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09: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46-02
教育部于2012年专业目录中公布了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改为四年制技术本科,并于2013年秋季招生中正式实施。虽然部分学校如南方医科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等已开办了四制检验技术本科,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均不尽一致。如何用四年时间将学生培养成社会认可的技术型、应用型和创新型医学检验高级人才,是摆在医学检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从宏观层面的制度、观念创新到微观层面的课程与教学方法创新,许多学者都提出了纷呈各异的观点。由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多样,学校与学校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研究,依旧是对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进行了大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归纳出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宽专业、窄方向”阶段、通识教育+专业教育阶段、多重组合通识教育+多模式主修阶段。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都涉猎这三种教学模式,只是侧重有所差别。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学者指出,在专门教育中也要实施通识教育,而且有很多目标是两种教育都应该达到的。医学检验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按目前医院的检验自动化程度来说,如果培养目标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操手,那高中或中专毕业后培训一年左右就能够胜任。为此,作为理学学士的四年制本科生,培养目标和今后的工作任务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操手,而应当在科研、外语、计算机、引进和开发新技术上有更大的作为,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检验技术应用型人才。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合格的标志是,具有在各级医疗单位中从事检验技术的能力,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执业资格的检验技师。本文就四年制检验技术本科从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旨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有效的培养质量和合格的产品,并提出如下改革探讨,供同行作参考。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造就人才的组织结构样式和特殊的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人文素养、校园文化诸要素。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就大学组织来说,不同的大学,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运行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就中国大学目前的情况,不管是研究型大学或是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地探讨,才能不断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医学检验专业是以知识和技能是为医疗机构诊疗提供检验结果数据和咨询服务的实践性很强的一种专门的应用型人才类型。随着现代检验技术的发展,检验科的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多数检验项目已由手工操作到全面自动化。而医学检验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必需获得执业资格才能签发有效的检验报告。对此,为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通过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培养目标必须与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相接轨。那么,改革的环节应从教学大纲、科研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计划等诸方面入手,并将四年的各个知识模块有效地互相衔接,为高规格、高质量地培养检验医学人才奠定科学的培养目标。
二、加强科研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培养
大学教育改革问题之抓教学还是抓科研教学和科研这二者从本质上来说是不矛盾的,科研和教学相互结合这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如今检验科自动化水平很高,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学等检验项目几乎是自动化仪器在作业,工作人员只要会操作这些设备就行了,也就是说一个中专水平的学生只要到检验科培训一个月左右就能掌握这些仪器的操作,没必用到本科和研究这样的高学历。那么高学历人才应如何发挥作用呢,本人认为,这些高学历人才主要从科研、与临床沟通和接受临床咨询等工作为重点,因此,检验本科的培养应在保证两细课程的课时外,重点培养科研、外语、计算机以及为临床咨询与沟通的能力上。实施导师制的团队教学(即一组教师带一组学生,一般3~5个教师带10~20个学生),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科研活动,撰写论文,辅导外语学习。在科研中同时参加课题的检测工作,检测过程中又学到了相关检验仪器的使用,并学到相关的专业外语单词。通过这一锤炼,能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三、教学计划的改革
由于医学检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作相应的调整,使学生毕业后要达到外语水评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那么,教学计划必需适应新培养方案,即3年理论教学,10个月临床实习,最后2个月年回到学校作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考试(3.+0.10+0.2)。而在三年的在校学习期间,安排一定的课时给学生进行研究锻炼,强化外语,特别是专业外语的学习。
四、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索各个知识模块的权重,认真研究各个知识模块的学时、学分、重点、难点、了解、掌握等要素,根据课程的需要按形态、机能、自动化分析等进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临床检验工作接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五、实践教学改革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时间、实践环境和相关仪器设备。实践包括校内实验室和医院检验科实习两部分。校内实验室应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由在校教师言传身教外,学生可自主设计实验,使更多的机会给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医院实习则对各个专业检验室进行轮转,并由医院带教老师精心指导,使学生达到自己独立进行常规检验项目的检测。
六、提高专业课教师素质
检验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过硬的操作技能,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强化知识点传授。但教师传授知识不应是灌输式,而应采取科学的新的教学理念,如采取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PBL等多种方法方式,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无限的学习效果,最大地发挥教师的教学潜能,让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达到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廷奇,史加翠.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5):105-107.
