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课件设计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10: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cai课件设计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cai课件设计论文

篇(1)

1.1要在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成为充分挖掘科技增粮增收潜力的攻坚力量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过去我国成功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功不可没。近10年我国粮食单产已提高了1044kg/hm2,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接近70%。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将达到7200亿kg,按目前粮食产量水平,还有1000亿kg以上的缺口。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高起点继续促进粮食增产,仍要靠科技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目前,我国超级稻攻关单产潜力已突破15000kg/hm2,是全国水稻平均单产的1倍左右;美国玉米平均单产达到10500kg/hm2以上,远高于我国玉米平均单产6000kg/hm2左右的水平。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在继续发挥科技增粮潜力中仍然大有所为。

1.2要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成为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产业转型的支撑力量

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目前农业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仅为3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以上,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会加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生产适度规模化、机械化要求迫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改变过去农业生产大肥、大水的粗放模式,加快推广高产、高效、多抗的新品种,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大力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节本增效的生产技术,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技术支撑,需要农业科技人才成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产业转型的支撑力量。

1.3要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占据现代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骨干力量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焦点主要聚集在经济与科技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农业竞争的实质是农业科技的竞争。随着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农业学科正在加速分化,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学科快速发展,与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工程等技术不断融合,形成了许多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拓展了现代农业科技领域。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很大差距,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在农业科技的关键领域占领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同样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1.4要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成为主动投身改革实践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农业科研体制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虽然经历近些年的改革探索,但农业科研院所改革仍然滞后,农业科技体系布局、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成果转化等方面问题不少,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未根本解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以上,生产上应用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足,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科技人员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创新的实践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应自觉成为当前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者。

2当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

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较快发展,人才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十二五”初期,农业科研人才达到27万人,其中高级职称占19.6%,硕士以上占18.6%。一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快速成长起来,许多领域科技人才紧缺的状况有所缓解。但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对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

2.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人才结构层次看,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与结构布局不合理并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占比偏低,每100hm2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75名,而美国为15名;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科技人员6名,而日本为100名,荷兰为200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0.64%。科研创新领域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严重缺乏,尤其在生物种业、低碳农业、生物质能源等方面缺少一流的科学家,成为制约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瓶颈。从专业知识类型看,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学科的人才比重大,生物育种、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新兴学科的人才比重小;知识结构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从事应用型科研的人才多,基础性研究、原始性创新的人才少。许多学科领域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没有形成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人才资源分布看,东部较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资源相对集中,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现有的80%以上的农业科技人才、成果资源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单位,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成果资源严重缺乏。从人才培养使用看,我国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人才规模逐步增长,但人才培养质量普遍不高,与实际需求脱节,还存在大量农业科技人才外流和非农化现象,急需的创新型拔尖人才仍以引进为主。从人才队伍管理看,普遍按照以课题组为单元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大多数科研人员长期工作在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岗位,人才固化现象突出,团队结构松散,管理不科学,一位学科带头人才的流失往往会带走一个学科或科研领域,造成科研团队不稳定、空缺难以弥补。

2.2制约中国农业科技人才创新的主要因素

从科研管理体制上看,我国科技人才资源、设备设施为不同科研单位所有,受行政区划、行业领域等制约,条块分割,共享不充分;以课题组制的科研组织模式相对封闭、分散,低水平重复,而且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研与生产脱节,“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要求。从人才创新激励上看,按照现行事业单位管理方式,实行收支两条线,成果的知识产权及其权益主要归国家所有,对成果完成人的奖励激励不充分,同时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导致科技人员缺乏创新活力,甚至出现成果私下交易现象。从人才评价管理上看,对科技人才创新导向与生产和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在科研实践中重科研、轻应用,重论文、轻转化,重数量、轻质量,多侧重于跟踪式、模仿式研究,虽然研究成果多,但低水平重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少,缺乏基础性、原创性成果。从人才投入保障上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经费保障不足,缺乏稳定的投入支持,普遍靠创收弥补运行经费,科研人员人均经费低、工资水平低,过度依赖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科研项目,科研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争取立项、应付检查,难以专心持续性科研创新。同时科研人员多倾向于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而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基础性研究、公益性科研少有人问津,导致科研布局不合理。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特征日益突显。国家间、产业间、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国外看,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构成、组织方式、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法律保障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随着科技与市场资本的有效结合和法律对创新成果的有力保护,促进了企业在更大市场范围进行资源整合,吸引各地的优秀创新人才,组织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建立大规模商业化研发平台和创新模式,形成了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特别是人才管理上,实行多途径创新激励、矩阵式模块管理、多层次法律保护,有效调动了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团队的稳定性。从国内看,虽然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的70%~80%仍有较大差距。过去我国农业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裕的劳动力和低廉的人力成本,科技人才潜力尚未充分发挥。随着劳动力大量转移和人力成本日益上涨,迫切需要进一步挖掘科技创新人才潜能。但由于集中了绝大多数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院所改革滞后,传统的科技人才观念和选人用人制度尚未根本改变,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创新团队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推进科技体制、人才体制等领域全面改革,国家科技成果处置、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已经启动实施,将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难得的机遇。

2.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发展,农业科技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必须加强以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从创新激励、成果保护、科学管理、加强培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搭建人才创新平台和法规体系,营造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布局合理、紧密联合协作、管理科学高效、组织保障有力、富有创新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使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人才发展相互融合、相互激发,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体系。

3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径、新举措

3.1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坚持以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业绩为导向,将对产业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实际贡献大小作为重要指标,兼顾业内同行认可、生产或市场认可的双重要求,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强化科技人才创新激励的政策导向,允许将科技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创新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效益直接挂钩。鼓励以科技成果、技术专利等创新资源作价入股,灵活运用产权激励、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福利待遇等多种手段,激励科研人员立足各自岗位自主创新。通过国家科研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科研成果自主处置、产权股权激励、权益收益分配等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政策和机制,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能够依靠自主创新获得合理、合法的收益,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使之不仅成为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也能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拥有者,实现科学家到“知本家”的转变。

