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0: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嫉妒心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嫉妒心理论文

篇(1)

2.电力调度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2.1工作流管理系统概念。所谓的工作流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运作机制,它的实现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支持,工作流的自动化主要体现在业务过程中的各个事件的有效管理,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事件的自动激活和事件间的自动连接。一个客户端驱动工作流模型体系结构分为三层结构: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系统。也可称为客户端、服务端和后台数据库。整个调度管理(DMIS)系统采用的是两层加三层的结构体系,涉及到两类客户端程序:运行于应用服务器上的程序和运行于客户端上的应用程序。在三层应用程序中,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在页面上完成一些简单的活动。最上层的数据服务层使用工作流数据库来控制工作流程程序,包括工作流定义数据库,工作流实例数据库和用户应用数据库。中间的逻辑层,使用数据库来管理所有用户需执行的工作,并产生每一用户独立的工作清单。底层的用户界面,采用HTML和.NET2008C#技术,用户通过IE浏览器以Web形式进行操作。

2.2电力调度分布式工作流系统的相关设计。作为电力调度系统的另外一个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对调度进行分区和分级的模式来进行,从而实现电力调度机构对于相关调度功能的控制。这个特点也是进行正常电力调度工作的流程进行相关设计和应用的必要条件。但是分区和分级并不代表这些调度机构是孤立进行的,而是通过相辅相成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每个级别和区域的正常工作,所以在各个级别之间的调度过程必须进行信息的相互传递和交换等措施。对于流程的流转也必须进行相关的纵向的布置和相应区域内的传输,这个方式就是广域传输。

而这个广域传输的实现必须采用分布式的流程交互集成才能满足。就像上文提到的广域传输,在进行电力的调度和相关的实施的时候,每个过程的上下级的信息交流和交换属于纵向的信息传递,分布式的流程能够满足纵向的广域部署的传送和运输。多个系统之间的流程和多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协调是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流系统的设计时必须注意到的。跟调度工作流系统一样,调度类流程也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各自独立的,进行调度业务的相关工作时对其他业务系统的调度也是必然会发生的。DMIS流程在现实的背景里,主要是进行事物处理的相关工作的,这个流程所管理的对象以及各个数据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为了实现工作流系统我们可以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平台基础进行相关的操作,这是由于工作流所管理的相关对象都存在于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的设计平台中。同时,如果要查询或者统计流转的现实结果,那么管理系统的操作是必须的流程,如果是对于数据的管理功能和加工功能的管理可以采用管理系统,这样一来可以对工作量进行缩减。

流程引擎是基于智能化电网的调度技术,同时支持系统的开发,也是工作流服务的核心。首先是路由器的分配,然后是访问缓存、解析模型,进而处理相关的流程模型性格元素,最后,进行最终的启动、发送和追回以及回退等的操作流程的工作。这几个相互关联的模块就组成了流程引擎的流程的流转工作。

篇(2)

二、功利性、从众性心理

1.学生的功利性心理

《辞源》中功利解释为“功名利欲”,文献认为功利是眼前的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功利化则是将功利追求或物质利益视为唯一的价值与行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从找工作的角度考虑,认为电力专业英语似乎对找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专业英语,应学习专业课程知识。学生从考研的角度考虑,专业英语对考研作用不大,从而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英语,且将专业英语课堂作为考研学英语的学习时间。学生从学分的角度考虑,选择电力专业英语就是为了增加相应的学分,认为专业英语通常为考查课,很容易得到相应的学分是选修电力专业英语课程的主要原因。

2.学生的从众性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大学生的从众性指的是人们在群众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是与大家安危同在的选择。学生在电力专业英语课堂上,认为大部分学生都在学习考研或专业主要课程,所以自己也不注意听讲专业英语知识,随波逐流;或者抱着教师如果批评,大家都会受到惩罚的心理而不去认真学习专业英语。

三、与学生心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从众性心理,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专业英语的正确的价值观,强调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其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提高其主动性。

