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09: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心理学职称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只注重从知、情、意、行四方面人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一堂课的教学都是从外到内,自上而下地灌输.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发生严重脱节.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而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造就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因此,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是使课堂唤发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为基础设置三个课程模块,并与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为主导的生活和哲学并列,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设计为四大模块。这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涵义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1.教师:立足生活,改造教材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政治书本知识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用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在高二《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中,笔者大量地加入了本土的“宁村抬佛”汤和文化、“张璁文化”、“永昌堡抗倭精神”、“温州鼓词”等内容,与课本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
2.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根据多年来政治学科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三环节教学模式”。
1.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入
教师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由于学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办法,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从而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例如:在学习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模块“意识的作用”一节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物质要决定意识。那么大家思考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建造的校友楼,在建造前要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去建造,那是否意味着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在造楼的过程中,图纸(意识)究竟起什么作用呢?教师顺势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意识的作用”。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从而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2.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置疑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知识的具体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平台。
第一,创设直观化的生活情境。教师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结论——体验成功,学习终身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在学习《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调查龙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皮革、不锈钢、电器等发展状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示一些直观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使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快乐。第二、创设体验性的生活情境。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有话可说.有情可感,深刻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小记者”走出课堂,采访龙湾区相关企业、领导干部和村民,调查本地环境变差的真正原因。“小记者”争着向有关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提问.比如:你们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们认为实行什么措施才能有效制止环境进一步不受污染?环保局或政府来此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吗?有没有试着改变环境,等等?采访回来后,在课堂上大家又对自己的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评论,评出“最有价值”“最有深度”的问题奖项。接着,教师趁势提出问题,运用调查资料,并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局部经济利益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给学生以无限的情趣。
3.总结升华知识,服务生活
总结能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思维方法科学化,使情感体验逐步升华为价值观、人生观。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以及涉及到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框以后,在同学生共同总结了课堂的内容以后.让学生去分析龙湾当地养殖业的实际问题:为什么前几年价格很高的文蛤,今年价格比较低,为什么前几年收益丰厚的养殖户,今年却陷入困境,有的濒临破产?如何才能使养殖户尽快地走出困境?这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明白了价值规律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生活化教学要把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原于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完善。学生通过学用结合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21世纪的主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做出应有的思考和总结,尤其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引路者,都应积极应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如何才能有效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呢?以下是我在这一方面的浅谈:
一、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1、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政治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今天,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倡导下,现代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和谐课堂”为目标,教材、教学条件等物的因素被归置回本来的位置——即教师和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运用对象,“围绕着目标的达成,学生是直接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是非直接的、非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优化课堂结构,必须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和教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2、有效整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鼓励者、促进者、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情境设计和模拟以及“活动化”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用处,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强化学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此,我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之进行强化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种是基于“知识框架”的学习法。“知识框架”法需要明确四大基本原则:第一,主题在中央;第二,每个分主题都有一个主要的分支:第三,每个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第四,如果可能的话,给每个画幅画。有一句名诗是这样写的:“领新标异二月花,删繁就简三秋树”。我对“知识框架”法的要求就是这样:一是知识重构,二是简洁明了。