3.2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科技人才创新的带动作用

坚持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把市场作为促进科技人才创新、检验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建立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为资本的作价入股和上市交易的机制,做实做大农业科技成果交易技术市场,促进科技与资本市场结合,一方面加速农业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创新成果尽快实现经济效益,反哺上游科研创新激励;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检验科技成果推广价值,引导上游科研创新与市场对接,强化市场需求导向,进而建立科技资源成果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市场选择的新机制,形成市场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维互动科技创新模式。鼓励科研院所建立面向市场和社会的科研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公共资源开放利用的“绿色通道”和信息共享的“高速公路”,打破科技资源信息相对封闭的状况,为创新人才高效利用科技资源信息提供随时查询的服务平台,更大程度地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利用和有效整合,促进农业科研人才集成创新、再创新。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管理

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和人才工程,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前沿和生产需求,坚持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分层次、多渠道培养选拔科研创新领军人才。以培养后备人才为目标,选拔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科研骨干,支持其自主选题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成才,造就一批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涉农高校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采取合作共建等方式加强与市场和企业技术需求对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改变简单以论文、成果数量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实用型人才培养。通过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明确农业科研院所的定位,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强化基础性研究和公益性科研方向。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聘用、科学管理”的科技创新人才聘用管理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探索建立多学科、分层次、模块化的人才管理制度,发挥领军人才在创新团队中的核心作用,稳定和壮大农业科研创新人才队伍。

篇(2)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来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综合在一起组成多媒体系统,最终形成网络,进行优化教学。同时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等一些学习理论及人脑记忆规律的原理对影像、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文学等各种媒体信息加以控制,以实现教过程的实时性、动态性。这种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外语电话教学的交互性和个别化特征。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媒体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一直存在,并且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这种交互活动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强、提高和完善。

一、CAI课件设计制作的基本策略

计算机用于英语教学,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方法:用于课堂演示教学,用于集体学习和用于个别化学习。尽管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就其设计中的基本策略而言,应包括以下四个层面:课件控制方法,信息陈述策略,学生的应答方法,应答结果的识别与评价策略。

1.课件的控制方法

课件的控制方法的确定将决定主学习阶段的模式及流向以及相应的应答方法和判断评价的处理。通过对应答结果的处理和判断,及时给学生信息反馈;或控制转向下一内容的学习,或对学习者给予支援、矫正,最终达到完成规定的学习目标。质量高的课件,在安排教学顺序时,既要保证知识的衔接和系统性,又要使学生能够自己调整进度和选择学习内容,建立一个最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顺序。

由于学习者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CAI课件应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适应不同学习者的特征和要求。其实际控制方式主要有:学习者控制,程序控制,适应性控制,有建议的适应性控制。其中学习者控制是一种以学习者自主进行控制的方法,使学习者能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所希望学习的内容,实现自主的学习。程序控制是根据学习者对每个具体问题的一次性应答结果来决定其学习流程,其适合于单一知识结构的学习。适应性控制是学习控制和学习者控制的结合,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任知籽陛,是提高课件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有建议的适应性控制不仅给学生以最多的控制权而且提供适当的指导,还在学生学习时提出各种建议。

2.信息的陈述策略

信息的陈述包括三部分:引人部分,指导部分,补充部分。其中引入部分包括:标题页,教学目的的陈述,引言,学习已有知识的能力的激活及必要的预考。指导部分的内容处理是处理课件设计的中心。课件设计者把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融入信息处理中,它主要涉及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

人机交互性是CAI的基本特点,是CAI学习过程展开和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所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注意交互方式的设计,而不应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全部搬上计算机。设计者应充分利用传播媒体技术的优势,以使信息呈现饿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学生的应答方式

CAI课件的特点之一就是计算机能不断分析和处理应答的结果,所以一个课件的设计如果没有人机之间的交互活动就是不成功的。在CAI课件中,最常见的交互方法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可以保持学生对课堂的注意,为学生提供练习,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并且帮助学生理解信息。  4.应答结果的识别与评价策略

应答结果的识别与评价系统的设计是人机对话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应答评价的人机对话过程是一个不完全的过程。对学习者结果的评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评价应明确地指出作为学习结果的应答正确与否,这种评价对学习者正确地掌握学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评价应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予以激励,对学习者学习予以引导。其意义在于:在学习过程中,应答的判断、评价能向学生提供恰当的信息反馈,减少学生外语学习中错误的同化,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起刺激强化作用,使学生确定学习序列的流向,这是实现学习转移的依据。

二、初中英语CAI课件的制作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CAI课件的使用作用于学生——一个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保持时间性不稳定的青少年群体,因此,我们要克服CAI课件因程序教学通过强调刺激学生而形成的反应行为,不注重学生内部的心理过程弊端。CAI课件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充分考虑其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注意CAI课件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交互性等特点。

2.实用性原则。CAI课件的实用性是指课件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之中,课件的内容应具有普遍性且易于接受,有其共性的特点,可以运用于同层次其他班级课堂教学,同时课件的操作也简单易行,不但自己在上课时不因操作的繁杂而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其他教师在使用操作时也能运用自如。课件的开发,作用对象是学生,操作的是教师。一旦你的课件被认为具有普遍性、易于接受、效果好的特点,就可能成为其他教师共享资源从而被其他教师所采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与教材相结合原则。CAI课件的制作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设计的。教材的内容确定课件基本范围的选材方向。课件的使用,目的是帮助完成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的教和学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介质。制作CAI课件时,要把与教材有关的各种素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和语言环境原则,使CAI课件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4.教学时效性原则。CAI课件具有容量大,信息源广,媒体成分高等特点,又是在课前准备和制作的。CAI课件的制作要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它不是课堂教学的另一项内容,更不是课堂教学的累赘。在制作课件时,要选好材,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3)

关键词:排球传球;多媒体;CAI课件;制作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28102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参阅有关CAI技术的书刊、论文及课件成果,参考有关排球扣球的教材、论文及教学比赛录像资料,获取有关扣球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成果,保证课件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

1.2运用计算机技术

采用Core 2 双核电脑、扫描仪等。操作系统为Window xp、选择PowerPoint 2003作为课件开发平台,3DMax3作为三维动画制作软件,选择Adobe Photoshop7.0作为图像处理软件,选择Audio Editor作为音频编辑软件,选择Video Editor作为视频编辑软件。

2课件设计

2.1课件教学目标

通过课件在教学或学生自学过程中的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性和直观性相结合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功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传球技术概念,熟练掌握扣球技术,并从理论上掌握各个技术阶段的任务、动作规格、技术要领、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常见错误动作的识别,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另外,通过课件中精选的扣球参考资料的学习和设计的扣球知识问答的测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系统掌握扣球的有关知识。

