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7 04:19: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学安全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学校选址要稳妥,建筑要结实,尽量远离闹市、公路。(2)安全制度要健全,宣传要到位;从校纪校规到班级公约警示招牌,都要把安全教育渗透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3)安全设施要完善,防范要得当;门卫要完备,预警要及时,防火、防盗、实验、消毒、体育等设施要齐备。(4)落实安全责任制和事故追究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高效的安全领导机构,层层严格管理,人人尽职负责,谁出事谁担当,追究到底,绝不姑息。
2.创设良好和谐的安全育人环境
让学生牢记“学校是我家,安全靠大家。”安全健康教育不能只靠单纯的口头说教,而要通过预案演练,创设多种情境,促使学生在具体行动中自我锻炼、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安全健康的心理素质。有了安全健康的良好心理素质,学生才能表现出最佳的安全行为效果。
3.开展安全咨询交流活动
农村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十分严重,游泳死亡、交通事故、刑事案件、打架斗殴、房屋倒塌、自然灾害等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事故有校外因素,也有校内因素;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有家庭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不一而足。因此,学校要大力开展安全咨询活动,尤其要建立安全心理咨询室,开设安全心理课,充分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进行讨论答辩。这样,学生通过交流咨询,可以释放安全压力,倾吐安全困惑,解决安全矛盾。
二、老师要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表率和榜样
做老师重在为人师表。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让学生预防的,老师首先要预防;让学生禁止的,老师首先要禁止。譬如:杜绝学生乘坐超载车、无照车、劣况车、农用车等危险性大的车,老师自己首先应该禁坐,哪怕在特殊情况下,也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在安全教育中,特别是对那些好打架、自控能力差,令师长头疼的学生,老师更要关注他们,因为这些学生心理有一些问题,更需要关爱的阳光和雨露。因而,我们老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辅之以父母之慈,佐之以朋友之谊,公平、公正、辩证地善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安全健康发展为主的原则,以自己的切身行动和表率示范感染他们,一点一滴地引导他们,并且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树立自信,热爱生活,积极进取,蜕变为一个个健康发展、有作为的学生。
三、充分发挥家庭安全健康教育功能
安全健康教育,学校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宣传交流引导,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与家长密切合作,指导家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把学校安全和家庭安全、学习安全和生活安全、理论的说教和现实的体验、系统的常识和零碎的指点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安全健康教育是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长久幸福的需要。所以,家庭要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老师紧密联系、默契配合,克服自身的弱点、缺点和局限性、狭隘性,从长远着想,从孩子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好监护者和教育者,做好引路者和塑造者。四、努力调动社会安全健康教育功能
1.要聘请交通、消防等部门德高望重的专家领导
定期到学校进行安全健康讲座让他们用切身的体验和翔实的案例,启迪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
1.2.1中学体育教育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中学学校体育没有与时俱进,很多的体育教师没能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教育生涯的价值,过多的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却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体育课堂习惯性用“军事化”口令教学,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参与意识,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1.2.2“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忽视“生活资源”。体育课程受到国家竞技体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体育内容过于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的操练,忽视体育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生命存在”,造成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脱节与滞后现象。
1.2.3学校体育应转变机械传授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整个教学过程对体育课的三大部分限制过死,教师的讲解、示范成为最主要的传授方法。
1.2中学体育教学要渗透整合生命意识
在教育中需要完成对学生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人。体育与健康标准强调学生应具有终身体育学习的能力,具备基本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在选择和编制体育课程内容时,突显了时代性和生活实效性,只有融入学生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生命教育。
2.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整合模式路径
2.1体育教学目标之中要适时渗透生命教育理念
体育课程应从个体的发展需求出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新课标强调,教学目标要根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构建生命教育的体育课程理念不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需要树立“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
2.2体育教学内容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应植根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贴近学生生活,关注激活学生经验,体育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健康的发展,让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有益于改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为避免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与滞后,在具体选择教材时,应考虑选择娱乐、休闲并存,趣味性强且有意义的教材,有益于终身体育价值实现的教材;能够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教材;现代社会生活中新兴的运动项目等应综合考虑。
