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09: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国际贸易地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前言
使用计算机软件对贸易文件传递进行管理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实现无纸贸易,降低交易成本,改进企业之间的通讯,改进客户服务,缩短交易时间,加快贸易循环,加快信息、资金流动,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国际贸易业务中涉及46种不同的单证,连同正副本共有360份以上,要在二十多个部门间进行流传,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就势在必行。
用建模技术对国际贸易文件实现面向对象的描述方式。在具体系统功能实现之前,建立起系统模型是很必要的,这里采用具有可视化、能够柔性实现分析、设计和开发系统的统一建模语言实现系统模型构建。
二、国际贸易文件传递系统用例分析
要开发一个软件系统,首先要对软件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深人描述目标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间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运用UML ( United Model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可以捕捉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提取所开发系统领域的类以及描述它们之间合作概况,在完成系统的OOA( Object一Oriented Analysis,面向对象分析)基础上,对系统进行OOD ( Object一Oriented De-sign,面向对象设计)。
UML的用例图(见图I}较详细和确切地描述了用户的功能需求,使系统责任明确到位,奠定UML对系统建模的基础,这样,其他模型图的构造和发展依赖于用例图中所描述的内容,直至系统能够实现用例图中描述的功能。采用用例图描述的文件传递管理主要包括三类用户:进口公司、出口公司、其他部门。对于系统,进口商可以向出口商发盘、发送订单和其他票据、查询信息,直接联络其他部门,海关、商检、其他出口公司、运输公司等。出口商可以接收发盘、订单、检查订单、发盘、发送订单、联络其他部门和查询等功能。
基本事件流:
1.用户输人请求传递信息。2.系统显示输人身份验证密码。3.用户输人密码。4.系统确认有效。如果无效则执行其他事件流AI。如果与主机联接有问题,则执行异常事件流EI。5.系统提示:请输人对方公司名称及代码。6.用户输人要传递信息对方公司名称及代码。
7.系统进行对方身份验证。8系统确认有效,提示按钮一确认。如无效则执行其他时间流A3。9.系统提示输人有效信息。10.系统显示正在检验信息是否标准。11.系统确认有效。如果无效则执行其他事件流A2。如果与主机联接有问题,则执行异常事件流E2。
扩展事件流:
A1;1)密码错误,请重新输人密码
2)退出,用例结束。
A2:1)文件不标准,请按照标准重新输入
2)退出,用例结束。
A3:1)用户不存在或代码错误。
2)退出,用例结束。
E1:1)系统告诉客户连接主机出现错误。
2)系统在错误日志记下错误。
3)退出,用例结束。
三、系统静态建模
在用例分析基础上,根据需求可建立起系统的数据模型,即建立系统类图,以及相关的关系和方法。在面向对象分析中,一般只考虑与问题描述域和系统功能相关的对象,针对这两部分,可以分化为以下相关类:发送的用户类、接收方、文件类等。这些类之间可以用朴素的关联关系作一简要表达。如图2为国际贸易文件传递类图,在图中每条有直接多重性关联的线上已标示出多重性,这为以后编程中提供了更好的关联参考价值,并为类在整个开发中的统一性奠定基础。
四、系统动态建模
在考察了系
统某一时刻的对象及对象之间朴素关系的静态结构后,下面要关注的是在任何时刻对象及其关系改变的情况,这些情况可以用UML的动态模型进行形象化描述,可以借助UML中的活动图、时序图(State/Ac-tivity Model)来描述,在活动图中(见图3),把每时刻的系统状态抽象成状态和事件,然后组成一个网络,侧重于描述每一类对象的动态行为。它是对某一时刻中属性特征的概括,并且每种状态间存在着迁移,迁移则表示了这类对象在何时对系统内外发生的哪些事件作出何种响应。活动设计一般是在对操作序列的顺序图细化的基础上表达。建立起系统动态数据的逻辑视图,如图4所示,以此为点,可以建立起整个系统的状态流程分析。
五、系统部署
一般教师在讲解国际货物运输的知识时,主要讲解三部分内容。首先是运输方式,其次是运输条款,最后是运输单据。如果能加入运输路线这部分,会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比如,讲解海洋运输方式时,给学生介绍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的主要海运路线及沿途的主要港口;在讲解铁路运输时,讲解我国通往邻国的铁路干线及国境车站;在讲解航空运输时,给学生讲解世界上主要的三个航空业务区及最繁忙的三条航空线和航空站。
(二)各海域和港口的气候类型
世界各国的港口自然条件不同,特别是在气候方面差异较大,从而对商品的运输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港口全年都可以通航;而有些港口则冬季封冻,不可通航;更有甚者,北冰洋由于气温较低,大部分港口常年冻结,船舶不能停靠,利用率极低。比如俄罗斯虽然拥有广阔的海域,但是由于纬度偏高,使得除了太平洋南部、黑海沿岸及摩尔曼斯克港之外,其他港口冰封期都很长,利用率非常低。又如,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大部分国家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马来半岛上大部分国家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因此在磋商合同的装运期以及商品的包装时,要根据经过的海域、港口以及商品的性质选择。
二、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中也会用到贸易地理的知识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承保的范围;二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货物运输保险;三是伦敦保险业协会的货物运输保险;四是保险条款和保险实务。其中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承保的范围是指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及产生的费用,而风险中的海上和外来风险都跟货物的运输路线有关,这势必会牵涉到贸易地理的知识。教师们在讲解保险的知识时应该给学生介绍国际贸易运输中哪些航线和海域容易发生风险。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海盗有索马里海盗、加勒比海盗和马六甲海峡周围的海盗。教师应该在地图上指出索马里海盗活动范围主要在亚丁湾,而亚丁湾是通过苏伊士运河必须经过的地方,现在索马里海盗的活动范围已经延伸至印度洋。因而,我国同欧洲,北美东海岸之间的运输特别应该注意防范。加勒比海盗,一般活动在巴拿马运河附近,因而我国同北美西海岸之间的贸易应该注意防范。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海盗天堂,海盗也很猖獗,因此我国同中东以及欧洲和北美东海岸之间的贸易都应该注意。海盗劫持的风险不在我国海运保险的基本险承保范围之内,而需要投保战争险。如果用的是伦敦保险业协会的保险条款的话,应投ICC(A)。
三、能源及农业贸易地理(经济贸易地理)对编造贸易实务案例很有用处
国际贸易地理中会讲解具体货物的贸易地理,比如能源贸易地理和农业贸易地理,而这些即是在讲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属于经济贸易地理的范围。
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讲解案例时,如果具体货物的贸易地理知识学不到位,将会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例如在讲解国际贸易术语时,用来解释风险转移的条件是货物特定化这一知识点时,可能会用到一个案例:中国以CFR贸易术语出口到美国小麦500M/T,卖方准备到目的港再将其中的200M/T给A商人,300M/T给B商人。结果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暴风雨袭击,其中的200M/T货物落海,卖方以风险已经转移给买方为由让买方承担损失。我们先不分析案例,而是分析下这个案例的背景,小麦的主要出口国在北美和欧洲;进口国在亚洲和非洲。我们向美国出口小麦本身就是不太符合实际的,会让学生产生我们向美国出口小麦的错误认识,而这种认识无论对他们写作论文还是实际工作都会产生误导。
教师在编造案例时必须要考虑到产业布局,不能违背了产业布局的规律。比如中东国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澳大利亚和巴西盛产铁矿石;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一般集中生产和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而发达国主要是集中生产和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学生以后在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时,才能按照产业布局规律进行市场调研,寻找客户,从而才能顺利进行交易磋商,签订合同。
四、贸易术语的讲解中会用到自然地理的知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两大部分,也就是关于国际贸易的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的两部分,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针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2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方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理论部分包括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组织等内容;实务部分包括市场调研、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货款支付、商品价格核算、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订立和履行。内容涵盖面广,涉及知识点多。而且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中。比如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新的贸易保护壁垒——美国和欧盟新推行的“碳关税”,新的自由贸易区协议:如2010年9月12日正式生效的“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国际贸易实务部分,如2009年1月1日开始使用的新版英国《协会货物运输保险条款》,国际商会新推出的自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等。而很多教材即便是新出版的,也没有做到全面反映这些新的变化,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活动没有充分反映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新动态,不能将最新的内容融合到教学中的问题。比如选取的案例发生的时间比较早,内容与目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教师要做到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方能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实用性。
目前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讲授理论部分时,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平均用力,不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存在讲授内容过多,讲解程度偏深、偏难,脱离实际的毛病,学生感觉理论部分难于理解,不实用;而在讲实务部分时,不注意基本概念和操作原理的解释,一味注重所谓实际操作,比如对于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部分的教学,花费大量时间在运费、保险费的计算和提单、保险单如何填制上,造成与后续课程的内容的重复。另外不重视对于实务操作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国内法律的讲解、解释,结果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学生如果没有建立起总体上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框架,没有建立起按照国际贸易法律和惯例进行规范操作的理念,掌握的实务操作会流于表面,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也不能提供足够帮助。
2.2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老师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都会采用多媒体设备,特别是使用ppt课件授课已很普遍。而几乎每个授课教师也都会列举案例、提问学生和要求学生根据布置的题目分组讨论并进行课堂演讲的形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的教师使用ppt课件授课时,课件不够生动,加上ppt课件承载的内容多,教师不注意与学生互动,只顾自己讲,学生学习会觉得容易疲劳;目前采用较多并且较为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是小组讨论,即由教师选取或由学生自选适当的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实际问题,由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分析,将其做成ppt,在课堂上演讲,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发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够,并且由于时间有限,不去充分查阅资料,不去自学相关知识,结果导致分析不到位,基本概念解释不清。导致讨论效果奇差,浪费课堂时间。
其次,教师没有很好地控制办法,出现了搭便车现象。小组中部分同学忙碌,部分同学不参与讨论,课堂发言往往是小组代表,没有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更加灵活多样,要能吸引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教学形式和方法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3考试形式单一,考核不尽科学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考查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改变考试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考试中存在以下问题:
对技能、能力的考核力度不够,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方式大多侧重笔试,对于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采用较少。笔试的卷面分数在学期总评成绩的分值比例较高,笔试的考试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名词解释、选择、填空、判断、案例分析等试题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考合一存在弊端。在传统的“教考合一”的模式下,任课教师既是命题人,又是阅卷人,为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任课教师往往在考前划重点,缩小复习范围或者用各种方式透露考试信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3教学改革的建议
3.1教学内容上
3.1.1教学内容要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
首先,教师要通过科研,真正理解教学内容的精髓,把握本学科或课程的发展趋势,及时吸收相关领域的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授课内容不可以局限于教材,可以从网络、有关的报刊及时了解最新的信息并以此来调整授课内容。比如获知国家自2012年8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取消核销单,企业不再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做出响应的调整,按照新的要求、新的办事程序介绍报关、退税内容。
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关理论的背景、作用,并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题。比如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都是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而采取的措施,都有其实施的条件、作用和目的,从不同角度看又都会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教师要设法带领学生去联系实际,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上看,统计数据表明,同前些年相比,欧、美、日仍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但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增势强劲。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一问题:贸易地理方向变化后面的原因是什么·带动学生去做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转贴于
第三,加大对贸易理论部分中实用性内容的教学力度。比如“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非关税壁垒”等,都是我国外贸企业要实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熟悉国内外贸企业如何应对外国的“两反一保”措施,我国如何对进口产品进行“两反一保”。外贸企业如何突破外国的非关税壁垒,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学生熟悉和掌握的这些知识,是他们进入外贸企业工作必备的常识。
3.1.2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实务部分内容任课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与外贸企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将企业的工作流程、实际案例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1.3突出考证要求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系,结合有关的考证要求安排教学内容。目前有关国际贸易专业的考证有单证员、跟单员、商务师、外销员等考试,教师要密切注意有关这类考试的大纲要求和试题内容,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这类考试,这也是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方面。
3.2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做好课堂设计和教学组织工作
