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6:59: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幼儿家庭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篇(1)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权威型家长和家长制的作风受到了推崇,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以父母或是家长的想法来对儿童进行教育,以此来达到高教育的目标,这也使孩子成为家长意愿的替代品、孩子体现的是家长的自身愿望、孩子教育的结构成为了家长强制出的产品,这也是最为传统的亲子观。就现在而言,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中的和谐、民主、平等的亲子观念也逐渐形成。虽然传统的家长制家庭教育观念也逐渐的消失了,当先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平等、和谐的亲子观念,但是很多幼儿家长的儿童观尚不完善,认为儿童还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二)幼儿家长对有些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到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普遍运用的教育方法是灌输式、教育目标也不是子女的实际想法,教育的内容也重智轻德,对于这些来说,现代的教育观将教育非万能论作为基础,对教育的有效性、教育的原则、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之间的作用更加的重视,在对教育方法、教育任务、教育目标进行设立的过程中,也更加的突出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健康发展为本这些理念。出了幼儿在教育观形成的时期所能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之外,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教育观,所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全面性认识不深

儿童观与儿童发展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之间互为基础。儿童观必须要在对儿童的本质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对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遵循以儿童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将对儿童的发展进行有效地促进为原则作为基础来形成的。儿童发展观要将儿童观作为基础,还必须要满足三个要求:第一,对儿童的发展主体性尊重并且承认;第二,对儿童的发展潜能尊重并承认;第三,对儿童的发展差异性尊重并承认。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受到一些错误儿童观的影响,儿童发展观就容易变为以家长的愿望为基础,以家长的意愿为主体。

二、对我国当前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进行有效的改善

当前,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引导的主要力量并不是专业的机构,而是图书出版商以及电视传媒。必须要承认的是,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图书以及电视节目对我国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改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想要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正确的培养只依靠这两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可能完成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下面两个方面,第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在对图书的选择上以及收看电视节目上存在非常明显的随意性和随机性,无法为家长提供系统、稳定的指导;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图书市场中出版商有较大的差异,虽然有一部分家庭教育的指导产品质量较高,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不科学、观点较为偏激的读物,这些读物具有一定的误导性。所以说,相关的机构必须要进行恰当的引导。

(一)构建国家级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当前,我国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的结构主要以妇联组织以及部分专业的学会为中心,对各种资源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政府需要对学术资源、行政力量以及资金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进行协同同坐,构建一个中国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权威性机构,主要负责对全国的亲子教育方案进行推行、研发、指导以及评估,以此来对亲子教育的实践工作进行引导。

(二)对图书和电视等传媒子单元进行规范和引导

当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还是要通过报纸、图书以及电视。所以,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使得传统媒体对亲子教育方面的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进行有效的提高,对网络等现代化的媒体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此来使亲子教育的受众面和覆盖面都得到提升。

(三)鼓励幼儿园开展亲子教育课程

幼儿园是对家长培训活动进行开展的另一个渠道。当前,幼儿园由于受到自身资源的限制,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时候对外部的资源过度的依赖,也就是对校外的专家依赖过大。幼儿园由于对一些专家教授进行邀请过于的重视,而进行家庭教育活动所讲的主体也是由这些专家和教育随意决定的,这也就导致了学校全部家长的教育内容随意性较强,没有自主性、计划性以及系统性。为了使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就必须要将幼儿园中具有实际经验的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将外部专家作为顾问进行指导,让外部专家能够给予主讲教师一定帮助,让教师能够对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的进行完善,建设出亲子教育的体系。

篇(2)

二、示范和模仿是幼儿学习的有效方式

幼儿的学习开始于模仿,周围人的言行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因此,为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尤为重要。与成人示范相比,年纪相仿者的示范效果会更好。例如:俏巧是个一岁半的小女孩,聪明伶俐,语言表达能力和行走能力发展正常。但是她对上下楼梯十分抵触,无论家长怎样鼓励、劝说和示范,俏巧都拒绝尝试。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她看到一个稍大一点的小姐姐上下楼梯,高兴得乐此不疲时,俏巧一下子有了勇气,要求自己走楼梯。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年龄相仿者的示范作用是十分有效的。

三、给幼儿更多选择的机会

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每个人都要面对无数的选择。有些选择是简单容易的,而有些选择则是艰难痛苦的。选择是一种能力,如何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作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结果是很困难的。在生活中,家长应为幼儿营造宽松的生活空间,并有意识创设选择情境,学会尊重幼儿的合理选择。同时,让幼儿在自然氛围中尝试选择,平静接受选择的结果。例如:周末带幼儿出去玩,可以给他提供几个备选地点,让幼儿自己决定去哪里。如果他有了自己的答案,家长就要帮助实现,并让他体验因自己的选择而带来的心理感受。优柔寡断和盲目武断都会给人生带来负面影响,家长应该培养幼儿果敢和担当的品质。

四、父母之爱是不能缺失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职场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大。一些父母为了家庭、理想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终日辛苦奔忙,于是照顾幼儿的重任落在老人的肩上,自己与幼儿的相处时间减少,自然就缺少了对幼儿的关爱。另外一些能自己照顾幼儿的父母即使有时间和幼儿相处,但由于缺少耐心和责任心,或者想有更多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而忽视幼儿的情感需求,致使幼儿在性格和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影响了成长。父母之爱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是物质和他人无法取代的。许多单亲家庭的幼儿在成年后表现出较多的性格和心理问题,即从反面印证了这一观点。幼儿期有许多宝贵的人生第一次,这些美妙的瞬间稍纵即逝,错过就是父母无法弥补的遗憾。因此,父母应尽最大的努力,利用各种方式增加与幼儿相处和心灵沟通的时间,给幼儿更多的爱。

