用[1]。

1 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措施和效果

1.1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过去实验课内容多是对经典实验进行验证,简单的、低水平的重复,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实验环境中,学生缺乏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也谈不上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为了使实验课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校设计了新的授课方案,实验教学逐步转变为综合性、探索性为主要内容,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2 改变教学观念,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方法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实验过程首先由教师详细的讲解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甚至进行操作示范,学生只需按实验教材机械地完成实验操作即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实验课改革从教学方法入手,实验课的主角逐渐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将以教师讲授和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模仿的教学方法逐步转变为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为重点、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验的教学方法。授课重点放在启发、挖掘学生的内在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方面,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整体优化。

1.3 变独立分散的实验为综合性实验 以往的实验课内容大多是独立的、传统的单因素设计,一次课仅涉及单一的免疫学检验技术。由于新的教学大纲课时的减少,所以常规的实验教学只能进行有限的几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辅助理论教学,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综合性、系统性实验教学体系,不仅把实验内容改成多因素设计,几乎涉及到免疫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全部内容。对于动物实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相同的实验动物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时,学生能针对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实验课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学生们在此次实验中通过查阅文献、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和撰写科研论文式的实验报告等,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科研过程的自主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知难而进的科学态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说明实验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实验教学的改革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1.5 实验课教学方法已被写入教材 由于实验教学效果好,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独创性,也得到各高校专家的认可。刘辉主编《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季育华主编《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高教出版社。

2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

授课方案的基本程序是:实验准备免疫原制备和鉴定免疫抗体制备抗体纯化和鉴定酶标记抗体制备几种免疫技术应用实验结果及综合分析论文式实验报告。

2.1 抗血清制备的实验中,实验动物为科研兔,免疫抗原为伤寒沙门氏菌可溶性抗原、鸡卵清抗原、绵羊红细胞抗原。每两名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实验方案的详细设计、实验动物的免疫、饲养由学生独立完成,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2.2 涉及到免疫学技术及相关学科技术,主要是化学技术、生物学、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实验内容包括四个系统,即抗体系统、补体系统,细胞系统和细胞因子系统。充分体现技术内容的完整性。

2.3 报告书写要求按论文形式完成,学生要自己查资料,能对实验结果、现象及方法加以分析评价。

3 实验教学改革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次实验教学改革是结合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实验安排的主要是直接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和科研的技术内容。不仅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及书面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责任感,能够在以后的医院工作中更好地为临床服务[2]。本实验也是学生制作基本的免疫检验试剂盒的过程,对试剂盒研制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本实验获得的抗血清还可以为其他免疫实验课所用,节省教学开支,提高了教学投资使用率。本校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作用,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点,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总之,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3]。在国际教育中,把知识、能力、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三要素。医学检验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知识并及时反映在教学活动中,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及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以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的医学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郑家茂,张胤.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篇(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5673

国内刊号:62-1120/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4)

“免疫学”课程是生物、医学、药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丰富,交叉性、实践性强。我们将目前主流的移动社交媒体软件———微信应用于“免疫学”理论课的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实践。用微信引导学生学习“免疫学”课程、提供交互学习环境、评价学习效果,把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讲解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引导学生讨论,初步实现微信辅助的“免疫学”混合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免疫学;微信;混合教学

“免疫学”课程是国内外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以及师范类高校生物、医学和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近年,我们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免疫学”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借助目前主流的移动社交媒体软件———微信的力量,逐步构建一个便捷、轻量级的互动学习平台,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课前知识的获取、课堂知识的学习和课后知识的内化,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1“免疫学”课程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免疫学是一门多边缘、多交叉的学科,在抗体生产、检验检疫、医学检验、农业研究、微生物研究、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向中都有大量应用。我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扶持人类和动物疫苗、生物制剂、免疫细胞等免疫产业发展。以广东省为例,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区已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完整产业链,每年都有不少高校毕业生进入相关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工作。因此“免疫学”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为学生在后续多门课程和生产实践中运用免疫学原理打下坚实基础。“免疫学”课程涉及的概念和技术多而复杂,缺乏实践基础的学生很难充分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把复杂、枯燥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思路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如何在课外引导学生积极完成知识内化,是“免疫学”课程教学的难点。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相关课程包括“免疫学技术”和“免疫学基础”,是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每年200余名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两个专业后续多门理论、实验课程和专业实习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紧密结合生产实践的大学专业基础课程,“免疫学”应该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向学生提供学科的研究思路、应用实例和最新进展。我国“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免疫学”课程的课时一般为36理论课学时+16实验课学时(理学)或48~64理论课学时(医学)。作为地方高校,在本科培养模式改革减少总学时、压缩理论课学时的趋势下,目前广州大学两个专业的“免疫学”课程各设32学时,未设置实验课时。教学学时不足、缺乏实验课设置引发了不少问题:“免疫学”的不少内容在课堂上只能一带而过,教师没有时间详细讲解、分析和拓展,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多而分散的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容易遗忘和混淆;课堂外也缺乏教师的直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和知识内化水平低,很难在后续的学习和实践中应用“免疫学”的知识和技术。

