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08: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筑产品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规范是指对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设备、固定装置的文字性描述和使用目的阐明。再恰当一些讲,规范是指详细描述指定使用建筑材料与装置的构成、安装施工和完工要求。
与详细的施工图纸配合,规范显示了指定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如何被应用的。
规范也可以指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对承包商的施工要求;所有在建筑上应用的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质量定义;使用这些材料在建筑上所要达到的目的的可靠保证。对建筑承包商而言,规范也是他们在投标时确定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的基础。最后,规范也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有法律效应的承包合同的一部分。
二.谁写规范
由于规范对传达设计师和工程师要求和目的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且会从法律上保证完成这些要求和目的,所以写出的规范必须精确、清楚、完整并能反映建筑意图。所以说,规范一般是由有经验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撰写,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受到负责注册设计师和认证工程师监督。规范也可能由外部的咨询专家撰写(如结构、材料、机械、电气工程师等),他们与负责项目的注册设计师和认证工程师关系密切,并且受到他们的监督。
对规范撰写者作用的一个注解
因为规范经常需要由设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和负责人准备,现行约有1/4的事务所有规范撰写人,这些人中的8/10本身就是注册设计师或工程师。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写规范的人都与材料生产商代表有直接联系。
这些规范撰写者对挑选材料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的作用就是将设计师的愿望以“规范”的形式付诸文件,所以讲真正“规范”产品的不是规范撰写者,而是设计师。
“设计”先行于“规范”,设计理念的方向决定了材料规范。
三.规范的主要形式有那些
有五种主要的规范形式
1.排他性或单一品牌产品规范
这种类型的规范声明只有规范上写明的产品(包括品牌、商标名、制造商)才能被接受,通常讲,这类产品比较特殊。对材料供应商来讲,这类规范一旦写上去就等于完成销售了。
举例:内墙涂料,选用某某制造商产品,某某型号系列(色号某某)。
2.多种品牌产品规范
这是最常见的规范类型,名单上列二家或更多家产品(包括品牌、商标名、制造商),这些产品都符合规范者的需求。对这种类型的规范而言,所有列明的产品都有同等机会被用在项目上。
举例:吸音砖:等级A,某某材料制作,表面预涂白色涂料,丁字对接,某某尺寸,某某、某某制造商产品
3.同等要求产品规范
在规范上写明一家或几家品牌,但同时写明,其他品牌产品只要被证明与上述列明品牌产品符合同等要求,也能被使用。
举例:防水剂:某某品牌产品或被证明符合要求的其他品牌产品。
4.开放性或同类型产品规范
产品按照一种类型的属性来描写,包括产品描述、性能等级、尺寸、颜色、符合那种规范或国家、政府标准(如ASTM标准)。当对类型产品标准的关注超过品牌、商标名、制造商等因素时、会使用这种形式的规范。
举例:波纹镀锌高拉伸力钢:E级,波纹镀锌高拉伸力钢材,表面涂覆,镀锌符合ASTM某某标准,具体型号及重量按设计要求由供应商推荐。
5.性能规范
同上述第四种规范相似,指明材料必须遵守某种性能标准,承包商必须寻找到符合这种性能标准的材料。必须注意,在这种规范上不会出现品牌名字。
四.每一种类型规范的使用比例
设计师和工程师喜欢写明产品品牌的规范,因为这种规范锁定了品牌、阻碍了在项目后续施工阶段替换产品的企图。据市场研究,各种类型规范的比例是:排他性或单一品牌产品规范4%,同等要求产品规范6%,多种品牌产品规范57%。以上规范都有指定品牌,总计67%,开放性及性能规范占33%。
五.被“规范”的重要性
设计师和工程师对新建筑产生最初的“购买影响”,他们负责对所有大型住宅建筑和非住宅建筑超出90%的部分进行规范。这种购买影响通过图纸发挥出来,这些图纸决定建筑是怎样被建造、被规范的。建筑由什么材料建造,怎样安装设备。
所以,要想占领新建筑市场,就必须使产品被“设计”与“规范”。
六.规范的效力
当规范写明品牌时,它们的效力非常高。有研究表明,当规范写明品牌时,最终有87%的品牌产品最终投入工程使用,剩余少数变化,也是由于设计师和工程师自己在投标和施工阶段因某种原因改变。
当情况是同等要求产品规范时,与上一种规范相比,就有了可操作余地。承包商有权寻求替代产品,有很多原因让他们这么做,但主要的原因有三种:
2他可以寻找到更便宜的产品;
2指明品牌的产品无法按时按地交付;
2替代产品施工更方便。
由于大多数承包商都会承诺在施工完毕一年内,会对由于材料与施工原因对建筑造成的损伤进行保修,所以他们由理由关心采购指定品牌产品的费用及合同中有关争议、诉讼解决的条件。