1.树立学习专业英语的正确价值观

(1)从学生工作就业的心理出发。

在电力专业英语的第一堂课向同学强调学习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第一,在发电厂或变电站中工作,需要操作相应的电力设备,而部分设备的开关是由英文表示的,因此读懂相应的英文很重要。第二,在国内智能电网的发展中,智能设备的研发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参考借鉴国外已研制出来的先进设备。而这些设备通常附带英文说明书,需要具备读懂英文说明书和按说明书操作的能力。第三,电力系统趋向智能化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国际之间必然会相互学习先进技术。国际的学术交流通常以英语为工具,除了需要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以外,电力专业英语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学生具备电力专业英语能力对从事电力事业来说十分重要。学习电力专业英语可以提高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读懂设备的英文说明书以及操作和注意事项。因此,学生需掌握电力专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科技英语应用的能力,以及电力专业英语表达、听说、读写、交流的能力。

(2)从学生考研的心理出发。

电力专业英语是学生继续深造的基础,在EI、SCI期刊发表电力科技英语论文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电力学科的最新发展情况资料的交流主要靠使用英语获得最新的国内外专业前沿动态和最新学科研究动向。在申报国家奖项、专利申请时也需要用英语表达。因此,应使学生树立起学习专业英语的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自己的学习目标,避免盲目性和从众性的学习。

2.新颖的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讲解专业课相关的电力英语知识外,还应把使用国内外电力系统最新发展状态等相关资料,电力设备的英语说明书,EI或SCI等相关期刊上的文章作为课堂学习内容。以电力系统最新发展的状态为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相关的先进知识,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电力专业英语介绍新兴事物。给学生提供电力设备的英语说明书,指导学生使用电力专业英语表达电力设备的说明,读懂电力设备的英文说明书。这与学生毕业从事相关电力专业接近,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电力专业英语的兴趣。学生考研继续深造,在EI或SCI等相关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期刊上发表文章,电力专业英语的词汇、句子结构的正确表达非常重要。在专业英语教学课堂上,给学生提取EI或SCI文章作为例子,强调不能临时从谷歌或CNKI翻译上随便提取词汇,说明那些英语专业词汇表达是不通用的;给学生讲解相关的专业词汇和相关专业英语文献的表达方法,使专业英语文章变成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而不是中文的翻译。另外,文章的写法要符合科技英语文章的语法特点,强调科技英语文章的语法是符合英语通用的语法特点,语法的学习同样适应于一些考研的学生学习阅读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英语语法表达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3.与学生心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大三学生想更多地学到满足工作和考研的相关知识,因此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增加与电力专业工作和考研知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1)电力专业英语学习实践的互动性。

可以设定具体的电力应聘英语场景,分角色练习专业英语的表达。教师可以作为电力招聘者,而学生可以作为应聘者,用英语提问学生相关的电力知识内容;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特别是对电力专业术语的准确表达。这样,学生可以主动参与互动,并在互动中学到了相关的电力英语知识,满足了学生特定的学习心理需求。要求学生制作关于电力设备的PPT,在课堂时间用电力专业英语介绍电力设备,且要求其他学生对所讲PPT进行提问,与所讲PPT的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对重要的电力专业术语、电力设备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电力英语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电力专业英语实践能力。设置电力行业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学生分成两组,用英语思考、分析问题。然后让两组学生用电力专业英语来解决问题,并且分析解决方法的异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电力相关知识,更提高了学生用电力专业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水平。电力专业英语学习实践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克服了从众性的心理,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

(2)课堂全程贯穿电力专业知识点的讲解。

课堂全程贯穿电力专业知识点的讲解:强调电力专业词汇、科技电力英语语法特点、电力专业英语的翻译与表达、科技电力专业英语的写作方法等。给学生放映相关的国外电力专业的英文表达讲座。要求学生仔细听讲座的英文表达,然后请学生用英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所听到的电力英语术语有哪些?英文讲座所要传递的电力信息是什么?是怎样用电力相关术语传递电力信息的?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将电力专业英语知识点渗透到课堂之上。以SCI或EI的相关电力文章作为课堂内容,讲解电力专业英语写作的要素、写作的表达方法和语法特点。满足找工作和考研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望。对于文章中所涉及的长难句子的理解,先为学生讲解电力英语词汇与语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句子、阅读理解、准确翻译的能力。从每组学生中选出两个学生进行翻译,翻译过后,让其他同学对这两位同学翻译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并说出理由。竞争性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电力专业英语的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电力专业英语相关的知识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篇(3)