2移动社交媒体微信辅助“免疫学”课程教学的价值

2.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

2015年1月,微信的使用人数已超过5亿,与QQ并驾齐驱,成为移动互联网上最主要的社交沟通工具。据《微信2015年数据研究报告》统计,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是18~26岁的青年,20%的微信用户是大学生,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10次以上。高用户黏性使微信成为用户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而用户在微信上获取资讯的最主要方式是公众号(41.1%),80%的微信用户关注了公众号。根据我们在广州大学城高等院校的小范围调查,98%以上的本科二至四年级学生使用微信,每日多次的使用频率让微信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作为辅助移动教学的平台工具,微信特别适合免疫学这类知识点繁多的课程。我们建立了“免疫学课程”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用一两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时间在微信上浏览教师推送的学习资源,进行碎片化学习,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助于提升课程的参与度。通过微信开展移动教学,学生和教师都无需安装新软件,学生通过查看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参与学习,学习和社交可以无缝对接,无疑会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触频率;教师通过微信官方网站或微信手机版便捷地管理、控制移动教学的全过程。微信的手机版、PC版和网页版界面简洁易操作,有助于提升学习的体验和乐趣。

2.2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采用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微信推送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丰富、智能化的互动学习体验,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更感兴趣。教师课前用微信推送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思考题,引导学生利用零散时间自主学习基础内容。在课堂上由课前思考题引出课堂讲授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师生在微信群中讨论时提出的问题,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来引导学生思考“免疫学”课程的重点、难点,将课堂灌输式教学逐渐转变为启发式教学;用微信进行快速的实名制投票和小测验,可以代替传统的课堂点名,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外,通过微信公众号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答疑解惑,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和课堂的凝聚力,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3微信辅助“免疫学”课程教学的方法

3.1使用微信的功能,让所有学生加入“免疫学”课程移动学习平台

移动教学开展的前提是让全体学生加入课程学习,并保证在微信平台中能有效地识别用户(学生)的身份信息。我们设置了“免疫学”课程的“微信教学班”和“传统教学班”。对于“微信教学班”,教师在第一次课的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免疫学”课程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及其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扫二维码“摇一摇”“附近的人”或者搜索的方式加入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同时要求学生向微信公众号发送姓名、班级、学号,在微信群中修改昵称,便于教师在微信管理后台中建立起身份识别信息。

3.2用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功能,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内启发性学习

我们选择紧扣“免疫学”课程特色的教学内容,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设计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在本科生专业课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根据课程进度,通过微信平台按时间点推送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外形成主动利用微信平台自主学习的习惯,将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重点、难点和交流讨论,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理解课程内容。比如,我们将“疫苗接种”内容按知识体系的先后和难易程度分为相互关联的4个模块:疫苗接种原理、抗体和细胞介导的保护作用、免疫接种和疫苗制备。教师使用微信公众号的群发功能,在课前推送课程进度、资源列表、思考题和学习任务表,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疫苗接种”4个模块的基础知识,明白需要在什么时间学习什么资源。有了课外自主学习的基础,就可以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更多地通过重温科学发现的过程、接触学科前沿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课堂上教师用EdwardJenner发明牛痘接种的故事和现代多种疫苗的特征引入重要概念,用感染后抗体和细胞介导免疫的时间轴动画形象地介绍抗体和细胞与感染作斗争的过程,让学生简单地讨论、总结,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展历程将4个模块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此时通过微信推送小测验,引导学生总结、思考疫苗的特征。最后以当前广泛使用的Salk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为例讲解疫苗制备,尽可能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在课堂讲授的最后,通过PPT和微信推送的形式,针对4个模块的内容给出拓展阅读的链接,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本校图书馆资源,通过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lsevier等文献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查阅的效果在下一节课上通过提问或课堂小测验的方式检查。对“疫苗接种”感兴趣的同学以调查报告、小论文的形式提交课程大作业,作业评分计入课程期末成绩。