制作ppt课件要增强吸引力。可适当增加图片、视频,笔者在课件中加入了有关外贸单证的实例,在讲非关税壁垒措施时,播放有关的电视新闻视频,增强了直观效果。
科学的分组和有效管理是提高分组讨论效果的途径。教师在分组时要求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和分工,小组成员的角色经常变换,使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任务角色。力求使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小组的管理策略:选择合适的题目,确立小组目标;合理分工,强调个人责任;监控学生行为,提供技能指导;确立标准,强化评估。
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施案例教学要注意:
3.2.1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选择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应用时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采用合适的案例讨论方法
对于简单的案例,可以随授课进度当堂提出,教师让学生短暂思考后请学生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案例总结。对于综合性的有难度的案例,可以预先布置、分组讨论,规定时间让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3.2.3教师做好案例总结
教师对案例分析的评析和总结能够整理学生思路,统一认识,进一步提高案例讨论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或报告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对错、优缺点。然后教师要简明扼要地总结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并比较分析容易混淆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模拟实践操作,学生很感兴趣,针对某些章节的内容可以采用,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国际货款结算的金融票据内容时,通过分小组模拟票据流转过程,可以使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其中。使用从外贸公司获取的真实空白票据的复印件,分发给各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给出的资料和要求模拟完成一系列的票据行为,包括出票、背书转让、提示、承兑、拒付、追索、付款。通过模拟操作,使教学与实际操作环节相融合,不仅可以加深对相关流程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3考试模式改革
3.3.1丰富考核形式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考试应该突出实践能力的考核、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为改革方向,打破传统单一笔试的局面,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比如,增加口试;要求每位学生画出某种支付方式(汇付、托收或信用证)的主要流转过程图,并进行讲解;提交有关问题的专题报告或小论文;期末的笔试加大主观性试题的比重,综合性的主观题能够测试出学生综合分析、创新思维能力。口试、专题报告或小论文以及笔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
3.3.2建立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一、序言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两大部分,也就是关于国际贸易的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的两部分,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在课程体系里,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学习过《经济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等课程,而在该课程之后,再安排《国际货运与保险》《报关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商法》等课程,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针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方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理论部分包括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组织等内容;实务部分包括市场调研、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货款支付、商品价格核算、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订立和履行。内容涵盖面广,涉及知识点多。而且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中。比如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新的贸易保护壁垒——美国和欧盟新推行的“碳关税”,新的自由贸易区协议:如2010年9月12日正式生效的“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国际贸易实务部分,如2009年1月1日开始使用的新版英国《协会货物运输保险条款》,国际商会新推出的自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等。而很多教材即便是新出版的,也没有做到全面反映这些新的变化,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活动没有充分反映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新动态,不能将最新的内容融合到教学中的问题。比如选取的案例发生的时间比较早,内容与目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教师要做到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方能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实用性。
目前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讲授理论部分时,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平均用力,不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存在讲授内容过多,讲解程度偏深、偏难,脱离实际的毛病,学生感觉理论部分难于理解,不实用;而在讲实务部分时,不注意基本概念和操作原理的解释,一味注重所谓实际操作,比如对于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部分的教学,花费大量时间在运费、保险费的计算和提单、保险单如何填制上,造成与后续课程的内容的重复。另外不重视对于实务操作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国内法律的讲解、解释,结果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学生如果没有建立起总体上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框架,没有建立起按照国际贸易法律和惯例进行规范操作的理念,掌握的实务操作会流于表面,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也不能提供足够帮助。
2.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老师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都会采用多媒体设备,特别是使用PPT课件授课已很普遍。而几乎每个授课教师也都会列举案例、提问学生和要求学生根据布置的题目分组讨论并进行课堂演讲的形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的教师使用PPT课件授课时,课件不够生动,加上PPT课件承载的内容多,教师不注意与学生互动,只顾自己讲,学生学习会觉得容易疲劳;
目前采用较多并且较为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是小组讨论,即由教师选取、或由学生自选适当的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实际问题,由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分析,并将其做成PPT,在课堂上演讲,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发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这种方法具有一定
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够,并且由于时间有限,不去充分查阅资料,不去自学相关知识,结果导致分析不到位,基本概念解释不清。结果导致讨论效果奇差,浪费课堂时间。
其次,教师没有很好的控制办法,出现了搭便车现象。小组中部分同学忙碌,部分同学不参与讨论,课堂发言往往是小组代表,没有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更加灵活多样,要能吸引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教学形式和方法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考试形式单一,考核不尽科学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考查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改变考试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目前考试中存在以下问题:
对技能、能力的考核力度不够,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方式大多侧重笔试,对于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采用较少。笔试的卷面分数在学期总评成绩的分值比例较高,笔试的考试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名词解释、选择、填空、判断、案例分析等试题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考合一存在弊端。在传统的“教考合一”的模式下,任课教师既是命题人,又是阅卷人,为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任课教师往往在考前划重点,缩小复习范围或者用各种方式透露考试信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教学改革的建议
1.教学内容上
(1)教学内容要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
首先,教师要通过科研,真正理解教学内容的精髓,把握本学科或课程的发展趋势,及时吸收相关领域的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授课内容不可以局限于教材,可以从网络、有关的报刊及时了解最新的信息并以此来调整授课内容。比如,获知国家自2012年8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取消核销单,企业不再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做出响应的调整,按照新的要求、新的办事程序介绍报关、退税内容。
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关理论的背景、作用,并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题。比如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都是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而采取的措施,都有其实施的条件、作用和目的,从不同角度看又都会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教师要设法带领学生去联系实际,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上看,统计数据表明,同前些年相比,欧美日仍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但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增势强劲。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一问题:贸易地力方向变化后面的原因是什么?带动学生去做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第三,加大对贸易理论部分中实用性内容的教学力度。比如“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非关税壁垒”等,都是我国外贸企业要实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熟悉国内外贸企业如何应对外国的“两反一保”措施,我国如何对进口产品进行“两反一保”。外贸企业如何突破外国的非关税壁垒,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学生熟悉和掌握的这些知识,是他们进入外贸企业工作必备的常识。
(2)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实务部分内容任课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与外贸企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将企业的工作流程、实际案例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突出考证要求。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系,结合有关的考证要求安排教学内容。目前有关国际贸易专业的考证有单证员、跟单员、商务师、外销员等考试,教师要密切有关这类考试的大纲要求和试题内容,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这类考试,这也是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方面。
2.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做好课堂设计和教学组织工作
制作PPT课件要增强吸引力。可适当增加图片、视频,笔者在课件中加入了有关外贸单证的实例,在讲非关税壁垒措施时,播放有关的电视新闻视频,增强了直观效果。
科学的分组和有效管理是提高分组讨论效果的途径。教师在分组时要求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和分工,小组成员的角色经常变换,使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任务角色。力求使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小组的管理策略:选择合适的题目,确立小组目标;合理分工,强调个人责任;监控学生行为,提供技能指导;确立标准,强化评估。
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施案例教学要注意:
(1)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选择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应用时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合适的案例讨论方法
对于简单的案例,可以随授课进度当堂提出,教师让学生短暂思考后请学生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案例总结。对于综合性的有难度的案例,可以预先布置、分组讨论,规定时间让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3)教师做好案例总结
教师对案例分析的评析和总结能够整理学生思路,统一认识,进一步提高案例讨论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或报告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对错、优缺点。然后教师要简明扼要地总结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并比较分析容易混淆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模拟实践操作,学生很感兴趣,针对某些章节的内容可以采用,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国际货款结算的金融票据内容时,通过分小组模拟票据流转过程,可以使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其中。使用从外贸公司获取的真实空白票据的复印件,分发给各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给出的资料和要求模拟完成一系列的票据行为,包括出票、背书转让、提示、承兑、拒付、追索、付款。通过模拟操作,使教学与实际操作环节相融合,不仅可以加深对相关流程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考试模式改革
(1)丰富考核形式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考试应该突出实践能力的考核、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为改革方向,打破传统单一笔试的局面,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比如,增加口试。要求每位学生画出某种支付方式(汇付、托收或信用证)的主要流转过程图,并进行讲解;提交有关问题的专题报告或小论文;期末的笔试加大主观性试题的比重,综合性的主观题能够测试出学生综合分析、创新思维能力。口试、专题报告或小论文以及笔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
(2)建立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试题库不仅克服了个人命题容易出现的片面性、随意性,而且保证了试卷测试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提高了试卷的保密性,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教考分离也是对学生的有效激励,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以上是我对改进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粗浅认识,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教学活动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理念,加强自身的科研力度,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有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及时丰富、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考核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月,王贵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示范学报,2012,(2).
