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0: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形式与形势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正文】
自从将女性主义(feminism,也译女权主义)与的关系称为“不幸的婚姻”之后,对这一关系的探讨一直为多方研究所关注①。个中原因,除女性主义社会运动所追求的性别平等,也与、社会主义所致力的阶级解放运动有着紧密联系外,还因(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被并称为当代女性主义流派中影响最大的“三大家”,其重要地位不可小觑。
因此,了解和研究当代,不可脱离女性主义;同样,探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也不可脱离。女性主义与这种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既是当代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显示了在社会性别研究视域中的演进与拓展。
一
根据与的不同关系,女性主义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基本的方面:
第一方面是依据基本原理与方法,对性别平等和妇女解放问题开展研究,这可理解为是以为研究基础、或从理论出发的女性主义。在西方,广义的女性主义,还“经常用来泛指任何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结构影响女性的理论学派”②。另一方面,是以其他非理论为背景或出发点,来对与性别平等、妇女的理论进行研究,即将关于性别平等、妇女解放的理论作为探讨的对象。这一般可归入到西方学的范围,其中包括在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背景上,对性别平等与妇女解放理论所作的审视、分析、解构或建构。
显然,第一方面是边界相对确定的女性主义,其中不少研究者都对自己者的身份并无避讳。但在不少情况下,界限并非一目了然,往往会有第一和第二两方面的交错糅合。所以,虽称之为一个流派,女性主义所涉内容之复杂、内在空间之宽广,可谓莫衷一是。即便如此,这一派别的“家族相似”还是相当鲜明的:沿袭之中不失批判分析,应用之中不乏开拓创新。在沿袭应用基本原理的同时,对其认为的不当之处、错漏之处、陈旧之处进行剖析,在关注与基本原理相关的各个方面、各类问题时,根据新的社会实际及观念丰富充实原有理论。而这一切,均基于一个核心的立场或视域:社会性别(gender,区别于仅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及界定的自然性别)。这也正是女性主义理论上必须首先确立的关键之点。换言之,女性主义最突出或独特之价值,就是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的解读,这不仅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诠释方式,也导致了以“社会性别”话语对的当代构建,致使经典和当代在这一背景上都为“社会性别”话语所感染与触动。
女性主义开展研究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即认为现存理论对性别平等、妇女解放的专门性探讨有所不足,存在着“性别盲点”(gender-blind)。上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者朱丽叶·米切尔就将缺少性别研究表述为理论“沉默的一角”③。她认为,19世纪的思想家们都已认识到了妇女所处的从属地位以及解放妇女的必要性,如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一段著名论述:“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因为在女人和男人、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中,最鲜明不过地表现出人性对兽性的胜利。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就曾为马克思以赞许的态度在其《神圣家族》一文中加以援引④。因此,有关性别研究“沉默的一角”的说法,并非是指经典作家们没有认识到性别平等、解放妇女的重要性,而是指以这些理论来解决性别平等问题可能有相当的难度,即质疑于对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有效理论分析与解决。依照朱丽叶·米切尔的说法,“性别盲点”问题的产生,远非只是因受历史的局限那么简单,更主要的是指对性别平等、妇女解放的问题,还未真正“融入”到这一理论体系之中去。而且,从这一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构成来看,在性别平等探讨深入时也会遇到方法上的局限,并且是无从超越的。
“性别盲点”在经典阶段主要有三方面:
(1)主张社会主义即等于阶级解放、也等于妇女解放。这在早期社会主义理论中较突出。曾与马克思恩格斯共同领导工人运动的倍倍尔,在其《社会主义与妇女》一书中提出:“妇女与工人一样,都是被压迫者”,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他还认为,资本主义本身无力消除对妇女的危害,所以妇女的解放必须建立一种新制度,只有随着阶级统治的消亡,“男性对女性的统治也将随之告终”⑤。而女性主义的看法是:“妇女是人类的基础,不可替代。故她们并不像其它的社会群体,所受的剥削也有别于其它社会群体。”⑥性别与阶级、种族虽确有相似之处和内在联系,但性别压迫并不等于阶级压迫或种族压迫,妇女解放因而也不能归结为阶级解放或民族解放。而现代社会的实际也说明,妇女即使参与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不等于就自动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地位,这意味着争取性别平等和妇女解放需要有专门理论的指导,这也是女性主义倾力所为的。
(2)在对私有制的探讨中注重于婚姻和家庭,以这两方面为研究主脉阐发人类性关系的演变及妇女被奴役的根源。这一探讨有立足经济基础、依据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演变论述妇女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特征,但女性主义认为,这样同时可能导致将性别平等、妇女解放问题裹挟于两大主脉之间,淹没在了对婚姻、家庭及私有制关系演变的探究中,沦为这些关系的附属品或补充部分⑦。因而女性主义认为,在这样的理论倚重下,对于构建妇女解放理论是不利的。
(3)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力求从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中追寻性别不平等的原因,并提出了“两大生产”的原理,指认了生育劳动的重大意义。但在之后的劳动价值论中,生育劳动和家务劳动都未纳入社会一般劳动的范畴,即这两项主要由妇女承担的劳动都未进入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恩格斯虽明确指出:“现代个体家庭建立在公开的或隐蔽的妇女的家务奴隶制之上”,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⑧,即希望妇女通过少从事或不从事家务劳动,来消灭“妇女的家务奴隶制”。女性主义并非完全不赞同恩格斯的这一思路,但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实际显示,妇女即使大规模参与了社会劳动,她们作为“家务奴隶”的情况也未改变。并且“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自动化可以导致不断增加的结构上的失业。妇女,是劳动大军中崭新的、最不稳定的成员和资产阶级社会里最易被牺牲的成员”⑨。由此,女性主义指出,只要生育仍被当作是“一种自然现象”、家务劳动也未纳入有酬社会劳动,妇女的平等地位就无法实现,她们注定要遭受男性、家庭及整个社会的剥削,并因此在社会参与、劳动就业上遭受排斥与歧视。更有研究将妇女被局限于无酬家务劳动的情况,归咎为国家法律系统和资产阶级统治者意欲达到对男女两性“分而治之”的目的,称之为“性别统治政策的组织基础”⑩。
二
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经典文献,既是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以“社会性别”话语丰富推进的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下称《形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下称《起源》)是两部解读、研究频率很高的文献。研究肯定这两部论著是对妇女解放理论的重大贡献,尤其在性别不平等起源上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11),但同时也对基本原理及方法持多元审慎的态度,或沿袭应用、或批判修正,角度不一,观点亦不一。
《形态》一书探讨了人类社会最早的分工是如何“自然”发生及私有制是怎样产生的。所以,《形态》不是专门为解放妇女而作的,但其中的有关论述及研究方法,却成为妇女观最基本的原理。对性别不平等关系的产生,《形态》认为与最初的“自然分工”相关,男女之间为了生育子女而发生的分工,也是建立“最自然的”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据此,可以说的妇女理论是从“自然”出发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所说的“自然”并不只是与“社会”相对立的另一方,即自然界。“自然”在这里的含义是指外在于人、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包括自然界及由人组成的客观社会与历史。所以,“自然”是相对于人的主观愿望而言的。“自然”的,即指客观的、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据此,性别不平等关系的发生并非是由某些人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客观历史的产物。性别关系因此也和人的其他关系一样,受制于客观历史,如果生产方式、生产力等物质条件还未改变,性别关系就不可能改变。这些是关于妇女解放的历史唯物论基本原理,并构成了女性主义最基本的信念——“妇女受压迫并不是个人蓄意行动的结果,而是个人生活于其中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产物”(12)。