另一种是“点线面一体化”的分解综合学习法。点,即是知识要点、知识基本点:面,即是知识网络、知识“大厦”;线,即是点与面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规律,培养创新能力。
第一,注重对书本知识、人生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观察。
第二,注重对书本知识、人生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反思。
二、养成分析综合、辩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风和习惯
哲学政治探究性教学围绕目标与情境,以“探究共享”为价值理念,注重思考、表达和交流,形成正确的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教师应该多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适宜探究的教学法。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探究为主要线索和链条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实施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关注问题、引发问题、探讨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生成新问题的问题探究中生成教学过程。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称为“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围绕实际案例进行探究共享,综合运用自学、讨论、启发、讲授和谈话等手段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共享,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与方法,活跃学生的辩证思维,养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本索源、合作交流的学风和习惯。实施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重在组织、坚持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所以教师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
3、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划分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发现、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对任务进行反恩。实施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对建构学习、探究教学策略进行有机整合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卷中将课程设计定义为:“课程设计是课程的组织形式或组织结构。它取决于在两种不同的编制水平上的决策:一种是概括水平,在这一水平上要做出价值选择;另一种水平是具体水平,在这一水平上涉及有关课程因素的技术设计和实施问题”。施良方在《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一书中提出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目标有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种取向,课程内容包含教材、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廖哲勋教授认为:“课程内容是一系列比较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
1.3心理素质拓展课程设计的相关研究
心理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是体验式教育。杜威所倡导的“从做中学”的思想对后期的体验式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体验式教育的理论代表还有皮亚杰、库伯等。皮亚杰的学习和认知发展模式把学习看作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辩证过程,即经验被同化于概念之中,同时概念也要对经验做出顺应。库伯通过对杜威、勒温、皮亚杰的学习模式的回顾,把学习描述为一个起源于体验并在体验下不断修正并获得观念的连续过程。但学校的“素质拓展训练”在形式和内涵上又有了新的丰富和延生。学校心理拓展训练从最初的“团康模式”向“综合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已经不断的完善并丰富。“团康模式”最初是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所产生的一种培训模式,是一种旨在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快乐开心的培训方式。“团康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开心、刺激、好玩、新奇和惊险。它通过简单的活动,营造快乐、活跃的现场气氛,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训练模式”是指通过有挑战性、趣味性、震撼性的训练项目来达到学员体能上的锻炼、精神上的震撼,同时考验学生的应变及团队的协作、组织领导、危机处理等能力。目前很多社会上的拓展训练学校多半是采用“训练模式”。“认知模式”实质上是指通过项目的体验实现有意义的教育,教育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或者启发学生的情感。“综合模式”是学校心理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在经历了一要素论、二要素论、三要素论之后所出现的多元要素构成的教学模式。
2.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课程设计的思路构建
2.1课程目标设计
20世纪初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开展强调了对课程目标的重视。有学者认为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以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实现及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被定义为目标模式,其经典形式为“泰勒原理”,即通过目标的确定、经验的选择、经验的组织及结果的评价的回答,构建课程设计的模式。美国课程理论专家蔡斯(RobertS.Zais)将课程目标划分为课程的总体目标,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目标三个层次。其中第三层次上的课程目标是指课堂教学的最近成果。本文采用第三层次的课程目标,并将课程目标理解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预期学习结果”。
2.2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类:基础类项目、破冰类项目、激发类项目和升华类项目。课程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以及每次课程的具体目标选择适当的项目进行组合,以实现心理素质拓展课程的有效性和系统性。
3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课程实例分析
大一新生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他们带着期望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环境中,彼此渴望交流,但是常常不知如何迈出第一步。相对与中学的课程,大学的课堂相对松散,没有固定的教室和时间让同学之间有更多频繁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有助于让班级同学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有更好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本文以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心理素质拓展课程为例,就课程目标、班级规模、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分析。
课程目标:从个人层面上,提高新生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团队层面上,增强班级同学熟悉度、集体凝聚力、提升团队意识。课程班级规模:30—60人。