3.3通过微信群提供交互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免疫学”课程的主观能动性

在“免疫学”课程微信群中,师生、生生之间可以随时交流与讨论,将学习与日常的交流整合在一起,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从单向传授变为多向交流,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希望私下提问的学生也可以随时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留言,教师通过查询留言进行一对一的解答。比如,课堂教授和微信推送使不少学生对“疫苗接种”产生了浓厚兴趣,超过60%的学生在微信平台、微信群中参与了讨论,近20%的学生就亲友的疫苗接种史、疫苗的生产流程撰写了课程小论文。

3.4按需推送图文、视频、语音等免疫学资源,解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我们借助微信初步实现了“免疫学”课程教学的个性化、定制化。“免疫学”课程涉及的概念和技术多而复杂。根据教学目的,教师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其形式包括微课视频、动画、图片、语音、文字等,其内容除了免疫学基础知识,还包括理论课堂上因学时不足难以兼顾的拓展内容。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进度、学习要求上的差异,“免疫学”课程的教师在微信公众号中提供了不同深度、广度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自由使用。“免疫学”课程微信公众号的功能菜单有“作业”“课程资料”“拓展资料”3个栏目,每一个栏目下有若干子菜单,例如“课程资料”栏目下有“参考书”“课程课件”“课下思考”“技术方法”子菜单,学生点击后会收到推送的图文、视频、音频等消息,再根据学习需要选择阅览或参与互动。“课程课件”“课下思考”栏目承载了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必修的学习资源。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不足无法在课堂上讲授的课程内容,如实验操作视频、前沿技术、学科进展等,可以作为拓展学习内容放在“拓展资料”和“课程资料”中的“技术方法”里,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点击学习。

3.5用微信跟踪、控制和评价学习过程,提升教学效果用微信辅助

“免疫学”课程教学的效果最终需要量化。我们设置了问卷、测验、作业、讨论参与度等评价指标,借助微信的投票、链接外部网页、自动统计的功能,每学期收集1~2次问卷、4~6次随堂小测验结果,通过微信群的消息记录和混合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讨论参与度,结合1~2次大测验和1次大作业的成绩,综合评价微信辅助“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用微信平台收集反馈评价不受时间、地点、学习进度的限制,能降低学生参与的门槛和教师的工作量。学生可以在“免疫学”课程微信公众平台内提交问卷、测验、作业,主动获取学习资料,在微信群中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同学们交流,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对教师授课的方式方法等提出建议或意见,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师生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有效的“环路”。第一堂课建立起的实名信息保证了所有学生在课程微信平台上进行的操作都是实名制的,教师可以方便地在管理后台上查到统计信息,获取学生参与交流协作、提交作业测评的数据,了解学生使用课程微信平台的频率和参与讨论、测验的结果,评价学习效果和学习深度并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中。这样,教师可以方便、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需求,对知识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帮助,这种反馈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初步实践的结果显示,“免疫学”课程“微信教学班”的大多数评价指标优于“传统教学班”。

4总结

用微信辅助“免疫学”课程教学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教学方式变革和实现教育教学创新的一次初步尝试。我们在多年教学的经验基础上,针对“免疫学”课程的特殊性,用目前主流的移动社交媒体软件微信设计构建相应的免疫学课堂支撑系统,并结合实际课程研究该支撑系统对课程课堂教学的影响。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微信辅助“免疫学”课程教学的初步实践显示,微信能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点,解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终有效地提高了“微信教学班”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成绩。微信也特别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和课程要求通过微信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将课堂时间全用于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虽然我们将微信初步应用于“免疫学”课程的教学,取得了部分结果,但还需要优化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足,如何促进他们在课外自主学习;极少部分学生不习惯用微信辅助学习,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微信学习的群体中来。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借助微信的力量提高“免疫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逐步实施“免疫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袁磊,陈晓慧,张艳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07):128-132.

[2]宁熙平,郝刚,吴鸿.基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植物学课程教改结果分析[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3):13-16.

