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09: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会计专业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同步教学实训
同步教学实训指以理论内容为主或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如会计基础实务、会计核算岗位实务等。同步教学实训在完成日常教学时设置相关实训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要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入手,基于企业职业岗位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确定实训教学内容,同时要在过程管理、考核上科学设计。
2.短期独立实训
短期独立实训指独立安排以实训为主、内容主要针对某门课程或某一岗位,时间相对集中、但通常较短的实践教学,如出纳岗位实训、财务分析实训。短期独立实训一般指4周以内的实训,一般安排在校内完成。少部分专业也可能统一安排到校外模拟实训,主要适用于行业背景较突出的部分专业和学校。校外模拟实训由学校与有关单位统一联系,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统一安排到实习单位,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学校对实训内容可以借助企业真实的环境组织实施,但联系实习单位困难,实习组织难度大,实习费用高。
3.综合实训
毕业综合实训一般指学生在顶岗实习前进行的时间较长、以校内模拟项目为主、内容综合、接近顶岗实习的综合实践环节,如代记账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从经管人才培养目标看,经管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对象不仅要对物,更要对人;从教学组织看,这些工作又难以完全安排到企业真实环境中去完成,因而以校内为主的实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指学生在毕业前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企业担任企业岗位员工,独立完成企业工作任务和学校实习相关任务的实践教学,如工商企业实习。顶岗实习是职业学生更快更好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真正实现“零适应期”的紧要训练时段,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是形成职业学生职业综合技能的关键步骤。顶岗实习任务和要求具有双重性:学生既是员工又是学生;既要完成单位的实习任务,又要按学校要求完成学校的各项实习任务;既受单位管理,又要接受学校的管理。顶岗实习的经历将影响学生的一生,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到位、实施到位、总结到位,教师对学生指导到位、关爱到位,就会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提高,对于促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扩大学校的社会声誉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会计专业职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探讨
1.关于仿真项目的开设
模拟项目指为了满足特定课程内容学习的需要,模拟实际项目所设计的学习项目。真实项目指直接来源于消费对象的实际加工或服务项目。会计实践教学究竟是采用模拟项目还是真实项目更好呢?模拟项目虽然缺乏真实感,但它来源于真实项目却又高于真实限度,能充分满足课程实施的需要,因而在项目课程设计中是非常必需的。
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会计信息处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至少体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完成会计实践教学的部分工作,如通过各类实训软件完成各种课程、单项及综合实训;通过信息技术完成会计数据的处理及信息传递,如运用电算化软件进行核算,运用Excel进行财务分析,通过税务软件进行税款申报处理。因此,在会计实训中,既要注重信息技术本身的应用,同时要注重信息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3.整班实训还是分组实训
1、教学实践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这些只是单纯的教学内容的灌输,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思路产生了闭塞,学生们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与培养社会性的人才相悖。审计教学必须采用新的模式使得学生获取基本技能和更好的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加强对审计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和实践,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不断改变传统的观念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高职教育体系也有待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改变了传统观念对会计专业的偏见。
2、就业发展导向的要求目前的就业压力大,形势较为严峻,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的走向工作岗位,学校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距离,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让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大程度上能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短时间内提升和发展,并且能够很好的参加工作。
二、审核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会计专业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审计教学应该以学为主,以教为辅,不断强化学生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审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还要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兼顾审计实务操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的实践
教学内容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教师要进行引导与多媒体教学资源相结合,实现教师导学-学生自学-教师助学的互动模式,教师进行引导性的作用,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好的促进教学内容的进行。
(三)尝试审计模式训练的方法
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审计相关程序和方法的理解,强化学生对审计技能的灵活的掌握,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身的动手能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就需要实施对学生开展审计模式的训练。
三、审核课程教学在会计专业中的实践总结与改进方法
(一)教师对教学前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助学导学的角色,并对教学内容做好前期的准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程中的相关内容,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得专业知识。
1、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爱岗敬业就是要热爱并尊敬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有崇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是一种优良的职业道德。现代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会计职业本身也是一个诚信的职业。会计工作不仅是为企业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还担负着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任务。如果一名会计从业人员失去诚信,在企业和政府经济财务信息中弄虚作假,必然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甚至构成经济犯罪。因此,在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要时刻告诫学生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对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教育教导学生珍惜会计工作,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会计工作。
2、培养学生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
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公私分明,不图私利。廉洁自律和客观公正是每个会计从业人员都应具备的职业品质。会计从业人员只有具备客观公正的职业态度,才能提供出真实的财务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公信力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挪用公款,做假账等违法乱纪案件层出不穷。因此,在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廉洁自律和客观公正等职业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
3、培养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的职业素养
职业能力是工作者工作时的能力和手段。新时期要求会计专业人员不仅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还要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许多调查研究表明,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专业人才时,不仅仅看重学历和证书,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等。会计工作不仅要求从业者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要熟知国家的经济政策,熟悉财政、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税务、法律、市场营销和外语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适应时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4、培养学生加强法律意识、强化服务的职业素养
