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环境关系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9: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人环境关系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人环境关系论文

篇(1)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们越发感受到信息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为其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繁荣背后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如今网络信息总量早已超出了人类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从过剩的信息中筛选出一小部分符合自己要求的,必将消耗过多无意义的时间和精力。知识管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帮助个人有效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把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且将成为个人知识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概念框架,它为那些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系统利用的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为个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甘永成认为,知识管理的核心作用有两个:①将隐性知识更加明晰化,一方面将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分析、综合,得到可直接用于解决问题和决策的知识化信息;另一方面使知识能更清晰、明确地表达或更容易理解、查找和利用。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网络学习的过程往往是从获取信息开始的。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经过学习者的评估、组织、分析、外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知识。随着知识数量的增加,学习者还应建立起明确的知识结构体系,并逐步将已有知识归类整理,以便日后的查找和利用。②与他人更好地共享已有的知识,能使知识快速传递到需要的地方,更有效地将思想转化为行动。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只有通过交流和共享,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利用和增值效果。对于个人来讲,一方面共享知识能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取满足感,并赢得尊重和信赖;另一方面对他人共享的知识、经验进行消化和吸收,有助于丰富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创新。

1.2个人学习环境与知识管理的契合性

知识管理需要工具的辅助和支持才能提高人的竞争力。然而,专门的知识管理软件由于占用资源大、运行速度慢、高级功能有限等原因,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随着社会化学习理念的推动和Web2.0技术引发的巨大变革,个人学习环境应运而生,并为网络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创造了新的机遇。

1.2.1个人学习环境从理念上涵盖知识管理

2004年,个人学习环境(PLE)在英国教育技术和互用性标准JISC中心(centreforeducationaltechnologyandinter-operabilitystandards,JISCCETIS)会议上被正式提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Harmelen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够帮助学习者个体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系统,包括建立学习目标、管理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过程和支持学习交流等。实质上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应用和创新的过程,这与知识管理的基础活动是一致的。此外,MicheleMartin构建了PLE概念图。根据学习阶段将个人学习环境分为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学习行动三个主要方面。通过各类工具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从而更高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学习效果,这与甘永成所提出的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相吻合的。

1.2.2个人学习环境从工具上支持知识管理

个人学习环境不仅在理念上支持知识管理,它还集合了多种工具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管理。Wiki作为一种开放的超文本系统,模糊了信息创造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学习者可以通过目录检索和全文检索两种方式查阅相关条目信息,也可以创建、修改某一主题,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他人,以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利用。Blog作为信息的获取与平台,结合了网络环境下读与写两方面的信息承载功能,学习者既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时又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Flickr、BBS、人人、豆瓣等各类社交网站聚集着海量的志同道合的人群,有利于集思广益;此外,实名制的人脉关系,也为进一步的沟通交流与资源共享提供了诸多便利。随着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RSS阅读器日益得到人们的青睐。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订阅相关的网页内容,大大缩短了查找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近年来,聚合技术逐渐从简单的内容聚合走向了应用聚合,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将不同的站点或应用放在一个页面内进行集成显示。一站式的用户体验,方便了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也给学习者的个人知识管理带来了新思路。

2个人学习环境模型构建

进入e-learning2.0时代,学习者不再是单纯的消化、吸收课程者组织的课程教学内容,而是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不断创造新内容,并进一步促进知识的传播、应用与创新。如何使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技术给养,并使学习成效发生显著飞跃,是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研究重点。文章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依据甘永成和MicheleMartin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个人学习环境模型。个人学习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只有把它纳入到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去考察,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要求,有效支持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主要包含获取加工、交流共享、应用创新三个阶段。获取信息是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即实现对显性知识的编码化和数据库化,包括获取、分析加工和显示存储等环节,交流共享与应用创新是知识管理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换,通过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提炼和推论,促进知识的有效增值。下面将以学习过程中知识管理的一般流程为脉络,对上述模型展开论述。需要说明的是,模型中知识管理与个人学习环境并不是简单的叠加组合,而是更深层次上的动态融合,人、工具、资源、服务可以为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服务。

2.1获取加工

获取加工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学习者往往根据自己的需求浏览、查找并收集信息。知识搜索引擎是学习者常用的信息获取工具,学习者可以利用其自然语言查询技术,通过输入简单疑问词句直接搜索得出答案。然而,网页上大部分信息资源几乎都是非结构化的。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往往具有以下特征:形式上的高维、海量、异构与动态;内容上的不完整、不确定、无序与歧义;表达上难以用有限规则刻画;翻译与应用上依赖信息利用主体的感知和理解等。这就需要学习者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和方法,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组织、归纳和整理,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质量较高的知识集合。知识集合只有充分显示出来才能被进一步的利用,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学习者可以利用Wiki、Bl-og等工具进行知识的外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和组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也可以利用电脑或网络云盘等将组织好的知识存储起来形成一个知识库。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者应根据一定的规则给信息内容加以标识并做好分类整理工作,以便日后方便快捷地提取先前资料。

2.2交流共享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多元化网际助学者的集合体。所谓助学者(facilitators)意指一种多身份的存在,他不仅是教师、学科专家或经过训练的辅导者,还应该是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学习活动参与者,所有人都应当成为共同体学术性对话的主体之一。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利用QQ群、博客群、论坛社区等应用与助学者之间展开对话,双方可以就某个主题各自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相互解疑、争辩和评价,相互合作解决各类问题。交流共享的过程涉及到人、工具、服务,自然也涉及资源。然而,信息拥有者习惯于通过“垄断”的方式,将信息、经验作为个人财富的一部分,不愿意把自己最珍贵的知识资源拿与他人共享。这就导致共同体内成员间的交流与共享一直停留在较浅层次,难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流与知识共享。为了实现良好的共享效果,学习者应摒弃传统的垄断观念,主动共享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以及各种显性材料,从而获取他人的理解、信任与认同,不断把交流共享提到新的高度与层次。

2.3应用创新

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按其本身的复杂程度,往往被分为个人任务和协作任务。在个人任务中,学生通常在信息获取、加工、交流、共享过程中逐步构建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实践应用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从而提出最佳的解决办法。在协作任务中,学习者在主动承担个人任务的同时,还应与他人共享资源、及时沟通,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一代知识管理强调现有知识的编码化与共享,相比而言,第二代知识管理则更加重视新知识的快速生成,从而提高学习绩效。个人学习环境为知识创新的自然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平台,许多工具,如概念图、思维导图都能够帮助学习者厘清知识脉络,发现关键环节,产生思维跳跃。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累积,借助想象与灵感,学习者就有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产生新的设想与发明。学习者还可以使用Bl-og、Wiki等工具把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记录下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从而促进创新成果的生成。个人学习环境和Web2.0的基础是一样的:社会性网络和社区的兴起,强调创新而不只是消耗。基于知识管理的个人学习环境将学习者置身于一个研究创造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不断进行深度思考并展开一系列的分析、探讨活动,这对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篇(2)

一、新媒体环境对网络新闻传播带来的改变

1. 传播方式改变

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定时、定量、定制”的传播方式不同,新媒体的影响无处不在,借助手机、APP、软件、网络等方式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更为迅速、范围更广,“手指轻轻一点、屏幕轻轻一划”,海量信息内容即刻传达。同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不仅限定于文字和图片,线上线下、直播、访谈、微视频、动新闻,虚拟现实等报道方式的出现,使得网络新闻报道更加丰富多样,交互式的传播特征让信息分享与受众互动融为一体,成为传统媒体难以逾越的最大比较优势。

2.接受习惯改变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深刻改变着受众对信息新闻阅读和接受的习惯,传统媒体下“晨起看报纸,饭后看新闻”的固化模式将会迎来颠覆性的改变,定制的新闻APP弹出、每日新闻推送、信息分享RSS等碎片化的信息分发手段使得网络新闻报道无处不在,并且对受众的传播渠道更加直接,热点与焦点事件的反应更加便捷,传统媒体将面临新的转型。

3.舆论环境改变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界限愈发模糊,两个舆论场的融合将成为趋势。新舆论场的形成将使新闻的即时性特征更为明显,受众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工具自发传播新闻的主动性增强,新闻事件的多元性和公开性进一步显现,在缺乏有效引导和监管的条件下,新闻热点的突发性和难控性将被放大。同时,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信息难度低、随意性大,虚假信息泛滥,内容不规范,观点视角不以媒体的意识为转移等现象将成为制约网络新闻发展的主要因素。

4.媒体格局改变

新媒体的到来,将使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临新一轮的转型,直播、访谈、VR等报道技术和手段的日新月异,让新媒体逐步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此消彼长。从媒体格局来看,如微信、微博等互动平台已经成为舆情散播的主要源头,受众评论和互动的广泛性增强了信息传播穿透力,不同观点的对冲和受众情绪的释放增加了舆论对新媒体身份的认同,新旧媒体格局的变化不可逆转。

二、网络新闻传播“把关人”缺失乱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传播学奠基人库尔特・卢因首次提出“把关人”概念,认为“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守门人’将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做出决定”[1]。随后,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概括来说其观点就是,大众传媒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不是可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2]。

在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和报纸是受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拥有绝对的大众传播支配权,其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遵循严格标准和流程,并且谨慎、客观、公正的行为价值观能够真实反应新闻、信息的全貌,传媒和舆论的立场不会过多的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随意性得以放大,信息来源的渠道和方式更多更广,极易受到主观、利益、媒介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尤其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的“把关”角色面临深化,[3]新媒体难以规范和固化信息标准和流程,各种缺失乱象频现,[4]主要表现在:一是低价值信息泛滥,各大门户网站和社交平台中偷换概念的“独家”新闻信息重复泛滥,极大的浪费了舆论资源;二是虚假报道频现,为抢夺“首发”资源和“头条”优势,不对基本事实进行查证,或者根本就是传谣捏造焦点热点,扰乱视听,无中生有;三是偏离主流导向,在转载或转发过程中,为博得公共眼球,更改标题,或是用明显与内容相悖或产生歧义的“字眼”正题歪做,违背基本新闻事实;四是格调低俗无底线,恶搞、调侃、戏谑的方式在网络报道中层出不穷,违背了基本社会道德准则;五是刻意夸大夸张,利用猎奇、煽动性的语言有意炒作某些事件和焦点,赢得受众持续关注和网页点击率的上升,成为推波助澜的反面典型。

