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09: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c语言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现代教育技术
特征现代教育技术主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涵盖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手段组成的系统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一系列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远距离通讯技术等方面。把这些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即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观点。确立教学目标既要考虑是否与社会与时俱进,又要考虑是否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
3C语言程序设计
现代教育理念研究C语言是我院计算机类所有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C语言是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并是所有后续专业程序课程(Java,C#)的基础,C语言培养学生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传统C语言教学主要是以知识点讲授辅助相应章节的实验。内容的安排知识点比较全面,学生通过学习64个学时的C语言程序设计可以基本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但是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普遍存在研究性学习不太适用的弱点。传统的内容安排不太合理,理论研究型学习略微显得枯燥,长期的学习使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从高职岗位需求分析,学生适合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强动手能力和先进的技能应用。
4C语言程序设计
现代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以培养程序设计思想为教学内容的主线,围绕技能培养的中心,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化主动解决被动接受的局面。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设计教学主线贯穿知识点,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案例,如学生信息成绩管理程序,细化模块和功能,循序渐进,逐渐延伸、拓展,随着带领学生不断提出新的用户需求并主动设法解决,引出能满足新要求的方法和相关知识点。学生从熟悉到掌握,从掌握到理解,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5C语言程序设计现代方法研究
5.1教学内容合理知识点以案例驱动强调语法熟悉度和敏感度,大量练习知识点讲练比例在1:5,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5.2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方法以“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体”+“板书”+“现场演示编程”为主体,穿插案例分析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等,实验为主体内容分层教学等。
5.3教学手段先进常规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借助于教学网站搭建师生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如C语言评测系统,建立题库系统。例如我院目前已经建立了TOP训练营以及C语言评测系统的平台。
6教材及需求的改革
6.1教材特色———针对性、先进性本教材理论知识讲解详细,适合学生自我学习本教材以“工学结合”为理念精选各种典型应用的项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在学习中适应岗位。
6.2教材运用原则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内容具体,并具可操作性。
6.3教辅使用原则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在线阅读或者下载相关辅助参考书,题量充分,让学生可以课后练习。
--------------------------------------------------------------------------------
在研制单片机应用系统时,汇编语言是一种常用的软件工具。它能直接操作硬件,指令的执行速度快。但其指令系统的固有格式受硬件结构的限制很大,且难于编写与调试,可移植性也差。随着单片机硬件性能的提高,其工作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在编写单片机应用系统程序时,更着重于程序本身的编写效率。而FranklinC51交叉编译器是专为80C51系列单片机设计的一种高效的C语言编译器,使用它可以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而且开发出的系统易于维护,可靠性高,可移植性好,即使在代码的使用效率上,也完全可以和汇编语言相比,因此目前它已成为开发80C51系列单片机的流行工具。
1C51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巧
C语言是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提供了十分完备的规范化流程控制结构。因此采用C51语言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程序时,首先要尽可能地采用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这样可使整个应用系统程序结构清晰,易于调试和维护。对于一个较大的程序,可将整个程序按功能分成若干个模块,不同的模块完成不同的功能。对于不同的功能模块,分别指定相应的入口参数和出口参数,而经常使用的一些程序最好编成函数,这样既不会引起整个程序管理的混乱,还可增强可读性,移植性也好。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C51语言的预处理命令。对于一些常用的常数,如TRUE,FALSE,PI以及各种特殊功能寄存器,或程序中一些重要的依据外界条件可变的常量,可采用宏定义"#define"或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头文件中进行定义,再采用文件包含命令"#include"将其加入到程序中去。这样当需要修改某个参量时,只须修改相应的包含文件或宏定义,而不必对使用它们的每个程序文件都作修改,从而有利于文件的维护和更新。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1对于不同的单片机晶振,程序取不同的延时时间,而且可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修改延时时间的长短。对于这样的程序,可利用宏定义和条件编译来实现。程序如下:
#defineflag1
#ifdefflag==1
#definefosc6M
delay=10;
#elifflag==0
#definefosc8M
delay=12;
#else
#definefosc12M
delay=20;
#endif
main()
{
for(I=0;I<delay;I++);
}
这样源程序不作任何修改就可适用于不同时钟频率的单片机系统,并可根据情况的不同取不同的delay值,完成不同的目的。
2C51语言与汇编语言程序的混合编程