另外,也必须注意到,由于分包商施工产品的经验很丰富,所以有时候从保证质量出发,他们也会向设计师提出更换产品。
尽管承包商有很多理由要求更改材料,但他们必须在设计师规范的条件下进行。他们首先必须递交“同等效力”的证明,然后获得设计师的书面批准。
在设计师批准更改规范之前,由于他对原来被规范产品的美学效果、功能、经济性很有信心,所以他会在价格、供货方式、施工方便性方面对新老产品作一个认识上的平衡。
七.设计师怎样改变规范
当设计师和工程师准备接受改变规范或替换材料,他们有几种方式指示出来,下面举例说明:
1.材料批准—只要是在规划和规范中选定了某种品牌的材料,这也意味着设计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和质量要求已经确定了。所以,承包商必须认识到,假如他想用其他材料,他必须得到设计师的批准,以证明他用的材料在质量和适应性上与原来材料一致。承包商必须在工期前25%时段之前提出更换请求,并且要在60天内和在订货前得到批准。
2.被指定材料的品牌、商标、供应商及说明书的内容是供应或投标合同的基础,除非双方另行约定。当规范中列了两个或更多个品牌材料的时候,承包商有权自由挑选。当承包商试图用规范外的材料替代时,他首先必须申明,写明替代品和替代可能发生的承包金额差别,并且最终被批准。
当承包商提出的材料变更请求需要结构上改变或对建筑物或设备进行更改,则承包商必须递交(待批准)图纸以表明这种改变或更改是必须的,在上述图纸被批准前,更改工作不能进行。
由于承包商提出变更材料(经批准)所引起的额外费用,全部由承包商承担,业主不用承担。这些费用包括可能对结构的改变、设备的变更、以及为了变更材料需要额外画的图纸、添置的设备。
假如,承包商经批准后,使用的替代材料或施工方法比原来规范节约费用,则多出来的钱要归还业主。
3.“或者等同”条款:意味着承包商的建议必须以这里规范的材料为基础。
[中图分类号] TQ5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266-1
0引言
重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中化工行业发展的历史久远,种类繁多,生产的工艺技术含量也愈加高,但是化工行业生产材料本身的性质,使得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污染物质,为保护环境增加了困难[1]。而煤化工行业,则是以煤炭为原料的,经过化学工业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物质以及副产品的工业,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态的、固态的以及液态的产品或半产品都是煤化工产业的经济效益来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加工,进一步转换成化工产品以及能源等。煤化工产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燃气、液化气等等很多都是煤化工的产出物。
1煤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
煤化工行业是煤炭产业链中的一环,是承接着煤炭和化工生产的中间环节,也是我国现今市场中能源供给的重要来源。随着对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1.1传统煤化工的发展现状
传统煤化工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一直以来,我国在合成氨、焦炭等传统化工产业产品的生产中都为世界产量最高,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钢铁锻造和建筑建材以及轻工业等。但是金融危机以后,对传统煤化工产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新兴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产业结构落后的传统煤化工面临巨大的挑战。
1.2新型煤化工的发展现状
我国新型煤化工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只建设了一些示范单位。新型煤化工的内容主要包括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等,其主要包括的技术有空分技术、气化技术、合成技术等[2]。新型煤化工产业虽然是个年轻的产业,但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基于我国传统煤化工产业的资源和经验的支持,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世界范围的煤化工领域内的突破,首次实现了煤基路线烯烃生产,相信在日后的发展中,在得到更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会有更高层次的突破。
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主题,保证煤化工行业健康、无污染、可持续的发展是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节能减排,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企业是国际经济发展的方向,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勇于探索,才能实现煤化工企业的快速良好的发展。
2煤化工行业产生的环境问题