国际贸易课程作为国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并用来指导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是来源于现实的典型事件,案例教学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对现实问题设身处地地作出反应,从而将教学过程从单纯的理论学习转向多角度和多层面的能力训练,更有利于实现国贸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实践能力,即实务操作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国贸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很多,包括入学时的认识实习、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后的社会调查、掌握多门专业课精髓后的课程实习、为进入社会作准备的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到外贸公司或具有外贸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观摩学习、在校内机房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多渠道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以实习生身份到校外毕业实习等。这些实习多数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国际贸易实务能力,但对于重大国际经贸事件的理论分析能力帮助不大。要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要借助于针对性较强的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生动的实例,每个学生可以扮演“美联储”“中国央行”“美国商务部”“欧盟成员国”“WTO”等不同角色,并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比如,在讲到外汇倾销时,学生可以分别扮演中欧两家公司的业务代表进行价格谈判,讨论在欧元贬值的情况下国内公司在多大幅度内进行价格调整仍可比贬值前获取更多利润的问题;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利用外汇倾销实现外贸增值的条件。
(三)案例教学可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丰富的知识并不意味着高超的能力,但知识可以转化成能力,案例教学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媒介。国贸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包括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投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等。学生已经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的外贸人员所必需的理论知识,但这些知识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企业招聘时之所以要求应聘者有一定工作经验,就是因为企业不愿意再投入时间把应聘者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他们希望从应聘者那里直接受益。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教会学生如何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引导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有助于突破传统学生评价方式
目前高校在评价学生学业时,基本上单一依赖最终考试成绩,为改善这种状况,课堂考勤、课程论文、平时作业和小测试都被用来作为评价内容的一部分,但这些始终没有摆脱传统评价的范围,无法切实体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只是将传统评价方法换了一下包装,而案例教学可以突破这一点。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教师可以较多地了解到学生多方面的基本素质,如组织领导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能力和理解速度、案例辩论的技巧、发言时间和次数、总结分析能力等多因素来确定分数。这就要求学生事先认真阅读案例,搜集相关资料。例如,讲到第一章的基本概念对外贸易依存度时,可以要求学生课下先搜集中国的相关数据,计算出改革开放以来每年的依存度数据,总结出变化规律并找到规律产生的原因,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中国贸易依存度高的原因和利弊进行分析。
二、国际贸易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建立案例库
建立高质量的案例库是做好案例教学的基础。国际贸易案例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形式多样,内容涉及面广,教师要重视平时的收集和整理,才能不断地补充案例库的内容。一般来说,选择的案例应符合四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具有代表性。教学案例应能反映事物的共同特性,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要具有真实性。案例要源于生活,而不是脱离实践杜撰的内容,要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三是要具有相关性。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而不能不着边际,使学生听后不知所云。四是要具有时效性,五年前的数据就不如最新数据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基本概念的时候,可以把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和贸易结构等上年数据列举出来,应比教材上十年前的数据更吸引学生。十年时间,一个国家的经济足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然学生也可以从历史数据中探究规律,但学习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现在服务,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了解现在和预测未来。案例的获得有多种渠道,有些案例比较容易获得,如从出版的案例集和教材中就可以获取;有些案例则需要教师日积月累,通过整理报纸和杂志上的文章而获得;还可以将不同案例创设成一个新的案例。
(二)案例教学设计
进行案例教学前,任课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要求对每一个案例做好详细的计划和内容安排,主要包括案例的展示方法和展示时间,决定使用多媒体课件还是纸质版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把案例的不同部分在恰当的时间点分段展示,尽可能让学生了解案例;案例介绍、学生讨论、教师点评的时间要合理分配,控制好课堂的节奏;事先拟定好第一位发言的学生,因为其状态和观点会对后面发言的学生影响很大。根据教师对学生平时的了解,可选择理论知识较扎实、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第一位发言人。此外,教师对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提前想好应对之策。
(三)案例分析和总结
案例有多种类型,如引导型案例、辩论型案例、角色扮演型案例等。根据案例类型的不同,案例分析的要求和形式也各不相同。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中,学生作出总结就是一个分析讨论的过程,扮演结束后也可以组织学生再进行补充。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局限性,分析可能不到位,需要教师来适当补充和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由教师来进行全程总结,此时教师要适时地指出案例中的知识点,以及案例讨论的正确思路,对学生的分析作出恰当的评价,指出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还要对发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分数奖励。
三、国际贸易课程开展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与一般课堂教学相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哈佛大学之所以首创并成功推行了案例教学模式,就是因为哈佛大学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培养了一大批熟练掌握案例教学的教师,能够游刃有余地讲授案例。一个好的承担案例教学的教师,除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将一些真实细致的感受和体会传递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爆发出全部的热情并且感染到每个学生。另外,要合理控制好课堂的节奏,既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发言,保持课堂有序而不混乱。教师应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观点,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学生是主要角色,可以说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得以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理论上,开放式的案例教学模式应该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受学生欢迎,因为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了知识的探索者,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国学生从小就培养了听话、课堂上不讲话、有问题不提问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案例教学的困难。为了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学生积极转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足够的热情积极参与其中。学生如果能实现角色转换,以参与者的身份考虑问题,烘托一下课堂气氛,将更加有利于案例教学的进行。
(三)课前进行周密计划
国际贸易案例往往跨度较大,涉及面较广,使得教师对案例讨论的过程难以把握。常出现的状况有:学生发言不积极,出现冷场,教师只能自己圆场;个别学生夸夸其谈,内容枯燥无味,其他学生只充当旁听者,没有参与讨论;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观点,脱离主题漫无目的地谈论。原因在于,学生长期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中,突然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学生开始觉得新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缺乏心理准备和必要的知识储备,以致不知该如何参与。此时,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发展,后wto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逐步建立,加大了全社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因此国贸专业成为高校和考生眼中的香饽饽,国内一半以上的本科院校都开设了国贸专业。然而,就业市场同质导致过度竞争使得该专业求职市场人满为患,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就业形势变得尤为严峻。桂林理工大学国贸专业取得了2006-2009年四年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90%,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什么样的原因成就了高就业率呢?本文就桂林理工大学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背景及实践进行了归纳,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普通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一、开展特色应用型本科国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背景
当今普通高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主要表现为:
(一)教育理念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学会学习的方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搜寻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普通高校的国贸人才培养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教育是培养人”这一命题,而代之以“规范人、塑造人”的标准。
(二)定位不清晰,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专业的人才有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一般可以将其分为以学术性为主的研究型人才、以开发性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和以技能性为主的实用型人才三种类型。应用型人才中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偏向研究开发性的应用型人才和偏向实践应用性的应用型人才[1]。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更多是研究型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普通本科院校通常属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受限于生源质量和教师整体状况,盲目定位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是值得商榷的。这类大学在构建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应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主,更多地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需要定位。
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理论基础、有较强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它既区别于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的服务于生产、服务及管理第一线,并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能实用型人才,又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培养的通识型、综合型、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突出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更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四个突出特点,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因此,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避免知识面过窄,又要防止出现一味地追求厚基础,而忽视专业应用能力培养”。
(三)培养模式趋同化
1.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于理论型
现在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高级专业人才”,把“高级”等同于“理论”,趋同于研究型高校的研究型、理论型人才培养目标,偏重于学生在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等宏观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而对于国际贸易具体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专业课程体系趋同象牙塔式教育模式
当前国际经贸专业课题体系设置上基本沿袭了传统的三段式模式,严重制约了具有特色的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组合而成的“三段式”模式,人才培养要么定位于“知识型”、要么定位于“技能型”,忽略了既有较广的国际经贸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趋同性,导致高校国贸专业学生在竞争力的趋同性,结构性的矛盾加剧了就业市场竞争性。
3.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的简单模仿,在课堂教学上集中表现为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学轻应用”。各高校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各种实习,但大部分采取的形式为带领学生与工厂、企业参观,真正参与实践的少。
高校对教师考评机制“科研为王”一刀切,导致教师集中于理论研究,外贸实务操作教学能力不足[2]。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实务涉及商业机密,外贸公司和企业不是很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导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稳定等,严重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重书本知识传授、轻社会能力培养
大学扩招及师资立足的制约,采取的多是上大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对一的辅导和沟通机会少,造成老师和学生的陌生感。培养模式的单一和考核方式的单调,学生能力的单一性(考试能力强但社会能力差)的特点尤为突出。比如团队合作的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综合能力的缺失都成为制约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障碍。
二、独具特色的科学定位探索
桂林理工大学在省部共建后生源主要来自广西,大约占70%左右,学校在对国贸专业定位时,综合分析了我校在激烈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广西成为投资和贸易热土,相邻的广东是我国对外贸易最为发达的省份,因此,面向东盟和港珠澳(香港、珠三角及澳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桂林理工大学国贸专业的基本定位。同时,考虑到作为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无论是生源质量还是师资条件都无法与重点高校相比,要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总结了“立足地方、面向东盟、面向港珠澳,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能力、提素质、出特色”的定位思路。
三、不断创新的培养模式
(一)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
传统高等教育注重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适应性较差。随着教育大众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知识结构单一人才的需求不断减少。
