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级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1: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筑工程中级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建筑工程中级论文

篇(1)

首先,不得不承认,通过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刺激,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由此也带动了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生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这样快速的发展,却没有适合的管理体系相配合,导致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一些施工机械的生产厂家没有相应的生产资质,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来生产施工机械,即便生产硬件水平足够,但整体缺少必要的管理体系,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软环境以及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这类家庭作坊制造企业参与到建筑施工机械生产的各个方面。不论是零配件或是大型设备的生产和整体机械设备的组装调试,都不能规范的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仅仅通过低廉的价格来占领和破坏市场。而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或是施工机械租赁企业仅仅片面的追求利益,不顾产品的质量和生产企业的资质,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施工机械进行施工或租赁给其他企业,使得各种安全事故频繁的出现。由于恶意的竞争压价,使用不合格的机械产品,导致塔式起重机出现倒塌的现象,又或者是施工吊篮的升降索断裂坠落。

其次,建筑工程施工使用机械管理混乱也是出现工程事故的原因之一。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仅仅注重生产效益,不注重安全生产,使得施工现场的管理也差强人意。只单纯抢工期进度,不依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求进行施工,不能遵守安全人员的专业指导。更有甚者,使用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的无证人员上岗工作,工程监理又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得很多本不应该出现的危险演变为事故。一部分施工机械租赁公司为了自身的利润,出售出租不合格的施工机械,而现场的使用也仅仅是使用,并没有维护和保养的意识和能力。经过使用不能正常使用的施工机械进行报废或维修也没有必要的监督和管理。缺少良好的现场管理必然会造成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隐患,导致事故和经济纠纷的出现。

2加强行业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为加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行业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施工机械销售和租赁市场,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机械使用安全的管理,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确保建筑工程机械行业能够在行业的变革和发展中形成新的有序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新时期行业特征,就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机械由生产到销售整体产业链的监督和管理。首先,应该从制度政策入手,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发挥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管理和引导作用,通过管理部门的加强监督以及建立良好完善的制度。杜绝一些生产使用方面的陋习,真正发挥施工机械的作用。

还应该切实做好施工机械市场的准入管理工作,对于施工机械的生产企业和租赁出售企业都应该严格管控其资质,没有相应资质不能从事相应业务,这就可以在入口上保证施工机械的基本质量。还应该加强施工机械行业的公示和退出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企业不断进行革新,加强自身的建设。行政和行业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对行业市场中存在的不合格企业进行处理。现阶段来说,租赁销售企业因为经常活跃在行业中,受到的关注较多,管理也比较严格。而反倒是生产企业在监督和管理上较为缺失,对于生产企业家庭作坊式生产,不能良好的控制,使得大量质量没有保证的施工机械流入市场。

其次,要在行业中建立信用等级制度,加强信用评级和信用公开的管理工作,对于促进行业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助力,不仅能为优质的企业和厂商扩展业务范围,更可以防止不合格施工机械流入市场。企业的信用评价应该以企业生产或销售租赁的施工机械的性能,服务质量以及生产中的实际效果为依据,这样有利于行业自身的进化和发展,可以清退一部分不合格的企业,也能促进各个企业的良性竞争,将建筑施工机械行业整体的风气和行业素质提高到新的层次。

第三,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加强生产工人,施工机械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保养人员的业务学习,实行从业准入和清退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培训,对于考核不合格,或无相应资格的从业人员坚决清退。现阶段,部分建筑施工机械生产企业缺少技术工人,家庭作坊生产的施工机械大量流入市场。还有一些建筑施工公司违反制度,使用无证或不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工人操作施工机械,超时超负荷工作,这些都为建筑施工留下了安全和质量的隐患。针对这一现状,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制度,对施工机械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实行人员登记和审查制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第四,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的管理,杜绝不合格的施工机械进入建筑市场。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的管理涉及的范围广难度大,不仅仅包括建筑机械的生产和销售,还包含建筑施工机械的组装调试、使用中的维修维护、施工机械的更新换代等等。所以需要建立施工机械的档案,从施工机械设备生产开始,就要建立设备档案,追踪施工机械的流向,记录施工机械的操作工人,维修维护情况,机械运行性能记录等等技术指标。为了避免不合格或已报废施工机械继续在建筑施工上使用,就要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以保证在施工中使用的都是性能优良,状态正常的施工机械。这样就可以确保不因为施工机械的原因造成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管理部门要组织技术专家,定期巡查施工机械的使用情况,严格遵照技术标准,清退带有隐患的的设备,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篇(2)