2.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生命质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育教学要根据目标,针对教师、学生、内容等具体状况,设计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基本结构、方法和手段。课堂上,教师应突显主体教育观,营造乐学氛围、活跃的教学气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切实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尽可能的寻找适合学生主体,以促进生命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方法。
目前学校安全教育仍存在课程设置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等问题,部分学校对安全教育内容缺乏了解和掌握,造成实施不力、随意性强的问题。如广东省2010年1~4月的火灾数据显示死亡者近半是未成年学生,其中一半学生从未参加过逃生演习。另外,陕西省在2010年12月份出现的一系列校园伤害事件也充分暴露出个别学校在安全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缺失和重大隐患。6.安全教育保障不充足学校在实施安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育方法陈旧、教育资源较少、教育时间不能保证、教材建设体系性不强、缺乏专业师资队伍等,导致安全教育很容易流于形式,安全教育成效不大。这也集中反映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安全教育缺乏教育综合保障机制。
为保障各地中小学将安全教育切实落到实处,教育部在2007年已出台“将公共安全教育列为各地中小学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的规定。教育部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也着重强调安全教育的实施目的: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机制。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有一个实例足以说明校长主抓安全的重要性。汶川地震中有不少学校出现师生伤亡的情况,而地处重灾区的安县某中学2200多名师生在不到2分钟时间里全部疏散至操场,无一人伤亡。在此引用该校长的话:保护学生安全是校长的天职,这种话教育主管部门年年讲,校长天天说,但关键在于做。“教育局交待的安全工作认真执行了吗?别人没做或没认真做,我认真做了,所以我们学校安全。”该校长特别重视安全的理由非常简单“:安全问题上,学校犯不起错误!”正是对孩子和家长的这份责任,让这位校长严格执行上级要求,担任校长13年来从未间断过学校的安全建设。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有:辽宁省开展“护校行动”,中小学校要配6名以上保安;杭州某学校安全教育从校长做起,实施建议问计于学生等。
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根本原因就在于老师及学生没有对安全教育引起足够重视,进而给物理教学造成安全隐患。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向学生传播科学的安全知识,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例如,在某高中二年级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就《测定金属电阻率》这一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电的危险性,并对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操作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对规范性的《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播放演示,再将不规范的《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操作行为及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引起的安全事故和后果向同学们进行播放,从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
2明确任课教师的安全职责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中,受传统教育观念“严师出高徒”的影响,许多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为了保障教学质量,会采取一些另类的措施加强管理,例如体罚学生、讽刺侮辱学生,进而影响学生的自尊心,以至于一些自尊心强的学生做出傻事。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校应当明确物理教师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教育相关制度,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讽刺侮辱学生;不得擅离职守,自习课时应在课堂值班;及时正确处理课内发生的伤害事故。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老师要按教材要求做好实验准备,对所用药品、器材要于课前检查并进行预做,确保药品器材安全有效[3],不得让过期变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进入课堂。物理教师要认真组织实验课的教学工作,课前认真组织学生预习实验内容,让学生对实验内容及步骤熟记于心,并教会学生必要的实验安全知识及处理安全事故的知识;上课时先讲实验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对重要操作进行必要示范和演示;上课过程中进行认真指导和全面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3环境教学
物理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问题一直贯穿物理教学全过程。问题教学法是问题为主线,其主要目的就是启发学生思维,而物理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依靠实验进行。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良好的环境是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将学生设置在适合开展安全教育的环境内,才可以更好地保障物理教学质量,保证老师及学生的人身安全。例如,在某高中物理教学中,就平抛运动老师需要进行演示实验,再让学生进行物体平抛运动的实验。在实验室里,老师在墙壁内张贴各种安全警示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为物体的平抛安排足够的运动空间。同时通过安全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而为物理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一、在体育课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上课调皮,站队是互相腿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掌握不好力度和分寸,另有的学生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伤而摔倒,造成意外损伤等安全事故。对次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极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 、在体育课上,要求学生必须穿运动鞋,身着宽松运动服。
坚决禁止穿皮鞋、布鞋和穿紧身上体育课以免学生出现一些不不要的伤害.