[2]徐金梧.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硇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0-12.
一、引言
专升本是指应届专科毕业生,进人普通高等院校进行两年的全日制脱产学习,达到本科毕业水平并授予学士学位的一种普通高等教育方式。专升本的学生入学后,与原有的全日制本科生相比,主要的差距在于基础课程方面,尽管专升本的学生都是专科学校的优秀学生,但其基础知识有待拓展、深化。而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强调的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培养方式。从专业知识的广度来看,财务管理本科与专科的课程设置就有很大的不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除了本身的专业课如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金融等课程以外,还开设了统计学、资产评估、企业管理、计算机等相关课程,而专科院校虽然财务管理类的课程存在,但是缺乏系统性,范围较窄。从专业知识的厚度来看,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选用的教材就有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专升本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分析,针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的目标,寻求专升本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策略。为地方院校专升本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略尽绵薄之力。
二、专升本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人才的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校办学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对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进行分层定位与细分。研究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设置情况,掌握不同岗位对素质和能力的需求。虽然经过不断建设,但专升本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社会要求还有差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目标还不协调,教育模式还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等。专业教育就必须以动态的观点,与社会发展同步,不断修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专业发展规律和上海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广泛吸收现代教育与人才培养理念,以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促进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详细分析国内知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现状,了解新形势下社会对“理财”方面的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要求的变化,明确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对专业进行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发展,形成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和动态更新性的改革与建设方案。认真分析我校财务管理专业与其他院校的异同,充分考虑当前上海地区外向型企业人才供需的现状以及本专业面向上海地区外向型企业的特点,围绕培养目标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若干个课程群。课程群设置的原则是以够用为度、开设时间前后有序、内容衔接有机整合、明确目标、理论与实践合理匹配、学生的素质逐次提高。
(二)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培养目标由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内涵所组成。培养目标应符合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专升本本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具有文献检索科研能力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本专学生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财务、金融管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专升本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与能力的衔接错位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除了本身的专业课如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学等课程以外,还开设了统计学、资产评估、企业管理、计算机等相关课程。专科院校虽然财务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不缺,但相关专业课的范围较窄。就专业知识的厚度来看,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专业教学单就选用的教材就有较大的差异,财务管理专科的要求较本科低。我们深入上海的企事业单位,研究现实需要及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有比较丰富的金融知识,对外向型经济组织还要求掌握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的知识与能力。我们教学的内容更多是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增强其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可以将教师安排到企业中去,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财业务,可以分期分批,联系不同业务类型的企业,接触有代表性的经济事项,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事项的处理程序、方法,搜集实物资料,编制教学案例,总结规律,找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程体系设置简单化 普通本科生的培养是以社会的整体需求为目标,强调基础、着眼未来;而专升本教育则希望培养目标与社会现实需求相一致,强调实用、着眼当前,这就意味着培养对象看似学历层次相当,但其培养目标及规格标准有所差别。目前专升本教育基本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大都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未办出专升本高等教育的特色。根据培养目标,本科生应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尽管专升本的学生在过去专科阶段的学习中也学过类似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课程,但由于要求的广度和深度与本科不一样,基础较为薄弱,基础知识淡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大学课程设置与内容所决定。