五、尊重个体发展不盲目比较

目前,我国的家庭一般养育1个或2个子女,这种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使幼儿成为家庭的核心和聚焦点。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同龄人中更优秀,起跑线上的较量就此开始:谁的孩子说话早,谁的孩子走路好,谁的孩子吃饭多,谁的孩子个子高,事无大小都成为比较的内容。好的自然高兴,差的就会绞尽脑汁赶超。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他们有自己独有的生命律动,盲目比较会打破幼儿应有的成长节奏,有可能会使幼儿输在起跑线上。

篇(3)

(二)家长和幼儿一起选择合适的动画片一般来说,幼儿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在家观看动画片,分别为家长选择以及幼儿自主选择。对于家长来说,其生活目的以追求功利为主,因此其让孩子们观看动画片,目的在于希望孩子从中能够有所收获。家长通过购买音像制品或从互联网下载给幼儿提供动画,而孩子自主选择时,通常是电视播放何种动画,他们就观看何种动画。但是在众多动画片中,不是全部动画片均适合幼儿观看,动画片质量也有高低之分[2]。对此,需要家长与幼儿一起选择合适的动画片。第一,家长应该将某些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动画片排除,并且坚持观赏性和教育性结合的原则,首先选择艺术性强、主题明确、观赏性和趣味性均很高的动画片。第二,重视幼儿的兴趣,家长不可将个人兴趣强加在孩子身上。尽管幼儿均喜爱观看动画片,但是每个幼儿喜好并不相同。比如作者通过调查发现,男孩子主要喜欢竞技与机甲题材的动画片,比如《变形金刚》《赛尔号》以及《星际飙车王》等;女孩子更倾向于观看童话类型的动画片,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以及《芭啦啦小魔仙》等。家长和幼儿一起选择,才可以将两者的意愿有机结合,由此达到一边观看动画片,一边对幼儿语言进行教育的目的。

二、动画片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家庭教育具体措施探讨

(一)运用动画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内容上主要指书面语言以及口头语言使用词、字、句以及段时的能力。幼儿语言表达的要求主要为可以清楚、正确以及流畅地通过口头语言将事件描述出来,并且表达个人观点,与他人开展交流。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表现形式当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其中的一种,幼儿愿意与他人表达,同时具有表达能力,才可以与他人开展语言交流。作者对工作单位附近的幼儿园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幼儿5岁前的表达能力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部分幼儿经过家长的锻练后,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对此可以知道,幼儿表达能力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来讲,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属于对语言基础知识的综合使用,表达时幼儿可对已经理解的词语、语法以及语音再次开展巩固与温习。另外,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断上升,幼儿为了可以充分将个人见闻与思想表达出来,其会对现有语言发展水平产生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其不断征服各个障碍,最后取得成人语言发展水平效果。所以,在幼儿语言家庭教育中,应该将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当作重要内容。

(二)通过动画片对幼儿语音进行教育发音是幼儿语言发展内容当中不可缺乏的一个内容,幼儿发音规律性不低,部分幼儿出生不久便可发音,但是部分幼儿需要长到6个月以后,这是由于受到幼儿的发音位置、发音器官以及舌头等因素影响,而通过动画片可以促进幼儿获取正确的语音。首先,家长的普通话均携带一定的方言,但是动画片的普通话对白却非常标准与规范,可以产生巩固发音的效果,在我国不少方言区农村,动画片是幼儿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途径。第二,通过动画片正确的普通话发音,可以对幼儿错误发音进行纠正[3]。家长先将幼儿发音错误的字具体列表,同时客观制定一个纠正计划,有序对问题进行处理。比如:幼儿有4个字发音错误,那么家长应该分4次对问题进行处理,而不是一次就将问题全部处理。家长与幼儿观看完动画片后,可以给幼儿大概复述一次动画片内容,复述时,应用正确标准的发音依次展示幼儿读错的字,在整个复述过程中,家长不需要强调幼儿的错误发音。通过此方法,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获取正确的发音,另一方面对其错误发音进行纠正。

(三)利用动画片帮助幼儿掌握更多词汇动画片属于一种影视艺术,并且动画片对话主要为书面化的口语,与口语对比艺术性与规范性更高,同时更加容易明白。此外,动画片属于想象艺术的一种,故事发展的空间与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均高于我们平常生活,所以,动画片可以给幼儿提供大量信息源,并且在动画片观看过程中,家长应该适当对幼儿进行提问,方便幼儿掌握更多的词汇。对此,家长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与孩子共同观看动画片,当遇到平常生活中比较难接触的词汇时,可对幼儿开展提问,从而产生强调的作用。孩子反问时,家长还应该对孩子做简单的,对动画片观看造不成影响的回答。例如在动画片《爱探险的朵拉》当中,其中有一集讲到:朵拉需要将其捡到的风笛物归原主,路途中既要走过桥,还需要走出黑暗森林。黑暗森林中有三条道路,有鹦鹉叫声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朵拉把风笛物归原主后,风笛主人通过吹奏风笛,产生了悦耳的音乐,并且地里长出一大片玉米,果树枝头挂满沉果实。在本集动画片中,桥、黑暗、森林、玉米、既要、需要这些词均是幼儿在平常生活中比较难接触的,家长与幼儿共同观看动画片时,应该对幼儿进行提问。比如:朵拉走了什么地方,之后再走出哪些地方,终于找到了风笛的主人?怎么样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提问过程中还需要对桥、森林以及玉米等词的意思进行提问。比如:森林主要指什么?玉米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看见吗?等等。若幼儿无法回答,家长应该适当进行解释。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幼儿主要经过屡次重复与模仿来掌握词汇。比如家长每天与幼儿讲一遍以上的“孩子,吃饭前需要洗手。”经过长时间熏陶,幼儿便可形成记忆深刻的印象,由此便能够理解“洗手”这个词语。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使动画片帮助幼儿掌握更多词汇,进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篇(4)

