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实训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1: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钳工实训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钳工实训论文

篇(1)

耿敬洲:我是从事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教学工作的,我现在谈谈我在这几年教学中经历的事和下一步的打算:

1、由于内容多、时间紧,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上不能平均分配,对授课时间较长、较为枯燥的内容如法规条文课要精心选择,列出条文中节点和关键词,详细讲解并引申到实际工作中去,其他内容条款可以以作业或者学员讨论的形式让学员自学。

2、本人会抓紧整理教案中存在的不足,多去企业中调研,增加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虚心接受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多备课备好课。谢谢

篇(2)

《钳工工艺》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钳工工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同时,钳工又是机械行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许多岗位都是其他工种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凸显了其实践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另外还兼有抽象概念多、定义术语多、叙述内容多、研究对象种类多、需记忆的概念多、涉及的问题多等特点。因此,在钳工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充分了解学情、找出问题、明确目标、改进方法、激发兴趣、强化技能等方面工作,让学生在教师的多方指导下,主动去寻找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作者就自身任教钳工课程的整个过程,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充分了解专业与学情,找出问题,做到因“生”施教

作者所任教的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是一所以中专为主,兼有高职专业班级的综合性中职学校,所涉及到的汽车和机械等专业基本上都要开设《钳工工艺》课程,并开设有与课程对应的钳工实训,根据专业和年级的不同一般为一周到两周时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要完成规定的图纸作品。对于动手操作的钳工实训,学生们都能有很高的兴致,然而针对传统式的课堂理论课教学,却对许多的专业理论课教师提出了很大的难题和挑战,那就是:这些学生很难平静认真地坐下来听教师讲解那些原本就很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对照教材上的那些工具和图形也是瞧瞧而已,更不会对那些步骤和方法产生很浓厚的兴趣。大多表现为浮躁、不安分、睡觉、玩手机等问题上,是教师们头疼的问题。

因此,针对这些特“长”生和特“困”生们,教师们就很难再继续以传统的教法来对付,而是要设想到更适合这些学生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使这些原材料能充分适应教师的教法和模式,从而产生兴趣。

二、及时改进方法和手段,明确目标,做到因“材”施教

在对该校学生的所属专业和基本学情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作者针对这些学生所出现的学习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目标,认真做到因“材”施教。具体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教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发现传统的教学难以适应现在的中专生之后,作者想到:不在“填鸭式”地去灌输理论内容,而是从教具室借来相应的工具,如钢锯、锉刀、榔头、錾子等,并要求学生搬实际的台虎钳到教室。在每次课的开端,都不去说明本次课的具体教学内容,而是开篇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然后利用10到15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去思考和讨论该零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而后对照几种不同的加工步骤和方法,教师再给出不同的结论,评价出最优的加工方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对照该工件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念头。此时,教师顺势而发,在教室内演示操作刚才的步骤,虽然两节课的时间不一定能加工完这个工件,但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明确目标和内容,提高教材的适用性

根据教材,在编制教学计划时,根据该班级的学情适时调整教材的内容,或增加相应的技能训练项目;或减少理论的赘述等。作者在编制该课程的教学计划时,还紧扣对应本课程的实训项目,重视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每一次课的讲解和演示都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特殊的目的和要求。即: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所要学习的训练内容,再熟悉掌握所要训练的目的和要求等。如在讲到锯削工件的边缘时,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钢锯的使用方法,以达到快速高效的锯削效果。因此,在此过程中,就要求学生站立姿势要正确、位置适中、手腰同时用力,在锯削的初始、中间和结尾阶段分别该如何用力等,在讲到这些内容和要点之后,学生就会联想到锯削的姿势,并且会自觉地去对照教材中的相应内容,模仿锯削的姿势来演练,从而达到了预期的讲解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三、不断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兴趣,做到因势利导

钳工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工种之一,因此技能训练应作为《钳工工艺》课程的教学重点之一,让学生从提高兴趣入手,因势利导,不断强化自己的技能训练,以让理论课教学和课堂上的演示达到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最大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践:

1.由易到难,从思维意识上让学生感觉到钳工好像是“运动锻炼身体”

钳工课程的教学和训练都是牵涉到实践操作环节的,而且每项操作都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在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上,要首先从思想意识上去理解和接受钳工的劳动强度,由易到难逐步地学会每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且要觉得钳工好像是在锻炼身体。比如:之前举例说过的锯削训练,就可以看成是腰部和臂力的运动和锻炼,要求学生在观看教师演练的时候可以站立模仿。

在锯削时正确的握锯与站姿为:右手握紧银柄,左手轻扶锯弓前端、锯割时右手主要起控制锯弓运动的作用,左手配合右手扶稳锯弓,轻施压力,起辅助作用,推锯是工作行程.双手应对锯弓施以压力,回锯是非工作行程,不施压力。而站姿是错别站立的姿势。据锯时,操作者站在台虎钳纵向中心线左侧,身体偏转约45,左脚向前跨小半步,重心偏于右脚,两脚自然站稳,视线落在工件的锯割线上,使锯削能按照正确的路线进行。如此反复强调这些基本的要领和动作之后,学生就会感觉到身体上各方面如同得到锻炼一样,进一步增强运动意识。

2.自由设计,从学习兴趣上让学生感觉到是在“设计自己的工艺品”

在钳工的教学和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对学生既注意学习内容的安排,也要注意放开强制性的单一要求,而是要多方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让他们自由参与设计,当教师审核过这些自行设计的图纸之后,再按照尺寸配以相应的原料,让学生自身去安排时间进行钳工练习,当他们通过一段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作品之后,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好像是自己的一件“工艺品”,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因势利导,从循序渐进中让学生感受到是在“快乐中学习”

在刚才所述的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利用这个绝佳的机会,因势利导,不断要求学生进行改进和完善图纸,循序渐进,反复练习,从而也逐步提高工件的加工难度,并从中获得一定的乐趣和兴趣。而教师在讲演和指导学生练习时,要时刻纠正学生的站姿、锯锉等工具的握法,协调好身体正确的配合,调整好用力速度和大小,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能快乐地去完成训练和学习过程。

综上所述,作者意识到钳工课程教学一定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多方寻找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求最佳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但要想全面多方位的去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效果,靠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作者还将不断的学习和汲取其他有经验的同行进行学习研究,使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明全.从钳工实践谈技能训练课的教学[J].贵州农机化,2002(04).

