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0: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汉语言文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汉语言文化论文

篇(1)

社会的发展脚步在迅速的加快,学校也应该加快脚步,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将专业化的知识注重与现实的结合,从而来培养更加高效的复合型人才。汉语文学是一门专业性十分强的专业,该专业主要是研究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学,尽管可以陶冶人的内心情操,但是与社会的接轨不是很强,所以学校需要在该方面进行大力的改革与创新,学校不应该死板的教育学生们知识,而是更好地去应用知识。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们进行自由化的学习与发展,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树立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充分的结合起来,学校教师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总结,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逐步的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素质与专业修养。

(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汉语言文学在未来的发展还是很具备一定的市场前景,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专业,所涉猎的科目与信息十分的广泛,并且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比一般的学生更加的具有文笔能力,在创作、文化管理、编辑、文学评论等方面是十分的需要该专业的人才。面对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们除了具有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应该掌握信息化的技能,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在未来的就业环境中也能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这是时展的必然,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具体举措

(一)加强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管理

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实现人性化管理。信息化的时代需要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也强调以生为本。所以学校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与管理上,应该实行自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充分展现自身的才能。让汉语言文学进行信息化,需要加强该专业的实践管理环节,让学生们所学的专业能够应用到实处。学校可以与有关单位或者企业进行合作,每年组织学生们去相应的单位进行实习,不断地锻炼学生们的学习技能,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提前适应社会,同时也加强学生们的专业素质与修养。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的实践环节,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更加的认真,并且容易理解,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与实用性。

(二)打造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培养知识、技能与素质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以社会对人人才的需求为着手点,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化知识,也要提升学生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将这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去构建汉语言文学信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们学习汉语言文学信息的专业技能,努力促进课程改革,不断的去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不断地提高学校学生们的综合信息能力。

(三)优化师资力量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十分的迅速,并且在高效的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完善,存在很多的问题,上面已经提到过。如何建设一支高效的师资力量需要学校的不断努力与创新,学校首先应该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老师首先应该接受高效化的培育与管理,这样老师才能真正的为学生们言传身教。学校也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专业的汉语言信息化教师来学校进行专业化的知识讲解,让学生们能够将专业性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真正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获取技能与知识的真正理解。学校在组织老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之中,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结合我国的发展脚步与实际国情,真正的实现技术与专业的融会贯通。同时,学校要想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能,就应该尽量的去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实际措施,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结合应用筹措相应的资金,从而更好的去实现两者的实际结合与具体应用。从而还能更好的提升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声望,吸引更多的学子前来本专业进行就读。

篇(2)

关键词:汉语;汉民族;文化;语言

一、语言、文化的定义及关系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最早来自于德语kultur。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辞海》中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语言观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理论,产生不同的语言研究力法,追求不同的语言研究目标和结果。潘文国(2001:106/2002:83)先生提出“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是民族的世界观”是更为妥当的提法。

文化与语言二者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文化之外游离存在的客体,而是文化整体中有其自身结构,而且自成体系的特殊部分。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语言不仅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总体中最核心的部分(张公瑾,陈建民、谭志明主编,1993:344-346)。语言和文化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互相推动。

二、汉语与汉民族文化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汉民族文化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汉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在汉语言中呈现以下一些表征:

1.汉字

汉字是汉族创造的独特的产物,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中国文化。汉字平面型的方块形体能够比线型的拼音文字存储更多的信息量;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其具有超方言的功能,将数十亿汉语使用者维系在一个完整的汉文化系统内,使这一文化中的各个民族都能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汉字多采用形声字方式字乳新字,为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粱,是汉人观念中的中心主题。汉字同西方表音文字的不同特质,造成了中国语言学传统与西方语言学传统的差异。

2.语序

语序是各级语言单位在上一级语言单位内的排列次序。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在语言的组织中,语义的搭配是决定语序的最重要和第一位的手段。张世禄(1939)提出“凭语序而建立范畴,集范畴而构成体系”,把语序在语法研究中的作用提到了极高的地位。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注重整体和谐,注重综合概括,因此其思维模式和言语观倾向于寻求整体和笼统,具有整体思维的特点。汉民族习惯于概括综合,往往从整体入手,认识和处理个体间的关系。汉语逻辑关系常常按先因后果,先假设后论证,先叙事后表态,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由一般到具体的次序排列。

3.流水句

中国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心理时空观,反映在句法层次上,表现为汉语“流水句”式的时间型构造。这也是汉语语法成为意合语法背后的文化因素。意合(parataxis)指通过意思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句子合在一起。汉语的“流水句”是靠“意合法”组织起来的。在叙述事实过程和动作先后的句子里,可以包含两三个、甚至十个八个小句,小旬与小句之间没有连词,完全依靠意合,一切以达意为主,“辞达而已矣”。这正是汉语口语里流水句出现频率高的原因,也是汉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汉语语句结构上的反映。汉语的这种特征是和汉族人的整体观念、直觉妙悟的文化心理分不开的。