课程设置主要涉及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两个部分。能力结构由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社会协调能力等几个部分组成。知识结构由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交际礼仪程序等知识构成。课程设置由管理学类、经济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各种知识讲座、课程实验、毕业实习与论文等内容创新与实践知识课程所构成。能力是基础、课程是过程、知识是结果,结果指导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整个过程循环往复。学生培养过程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如何将知识转变为能力就需要通过实践程序,而实践这个程序在学校能否得到实现,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瓶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正是将知识转变为能力,专升本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但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知识,我们的课程设置必须将落脚点放在这个节点上。
(三)实践与创新能力脱节 动手能力在专科教育的基础上加以深化,比如课程设置、实验资料、实验过程等论述。创新能力应该立足于大学本科教学的开放性、前瞻性。通过方法论、哲学、逻辑学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来实现。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的难点,现实情况是企
业很难接受学生实习,尤其是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解决问题的手段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学校内部实验室,实验资料由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学生培养目标编写,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在实验内容中。此种方式必然存在难以逾越的问题,那就是教师编制的实验资料和现实财务管理所面对的情况有很大的距离,这个距离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到实践中去搜集、整理、分析、设计实验资料。二是购买实验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三是可以到实践单位完成实践教学,但还是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实践单位的经济事项有些是很简单的、常规的,发生的频率、数量、种类、环境都是不均衡的。当实习单位忙于经济事项时候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即使接受了学生实习,单位的指导人员也没有时间解决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到单位的经济事项处理过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不能得到落实。四是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基地。这种方式的效果比较理想,但是需要企业与学校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可以通过定时间、定指导教师、定实践岗位等方式,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专升本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策略
(一)无缝衔接、学分互认 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实现专科与本科无缝衔接,通过灵活选课,实现学分互认等方式,将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知识结构有效结合,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实现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制订要体现适应多样性、层次性、结构性、发展性的要求,教学计划的安排即课程设置要符合能力与知识结构的培养需要;教学内容整合不仅仅是内容的增减、更重要的是新知识、新观点的充实与传授;授课手段与方法的改进主要在于深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声、光、电、语言、图形、甚至于模拟场景完成理论与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多样性,主要是体现课程的特征与知识传授和掌握的相适应,可以采用笔试、答辩、实际操作、课程论文、报告等形式完成考核;实践与创新教育主要通过具有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讲座、比赛、调研、科研训练、社会调查等形式完成,上述计划的落实都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巩固。
专升本后,学生的学习理念还有专科教育形成的观念,对本科阶段的理论教育存在厌烦或不能很好理解的现象。对待课程中的理论性知识普遍存在不能深入理解与掌握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合理设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要包括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该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框架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参照本科教学计划的内容,设置专升本的教学计划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可以通过能力结构框架的内涵设置相应的课程,通过教学大纲规范其教学内容,针对不同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的门类可以丰富一些,尽量考虑专升本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结构的现状,由此产生的重复设课,内容重叠等问题,可以通过灵活选课,学分互认的方式来解决。二是学分互认。专科阶段的学分通过认证可以作为本科阶段的相同课程的学分。认证的标准由学校根据课程的内容、考核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因素制定。如课程的名称相同、教学大纲的内容及知识点相同或基本相同、考核方式相同,成绩在一定标准之上、教材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等,都可以作为互认学分的标准。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又可以解决学生重复学习的问题。但是学分互认还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如果互认的学分过多,是否会给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互认的学分不超过应数额,或者规定学生必须选学其他课程完成相应的学分(比如选修互认学分的1/2)。这就是在前面论述教学计划时,为什么要设置比较丰富的课程体系的原因了。