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强烈依靠自然环境、能源供应和社会基础,想要更快地完成全面小康的建设任务就必须倡导建立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和谐发展的新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建筑节能技术是建筑行业顺应历史进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等综合需要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对于建筑物、建筑行业和社会进步,建筑节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是当下比较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是利用保温板材为主要结构,以固定、连接器件为辅助材料,在粘结剂和膨胀剂的作用下综合形成外墙的保温系统,进而达到保温和节能的效果。建筑外墙保温技术还对建筑物起到了保护和美化的作用,由于保温系统的存在,降低了外墙受到的自然变化影响、抵御了各种侵蚀,并由于保温材料的装饰作用还可以起到美化建筑外墙和提升建筑整体艺术表现能力的作用,可见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综合效应与作用。高品质的建筑外墙保温应该结合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应用的经验,在明确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种类和优点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展开技术和运用的探讨,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细节上确保建筑外墙保温施工的质量。

1、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种类和特点

1.1 建筑外墙内保温技术

建筑外墙内保温技术是在外墙的内侧使用保温砂浆、苯板等材料,从而确保建筑的节能保温效果。建筑外墙内保温技术具有施工方式简单,建设速度快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隔热体系稳定性不足,影响室内装修等缺点。

1.2 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

建筑外墙外保温是只在外墙的外侧使用隔热材料、固定材料和胶合材料形成保温系统,确保建筑保温效果的技术。建筑外墙外保温具有应用范围广、不破坏主体结构、保温效果良好、优化室内环境效益明显等综合优点。

1.3 建筑外墙内外混合保温技术

建筑外墙内外混合保温是指根据施工和建筑特点的需要,对不同位置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分别应用内外保温措施,达到保温效果的技术。建筑外墙内外混合保温技术的优势在于不但可以确保建筑节能的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外墙保温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2、建筑外墙保温施工的要点

2.1 建筑外墙保温施工的工艺

基础清理和找平控制线布控安装、找平底端托板檐材料工具准备配粘结胶浆粘贴翻包网格布粘贴苯板检查校平填塞板缝打磨找平安装装饰线条(用苯板制成)或分格缝钉锚固钉保温层验收。

2.2 粘贴聚苯板的施工要点

粘贴翻包网:在以下部位粘贴翻包网,并进行密封防水处理。门窗洞口周边、预留洞口、女儿墙、勒脚、阳台、雨棚等,变形缝及基层不同构造不同材料结合处。以上部位称为系统终端。翻包网格布要求压入聚苯板两面均不少于100mm。点框法粘贴聚苯板:用抹子将拌好的浆料均匀的涂布于聚苯板四周,空白处均匀的涂布若干灰饼,然后将聚苯板按预定的位置对位,并均匀用力按压,随时检测垂直度、平整度,使聚苯板与基底粘结牢固、平整。

2.3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技术选择

首先,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应注意导热系数这一主要参数,挤塑板的导热系数为0.029W(m.K),聚苯板的导热系数为0.042W(m.K)。其次,保温层增强网的选择应该注意拉伸强度和应力分散的效果。最后,外保护层材料的选择应注意抗裂性和强度。

2.4 保护层施工的要点

篇(3)

Abstract: build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gineer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quality a direct impact 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Therefore,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work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article briefly outlines some of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focuses on several key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uilding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for the reference of my colleagues.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Important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不断提升,对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越来越重视。对此,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安装施工,保证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概述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涵盖内容众多,包括机械设备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仪表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电梯工程、通风空调与洁净工程、环保工程等方方面面,安装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主要是在建筑主体结构完工之后、进行装修之前进行的,工程施工期相对较短,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在施工过程中,要把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把握好机电安装的关键,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问题