C51编译器能对C语言源程序进行高效率的编译,生成高效简洁的代码,在绝大多数场合采用C语言编程即可完成预期的目的。但有时为了编程直观或某些特殊地址的处理,还须采用一定的汇编语言编程。而在另一些场合,出于某种目的,汇编语言也可调用C语言。在这种混合编程中,关键是参数的传递和函数的返回值。它们必须有完整的约定,否则数据的交换就可能出错。下面就以力源公司的10位串行A/D转换器TLC1549为例说明C语言程序与汇编语言程序的调用。
图1TLC1549管脚图
1549的管脚图和时序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假定DATAOUT接P1.0,接P1.1,CLOCK接P1.2。
1549的具体特性请查阅有关资料。
例2C语言程序与汇编语言程序的调用,其子程序如下:
PUBLICAD;入口地址
SEG_ADSEGMENTCODE;程序段
RSEGSEG_AD
USING0
AD:MOVR6,#00
MOVR7,#00
SETBP1.1
ACALLDELAY
CLRP1.1
ACALLDELAY
MOVR0,#10
RR0:SETBP1.2
NOP
CLRP1.2
DJNZR0,RR0
ACALLDELAY
MOV30H,R6;A/D转换的高
;两位保存在R6中
ACALLCIR
MOVR6,30H
SETBP1.2
NOP
CLRP1.2
MOV30H,R6
ACALLCIR
MOVR6,30H
MOVR0,#8;A/D转换的低
;8位保存在R7中
RR2:SETBP1.2
NOP
CLRP1.2
MOV30H,R7
ACALLCIR
MOVR7,30H
DJNZR0,RR2
RET
CIR:CLRC
MOVC,P1.0
MOVA,30H
RLCA
MOV30H,A
RET
END
在以上程序中,函数的返回值为一无符号整型数,根据调用规则,返回值的高位必须在R6中,低位在R7中,这样才可保证数据的传递不出错。另外,在调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寄存器的入栈。这样在以后用到A/D转换时,在C语言中调用汇编语言子程序AD()即可。
3C51中断处理过程
C51编译器支持在C源程序中直接开发中断过程,因此减轻了使用汇编语言的繁琐工作,提高了开发效率。中断服务函数的完整语法如下:
void函数名(void)[模式]
[再入]interruptn[usingr]
其中n(0~31)代表中断号。C51编译器允许32个中断,具体使用哪个中断由80C51系列的芯片决定。r(0~3)代表第r组寄存器。在调用中断函数时,要求中断过程调用的函数所使用的寄存器组必须与其相同。"再入"用于说明中断处理函数有无"再入"能力。C51编译器及其对C语言的扩充允许编程者对中断所有方面的控制和寄存器组的使用。这种支持能使编程者创建高效的中断服务程序,用户只须在C语言下关心中断和必要的寄存器组切换操作。
例3设单片机的fosc=12MHz,要求用T0的方式1编程,在P1.0脚输出周期为2ms的方波。
用C语言编写的中断服务程序如下:
#include<reg51.h>
sbitP1_0=P1^0;
voidtimer0(void)interrupt1using1{
/*T0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P1_0=!P1_0;
TH0=-(1000/256);/*计数初值重装*/
TL0=-(1000%256);
}
voidmain(void)
{
TMOD=0x01;/*T0工作在定时器方式1*/
P1_0=0;
TH0=-(1000/256);/*预置计数初值*/
TL0=-(1000%256);
EA=1;/*CPU开中断*/
ET0=1;/*T0开中断*/
TR0=1;/*启动T0*/
do{}while(1);
}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5-0010-07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虽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却已经发展成为教育技术学与学习科学重要的分支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国外CSCL研究领域理论演进的路径是什么?目前研究的前沿问题有哪些?研究的热点问题又有哪些?本文借助知识可视化理论与方法,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国内教育技术研究者更全面地把握CSCL提供参考。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在知识可视化研究领域,图书情报学科将信息可视化技术与科学计量学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当今知识可视化研究的重要分支。这方面国际上公认走在最前沿的是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本研究采用陈超美开发的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II,应用其绘制CSCL知识图谱,提取关键节点文献,并运用其“突现词”探测与“主题词”聚类功能分析国外CSCL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论文可以视为研究领域主要的知识载体。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包括:SCI-EXPANDED,SSCI,A&HCI,CPCI-S,CPCI-SSH)为数据源,以“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OR“CSCL”为主题进行检索,学科范围限定在“EDUC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PSYCHOLOGY”、“COMPUTER SCIENCE”等相关学科,检索时间为“所有年份”,共命中以CSCL为主题的804条来源文献,18978条有效引文数据。来源文献包括:作者、标题、来源出版物、摘要、参考文献字段。
将上述数据导入Citespaee,并进行相关参数设置。在WOS数据库中检索到最早的CSCL论文为1991年,所以在Citespace分析中,我们设置“Time Slicing”为“1991-2010”,时间分区为“2”年一个分区。在语词来源“Term Source”选择“Title”、“Abstract”、“Descriptors”和“Identifiers”。在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选择“Cited Reference”,三个值引文数量(c)、共被引频次(CC)、共被引系数(CCV)分别设定为(2.3.15)、(3.3.20)、(513.20)。二 CSCL理论的演进
“共引网络图谱中的关键节点是图谱中连接两个以上不同聚类,且中心度和被引频次相对较高的节点。这些节点可能成为网络中由一个时段向另一个时段过渡的关键点。”在Citespace分析中,一般以“中心度”来作为节点在网络图谱中连接作用大小的度量。在文献共引网络谱图中,中心度大的节点文献往往被视为具有在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起到知识“拐点”作用的关键文献。通过梳理分析某知识领域的关键节点文献的演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该知识领域核心理论的演进路线。
Citespace可以显示聚类视图(Cluster-View)和时区视图(Time-Zone View)两种不同的视图方式。时区视图可以显示出共引网络中节点随时间变化的结构关系。依照上述设置,运行Citespace,绘制出CSCL研究领域文献共引网络图谱的时区视图(图1),提取出中心度大于0.1的7篇关键节点文献(表1)。
综合图1与表1,按时间顺序我们可以梳理CSCL理论进的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三阶段。
