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行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9: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风险投资行业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风险投资行业论文

篇(1)

(一)及时的对项目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收集

一个银行项目的实施一定要有可靠的保障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投资人要全面的把握全局,及时的收集所需要的资料和有用的信息,以便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数据和资料分析,提高风险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信息的收集整理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做到真实可靠,在这个基础之上要选择具有可实施性的方法去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只有在风险的预测和准备阶段上做足了充分地准备,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项目的管理才具有安全可靠性,才能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二)及时的对投资业务的风险进行度量

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项目都是具有一定模式的,在项目的实施中我们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对项目的投资业务的风险机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在现实中,未来的发展状况是很难完全预测的,对市场经济变化莫测的今天,只能是定性的分析而不能做到定量的判断。

(三)及时的对投资的业务管理风险进行评价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是对项目的风险度量机制,在风险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和专业的眼光,对项目的各阶段和风险的发生条件进行有目的的、专业性的管理和评价。

二、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完备的内部项目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困扰投资人的问题,其实,在认真全面的分析其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有很多可实施的方法。制度是一个项目高效有序和有规则的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管理中,首先就应该有健全的制度作保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制度的保障是基础,是一个项目健康的发展的首要条件。对于现行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的一定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完善,要建立专业的队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实施中要适当地扩大风险划拨范围,做到对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有准备。在实施中一定要遵循完善的标准,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使风险尽可能的降低到最小。

(二)实行现代化的银行管理投资业务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风险管理应当与现代化接轨,积极地响应和运用标准、专业的风险评估手段进行合理的评价。现代化指的不仅仅是技术方面,技术是一个基本方面,更重要的是与现行的法律、条件、外部因素做到合理的接轨。对于当今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计算机的普遍运用已经大大的方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对于银行的管理投资业务这一方面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借鉴这种模式。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的方便信息的整和、管理。银行的投资业务的相关开放数据与现实的各种风险评估数据资料进行有机的接轨,做到实时的监测。现代化的快速反应机制又为我们进一步的准确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最方便的捷径。

(三)适时的加强投资业务项目的组织管理

我国的商业银行内部都有一定的内部组织管理,都有明确的分工合作。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可以包括很多种,风险的管理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风险的规避要想取得更好地结果,有序的组织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首要前提是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风险管理组织的成员都必须各有所长,能够为风险的规避提供有利的条件与措施,其中专业性较强的环节一定要重点把握。除此之外,在具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后还要有完善的项目计划,做到全面,要为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完备的计划。在银行企业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一定要做到进一步的提高,做到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潜在、正在发生的各种风险,及时的解决所发生的问题,顾全大局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各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四)在银行投资业务中进行有效的风险规避与转嫁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管理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险的完全避免似乎很难达到完美,这就要求我们要对风险进行巧妙的转嫁与降低。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的把握项目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尽可能的了解风险的类型和损害程度,在听取相关专业人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转嫁风险。在风险发生的时候一定要找到风险发生的原因和与之相关的因素,为之后风险的转嫁和降低提供最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五)充分地完善市场管理的监督力度

篇(2)

一、战略投资者可极大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

(一)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消除体制性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聚却无法得到消解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性因素,即银行的行政性治理结构。产权基本上属于各级政府的商业银行兼具商业功能和财政功能,承担了较多的社会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成本。另外,商业银行本身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不用独立承担风险责任,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内在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机会主义行为严重以及违规违纪的经营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大大增加。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在政府主导下,商业银行基本上已构建起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但远远不够完善,加上缺乏制衡的力量和管理层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只是形似而神不似,董事会仅仅成为政府行政干预的工具而已。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稀释国有股权,形成稳定集中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有利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治理效率的提高。首先,深谙银行运作之道、具有丰富的大型银行管理经验的外资股东必然会把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精髓、成熟的经验和文化引入银行,有利于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真正建立起新型的按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运行的现代化银行制度。其次,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声誉,外资股东将通过派出从业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全面的董事参与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外资方将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排除一切非生产经营因素干扰,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从而有利于形成以经济利润、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内部约束机制和发展动力源泉一方面,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运作方式治理企业,政府作为投资者之一,接受《公司法》约束,从而消除权利经济和关系经济袖以生存的土壤,有效抑制由行政过度干预造成的经济风险转嫁为金融风险的渠道;另一方面,权责分明的治理结构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在公司运作过程中既相互配合、又彼此制约,既充分激励、又硬性约束,有效避免因激励与约束机制弱化带来的机会主义倾向以及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增强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在传统体制下,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完全混为一谈,政府完全承担了本应由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和损失。这种单一的损失弥补机制导致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机构对金融风险的危害性认识不够,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淡薄。随着商业银行向自负盈亏市场主体转变,对风险管理逐渐重视起来。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相比,风险管理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显得非常落后。正是由于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和自身在这方面的薄弱和巨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几乎都与外资银行签定了在风险管理方面开展合作的协议。在外资银行的帮助下,商业银行将逐步建立起全面、科学、有效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1.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改变只单纯注重信贷风险管理的理念,要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且对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管理

2.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改变总分行制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董事会全面领导的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3.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由于银行风险的多发性、复杂性和隐蔽性,需要大批具有特殊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风险经理人才专司银行风险管理。外资银行入股中国商业银行后,一方面,可直接输送一些索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风险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通过培训帮助提高现有风险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努力培养一大批从事风险管理的专家,实现由感性、经验型、操作型的风险管理向理性、知识型、专家型的风险管理转变。

4.规范管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严密的规章制度是银行风险管理有效规范运作的制度保证。在外资方帮助下,我国商业银行将补充和完善风险管理操作规程和相关规章制度,以规范银行风险管理程序和行为,避免风险管理人员在进行风险评价和判定时。由于受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造成判定结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5.改进管理方法。引进外资方先进技术,改造传统风险识别、评价、决策与监督手段,设计和建立风险计量指标和模型,更多地应用量化分析工具;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不断积累和丰富业务信息,为风险计量提供足够、准确和及时的数据信息,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充实资本金,增强自主抵御风险的能力