篇(3)

目前技工院校机械类钳工专业的实习一直围绕技能等级考核内容进行技能训练,如:锉削、钻孔等简单的操作技能训练,忽视以机械类钳工工种在企业生产、机械制造加工中起重要的作用,全面培养、训练技能技巧。多年来技工院校一直为了提高技能考核合格率而进行钳工实习、训练,忽视了本专业学生技能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生产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类生产企业对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的技工院校的学生需求量聚集增加,特别是各专业(工种)的中、高级毕业的学生。这既是对技工院校办学的肯定,又是对技工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技工院校组织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最能体现教学质量的实习教学,一直为实习教学计划与技能鉴定的考核内容相脱节而困扰,机械类中的钳工专业更加明显。技工院校毕业生的技能鉴定考核内容一直是以加工配合件课题为主,在技能鉴定考核这一指挥棒的指挥下,学生在校实习训练的主要课题是以锉刀、锯弓加台虎钳等进行加工配合件的训练,毕业的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工作,则这些单一的基本技能根本不用或很少用,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也不是企业所希望的。为了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有力掌握综合型技能的学生,我们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制定了一套符合机械类高级钳工专业学生技能鉴定考核的评价方案,制订了一个完整的可行的考核计划,并在毕业的机械类高级机械专业2008G班进行了实验,达到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次新的技能鉴定考核评价方案的意义在于,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倡导的把“一次考”变为“过程考”,借助企业生产的产品“手动平口钳”,真正实现产学相结合。把产学相结合的内容作为考核课题,这在技能鉴定考核方面是个突破。手动平口钳是一种机械加工所用的夹具,也是正式产品。它的加工包含车床加工、刨床加工、铣床加工、磨床加工、金属热处理、钳工刮削、钻孔、攻丝、锉配、测量、装配等众多机械加工内容和钳工加工项目的综合性技术工作。整个技能鉴定考核过程既是考试又是生产,还是对机械类高技班学生三年或五年学习的总结与检验,更是对学生综合技能和素质的全面评价。

通过技能鉴定考试,学生在考核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在考核的过程中适应企业的生产,在考核的过程中树立为企业主人的思想观念。新技能鉴定考核评价方案深受学生和企业单位的欢迎,也得到学院领导和市人社局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

具体的技能鉴定考核评价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能鉴定考核形式:

考评结合。

二、考核内容:

1.机械加工制造。

2.面试答辩。

3.论文选写。

三、考核时间安排:(总共5周)

第1—2周:分段按“考核办法1—①”进行考核记分。

第3—4周:按“考核办法1—②、③”进行考核记分。

第5周:按考核办法2、3进行考核记分。

四、考核办法:

1.《手动平口钳》加工制造(占分70%)。

2.面试答辩(占分20%)。

五、论文选写:(占分10%)

如南通技师学院高级机械专业技能鉴定考核方案的具体内容为:

南通技师学院高级机械专业技能鉴定考核方案

一、考核形式:

考评结合。

二、安排:

内容 配分 所需时间 考试时间安排

1.机械加工制造 70分 4周

2.面试答辩 20分 1天

3.论文撰写 10分 提前预交

三、考核办法:

1.机械加工制造:《手动平口钳》加工制造,1台/2人。

(1)零件加工:30′、2周、1台/1人。

考试内容 加工方法(设备)配分 精度配分要求 考试日期 监考

1.固定钳身 25分 25分

2.活动钳身 25分 25分

3.活动口磨刨 13分 13分

4.固定口磨刨 17分 17分

5.下压板铣磨 12分 12分

6.卡板 8分 8分

7.螺杆 粗加工 粗加工

8.手动螺母 粗加工 粗加工

(2)部件装配:20′、1周。

考试内容 装配过程及 装配后精度 考试日期 监考

部件名称 方法配分 配分要求

1.螺旋部件 20分 20分

2.滑动部件 20分 20分

3.止卡部件 20分 20分

4.钳口部件 20分 20分

5.压板部件 20分 20分

(3)总装配:20′、1周(最后一天集中总装)。

考试内容 装配过程及 精度配 考试 监

部件名称 方法配分 分要求 日期 考

①钳口工作表面闭合状态

下全部平面应紧密间隙

≤0.10mm 25分

②活动钳身前后移动应无

松紧及啃滞现象 25分

③进行负荷切削应有足够

夹紧力,保证工件不位移 25分

④进行超负荷切削夹紧力

仍达到要求 15分

⑤外观美感,倒角到位,曲

线、曲面过渡圆滑无死角

无毛刺 10分

2.面试答辩:1天。

考试日期 评委评审成员

内容:(1)机械加工与制造,结合平合钳制造;

(2)机制工艺,结合平口钳加工;

(3)机械制图,结合平口钳绘图、看图;

(4)在上海机床厂学习的有关内容;

(5)论文的有关内容。

方式:2—3题/人,由评委提问,综合给分。

3.论文撰写:

(1)对加工制造平口钳的认识及意义;

(2)加工制造中技能的掌握、技巧的发挥;

(3)生产企业参观、学习的有关内容;

(4)三年或五年高技机械专业学习中解决的重大问题及建议。

以上是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实习教学技能鉴定考核探索出新的考核方式,是对技工院校机械类高技班五年学习内容的总结与检验,亦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技能素质全面评价的新的探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制定一套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不断总结提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所需的人才,这才是学校的最终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一、理论指导是实训教学方法的依据

理论来自于实际,而实际也是为了更好的灌输、实践理论。在职高钳工实训教学中教学知识也主要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虽然能够很好的灌输了理论的知识,但是不能让学生更好的融汇和贯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做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一)一般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是分开教学的,在职高钳工实训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训课可是分开进行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尽可能的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引导,避免学生由于时间关系,忘记理论知识。