(二)课程设置优化 专升本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按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来源、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高能力的培养方式,对其重新设计,不能照搬普通本科课程体系,更不能简单地在本科课程体系上加减,而应针对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强化基础理论、深化专业教育、加强实践教育,使每―个财务管理专业专升本学生都能在高等院校得到进一步深造。(1)强化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这些课程有些在专科已经学过,但深度和广度与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另外,增加金融学、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法等专业基础课的选修。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拓展能力,注重理论的提升。(2)深化专业特色教育。对于专科阶段非财务管理专业的专升本学生要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可以实行非专业补课制。凡不是本专业的学生进^本专业后必勿以第一学期开始,补修专科期间两门至五门的专业核心课,补课不全不准毕业。要督促学生尽快掌握专科基础知识,边补课边学习新内容,这便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3)加强实践教育。财务管理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一定要体现财务管理学科的知识结构,要在确保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使理财实践教学真正起到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作用。实践课程体系应包括财务管理案例分析、ERP沙盘模拟对抗、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
(三)整合内容、模块教学 课程内容合理划分为不同模块,模块的知识点要明确,授课方式方法要符合内容的要求、模块具有内在知识与能力的逻辑统一,知识传授模块与能力培养模块实现有机统一。要求对知识模块的构成做科学的研究,做到数量合理,做到内容与功能同一或相似,如财务管理知识传授与能力结构掌握模块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课程及内容: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跨国公司财务等,该课程群的能力培养目标主要围绕学生理财能力的塑造,但该课程群知识的传授是有其先决条件的,只有在线修课程结束后才能讲授和掌握,关于课程群的设置存在先后问题,教学计划的整体课程设置依然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要求在整合教学内容时,主要解决课程内容的重复与顺序倒置,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到该课程对培养目标实现的作用,即课程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功效。在模块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模块的整体功能全面掌握,在知识点与面的传授中,既要做好理论的深化与拓展,又要做好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完备与提高。深化与拓展、完备与提高都要求授课主体与客体在知识的讲授、能力的培养中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做到知识内容的前瞻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做到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落实。
(四)地方特色、凸现能力 上海是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区域发展的龙头,具有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基于这种人才需求的状况,我校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确定培养目标是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及时修订培养目标,制定正确教学计划,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凸显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财务信息处理能力是当今财务人员能力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财政部2006年《企业财务通则》首次引入信息管理概念。指出企业可以结合经营特点,优化业务流程,建立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系统,逐步实现财务、业务
相关信息一次性处理和实时共享。并指出企业应当逐步创造条件,实行统筹企业资源计划,全面整合和规范财务、业务流程,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和集成运作。这一系列有关企业系统和会计系统同步运作的设想,突出了企业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进而强调了企业业务流程与会计业务流程的统一。从技术集成的层面上看,我国财务系统已初步完成信息集成,即实现接口层次的应用和系统间数据的转换与传输,较为成功地实现了数据复制、数据联盟以及接口集成。在此基础上,多数企业进入了过程的集成阶段,即通过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完成后台理财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课程内容应突出金融知识。现代财务管理的发展是以金融学为理论基础的,随着上海经济融入世界一体化经济体系,未来的理财工作将与金融市场密不可分,无论筹资、投资、资本运作都离不开金融市场,所以我们应该在课程设置时,考虑在专业课中设置更多金融学知识与能力的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3-0551-03
1 绪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运用先进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及软件,对传统的工作管理进行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己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高校数字校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实现学生在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以及教师对毕业设计管理的过程中系统化、规范化和网络化。本系统是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设计教务管理工作,研究、设计并开发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在网络支持的环境下,实现教师网络管理、学生网络选题和信息查询的网络平台。它提高了办公效率和设备可靠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办公耗材,提高选题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时教学单位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学资源,建立先进的教学管理机制,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毕业设计环节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高校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效益。