转贴于

三、结语

语言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不同语言,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一种语言是一个民族所观察到的客观世界的缩影,民族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社会生活、风土民情等,都会充分反映在语言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可以为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人文学科提供真实可靠的事实依据。同时,汉语言与汉民族文化的研究对拓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建民.1999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罗常培1989/1996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

篇(3)

一、语言、文化的定义及关系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最早来自于德语kultur。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辞海》中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语言观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理论,产生不同的语言研究力法,追求不同的语言研究目标和结果。潘文国(2001:106/2002:83)先生提出“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是民族的世界观”是更为妥当的提法。

文化与语言二者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文化之外游离存在的客体,而是文化整体中有其自身结构,而且自成体系的特殊部分。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语言不仅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总体中最核心的部分(张公瑾,陈建民、谭志明主编,1993:344-346)。语言和文化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互相推动。

二、汉语与汉民族文化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汉民族文化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汉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在汉语言中呈现以下一些表征:

1.汉字

汉字是汉族创造的独特的产物,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中国文化。汉字平面型的方块形体能够比线型的拼音文字存储更多的信息量;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其具有超方言的功能,将数十亿汉语使用者维系在一个完整的汉文化系统内,使这一文化中的各个民族都能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汉字多采用形声字方式字乳新字,为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粱,是汉人观念中的中心主题。汉字同西方表音文字的不同特质,造成了中国语言学传统与西方语言学传统的差异。

2.语序

语序是各级语言单位在上一级语言单位内的排列次序。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在语言的组织中,语义的搭配是决定语序的最重要和第一位的手段。张世禄(1939)提出“凭语序而建立范畴,集范畴而构成体系”,把语序在语法研究中的作用提到了极高的地位。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注重整体和谐,注重综合概括,因此其思维模式和言语观倾向于寻求整体和笼统,具有整体思维的特点。汉民族习惯于概括综合,往往从整体入手,认识和处理个体间的关系。汉语逻辑关系常常按先因后果,先假设后论证,先叙事后表态,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由一般到具体的次序排列。

3.流水句

中国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心理时空观,反映在句法层次上,表现为汉语“流水句”式的时间型构造。这也是汉语语法成为意合语法背后的文化因素。意合(parataxis)指通过意思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句子合在一起。汉语的“流水句”是靠“意合法”组织起来的。在叙述事实过程和动作先后的句子里,可以包含两三个、甚至十个八个小句,小旬与小句之间没有连词,完全依靠意合,一切以达意为主,“辞达而已矣”。这正是汉语口语里流水句出现频率高的原因,也是汉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汉语语句结构上的反映。汉语的这种特征是和汉族人的整体观念、直觉妙悟的文化心理分不开的。

三、结语

语言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不同语言,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一种语言是一个民族所观察到的客观世界的缩影,民族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社会生活、风土民情等,都会充分反映在语言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可以为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人文学科提供真实可靠的事实依据。同时,汉语言与汉民族文化的研究对拓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建民.1999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罗常培1989/1996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

[3]潘文国.1997.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4]苏新春2006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篇(4)

一、“字”在中文表达理解中的核心作用

在汉语的句子组织中,句法的基点是“字”。“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章句》)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对“字”和“句”关系的基本认识。在“字”和“句”中间,完全没有“词”的位置。即无须“词”的转换,汉字天然就是一个基本的语言单位。而“词”这个观念,在汉语中原来是一种文学样式,是将诗文配上曲调加以演唱的形式。“词”的word含义,是由翻译外来词而产生的,它并不是一个中文的概念。在现代汉语的分析范畴中,“单音词”和“字”对应,两者并无冲突。“双音词”把两个字的较为稳定的组合视为一个基本单位,并非没有道理。首先,单个汉字字义丰富,却不够明确。虽然中文高度依赖语境,但当我们仅仅指称一个概念的时候,指称本身的明晰就成了概念清晰的一个基本条件。中文不断创造新的概念、新的指称,其方法就是将有限的汉字灵活组合,产生新的组合义,从而创新了语汇。由此,新的组合义(1+1>2或1+1≠2的组合义),是双字组结构“合法性”即“词化”的必要条件。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明”表示bright,“白”表示white,而两者组合后的“明白”表示understand(组合义)。其次,中文的表达喜好单双音节交错的节律,因此新的概念的产生,即字的组合和“意会”,大都发生在一个稳定的双字组范围内。甚至即使在意义上是1+1=2的字组,也会因双音化而“凝固”起来,成为一个基本单位。前者如“然则”,王力分析说:“‘然’是‘如此’,‘则’是‘那么’,‘然则’本来是两个词,即‘既然如此,那么……就’的意思。后来由于它们常常结合在一起,就凝固起来,成为一个连词了。”