(二)在实践教学中,要让学生先了解一定的教学的步骤和所学知识有大致、全面的认识 ,这样就能在实践中加深教学的知识的了解,要基本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有一定程度上的掌控。让学生通过对钳工规范操作录像的观看,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心中有数。

(三)对一些专业的知识和实训中的安全问题、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操作手段、加工方法,教师要明确的指导和讲解,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有主次、有中心点讲解知识,使学生能够及时的抓住关键点,更好的学习。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安全事项的强调和措施的防范更加要重点说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注意遵守实训场地的基本的要求和注意规范,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具体落实相关的规定。

2.对实践中的材料、工件、工具等相关的器材要有规则、有序的摆放,防止造成混乱。

3.维护好工具和材料。

4.是具体的实训中,要有纪律,维护好场地的安全,同时要保护场地的环境,安全文明的生产。

学校的教学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教学都对学生起到一个指导作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学校在灌输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思想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面向社会、面向企业。

二、讲解与示范相接合是实训教学方法的根本

实训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具体知识的演变要有一定的示范指导。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清晰的感受到操作技巧和领悟学习的技能,对理论知识有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落实实践。

教师在讲解演示的时候,要严格要求演示的规范性,以及操作步骤的正确性,对于一些相对而言较为复杂的过程更要分步骤的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要使学生都参与其中,提高他们主观思考能力。提高整个演示的效率。

三、个别指导是实训教学方法的补充

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时的找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有指导的引导学生正确的操作方式和方法。同时,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和领悟能力都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操作过程中,要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加强巡回指导的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整理质量。

在实践操作中,对于一些问题出现频率高的,要加强指导,分析原因,避免再次出现错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腿勤,这就要求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时候,教师能够及时的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嘴勤,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细致的对学生进行讲解。

(三)手勤,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反复的进行演示,使学生更能好的学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以及学习效率。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兴趣培养是实训教学方法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学习中,如果一味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不变的教学模式,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同时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接收知识。

兴趣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以吸收知识到能够自我的转化运用知识,进一步的保证了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般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好所学到的知识,更容易接受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根据相关的知识设计一些有利于学习学习的口诀,它能够使学生更加轻松的掌握知识技能。如:锉削技能。对锉削姿势有很大的要求,它直接的影响了锉削的质量已经锉削力度等,所以根据它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的掌握好锉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采用的口诀是:

两手握锉放件上,左臂小弯横向平,

右臂纵向保平行,左手压来右手推,

上身倾斜紧跟随,右腿伸直向前倾,

重心在左膝弯曲,锉行四三体前停,

两臂继续送到头,动作协调节奏准,

左腿伸直借反力,体心后移复原位,

顺势收锉体前倾,接着再作下一回。

这种口诀能够使学生在操作中随时的记住要领,教师也可以以口诀为引导,纠正学生错误的姿势,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训中有过一味的按照教学课本上进行操作,不仅繁琐而且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已经学习动力的提高。口诀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的状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如:我要学生锯削五角星,锉削文字,及各种漂亮的图案等,学生认为新颖,实用,实操过程中感到比较有趣,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完成了任务。

五、分层次教学是实训教学方法的保证

对学生的培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取得成效。在训练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要有层次的培养,防止学生中学习的两级现象的出现,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行,调节他们的求知欲望,全面的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身体、心里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实训达到预期的效果。

【摘 要】企业青年员工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企业青年员工的工作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如今,随着企业的转型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员工由于不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陌生的工作环境而产生职业倦怠感,他们办事拖沓,工作效率低下,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青年员工的特点分析出其产生职业倦怠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才能有效的缓解企业青年员工的职业倦怠感,保证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职业倦怠感 企业 青年员工

“职业倦怠感”一词起源于心理学,又称“职业倦怠”或“工作倦怠”,是指员工在工作中对长期的紧张情绪和紧张的人际关系的应激反应,往往会表现出的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的综合症,简而言之是在工作重压下所产生的身体疲劳和耗竭状态。[1]

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产生职业倦怠感,而在这些出现工作倦怠的人群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析,25岁以下的人群中有近四分之一出现职业倦怠感,达到总人数的24.26%,其次是25到35岁的人群,占总人数的21.94%,而45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表现出明显职业倦怠现象。[2]由此可见,青年员工的职业倦怠感尤为严重,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企业青年员工产生职业倦怠感的原因

(一)对自身抱有过高期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青年员工的生活条件大多比较优越,这样造就了他们自信张扬的性格,另外,现在的青年学历相对较高,而这种过于自信的性格和较高的学历使得他们对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都抱有了较高的期望和估计,他们会对自己职业发展前途充满幻想,而当他们真正进入企业,由于对企业的不甚了解和缺乏实践经验,总会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得不到企业的信任,这时,青年员工就会产生心理落差,他们通常会对自身的价值和工作能力产生怀疑,久而久之,便会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感。

(二)巨大的生存就业压力。

如今,较快的生活节奏和过高的房价等都使得当代的青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巨大的生活和生存压力使得有些青年员工不得不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听从父母的安排进入有稳定收入的企业工作,养家糊口,随着进入企业时间的增长,青年员工认为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但是,青年员工抗压能力弱,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又使得他们不敢放弃在企业的工作,因而,在工作中常常出现对工作提不起兴趣,消极怠工等职业倦怠感的明显表现。

(三)工作内容缺乏挑战性。

如今的年轻人讨厌一成不变的生活,喜欢新鲜刺激的生活,喜欢迎接挑战,但是,在企业中,分配给普通员工的工作任务大多都是重复的、流水线性质的工作,长此以往,这种一成不变,没有新意和挑战性的工作内容就会使企业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产生厌倦情绪,抗拒工作,这是导致青年员工产生职业倦怠感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缓解企业青年员工职业倦怠感的措施

