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09: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思想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自20世纪80—90年代起,发达国家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以生态经济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一种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20世纪90年代末,循环经济理念开始引入我国。2004年9月29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十一五”规划的编制。
虽说“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理念,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尤其是在论述“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问题时,就曾经明确提出过与“循环经济”原则类似的思想、观点。马克思的这些见解给我们以深刻地启迪,可以说是“循环经济”理念的理论先声。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马克思看来,应用科学技术是减少工业和生活废物的有效手段。这种思路与当今人们处理生产与生活垃圾的思路是一致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问题时明确指出:“我们所说的生产排泄物,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废料;消费排泄物则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那么靠什么手段来处理这些排泄物呢?当然要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因为“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马克思特别强调,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过的工业,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变废为宝,减少工业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化学工业提供了废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它不仅发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工业的各种各样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变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变成药品。”马克思指出:“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的问题、废物资源化问题和产业生态化问题。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与我们今天大力提倡的“利用可持续的科学技术来支持和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见解是一致的。
其次,马克思认为,利用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可以提高生产资料的使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列举了大量的生产实例,对生产工艺的提高在充分利用工业废物,减少排泄物方面的作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产工艺水平也日益提高。工艺的进步,改变了对生产原料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生产中的各种废料,获得了一种在新的生产工艺中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废料成为了新工艺的原料。现在,循环经济学家常说的一句话是:“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原料”。其实,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明确地说过类似的话:“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个产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用实例说明,当时由于生产工艺水平的低下,在英格兰和爱尔兰许多地方的农场主不愿种植和很少种植亚麻,一个主要理由是:在靠水力推动的小型梳麻工厂里,粗糙落后的生产工艺导致了在加工亚麻时产生了很多废料,损失高达28%到30%,工人们经常把这些废麻拿回家当柴烧,可是这些废麻是很有价值的。后来,人们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用水渍法和机械梳理法对亚麻进行精细处理,使亚麻的损耗大大减少。再次,马克思还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大批新型生产工具的问世,而生产工具的革新同样可以提高工业废物的利用率,变废为宝,减少资源的浪费。马克思多次指出:“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废料的减少,部分地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的质量。”马克思列举了意大利和法国在磨谷技术上的差异说明这个问题。在罗马,当时的磨还很不完善,因此,不仅同量谷物的面粉产量低,而且磨粉费用相当大,客观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巴黎人使用的磨,是按照30年来获得显著进步的力学的原理实行改造的精致的磨,大大提高了同等谷物的面粉产量。马克思还提到,处理纺织工业产生的废丝时“人们使用经过改良的机器,能够把这种本来几乎毫无价值的材料,制成有多种用途的纺织品”。在马克思看来,“在生产过程中究竟有多大一部分原料变为废料,这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和工具的质量。而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都知道,生产工具是“物化”了的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手段改造我们的生产机器和工具,的确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率,从而节约自然资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减轻生产废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阿拜(AbayIbrahimQunanbayuli)(1845-1904),哈萨克民族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启蒙家和诗人。阿拜的思想涉及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伦理、风俗等诸多方面,影响和塑造了哈萨克民族的精神,是哈萨克民族的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阿拜精深的思想和为民族振兴的执著精神,不仅受到本民族人们的景仰,阿拜精深的思想和为民族振兴的执著精神,不仅受到本民族人们的景仰,在世界人民中也有崇高的声望。
阿拜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诗歌和箴言),其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社会经济思想,对改变19-20世纪哈萨克族落后氏族封建社会面貌曾经发挥了积极的精神支柱作用。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坦·那扎尔巴耶夫高度评价了阿拜创作中的社会经济改革思想,认为:“阿拜是向哈萨克人民提出社会改革、经济改革的第一人”。(努尔苏坦·那扎尔巴耶夫,前进中的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文),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3版,第305页)。在当今时代重新审视阿拜创作中的社会经济思想,对我国哈萨克族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为全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方面也将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现实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阿拜的社会经济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阿拜的物质资料生产思想;阿拜的改革开放思想;阿拜的市场经济思想;阿拜的知识经济思想。
一、阿拜的物质资料生产思想
阿拜提出了自然界所存在的的一切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并强调了都是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服务的。第三十八篇:“大地以其孕育的棉花,大蒜,水果,矿产,鲜花;飞禽以其羽绒,肉,蛋;动物以其肉,奶,力气,美观,皮毛;水里的鱼,鱼之鱼籽;甚至蜜蜂所产的密,蜂蜡;蚕吐的丝等,一切均为人类所需创造,没有任何一物能够言明这些是它的,一切皆属人类取之不尽的给养。”
阿拜深刻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创造物质财富在人作为人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物质资料生产,经济生活状况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艺术甚至全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阿拜指出人只有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才能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政治等等。他提出:“首先的是生存,然后才是了解阿拉伯与波斯语。对饥肠辘辘的人来说,何谈理智和荣辱,更无心思求学进取。饥饿与贫穷往往导致亲人不知,邪恶滋生,盗贼蜂起;人们相互恃强凌弱,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只有衣食足,知荣辱,人们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会有心思不但自己去学,还要让自己的孩子去求学。”他认为精神的信仰并不能解决现实的生存问题,第三十八篇:“倘若人人修行是为了圣贤,个个都逃遁现实世界,狂热地投入到教门中去,世界亦将毁于一旦。这样一来,谁来放牧,谁来御敌,谁来织布,谁来种粮,谁来寻找真主为世人创造的宝藏。”归根到底他理解了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该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