据2005年1O月统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约为4.5%。即使资本充足率达8%的银行,大部分也刚好超过8%,超过10%的很少。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赢利水平普遍比较低,自身资本积累能力比较弱。依靠自身利润、增加留存收益来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受到很大限制。继续依赖财政注资和政策剥离不太现实。年年给予银行免费“午餐”,政府有限的财力将不堪重负和显得效益低下。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由于银行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必将不断扩张规模,资本充足率问题将更为严峻。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首先可以直接引进境外资本,增加资本金规模,改善资本金结构。直接提高资本金充足水平。另外.还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市场价值和证实银行发展前景,到境内外资本市场公开上市,利用发行股票,包括首发、增发、配股等手段募集资本。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资本补充机制。持续不断补充资本,增强银行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和业务持续发展的后劲。

(四)推动业务经营模式转变和国际化战略实施,降低和分散风险

引进战略投资者,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业务经营模式和实施国际化战略,从而降低和分散风险。

1.推进业务经营模式转变,降低和分散风险。现在,商业银行业务中传统存贷业务仍高达约90%,并且基本上依靠利差来实行盈利。传统存贷业务属于加权风险系数高的业务,并且,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间接融资将被赢接融资分流,传统存贷业务的市场占比将不断减少。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以及银行竞争加剧,利差将不断收窄,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而国外先进银行已经实行了综合经营,特别是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极好。如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普遍占到整个银行业务收入的40%一50%,高的甚至到80%以上。

2.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借助于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实施业务经营国际化战略,有利于风险在地域和业务种类上进行分散。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商业银行可利用外资银行良好的国际声誉、广泛的国际业务网点、灵敏的国际金融市场信息和强大的人才优势,更加快捷地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经营,扩大自己的服务地域和服务范围,有利于银行风险的分散二、战略投资者作用的局限性

(一)外费方的保守

外资方目标在于追求利澜,抢占巾市场,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改进作用只是实现其目标的一个副产品。根据弗农(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为了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外资方不会将最先进的技术转让给东道国;外资方所在国政府出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也会阻止外资银行转让最先进技术和经验。另外。由于外资银行在并购行中处于次要地位。会进一步降低其转让最先进技术和经验的积极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吸收消化能力

外资银行的溢出能否在商业银行产生良好效应.还取决于我国商业银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吸收消化能力。如果商业银行不识“货”或学习吸收能力比较差,将丧失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外资银行无法解决产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外部环境

中国金融部门质量之优劣70%取决于金融运行的体制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的赢接干预。引进外资后,大部分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仍然占据绝对控制地位。由于政府行为目标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业绩目标,政府对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直接干预将为银行带来巨大的潜在金融风险。二是宏观经济波动和经济结构调整导致大批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甚至破产,企业经营风险向金融业转移,经济风险转嫁为金融风险。三是社会信用环境羞。我国金融运行的法制环境较差,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法律意识淡薄,银行的债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社会信用意识薄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对企业和个人信用的评价和记录系统。

(四)金融监管不当和不力

金融监管重点不明确、风险识别严重滞后以及手段不充分,严重制约了监管的有效性,金融机构违规经营活动没有被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以致酿成大患。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外资并购的规制和引导

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管理层要加强对外资并购活动的监督管理和审核把关,督促商业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严格执行银监会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人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和规定,坚持银监会提出的五项原则和五项标准,真正与外资方建立起以市场为基础的“互赢”的利益共同体。

(二)商业银行提高学习吸收能力

对外资银行提供的经验、制度和技术,我国商业银行要虚心接受和学习,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应用到日常的管理和业务经营中。同时还要加强研究分析,掌握吸收本质和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模仿创新,逐渐培育出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做到“洋为中用”。

(三)创造良好的金融外部环境

一是加快政府改革进程,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使政府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杜绝政府对银行管理和日常经营直接行政干预情况的发生;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运行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宏观调控。减少经济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创造平稳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严惩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规范化、法制化环境。加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单位及个人信用信息登记系统。

(四)加强金融风险监管

篇(3)

(二)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的概念。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了降低投资活动中风险发生的概率,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求获得最大资金安全保障措施的总和。具体来讲,主要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风险的分析预测、评估考量等程序,找到投资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对风险进行防范,降低其可能带来的损失,从而保证投资资本的安全,实现最大收益的目标。

(三)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的流程。1.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识别。风险识别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对投资项目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归类。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全面、准确、及时地将相关风险识别出来,商业银行才能根据风险的类型及其性质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保障投资活动的安全性。2.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分析。一是收集数据资料,是投资风险分析的第一步。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与投资项目、风险因素相关的资料。要求资料直观、真实、准确,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统计性;二是风险度量,是投资风险分析的关键步骤,根据前期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相关风险度量程序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考量,进而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作出定量、定性的描述;三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的最后一步,风险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投资活动的展开情况。在这一环节中,银行将上一程序的风险估算结果与自身的风险偏好以及预期收益进行匹配,从而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3.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应对。在进行投资方案的风险评估后,就需要针对风险发生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的风险应对方式有以下四种:(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通过改变项目的部分计划,从而排除风险条件,使项目避免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这一方式主要针对投资项目中风险较大并可能带来严重损失的部分,例如商业银行面对一些高风险的债券投资项目,虽然可能会失去由此带来的高额收益,但从整体收益的安全性考量,适当消减是较为理性的选择。(2)风险接受。风险接受是指商业银行已经尽可能降低了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但是对于一些难以消除或者不可能消除的风险因素只能选择被动接受,在商业银行的投资活动中,由于投资项目的复杂性,经常会出现人为力量难以消除的风险因素,此时商业银行就只能采取接受风险的办法。(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商业银行投资活动中常用的投资方式,是指将风险的后果连同相应的责任都转嫁给能够承受风险的第三方。例如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商业银行将部分投资业务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将会承担此项投资活动产生的收益、损失以及相应的责任,于是商业银行就将风险转嫁给了保险公司。这类方式主要适用于风险发生可能性较小,但是后果较为严重的投资项目。(4)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自身的风险偏好相适应。例如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方式达到降低风险目的,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检修、对职员进行培训,也是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4.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监控。投资风险监控是指对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期评估监控,在这个程序中,要求商业银行的监控人员要做到全面、准确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风险,进行考察评估,一旦其风险的大小可能超过商业银行的预期,就需要立刻作出相应调整,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2]。

二、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执行力度差。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有效识别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失效是造成投资失效、案件损失的一个直接原因,而隐藏在内部控制失效背后的则是内部控制要素的缺失和内部管理机制的紊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对投资业务风险认识不足,内部控制薄弱,部门及岗位设置不合理,规章制度错略、模糊,相对业务发展滞后,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风险投资内部控制制度及操作规则,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