(一)员工自身要保持合理的职业期望。

职业倦怠感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个体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因此常给自己设定不恰当的期望目标,这种高期望值和低成功率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屡遭挫折。所以,青年员工要正确的认识和看待自己,对自身保持合理的职业期望,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企业的工作虽然单调重复,但是,也要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对企业所做的贡献,这样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才能防止职业倦怠感的产生,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社会要对企业青年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青年员工产生职业倦怠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青年的心理素质低,抗压抗挫能力弱,因此,在社会竞争压力巨大的今天,首先,社会要尽可能多的对企业的青年员工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营造轻松和谐的社会氛围,国家和政府应给与青年员工更多的政策上的优惠,减轻他们的工作生活压力,防止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感。其次,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抗压减压的方式方法和富有“正能量”的信息,帮助青年员工调节自身情绪,降低内心压力,缓解其职业倦怠感,使青年员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企业要给青年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岗位设置。

企业工作内容单调乏味是企业青年员工产生职业倦怠感的又一重要因素,如今,“90后”青年员工逐渐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大多崇尚个性,追求新鲜感,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和应对新的挑战,希望从事多样的工作内容。所以,企业要给青年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岗位,一方面要根据企业战略安排,进行岗位分析、工作设计;另一方面,要根据青年员工的兴趣特长等因素,有针对性的安排工作,将人与岗位相匹配。此外,当员工在既定岗位上失去工作激情时,可通过岗位轮换、工作丰富化、工作挑战性等方法,带来工作新鲜感,激发工作热情,防止职业倦怠感的产生。[3]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导致企业青年员工产生职业倦怠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青年员工的职业倦怠感又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些原因出发,从青年员工自身、社会和企业三个方面找到缓解企业青年员工的有效措施和对策,并使三方面共同努力,最终解决企业青年员工的职业倦怠问题,让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雯燕.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看80后员工职业倦怠问题[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2009.

[2]曾国平,杨奇鑫.企业新员工工作倦怠成因及干预对策[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0,24(2):40-42.

篇(5)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6-0021-02

用模块式注塑模具替代原有模具,如应用于职业院校的实训,不仅便于学生的拆装和在教学用注塑机上的安装调试,又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强化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模具的设计;不仅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而且大大降低实训成本。一旦应用于实际生产,不仅便于拆装和安装调试,也利于模具的设计和标准化生产;不但会提高效率,而且会降低生产成本。

1 模块式注塑模具的主要结构

一种模块式注塑模具的主要结构包括:上模固定板、定模板、动模板、模脚、下模固定板,有由顶针、顶针板、顶针固定板、回针及套在回针上的弹簧所构成的顶针机构,上、下模仁分别固定在上、下通框内(图1)。

2 模块式注塑模具的设计技术方案

(1)原有注塑模具主要有单分型面注射模具和双分型面注射模具,以单分型面注塑模具为例,主要结构包括:上模固定板、定模板、动模板、模脚、下模固定板,模脚位于动模板的下侧,在模脚与动模板和动下模固定板所构成的型腔内设有由顶针、顶针板、顶针固定板、回针及套在回针上的弹簧所构成的顶针机构,在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分别设有上模仁和下模仁,上模仁固定在定模板的凹槽内,下模仁固定在动模板的凹槽内。模具的凸模不论是整体式、嵌入式、镶拼式、活动式,凹模不论是组合式的还是整体式的,型芯不论是嵌入式的还是螺纹型芯,都给实训和生产带来一些不便。整体嵌入式组合凹模及局部镶嵌式凹模,如模腔损坏,虽然可以单独或局部更换型腔,不至于报废整套模具,但产品更新后,整套模具也随之

报废。

本模块式模具是一种通用模具,上、下模仁做成模块式(图2),不需要更换模架,只需更换模仁及顶针板或顶针孔板就可以成为一套全新的模具。

(2)在动、定模板上设有下、上通框(图3),上模仁固定在上通框内,下模仁固定在下通框内。

(3)在顶针板上设有顶针孔板通框,顶针孔板固定在顶针孔板通框内。

(4)该模具的运动机构:上、下模仁与该运动机构两者分别结合成一个上、下模块。

(5)在下、上通框内,两个侧面内壁上设有凸缘,在下、上模仁上与凸缘相对应的两个侧边设有凸边,凸边固定在凸缘上。

(6)作为改进,还可设计成在下、上通框内两个侧面内壁上有凸缘,在下、上模仁上与凸边相对应的侧边有凹槽,凸缘固定在凹槽上。

(7)在顶针孔板通框内,两个侧面内壁设有凸缘,顶针孔板上与凸缘相对应的两个侧边设有凸边,凸边固定在凸缘上。

(8)也可把动模板设计成非通框的形式(图4)。

3 模块式注塑模具的应用价值

(1)采用上述的凸缘、凸边的通用结构,一副模架可以安装不同的模仁,这样在更换模具时,只需更换模仁和顶针板或顶针孔板,即可成为一套新的模具,节约更换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2)在设计中,有利于设计人员对应实物动手拼装,提高各类结构的可靠性。

(3)应用于实训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降低成本,以实训教学为例,一副模架通常配三套通用模仁(一般可配3~5套模仁),三套生产成本共计15000元左右,一整套的同类的模块式模具,生产成本共计7000元左右,比原有同类模具节约成本8000元左右;未来发展如果能够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中,将带来更大的经济

效益。

4 结语

本论文重点阐述模块式注塑模具的优点、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案,由于该模具具有相对的通用性,所以没有重点介绍具体某一套通用模具的设计生产;目前主要适用于实训教学;该模具的设计方案,未来的发展趋势可应用于玩具类或玩具类的零件的批量实际生产中,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曲彩云,黄丽梅.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6)

“5S”起源于日本,是一种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的方法,在日本的许多企业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5S最先在日本提出和总结,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罗马文拼写时的第一个字母都为“S”,所以称为“5S”管理法。

高职高专学生群体由高考生和中考生两部分学生组成,文化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文化水平和个人性格方面与本科院校学生生有一定的差异;特别中考生他们自制力较差,叛逆较强,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加了车间管理的难度;同时他们年龄较小,缺少社会经验和处事方面的经验;还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职业素养。实践教学的设施及其环境具有鲜明的企业、行业特殊性。成体系的实训管理与设施,是培养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基本条件,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如今,企业已将“5S”作为现场管理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为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树立良好职业素养,在校就能体验和执行现场管理标准,提升实验室实训室职业氛围,让学生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厂的管理,在校实训过程中推行“5S”管理模式尤为重要,它是一种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2 明确实践性教学的任务与体系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职业道德、高技能型及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应在将如何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开拓专业视野、获得操作技能等方面作出安排。