煤炭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共同构成的,在煤化工生产的焦化、气化、液化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废渣等,排放的废气物对空气、土壤以及水资源都有较大的污染。而煤化工工业的流程复杂,设备相对石化也并不甚完善,在回收环节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环境问题。
在焦化时,装煤和运送环节产生粉尘,因为在户外作业,较难实现收集和除尘,直接飘散在空气中,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带来很大的损伤,而炼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和废水,经过澄清和分离后排放依旧有残留,因为成分复杂,工艺繁复,投入资金多,很多煤化工企业的投入也不到位。
气化主要是将固体的燃料和液态的燃料在气化剂的作用下合成能源的过程,气化后的煤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相对来说,液化的过程产生的废气物较少[3]。这些生产过程中,产业链上出现的问题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也是煤化工企业保护环境头痛的环节,至今尚未找到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对策
保护环境归根结底是治理污染,只有从源头上切断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斩草除根”方能一劳永逸,永绝后患。因此,除却在煤化工的废物排放上下功夫之外,最主要的是在各个环节上,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从循环利用的观念出发,变废为宝,一方面有效减缓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煤化工行业增加效益。
循环利用,创建环境友好型产业,分为五个阶段,即源头预防阶段,过程控制阶段,污染治理阶段,循环利用阶段,环境管理阶段。
源头预防即是保证煤化工生产时要达到一定的清洁标准,从源头开始防治污染。而过程控制阶段则是根据相关规定,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半产品、副产品以及废弃物进行实时监测,一方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使得需要排放的废气物符合清洁和环境承受力的排放标准。污染治理阶段是关键的一环,在此过程中,要求煤化工产业排放的废物在国家规定指标之内,方便后期的环境管理环节,也为后面的循环利用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循环利用阶段是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这一阶段主要是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水流、能流进行整合,经过处理后得到合理的利用,合理资源的配置,形成整个生产环节的循环,做到即节约成本又能实现环境保护[4]。最后的环境管理,除却对排放物和产品以及流程的管理,还有对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态低碳意识的宣传。
4结语
综上所述,煤化工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也是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工业,但是不得不注意到的是,煤炭化工行业在生产出大量产品的前提下,也产生了很多污染物,对越来越脆弱的环境增加了负担,与生态环保的时代主题不相符合,所以,在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同时,如何解决污染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全的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适度地发展煤化工行业,促进煤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两型”煤化工产业。
参考文献
[1]张国恩.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验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破产保护与利用,2009,100(5):4-6.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95-02
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谈到“尽管我们确信自己的记忆是精确无误的,但社会却不时地要求人们不能只是在思想中再现他们生活中以前的事件,而且还要润饰它们,削减它们,或者完善它们,乃至我们赋予了它们一种现实都不曾拥有的魅力[1]”,古装电视剧正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对历史记忆重构之后的呈现。