又如“所以”,“在上古时期,‘所以’应该认为是两个词,‘以’字有它表示工具语的本来意义。”“‘所以’这个仂语,在古代汉语里是最常见的凝固形式之一。”更有些1+1=1的字组,其组合不惜以意义的冗余去凑足一个双音节。例如,古代汉语中大量的“偏义复词”,诸如用“吉凶”指“凶”,用“国家”指“国”。“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出入”实指“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出入”实指“出”。又如古代汉语中大量的“同义并行复合词”,“涕泪”同义,“诛杀”同义,“忧虞”同义,“愿望”同义,“爱怜”同义。“吾既已言之王矣”(《墨子?公输》)的“既已”、“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的“斧斤”,都是十分典型的1+1=1的组合。在汉语史的发展中,基本表达单位的双音节化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然而,即使受双音化的影响,汉语的“双音词”仍然与欧洲语言的“word”有根本的不同。其关键在于汉语的双音组合是“字”组,汉字在组合中有很大的分析性。这就造成了中国语言学的一个世纪纠结:当两个汉字组合起来的时候,我们无法清晰地判断哪些组合是“word”,哪些组合不是。即使是那些很有把握判断为“词”的字组,只要提供合适的语境,组合中的字就有可能独立表意,由此形成汉语表达中十分独特的“组义分合二重性”。经典的例子如“非常”,合则为“很”,分则为“不寻常”;又如“半天”,合则为“好久”,分则为“白天的一半”。汉字的分析性使得“字”即使在一个成熟的组合中都潜藏着很大的游离性,这种游离性甚至能转换结构的性质。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动宾强势转换”。例如,联合结构“唱歌”强势转换为动宾结构(“唱了一个歌”),联合结构“睡觉”强势转换为动宾结构(“睡好觉”),偏正结构“小便”强势转换为动宾结构(“小便小不出来”),甚至貌似不可分析的连绵词、音译词也难挡汉字的游离,连绵词“慷慨”强势转换为动宾结构(“慷他人之慨”),音译词“幽默”强势转换为动宾结构(“幽他一默”)。这一因汉字特点而造成的理解上的分合二重性,稍加扩展就成为汉语表达中习以为常的“结构重新分析”。

在汉语的句子组织中,音韵节律的基点也是“字”。“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刘大櫆《论文偶记》)汉语的表达,天然讲究对称与和谐。这种讲究,在口语中粗放地表现为单双音节的配合,而一旦要深究其规律,必须推敲书面语中每一个字的音韵表现,所谓“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由字句准之。”(《论文偶记》)“字正”才能“腔圆”,字音是句子音律的基础。在汉语的句子组织中,意义的基点也是“字”。汉语是一种高度依赖语境的语言。汉语的说话人奉行“听话人负责”的言说策略,对听话人的默契有很深的信任。因此汉语句子的建构讲究“人详我略”。句子的意义依靠有限的文字作充分的意会,这样的文字在句子的理解中就成了一个一个的意义支点,在多方意会中灵活地组合起来,字义成为句义乃至篇章之义的基础。汉语句子的理解,在“字斟句酌”和“字里行间”展开,形成“文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数以连章,章有体以成篇”(王充《论衡?正说》)的意义格局。这样一个特点,造成了中文简洁凝练、灵活自由的风格,这也是为什么唐诗和宋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正如张新所说:“中国文字这种高度凝聚力,对短小的抒情能胜任,而对需要铺张展开描述的叙事却反而显得太凝重与累赘。所以中国诗向来注重含蓄。所谓练字、诗眼,其实质就是诗人企望在有限的文字中凝聚更大的信息量即意象容量。”[3]汉字的凝练是中国文学充满诗意、中国人的思维充满丰富的意象和诗意的重要原因。中国语文研究传统高度评价“字”在汉语结构的组织和理解中作为基本要素的功用。刘勰指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句之精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文心雕龙?章句》)我在上世纪80年代的博士论文《〈左传〉句型研究》中曾指出:“(刘勰)强调‘因字而生句’,这是同西方形态语言的因‘框架’(形态配合关系)而生句完全异质的一种组织方略。因‘框架’而生句,以大统小,以虚摄实,是先有句法关系模式,然后在这个图式内的各条‘透视线’上刻意经营。这是一种静态的空间体造句。因字而生句,是以小组大,散点经营,以流程见局势。这是一种动态的时间流造句。刘勰所谓‘正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其中的‘本’、‘一’,都体现出汉语句子以‘字’为立足点的建构而非‘填构’的语言组织方略。”