二、急于求成的教育现状

再者,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家长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程度,有大专、大学,还有硕士,但在幼儿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等方面,却了解得甚少,有的甚至是空白。他们让孩子过早的进入“成人世界”,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教育孩子,有意无意的给孩子灌输了许多思维方法、语言及行为。使孩子过早的失去童贞。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背唐诗、学英语、练书法、拉小提琴……所以,不懂得幼儿心理学的人,很难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显著的成效,那些比较“聪明”的家长,往往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他们的合理需求,适时的给予帮助和引导,他们不仅是家庭教育中的好老师,同时也是孩子童年生活的玩伴。

三、过于呵护的教育现状

说到家庭教育,我们不可避免的会谈到家庭结构,现在的家庭结构多半是“421”阵式,即四个祖辈,两个父母,一个孩子。这样的家庭结构有利也有弊。良好丰富的人际关系、充裕的经济条件,使孩子在物质上享受到最好的待遇,家长和老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何况现在都是“独苗”,是全家的“中心“”焦点”。另外,家长过于的呵护,致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任性霸道、不讲道理的习惯,家长无原则的娇惯和迁就,使孩子在心理上得到强化。这种中心式的家庭结构使孩子缺少了受挫折的机会,减弱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孩子缺乏锻炼的机会,所以有人会说“中国孩子的能力比外国孩子的能力差。”

篇(5)

二、幼儿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从孩子的身上能找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指长相及外形,更重要的是行为和心理上,这就是父母烙在孩子心理的痕迹。没有父母愿意让的孩子从的父母的生活中学不好的东西,但不好的东西往往被孩子学的最彻底,且给他们今后的人生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父母关系不和且经常争吵对孩子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因此,作为父母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心理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三、解决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家庭教育中应该有规则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教育中之所以会出现“5+2=0”的现象,从很多程度上说明家庭教育2天的教育,没能为5天的幼儿园教育提供很好的辅助条件。因此幼儿在家也应该制定、执行一个符合科学生活常规或制度,培养幼儿有规律、有规矩的生活,避免其在集体生活中出现问题。

(二)家庭教育中应该体现正面教育

一个人的人格、性格定性就是在其人生的前10年内,而幼儿家庭教育就是这10年的中间阶段。在这个时段中,特别是在饭桌上,父母尽量不要谈论工作带给自己的辛苦、无奈和悲惨的人生,因为这会不经意的刻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直至难以抹去。作为父母要谈就要谈论工作带给我们的成绩感和幸福感,或者要以正面的心态、积极地看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领导对自己的不公正。注意,这不是让家长跟孩子撒谎,而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坚持正面教育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但这跟孩子一生的影响来比,还不算什么。

篇(6)

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在幼年时期,家庭、父母具有最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价值观,即家长对孩子品德教育的态度,诸如对品德培养重视的程度、各种道德品质的评价性质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制约着他们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并产生着不同的教育效果。调查研究表明,当今幼儿家长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并与幼儿园教育、社会要求构成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或矛盾状态,分析这些倾向,对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和优良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幼儿家庭品德教育存在如下倾向性问题:

一、从总体上讲,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心态比较普遍

在对幼儿培养上,不少家长片面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性格教育。北京IEA学前项目调查表明,家长对教养机构教育内容期望的9项供选择项目中,选择率最高的是“读书”、“写字能力”的培养(北京市,6岁组地区为41.4%,镇47.02%,乡67.04%),选择率最低的是文明行为(城区2.32%,镇4.16%,乡7.09%),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据幼儿园老师反映,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了吗,故事会讲吗,孩子在班上数第几名,等等。如果老师夸幼儿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缺点,就不屑一听,厌烦,甚至怀疑老师有成见。重智轻德是相当多父母的一种心态。而且随着孩子入学,这种倾向会更严重。当今中小学家长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重点往往放在对子女学习活动的管理上,用功第一,成绩第一,已成为家长的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学,来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成为许多家长的教育信条。

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价值观倾向,有其心理的和社会的原因。阿勃勒等认为,“在既不能决定又不能预见子女职业命运的社会里,双亲在其子女的教育上关心的焦点必然首先指向社会所期望的一般能力方面,而这种能力又主要被视为可以用学业成就来测定”。这可以说是家长教养心态的一种社会背景,也是现在以应试、分数作为录取标准的升学制度的反馈。我们认为,重视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出于急功近利,仅仅重视孩子的分数,忽视其个性和品德发展是难以造就真正人材的。许多事实表明,有些人既使考上了大学,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优秀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的危机和动摇。

二、本应作为家庭教养重点的基本行为习惯培养受到忽视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虽。婴幼儿时期,家庭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儿时期为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变成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也不容易纠正。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定安祥快乐。一个人有良好习惯,别人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悦纳,能够适应社会而圆满地生活。另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幼儿必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的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最佳效果。