三、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理论的应用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报道的“把关”与传统媒体相比,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来源不可控,传播源头并不是传统媒体的记者、采编、编辑等专业队伍;二是内容形态难以掌控,除去文字、图片外,大量的含有视频、音频、动图、外网链接等多种形式;三是内容真实性无法核实,不会有传统媒体的签发人负责制;四是日量巨大,各种网站、平台、APP、RSS订阅、微博、微信等信息量难以想象,并无法甄别;五是内容审核无法保证及时有效,信息的海量特征让媒体长期保持具有专业素养的审核队伍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在日渐开放和网络环境下,如何深化和演绎“把关人”理论,让每位从业人员扮演好“把关”角色,强化“把关”职责在新闻报告和信息传播过程中舆论监督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安全把关的专业团队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各级新闻机构应该建立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专业审核团队,其主要作用是加强对国家新闻制度的理解,坚持网络信息防控与新闻把关的有关制度,提高新闻敏感性和鉴别力,把好工作流程关、稿件审核关和工作报道关,真实有效反映新闻内容,合理引导舆论走向,主动净化网络环境,真正提高新闻传播力和公信力。

2.建立有害信息数据库和防火墙

各级新闻机构应该建立网络信息新闻传播的数据库,将散播政治谣言,映射体系制度,抹黑历史信息,散布煽动性思想,宣扬错误思潮,传播低俗、愚昧、迷信、有害信息和编造虚假新闻等方面纳入数据检索范围,设置关键字条警示和屏蔽,在新闻网页、客户端、APP与RSS推送中形成防火墙,防范有害信息在受众间传播。

3.规范新闻采编和审核工作流程

在网络报道环境中,加强并规范新闻采编和审核的工作流程,“把关人”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迎合偏激情绪,不跟风炒作低俗信息,不抢跑越位、打“球”。转发信息一律执行先审后发,严格把握导向、甄别事实,不使用无权威来源或无法查证的信息。按照“一个出口、一个标准、一个流程”把关,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和流程。

首先应该加强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和制度的学习,对重大方针的变化要有清楚的认知,能够真正领会中央及地方的意图,紧跟相关部门的工作大局;其次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扑下身子、潜下心来,让业务水平能够适应相关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对编辑来说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无论是直播、VR还是微视频,技术的更迭适应的是受众的习惯,只有不断提高对新技术应用的适应水平,才能跟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最后要具有发现新闻、提炼新闻和凸显新闻的“慧眼”,编辑人员每天要面对社内和本埠数以百计的稿件,内容庞杂,哪些是反映时代要求和社会本质的主流,哪些是传播舆论正向的先导,哪些是体现社会民情的头条,编辑人员要心中有数,具备独特慧眼,从大量稿中将舆论关注,受众关心的热点甄别出来,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和最易传播的渠道,这样才更易被受接受。

参考文献:

[1]库尔特・勒温.团体动力的边界-群体生活的渠道[M]. 1947.

篇(3)

“产业”作为经济学概念,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经济术语会和联系在一起。但当你看到不久前有媒体报道,武汉一家公司与200多家期刊编辑人员有直接联系、雇用着80多名、年利润数百万元的消息时,你会发现,现在的确实开始“产业化”了。

今年1月,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披露,2007年我国“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到2009年,销售额近10亿元,规模膨胀5.5倍。

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仅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

2008年6月2日,互联网上中文仅“”一个关键词搜索量就超过3.5万次。

“只会多,不会少。”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期刊杂志编辑举例说,当下一本每年12期的杂志,其年收入不会仅靠这12期,还有很多增刊,以及教师节、儿童节、国庆节都会出的特刊,都可以创收,“一年究竟出了多少期,只有社里知道。”

是什么催生了这种异样的繁荣?有学者直言,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绕不开如今备受诟病的学术评价体制。

目前的学术评价及激励机制,通常以论文和著作数量多少为衡量标准。于是通过量化,复杂的学术评价变得简单快捷。

这种评价制度在实行初期,激励了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但当学术与学者身价、收入直接挂钩,学术评价成为高校社会地位及调节内部利益关系的主要依据时,学术评价的功利性、短视性和种种偏颇便随之产生,致使不少学术研究忽视质量,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机制忽略了我国现阶段“僧多粥少”的现状。沈阳副教授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共计9468种;全国学术期刊一年只能248万篇,但全国每年约有l00万高校教师、l00万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超过30万科学研究人员以及超过500万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国企工程技术人员、70万农业技术人员、360万卫生行业技术人员,合计超过1180万人,都有需求。

排除部分非每年必发论文的人员外,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有发表需求。这数百万人中,相当比例的人迫于毕业、职称评定期限临近等因素,选择求助于市场和非法学术期刊。

不健全的学术评价体制,不但为学术不端者找到了最佳借口,甚至会起到“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真正有水平的论文难以发表而被埋没,名利双收的假学者逐渐“淘汰”严于律己的真人才。有人担心,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恶性循环,会让整个学术界面临崩溃。

面对“堕落”的学风,相关部门试图通过推行反剽窃软件来遏制歪风邪气。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剽窃之风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措施促使买家开始寻求中介,或直接联系“”买论文。加上市场提供的便捷服务,还保证质量和原创性,更是助推了2009年市场的活跃。

同样助推市场的,还有“宽进宽出”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动辄六年才能让研究生毕业不同,中国的硕士、博士一般只需三年左右时间就能毕业,而且如果达到规定的指标并完成毕业论文,即使你一本书没读过,同样可以毕业。但严格的要求,又使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这就导致了“关系论文”、“金券论文”(通过缴纳高价购买权——编者注)或现象的产生。

法律监管的缺失,客观上也为市场提供了生存环境。据了解,国内大部分公司获批的经营业务为文化培训、网络咨询服务等,但公司收入源主要是、。法律界相关人士表示,由于目前缺乏相关法律支持,行为难以定性,只能以公司涉嫌超范围经营、商业贿赂和商业欺诈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并且最后的处罚力度一般比较轻。

由此,大规模的现象看来绝非偶然,背后隐藏的是学术体制弊端及法律规范的缺失。要惩治这种学术腐败,只有从源头开始,彻底清除制度性腐败。

篇(4)

一、评价背景与结构

在当今的法学理论中,无论在侵权法还是在刑法学中,客观归属论(Lehre von der objektiven Zurechnung,或称客观归责论)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理论。作为解决“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替代性理论,客观归属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到70年代才在德国刑法学中得以定型。⑴

根据德国客观归属理论的集大成者罗克辛的观点,⑵在构成要件阶段进行客观归属,是由于行为人制造了超越被容许的危险之外的危险,并在具体构成要件的预定范围内实现了这个危险。他进而将客观归属论的基本框架确定为三部分:第一,行为人的行为对行为客体制造了不被容许的危险;第二,这个危险在现实中实现了具体结果;第三,这个结果存在于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内。当这三个条件都满足时,由这个行为所引起的结果才可以作为行为人的结果归属于该行为人。[1](P230—281)现在,这种理论在德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刑法学中替代了因果关系说并成为通说。罗克辛还将“客观归属”作为目的合理主义这一刑法哲学思潮的核心内容。

客观而言,客观归属论克服了因果关系理论中潜在的思维偏差,使相关范畴的任务从寻求因果联系转移到寻求归责的本来轨道上来,体现了刑法中事实评价和规范评价的必要结合,它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限制客观归责的范围,另一方面在诸如不作为的场合,可避免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因果关系论的不足,为处罚行为人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根据。日本刑法理论具有明显的德国痕迹,自二战后就有相当多的学者注意到客观归属论,并对其加以研究。⑶但在研究客观归属论方面的集大成者,笔者认为,当属关西大学的山中敬一教授(以下称山中)。山中的刑法学研究成果颇丰,其对客观归属论的研究贡献尤其突出,表现为:

第一,研究全面、深入。山中在客观归属论方面发表的著作和论文非常多,如《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与归属》(1984年)、《客观归属论理论史之考察》(1995年)、《对“客观归属论”之研究》(1996年)、《危险实现关联论之展开》(1996年)、《对状态的危险的第二次危险介入——危险实现关联论的展开》(1997年)、《自客观归属论的立场》(《刑法杂志》第37卷第3期)、《刑法中的客观归属理论》(1997年)、《日本刑法学中相当因果关系的危机与客观归属论的抬头》(1998年)、《我国客观归属论之展望》(1999年)、《刑法总论Ⅰ》与《刑法总论Ⅱ》(1999年)等等。他较为详尽地考察了客观归属论的理论沿革,提出了自己的立场和运用客观归属原理的见解,特别要指出的是,他将自己对客观归属的见解进一步展开,形成了一种比较新颖的刑法理论体系,其专著《刑法中的客观归属理论》和《刑法总论》是其标杆之作。

第二,发展了客观归属论。山中的客观归属论习自德国理论,可是在客观归属的结构和具体类型上,他和德国“老师”的理论有明显分歧。德国客观归属的基本结构,在其杰出代表罗克辛的理论中是:(1)行为人的行为制造了不被容许的危险;(2)这个危险在具体的结果中实现了;(3)这个结果存在于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内(规范的保护目的)。[2]而山中客观归属的基本构造是:(1)条件关系。这是客观归属论的存在基础;(2)危险制造关联,就是以因果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由行为的时点出发探求行为结果发生的危险性,属于事前的判断;(3)危险实现关联,就是考察被制造的危险是否实现了结果,属于事后的判断。[3]可见,至少在规范的保护目的的地位上,山中的观点就比较独特了。至于客观归属的事例类型,他更是在危险制造和危险实现判断中分列数种,以期赋予客观归属更具体、更机能的类别。