当然,就汉语句子的格局而言,仅仅有字的立足点还是不够的,字的运用必须和“气”联系起来,并且浑然一体,形成句读段,才能产生强大的铺排延宕能力,使汉语的思维和表达流动起来,在语境的观照下形成生发语义的整体(这一点,正是后来有人提出的“字本位”语法的很大的局限)。而“气”的形成,依然是“字”的有节律的组合。汪曾祺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作为汉字书面语的诗歌和小说,用口语朗诵,甚至配乐朗诵,听上去就像隔靴搔痒,很不过瘾,因为离开了汉字视觉,会损伤原作的意境。他以柯仲平的“人在冰上走,水在冰下流……”为例,指出:“这写得很美。但是听朗诵的都是识字的,并且大都是有一定的诗的素养的,他们还是把听觉转化成视觉的(人的感觉是相通的),实际还是在想象中看到了那几个字。如果叫一个不识字的,没有文学素养的普通农民来听,大概不会感受到那样的意境,那样浓厚的诗意。‘老妪都解’不难,叫老妪都能欣赏就不那么容易。‘离离原上草’,老妪未必都能击节。”因此,汉字书面语的阅读效果比耳听更好。与其听书,“不若直接看书痛快。”

篇(5)

二、风俗习惯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

风俗习惯的不同,使人们对于同一词汇的使用方法不同。中国是一个崇尚儒家文化的国家,尊老爱幼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在生活中,我们习惯有老奶奶、老爷爷、老太太这样的称呼,老字在中国意味着受人尊敬。而在英美国家则不同,在他们的观点中,“old”意味着他们没有价值了,没有生存的意义了。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对“old”进行合理转换,翻译为令以尊敬的即可。另外,在中国的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会提出工作、年龄、收入、婚姻等问题,大家乐于谈论这些,来增加彼此之间的熟悉度。而在英美国国家,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如果你询问,就说明你没有礼貌。这就提醒我们每一位英汉翻译者,需要认识到英汉语言中所暗藏的思维与风俗问题,尊重不同国家之间的风俗习惯,将翻译工作做准做精。

三、地域环境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

篇(6)

2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对等性及非对等性分析

由于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差异,不同民族对待同一种动物的感彩有可能相似,有可能完全不同。当不同民族使用同一动物名称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含义、寓意时,则表现出了对等性。相反,如果一个民族用一些动物词汇来表达特定含义,而另一个民族没有这样的表达,或者选择的是不同的动物词汇,则呈现出非对等性。在表达某一语义时,两种语言可能会借用同一动物名称,有可能用完全不同的动物。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实际例子来分析对比。

猫(cat)在英语中常被用来象征尖酸刻薄、爱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女人,还用来喻指泼辣或心地恶毒的女人。“oldcat”是指“脾气坏的老太婆”。而在汉语中,猫却没有这样的含义,它通常给中国人温顺、神秘的感觉。英语中用“likeacatonhotbricks”来形容“如坐针毡”、“局促不安”,而汉语中用“狗急跳墙”、“热锅上的蚂蚁”来表示这种情况。英语文化里中西方国家的人对狐狸(fox)都有狡猾的印象,中文用“老狐狸”来形容一个人老谋深算,老奸巨猾,英语中也有“oldfox”来表达相同意思。此外还用“asslyasafox”去形容某人奸诈狡猾。而“playthefox”指的是耍滑头。英语中的fox还有褒美之意,喻指“开朗活泼的漂亮女人”,这与汉语却有不同。中国人认为狐狸善于魅人,因此汉语中用“狐媚”喻指“用谄媚、阴柔的手段迷惑人”。也将“以人的女人”称为“狐狸精”。

篇(7)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放异彩的奇葩。这是因为:书法所写的是汉字;汉字是书法的表现对象和造型基础,是书法的生命之源。

一、从书法的内涵看,书法艺术是汉语言文化的应有之义

世界上所有开化的民族都有他们自创的文字,或参照其他民族文字创造的文字,有文字的书写,只是他们的书写都未能成为艺术形式(如拉丁文字、阿拉伯文字等)。此外,现今的汉语拼音字母,是借拉丁文字母创造的,以拉丁文书写方式拼写,人们也不能以书法的素养书写它以取得类似汉字书法的审美效果。这表明:只有汉字才是书法艺术形象创造的基础,书法艺术是汉语言文化的应有之义。

(一)书法的定义,就是特指汉字的书写。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关于书法的定义(内涵),至今有多种提法,尚未定论,但每种提法却与汉语言文化息息相关。在此,略举几例加以说明:其一,书法,顾名思义,就是书写汉字的方法。其二,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研究的一门学问。其三,书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通过书写汉字来抒情达意的一门艺术。它主要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内容。上述三种提法均表明: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汉语言文化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

(二)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

汉字能成为艺术,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汉字有一个为别的文字不具有的特点。汉字既不是模拟自然的图画,也不是任何人随心所欲的抽象符号,它是“本乎天地之心,得乎自然之理”,而以象形、会意诸法创作的造型,是根据汉语的单音单词构成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意义的形体。二是汉字的形体构成充分体现了人们感悟自然万物形体构成之理。人们在自然千姿百态痕迹的启发下,创造了象形文字。有了象形文字作基础,再造其他的字就有了参照,因此,以会意、形声等造出的字就随语言的实际发展起来。这样,据单音语言创造的具有形体整体性的文字,为以书法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形象准备了很好的基础。三是能使汉字成为艺术的关键是书写。随着实际需要的发展,书写工具的改进,书写技术方法的总结,汉字发展形成了如大小篆、古今隶、章今草乃至楷书、行书体。体势变了,笔画变了,写法变了,但充分运用书段,借汉字的基本结构,创造出具有生动的抽象形式,具备力的运动节律,具有生命机体意味的笔画,营构有生命的形象,这些始终保持着,而且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强烈。