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主要选择破冰类和基础类的项目,项目的选择遵循有的放矢、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学生、教材和教法,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在学生想学、爱学、乐学的积极状态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新颖的导入,以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兴趣是一种学习品质,是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内在力量。而课堂教学的新颖导入,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所说:“每节课的导入都要让学生的心灵震撼,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通过新颖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充满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时,我们针对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感知范围差距较大的现状,启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中的媒体素材,以关于南沙群岛的精彩视频导入新课。当学生在屏幕上看到绵延无尽的海滩,清澈明亮的海水,五彩缤纷的龙虾、燕鱼和海龟以及汹涌的海潮托起的一团团、一簇簇洁白的浪花时,无不为之所感,为之所叹。这样导入新课就使原本略显枯燥的语言文字呈现出新奇和动感,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推动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
二、艺术的授新,以思维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授新。艺术的授新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关键。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快乐地学习语文。首先,教师要把微笑、信任和关怀带进课堂,追求教学语言的亲切、幽默,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处理,密切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实现知识的互联互通。如在教学《》时,可联系思品与社会中的相关内容,降低教学的梯度和难度。第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尽量通过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示语文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愉悦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将课文与PPT课件的同步展示结合起来,避免了语文学习的单调与枯燥。第四,积极启发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就具体教学问题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用探究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增强课堂活跃度。如在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我们就组织学生就“妈妈、托利亚在传递雨衣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为什么萨沙自豪地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表现出怎样的美好童心?”等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自主掌握知识、发现真谛。第五,挖掘课程资源,组织学生自主演绎课文,延伸课文内容。如在学习了《负荆请罪》后,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补充阅读,设计编写独幕剧,并以小组合作表演独幕剧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三、精巧的练习,以训练优化课堂教学
必要的语文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的经常性实践活动。练习在精而不在多,精巧的构思和布置语文练习,既能够满足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也能够避免单一的、机械性重复,使学生摆脱课业过重的负担。小学语文课堂练习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比如将练习题设计成“欢乐大比拼”“夺冠abc”“智力123”等竞赛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实现学习目标。练习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相应的梯度和层次,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在其中找到成功的乐趣。语文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随机的问答,特别要注重练习的实践性,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练习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四、完善的评价,以激励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定,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都有喜欢被肯定、被鼓励的天性,教师的课堂评价对于学生发展兴趣、巩固知识、强化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遵循欣赏、发现和激励的原则,从情感的维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生个性的评价语言,多给学生几把标尺,多给学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从多个角度做出艺术性的、有针对性的、贴近学生心灵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教师的评价中找到超越的自我,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出坚实的自信。使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得到更完美的发挥。
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是摆在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认真研究新课程理论,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不断反思、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鲜活、精彩、灵动,让学生在不断优化的语文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中职《电子线路》是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任务是学生具备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色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川。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
1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职电子线路教学模式—情境创设式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环节。为了让学生在电子线路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基本的、内在的、个性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对电子线路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刻的变革,才能积极面对21世纪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和对学校教育的期盼。而造就会学习、善思考、敢质疑、能创造的发展型人才依赖于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根据我校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现状,作者担任教研组长和课题负责人的身份,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根据中职生特点与电子线路课程性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实例为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力求选择一种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人格”(即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整合起来的教学模式:情境创设式。
1.1理论依据
“情境”解释为“情景”即“情形、境地”。“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也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
1.2操作程序