第三,发挥了客观归属论。在山中的系统之作《刑法总论》(Ⅰ、Ⅱ)卷中,他提出了诸多观点新颖、视角独到的理论,仔细推敲这些理论,可发现它们与“客观归属论”有着丝丝关联,这在犯罪论体系的理论基础、行为概念(包含不作为犯)、过失犯等基本范畴中有比较明显的体现,如他提出,“所谓行为,是人的、社会的归属可能的身体的动静。”[4](P140)这不仅复苏了“归属可能性”意义上的行为概念,而且赋予客观归属论更为基础性的地位,为客观归属原理在刑法中进一步展开提供了一个引导性的视角。

笔者认为,他不仅继承了德国客观归属理论的内核,拓展了客观归属的理论空间,而且深化了客观归属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对于研究所谓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以及客观归属问题而言,这些特色都是值得关注的。纵观客观归属论的理论态势,其取代传统法学中的因果关系论的倾向已经比较明显,但研究客观归属论于当下中国刑法学依旧具有挑战性的意义。基于这一判断,考虑到客观归属论本身对刑法理论和实务所蕴涵的独特功效,考虑到山中在客观归属论方面的研究贡献,笔者以山中的客观归属论中的切入点以及危险制造和危险实现为批判性研究的对象,期望对于客观归属论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笔者还期望本文能引起我国内陆刑法学界乃至法学界对客观归属论的重视,并展开对客观归属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二、前提性分析之不足

跳出传统因果关系论的樊篱,对客观归属论情有独钟并且构造其新的理论体系,这“大致是根据‘以往理论的局限性’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归属标准的展开’的要求为契机”。[3]可见,检讨以往的理论和关注社会的实际情形,是山中客观归属论展开的两个基本切入点。笔者对这两个切入点基本上是赞同的,但是,考虑到这两个切入点各自都存在一些问题,以致于难以达到其理论的目标,因此以下分别对它们进行检视。

(一)关于“以往理论的局限性”

所谓“以往理论的局限性”,具体指因果关系论,尤其是相当性因果关系论存在的局限性。以往理论存在着自然因果关系、预见可能性概念和经验的通常性概念三个方面的局限性:自然的因果关系,不符合刑法上根据目的论对存在论的事实加以限制的法则;强调关于结果的客观预见可能性,只是为了限制行为人的责任范围,这种做法在实际操作上是困难的,并且为了将它和主观的预见可能性相区别,于是假定为以“一般人”为判断标准,这种“客观的预见可能性”显然是虚幻的;相当因果关系说所依据的“经验的通常性” (相当性),是从概率论出发的,具有事前判断“相当性”的性质,但因果关系论要对事后展开的事实进行相当性判断,所以不可能使用事前的判断公式。而且,“经验上的通常性”并不能说明为何要对结果负责。[3]

显然,山中之于相当因果关系论的评价,是针对基于自然科学(或存在论)的因果关系论的理论局限而展开的,它的见地在于:其一,指出了基于自然科学的因果关系论在方法上的欠缺。对于这一前提,即使是支持因果关系说的町野教授也是承认的:“在我国,将条件关系作为‘前法律的因果关系’、‘自然科学的因果关系’、‘存在论的因果关系’加以理解也很常见,我认为这是不对的。”[5]其二,揭示了相当因果关系说的两难困境。山中认为,相当因果关系说,向来是从“概率论的思考”出发的,具有事实性和经验性的特征,但现在,在其中增加了“预防”、“社会的整合”等刑事政策的目的,这样的相当因果关系论,以“目的论”的因果关系说置换本来属于事实性的相当因果关系论,具有脱胎换骨的意思。[6]当然,也有德国学者认为,相当因果关系说本身就是对因果关系的过程加以规范化的限制,[7]但无论如何,现在的相当因果关系说不可能是纯粹意义的自然科学上的相当因果关系说,结果,必然导致将因果关联的问题转向为对于结果的客观归责问题。

可惜的是,山中对因果论以及作为因果论标准的“客观的预见可能性”的检讨,立足于和被检讨对象相同的范式上,而没有把握现代化范式危机及其转型之于刑法学的影响。在此我们必须注意,因果关联的理论和“客观的预见可能性”是现代科学观念的产物,[8](P107)以追求科学真理和普适性标准为主导思想。但是今人发现,在人文社会学中科学真理非但不现实,而且不可取;[9](P4—6)亦如康德业已证明的,不可能存在一个适于所有时代所有人的、在理性上可认识的自然法,一个纯粹的自然法。[10](P91—97)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现代法哲学的思维已经从“独白式”转向“对话式”,法律效力的标准不再着眼于事实上的共识,而是着眼于共识的能力和程序。[11](P290—293)因此意图提供“相当性”一致标准的努力是徒劳的。可是,山中没有意识到现代性范式的这一转换,因此他难以摆脱“独白”的色彩,他的理论也可能依旧注重于为事实上的共识提供本体性的标准,而司法实践中“对话式”的共识过程问题则被本体性认识的客观化操作的阴影所遮蔽。这点在其后的类别化研究中表现得相当明显。

(二)关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归属标准的展开”

“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归属标准的展开”的核心,山中主要是针对现代社会已经发展为一个“体系化的危险社会”的现实,如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个细小的攻击就可能导致网络社会的毁灭,而且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有发生动摇的危险,例如核电站的事故、破坏环境、经济、交通、医疗、金融等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危险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细微的行为,都会招致连锁反应,带来严重损害。[4](P48)。

山中认为,这种社会变革对刑法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在业已形成的“危险社会”中,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法律中必须承认所谓的“被容许的危险”。德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展开现代意义的客观归属论,具有和过失犯中“被容许的危险”、“信赖原则”等限制预见可能性的原理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因为在现代社会即使对发生结果的预见是相当的、但不能被禁止的行为也较多,危险成为充斥于现代社会体系中的一个内在因素,我们只能根据有用性的衡量、法的容许性、自己的权限、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分配之衡量等对其进行限制。第二,“体系化社会”的到来,即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防止发生一定的事实,在社会制度或者组织上,将各种事实和行为予以体系化、组织化,例如,在网络化社会中,超越时间和空间、从外部看因果联系不密切的体系化场合是存在的,如企业中由于过失行为导致灾害,该过失行为产生的原因往往体现为介入了数个被组织起来的人的行为;再如,在过失行为导致结果的过程中,会出现负伤者、急救者、医生等介入因素,这些在制度上可以预见的介入因素可能完全是偶然地、自发地介入的,因而也存在没有预期的介入的各种情形。介入的这些因素,表现为根据社会习惯作为制度上的介入、法律义务的介入,它们形成为个人的各种各样的动机。以这些动因组成的复合因果连锁是否存在,作为相当因果关系论判断“日常生活经验上相当”的标准,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第三,在危险社会,对危险产生了分担责任及权限的必要性。在过去,无人对偶然的、宿命的或者不可抗力而产生的结果负责;但在现代社会,根据危险性内因和组织化体系的特质,要求根据危险的责任分配观念对结果进行归属性考察。而就某人所制造的危险对于结果的发生具有何种程度的影响,根据实质危险进行判断,还要另外考虑法对该事实如何评价,如果没有这一“规范的判断”,就不能决定具体行为的所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因此,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就必须考虑规范的评价,例如,制度的介入、法律义务的介入、个人动机的介入等,这包含着规范的动机的影响。可以说,法如何进行评价,对于归属的决定具有重要性。换言之,对归属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不是经验上的通常性问题,而是行为、介入事实以及结果等事因的“规范的意义”问题。第四,在危险社会中,由行为人本人负责任导致限制他人责任的必要性。在危险社会,要预见具体的危险是困难的,但如果对此忽略不计,则其中的抽象危险谁都可以预见。为了防止危险实现,国家设定了各种各样的禁止规范。但是,在他人自己招致危险进而产生后果的场合,没有监督责任的人是否要对危险实现负责呢?对此,肯定要考虑被害者、加害者的危险的责任分配等规范性问题,例如刑法上关于他人自己答责的行为,行为人如果没有支配结果发生的事实,就不负责,这样的规范标准是必须确立的。第五,对规范的判断标准要予以类型化。以相当因果关系说为前提,这是客观归属论的必要基础,不过,相当因果关系说将最终的标准集中于经验上的通常性,该标准没有对介入因果关系的各种动因予以规范性的评价,不能得出具体的归属结论,因此,有必要为归责提供类型化的标准,并将这些标准体系化。[3]

从社会的实际出发,山中在把握相当因果关系论的缺陷时,却未给予客观归属更好的立论。在当今社会,生活危险源的扩大拓展了法律中危险的存在空间,社会的体系化改变了社会(包括法律)责任分配的结构,在此意义上,因果关系论即使不存在逻辑和方法上的障碍,却也只能在社会关系较为简单、危险不甚明了的传统社会有所建树,而在如山中教授所揭示的体系化危险社会中,因果关系论就当面临两种命运:或者退出历史的舞台,或者迎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自然需要考虑规范的评价标准。

山中所提交的社会因素的根据,较为准确地揭示了因果关联理论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就现代社会对于刑法的影响而言,山中的观点无疑是极富有洞见性的。可是,仅仅如山中那样,在相关的判断中添加规范的标准,是否真的能实现以上目标呢?考虑到“作为陈述的案件事实之终局形成,取决于可能适用于该事件之法规范的选择,”[12](P164)如果进一步承认“归责是一种存在于法官以及行为人(被告)间的沟通过程”,那么,“在其中不仅要确定行为人在想象什么,而且要将行为人及法官的理解层面(法官透过他的语言使用将法律的意义确定)的相当性制造出来。”[11](P196)在此,作为“对话式”范式下的归属问题,就不单单是事实的评价标准和规范的评价标准问题了,而且还包括形成标准的程序性问题。这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危险社会,为了确立合理、有效的危险分配进而划分责任归属,必然会表现出来的一种做法。可见,作为客观归属论基础的社会现实变迁,还必须充分考虑现代社会的人对于法律认识和参与法律过程的特质。在这个问题上,山中发现了作为问题对象的社会的变迁现实,而恰恰忽漏了作为意识问题的主体及参加到归属过程中的参与者。