(二)投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业务时过分重视对盈利能力的考量,而忽视对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要求,导致我国对于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的相关基础数据积累有限,银行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同时,由于大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针对投资业务的电子化建设缓慢,缺乏相应的业务处理和风险管理系统,很多投资项目由于信息失真,从而直接影响投资业务决策的科学性,也为投资风险管理方法的量化增添了困难。

三、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薄弱环节,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是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健全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是银行开展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只有经过科学的风险估算才能将风险的大小使用定量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加强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需要尽快建立高质量的、先进的数据库,同时加强相关数据的补充更新,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度量和评估提供理论和数据的支持。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过程中,规范风险管理信息时还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把握有效性和充分性原则,有效性是指信息系统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实,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根据,充分性是指对全部的信息形成完善的系统,对所有信息进行全面性把握;二是要对信息系统的内容、格式进行统一规范,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统一化、标准化。

篇(4)

从本质上看,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适宜的外部环境,而政府要对风险投资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扶植,从而在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当重要的“推动器”角色。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活动,更离不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财政和金融环境。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风险投资的财政和金融支撑环境至关重要。

一、政府财政资金的适度扶持

为了有效解决风险投资发展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很多发达国家都先后推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助计划、中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等,试图从系统抚育的角度解决风险投资所遇到的难题,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美国不仅先后培育出了IBM、英特尔、思科、微软这样的大公司,也极大地激发了美国公民的创业、创新精神。但是,由于风险投资涉及面广,资金需求个性化明显,政府根本不可能在完成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职能之后,还有足够的财力在风险中起主导性作用。政府财政资金主要是从弥补市场失灵的角度出发,抓住制约风险投资的关键环节,着力解决风险投资环境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以使财政支持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首先,任何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市场与环境条件,风险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对资本、法制、人才、市场机制等条件的要求更高,政府应在满足这些条件方面充当无可替代的角色;其次,风险投资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战略重要性无法在追逐商业利润的市场上通过成本-效益关系完全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目标出发,采取措施,鼓励并支持风险投资的发展,如通过设立政府种子基金,对处于研发阶段的创业项目提供资本金支持。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规定,凡企业利用风险资本实施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均可从政府得到约占其开发总支出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补贴;澳大利亚企业科技开发费的60%由政府通过免税方式提供。我国1999年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第一个政府种子基金。该资金设立以来,通过无偿资助等方式,对优化种子阶段企业资金供给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作用非常显著。政府基金只能起到引导和催化剂的作用,而不能成为风险投资的主力。目前,风险投资主体单一,风险资金来源短缺是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推进我国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要有更多的风险资本加入进来。因此,应着力培育多元化的民间风险投资主体。从长远看,国家对风险投资的支持主要表现在政策的支持上,风险投资的真正发展还是在于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渠道。主要的资金渠道包括:允许保险公司将多年来积累的保险基金的一部分从事风险投资活动,包括将资金投入风险投资公司,由后者进行风险投资,或参与风险投资基金的组建,直接进行风险投资;吸收外资和鼓励外国机构在我国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开展风险投资活动;通过商业银行介入风险投资的担保机制,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

二、建立政府信用担保制度

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政府信用担保对风险投资发展的具有放大效应。

在目前银行贷款仍占企业资金来源的主导地位,且银行仍以“安全第一”为经营原则的情况下,由政府为风险投资项目提供担保是促使银行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最为直接和有效途径之一。发达国家为了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风险投资业发展,普遍选择了政府担保的方式。例如,美国中小企业局(SBA)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提供85%~90%的担保,为从事股权投资类的小企业投资公司提供发行长期债券的担保。日本设立的“研究开发企业培植中心”负责对风险企业的贷款担保,担保比例为80%。实践证明,通过财政担保,政府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带动大量的民间资本投向高科技风险企业,其资金放大倍数在10~15倍之间。为发挥信用担保的资金放大效应,可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出资成立专门的风险投资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由政府、银行及民间资本合资设立担保公司;建立风险投资的保险保障体系,如可由政府组建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保险机构,或鼓励现有的保险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保险业务;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外资投入风险投资担保领域,研究制定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担保业的政策,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担保业的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风险投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不能过分依赖于政府担保。从国际经验看,政府担保在风险投资担保体系中并不起主导作用。即使是政府担保,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行政担保,而是政府扶持下的市场化担保,政府仅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

三、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篇(5)

一、网络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本文所讨论的网络企业是指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建立网站,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的企业。这些网络企业所从事的商务活动主要包括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采购和销售,通过互联网对实体企业进行宣传和对其他产品进行网上营销,通过互联网向特定顾客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的人们提供虚拟的社区服务等。

网络企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成本递减性;边际报酬递增;赢者通吃、强者更强;注意力经济下的“免费”原则。

二、初创期网络企业如何吸引风险投资

根据我国学者关于风险投资评估的研究和著名风险投资机构IDGVC、软银中国创投等的成功案例,可以知道风险投资企业选择投资项目时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行业环境、创业管理团队、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商业模式、变现能力等。本文从创业管理团队、商业模式两个方面阐述初创期网络企业如何吸引风险投资。

1.创业管理团队。美国风险投资之父General Doriot曾说:“可以考虑对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网络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投资机构更看重管理团队的以下特征:

(1)激情。创业者必须具备激情,这种激情会感染周边所有的人。在一种激情的环境中,每个人的心态都会变得积极主动。这种激情同时也是一种带动作用、感化作用,会激励整个团队,甚至团队的新成员行动起来。

(2)互联网行业背景。从互联网行业的投资案例来看,那些有着良好互联网行业背景的人很容易获得风险投资。如季琦在创办如家酒店连锁公司时,由于他在携程的成功经历以及和IDG多年的良好合作,使得IDG为季琦投资了l50万美元,不久又追加投资至200万美元。

(3)良好的教育背景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处于高新技术企业顶端的网络企业,要求它的管理团队必须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要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如雅虎的杨致远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硕士;搜狐的张朝阳曾在1986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并于199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4)创新精神。创新或创意是互联网世界的生存前提,无论是雅虎的网络门户模式,亚马逊的网上超市模式,还是eBay的网上拍卖模式,创新使网络企业具有无穷无尽的增长动力。