二、阿拜的改革开放思想
阿拜创作中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浓厚的社会经济改革思想,阿拜强调了发展多种社会分工,由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科学,依法治国,与其他民族实行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把有学问的,文化素质高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等等。阿拜的这些社会经济改革思想不仅过去还是现在在哈萨克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第二篇:他认为只有实行多种多样的社会劳动分工才能够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改善劳动群众的物质生活。在《阿拜箴言录》第三篇中他提到:“这些都是因为人们只顾去多养牲畜而别无心思的缘故,如果他们也去务农、经商、习艺、钻研科学,就不会沦到这一步。”
阿拜不仅强调了发展农业、商业、科学,同时还强调了发展手工业生产。他认为靠诚实劳动生存的手工业者是哈萨克人中的最好的人(神人)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高度评价了手工业生产。阿拜在三十三篇:“要想致富,就得学点手艺。财富会用尽,手艺却永无止境。不靠偷工减料,而靠扎扎实实的活计谋生的手艺人,当是哈萨克中的人杰。”他认识到了知识密集性高的手工业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号召了哈萨克族青年到手工业场所去从事手工业生产。
阿拜强调了社会劳动在人们伦理道德方面的培育的作用,并号召了哈萨克人务农、经商、习艺、钻研科学等等。在四十二篇:“哈萨克人恶习不改的原因在于——无所事事。倘若他们或去务农,或去经商,哪里还会有闲暇?”阿拜号召哈萨克人不要懒惰、盗窃、骗人、讨饭,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诚实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在四篇:“诡计多端,招摇撞骗,摇尾乞怜,那只不过是没出息的无赖们的造化……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大地决不会辜负那些付出诚实和辛勤劳动的人。”阿拜深刻理解了劳动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并要求青年们积极地主动地参加社会劳动。在三十七篇:“凭着鸿运超群的帝王,不如凭着智慧超群的庶民;倚老卖老的长者,不如自食其力的少年。富足的乞丐——鬼精,没有行动的信徒——阴险。”
三、阿拜的市场经济思想
阿拜创作中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浓厚的市场经济思想.他高度评价了商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了商业在打破封建封锁,改善区域间社会经济联系方面的推动作用。他揭示了作为社会财富象征的金子在当时哈萨克族社会生活中的统治。阿拜发现并批判了市场经济中的不公平竞争及其哈萨克族草原上的表现形式。阿拜从伦理道德角度分析了市场竞争,但没有注意到竞争的经济根源。阿拜批判了当时哈萨克族牧民经济意识淡薄,心胸狭义,消费意识的落后性。阿拜还发现了市场机制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中的调节作用。
阿拜批判了当时哈萨克人在归还赊账时不讲信用的现象,并强调要培育市场经济特有的诚信经济观念,还要拥有一种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比如在第十六篇:“犹如商人们前来讨集赊账时,不是常友人赖账云:‘就这些了,要拿你便拿去,你不拿莫非让我掘地现找难为我不成’。”批判了当时哈萨克族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市场经济关系的发展和成熟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宏观治国学/微观治生学/“人和”/市场营销
现代市场营销学有了强烈的“管理导向”,即从管理决策的角度研究营销者(企业)的市场营销问题。我们把市场营销从微观(企业)、宏观两个方面的管理来研究分析,借用中国传统的市场管理思想“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两方面的思想分析,以实现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
一、宏观管理的治国学
(一)“顺道”
宏观管理的治国学,“顺道”一词属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意思是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管子·形势》)。社会活动,如农业生产,人事,财用,货币,治理农村和城市都有“轨”可循,“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管子·山国轨》)。人们要取得自己行为的成功,必须顺乎万物之“轨”,万物按自身之“轨”运行,对于人毫不讲情面,“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你的行为顺乎它,它必“助之”,你的事业就会“有其功”,“虽小必大”;反之,你如逆它,它对你也必“违之”,你必“怀其凶”,“虽成必败”,“不可复振也”(《管子·形势》)。这是社会自发的经济活动,他认为国家应顺其自然,少加干预,“故善者因之”,须顺应客观规律。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展自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国家要宏观调控,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发展。
(二)重人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得民是治国之本,欲得民先必为谋利。《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国家必须“令顺民心”,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乃为“政之宝”(《管子·牧民》)。因此,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要得人才,先得民心,众心所归,方能群才荟萃,故《管子》把从革事业,注重经济建设,为人民办实事,视为聚拢优秀人才的先决条件,叫做“德以合人”(《管子·五辅》),“人以德使”(《管子·枢言》)。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是人才,因此,我国大中型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做到“求贤若渴”,能否得贤能之助,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
(三)守信
治国要守信,办企业要守信,办一切事业都要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是国家兴旺和事业成功的保证。治理国家,言而无信,政策多变,出尔反尔,从来是大忌,故《管子》十分强调取信于民,提出国家行政应该遵循一条重要原则:“不行不可复”者,“不欺其民也”。“言而不可复者,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复,行而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管子·形势》)。因此,企业的发展,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必须从商品质量、价格、交货期,以至借贷往来,都要讲究一个“信”字。我国历来有提倡“诚贾”的传统,商而不诚,苟取一时,终致瓦解,成功的商人多是商业信誉度高的人。企业形象的塑造,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唯一的途径,就是对顾客负责,诚实守信,使“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最终才能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四)求实
实事求是,办事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看问题不要偏激,办事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过了头超越客观形势,犯冒进错误;不及于形势又错过时机,流于保守。两种偏向都会坏事,应该防止。《管子》提出“量力”原则和“时空”原则,凡是量力而行,“动必量力,举必量技”,“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指挥作战,要知道自己的兵力和装备的承受能力,“量力而知攻”,“不知任,不知器,不可”(《乘马》)。对于企业而言,参与市场竞争,要制定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1)创新制胜。即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以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2)优质制胜。即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在质量上应当优于竞争对手,以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3)廉价制胜。企业对于同档次产品应当比竞争对手更便宜。(4)技术制胜。企业应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实现技术领先,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5)服务制胜。企业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完善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谁能提供更周到的服务,谁就能占领市场,赢得顾客。(6)速度制胜。企业应当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推出新产品和新的营销战略,抢先占领市场,迅速扩大市场,不但壮大了实力,而且能在顾客中形成先入为主的“正宗”、“正牌”概念。(7)宣传制胜。企业应当运用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和销售促进等方式大力宣传企业和产品,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形象。