三、某些传统美德遭致冷遇,新的观念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人们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的道德价值观也随之有了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变化,如竞争意识、开拓精神等,也有一些消极倾向,如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基础文明遭致冷遇,新的伦理观念、行为准则尚未健全。在幼儿家庭品德教育中下述问题是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矫正的。

1.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家庭指导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儿童自发的、本能的行为规范化,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使孩子明确行为的是非,并严格要求其施行是重要的教育原则。观察发现,目前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便委屈了他们,于是常屈从于孩子,放弃教育要求,这是家庭教育的隐患。

无分中外,在传统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一向从严。本世纪20年代,因受美国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的杜威(JohnDewey,1859-1952)所倡导的儿童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从成人规范取向,转而重视儿童本身兴趣与个性的发展。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一度趋于民主与宽容的管教方式。近二三十年来,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一般认为,青少年之所以缺乏适应社会能力,与其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密切关系;在急剧变迁的现社会中,父母未能以适度的方法管教子女,致使长大后无法有效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因此,现在父母管教子女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改变的取向可以用8个字来表示:管束、冀望、教导、关爱。上述“八字诀”,不只是代表现今父母管教子女的新观念,而且经由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凡是遵循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才是具有威信型的父母。据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Baumrind,1968,1971,1973)的研究和解释,只有威信型父母,才能够教养出具有工具性能力(instrumentalcompetence)的儿童。所谓工具性能力,是指儿童在对人对事的行为上,较多表现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等性格特征。鲍伦德调查研究发现,小学低中年级儿童中,凡是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学童,分析其家庭背景,几乎全是在威信型父母管教下成长的。除工具性能力之外,威信型父母教养出来的儿童,另外也较多表现出友善、助人、合群、自信等特征。以前,心理学家曾担心过,父母严格管束孩子行为,将不利于儿童自信心与独立性格的培养。鲍伦德的研究,澄清了这一疑虑。成长中的儿童,在行为上是需要管束的。除了管束之外,必须配合其他条件,如对孩子管之、望之、教之、爱之四者兼备。

2.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西方社会在消费与生活领域内的示范效应对于一般群众和青年人的影响是强烈的、普遍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野蛮消费等各种非理性消费,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通病。尤其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溺爱孩子、过份满足或即刻满足孩子的欲望和要求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不少幼儿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几乎达到了饱和的程度,许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变得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无克制力。这样的儿童往往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不良少年。心理学家格罗克(Glueck)在哈佛大学从事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和家庭,尤其是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青少年犯罪并不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新现象,他只是那些来自儿童期的不良行为发展的延伸物而已;从儿童道德发展中存在的“危险性”问题中,可以“预言”哪些儿童存在着成为青少年罪犯的可能。许多事实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往往是从追求吃喝玩乐开始的,他们犯错误的特征之一就是表现出过分的物质欲求。如他们有反常的饮食要求,过分讲究饮食的口味,极力想吃好的喝好的,爱吃零食、嘴馋。在青少年时期,由于性成熟过程的到来,有些人为了满足生理和感官的需要,则可能失去理智,染上不良行为。不良青少年的表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意志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为了使孩子经得起青春期的考验,从小培养孩子需要的度量感是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由斯马达教育中萌发的,继后被洛克、卢梭等所推崇的教育原则——限制物质享受,反对娇生惯养则是一种带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原则。需要的饱和容易使人心生怠惰而不求上进。人往往是借着一种“欠缺感”和“饥饿感”不断涌现奋斗的意欲而有所作为的。

在商品经济发展,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对幼儿的教育应重视传统的尚俭精神。尚俭是为了养德。使他们用理智规范人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抗拒享乐至上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诱惑。

3.忽视自立态度的培养儿童发展的方向是由依赖走向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孩子就是做和孩子分离的准备工作,就是帮助孩子离开摇篮,逐步地不依赖父母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种目标也正与儿童内在的需要相一致。本来,孩子的天性并不是被动地按他人的吩咐行事,而是主动找事情干的。如婴儿刚刚学会走路,外出时就不要人抱,非要自己走。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活动能力的增强,孩子很喜欢做事。但是不少大人觉得让小孩子做事似乎就是不疼爱,于是常常照顾过多,包办太多,结果教养出依赖性强的儿童。

幼儿的自立态度或自立性,其重要体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初步的自理能力,掌握初步的自我服务技能。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社会是比较重视的。在美国有让小孩一个人睡眠的习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常常用一种网围在床的外面。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从一岁半就开始培养婴儿的自我服务技能。这是因为美国人十分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儿童、家长双方受益,而且还可以巩固和发展民族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念。现代欧美一些国家,也很重视孩子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和生存训练。14岁的孩子就应当自己去找活干,挣一点生活费。18岁的孩子如果仍依赖父母,就会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是一种耻辱。正是这种做法,成为保持民族活力的一种重要机制。这种教育观念是值得借鉴的。