三、课前考虑要细致周到
1、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如意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伤;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开展这些活动就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2、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的,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的太挤;器件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安全范围内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3、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度要得当,我们知道难道过小对学生没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道过大对学生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设计教学要求。
4、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错误的动作(即不合理的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线,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5、前提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外部因素。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在进行组织教学。
四、深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好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学制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另外教师还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五、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
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有时身体不适应也不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但决不要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而降底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更不要去掉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或者不开体育课,那样的话,不但不能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相反会阻碍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上好中学体育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0年03期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各国之间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交流与接触愈发频繁。这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他们面临巨大的挑战:许多西方大国企图利用其文化上的优势,对其他国家实行文化渗透,这严重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因此,为了捍卫国家的文化安全,必须加强文化安全建设。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是高校进行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丰富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人民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增强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抵制西方大国的文化入侵,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的不良现象,这极不利于我国的文化安全建设。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的进展情况。
一、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现状及必要性
近年来,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积极向学习者灌输西方文化,讲授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这对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鲜有教师关注中国文化成分,换而言之,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被打入了“冷宫”,很少引起大家的重视。这种文化教学的不平衡和不平等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和“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2】阻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总之,我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文化输入意识薄弱;重视英美等“精英文化”,摒弃多元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忽视母语文化;学生无法用英语这一国际语言表达母语文化等。【3】
众所周知,任何交际都不是单向进行的,而应该在交际双方循环往复。跨文化交际亦是如此。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我们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同时也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将本土文化用英语恰当表述的能力。不难想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只有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而缺乏适量的中国本土文化教学,长此以往,大学生势必会形成崇洋的思想,导致自我身份意识模糊,民族自豪感降低。因此,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些西方文化,而且也要懂得本民族文化,二者并重”。【4】古今中外外语界泰斗无不是在外语和本国语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浸泡下成长起来的。我国的钱钟书、傅雷、许国璋、梁实秋等无一不是从小熟读诗歌散文,具有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然后习得外文,最后成就一番事业。他们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应该有机结合起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学习外语,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部分。【5】因此,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中国文化成分,培养学生有效地使用英语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国际竞争与合作愈发频繁。在此过程中,各种文化间的碰撞、摩擦也是无法避免的。由于各民族历史、经济发展、社会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交流逐渐演变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全球化这种形态进行的新的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这严重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6】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必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高校作为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场所,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文化安全建设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强调西方文化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传播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总之,大学英语课堂应该加强中国文化教学。
二、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的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本土文化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文化平等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1、文化平等原则。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西方文化输入和中国本土文化教学。我们强调加强本土文化教学但不等于否认西方文化的重要性,也不是说母语文化优于目的语文化。我们应该明确,文化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它只是不同社会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信仰、法律,及该民族人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激励学生以宽容、辩证的态度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既要避免崇洋思想的产生也不能“为中国文化独尊”。只有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才能消除教学中的文化歧视,促进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为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实用性原则。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与专门的文化教学不同。专门的文化教学其内容更为广泛,涉及面更广;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本土文化教学也应该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此外,教学中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7】只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内容实用、可用,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循序渐进的原则。文化的积累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因此,进行中国文化教学绝不能操之过急。过量的文化输入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难以吸收,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因此,文化教学应该与语言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相辅相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适时、适宜的进行中国文化教学。
三、中国文化教学方法
1、对比法。在文化教学中应该提倡对比的学习方法。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让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形成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的的文化敏感性。对比的方法效果很明显,因为异同的反差能有效加深学生记忆并提高理解能力,教师应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8】通过文化对比,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Unit One为例。该单元涉及到西方节日:万圣节(Halloween)。教师可以
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中国的“鬼节”与之联系,进行对比教学。在介绍完万圣节的相关习俗后,鼓励大家集思广益,回忆“鬼节”的传统习俗,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进行表达,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随后,教师将“鬼城”——丰都介绍给大家。通过这样的教学,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既了解了传统节日,又对旅游景点有了大致的了解。