[3]林娟,周选围,吕红.翻转课堂在大学通识课程“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的教学实践探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1):6-11.

[4]陈婷,施菁,崔勤敏,等.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5,(4):13-15.

[5]吴思茗,左扬扬,孟琦.基于微信及微信公共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探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1):44-47.

[6]王晓玲.微信与QQ支持下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之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

篇(5)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血清AFP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仍有15%~20%原发性肝癌患者成假阴性[1]。本文通过联合检测的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CA-199、SF三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以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正常对照组 30例(男27,女13),年龄35—47岁,平均37.6岁,均为体检合格的正常人,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正常。

1.1.2病人组 32例(男23,女9),年龄(34—62岁),平均57.2岁,均为经病理切片明确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 被检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1,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

1.2.2方法试剂盒均由天津九鼎试剂公司提供,按说明书操作,三种肿瘤标志物的正常值分别是

AFP

1.2.3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x±s表示,各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正常人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CA-199、SF含量。

2.2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CA-199、SF阳性检出率及联检的阳性检出率。

3.讨论

AFP为发现最早、应用最广、研究最充分的肿瘤标志物[2],70年代起应用于临床,是一种血清蛋白,主要在肝脏的卵黄囊合成。它是原发性肝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水平与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AFP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损伤的肝细胞再生而幼稚化时,肝细胞便重新具有产生AFP的能力[3]。本文检测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阳性率为81.3%,与国内外报道相符[4]。根据有关资料显示,AFP>400ug/ml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没有多大困难,但对于 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存在有一定的困难。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5、6],有些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也有诊断价值,对AFP无法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有互补作用。本文应用三种肿瘤标志物联检,极大地提高了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阳性率,起到了互补作用。

CA-199为高分子糖蛋白,主要由消化道肿瘤细胞所分泌,是胰腺癌、肠癌、胆囊癌、胃癌及肝癌的标志物[7]。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微,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显著差别。文献证实,原发性肝癌患者的CA-199的阳性率约为72.4%,在AFP阴性患者中也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本文测定CA-199阳性率为65.6%,略低于文献[8],证明该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SF的含量在一般情况下反映体内储铁含量,是检查机体营养状态、缺乏铁及铁负荷过度的指标,由于肿瘤也会导致血清铁蛋白含量升高,它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标志物。SF在肝脏中含量丰富,肝癌患者由于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使肝脏中的 SF大量流入血循环,使血中SF升高。有人提出SF对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甚至认为SF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肿瘤标志物,其检出阳性率可达75%-76.6%。本文测定的阳性率为56.3%,略低于文献[9]。

本文结果表明,AFP、CA-199、SF三种肿瘤标志物联检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阳性率可达93.8%。

参 考 文 献

[1]武建国主编 实用免疫学检验 第1版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48

[2]何浩明编著 医学实验研究论文集 第1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7。176

[3]崔锐肿瘤标志物在良性疾病中的浓度观察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2):138

[4]武建国主编 实用免疫学检验 第1版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49

[5]李立人等原发性肝癌血清AIF RIA结果分析放射免疫学杂志1994,7(1):14

[6]徐克成等 γ-谷氨酰转换酶同工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的再评价江苏医药 1988,14(1):1

篇(6)

1.1课程的设置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教专科开设的课程有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寄生虫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等19门课程。限选课程开设有医学史、应用写作、简明哲学原理、社会医疗保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用医患沟通与技巧、社会医学、临床医学概论、医学统计学、实验室管理、康复医学等11门课程。

1.2课程的时间安排

本专业以业余形式实习三年,总学时为1920学时,毕业学分为120学分,分为6个学期进行组织教学和学习,其中毕业实习20周,每隔3周回学校1次,进行实习答疑,病例讨论和毕业考试前的理论复习。

1.3课程设置学时统计

表1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教专科课程设置分类表

2课程设置的问题

2.1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存在“普教化”现象,课程时间分配不当

    多数成教院校或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沿袭本单位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反映出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处于一种“普教化”的状况。比如,公共基础课程与他们从前学过的课程内容重复性高,而且这样的课程带来的实践作用并不大,不如把时间分配到更加实践应用价值的课程上。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占30%,比专业课还要多,虽然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长,但是实习内容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并不清楚,不够具体。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本专科教育大有不同,普通本专科生在课程学习之前,一般对相应课程的了解几乎是空白的,属于从头学起,应以掌握课程基本内容、重点内容为主要学习目标。但成教学生则不同,他们一般已经在工作岗位工作一定年限,甚至有的已经工作超过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医学工作实践经验,如果仅对其进行科班式的课程学习,很显然是不适应其自身能力水平,也不能使其学习掌握其最需要学习和提高的技能。