通常情况下,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阅读教与学的起点,整体感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文本阅读的后续学习,因而教学之初,应该把阅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感知文本内容。主要做到三点:(1)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学生根据文体特点、文章长短、阅读习惯,“自己读自己的”,自由选择默读、轻声读、朗读、浏览等方式阅读课文。(2)给学生自由宽松的阅读时间。不为赶课堂进度让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文本中,把文本真正完整地读完。(3)学生自由表达阅读初始感受。教师整体感知文本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尽量给众多学生自由表达自己阅读的初始感受的机会,以探测阅读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对整篇文本的感知程度,为文本阅读后续学习做准备。

2.主题表达,给学生发言的自由

阅读的快乐,对于成人,可能在于心领神会,对于孩子,可能更在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发现、心得。教师应该创造机会,给学生表达快乐的机会,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具体可以这样做:(1)结合文体特点,把整体感知环节中学生阅读文本不同的初始感受,按照文章内容、主题、思想、手法、语言等方面进行梳理、分类,形成几个大方面的发言主题,也可以侧重某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形成发言主题,作为某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2)学生把自己阅读文本时的发现、心得,按照主麵进行归类,写好简要的发言提纲。(3)围绕主题发言提纲,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自己阅读文本的发现、心得,老师及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

3.质疑问难,给学生提问的自由

教师“教”是为学生“学”服务,教师应该跟着学生走,跟着学情走。因而课堂研究的问题应该来自文本,由学生提出,而不是教师课前预先设计好问题,用问題牵着学生走。问题主要来自两个阶段,一是在整体感知教学阶段,学生读书的过程,也是心灵在文本中自由漫步的过程,学生在形成对文本整体认识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疑惑。二是在主题表达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发言者陈述心得、体会,发言者、倾听者思想在碰撞、交融的同时,也会在互相启发下生发出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记录读书中、交流中所产生的问题,在课堂上自由提出,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优化,整合为课堂研讨的问题。当然,后续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又会生成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捕捉,提炼成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4.去疑解难,给学生合作的自由

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环节所提出的问题,经由教师整合提炼为“教学问题”,对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改变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观念,问题由学生提出,也应该由学生解决。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分类分层,因材施教,组织不同学力的学生来解决问题。对于难点问题,学生个人力量解决不了,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对问题进行充分研讨,然后小组交流研讨成果,教师适时点拨、启发。

篇(4)

1)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的定义。

2)目前审计机关信息系统审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信息系统审计作为常规审计的一部分,为实现审计项目的总体目标服务,即数据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和系统内部控制审计"三位一体"的结合方式.信息系统审计和系统内部控制审计为数据审计服务,通过审计数据得出结论.另一种是独立立项的,直接审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为什么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作为国家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一)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是控制审计风险的要求.近几年,审计纸质账目时,内部控制也要审计,不能假账真审.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假电子数据真审,如果被审计单位运载电子数据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出现了问题,计算机数据审计就会存在风险,系统的可信与可靠程度是数据审计得以进行的前提和最终实现的基本条件。

(二)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是全面履行审计职责的要求.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电子数据、信息系统、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必须"三位一体",在审计过程中,这三项内容不能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审计署党组强调的"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三、信息系统审计与常规审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信息系统审计是常规审计的一部分,是以常规审计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2)两者的联系是:信息系统审计继承了常规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与常规的审计一样。在立场上,要求信息系统审计师站在独立的立场上,通过选择特定的审计对象,采用询问、检查、分析、模拟、测试等方法获得客观的审计证据,来判断其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在程序上,信息系统审计一般也要经过审计计划、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审计报告等主要阶段来进行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

3)两者的区别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首先,信息系统的审计对象不同于常规审计的财务领域,而是信息系统,包括基础设施,软硬件管理,信息安全,网络管理合通信等;其次,信息系统审计提出了更多的审计法与审计程序,这都是常规审计所不具备的,比如对某软件进行审计时,要采用技术含量相当高的测试,对网络安全审计时要采用穿透性测试(模拟成黑客进行各种攻击以验证其安全性);第三,信息系统审计不光是事后审计,主要关注系统的运行现状,在某种情况下,直接参与项目的开发或变更过程,以保证足够的控制得以顺利实施;最后,信息系统审计的咨询价值显得更高,信息化的风险很高,信息系统审计师可凭借其专门知识和实践经验,受托或主动服务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者或其业务人员,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系统诊断,根据企业需求,确定信息化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