还提出过一个著名论断,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这也很适用于社会性别的理解,即男性或女性虽有不同的生物学性别,但同时又都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所以决定男人或女人本质的,就不应只依据于其生物学特性,而必须根据他们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正是对这些基本原理以及女性主义据此对性别压迫社会根源的探讨,被一些研究描述为企图将女性主义理论“嫁给”,并对这一理论进行“改造”。这些研究还认为,与女性主义的“婚姻”并不成功,成了一桩“不幸的婚姻”。持这一看法的美国学者海迪·哈特曼认为,原因是这两种理论的“结合”依据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忽略了父权制对妇女的压迫作用。妇女在工业社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被排斥的处境,并非仅为经济所决定,而是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制度相互作用的后果。要改变妇女的处境,就必须既反对资本主义体制、又反对父权制,还要批判、改造与这两个制度相关的一系列社会组织机构及陈规陋习。这些,远比只以生产方式、生产力来解释要复杂许多。女性主义就此将自己的目标定位在既反对资本主义、又反对父权制上,亦被称为是一种“二元制理论”。然而,另一位研究者艾里斯·扬提出:“二元制理论并不能修补和女性主义的不幸婚姻”,原因是妇女所受的压迫“并不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具有独特的结构、运动和历史的社会制度决定的”,而必须通过最好的洞悉,将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理解为只是“一种制度”,并且它对妇女的压迫是其内在的一种基本属性(14)。
女性主义还注意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性别问题的研究是有区别的,后者研究更多些。恩格斯所著《起源》一书探讨了妇女从属地位的形成,也是女性主义研究涉及最多的一个文本。通过对摩尔根史前史的研究,恩格斯探讨了私有制与父权制产生的关系,提出:“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15)以现今标准看,《起源》所采用的人类学资料的可靠性还有待检验,这有可能影响《起源》某些结论的准确性。而当时弥漫着的依据进化论建立“系统”的风气,也对《起源》产生了影响。女性主义在指出这些不足的同时,充分肯定了《起源》。如美国的凯琳·萨克斯认为:“他的主要论点是正确的。并且,迄今为止这个论点是对现有资料的最好解释。”(16)特别是《起源》提出,性别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女性的社会地位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化的,对女性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可说明女性从属于男性也不是超时间、超空间的,更非天经地义。《起源》还将妇女与无产阶级作了对比,认为:“现代个体家庭建立在公开的或隐蔽的妇女的家务奴隶制之上”,在家庭中“丈夫是资产者,妻子则相当于无产阶级。”(17)这些,都对女性主义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女性主义对《起源》中某些论点的补正和推进主要有:
(1)以更广泛的民族志材料说明私有制并非导致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惟一原因。凯琳·萨克斯运用了更广泛的非洲四个部落的民族志材料(18),说明在非私有制、无阶级社会里,女性地位也不完全与男性相等,即使男女都是“社会性成人”(参与公众社会劳动的人),但在离婚难易程度、性关系禁忌上还是有所区别。在阶级社会里,即使是拥有大量私有财产、处于统治阶级地位的女性,也不享有本阶级男人拥有的全部特权。所以妇女地位的高低主要与两个方面相关:社会性成人和妻子(身份)。即使在无阶级社会里,因这两方面的影响,男女的地位也不见得比在私有制社会里更平等。
(2)以推断依据缺失指出私有制产生和母权制的瓦解并无直接因果联系。凯瑟琳·麦金农指出,《起源》为说明是私有制引发、瓦解了母权制,有三步假设性推断:第一是财富增加刺激了个人占有的欲望,第二是男人占有财富并成其私有财产,第三是男人为将财产传给亲生子女而了母权制、建立了父权制。这三步推断中的逻辑缺失是:为什么增加的财富不是男女共同占有、而只被男性独占?为什么私有财产必定是通过父系、而不是母系传给子女?为什么丈夫占有财产就能凌驾妻子之上?(19)显然,对这三点如不能提供论据,关于私有制产生与母权制瓦解的推断将面临“推不出”的困境,也将影响《起源》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基础。
(3)以差异、多元的立场指出妇女从属地位根源的复杂性。虽然不少女性主义继续沿用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分析框架,但同时也感到某些不足,原因是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很多,且相互交错,特别是各国、各地区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异,形成女性从属地位的原因也是有差别的。反之,若认为所有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和改变压迫的路径是同样的话,就过分笼统了。
女性主义还指出,《形态》和《起源》的探讨重点不是妇女,而是家庭,妇女解放是附属于家庭问题的。因为对于私有制,家庭有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经典作家在此时最关注的还是私有制的问题。所以,女性主义对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探讨,对于补充、推进这一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因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争取性别平等与争取阶级、种族、地域平等的斗争汇聚融合,展现了争取社会公正的新形势,工人阶级为单一革命主体的情况有所改变,当代的关注点亦随之转移,女性主义的兴起映现了这一转变。
三女性主义的研究还从社会性别视角对当代西方作了回应。通过研究,她们认为当代西方虽已有所改变和推进,但却仍未在思想和理论上完全摆脱“性别盲点”。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哈贝马斯及其社会交往理论,是不少女性主义研究涉及的对象。社会交往理论认为,只要依据合理程序和使对话者拥有平等参与权,就可实现对话与交往的理想状态。对此,女性主义、特别是非西方女性主义提出了不同看法。印度裔女性主义者乌玛·娜若嫣指出,哈贝马斯也像女性主义一样,对知识在社会统治关系再建中的作用很感兴趣,并且批判了实证主义和所谓科学理论是“价值中立”、“公正无私”的观点。然而,他的交往理论忽略了因阶级、种族或性别形成的实际上的差别,甚至假定它们根本就不存在。而个人若只是假定理想状态下的言说者,相互也无不同点,那么他们的谈论还有什么意义呢?而如果有不同点存在,哈贝马斯的理论并未能提供任何解决的可能。且不说处于社会底层的草根妇女,学术界的女性差不多也都有如下感受:尽管她们未被强行阻止在公共论坛上讲话,但仍需克服很多限制来坚持自己的主张,特别是在男性占据统治地位的学科里,她们的言论被轻蔑更是经常的事。这表明,女性的性别对她们的知识状况、言说及对他人关注力的支配都有直接影响(20)。
所以,受制于“性别盲点”、或者说是从父权制背景下男性优势生存地位出发,哈贝马斯等一些男思想家,虽也和女性主义者一样对知识在社会统治关系建立中的作用非常感兴趣,但却不可能反映女性作为“第二性”在社会交往有的感受,这正是他们的研究不能解决性别平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女性主义者曾直言哈贝马斯的理论对于自己“什么都不是”。其中更深层的认识论原因是,哈贝马斯构建交往理论的基础是知识与约定上的“理性同一”。且不说这一基础有极度唯理主义的色彩,就是从女性大量的不同于男性的实际感受出发,对于什么是“知识”、“理性”及其“同一”,也有很不同的理解。就如在亚非拉美等地区和民族、种族的多元文化背景上,与建立在欧洲文化中心主义背景上的“理性同一”,必定有非常不同的理解一样。基于欧洲中心主义的“理性同一”,难道可能构建适于全人类普遍交往的基础吗?非西方的女性主义提出,必须对这种欧洲中心主义的“认识特权”保持警惕,尤其要看到它的“政治用途”(21)。
女性主义的批评,促使哈贝马斯等人开始考虑、并引入性别视角。其名作之一《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初版于1961年,30年后他在再版序言中强调,自己的研究是一种“历史话语”,但同时也以一定篇幅探讨了过去未曾涉及的女性与公共领域的问题。他承认20世纪的女性终于获得了公民平等权,已有可能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享受福利国家的待遇,但他特别指出:“凡此种种并没有自然而然地改变掉性别差异所导致的歧视。”他对于女性主义的批判立场与视角表示了充分理解,并注意到现代公共领域出现的“将女性又一次从被男性统治的世界中排挤出去的行为”(22)。与此相关,他谈到了自己在30年间思想的改变——“其间成长起来的女性主义文献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公共领域本身就带有父权制特征”,并认为,要弄清的问题是女性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被排挤出去,与工人、农民和“暴民”等无独立地位的男性被排除出去,“其方式是否相同”(23)?