三、现代社会风险之认识不足

山中将危险制造关联分为制造直接危险的行为类型和制造危险状况的行为类型,进而提出可以归属的情形:(1)制造直接危险的行为类型,指对行为客体行使直接的物理力,例如,殴打、刺杀、投毒等。为了肯定危险制造关联,必须“高度的危险”得到认定,或者有“不被容许的危险”。在“被容许的危险”的场合,则不认为有危险制造关联。危险制造关联的判断是事前的判断,要求有关于危险的“认识可能性”,即“认识客观危险制造的可能”。(2)制造危险状况的行为类型,是惹起了如果没有被害人、第三人的事后介入行为,就不会发生具体危险的危险状况的事例,例如年久失修的建筑物的管理者有过失,导致进入建筑物玩耍的孩子从柱子上掉下来负伤的场合,管理者的行为就是危险状况制造的行为,在这种类型中可以肯定危险制造关联。危险状况制造的行为类型还包括:一是制造狭义的危险状态的行为类型;二是促进危险状态的行为类型,即行为人实行的行为促进了业已存在的危险状态的场合;三是危险状态扩大源设定行为类型,如物件放置不当的结果,导致火灾之际火势得以扩大使受害人死亡的,物件放置者的不当行为扩大了由于放火行为形成危险状态。

在此,山中以积极的方式在危险制造的关联中区分了“危险”和“危险状况”。笔者认为,这种理论构造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整体上是不成功的。除了危险制造类型的论证没有被置人程序性思维考虑之外,其所涉及的实体性内容也有以下问题:第一,以积极的方式构造危险制造的关联,是和法律论证的目标相背离的。就客观归属的危险制造而言,罗克信证立的是阻却归责的消极的事例类型,而山中为了展开自己的理论,采取了积极的方式,围绕值得归责的事例进行讨论。⑷可是,在决定责任归属的思考程式中,我们通常不会为了赋予行为人某种责任而积极地证立他和责任之间的法律关联(这种方式倒很可能发生于传统因果关系理论中);恰恰相反,我们往往采用消极的方式证立他和责任之间不存在法律关联,这样做的原因,一是考虑到论证的效率,二是考虑到论理的周全。而积极的论证方式不足以全面发现归责的事由,容易产生法律适用上的漏洞,因此不可取。

第二,“危险”和“危险状态”划分不明确。山中根据积极的论证方式,提出“危险”和“危险状态’’的界限,这存在目的不明确和界限不明晰的问题。首先,有无划分两种类型的必要,山中对此没有给予充分的说明;其次,为了区分危险和危险状态,是否需要提供某种标准,这也为山中所回避。他仅仅告诉我们,危险状态存在于“惹起了如果没有被害人、第三人的事后介入行为,就不会发生具体危险的危险状况的事例”中,可是,危险本来就是一种状态,那么作为状态的危险和危险的状态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不确定了,在此语境中,危险和危险状态的区分意义就并不突出了。

第三,风险社会的意韵没有得到体现。“危险制造”是根据风险社会提出来的概念,显然,它应当体现危险社会基本建构的特征,特别是其中的“被容许的危险”特征。本来山中意识到了该特征,但是在其危险制造的关联论中,“被容许的危险”却没有发挥必要的功能。笔者认为,“被容许的危险”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在法律中得以存立,改变了传统的刑法评价的基点,危险的出现或者存在不再是刑法消极评价的起点,因此在“被容许的危险”的范围内实施的行动,通常不再认为是不合法的。只有当行为的危险性被认为超出了被容许的范围,才会认为行为人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就危险超出被容许的范围这一点,即危险的增加而言,在客观归属中正好是一个相当关键的论域。可是,山中对此基本上置之不理。这使得山中的事实分析不足,进而不能为其后的研究提供更充足的前提。

第四,也是一个较为核心的问题,即山中的危险制造关联论的目标不明确。在笔者看来,由于上述三种因素,直接导致山中的危险制造关联论所针对的问题不明确。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认为:由于山中关于危险制造关联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形成明确的意识,因而限制了客观归属中的判断基础、判断材料和判断方法的理解和适用,导致了上述三个问题。基于这个原因,山中还不能彻底超越因果关系论的局限性,当他继续在结果犯的场合思考结果的归属问题时,他甚至连危险犯中所必要的关联问题也忽视了,因此,他终将丧失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理论空间的机会。⑸

四、类型的预设目标不明确

对结果的客观归属的第二个要件是危险实现关联,其含义是:只有被制造的危险开始实现了结果,才可将结果归属于行为。山中将危险实现关联分为危险增加关联和狭义的危险实现关联。

所谓危险增加关联,是诸如某个司机超过限制速度引起交通事故,造成被害人死亡,但如果司机在限制速度内行使,结果也会发生的,事前看引起了形式上不被容许的危险,事后从实质上看,即便遵守规范,结果也要发生,就不认为增加了被容许的危险。在没有增加危险的场合,违反规范的行为限于实质上被容许的危险的场合,就不能说实现了结果。如前所述,危险增加本当在制造危险的阶段考虑,但它在山中的归属论中直到危险实现时才登场,这不仅不能区别两种不同类型的关联各自的判断任务,相反还混淆了其中的界限。

所谓狭义的危险实现关联,是对具体的事例类型进行的“事实上的危险”的判断和各个事实的“规范的评价”。为了追问危险实现关联,要将该危险对应各自的阶段加以类型化。危险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具体危险对结果发生有直接重大的结果惹起力的直接危险阶段;其次是被制造的危险对结果的发生具有充分的危险的间接危险阶段,再次,被制造的危险本身不一定导致结果发生,但由于第二次危险的介入使结果发生的状况危险阶段,最后,残存的危险阶段。围绕这几个阶段的危险实现类型,规范的评价标准被进一步展开:(1)介入直接危险的类型,当被制造的第一次危险极大,但外部诱发的第二次危险超过或者压倒了第一次危险时,不问第二次危险是人的任意行动还是自然现象,认为其具体的影响力甚微,也肯定危险实现关联。山中还用材料场事件的判例加以证明;⑹当介入第二次的危险是自然现象、社会的反映行为和潜在的危险等内部诱发的危险时,肯定危险实现关联,但如果该内部诱发的危险是日常生活的危险,则否定危险的实现。(2)介入间接危险的类型,当遭遇到潜在危险源的时候,如存在被害者的特异体质、疾病等,通常要根据“危险的继续作用”的程度、第一次危险遭遇潜在危险的概率、潜在的危险源的结果惹起力大小等,决定有无危险实现关联。潜在的危险源,存在于行为事实的内在场合和行为客体的内在场合;当介入内部诱发危险时,例如交通事故的被害者再次被后面的车撞倒,对于被制造的第一次危险,要根据是否“准平常化”、“是否局部的断绝”、危险的“物理的迫切性”到达何种程度等等来做出决定,如病状发生变化的事例,当一个因子不具有决定性,“恶化”的条件加重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就属于非典型的危险并发,可以否定危险实现关联。当介入不合理的行动时,由于人的不合理的行动在意识上不能说是自己答责的行为,就要考虑这样的行动是否诱发准物理的、准心理的强制性,如被害人为了逃脱紧急状态而选择不合理的行动导致结果发生时,可视为物理、心理的准强制状态,即便被害人也存在“重大过失”,也未必否定危险实现关联。(3)介入危险状况的类型,在这类类型中,由于被“制造的危险”的程度比间接的危险阶段低,即使在内部诱发时,第一次危险诱发第二次危险的影响小,所以要考虑诱发第二次危险的“资本”是否对其有“促进”、以及第一次危险的作用是否“准平常化·镇静化”等。如医疗救护等状态的危险阶段,医疗事故成为死因,但医疗对该伤害的治疗只是不可欠缺的,而不是“固有的”,此时,结果被认为是“附加的手术”所产生,否定第一次危险的实现关联。(4)介入规范的、自己答责的行为类型,当受害人有意识地介入自己答责的行为时,危险实现的关联被“中断”,如信仰某种宗教的被害人,因为拒绝输血而死亡的;当介入第三人或者行为人的故意行为时,原则上要依据“动机关联”的存在肯定危险实现关联;当介入他人答责的义务救助行为时,则有必要限定有意识的自己危险化范围,只有行为人对被害者的近亲属的法益造成了显著危险,自己危险化的人才被认为包含在刑法的保护范围中进而肯定危险的实现,但当救助显然是不合理的时候就要另当别论了。(5)介入残存危险的类型,主要是行为人的侵害在行为之后数年,由于当初的伤害而导致死亡事故的,如因为爱滋病而感染者,在感染15年后死亡,要根据刑事政策的考虑否定危险实现关联。

显然,狭义的危险实现处理的是由于介入因素而产生的客观责任归属,也就是由于存在数个导致结果的因素时,从规范的评价上看,应当将结果最终归因于哪一个因素。根据山中的理论构想,我们可以假设A、B、C、D、E五种因素参与了特定死亡结果的实现,那么,是否可以将死亡的结果归因于其中的一个呢?对此,山中也给出了一定的答案。作为他使用的规范标准,我们看到了“刑事政策”的影子,可是,除此之外,我们发现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继续使用一些事实层面的评价,如物理、心理的准强制状态、关联的中断、对危险的促进等等。事实上,笔者认为就A或者B是否要对结果负责而言,这里所涉及的并不是事实层面的问题了,而是对事实与规范的一致性的理解:是A对死亡的作用,还是B对死亡的作用,可以认为是法律关于死亡规范的含义。此时,我们要证立的是如何认识和适用某一个特定刑法规范(如禁止杀人)的命题。⑺对此,德国刑法学者试图使用“规范的保护范围”或者“规范的保护目的”概念,对具体刑法规范的含义加以诠释或者论证。尽管山中也意识到这个概念的意义,可是他的论述主要是围绕着民法学中的规范保护目的理论展开的,[8](P196—280)而远远未触及刑法规范目的判断的核心内容。他对于在危险实现关联中采用规范标准的前提性问题,甚至还没有明确的理解。因为在他看来,危险实现关联不单纯是依据事实或者经验的类型化关联,而应当以事实或者经验为归属基础,从规范的观点出发进行归属。其中作为“规范目的”的关联,主要是综合评价规范的违反以及事后的制裁规范的作用来决定的。[8](P490—492)这样的见解,只能说明山中意识到了规范评价时所必要的一些要素,但他始终没有追问规范评价的逻辑前提及其意义,因此,他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关于规范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法的较为明晰和完整的理论构造。根据这一判断,他在说理上所提供的理由明显是苍白和无力的。