我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权益、调节经济行为是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重要特征。会计面对逐步健全的法制,一定要不断加强法律意识,以免在工作中触犯法律,酿成苦果。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要贯穿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避免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误入歧途。
5、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职业判断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职业判断力、工作创新能力也是会计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会计人员在企业内部要具有协调、沟通的能力,对外要涉及谈判、联络和交际等,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开始培养其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这是会计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避免不了会遇到困难、挫折和疑惑。所以,其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务实的工作态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工作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敏锐的职业判断力是新时期会计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在会计准则同国际逐步趋同的大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并在会计实践中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会计专业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精神,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精神,无私无畏、敢冒风险的精神,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在就业竞争和职业生涯发展中占据优势。
二、科学有效展开会计专业职业素养教育教学实践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深,中国无可厚非的也要融入到世界的潮流中。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鉴别真伪的能力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现在教育教学的重点。会计是经济生活中极其重要的职业,也是掌握“财政大权”的职业,自然也就面对着形形的诱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也推动了社会道德文化修养的进步。
1、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职业技能教学课程体系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通过设置不同门类的专业课程来体现,所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安排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还可以整合课程资源,融入职业素养教育,构建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教学体系。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将会计职业素养培养和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之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传统职业理论课程偏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实用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专业课程中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以就业需求和职业发展导向为基点,通过课程改革实践,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道德修为,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到每门课程中,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凝练并升华。
2、创造会计文化氛围,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同时强调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将是未来会计行业的主力军,在校期间既要打好专业基础,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在校期间,会计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会计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启蒙的作用,创造会计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体会会计职业的真谛,使学生成为既有扎实会计专业技能,又具有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3、建立高素质的会计教师队伍,用教师的专业人格感染教育学生
会计文化底蕴是形成学生职业人格的内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逐步积累起来的。教师的形象和人格对学生专业人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用自己的专业人格去感染和熏陶学生,使学生积淀会计文化。作为会计专业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更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建设,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好榜样,用自己的专业人格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建设具有教师资格和过硬专业技能的“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是培养学生娴熟技能和良好职业应变能力的重要条件。
4、在实践实习环节渗透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会计专业的实践实习中渗透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到良好职业素养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代会计教育教学实践要改变传统作业式的模仿模式,要设计市场环境下的会计工作情景,这样更具有仿真性。同时,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判断和选择的权利,在把控整体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政策和制度,在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关系时,培养学生自主处理问题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大有好处。学生学会以会计人员的身份处理问题,体会和领悟会计人的特点,对今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人对效率和效益的认识,对数字的敏感、对工作的严谨认真、对事物的实事求是等特点,都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践实习与职业发展的实际工作接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会计人才。
1、实训教学岗位针对性不强,技能训练以仿真软件为主,真实性不够,没有根据企业会计不同岗位工作任务组织教学。
2、由于专业岗位的特殊性,企业一次性接纳顶岗实习的学生数量极其有限,学生参与企业真实工作的机会较少,实现校企合作的难度大。
3、实训课程的使用教材实质上成为专业主干课的配套练习题,应用性内容相对缺乏,适合于“工学结合”的实训教材建设滞后。
4、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方法较为简单,评价标准难以统一,与会计岗位能力要求脱节。
改革理念及思路
鉴于以上分析,探索高职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借助会计师事务所丰富的企业会计实例,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项目,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发紧密结合会计实务的实训教材,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形成职业化的教学环境,并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展项目———学生考核评价,完善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课程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与会计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最终形成基于校企联动、项目运作的高职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企业多方面岗位能力、满足企业需要的财会人才。
改革的内容