显然,哈贝马斯提出的这个问题是经典作家尚未遇到过的,其论述主要有:
(1)哈贝马斯体会到了争取性别平等、女性解放的运动与阶级斗争在机制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对一般下层民众受压迫的研究,不能取代对女性受压迫的研究。按他的说法,性别关系的改变不仅深入经济制度之中,而且还波及到公共领域及私人领域的核心、即小家庭的内部空间。因此他认为,是“性别”(24)决定了政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及它与私人领域的关系。引人注目的是,哈贝马斯认为现有公共领域对于女性的排挤是具有“建设性影响”的,即这样的“排挤”可使女性继续被局限于私人领域(家庭),这同时就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产生了维护和某种改变;而对无独立地位男性的排挤,却没有这样的作用。哈贝马斯的表述虽不是那么明晰,并似乎在尽量保持某种“中立”的态度,但至少可以明确看出他确实是在思考性别不平等、尤其是女性在公共领域被排挤的问题。
(2)哈贝马斯大致感到,公共领域对女性的“排挤”,是父权制性质的公共领域的一种内需性所导致的,即“排挤女性”是父权制公共领域的一种结构性反应。反过来说,倘若女性一旦在公共领域不再遭排挤的话,就预示着公共领域的结构将要发生重大改变、甚至要进行重组了。毫无疑问,受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与女性的关系已有关注和思考,这对于深化公共领域及交往理论的探究,是有一定促进的。
(3)哈贝马斯虽已正视现代公共领域对女性的排挤,但却未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批评,这并不意味着他处于一种“中立”立场。通过对佩特曼研究的赞扬,比较清楚地显示了哈贝马斯的取向。佩特曼认为,女性平等参与公共领域看似得到了平等,但实际上这一平等是“依照男性形象塑造而成的平等”,并造成了与“女性作为女性所应有的真正社会地位之间的对立”。哈贝马斯把佩特曼的看法称为是“卓越论述”,可见哈贝马斯是赞同有“女性作为女性所应有的真正社会地位”的,而且他似乎也认同,女性因参与公共领域就有可能改变“女性所应有的真正地位”(25)。这表明,哈贝马斯的思想仍处于一种性别“本质论”的阶段上。
无疑,哈贝马斯表现出了解女性主义思想的意愿,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女性主义的研究,但囿于他男性优势生存的立场,仍不由自主地在父权制文化背景上去设想、赞许女人有不同于男人的“应有的真正社会地位”。依据这种“本质论”的看法,他认为如果女性取得了完全的公民权,就将按照男性形象来塑造自身,会导致与女性“应有”的真正社会地位发生“对立”。对此,哈贝马斯并未作明晰的价值评判,而是将女性“依照男性形象塑造”自身而发生“对立”的情况,归咎于现代政治公共领域的结构——这一领域“至今仍具有缺乏公共主题的私人领域的父权特征”(26)。
哈贝马斯说得不甚明白,但在女性主义立场的解读却大致可追索出他对于“对立”根源的思考——哈贝马斯认为,其实原因并不在于女性拥有了“几乎所有的正式公民权”,而是因现今的公共领域仍然是公私混杂性质的,还受父权制的制约,且有私人领域的某些特征。这导致了对于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女性就不只是以惟一的公民身份及其标准对她们进行评判,同时还以私人领域的、家庭角色的标准(如对女性领导还以是否贤妻良母进行评价,对男性领导则没有这样的评价)对其评判。更重要的是,对女性评价的公私混淆标准是有目的性和功能性的,它排斥女性而维护男性在这一领域的霸权。这和采取“精英政治”的统治策略,将工人、农民和“暴民”等非精英男性从公共领域中排挤出去的机制不同,其排挤性更强。一个女性即使符合“精英政治”的标准,但在公私混淆的评价中,还可因不满足私人领域的标准而被排挤。这些,无疑深刻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严重缺陷,并说明若缺乏社会性别的视角就可能导致对公共领域的危害,为此,哈贝马斯提请人们认真考虑被排斥在外的“女性他者的能动性”(27)。
女性主义、特别是有后现代色彩的女性主义认为:将公私领域作截然划分、并根据性别身份将男性与公共领域联系在一起,将女性与私人领域联系在一起,其本身就是父权制及其统治的体现。所以,哈贝马斯虽已关注了女性主义在这方面的探讨,对“性别盲点”问题有所触动,但其基础仍是对公私领域作截然划分,所以他的立场和探讨角度与女性主义还有相当距离。
四
女性主义在演进中与后现代主义产生了众多理论关联。有评论认为,正是通过女性主义理论与运动的诠释,后现代主义才从一种美学的审视转向了社会实践。近年,颇具影响的有女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解构。
“批判性建构”,是女性主义有针对性、有颠覆意义的一举。它要解构资本主义,不再视资本主义为中心的、统一的整体力量,只将之看作是多种经济形式中的一种。吉布森-格雷汉姆认为,自己思考的和要做的是,“如何跳出资本主义领地”,并对非资本主义“一套积极而有差别的经济形态”(28)进行研究。
首先,她们注意到现今众多女性正以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非资本主义活动中去,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目前进入社会经济领域的女性比例虽大幅上升,但即使在资本主义中心模式里,绝大多数妇女还在继续承担无薪生育劳动和家务劳动,这两部分劳动一直被剥削,女性就必须继续扮演无薪服务工的角色。同时,担负生育劳动和家务劳动还使妇女在社会活动中饱受歧视,大多数妇女不得不在环境差、收益低的行业就业,陷入遭受双重剥削的境地。与老一代女性主义者不同的是,吉布森-格雷汉姆不再数说女性不公正的遭遇,也不再试图将这两项无酬劳动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来解决,她们做的是直接挑战并解构资本主义,力图扭转一切由男权“菲勒斯”支配和赋予意义的局面,希望就此改变以资本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体系和分配模式,建立多样化经济体系及其分配模式。尽管这些还是规划,尚属“雄心勃勃的理论计划”。
吉布森-格雷汉姆的设想之一,是把家庭确定为一个“经济领域”,而不是传统上只作为经济的一个“存在条件”、“衬托空间”,使家庭不再是“从属”、“辅助”的性质了。设想还援引了近20年来加布里埃尔、霍奇等人的研究,认为家庭既包括在资本主义再生产之中,同时也包括在非资本主义再生产之中。家庭不仅是生产的场所,同时也是分配和消费的场所,是与剩余价值的创造与占有、剥削有关的场所。而根据佛拉德等人的研究,在过去的25年里,家庭实际上已成为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女性越来越觉得自己在家庭中受剥削是不公正的,越来越觉得必须改变这一处境。研究指出,与资本主义经济不同的是,“家庭是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形成一个自治的生产场所,其中各种阶级活动都会出现”(29)。研究还指出,传统上一个家庭隶属于同一阶级,家庭之中是不讲阶级和阶级对立的,阶级于是从家庭中被排斥掉了。结果是在家庭中发生的剩余劳动的生产、占有和分配(这些都关乎阶级和阶级斗争),统统变得令人难以察觉。女性主义要做的是相反的工作,即要在家庭之中“添加剥削和阶级的内容”,并把这些被遮蔽的、难以察觉的方面清楚揭示出来。
吉布森-格雷汉姆在研究中还援引了工业社会中家庭的变化与类型划分,来说明性别、阶级及家庭的关系。她们把传统上(白人)异性恋家庭称之为“封建阶级家庭”,即丈夫挣钱、妻子照料家务、养育子女(30)。妻子现也外出参与有薪工作,但依旧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对比研究涉及了另一类“女性化家庭”,发现单身母亲每周平均劳动时间是75小时,而异性合居(婚姻)母亲的劳动时间却是85小时。原因是后一类家庭的家务更沉重,女性需要创造更多的剩余劳动才能满足家庭成员的享用,其中也包括丈夫对妻子剩余劳动的享用。这使某些“封建家庭的阶级活动处于危机之中”,甚至造成其破裂。第三类是有所变化的异性恋“公有制家庭”,所有家庭成员共同生产剩余劳动,并共同占有它——民主分配家务劳动,也民主分享劳动成果。但是,这类家庭的男性(丈夫)若分担家务较多,就可能失去赚取更高工资的机会,并降低他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所以,这一类型家庭中的女性(妻子)不得不面临复杂的感受与选择。而且,“公有制家庭”也同样不能超脱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在三类家庭比较中,惟有“女性化家庭”或(男性)单身家庭是由成年家长独自负责剩余劳动生产、占有及分配,不存在因性别分工引起的阶级冲突,亦无此类问题要协商。通过研究与对比,女性主义认为家庭已不再是由父权制生产方式霸权统治的场所,而呈现为“一个多种多样的阶级、性别、种族、与其他行为相互作用的社会场所”。更重要的是它未被纳入到一个覆盖广泛的(资本主义或父权制)社会系统之中,因而是“一个具有差异的而且经常变化的场所”(31)。到此,人们或许会问,女性主义为什么对家庭与阶级及阶级关系这么热衷?