二、从书法结构因素看,书法是汉字艺术特质的表现

汉字书写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除了书写者自身艺术创造力之外,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汉字先天便具有艺术的特质。书法是汉字艺术特质的表现。

(一)书法的艺术语言是汉字的笔画线条。

书法的艺术语言是汉字的笔画线条,是有着一定的限制和高质量要求的线条,即是书家用手直接写出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线条。因为汉字的笔画本身具有艺术素质,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不仅是书法者必须依循的,而且是书法者乐于借助的。一是汉字笔画具有丰富性。丰富的笔画才能构成丰富的形体,蕴涵丰富的内容。汉字有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等诸多字体,其笔画也由简到繁,不断丰富。如以法度最为完备的楷书为例,其基本笔画就有点、横、竖、撇、捺、挑、钩、折。而且,每种笔画又有多种形态。二是汉字笔画具有意象性。汉字笔画线条,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外形的一种抽象、概括和描述,同时又是人的创造,带有某种意象性。历代每一书法的笔画中都熔铸有书家的意象。三是汉字笔画具有表情性。汉字丰富多样的笔画,与生俱来便带有丰富微妙的情感。不同笔画的线条,给人以不同的情感感受。一般来说,横线使人感到广阔、宁静;竖线使人感到上腾、挺拔;斜线使人感到危急、惊险;曲线使人感到流动、变化、柔和、轻巧、优美等。

(二)书法的艺术形体结构是通过汉字线条塑造出来的。

书法是造型艺术。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示真实。书法艺术的形象是通过汉字线条塑造出一个个奇妙的结构形体。一是汉字形体的象形性影响和促进了书法的形象塑造。中国汉字是象形的,有象形的基础,就有艺术性。汉字始终沿着表意走,符号中仍有形象,“象”的范围也更广了,称之为“象物、象事、象意、象声”。这“四象”属于象形精神,是汉字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二是汉字形体的多样性影响和促进了书法的形象塑造。汉字丰富的笔画和复杂的结构形体,源于自然和表意的特点。书家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审美追求去创造书法的艺术形象,但无论如何,汉字形体的固有特点是不能忽视的。

三、从发展书法艺术看,必须坚持书写汉字的传统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历代书法的创变规律,都源于特定历史时期对艺术审美的与时俱进,也由于汉字的象形结构渊源,使其中艺术创作有了极大的可塑性和创造性。

(一)书写汉字是书法自身的规定性。

书法汉字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书写性,即书法是书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也不是制作出来的,其创作过程是书写的过程。二是书写的对象是汉字而不是其他东西。两个方面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书法艺术是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

篇(8)

一、谚语概述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谚语”的定义是:能够给予建议或说明普遍真理的一种广为人知的短语或句子。武占坤、马国凡合著的《谚语》从谚语的性质出发,把“谚语”定义为:“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的一种现成话。”

二、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谚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The genius,wit,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in its proverbs.(一个国家的天赋、智慧和精神在谚语中表露无遗。)人们长期置身于某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受该文化影响,逐渐形成某种固定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角度,这些都会在谚语中得到体现。

(一)地域文化

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各民族的谚语均体现出地域特色。英国四面环海,其海岸线漫长而曲折。英国人民喜爱海洋,他们的生活和斗争与海洋、水运业关系密切,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此,其很多谚语取材自海洋。例如:

A life without a purpose is a ship without a rudder.(人生无目标,犹如船无舵。)

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海洋训练不出熟练的水手。)

Any port in a storm.(船遇风暴不挑港。)

There are more other fish in the sea.(海里还有很多别的鱼;还有很多其他的机会。)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游泳。)

Give your own fish-guts to your own sea-maws.(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中国虽然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但中华文明却是发源于内陆,海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神秘的象征。以海洋为题材的谚语很多,但常偏重于海洋的浩瀚无边,以教育劝诫人们。例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衍生出特定的谚语表达方式。中华民族大都生活在亚洲大陆,自然关注的多是内陆的名山胜水。例如: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

不到黄河不死心。

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因此,汉语中有很多以农业为题材的谚语。它记录了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特征和农业技术措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经验的结晶。例如: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风大雨就来到。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满地走。

英国属海洋性气候,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过去的寒风,西风则是从大西洋吹过去的温暖、湿润的风。因此,预示春天来临的是西风,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春的讴歌: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 h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or beast.(风气东方,人畜不安。)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t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气西方,气候最佳。)

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来自太平洋温暖的东风吹至我国大陆,在汉语里东风即春风,如唐朝诗人唐彦谦《春草》中所描绘的那样:“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韩《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与英国相反,我国的西风来自寒冷的西伯利亚,秋风起,寒风瑟瑟、满目萧条。如晏殊《蝶恋花》中有:“昨夜西风凋碧树。”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民族心理及价值观念