幼儿的自立态度应该从小培养,父母不仅要结合其年龄,培养初步生活自理能力,还要提供机会使孩子对适合他的年龄和理解力的事情做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使他有某种选择权和决定权。只有通过大量的机会让孩子作出选择或决定,才能使他们从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只有当儿童真正地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任,他们才可能变得有责任心。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能够对一些小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能作出决定,将来在决定大问题上很有可能具有远见卓识和创造性,这也是未来社会越来越期待的性格特征。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独立性是少年期孩子的特征,对于青少年要培养其个性、独立性。可是,较强的判断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在孩子十几岁时一下子就具有的。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就要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形成与其年龄相应的成熟的自主行为、责任感。否则容易抑制儿童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而且还会给以后的教育,特别是少年期的教育留下隐患。中国的父母热爱子女、望子成龙远远超过西方,做父母的有极强的牺牲精神来养儿育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需要警惕和克制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样才能培养自主、自律、自强之人。

篇(7)

(一)有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

幼儿的生活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幼儿不仅在个人生活中探索,而且还与同伴、教师以及父母等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这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表现。个体社会化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果违背了这些规范和准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惩罚和服从倾向”。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有形的结果(处罚与奖赏)或根据规则制定者的权威来揭示行为的好与坏。凡不受惩罚和服从权威的行为都是好的,认为受到来自权威者的惩罚的行为是坏的行为,权威者一般是父母或者教师。行为动机是避免惩罚。这一阶段与我国幼儿期的年龄阶段相对应。处于幼儿期的儿童自制力薄弱,缺乏是非善恶观念,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容易出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而家庭作为幼儿个体社会化的首个场所,当幼儿出现这些违反道德规则和行为规范时,家长要对其实施合理的惩罚教育。通过惩罚教育,幼儿认为受到来自家长的惩罚的行为是坏的行为,并且潜移默化地改变这种不良行为,将好的行为标准逐渐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幼儿犯错误后受到适当的惩罚教育,幼儿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但要让其明白有过失就要对此负责。从而有助于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有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养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自杀现象频繁发生,他们不适应竞争激烈和复杂变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薄弱,抗挫折能力不强,这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有着直接关系。现今很多人大力提倡赏识教育,而反对惩罚教育,对孩子一味地无原则地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种教育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父母的过度保护造成孩子长大后缺乏独立自主和创新精神,甚至无法正确辨别是非。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在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适当的惩罚教育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自己去经历适当的失败和挫折。从而有利于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有利于个体良好习惯的养成

心理学上认为,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个体内驱力的一个源泉,而内驱力是个体行为不可缺少的一种动力。当家长发现幼儿出现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并且采用传统的说服教育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就可以对其实施适当的惩罚教育。幼儿受到惩罚后,他的心理受到了外部刺激的冲击,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合适行为逐渐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惩罚教育对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有着重要意义。

二、家庭惩罚教育的理性回归

惩罚对于教育而言,如何存在与运用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卡连柯说:“正确地和有目的地应用惩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家长利用惩罚的制度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笨拙的家长不合理地、机械地运用惩罚会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受到损失。”家庭惩罚教育的理性回归,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恰当运用惩罚教育的方法。

(一)惩罚的目的是教育

惩罚的目的是教育,惩罚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并不是为惩罚而惩罚。之所以要实施惩罚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并逐渐改变这种不良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家长更应该注意教育的目的和惩罚的目的。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只罚不教、以罚代教等现象普遍存在。家长对幼儿实施不合理的惩罚教育,导致幼儿身心疲惫,同时也影响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所以,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家长要以教育为目的,为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对幼儿采用合理的惩罚手段。

(二)惩罚坚持一致性原则

在家庭教育中,幼儿家庭不同成员之间,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以及教育方式上常常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容易使得幼儿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对孩子实施惩罚教育的问题上,家庭成员之间应该达成一致观念,而不能出现为了袒护孩子而指责惩罚实施者的现象。只有家庭成员齐心协力,统一科学意见,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三)惩罚要适时适度

惩罚教育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惩罚需要适时适度,幼儿家长在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时要坚持这一原则。当幼儿出现一些不道德行为时,家长要及时进行教育,不能延迟教育,这是因为幼儿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幼儿的思维发展不具有守恒的特点。家长要敏感地察觉教育契机,灵活运用教育机制,对幼儿实施教育。当幼儿犯错误时,家长大可不必直接使用惩罚教育,可以先对幼儿进行说服教育。说教无效之后,就应该及时采取合理的惩罚教育,让孩子对自己不道德行为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错误的改正。家长在实施惩罚教育时,也要注意惩罚的适度性,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惩罚过轻,教育效果不明显,惩罚过重,伤害儿童的自尊。当幼儿对自己不道德行为有所认识时,惩罚教育就应该适可而止。

篇(8)

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即出生后的10~12年,人的大脑中主管言语的区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其言语中枢尚未定位,大脑的左右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学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言语习得的能力逐渐下降。一些研究成果表明:语言学习宜早不宜晚,12岁以前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对语音在学龄前期最为敏感,其次是对语法的掌握。幼儿时期是儿童习得语言的最佳时期。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Chomsky早在50多年前就提出,人有先天的掌握语言规则的能力,其体现机制就是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Chomsky认为,LAD中潜存着一整套普遍的语言规则,这些规则通过一定的逻辑顺序,就能构成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转换语法。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如果我们同时对幼儿进行两种语言的教学,即对幼儿的LAD装置进行两种语言的输入,LAD会同时将备用的转换语法与输入的结构进行比较和匹配,不断调整直到吻合,也就是说,幼儿的先天语言获得机制会自动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不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负担。现有大量研究表明,两种语言都很流利的儿童在分析推理、概念形成以及认知灵活性方面的测试中都比只会一种语言的同龄人做得好,他们的元语言技巧得到了特别好的发展,他们更意识到了词语只是随意的符号,也更了解了语言结构和细节,更擅长于注意到在口头的和书面的作文中语法和意思的错误——这些能力增强了他们的阅读成绩。