古装剧作为一种大众媒介产品,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记忆有何影响?造成这些影响的因素又有哪些?笔者就2015年国内播出的古装剧对152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将在本文中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一、大学生群体观看古装剧的现状
在大学这样一个人口密度高、信息交流迅速的场域中,大学生群体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同时也是新媒体的高频度使用者,大学期间有很多自由时间可供支配,很多学生经常观看一些热播的影视剧来调节生活。近年来,随着《宫》《步步惊心》《甄执》的播出,古装剧掀起了一波热潮。根据2014年中传瑞智、新浪微博提供的数据,2014年古装剧电视平台的播出量占众多题材播出总量的12%,而在微博平台电视剧提及量前5名中有3部古装剧,占比60%。
在本次调查访问的152位大学生中,古装题材的电视剧最受大家欢迎,占比59.21%,有75位学生每天观看电视剧超过1小时,仅有18位学生没有看过2015年古装剧。其中82.23%的人会在日常生活中和朋友聊起剧情发展,有78.29%的人认为观看古装历史电视剧对处理现实生活事务是有所帮助的。
根据扬・阿斯曼对沟通记忆和文化记忆的区分,沟通记忆在人际的日常传播交往中产生,个体亲身经历,文化记忆通过一些固定下来的客观外化物比如图像、仪式等进行传递,个体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因此笔者把古装剧对大学集体记忆的影响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对古装剧呈现的特定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的考察,二是对大学生关于现实生活中某些观念的塑造或者强化。
二、古装剧呈现的特定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
1.对于对历史记忆的传承作用
在对经典古装剧的构成要素的投票中,得票率最高的是剧情编排和演员演技。有88位学生表示不喜欢现在大多数古装剧,主要原因有“剧情雷同”、“演技不够、颜值来凑”、“架空历史”等。在本次调查中收视率最高的五部古装剧分别是《琅琊榜》《花千骨》《芈月传》《武媚娘传奇》和《活色生香》,其中有四部都改编自网络小说,首先收视率有一定的保障,其次,这几部剧的主角大都是当红明星,在青年群体中很受欢迎,再者,青春偶像剧里恩爱情仇的路数频频可见。问题在于,为什么在众多受访者不满的情况下这些电视剧仍然有这么高的收视率?据调查,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观众认为这些古装剧虽然剧情假大空演技不走心,但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可以在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另一类观众认为电视剧市场质量普遍低下,没有太多选择只能将就,这印证了传播效果研究中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可能并不一致,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来看,古装剧拥有其它媒介或者活动都无法代替的满足功能。另外,有82.23%的大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和家人朋友聊到剧情发展,因此笔者推测人际传播中的聊天谈资也是观看古装剧的原因之一。
任何一部古装剧的播出都会引发有关历史真实性的讨论,这里的历史真实是指通过考据推断出的在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人物及事件。历史真实固然重要,但在过去主要以书面媒介保存下来的资料中,历史只是残章断句,只有通过小说、电视剧、电影等新兴媒介形式才能丰富灵动地得以传承,在这个过程中,历史真实和文学价值总是相互较劲,任何一种文化产品都是这二者博弈之后的呈现。极端的看法认为古装剧没有丝毫价值,因为很多人物或者事件都是捏造而来,但笔者认为这并不影响观众对于古装剧的欣赏。研究集体记忆的学者安格拉・开普勒融合了扬・阿斯曼提出的“沟通记忆”和“历史记忆”,他认为由于媒体事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当今社会里的日常回忆实践,已经越来越跟普遍的回忆媒体连接在一起了;另一方面,那些成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深远影响力的回忆的载体,越来越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它们才能获得跨时空的影响[2]”,因此如果想让历史记忆跨越时空得以传播,只有借助新兴的媒介形式才能得以保存。另外,古装剧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大众文化产品,天生不具有学术的严肃性,不该用考究历史的严谨态度去对待。按照雷蒙・威廉斯对于文化的三种定义,“活文化是指特定时代和地方的文化,只有生活在那个时代和地方的人才能完全理解它[3]”,因此对于历史的考据也不可能还原绝对的历史真实,区别只在于还原程度。
2.妨碍对其他形式的历史记忆的了解