基于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大体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1)创设情境,诱发动机。教师创设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学生无意识的心理特征,采用适当媒体创设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的形象整体。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与非智力因素来决定情境的表现方式;考虑与注意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及抽象能力来安排情境的内容并恰当展现情境的形象。情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诱发学生探索求知的良好动机。
(2)探究情境,以知激情。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激情引趣,即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知识、对科学、对人生的兴趣。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教师则要抓住时机,依据情境所提供的各种线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学生不断地将新知识通过“连接点”和“分化点”的作用进行“同化”,“顺应”,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每个认知结构的构建就意味着一个冲突的解决,冲突的解决伴随着成功的喜悦,求知欲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进步探索的信心和毅力。
(3)模仿情境,想象体验。学生一方面按照教师的要求及学习目标模仿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另一方面凭借想象,再现表象。展开联想,亲身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强化对问题的求解能力。
(4)强化情境,升华情感。教师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创设旨在放大情境信息的情境,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创造思维,掀起学习,设法形成情境交融的课堂氛围。这时师生的情感体验均已外化,并发展成为态度体验,成为“学习兴趣”的构成要素。
1.3操作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教学情景,应当着眼于更好地实施启发式教学,促进双边活动的展开;应当有利于师生开展多姿多彩的教学活动,为教师施展教学才干,为学生拓展思维,提供更广的空间;应当有利于形成一种乐学氛围,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态度和倾向,主动感知情景、体验情景,使之成为解决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情景教学应当达到:(1)以景激“情”,情景交融;(2)以景激“趣”,引人入胜;(3)以景激“疑”,发人深思等等。
1.4评价
情景教学能以境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注意的是,情景教学不能单纯追求表面的热闹和有趣,浮于表面的过分渲染,不利于教学内容的深化,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另外,作为教师应当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在多样化的情景中,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5案例分析
毕业论文 1 断脐处理(脐带残端处理) 我科新生儿娩出后用气门芯套扎脐带,48h用2%碘伏消毒脐带残端2~3次,用无菌有齿镊子或血管钳提起脐带残端,连同气门芯1起剪去脐带残端,脐带窝用2%碘伏棉签消毒1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绷带包扎脐部。既简单又方便、减少脐部感染、出血等情况,新生儿随母亲出院。至今为止在产后28天随访中没发现脐部感染、出血等情况。对个别脐带较粗、水肿者可在48h后处理。
2 结果
2次断脐的效果评价为渗血与感染发生率降低为0、恢复快。
3 讨论
2次断脐,脐部尤为重要,首先要保证脐部干燥,尿布不可遮盖脐部,以免尿布湿污脐部,再者脐带残端为1创面,内血管尚未完全闭合,加之脐部凹陷,在压海绵包扎时1定要观察渗血、脐炎等情况,预防感染与出血发生。
1.问题提出
1.1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又称自我设阻、自我设限,是个体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转移人们对其能力的注意而采取的一种印象整饰策略。西方心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最早对自我妨碍进行研究的是Berglas和Jones,他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把自我妨碍定义为:“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自我妨碍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行动式自我妨碍,指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的行为策略,如故意不复习等;二是自陈式自我妨碍,指个体在从事任务之前,主动声称存在一些会影响自己水平发挥的因素,如紧张、身体不适等[1]。目前我国自我妨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只有深圳大学的李晓东教授等少数学者在近几年内进行了研究。
其实自我妨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如在成就情境即将到来之前的拖延行为、喝醉酒、睡眠不足职称论文,过多地参加各种活动或考试前不复习等。自我妨碍为何如此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成就取向的社会中,能力是自我价值的核心,成功会增强自我价值感并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失败则会降低自我价值感并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人们已经意识到努力是一把双刃剑,高努力并成功是值得赞扬的,高努力却失败了则给人留下低能的印象,个体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失败或者改变失败的含义。因此,当自我妨碍成为一种双赢结果的可能选择时,就成为众多人手中的挡箭牌。然而,自我妨碍却是一种非适应策略。从学业表现方面讲,学业自我妨碍导致低的成就并产生更大的自我妨碍需要,形成恶性循环[2]。而且自我妨碍策略在人际维度上也需付出代价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研究发现,无论成功与否,无自我妨碍行为的个体都最受欢迎,而行动式自我妨碍者和自陈式自我妨碍者均给旁观者留下了不佳的印象[3] 。
1.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判断和能力信念(Bandura,1977),它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和个体行为的努力程度及坚持性,影响能力与技能的有效发挥。按照Bandura的理论,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觉、思维和行动都不同。就感觉层面而言,自我效能感往往和抑郁、焦虑及无助相联系。在思维方面,自我效能感能在各种场合促进人们的认知过程和成绩,这包括决策质量和学业成就等。自我效能感能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高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较高的目标并坚持到底。一旦开始行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职称论文,坚持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他们又能很快恢复过来。因此可以说自我效能感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变量。
1.3成就目标定向
成就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反映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普遍取向,是一个有关目的、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有组织的信念系统。德维克等人[4]认为,在学习情景中,学习者追寻的成就目标可分为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这两种不同的成就目标对学习者的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掌握目标促使个体在学习中力求掌握新的知识、提高个人的能力;而追寻成绩目标的个体注重努力赢得他人的积极评价,避免消极评价。研究认为,目标对动机的激发实际是通过动机调节者的自我反应而产生的。不同的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目标的选择。而成就目标取向的差异影响着个体在成就情境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5] 。
1.4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
最近20年,研究者们对学生的自我效能与其他动机变量、学业表现和成就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负面影响[6]。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其成就目标取向中的避败型成绩目标、掌握目标有显著相关。自尊、不可控制感、成就目标取向对学业自我妨碍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5]。掌握目标与自我效能有显著的正相关[7]。