四.如何使信息系统审计与常规审计有机结合

1)在项目计划上的相结合

信息系统通过选择特定的审计对象,采用询问、检查、分析、模拟、测试等方法获得客观的审计证据,来判断其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在程序上,经过信息系统审计,审计项目计划、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审计报告等主要阶段来进行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结合

(1)全面开展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电子数据的审计,包括会计电子数据和业务管理电子数据。采取的具体方法是:1.精确复核。运用计算机,对各种项目数据进行精确复核,既可以对全辖并表机构的会计报表与汇总报表进行全面复核,又可以从会计流水账逐级核对至总账,还可以将业务管理数据与会计报表数据进行复核;2.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辅助计算。可以编制计算机程序对有比例关系的项目进行计算,然后与实际记录进行比较,找出产生差异的记录;3.对一些异常会计记录和交易进行筛选和查询,为审计人员提供审计线索,主要是根据某一特征进行筛选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可疑问题线索。

(2)以信息系统审计对项目实施时,对项目管理系统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初步的调查和评价,重点是权限管理、参数表的设置和修改控制等是否有效,被审计单位对交易录入的原始数据是否实施相应的控制,信息系统的数据流和业务流程是否吻合;3.通过系统日志等文件分析一些重大事件的原因,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不可预测影响。

3)在资源配制上相结合

常规审计在我国的审计实践中,对项目资源存在的漏端很难察觉,原因主要是以下三大困难:一是审计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透彻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项目存在弊病。一般来说,小型的数据管理,由专业的软件公司开发后打包在市场销售,被审计单位人员仅仅是使用者,审计人员无法获得开发设计的细节;而定制的系统多用于大型的数据管理,由软件公司或内部的开发部门根据企业的应用量身定做,这类系统技术文档和技术支持比较完善,但是由于系统过于庞大,细节设计过于复杂,审计人员在有限的审计时间内难以对系统进行评估。二是难以发现系统内的瑕疵。从表面看,常规审计的各项令人眼花缭乱审计方法无论是从开发文档还是操作手册都不会直接察觉系统的瑕疵,而且在现场审计中,审计人员一般不允许对正在运行的系统进行测试,较难识别系统的问题。三是难以评估系统瑕疵所导致的后果。在审计实践中,即使审计人员发现了常规审计存在的某些瑕疵,但是未发现该瑕疵导致的已经存在的后果,常常使得审计结论缺乏直接证据。

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手段和审计理念,首先,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整体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项目管理系统重要性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其次,审计人员应用内控测试和数据审计两种方式对选定的项目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一般能迅速找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瑕疵,尤其是人为舞弊的线索。第三,根据已经发现的问题,对系统进行延伸,进一步追查系统存在问题所引致财务收支失真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较好地从信息系统的角度发现舞弊问题和内控漏洞,使得审计内容不断丰富完整,较好降低审计风险。

五、在常规审计后,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的意义

1)信息系统审计是未来审计发展的必然,未来审计行业和审计技术的发展动力将主要来自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

2)维护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秩序

篇(5)

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就是价值观、学生观和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

教育具有着未来性、社会性与生命性。这些新观点的提出,就是针对现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强调教育的“终身化”联系,体现了基础教育与个体生命关系上时间维度的变化。“教育不只是旧观念中个体生命里程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全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生个体而言,教育须承担起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其有可能创造有意义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的责任。“人类最宝贵财富是生命的成长。”“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

通过读《新基础教育理论》这本书,能使教师认识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的心里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心人,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书中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生观的更新上,教师要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在这样的认识上,开展学校的育人活动,是注重沟通教育理想“彼岸”与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教育活动最常见的形态是持续渗透,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新教育活动观的核心是激活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活力,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朝着目标实现的方向而开展的师生积极互动。”

整本《新基础教育理论》从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生态到世界宏观变化、中国社会转型、古代中国的教育回溯与反思,侃侃而谈到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任务、策略,基础教育的重建论,甚至精细到日常教育实践(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详细地论述了教育的过去、现状以及面向未来的特殊意义,读来令人收获颇丰。

教育就是育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目标而存在。所以说,教育的核心,在于一个“人”字。

如果说教育理论是书写这个“人”字的一撇,那么具体的方式方法,则是构成“人”的一捺。在理论的依托与指引下,行使恰当的教育方法,最终能使书写出的“人”字完整且美观。

针对以上述,恰如书中所谈:当前我国学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生命价值的缺失。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同样,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意义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人生无疑是重大的。