2.2课件教学内容

本课件以排球教学大纲为依据,以高等教学出版社的《排球》教材为参考。其具体内容包括五部分:传球的技术简介、教学、教学法示范、资料选编、理论知识测试等。

2.3课件设计的技术标准

为保证课件制作的科学、合理、规范,在研制课件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2005年9月出版的《最新学校网络教学与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操作技术标准实施手册》。

2.4课件设计的原则

(1)通用性原则。

本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做到既要适用于单击运行,又要满足局域网文件服务方式下的本地运行要求。

(2)可控性原则。

本课件以超文本结构作为课件学习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并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按钮”、“热点”等形式作为控制链的出入、切换,并允许随时退出系统。

(3)科学性原则。

本课件本着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准确,表达规范,文本、图像、动画、音像、视频等各种多媒体使用合理,搭配得当,层次分明,屏幕设计清晰高雅,声音搭配适中,生动活泼而又不失严肃的原则进行设计制作。

(4)媒体选择与组合的最佳化原则。

(5)多媒体CAI的本质之一是用系统的方法去控制教学过程的信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为此,本课件对媒体的选择、媒体的组合,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的呈现时机等运用系统的观点将程序最优化的组合起来,控制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

(6)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原则。

为让使用该课件的师生能方便地与计算机对话,在课件设计中,采用了框面式课件结构和超级文本链接的方式。并在每一页面,设计出了符合大众习惯的按钮、热字等,使用者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进入所需页面。相关的按钮或热字,使用者也无需具备许多计算机知识,一教就会,操作简便。

3课件制作

课件制作时课件从设计到成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课件制作质量直接关系到CAI可见的效果,这个过程主要是将前面各个环节的工作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按脚本卡片准备各种素材,如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除脚本卡片编制教学内容和媒体外,还要进行每个页面的颜色搭配、亮度选择、各媒体画面大小比例、形状的设计,要求制作人员除具备很好的计算机知识外,还要有一定得美工基础。

3.1文本素材的制作

在课件中,主要应用三种文字:普通静态文字、动画文字、艺术字。分别在Word2003,Powerpoint,3Dmax3,Cool3D3.0和Office2003 等软件制作。

3.2图片的制作

图片主要是指课件界面中采用的图片、照片及图形。这部分内容主要有4个来源:(1)通过扫描仪把照片、图片扫描后生成图像文件,然后用Photoshop7.0和Impactbulm进行处理;(2)对于一些在其他软件中火网上下载的图形、图像,通过Printscrcen抓屏后放到图画剪贴板中,做处理后保存备用;(3)通过VideoSoip抓取一些在录像带、VCD等视频上有代表性的画面,作为图像文件保存、然后应用到课件中;(4)由Powerpiont2003本身所带有的剪贴画应用和使用Powerpiont本身的制图功能编制。

3.3动画素材制作

动画的制作,是素材制作中最难,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部分,尤其是人体动画制作更是费时、费力。本课件中主要采用3 Dmax3来制作,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只做了扣球的完整示范技术、排球场地、背景等。(1)在制作完整技术中,主要是依据扣球完整技术要领,优秀运动员所动作简图;(2)进入3 Dmax3界面,打开其中的人体材质;(3)即完整技术的制作过程,这一部尤为关键。主要是从运动员的助跑起跳到空中击球、落地等都要通过关键设置;(4)场地和背景设计。为了使场景看上去更形象,更逼真,有设计了排球网和背景设计。为了使场景看上去更形象,更逼真,有设计了排球网和背景,这与完整技术的制作使在不同文件中进行的,待场地、背景设计好后,利用3 Dmax3中的文件合并,就构成了同一个文件,在经过修改后的定稿。

3.4音频素材的制作

本课件运用三种声音:一是根据文字稿本制作的讲解声音,而是作为背景的音乐,三十从录像带中采集的声音。为了保证课件文件读的准确,吐字清晰、节奏合理,讲解声音特邀专业人员录制,在经过编辑Audio Editor软件处理。对于作为背景音乐的MIDI选择中突出了四个结合,给予界面的内容相结合;与界面的色彩相结合;与本页的文字声音相结合;与课件的动作节奏相结合。

3.5视频素材的制作

这是本课件重点内容之一。根据本课件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直观、清晰的示范动作为主要目的,在视频素材制作过程中,主要选择了一些现有的优秀排球运动员扣球技术教材,通过采集卡Snazzi软件采集到计算机中,然后用Video Editor进行处理、编辑。在采集中,根据可见的不同需要分别采集成有音、无音、慢动作和常速动作等几种形式,同时又组织运动员和学生对一些重要教学手段、典型错误等用摄像机进行录制,并采集处理备用。

3.6课件总体制作

在文本、图像、影像、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都准备完毕之后,进入课件的总体编制。主要是依据脚本卡片和课件结构。本课件的制作主要通过Powerpoint2003来完成。这部分内容不仅仅是脚本卡片内容的搬家,他还包括各种媒体信息呈现形式的修改、背景、音乐的重选、文字大小、颜色、字体的修改等。总体制作是通过一页页的制作后,用超级文本链接实现其强大的交互性。

4可见的应用及效果

4.1传球多媒体CAI课件的应用

第一环节,课前预习。与常规教学中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以前只是预习教材,现在是结合教材,参考多媒体CAI课件进行预习,初步建立对技术动作的感性认识。

第二环节,课堂教学。再可摊上,首先是教师讲解、示范,这样语言、文字、动画、视频等有机结合就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伺候,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程中,首先是教师帮助指点正误,但教师对错误不给出解决办法,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多媒体CAI系统去咨询,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接下来,主要是学生之间的相互纠错,并通过摄像机进行正误对比,发现问题共同解决,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咨询多媒体CAI系统,再解决不了的就请教老师。这样不仅是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

第三环节,课后巩固。有些内容课堂上可能暂时掌握了,但课后又有遗忘,同时再结合多媒体CAI课件进行复习巩固,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2课件的使用效果

为了探索在排球技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CAI课件教学的规律、教学模式及对课件进一步检验、评价,在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5级体育教育排球专选班23名学生中试用,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缩短了传统的教学时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5结论

(1)排球技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CAI课件进行教学具有可行性,而且体育专业人员可以单独完成课件设计、制作。