2.1 课程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制订

教学计划是落实课程方案的纲领性文件。是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教学大纲很难做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体现。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及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应重视课程教学执行情况的反馈分析,对教学文件逐年进行滚动修订。

2.2 教材选用及设备的建设

实践最主要的资源与载体是教材和设备。一是优化教材,尽量使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教材、教育部规定教材,同时借鉴使用兄弟院校的优秀教材;二是鼓励老师对原有的教材进行更新和改进,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新内容;三是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和与企业联合撰写教材。

2.3 围绕就业确定专业培养方向

我系主要有机电一体化[(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模具制造专业、机械CAD专业、数控机床维修与维护专业等。应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及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进行专业定位,制订的培训方案应和行业领域范畴与发展前景相吻合。

3 实践项目教学在实训中的应用

3.1 项目教学模式的介绍

项目教学是由美国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的博士共同推荐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是当前国际教育界十分盛行的一种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是指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搜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是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是将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2 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而项目教学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项目完成实际的产品,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理解和把握专业课程的要求,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3.3 项目教学遵循原则

(1)引导学生角色快速定位和转变,营造模拟真实工厂。实训过程完全按照工厂实际操作流程,教学过程中要融入企业生产模式和工作方法,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学会诚实守信、整洁高效组织管理,树立质量和效率意识,以便日后更快适应企业的管理。

(2)在实训中,将项目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按项目组织和实施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提问,在答疑中引导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及时进行教案处理,使学生感觉到有东西可学,提高对专业的认识。

(3)后期评价,将以学生自评与互评为主,老师补充。针对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的评价,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过程的评价,发挥评价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

4 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实例

实习任务的确定,首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要循序渐进,引发其思考,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应项目提出实施方案要满足学生需求,满足大纲要求,符合职业培养方向。就钳工实训“小锤头加工”流程进行项目设计(如图1)。

图1

4.1 分析教学大纲确定项目设计

任务提出后,依照项目作为教学中心,所有内容紧靠大纲,将各个知识点都融入到项目当中,学生通过项目培训后知道自己所学内容和知识点。可以了解自己胜任工作所具备的技能,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可引导独立完成任务的任务。

4.2 项目初期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确定工艺方案,根据技术要求查阅《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术测量》、《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及相关技术资料,分析加工零件的特点,确定加工工艺,掌握材料的性能确定加工工具和刃具。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 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可让学生提前预习相关专业课程和巩固所学专业基础。

4.3 项目实习阶段

学生在接受工作任务后,根据老师安排进行分组,同时要了解工作场地的环境、设备管理要求,穿着符合劳保要求的服装,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且案发钳工的相关知识及小锤的加工工艺步骤、会使用工具和量具对零件进行测量,团队协作完成图样分析及工艺步骤的撰写工作。在实训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问并进行更正,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对于一些典型问题和共性问题,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讲解,督促学生改进。对于实习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全班表扬,激发学生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动手和质量控制能力,完善操作技巧,高质量完成任务。

4.4 检查与评价

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采取自评、互评、教师总结等从整个加工过程中个人表现及完成项目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有问题的产品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实训,学生总体素质提高,在实验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为今后目标指明方向,在这样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技能,还完善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培养目的,让学生尽快融入到企业中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柏榉.论高职院校语言室的管理与维护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1).

篇(7)

一、引言

国务院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在2002年就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延东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讲到:“职业教育要探索校企、校农合作有效机制,使学校真正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种种,都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要有一支既掌握深厚的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本校于2010年成立了实训处,坚持“以人为本、强素质、重技能”的办学理念,从规范实训教学工作细节入手,以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职业教育新思路。成立以来,共建立钳工、机械加工、电子、电工、PLC和单片机、财会、语音室、经贸实训基地、机械制图室、计算机、汽车模型、物流等13个专业技能实训室,与18家企(行)业进行校企合作,已组织钳工、车床、数控、电工电子类等技能实训近千人次,组织学生考证通过率达95%以上。但是,经调查,笔者感觉到本校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状况仍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为此,本文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经验为鉴,立足本校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状况,分析其不足及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设对策。

二、本校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本校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现状调查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办学点(本文数据截止2012年9月)现有专任教师139名,其中专业课教师71名,具有双师型资格的专业课教师有23名。现有全日制学生2422名,开设机电、机械、数控、工程造价、汽修、会计、物流管理等专业。

目前实训指导教师有23名,其中有双师型资格的19名。具体情况见下列图表:

(二)本校实训指导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教师总量不足,生师比偏低。

本校未达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中的有关规定,即高职院校的合格等级生师比应小于或等于18:1,优秀等级生师比小于或等于16:l。另外,此处统计的学生数仅指全日制的在籍校本部学生,不包括校外办学点及非全日制继续教育生源,如若把这些学生计算在内,则情况更为严重。并且,本校实训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只占专任教师的16.5%,生师比更加偏低。

2.实训指导教师来源单一。

本校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刚从课堂里走出来,就走上了讲台,缺少实践教学的经验,在进行实训指导时显得捉襟见肘。

3.实训指导教师结构不合理。

本校的实训指导教师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分专业不平衡,队伍偏年轻化,高职称、高学历比例偏低,其中具有“双师”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也大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能力、现场教学能力都处于弱势。

4.实训指导教师接受培训环节薄弱,培养渠道相对贫乏。

实训指导教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自己首先要拥有对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或深刻体会,这样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才能使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做到有效地结合,使学生在知识接受的过程中,能对现实企业的经营状况多一份感性认识。然而调查到的实际情况是校企合作的职教体制尚未形成,产教结合的教育模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部分企业不愿意接受教师参加顶岗生产实践,使得教师参加实践的场所难以保证。另外,办学规模的扩大导致超负荷工作状态,培训经费来源不稳定,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一切都使得实训指导教师在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上的不断提高受到影响。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借鉴

南洋理工学院是新加坡一所卓越的国际学府,是新加坡乃至发达围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突出代表,该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招聘与考核、发展平台搭建、培训与开发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可供我们同类院校借鉴的宝贵经验。