篇(6)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入,现行的财政监督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公共财政资金管理改革的要求,尤其是在“现代财政制度”理念影响下,财政部门必须要深化改革,仅仅围绕公共事业改革发展要求,拓展监督覆盖领域,完善监督机制,实现财政监督模式的新常态发展,造成监督工作的新常态。

一、经济新常态对财政监督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财政监督是强化财政管理,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定职责和重要手段,基于经济新常态发展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财政监督管理模式也要随着进行改革:首先经济新常态要求财政监督管理手段要创新。随着经济新常态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行动战略的实施,财政监督管理手段也要加大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借助大数据等平台实现对财政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其次要求财政监督的全过程化。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进入关键时期,公共财政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者,必须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督,避免财政资金投资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将过去的事后监管转化为日常监管和过程控制监督的管理;最后经济新常态下要求财政监管强化风险意识与法制意识。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因此需要做好风险控制,尤其是2015年财政部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章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通过内部控制约束财政部门的权利,并且强化对财政资金分配以及使用的合规合法。当然经济新常态对财政监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财政监管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服务基层。

二、经济新常态环境提高财政监督管理的对策

基于经济新常态下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新变化,做好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是当前形势的必然要求,因此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经济新常态财政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制度,做到依法监督

党的十明确提出我国要建成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财政是公共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财政监督工作也必须要严格依法办事:首先我国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制度,通过制度加强对权利的监督与约束。政府部门要及时根据经济新常态变化,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结合地方特色制定出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财政监管制度。例如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扶持资金方向的监督,出台关于鼓励财政资金扶持使用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不符合财政资金使用性质的,例如将财政资金用于耗能高产业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且要收回扶持的资金;其次要依法监督。在财政监督管理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提高社会对财政监督的正确认识。例如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提高社会的认识度,同时还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

(二)转变监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

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财政监管要改变以往落后的财务监管理念,树立主动服务的监督管理理念:首先政府部门要更新监管理念,树立“大监管”的理念。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财政资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于此同时财政资金舞弊的隐形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要强化对预算的监管。财政经济活动围绕预算而开展,预算是财政工作的核心,例如新修改的《预算法》对预算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财政部门要仅仅围绕预算开展监管工作,通过预算监管发现问题;其次改变以往的被动监管模式,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财政监管人员要改变以往的被动监管的理念,树立主动积极监管的理念。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监管是以被动监管为主,往往是事情发展之后进行监管,经济新常态下要求财政监管人员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提前介入,以此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日常监管,实施全过程监管

通过建立日常与全过程监管模式对于提高监管质量,规避财政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实施动态分析制度就是通过对财政收入分类、分项目的纵横向对比,为监管提供线索,以此提高资金安全:首先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管。尤其是对涉及民生重大工程的财政资金进行监管,及时发现财政资金的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确保专项资金不走样。例如对于社会中反映突出的问题要成立专项调查组,并且及时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其次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检查。基于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变化,财政部门要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尤其是对于国有固定资产要严格保护,避免国有资产被流失;最后要加强对收费票据的监督检查。票据是收入的源头,加强收费票据监管可以提高κ杖肭榭龅恼莆眨对于票据的使用要严格规范,保障票据合法性与合规性。当然也要融入全过程监管模式,拓展监管工作范畴,将侧重外部监督转化为内外并重的模式,关注财务资金分配的监督,实现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管新模式。

(四)创新工作方式,推进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

基于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平台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财政监管方式也必须要不断创新,积极构建财政监督信息化管理平台:首先财政部门要积极推进网络化办公模式,借助大数据平台,提高电子政务的建设,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例如通过将财政资金使用等情况公布于电子政务平台中,让社会公众参与到监督体系中,可以降低资金舞弊的现象,提高资金的透明度;其次加强互联网技术与工作成效的融合。实践中为迎合“互联网+”战略,财政部门建立了互联网监管平台,但是该平台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例如监管人员对于财政监管仍然是采取传统的人工监管,或者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数据统计等工作,而没有发挥计算机的分析功能;最后逐步建立“大监督”体系,形成纵向多环节、横向多渠道的财政收入日常监督机制,并深入推进发展。对于收入征管部门,要将其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与其收入征管质量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同步监管。对于预算单位,坚持以银行账户日常监管为抓手,以部门预算初审为着力点,对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进行实质性审查,重点关注其有无设置收入过渡户、纳税预储专户、违规开立账户等,确保综合监管成效。