酝酿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情境学习、社会共享认知等理论的提出为CSCL的酝酿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主要使用板书,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地在下面听,课堂教学互动很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很难体现,同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很难取得突破。多媒体的引入,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它可以将视听两方面更好地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使学生、教师、多媒体三者实现互动。教师可以把C语言课程相关的所有内容放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课程信息、布置作业,并永久保留各项网上学习痕迹和各项统计消息等,从而拓展教学空间。学生随时可以浏览该课程相应的辅导材料,进行网上提问、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等。当然多媒体只是教学工具的一种,在课堂上它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
1.2演示编程、增强互动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来进行实际编程演示,并运行结果,使学生学会借助于C语言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编程的奇妙,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1]。随着课程的后续学习,还可以继续向学生演示对于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如何来编程。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编程的兴趣,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此外,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些课后作业,在习题课的时间让学生来演示自己写好的程序,大家共同对程序进行分析、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3课堂讲述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把课堂交给学生,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在程序设计中,针对一个程序的多种编写方法展开讨论,评价程序,使学生认识到优、劣代码的特征,思考怎样才能编写高质量的程序。在学习完循环控制后,如对于计算100以内偶数之和,我们要求学生分别用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来实现。这样的教学过程,有效降低了问题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编程兴趣,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使学生深入理解。
1.4填空式教学方法
在讲述程序时,不将程序的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的结果。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程序,了解程序实现的功能,再添上适当语句,然后运行程序,直到得到正确的运行结果。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
在以往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往往存在着集中式的讲述,老师在课堂上对于语句的语法讲得较多,往往是注意事项罗列了一大堆却忽略了程序的“设计”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举例死板、单一,过于依赖教材。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了不会编程、不会应用,相关知识联系不上,最后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淡化。因此,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这就要求必须加强上机实践这一教学环节。在上机练习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上机前先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并且这些任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很多复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学到函数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编程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在上机操作之前给学生先演示用一个简单的程序来实现,上机操作时要求学生对这个程序进行修改并用带参数的函数来实现,最后要求学生对程序再进行修改,用不带参数的函数来实现。通过这样的案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几个重要的概念、实现方法及编程技巧,并使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说C语言的程序是由函数构成的。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不但学到了基础知识,而且提高了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这样的教学任务不但有趣,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设计错误、寻求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错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错误。例如在讲解求100至200间的全部素数并要求每行输出10个素数这个程序时,可以在程序中设置一些隐蔽的错误。这些错误可以是算法上的错误,也可以是语法上的错误,或者是逻辑错误等,使得该程序不能正确执行。然后让学生在上机时进行调试,分析程序,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我们设置这些错误的目的是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找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不断地克服困难,提高思考能力。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也可以积累调试程序的经验。
计算机软件C语言的编程中,最主要的依据是指针应用,C语言指针能够根据软件程序的编写需求,构建可行的函数,而程序员在设计函数编程的过程中,即可通过函数参数的具体分配,设置C语言的指令控制。程序员利用C语言编写软件程序时,不仅要准确地控制指令,更重要的是编制C语言的算法。C语言的算法内,体现出诸多应用技巧,利用流程表示的方法规划操作位置,以此来提高C语言的流程算法。程序员编程软件C语言时,需要注意语言设置,首先确定C语言在软件编写中的对象,如程序运算,保障C语言在编程实验中的对象;然后分类计算机软件编程所需的文件,完善文件之间的关联性,设定C语言编程文件的相关步骤;最后全面检查软件C语言编程中涉及的数据,方便编程中的数据查找。
1.2计算机软件C语言的程序应用
计算机软件C语言编程实验中的程序应用,分为函数、算法和运算三个部分。分析如:
(1)C语言在软件编程中的函数,软件编程的函数,负责不同的软件功能,程序员通过C语言定义编程中的函数,由于C语言可以实现编译,因此软件编程所需要的函数,可以在系统内直接调用,程序员操作“#include指令”,关联所有的应用文件,如程序员使用C语言中的sqrt函数,还需引入头文件#include“string.h”;
(2)算法是计算机软件编程的核心,C语言在基础算法的作用下,实现程序表达,程序员需要掌握程序算法,才能保障C语言在计算机软件中合理性,程序员还要在算法的过程中,添加流程图,利用流程符号协助算法运行,提高C语言编程的效率;