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
“微观管理的治生学”,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形成的理论,它反映国家的管理和企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人群关系参与”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人和:人和中的“和”就是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对治国来说,和能兴邦;对治生来说,和气生财。我国历来把天时、地利、人和当作事业成功的三要素。《管子》说:“上下不和,虽安必危”(《形势》)。“上下和同”,“和协辑睦”(《五辅》)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战国时赵国的将相和故事,妇孺皆知,被传颂为从大局出发讲团结的典范。
发展市场经济讲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国家的政策,允许企业大胆想大胆干大胆地创新;地利讲的是环境人口密度,人口的流通量,交通环境的发展;人和讲的是公共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企业与政府、社区与公众、消费者之间的信誉关系。企业具备以上因素是成功的关键。
从微观环境来讲,求和的关键在于当权者,具体讲,企业法人严于律己,严禁宗派,不任私人,公正无私,才能团结大多数。《管子》提出“无私者容众”,要求君主切不可有“独举”、“约束”、“结纽”这些宗派行为,不可“以爵禄私有爱”,要严禁“党而成群者”(《法法》)。从国家机构中清除那些嫉贤妒能,钻营利禄,大搞宗派,残害民生的“恶吏”,以改善官民关系。
二、平衡思想平衡思想,即指统计利用对应相等的数量关系
来达到对现象总体内外部联系的一种理性认识。关联性、数量性和平衡性是平衡思想具有的主要特点。国民经济现象及其活动间存在着众多的联系关系,表现在具体的统计核算上,就可以用数量对等方式来反映,从而发挥平衡思想的作用。事实上,平衡思想是整个国民经济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核算原则。因为,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为了保障核算体系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就必须维持一定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对应关系。这种平衡思想在核算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就是通常所说的“国民经济核算平衡原则”。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平衡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为数量平衡等式和核算平衡表两种方式。数量平衡等式,就是反映经济现象有关数量方面平衡相等的关系式。数量平衡等式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典型表现主要是: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量间的平衡相等关系,投入产出分析中“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和“初始投入+中间投入=总投入”的平衡相等关系,资金流量核算中各机构部门及全社会的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平衡相等关系,国际收支核算中遵循复式记账规则形成的贷方收入性经济行为与借方支出性经济行为的对应相等关系,资产负债核算中资产与负债的对应相等及期初(末)存量与期内流量间的平衡相等关系,等等。这些数量平衡等式准确揭示了有关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过程的各种结构变化和其内在联系关系。核算平衡表,就是一种反映经济现象有关数量平衡关系的专门统计表。一切平衡表,都是以所研究对象内在的数量平衡为核心而设计的,它实质上是数量平衡等式的一种表格化形式的反映。国民经济核算中,核算平衡表突出表现在各类核算大量应用的收付式、并列式、矩阵式结构的核算平衡表和复式记账形成的国民经济账户及其体系设计上。生产分配核算中形成的“国内生产总值总表”,以单一式平衡表形式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三个环节之间的基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关系;实施产品流量核算的“投入产出表”,以矩阵式平衡表形式全面反映各部门“投入”与“产出”间的数量依存关系;“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资产负债表”,都以并列式平衡表形式分别反映社会资金运动过程、各种对外经济关系变动、国民经济各部门拥有的资产负债规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而国民经济账户则是复式记账与平衡表相结合的一种“平衡账户”,它既有反映经济现象内在联系的表内平衡,又有以复式记账规则为基础的体现经济现象之间的表外平衡。所有这些核算平衡表,都有着多种确定的数量平衡关系式。由此可见,平衡思想既是国民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内在关系的体现,又是顺利组织和实施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保障。
三、替代思想
替代思想,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用同类替换或类比估算的间接形式对经济现象数量施行统计核算的一种理性认识。在统计核算中,有许多经济现象及其关系都难以直接进行相关的定量核算。事实上,统计核算中的不少经济现象本身就具有相似性或是关联性,在具备一定条件时,这种相似性或关联性就为定量核算中的互相替换或类比估计提供了现实可能,从而使得替代思想被广泛应用在统计核算中,既解决了直接核算的困难,又节省了核算成本,提高了核算效益。替代思想表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主要有“产品替代”、“成本替代”、“收益替代”、“价格替代”和“变量替代”等五种具体形式。前三种替代方式主要发生在产出核算中,因为产出核算的一般方法是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对那些不具备产量或价格资料的产品,就需要使用相应替代进行产出的价值核算。出于化繁为简和构建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的需要,“变量替代”主要发生在投入产出核算中。因核算内容多会涉及到交易价格的确定,导致“价格替代”更多地出现在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和资产负债核算中。所谓产品替代,就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中用同类或近似产品做代替而实施的核算,如工业总产出核算中用折算的产成品核算“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等。所谓成本替代,就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中用有关经济活动的费用成本做代替而实施的核算,如在非营利部门产出核算中,以提供服务活动的成本费用估算政府部门总产出;在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价值增加的核算中,用支出的成本费用核算土地改良的价值等。所谓收益替代,就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中用有关经济活动的经营收入或预期收入做代替而实施的核算,如旅游服务业以营业收入来核算其产出价值,地下资产存量和无形固定资产、无形非生产资产以预期收益折现方式进行核算等。所谓价格替代,就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中用相关产品或资产的价格做代替而实施的核算,如居民住房消费用“虚拟房租”核算,未上市证券价值用已上市证券价格核算等。所谓变量替代,就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中用有关变量做替代而实施的核算,如投入产出核算中用含有直接消耗系数的变量代替总产品变量建立的行模型、在“生产工艺相同”和“制造影响不变”假定下实施的相关推导计算等。显然,替代思想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由其形成的替代方法是施行国民经济核算的有效工具。
大陆法系在法律、法学的历史发展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功不可没。现在看来,仍然有着重要的法律价值和不少的法理精华。原有的法律、法学部门包括新兴的经济法都仍然应该研究它、运用它。但也必须看到,主要发源于欧洲大陆,成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大陆法系,其不少理论观点和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实际和需要。它应该也必须有所改革,有所前进。这在全世界范围来说都应如此。在我国更不可简单地将大陆法系(以及英美法系)作为评断我们法学理论是非和法制工作成败的标准。
经济法的出现,至少在以下十个方面对传统法律、法学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一、把法律、法学与经济直接地、密切地结合起来。传统法学理论多半在原则上和抽象意义上谈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民法也只在微观上渗入到经济领域。经济法的出现使法与经济实现全面、整体的结合,使法对经济的作用大大加强,更有力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二、突破了公法与私法绝对划分的界限。经济法是在西方“私法公法化”和东方的一定程度上的“公法私法化”过程中产生的,是公法与私法在一定范围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它既非私法,也非“纯粹”的公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第三法域,是在公法与私法之间进行平衡协调的“社会经济法。”