2、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仅靠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母语文化素养。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提供了众多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可以以所学教材内容为基准,以专题的形式,鼓励学生课后搜集资料,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多媒体操作技能;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3、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中国本土文化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日常饮食、名胜古迹、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都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假期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自己的旅游经历与大家分享;可以安排duty report,鼓励学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母语文化相关的知识及时介绍给大家。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专题讲座等。
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该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文化安全的重要性,积极提升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是实施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不断丰富中国文化底蕴,提升专业水平,更新教学理念,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楷模。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2
[3]郭姗姗,潘冬.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文化教学 【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9):96-98
[4]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7-12
[5]苟丽梅,姜焕文.“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释.【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4-107
[6]陈树文,郑士鹏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文化安全体系的构建 【J】中州学刊 2012(3):100-104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保证让制度落实到位
(1)完善学校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安全保卫工作奖惩细则、防火、防盗、饮食卫生管理等规章制度。对学校安全工作要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留死角,堵塞漏洞,确保安全。
(2)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由学校校长负责,将安全工作列入各相关人员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建立健全学校各类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学校各类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按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迅速而有效地开展应对工作,将突发安全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实行分级管理、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学校与年级主任、班主任、一线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二、增强安全意识,制定班级安全措施
作为一名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要时时抓安全,事事抓安全。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一套严密的安全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常抓不懈。每天要进行多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灭事故隐患,确保学生在校安全。老师必须在学生心目中要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充分信任,充分认可。
三、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
首先,科任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和地震,安全事故有关的内容应该详细的讲解清楚。我想只要老师多讲,真的从心底关心学生,他们会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
其次,一定要让学生彻底的明白一些事故的后果,结合这些身边的事故带领学生分析发生的原因,这些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了解他们的危害,他们才不会犯错。而对于其他的事故,为了防范于未然,经常提上课堂,让他们时刻保持一颗警惕的心。
再者,教会学生临危不变的处事态度,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多花点时间对学生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理论上的教育,习惯上的培养,万一遇上紧急状况,也不用担心。
最后,要利用每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课,专门给学生讲安全知识,开展防震安全演练火灾逃生安全演练等安全演练活动。
四、积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我们学校要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以及每个新学期开学、每周晨会、例会等时机,大张旗鼓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要通过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橱窗、安全科普画廊等方式,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掌握安全知识,在处处重视安全的浓郁氛围感染下培养学生重视安全的意识。要充分利用主題班会、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生加强安全知识教育。要把安全教育与校风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工作结合起来,并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要把安全、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让学生有一定的课时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技能。
五、严格校园安全防范检查
我们要认真落实安全工作各项制度,加大投入,完善安全设施,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领导体系和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把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与教学工作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要加强对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危房、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倒屋伤人事件的发生,要严防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
中小学;安全教育;研究述评
近年来,随着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安全事故不断出现,中小学生意外伤亡人数增加,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因此,研究与探索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学者也越来越多,他们提出的研究视角和不同的见解,丰富了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充分地了解当前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指导后续的相关研究。
一、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概述
以“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为关键词,使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2005年到2016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共183篇。通过对国内主要教育学学术期刊、各级师范大学学报载入的论文以及国内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阅读分析,本文对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做如下概述。第一,从研究时间上来看,国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专门化研究时间还不是很长。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同时中小学校园内外不断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遂逐渐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但对校园安全教育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2005年,国内外200多位学者、政府官员和各非政府组织代表在上海出席了第五届“为了孩子”国际论坛,共同讨论“儿童安全与社会责任”。2007年2月7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及2008年汶川发生的大地震,引发了教育界对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高度重视,国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第二,从研究的主体来看,教育管理人员、一线老师、警察以及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等成为此项研究的主力。近年来,在个别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也可看到对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例如作为教育管理者的竹溪县教育局王世鹏、甘新东在论文《安全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中提出了“安全教育要常规化、序列化、活动化、社会化”[1];一线教师李小文从班主任的视角,发表了《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金磊发表了《“国际减灾日”主题对我国校园安全文化教育的启示》等。总体来看,对该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比较专业、长期坚持的研究团队,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人员参与此项研究的人数仍然较少。第三,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进行了研究。有的从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减灾防灾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角度进行研究。如宋洋、王雪松开展的题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的研究,发现小学生和中学生在过马路和乘车行为上表现较差[2]。也有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教育的现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改善安全教育的措施等角度开展研究的。如有学者发表了《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论文,探讨了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3]。还有学者从寄宿生安全教育、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等角度出发展开的研究。如陶海对寄宿生的安全教育进行了研究,提出要把安全教育及管理落在实处[4]。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进行研究使该主题更加丰富、广泛,有利于我们更广泛地了解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现状。