(五)着力于结果运用,促进财政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通过“以外促内”和财政业务部门间交叉轮动检查对口管理单位的方式,查找相关业务科室在财政日常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梳理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完善财政政策,通过下达检查结论、反馈检查结果、落实问题建议等,促使各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对预算单位的服务与指导,全面提升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另外做好沟通协调,做到监管互动,在监督工作中,注重与被监管对象沟通协调,保持良好监管互动关系。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外聘注册会计师、企业财会人员参加专项检查,补充监督检查力量。同时,会计师事务所、重点企业亦将专员办作为行业业务交流、财税政策反馈、人才培养的新平台和新途径,收到了良性互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提高政策业务水平的积极成效。

三、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监管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总体目标,在财政监督职能、机制建设、监督方式、管理模式上不断进行有效的探索,主动适应新常态对财政监督工作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常国华.把握形势 开拓创新 做好经济新常态下的财政监督工作[J].山西财税,2016(06).

[2]赵长宝新常态下创新财政收入监管新机制[J].当代农村财经,2015(10).

篇(7)

2不间断电源技术

不间断电源技术简称为UPS,是一种能够为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等要求持续供电的场所提供不间断供电的高性能电源。在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采用不间断电源技术,能够保证电力调度系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为电力自动化系统提供安全与可靠保障。

3柔流输电技术

柔流输电简称FACTS,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电力技术对交流输电系统进行连续、灵活、快速以及重复控制(柔性控制)以及相应的优化与协调,有效的提升了交流输电的传输能力以及可控性能。现阶段,柔流输电控制器共有几十种,按照安装位置的区别可以将其分为输电型、发电型以及供电型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柔性控制器虽然安装位置不同,但其根本的功能一致,都是通过精确有效的控制电力系统中一个或多个变量,增强交流输电系统的运行能力,控制的变量包括励磁电流、短路电流、功率、电压、阻抗等等。我国电力调度运行中,现阶段已经得到有效应用的柔流输电控制器包括SVC(静止无功补偿器、TCON(静止调相机)、PSS(静止快速励磁器)、SSSC(串联补偿器)等。

4主备调自动化系统的实现

电力运行备用系统,重要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电力系统发展,方便电网调度相关工作,提升电网调度运行连续、可靠、安全,防止一些突发事件、电力故障、自然灾害等造成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功能瘫痪而建立。主备调自动化系统需要接入一个地区所有的厂站,并保证所有厂站远动数据实现调度数据采集网的采集与转发。一般来说,主备调系统利用百兆光纤进行相互间的专线连接,保证数据库与调度模型的同步,在主调自动化系统与备调自动化系统断开连接后,备调系统能够主动的与主调系统脱离,并对各个电厂、变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独立的采集。交换技术首次应用到备调系统中,不仅实现了一键式指令调度外,还能够在通话屏中正确的显示来电单位的单位名称,同时也具备了电子文件传送、视频会议等功能,提高了调度系统通信创新。

篇(8)

财务管理制度伴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也有所发展,但是与我国高校事业的迅速发展相比,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显得有些落后。目前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高校财务管理案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是造成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一大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控内容不健全。有些高校的内部控制虽然有提及相关内容,但是实际缺乏对内容的严格监督和控制,缺乏监督的制度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都有待加强和提升。

2.内控范围有限。一些高校的内部控制范围仅限于强调财政资金内控的有效性,而忽略了对高校内各院系财政资金的控制。还有控制不严格,监督力度小等都会造成一些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3.内控执行力度低下。有些高校的内部控制内容虽然很完善,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些内容来执行,甚至置之不理。使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形同摆设,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财务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与其他企业相比存在差距的一大原因是因为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没有合理科学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其运行机制也是不健全的。高校财务管理较为复杂,要想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是很难做到的,不完善的财务运行机制会影响高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财务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