(3)运算是C语言编程实验的特色,其对象是二进制,按照计算机软件的C语言编程,设计程序运算,软件的C语言编程中包括诸多基础文件,此类文件是软件编程的重要部分,程序员将编写程序存储到相关的语言内,有利于运算过程中的语言查询。
2计算机软件C语言编程的案例
计算机软件C语言的程序设计比较复杂,以混合软件编程为例,分析C语言的编程。首先程序员应该根据计算机软件的运行目的,将运行语句编写到C语言中,形成源代码,程序员需要连接C语言中的汇编语句,如:Main(){asm{Movah,2Movbh,5Int10h}}整个编程实验案例中,C语言的语句汇编存在格式要求,而且格式较为固定,因此,程序员应遵循一定要求,如:检查语句中是否具备asm,如果缺少asm需重新设定在语句前;确定汇编语句能够正常嵌入C语言内;注意C语言的分隔符,分隔符必须正确。然后设置编译代码,此项模块需要具备单独编程,待C语言编程完成后,利用链接的方式联合代码和编程。混合软件编程中的C语言,函数部分能够被汇编使用,多个编程共同组成一项语言任务,而且C语言倾向于独立编程,基本是以函数的状态实现软件的编程实验。编译代码的应用,提高C语言在计算机软件中的编程能力,保障C语言编程的准确度,强化计算机软件的实践性。最后程序员在混合软件C语言编程实验中,需注重已经出现的编程问题,尤其是参数、存储等问题,排除C语言编程的因素干扰。例如C语言编程实验中出现的参数问题,实际汇编中无法实现正常的参数传递,导致参数堆栈传输时出现问题,不能正常汇编到C语言的程序内,因此还需在汇编中增加两类指令,如:sp、pushbppopbp。混合软件C语言中添加汇编方式,可以提升计算机软件程序的运行速度,完善软件编程。
在硕士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向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曹计昌教授,他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让我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坦荡将使我终身受益。除此之外,他对我生活的关心和照顾也使得我得以顺利完成研究生的学业。在此祝愿他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感谢我已经毕业的师兄徐日东、张凡、周志坚、段云涌和夏志远,他们曾经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很多2015优秀C语言学论文致谢词(3)篇2015优秀C语言学论文致谢词(3)篇。感谢汪健和程诗猛两位师兄,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本文的硬件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感谢同届的张斌、李纯和张登宝,他们是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伙伴,也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战友。感谢我的师妹邓祯,师弟冯国平、古明生、周建琼、杨帆、舒林、周宇杰、朱圣健、吴喧辉和张泽,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读研期间快乐的时光。
感谢在广东普信公司实习时的同事们,他们在我第一次参加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
特别要感谢我的项目经理李旭和黄润怀,是他们的信任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也一直对他们给予我的生活上的照顾心存感激。和他们一起为广州项目奋战的一年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2015优秀C语言学论文致谢词(3)篇论文。
感谢我的朋友Louis,Dick,Iris,Tracy,Sawyer,Joe,Jason,IceBear,以及更多我无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我非常珍视和他们的友谊!
感觉计算机学院研028班的我的同学,感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帮助。
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爱,我深知他们为我求学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而我至今仍无以为报。祝福他们,以及那些给予我关爱的长辈,祝他们幸福、安康!
还有很多我无法一一列举姓名的师长和友人给了我指导和帮助,在此衷心的表示感谢,他们的名字我一直铭记在心!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专家教授。
Acknowledgements
MydeepestgratitudegoesfirstandforemosttoProfessoraaa,mysupervisor,forherconstantencouragementandguidance.Shehaswalkedmethroughallthestagesofthewritingofthisthesis.Withoutherconsistentandilluminatinginstruction,thisthesiscouldnothavereacheditspresentform.
Second,IwouldliketoexpressmyheartfeltgratitudetoProfessoraaa,wholedmeintotheworldoftranslation.IamalsogreatlyindebtedtotheprofessorsandteachersattheDepartmentofEnglish:Professordddd,Professorssss,whohaveinstructedandhelpedmealotinthepasttwoyears.
优秀C语言学论文致谢词(2)篇
在硕士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向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曹计昌教授,他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让我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坦荡将使我终身受益。除此之外,他对我生活的关心和照顾也使得我得以顺利完成研究生的学业。在此祝愿他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感谢我已经毕业的师兄徐日东、张凡、周志坚、段云涌和夏志远,他们曾经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很多。感谢汪健和程诗猛两位师兄,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本文的硬件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感谢同届的张斌、李纯和张登宝,他们是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伙伴,也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战友。感谢我的师妹邓祯,师弟冯国平、古明生、周建琼、杨帆、舒林、周宇杰、朱圣健、吴喧辉和张泽,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读研期间快乐的时光。
感谢在广东普信公司实习时的同事们,他们在我第一次参加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2015优秀C语言学论文致谢词(3)篇论文。特别要感谢我的项目经理李旭和黄润怀,是他们的信任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也一直对他们给予我的生活上的照顾心存感激。和他们一起为广州项目奋战的一年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感谢我的朋友louis,dick,iris,tracy,sawyer,joe,jason,icebear,以及更多我无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我非常珍视和他们的友谊!