2.2对于论文撰写技能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教专科与写作相关的课程只有应用写作一门,虽然安排在第一学期的限选课内,但是学时较少,到学生毕业的时候,需要运用到毕业论文撰写时估计已经忘记得差不多,课程所起的作用并不大。许多成教学生由于需要晋升职称,有论文写作的需求。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多数成教学生不具备学术论文写作能力。通过论文写作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分析统计、前沿知识整理等多烦方面的水平,在此阶段对其进行论文写作培养,不但有利于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还可以增强其科研能力,为完成学术论好准备。

2.3实验课程忽略了培养医学检验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安排中虽然有安排实践课,并且实践约占教学课程的一半学时,但是,实践课程的内容依然是理论课程所对应的实践课,不够新颖,不够贴近临床实践。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竞争主要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先进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新颖的实践课教学内容也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方法。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这一技术性专业,更加应该注重创新,例如在检测方法上如何更简便快捷,检验试剂的研发,提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等。

2.4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意识不强

    从成人高等教育医学检验技术教程表里可以看出,在通识公共基础课程里只设置了英语和计算机基础两门课程,相对于该专业的本科教学中,缺乏了马克思基本主义等政治理论的学习课程,成为一个盲点。对成人教育培养的虽然成人学员一般年龄偏大,大多数人政治上比较成熟,世界观基本形成,但是他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比较大,对于高等教育表现出只在乎能否考试及格、能否拿到文凭,而忽略教育的本质,甚至为了考试及格,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课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必不可少。

2.5对学生培养目标和综合评价方面不够具体

多数院校均要求医学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考试均需达到普通高等教育同样的标准。但成人教育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龄、工作经历、职称等条件与在校本专科生差异很大,完全照搬普通本专科的培养目标是不合适的。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方式不利于检测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和能力,不能达到检验学生应有学习水平的目的。成教专科对学生培养目标较为笼统,对于人才培养特色方面不够突出,并没有设置培养掌握某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才”课程。成绩综合评价比较单一,只有期末考试一种形式,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强,老师对学生的情况缺乏了解,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3对策

3.1调整课程体系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应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更倾向于深入提高学生理论基础和对新知识和新诊疗手段的了解和掌握的能力这些方面的,加深学生对知识深刻而完整的理解,提高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新方向的课程,更新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在检验的检测能力,例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增加了细胞形态学方向等课程。

3.2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主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壮大和优化队伍,既要有一支专门型的科研队伍,又要有一支业余型的科研队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增加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课。一方面为促进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学习的动力,可以在教学管理中增加创新学分项目,并要求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必须获得几个创新学分。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培训结合起来。题通过进行模拟课题申报、答辩等形式训练学生查阅论文、进行课题设计、撰写申报书等方面的技能,亲身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科研思维,激发创新精神和培养动手能力。

3.3重新合理分配各科学时

明确教育重点,精选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更新知识,重点讲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重新调整各科学时比例。目前许多科目的培养不能体现出成人教育学生的“成人”性,各科学时分配不合理。一些偏基础的科目如生理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应该适当减少学时数。对于学生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如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生物学检验等应该增加教学时数。而对于分子生物学检验这样近几年有较快较大发展的学科除了增加教学时数外,还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必要的指示扩展。

3.4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

要实现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进行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是关键问题。按实际情况,适度的、有重点地选择讲授理论和医学伦理知识。着重引导学员正确处理好文凭和水平的关系、工作与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增强成人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集体观念、法制观念,改变部分人对“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和降低“红包”现象发生。还可以结合目前社会上的热点医疗问题,例如不断发生的恶性伤医事件、医生辞职事件等,帮助学生树立适合当前社会的医患关系观。

    3.5教学方式多样化

篇(7)

(一)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1、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微生物学、生理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寄生虫学。