(5)团队结构。一个管理团队是由管理、财务、技术、生产、营销等各方面人才组成的,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投资者更希望网络企业的技术人员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更希望管理层利用掌握的信息按照顾客的需要调整发展计划,更希望企业的管理者有全球性扩张经营的长远目光。

2.商业模式。风险投资家在被问到“评估被投风险企业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问题时,大部分风险投资家会首先回答是商业模式。由于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分享、沟通和娱乐,因此,构建互联网商业模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和效率,来替代传统行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为例,在2007年9月举行的商界论坛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上,PPG获得年度最佳商业模式第三名。PPG的商业模式是将男装交给七家合作企业贴牌生产,PPG负责产品质量的管理,然后通过无店铺的在线直销和呼叫中心方式,将产品直接交到消费者手里。这种直销模式,去除了中间商所赚的利润,同时将存货率大大的减低,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取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PPG的概念吸引了风险投资的关注。其首席运营官黎勇劲就来自于PPG的第一家投资商,当时他的身份是集富亚洲董事。他选中PPG的原因有三:商业模式好、市场够大、管理团队能力很强。

(2)开发“长尾市场”。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通过对市场的细分,企业集中力量于某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或严格针对一个细分市场,或重点经营一种产品和服务,创造出产品和服务优势。Google AdWords、Amazon都是长尾理论的优秀案例。 (3)寻找新的收入模式。Google AdSense是针对网站主的一个互联网广告服务,它面向的客户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对于普通的媒体和广告商而言,这个群体的价值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边际收益很少,且需求各异又使得边际成本大,但是Google利用自己开发的“搜索”技术,大大地降低了边际成本,从而能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

(4)吸引“注意力”。网络企业吸引用户注意力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点击数”,成为用户心目中能够经常想到的领域经营者,那么企业面临的商机是无限的。网络企业赢得注意力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关联性。网站必须有浏览者需要的东西,而且应该重点考虑用户访问网站是为了得到什么。②权威性。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在Google、百度随便键入一个关键词得到的都是成百上千的网站地址。要想获得高度黏着力,网站必须具备权威性。③参与性。参与性通常体现在互动、竞争、娱乐等方面。④共有性和个性化。如当当网有“我的当当”,使购物者比较轻松方便的管理自己的定单。

篇(6)

一、网络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本文所讨论的网络企业是指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建立网站,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的企业。这些网络企业所从事的商务活动主要包括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采购和销售,通过互联网对实体企业进行宣传和对其他产品进行网上营销,通过互联网向特定顾客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的人们提供虚拟的社区服务等。

网络企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成本递减性;边际报酬递增;赢者通吃、强者更强;注意力经济下的“免费”原则。

二、初创期网络企业如何吸引风险投资

根据我国学者关于风险投资评估的研究和著名风险投资机构IDGVC、软银中国创投等的成功案例,可以知道风险投资企业选择投资项目时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行业环境、创业管理团队、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商业模式、变现能力等。本文从创业管理团队、商业模式两个方面阐述初创期网络企业如何吸引风险投资。

1.创业管理团队。美国风险投资之父General Doriot曾说:“可以考虑对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网络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投资机构更看重管理团队的以下特征:

(1)激情。创业者必须具备激情,这种激情会感染周边所有的人。在一种激情的环境中,每个人的心态都会变得积极主动。这种激情同时也是一种带动作用、感化作用,会激励整个团队,甚至团队的新成员行动起来。

(2)互联网行业背景。从互联网行业的投资案例来看,那些有着良好互联网行业背景的人很容易获得风险投资。如季琦在创办如家酒店连锁公司时,由于他在携程的成功经历以及和IDG多年的良好合作,使得IDG为季琦投资了l50万美元,不久又追加投资至200万美元。

(3)良好的教育背景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处于高新技术企业顶端的网络企业,要求它的管理团队必须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要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如雅虎的杨致远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硕士;搜狐的张朝阳曾在1986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并于199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4)创新精神。创新或创意是互联网世界的生存前提,无论是雅虎的网络门户模式,亚马逊的网上超市模式,还是eBay的网上拍卖模式,创新使网络企业具有无穷无尽的增长动力。

(5)团队结构。一个管理团队是由管理、财务、技术、生产、营销等各方面人才组成的,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投资者更希望网络企业的技术人员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更希望管理层利用掌握的信息按照顾客的需要调整发展计划,更希望企业的管理者有全球性扩张经营的长远目光。

2.商业模式。风险投资家在被问到“评估被投风险企业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问题时,大部分风险投资家会首先回答是商业模式。由于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分享、沟通和娱乐,因此,构建互联网商业模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和效率,来替代传统行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为例,在2007年9月举行的商界论坛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上,PPG获得年度最佳商业模式第三名。PPG的商业模式是将男装交给七家合作企业贴牌生产,PPG负责产品质量的管理,然后通过无店铺的在线直销和呼叫中心方式,将产品直接交到消费者手里。这种直销模式,去除了中间商所赚的利润,同时将存货率大大的减低,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取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PPG的概念吸引了风险投资的关注。其首席运营官黎勇劲就来自于PPG的第一家投资商,当时他的身份是集富亚洲董事。他选中PPG的原因有三:商业模式好、市场够大、管理团队能力很强。

(2)开发“长尾市场”。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通过对市场的细分,企业集中力量于某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或严格针对一个细分市场,或重点经营一种产品和服务,创造出产品和服务优势。Google AdWords、Amazon都是长尾理论的优秀案例。

(3)寻找新的收入模式。Google AdSense是针对网站主的一个互联网广告服务,它面向的客户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对于普通的媒体和广告商而言,这个群体的价值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边际收益很少,且需求各异又使得边际成本大,但是Google利用自己开发的“搜索”技术,大大地降低了边际成本,从而能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

(4)吸引“注意力”。网络企业吸引用户注意力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点击数”,成为用户心目中能够经常想到的领域经营者,那么企业面临的商机是无限的。网络企业赢得注意力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关联性。网站必须有浏览者需要的东西,而且应该重点考虑用户访问网站是为了得到什么。②权威性。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在Google、百度随便键入一个关键词得到的都是成百上千的网站地址。要想获得高度黏着力,网站必须具备权威性。③参与性。参与性通常体现在互动、竞争、娱乐等方面。④共有性和个性化。如当当网有“我的当当”,使购物者比较轻松方便的管理自己的定单。

