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6 00:52: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朱熹观书有感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哲理诗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并不鲜见,但让学生正确解读哲理诗,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尤其是《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这类和读书有关的古诗,学生在把握上存在着理解难度。为此,我先展开对比,让学生将两首诗做一个整体比较。
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首先从诗人来说,《冬夜读书示子聿》的作者是陆游,《观书有感》的作者是朱熹,同为宋代著名诗人。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将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进行比对。陆游为宋代爱国诗人,其诗作大多书写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南宋无能者的痛斥。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一生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
这两首诗的内容有何异同?《冬夜读书示子聿》从题眼可知,这是一首写读书的古诗,是陆游和儿子谈读书的诗,而《观书有感》是朱熹对读书的一些感悟,讲的是自己瞬间的体验。
在说理上,这两首诗又有何异同?从共同点上来说,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冬夜读书示子聿》从教导儿子的角度,讲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观书有感》则从自己的瞬间领悟入手,体验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思。
这两首诗的哲理含义有何不同?陆游通过实例告诉儿子,读书是知行合一的,既能读到真知又要实践真知,否则便是空纸一文,毫无用途。《观书有感》中,朱熹感悟到读书能够使人明智,可以使内心的湖面清澈如镜,让一个人保持聪明和睿智。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梳理了两首古诗的异同,从整体上把握了哲理诗的含义,从内容上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拓展,丰富哲理诗韵
古诗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会默写,背诵古诗,而是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受到诗韵的熏陶,思维得到发展,将哲理渗透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要想做到这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就要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
“这两首古诗中,你理解最深的有哪句话?”学生从《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找到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这是陆游举出例子以告诫儿子。我从古诗的第一句抓起:“‘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通过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有学生想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也有学生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么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哪个字眼能够表明读书的真髓?学生从“纸上”和“躬行”找到这首古诗的关键所在,纸上代表的是理论,而不是实践,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收获真知,否则便是肤浅的说辞,对积累知识毫无益处。
在《观书有感》中,何谓活水?从诗的字面意思来解释,那是半亩方塘的源头,是清澈的源流所在。在古诗中,大学问家朱熹难道仅仅只是在谈论方塘的清澈,追问方塘的源头吗?并非如此,作者如此追问,是以方塘的清澈象征人的睿智,以此阐释读书之于活水的关系:正因为不断地读书,才能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获得滋养,更明智。
三、存疑,延伸哲理诗韵
古诗是语文阅读教学园地里的花朵,每一朵都有着异常丰厚的积淀,学生一旦走进诗境,领悟到其中的意蕴,必能拓展思维。为此,我引导学生从唐诗谈起,进行研究比对,看看《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这两首古诗有何特征,与此种诗歌类似的还有哪些古诗。学生认为,这两首诗的哲理意蕴非常丰富,之前学过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有着丰厚的哲理意蕴,与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还有《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那么,还有哪些诗能给人这样的感悟呢?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继续探索,我让学生在课外多找相关的古诗,进行自主探究,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己体会。
哲理诗的丰富内涵,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认为可以将哲理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如谈到读书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用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谈到要积累丰富的知识,荡涤自己的心灵,就要用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4、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感受诗歌的魅力呢?我觉得古诗词应奏响“四步曲”。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古诗词年代久远,教师若能在开始阶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使课堂充满无穷魅力,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江苏省特级教师顾晓梅在教学《观书有感》前让学生说说形容山和水的词语,最后老师补充“源头活水”,进一步引导:这个词语出自今天将要学习的古诗《观书有感》,那么,它又是什么意思呢?相信学完这首诗你就会明白。这个导入环节短、准、新、巧,一下子激起了学习学习的兴趣。激趣导入方法多样,还应根据年段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猜谜语、读儿歌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题目有时就是诗歌的眼睛。一般情况下,它常常起到点明主题,交代主要内容,揭示一首诗中心的作用。因此,“理解诗题”是学习诗词的第一步。有些诗的题目就高度概括了诗的内容,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读了这样的诗的题目就可以问问学生,这首诗写的是谁送别谁,去哪里?既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又为这首诗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如果是一首词,而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的话,还应该让学生对照比较,了解诗词的不同:词有词牌名和题目;词的每句话长短不一,因此词又叫“长短句”;词可以分为上下阕等。
二、知人论世,了解诗人
学习古诗,还应该了解诗人极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她)的作品的风格、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突破理解上的难点。比如学习《观书有感》,就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朱熹及其哲理诗的特点,从而知道诗的题目虽然是“观书有感”,写的却是关于读书、做学问方面的道理。学习《清平乐・村居》,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辛弃疾的生平,从而知道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当然,这一步骤既可以在学习诗之前,也可以在之后,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定。
三、通晓诗意,体悟诗情
这是学习古诗的关键一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前提。教师应紧紧把握古诗句的独有气质,制订清晰的朗读目标。朗读,要求读准节奏、押韵、停顿,还可以引入古诗平长仄短的吟诵方法,读出古诗的韵味。书声琅琅的课堂,学生定会乐在其中。
理解诗意的方法,根据年段特点应有所不同。低年段可以采用“看看想想,猜猜说说”的方法,结合课文的插图进行,学生定会觉得兴趣盎然。中高年段应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借助工具书来理解字词,可以教给学生通过组词释义的方法来理解
字词。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生的认识又较初步感知阶段深化了。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带回到全诗的把握上来,着重体会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或明确诗歌所表明的道理。例如,学习《泊船瓜洲》,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在泊船瓜洲时会在内心问自己:“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学习《题西林壁》,问问学生为什么看到庐山千变万幻的峰峦,诗人就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悟情明理,把古诗读懂读好读活。
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3、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熹《朱子语类》
4、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5、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近思录》