三、正确解决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经济法在西方突破了国家不干预市场经济的传统观点,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参与和管理的历史过程。在我国情况正好相反,我们已经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的、全面的和过度的干预和管理,所以,中国经济法的任务是要解决国家干预过多、市场无法自转的体制问题。因此,不能照搬西方经济法早期的“国家干预说”,不能简单地说“经济法是国家之手的法”。其实,无论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法,还是东方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都是在“国家之手”与“市场之手”结合协调中产生的,都是两只手的产物,只有一只手是不可能产生现代经济法的。只有“市场之手”,产生和起主导作用的只能是民法;只有“国家之手”,产生和起主导作用的只能是行政法或实质上是行政法的“经济行政法”。经济法的“双手说”,解决了现代经济法两家产生、形成的共同规律问题,也为现代社会正确处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四、在调整对象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理论中一个法律部门只能调整一种社会关系的“一对一”观点,提出“一个法律部门不一定就只能调整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关系也不一定就只能由一个法律部门调整”的主张。经济法认为,在现代社会,尤其在经济领域,由于经济关系复杂多变、相互交错;也由于法律、法学自身的变化,因此,一个法律部门可以调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社会关系;一种社会关系也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部门从不同层次上,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调整。此种见解主要是就经济、民事关系而言的。刑法是典型的‘一对一“调整模式,所调整的关系在实质上不应混淆,但其调整方法却可由有关的经济法规规定和运用。
五、突破了国家身份的“一重说”(行政管理者)和“二重说”(行政管理者、国有资产所有者)提出国家身份“三重说”(行政管理者、经济管理者、国有资产所有者)、“三种职能说”(行政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以及“三次权利分离说”(行政管理权与经济管理权相分离,经济管理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或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将经济管理关系从行政管理关系剥离出来,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经济法调整对象理论的基石。经济管理关系与行政管理关系有相同处和相通处。经济管理关系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性质(上下层次性),有时也运用行政方法,但两者有着基本区别。经济管理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是对物质利益实体进行管理的关系,必须承认被管理的相对方(经济组织等),是有着自己独立利益的经济实体。在经济管理法律关系中,国家机关和经济组织,都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国家机关仍然可以发号施令,依法行政,但必须对相对方的经济组织承担义务和责任;经济组织应依法接受领导和管理,但也有权对上级国家机关主张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种经济管理关系主要应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管理,而不能以行政命令为主……这些都不同于行政管理关系。
六、突破了“法律只调整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外部关系)”的观点,提出“法也调整那些有着共性的和重要意义的经济组织内部关系”的理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三个内部条例、《公司法》以及一系列财务、会计规则,都是这一理论的法律依据。在现代社会,国家基于社会利益的需要,必须以法律手段对企业公司的“后院”,进行必要的、直接的管理和监督。这表明法律调整范围的扩大和调整功能的加强。当然,对此应严格限定,不可把企业管死,企业大量的内部关系仍应由其内部章程调整。
七、提出了“经济法主体”概念,给纵、横、内部各类经济关系中的各种组织以一个统一的主体资格。若能运用于立法、将可能解决现行法律、法规中许多模糊、疏漏之处,也有助于司法审判中诉讼主体的认定。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转机条例》都规定了企业和政府的关系,这是一种纵向经济管理关系。在此种关系中的企业应属何种法律主体,上述法律和法规均未明确。很显然,叫行政法主体不行,叫法人更不可,因为企业不能以法人身份和政府发生关系;叫企业也不可取,因为“企业”不是法律主体概念。再如,《经济合同法》等几个法规定的“其他经济组织”,又属何种法律主
体,很显然,它不是法人,但也不是合伙。诸如此类问题甚多,我们的立法不应再这样“模糊”下去!经济法主体涵盖了“内部组织”,这也是对法学理论和法制实践的一个突破。传统理论是根本不承认内部组织有任何主体资格的,但是,从经济法所调整的内部经济理论中已经必然引伸出内部组织主体的概念。现行立法实践中将继续会出现这类问题。如两个银行法中的分行、支行,都应属内部组织,法规将会给予它们以统一、明确的规定。只称之为“分支机构”,由银行内部章程调整是不够的,无法满足其地位和活动的需要。
八、突破了“法只是打官司”的观点。持此狭隘观点的人可能已不多,但我们的法学教育中许多方面仍然突出着这种倾向。法律是要“秋后算帐”的,法律也是要为打官司服务的。但这只是法律功能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将可能有所缩小。经济法是天然的法系统工程,其系统调整的思想,将法律调整功能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在经济纠纷、经济违法事件发生之前即发挥作用。通过管理、监督、引导、指导,确立法律关系,保障依法运行,使经济纠纷和经济违法案件不发生、少发生,这对国家、对社会、对当事人,对有关方面都是有利的。经济法当然也要“治于已然”,但更着重“防于未然”。其实,我们当前正在大力推行的“依法治国”的方针,其重点也不是依法追究责任,而主要是指导、引导经济关系的依法确立,依法运行。我国的《产品质量法》不同于西方的产品责任法的重大区别就在于它不是单纯的产品责任追究法,而是将其包括在内的产品质量管理法与产品责任法的统一体。加强质量管理,将产品质量纠纷消灭在其产生之前,这正是我国产品质量法较之西方的产品责任法更为先进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将考察近代宏观经济思想的演变过程。由于宏观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所以,经济的社会背景基本上也是外国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实行市场经济中必然会碰到宏观经济调节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已经历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方面的问题,了解国外宏观经济学派以及在不同时期政府所实行的不同的经济政策和效果,是不无益处的。
宏观经济学派争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价格和工资是刚性的,还是灵活的?
一般说来,主张政府减少干预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认为价格和工资相对是灵活的,也就是价格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有涨有落,市场会很快出清。根据他们的观点,失业现象是暂时的,不值得大惊小怪,从长期来说,市场的力量会使劳动力严重过剩现象消失,只有很小一部分自然失业(这部分人的失业是正常的,无需政府关心)。对一时出现的劳动力过剩现象,他们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让企业和劳动者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对劳动职位的空缺及时信息,鼓励劳动者在不同地区间和不同职业间流动。
他们认为,价格和工资从短期上说是有一定的刚性的,所谓刚性也就是不够灵活,固定不变或只上不下。其主要原因是工会的力量比较强大,要把工资定在高于均衡的水平之上。在这种情况下,非均衡的失业现象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他们的政策主张是,对工会的权力要有所制约,使工资水平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使刚性消失,非均衡的失业现象也就会随之消失。应该说,持这种观点的人可称为右翼观点。
左翼和中间派的观点对价格和工资的灵活性的假设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他们的基本假设是,价格和工资是刚性的,也就是相对固定的,或者只能上不能下。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对劳动的需求发生疲软现象,要削减工人的工资必然会遭受到工会和工人的反抗。即使在某种程度上对工资作了削减,但也不足以解决非均衡的失业问题。而且削减工资的结果反而会减少总需求。
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同样对需求变化的反应显得很不灵活。随着市场的结构变得越来越集中,垄断程度明显增加后,企业对需求不足的反应不是通过削减价格来增加销售数量,而是通过别的办法对付之。如果企业认为需求不足是一种暂时现象的话,他们就增加存货,减少现在的销售,或者减少生产,从而减少就业。如果企业认为需求不足会持续一段时间的话,他们就会采用成本加成的办法,把经济损失转嫁给消费者。如果工资是刚性的,或只能上,不能下,并且工资成本的比重很大的话,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会是刚性的。因此,他们批评右翼观点,认为要依仗市场的力量解决失业的问题是一种奢望。
2.总供应是固定的,还是可伸缩的?
如果总需求发生变化,国民产出会发生什么反应?会对就业发生什么影响?