历史不可重现,而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媒介,模糊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观众会无意识地把自己幻想成电视剧中的男女主角,如真实地体验了当时的历史一般。剧中人物的装饰打扮、言行举止和建筑的结构陈设等都会成为历史记忆的标签,而一些编剧在对历史无知的情况下让很多物件、称谓玩儿起了随处可见的穿越,比如很多古装剧里的人物装扮是现代服饰的古装化,再比如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从朱元璋开始的,而任何涉及宣读圣旨情节的古装剧频频出现这样的套路。但是,根据文化研究学派的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不同的观众会根据自己不同的经验来对电视文本进行对抗式、协商式、霸权式解读。制作精良和粗制滥造的古装剧相比,观众对待前者的态度更为审慎,投入度更高,而后者由于制作粗糙会在很多方面给观众以虚假感的暗示,观众的态度也更加随意,因此精良的古装剧对于历史记忆的形成作用更为明显,营造了一个仿真的“当时”;其次,根据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达拉斯・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产品面向市场,观众作为商品被卖给广告主,因此观众的需求就尤为重要,为了迎合观众娱乐的需求,电视剧会生产大量准入门槛很低的产品来扩大市场,相比之下,书面媒介承载的更为考究的历史站在科学的立场,准入门槛较高,受众市场就相对较小。因此,古装剧可能会妨碍大学生投入时间和金钱成本更高的历史真实。调查发现,这个情况会随着年级的升高有所好转,参考史书史料的大四学生和研究生要比低年级学生的比率更高。
三、古装剧对于大学生关于现实生活观念的塑造或强化
据调查,有些受访者表示“一些古装剧更像是偶像剧,披着古装的皮囊演的是现代爱情的故事”,一些古装剧和当代偶像剧传递的价值观念相近,产生了一种跨越情境的似曾相识感。根据格伯纳的涵化理论,电视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制约、涵化或是培养了电视观众的现实观。
1.女性主义成功学
在本次调查中收视率最高的五部古装剧中,《花千骨》《芈月传》《武媚娘传奇》这三部剧都讲述了一个单纯天真的女主角经过种种磨难后登上权力巅峰的故事。这符合很多女性观众的口味,无论是社会的大环境还是大学的小环境都会让人进行联想,初出茅庐也是天真懵懂,不久就尝到了现实的残酷,按照流行的说法“杀不死你的,都能使你变得更强大”,传递出再多的困苦不过是走向权力巅峰的垫脚石的观念。《琅琊榜》主要是以男性的权谋机变为主线,因此在大学生中男女观看比率很相近,而其它四部以女性角色为主的古装剧女性的观看率远高于男性。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处于依附和顺从的地位,古装剧通过对女性角色独立坚强的形象塑造,反映出现代社会中女性地位逐渐上升的态势。试想在封建教条的桎梏下,现代独立女性如果穿越到古代恐怕也命不久矣,而在很多古装剧中,这些拥有现代独立女性品质的角色都凭借着才貌兼备遇上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作为一个革新人物而存在。但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婚姻大都是父母包办,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家族使命,男女双方结婚前可能面都没见过,两情相悦更是稀罕,爱情也是近代才被建构的一个概念,这些电视剧在传递着当代独立女性的价值观的同时,也给现代爱情增添了很多美好想象。
2.模糊两性差异
除了古装剧中的女性显得刚强以外,剧中的男性形象也有逐渐女性化的趋势,两性之间的形象差异变得模糊。比如《琅琊榜》里的梅长苏孱弱无力、多愁善感,《花千骨》里的白子画是一个白衣飘飘、优柔寡断,时常能引起女性的母爱和保护欲。这一方面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两性差异逐渐减小,同时也使这种在过去被视为异常的现象被主流化收编,可以为大众所接受。在他们成为新一代偶像的同时,这些角色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观。
3.促进亚文化的发展
随着古装剧的热播,很多新词汇也日趋流行,比如“cp”、“好基友”等,用来形容高颜值的同性之间的暧昧关系,是对剧中关系亲密的同性的戏谑。投射到现实生活中的基腐文化,这些现象甚至成为一种时髦,通过调侃使得主流社会对基腐文化的接受度也更为普遍。更多亚文化的声音能通过影视媒体或者书面媒介的形式得到传播,在这个层面上,古装剧对于亚文化的发展和被主流文化的认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结 语
通过对古装剧文本内容的研究和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本篇论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古装剧对当代大学生集体记忆的影响。一方面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的呈现,尘封于卷册之中的历史只有经过大众媒体这种广为接受的传播方式才能继续保持生命力,但与此同时也会妨碍大学生对其他历史记忆形式的了解;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大学生的某些价值观念的塑造或强化,传递了女性主义成功学、对两性形象差异的弥合,同时也对对亚文化发展的起到了积极作用。
古装剧巧妙地连接了现在和过去,借由历史传递出当下主流价值观,也蕴含着作为一种引领新潮流的媒介潜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