6、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7、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8、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朱熹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1、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12、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13、礼即理也。——朱熹
14、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朱熹
15、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16、为学读书,须是耐烦。——朱熹
17、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论语集注》
18、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19、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朱熹
20、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21、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22、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朱熹
23、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24、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25、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朱熹
2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8、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2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30、守正直而佩仁义——朱熹
31、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32、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33、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34、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朱熹《近思录》
35、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36、朋友,以义合者。——朱熹
37、活到老,学到老。
38、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3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0、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朱熹
41、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42、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4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朱熹
44、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45、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46、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
47、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朱熹《范纯仁语》
48、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朱熹
49、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近思录》
50、蹉跎莫谴韶光老。——朱熹《四时读书乐》
51、志者诗之本也——朱熹
5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5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55、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5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57、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朱熹
58、天下事,坏于懒于私——朱熹
59、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朱熹
60、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61、"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四书集注》"
6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63、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64、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朱熹
65、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朱熹
6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67、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熹《朱子全书》
68、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69、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70、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朱熹
71、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朱熹
72、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73、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74、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7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6、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朱熹
77、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78、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朱熹《四书集注》
79、人之操履无若诚实。——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80、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81、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朱熹
82、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83、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84、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85、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朱熹
86、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朱熹
87、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8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89、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
90、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朱熹
9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9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93、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94、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95、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96、心平则气自和。——朱熹
97、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过去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操作时往往急于求成,会步入以下几个学诗的误区:(1)教师为了赶进度,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诵一首。(2)教师没有精心备课,指导时随意提几个问题,草草了事。(3)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4)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从根本上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我将以《观书有感》一诗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自主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能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展开想象,体会诗歌蕴藏的美感,感悟诗歌要表达的道理,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古诗学习的兴趣,做学习的主人。
《观书有感》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两首》中的一首。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些自学的方法,比如认识生字词,用工具书查阅疑难字词的意思。因此在学习之前,首先布置学生预习古诗,自读古诗,把诗中生字的读音掌握,一些不明白的字词自己查字典弄懂,并在书上对仍然不懂的地方做一些标注。
在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回顾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加以总结并板书,让学生明白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是先读一读,再把不明白的地方弄懂,然后对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志向进行感悟,最后拓展与本诗有联系的诗歌,并加以背诵记忆。当学生明白学习古诗原来是有“法”可循时,对于学习古诗也就不再有畏难情绪。在课堂上,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观书有感》。