右翼的观点认为,总需求的变化,对总供应只有在短期内会作出一些反应,从长期来说是不会作出什么反应的。总供应是不受需求因素决定的。它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和数量,也就是整个经济的生产能力,而不取决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水平的扩张只会引起通货膨胀。它不能造成国民产出和就业水平的长期增长。同样,总需求的萎缩从长期来说也不会导致国民产出的下降和失业的增加,它只能引起价格的下降。
因此,如果政府要通过扩大总需求来实现总供应的增加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是一种良策。他们主张,要直接鼓励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不要妨碍市场的正常运作,只有这样,总供应才会增加。这种主张,通常被称为供应学派经济学。
与右翼的观点相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总需求的扩大会促进总供应的增加,如果总需求有足够的扩大,失业率会下降。只要政府保持一种较高的扩张的总需求,国民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增加就会持续到长期。被扩张的总需求刺激的市场会变得充满活力和不断扩张,从而刺激企业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雇佣更多的工人,增加投资,进而增加整个经济的生产能力。
他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政府不能“无为而治”,不能对市场放任不管,相反,要加强对总需求的管理,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波动要及时调节,确保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不同观点主要表现在对总供应曲线的性质的理解上。
右翼观点认为,总需求的扩大几乎不会对总供应产生什么影响,所以总供应曲线是一条垂直的曲线,总需求曲线的扩大,不会使总供应曲线向外移动,结果只能造成价格水平的上升。
反对右翼观点的人们认为,社会生产能力是存在过剩的,总需求曲线的向外移动(扩大)会使国民产出增加,从极端的角度说,总供应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总需求扩大的结果会使国民产出显著增加。
不偏之为中的观点是总需求的扩大,既会使国民产出增加,也会使价格水平上升。如果经济特别不景气,有大量的生产能力过剩,开工率甚低,失业率很高,总需求的扩大会使国民产出增加很多,价格水平上升不大。但是,总需求扩大的效果不是始终如此的,随着生产能力的利用率逐渐增加,生产能力趋向于饱和,总供应曲线就变得陡直起来,企业会发现要增加产出会很困难,对总需求扩大的最直接、明显的反应就是提高价格水平。从长期来说,如果总需求的扩大导致了社会投资的增加和生产能力的增加,总供应曲线会向右移动。从这点来看,长期总供应曲线比短期总供应曲线更有弹性。
3.预期的作用
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预期,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预期主要是指人们对价格和产出的变化会有多快的反应和多大的反应?他们预期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预期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持右翼观点的人认为,人们对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变化会反应很快,特别是对价格变化的预期。他们特别强调价格变化预期的作用。如果总需求扩大了,人们就会预期价格水平就要上升了。工人对工资的增加理解为物价的上涨,名义工资的增加只是一种幻觉,因为工资的增加部分很快会被价格上涨所吞噬。企业对产品需求的增加也被理解为是通货膨胀的信号,开始以增加产出作为响应,后来发现用提价而不是增产的方法更为“有效”。不多时,企业纷纷仿效,整个经济提价成风。企业不久发现工资、原材料等外购物品都涨价了,成本明显提高,企业以此为由,又进一步提高价格,结果价格水平被步步推高。因此,国民经济的产出不会增加,因而就业人数也不会增加,只是价格水平提高。他们认为,总需求的扩大对增加产出和增加就业无济于事,它只是通货膨胀的代名词。如果有什么作用的话,那就是使企业丧失生产的信心,不敢轻易投资,结果长期的经济增长受到严重的影响,就业水平不会因此而提高。
与右翼观点相反的经济学家则认为,预期的内容不是如此简单的。人们是否预期总需求的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这要看现行经济的状况,以及扩张总需求的力度如何,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经济处于严重萧条的时期,失业率很高,社会生产能力严重利用不足,政府以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医院等公共工程的形式扩大总需求,国民产出和就业人数就会迅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预期的效应是有利的。企业对扩大总需求不仅仅预期为通货膨胀,而是预期经济会得到复苏,企业会得到发展,市场也会扩展。于是,企业就愿意投资,结果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国民产出进一步增长,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
因此,对预期理解的差别反映在对总供应的看法上,右翼观点是总需求的扩张不会产生新的国民产出和就业人数,总供应曲线是无弹性的,是一条垂直的线,所以,其效应是直接导致通货膨胀;反对右翼观点的人认为,总需求扩大的结果会增加总供应和就业人数,企业因而会预期国民产出增加。
对这些基本的宏观经济学问题的看法不同,反映在政府的作用上也是存在两种观点的。凡是认为总需求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的人就主张政府不要干预经济,实行放任不管的政策,让市场经济发挥充分的调节作用。要制定的政策就是要保护市场的正常运作,比如,限制大企业的垄断,限制工会的垄断等。从长期来说,国民产出会增加,非均衡的失业率会降低到均衡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扩大总需求的做法,如同饮鸩止渴,毫无益处,从长期来说会影响国民产出的增长和就业。凡是认为总需求会有助于国民产出的增长和就业的人认为,如果听凭市场调节,非均衡的失业现象会长期存在,而且会相当严重。因此主张政府干预,扩张总需求,从而促进总供应的扩张和就业人数的增加。
二、宏观经济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在19世纪,经济学家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持着一种悲观的态度,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为代表,认为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国民产出则以算术级数增长,生产力存在的收益递减的规律会抵消技术进步和新资源以及原材料的发现所得到的益处。在此情况下,政府最好是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鼓励企业的发展,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反对重商主义,主张扩大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国民产出的增长。
到了20世纪,经济学家的看法有了些改变。主要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际贸易也很兴旺,对国民产出的长期增长不再那么悲观了。在此情况下,经济学家更主张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让经济自行发展。当时大多数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相信市场经济的魅力,把资本主义经济描绘成一架精妙的机器,会把社会稀缺资源引导到社会最有利的用途上去,会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就业不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不必多此一举,干预经济。政府所要做的事就是不要过多发行货币,以免引起通货膨胀。
古典学派对依靠市场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要求坚信不疑,任何非均衡的失业现象是摩擦性的,经过一定时期的调整,它终将消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不是很严重,所以,古典学派的观点是占主流地位的,即使有争论也不会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工人失业率骤然上升,上升到了两位数,英国在1932-1933年达到了22%,工厂的开工率普遍不足,国民产出明显下降,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国际贸易额大幅下降。
经济大萧条与实行通货紧缩的政策有关,它使失业现象加剧。回顾这次经济危机,许多经济学家指出,如果实行放松银根的政策,本来的经济情况会好得多。但是,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和理财当局坚持反对把失业现象归咎于需求不足的观点,也不主张放松银根或扩大需求(比如增加政府开支)的做法。
根据古典学派的观点,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不会导致失业,面对失业率上升的现实,他们认为是劳动力市场没有出清的缘故,也就是劳动力的价格没有下降到足够低,使其达到供求平衡的水平。因此,他们主张劳动力的价格应当进一步下降。如果货币工资(劳动力的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总的价格水平下降的幅度,说明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工资下降,会使就业人数增加,从而使商品的价格也进一步下降,市场商品的需求增加,同时出口品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增加出口,使国际收支逆差的局面也得到改善。
古典学派因此主张政府应坚持实行平衡财政预算,甚至不惜削减社会福利,增加失业人数,企图以此“短痛”避免今后的“长痛”。事实证明,古典学派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所采取的政策是错误的,高失业率与需求不足同时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人们逐渐怀疑其理论的正确性和以该理论所制订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凯恩斯认为劳动力的价格(工资)是很难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达到供求均衡的水平的。当需求不足出现的时候,社会对劳动力的总需求下降,但劳动力的价格仍维持在原来水平,结果劳动力出现过剩(失业)。凯恩斯的观点是,即使将工资水平可以压到均衡的水平,但工人工资的减少,会进一步使总需求减少,而且工资减少的幅度难以抵消总需求的减少,从而使市场出清难以做到,非均衡的失业现象将持续存在。企业主可能会发现劳动力的价格的确是便宜了,但由于总的经济状况不好,他们就不会贸然增加生产和增加雇工。结果,经济萧条现象越发严重。