篇(7)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可以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提供行之有效的支持。在我国,政府长期以来扮演着风险投资的主体。但由于国力有限,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在大量资金需求面前,风险投资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致使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资金的问题,处于发展的瓶颈而无法突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民间资本却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而处于闲置状态。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民间闲置资本已超过了10万亿,因此对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 目前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性投资存在的问题

1 风险投资的相关制度和法规障碍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风险投资下的定义是:风险投资是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具有高风险、高盈利的特点。在我国,由于没有有效的风险投资内部控制机制,无法约束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的个人行为,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后,不仅要面临委托人和人分离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而且还要面临较高的项目风险。正是这种原因,导致民间资本很难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目前,我国涉及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法律主要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和《信托法》等。但是,这些法律中的有些条款对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限制十分严格。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规范风险投资人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一系列经济、法律行为,界定风险投资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使民间资本的安全性、流向性和回报性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但在我国,相关的风险投资法如《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基金法》等一直未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步伐。

2 税收壁垒

民间资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收益,必然要寻求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的机会,因此影响民间资本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税收构成了风险投资的直接成本,影响着风险企业的资本形成。过高的税率,使得风险企业期望收益大打折扣,遏制了风险企业对民间资本的需求。一方面,参与风险投资的民间资本要与风险企业“共进退”。特别是,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对于资本密集、技术附加值高的风险企业而言,其实际税收负担比传统工业企业要高得多。

3 风险企业架子太大,缺乏优秀的风险投资家

创业风险企业拥有的是“创新资源”,缺少的是资本和管理。而风险投资人、风险资本家拥有的是资本和管理,缺少的是“创新资源”。两者在合作过程中本应该很好的互补,但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观念认识的差异,我国风险企业家一向抓住企业的控股权不放,动要求技术入股份额达90%以上。即使民间资本大规模参与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家也意欲与风险企业家合作,可由于风险企业家条件要求苛刻、门槛过高,风险投资家不得已也只好放弃。

风险投资良好的组织形态是有限合伙制,有限合伙制的核心主体是风险投资家,他们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投资的管理经验,有追求高回报的强烈欲望和承担高风险的能力,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参与这类投资,且与高新技术企业及投资者有广泛的联系和良好的关系,但我国处于风险投资的发展阶段,这些人才十分缺乏,这也制约着民间资本在风险投资领域的发展。

4 退出渠道不通畅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途径主要有主板上市交易、中小企业板上市交易、买壳上市、境外上市、场外交易、风险企业回购、二次出售、大企业并购、清算等方式。但是,由于我国主板市场是以扶持国有企业为指导思想的,门槛高,额度有限,风险投资企业通过主板市场上市几乎没有可能。大部分专家认为我国最为可行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为企业并购,其次依次为创业板交易、股份回购和买壳上市。股权回购是国外风险资本一种重要的退出方式,但是股权回购在我国也有法律障碍,现行《公司法》第149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而清算是风险投资家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由于上述种种措施,使得我国大量风险投资资金纷纷被项目“套牢”,风险资本的性质蜕变为实业资本,这一点也极大地制约了民间资本在风险投资中的发展。

二 正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措施

1 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资本投入体系,有效保护民间资所有者权益

不论是美国、加拿大、日本还是韩国,其中政府始终是风险投资的引导者,政府资金始终是民间资本的“导航员”,民间资本始终是风险投资的主体,政府资金所占比例较小。我国风险投资起步较晚,风险投资领域国有资产还占有较大的比重,为了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资本投入体系,政府要逐步减少对风险投资的出资,减少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直接投入,避免因为政府在风险投资上的主导作用,而产生对民间资本的“挤出”影响。政府可以通过

“官民结合”的方式组建风险投资基金,由该基金组织风险投资公司具体运营基金,负责对高科技企业的挑选、过滤和推荐,决定是否投资。

民间资本是否愿意进入风险资本市场,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而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优秀风险投资家的缺乏。为了保护民间资本所有者权益,在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资本体系中,政府要以制度安排者、引导者、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平衡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同时,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利用政府自身的优势,通过政府交流,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我国的风险投资人才。

2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降低民间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完善的法律制度、税收制度,是吸引民间资本的有利条件之一,在法律方面主要是完善现行的相关法律,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信托法》等。另外还要尽快出台一些新的法规,包括《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基金法》等,为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使得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能够有法可依。

在制度方面,完善有限合伙制,我国现行的风险投资公司是以有限责任制为主要形式,是投资者按出资额的多少对公司承担责任和有限风险。这种投资形式不能给风险资本家提供最大激励,相反却让其承担了较大的风险。但有限合伙制在组织模式上降低了这种风险,要求投资者为有限合伙人,风险资本家作为一般合伙人。对于利润的分配,一般合伙人每年收取相当于风险资金价值2%~2.5%的管理费,这笔费用从风险投资基金中支付。基金到期清算时,一般合伙人获得全部资本利得的20%,称为资本利得提成,有限合伙人分享其余80%。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建立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的法律基础,所以应该尽快补充或者修订现行法律,为组建有限合伙制企业构建法律基础。

3 完善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

从国外经验来看,采取税收优惠的法规和政策是推动风险投资业发展最为行之有效的做法。在风险投资业发展还不是很成熟的条件下,给予风险投资行业以税收优惠,通过适当的优惠政策扶持,是促进其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吸纳民间资本。在税收方面主要是制定一个比较适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一定比例抵扣应纳所得税。特别是对高技术企业,率先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也是刺激民间资本需求的很好措施。

4 加强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建设,增强投资信心

风险投资要有畅通的资金撤出渠道,这是风险投资实现高回报、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程序后,抽回增值后的资金和风险投资者实现产权变现变得十分困难。基于这种实际困难,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建设过程中,应以政府为引导,建立以非上市交易为重点的退出渠道,为风险资本提供实际可行的退出通道。

参考文献

[1]姜鸿磊,关于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的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2]李勇,风险投资引进民间资本问题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11(下旬刊):171-172

[3]黄继,我国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税收学硕士学位论文,

篇(8)

农业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下称“CAFTA”)的五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现代农业园区是贸易区内各方进行经济合作的突出表现形式。目前中国和东盟各国以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开展了多样的农业合作,例如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云南—暹罗友好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些高科技农业园区已经成为农业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但农业科技园区有其独特的弱质性和风险性,相较其他经济园区,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投资将面临投资周期长,融资需求大、商业风险和投资成本高等问题。