客观而言,山中关于危险实现关联的事类是极为具体的,他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远远超越了日本和德国的其他学者甚至包括罗克辛本人。可能正是因为他太执迷于对客观归属的类型化划分,⑻反而使他没有充分考虑危险实现中的核心问题,更没有反思关于这个核心问题在法律世界的本质,结果他迷失在自己的繁杂的事例群中。

五、余论

以上对于山中客观归属的批判,不仅是为了更好求证客观归属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更为深刻地暴露现代法律因果关系论的弊端,因为现代客观归属论中存在的问题,受到了因果关系论在此论域中所产生的一些潜在因素的影响。可是,我们必须看到,虽然日本刑法学中的通说依旧是相当因果关系论,但是学界关于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危机的认识由来已久,为了消除此危机,在相当因果关系说内部,已经有学者提出以客观归属论来补充相当因果关系论,甚至还有学者主张将相当关系说转换为客观归属论,这导致了日本相当因果关系论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理论背景下,我们可反观德国的理论动态:在相当因果关系论母国的德国,条件说、原因说以及相当因果关系论等理论基本上为客观归属论所取代,不能不说明因果关系理论本身潜在着严重的缺陷,也证明客观归属论较之这些理论的可取性。正是基于对此现象的认识,山中大力提倡客观归属论。事实上,经他和其他一些学者的努力,客观归属论在日本还是逐渐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只是认可的观点是提倡以客观归属论来完善相当因果关系论。这种做法本身是否可取,它是否隐含着一种矛盾的情感或者方法,也是值得关注的。

山中很敏感地捕捉了日本理论界的复杂感受,并为此富有洞见性地提出了两点看法:其一,他认为,日本现代因果关系论的实质性转型,即“日本相当因果关系论自己的见解,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脱逃逸了古典的含义,积极采取了和本来相当因果关系不同的‘异质的要素’,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尽管在形式上维持相当性的判断,但是其中实质的机能应当有所变更了。”“最近在相当因果关系论的内部……,在形式上是相当说,在内容上是客观归属论。”[6]这种观点比一些学者以相当因果关系说的旧皮囊装客观归属论的新酒的做法不仅具有更大的理论创新的勇气,而且表现出独到的胆识。其二,他提出,日本司法在不自觉采用客观归属论。他研究了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果关系论在刑法司法中的实践,特别是对1986年的柔道师整复事件、1990年的材料场事件、1992年的夜间潜水事件进行分析,指出最高法院不再使用相当因果关系,而是用“行为的危险性”、“不合适的行动的诱发”等,意图以客观归属论来判断因果关系,认为“虽然不能说判例中自觉采用了‘客观归属论’,但就事例固有的选择考虑,用适当的标准等,多少和客观归属论的思考非常接近。”[13]这两点认识,为日本刑法因果关系论的研究转向提供了一个“阶梯”,暗中发挥着强化其他学者认同客观归属论的作用。

注释:

⑴关于客观归属论在德国的理论沿革,可参见童德华:《刑法理论中的客观归属论》,《现代法学》2002年第6期。

⑵“罗克辛”是德文“Roxin”的一种汉语译名,另外还有“洛克辛”、“罗可信”、“洛克信”等译法。

⑶例如平场安治:《刑法中的行为概念》(1966年);齐藤诚二:《关于所谓的客观归属的理论》(《警察研究》49卷8号);下村康正:《条件说之一试论——客观的归属关系说之提倡》、《德国刑法中的所谓客观归属理论》(1979年);伊藤宁:《关于过失犯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属》(1989年);本间一也:《过失犯中的结果的客观归属》(1990年),等等。

⑷罗克信将危险制造的关联的理论类型分:(1)危险减少、(2)制造假定的因果经过中的危险、(3)欠缺危险的制造、(4)制造了被容许的危险。参见[日]山中敬一著:《刑法中的客观归属理论》,成文堂1997年版,第432页。

⑸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客观归属论可适用于举动犯、行为犯、危险犯和结果犯的场合。请参见拙著:《规范刑法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174页。

⑹材料场事件(19901120刑集44卷8号837页):行为人在三重县的饭馆殴打受害人头部,导致受害人内因性高血压性桥脑出血,陷入意识丧失状态,然后,行为人将受害人用汽车运送并弃置在大阪府住之江区南港的材料场。此后,受害人头部不知道被什么人用角材殴打数次,这个暴行扩大了内因性高血压性桥脑出血,使之提前死亡。最高法院认为:“由于犯人的暴行,在形成促使被害人死亡的伤害的场合,假如此后第三人的暴行使死亡时间提前,就可以肯定犯人的暴行和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案原判认为成立伤害致死罪,是正当的。”

⑺在此,本文沿用了考夫曼教授关于法哲学的两个命题:一是何谓“正确之法”;二是如何认识及实现“正确之法”。请参见[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⑻山中对此问题的重视,可参见[日]山中敬一著:《刑法中的客观归属理论》,成文堂1997年版,第487—488页。

参考文献

[1][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M].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德]洛克信.客观归属理论[J].许玉秀译.台北:政大法学评论,1994,(50).

[3][日]山中敬一.我国客观归属论之展望[J]。东京:现代刑事法,1999,(4).

[4][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I[M].东京:成文堂,1999.

[5][日]町野朔.因果关系论[A].中山研一等.现代刑法讲座刑法的基础理论(第1卷)[C].东京:成文堂,1977.

[6][日]山中敬一.自客观归属论的立场[J].东京:刑法杂志,(37).

[7][德]伯尔德席勒曼.论客观的归属[J].东京:刑法杂志,(37).

[8][日]山中敬一.刑法中的客观归属理论[M].东京:成文堂,1997.

[9]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10][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篇(5)

    一、财务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

    从已接触到的中外财务文献看,西方财务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操作性”财务领域,尤其是股份公司在金融市场的财务运作问题(汤谷良,1997)。比较而言,国内财务理论研究内容要丰富得多,诸如财务的基本概念、公司内部的财务运作机制和财务控制等,改革开放以来,这些一直是国内财务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不过,财务理论的体系结构以及未来财务理论研究得发展方向,至今仍不甚明朗。诸如财务环境在财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财务环境的具体结构及其对财务运作的具体影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权的有效配置、财务治理模式及其选择、股权结构和文化等环境因素对财务治理模式的影响等问题,还很少研究。甚至于财务理论的重心究竟在哪里,我以为也需要重新把握。尽管财务学研究十分关注方法论问题,如财务决策的方法、财务控制的方法、财务评价的方法等,但从现实看,影响公司财务资源培育与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似乎并不是财务方法而是财务机制和财务战略,尤其是财务治理权在公司内部的配置与运作。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还需要对财务学的理论结构作进一步的探讨。我的看法是,完整的公司财务学理论体系应当由财务环境理论、财务基础理论、财务战略理论和财务运作理论四个层次组成,其中财务运作理论又分为财务治理权配置理论和财务管理方法理论两大部分。

    1、财务环境理论。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财务学家否认过环境对财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在中外财务文献中,财务环境也都占有一定的篇幅。问题是,财务环境在财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财务环境的具体构成及其对财务理论与实务的具体影响等问题,在研究上还不能说已经到位。时至今日,人们还是把环境视为财务理论界域以外的东西,还没有把环境作为财务理论体系的内生性要素来看待。这样做,将不能体现财务环境应有的理论地位,实践中也带来一些问题。从历史和现实看,财务环境对财务目标及根据逻辑导出的财务战略、财务策略、财务机制和方法都有着全面的和直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应当把财务环境理论作为财务理论体系的内生性要素,甚至应作为财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来理解。

    其次,尽管人们已经对财务环境的构成内容进行过多种归纳,但“重硬环境轻软环境、重经济环境轻文化环境、重股份制企业环境轻非股份制企业环境、重一般环境轻特殊环境、重一般描述轻具体分析”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对于财务环境要素,我的看法应当用多维度的立体论方法归纳,概括为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科学、技术、人口、历史和地理十个维度,并按对财务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影响方式和发生频率等多种方法进行归类分析。

    最后,对财务环境的研究还应克服和消除目前存在的“环境与财务板块结合”的状态,从纵横结合的“时空差异”上深入分析和把握各个维度的环境因素对财务理论、财务战略、财务机制和财务方法的具体影响。国际间的财务行为总是存在差别的,而差别的形成基础是环境差异。财务学的研究,必须能够有效地把握国际财务差异及其形成机理,并侧重从中国特殊的财务环境出发,研究适合这个特殊环境的财务理论与方法。只有按照这个思路和方法,才能构建对中国企业具有实际的和直接的指导意义的财务理论体系。

    2、财务基础理论。这是财务本体理论最基础的部分,讨论财务的具有“实质性”的问题。近年来这部分的研究较为活跃,已经出现了不少创新的成果。但是,财务基础理论究竟由哪些内容或要素构成,学术界的观点仍不尽一致。我的看法是,如果把财务理解为“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则财务理论的基础部分就应当从特定的财务环境出发,研究这种行为的主体与范围、本质与职能、动机与目的、前提与条件、原则与规则、方式与方法、过程与结果等行为要素。也就是说,财务基础理论的构成内容应当包括财务主体(包括法人主体与自然人主体)、财务活动范围、财务基础性和基本假设、财务本质与职能、财务基本目标、财务一般过程或环节、财务基本原则、财务一般规则(包括制度性规则、技术性规则和道德性规则)、财务基本方法、财务效果评价十个部分。即使是“一般”或“基本”概念,也必须密切结合特定的财务环境,全盘照搬西方财务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3、财务战略理论和财务治理权配置理论。这两个都是全新的财务学研究领域,尤其是财务治理权配置理论。关于财务战略,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有代表性的是陆正飞教授的《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和刘志远教授的《企业财务战略》,他们在这一全新的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极富创新与成效的探索。至于财务治理权的配置,目前还难以发现专门的、较为具体的研究文献。对于公司财务治理权,我的看法它是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核心,人们常说的法人财产权,其主要内容就是法人财务治理权,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控权,《公司法》的规定就是较好的体现。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部分,财务治理权配置又是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运行机制的核心内容,从目前情况看,配置的合理与否还是影响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如此重要的问题,至今却未能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不能不说是财务学研究的一大缺憾。围绕财务治理权的配置,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比如财务治理权的内容与结构、财务治理机构的设置与运作、财务治理权的配置范围与层次、配置模式与结构、运作机制与方式、企业集团财务治理权配置的特殊性、财务治理权配置模式的国际比较、文化差异与财务治理模式的选择、政治制度对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的影响、股权结构等经济因素差异与财务治理模式选择等,这些问题甚至可以作为财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专门研究。我期望这个最具现实意义、也最能体现国别特色的研究,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