2、检验医学理论和知识:掌握检验医学各专业及内、外科诊断学新进展及实验室管理学。

3、本专业技术理论及知识:熟悉本专业有关仪器的原理、结构、使用操作及简单维修等知识。

(二)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相关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影像诊断学等学科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规范、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医疗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检验工作不少于40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为临床在某一检验学科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特别在实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并参加临床会诊。熟练准确地解决本专业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变异菌种鉴定、血液骨髓细胞及寄生虫的识别、各种重要试剂质量鉴定;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检验误差;能进行室内、室间质量控制的分析总结等;在科室或实验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根据专业熟练掌握下列专科技术:如血液及骨髓的检查技术、临床免疫学检查技术、细胞遗传学检验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等。参加部分疑难的检验工作,确诊符合率不低于95%。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二)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三)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主任医师——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本理论知识

在具备所规定的检验副主任医师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理论知识

在达到所规定的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与其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深入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以及本专业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医疗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副认行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为临床在检验学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特别在实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在医学检验领域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解决复杂或重大的技术问题,能指导临床医师掌握新的诊断方法,能及时向临床医生提供疑难、危重病例检验项目的结果,并提出自己对病情分析判断的意见。对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领导、组织、管理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并结合临床工作共同研讨,如查房及开发新试验等;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教学

篇(8)

主管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北省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北省委员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6245

国内刊号:13-1068/R

邮发代号:18-33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9)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两门课程是高等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涉及基础医学、检验医学、护理学、检验与检疫及预防医学等专业。授课内容主要是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原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及特异性治疗等。它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密切相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病原生物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即教师机械地讲授,学生被动地记忆。

一、加强基础设施资源建设

基础设施资源包括实验室、图书室及阅览室等。其中,实验室是“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但是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且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但是往往由于实验室经费不足、配套设施不齐全、购置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致使部分实验内容不能顺利开展,教学的实验质量难以确保。

二、理论教学改革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教师的行为影响学生,学生的行为影响着教师。教师的品行专业素质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

2.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注重主动探究

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变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为主动的探究过程,力图使学生能够掌握病原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病原生物学的最新进展,为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奠定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知识的积累

学习的关键在于愿不愿意自主学习,学习是学生大学期间的任务,如果缺乏自主学习意识,那么师资再优秀,教学条件再完善,也无法督促学生自主参与其中。因此,学生应当转变学习观念,重视参与式学习,唤醒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在学习中形成情感体验,改变学习态度,用探索、发现的方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4.关注前沿信息,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将教材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要补充一些开拓性、时代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前沿内容。如,微生物的耐药性这一章节,我们为学生播放与耐药机制相关的视频和短片,引导学生就微生物耐药机制的产生及防控进行积极的讨论,鼓励学生查阅耐药机制最新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并就学习心得进行讨论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实验教学改革

1.增设探究性实验,发展创造性思维

探究性实验的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完善和发展,所以日常教学中,相关专家呼吁应该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自主实验设计应该占据实验项目的绝大部分。把实验的过程变为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其中的乐趣,形成研究问题的思维习惯,这一模式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2.综合实验以及设计实验为主线的考核模式

理想的实验考核体系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且可以合理地评估学生的基本技能,相对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经过实验项目开设和规划上的具体调整,新的考核模式以新增的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为核心内容,将考核按实验模块逐步进行,重点对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考查,考核内容分为实验模块(占据70%)和病原体形态辨识考核(占据30%)两部分。

3.建立虚拟实验网络平台,创建浓厚的学习交流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己不知不觉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网络资源被逐步引入教学中。课改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议合理开发网络资源,建立虚拟实验网络平台,开放式的实验平台应用便是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力支持。

随着医学事业的高速发展,由于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再加上医学事业的高速发展,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在不断地更新与改革,在医学教育中,从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改革,在改革的探索中发现适应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成人”和“成才”为目标,培养出兼备临床技能和科研技能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明霞.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教育的反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2]周密,李哲,王艳艳,华芳,郑海筝.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0).

[3]杨利英.PBL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4]周密,李哲,王艳艳,等.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0).