二、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透视
(一)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概念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国内还没有统一界定。欧文姬将学校安全教育概括为: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文化程度、社会经验、学业安排、日常生活、生活环境等),对其在安全意识、习惯、知识、技能等方面分阶段进行的培养和训练[5]。蔡之青等人从安全教育目标的视角出发认为学校安全教育包括三个维度的目标:第一个维度的目标是领会安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安全问题上建立起“是”与“非”、“可”与“否”的概念,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认识安全知识与技能;第二个维度的目标是掌握知识构建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与方法,也就是在操作层面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个维度是培养正确的安全思想观念,理性支配自身行为,这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6]。刘畅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中小学安全教育旨在加强中小学学生对周围环境中潜在危险的认识,增强防范与处理事故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其预见性和保护技能,减少意外伤害发生,提高生命质量[7]。尽管学者们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界定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教育者和学校管理者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增进他们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养成他们应对潜在危险的技能、习惯和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等是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所在。
(二)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制度建设研究
孙盼想在对中小学安全教育制度建设进行分析时发现: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科学的规范制度,导致安全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主要表现有:学校缺少安全教育的专门负责人;学校没有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要求开展安全教育,相关政策、法规成为一纸空文;学校缺少有效的安全管理评估检查机制[8]。曹海永则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建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度内容不安全,不具有超前预见性和现实可行性;二是制度执行只要结果,使安全教育陷入了“堵截多、引导少,灌输多、启发少,训练多、体验少”的死胡同;三是制度检查走过场,致使学校疏于防范、教师疏于护导、学生疏于应对,发生安全事故成了“偶然中的必然”[9]。此外,还有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建设应该怎样做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如王霞提出以下五种制度在学校安全教育制度体系中非常重要:强化政府及各级领导责任的制度;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经费的制度;对组织实施安全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的制度;安全教育与学校课程整合的制度;建立安全教育合作网络的制度[10]。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建设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忽略了这一环节,一所学校的安全教育就无法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让我们认识到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为完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相关制度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开展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与途径的研究
王玉政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主题班会,此外还有专题教育、学科渗透和以活动、实践为形式的安全教育实践课。同时,中小学进行安全教育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班会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还有校长和政教主任、德育主任进行的讲话上[11]。易丹的研究表明目前国内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专门式和渗透式两种。就专门式而言,一般表现在《安全与健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这三门课程中,时间大部分集中在15分钟以内。就渗透式而言,学校一般会在安全事故多发期间、过节放假前或开学后以及在升旗仪式上进行口头的安全教育。此外还会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渗透安全教育最成功的科目是体育课和语文课。同时也会利用营造安全氛围、通过小黑板及信息栏等介绍安全知识的方法渗透,但是大多数学校对这几种方法利用得不好,对学生也没有产生影响[12]。此外,也有研究表明食品卫生安全、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构成了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则相对薄弱,网络安全、性安全和自然灾害的安全则根本没有涉及[13]。还有研究表明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多是流于形式,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才进行被动的安全教育,在平时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安排和详细的教学计划,也没有具体、确定的课时安排[14]。方式与途径对教育教学效果有关键性的影响,如果方式不正确或者途径不科学,那么教育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国内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实施方式和途径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改进与完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质量。
(四)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编写了相关的教材、读本,也创建了专门网站并上传了大量的安全教育资源。可以说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周定平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部分学校重管理轻教育,安全教育仅仅被理解为安全管理;二是安全教育难以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造成“5+2=0”的结果(学校五天的“正面教育”,加上双休日两天的“负面教育”,其教育的效果就是零);三是安全教育没有突出安全特色,如时间不足、资源匮乏,而且实际演练少;四是安全教育大多是应景之用,只局限于纪念日和一两次的活动[15]。王玉政则认为当前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形式化突出,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安全教育资源不足,安全教育工作者缺乏以及安全教育的教材使用随意,安全教育时间难以保证[16]等问题。欧文姬也认为目前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课程安排无视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等特点,难以调动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校安全教育过度,“关起门”办学、“封闭式”管理成为很多学校规避责任和风险的一种方式[17]等弊端。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部分学生家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生在放假期间的安全教育也属于学校及教师,并且学校承担对学生安全的无限责任[18]。这让“安全教育”变为“安全负责”,给学校安全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同时也导致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疏忽,这不利于学校安全教育的正常发展。除此之外,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还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前的中小学生很少接触手机、网络,学生大都处于一个相对闭塞、稳定和安全的环境里,而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学生中已经很常见。网络上散布的各种不良信息、网络诈骗等对中小学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应对这个新环境的方法策略却跟不上,所以这也是威胁中小学生身心安全的重要组成方面[19]。以上这些研究揭示了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有利于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者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效果。
(五)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是比较大的,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涉及到了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易丹从整体上对如何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进行分析,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建议: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安全教育观;二是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三是丰富和规范校园安全教育教学内容,把握中小学生特点,结合时代要求;四是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注重实践操练;五是为校园安全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缩小地区差异,创建校本课程;六是做好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的保障工作,加强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20]。李开勇和冯维则认为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现状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开展灵活、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实践,对学生进行实地演练,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此外,还要注意家校合作,共同搞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21]。牧兰还提出要使学校安全教育常规化、方式灵活多样化、系统化;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以及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合力的对策[22]。也有学者从某个具体的问题出发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杜德栎从师资问题切入,提出目前要提高教师的安全教育素质,要充分发挥好职后的培训与职前的师范教育两个基本途径的作用。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教师公共安全教育素质缺失的现状,必须从教师素质培养的源头着手,在师范教育课程中加入学校公共安全教育课程,把它作为教师的公共必修课程[23]。高敬霞、许志青提出要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加大青少年安全教育知识学习,提高其安全素质。因为网络教育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且有利于资源共享[24]。张伯邑提出应该将电脑游戏应用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中,因为电脑游戏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传统学习环境的交互式、沉浸式的环境,学生能在自己的操作和及时的反馈帮助下练习,有效地接受安全教育[25]。以上这些研究范围广、内容宽、视角多,是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效果的重要参照。当然,在这些研究中涉及网络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教育和性安全教育的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就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而言,这些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必要的。