主要表现在:

一是立足高职院校实际需求的招聘、引进、考核教师的成熟机制。该院80%的教师,都曾是企业的经理或业务骨干,这些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保证了“教学工厂”“综合科技教学”的成功实施。并对已招聘的教师实行合同制管理,首聘期限为2年,第二个合同期限为3年,一般要签3次合同、且表现特别优秀的教师才能被长期雇用。

二是提倡职业无年龄的终身学习理念,并积极组织搭建学习平台,以便学院教职员间分享知识、交流经验、探讨心得。

三是多手段、多渠道地重视教职员的培训和开发。其中在工作中培训独具特色,且效果显著。学院建立了体现学院特色、优势的教学模式——教学工厂,即一种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并与学校教学有效融合,形成学校、实训中心、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为留住好的师资,学院还坚持“六超越”培训原则,即超越现有工作经验,超越现今的职位,超越现在所处的部门,超越现今状况,超越理工学院之外,超越国土。

四、对本校的启发与思考

(一)准确定位高职教师,多渠道、不拘一格地吸引实训指导人才

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这也是南洋理工学院获得成功的关键。职业教育的师资,应同时具备教育家、工程师和高级熟练工人三种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本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在观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盲目追求高学历教师,向追求“双师型”教师转变;二是追求从高校引进毕业生,向主要从行业引进师资转变;三是从重视引进教师,向重视培训教师转化。

(二)调整师资结构,加强“双师型”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本校不太合理的师资结构,一是制定相关政策,多渠道引进“双师型”教师。在科研经费、薪酬奖励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优 秀人才,以保证新增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满足特色教学的需要。二是加强校本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一线教师考取双师资格。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科技服务与开发,参与或承接企业的科研项目,不仅要满足企业现实的需要,而且要走在企业的前面,超前研究,超前培训。三是全面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学校应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或实践。四是加大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聘请实训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力度。五是鼓励一线教师转岗任教相近学科。由于学院的专业设置是动态变化的,有些专业教师面临着课务量少甚至没有的困境,学院出台政策鼓励这样的专业教师积极进修,转岗任教。

(三)搭建“以师为本”的终身学习发展平台

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建立一套具有鲜明特色、行之有效、规范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和质量保证体系。最根本的是要确立“以师为本”的出发点,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是校本学习, 组建“以老带新”学习型小组;二是校外学习,亲身参与企业环境中体验实践操作;三是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搭建制度平台,用制度保证培训管理和培训结果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兰成琼.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教育与职业.2009(11)

篇(8)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侧重点之一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安排实习实训的目的就是结合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并熟练本工种的操作技能,它是培养和造就技术应用型人才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关键。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有何规律可循?教师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能?采用何种措施来实施教学?笔者现总结长期从事机械加工技能教学的经验,就中职学生操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指导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技能以及实习实训教学目的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操作活动方式,是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操练而形成的近乎自动化了的动作。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学生在进行生产实习实训操作后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是动作技能,简单地讲就是他的肌肉运动;而在生产实习实训中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的抽象认识活动,即通过学习在头脑中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是心智技能(即智力技能)。技能还包含了技能的初级阶段(即初步形成阶段)和技能的高级阶段(即形成熟练技巧阶段)。实习实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动作技能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稳定性,以及心智技能的敏捷性、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从而达到技能的高级阶段。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根据技能形成的过程和特点,总结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采用相应的练习措施和教学方法。

技能形成过程及实习实训教学方法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善于动手,更应善于动脑。因此,要有效指导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教师不仅要清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认知技能的获得过程,也要懂得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与特点。从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到熟练掌握技能技巧的高级阶段,一般又分以下三个阶段,教学中应根据不同阶段,分别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措施。

掌握局部动作阶段从技能的运动结构看,一个完整的运动系统由许多局部动作联合而成。如钳工操作技能中的锉削运动,是由两手、躯干、腿部、头部等各个部分的运动组合而成的。刚开始练习时,学生两手用力不协调,身体的运动也不协调,整个锉削运动完成得很不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把整个锉削运动分成“准备、行程、结束”三个小阶段,从这三个阶段出发,先给学生讲解三个阶段的各自动作要求及其内在联系,同时通过示范,使学生在脑子里对锉削形成一定的心智认识,然后再通过不断练习将三个阶段的运动真正联合起来,形成完整、正确的锉削运动,最终掌握锉削的基本技能。

技能的交替阶段技能的交替阶段是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用高一级技能代替低一级技能的过程。如在钳工实训中,技能的交替阶段就是学生由单项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代替技能的初步掌握,钳工操作技能的综合掌握代替单项技能的掌握。但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技能的迁移与干扰现象,如学生在掌握锉削技能后进行锯割技能的练习,由于锉削时站立姿势与锯割站立姿势一样,便促进了锯割技能的形成,这就是技能的迁移。它是已经掌握的操作技能对新技能形成起积极促进作用的有利现象。在锉削技能对锯割技能产生迁移的同时,由于锉削时两手用力方式与锯割时两手用力方式不同,学生在锯割技能练习时受到锉削时两手用力方式的影响,又会给新技能的形成带来困难,这就是技能的干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技能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应予以高度重视,在制定技能训练计划时应保证学生对一种技能牢固掌握后再安排新的技能训练课目,尽量避免与新技能训练课题同时进行。同时,在讲授新技能训练课题时,教师应把学生已掌握技能与之相比较,把新旧技能的联系与不同讲清楚,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已经形成的技能更好地迁移到新技能上去,并尽可能地避免技能间的干扰。

技能协调完善阶段主要指学生在参加本工种实习实训过程中,对本工种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掌握和运用阶段。在此阶段,随着训练课题的复杂化,完成课题的活动结构与完成单课题的活动结构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因而学生常会感到技能的掌握变得较为困难。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训练的课题和时间上应有一定的数量保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讲解、多示范,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技能的活动结构,从而使学生的技能更加协调和完善。

实习实训教学中学生掌握技能的有效条件

学生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活动结构要发生变化,完成的方式、方法也应作相应改变。技能训练不同于简单的机械重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创造有效的练习条件。