答案是:“我们在为某种阶级政治寻求可供选择的空间。”(32)
女性主义企图通过解构资本主义,找到走出西方左翼革命危机的出路——当代工人阶级的政治作用正在边缘化,革命主体已改变,社会舞台上由谁扮演主体角色?政治革命的动力在哪里?对此,女性主义认为现代家庭的变化和多种类型,可能会为阶级理论注入更多新内容,使之得到重新铸造。在此期间,不仅可推动阶级的多样化发展,还可能孕育出新的政治机会。吉布森-格雷汉姆对此表现出相当高的信心,并极有兴趣设想产生一种新的经济前景和新的阶级意识,这将有助于产生一个充满活力的阶级来对现存社会进行政治改造。
注释:
①关于“婚姻”最著名的探讨,有美国女性主义者海迪·哈特曼的《不幸的婚姻:女性主义与》的论文,以及同为美国女性主义者的艾里斯·扬的《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论的批判》的论文。两篇论文均收入LydiaSargent主编的WomenandRevolution:ADiscussionoftheUnhappyMarriageofMarxismandFeminism,SouthEndPress,Boston,1981.此内容也可查阅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②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5页。
③米切尔(JulietMitchell)是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所著《妇女:最漫长的革命》(1966),载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45页。
④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页。马克思对傅立叶的援引可参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⑤[德]奥古斯特·倍倍尔:《社会主义与妇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2页。
⑥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页。
⑦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⑨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页。
⑩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页。
(11)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页。
(12)[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14)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7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
(16)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18)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
(19)CatharineA.MacKinnon,"AFeministCritiqueofMarxandEngels,TowardaFeministTheoryoftheState",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9,p29.
(20)UmaNarayan,"TheProjectofFeministEpistemology:PerspectivefromaNonwesternFeminist",inGender/Body/Knowledge/FeministReconstructionsofBeingandKnowing,ed.AlisonM.JaggarandSusanR.Bordo,NewBrunswick:RutgersUniversityPress,1989,pp256-269.
(21)UmaNarayan,"TheProjectofFeministEpistemology:PerspectivefromaNonwesternFeminist",inGender/Body/Knowledge/FeministReconstructionsofBeingandKnowing,ed.AlisonM.JaggarandSusanR.Bordo,NewBrunswick:RutgersUniversityPress,1989,pp256-269.
(2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2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24)笔者认为这里是指生物学性别,并非是作为女性主义理论核心范畴的gender(社会性别)。
(25)[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26)[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2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28)[美]J.K.吉布森-格雷汉姆:《资本主义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29)[美]J.K.吉布森-格雷汉姆:《资本主义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小学教师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1.语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要求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也能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例如,把算式(65+35)÷(40-35)读作“65与35的和除以40与35的差,求商是多少”。这样,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语言修养是与思想修养分不开的,每一个教师都要下功夫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2.板书。板书是小学教师的第二基本功。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概念、系统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影响,并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板书应规范、有条理、重点突出、简练明确、布局合理。板书的方式要不拘一格,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提纲式,有的边讲边板书,也有的在新课结束时系统板书。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一节好课的板书,在教学时犹如一幅具有整体结构的蓝图,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鲜明而又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3.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在小学教育中,有些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这个矛盾,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就十分重要了。使用和制作教具、学具也成为小学教师的另一个基本功。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具和学具。例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低年级可多用大小、颜色不同的纸或其他材料剪几何图形;中年级可多用钉子板;高年级可发动学生自制教具。其次,使用教具要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发展过程,使用时要注意恰当的时机,做到适时、适量、适度,以达到直观的目的。教师还要具有操作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功。
4.教学中的组织管理。教学中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不仅表现在课内的教学环节中,如收发作业本、使用学具、订正作业等都应有统一的常规,反映在教师敏锐的视察力、说话的感召力和行动的感染力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神情、言语、气氛上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话要有鼓舞力,要有激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以教师自己谦虚好学的精神、自信和不怕困难的乐观情绪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一切行动来有效地组织学习。
5.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三、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1.改革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义务教育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下列3个方面进行。
(1)学科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那么,各门学科又怎么渗透呢?这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注重挖掘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注重“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把原来单一的学科课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取新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动静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展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3)国家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配合进行。学校必须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不能削弱音、体、美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地方课程,把劳动教育与地方课程挂起钩来,既有育人性,又有社会性。
2.把活动课程落到实处。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必须从几个方面去抓:学校要成立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学校要把活动课程排入课表;活动课程有专人指导,检查、落实;活动课程要做到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有计划、有场地。通过活动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道德情操、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创设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比较隐蔽的课程。它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校开发环境课程的途径有:(1)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经常的、大量的教育,利用学校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例如:留心观察学校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写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文章或小评论;利用黑板报、壁报、画廊、宣传栏等,搞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小记者、小编辑,充分发挥课间一分钟新闻的作用;利用升降国旗仪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张贴名人画像、名言、宣传标语、举办各种展览;开展使用礼貌用语,净化学校教育环境。(2)开展社会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应是一种比较广泛的、长期的、普遍的教育,利用社会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深入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了解国情,了解工农业生产、科技卫生、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腾飞的大量的社会信息。(3)进行家庭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应是直接的、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孩子的成长、培养、成才都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创设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素质教育,除了有一套良好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体现素质教育。
主要表现一是某些德育内容不能满足当代德育发展要求。德育内容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反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和法律、民主政治、环境意识等要求,学生就会一方面对脱离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内容产生怀疑,另一方面也不能将社会需要有效地转化为自身修养的动力。二是德育的某些内容不能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需要。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受教育者的道德需求,教育者所传达的道德规范便不能转化为教育者的道德观念。而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任何品德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品德的深层内在的动力系统,是一种由道德需要所推动的、引起道德行为的内驱力。所以,道德教育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如果德育内容的设置忽视学生的精神满足和心理需要,不能有效回答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生活、工作、交友、择业等现实问题,德育内容脱离学生成长实际,就会引发学生的疏远、不信任感,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2.德育方式、方法不科学