(一)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成为其业务分部。校内会计实训中心的建设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有力途径之一,但校内的仿真实训还不能够解决学生的顶岗实习问题,学生与真实环境下的会计工作尚未“亲密接触”,学校要走出去,为财会类学生拓展实习实训的空间,因此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就成为拓展学生实习空间的首选。我院与当地几家会计师事务所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签署了深度合作协议。会计师事务所同意:学校成为其业务分部,教师可以分批到会计师事务所专门进行项目式运作的培训学习,专业教师可成为其兼职业务员,事务所成为学校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根据高职教育的需要,选派单位业务骨干到学校开展教学或讲座活动,接受学校派出的若干学生来企业进行为期时间不等的实习;在不损害事务所利益的情况下,为学校师生开展产学研活动提供便利;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项目,会计师事务所、学校共同开发实训教材;指定专门人员对学校所派学生进行指导,或为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提供便利;帮助毕业实习的学生制(修)订实习计划,使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二)基于项目与会计师事务所校企联动,开展实训教学。借助会计师事务所掌握的丰富的企业会计实例,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项目,以项目式运作为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围绕企业真实经济业务处理过程,结合学生项目分组,完成不同类型企业项目式运作训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
基于项目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校企联动,开展实训教学,联动的方式主要有:
1、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中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成为我院的财会类专业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开展专业调查,根据专业调查及专家意见反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调整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增加会计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增设了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使实训课的比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由原来的40%调整到现在的50%,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2、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团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来我院开展讲座活动,增加学生对会计职业生涯的认识,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成为我院的兼职教师,利用其所掌握的丰富企业会计案例承担教学任务。如2011年11月23日邀请温州金算盘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赵黎明老师对学生进行关于温州服务业真账实践操作的培训。
3、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分批到会计师事务所专门进行项目式运作的培训学习,专业教师也可以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兼职业务员或企业财务部的员工。目前项目组成员和实训课教师团队中已经有多人到事务所学习或到企业挂职锻炼。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实现四方“多赢”,即学校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困难,在校企合作中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有利于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变“纸上谈兵”为实战;学生有利于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便于毕业后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会计师事务所分享了学校资源优势,有利于自身加快发展。
(三)基于项目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考核评价学生。以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为依据,以项目为依托,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展项目———学生考核评价,实现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与会计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
实现改革的路径
(一)创新“工学结合”实训教学模式。以会计业务链为主线,工作任务为节点,根据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在实训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利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项目式运作模式,对学生按项目分组,由教师带领项目小组以真实的企业经济业务为训练载体,围绕项目进行学习和训练,创新“工学结合”实训教学新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基于项目运作的实训教学,学生按项目分组,打破了传统实训同时、同地、同内容的限制,增大了教学管理难度。
(二)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借助会计师事务所掌握的丰富企业会计实例,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项目,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发实训教材,使教学内容尽可能接近职业环境氛围,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目前,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设置《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时,基本是依据会计专业要求制定的,主要强调会计实务的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没有体现作为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培养的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目标,更没有细化不同专业具体的会计教学目标,直接将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作为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使得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会计课程时,感到负担大,目的性不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会计教学内容不合理
目前,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使用的会计教材偏重于会计核算,按照培养会计人员的方法和顺序进行讲解且以核算为目的,使得《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晦涩难懂。由于《会计学》是会计专业的第一门专业核心教材,其基础理论一般从会计的产生、发展过程开始,其余还主要包括会计要素理论、会计账户理论、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确认、计量和会计报告,以及若干个账务处理程序等。这样的教学内容对于会计专业而言,无疑是必要且合理的。但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则显得会计的基础理论偏深、偏多,尤其对其中的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和账务处理程序等,就显得更加深奥难懂了。
1.3会计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虽然课堂讲授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控制教学进度,及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导,但对于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会计学》课程,单一的讲授会使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机械、被动,逐渐让学生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
1.4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
很多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待《会计学》这门非专业课程,一般主观上不够重视,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他们认为整天与课本上的数字、账户、账簿和报表打交道,将来就业也不大可能从事会计专业相关的工作,会计知识基本不会用到,对自己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帮助,因此只有少数学生仅仅按部就班地为考试而学习,按照老师的要求参与课堂和完成作业。
2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建议
2.1明确会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改善教学效果的根源,只有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才能引导教师教学的方向和学生学习的目的。在制定非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对会计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并且体现以下思想:第一,教学目标建议定位于使学生具有会计性思维和运用会计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基础会计知识的目的;第二,促进学生运用和把握会计信息,熟练掌握会计报表的阅读分析方法,并灵活运用会计信息为生产和管理服务。
2.2合理确定会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需要,因此在确定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时,应针对不同专业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注意内容适中,重点突出。考虑到教学学时有限,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在理解会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会计信息分析的能力。具体建议:对于会计学原理,简单介绍会计的概念、复试记账等基本理论;对于财务会计,着重以会计等式为出发点,利用会计要素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运动的内在联系展开讲解,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在企业筹资、储备、生产、销售等不同环节间的流转,最终为学生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结构及意义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其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