很多高校只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进行,却轻视财务管理工作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忽视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其中财务人员的任用是直接的表现,一些高校把没有达到专业要求条件的人员任用为财务管理工作者,那些具备高水平专业财务知识的人员只是负责记账或者出纳工作。还有就是高校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会计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就是它具有实时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会计知识也是随之更新和完善的。很多高校的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对现代会计知识不了解,更谈不上对新技术的应用。不能用新的思维新的技术去看待和处理问题,就更谈不上财务管理创新。新经济时代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提高。所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创新需要的是专业知识过硬,技术过硬,思想品德高的专业会计人员。

(四)成本核算不完善

我国一些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注重资金管理,却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学校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其它公共设施也是学校的资产,对这些固定资产不严格管理也会造成学校资产的流失和损失。其次,高校在教学科研投资时缺乏相应的成本分析,导致资金不能达到资源最大化的利用。

二、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影响

(一)可以拓宽高校经费来源的渠道

几十年来,我国高校运行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资金的拨款。近年来伴随我国教育制度改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可以从多个渠道来筹集运营经费。旧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多渠道筹集经费的现状。新的会计制度增加了新的资金预算和核算项目,使得会计制度显得更加条理清晰、内容健全。完善后的新会计制度有利于高校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推动高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可以反映高校真实的财务状况

教学设备器材和其它设施是高校的固定资产,保护这部分固定资产需要维修费用,但是在旧的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维修费用占的比重很小,固定资产不能及时维修导致资源的浪费。其次,旧的会计制度缺乏固定资产折旧的项目,这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真实折旧不能被反映出来。新的会计制度增加了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的比重和折旧项目。这就能够反映出高校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

(三)可以为高校成本核算提供依据

高校以教育为主,学生上学需要交学费,因高校专业和学历的不同,收费标准也应不同。怎样确定收费标准也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新会计制度的成本核算为学费制定提供了依据。在新会计制度下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可以降低教育成本,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创新高校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目前不能与新会计制度相适应的一大原因是因为新的会计制度增加了一些旧制度没有的新的会计项目。所以创新财务管理首先应该从财务管理的内容出发:

1.创新筹资渠道。我国高校运行费用大半来自政府拨款,渠道单一。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新的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创新筹资渠道,不仅仅依靠政府拨款,可以探索其他筹资方法,比如争取企业投资等。

2.创新高校投资管理方法。高校应用其独特的资源和优势科学合理的进行投资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创新投资方法可以降低投资风险,使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二)加强预算管理

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加强预算管理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财务管理,加强预算管理,给其它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预算编制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中的《预算法》来执行编制。

2.支出预算要符合本校实际情况,不能脱离实际导致经费滥用甚至经费短缺的现象发生。

3.新会计制度要求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严格的执行和监督才能确保财务预算的正常执行。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

新的会计制度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的专业素质。高校在财务管理人员的任用时要任用高素质的人员。其次对现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专业财务队伍,以此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四)加强财务管理监督

新会计制度下,要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财务透明度,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进行,必须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力度。足够的监督力度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创新工作的有效实施。在新会计制度下,加强财务管理创新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对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使学校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此外,财务管理监督要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不能太过重视一些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四、结束语

篇(9)

二、促进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有效结合

建立健全医院成本管理制度,不但要明确成本项目以及具体的成本核算对象,保证成本核算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全面反映医院不同成本信息,同时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强化成本管理力度,提高成本管理效果。成本核算管理能够针对事前预算发挥有效的监督控制功能,尽早挖掘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有效方案解决相关问题,达到减少医院经营成本的目的。医院必须要针对各项成本实施事后核算以及控制,同时,促进事后核算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的有效结合。其次,医院在开展成本管理的同时,应加强预算管理,有规律开展核查工作,按照实际支出状况对预算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促进预算方案的完善和优化。医院必须要严格遵循国家财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的新医院会计制度以及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科学开展医院成本管理,综合分析医院实际经营状况,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成本管理规范,为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以及财务人员在市场经营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特殊性,财务、会计岗位对于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及单位的财务水平。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必须要充分重视会计、财务人员的素质问题,会计工作人员不但要掌握丰富的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会计专业技能,能够针对各种专业软件进行熟练应用,拥有较好的操作能力,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财务会计处理程序以及方法,还必须要熟悉各种会计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严格根据各种制度要求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管理。医院必须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此外,不断完善财会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以及奖惩激励制度,提高其业务技能,使财会人员均能具备良好的竞争意识,建立正确的法制观念。针对那些个人能力欠佳,无法胜任财务会计岗位工作的人员,建议及时进行撤换处理。