正如谚语“So many countries,so many customs.(各国风俗,各有不同。)”所言,由于分处亚欧两大洲,遥远的距离造成中英两国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迥异,对相同事物的认识与好恶差别很大。这种差异,在其谚语中会得到某种形式的反映和承袭,再现各民族文化的情调和趣味。

以动物为喻体的谚语能很好地说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彩和认识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以对狗的态度为例,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视狗为畜生,都有一种厌恶之情。现在,随着养宠物在我国的升温,狗在中国人家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人们对狗的看法依然没变。这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结晶,大量的谚语中都充满了对狗的不满。如:

狗仗人势。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眼看人低。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而对西方人而言,狗既可看门、打猎,又可视作人类的宠物、朋友。因此,他们对狗有种爱怜情感。英国人爱狗,在英文句子中,英国人都用“she”或“he”而很少用“it”指代。所以,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大多不含贬义。如: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My boss is a jolly dog.(我的老板是个风趣的家伙。)

David works like a dog.(大卫工作真卖劲。)

除动物之外,还有含水果、蔬菜的中外谚语,如汉语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讲的是这两种蔬菜对健康的好处。因为在我国萝卜和姜是非常普遍的蔬菜,被运用到谚语里则恰当地表明了其对人身体的益处。而在英国人眼中,这两种东西并不能表达这种意思。要传达出同样的涵义,英国人用另外不同的物品――苹果,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个苹果身体好。)因为在英国,苹果才是最普遍的食物,吃苹果会令你永葆健康。又如:When the apple is ripe it will fall.(苹果成熟,自然会落下/瓜熟蒂落。)

(三)宗教文化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西方英语国家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已超出了狭隘的宗教定义,形成了一种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现象。因此,英语里有许多与基督教有关的谚语。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God,devil,evil,heaven和cross等概念和词语可以说家喻户晓。它们表现了人们的爱憎,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并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如: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He that serves God for money will serve the devil for better wages.(为金钱替上帝效劳的人,为更多的钱也愿被魔鬼驱使。)

Hell is wherever heaven is not.(不是天堂的地方,即是地狱。)

The devil lurks behind the cross.(魔鬼躲在十字架后面。)

《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它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在英语谚语中,有不少来源于《圣经》。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s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Eve)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耶和华的故事。再如:

Gossiping and lying go hand in hand.(爱说长道短的,必然会撒谎。)

The price of wisdom is above rubies.(才智胜于珠宝。)

A good name is rather to be chosen than great riches.(宁要美名,不要巨富。)

我国信仰佛教、道教、儒教。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其基本教义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如:

平时不烧香,临时报佛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因此,像“鬼”、“道”、“仙”等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的词语常出现于谚语中。如: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龙王庙里水多,城隍庙里鬼多。

儒家学说记录了孔子等先辈的言行,反映了他们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思想,是中国人修身治国的珍贵文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四)历史文化

谚语深深扎根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环境中,不同民族语言中的谚语常隐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典故谚语大都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及西方经典著作。基督教教典《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有许多谚语出自圣经故事或反映宗教思想,体现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和共同人性。如:

A good name is better than riches.(美名胜过财富。)

The price of wisdom is above rubies.(智慧的价值高于珠宝。)

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贪财是万恶之源。)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是甜的。)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源泉,自文艺复兴以来,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不断从神话中汲取营养。因此,英语中有许多谚语涉及古希腊罗马神话。如:

The tortoise wins the race while the hare is sleeping.(兔子睡大觉,乌龟才得胜。)

The grass is often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fence.(邻岸芳草绿。)

Don’t 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不要杀死下金蛋的鹅。)

莎士比亚的戏剧真实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现实,其作品之多、之精令其他作家望其项背,成了产生谚语的沃土。如:

Lend your money and lose your friend.(借出你的钱,失掉你的朋友。)

Have is have.(到手的东西才算数。)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聪明的父亲才了解自己的孩子。)

来自其他英语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的谚语。如: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三岁看老。――英国诗人华兹华斯,My Heart Leaps Up)

Never say die.(永不言败。――英国作家狄更斯,Pickwick Papers)

He that hath wife and children hath given hostage to fortune.(有妻室子女之人已将自己押给了命运――英国哲学家培根)

来自西欧各语言或涉及历史人物的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写的: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 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不要本末倒置。)再如:

Familiar paths and old friends are the best.( 熟路易走,老友易处。――源自德语)

Give a helping hand to a man in trouble.(对危难者应授之以手。――源自拉丁语)

Napoleon himself was once a crying baby.(即使是拿破仑,也曾经是哭哭啼啼的婴儿。)

而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谚语,它们在人类文学史上如繁星闪烁、耀眼璀璨,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等,皆为汉语谚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颇有警示和教育意义。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关公面前耍大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结语