风险投资是对公司设立的初创阶段的投资,包括对种子期,导入期,早期和成长期进行投资。风险投资对象一般是热衷于新产品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在研发活动中面临资金缺乏问题。风险投资对于分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解决农业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融资困难问题具有明显推动作用。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风险投资的最大输入国和目的国。如何促进CAFTA农业园区风险投资,是CAFTA农业园区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中国——东盟农业园区风险投资的法律依据

(一)国际法依据和保障

我国和东盟各国中,除老挝以外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方。该组织《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议》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文件对多变贸易与投资,争端解决、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进行了规定,为促进风险投资提供了多边协议基础。

中国——东盟《框架协议》确立了双方进行农业和投资合作的重点合作领域,促进人员和科技交流,这些为农业园区的风险投资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东盟《投资协议》就自贸区内的投资进行了定义,规定了投资促进与便利化的内容。使自贸区农业园区的风险投资有据可依。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为双方进行金融和科技、人才交流提供了基础性依据。

(二)国内法依据

目前我国关于风险投资的规定散见于决定、通知、意见等文件中。此外,深圳市、北京市制定了有关风险投资的地方性规章。《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是首部引入风险投资内容的科技园区条例。

东盟各国中风险投资实践最为成熟的是新加坡。1985年,新加坡政府通过经济发展局建立了EDB风险投资计划并且引入税收激励机制,促进新加坡工业发展。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吸引了多个国际风险投资机构进驻新加坡。1999年,新加坡国家科学与技术局启动科技企业计划,并为此建立了一千亿美元的科技企业投资基金,用于吸引国际高端风险投资公司对新加坡初创企业进行投资。

二、CAFTA农业园区风险投资促进的法律问题

(一)资金来源不足

资金来源不足主要是因为风险投资主体受限以及融资渠道有限。我国风险投资主要是政府主导,投资主体单一。这种模式导致资金严重不足,资金运作效率低下,民间资本少,投资注重规避风险,而缺乏投资高科技领域的意愿。另外,目前我国对保险基金、养老基金、银行、证券、慈善基金等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均有一定的限制,

(二)行业监管和自律机制阙如

风险投资应以风险投资企业内部监管和行业自律为主,政府集中监管为辅,以此来增强风险投资的激励机制。行业自律可以增强风险投资的专业化,由从业组织和人员共同制定规则约束风险投资行为,实现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管和约束。美国成立了全美风险投资协会(NVCA),欧盟成立了欧洲风险投资联合会(EVCA),这些行业自律组织在各自的风险投资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国虽成立了风险投资网、地方风险投资协会,但缺乏统一指导以及约束关系。

(三)风险投资法律依据不足

1.缺乏具体的国际法依据

目前对我国和东盟各国有效地全球性和区域协定、条约均未包含有关风险投资的具体规定和条款。关于CAFTA农业园区的跨国风险投资的运作还需各国进行双边和多边机制进行补充规定。

2.我国缺乏CAFTA农业园区风险投资的专门条例或规章

从我国关于风险投资的法律制度内容和实践可以看出,我国对于风险投资的法律规定不足,位阶不高,更没有关于农业园区风险投资的专门性法律法规。CAFTA农业园区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经具备了进行风险投资的平台和软硬件条件。并且可能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园区所在的广西、云南等省份缺乏对园区风险投资的促进方面的专门条例,法律保障的欠缺将阻滞对CAFTA农业园区的风险投资。

(四)对农业园区风险投资法律认识不清

1.农业园区的功能定位不清

目前的农业高科技项目均是由政府的农业科技部门进行研发,而企业自身很少有将农业科技发展推广为市场产品的创业精神。因此,农业园区的主要作用在于示范,而进行产品研发的作用并不明显。

2.政府主导风险投资

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公司80%的资金来自财政、科技等政府财政拨款,风险投资往往被当成了政府行为。这导致两大缺陷:第一,投资者缺乏市场风险意识,容易导致风险投资的低效率;第二,因此各地方政府在积极鼓励风险投资的同时,也把风险投资看作是服务本级政府的手段,因此容易对风险投资进行地域和产业限制。

三、CAFTA农业园区风险投资促进的法律建议

根据OECD对主要的风险投资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政策的考察和统计,在促进风险投资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放宽风险投资的来源渠道

在许多国家,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都不允许或者不鼓励进行风险投资。但是,OECD国家间在逐步放宽这一限制。美国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对于投资的立法变化对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美国在《劳工退休收入保障法案》中规定了“谨慎人规则”,这一规则允许养老保险基金用于较有风险的投资。这一新规则规定投资应当由“谨慎,专业并且勤勉的谨慎人”进行管理。英国在其1994年《保险公司管理法案修正案》中也放松了对保险公司从事投资的限制。

此外,促进海外资本进行风险投资不仅能够拓宽资金来源,更能够借此吸收国外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实现迅速提高我国的风险投资业水平。

(二)健全和促进风险投资监管和自律机制

在放宽风险投资来源的同时,也需要及时建立监管措施和风险意识。例如提高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投资评估,培养专业人士和风险投资文化等。

鉴于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处于初始阶段,民间资本进行风险投资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可以发挥政府的扶植作用,由政府拿出部分资金,以这部分资金作为担保,吸引社会上的机构法人,如工商企业、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以及外资的参与,允许条件成熟的风险投资公司上市。

(三)完善区域性和国内法律制度

CAFTA农业园区的风险投资离不开各国投资法制的完善,更需要各国进行国际合作,积极进行双边和多变谈判。目前,各国法律在风险资本的市场准入、资本运作以及退出方面的规定仍不完善;争端解决、农业技术开发、转让和知识产权等问题还需要各国通过谈判达成一致,从而为CAFTA农业园区的风险投资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法律支撑。广西、云南等省份也可以参照北京中关村、深圳特区的立法实践,就省内的农业园区风险投资制定相关条例,规定风险投资的准入、主体、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内容,吸引和促进对农业园区的风险投资。

(四)税收优惠

免税或者低税率是各个国家刺激企业家和投资者的有效措施。风险投资税往往针对个人或者企业投资者征收,风险资本的其它来源,例如养老金和慈善基金通常免于征税。根据OECD统计,OECD多数成员国均有针对风险投资人的广泛的税收优惠。例如美国采取了注册资本公司,英国采取了企业投资计划和风险投资信托计划。另外,这些国家也对投资所得提供税收减免。