三、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
纵观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出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一是研究视角多元。从搜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十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展开了研究。有的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强调在中小学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制度建设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有的学者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切入,调查了当前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措施;还有学者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角度着手,就开展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途径提出了新的对策。多元的研究视角,丰富了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对推动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二是研究内容集中。十年来,虽然国内学者就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所做的研究角度多元,但是内容则相对集中。在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中,有相当比例的研究集中在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现状的研究,指向的是当前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与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与对策有关。这对我们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改进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升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够统一。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权威的界定,这就导致在研究中出现“名同实异”的现象。从现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一些学者研究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交通安全教育;一些学者研究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食品安全教育;还有一些学者研究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此外,由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不统一,学者们在研究时所涉及的范围也不同。我们认为这不利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相关研究的开展,需要在日后的研究中加大对其的关注力度。第二,缺乏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元研究。十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做了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现状的调查,对其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对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措施的探讨上。但就“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什么,它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它的内容应该包括什么,它的研究范式应该是什么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有些内容甚至还未曾涉足。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元研究对规范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促进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发展,提高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质量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而这方面的缺失,导致我国学者在开展研究时概念不统一,内容不一致,范围差距大,不利于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发展。第三,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相对不足。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十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研究是经验、说理之谈,是学者的个人分析,且内容相近、观点相似,主观性较强。实证研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硕士论文,其他研究主体几乎很少有人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也不够强,就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措施的研究而言,其缺少很强的针对性。第四,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和具体。首先,目前中小学生处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大都开始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对其开展信息安全教育以及网络安全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然而,国内学者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几乎未涉及到信息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这些内容。长久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性安全教育也是缺失的,这导致很多问题,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发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中小学开展性安全教育,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推行或推行的不够理想。我们认为性安全教育作为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对其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小学性安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完整。其次,现有研究不够具体和深入,集中表现在对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措施研究上。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多是宏观层次上的强调,并没有有效说明具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问题,致使所提对策不具有实践操作性。第五,研究主体单一,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主体多是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社会交警或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稳定专业的研究团队,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的相关研究人员参与到此项研究中来的寥寥无几。就研究成果发表情况来看,发表在权威及核心期刊上的成果也很少,这从侧面说明国内在此领域研究的成果质量还有待提高。
四、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展望
第一,廓清基本概念。研究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概念的不同理解会使所讨论的问题简单化或者复杂化,也易于造成理论表述和研究主题的模糊不清,影响研究的有效开展。因此,今后的相关研究首先要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含义做出更为深入的分析,以保证相关研究能够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对话。第二,研究方法多样化。今后研究者要突破当前以文本分析、经验说理为主的方法,多做实证研究,创新研究方法。要克服过去单调化、简单化的倾向,使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整体的抽象分析层面,更要走进教育现场,深入教师、学生的教育生活情境中了解其复杂性与真实性。这样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其研究质量才会提高,研究的可信度才会增强。第三,研究主体多元化。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等研究者的参与,使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现实性和实践性更高,是此项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参与可以规范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相关概念,夯实理论基础,从而使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研究更好地开展。因此,今后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参与到此项研究中来。只有研究主体的多元参与,才能从多视角、多层面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进行研究,才能真实、准确地揭示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对策。第四,研究内容全面化。今后要拓宽研究范围,将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全部纳入到此项研究中来,推进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更全面地发展。要关注当前的社会现实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目前几乎未涉足的信息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等给予充分的重视,弥补相关研究的空白,从而推动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充实。这有利于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全面化,有利于中小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安全知识。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关注,以全面推动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发展。
作者:王等等 薛瑞英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王世鹏,甘新东.安全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J].河北教育,2006(4):24.