(2)扣球多媒体CAI课件的研究和应用,为扣球教学提供了先进直观的教学手段,弥补了常规教学中的不足,提高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知识的理解,变抽象为具体,揭示了问题本质,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必然抉择。教师利用在线信息、电影、电视新闻、光盘、投影等多维立体信息,收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教学素材,制作成CAI课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些具有丰富表现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具有良好交互性和资源共享特点的CAI课件对教学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而制作CAI课件的基础是多媒体素材的收集,因此如何根据CAI课件的需要进行多媒体素材的收集就具有非常总要的意义。

[1]

一、多媒体素材收集的意义

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丰富了多媒体课件内容,这种具有直观性、趣味性、艺术性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也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脱离实际现象的问题。教学素材的收集利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教学空间,满足了课堂教学媒体情景化和自然交互性的要求,提高了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其它教学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够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免费论文参考网。

2、 能充分发挥学术群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与研究氛围,同时能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3、 通过建立教学资源积件系统来优化课程体系,使单一的教学方式向多元化教学方向上发展,使CAI系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限制互相交流,使得教学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4、 让学生参与所学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但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5、 多媒体素材采集的实践活动,不但能使教师丰富自己CAI课件的内容,更能培养他们对高新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更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术手段刺激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追求。

[2]

二、多媒体素材收集的原则

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素材选择的重要性体现在:

1、素材最贴近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与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

2、凭借现代技术能够方便获取各种信息资源;

3、创作工具的发展可以把文本、动画、音频、视频等信息融于一体,简化制作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3]

素材选取遵循的原则如下:

1、 体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素材列表,选取有表现力、号召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素材。

2、 符合认知水平,学生年龄的差异导致其认知水平的差异,对此,CAI课件素材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学生易于接受生动、形象、直观的视频、音频、画面,而不易接受抽象、深奥、模糊的素材。

3、 把握选材适度,课件素材在计算机中占一定的存储空间,空间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课件的展示效果及共享能力。如在制作时热衷于声音、图像,一个课件小则几十兆,大则上百兆,严重浪费资源,且课件在展示过程中,速度变得影响上课效果。所以,制作课件首先要考虑素材的大小,以节省存储资源,降低对硬件的要求。

4、 贴近教学内容,要使教学内容以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满足学生听得懂、看得清得前提要求下,合理地采用素材是非常必要的。

三、多媒体素材的收集方法

1、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展开收集工作。收集和制作多媒体素材是编制CAI课件的基础,在CAI课件的制作过程中,素材的收集准备工作细致、复杂,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好素材的获得依赖于教师、技术人员、学生的文化素质、创作意识和奉献精神,取决于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原理的正确掌握和使用的熟练程度,还有平时对大量素材的留心收集和管理。

(1)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的观点新、素材多,有实时性、个性化等特征。随着我国各大网络和各高校校园网的逐步完善,利用网络技术,给教师通过网络收集教学所需的各种信息、多媒体素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 建立教学资源素材积件体系积件思想是CAI发展的新思维,对各学科多媒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极大的帮助。积件体系中多媒体素材主要包含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材料。素材的采集除通过购买多媒体公司的资源库获取外,要靠教师平时收集积累。免费论文参考网。把各种形式的素材分类、编辑组合储存在素材库中,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就可以随时提取所需素材,用于教学课件的设计,省时省力,还可作到资源共享,使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 充分利用计算机外设获取多媒体素材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软件、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逐渐成为多媒体计算机的一种重要的支持资源。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感受数字化图像产生的无穷魅力。它们的应用会极大地丰富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内容,特别是它们将会给多媒体视频、声频等教学素材的收集、教学课件的制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这些支持资源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和排斥它的存在。

[4]

2、坚持长期、持续的收集工作。素材的收集工作是一项持续性、细致和长期的工作,仅仅靠教师、技术人员一时的收集是远远不够的。

(1) 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收集和应用是相辅相成的,收集是应用基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学工作必须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提高思想意识,积极主动的接受现代技术继续教育培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的程度决定了教师素材收集水平。

(2) 注重平时的积累工作作为多媒体教学的教师、技术人员,要重视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收集,必须从点滴做起,不要怕麻烦,平时的积累就是你日后工作的坚强后盾。教师、技术人员如果不注重平时的收集和积累,只在出示范课或公开课时才集中精力去收集、查找课件素材,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给学生以新鲜感,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不到真正作用。免费论文参考网。

(3) 让学生参与收集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课件素材的收集工作,即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又可以拓宽素材收集的范围,丰富素材的积件体系;同时通过素材的收集使学生掌握了教育教学实践的第一手材料,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而且让学生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5]

总之,多媒体素材的收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良好的收集方法和习惯可为素材的积累提供质量和数量的保证,同时素材的积累又为保证多媒体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楚万良,关于多媒体素材的收集方法探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11月

2、钟玉琢,刘晓颖,涂相华,王亚.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教程,2005年3月

3、孔国利,多媒体素材处理技术.太原科技,2005年第5期

4、温铂,制作多媒体CAI课件的相关问题分析及素材准备.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18期

篇(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 学手段的主要标志。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 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结构均产生了巨大 的变化。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形象性、集成性、交互性、生 动活泼、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效率高、效果突出等特点,能帮助学员更轻松稳固地掌握知识,对它的熟练使用也是现代教学对教员的基本要求。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CAI课件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信息量大,知识密度高,有利于分层次教学,为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打基础等方面。

在作为以操作技能为主要能力的航空管制专业教学中,“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直接面向航空管制工作一线的知识、能力复合型人才。在航管专业课中使用CAI课件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和内容形象地展现在学员面前,容易形成直观认识,有利于学员接受专业课中难以理解的内容。例如,在机场设施课程当中,利用视频和图片等素材对机场设施和设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程序管制课程中,对于航线的标绘以及飞行冲突的调配,利用CAI课件直观地表示,大大减轻教员讲解的难度,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但究竟CAI课件在航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怎样?如何完善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教学中CAI课件的使用发现,CAI课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CAI课件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1.CAI课件的质量

有的教员使用的所谓CAI课件只是将教案搬上屏幕。这不仅浪费了先进的设备资源,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学员反映听课效果还不如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效果好。有的CAI课件过于完整和过分追求动画效果,设有片头、结束 语等,使用时中间不能断开,缺乏灵活性,使用这样的CAI 课件很不方便而且浪费时间。