一、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预习,这部分的学习,只要对重点字词的读音加以点拨,如“徘徊”“渠”这两个词语的读音常常会读错,必须在课堂上提出来,让学生知道正确的读音,并且读准,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让学生读出韵味这一部分,通过出示已经画好停顿的句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脚以及合适的声调,如:“问渠哪得清如许?”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来。当然,这里的韵味还只是浅薄地读出了诗歌的“抑扬顿挫”,还需要通过第三部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景色,想象画面,读出诗中的画面,领悟诗歌的道理,才能进一步读出韵味。
二、解。解决字词,理解诗句
有了学生课前的预习,可以节约很多的课堂时间,在理解字词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给生字组词等。在本诗中,“鉴”是镜子的意思,大多数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了这个词语,但是字典上对于“鉴”有四种解释,这里就要告诉学生,遇到不理解的生字,不仅要查字典,还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渠”在诗中是代词“它”,指代诗中的方塘。而在过去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业中常常有学生把渠理解成“水渠”。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给“渠”组词,学生会组词“水渠”“渠道”“沟渠”等,这时告诉他们这些词语中的“渠”意思是“人工水道”,而我们诗中讲的是一块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并不是“水渠”,由此告诉学生“渠”在诗中的意思是代词“它”,同时联系我们过去学习过的“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乃”是第二人称代词,指代“你,你的”。“吾家洗砚池头”中的“吾”是第一人称代词,指代“我,我的”。通过对以前学过的古诗的回顾,加深“渠”的意思的印象。
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着说一说,在学生说之前,教给学生“连词成句,调换词序,添加词语”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用完整通顺的句子表达出诗意。有了方法的指导,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将诗句的大概意思说清楚了。
三、悟。感受诗景,悟出诗志
《观书有感》一诗,前两行写景,后两行寓理。感受诗中的景色,悟出诗人通过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志向是学习古诗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流于形式,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强加于学生,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全盘照收,以能回答作业中的问题为目标,死记硬背,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感悟。
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也即“诗情画意”的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展开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在理解了诗句意思后,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观书有感》前两行,想象诗人所看到的画面,学生一般都会想象到“有一块不大的方形池塘,池中的水清澈明净,好像一面打开的镜子,倒映着天上的云朵,水面波光粼粼,天空的倒影在随波移动。”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有了想象,再来指导学生边想象画面边诵读诗句,这时学生在“意象”的召唤和引领下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于是,朗读时的情感就能喷涌而起,一泻千里,真正做到读出诗歌的韵味。
诗歌中的情感要靠“意象”去显现,《观书有感》借半亩方塘中清澈明净的“水”这一意象,引发诗人的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继而诗人通过思考得出“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去想象“源头活水”从何而来,思考怎样的水才是“源头活水”?没有了“源头活水”方塘里的水会怎样?通过想象和思考,让学生明白“源头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诗句中简单的一问一答,道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才能让自己的心智保持如水般的明净。道理很浅显,要让学生明白,却非易事。常言道“学贵有疑”,在学生领悟了诗歌的意象以后,让学生联系诗歌的题目提出问题,善于发现的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全诗一字未提‘书’,题目却是《观书有感》?”再让学生通过对整首诗歌的理解来明白“方塘”就好像是人的心智,“源头活水”就是让心智保持明净的源源不断的知识。最后加以总结,让学生知道要想明白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志向、道理,需要在阅读时,多提几个“为什么”,将“学”与“问”切实结合起来。
四、拓。拓展阅读,活学活用
古诗词语言凝练,用词精妙,讲究音乐美、意象美、建筑美。将古人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字埋藏在记忆里,既能提高一个人的语感,又能提高人的内在修养。这也是古往今来,人们阅读、记忆古诗的主要目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学完一首古诗,不仅要把这一首古诗记住,还需要延伸该诗人的作品,延伸同类型的作品,这样做不仅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以《观书有感》为例,在学完这首诗后,教师出示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二)》,让学生用课堂一开始所提出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首古诗,学生很快就能通过合作交流,将第二首诗中的疑难问题弄懂,如“艨艟”一词的读音和意思,“向来”“中流”的意思。接着用连词成句、调换词序、添加词语的方法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观书有感(其二)》诗歌中的意象及诗歌表达的道理,则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加以学习,让学生比较这两首古诗,说说这两首诗歌的异同,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这两首诗相同之处很多,题目、作者是相同的,读音上都有押韵的特点,都运用了比喻等修辞,同样都是通过景物来表达一个关于读书的道理等等。不同之处在于诗歌借助的景物是不同的,一个是“方塘”,一个是“艨艟巨舰”;还有表达的道理也有所不同,一个是说“要多读书,多汲取知识,才能保持心智的明净”,另一首则表达了“要多积累,当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基本功扎实了,艺术的创作自然能水到渠成、流畅自如。
有了两首诗的比较学习,学生也自然对作者的创作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朱熹是宋代的理学家,也是一个善于借助一般景物来阐述深刻道理的诗人,由此可以引发学生对朱熹,对说理诗的兴趣,从而在课后对朱熹的其他古诗文、说理诗进行诵读与积累。
当今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信息走进课堂,一堂课上好后,学生带着许多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课堂教学结尾变成了问号式,省略号式,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纲要的精神,传统的学习方式应当改变而且也必须改变,这里所说的改变并不是说将以往的教育方式进行全盘否定,而是在分析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恰当调整,将那些不适用的学习方式调整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际,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使学生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内容,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1、“天光云影”出自南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天光云影:指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丰富的内容和深奥的道理。
(来源:文章屋网 )
18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18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8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8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8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18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
189.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
19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91.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92.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
19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19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95.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19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19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
含塘字成语有三个:
1、荻塘女子:鹭的一种别称。出自清·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鹭鸶》:“东坡诗称鹭为雪衣儿,杜牧赋称风标公子,《广记》云,获塘女子。”
2、半亩方塘:半亩池塘,形容很小的地方。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3、发堿决塘:因发大水使堤岸溃决。出自《淮南子·主术训》:“夫防民之所害,开民之所利,威行也。若发堿决塘,故循流而下,易以至。”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