纵观已有研究,成就目标、自我效能、自我妨碍三个因素间存在两两相关,且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对自我妨碍都存在重要的影响。
1.5研究目的
自我妨碍、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这三个因素之间又存在密切的关系,过往的研究较多探讨两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对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三者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具体到医学生的研究尚未见到。医学生肩负着保障人群健康的重大使命,如果习惯性地采用自我妨碍的保护策略,并带到今后的医疗过程中,对国民的生命健康,将存在极大的隐患。因此研究医学生自我妨碍特点以及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之间的关系,对有针对性的对医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医学生采用合理的自我保护归因策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在福州市选取两所医学类院校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测试。这两所学校分别为福建省职业卫生技术学院和福建医科大学。参加测试人数为800人,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300人职称论文,福建医科大学500人,其中本科生380人,研究生120人。共回收问卷756份,有效问卷701份。被试基本背景资料如下:
表1 被试的基本背景资料
高职高专(N=244)
本科(N=365)
研究生(N=92)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性别
男
10
4.10%
134
36.70%
45
48.90%
女
234
95.90%
231
63.30%
47
51.10%
生源地
农村
106
43.40%
199
54.50%
50
54.30%
乡镇
63
25.80%
100
27.40%
18
19.60%
城市
75
30.70%
66
18.10%
24
26.10%
独生子女
是
56
23.00%
58
15.90%
22
23.90%
否
188
77.00%
307
84.10%
70
76.10%
贫困生
是
83
34.00%
129
35.30%
18
19.60%
否
161
66.00%
236
64.70%
74
80.40%
年级
一年级
31
12.70%
85
23.30%
65
70.70%
二年级
3
1.20%
106
29.00%
24
26.10%
三年级
74
30.30%
84
23.00%
3
3.30%
四年级
125
51.20%
80
21.90%
五年级
11
4.50%
10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不少学者对于模式的创新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这些形式上的创新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轻理论、重表象等种种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没有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与灵魂,是主要方面,教学形式和手段则是次要方面,无论如何变化都要以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为主。如果不能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例如,课堂上讲笑话或播放视频,如果教师能把握一定的度,采用这些形式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也能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但是,如果一味地滥用这些形式,也可能起到反作用。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故事或笑话连篇以博得学生的注意,或大段时间播放长篇视频,有的教师的故事、笑话或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性不大、针对性不强或过多,就可能会冲淡教学内容的主题,看起来课堂上笑场不断,非常热闹,但久而久之反而会让学生生厌,或者是一堂课下来还无从抓住教学中心内容,出现心理学上的后摄抑制负效应,这样会使这些教学手段适得其反,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各种教学形式无论如何花样翻新都应当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如故事或笑话应当围绕教学内容而安排设计,而不仅仅是让学生一笑了之,而应当让学生从中有所感悟或被引入教学的主题进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多媒体视频的选取应当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才可能真正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反之,过长或过多的视频内容不仅容易使人分心,还无法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最终会失败。关于内容和形式关系上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轻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教学具有引人深入思考的特点,成功的理论教学会让学生受益终生。有的教师轻视基本概念、原理这些理论基础中重要的内容,片面地强调案例教学的作用,认为只有案例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几乎抛弃了理论教学,代之以案例教学。没有一定的理论储备,任何创造性思维都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连基本的概念和原理都未厘清,缺乏对理论的透彻学习,那么,案例教学中学生就缺乏深入分析的理论武器,这对案例教学是有害无益的。在开放式学习和案例讨论学习等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才有可能将分析推进到一定的逻辑深度,否则虽然引用的案例引人入胜,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引起学生关注的是案例本身,学生参与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而就事论事,而无法真正理解案例中包含的重要哲理,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更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也达不到教学目的。教学形式的创新必须为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服务,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也就失去了教学改革的意义。
二、“放”与“收”的关系
教学模式的创新,一方面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向输出模式,不断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开拓他们的思维,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变集中思维为发散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培养批判精神和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创新的先导,如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讲解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为主动搜集和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并对搜集到的各种素材进行综合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讲解,学生会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案例讨论教学则让学生们展开头脑风暴,针对某个案例集体讨论,各抒己见,各种思想的碰撞、交汇与融合促进了他们对于案例及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这种教学模式上的“放”无疑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这其中也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多元化趋势,文化冲突不断,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都容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干扰,加之由于认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价值观的偏差等原因,部分学生可能会在认识上走入误区,出现一些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作为以为指导思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错误思想采用适当地方式和方法加以正确地引导,而不应当纵容错误思想的滋长和蔓延。要做到“放”中有“收”,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他们拥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为之奋斗的崇高精神。