要有明确的练习目的和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他的拓展能力和智力水平都会不断提高。否则毫无兴致地学习,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还达不到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发展技能教学的兴趣点,让学生喜欢去“做”,同时,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要给学生讲清练习的重要性以及目的和要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和“做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以促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有目的地练习。 转贴于

必须使学生获得相关基本知识和正确的练习方法在学生进行技能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讲清正确的练习方法和与练习有关的基本知识。模仿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开端,是学生获得间接动作经验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方式。比如钳工技能的锯割操作,教师首先要讲解、示范,包括正确的操作过程以及操作方式等的示范,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来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让学生的行动方式、动作映像得到检验、巩固、校正与进一步充实。因此,教师应多作示范,使学生获得实际动作的深刻印象,提高练习的效果和效率,避免盲目地尝试练习。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和启发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心智技能的提高。

实习实训教学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生掌握技能总是从不会到形成最后达到熟练。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能不切实际地一味追求训练课题的高难度和复杂程度,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教学要求,本着一要循序渐进,二要正确安排练习时间,三要适当的练习进度,四要以练习多样化的原则制订教学计划,使技能练习有步骤地进行,同时注意及时反馈每次练习的结果,使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练习情况,便于学生在日后的练习中扬长避短。

在学生掌握技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学生掌握技能的操练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应根据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先快后慢学生在练习一种技能时,刚开始技能提高速度较快,后来逐渐减慢。其原因是:第一,对某些技能,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时兴趣较浓,注意力集中,练习也很投入,所以技能提高速度较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兴趣减弱,注意力也不再那么集中,甚至对练习感到厌烦,或者对已取得的成绩产生自满情绪,练习效果就不太明显了。这时,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调节学生的练习方式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克服自满情绪。第二,在学生进行技能练习时,练习内容中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比较熟悉,所以在练习初期效果较好,当随着练习的深入,学生可利用的经验逐渐减少,练习显得越来越困难,学生的技能提高速度也就减慢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熟悉的练习内容,教师应多讲解、多示范、多指导、多总结,并注意练习内容间的衔接性。

先慢后快在学生掌握技能过程中,特别是在综合掌握多种技能时,在练习初期由于学生对练习内容不熟悉,或者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强,都会造成学生的技能提高速度出现先慢后快的现象。教师应采取措施使慢的过程尽量缩短,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应的工艺知识,在增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注意安排一些对学生提高技能综合运用能力起促进作用的练习内容。

篇(9)

摘 要:职业教育已越来越重要,国家已从各个层面反复强调职业教育是未来工业的基础,十二五出台了许多政策来发展职业教育,中职和高职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制造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产业工人,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缺少合格的人才,特别是具有高技能水平的。职业教育可以为工业提供大量的蓝领技术工人,国家的再次腾飞离不开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

关键词 :职业教育;人才;蓝领

作为培养“蓝领”技术人员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不仅是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给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动手实践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吃苦耐劳、敬业的职业精神。如何培养合格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要解决的问题,我觉得培养合格的蓝领工人首先要把实训基地建设好。

1 制度、经济建设

首先在制度上进行保证,出台各项制度规定在政策上很好的保证项目能够很好地开展下去,其次在经济上强力的支持,保证各项经费的来源。

1.1 建立各项制度

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专职教师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资产清查管理办法、学科专业带头人评聘管理办法、教材建设管理办法、理论教学管理办法、实训中心设备管理办法、实践教学管理办法、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资产清查管理办法、教科研管理办法。

1.2 投入稳定的办学经费

学院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有江汽集团公司拨款和学院学费收入、校办企业经营收入;现学校财务经审计完全符合财务法律法规,运行质量良好,资金充裕,学院的后续办学经费也具有切实的政策、制度和实体经济保证,具有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

2 师资力量建设

2.1 建立严格的专职教师聘用体系

学院根据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定期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选拔表现优秀、具备教师潜质的技术人员安排到学校任专职教师,高标准、高起点、理论与实践结合,保证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2 不断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走出去,请进来

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学校按计划选派优秀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为拓宽教师视野,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类教研活动,进行学术交流,保证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同时请一些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提高大家的教学水平。

2.3 大力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根据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学校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取得一到两门中高级以上操作技能证书。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企业优势,组织教师参与公司的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和生产实习,参加省市组织的师资培训,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师资的综合素质,成为教学及教改的中坚力量。

2.4 建起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资源共享,兼职教师大部分选自集团公司具有多年工作经验、较高的技术和技能水平的优秀员工,兼职教师队伍理论知识精深、实践经验丰富。学校每学期还根据教学需要挑选合适的技术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将其教学效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这不仅有效激发了兼职教师教学积极性,同时也使我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得到较好的融合。

3 实训室建设

3.1 校内实训室建设

①成立物料再利用实训室,具备车床、铣床、气割设备,可以对各种型号的板、管等各种材料进行加工,也可以对焊接后的板材再进行二次加工。②成立二保焊实训室,可以实现二保焊各种实训的操作和演示相关实训。③成立电弧焊实训室,可以实现二保焊各种实训的操作和演示相关实训。④建设点焊、凸焊实训线,可以模拟在公司的点焊和凸焊的操作训练。⑤建设拉伸实训室,购买万能试验机,可以操作拉伸试验,用于教学试验等,也可以用于点焊的撕裂试验。⑥建设金像检验实训室,具备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来检测材料的硬度。具备显微镜、切割仪,来观察金像组织。⑦建设钳工实训室,具备50个钳工实训台,3台钻床,1台砂轮切割机。

3.2 校外实训室建设

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建立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江汽股份、安凯股份等15个子公司均为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实习后经考试、考核达到教学目标并经过公司安全管理部、生产实习车间和生产班组的三级培训后签订师徒合同,进入集团公司的相关单位生产实习。