也有研究者担心,同时学习母语和外语会使幼儿产生混乱,减缓语言学习速度,甚至无法区分两种语言,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一个相关的研究发现,两种语言家庭的孩子获得两种语言的速度要比他们只学习一种语言的同伴慢得多,然而这种落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消失了,他们在两种语言上的精通最终会使他们达到自如地运用任何一种语言。有关儿童语言理解力的研究十分清晰地表明,儿童可以区分不同语言发出的声音和音素。因此,理解混乱或者不准确并不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幼儿可以用一种语言中的一个词替换另一种语言中的相同意义的词,即反映了延伸原则。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不会给儿童带来语言发展障碍,反而会促进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二、家庭英语教育的原则

1.在自然真实的语境中潜移默化

语言只是人类交际和认识世界的工具。全语言理论强调,儿童的语言学习是自然而然的。在家庭中,家长没必要让幼儿进行有意记忆,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实施自然的影响。家长在教幼儿说话时,应注意创造真实的场景,如教幼儿认识“apple”一词,就应该将真实的苹果或者苹果图片摆在幼儿面前,给幼儿以直观的印象,在幼儿潜意识里也会认为这个词是有意义的,值得记忆。

多数家长在教幼儿学习第二语言时,都表现出了急功近利的色彩,一味要求幼儿记忆单词,忽视语言的运用性。在家庭英语的教育中,应着重在语言的意义运用上,强调幼儿对第二语言的理解,可以先不要求幼儿会说。比如,家长可以用英语问幼儿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幼儿用中文回答即可,一段时间以后,再引导幼儿用两种语言表达。

2.遵循母语学习模式

幼儿是通过联想原则经过选择性强化而获得母语的。在这个过程中,词语作为信号,和它所代表的具体事物之间建立的联系,以及语言本身各种成分之间建立的联系,最终形成了幼儿头脑中稳定的语言体系。在英语学习中,家长应鼓励幼儿多看、多读、多说,给幼儿全方位的英语刺激。在学习中,应特别注意学习时间和学习量的积累,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随意中断幼儿的学习,保证幼儿学习的连续性。

3.重视“读写准备”

“读写准备”运用到幼儿身上,就是父母把幼儿最喜欢的故事反复读给他们听,幼儿会在短时间内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根据他们的理解来讲述这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开始将一些特定的声音同特定的书面文字联系在一起,阅读便开始了。在英语的学习中,如果加强读写准备,将很有效地促进幼儿对英语的认知,儿童会轻松地将语音和单词以及词义联系,并了解在什么情境中使用,这比机械地记忆单词好得多。

4.维持幼儿学习兴趣

研究发现,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正确的”或者是“标准的”,而是连接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的学习。对幼儿来说,只有当他们的外语学习是有用的,即能够用外语来沟通时,这种学习才能对他们产生意义。

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对学习失去兴趣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完成大量的毫无意义的练习,而进行英语教育的儿童忍受更多,比如重复听写单词,而该单词却并不会在幼儿日常生活中使用。无意义的教学本身没有内在的、本质的意义或目的,不能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把它们提供给儿童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某种技能进行练习。

如果说幼儿在幼儿园或者学校中已经忍受了大量的无意义联系以至于快要磨光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在家庭中,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幼儿维持对学习的兴趣。家长应把学习英语的新鲜的刺激、有趣的故事、丰富的见识、愉快的感受等传递给幼儿,不要让幼儿觉得学英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5.进行家庭学习,注重幼儿与家长的交流互动

“家庭学习”一词所传递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它是指各种类型的家庭在一切可能环境下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当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同学习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在幼儿家庭英语教育中,家长不仅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还应该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和幼儿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并且,经常进行家庭学习还能有利于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子交流,建立良好的情感,对幼儿的人格发展有一定好处。

参考文献:

[1]陈琴.庞丽娟.幼儿双语教育问题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5):27-30.

[2]赵琳.儿童早期语言教育与其后继语文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报告——一项早期家庭教育的追溯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11):15-18.

[3][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儿童发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沐守宽.曹子方.谈谈幼儿的双语学习[J].今日教育:当代幼教,2008(1):17-18.

篇(9)

二、设计实施:多元创新的操作路径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方案是实现整合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使其发挥整体教育效能的基本保证。我们依托课题,与家长共同设计方案,梳理凝练,归类设计,构建立体多元的操作框架,建立起互动式的双向通道;创新联系途径、将家庭教育指导的触角延伸至各类家长群体,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幼儿园的整个运作体系中。

(一)活动专题指导

我们所提出的“活动专题指导”特指以家园合作为形式,以节庆活动为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家庭教育专题指导方式。任何的家庭教育指导都需要真实教育情境的亲身体验与积极互动,才能得以理解与提升。因此幼儿园以横向10个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传统节日如:重阳节、妇女节、植树节等;8个节庆活动如:园庆、杜鹃花节、科技节、动漫节、毕业庆典等)、纵向18项主要家庭指导系列内容来编织“活动专题指导”较为系统的实施网络。在此过程中,课题采用多种文本活动指南、活动互动、教育体验等方式帮助家长感悟教育,了解儿童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同时针对不同的家长群体,开展不同类别的活动专题活动,丰富指导形式,增强家长参与合作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使活动专题指导在家长资源的充实下,更富有意义。