针对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特色,在学生知识构架上应把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同时也为终身教育做准备、打基础。为此,学校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课程体系的五点要求:“厚”—基础理论要扎实;“宽”—选修课程安排及方向要多;“精”—课程要精;“新”—内容要紧追学科发展最前沿,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要适应社会、学生的需要。
于是,我们设置了两大课程平台“公共课程平台”和“学科课程平台”,公共课程平台主要包括“两课”、外语、数学、计算机等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目的是素质教育,以提升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学科课程平台则侧重于国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目标需要,设置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专业基础课程。解决多个专业方向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发展和进一步提高的需要,如报考研究生等进一步深造的需要等。
此外,我们设置了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为宽口径培养提供体系支撑。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技术贸易、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技巧和电子商务及应用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外贸实务的基本知识;通过国际贸易地理、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市场基本面的分析方法,掌握关于国际市场、竞争因素、商业技巧、竞争秩序,顾客兴趣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商务统计、经济评估和数据分析技巧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社会下企业运营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技巧和能力。要求学生熟悉商务伦理道德,掌握一定的交际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既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需基本知识要求,也满足了不同职业方向发展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重实践应用的教学环节安排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交融、动手与动脑相协调的实践性教学过程。国贸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开设了社会调查、认识实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独具特色的东盟实务实习、毕业实习等多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设置了国际贸易案例分析讨论专题,建立了多处校外实习基地及校内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习和外贸单证实务操作等四个平台,通过学生深入企业参观,操作,增强对国际贸易实务的了解。国际贸易模拟和单证实务平台,让学生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切身体验贸易全过程,并广泛联系外贸企业、海关、商检等单位实地见习,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其知识向能力转化。
(三)特色课程打造竞争优势
为突出特色,体现面向东盟、面向港珠澳的特色,开设了东盟经济概论、东盟贸易实务操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独具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增进同学们对东盟的了解,熟悉东盟国家基本环境和外贸实务操作的特殊性,为学生就业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同时,我们开设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从业资格考试课程,使平时教学与获取各种资格证书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从知识和技能培养体系上大大加强国际贸易实务类理论课程的延展,提高学生工作技能,改善过去偏重理论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学生拥有一些职业资格证书,也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赢得就业机会。
(四)强化应用能力的教学形式
1.以提高一线教师教学水平为切入点。不管教学体系设计多么完美,设想如何周全,知识传授最终都是由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完成,因此高水平教师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第一要素。学校每年都采取多种形式资助老师出国学习、参加国内的各种培训班和学术会议,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在教学中,要求老师减少以往填鸭式灌输授课方式,代之以更多的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逐步形成学生和老师通过互动完成教学的良好授课氛围。授课方式的改变也让教师角色从“传道”者转向获知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生惑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创业的指导人。
3.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推广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读写议”教学法,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提倡教师采用讨论式、互动式课堂教学,增加小组研讨的课时,采用讲授和小论文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与创新能力。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学生作业和考试更多是大量文献阅读和资料收集分析,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结论。
4.推进教育技术的应用。借助信息网络平台,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提供动态、丰富的资讯,使教材生动具体,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5.推行“本科教育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除辅导员以外由专业教师担任的导师,负责同学们对学生进行辅导,制订了定期指导和谈话制度,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结论
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的需要,普通高校在学生培养上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不盲目攀比,也不妄自菲薄,而是要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82-02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经济增长状况始终是决定一国货币价值的根本因素。其原因在于: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人们对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状态产生信心,外国投资者必然踊跃前往该国投资,从而引起该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收入增加,该国货币需求旺盛,币值自然上升。但也不能就说“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带来货币升值,而经济增长的停滞或衰退则会使货币贬值”。事实上,经济增长对汇率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一国经济起飞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的发展表现为粗放式经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是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使国内的一般价格水平上升,从而本国的币值下降,即汇率的上升。这与中国在1981―199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的同时人民币也跟着贬值的事实相符。(2)一国经济较为成熟阶段。当经济增长较快时,产出必然增加较快,这就使它相对以前有更多的供给,包括更多的出口品的供给,而消费者的需求虽然随着收入而增长,但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表明,消费需求的增长赶不上产出供给的增长,故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供给相对消费的需求旺盛,从而对物价有向下的压力。这就使得1995年开始人民币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而出现升值压力的原因所在。
(二)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储备情况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分不开的,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外汇汇率下降。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不仅是国际收支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外汇储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将选取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作为分析指标,揭示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第一,经常项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在地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二,资本项目对中国汇率的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减少意味着该国外汇市场上需求大于供给,本国货币有贬值压力,储备的增加则表明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本国货币有升值的压力,而通过分析发现资本项目和外汇储备量有较高的相关性(0.65)。同时外汇占款的增多也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激增,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以及通货膨胀构成一定的压力。
(三)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供应量大体上成正相关,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投资者不但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更看好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外商投资大幅增加。由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资金相当紧张,外资进入又多,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外汇供大于求,造成人民币升值趋势。
(四)中外利率差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利率政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影响汇率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利率的相对高低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方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刺激国际资本流入,并减少本国的流出资金。从而影响国际贸易规模,使利率差异对汇率走势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激进口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二是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资的环境,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使已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间接投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三是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抑制出口增长
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中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
2.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从表面上来看,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4.增加就业压力
由于目前中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将抑制或打击出口,最终将影响到就业。在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可能恶化就业形势。
三、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出的对策建议
(一)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
汇率升值的压力来自于多个方面,而出口的快速增长、资本流入、外汇储备迅速增加,都是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从对外贸易入手,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较为不易。不过,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伙伴中,对美顺差最大,来自于美国的压力也最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对外贸易地理结构来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针对资本流入所带来的压力,在继续鼓励外资流入的同时,我们的企业可以适度考虑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针对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所带来的压力,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适当控制其增长速度。另外,也可以考虑推行QDII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渐进式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打下基础。
(二)在全球化背景下权衡人民币升值问题,适时调整汇率水平与汇率制度
从国际经验来看,既然经济大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面临汇率升值的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在人民币未来的升值过程中,避免出现类似“广场协议”那样的大幅度汇率调整极为重要。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要签订类似“广场协议”式的国际性文件。为此,要让汇率始终能够反映经济基本面。我们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人民币汇率适时作出适当的调整,使汇率水平既能真实反映中国的经济状况,又能避免未来人民币快速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认识到,成功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对于未来的宏观经济稳定、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产业间的平衡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都具有深远而积极的意义。而这一点,有待于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消除升值预期。
(三)要综合处理汇率升值影响物价水平所产生的问题
对于人民币未来走势,基于巨大的升值压力,我们必须对其可能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要实事求是,具体深入地分析他国汇率波动的历史教训,才能真正有助于我们借鉴。汇率问题,涉及面甚多,在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各种国际交往的情况下,汇率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们不能单从本币的升值来看对物价和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不能因为眼前出现的通货膨胀趋势而寄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短期通胀压力。在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毕竟,通过人民币对外升值来抑制通胀的短期作用也是有限的,但汇率升值对宏观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是整体的,且宏观经济政策对物价的影响也会抵消本币升值对通胀的抑制作用。所以说,要认真研究综合处理汇率升值通过影响物价,进而影响经济系统的问题,为未来人民币升值后减轻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作好准备。
(四)其他减轻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的对策
针对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适时调整我们的贸易战略,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作为出口企业来说,要努力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逐步改变原来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的做法。针对出现人民币升值对物价水平下调的压力,以及对总需求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西部大开发的措施,扩大内需来解决。针对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储备风险,我们要深入研究未来世界主要货币的变动趋势,根据我们进口规模,适时调整中国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和总量规模。针对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增加投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 张鹏,张丽芬.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评价及绩效评价[J].时代经贸,2006,(51).