德育失效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德育违背教育对象的心理规律,教育方式和方法不当。一是德育方法单一,忽视学生个体的心理特点。如果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道德知识的掌握、对学生个人的“管束”,忽视学生日常在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那么,道德规范就不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信念,也就人为地削弱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把避免灌输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把建立一种无灌输的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社会等多方面的合力,其中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内容的多元性,为学生扩展求知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和效益利益观念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互助关系越来越弱化,一些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某些腐朽思想和堕落生活方式的侵蚀,许多人的价值观、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物欲诱惑的恶浪随时都在吞没着那些思想意志不强的人。学生作为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信息的活跃受众,比普通人更能感知到这种气氛。
二、增强德育实效性的策略
1.德育必须以提高素质,培养创造性为目标
现代德育需要培养创造性。首先,品德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能够对道德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而不只是服从周围成年人的道德判断的推理是其道德成熟的标志。现代德育应唤起青少年的主体创造性,利用社会道德规范、思想理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正确处理社会道德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是个体道德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个体品德发展对德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其次,创造并不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思想领域同样充满了创造。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WTO的加入,客观上必然带来许多新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道德思想和思维判断也不断地演化。只有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把握社会的思想道德原理,才能在新的道德演变中减少迷失,才能驾驭社会道德的发展,从而不断融入社会的变革之中。
2.德育内容一定要融入社会,贴近生活
德育内容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和反映,包括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等。德育过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这不仅因为人在德育过程中的多方面活动和交往具有社会性,而且德育要求和目的直接反映社会的要求。在德育内容的选择方面,德育应该紧紧地围绕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设定德育内容,使之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应重视社会现实的发展,与时俱进,融入社会,贴近生活。唯其如此,学生才能适应学习现代社会思想道德规范。可以切合当地社区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德育内容更加具体化和现实化,“有的放矢”才有德育的实效性。在德育中不应该刻意回避社会的阴暗面,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处理问题,出污泥而不染,而不是同流合污,增强对现实中不良诱惑的抵抗力。对于优良传统教育,应该发展,将传统与现实进行新的组合,给出新的呈现形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优良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而不再仅仅是历史中的片断。同时,德育并不局限于德育课,德育应与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切实做到“教育性教学”。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内容之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抗挫折的能力、完善的个性等,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3.德育途径应该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德育途径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应利用的具体渠道,也称德育组织形式,是一个涉及德育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性问题。在选择德育途径上,依据品德心理的知、情、意、行四个构成部分协调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德育活动,克服德育形式单一,以及一个模式一阵风的做法。充分利用教学、班集体、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团队工作、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在建立制度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发掘新形式并根据地域特色,走出适合实际情况的特色途径。学校可以开辟一些主题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应该持久深入下去,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找出适合学生锻炼的岗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设立德育基地,提供品德实践机会,弥补单纯靠课堂的教学不足,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接触社会,体验生活。
4.德育方法一定要有的放矢,为学生喜闻乐见
德育方法是指为完成德育任务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在选择德育方法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状况和需要。例如,童年期学生由于自我意识不成熟,行为以“他律”为准绳,可以更多使用榜样示范和行为养成;青少年期以后的学生,自我意识已逐渐形成,“自律”能力加强,可以进行自我教育、说理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法。人的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和练习形成的,德育方法的实效性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古代就非常强调通过“躬行实践”的方法来培养人,但并不是任何活动都能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德育方法的实效性,在于能否探讨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法。应该注意把德育要求尽快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摒弃那种成人式的说教,把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唤起学生的思想道德体验和创造感,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或印象理念,而是切实的体验和感触。
5.创设良好的德育情境
道德行为的产生既与健全的人格有关,又与特定的环境有关。德育不能脱离实际的社会环境。德育工作者应注重教学环境设计,力图创设与实际环境相符合的学习情境,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情境改组,让学生着眼问题的不同侧面,使学生获得对同样知识的多样理解。德育工作还必须延伸德育的课堂教学,构建多元化的德育途径,增强德育工作者的影响力,优化德育工作影响源,创建优秀的群体氛围与群体文化,用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个体加强修养,全面发展。在德育过程中,集体对于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集体中的舆论、价值观念和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德育工作者要善于营造集体的正确的舆论和风气,引导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养成关心集体、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平等相处、互相合作等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旺盛,中等职业教育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如何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保障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则在师资。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教师队伍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成败,具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已是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技能教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于专业要求的特殊性,使卫生职业教育相对其他行业的职业教育凸显明显的“个性”特征。本人从事临床教学22年,仅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谈一下初浅的体会。
一、“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和特殊要求
1.1“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学校非文化课教师的素质要求。职业学校通常将课程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根据所教学科不同,又将教师分为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是对专业课教师(非文化课教师)而言的。目前对“双师型”教师含义在职教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双证书”。既取得普通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又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双职称”。即取得教师职业技术职称,又取得其他职业的技术职称;三是“双素质”。既要求具备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又具指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素质;四是“多素质”。既要求具备教育家的素质,又要求具备工程师、技师的素质和能力。这些观点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但有些观点如“双证书”、“双职称”过于简单化。有的观点如“多素质”又过于神秘化。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在教学中,能够把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师。他们应该具有在本专业临床一线工作的经验,有能够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的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核心在于教师的“双素质”。“双师型”教师最显著特征是把专业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会学生。按照上级的教学要求教师要达到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这不是获得证几个证书或几个职称就能解决的问题。证书或职称只表明具备某种单项职业资格或能力水平。“双师型”教师所追求的是各种单项知识、能力、经验结合和综合表现,体现出来的是教师的“双素质”。应该说证书或职称是“双师型”教师的必备条件,但绝不是证书或职称的简单叠加。道理很简单,单项素质的简单相加,并不能完成综合性的任务。
1.2“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求。我国《教师法》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这是《教师法》对教师的一般要求。作为职业学校教师除符合《教师法》对教师的一般要求外,还应该有以下特殊要求。
1.2.1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指履行生产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顶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等。