优秀C语言学论文致谢词(3)篇
在硕士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向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曹计昌教授,他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让我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坦荡将使我终身受益。除此之外,他对我生活的关心和照顾也使得我得以顺利完成研究生的学业。在此祝愿他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感谢我已经毕业的师兄徐日东、张凡、周志坚、段云涌和夏志远,他们曾经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很多。感谢汪健和程诗猛两位师兄,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本文的硬件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感谢同届的张斌、李纯和张登宝,他们是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伙伴,也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战友。感谢我的师妹邓祯,师弟冯国平、古明生、周建琼、杨帆、舒林、周宇杰、朱圣健、吴喧辉和张泽,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读研期间快乐的时光。
感谢在广东普信公司实习时的同事们,他们在我第一次参加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
特别要感谢我的项目经理李旭和黄润怀,是他们的信任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也一直对他们给予我的生活上的照顾心存感激。和他们一起为广州项目奋战的一年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感谢我的朋友Louis,Dick,Iris,Tracy,Sawyer,Joe,Jason,IceBear,以及更多我无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我非常珍视和他们的友谊!
感觉计算机学院研028班的我的同学,感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帮助。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爱,我深知他们为我求学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而我至今仍无以为报。祝福他们,以及那些给予我关爱的长辈,祝他们幸福、安康!
对于大多数课程而言,从宏观上将课程知识点及其关联讲授给学生非常必要,这便于学生更加系统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作为教材讲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知识点结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可以层层细化,教师首先从宏观上给学生介绍C语言程序的整体组成结构。教师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共包含预处理命令、数据类型、运算符、语句和函数等5部分,从宏观上梳理C语言与程序设计课程的知识点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后只学到一堆零散的知识点,只有从宏观上把握各个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才能学得深、记得牢。对于程序语言课程,如果仅仅介绍语法的运用,学生往往对知识点理解不深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是:在讲解C语言语法的基础上,适当地剖析编程语言在计算机中的运行机制,会让学生的理解更加透彻。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分为如下两部分。
1)课件讲解。课件讲解包括两部分,即知识点要点总结和知识点运行机制剖析。知识点要点总结就是告诉学生该知识点如何使用;而知识点运行机制剖析则告诉学生该程序在计算机内存中的执行过程。由于绝大部分高校在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之前都会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因此学生有足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来理解C语言程序的运行机制。
2)实例演示。作为一门编程语言,C语言需要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因此,课堂教学中,在具体的编程环境(如VC++6.0)下演示十分必要。通过在具体的软件环境下编程,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并总结该知识点的注意事项。相比传统的脱离编程环境,只在PPT或黑板上进行板书的教学模式,该方法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在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①使用PPT或者板书列出该知识点的注意要点;②在编程环境(如VC++6.0)下演示该知识点的用法,给出正确的和错误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对比;③通过幻灯片动画或Flas等形式演示程序在计算机内存中的执行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程序的运行机制。
3)教学难点与重点——“复合知识点”。从C语言的教学内容来讲,数组、函数和指针是教学的重点章节,这些章节之间相互关联的部分又是重点中的难点,如数组和函数结合,数组名做函数参数,数组和指针结合,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函数和指针结合,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强调各个知识点的注意事项,如果基本知识点能够理解透彻,上述难点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
1.2上机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对C语言知识点的理解。上机实践的教学内容通常分为两部分:基本知识点练习和综合训练。首先通过基本知识点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的使用,即巩固课堂所学内容;然后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大作业,训练学生综合应用C语言知识点的能力,例如,通过编写“学生课程成绩统计系统”考查学生对数组、结构体、指针、函数、文件等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对于初学编程语言的学生,往往没有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出错的可能性较大,而出错之后进行调试又将耗费较长的时间,这势必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一开始就给学生制定科学的编程步骤和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将大大减少程序出错的可能。下面是按照上述五步编写的一个完整的C语言程序,用来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按照上述五步进行编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出现语法错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此时学生更多的精力将集中在程序算法的设计和实现上。
1.3考试形式
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的考核方式,我们采用知识点考核和编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知识点考核偏重于C语言基本语法,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否全面,此项考核约占总成绩的40%;编程实践考核用于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将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题目在机器上编程,此项考核约占总成绩的60%。为了实现知识点的考核,我们将考试与计算机二级C语言上机考试紧密结合,采用题库平台进行上机考试,学生直接在机器上答题并提交,知识点考核多采取客观题,如填空题、程序修改题以及读程序题等,编程题在实战编程中考核。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编写程序。因此从考试的角度讲,进行编程实践是最合适的方式,通过上机编程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最公正和客观的方式。
2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每年都有40多个班级同时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因此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全校理工科学生对C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团队经过长期的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C语言教学方法,我们将上述方法在学校越崎实验班中进行了试点。如图2所示,采用上述教学法的越崎实验班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成绩要明显好于其他班级,其中90分以上的学生占10.7%,80分以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3.6%。另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采用上述方法前得到明显提高,很多学生都对计算机编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实践证明我们提出的上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受到CEFR的启发,国家汉办2007年颁布了《国际汉语能力标准》。改变了过去以掌握多少汉语知识来衡量汉语水平的评判标准,转为以能力为导向,以使用汉语“能做某事”作为衡量汉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重要依据。据此我们不难看出,外语学习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才能提高个人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满足现代国家对知晓不同民族文化、熟悉专业知识、通识知识的外语复合式人才的需求。那么这样的客观认识就告知外语教学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用目的语言解决实际问题为语言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合理输入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最终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二)指导思想