篇(6)

一、专题研究类

1. 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2. 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3. 定价技巧的应用

4. 浅析直接营销在企业销售中的应用

5. 论公关促销策略

6. 定价策略和降价决策分析

7. 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的探析

8. 分销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高新技术企业营销渠道设计与创新探讨

10.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11.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12.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

13.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原因及其对策

14.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15.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16.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17.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18. 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19.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20.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21.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2. 市场定位战略的应用

23. 市场渗透策略的应用

24. 销售人员销售目标值确定的依据

25. 谈谈与推销对象的交往技巧

26. 销售工作中的渠道组合策略

27. 产品寿命周期与渠道组合策略

28. 如何合理控制销售费用

29. 关于连锁经营运行模式的思考

30.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31. 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32. 试论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33. 从汽车销售谈制与集团经营

34. 企业文化在产品销售中的推动作用

35. 服务营销新模型

36. 论“名牌”的特征及产生条件

37. 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8. “4P”、“4C”、“4S”三位一体的结合与应用

39. 快速消费品的营销渠道管理

40. 营销组织设计和再造问题

41. 商品房市场营销策划问题

42. 高新技术产品营销问题探讨

43. CRM在汽车营销企业中的开发与应用

44. 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

45. 论生态型企业营销体系的建立与改造

46. 高科技企业的网络营销

47. 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48. 国内连锁经营模式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9. 医疗服务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50. 网络营销时代旅游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51. 网络营销中的广告策略探究

52. 浅析服务企业个性化服务营销策略

53. 家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策略研究

54. 我国房地产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5. 网络购物中影响消费者信任的因素研究

56. 体验营销在某行业的运用

57.论服务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58.跨文化营销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59.营销渠道变革的新趋势研究

60.高科技产品的营销战略研究

61.整合营销及其应用分析

62.企业危机公关研究

63.谈判中的沟通技巧

64.论营销城市

65.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研究

二、企业、产品研究类

1. 某企业(产品)的市场调研

2. 某公司CI设计方案

3. 某企业广告案例分析

4. 某企业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实施方案

5. 某企业销售激励机制的设计

6. 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 lw61.com)

7. 某公司营销队伍的组织与设计

8. 某公司企划案例研究

9. 某企业促销方式评价

10. 某企业服务质量控制方案与评价

11. 某产品企划案

12. 某公司或产品广告效果评价

13. 某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14.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5. 某产品分渠道研究

16.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7.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8. 某企业新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19. 对某产品的市场预测

20. 某产品市场调查表的设计及分析

21. 某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

22. 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及营销策略的选择

23. 某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与企业营销绩效关系研究

24. 某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25. 浅析某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问题以及对策

26. 如家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营销策略分析

27. 宝洁洗发水多品牌实施的效度分析

28. 诺基亚新产品开发程序的效度分析

29. 宜家公司对我国家具零售业的影响与对策

30. 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展战略的探讨

31. 沃尔玛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2. 蒙牛公司企业文化营销探析

33. 海尔集团员工与顾客满意度探析

34. 李宁公司品牌营销研究

35. 中国某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市场营销论文题目

市场营销专业2010届部分毕业论文题目(市场营销类) 1,中小企业产业市场营销障碍与对策

2,供应链系统中关于提高服务质量的探讨

3,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

4,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5,呼伦贝尔市旅游营销问题和发展策略

6,呼伦贝尔市保险业市场营销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7,呼伦贝尔市旅游业营销策略与分析

8,营销创新——我国企业的营销创新研究

9,浅析电子商务产品的定价方法与策略

10,从银行业务拓展看银行营销

11,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营销整合的策划性研究

13,我国网络游戏营销策略分析——以《 》为例 14,关于呼伦贝尔市宽带市场的调查报告

15,小论电子商务对市场销售的影响

16,论营销职能是企业的基本职能

17, 谈企业目标市场选择与产品开发

18,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及营销策略的选择 19,营销策略中广告的运用

20,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21,论消费心理预测

22,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23,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24,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

25,激励因素在销售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6,我国不同职业和收入群体的消费心理现状研究 27,市场细分原理与企业目标市场选择

28,某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

29,我国服装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0,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1,我国连锁企业商品配送问题研究

32,连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33,企业对经销商的选择和管理

34,我国物流现代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5,浅析当前工商企业营销渠道的矛盾冲突 36,水平渠道冲突与管控

37,垂直渠道冲突管控

38,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39, 结合行业谈企业营销战略选择

40,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定位研究

41,企业定位与企业品牌建设的关系研究

42,企业定位中差异性特征的选择

43, 中小企业市场目标市场选择

44, 中小企业的差异性塑造

45,中小企业产品组合策略选择

46,产品组合策略与价格策略协同问题研究 47,终端主导市场条件下企业渠道变化

48,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49,企业包装策略研究

50,差异化营销策略分析

51,产品分销中窜货问题研究

52, 论新产品开发策略

53,论渠道创新策略

54,论酒类产品的渠道策略

55, 食品企业品牌提升研究

56,中小型企业应该如何设计渠道结构 57, 啤酒企业的渠道策略研究

58,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59,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管理

60,市场预测手段研究

公共关系论文参考题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关问题 2,乡镇企业的公共关系问题研究

3,试论公关策划的几个问题

4,试论广告策划

5,创新思维在公关中的应用

6,经济全球化与公关观念创新

7,产品推销中的公关策略

8,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形象策略

9,良好的购物环境在促销中的意义

10,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的公关问题

12,市场经济与公共关系的关系

13,试分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4,组织变革的理论分析

15,试论现代管理的系统观

16,试论现代管理的人本原理

17,政府公关形象的塑造

18,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19,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20,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对策

21,组织形象构成要素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论文:

1,国际企业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2,国际企业市场进入模式及其选择研究 3,跨国经营中的文化营销

4,论我国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

5,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营销渠道的变革趋势与策略

6,国际营销的两个流派: 标准化观点对适应性观点 7,国际营销: 标准化与差异化的融合

8,国际营销渠道中的渠道行为

9,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营销战略新发展 10,国际营销渠道新特点与跨国经营

11,试论我国企业在国际营销中的品牌策略

12,中国企业国际营销进展: 阶段特征与战略转变 1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际营销战略

14,试论跨国战略联盟与提高企业国际营销效率 15,全球本地化: 国际营销之谜

16,绿色贸易壁垒与国际绿色营销研究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1,品牌形象的消费行为学研究

2,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

4,关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思考

5,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 6,解读女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范式

7,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

8,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9,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 10,消费体验理论评述

11,个人消费行为模型分析

12,方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 13,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14,中年女性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策略

15,广告信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作用

16,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 17,农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8,大学生通信业务消费行为分析

19,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 原因和对策 20,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

21,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行为研究

22,网上消费者消费行为研究

服务营销论文题目:

1,论服务与服务营销

2,服务营销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

3,服务营销创造顾客忠诚

4,超市服务营销战略探析

5,关系营销: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6,透视服务营销的分析框架

7,服务营销: 21 世纪企业营销立足之道 8,服务营销打造顾客满意

9,现代企业中的服务营销

10,服务质量分析及评价研究

11,服务营销的定价策略研究

12,论服务营销的有形化策略

13,服务营销创造顾客忠诚

14,服务利润链与内部营销

15,客户关系管理在医院服务营销中的应用 16,服务营销的基础探析

17,知识经济与服务营销

18,顾客满意战略与服务营销

19,企业服务营销的初步探讨

20,服务质量差异模型及应用

21,服务营销与企业经营战

22,城市超市顾客消费行为模式研究

2017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提纲格式架构相关文章:

1.2016市场营销论文题目参考

2.2016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篇(7)

一、会计本质:说东道西孰有理

关于会计本质,理论界已有诸多争论,最初的争议集中在两大观点: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其后,有学者认为两者并无实质性分歧,完全可以合二为一。这几年有关会计本质的争论几乎堰旗息鼓,会计界对此的进一步研究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热情。

其实,会计本质研究的历史,远不象我们过去谈论的那样狭窄。以下仅就笔者所及的代表性文献,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经典性结论已为中国会计界非常熟悉。“观念的总结和过程控制”作为会计定义的一般表述,当然内含了会计本质。但是,会计本质究竟是“观念总结”还是“过程控制”,或是两者合一,依笔者的看法应该是“两者合一”。《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价值决定及与此有关的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要的论断,表明簿记首先要“反映”“价值决定的结果”,同时要“控制”“价值决定过程”。按马克思的说法,会计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是一种对经济活动“价值、综合和过程”的反映控制。

以上我们从有限的若干历史文献中,依据作者的判断,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试图反映有关会计本质问题的主要不同看法。总的来看,马克思的观点可概括为“价值反映控制”论,韦伯的看法可归结为“理性核算和调节”论,霍斯金与迈克夫的主张可表述为“经济书写”论,桑德的结论可简称为“契约关系”论。这些观点为我们在21世纪初期面对会计全球性危机,重新认识会计本质提供了基本理论方面的指导。毫无疑问,当前会计领域面临的严重问题,都与上述会计本质相悖。