1.2.2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通常采用以横向为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具有知识、技能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能力。“双师型”教师既能在教学岗位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在生产岗位完成生产任务。他们是教学行家,也是生产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1.2.3具有本专业临床一线的工作经历。亲身经历的临床案例和书本上有着许多区别,只有在本专业一线的经历。才能获得本专业实践经验。成为“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经历。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其培养对策
2.1“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
目前,虽然从国家、省、市,包括中等职业学校都非常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实践能力的要求,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办学机制和人员调配机制的制约,致使教师比例、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仍然不高,整体素质不强。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4万人,其中“双师型”教师0.36万人,占15.4%。由于对“双师”的理解有岐义,统计中有拼凑的因素,实际情况未必达到这个比例。以我校比例,学校建校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现有专任教师196人。其中专业课教师100人,占教师总数的50%。绝大多数为大学毕业后(有很大部分是成人本科)直接分配到我校工作。没有在医院工作经历的教师。且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到了50%,这些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缺乏职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按上述标准统计,我校有“双师型”教师7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l%,离辽宁省“十一五”师资培养计划提出的“到2010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的比例应不低于60%”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双师型”教师行业经历普遍不足,“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以我校为例,约95%的“双师型”教师是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来自临床一线的专任教师凤毛麟角。并且,职后锻炼的机会少,有临床实践经历的教师只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左右,绝大多数教师的行业经历呈空白状态,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导致专业课教师从教时间越长,临床实践能力越弱,尤其是与行业动态接轨的实际应用能力相当匮乏。导致只会按课本内容“讲疾病”而不会真正看病、治病、护理病人。
2.1.2“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不够健全。职业学校专业门类繁多,参差不齐,组织“双师型”教师的专门培训操作困难,运作成本高,且培训专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合学校需求。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往往教学任务较多,专业课教学的替代性差。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专业课教师外出培训与交流的机会很少,部分教师从未外出参加过培训学习,参加“双师型”教师专门培训不足,导致教师不了解新的职教精神,缺乏现代职教理念。2.1.3“双师型”教师的人才调配机制尚未建立。目前,职业学校人事分配体制仍然建立在传统的师资配备观念与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源的独特性。卫生学校一直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教师定期到关系医院进修学习制度在主管局(卫生局)未形成政策性文件,教师只是进修生的身份,这种年年进修的状况不光增加了学校的费用,对“双师”的影响也很大,某种程度降低了双师,特别是高级职称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工作的热情。(况且我校高级讲师占专任教师的46%)。
2.2“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策
2.2.1开展师范类学生和医学院校学生的“双证书”教育。就目前来看,卫生学校教师的来源仍然是师范院校毕业生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因此,作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工作母机——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应进行“双证书”教育,即学生在毕业时既获得学术性证书又获得职业技能证书,这样既缩短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周期,又能从源头上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2.2.2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充实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建立灵活的学校用人机制,充实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解决“双师型”教师短缺的措施之一。其次,吸纳高职院校的初步具备“双师”素质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现在的许多毕业生在高校已取得了高级和中级职业技术证书,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今,把他们接收到职业学校中来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然后在工作岗位上再对他们进行培养和培训,使他们较快地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2.2.3对专业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点。
2.3教师拟订个人的双师素质的培训提高计划专职教师都要定出个人的双师素质培训提高计划。计划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要写明:每学期在什么时间进行技能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争取在何时考取何种技能技术证书。计划经教研室讨论,上级部门审核,严格执行,每学期检查。
2.4利用没课的时候或寒、暑假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以往教师进修都是以医生的角色,随着我校以护理专业为重点的转变,面对着新的教材模式、新的思维语言环境,应在进修时以医生、护士的双重角色,来身临其境,适应教学。因为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只能依托关系医院进行合作,由于医院对学校师资的渴求度不同、以及教师的层次不同,所以在“双师型”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如:主管局的某个科室专门有人管理学校“双师型”教师和医院所属科室的协调关系,保证双师教师能和临床很好的衔接,是主人而不只是进修生)和周边医院的大力支持。
2.5加强进修培训。学校要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省级或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为教师继续深造学习创造条件。通过培训,拓宽了专业教师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双师”素质。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深造(报考研究生等),提高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2.6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根据办学实践,校各科多组织多参与教研活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参加各类教学基本功(如护理技能大赛、专业课的操作比赛等),以此直接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7通过教师间“拜师结对”,以老带新等方式,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
三、畅通医药类教师执业资格证书考试报名的渠道
目前,我校医药院校的毕业生,也参加临床实践,但还无法直接报考执业资格,报考的教师必须通过非正式渠道才能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核报名考试,但注册就没可能了。这成了制约卫生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构成的瓶颈;上级要求“双师型”的百分率,主管局就应该开通绿色通道,上下达成一致。
我国普通高等公共体育教学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严重的教育教学滞后性,如:教学内容狭窄、教学方法调一、教学效应不佳等诸多不良现象。以体育技术教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比较重视教育的显性意义,忽视受教育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隐形意义,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挫的现象,当他们离开校园,有些院校大三上学期就彻底的告别了体育这个十几年的教育长伴者,甚至有些学生离校后认为高校体育教育毫无意义。这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系与学生即将面对的现实社会严重脱节,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一大硬伤。同时,在我国高校多数院校存在“笼统”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拒绝分类教学模式,让部分学生产生一种上体育课的心理压力,不能让公共体育课程回归当初的教育本质和教学目标。
2.客观因素限制。
体育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与健全一直成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我国不少高等院校体育设施简陋、器材匮乏、设施陈旧,难以给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必需的硬件保障,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文章作者在通过走访交流调查,占很大比例的高校学生认为在公共体育课堂能学到的有用的东西很少,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与将来参加课堂的原始认知相差较远,不能及时满足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需要,使缺乏对课堂的热情,甚至波及到其他大学专业学科的学习。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多基于对未来社会工作实践的需求,能够对学生毕业步入社会角色转变有实质性的帮助,课程教学应围绕不同学生集群进行展开。
二、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意义
1.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分类教学的推广与实施,使枯燥的体育课程由简单而又单一的跑、跳教学向快乐的教育的本质纵深进行发展。让课堂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能够让教师感受教学的快乐,使学生在快乐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让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回归到教学的本位。各方面有利因素在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的集结,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幅上升,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体育教育教学中来,最终使沉积已久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向积极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转变。
2.有利于深化我国高校课程改革。
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的地位不断被显性化,如何为科技保驾护航,助推社会腾飞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大课题和使命。作为教育的高等殿堂———高校,高校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成败,高校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公共体育课程长期以来被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进行教学,而长期以来沿用缺乏创新精神的“笼统”式教学模式,让师生的参与热情不断受挫。普通院校公共体育分类指导教学法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公共体育这一单一课程的课改发展,而且能够形成样板式效应,助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和完善,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发展目标。
3.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