实施5个C为标准的外语学习模式,就是在课堂上进行有目的、有意义、有组织的讨论交流。若要顺利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过程,还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向导和同伴。教师要准备应对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指导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中心。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将逐步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地死记硬背各种定义和概念变为主动地在语料海洋中去发现吸收自然语言。这就提示我们外语教学教师应以“功能”和“形式”两个要素来分析我们的外语教学。两个要素正如我们人的血肉和骨架。只单方面强调“形式”,也就是语法和词汇层面,就如一个人只有骨架而无血肉一样可怕,因此不可忽略“功能”的要素。中国教师对此指导思想并无异议,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却很难做到,这是由于我们教师自身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力不从心的状况:试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改变一言堂的习惯,但效力颇低。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看做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需要我们大学教师更多阅读现当代教学理论,借鉴西方有益的方法,开阔眼界,从而有效的进行外语教学,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解决实际工作需要。
(三)基本原则
外语人才的高效创新培养这一项目的实施应以全世界主要的语言教学目标为依托,优化大学对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建构主义和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四)以五C标准为原则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1.五C标准之一:比较。
国内外学者就课堂活动的开发建设提出多种策略和方法,首先应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汲取国内外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利用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比较筛选出优化模式。课堂活动与“任务型”教学模式相配套,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各项“任务”。
2.五C标准之二:文化。
思维来自于语言。不同的语言背景下当然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意识形态。中西文化差异更容易在教学模式的差异中得以展现。在中国的传统课堂中,教师角色是需要进行转变的: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坐等”的学习习惯,使其意识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之一体现在“导”字上,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起到一个推动和帮助的作用。外语教师在学习新理论发扬自身长处的时候,更应该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理论思想,正如Nieto&Bode所说:tounlearninordertolearn。也就是说进步的基础是不仅仅要学习新的内容,还要去掉头脑中陈旧的东西。苹果前总裁乔布斯也告诉过我们:Stayhungry,stayfoolish。这两句话都是一个意思,同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能海纳百川,得以全面提升自己,外语老师才能够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成功培养真正能够实际作战的外语人才,才能得以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吸收借鉴西方发达的经济技术成果。复合式外语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外语教育技能掌握及工具性一面。所以在文化的比较借鉴中,更需要我们利用西方优秀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提炼出有益于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能参与国际事务、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
3.五C标准之三:联结。
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选用较新教材资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与优化输入内容。其次,确保外语教学精读课授课地点为多媒体教室,均配备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另外,教师应熟练应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经验丰富,为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任务提供必要保证。能够把课上所讲授内容与现实联结、国际联结。只有通过此种方式,才能实现我们新世纪的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4.五C标准之四:交流。
经济技术的进步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最新最真实的语料环境。教师应对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内容进行加工选择,使学生的利用能够最大化高效化。外语学习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营造多元文化的校园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国际意识。那么交流就是一个锻炼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下进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有效方式。国内在这一领域已颇具规模的培养院校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西安利物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对培养外语技能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外语人才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是我们各大院校外语培养模式学习的一个内容。
5.五C标准之五:社区。
一段时间我们外语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工具型人才,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进行书面翻译和进行文献阅读的外语人才。但是在时展到21世纪的今天,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早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我们要培养复合式的外语人才,并且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出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外语人才。在培养中,同社区的联系、交流、比较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我们培养的人才是能够在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意识。这就更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的同时同社区发展相联结,让学生的专业能有用武之地,让学生懂得回报社会。
中图号:H31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9451(2009)02-114-04
A Contrast of Connectives with Spoken Feature
BetweenWECCL and LOCNESS
ZHANG Jianwu,LI Dunzhi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Abstract:A contrastive study is made by using a corpusbased method of connectives in WECCL and LOCNESS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connectives with spoken feature.The study found that Chinese English majors use significantly more connectives with spoken features than native college students do,intuitive judgement,insufficient i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al factor account for the finding.Th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 instruction of EFL writing in terms of register of connectives.