[2] 毛瑞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资金运作和经济发展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5).
本专业于2003年11月被遴选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05年5月完成自查总结。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发表了多篇论文。而经过近三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参加各项与商务英语相关的比赛和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吴乐佳同学获得全国首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全国一等奖。同时,不少毕业生取得了多种专业技能证书,如: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证书,由英国剑桥大学颁发的剑桥商务英语初/中级证书,江苏省中级口语/口译证书等。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充分显示了专业特色能力优势,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一大批同学在中外合资或著名国有外贸公司工作,担任了外贸业务员助理,英文秘书,单证员,报关员等热门高回报的职务。
参考文献
[1]李义华.加拿大社区教育及中加合作初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46 48.
[2]李义华.提高英语口语之我见[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69 72.
[3]金黎明.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水平初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65 67
.[4]金黎明.英文单词记忆的困难分析及对策[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76 77.
[5]胡凌.英语语音教学初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71 73.
[6]胡凌.高职院校英语课外活动初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78 81.
论文分类
国际经济国际贸易行业经济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国债研究发展战略税收理论税务研讨财政税收财政政策财税法规财政研究金融研究证券金融证券投资债务市场地方战略银行管理公司研究经济学理论保险学西方经济经济贸易保险信托计量经济财务分析期货市场
二、五个经贸区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
16世纪以前的远距离贸易虽然存在,但以贸易地区的游移为特征。降至16至18世纪,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向有相对稳定贸易区域为依托的格局的方向转化,我认为此时期出现了五个经贸区:江南经贸区、珠江三角洲经贸区、长江上中游经贸区、华北经贸区和西北经贸区。
经贸区是以经济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但并不等于经济区。所谓经济区主要是基于经济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经济区域特征。其特征的表露又主要是生产状况。因此,经济区的界定是以生产状况为主要指标。所谓经贸区则是从交换的角度而界定的商品市场圈。当然,一个地区的交换,取决于该地区的生产。就此而言,经济区与经贸区有时难以断然界别。但是,也应该注意,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一是需要便捷的交通。特别是在古代陆路交通欠发展的情况下,便捷的水路交通是形成经贸区的重要条件。当然,有些地区由于特殊原因,也可能在水路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形成一个特殊的经贸区。二是,有一个或数个对大宗商品有很强吸纳力的城市作为该经贸区的中心点。
我们再详细谈谈五个经贸区。
1、江南经贸区。所谓江南,指的是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宁国、杭州、嘉兴、湖州八府以及太仓州。这八府一州的江南地区,在16至18世纪形成了三个农业区。一是以种植棉花为主或棉稻并重区,它包括松江、太仓大部和苏州常熟、昭文等县;二是以蚕桑或桑稻并重,它包括湖州、嘉兴和杭州、苏州的若干县;三是种稻区,它包括常州无锡、宜兴和松江的华亭、青浦。江南地区有太湖水系。太湖东靠运河,南接钱塘江,北跨长江,又有纵横交错的河流,构成四通八达的水上运输网。这种经济生产条件和交通状况,决定了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格局是:输出以高价值的手工业产品特别是棉、丝织品为主,输入的则是低价值的粮食和手工业生产原料。
江南是全国主要的蚕丝生产基地,特别是蚕丝生产中心湖州府,更是享誉全国。在蚕丝业发展的基础上,江南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明万历时张瀚说:“余尝总览市利。大都东南之利,莫利于罗、绮、绢、zhù@①,而三吴为最。”(注:张瀚《松窗梦语》卷4“商贾记”。)这说明,至少是明万历以来,丝织业已是江南的支柱手工业。江南丝织品销往外地的数量,学者们的估计稍有差异。据范金民估算,明后期江南销往国内市场(包括江南本地区市场)的丝织品,每年约相当于绸38万匹,值银38万两;至清乾嘉年间则为1000万匹绸,价值约1500万两银(注: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1993年版第252、253页。)。
棉花的大量种植,也推动了江南棉纺织品的发展。明代江南棉布远销西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各地。明万历时松江人陈继儒说:松江布北走齐鲁,仰给京师达于九边;出长江口,经楚蜀,散于闽、粤、秦、晋、滇、黔诸郡,“此天下之大命脉也”(注:陈继儒《陈眉公先生全集》卷59《布税议》。)。降至清代,由于华北各地棉纺织业的发展,江南布在华北市场受到排挤,转而售往湖广、江西、两广、福建和东北等地。清代江南棉布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的数量,方家估算数目不一。徐新吾估计为每年两千数百万匹(注:徐新吾《前中国棉纺织手工业的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两宋时期,江南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时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降至明清,由于大面积种棉植桑以及城镇人口的激增,江南成为缺粮区。苏州、南京、杭州以及那些主要从事丝、棉纺织的专业市镇,都需要输入粮食。清前期,向江南输粮的地区,主要是长江上中游的四川、湖广、安徽及江西。乾隆时,东北成为新的江南粮食供应地。据郭松义估计,清前期各地输入江南米粮每年约达3050-3350万石(注:郭松义《清代粮食市场和商品数量的估测》,《中国史研究》1994第4期。)。
除粮食外,江南还需要手工业生产所需的多种原料,如蓝靛、木材、竹、纸、铁、煤、大豆、桐油等等。
苏州、南京、杭州是为16至18世纪江南经贸区的经贸中心。其中苏州还是全国的远距离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这里,各地区商人云集,各商业会馆林立,商业贸易极为发达。
2、珠江三角洲经贸区。这里所谓珠江三角洲,是指广义的珠江三角洲,它包括西自西江边高要,北自北江边清远,东至东江边惠州的广袤约1100平方公里的区域。珠江三角洲水运便利。从广州沿西江至封州,入广西梧州,再往西可入云南;沿西江北上可过贺江、开江,抵湖南。经北江上流浈江,再越大庾岭商道,进江西赣江,抵鄱阳湖,与长江相会合,可通江南各地。东江溯流可抵惠州,北上经河源,达龙川县老隆埠,这里是进入闽西的咽喉之地。16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趋势大大加强。明
代,这里渔果综合利用的“果基鱼塘”发展迅速。明末,“果基鱼塘”又向着经济效益更高的“桑基鱼塘”转变,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蚕桑业生产基地,此外,这里的甘蔗、茶、烟叶种植也较普遍。珠江三角洲的手工业生产以佛山冶铁最著名,所谓“天下产铁之区莫良于粤,而冶铁莫良于佛山”(注:张心泰《粤游小志》见《小方壶舆丛钞》第94卷第4册。)。此外,广州、新会的造船业,石湾的陶瓷业,南海、东莞的棉纺织业,广州的丝织业,番禺、东莞、增城的制糖业,顺德的缫丝业等都很发达。在这样的水陆交通条件和农业、手工业生产格局的基础上,16世纪珠江三角洲经贸区形成,并显现出自身的经贸特点。