如果总需求严重不足,就会产生经济萧条和高失业率。如果在国民经济中存在着潜在的生产能力和失业后备军的话,通过扩大总需求的方法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凯恩斯认为,可以从财政政策上去促使总需求的扩大,以达到充分就业的目的。政府如果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不足,漏出大于注入的时候,仍然采取紧缩的政策,必然会使经济更加萧条。在此时,政府的正确做法是,不再固守财政预算平衡的政策,而是为使注入大于漏出,这就要求实行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换言之,要减少财政收入(税收),增加财政支出,也就是实行财政赤字,以扩大总需求,让乘数效应发挥作用,达到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
凯恩斯指出,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大性的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有效。因为增加货币供应会有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纸面资产(证券等)的投机,而增加政府支出会直接增加对实物资产的投资,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在经济萧条时期,最好的办法是双管齐下,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扩大货币供应,这就不发生挤出效应,较有效地促进国民产出的增长。
如果总需求扩张过度,总需求曲线外移,社会上闲置的生产能力和资源越来越少,已逐渐接近极限,此时,如果再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会导致价格的较大幅度的上涨,而对国民产出增加的贡献很有限。对此种情况的出现,凯恩斯主张实行相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减少总需求,比如,财政政策方面,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货币政策方面,减少货币供应。在减少总需求时,他还是认为财政政策最为有效,当然他仍主张财政政策应当与货币政策同时实施。
凯恩斯理论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它最有力的冲击是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是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为代表。他以古典货币数量说为基础,适当吸收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包括一些凯恩斯的观点),对经济中出现的滞胀现象作了独特的分析。
货币主义的核心内容是说明价格水平与货币供应数量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弗里德曼分析了美国历史上价格水平和货币供应数量的关系后,得出结论,即: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长期的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超过国民产出潜在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则不可避免。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只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伤害,因为它使人们对今后的投资前景发生怀疑,失去信心,从而减少投资;也因为通货膨胀使本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所以,他们主张政府要对货币供应实行严格的控制,即主张确定货币控制目标。温和的、公开的货币供应目标会有助于减少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率。除对货币供应实行严格的控制外,根据货币主义者的建议,政府应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限制工会的垄断权力,以排除人为的障碍,使市场经济能够正常的运作,发挥市场的效率。按此主张,企业和工人会对市场作出反应,增加产出和劳动,结果使总供应得到增加。货币主义的刺激供应的政策主要精神是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让企业尽情追求自身的利益,使社会生产能力得以充分的利用。
根据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他们认为自然失业率之所以上升(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主要是工会的作用和对失业福利救济的增加,从而使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增加。滞胀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他们在1970年代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人们增加了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结果国民产出不仅没有受到刺激,而且失业率仍居高不下。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美国和英国政府都采用了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的观点,对总需求有所遏制,花费了一段时间,调整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在短期内,失业率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工资上升的调整较慢,需要有一个过程。但从长期来看,根据货币主义者的观点,通货膨胀率会明显下降,最终自然失业率也会明显下降。
坚持凯恩斯观点的学者对货币主义的观点不是完全排斥的,他们也认为,如果总需求扩大过猛,会使通货膨胀率急增,有一部分失业率是不可能靠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得到解决的。无论是社会的总供应或社会的失业率都存在着某种极限。到了这种极限,一味扩大总需求就会产生不良的效果。总供应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到了生产能力利用完毕的时候就变成垂直的了,说明是扩大总需求政策有效性到了极限,再采取扩张性的政策只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对国民产出的增加无济于事,国民经济存在一种潜在的产出水平,这就是社会所有的资源基本上得到充分利用的产出水平,这种产出水平不是完全可以依靠扩大总需求的办法来达到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在一定范围内会导致失业率的减少,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呈反比关系,说明在这个范围内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是有效的。但自然失业率不是靠扩张性的政策所能解决的,如果在这时继续实行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只会引起通货膨胀的继续上升,而对失业率的下降毫无作用。
尽管凯恩斯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货币主义者的观点,但在基本立场上并没有改变。他们认为,通货膨胀的确是与过度的总需求扩张有关,但到了197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不完全是一般性的总需求扩张引起的,过度的需求集中在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过度需求的部门的通货膨胀压力不能被需求不足的部门的通货紧缩的压力所抵消,因为工资和价格都存在着刚性,于是需求转移型的通货膨胀就发生了。1970年代的通货膨胀也要归咎于成本推动的压力,大型的跨国公司过大的经济权力,大型工会的谈判权力和发生的能源危机致使石油价格上升,都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连续发生,工人对每年工资的增加产生预期,但工资的名义增长赶不上国民收入的实际增长。所以,从长期来看,主要问题不是人们对价格上升的预期,而是人们对实际生活水准提高的预期。
凯恩斯主义者对1980年代出现的高失业率归咎于总需求的不足。总供应对总需求的减少呈现出较大弹性的下降。企业对总需求的下降的反应是减少产出和减少对工人的雇佣。企业减少库存,企图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做法,加剧了这种情势。
凯恩斯主义者对货币主义者的观点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过分依仗市场的力量,认为只要把企业和工人都推向市场就会解决问题;二是把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萧条等复杂的经济现象简单地归为货币供应的控制问题。
他们认为,现实的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的不完全性使“看不见的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最佳化。市场供应和需求条件的变化往往反映短期的投机情况,不能正确反映长期的成本和效益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象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它们对短期的压力反应十分激烈,而且过分,对企业的长期投资非常不利。比如,外汇汇率的激烈波动,怎么会使企业家对长期投资出口市场持有信心呢?因为无论汇率突然上升或者突然下降都会损害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经济的自发波动会对将来的需求、供应和价格产生许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使企业减少投资,从而减缓经济的增长。据此,他们认为政府对干预经济责无旁贷,以促进投资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凯恩斯主义者常常引用日本、法国和德国等例子,说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近几十年是经济学家十分活跃的时期,如果把经济学家一分为二,不是货币主义者,就是凯恩斯主义者,未免太简单了。如同经济现象是复杂的一样,经济学家也是流派纷呈,主张各异,面对各自的观点,不是互走极端,而是在坚持自己的主张的前提下,公开的或不公开的吸收合理的成分。当你在一个学府问及一位经济学家的时候,他可能会滔滔不绝,但不会给自己贴上什么学派的标签。学派的划分,在很多场合,是评论家的分析或者归纳。
三、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选择的启示
以上简要地概括了宏观经济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以及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客观经济现象过于复杂,不同的经济学派的政策主张所依赖的假设又各不相同,所以,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很难走到一起来的。不过,全面理解宏观经济的各种思想,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是有借鉴意义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启示:
1.以总量调控为主,还是以结构调控为主?