据调查了解,我国大学生各项身体技能素质正在不断下滑,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学生体重呈现瘦、胖相当的哑铃模型,近视率接近90%,近视率居全球第二。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数据的呈现,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敲响了一记警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以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体魄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目标,高校体育的分类教学开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热情度,对学生在参与中潜移默化的体验课程设置的目标有极大的帮助,让身体各项机理得到充分的调节和锻炼,有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开展策略
1.灵活课程设置。
高校公共体育课分类指导教学切入点在教学课程设置上,高校在学生入学第一学年的公共体育课程以体育基础课为主基础课,侧重在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之上,内容主要有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在第二学年增设选修科目,主要有三大球大球、艺体等项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使其受益终生。针对多数高校在高年级不开设公共体育课的现象,作者认为体育课程的开设是相当必要的,课程的不断实施有利于他们养成体育锻炼形成习惯性,把健康身体形成必然性;同时有利于高年级学生顺利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分类教育的方法应不断地进行创新,各高校应适当增加了理论课的教学课时,注意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乐于学习。
2.转化思想认识。
通过长期实践证明,大学生对公共体育的见解往往局限在大学教育,忽略了体育的长期有效性,很多学生在离校后便放弃了对体育的坚持,受益终身的体育,因其长期不练,终究毫无益处。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应在增进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现有基础上,强化体育意识、认知的培养,使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各种要求。同时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注重个体学生教育教学,满足学生个别个体的需求,设立新颖的体育课,把学生引导到体育兴趣上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最早的室内空间设计仅仅是对建筑物内部的适应性的美化,此时的室内空间设计本身并不具有主观的能动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内部有了分化,对于不同空间有了不同的要求,于是对室内空间的设计产生了功能性的需求。
1.1主观上为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存在
室内空间的本质是存在于对建筑空间的修饰规划与布局,其首要任务是为人的需求而存在,依据人的需求而发展,建筑是室内空间的框架与支撑,空间的服务对象是人,人的需要决定着空间的属性和空间的功能性,这与最早的格罗皮乌斯提出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大体一致,在功能主义思想下产生了技术美学和抽象几何的造型美学,是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成为现代工业化的关键标志,正如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包豪斯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以及设计须遵循自然和客观的三大设计原则,使设计更加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更好的为人的需求而存在,功能主义的原则不仅仅适用于产品,同样适用于室内设计。室内空间不仅是建筑的延续同时是产品间的有机组合,所以不论是建筑、室内还是工业产品,它们存在的根源即是为了人的需求[2,3]。如图1所示,橱窗部分的展示空间是为了适应商家的主观要求而产生的,为了招揽顾客宣传商品,商家对于橱窗展示空间的位置与布置就是室内装饰中功能的必要性的一个典型实例。
1.2客观上为满足空间的实际条件而存在
现代室内设计的目标与目的是人以及人的需求,同时它也是建筑的延续,在主观上满足人的需要,而在客观上则需要受到其地理环境、气候、历史文脉等因素的限定和制约,所以在室内设计的功能性的要求下,一套完整的室内设计活动是融合了人文环境与物理环境下的设计活动,而不是独立存在的[4]。现代的室内设计中北欧的室内设计风格与亚洲的室内设计风格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且易于辨别北欧的室内设计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特定的文化为背景,形成了富有人情味的简洁的设计风格;又如日本的现代室内设计,由于日本的地理环境四面环海,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又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所以日本的室内设计更加趋于节省空间,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如构架低等方式,而且从建筑到室内材料的选择都以防震抗震为主,多用有弹性的木材,在这些客观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这两种设计都是融合了自身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而产生的成熟的、成功的室内设计风格,这样的室内空间环境才更有实际意义,更加能够体现其功能性。如图2所示,榻榻米的室内装饰形式已经被广泛使用在了室内装饰中,榻榻米的形式最早出现在日本的室内空间中,在现代的室内空间中多被用来满足户主对于空间的客观需求,是功能性满足客观条件的典型实例。
2室内设计中的装饰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即功能性的条件下,开始寻求精神境界的提高,于是装饰性应运而生。古代时期,人类为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而建筑房屋,在封建时期,人们为权利和地位来装饰房屋,而现代,人们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装饰和设计空间,这符合人类发展的进程,也是设计由附属品变为必需品所经历的必然阶段。现代室内设计系统中包括室内环境设计,装修设计和装饰陈设三个方面,室内设计中的装饰性贯穿于室内设计系统的每一个分支中,装饰是设计活动中的重要现象,也是设计融入文化的重要途径,使设计更完善和妥帖[5]。
2.1主观上为满足人的精神功能需求而存在
室内设计主要是对建筑实质环境和非实质环境的规划和布局,其中的非实质环境即是指人对精神功能的追求。五星级酒店与街头小饭馆的第一个差异就表现在装饰上,装饰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能力,一个空间的界面处理、彩搭配、灯光布置、材料选择和陈设方式都是空间的装饰性所必须考虑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则正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体现。如图3所示,玄关空间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室内空间划分中,它在室内空间中起到分隔室内与室外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含蓄”的体现。到了现代空间中的玄关是室内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在外观上表明了空间的风格、色彩等偏好,是室内设计活动中装饰起到满足人们主观需要的重要实例。
2.2客观上为满足空间的实际属性而存在
室内装饰使空间具有可辨识性,在不同氛围下会有不同的装饰形式产生,现代室内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参与和体验,更加强调环境的品质与属性的明确,这就需要装饰来丰富空间的内涵,使空间具有可识别性。从装饰的角度来看色彩、图案、花纹等装饰手法都是空间的标志,室内设计中以装饰来营造氛围,表明空间属性已经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手段。这些案例表明,装饰是空间在满足基本物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必须予以重视的室内设计因素,它标志着空间的使用性质,同时也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图3玄关空间图4幼儿园装饰空间如图4所示,空间的属性由空间的装饰所体现,幼儿园的装饰以儿童喜爱的鲜艳的颜色为主要装饰色彩,加以卡通形象的壁纸,更增添了空间的趣味性,是装饰性体现空间属性的典型实例。
语文既为人们提供了一项人际交往重要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教学既是教给学生充分发挥语文工具性的教学活动,又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培养其人文素养的教育实践。大学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工具性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显性目标,人文性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隐形目标。
一、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是对语文作为工具学科,用以传情达意、思维交际的职能的表述,进一步地,在给人们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工具的基础上,语文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记载、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从而形成同一民族的文化基础,维系各个社会成员,维护社会正常运转。所以,一直以来语文的工具性颇受重视,在教学中也十分偏重。但是,对语文工具性的实现还是更多地体现在思想政治的工具性层面,更加偏重语言文字表述的工具性,即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使得对语文工具性的理解十分局限,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并非单纯地表现为交流工具本身,而是同时强调其各种外延,,大学语文工具性的最高层次是人的工具理性,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是对语文的人文精神的表述,具体体现为语文传递了类似理解、容忍、接纳、尊重、关爱等人类情感,阐发了对人类终极价值、人类命运等人生哲学的理性思考。语文的人文性是从人格、心灵、个性、精神层面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可以引人共鸣、思考,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人文性是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
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统一辩证的,不可偏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表现在,工具性本身蕴涵了人文性,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工具性蕴涵人文性体现在语言文字作为工具载体时本身就具有人文性,语文课程内容也是人文性的集中体现,语文作为人际交往的工具时交际主体的交际意识、交际内容也突出体现了人文性。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体现在,工具性是语文的逻辑和实用性的体现,脱离了工具性,语文就成为单纯的情感影响、人文教育,失去了逻辑推论和思考的工具。所以,大学语文教学要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二、实现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课程目标上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学语文课程与中小学等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有所区别,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育。所以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要实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是在更高层次上的能力培养。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旨在培养起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能力方面重视提高学生对经典优秀作品研读、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规范学生的用语习惯,改善语言表达、交流与沟通,这是实现大学语文工具性的要求。精神层面应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提升文化修养,丰富内心世界,这是实现大学语文人文性的要求。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上明确其工具性与人文性,有利于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把握教学方向,提高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视,避免由于个人因素而导致偏废其一。