(二)社团专项指导

社团专项指导主要以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与自主学习为目的,指导家长开展满足幼儿发展与兴趣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我园所提出的社团专项指导是基于前期家庭教育的调查,我们发现家长对于幼儿个体所表现出的科学探索、健康运动、亲子阅读等诸多兴趣需求存在科学指导困难,家庭教育内容单一等问题。他们积极寻求学校教育的专业指导,来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方式、家长的指导策略、学习方式的拓展等,来优化家庭对儿童学习成长的教育支持。对于家长的需求,开设了“亲子阅读社团”“欢乐足球社团”“创意宝贝社团”“小科学家社团”等具有活动指导张力的社团形式,充分借助幼儿园学科组的专业研究优势,定期向各年级部的家长、幼儿开放,家长可根据自己需求自愿报名申请,由幼儿园统筹安排,学科组共同设计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在活动中,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的互动形式(讲授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帮助家长打开适宜幼儿学习发展的教育视野。

(三)班主任跟踪指导

儿童的成长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作为幼儿园,在实施人格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坚持对家庭进行跟踪指导尤为重要。每个儿童都是个性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成长轨迹与发展速度各不相同。为了使班主任及时依照儿童的变化,帮助家长调整教育措施,我们每个班级、家长与班主任都建立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如:活动信息反馈单、面对面沟通对话、网络交互平台、微信实时互通方式等。及时应对儿童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生的问题,通过交流与分析,帮助家长理解儿童行为,有效地实施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幼儿园实施指导中,就有诸多翔实记录的指导家庭教育的案例:《榛榛的足球梦》记录了一名胆小懦弱、患有腿疾的小男孩,在他的脸上没有一丝微笑,教师拨开笼罩全家的阴霾,让他从阴暗角落、拐着腿自信迈向绿茵场,立志当一名足球运动员的故事;《自信的“小精灵”》叙述了一位屡遭学校劝退的“问题儿童”,教师重拾父母的教育自信,使其一步一步成为无锡市“小精灵”的故事。这些班主任跟踪指导,有针对性、有效地指导家长如何看待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如何与孩子沟通,怎样鼓励孩子等等,从而不断积累针对各种儿童不同的指导经验。

(四)特色效能指导

过去的家庭教育指导始终强调家长转变观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发现相当一些家长,往往他们有着美好的愿望,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是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却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鉴于此,我们认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教育活动上,要注重家庭教育指导的效能训练,只有提升家庭的教育能力(了解儿童的能力、协调与孩子关系的能力、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兴趣的能力、发现问题的应对能力、合理评价儿童的能力等等),才能体现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因此,我们在诸多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中,尝试着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引入个案、行为训练、家庭治疗等特色效能指导。如:“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项目特色指导,重点围绕发现的特殊儿童个案,学校联动家庭、取得儿童行为干预中心的专业支持,开展一系列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儿童行为训练等指导活动,帮助家庭掌握相关指导技能、采取有效的教养方式方法,强化家庭指导效能。如:“儿童助教体验”效能指导,教师承担儿童助教家长及邀约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通过“活动前教育指导——互动活动——现场评估——反馈分析”等环节,在真实的活动情境、多元的互动中,来提升家长的现场指导能力、增强指导的实效性。

篇(10)

目前幼儿家庭品德教育存在如下倾向性问题:

一、从总体上讲,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心态比较普遍

在对幼儿培养上,不少家长片面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性格教育。北京IEA学前项目调查表明,家长对教养机构教育内容期望的9项供选择项目中,选择率最高的是“读书”、“写字能力”的培养(北京市,6岁组地区为41.4%,镇47.02%,乡67.04%),选择率最低的是文明行为(城区2.32%,镇4.16%,乡7.09%),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据幼儿园老师反映,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了吗,故事会讲吗,孩子在班上数第几名,等等。如果老师夸幼儿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缺点,就不屑一听,厌烦,甚至怀疑老师有成见。重智轻德是相当多父母的一种心态。而且随着孩子入学,这种倾向会更严重。当今中小学家长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重点往往放在对子女学习活动的管理上,用功第一,成绩第一,已成为家长的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学,来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成为许多家长的教育信条。

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价值观倾向,有其心理的和社会的原因。阿勃勒等认为,“在既不能决定又不能预见子女职业命运的社会里,双亲在其子女的教育上关心的焦点必然首先指向社会所期望的一般能力方面,而这种能力又主要被视为可以用学业成就来测定”。这可以说是家长教养心态的一种社会背景,也是现在以应试、分数作为录取标准的升学制度的反馈。我们认为,重视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出于急功近利,仅仅重视孩子的分数,忽视其个性和品德发展是难以造就真正人材的。许多事实表明,有些人既使考上了大学,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优秀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的危机和动摇。

二、本应作为家庭教养重点的基本行为习惯培养受到忽视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虽。婴幼儿时期,家庭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儿时期为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变成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也不容易纠正。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定安祥快乐。一个人有良好习惯,别人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悦纳,能够适应社会而圆满地生活。另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幼儿必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的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最佳效果。

三、某些传统美德遭致冷遇,新的观念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人们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的道德价值观也随之有了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变化,如竞争意识、开拓精神等,也有一些消极倾向,如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基础文明遭致冷遇,新的伦理观念、行为准则尚未健全。在幼儿家庭品德教育中下述问题是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矫正的。

1.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家庭指导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儿童自发的、本能的行为规范化,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使孩子明确行为的是非,并严格要求其施行是重要的教育原则。观察发现,目前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便委屈了他们,于是常屈从于孩子,放弃教育要求,这是家庭教育的隐患。