既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有待逐渐形成,那么单单利用总量调控,就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判断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形成与否,至少有三个标志:一是企业是否能按企业规则行事。比如企业是否有定价的自,也就是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企业是否有用工权,根据需要雇佣和解雇雇员;二是商品是否能在全国市场上自由流通,不受人为的限制和地方的保护和歧视;三是企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否受到所有制的限制,特别是民营企业是否能够根据市场竞争的原则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四是社会资本是否可以根据市场信号自由转移;五是是否形成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税务制度与法规。根据这些标准衡量,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尚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由于如此,宏观的总量调控,就会遇到许多的人为障碍,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总量调节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一个畅行无阻的传导机制。比如,国家增加财政支出的目的是要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前提就是要求企业对总需求的变化反应十分敏感,这样才会产生连锁反应,达到国民经济倍数增长。如果其中某一环节,对总需求的反应并不敏感,就会使乘数效应大打折扣。
可以说,我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着计划经济的痕迹。国家对许多重要的商品价格还实行着严格的控制,国有企业的用工权还受到很多的限制,地方主义还时有抬头,民营企业在行业进入等方面都受到限制,国有企业的资本的大部分是不能流通的,我国的行政和税务制度和法规很多是沿袭计划经济的一套。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恐怕宜以结构性调控为主比较有效。结构性调控的做法,似应表现在:对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即“瓶颈”行业注入必要的资金,使其缓解供应紧张的局面;对生产能力过剩又没有发展前途的“夕阳”行业实行关停并转,对新兴的行业政府宜采取扶持的政策,从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取消“禁入”的规定,使它们能较快地进入短缺的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短缺行业是赚钱行业的同义词),既增加投资的有效性,又缓解社会对特殊商品的供应不足。
2.宏观调控侧重需求管理,还是供应管理?
自凯恩斯以来,宏观经济的视野确实有了很大的拓宽。他所强调的需求管理在调节西方经济方面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副作用,不然,宏观经济思想不会像现在那样混乱。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的好处是对经济的调节比较直接,对解决通货紧缩特别有效。换言之,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只对经济发生大萧条时十分有效。问题是,现在经济的运行并不象1920年代末和1930年代初那样低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与政府调控能力与那时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也就是说,不太可能产生像那时出现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消费严重不足的尖锐矛盾。可以这样说,经济大萧条只是一种特例。它说明,如果不分经济情况的好坏,一味强调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可能会出现弊大于利的结果。它的好处仍然是拉动总需求,刺激国民经济增长;它的弊病是,如果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力已无多大剩余的话,就会引发通货膨胀。从微观层面看,会出现严重的“挤出效应”,排斥私人投资,阻碍国民经济的增长。供应学派的兴起是对片面强调需求管理的一种纠正。
我国真正借鉴西方宏观调节的做法可以说从1999年始,那时我国的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疲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提法和做法正式出现在政府的报告和文件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词,虽然没有什么标新立异之处,但隐喻着扩大总需求的政策意图十分明显。显然,扩大总需求,就是实行需求管理政策。从近两年的实践来看,需求管理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是有一定贡献的,有的学者估算,大概使国民经济增长一到二个百分点,但与人们对它的预期效果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人们对它产生的疑问有:为什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只有发行国债一途?我国屡次增发国债的效果究竟如何?当然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我的看法是,发行国债后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公共工程,是一种正确的做法,要比用于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好得多。问题是,一方面公共工程是否对国民经济的总供应产生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公共工程的乘数效应究竟如何。恐怕两方面的效果都不令人满意。前者,只具有总量调节的意义,对解决国民经济中的“瓶颈”不十分明显(说实在,在需求疲软的时候,“瓶颈”在哪里也难以说清);后者,没有引发新一轮的增产和投资热潮,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对需求刺激的反应不敏感。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没有促进国民经济的有力增长,也没有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回过头来看,如果我们把宏观调控的重心放在供应管理方面,也许效果会好得多。所谓供应管理,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主要是要把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搞好。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国有企业的潜在的生产能力是很有限的,尤其在停产之后,要再把生产重新组织起来,困难重重。有许多国有企业实际上是不破产的破产。在这种情况下要靠需求管理政策来拉动国民经济,使国有企业的机器重新开动起来是难上加难。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就是对宏观调控的信号十分敏感的企业,有了这个条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把企业潜在的生产能力“拉动出来”。
3.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增长,更多地利用市场,还是依靠政府?
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思想的分歧争论在很多问题上主要集中在对市场的看法上。
我们不会也不能对西方的两种学术观点作出裁判。我们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任务是,联系我国的实际,如何正视国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经济的对策。我国长期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虽然我国已正式宣布实行市场经济,但在许多方面还是依靠行政命令指导和调节经济。我国肯定了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但对如何实现这个功能,或者了解甚少,或者做得很少。我们知道,在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写得很清楚,依靠市场要解决三大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计划经济何尝不想较好地解决这三大问题,但计划经济实践的结果是灾难性的。这是现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其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就是我们要在建立市场经济和完善市场经济上多下功夫,政府应当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让市场成长和发育。应当看到,西方国家是市场经济的国家,它们的市场基础远比我们深厚,他们尚且注意或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我们还有什么顾虑,认为让市场发挥自身的作用会使国民经济失控呢。恐怕即使让西方的凯恩斯主义者对中国的现状发表意见,也许他们也会发出“政府干预太多”的感叹。
【参考文献】:
[1]RichardHofstadter.SocialDarwinisminAmericanThought:l860~l9l5[M].Philade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l944.
[2]LionelRobbins.TheTheoryofEconomicPolicyinEnglishClassicalPoliticalEconomy[M].London:MacmillianCo.,l952.
[3]WarrenG.Samuels.TheClassicalTheoryofEconomicPolicy:Non-LegalSocialControl[J].SouththernEconomicJournal,No.1,1964.
[4]JusephA.Schumpeter.HistoryofEconomicAnalysis[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54.