2.3灵活运用科学有效且多样化的会计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受教学学时限制,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训课,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课后参观企业会计工作等。案例教学法。例如在给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介绍财务报表时,可以以某上市公司为例让学生结合本专业知识,分析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思考讨论,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会计学》课程知识容量宏大,教学内容庞杂,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争取更多的教学时间;同时,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免对课程内容感到晦涩难懂以及枯燥乏味,对会计中涉及到的账表和凭证缺乏感性认识,我们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视频或实物等演示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专业服务的,对他们而言,不是要成为会计岗位上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专门会计人才,而是通过了解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般程序,熟悉会计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在将来的经济管理工作中能够分析和使用会计信息,成为符合当代经济、社会会计发展的时代对人才需求的通用性、综合性人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从知识目标看,应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工作主要的原理和流程;从能力目标看,应使学生能够结合专业理解会计信息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分析和运用会计信息;从素质目标看,应培养学生应用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明确了教学目标,各专业的学生也能够理解本专业学习《会计基础》课程的目的和作用,比如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庞大而先进的ERP管理系统在企业的运用,其覆盖了企业所有的部门,需要各部门联合处理信息。作为销售部门来说,这时就不仅仅只负责业务联系,更要负责销售结算手续等,所以要求各部门人员都要熟悉业务流程和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当营销专业学生认识到学习会计课程与他们将来的就业密切相关时,自然就会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二)整合教学内容,强调综合性和针对性
根据教学目标来选取和整合教学内容,应摒弃原有的传统观点,不再追求会计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针对性。总体设计思路是一要删除会计核算的内容,以适用为原则简化教学内容;二要调整教学内容顺序,从报表结构框架开始引入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基本原理;三要增加适合各专业的财经知识和财务知识,利用专题讲解来体现各专业的针对性。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授课内容,比如财务专题就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来选择相应专题或者补充。并且各专业的特点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市场营销专业应侧重编排销售、仓库、物流、税费计算等内容。在举例和讲授凭证等内容时,可以选择相应的销售业务结合供应链知识讲解业务流程以及票据在各部门之间的传递,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开具销售发票的实践操作等。
(三)以学生为主体,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立起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更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2011年,萨尔曼•汗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使翻转课堂成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和改善目前学生课后不会主动学习的现象,更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翻转课堂与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的运用都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所以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已成为教改的必然趋势。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拓展为课堂上的教学和课堂下的教学,由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化为先学后教。首先在课堂下,学生需要提前学习教师录制或者网上下载的教学微视频,对视频讲解做出笔记,在学习过程中记录自己遇到的难点,这些难点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微博、微信群、QQ群等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就学生没有学懂的知识点、完成任务时遇到的困惑,师生共同探究和解决,最后通过课堂提问或小测试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初级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会计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改变会计教育观念,加强和改进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实践性教学是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特征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等特点。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性教学是职业会计教育的重要特征,离开了实践性,什么技能、技巧、运用能力、操作能力等等,就无从谈起。作为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面对新的会计环境,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技能高手、管理高手。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会计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实践性教学的好与坏,是影响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环节,是中职会计专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
尽管中职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中初级应用型会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从目前的教学效果看,培养出的人才,在实践技能方面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甚至引起用人单位强烈不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尚未转变。在会计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上,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模式,过度的重视会计知识的灌输,强调会计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面对接受直接会计经验为目的.强调按照职业活动体系来组织会计教学强调会计知识的实践性、需求性和应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
(二)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实践性课时偏少受过去计划经济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在会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上仍偏重理论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数偏低。职业教育强调的是‘‘用什么学什么”。理论教学的任务是传授从事相应职业所需要的最实际、最基本的知识.能为技能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以够用为度。然而传统的会计专业在教学计划上仍重视理论性教学,轻视实践性教学,不能满足专业应用技能的培养要求。
(三)在会计实践技能的训练方式上,采用封闭式训练很多学校都配有专业的会计模拟实验室.采用封潞式的训练形式。即按着教学进度计划,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然后期中、期末或基础理论全部学习完毕后,利用一段时间在教室或模拟实验室完成所谓的实践技能训练,造成会计专业理论与会计实际严重脱节,结果是既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又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光。
(四)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教师队伍的现状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输送实用性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部分是普通高校毕业学生.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历,自身动手能力不强,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只有“纸上谈兵”传授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中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就难以有效的落实。