三、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师生配合,教学相长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过程,传播理论,为学生答疑解惑等几个方面。但当前一些高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精心指导,采取了“放羊”的做法,如案例分析讨论课上让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没有进行总结或点评,指出发言中的优点和缺点甚至是错误观点,这样会削弱讨论课的实效,精彩的点评能对讨论课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既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问题上容易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一包到底”的现象,即从主题确立、计划制定、活动开展、实践总结、成果汇报,都由教师主持进行,没有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角色定位,这种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尤为突出,这种教师大包大揽的作法会导致学生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一项关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的主体性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做法还没有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可;大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还不强,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主体能力还不完全具备。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就应当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给全体学生足够的思维和练习时间,学生才能真正有可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让学生享受当学习的主人的乐趣,享受探求知识的乐趣。其次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的思考过程,只有引发学生思考的活动才能称为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要启发引导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主动地探讨索取知识,获得成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上,一方面既要扮演好主导者的角色,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与形式,与学生展开互动,积极合理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各个环节中来,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一定的思维和活动空间,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学习与理解并能在实践中具体地灵活地加以运用,使理论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逐步地渗透到他们的头脑中去。
综上所述,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放”与“收”的关系以及教学中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中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自觉地不断学习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教学艺术修养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特殊的政治教育功能,才能做好理论的传播者,大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参考文献:
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构成了现代高校教学的两项最基本的认知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高职教学对知识传授的内容和模式的选择性。笔者认为,将现代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中,在确保传授知识效率和效益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研究有利于知识选择和转化的高职课程与教学模式。
一、现代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是包括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运用的过程,其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分享信息与知识,并运用知识改善自我或组织的行为绩效。
在当代知识理论中,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ilcitknowledge)和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能够反思和陈述的知识,指那些经过编撰的能够以正规化、系统化的语言明确表达的知识,其表示方式可以是书面、数字表达、列举、手册、报告等正式媒介;默会知识是指存在于人们头脑的某个特定环境中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它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占性和排它性,难以与他人共享。
现代知识管理,即对上述两种知识进行管理,其核心是两类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两类知识形成的下述四种转化模式。
(一)社会化:从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
社会化是个体之间共同分享各自经历、经验、决窍和心智模式并创造新的默会知识的过程。默会知识传授的关键是经验的形成,没有个体之间经验的共享,一个人很难从另一个人那里获得默会知识。社会化产生的是一种“意会”的知识。
(二)外化:从默会知识到显性知识
外化是挖掘默会知识并把它发展为显性概念的过程, 是知识创新的关键。用语言或书面方式,对概念进行描述是外化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由于默会知识具有“情景性”特征即默会知识的获得总是与一定问题和任务“情景”相联系,是对这种特殊问题或任务的一种直觉综合的把握,因此,情景化教学等信息化模式,为默会知识的外化创建一个情景化环境,使学习者能够运用类比或假设,把歌会知识归纳为显性知识。外化产生的是概念化的知识。
(三)综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综合化是概念转化为系统知识的过程。综合的过程就是把不同的显性知识综合进行分类、加工、综合或重组,重新构建新的更加系统化的知识。综合化产生的是系统化的知识。
(四)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默会知识
内化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默会知识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做而学习”的过程,个人经验通过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后,再内化为个人的默会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形成人的心智模式和技术,这时就形成有价值的知识资本。当这种成果为其他人分享时,默会知识也就社会化了,于是开始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过程。内化产生的是操作化的知识。
上述四种模式是相互连续、螺旋上升的,即知识的创新过程是连续动态的过程,需要默会与显性知识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体现在不同知识转化模式的过程中。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知识管理问题研究
如果我们将现代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不难发现:高职教学改革过程实质即是知识的创新过程:高职教学管理实质即是知识的管理;高职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特定性决定了其教学中取会知识的传授应占重要位置;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在保证高职特色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创新知识的良好教学环境。
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来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应以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为中心展开,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存在如下问题:
(一)知识结构不合理,默会知识比重偏低