㈢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形式、方法上创新如今的思政工作都将以人为本作为基础思想,将人本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协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思政工作的进行应该采用创新的形式,改变以往单一进行的模式,把传统灌输式教导变为引导和职工自我教育。在创新的同时,一定不能脱离实际,要从实际出发,与客观事实为依据,加强创建精神文明活动在职工思想上的渗透力,将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切实融入到广大干部职工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㈣坚持正确方针,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凝聚力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是思政工作的灵魂。所以思政工作的进行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信念式教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使员工的思想工作与教育工作相融合,用友善、生动、有说服的实例来引导教育,消除其排斥心理和互相之间的隔阂,进而增进交流与合作,提高凝聚力,达到思政工作的最终目的。
选择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教学也常常是遵循一套固定的模式:先复习旧课,列出1、2、3几个概念或问题,然后是导入新课,板书要讲的章、节等内容,并在相当程度上很注意“板书”这一教学环节。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感到板书固然很重要,但也时常觉得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的板书对大学生的思维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启发思考作用的同时,往往更多的起到的是相反的抑制思考的作用。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还没等教师在黑板上写完,学生马上就会产生这样的意识:高中时学过了,谁不知道。其后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想象会是什么情景。因而,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挖掘好的素材,引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介绍、分析、讲解,启发、调动、吸引学生思考,并在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把他们原来有所接触但实际并未掌握好的经典概念予以生动的解释。在这个前提下再板书必要的纲目,我觉得比为板书而板书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功能和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对思想工作在经济工作、业务工作中的意义却认识不高,这是很多地方、很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换个角度,即不但从政治角度,而且从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价值。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华民族的振兴,也是我国走向世界,参与国际范围的经济竞争。我们要发展经济德育论文,要走向世界,就必须立足于人才的培养。人之成才重在素质,人之素质贵在完善,人的完善的素质需要培养。当前,人才素质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一个民族参与国际竞争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决定力量。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人是社会的人。人要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作用,为社会做贡献,必须具备完善的素质。所谓素质完善,就是人的体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结构大体上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物质的,即人的身体条件;二是精神的,即人的心理面貌。人的心理面貌又可分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因此,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德)、科学文化素质(智)、身心健康素质(体),构成人才的素质系统。在这个系统结构中,德智体等是辩证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论文格式模板。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具体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然而,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特殊性和社会实践的复杂性,很容易造成一些人的错觉,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德育论文,从而有意无意地贬低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不同程度地损害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和效果,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情绪。因此,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其意义不仅在于使人们对这项实践活动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而且还在于使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能够正确认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从而更加自觉地把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好。
要正确评价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价值。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其意义更加宽泛。马克思曾经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就是说,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价值只有在人与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只要这个人、这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就表现出价值。所以,价值的本质是能够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的社会效果上,而且也体现在它的实际作用上,是作用和效果的统一。
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与物的价值不同,也与其他工作的价值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表现为人的价值的迭加,它直接体现在人的价值即每个人为社会所做贡献的大小上。由于人具有主体和客体的两重性,因而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具有重大差异。物的价值是以它的属性来直接满足人的需要德育论文,但作为客体的人的价值,却主要不是用自身的属性来满足主体的需要。此外,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而物则只能是价值客体,根本不可能作为主体而存在。人的价值问题,实质上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或群体对社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做的贡献。社会价值的高低,关键在于人对社会所做贡献的多少。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做人的思想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使个人或群体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说,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表现是人的价值的迭加。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是无形价值和有形价值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既不同于物的价值,不同于一般经济管理工作的价值。经济管理工作的价值,是直接反映在生产物上,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它首先作用于人的思想,产生出无形的精神价值,然后再转化为有形的物质价值。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是无形和有形的统一,即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统一。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是动力价值与导向价值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在提供精神动力的同时德育论文,还要发挥导向作用,即把我们事业的每一项工作都引导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这是它的导向价值论文格式模板。一般来说,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价值比较明显,易于被人们看到和接受,因为它最终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转化为物的价值。然而,它的导向价值却往往被人所忽视,或者不被人理解,似乎有了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不经过艰苦细致的灌输和引导工作就可以为群众自发接受。事实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领域矛盾和斗争的复杂性,各种腐败没落的封建意识和资产阶级错误思潮还会不时地影响人们的思想,经常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争夺阵地。那种幻想人们的正确思想可以自发地形成,错误思想可以自发地消失的观点是根本不现实的。崇尚自发性就等于放弃思想政治工作,也就等于自动放弃和社会主义思想阵地。
第四,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是宏观和微观价值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宏观价值指的是它在全社会的价值,比如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等等。思想政治工作的微观价值,指的是它在每一个具体单位产生的价值,表现为这个单位员工整体的政治方向、思想水平、精神风貌,以及生产、工作的效果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德育论文,凡是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它的宏观价值和微观价值必然是一致的,只要把一个单位的小气候治理好了,人心凝聚了,生产效益提高了,实际上就等于具有了社会宏观价值的意义。如果一个单位的发展与社会整体要求发生了偏离,那可能是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或者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所致。凡是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其社会价值和单位价值应该是统一的。
二、有利于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上成抽象的理论课或是大道理堆砌的说教课,显得枯燥空洞,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难以调动。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之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就可以给思想品德课注入活力。教学中,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唱独角戏,而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开放性课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愉快、满意、企盼等肯定态度的极大热情,使之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有利于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能创造气氛,再现有关场景,启发学生思维,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通过点化教学,不仅可以使重点深化,而且难点又能浅解。通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展现教学内容中直观、具体、生动的形象,使学生既看到了形、又听到了声,犹如身临其境。例如,在教学八年思想政治《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一框时,为了突破“如何维护权益”这一难点,我选取了《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通过多媒体把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强化情感体验。我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侵权事件,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主动动手去寻找维护权益的法律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有利于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依据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设计和回放问题,从而诱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引发思考,概括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感受和启发,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也会水到渠成。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如在九年级思想政治《感受社会变化》教学中,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网络歌曲《走进新时代》,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1.你觉得近几年家里的生活有变化吗?2.从人们生活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感受,是否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3.你知道我国社会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及其根本原因吗?通过这些教学情境以及问题的设置,引入思考,让学生去讨论,从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五、有利于增加容量,提高效率
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单凭课堂上教师讲,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借助多媒体传递信息,可以节约教师讲解、板书、做图的时间,大大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信息量,使学生能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功效。例如,如在九年思想政治《感受社会变化》教学时,单凭教师讲“这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这一理论观点,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片、文字资料、数据等,并做出前后对比,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由间接变直接,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大课堂容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传统的教学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尽管很重要,但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避免滥用,千万不能造成视觉疲劳,或喧宾夺主:不能出现以多媒体为主,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盲目追求形象化,而忽略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