16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除对外贸易之外,国内长途贩运主要是两条水路,一是通过西江展开的与广西的贸易。两广虽同属岭南,但两者经济差异明显。广西多山,壮、瑶等少数民族聚居,经济较落后,大多仍停留在农耕状态。但广西生产的粮食和木材、烟草、竹、油桐、茶叶以及铜、铅、锡等又是广东所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原料。珠江三角洲的手工业产品,也是广西所需。两广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就籍于西江航运大规模展开。据学者估计,广东每年要向广西购进粮食约1800万石;购进的生产资料,仅烤蚕茧所需的木炭,每年从梧州贩往珠江三角洲的就有1千数百万斤(注:黄鼎臣《明清时期两广的商业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4期。)。而从广东输往广西的主要是盐和布、丝绸、铁器等手工业制品。二是通过北江、东江等开展的江西、湖广、福建,特别是与江南的长途经贸活动十分频繁。珠江三角洲输往江南的商品有铁制品、陶瓷、夏布、糖和盐等,尤其以铁制品为大宗。万历时,霍与瑕说:“两广铁货所都,七省需焉。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数十万,皆置铁货而北。”(注:霍与瑕《霍勉斋集》卷1《上吴自湖翁大司马》。)特别是佛山镇,其“铁锅贩子吴越、荆楚而已,铁钱则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转鬻之”(注: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6“风俗”。)。珠江三角洲从江南输入商品主要是棉花、蚕丝和丝制品,褚华《木棉谱》说,闽、广商人到江南,不买布而买棉花,“楼船千百,皆装布囊累累,盖彼中自能纺织也”。广州虽有丝织品,但粤缎、粤纱“必吴丝所织”,才能色彩光华、滑泽(注:乾隆《广州府志》引明《广州府志》。)。
因此,珠江三角洲经贸区的经贸中心,首推广州,其次是佛山镇。
3.长江上中游经贸区。长江源自青海,全长6300公里。今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段,湖口以下为下游。16世纪以来,随着四川商业重心从成都东移重庆,重庆成为西南物贸主要集散地,以及长江中游汉口镇的崛起,长江上中游经贸区最终形成。
重庆古称江洲,“有舟航转运之利。蜀南西北,旁及康藏,以至滇黔之一隅,商贸出入输会,必于重庆。故重庆者,蜀物所萃,亦四方商贾辐辏也”(注:民国《巴县志》卷3。)。自重庆输出的商品有木材、茶叶、药材等,而以粮食为大宗,这批粮食主要来自川东各地。据学者估计,每年从重庆顺江东运的粮食在100至150万石左右。(注:郭松义《清代粮食市场和商品数量的估测》,《中国史研究》1994第4期。)汉口是长江中游经贸区最大的经贸中心,有“九省通衢”之称,它与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并称“天下四大名镇”,清前期又与京师、佛山、苏州并称“天下之四聚”。乾隆十年,湖广巡抚晏斯盛说汉口镇“盐、当、米、木、花布、药材六行最大”(注:晏斯盛《请设商社疏》,《清经世文编》卷40“户政”15。)。晏斯盛所说这六行,至少有盐、米、木材、药材四物属于过境贸易。入清以来,汉口就是淮盐重要集散地。这载淮盐的船,自仪征出口,抵汉口停泊,绵亘数十里,“首尾联络,势若蛇蟠”(注:王葆心《续汉口丛谈》卷1。),可见汉口食盐过境之盛。清前期,汉口是全国最大米市之一,每年运销量在千万石以上,这些米并非都是湖北所产,其中至少有几百万石来自湖南(注:郭松义《清代粮食市场和商品数量的估测》,《中国史研究》1994第4期。)。可见这也是中转贸易。湖北虽盛产木材,但汉口市场上优质木材如杉木等,多来自云南、贵州和四川。至于汉口市场上的药材和布,大多也不是本地所产。
除重庆、汉口以外,沙市、芜湖、九江也是长江上中游经贸区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4.华北经贸区。这是一个以水陆交通联结而成的经贸区,它包括京师、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在内,是以生活资料贸易为主的经贸区。
明清时期,北京作为京师,水陆交通便捷,各地商品均可运达北京。北京是华北以至全国经贸中心之一。但北京是消费城市,手工业欠发达,因此,北京与其他地区的远距离贸易,形成了生活资料的单向输入为主的格局,其中尤其是粮食的输入。
除北京之外,明后期至清前期,华北最繁华的都会是位于会通河与卫河交汇处的临清。因地理位置,临清成为华北地区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枢纽,也呈现出过境贸易的特征。临清市场最大宗商品是粮食,其来源有四:一是从运河北上的江淮粮;二是由卫河泛舟而来的河南粮;三是沈阳、辽阳等地海运至天津入运河南下的东北粮;四是临清附近的山东粮,这些粮食或售于京师,或售于江南,每年交易数量,多达五六百万石至千万石(注: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页。)。此外,过境贸易商品还有铁锅、铁器、瓷器、纸张、茶叶等。
此外,华北地区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中心点还有天津和河南朱仙镇。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五.西北经贸区。指东起直隶西北部的宣镇,沿长城迤西,过张家口,经山西大同、越杀虎口,往西至陕西榆林,再延伸向甘肃、宁夏、青海、直至新疆巴里坤、哈密、阿克苏、吐鲁番以及疏勒、和阗。北伸则进入蒙古草原,抵多伦诺尔、归化、包头、呼林格尔、托克托,直至清俄边贸城恰克图。这里没有像其他经贸区那样便捷的交通条件,但在“一收十利”丰厚利润驱使下,不少商人长途跋涉进入西北经营,形成了一个经贸区。明代进入西北经贸区的商人,以山西晋商最多,其次是陕西商人,还有徽州、山东、江西以及龙游商人。其贸易对象,主要是明朝军队。形成于明中叶的西北贸易区,与明朝的军事布局有密切关系。为防御蒙古族统治集团对西北的军事袭扰,明朝沿着长城陆续设置了九大军事防区,通称“九边”,其在西北有蓟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8镇。明后期,8镇驻军多者76万余人,少者36万余人(注:梁淼泰《明代“九边”的军数》,《中国史研究》1997年1期。),如此庞大的常年驻军,需大量的粮食、布匹、军械和草料。明中叶以后,随着军屯的败坏以及征兵制改作募兵制,明朝每年拨给边镇大量的“年例银”和饷银。嘉靖三十七年(1551)户部尚书孙应奎说:“今岁入二百万(两),而诸边费六百万(两)。”(注:《明史》卷202《孙应奎传》。)当时有人惊呼:“竭九州之力而不足以供(九边之费)。”(注:王德完《国计日诎边饷岁增乞筹划以裕经费疏》,《明经世文编》卷444。)边镇巨额军费对明王朝来说是沉重的财政负担,而对西北贸易区而言,则是货币投放量的增加,从而促进其贸易的发展。其商品主要是粮食、布匹和其他生活资料。
入清以后,西北常驻军大量减少,迫使商人作贸易战略转移,一部分商人转向内地,另一部商人依然留在西北,从事边蒙贸易或在恰克图与俄国作贸易。三、全国性大市场格局的最终形成
上述五大经贸区,可以分为下列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建立在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业生产的经济基础上的经贸区,如江南经贸区和珠江三角洲经贸区。它们向其他地区输出的是高价值的手工业产品,如棉布、丝绸和铁制品等,输入的则是低价值的粮食、手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显然,这样的经贸区,是以其他地区作为自己的产品市场和原料基地。这样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可以推动其他地区的农、林等产品的商品化,使更多的地区卷入商品市场之中;同时,它在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上,则更为明显。16至18世纪,江南丝、棉纺织业的发展,丝、棉纺织业专业市镇的发展,不能不归功于丝、棉纺织品的大宗远距离贸易。第二种是大宗商品过境贸易区,如沿江、沿河和沿海的长江上中游经贸区,华北经贸区中的临清、天津、朱仙镇等经贸中心点。这种经贸区,对推动各地区间经济交流,使各种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促进全国性大市场的形成,功不可没。第三种是以生活资料交换为主的经贸区,如华北经贸区中的北京以及西北经贸区。这样的经贸区,或以消费性城市为经贸中心点,或以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区、畜牧区为基础。前者消费性的城市,是以货币和其他地区的手工业、农业产品作交换;后者是以低价的农产品或畜牧产品换取其他地区高价值的手工业制品。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只能成为其他手工业生产发达地区的产品销售市场。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对当地经济虽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当地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作用不大。但是,它对稳定社会政治秩序,巩固边疆,都起了很大作用。
上述五个经贸区,并没有覆盖中国所有地区。但是,五个经贸区之外的许多地区,其产品都可进入各个经贸区,商人更是踏进经贸区的市场大显身手。如福建在江南经贸区之外,但福建手工业原料如蓝靛、竹、木、纸、糖等,却源源不断输往江南。明人王世懋《闽部疏》云:
凡福(州)之绸丝、漳之绢、泉之蓝、福延(平)之铁、福漳之橘、福兴(化)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福建土特产不仅输往江南,也输往北方。在输出土特产的同时,福建也输入各种商品。首先是粮食。福建作为缺粮的地区,每年都要从广东
、浙江以及台湾输入大量粮食,明后期周之夔:
林登·约翰逊总统要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给他写份有关经济政策的演讲报告。约翰逊总统扫了一眼这份报告之后说:“肯尼斯,你知道吗,经济学的问题在于,它就像尿裤子,自己感到发热,但却让别人感到冰凉。”
今天下午当我听到一些聪明的数学家在兴致勃勃地摆弄他们的方程式时,我与约翰逊总统深有同感。我认为,作为经济学家,他们太过陶醉了。优秀的经济学家不应当过多地沉浸于数学。每当他们想炫耀的时候,他们应该扪心自问:“这真的有必要吗?它有助于阐述我的观点吗?”