2 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框架技术
本系统前端开发技术采用的是jQueryEasyUI框架技术。作为简单实用的富客户端的Web前端开发技术,jQueryEasyUI是jQuery众多框架产品的一种,主要用于提供web开发者功能丰富并且美观的UI界面的UI插件。Web前端开发人员只需要掌握简单的javascript,和相应的DIV+CSS样式的结构,开发者就可以轻松运用jQueryEasyUI所提供给我们的UI控件完成界面和菜单的全部设计。基于jQueryEasyUI框架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开发,可以除去大量的前端开发工作,既简单,又美观实用。jQueryEasyUI作为一个简洁快速灵活的JavaScript框架,它能实现网页上简单的操作文档、处理事件、实现特效并为Web页面添加Ajax交互。同时,jQueryEasyUI框架可以把一些数据尽量放到前台客户端用JavaScript与用户进行的交互,避免到服务器处理,从而减轻了服务器端压力。
2.2 体系结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了基于Web技术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Web技术是基于HTTP的Web Server,主要是可以执行动态地数据请求并进行页面交互的工作,B/S模式是一种三层网络体系结构。第一层为客户机,只有在客户机上安装浏览器才可以访问,客户机是用户与Web服务器的接口,它将管理系统的内容转化为用户直观可见并具有交互功能网页。用户只需要对前端页面进行点击操作和相应的表单请求提交给Web服务器处理并返回处理结果到页面上。第二层为Web服务器,包括WWW服务器和数据库网管两部分,它将根据客户机提交的请求进行处理并根据系统功能动态生成一串嵌入了处理结果代码,然后返回给客户机的浏览器。第三层为数据库服务器,它的任务是与Web服务器中的数据库网管进行交互,负责协调Web服务器发出的各种不同的数据库SQL语句来操作数据库,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包括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内容等。
2.3总体设计
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实现毕业设计过程的网络管理,使高校能高效率地完成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并对进一步的毕业设计答辩及其相关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决策,通过网络数字化管理实现:毕业设计课题的自动化,规范化管理;毕业生自主选题;指导老师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毕业设计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网上登分。
本系统主要围绕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学生、课题三者展开,根据用户需求分析,教师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毕业设计的网络化的课题管理教学活动,包括录入选题、管理选题、、退选选题、学生成绩管理等权限;学生通过该系统可以了解课题相关信息,并进行自主选题,查看成绩等权限;管理员可以对整个系统各方面进行管理,包括部门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权限。系统功能结构如图所示:
3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是在Windows XP环境下开发的,利用,C#和JavaScript编程语言实现,釆用了 VS2010编写环境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通过使用网络信息服务器(IIS)将Windows XP的环境虚拟为Web服务器,采用B/S的结构分布模式,因此只要打开网页就可以使用该系统。对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如下:
1) 系统登录模块:具备权限的学生用户登陆系统后选题,并查看选题结果;老师用户登录系统后录入选题,管理选题;管理员用户管理系统各个模块等。其中该模块以教师权限登陆的界面如图:
2) 教师权限模块:根据教师的权限进入相应的集各功能模块于一体的主页面。
①个人业务模块:包括个人信息页面,老师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修改密码等功能。
②毕业设计模块:包括上传任务书页面,设置课题名称,限选人数,以及上传任务书文档等;修改任务书页面,对上传的任务书进行修改;任务书查询页面;课题使用查询页面,老师可以在该页面查看课题选择情况;退选页面,老师可以对不适合进行该课题的学生退选,实现老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录入成绩页面,对每个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给予成绩。其中毕业设计模块任务书管理中的上传任务书界面如图:
3) 管理员权限模块:根据管理员的权限进入相应的集各功能模块于一体的主页面。
①系统设置模块:包括机构管理页面,设置部门名称等信息;用户管理页面,添加、修改用户账号;角色管理页面,添加、修改角色;课题设置页面,任务书上传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每个老师上传任务书最大数目、单个任务书最大选题人数等设置;学生选题设置,学生退选最大次数等设置。
②毕业设计模块:包括任务书审核页面,审核任务书;教师任务书查询页面,对通过审核的任务书进行管理;学生选题查询页面,查看学生选题情况;课题使用查询页面,查看课题使用情况;成绩查询页面,查看学生成绩情况。
③数据导入模块:包括导入教师信息页面;导入专业信息页面;导入班级信息页面;导入学生信息页面。
4) 学生权限模块:包括学生个人信息页面,修改个人基本信息、修改密码等功能;毕业选题页面,对可以选的选题中选择合适的选题,并可以退选,退选次数不超过3次等;毕业设计成绩页面,查看完成毕业设计的成绩。其中毕业选题管理中的学生在线选题界面如图:
4 结论
实现高校毕业设计管理信息化,把传统的学生毕业设计管理模式与校园网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使用的方便,高效的优势,能极大地提高传统论文管理模式的水平和效率。既有利于教务干事从琐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又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快捷和便利。基于jQueryEasyUI框架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融合了先进成熟的计算机网络、中间件和组件技术的B/S软件架构体系,能够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完善有效地管理。对高校管理进一步实现无纸化办公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东,李永辉,吴刚.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构建与实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2).
[2] 李莉,王忠民,苑庆涛,韩俊岗.基于毕业设计管理平台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1(14).
[3] 胡昶,邓泓,李山.基于.NET平台的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