3 校企合作教学

3.1 订单式培养方式

首先与学校合作的公司下达人才培养需求的订单,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再根据公司的要求和学院专业设置和相关专业实力,订单进行逐级分解,由相应的系部与公司单位共同开发相应的课程,并签订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或合同书。学生从进校开始,就直接进行相应的培训,制定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实践计划,并加强双方的互动,与企业在一起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用人单位要求的理论知识、企业文化要求、技能水平要求,并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培训教学,企业负责一定的培训费用,学生的薪酬,学校相应的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工作。学校与企业要在起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让学生认同企业,以企业为家。

3.2 企业岗位实习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8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钳工虽然是一种古老传统的工种,但在工业生产中却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作用,例如:机械维修、模具制造、机器装配等都离不开钳工操作。虽然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有些钳工工作还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通过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一步提高钳工实习的教学质量,以适应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的需要。钳工作为传统训练最基本的一个工种,我们利用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在钳工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使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早在70世纪90年代,我们就开始了教学手段创新的改革。通过10多年教学手段改革和逐步创新,我们从开始的粉笔加黑板以及挂图的传统教学方法,到电视教学片渗入教学,逐步演化到编写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创新、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充分利用等方面,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1.1 运用现代教育和多媒体技术,提高钳工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钳工实习教学经历了传统课堂教学、电教录像片和多媒体课件教学三个阶段。目前我们普遍采用的是多媒体课件教学。由于工程训练内涵丰富、涉及面广、量大,分配给钳工实习的时间有限,因此,在以往钳工教学中,单纯利用黑板、挂图及实物教具,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钳工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要领向学生一一展示。而电教录像片,放映速度很快,有的重点、难点一闪而过,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和记忆。

近几年,我们钳工陆续开发、制作了多部有关钳工实习训练的多媒体课件。包括“钳工概述”、“锯割”、“锉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套丝”等多媒体教学课件,这些课件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编排流畅、图文并茂。在钳工实习教室里安装了电脑、投影仪和空调,变成多媒体教室,上述课件得到了充分利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手段不仅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进而促进学生的钳工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点是直观、快捷、生动、形象。在同样的时间内讲课内容要比传统授课方法多很多,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投影大屏幕,集形、声、动、静变化于一体,使钳工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迎刃而解。讲课时,我们打开配有解说的影像、动画或对静止画面讲解,与学生互动交流,我们讲的透,学生也听得津津乐道,教学效果大为改观。

1.2 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最大化的为钳工教学服务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量具实物体积小,刻度密,讲解后学生听得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后来我们利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将我们经常使用的量具,如: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尺、千分尺等建模成立体图,标注上刻度,讲解时可以将计算机输出界面上的图形通过投影仪显示在大屏幕上,通过放大、缩小 、旋转、局部放大、透视、剖面、拉伸等动态展示,使得钳工课堂教学质量大大提高(见图1)。另外,我们还将基础训练时加工的手锤也建成立体仿真模型,这样讲解时得心应手,我们讲得清,学生也听得明白。

为了使钳工装配课内容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提高钳工装配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将计算机输出界面投影在大屏幕上,课前将需要装配的零件全部单独建模成立体仿真图形,上课时通过Solidworks设计软件把各个零件单独调出来讲解其构造及用途,(利用透视图、线架图、消除隐藏线、上色、剖面视图、旋转、局部放大等特性)然后利用三维动画仿真演示功能模拟装配(移动、旋转、插入、爆炸等命令),用动画控制器可以反复播放拆卸全过程(爆炸过程),这样使学生获得清晰的直观的形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使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装配课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见图2)

2 教学手段的改革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途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从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入手,以便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求知识,从而达到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目的。

2.1 开设钳工创新实习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由于金工实习长期采用以师傅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许多学校多年来钳工教学均采用榔头作为模拟实习产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年来一直没有多大改变,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将自主创新环节融入钳工训练项目中,让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敢于创新,通过自己设计、自己加工出了各种精美别致的小零件,形状各异,增强了同学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创新设计、创意制作给传统工艺的基础训练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对他们创新要求也不一样,机类专业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通过组织他们参加工科院校创新竞赛,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大的创新思维空间。在产品构思、材料选择、加工工艺选择等方面,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作品,对学生工程培养是重要的。并且通过展示学生的实习作品,激发其实习的兴趣。实习成品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可留做自己钳工实习历程的永久纪念,或作为礼物赠送给朋友。将钳工创新优秀作品在展柜中展出,可激发学生成就感,以此作为学生圆满完成钳工实习的动力,对实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并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使每年来参加实习的学生在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学习兴趣、实践能力诸方面都获得了提高。现在学生对钳工实训的满意度相对于以前大大提高。

2.2 产学研相结合

工程实践教学最好以真实的产品作为背景,这不仅可以极大的开阔学生的工程视野,切身感受产品的生产工艺,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工程训练结合生产更有利于人才设备的优化重组和实习基地的自身建设,有利于实践教学的改革、深化和提高,有利于教学管理和教学人员的培养、提高。以往那种简单的金工实习模式,那种手工业作坊式的训练,那种以看录像代替操作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我们实习基地有一个较大的生产车间,给“真刀真枪搞实习,教学生产双丰收”创造了条件。当然,钳工训练在结合生产的过程中要考虑合适的产品,首先产品要合适学生训练的课题。

实践证明只要目标明确,措施得当,管理科学,结合产品,安排工程实践教学是可行的,科研工作的开展和以适当的产品带劳动促进教学,对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师资队伍学术水平和工程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和实习基地是双赢的。在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中绝大多数同学是非常向往这种模式的,是持肯定和赞成态度,而对没有生产背景的训练普遍感到遗憾和不尽兴。

2.3 开办暑期钳工考工等级证书培训班

我校作为一所工科大学,主要为国防事业和船舶工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为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大学生钳工专业技能,我们在暑假期间继续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钳工等级工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学生通过技能鉴定拿到劳动部门颁发的钳工中、高级工等级证书,技能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 结语

让学生进行金工实习,都是为了将来让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所以要提高金工实习的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金工实习的兴趣。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积极参与实习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让我们行动起来,给学生创造一个更有趣更宽松的环境,尽可能地发挥同学的潜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钳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工种,创新空间非常大,虽然苦点、累点,只要你肯动脑筋,克服种种困难后,一定会有收获。

上一篇: 暖通设计论文 下一篇: 拆迁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