篇(10)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启示

(一)高校应加强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衔接高校新会计制度转变了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等,并调整高校内部会计核算方式,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运行状况做出更好的反映,更能促进高校财务核算中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为规范高校会计工作提供依据。同时,高校新会计制度废除了一些旧科目,增设了部分新科目,为配合累计折旧、累计摊销,财务部门应积极跟资产管理部门配合,完成好清查学校各类资产的工作,为后续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打下基础;减少或取消使用临时性的账户,统一使用国库集中支付;组织高校财务会计人员积极学习新会计制度,让财务人员能熟练操作新系统、新软件、新科目,做好新旧衔接工作。另外,在转换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的节点上,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要面对巨大的挑战、机遇,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好好把握契机,及时整理财务信息数据、规范财务制度,安排实施新高校会计制度,开展好内部财务工作。

(二)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构建预算编制机构,强化预算管理意识

多数高校目前并没有专门构建预算编制机构,只是由学校的财务部门编制预算,预算管理意识较弱。为切实加强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的权威性及预算执行力度,高校当务之急就是构建预算编制机构,从思想意识上给予预算管理足够的重视。高校预算编制机构主要由校领导负责,由财务部门牵头,由学校的资产部门、审计部门及二级学院派出的专人等共同组成。预算编制机构负责收集学校各个部门的预算资料、预算编制,并由各部门向预算编制机构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从而全程监控预算的全过程,最终有效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将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跟二级单位工作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出资金的效率。

2.规范预算编制,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是高校事业计划的货币体现,而规范学校预算编制、加强学校预算管理、提高学校的财务计划能力和控制能力是高校在新会计制度下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一,高校财务部门应坚持综合预算,将学校可能发生的各项支出和收入全部纳入到预算管理中;其二,坚持把增量预算过渡到零基预算,并由学校财务部门根据干部人数、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及相关标准确定预算基数;其三,进一步细化经费的指标管理,严格以项目管理要求为依据,设立项目明细,实施刚性项目预算,防止任意挪用预算资金;其四,严格执行既定的预算,坚决防止超预算的现象、无预算就支出的现象,即使是收支情况发生变化,也要在调整预算之后才能处理。通过加强高校预算管理,不仅能强化高校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还能确保高校的科研事业、教学事业等正常运转,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成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加强完善预算的绩效考核机制

高校应及时将各个二级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表现和结果等纳入到相应部门的年终考核系统中,从而把预算跟全体员工的利益密切联系起来。针对执行预算项目的具体情况应定性、定量进行分析,通过运用投入———产出完成成本分析。针对严格执行预算文件的部门,可适当给予奖励;针对资金使用效率偏低、预算执行情况较差的部门,应给予一定的处罚、警告;情况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对于高校的各个重大项目支出,务必要进行预算绩效考核,明确相关人员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克服一些领导的主观意识,避免在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以提高新会计制度下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机制

1.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

在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中,高校应实行集中核算、统一领导的财务管理体制。学校的财务部门是一级财务管理机构,直接由校领导组织开展工作;学校的后勤集团应实行二级核算,推行会计委派制。财务部门负责贯彻国家财政法规、执行上级部门的指示,统一管理高校的每一项财经工作。在高校党委及行政的领导之下,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制,争取通过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来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

2.积极建章立制,规范收取学费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面临政府财力投入不足的问题,为有效缓解学校承担的资金压力,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难题,高校应积极建章立制,规范收取学费,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收能力:高校在努力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可通过多样化办学的方式创造学校收入的增长点;在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专套本、大专、电大、中专等办学,以切实提高学校收入;财务部门积极以高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费收缴管理办法,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真正做到该收的学费、住宿费应收尽收,从而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缴费率。

3.加强财务监督,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新高校会计制度要求高校实行集中财务管理体制,财务部门要集中管理各类账号,各项合格的收费全部由财务人员收入账户,不留任何死角,坚决避免小金库的出现。在使用资金时,财务部门要加强资金管理,严格实行审批、核算及监督等程序,确保统一调度学校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高校应顺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加强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如高校可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及经济合同制度等,财务部门建立起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等,以全面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促使高校尽早走上科学的财务管理轨道。

上一篇: 国家安全观论文 下一篇: 心血管疾病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