2.CAI课件的使用

由于CAI课件是在课前将大量的教学内容编制在软件中,教学中增加了单位课时内的信息量,教学进程快。但造成了课堂教学中屏幕上的内容一闪即逝,不利于做笔记,有时学员忙于机械地做笔记而不能理解课程内容,影响了听课效果。另外,在诸如存在公式的推导的课程中不适合使用CAI课件进行教学,容易造成前面的内容没记住一闪就过去了,后面的内容就不容易理解,长此下去会养成缺少思考的坏习惯。

3.教员的素质

教员的素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员的职业态度和教学水平,它决定了教员能否认真研究和组织教学、认真备课、合理地编排和运用CAI课件;另一方面是教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课上遇到一些小的故障不能及时处理,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直接影响了授课的效果。

4.CAI的使用环境

CAI的使用环境即它的使用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软件是指课件的质量、教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操作水平;硬件主要指CAI所依托的设备,包括计算机及其配置的质量、屏幕、教室、供电保证和相关维护的技术支持等。教学中多媒体设备的质量差、计算机的配置低、屏幕效果有待于提高、音响效果差、教室光线条件、屏幕的位置及教室的空间等因素都直接影响了CAI课件的使用效果。

二、问题分析与改进

1.CAI课件是工具和手段

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它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教学本身。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图形的、影像的、微观的和抽象的知识表述得直观、易懂,CAI课件的使用是为了丰富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形象。因此,CAI课件的制作需要在教学理论指导下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使用、不断修改,才能使制作的CAI课件符合教学规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CAI课件并不是教学的现代化,只有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永远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而存在的,教学过程中要不要使用多媒体,甚至要不要使用计算机,完全由教学的需求来决定。不能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要走出不用计算机就不是现代化教学、不用多媒体就不够档次的误区。 2.教员与学员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学是教员传授与学员学习知识的共同活动。在构成教学活动的四要素(教员、学员、教材、教学手段)中,人(教员、学员)是核心冈。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师生是活动的主体。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CAI课件,削弱了师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同一部分课程内容,由不同的教员在不同的时间都会有不同的讲法,而过于完整的CAI课件左右了教员的教学思路,使教学模式雷同[3j。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员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每一个深受学员欢迎的教员都会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教学中教员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是任何形式的媒体所不能代替的。课堂教学的精髓是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员用身体语言随时与学员进行信息交流是任何媒体也代替不了的。

3.CAI课件的制作与应用需要加大投人作为支撑

CAI教学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它的制作和有效使用离不开相应的设备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设备的更新换代很快,如果不及时配置、升级多媒体设备,势必影响CAI教学效果。CAI课件的制作是创造性的、浩繁的艰苦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投人,CAI课件的使用同样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设备(计算机、投影仪、屏幕、专用教室等)和技术人员(设备维护、管理人员)作支撑。

4.CAI课件应向积件、素材库发展

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工具、服务作用决定它的功能应该是使用起来越方便、越灵活越好,而不是越完整越好。课件的过于完整而不可拆分和不可重组性制约了师生的思维空间,也造成了它的致命缺陷。教学实践证明,CAI课件的固定模式和完整的逻辑关系限制了教员和学员这两个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使应用课件的教员和学员完全按照课件设计者已经设计好的结构进行教与学,限制了教员的教学思路和个性发挥,这也限制了它的使用。只有向使用方便、灵活的积件和素材库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真正优势。

CAI课件、积件、素材库的制作应是有选择的,并且是经过精心设计与构思的,为了充分体现出CAI课件的特点,应尽可能将课件制作得生动但不花哨,准确、精致而不空泛、粗糙,力求集知识性与艺术性于一身(包括形式、格调、品位等),使这个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更易于接受,从而更有效。

5.提高教员素质是提高CAI课件使用质量的关键

篇(6)

多媒体课件一直主要用于理论或文化教学课程中,如何将这种课件方式用于舞蹈基本功教学中,使得实践教学与课件能有机结合是笔者近些年在探索和研究的问题。2013年借助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运动解剖学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实践运用研究》,笔者主要负责图形图像及课件技术方面的主要操作。正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多媒体课件在实践教学中能大幅度提高教授理论知识的效率,能清晰地将解剖学知识展示给学生,也使笔者进一步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简称CAI)模式在舞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CAI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经过40多年的发展,CAI在全球各类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技术优势已经得到了各界认可。舞蹈教学中也已普遍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更多是使用多媒体中的视频记录与回放,运用多媒体的技术仅停留在舞蹈表面形态观摩、模仿学习的状态。因此,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制作CAI多媒体课件与舞蹈实践课堂教学结合,在舞蹈视频教学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直观地传达给学生,丰富舞蹈教学言传身教的单一教学方式,值得研究与思考。

一、传统舞蹈基本功教学课件的利与弊

(一)传统舞蹈基本功教学课件利弊分析。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课程是所有舞蹈专业方向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目前,舞蹈基本功训练主要的方式有:中国舞训练、芭蕾舞训练、现代舞训练。传统舞蹈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教师的言传身授。这种教学模式能将身体运动的过程、用力方法、肌肉伸展位置等一些细节直接示范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的动作技术模仿,能直接看到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及时纠正。然而,其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倾向于动作模仿、队形编排,而忽略了或无暇告知学生这些动作技术产生的缘由及历史文化背景。从而使学生只注重外在的模仿,而不知其产生的文化内涵,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训练过程中的枯燥、艰辛产生厌倦,而发展到舞蹈表演时,他们亦会更多追求动作技术外在形式,而不知该如何体现舞蹈文化内涵。从课堂教学的呈现看,舞蹈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没有课件的,大都是备课教案(如图1),这与其它理论课程有些不同。其它理论课程的教学除了有教案之外,还需将教案编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能够耳朵听课同时还能直观丰富多彩的课件,促进了课堂的生动性与有趣性。

可以说,电子影像设备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是舞蹈CAI教学模式的发展雏形,我们使用摄像机录制舞蹈教学视频,并且回放给师生观看,早期的珍贵影像成为舞蹈的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但是这些影像的制作工艺复杂,一旦制作完成就无法更改,无法随时加入教师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与领悟要点,理论文字描述较少,现实使用中往往成为记录动作的机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舞蹈基本功课程采用CAI教学模式的意义。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我们的舞蹈基本功课程也需要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必然会与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相嫁接,它不仅能深化着舞蹈艺术自身的发展,也开启了人们重新探索舞蹈以及自身的大门,面对广大有提高“素质教育”需求的广大学子及舞蹈爱好者,引进CAI教学环境无疑是我们改革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CAI教学模式不仅能加强舞蹈艺术教育的普及,广泛传播舞蹈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舞蹈教学理论的发展,笔者以《舞蹈解剖学》基本功课为例,将CAI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实践课堂中有如下一些变化:

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学生认知与接受能力得到提高。以往对于舞蹈解剖学的理论知识主要靠教师的讲解来完成,再配合书籍和解剖图给学生们观看。常存在重点不够突出,讲解枯燥、语言嗦等问题。如果遇上低班学生,他们年龄小,语言理解力不强,大多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导致教学进度缓慢,效果不明显,甚至忘记了最初告诉学生这些知识的缘由。而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后,课件中图形化的界面形象、直观地传达舞蹈身体解剖学的具体部位、作用及功能等方面。在讲解过程中再配合学生的身体动作示范,及对知识重点的强化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握身体动作的用力点、速度及容易损伤等方面知识,将理论与实践形象地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理论知识累积与信息化操作能力。结合多媒体课件,使用3D人体模型可以全方位地研究人体结构,随时变换角度,加强了教师本身理论知识的累积与提升。如果教师对人体解剖结构都不熟悉,又如何能教给学生?因而,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过程,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操作能力,而通过学习和制作,使得教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得到升华。

3.为舞蹈基本功教学研究提供一手材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仅在教学中取得了实际效果,也将成为取代传统教案的一个全新的媒介。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和身体动作示范结合在一起,为今后的教学研究积累了一手资料,为舞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也为我们今后研究舞蹈基本功课件积件模型积累了一定经验。

二、CAI技术在舞蹈基本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CAI技术在舞蹈实践课堂应用的必要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运动解剖学的相关课程提炼加工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实践过程中应用的软件有Power Point、Photo Shop、3D body等软件,通过截图,标注等手段突出了教学中的知识重点,形象地将运动解剖学的知识点传递给学生。需要说明的是,《舞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不是取代教师的教学,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受技术条件的制约,目前《运动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大部分还处于平面阶段,3D技术的应用所占比重比较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开发。

1.CAI在舞蹈课程中应用的现状。相对于其他学科,CAI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就显得比较少,而在艺术教育中除了艺术设计的专业是以CAI为主之外,CAI在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艺术教育中也有部分应用,但是在舞蹈艺术教育中应用得就比较少,尤其是在实践课堂,基本上还没有CAI教学手段的应用。CAI在舞蹈课堂教学应用比较少的主要缘由笔者认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硬件方面的缺失,目前我国的舞蹈实训教室基本上没有配备CAI教学环境,在舞蹈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多的就是视频的观看和模仿,没有充分发挥CAI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二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人才的缺乏,当下舞蹈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有待提高,由于舞蹈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基本上是属于言传身教,而且舞蹈课程主要以训练为主,因此广大舞蹈教师都忽略了提高自身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也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相互制约的因素导致了舞蹈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2.舞蹈基本功教学引进CAI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随着时展,单一的舞蹈技术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人才的发展需要了。舞蹈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文化,这文化既有基础的学科知识了解,更注重文化艺术的修养,提升学生实际素质,同时也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即使是以基本功训练为主的课程也需要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课堂教学内容在提升技能的同时,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提高。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必然会与中国舞蹈教育相嫁接。它不仅能深化舞蹈艺术自身的发展,也开启了人们重新探索舞蹈以及自身的大门,而引进CAI教学环境无疑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CAI教学模式不仅能加强舞蹈艺术教育的普及,广泛传播舞蹈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舞蹈教学理论的发展,将枯燥、晦涩的理论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模式传送给每位学生,让他们易懂、易接受。

(二)CAI教学模式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1.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著名舞蹈艺术家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曾说道:“中国专业舞蹈的教育目的,总的来说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式的前提下,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类舞蹈人才。”[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兴起“素质教育”的浪潮,从普通中小学到各地高校相继开设了舞蹈选修课和必修课。“在高校开设舞蹈教育课程,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专门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2] CAI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舞蹈教育的推广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相结合能使学生学得更明白,训练的效率也会更高。CAI教学模式在舞蹈实践课堂中的应用必将打破舞蹈教育“言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模式。

2.为舞蹈课程网络化打下基础。目前,舞蹈实践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比较少,但是当前,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舞蹈亦需要与时俱进。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大力开展地网络课程和舞蹈远程教学模式,而CAI多媒体教学模式则为大面积普及舞蹈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在舞蹈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必然会成为舞蹈教育新的增长点。

三、关于启动基于积件思想的舞蹈课程资源库的研究构想

积件(Integrable ware)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思想作为一种关于CAI发展的系统思路,是对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准备、检索、设计、组合、使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不仅是在技术上把教学资源素材库和多媒体著作平台的简单叠加,同时从课件的经验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教材建设的重要观念转变,是继第一代教学软件课件之后的新一代教学软件系统和教学媒体理论。其主要特点有:1)积件与教材版本无关性;2)基元性与可积性;3)开放性,自繁殖性;4)继承性与发展性;5)技术标准规范性;6)易用性、通用性、灵活性、实用性。

目前舞蹈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课件基本上是以不可编辑的视频影像为主,属于高度集成的多媒体课件,是编制者按照其教学思路组织起来的前后连贯的教学课件,课件发行后不可修改,具有整体性、固定性和封闭性。但是如果我们建设基于积件思想的舞蹈积件库,制作碎片化的舞蹈课件,今后在使用 CAI教学模式时除了可以使用这些传统课件之外,还可以由教师随时进行高效率的编辑、修改、增加、自由组合库内资源。

然而,由于舞蹈教学课件的缺乏,制作舞蹈教学课件的人才较少,要想持续不断地发展舞蹈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提高舞蹈教师的信息化操作能力,最终建设一个基于积件思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舞蹈教学资源库。笔者有以下一些构想:

1、建构舞蹈积件素材库。舞蹈积件库是整个资源库的核心,研究如何让舞蹈教学资源碎片化,以便于使用者积累和自由组合。另外,构建积件库需要普遍提高舞蹈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课件制作能力,因此,还需加强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经常组织培训与进修学习。

2、搭建积件组合平台。有了积件库作为支撑,如何方便地将库内资源组合成为一堂课还需要搭建一个操作简便,功能齐全的积件组合平台,以方便教师们的组织教学内容,丰富舞蹈教学的内涵。