我也非常赞同杰米·加尔布雷思(Jamie Galbraith),我们阐述的内容需要超越凯恩斯。
今晚我想通过介绍两种有助于阐明当前危机的非凯恩斯传统来为这种理论上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一种传统强调收入不平等,另一种传统强调权力。也就是说,一种是霍布森的传统,一种是马克思的传统。
不确定性和就业不足均衡(under-em-ployment equilibrium)的概念对于凯恩斯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从霍布森那里我们了解到,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均如何使得危机的发生变得更加容易,而复苏变得更加困难。从马克思那里我们领悟到,为什么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均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所固有的。我们需要把这三者的论述综合起来,以便更加充分地理解我们最近所经历的事件。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最后一章的开头说道:“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经济社会的显著弊端在于,它不能提供充分就业,以及它以无原则的和不公正的方式来分配财富和收入。”
在凯恩斯的短期模型中,收入分配并不发挥因果作用:他将其视为既定不变的。然而,在考虑经济随着时间的变动时,他却更重视分配问题:“经验表明……采用可能提高消费倾向的收入再分配措施肯定会有助于资本的增长。”
这使他更接近于消费不足论者(under-consumptionist)和者。我想将他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同霍布森和马克思的相应分析进行比较,这种分析先在一个“封闭的”经济框架中进行,然后在一个“开放的”经济框架中进行。
让我们从封闭的经济情况开始。《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传达出的强有力的信息是,由于“不可约减的不确定性”(irreduci-ble uncertainty)的存在,投资是去集中化的市场经济中一个难以控制的因素。凯恩斯所称的经济学的“漂亮而高雅的技术”使我们对以下事实视而不见,即我们通常对我们的投资决策在未来的后果一无所知,因而非常容易受到从众行为的支配。因此,正是投资预期的自发崩溃——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往往引发危机。
在凯恩斯所理解的经济中同样没有自动复苏的机制,如此一来,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崩溃的经济可能会陷入一种半萧条的状态,他将其称作“就业不足均衡”。像其他均衡一样,这种均衡并不是一种绝对的静止状态,而是一个引力点,经济周期围绕着该引力点继续发展。
我相信,当前的危机显示了构成该分析的这两个部分的正确性:我们在2007—2008年经历了“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的崩溃,并自那以后面对的是一个虚弱的经济,至少在发达国家是如此。
让我将这种分析和与凯恩斯将近同时代的霍布森的分析进行对比。霍布森声称,由于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均,家庭所剩下的购买力太薄弱而无法购买他们参与生产的产品。或者更准确地说,消费和生产之间的过大差距,或者也可以说是“储蓄过度”,导致所生产的产品多于用于消费(这种消费是在使生产者有利可图的价格水平上进行的)的剩余收入。因此,社会会发现自己出现周期性的资本过剩,其结果就是崩溃。
这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有些相似,至少与他的如下理论是相似的。马克思认为,由于工人阶级被剥夺了生产率增长带来的利润份额,他们缺少收入去购买他们的劳动所生产的数量不断增加的产品。因此,与霍布森所理解的经济一样,马克思所理解的经济会遭受周期性的“实现危机”(crisesof realization)。
1934年至1948年期间,美联储主席马里纳·埃克尔斯(Marriner Eccles)对大萧条做了如下典型的消费不足论的分析:
“大规模生产的经济必须伴有大规模消费。大规模消费又意味着财富分配,以便使人们获得购买力。与实现这样的分配不同,1929年,一个巨大的“抽吸泵”将越来越大比例的当时所生产的财富吸入少数人手中。这为他们提供了资本积累,但是,由于剥夺了广大消费者的购买力,储蓄者们(即那些掌握大量财富的人)拒绝了对他们的产品的这种有效需求,而正是这种有效需求才使他们的资本积累有理由再投资于新的工厂。结果,正如在扑克游戏中,当筹码集中到越来越少的人的手中,其他人就只能靠借款才能继续玩下去。当他们的信用用完了,游戏便结束了。
如果这是一个惊奇的发现,那么我认为,这是消费不足理论的另一个优势。
与凯恩斯不同,霍布森和马克思是经济周期理论家。崩溃无论多么严重,都会发生复苏。在霍布森的图景中,随着萧条的加剧,“储蓄阶级”会发现自身的收入下降了,但是他们却不会试图降低自身的生活水平——霍布森将其称为“消费保留”(conser-vation of consumption),因此这会使储蓄率降至“正常水平”。而马克思理解的经济则通过扩大“失业后备军”而得以复苏。这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消费能力,但却可以让资本家阶级通过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来恢复利润率。第二种影响更大。不过,这两种补救措施都是暂时性的,下一次的繁荣必将引发下一次的萧条。
霍布森和马克思的确都提出了长久的补救措施。霍布森想重新分配财富和收入以降低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而我们知道,马克思的更为激进的药方在于消灭资本主义。
凯恩斯从未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他觉得马克思的东西难以理解,而且不值一读。但霍布森是与凯恩斯一样的英国自由主义者,因而他得到了凯恩斯的重视。凯恩斯也看到了自己的观点与霍布森之间的一些共性,因为像自己一样,霍布森也挑战了那种认为储蓄总是好事的古典主义的核心信条。“在挑战这一神圣的节俭美德时,”霍布森写道:“我已经置身于学术圈之外。”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23章中,凯恩斯引用了霍布森《工业生理学》(The Physiology of Industry)(1889)中的如下一段话:“储蓄在增加现有资本存量的同时,也会减少被消费掉的效用和便利的数量;因此,过度扩大这种习惯必然会导致资本积累超过它被需要的使用量,而超过的部分会以普遍的生产过剩的形式存在。”
凯恩斯写道,在这段话中可以发现霍布森的“错误根源”,即“他认为,使得实际的资本积累超过所需要的数量的因素是过度的储蓄,然而事实上,它不过是一个次要原因;它的存在是因为预期的错误,主要的原因是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储蓄倾向而不是所需要的资本数量。因此除了预期的错误以外,这也使充分就业不能实现”。
凯恩斯认为他们的理论并不完善,因为他们没有提出“独立的利率理论”。这使霍布森过分强调消费不足导致了投资过度,而实际问题却是投资相对于储蓄不足,这是由“利润率降至利率所规定的水平之下”所导致的。
凯恩斯对于“投资不足”的解释是,人们选择以货币的形式持有他们的储蓄,而不是将其用于投资,因此,在他们需要的储蓄率与他们需要的投资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凯恩斯在1937年问道:“为什么疯人院以外的任何人都想用货币来贮藏财富呢?”他给出的答案是:“我们持有货币的愿望反映了我们对自己有关未来的规划和常规做法的不信任……实际货币的持有抚慰了我们的不安;而我们放弃货币所需要的溢价衡量了我们的不安程度。”那个溢价就是利率,它是由我们的“不安”决定的,而不是由我们的储蓄决定。因此它不可能是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平衡储蓄和投资的机制。
凯恩斯关于货币用作财富贮藏的观点击中了我们短期问题的要害。这意味着,投资盈利能力的崩溃不会自动地被下降的利率所抵消;实际上利率将随着我们的“不安”而趋于上升。
这也意味着,如果流动性偏好的上升快于央行印刷钞票的速度,那么,旨在降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很可能会失败。这无疑是最近伯南克(Ben Bernanke)和默文·金(Mervyn King)寄予希望的一连串量化宽松政策的宿命。凯恩斯曾对更早些时候发生但被遗忘的1933年的量化宽松事件评论道:“它就像试图通过购买一个更大号的腰带来使自己变胖。”
虽然凯恩斯反驳了那种认为过度储蓄可能是导致萧条的原因的观点,但他却承认,在一个财富和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的经济中,维持持续充分就业更加困难。
我们从他的“心理规律”开始,即人们越富裕,就会将越多的收入用于储蓄,“如果(社会中)更富裕成员的这种储蓄倾向要想与更贫困成员的就业情况相容的话”,那么需要依靠投资来填补的差距就越大。与此同时,社会变得更富裕,新的投资机会就会更少。因此,失业问题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从两个方面开始恶化: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以及投资的动机越来越弱。
那么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呢?凯恩斯提出了三个权宜之计:它们或者可以通过借贷来增加自己的支出;或者可以利用货币政策来压低长期利率,从而消除资本的“高利贷”特征(“食利者的安乐死”);或者可以重新分配财富和收入以有利于那些消费倾向最强的人。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简要总结”一章中,他写道,只有经验才能告诉我们,“在不放弃我们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消除资本的稀缺价值这一目标的情况下,刺激其适当的消费倾向在何种程度上才能是安全的”。
然而到了1943年,他已经整理了有关该问题的想法。他当时设想了战后的三个阶段。在他认为可能会持续5年时间的第一阶段,投资需求将会超过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储蓄,在没有实施配给机制和其他控制手段的情况下会导致通货膨胀。在这个阶段,消费应得到限制,以便重建受战争摧毁的产业。
在他认为可能会持续5至10年的第二阶段,他预期随着国家实行积极的投资政策,将会形成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储蓄与私人和公共投资之间的大致均衡。
到第三阶段,即1960年左右,他认为投资需求将趋于饱和,以至于在国家不开展造成浪费的不必要的项目的情况下,投资无法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储蓄相匹配。在这个阶段,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鼓励消费,并通过增加闲暇和更频繁的假期来吸收一些不必要的储蓄盈余。这将标志着资本充裕的“黄金时代”的到来。最后,凯恩斯认为,“折旧基金就几乎足以提供所有需要的总投资”。
1943年的这些言论与凯恩斯于1930年撰写的论文《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相呼应,这正是我和我儿子刚刚完成的《多少才算够?》(How Much is Enough?)一书的出发点。
而到今天,凯恩斯认为,我们应该很容易地抵达这样一个阶段,即在我们的事务中,资本积累不再是那么重要。富足的经济体将生产足够的消费品,以满足所有的合理需要。因此,政策应当旨在创造更加平等的财富分配和更多的闲暇。
1945年,他提醒艾略特(T.S.Eliot):“依靠投资的充分就业政策只是‘智识原理’(intellectual theorem)的一个特定应用而已。通过扩大消费或缩短工作时间,我们也可以取得一样好的结果。我个人仅将投资政策作为急救之用,它几乎肯定不会取得成效。缩短工作时间是最终的解决方案(现在在美国,一周工作35小时就可以取得成效)。你如何搭配这三种方案是品位和经验的问题,即是与道德和知识有关的事。”
让我在这里停下来做个说明,因为有一点往往被误解。当凯恩斯呼吁政府保障充分就业时,他是指为每个在找工作的人提供就业,而不保证每周一定量的工作。他认为,充分就业承诺会与人们平均每周工作30或20甚至15小时非常相符。他所反对的是我们当代对自动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即迫使一些人的工作时间远长于他们所希望的长度,而使其他人的工作时间远短于他们的预期,或者使他们根本没有工作。
正如在我们的书中所描述的,凯恩斯的两个错误在于:一是低估了技术进步,它不断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商品;二是低估了人们的贪得无厌,它不断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需求。二者共同将凯恩斯提出的资本充裕的黄金时代推向遥远的将来。
我们已经在朝与我们所希望的相反的方向前行。尽管我们放弃了任何想要控制投资的水平或种类的企图,但却仍然迷恋于经济增长。为了实现增长,我们通过广告鼓励越来越多的消费,而这同时也大大助长了不平等。开展不必要的浪费性投资项目的不是政府,而是金融部门,它们挥霍着投资者的钱财以使极少数人致富,而大多数人却陷入越来越深的债务。
现在,我想考虑一下我一直在讨论的这些理论是如何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发挥作用的。
据霍布森说,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是储蓄过剩导致了周期性的衰退。而开放的经济则有另一种选择:国内储蓄者可以将钱借给其他国家以开拓新的市场。霍布森将为过剩储蓄在其他国家寻找出口的需要称为“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这被列宁拿来解释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按预期的时间崩溃。面对利润率的不断下降,资本家可以通过开辟新的剥削领域来恢复他们的利润率。因此,资本输出是解决资本主义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提高工人实际工资所造成的周期性危机的方案。
霍布森看到,对外投资的增加需要净出口的增加。因此,资本输出同时解决了两大问题:它减少了过剩的商品供给并耗尽了过剩的储蓄积累。
不幸的是,这种补救措施——霍布森和列宁称之为帝国主义——只是推迟了崩溃的到来。夺取新的市场的竞争欲望会导致主要大国之间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发生战争。
他们的分析所具有的价值在于,它迫使我们更仔细地审视全球化这一现象。全球化是有益且正常的追求更高回报的行为(这些行为带来了资本和生产更为有效的配置)的结果吗?抑或只是一种寻求解决资本输出国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这些资本输出国经济崩溃)的尝试?