无分中外,在传统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一向从严。本世纪20年代,因受美国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的杜威(JohnDewey,1859-1952)所倡导的儿童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从成人规范取向,转而重视儿童本身兴趣与个性的发展。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一度趋于民主与宽容的管教方式。近二三十年来,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一般认为,青少年之所以缺乏适应社会能力,与其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密切关系;在急剧变迁的现社会中,父母未能以适度的方法管教子女,致使长大后无法有效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因此,现在父母管教子女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改变的取向可以用8个字来表示:管束、冀望、教导、关爱。上述“八字诀”,不只是代表现今父母管教子女的新观念,而且经由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凡是遵循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才是具有威信型的父母。据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Baumrind,1968,1971,1973)的研究和解释,只有威信型父母,才能够教养出具有工具性能力(instrumentalcompetence)的儿童。所谓工具性能力,是指儿童在对人对事的行为上,较多表现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等性格特征。鲍伦德调查研究发现,小学低中年级儿童中,凡是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学童,分析其家庭背景,几乎全是在威信型父母管教下成长的。除工具性能力之外,威信型父母教养出来的儿童,另外也较多表现出友善、助人、合群、自信等特征。以前,心理学家曾担心过,父母严格管束孩子行为,将不利于儿童自信心与独立性格的培养。鲍伦德的研究,澄清了这一疑虑。成长中的儿童,在行为上是需要管束的。除了管束之外,必须配合其他条件,如对孩子管之、望之、教之、爱之四者兼备。

2.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西方社会在消费与生活领域内的示范效应对于一般群众和青年人的影响是强烈的、普遍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野蛮消费等各种非理性消费,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通病。尤其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溺爱孩子、过份满足或即刻满足孩子的欲望和要求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不少幼儿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几乎达到了饱和的程度,许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变得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无克制力。这样的儿童往往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不良少年。心理学家格罗克(Glueck)在哈佛大学从事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和家庭,尤其是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青少年犯罪并不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新现象,他只是那些来自儿童期的不良行为发展的延伸物而已;从儿童道德发展中存在的“危险性”问题中,可以“预言”哪些儿童存在着成为青少年罪犯的可能。许多事实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往往是从追求吃喝玩乐开始的,他们犯错误的特征之一就是表现出过分的物质欲求。如他们有反常的饮食要求,过分讲究饮食的口味,极力想吃好的喝好的,爱吃零食、嘴馋。在青少年时期,由于性成熟过程的到来,有些人为了满足生理和感官的需要,则可能失去理智,染上不良行为。不良青少年的表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意志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为了使孩子经得起青春期的考验,从小培养孩子需要的度量感是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由斯马达教育中萌发的,继后被洛克、卢梭等所推崇的教育原则——限制物质享受,反对娇生惯养则是一种带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原则。需要的饱和容易使人心生怠惰而不求上进。人往往是借着一种“欠缺感”和“饥饿感”不断涌现奋斗的意欲而有所作为的。在商品经济发展,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对幼儿的教育应重视传统的尚俭精神。尚俭是为了养德。使他们用理智规范人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抗拒享乐至上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诱惑。

3.忽视自立态度的培养儿童发展的方向是由依赖走向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孩子就是做和孩子分离的准备工作,就是帮助孩子离开摇篮,逐步地不依赖父母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种目标也正与儿童内在的需要相一致。本来,孩子的天性并不是被动地按他人的吩咐行事,而是主动找事情干的。如婴儿刚刚学会走路,外出时就不要人抱,非要自己走。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活动能力的增强,孩子很喜欢做事。但是不少大人觉得让小孩子做事似乎就是不疼爱,于是常常照顾过多,包办太多,结果教养出依赖性强的儿童。

幼儿的自立态度或自立性,其重要体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初步的自理能力,掌握初步的自我服务技能。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社会是比较重视的。在美国有让小孩一个人睡眠的习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常常用一种网围在床的外面。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从一岁半就开始培养婴儿的自我服务技能。这是因为美国人十分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儿童、家长双方受益,而且还可以巩固和发展民族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念。现代欧美一些国家,也很重视孩子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和生存训练。14岁的孩子就应当自己去找活干,挣一点生活费。18岁的孩子如果仍依赖父母,就会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是一种耻辱。正是这种做法,成为保持民族活力的一种重要机制。这种教育观念是值得借鉴的。

幼儿的自立态度应该从小培养,父母不仅要结合其年龄,培养初步生活自理能力,还要提供机会使孩子对适合他的年龄和理解力的事情做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使他有某种选择权和决定权。只有通过大量的机会让孩子作出选择或决定,才能使他们从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只有当儿童真正地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任,他们才可能变得有责任心。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能够对一些小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能作出决定,将来在决定大问题上很有可能具有远见卓识和创造性,这也是未来社会越来越期待的性格特征。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独立性是少年期孩子的特征,对于青少年要培养其个性、独立性。可是,较强的判断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在孩子十几岁时一下子就具有的。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就要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形成与其年龄相应的成熟的自主行为、责任感。否则容易抑制儿童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而且还会给以后的教育,特别是少年期的教育留下隐患。中国的父母热爱子女、望子成龙远远超过西方,做父母的有极强的牺牲精神来养儿育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需要警惕和克制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样才能培养自主、自律、自强之人。

上一篇: 职业能力论文 下一篇: 物流法律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