3、制定积件使用管理规则。为了促进积件库内容的积累,设立一定的资源库准入门槛,制定相应的使用规则可以防止使用者只拿取不增添的坏习惯。良好的使用管理规则不仅可以有效统计出积件的使用情况和使用价值,还能提高教师们制作积件素材的积极性,让教师们主动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结语

通过将CAI多媒体课件放入舞蹈基本功训练过程的研究,笔者认为,把理论知识带入实践课堂是我们舞蹈基本功课堂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而多媒体教学环境(CAI)应该在舞蹈实训课堂成为标准配备,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是舞蹈授课教师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也为探索舞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打下一定基础。在当前网络教育大发展、“素质教育”的普及产生巨大需求的背景下,推动信息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交叉结合必将成为我们舞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 (责任编辑:刘小红)

注释:

①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②周雅俐.发挥舞蹈艺术魅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J].剧作家,2008(05):130

参考文献:

[1]黎加厚. 从课件到积件: 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 上) [J] . 电化教育研究, 1997(04)、1998(01)

[2]于淼淼.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现状及分析研究[D/OL].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08)

[3]罗冬梅、刘桂华、董荣药.《运动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J].体育科学研究,2003(03)

[4]陈新.运动解剖学CAI 课件图像素材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篇(7)

论文摘要: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是多媒体CAI课件与Web技术的结合。本文介绍了在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开发过程中对课件页面进行页面优化的原则和方法,并介绍了课件中导航、查询、测试等关键功能的程序实现技术和方法。

1、传统型课件与Web型课件

传统类型的课件或者由于投资成本大(如基于编程为主的整体式课件),或者由于升级更新困难(如基于CDROM的多媒体课件),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伴随着Web技术的发展,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全新类型课件的平台,Web本身具有统一的协议标准,良好的跨平台特性和前所未有的广泛的覆盖性。在其上开发出来的软件有着良好的GUI界面,能够支持多种多媒体格式,可提供高度的交互性,与其他的应用程序有着方便良好的接口。同时,用以开发、维护基于Web的软件的工具大多可以免费获得,使得基于Web的CAI课件的开发维护费用相对低廉,并且十分容易对课件进行升级更新。

2、课件页面优化的原则和方法

页面优化的根本立足点和目的有以下两点:一是加快页面下载速度;另一是使页面能象设计者所预先设想的那样在用户眼前显示。

2.1 加快页面下载速度的优化

页面下载速度可分成以下三部分:下载时间、渲染时间和可视性。好的设计者应通过页面优化在三者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产生理想的下载。从用户点击请求到页面总体框面显示仅一眨眼时间,在页面完全渲染完前,用户便可以从中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

2.1.1 加快页面下载的普遍原则

(1)去除不必要的多媒体效果和内容:可以用普通按钮、静态图像、减少图形化的文字标题等措施减少页面下载时间。

(2)用一切手段减少各种多媒体元素的大小。

(3)优先使用相同的图形或多媒体内容:浏览器会在RAM或硬盘上设置缓存来保存最近用到的图形和文件,从而提高效率。

2.1.2 对图形的优化处理

(1)减少图形文件大小:如,减小图形面积——可以通过剪切图形或按比例收缩图形来实现。按比例收缩后,有可能在图形上出现一些色斑。

(2)在HTML文件中为图形设置WIDTH和HEIGHT属性:这种方法并不能加快下载,但可以在下载图片前先把文字和其他后继内容显示出来,使用户在下载图片的同时便可开始浏览。

(3)随同符号使用LOWSRC属性:这个属性允许我们指定另一个图形文件,它将首先下载,并在由SRC属性指定的图形文件之前显示出来,一般由它指定一个低分辨率、低色度的与SRC图形相同大小的图形,这样下载将变快。

(4)使用交错式GIF和渐进式JPEG:交错式GIF和渐进式JPEG是对原来图形标准的扩展。其中交错式GIF向后兼容,而渐进式JPEG不能。

2.2 对兼容性的优化  在兼容性问题上,既要考虑课件对各种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的兼容性,也要考虑课件对各种浏览器的兼容性。

2.2.1 在平台兼容性上的优化

Web的跨平台特性可以使我们不需要关注用户配置的机器及操作系统,免于多次开发,但为了使课件能够在各种平台上平常显示,仍需要我们在定义潜在用户群时考虑许多细节,包括:显示器的分辨率和色深,对音、视频的支持情况,各种平台上显示调色板之间的差别等等。

2.2.2 在浏览器兼容性上的优化

与浏览器不兼容带来的影响相比,平台不兼容对课件开发所带来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各大主流浏览器开发厂商或者由于商业上的考虑而故意制造不兼容情况,或者为了追踪技术发展不得不造成新版本某些部分事实上不向后兼容。如何消除浏览器兼容性对课件开发的影响,才是课件开发者所真正要关心的问题。

3、课件中导航、查询、测试功能的实现

3.1 导航功能的实现

在课件中,导航功能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案来实现。一种是页面底部均有的导航钮,这个方案主要提供课件预定学习顺序;一种是导航图,它指出用户现在正处于整个课件的什么位置;一种是查询方案,这个方案提供在整个站点内搜索相关页的功能;还有一种便是树型目录,它与教材目录相同,可用于辅助检索。

3.2 测试功能的实现

虽然课程考试的题目需要有专门的试题库系统自动生成,但每个单元后的练习题和单元测验题却可用网页加载脚本的形式简单实现,从而大大减轻服务器和数据库的负荷。

4、对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发展方向的一些探讨

首先,从功能上说,根据学生学习课件后取得的效果,可把课件分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型、“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型三种。而从目前课件开况看,以第一类居多,第二类较少,第三类几乎还是空白。笔者认为,在这方面应加强研究的力度,应加快发展的步伐。

其次,从内容组织方式来说,目前课件基本都是通过超链接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学习、交叉索引也比较方便,但课件各部分的内容及组织结构仍是预先固定好的,弹性较小。在动态组织方面,目前我们能做到的还只是根据学生对每一小节后习题的完成情况动态增加一些预先准备好的补充页,这对于因材施教是远远不够的,这方面的改进还有待于在课件上提高智能化程度来解决。

5、结语

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是未来多媒体课件的主要形式,也是将来发展网络教学的一个资源基础。但目前已完成的优质实用课件还很少,对此类课件的开发模型、开发工具、开发技术等的研究也很少。笔者认为,只有加紧对这类课件的研究与开发,才有可能使网络教学早日进入实用领域。