凯恩斯认同霍布森和列宁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见解,但他分析的出发点却不同。霍布森和列宁假定资本输出和对外投资是一回事,而对于凯恩斯而言,问题是对外贷款需要净投资的等量增加,但现实中却没有实现这一点。这在文献中被称为“转移问题”(transfer problem)。凯恩斯在抨击盟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要求德国赔偿时首次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将其应用到英国。战后,英国的失业问题严重,正统的政策是鼓励资本输出以刺激衰弱的出口贸易。
凯恩斯指出,出口扩大——需要对外资金的净转移——会在两端受阻:资本输出国可能不愿或无法增加其竞争力以足以让“实际的”商品和服务发生转移;而资本输入国可能不愿意承受竞争力丧失带来的结果。他的论点是基于固定汇率制得出的,但它可以适用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如果净出口增加受阻,黄金便会从资本输出国流出,迫使其利率上升,但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的产品并没有增加。其结果是全球性的需求下降。
资本输入国的阻挠手段也许是关税,但凯恩斯关注的是另一种情况,即其央行为防止国内价格水平的上涨而对资本流入进行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它所做的是将货币用作“财富贮藏”,而不是用作投资基金。他的描述是基于美联储20世纪20年代的做法,但它也可以适用于今天的中国。
凯恩斯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参与使其形成了支持债务减免的永久性偏见;而他对英国20世纪20年代失业问题的分析则使其形成了反对资本出口的永久性偏见。
他所得出的宽泛结论与霍布森和列宁的相一致,但得出结论的方式各不相同。对霍布森和列宁来说,资本输出解决了国内的失业问题,但是却以国际冲突为代价。而在凯恩斯看来,它同样带来了国际冲突,但却未能解决失业问题。
他在1936年写道:“如果各国都能学会用国内政策来使自身实现充分就业……那么,一个国家就不会有迫切的动机把它的商品强加给另一国家,或者排斥其他国家的商品销售……以便实现有利于自身的贸易平衡。国际贸易将不再像它现在这样,即国际贸易成为一个维持国内充分就业的铤而走险的权宜之计,其方式是强行向外国市场销售其商品并限制从其他国家购买的商品。即便成功,这种方式也不过是仅仅把失业问题转嫁给邻国,而这些邻国则在试图通过出口资本解决失业问题的这种斗争中受到损害。”
我在本部分想要强调的是这些分析对于理解当前各种全球化问题的重要性。我认为,凯恩斯是第一位明确指出不受抑制的储备积累是传统的国际调节机制的美中不足之处的经济学家。
正如他在1941年所说:“调节过程对于债务国是强制性的,而对于债权国是自愿性的。如果债权国不选择进行调整,就不会遭受任何不便。因为一国的储备不可能低于零,但却没有设置一个封顶的上限。国际贷款要作为调节手段的话也会是如此。债务国不得不借入,而债权国却没有任何贷款的义务。”
因此,他在1941年提出的国际清算联盟计划的核心目标便是防止债权国“囤积资本”。否则,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作用将出现极大的反常。《布雷顿森林协定》并没有建立这样的机制;而当今国际调节依然受阻。
无论我们从何处审视凯恩斯,他总是围绕着同样的问题:货币作为防范不确定性的屏障所发挥的作用;不确定性给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古典经济学未能理解这种不确定性,因为它们没有意识到不确定性的存在。
四
我想总结一下我们可以从我一直在讨论的这三位思想家那里学到什么。
不用说,从凯恩斯那里我们看到了霍布森和马克思所缺乏的分析上的精确性,他还揭示了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动(不限于经济学)都面临的一个无法简化的问题:除了我们行为最直接的后果,我们对于行为的其他后果缺乏认知。因此,正如他所说,财富对于古典经济学家的方法而言是个非常不合适的研究对象。
从霍布森那里我们懂得,财富和分配的结构会加重或减轻凯恩斯所说的不稳定投资带来的问题。因不确定性导致的崩溃更加容易发生,并且,财富和收入的分配越不平等,其崩溃的程度就会越严重,复苏也就愈加无力。
从马克思那里,我们看到了关于财富和收入的不平等结构是如何产生的分析。而这是霍布森所缺乏的:他从来没有解释储蓄是如何在一个地方积聚起来的。而且,只要他认可工人获得了他们的边际产品的报酬,那么他就无法解释这一点。当然,霍布森的确谈到了垄断、有管制的价格和其他的扭曲情况,但这些偶然因素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而并没有危及古典市场理论的完整性。
马克思则因为抛弃了那种认为工人获得了他们的边际产品的报酬的假设而做得更好。如果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超过了工资的增长,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差距将会拉大,从而导致储蓄率的自动上升。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支付给工人低于其价值的报酬和支付给他们自己高于其价值的报酬的能力取决于他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这在经济中赋予了他们权力,并且政府屈从于这种权力。
最近发生的事件已经让我相信,马克思的分析有些显而易见是正确的,而其关于全球化的分析则尤具启发性。在我看来,将美国的生产向中国和东亚地区的转移解释为美国的资本企图通过寻求劳动力更为廉价且不存在工会的生产场地以恢复盈利能力,这相当合理。这就产生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现在推行的全球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发达国家公民的利益。
这令我想起了我对凯恩斯的主要批评,即他忽视了那种认为经济结果可能会受到阶级力量的影响的观点。从根本上讲,不受管制的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未能实现充分就业,是因为古典经济学传达了错误的信息。它假定不存在不确定性,并因此坚持要求高度的自由放任。金融体系所需要的只是轻触式监管,因为银行能实现最佳的自我监管。
总之,这个缺陷是理论上的,而不是结构性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为准确的理论,而不是权力的再分配。如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结尾所提出的著名观点,“思想”比“既得利益”更加有力。将经济体系中的非观念的因素近乎蔑视地斥为“既得利益”表明他缺乏对它们的正确认识。
凯恩斯将他所处时代的经济问题重新定义为经济学上的技术问题,这在政治上是非常方便的。讲求实用的商人善于接受新思想,只要这些新思想能够使他们维持自己的利润和管理特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需求不足导致大规模失业,这对于他们的利润和管理特权均是一个威胁,尤其是因为它引起了社会对资本主义的敌意。对于商人而言,凯恩斯肯定比马克思更可取。所以他们很乐意看到国家关注需求,并保护他们免受工会困扰,甚至默许实行适度的再分配措施以使人民满意。
然而,国家被证明无法确保凯恩斯式的革命本身不受其所保障的持续充分就业的影响。充分就业加强了工会的力量;工会利用它们的地位推动工资快于生产率的上涨;工资开始蚕食利润。因此,企业家阶层要求终结充分就业的承诺,降低税收和自由输出资本。
我认为这种分析解释了后里根时期和后撒切尔时期的经济的许多特征:更高水平的失业、工会力量的削弱、社会保障网络的缩减、实际工资的停滞和随之而来的家庭债务的激增、工作期间的压力的增大、税收上有利于资本的转变、金融的去管制化以及其他更多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