Key Words:corpus;register;intuitive judgment;insufficient instruction;developmental factor
作为一种衔接手段,连接词对于文章的连贯起着重要作用,是构建语篇不可缺少的要素。相比较而言,连接词是中国学生使用比较频繁的一种衔接手段。
与其他词类一样,语域的概念也同样适用于连接词。作为在英语写作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连接词的语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章的整体写作风格。如果连接词的风格与文章的其余部分不相匹配的话,那么整个文章的语体风格必将受到影响。英语议论文属于正式的书面文体,也是大学阶段使用较多的一种文体。在一定程度上,频繁使用的连接词,对于文章的风格肯定有所影响。
对于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而言,英语是他们的外语,其二语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目标语的模仿,包括连接词使用。而模仿的前提是对本族语大学生作文中的连接词语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基于这种认识,对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作文和本族语大学生的作文就所使用的连接词的语体风格做一个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别,并给今后的英语教学以启示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研究方法和程序
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个观点就是不正式的词语通常用于口头英语,而正式的词语则多用于书面语体中。连接词也不例外。依据这个原则,可以通过对比出现于口头英语和书面英语中连接词的频率的方法来判断一个连接词的正式与否。由于议论文属正式语体,本文将采用语料库的方法来调查具有口语特征连接词的总量,以揭示出中外大学生英语作文中连接词总的语域倾向。
(一)WECCL和LOCNESS语料库简介
本文所采用的语料库为WECCL(Writt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和LOCNESS(Louvain Corpus of Native English Essays)。有关两个语料库的详情见表1。
西 安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3卷
成和王立非等人于2005年建成的一个学习者语料库,总容量约200万词。WECCL语料库是它的一个书面语子语料库,本文采用其中所有的议论文,共约100万词。
LOCNESS 语料库是由比利时Louvain大学的Sylviane Granger教授主持建立的一个英美本族语大学生作文的语料库,其总容量约32万。本文采用其中所有的议论文,共约24万词。
(二)第三方语料库简介
语料库有许多功能。一个连接词正式与否可以借助第三方语料库来判断。在众多的语料库中,BYUBNC (British National Corpus)语料库因其巨大的容量和独特的设计而被本文采用来判断连接词的语域。BYUBNC 是由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大学的MarkDavis 建立的在线语料库,其网址是:corpus.byu.edu/bnc/。BYUBNC的总规模约1亿词,其中包括1000万词的口语语料和1530万的学术英语语料。当出现BYUBNC不能判断某些连接词语域的情况时,则另一个语料库COCA(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将被使用。COCA也是一个由Mark Davis 建立的在线语料库,其网址是:省略/。该语料库的总容量约3.85亿词,其中口语语料和学术英语语料分别为7880万和7620万词。在这两个容量如此巨大的语料库的帮助下,每一个被选用的连接词的总的语域趋势将会被揭示出来。
之所以采用BYUBNC和COCA这两个语料库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们的特殊设计。在这两个语料库的界面上有许多区域划分,如口语、小说、新闻和学术等,它们清楚的表明每一个检索请求在这些区域中的分布情况。
(三)连接词检索及处理
经调查,在WECCL和LOCNESS中大约有70个经检验已经在原始频率上达到显著性差异的连接词。这70个连接词将被在BYUBNC或者COCA中使用检索软件AntConc 3.2进行检索。由于这两个语料库的特殊设计,很容易获得每一个连接词在口语和学术英语两个部分的分布情况,并计算这两部分之间的显著性差异,从而判断出他们的语域。学术英语是典型的正式书面语,可以作为议论文的代表。所有具有口语特征的连接词被集中以作进一步的研究(见表2)。
为了更加清楚地阐述这一研究方法,现以连接词first of all为例来加以说明(见图1)。图1 展示了first of all 在BYUBNC语料库中检索以后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从柱状图的形状上来看,first of all显然多用于口语之中,有着很强的口语特征。但是为了避免主观臆断,保证研究可靠性,
本文使用对数似然性函数(Loglikelihood)以便从数据上进一步对连接词的语域加以确认。对数似然性函数可以替代卡方检验,且比卡方检验更加可靠。在本文中P值设置为P
二、结 果
表3表明在WECCL中有25个连接词具有口语特征,其总频率是5448,占70个连接词总频率的45.98%;而在LOCNESS中有21个是具有这种特征的连接词,其总频率是360,占59个连接词总频率的32.72%。经对数似然性函数检验,对数似然性函数值为+61.89(P
研究结果表明,与本族语大学生相比,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连接词具有更强的口语特征,这表明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作文从连接词方面讲属于口语和书面语的混合文体。尽管本族语大学生作文中也存在口语化连接词,但相比之下,无论从类型还是数量上讲,都少于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所使用的程度。
三、讨 论
为了能使本研究结果对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本文对两类作文中连接词语体风格所表现出的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一)直觉判断
一般来说,中国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语体意识,但是对他们而言有时很难决定一个连接词的语域,除非他们被明确告知或者有可以使用的语料库或具有查阅语体功能的词典可供使用。中国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判断语域的主要方法是凭从实践中得来的直觉感受,因为他们通常无法直接接触到连接词的语域。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一个看起来长而复杂的连接词通常被视为正式的,但这种方法并不总是正确,基于这种原因,不同语体连接词的混用在所难免。从这个角度上讲,如何判断一个连接词的语域是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所面对的问题之一。
(二)不充分教学