二、会计本质:云游四海卿为家

系统观察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可以由表及里管窥会计之本质。在此,我们拟从西方社会发展尤其以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的历史为依据,因为这与现代会计本质的联系较为直接。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考察会计本质的历史,不能撇开证券市场这一现代会计的基本环境。如果说,以上的分析较多地关注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话,那么联系证券市场研究会计本质,更多的是关注财务会计与审计。而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考察会计准则、会计行为、会计管制三个方面。鉴于这方面陈汉文教授已作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回顾(陈汉文,2001),笔者实无重大的材料补充,故以下只对上述三个问题发表个人的结论性意见。

我们认为,财务会计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会计准则的本质。某种意义上,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使市场有效配置经济资源有一个正确的信号系统。由于这种信号是由分散的各单位分别提供的,因此一要为财务会计制定统一规则,以便各单位提供会计信息有一个共同道循的统一标准;二要建立对各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实行严格审计的制度,以保证各自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和符合规范的。从这一点出发,财务会计准则从本质上就是为客观地反映经济资源运用状况及结果提供一个合理标准。由于经济资源的配置某种意义上是利益各方协商的结果,因此财务会计准则应该是各方利益折衷的产物。由此而论,财务会计准则的本质是为了合理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我们才能正确地评价国外会计准则的制订模式及其执行效果,从而提高中国会计准则的质量,有效地实现财务会计目标。

会计行为某种意义上与“会计工作”是同义词,这里仅指“会计准则实施”这一较为狭小的方面。由于会计准则综合的利益基础,与具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的利益基础不同,所以,会计准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偏离其基本目标的现象。单位会计对具体会计准则的选择,不一定完全符合会计准则基本目标的要求。会计行为的本质是主体利益最大化甚至是主体主导力量利益最大化。这种认识,对于我们细化具体会计准则执行标准,以减少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人为操纵的空间,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以往过多地强调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其实,即使我国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也不能解决社会与特定主体在会计准则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弄不好反而使扭曲执行会计准则的问题(会计弄虚作假)变得更为严重。

会计管制是社会与企业为保证会计工作及其提供信息的质量而采取的各种法规、制度和方法。会计管制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机关,也可以是中介机构,还可以是企业自身。政府管的是会计立法和执法,中介机构管的是会计信息质量,企业自身管的是内部控制,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最大限度地保证会计本质特征的充分实现,对与会计本质相冲突的各种问题予以制止,严重的予以处罚并追究法律责任。

篇(8)

近年来,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种种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凸现,严峻的生存环境迫使人们反思传统的自然观、发展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理论层面上探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良策。与此相应,哲学理论界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研究和讨论也愈益活跃。现将有关情况作一综述。

1.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过程

大部分论者都认为马克思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崭新的自然观的。但学者们在理解的角度上还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自然观从形成到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孕育萌生期(以《博士论文》为顶点)、建构形成期(从《44年手稿》直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完善批判期(《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中表现的尤其突出);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是通过以下三个维度的转向而实现的:一是从本体自然观到社会自然观的实践论转向;二是从机械自然观到人化自然观的关系论转向;三是从构成自然观向过程自然观的生成论转向。

2.马克思自然观的本质和特征

学者们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本质和特征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大体上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2.1物质本体论的自然观

以传统哲学教科书为代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物质本体论的世界观[3]。它的唯物主义原理被归结为: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特性和反映;②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③物质在时空中运动,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④运动是有规律的。

2.2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的认识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学术界主流观点基本上否定了“物质本体论”的观点。既然自然观从属于世界观,那么,对马克思的自然观的理解也应当发生一个相应的改变。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社会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既然把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的自然观也应该是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只有将马克思的实践原则引入自然观的研究中,我们才能科学地说明人与自然的全面关系,因而才能科学地理解和解释自然观的本质。总之,马克思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自然的概念在他那里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界的物质性与自然的属人性、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体,正是在这些相对应的范畴的矛盾运动中,马克思以社会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得以凸现出来。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实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3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我国的学者最早在90 年代初就提出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离开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唯物主义[6]。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包含着两种含义,第一,作为历史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第二,作为世界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当然,这不是说现实地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而是说马克思的同一个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功能和意义。学者们认为,说“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也并不错,但是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为实践唯物主义提供最终的、社会历史的解释,才能真正使实践唯物主义成为区别于旧哲学的新唯物主义。因此,实践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中介环节,不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最终成果。“只有把实践唯物主义归结为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实践唯物主义才是彻底的实践唯物主义”,“彻底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的自然观的实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4历史生存论的自然观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生存论是马克思自然观的终极解释原则,既然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的终极解释原则又是生存论,马克思所关注的不是与人无关的自在的自然界,而是进入人的生存领域的自然界。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质是“历史生存论”,那么,从属于哲学总体性质的马克思的自然观也应该是历史生存论的自然观。因为实践的观点并不是马克思自然观的终极解释原则。人是依靠它的实践活动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来维持生存的。这说明了实践在人的生存和社会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最终也不过是人的生存的“手段”。“生存”与“实践”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手段”是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目的”的。实践的价值和必要性只有从人的生存价值才能获得终极的解释。我们只有立足于生存论,才能理解历史上自然观的演变及其我们在当代应当采取的行为策略。

2.5马克思的自然观的本质是人化自然观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这种观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有重合之处,认为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不是与人和人的活动彼此分离的自然界,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其本质即人化的自然界,突出强调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认为自然是被社会历史所中介过的,而不是处于社会历史之外,并合理阐发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这种自然观不同于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关于生态问题的观点。根据马克思的自然观,生态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问题,只有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才能真正克服人与自然的异化。

篇(9)

马克思说:“我们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因此,任何学科都不可能是孤立地存在,它一定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发展完善,也一定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来对其他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作以借鉴和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如此,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性的研究更是如此。具有艺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借助语言这一载体,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征和教育场合的特点,在语句合乎逻辑、语法规范、修辞妥帖的基础上,能够以完美的手段和技巧、独特的方式和内容使理论的表述具有审美性、感染力、独创性和表现力,从而使受教育者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和良性互动,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因此,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真正实现上述的艺术效果,我们就应该借鉴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修辞学中的修辞格以及播音学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1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

传播学是以人的社会交往过程为基本研究对象。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同时受众又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受众,就是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众多人。受众作为传播过程两级中的一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受众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传播符号的“译码者”,更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有时受众也将直接参与到传播活动过程中。关于受众,学者们将其归纳为:个人差异论、社会类型论、社会关系论、满足需求论、社会参与论五种。个人差异论认为受众成员心理或认识结构上的个人差异,是影响他们对媒介的注意力以及对媒介所讨论的问题和事物所采取的行为的关键因素。①这种观点认为:传播者在进行传播前应该考虑受众个体的性格、爱好、兴趣、态度、信仰、价值观等因素,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信息进行传播。社会类型论认为,受众会根据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性,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受众群体。社会关系论认为,受传者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圈,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会受到生活圈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约束。满足需求论,也叫“使用与满足论”,认为:受众是能动的媒介使用者,受众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喜欢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社会参与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应是公众的讲坛,而不是少数人的传声筒。公民及其团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传播还要考虑受众的接受需要、接受动机、心理倾向等因素,以保证传播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语言这样的传播方式来完成同受教育者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与宣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犹如传播活动的两级,好比传者与受众的关系,因此,借鉴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研究,对于更好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需求和接受特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不无裨益。

2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兴领域,迄今不过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关于语用学的定义,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归根结底,语用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理解语言、如何使用语言、如何使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它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把人们使用语言的行为看作受各种社会规约制约的行为,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着重说明语境可能影响话语解释的各个方面,从而建立语用规则。②语境和言语行为,是语用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语境,简而言之,就是言语理解和表达的环境。语境这个概念,是由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将语境分为两类:一是“情景语境”(contextofculture),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二是“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指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费斯将马林诺夫斯基的“情境语境”这个术语规定了以下范畴:参与者的有关特征;有关的事物,非语言性、非人格性事件以及言语行为的效果。语境的功能体现在对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所产生的影响。语境的功能也并非独立发挥作用,它是参与、协助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过程。从说话人角度看,语境的作用表现为:根据交际目的,确定说话的大体内容;根据交际场合,确定说话方式;根据交际条件,确定交际渠道。从听话人的角度看,语境的功能包括确定指称对象,消除歧义,充实语义。③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如何使桥梁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应该借鉴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充分考虑到“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两种不同语境形式,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主客观因素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表达手段和表达内容,尽可能使听话人确定指称、消除交流中的歧义、充实语言表达的语义。