作为人民生活经验结晶的谚语,它是人类智慧的闪光,包含特定的文化色彩。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生产经验和生活准则的概括,是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想的总结,还是该民族历史人物、事件、神话传说和风土民情的记载。它发挥着启迪人生、传授经验、进行道德教育等社会功用。正如“The wisdom of nations lies in their proverbs,which are brief and pithy.(国家的智慧寓于谚语,它们精辟而简练。)”所述,谚语像一颗明珠,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翰余.常用英语谚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3]郑家顺.英语谚语5000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5]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篇(9)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产生和演进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董广杰1999:14)。”多样性的语言存在于多样性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的差异,就可以通过语言,尤其是语言表征结构的不同,而得以体现。本文就是分别从语言的各个表征层面——词语、句法、篇章,对汉英语言的差异做出分析,从而探究隐藏于语言差异之中的中西文化的不同,进一步通过分析这一差异,以期为母语是汉语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把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一、汉英语言的差异 

    分属不同语系的汉英两种语言,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与背景都是迥异的,在语言表征的各个层面,也自然会存在相当的差异。 

    1.词汇的差异 

    (1)文字。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先于文字产生,由于这一表达方式的瞬时性,使得其表达信息无法保留,人类又为语言赋予了具体的形式化表达,于是文字产生。汉字造字的特点是表形表音表义,汉字的象形文字是二维的,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平面介质的维度。汉语中的意义是从单个文字,再向词汇、句子直至篇章扩展的。相比之下,英语作为字母文字,单词是一维的,26个字母拆开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单词只能从开头到结尾将所有的字母读一遍才能知道整个单词的意思。字母文字也有些词也采用类似的构词方法,比如后缀前缀的使用,但总体来说,英语表达一个新事物,更趋向于造一个全新的词,而不是使用音形义的组合。 

    (2)词汇。汉英语言词汇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应用方面。抽象名词的使用,在英语中比在汉语中要经常得多,其数量也较多。英语中表示动作或特征的名词,即名词化的动词和形容词不计其数,如conceptualization、modification,wisdom等,这样形成的抽象化名词,在英语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甚至在英语中,抽象名词的使用,成为比较正式和规范的文章行文的一个特征。而这种情况在汉语中要少见得多。汉语中的抽象名词,在形式上往往与形容词动词等没有区别,更多的是一种理解上的不同,这依赖于语境和交流者的表达意图。如“正确”这个词,在“他是正确的”和“正确是相对的”这两个表达中,分别是形容词和抽象名词两种词性,没有英语中“correct”和形容词名词化的“correctness”这样的区分。而这种词汇层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与汉英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有关。 

    2.句法结构的差异 

    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1)形合和意合。英语是形态语言,词语和句子的结构关系和思想表达,是通过语言形态变化和语言的形式手段来实现。句子成分之间必须要由连词、介词或关系词相连接,语言间逻辑性较强,强调各成分间的从属、平行、修饰及对比关系,是一种重形合的结构。而汉语则以思维直接外化于语言的方式表达思想,是一种间接表达,所以是非形态语言,词和句是靠本身语义的贯通及对语境的依赖来体现其逻辑关系,成分间的辅助词也比较少,各部分间的所属关系也不会刻意体现,语义搭配的合理性决定其语义信息的准确性,是重意合的结构。“汉语是意和(parataxis)语言,结构松弛,形散而神聚,用词简洁……英语是形和(hypotaxis)语言,结构严谨。”(马秉义,2006) 

    (2)静态与动态。英语是一种静态性语言结构,动作意义常由同源名词(这一点在词汇差异部分也有提及)或其他词类来表达,而汉语则有动态表达偏向,动作意义就直接用动词表达,所以动词使用频率较高。英语趋向于少用动词,而汉语则正好相反。其原因是英语动词的造句功能比汉语小得多。英语的动词受到严格的主谓关系限制,一个主谓关系中,只能有一个主动词,这种对动词的限制直接导致了动词名词化,即变动为静,既保留了动词的意义,又可以使句子精练、严密、客观。所以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变静为动的情况。如:I am afraid I can’t teach you swimming. I think my little brother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译为:恐怕我教不了你游泳,我想我弟弟比我教得好。这个例子中的teacher如果直译为老师,对原文的意思和汉语的习惯都不适应,所以转译为动词,其结果就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了。 

    (3)树形与竹形。英语拥有很多形态变化用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而且还有十六种时态变化,加之各类连接词及从句,所以句子结构错综复杂。英语句子的核心框架是主、谓、宾结构,所有句子都依此基础结构为基点向外延伸扩展,并不断附以各种次要结构,构成一种葡萄树状结构,即在短短的主干上接挂着丰硕的葡萄。而汉语无形态变化,所以只有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动作的先后顺利与语序对称,即先发生先被表达,后发生后被提及,形成了一种线性横向排列式的结构,某一意义或意群的叙述靠一系列的线性句法单位层层推进,逐步展开。这就像竹竿一样,信息内容是节节相通而延续下去。