篇(10)

《动物免疫学》是《免疫学》近年来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发展得极为迅速,为揭示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新认识,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对构筑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及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动物免疫学》的教学内容抽象,逻辑性强,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理论和新技术发展迅速,是学生难学课程之一。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1,2]。传统的高校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就是灌输式教学,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呆若木鸡地听[3]。大多数学生对实验考试应付了事,不求甚解,严重限制了动手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学必须及早实施创新的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改革进程,在合作中展示师生风采,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应变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如何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是每个免疫学教师必须不断思考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对实验教学考试开展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设计性实验教学法[3]

对学生进行免疫学基本技能培养后,由学生自愿结合,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4人一组),选择一项实验内容进行专题设计。具体做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分组讨论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最终确定实验设计方案。由实验室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学生实施操作,记录每次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并按论文的格式要求,每人递交一份报告。

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在本教研室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开出实用性大、适用范围广,但不需复杂设备及昂贵试剂的实验课程。按照这个原则,我们选择了ELISA、细胞增殖、血清学等系列实验。例如,ELISA广泛适用于各种抗原或抗体的研究或检测;细胞增殖实验可用于淋巴细胞转化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免疫调节剂(增强剂或抑制剂)的研究和多种细胞因子的研究与检测等。我们编写了免疫学实验指导,作为活页在适当的时候发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与实验设计并举。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操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又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科研目的、要求及已有条件设计实验。如ELISA,教师首先讲解基本原理、基本类型、由基本类型衍生而来的各种变型及其优缺点(如特异性、敏感度等),并以猪瘟病毒检测为例介绍了几种ELISA方案。然后给定几种主要试剂,包括抗原(鼠IgG)、一抗(兔抗鼠IgG血清)、正常兔血清及二抗(HRP-羊抗兔Ig),由学生自由设计ELISA实验方案,要求每组设计2个以上方案,并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从包被抗原开始进行ELISA实验。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很高,讨论活跃,设计出的方案有直接ELISA、间接ELISA、抑制ELISA等,并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最后,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学生的科研素质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实验设计尽可能是《免疫学》的内容,可大可小,大至一个完整的课题,小至课题中一项或几项免疫指标的研究或检测。不论大小,一律都要求按开题报告的形式撰写。这样,可使学员将所学《免疫学》理论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加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免疫学实验的操作技术,一般都是在上实验课时练习,有时因时间紧,未经多次练习就做实验,实验结果不准确。对于免疫学中反复用的操作技能,如吸管的正确使用、血清稀释法、玻片凝集、琼脂倒板、打孔等作为基本功反复训练。在未上实验课前,就将吸管和打孔器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宿舍用自来水准确吸液放液。还在实验课中多次安排这些基本操作项目,达到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功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应由学生参加实验准备,特别是本科班更应培养这种能力。

三、加大实验课考试的改革,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我们首先在计分方式上改变了传统的只记理论考试成绩或实验课成绩比例偏低的状况,按理论成绩60%,实验成绩40%计分。我们采取分项计分方式,平时实验成绩和最后实验考核各占50%,平时实验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课出勤率、态度、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最后的实验考核是在课程全部结束后进行的,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判断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学的实验全面复习,然后自己小结,这样可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做到融会贯通。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自行设计实验题目,自己动手进行科研,写出实验报告,有可能的话,可以投稿发表。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以创新能力为培养宗旨的实验体系中,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获得了许多奖项。如: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该奖项的二等奖。在2005年至2007年的三年时间里有15位学生在《中国微生态学报》、《西北农业学报》、《中国病毒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共15篇。“动物免疫学基础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课题获得了2007年学院教学成果优秀奖。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高等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实验教学要立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力争多种教学形式相互渗透,交叉与综合,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把实验室建成启发创新思维的摇篮,提高综合素质的基地。

世纪之交,我国正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中,以思想更新为先导,体制改革为关键,教学改革为核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5]。我们已体会到,对于本科生的免疫学教学而言,教学改革很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主要是因为:(1)《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理论和技术进展之快,使得完全按照教科书为本科生上课成为不可能,因此教学内容必须年年更新,至少要增添新的内容。(2)本科生培养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沿袭传统的教学形式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随着生源素质的不断提高及教学条件的改善,本科生的教学形式将处于不断改革中。(3)由于诸多因素的不同,目前尚无统一的本科生《免疫学》教学模式,恐怕今后也不可能有。这些,都为我们从内容到形式对《免疫学》课程不断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喻子牛,何绍江,朱火堂.微生物学教学研究与改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2-114.

[2]张艳平,蔡光斗.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育,2004,22,(23):88-89.

上一篇: 五年级科学论文 下一篇: 技术专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