三、改进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会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要获得良好的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必须首先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而当前的情况是,大多数中职会计专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综合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是提高会计教学水平的关键。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实习.建立教师实践基地。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运用已学知识等能力。比如,可以由教师限定阅读内容提出问题,或者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或者阅读后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加以总结引导等方式,达到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经济业务,如企业债券,可先让同学们讨论、分析、比较,最后教师参与,从而让学生分清区别和联系,正确处理经济业务。对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一是将教材中抽象说法具体形象化;二是将难记的概念进行分解,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二、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1、会计专业大学生缺乏诚信教育的文化环境
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基地,实践中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与研究,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职业道德、诚信程度的教育与培养。由于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长期培养的是专业性人才,只注重掌握具体岗位技能的工作人员。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会计专业大学生培养目标的缺乏息息相关。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大学课程的设置基本都是专业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与职业相关的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没有把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任务中来。
2、会计专业大学生教育缺乏科学的体系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是以会计专业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审计等为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这种教育教学的环境中培养出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实践中,大多数老师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这种方式难以使学生重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如何充分利用实务演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与主动性,提高大学生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应措施
1、优化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诚信教育的文化环境
高校是人才输出的摇篮,同时是职业道德教育、诚实教育的主要课堂。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优化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诚信度至关重要。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育人功能。优秀、高雅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侧面反映,对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科学体系,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的指导,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快速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位。通过高校文化建设来促进会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诚实守信的优秀道德品质。增强高校会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校风学分建设、治学、创造精神的培养,可以反映出高校的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在促进学风与校风建设的同时,要发展先进文化的思想的建设,坚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建设和谐、正确的高校校园舆论氛围。其次,加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文化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方向与信念的体现,培养蓬勃向上、勇攀高峰、勇于创新的精神就要加强制度建设,通过科学完善的制度,形成压力,增加动力。只有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营造一种开拓创新的氛围,保持千帆竞发的竞争态势,在公平、和谐的竞争环境中逐渐培育会计专业大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优化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典型实践环境
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实际中逐渐培育大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高尚情操。优化典型实践环境是优化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走出课堂接触实际操作,亲自体验,不断感悟与提高技能。典型实践环境包括通过对典型场景的参观、典型人物的访问调查和教育过程、内容融合所酿成显示的特殊氛围。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才能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真正的技能,将感性认识深华到理性认识。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到相关单位实习、聘请专家到课堂讲座形式的专门课堂,提高会计专业大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对诚信的重要性。
二、增值税重新解读:基于经济、法律、会计及理财维度
在会计专业增值税法教学中,要从经济、法律、会计、理财四个维度深入把握。
(1)经济维度。税收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经济问题,体现了社会财富在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增值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最大,同时又具有税收中性的特点,征税不影响企业生产组织的形式,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是一个良税。增值税转型解决了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提高其整体竞争力。随着“营转增”试点地区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增值税不重复征税的优点将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
(2)法律维度。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学习增值税,一般都是从相关法律法规学起,这些法律法规是对税收征纳的规范,体现了国家的立法意图。增值税学习中有些法律言语需要特别注意,比如“货物”特指有形动产,“非正常损失”仅指因管理不善引起的丢失、毁损等,而不包括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如果理解不到位,就会在工作中出现错误,多交或少交税款,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
(3)会计维度。涉税业务的处理及纳税申报是会计人员的重要工作。税收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到纳税人的利益,需要会计人员准确核算,并能给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4)理财维度。会计人员不仅需要“会计算”应纳税款,还需要“会算计”,懂得如何运用税法知识,规避税收风险,合理减低税负。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一定要考虑税收的因素,避免不了解税法而遭受损失。增值税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免税陷阱”,由于增值税税款抵扣制度的特殊性,对某环节产品免税,相关企业不一定真正受益,反而还可能利益受到损害;同时税收收入不一定减少,反而还可能增加。如果对增值税制度理解不够深入,贸然享受免税优惠的话,很可能会使企业受损。
三、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例析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税款抵扣制度,既要计算销项税额,又要计算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各自涉及很多因素,并且各个因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相关教材包括CPA教材大多都是对增值税相关政策的简单罗列,其逻辑体系并不清晰,更没有对各个因素间内在的联系进行阐述。学生在学习时由于脉络不清晰,很难理解和把握。笔者将增值税销项税额分解为增值税征税范围、销售额、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税率等四个因素;进项税额分解为准予抵扣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及抵扣时间等四个因素。在会计专业教学中采用八步法,把这八个因素一一讲解,并探讨其各个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笔者以中秋节发月饼是否应该征收个人所得税为例,探讨增值税八步法。若某企业中秋节前将一批月饼送给员工和客户,如果月饼是外购的,那么增值税如何处理?如果月饼是自产的,增值税又如何处理?