(五)政府扶植

篇(9)

一、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概述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发展相对成熟或不能继续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将所投入的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本形态?以实现资本增值或避免和降低财产损失的机制?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安排。风险险投资的本性是追求高回报的?这种回报不可能像传统投资一样主要从投资项目利润中得到?而是依赖于在这种“投入—回收—再投入”的不断循环中实现的自身价值增值。投资家只有明晰地看到资本运动的出口?才会将资金投入风险企业。因此?一个顺畅的退出机制也是扩大风险投资来源的关键?这就从源头上保证了资本循环的良性运作。可以说?退出机制是风险资本循环流动的中心环节。风险投资退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首次公开上市。指风险投资者通过风险企业股份公开上市?将拥有的私人权益资本转换为公共股权资本?在交易市场取得认可而转手以实现资本增值的方式。?2?企业并购。包括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这主要是当风险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时?风险企业被风险投资机构包装成一个项目?出售给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退出?获得风险收益。?3?企业回购。回购是风险企业的管理层或者员工以现金、票据等有价证券购回已经发行在外的风险企业股份?从而使得风险资本退出风险企业的行为。?4?清算。是指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解散或破产?进而对其财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与处置?风险投资不得不中途退出。

二、中美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分析

一美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发展与现状。

1998年美国风险企业的并购数目达到202家?募集到的资金79亿美元?同期的公开发行上市却只有75家?募集的资金有38亿美元。到2001年风险企业并购的数目达到305家?比IPO数目高了近10倍。近年来由于IPO深受美国二板市场的影响?并购退出在整个风险投资退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下表能够更直观的反应美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

二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

相比美国的风险投资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我国的风险投资只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发展迅速?但从下表的一些数据能够看出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相比美国仍有一些差距?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中?上市所占比例为15%?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的不发达导致境外上市所占比例过高?这使得中国国内一些优秀的企业自愿长期游离在外?不利于本国风险投资的长期发展。兼并收购所占比重在所有退出方式中相对最高?截至2003年的累计数为37?4%?而2003年新增退出中?收购的比例达到了40?4%?可见采取收购方式退出的项目比例正逐年增多?这其中的大部分是境内非上市或自然人收购?主要原因是法人股交易受限?并购通过现金方式而非股权置换?这就增大了交易难度。退出方式的单一也就使得回购和管理层收购的比例相比国际偏高。

三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分析。

1缺乏退出所需的合理的市场制度安排。主板市场门槛过高?难以形成为风险资本主要的退出渠道。由于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公司普遍规模较小?考虑到短期资金回报的压力和分散化持有降低风险的要求?不太可能将绝大多数的资金都投入一个风险企业?一般风险企业将很难仅靠风险投资达到主板上市的要求。我国目前场外交易市场主要集中在各省、市产权交易中心?造成交易成本过高?交易过程漫长?容易错过最佳退出时机?并且产权交易中非证券化的实物交易占极大比重?不允许非上市公司交易?监管落后。

2缺乏有效的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缺乏为风险投资退出提供特殊服务的中介机构?已有的中介机构鱼目混杂?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服务质量不尽人意。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些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淡薄?这就加大了退出过程的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运营成本?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效率?也增加了退出过程的潜在道德风险。

3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单一。与国际上较为流行的退出方式如公开上市、企业出售、股份回购、公司清算等方式相比?我国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和制约?实际可以运用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极少。以美国为例?由于其相对完善的市场?使得其在证券市场萎缩的情况下由过去的IPO为主转为收购兼并为主?而我国的市场环境由于限制较多、国内风险企业实力有限使得收购兼并不能成为完全的主导方式。并且这一方式也无明确的法律地位?由于法人股不能流通?只能采取场外协议转让的方式?并且多以现金方式交易?这就大大减少了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利得?同时增加了转让的难度。

三、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我国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应是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易体系。从长期目标和近期任务两个角度考虑?建立和完善这一交易体系的工作重点包括两项:第一?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逐步建立我国的二板市场或创业板市场?为风险资本的IPO退出方式创造条件。虽然我国近期设立创业板的条件尚不具备?但从支持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出发?建立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势在必行。实际上?我国创立二板市场的条件正在成熟之中。

一是有美国、香港等地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二是我国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及平稳运行?正在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三是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这项改革的完成能为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风险资本建立灵活多样的退出机制创造条件。在西方国家?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是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灵活多样的交易体系?除了IPO之外?借壳上市、股权转让(出售)、兼并、收购、企业回购、管理层收购、清算等方式?也是风险资本常用的撤出渠道。但是?风险资本多样化的退出机制要以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基础。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历史较短?多层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建立健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有选择性地建立数个区域证券交易中心。二是试行创投企业股份在股份代办转让系统进行交易。三是完善我国的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为风险投资企业的股份流通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二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

篇(10)

关键词:

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激励机制

一、引言

风险投资简称是VC,在中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翻译成创业投资更为妥当。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在国家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风险投资有效的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促进了行业的创新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之中,获取高额回报。除提供资金之外,风险投资家还向企业提供丰富的行业知识和社会关系,帮助早期创业者发展,这也是风险投资区别于其他融资方式的重要特征。尽管如此,风险投资行业也包含着较大的失败风险。合理的筛选企业,交易模式的设计和企业增值管理服务,这些专业技能对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公司的出资人往往不具备管理风险投资公司的能力。由于风险投资公司的出资人和管理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吸引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往往是风险投资公司创造高收益的关键性因素。

二、风险投资行业的现状

中国的风险投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VC在中国所投资的企业几乎全部都是互联网企业,比如现在耳熟能详的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百度、新浪、当当等互联网企业都是在这一时期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统计,中国VC/PE市场活跃度自2011年后开始即呈现下滑态势,2012-2013年以来市场投资规模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2014年开始,VC/PE市场的投资数量和投资规模有了小幅提升,而2015年度的VC/PE市场的投资案例数目和投资金额规模均达到了近6年来的最高值。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统计,2015年共募集1206支基金,总规模达573亿美元,创下近几年新高。投资方面,2015全年国内创投市场(VC)共披露案例2824起,披露的总投资金额为369.52亿美元。同比2014年(披露的投资案例2184起,投资金额为155.38亿美元)的投资案例数目略微提升,投资金额规模有成倍的增长。2015年随着国内多层资本市场的日益丰富及完善、行业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定及成熟,“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双创”“四众”的提出、国企改革加速、中概股回归、险资设立私募基金以及众多政府引导基金的成立等等造成了整个VC/PE市场的腾飞。展望2016,“深港通”开闸、《证券法》修订、注册制的落实、新三板分层制度的完善带给整个VC/PE市场的又是一个新的。