[2]宋洋,王雪松.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155-161.
[3][21]李开勇,冯维.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5):86-87.
[4]陶海.寄宿学生安全教育探析[J].新西部,2014(14):122.
[5][17]欧文姬.应试教育归因下学校安全教育的异化[J].小学德育,2010(6):9-11.
[6]蔡之青,陶渊博,徐培全.安全教育三维设计的基本架构[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7):107.
[7]刘畅.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8][13][14]孙盼想.江西省潘阳县S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2.
[9]曹海永.莫让制度管理成为安全教育的软肋[J].教学与管理,2010(5):6-7.
[10]王霞.学校安全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J].教育与教学究,2010(11):19-21.
[11][16]王玉政.中小学安全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12][20]易丹.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校园安全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5]周定平.关于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2):24-25.
[18]顾世如.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3(5):16-18.
[19]史鹏霜,麻稳炎.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3(17):229.
[22]牧兰.内蒙古农村中小学校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巴彦淖尔地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以县教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校本学期工作目标为指导,以首都农村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北京市德育整体工作纲要》,以养成教育为基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校园礼仪和和社会礼仪为重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有机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设适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积极创建追求实效,育人为本的德育校。
二、工作目标
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确立自信心和奋斗目标。工作重点为养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明礼仪的合格中学生。
三、工作思路:
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以育人为工作中心;以全体学生为活动主体;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奥运年”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情系奥运,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主题教育活动,从奥运礼仪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学生思想体验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在参与中发展。
四、本学期常规工作
1.落实市县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以和谐班风促优良校风。
2.落实全员德育,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主题,面向全校教职工开展教育论文和成功教育案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3.加强学校德育信息化建设,创设校园德育网页,发挥网络德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构建师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
4.加大不良行为学生转化力度,加强问题研究,执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管理,落实帮教活动,开展不良行为学生转化研究。
5.加强住宿生管理力度,使住宿生管理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使住宿生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6 .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培训,提高班、团干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向教育性、愉悦性方面发展。
8.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
(1)继续加强班级量化管理,推行月红旗班、进步生、优秀生、及优秀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
(2)继续办好“知心信箱”和“面对面”的咨询工作,提高学生的咨询率、面询率,注重实效。
(3)坚持和完善家访制度,深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4)严格升降旗制度,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5)办好广播、板报、橱窗,充分发挥宣传作用。
(6)规范班主任素质工作手册的使用。
五、本学期重点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及《密云且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加强规范化管理。
(2)开展“学生最爱戴的教师”评选活动,促进形成全员德育工作氛围。
(3)以我县开展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为契机,充分发挥县、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的作用,加经强验交流和表彰,以推进我校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
(4)进一步推进新型班集体文化建设,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班干部、团干部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以“3.5日学习雷锋”活动为为契机,组织全体中学生成立学雷锋小组,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公物、团结互助、文明礼仪等方面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与班级文化建设为相结合,以“清明节、劳动节、科技节、青年节、母亲节”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以“情系奥运,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内容,抓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1.拓展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培育形式,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
(四)加强法制教育和珍爱生命的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通过落实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每两周一次举案说法制度和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光盘、录像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2.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1)建立学校不良行为学生的总体档案和个体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进一步明确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职责,从思想、行为、学习、交友、家庭环境等各方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本学期进行成功案例征集与评比。