    3.汉英语言篇章结构差异 

    (1)角度与篇章铺陈的思维。 汉英语言在行文中阐述观点时的人称用法是不同的。在杂文,评论中,英汉文章都用第一人称,但汉语文章则大多用第一人称复数,即“我们”,英语文章中这样的用法明显少于同题材的汉语文章。而在篇章论述时的思路铺陈方面,英语是直线型;而汉语则属螺旋型。所谓直线型(linear),即段落呈直线型展开,先有主题句,后接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或与此相反,先有例证句,最后以主题句收尾,其间不附加任何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所谓螺旋型(spiral)是指作者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在主题外围论述,从各种间接角度来说明问题。另外,英语是主语显着的语言,它突出的是主语;除省略句外,每个句子都必须有主语。而汉语则是主题显着的语言,它突出的是主题而非主语。汉语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有的可以省略,有的必须省略,否则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别扭。 

    (2)汉英语篇的衔接差异。就句(包括完整句与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而言,英语与汉语所用的方法与手段也有所不同。就像上面讨论的,英语语法比较严密,是重形合的语言。这一点体现在篇章中,就是各个句子、语段或段落通常由一定的功能词,如and,but,if,as,therefore,when,however和某些特定短语、分句等相连接起来。这些功能词表示不同的功能或意念,如因果、比较、转折、让步、条件等等。在主从复合句中,各分句主次分明,从属分句须由主从连接词引导。在并列句中,并列的分句则用并列连接词或分号、逗号相连。而重意合的汉语,一些句子或分句有时不分主从关系,而只是并列在一起,通过意义连接起来,功能词或连接短语用得较少,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往往都会有这样的现象。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语言表征不同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邓炎昌1989:159)。”因此,研究文化的差异,从语言表征的不同入手,或许不是惟一的手段,但一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中英两种语言,能看到以下中西文化的不同。 

    1.词汇 

    词汇应当是语言各要素中与文化关系最为紧密的一项,民族的性格和思维特点,可以由这个民族所使用文字的特点体现。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包括重整体,重综合,重含蓄等。(董广杰1999:15)这一点正好被完美地反映在中国人的文字形态上。中国汉字,正如中国建筑一样,讲究平衡对称的美感,布局均匀,格调圆满,每个字都体现出和谐之美,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我们再把目光投入西方。重视自我,是西方文化和西方民族意识中很重要的一点,可以说,西方是个人主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自然孕育出个人主义的文化,其强调的是吾生而独立,生而自由,生而平等,生而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生而具有存在的价值。这一切反映在英语语言中,就表现在英语字母没有意义,只有大写的“I”有意义。每个字母都是存立独在的个体,只有经过不同方式的组合成单词,才会具有意义。 

    2.思维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7-02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与精神载体,汉语言文学在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因而国家十分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发展并不十分完善,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包括教师方面存在的不足与学生方面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有一段时间,汉语言文学的素质教学成效并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为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①研究内容

首先,本文对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依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优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②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书籍、报刊、杂志及点子刊物等,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前人的研究经验与优秀理论依据;运用案例分析法,就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尽心分析阐述,使阐述更为具体化。

1.3文献综述

王晓云(2014)在《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中提出,语文作为各项学科的基础需要引起教师以及学生的足够重视,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当体现人文关怀意识与情感,使自己的课堂充满人情味;李华(2010)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中指出,汉语言文学对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国际化。

2.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阐述

2.1教学模式僵化陈旧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模式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汉语言教学发展的早期是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但随着学生自主性的提高以及主动学习能力的增强,这种模式实际上束缚了学生思维广度与宽度的扩展与延伸,并且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2.2教学方法单一老套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科技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提供了多样的教辅工具与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然而很多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逼着学生背诵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东西。久而久之,不但不能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掌握程度,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可持续学习与理解。

2.3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上课之前,教师们往往会计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结束后应当达到的效果,就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预期与实际教学成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当教师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拆分讲解之后,学生并不能掌握住重点知识,对于难点知识,很多学生连理解这一层面都做不到,更别说运用了。

3.汉语言文学的优化教学策略

3.1教师方面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以及自己汉语言文学课堂的独特魅力,进而让学生爱上自己,爱上汉语言文学课堂。

教师应当学会使用先进的教辅工具以及教学仪器设备,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例如在讲述朱自清的散文时,可以先播放一段朱自清散文诵读的音频引起学生的注意,随后通过播放一小段有关朱自清的视频介绍来引入课程的学习,最后通过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本篇散文的写作手法与技巧。这样一来,一节生动形象的汉语言文学课堂就呈现出来了。

3.2学生方面

作为学生,首先要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因为汉语言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悠悠上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对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与内在气质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在汉语言文学课堂上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讲课,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舞台,更是学生的舞台;课堂教学的成功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紧密配合。

4.结语

上一篇: 植物论文 下一篇: 现代装饰艺术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