三、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大多是政府主导型、境外合资型以及民间风险投资型等,由于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因此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公司占较大比例。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公司基本上采取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存在所有者权利比较特殊、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对保守和业绩评价不够客观的问题。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中,报酬激励与企业业绩相关性不大,收入结构不合理,名义工资偏低,灰色收入多,极大的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民间风险投资和境外合资型的有限合伙企业机制有效的缓解了部分公司管理者的激励问题,管理者团队出资基金总金额的2%左右,获得基金投资收益20%的回报,有效的激励了管理团队。但是在日益竞争的形式下,外资基金年限较长,一般为8-10年,管理人员往往短期希望获得更多的资金回报,这样就形成了双方诉求的不匹配,造成外资基金管理者离职的现象时有发生。国内民间风险投资公司基金年限较短,一般不超过5年,其中包括项目投资决策的时间和项目退出的时间,这样项目的投资周期一般只有不到3年,3年内一个创业公司要发展成熟还是比较困难的,造成了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更偏向于后期的投资,这也就是俗称的股权投资,即PE投资,风险投资的性质被偏离了。这种PE投资也吸引不到真正专业的风险投资管理人才。近几年风投行业投资神话被媒体的过度宣传,社会从事风投行业的人员暴涨,但行业一片光鲜火爆的光芒下,背后的风险也只有行业内的人甘苦自知,大多数风司都靠着每年2%的基金管理费维持经营,部分风司存在投资项目亏损的情况,还有资金借出去放高利贷的市场也是有发生,行业发展并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好,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更加大了行业的风险。2016年中国基金业协会才规定了投资基金行业的从业资格准入门槛,对行业从业人员的规范和专业化要求制定行业规范,但考试教材和内容过于老化,真正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效果比较弱。对于出资人而言,不是专业的管理机构来管理,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投出去以后往往血本无归。四、解决方案和激励政策风险投资公司的出资人与管理者之间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委托——关系,激励政策建立在委托双方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出资人想要管理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投资,不能依靠强制合同来实现。管理者依靠自己在信息方面的优势,寻求一个工作效率的平衡点,不以出资人的收益或损失为行为动机,最终能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利用帕累托最优的概念,这个均衡政策的建立既不能损害委托人利益,又要有利于人的利益。因此激励政策不仅需要双方的合同关系,更需要整个行业层面、政策层面以及社会道德层面的约束,才能使出资人和管理者实现最大化的帕累托最优均衡。

(一)提高市场准入标准,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使行业健康发展

1、提高市场准入标准

政府监管层面,建立更加合理严格的准入标准,提高行业人员专业水平,从而给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人的资金带来内控保障。

2、政府资金支持行业健康发展

以财政方面为核心进行运作,从而支持行业健康发展。2015政府引导基金爆发式增长,巨量政府资金涌入VC/PE。从接二连三的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到2015年初设立400亿元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再到现在600亿规模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政府越来越重视市场化运作的作用。政府把资金交给更加专业的投资公司来管理,而不是自己来管理,让市场来选择,这样更加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让整个行业更加健康发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委托风险

1、建立市场声誉激励机制

在目前竞争的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家已经不再是一个比较低调的行业,而是高调的行业,国内各种创投节目使稍微知名一些的投资机构和管理者工作在媒体的聚光灯下,过去的经营业绩带来的良好的市场声誉是风险投资家博得公司出资人青睐的重要砝码,市场声誉激励机制能够对风司的管理者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2、形成对风险投资家行为约束机制

无论工资和项目提成按照何种比例的报酬方式,都必然会存在效率损失。因此,风险投资家要定期向风险投资者报告财务状况、提供投资情况和披露公司实际价值,限制投资范围与规模,限制投资行为,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

(三)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任何激励政策不都是一层不变的,需要不断创新,跟上市场的发展。目前有很多新型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激励机制值得去学习和借鉴。目前比较受投资人欢迎的一家风司的管理方式是:风司如果获取3倍以内的投资回报,不再收2%的管理费,仅收取20%的基金收益分成。3倍以上投资回报才收取2%管理费,5倍以上的回报收取30%的基金收益分成。重要的一点体现在,新的基金管理模式把过去2%的管理费作为铁饭碗扔掉了,基金的管理人更有动力去获取高倍的收益。而且基金收益的分配不仅仅局限于基金的合伙人,所有外部人员推进投资后,都可以获得该项目5%的收益分成,基金管理公司执行团队获得5%的收益分成;内部人员(出资人/已司/基金管理团队)推荐项目后,获得该项目8%的收益分成,执行团队获得2%的收益分成。同时吸引各种对创业者有帮助的投资者成为风司的出资人,剩余10%的投资回报用来奖励创业者发展过程中关键资源的解决者,一切以创业者服务为核心,创业者决定VC赚多少钱,真正从利益机制上去实现帮助创业者。其次在风司的内部管理层面,极度透明的决策机制,让每一个投资经理说话都能有分量。基本的原则需要把握以下几点:有贡献就有回报,无论职务高低;投资团队和服务团队都参与利益分配;所有一年以上的投资团队成员都有投票权,鼓励年轻人加入;像创业企业一样,所有人都会在基金管理公司持股。公司的理念也需要把握几点:通过透明、公平、公正的方式,来做一件或许非常难的事情,但是相信正确比容易重要,通过真正帮助别人让所有人获得应得的回报。这种激励模式不仅激励了风司内部的激励人员,还激励了外部的合作者,一起使行业健康发展。不仅从物质上,也从精神上激励了管理者团队,考虑到了高层和低层员工。

参考文献:

[1]王永菲,风险投资中的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探究[D].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10月第四期,第11券

[2]吴巍巍,国有风险投资公司管理层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3]2015年风险投资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产业调研网,2015年,报告编号1568950

上一篇: 中国科技发展论文 下一篇: 档案建设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