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与语体的适当性相比,语法的精确性被认为更重要。这个问题也体现在连接词的教学上。常见的事实是:许多连接词被罗列在教科书中,很少或者没有任何评论,给学习者的印象是这些连接词可以相互替换。这种情况对中国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同样适用。连接词的简单罗列忽略了连接词之间具有的任何可能的差别。比如,so和therefore常被同时罗列出来,但却没有告知therefore比so更常用于学术文体,这可能就是so在WECCL中被过度使用的原因之一。缺乏语域的教学最终导致了口语连接词和书面连接词的混用,从而影响了议论文体的正式性特征。然而,这个问题依然被忽视。今后的连接词教学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语体意识。
(三)发展因素
本族语大学生作文中也存在口语化连接词的事实为作者提供了从语言发展角度来解释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连接词语域混用问题的线索。
对比中介语分析(Contrast Interlanguage Analysis CIA)是研究中介语的一种方法,它不是建立不同语种之间的比较,而是建立同一种语言学习者变体之间的对比(见图2)。 对比中介语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同一种语言之间的变体以发现某种相同或不同的东西。考虑到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是英语学习者的一种变体,因此可以使用对比中介语分析理论来探索其口语化连接词多用的原因。
本文已经发现:在包含379篇母语为英语的本族语大学生作文的LOCNESS中,口语化连接词占32.72%,尽管这与WECCL相比要相对少(48.98%),但这个事实清楚地表明本族语大学生也有使用口语连接词的趋势。因此可以大胆假设:连接词语域的混用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是语言学习者由中介语迈向目标语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阶段。这对本族语大学生如此,对于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更是如此。基于这种分析,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了多于本族语大学生所使用的口语化连接词是一种正常现象。
四、教育意义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利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等仪器,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利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学生不仅要掌握实验原理、目的,实验仪器和药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步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还要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目的
(1)通过虚拟实验中的文本展示工具,使学习者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对虚拟实验的操作,掌握药品的选择以及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能够动手制取氧气。
(3)通过对实验过程、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反应机制,加深对实验的认知和理解。
(三)《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虚拟实验活动设计
学生要完成虚拟实验首先需要安装Secondlife客户端,进入Secondlife虚拟环境,通过以下流程完成整个虚拟实验。
(1)准备阶段:学习者通过Secondlife提供的地图工具搜索到虚拟实验室地标并通过瞬间移动工具进入虚拟实验室。
(2)实验阶段:学习者通过人-机交互选择事先通过3D建模工具创建好的虚拟实验仪器、药品并通过资源工具查询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实验装置图,完成实验仪器的装置;点击各个实验仪器、添加药品来完成实验。
(3)评价反馈阶段: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和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对学习者本次实验进行一个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通过评价反馈系统及时反馈给学习者。
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虚拟实验环境设计
本研究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设计的虚拟实验环境。以实验过程的设计为理论基础从场景及模型设计、交互设计、支持工具设计、特效设计、评价设计这几方面设计三维虚拟实验环境。
(一)实验环境的场景及模型主要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组成
虚拟教室由讲台、桌椅、多媒体系统、音响设备、电子白板、书柜、书、电脑组成,供学习者实验后进行交流、报告、探究、形成实验结论。虚拟实验室主要由实验环境、实验操作台、水池、药品柜、灭火设备为为学习者完成实验并获取实验数据。仪器设备主要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铁夹、烧杯。药品耗材主要是高锰酸钾等。
(二)交互系统设计
(1)人机交互设计:在实验中通过操作交互,学习者能够感受到实验设备的控制感和体验感。在Secondlife中,利用创建工具可以实现简单的“点击”“移动”“坐在上面”等操作,Secondlife提供的林登脚本语言可以设置改变物体的性质、运动方式、运动轨迹、对外力的反应等等,能够较好地支持学习者的操作交互。
(2)交流工具:学习者在实验过程中和老师、同伴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在线的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
(三)支持工具设计
实验支持工具是指支持学习者完成实验的所有工具,本研究的支持工具主要包括搜索工具、资源工具、实验认知工具、评价反馈工具等。搜索工具主要是地图工具和瞬间移动工具通过它们是搜索定位各种学习场所、用户,并瞬间移动到目的地。资源工具包含Secondlife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主要是3D浏览器;外部资源包括各大搜索引擎。这些工具可以搜索Secondlife内部和外部各种信息资源实验认知工具主要包括3D建模工具、拍摄工具、记事本工具主要为为实验过程中学习者观察记录实验现象、采集数据提供支持。评价反馈工具主要包括问卷系统(choicer、Quizchair)、学习记录系统(Tracker)、Web-Intercom,为实验后学习者自评、反思以及教师评价反馈提供支持。
(四)特效设计
在Secondlife中,通过粒子系统结合林登脚本语言可以营造烟雾、火焰、气体、雪花等各种现象。在本实验中酒精灯加热的火焰、水槽里面的气泡、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过程中的烟雾、药品晶体的状态变化等效果都可以通过粒子系统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