(1)征税范围。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包括货物的销售、进口、加工及修理修配,这是其一般规定,一些特殊项目和特殊行为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将月饼送给员工和客户,涉及到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属于视同销售货物。本例中,将外购的月饼送给员工,不属于视同销售;将自产的月饼送给员工,将外购、自产的月饼送给客户,属于视同销售行为,应该计算其销项税额。
(2)税率。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我国增值税采用比例税率,根据行业或产品不同分别实行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和零税率。本例中的月饼税率为17%。
(3)销售额。增值税销售额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一般是含税的销售额,计算时需要还原为不含税的销售额。对视同销售征税而无销售额的,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一是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二是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三是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本例中,如果是自产的月饼,其销售额应该按照上述第一种或第三种方法确定;如果是外购的月饼,应该按照上述第二种方法确定销售额,一般来说买价应视为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
(4)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就是增值税销项税额确认的时间,本例中应为月饼移送的当天。应当特别注意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会计上收入确认时间的区别,如采取赊销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且有书面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当天,而会计上收入确认的时间一般为销售的当期。若发生赊销业务,合同约定6个月后收款,则在销售当期确认会计上的销售收入实现,但不确认纳税义务发生,会计分录为: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6个月后收款时,不论是否收到货款,均应确认纳税义务的发生。如果收到货款,则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没有收到货款,则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实行“以票控税”法,要想抵扣进项税额,必须取得合法合规的发票等扣税凭证,具体包括四种情况: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运输费用结算单据或运输发票。本例中,如外购月饼,应当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如自产月饼,则应取得生产月饼购入的原材料相关的发票。
(6)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合法合规的增值税扣税凭证是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能否抵扣,还要看购入货物的用途,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本例中,外购送给员工的月饼,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而外购月饼送给员工,恰恰不属于视同销售行为。从公平税负的角度,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是对应的,原则上不应该出现能够抵扣进项税额,却不计算销售税额的情况,也不应该出现需要计算销项税额,却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纳税人自身的原因除外)。本例中的几种情况,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是一一对应的,将外购的月饼送给员工,不属于视同销售,同时其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将外购、自产的月饼送给客户,将自产的月饼送给员工,属于视同销售行为,应该计算其销项税额,同时进项税额也可以抵扣。
二、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每个专业的会计教学一定要做到与专业知识相衔接。会计教师要明确,非会计专业会计的教学的目标不同于会计专业,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侧重会计核算,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侧重的是培养懂得会计操作知识、懂得使用会计知识的企业、社团组织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为了保证会计教学与专业内容相融合,要求会计老师一方面要学习和了解各个专业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应该去企业实践,加强会计实践能力。这样才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建议学校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保障教师企业实践的时间和利益,把每个教师的实践学习落到实处。每个专业的专业知识都在更新和变化,而每个专业的教材都有滞后性,每个教师既要上课又要去企业,二者难以兼顾。而且去企业是自己的事情,没有任何的措施加以保证,致使老师缺乏去企业的积极性。中国职业的特点,不允许一人有多个单位,这就制约了教师不能挂职其他的单位。企业的职员来学校上课也受到企业规章和时间的约束。我们需要借鉴日本、德国等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国家设置专门的职业能力开发大学培养高职教师,还有较完善的教师继续培训的机构。在笔者12年的教学生涯中,只参加了用友公司的培训,而且是盈利性质的。我们呼吁政府加快设立职业教育的培训机构,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改革课程设置
为了保证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形成基础会计和电算化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建议基础会计最好开设在第三学期。这时候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到学习会计的必要性。基础会计的课时量最后在90课时左右,可以适当加上30课时的电算化,这样才能形成一门会计技能,也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调整教学内容
结合专业特点确定教学内容,而不能照搬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比如物流专业的会计内容主要侧重物流活动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物流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环节的会计核算,物流成本核算,营业税的计算等。连锁专业的会计内容主要侧重商品采购、商品配送、商品调拨、商品调价、门店销售业务的会计核算。与专业相结合的会计教学才能突出专业特色,才能更吸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