伴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高职的课程日标由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职业生涯,使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多侧重于夯实基础、拓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上,勿庸致疑,这是必要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过分强调高职的“职业性”有可能忽略高职教育内容中“针对性”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性、操作性、技艺性才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性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更多的侧重于能反映高职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与结构的问题研究与实践。
如果从现代知识管理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的要求来研究目前的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不难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中,默会知识占有重要的位置,高职学生区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的重要特征之一既是其知识构成中经验和技艺性知识的比重较高,更接近于实践。
从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研究高职人才的知识结构有助于从本质上反映高职的办学特色。实践表明,以往我们传统上单纯采用确定课程棋式或课时比例处理所谓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的作法,以及不加针对性的采用各种教学模式的方法,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
(二)传统、单一的高职课程模式不能体现高职知识习得的要求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用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结构体系。通常,其受教育思想、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模式的影响最为直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可简单表述为: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加职业性,即职业集群型和阶梯分段型的综合模式。它即立足于职业集群又实施分段教学,其教学计划通常是建立在职业群集基础上进行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阶段的教学。如前所述,职业性并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而三段式模式更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因此,该模式为侧重理论研究的普通高等院校或建立在职业群集和技术基础上的专业所采用较为适用,而将其作为应用型、操作型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模式,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根据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的转化包括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内化的全过程,每个转化模式在知识转化中具有特定的功能,缺乏或消弱任何一个模式都会对知识的创新过程,及学生知识的习得过程造成阻滞。传统的课程模式从理念上过分侧重知识的综合化和内化,使学生从入校所接触的就是从此教室到彼教室、从此课本到彼课本,即使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甚至普通高校均大力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受教育管理理念、办学水平等诸因素制约使其多停留在权衡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其实践内容的改革也多停留在简单、粗放的知识内化模式水平上。从重视实践能力的角度看,传统课程模式侧重“理论~实践”;而现代知识管理理论更强调把知识创新模式表述为“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不断循环过程。多年的高职改革经验也表明:忽视社会化模式产生的默会知识和外化模式产生的概念化知识的培养,不仅影响系统化和操作化知识的形成,最终导致我国高职培养日标难以实现。
(三)教学模式适用的盲目性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传统课程模式改革创新受多方制约因而难度较大,故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均不同程度地把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去,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教学模式的创新盲目性很大,不加分析地引入讨论式、案例式、情景教学、模拟实训等教学模式,往往达不到预想效果。现代知识管理理论认为,不间知识的转化过程对应不同的转化模式,而不同的转化模式又通过不同的转化方法,以此形成不同知识转化模式对应不同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
(一)课程模式应休现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培养过程的有机结合
各高职院校及各专业应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如教育思想不同、专业不同、办学模式不同等,按现代知识管理所揭示的规律,选择适当的高职课程模式 传统课程模式(见图1)
最大的弊端就是割裂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培养过程,学生入学后在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接受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从理论到理论,往往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大量的空洞概念,很难形成实践经验和技艺;而由于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又反过来使理论教学的成果在认识和毕业实习中难以得到实现,因此造成理论和实践知识难以有机结合,知识传授的效率和效益较低。
现代知识管理理论表明: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有机结合构成知识的整体,二者不能偏废其一;并且知识形成是上述两种知识的不断转化过程:不能人为的割裂。因此,本文作者尝试提出体现知识管理理论的课程模式(见图2).
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平行进行。
将认识实习在学生刚入校与基础课教学同时进行,完成初步的知识社会化过程,并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今后知识的外化和综合化;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应根据专业特点配合实训、实验等实践项日的训练,该过程应是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学生综合化和外化知识的形成阶段;毕业实习应是专业教育的深化和教育成果的形成过程,是知识内化的重要阶段。
(二)遵循知识转化的规律,提高教学模式改革方法的适用性
长期以来,各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教学模式改革方法的适用性的研究和实践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
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研究表明: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培养和相互转化有其内在的规律,不同教学模式实现不同的知识转化过程,只有合理适用的教学模式才能起到良好效果。本文列举了常见的教学模式所对应的不同知识转化模式及相应的转化方法供教学中参考。(见下表)
(三)适应高职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要求,提高高职教学管理水平
让我们再听听作者们的体认。
葛水平说,自己与赵树理先生惟一有关系的就是都出生在山西。在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中,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一直具有“流派”性质。其实,赵树理的创作生涯中也有不少困惑,而且这些困惑是他本人所不能解决的。如果说我们和前辈作家有联系的话,就是地域特征的规约,使我们共同关注了普通人。山西是农业省份,乡土中国文化在这里一直流淌,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文学接续。与“后”有关系的是我们的出生。葛水平说,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作家的创作环境与赵树理那个年代比较起来要自由得多,文学所承担的重负也不能简单比较。让她感慨的是,今天还有多少作家能够像赵树理那样专注和有敬畏之情、能够像赵树理那样坚韧和持久?这也是我们只能在赵树理之“后”而难超越的最终原因。无论在山西还是在全国其它地方,赵树理等文学前辈已经成为我们的尺度和丰碑,也是构成今天的“焦虑”之一。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岁月拉开的不仅是物理时间的距离,同时拉开的还有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对文学理解的距离。这一切不在我们的把握之中,因此文学最终与命名无关,与之相关的是我们如何对人类的基本价值和文学价值进行坚守与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