参考文献

[1]刘继红.《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

[2]薛理银.《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篇(8)

    早期的地理CAI课件在媒体选择上一般都比较单一,仅为一些文字和图片,有人称其为“电子幻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真正的地理CAI课件,与传统的地理幻灯片没有本质区别。这种课件的信息容量很小。近年来,地理CAI课件所使用的媒体越来越多,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等,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多种媒体的应用,使地理CAI课件能够给学生带来大量信息,能够让学生看到许多地理课堂和生活中难以看到的地理现象和景观,可以清楚地了解那些速度很快或极慢的地理变化过程。现在很多地理CAI课件还与Internet建立链接,使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意调用网络资源,极大地扩展了地理课件信息容量。地理课件信息容量的扩展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直观;使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有趣,更有选择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网络课件迅速发展

    随着校园网的建立和完善以及Internet的逐步普及,使网络教学成为可能。网络课件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悄悄发展起来的。地理网络课件的广泛使用,将使地理多媒体教学从多媒体教室走向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课件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学生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随意获取网络相关资源,自由参加提问和讨论。学生也不再是简单的听和看,而是更多的参与,并且学生的学习将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随着地理新教材的使用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等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地理CAI课件的开发也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以往的课件多是课堂演示性课件,操作课件的主体是教师。而网络课件的操作主体将逐步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也就是学生来控制鼠标和键盘,主动的从课件中获取地理信息。网络课件往往与英特网上的相关地理资源网站建立链接,其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的信息量庞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时间自由地选择信息,并可以利用网络课件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学科小论文,参与网络讨论交流等等。

篇(9)

关键词 乒乓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实验

一、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原则

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及规律,在素材的选择上以视频和图片为主,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呈现的作用。课件的开发与体育改革紧密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出发点和归宿,采用全国高等院校工科CAI协作组制定的《CAI课件设计的技术标准》作为统一的制定标准,该标准在1996年通过了国家教委的审定,已经作为工科院校开发CAI课件的统一标准。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点出发,为学生创造丰富、逼真的教学景象。在教学原则上体现智力开发、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料和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件的演示流程在可控制的状况下对真实图像进行模拟,注重课件的实效性和应用性。

二、乒乓球多媒体CAI课件的分析探讨

(一)教学实验的制定

选取1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随机将80人设为使用多媒体CAI课件教学班(实验组),其余的80人为正常教学班(对照组)。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学生以前对课件的使用,为课件的制作提供建议;在教学实验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实验组学生对乒乓球多媒体CAI课件的态度兴趣以及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意见,进行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

此试验目的是通过对乒乓球多媒体CAI课件使用效果的对比实验研究,取得实验对比的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来检验多媒体CAI课件对乒乓球技术学习和掌握的辅助教学效果。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教学内容为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乒乓球教学内容。实验时间总计为一个月,两组班级均按照常规教学课时量进行,乒乓球技术课教学均为20学时,理论课均为2学时。此教学课时的安排是在常规教学课时计划之内进行,且在相同教学地点。保证两者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教学实验。

(二)教学数据的收集

1.技能考核。技能考核是在考试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由乒乓球方面的3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对连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评分,技评标准为此教研室的统一标准,3专家独立评定。

2.达标成绩。达标成绩(1分钟反手推挡、1分钟正手对攻)是在严格执行我校乒乓球教学大纲的统一标准获取的数据。

(三)实验结果分析

1.多媒体CAI课件班与常规教法班教学结果对比

通过10次授课共计20学时的教学结果进行对比,在第10次课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共160人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考核,并对考核结果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法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技能成绩和达标成绩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技评和达标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并且差异显著(P0.05)。

两组学生实验后学习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在乒乓球的各个技术教学环节中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多媒体来辅助学生的学习,每节课的准备部分让学生观看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技术内容;课中把技术讲解、示范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同时发挥多媒体在个别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时的作用;让学生尽快建立运动技术概念,增进对乒乓球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学效果影响问卷调查分析

多媒体课件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是评价一个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标准。学生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技术动作,脱离了书本上枯燥、乏味的文字性的介绍。把图片、视频、解说等素材与教师的讲解示范相结合,产生了较为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实验班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活动呈赞同倾向,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多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对多媒体课件在技术课教学中使用表现出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辅助教学作用效果得到了肯定。

参考文献:

[1]苗建宁.多媒体教学技术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

[2]耿岳.掷标枪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篇(10)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申报院级教学研究立项的课题:

(1)医学统计学多媒体CAI教学系统的研究和应用(2001年)

(2)医学研究生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2002年)

(3)《心理统计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题库的构建(2004年)

另外开了《医学科研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选修课

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上所进行的改革,具体做到了“四增三减”:减少了目前已无必要讲授的详细手工计算步骤与技巧;减少了复杂的公式推导,改为公式内涵的剖析;减少了部分浅显内容,改为自学或课堂讨论;增加了“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增加了“医学统计学软件使用”;增加了“多元统计分析”;增加了“医学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

(2)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建立了医学统计学多媒体CAI教学系统;开设了统计学电脑实验课;开设了“医学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讨论课。

(3)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着重考核医学统计学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正确应用统计方法和纠正错误能力。不考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

三、发表相关论文:

(1)医学科研论文中t检验误用分析皖南医学院学报2002,21(2)

(2)医学科研论文中x2检验误用分析皖南医学院学报(论文待发表)

(3)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7)

(4)胆石病病因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1,28(4)

四、编写的教材:

(1)《医学科研方法与临床流行病学》(2003.8,安徽大学出版社)

(2)《预防医学》(第2版)(2003.8,人民军医出版社)

(3)《心理统计学》(2004.8,安徽大学出版社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4)《心理评估学》(2004.5,安徽大学出版社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5)《卫生统计学实习指导》(2003.10,安徽大学出版社)

(6)《流行病学实习指导》(2002.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五、成果创新点:

(1)将统计学软件、多媒体教学模式首次引入我院医学统计学教学之中;

(2)将统计思维和科研创造性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3)改革了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方法;

(4)首次在我院学生中开设“医学科研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讨论形式的教学模式

(5)特别注重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统一

(6)编写“医学统计学”相关教材

六、成果应用情况:

(1)已经将改革的内容应用于我院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医学统计学”;

(2)在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CAI教学”模式;

上一篇: 财务会计教育论文 下一篇: 自我教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