(二)教学内容上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由于在中小学等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更加偏重工具性,所以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更加偏重人文性。大学语文教材中文学内容占了绝大部分,甚至有些教材全部内容都是文学。过于偏重人文内容,轻视技能培养,教学内容陈旧是现在绝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的通病。固然对文学作品的研读有利于实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目标,但是工具性目标需要对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适当地练习。当前,许多大学生用语用字不规范,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正是缺乏练习的结果。所以,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当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除了文学鉴赏等方面的内容,应当增加口语、写作等训练内容,兼顾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阅读思考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上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学凭借其更丰富的教学教育资源,可以开展形式更加多样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方面,大学语文教师自身应当具备扎实的文学基础,博识强记,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与教材相关的历史典故、格言、诗词、民俗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字、词、句,更能加深其对语言的理解,进而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精神。
三、总结
大学语文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应当兼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工具性脱离了人文性就是失去灵魂的枯燥技能,人文性脱离了工具性就是无法企及的乌托邦。实现大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提升大学生对文学的阅读、理解、鉴赏能力,规范、强化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增强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实现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充实。应当从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实现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吴文静,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科教文汇,2009(03)
[2] 李素平,黄春梅,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实现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02)
[3] 李媛君,浅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11)
[4] 刘成,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学界(理论版),2012(06)
刑法的独立性
刑法的独立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独立的规范体系和机能作为法律体系中的基本的部门法,刑法具有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规范体系。刑法的内容涵盖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涉及几乎所有其他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还具有一整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统摄全部规范,可谓内容丰富。刑法在文本上有一部包括基本的总则、分则在内的统一的刑法典,还有部分单行刑法、附属刑法作补充,基本上能规范所有的现有犯罪行为,可谓结构完整。刑法已经是自成一体的实体法。刑法自产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打击犯罪、保卫社会的职责,现代刑法除了具有一般法律所有的行为规制机能外,还具有特有的法益保护机能和人权保障机能。①刑法因此有了更加丰富的独立的存在价值。2.有专门配套的运行程序为了保障刑法的有效实施,国家还专门制定了《刑事诉讼法》以规范刑事案件的侦查、、审理和执行,从而使刑法具有了专门的运行程序。3.有相对于刑事政策和其他法律的自身的特点与品格刑法是法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的规范性和稳定性特点,还具有其他法律不具有的特点: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手段的严厉性,立法主体的一元性。现代刑法更具有科学性和文明性。现代刑法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之一,反映了人类社会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规律性需要,形成了内容丰富、结构严密的规范体系,具有科学性。同时,现代刑法秉持民主、人道、人权的价值观,发挥保卫社会和保障人权的双重功能,不再一味威慑、惩罚,不再是野蛮、残酷的代表或象征,具有文明性。这些特点铸就了刑法“独特的品格,即刑法是在法律规范体系中,以国家的刑罚权最终确保人类社会的共同生活秩序和整体的法律秩序的不可破坏性的法律”②,是刑法独立性的重要表现。4.刑法对法律体系的保障、促进作用刑法不同于其他部门法,它以特殊的手段调整所有其他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除自身之外所有法律的后盾法,是法律体系的保障法。当其他法律调整手段失效、有关法律关系失衡、有关法律秩序混乱的时候,刑法就要站出来运用刑罚手段强行矫正有关法律关系、恢复有关法律秩序,从而保障和促进整个法律体系的正常运行。5.刑法对社会治理的促进作用刑法是社会法律治理的最后手段法,具有独特的功能、手段。当社会治理整体或局部失序,道德、经济、行政手段和其他法律不能有效恢复社会秩序的时候,犯罪在整体上或局部领域会呈现增加势头,运用刑法治理犯罪促进秩序的恢复无疑是法治社会的最佳选择。6.刑法具有独立的历史传统刑法是随着阶级社会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甚至一开始的法都称作“刑”,如中国夏朝的“禹刑”就是当时所有法律的称谓。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他的部门法才逐渐从“刑”法中分离出去。但是,刑法一直保持延续和发展,并且始终是主要法律部门。直到现代社会,刑法一直都是基本的部门法。刑法具有其他法律不具有的独立的历史传统,这一点被称为母法的宪法无法比拟。刑法的产生、发展无需包括宪法在内的其他法律的陪伴或支持,刑法是阶级社会的伴生物,与阶级社会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并具有自身独立的发展规律、轨迹和历史传统。可见,刑法具有独立性。而且这个独立性远远超越了独立的部门法的独立性意义,具有独立的社会治理工具属性。
刑法与刑事政策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时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但他们平均每天都要认识十几个字,而识字教学本身又很枯燥无味及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又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四册《识字学词学句(一)1》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整节课,我设计了一个旅游的大情境,在愉快的旅游中分成六个环节,让学生识字。
1、买票:自读生字,组词。
2、浏览景点:认识景点名称(即山东泰山、安徽黄山、杭州西湖、贵州黄果树瀑布、西安兵马俑、洛阳龙门石窟、四川乐山大佛、南京中山陵)。
3、扫除拦路虎:认识“徽、杭、瀑、俑、洛、窟、陵”等字。
4、请小导游介绍景点特色。
5、奖励优秀小导游。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12-01
1.教师形象的概念
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和研究视角对"教师形象"进行界定,这些概念涵盖了以下方面内容:第一,教师形象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其具有历史性和文化差别;第二,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内容;第三,教师形象是对教师个体特质和群体特质的表征,体现为社会公众对教师角色的印象,并且,教师形象通过教师个人和群体的内在特质及行为方式的外化与社会公众对教师行为的评价、期望和规范二者相互作用形成。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具有鲜明的社会形象,这个形象是其气质、品格、学识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教师形象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教师的外观形象和内在素质的印象、看法、认识的综合体现。
2.教师形象的构成要素
众多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分析了教师形象的构成要素。殷尧认为教师形象包括外显层面-体态形象,智能层面-职业形象,个性层面-人格形象三个层面,其中外显层面由端庄的仪表、良好的教态、健康的体魄构成,智能层面由广博的科学知识、较强的教育能力构成,个性层面由高尚的道德、强烈的师表意识、完善的人格构成。张德山指出教师形象包涵着视觉、理念、行为三大识别要素。张烨认为教师形象主要包括教师的理念特征、行为特征、个性特征和成果特征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张小光也认为教师形象包括三层,分别是表层形象、中层形象和深层形象,表层形象由仪表、谈吐、举止构成,中层形象由知识(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能力、行为构成,深层形象由心理、观念、情操构成。
3.语文教师形象的具体内涵
3.1 外显形象
3.1.1 语言形象。语言是一种艺术,它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常用,然而又最难用好的一种工具,它用声音再现人的思想和智慧。 "语一言是师生灵魂碰撞的媒介,是文化传递的桥梁。教育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语言。"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借助的主要工具就是语言。我们可以将教师的课堂语言大体分为审美的语言、引导的语言、评价的语言和维序的语言。语文教师的语言自然要做到生动形象、循循善诱、节奏鲜明、饱含激情。
3.1.2 非语言形象
(1)服饰语言。服饰指人们的穿着打扮,是重要的非语言手段之一。服饰包括服装、鞋帽、发型、化妆等等。因为服饰是附着于人体而显示其意义的,所以我们说服饰是人体语言之一。
(2)目光语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身体语言。教师的眼神是共鸣、微笑,是精神面貌的反映。因此,眼神成为最基本却又是最高级的教育力。所谓"眉目传情"、"画龙点睛"正说明了目光的表现力。
(3)面部表情语言。面部占人体表面面积不足八分之一,但却可以作出人体所发出的80%以上的表情,是肢体语言的"稠密区"。
(4)手势和身姿语言。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得体大方的仪表。特别是女教师,端庄优雅的教姿教态,是每个女教师需要具备的。
3.2 内隐形象
3.2.1 教师信念。信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柱,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激励力量。教师信念:指教师对有关教与学现象的某种理论、观点和见解的判断,它是长期积累的一种教育价值观系统并指导着教师个人的行为。
3.2.2 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所谓高度的敬业精神,就是从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种强烈的情感出发,对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一心一意,勤奋进取,想方设法地做好、完成好。这种敬业精神对服务于现代学校中不断面临新情况、新变化的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
3.3 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师的能力结构三方面构成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
不仅如此,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独特的、创新的而又不失科学性的教风教法。高中生迫于高考压力,对语文学习的重视普遍较低,更别谈对文学的热爱。让学生能体会到文本的美、感知到文学的美的所在,成了很重要的一点。教师对教材文本娴熟的把握,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美之所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让他们产生在课外阅读文学经典的欲望。而科学的、创新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比如有可行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等,能锻炼学生对文本美的把握能力,让他们不仅爱上文学,同时能够具备独立正确把握文本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的独立阅读观点。
作为一个教师,还需要时刻具备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爱学生需要三个词:友好,保护和表扬。正确地处理师生关系,用友好的笑容面对他们,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师才更容易打开学生大的心扉,获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保护,则是要保护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特阅读体验,不要用自己主观的看法或是教参上条条框框的分析束缚了学生自由阅读文学的心。表扬,就是要多看到学生的优点,每个同学身上都有闪光点,特别是后进的学生,更加需要老师表扬的呵护,在教学中,表扬的力量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 史晓蓉.语文教科书中的教师形象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 肖秀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形象及其教学效能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