3修辞学中的修辞格

修辞学大概起源于公元前500年前后,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中西方对修辞学的研究路径不同,特点各异。在西方,由于古希腊人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为各种形式的演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公民聚会、礼仪场合以及法庭辩论等,都需要进行口头陈述和争辩,言辞应用的效果直接决定着事物的成败。④因此,人们开始了对话语论辩术的关注和研究。在西方对修辞学有系统性研究的当数亚里士多德,其专著《修辞学》和《诗学》都是代表性的学术作品,对后来修辞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辞格,是修辞学的主要内容,又称“修辞格”,或“修辞手法”,是语言重要的表现手段。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修辞学,都以辞格的研究为终级情怀。自古以来,学者们对辞格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通俗来讲,辞格就是人们为了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而对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运用。现代汉语中已被人们认知并定义的修辞方法共有63大类,78小类,我们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对比、夸张、借代、设问、反语、排比、对偶、顶真、拈连、双关、移觉、通感等等。辞格是使语言艺术化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要使语言表达通顺、准确,而且要使语言形象生动、音韵和谐、节奏强烈、爱憎分明、内容深刻、富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⑤提高语言的形象性、感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运用修辞方法。好的修辞手法将赋予语言信息和美感双重价值;好的修辞手法能够恰到好处地跨过逻辑的局限,让思维在语言的天空自由翱翔;好的修辞手法可以突破旧的语言表达方式,创造出新的语言组合形式。学习并掌握修辞学中的修辞手法,并将其灵活恰当地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这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更加新颖、灵活、富有个性,充满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必然会调动起受众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播音学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播音学是以播音创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播音创作发生发展的规律。播音学,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有自身的矛盾运动规律和自己的质的规定性,不能被某一学科所代替。播音最重要的载体是语言,广播电视播音中主持人优美动听的语言,让人们喜欢听、愿意听,甚至产生情感的共鸣,这与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在表达过程中,学习和借鉴播音学中的语言表达技巧,更能够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性所要求的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富有节奏,声情并茂;体姿相助,通俗易懂的问题。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是播音创作的手段,也是播音创作活动的重要环节。有声语言是由发声和表达两大要素构成。发声要素包括:气息控制、口腔控制和吐字归音。气息是发音的动力,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都与气息关系密切。用胸腹联合呼吸的气息方式,给说话者较稳健的语言状态提供保障,避免发生情感激昂时“读破音”的现象。有利于丰富情感表达时的不同需要,同时对说话者的嗓音起到保护的作用。口腔既是有声语言的构字器官,又是语言用声最重要的共鸣器官,很好地控制口腔状态,可以为说话发音提供一个良好的语音制造场和良好的共鸣环境。吐字归音,关系到字音的清晰、响亮、完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言风格。平时有些人“口齿不清”、“吐字含混”、“吃字”等现象,都是因为吐字归音存在问题。有声语言的表达要素包括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外部技巧有: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外部技巧的运用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清晰准确,生动具体,情感丰富语流富于生命活力,富于动态美感。内部技巧有:情景再现、内在语及对象感。情境再现,是创作主体的二度创作过程,能够激发表达者的内心真实感受,调动表达者的丰富情感,是对内容从理解到表达的桥梁。除了有声语言之外,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人们的表情、眼神、体态、服饰等副语言,也都传递着信息,表达着情感。“副语言”或“无声语言”,在传播学中也被称作“非语言符号”。它是指语言以外,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受到的姿态、笑貌、颜色、气味以及其他所有传播符号的总称。副语言大多是以其辅助、伴随功能与有声语言表达一起来传递信息的,对有声语言表达具有补充、强调、调节的作用。比如用微笑表示亲切感,用紧锁的眉头表示愤怒,用大幅度的手势表达诙谐幽默等。副语言的运用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可感性,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增强传播的效果。运用好副语言,对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够起到强化、丰富、修正和补充的作用;运用得不好,则会弱化或干扰信息的传递。

借鉴受众理论、语境理论、修辞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和需求,把握教育的语境和特点,运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方法,掌握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表达技巧,这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语言感染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艺术性。

作者:徐丽颖 单位:辽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

注释

①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4.

②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47.

③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19-120.

④崔应贤.修辞学讲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

⑤曹艳伟.政治语篇中的辞格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3.

篇(10)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20世纪末传入我国,因其“亲民”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而受到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的广泛青睐,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外语教学领域,自从王蔷教授的《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一书出版后,外语界掀起了一番行动研究热。业界普遍认为,行动研究在理论上为广大一线教师解决了科研高不可攀的难题,更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前景。然而,纵观有关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在其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些在概念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模糊甚至偏颇的认识,导致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和研究方面举步维艰,踟蹰不前。

1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主要问题

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对概念的模糊认识、对研究方法的偏颇使用以及在研究内容上的简单重复。

1.1对行动研究概念的模糊认识

关于什么是行动研究,业界给出了多种定义。引用较多的定义有如下几条[1]。1)行动研究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研究,目的是改进行动的质量。(Elliott,1991)2)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探究形式,由社会活动或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施行,目的是提高他们所从事的社会事业或教育事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提升他们对实践工作理解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提高他们工作环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Kemmis&McTaggart,1982)3)行动研究是由参与者参与实施的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自我反思形式的探究,目的是改进实践。(McKernan,1991)早期的行动研究定义更多地关注行动研究的目的,而没有明确给出其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这导致了在教育研究领域,尤其是外语教学领域,对行动研究的认识有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从上述行动研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行动研究的核心词汇:参与、探究、反思、改进实践,其中“参与”是行动研究有别于其他研究的本质特征,是行动研究的基础和内在动力。然而在行动研究的实践中,教师们倾向于狭隘地理解“参与”,导致行动研究的质量不高。行动研究中的“参与”,不仅仅指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孤军奋战的研究,现在的理论界更倾向于“合作型的参与”,即教师与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行动研究中“参与”意即教师参与研究,使教师成为研究者(teachersasre⁃searchers),这是行动研究最吸引教师之处[2]。教师们认为自己不用再与校外研究者合作,自己就可以做研究了——“我的课堂我做主”。这一点从学术期刊的行动研究论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王蔷教授主编的《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列举的行动研究报告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教师们几乎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了问题,然后自己制定行动方案,再进行行动,最后反思。在这种所谓的行动研究中,教师既是研究的设计者、实施者,又是研究的评估者。由此可见,这种行动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质量不高,片面性较大,主观性较强,难以推广,当然也难以发表。这种狭隘的“参与观”导致了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科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发展滞后。笔者统计了CNKI从1992年至2017年核心期刊刊载行动研究的论文篇数,共529篇,而与英语或外语教学有关的行动论文数量仅有72篇,可见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质量亟待提高。其实,行动研究的参与者不止教师本人,还应该包括其他教师同行、科研人员,甚至是学校的领导,这种行动研究被称作“合作型行动研究”[3]。合作进行研究可以避免教师的孤立感和无助感,更重要的是共同研究的课题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应用性,研究结果也更具推广价值。

1.2对行动研究方法的偏颇使用

行动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很多人会给出行动研究过程的答案。Kemmis和McTaggart[4]总结了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计划-实施-观察-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在每一步骤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手段包括观察、访谈、问卷、反思、日志等。这种研究方法给人的印象是行动研究不需要像正规研究那样在设计、抽样、测量、统计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操作,只需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进行一下访谈,再撰写反思日志和研究报告即可。受博格[5]归纳的行动研究与正规研究的差异的影响,后来的行动研究者经常引用这些差异,作为行动研究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依据。博格认为行动研究与正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差异包括:行动研究者不需要具备专门的科研技能,普通的教育工作者都能进行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不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文献研究,只需对相关研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行动研究在样本的选择上不具代表性,只需选择自己的学生;行动研究在研究设计上不那么严格,在研究过程中可进行调整;行动研究的资料收集主要依靠观察、访谈或课堂测试;行动研究的数据分析既有量性的分析,又有质性的分析,没有严谨的分析手段和程序。外语教学相关文献也经常引用这些差别,导致很多外语教师误认为行动研究很容易操作,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在课堂上发现了一个问题,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了问题,改进了实践,就冠以行动研究之名,而不去考虑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种对行动研究方法的偏颇认知,导致了行动研究在我国外语教学界遭到了质疑,其发展的脚步也日趋减缓。实际上,有研究者认为行动研究只是一种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列的一种研究类型,而非一种研究方法[6]。既然行动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类型,它除了有其自身的特点外,还应该具有科学研究的共同点,如研究的设计要科学严谨,文献综述要全面、翔实,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要科学可靠,研究的结论要有推广价值。只有做到这些,行动研究才有更大的使用价值,更有可持续性生命力,广大一线教师才能真正实现专业的长远发展。

1.3行动研究内容上的简单重复

正是由于很多教师或科研人员对行动研究概念的狭隘理解,对研究方法的偏颇使用,导致了研究内容上的简单重复。纵观各种行动研究的科研成果,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即在研究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7][8]。自从行动研究的概念传入我国以来,关于行动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层出不穷,然而,透过繁华的表层,研究者发现,我国学术期刊上外语行动研究的论文主要围绕理论和概念的宣传、研究模式介绍和探讨、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论述,这种文章充斥在学术期刊上,内容简单重复,水平不高,大有泛滥之势。而最能体现行动研究的实践意义的实证性文章却寥寥无几,如以“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为题的学术成果凤毛麟角。很多自称实证研究的学术论文也在研究的设计、样本的筛选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面存在信度和效度的问题,缺乏实用价值,难以推广。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改进并发展实践。而我国外语教学界在行动研究方面的“重理论、轻实践”有悖于行动研究的本质,因而在实践层面乏善可陈,导致行动研究举步维艰,在某些时期甚至停滞不前。

2对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启示

鉴于上述行动研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外语教师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行动研究,使这一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方式得以发扬光大。首先,外语教师对行动研究概念的理解要灵活开放,不能僵化教条。广大教师尤其要具有合作的精神,与同事、其他学校的教师、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型研究,这样既可以扩展自己的研究视野,也可以避免因研究者个人参与度高而带来的主观性强的缺点。在全球化的形势下,在互联网的紧密连接中,协同是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其次,外语教师在研究方法上要保证行动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行动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在研究设计上要周密严谨,经得起理论和实践的检验。在行动研究的每个步骤,研究者都要有理论的支持,而非主观臆断。在数据的收集上要提供详尽的研究细节,包括研究背景的详细说明、数据呈现和收集的详细记录等。在数据的分析上要运用最新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及手段,使结果可信、可靠。相信在教育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手机移动端支持随时随地学习的形势下,行动研究的每个步骤都能有大数据的支撑,保证研究方法的信度和效度。第三,希望核心期刊能够多给行动研究成果发表的机会。由于有些专家学者认为行动研究的论文不符合学术规范,不够科学、不够严谨,不具推广价值,很少给这种文章发表机会。在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希望学术期刊能够多多鼓励并支持行动研究,多给这种文章的发表机会,扩大行动研究的影响力。虽然我国行动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外语行动研究的发展更是滞后,但毋庸置疑,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课程改革中,行动研究是推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它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起来,对推动课程改革、促进教育理论的生成、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蔷,张虹.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McNiffJ.ActionResearch:PrinciplesandPractice[M].Lon⁃don:McmillanEducation,1988.

[3]MoralesM.Participatoryactionresearch(PA)cumactionre⁃search(AC)in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Aliteraturere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EducationandScience.2016,2(1):156-165.

[4]KemmisS,McTarggartR.TheActionResearchPlanner[M].Victoria:DeakinUniversityPress,1982.

[5]BorgW.ApplyingEducationalResearch:APracticalGuide[M].London:Longman,1981.

[6]刘良华.行动研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4):66-71.

上一篇: 责任管理论文 下一篇: 管理会计发展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