(3)贯彻县教委《关于加强严重不良行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年11号文),认真落实六项制度,即:不良行为学生不到校追踪制度,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制度,学期转化情况上报制度,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帮教人和政教处定期与不良行为学生谈话制度,定期案例评析制度。要严格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管理,明确各自职责。在发挥导师帮教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同伴帮教的作用,对极个别严重不良行为学生还要确定民警帮教人,不断增强转化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通过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做好学生个体、不良行为学生、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要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校园文化的定位是“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校本课程是促进校园文化形成的有效因素,为此,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彰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我校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马克思唯物史观、“文化适应性”教育观、心理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建构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促进我校学生个性的发展,加快我校教师专业的发展,彰显我校“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总目标。我们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入手,积极创造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发挥不同课程的优势,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校本课程。有丰富多彩的艺体特长课,有精彩纷呈的百家讲坛,有趣味盎然的郊游活动课,有规模盛大的体育盛会,有赏心悦目的艺术节,有多姿多彩的中英文演讲活动,有祭扫革命烈士的德育活动课,有启迪智慧的科学活动课,有中美学术交流活动课,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开设这些校本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素质。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
我校自2006年9月起就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先后制订了《文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文昌中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学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我校开发的《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就是在评估学校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生的发展定向和家长的培养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评估后而作出的决定。这本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深入浅出的向学生讲解了一些必备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知识,深受全校师生和家长好评。
我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德雨流芳》。这本书从爱我文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诚实守信,荣辱观教育,安全教育,文明守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七个方面,系统规范地教育引领学生,构筑幸福美好人生。
针对学生普遍爱好唱歌、跳舞、打球、器乐、绘画等活动的情况,我校开设有艺体特长班,成立8个“100”的队伍,安排专任教师指导,设置了以下课程:体育运动类:《篮球》、《乒乓球》、《武术》、《田径》、《健美操》;艺术类:《绘画》、《摄影》、《舞蹈》、《合唱》、《管乐演奏》、《腰鼓》。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选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辅导老师的意见以及各方面的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对不适合的课程及时优化整改,做到宁缺毋滥。
三、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全员参与,将优秀课程资源转化为特色校本课程。我校把开发教师资源做为开发校本课程的核心,充分发挥教师潜能,鼓励全体老师参与。我校开设了艺体特长班,组织了音体美特长培训和科技活动培训,实施了8个“100”的工程;即100人的腰鼓队,100人的铜鼓队,100人的舞蹈队,100人的合唱队,100人的田径篮球代表队,100人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100人的科技兴趣小组,100人的武术队。
2.群策群力,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我们积极将教育科研成果都转化为校本课程。例如,在德育方面,我们编写有《德雨流芳》;在体育方面,我校自编了手语操和武术操;在学习方面,我们编写了《口语教程》,等等。
3.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文昌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大课间操活动等传统活动。我校把每年的10月定为体育活动月,从10月8日到10月30日,校园里几乎每天的活动课都有精彩的比赛。尤其是10月28日到10月30日的校园运动会,把体育节推向。每年的12月是艺术活动月,在这一个月里,学校艺术气息愈加浓厚,书法比赛、绘画作品展、手抄报展览、校园歌星大奖赛等活动精彩纷呈,特别是庆元旦节目会演更是让人心醉,回味无穷。每年的5月是科技活动月,这一个月的科技活动,让很多小发明家脱颖而出,让全体学生进一步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三十五分钟时间,是我校的大课间操活动时间。只要是晴天,同学们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班牌,穿着班服来到学校田径场做韵律操和教师自创的手语操、武术操,成为文昌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三十五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作为典范在全市中小学推广。
四、取得的初步成效
校本课程促进了文昌中学“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形成,特别是学生和谐发展,才能提高显著。
每年省示范性中学桃源一中选取30名艺体生,我校每年都达到了25人以上,每年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我校都以绝对优势荣获团体冠军。在省、市青少年运动会上,我校也有不少学生摘金夺银。我校学生参加市、县“三独”比赛和“蒲公英”少儿艺术大赛,2007年度获市级奖11人次,县级奖29人次;2008年度获市级奖14人次,获县级奖32人次;2009年度获市级奖38人次,获县级奖79人次;2010年度获市级奖51人次,获县级奖85人次。我校学生参加美术、书法、摄影赛,4年来共有34人次获全国大赛奖励,65人次获市级奖励,79人次获县级奖励。我校学生参加cctv杯希望之星英语丰彩大赛,2008年有3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6人获省级一等奖。2009年有6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3人获省级奖励。我校学生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8年6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21人获国家级二、三等奖;2009年10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65人获国家级二、三等奖;2010年9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34人获国家级二、三等奖。2008年7月我校学生周石奇在第六届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中荣获“全国十佳小作家”称号。2009年12月我校学生张爽在全市器乐比赛中获一等奖,沈康福获舞蹈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