现阶段,由于安装施工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建筑机电安装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操作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为了施工方便往往会进行违规操作,为建筑日后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举例来说,为了满足变配电所的可用性及维修性实际需要,相关的设计规范均明确提出对变配电所位置的设置,应该考虑“设备吊装及运输方便”。但是,现阶段部分建筑变配电的施工过程中,忽视变电设备的检修、更换方面的运输问题,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设计深度的不足导致设备可用性低

近年来,建筑电工产品市场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工产品不断涌现,增加了设备采购人员的工作难度以及错误的发生几率。这就对机电安装图纸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在进行机电设计之前,要标明所需设备材料的规格与型号参数,为业主和施工单位的设备采购提供重要根据。

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配合

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机电安装部门与土建工程部门之间往往沟通不足,,二者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不到位,导致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错漏问题,影响安装质量。

建筑机电工程安装要点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建筑机电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关键问题,保证安装质量:

充分做好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开始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图纸会审,充分掌握图纸并发现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进而从根本上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差错。还要注意在图纸会审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认真做好图纸会审纪录。

总的来说,要重点审查以下几点内容:

电气施工平面图与土建图等平面图是否相符;配电系统图与平面图之间的导线管径、根数的标注是否正确;电器设备位置、尺寸是否正确,轴线与设备间的尺寸是否存在差错,设备与建筑结构是否相符;图纸的设计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规范以及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是否完善了安全用电措施。

第二,电缆敷设要点

为了保证安装质量,在电缆敷设之前要对电缆型号、规格进行严格的检查,查看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明确电缆外观无损伤、绝缘良好,并且进行超潮湿判断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为了保证日后使用的安全,要确保电缆封端的严密性,根据相关要求进行绝缘测试。在进行敷设时,还要防止出现交叉现象,保证电缆应排列整齐并采取措施加以固定,还应设标志牌,尤其是直埋电缆沿线和其接头处。

要遵循由上而下的原则分层设置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和弱电控制电缆,如果电缆与控制电缆敷设于同一侧支架,则要将力缆放在控缆上面。

在制作支座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并且保证制作人员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在开始进行制作前,要对电缆绝缘状况、有无受潮、零部件是否齐全等进行严格查看,杜绝先天质量问题。在室外制作电缆头还要注意天气条件,通常应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并且要采取措施防止外来污物影响质量。

篇(4)

2施工现场的绿色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实践当中,施工现场的绿色管理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1)扬尘的绿色环保化处理。若施工现场存在较为严重的扬尘问题,则会给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通常情况下,扬尘的处理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是可适当在施工现场洒水并配合清扫,确保施工地地表的清洁,但不应使用自来水等水源,从而避免水资源浪费。二是若施工出现土方,应当将其集中放置,并使用薄膜覆盖,防止出现扬尘;若土方所在区域地表,则应当配合种植矮小植物巩固土壤环境;在运送土方时,也应当避免出现扬尘,在车身配合采用遮蔽措施。此外,也可以尝试使用专用管道或者设备运输建筑垃圾。

(2)固体废弃物的绿色环保化处理。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固体废弃物,而一般处理措施是将其直接运往城市附近的大型垃圾处理场,但从城市环境整体角度出发,存在环境污染隐患,这就需要改进处理措施。通常情况下,应当优先将固体废弃物分类集中摆放,若施工需要开挖土方,则应及时回填。

(3)废水废气的排放。针对废气的处理,应从减排角度不断优化,一方面,应当严格要求施工地车辆及相关设备机械的排放量,采取妥善的控制措施。另一方面,若施工地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或其他重要区域,则取火不应使用木材等易产生大量废气的材料。此外,还应为建筑焊接等施工环节配备相应的专业处理设备,避免其废气中带有大量粉尘。针对废水的处理,一方面,应该在施工地周边区域开挖临时的排水沟,并定期清洁水沟,确保其排水顺畅。另一方面,若排放的废水污染物较多,则应当采取沉淀等处理措施,避免其给周边土层造成污染,尤其是污水以及建筑实验养护用水,必须得到妥善处理。施工地的临时厕所与厨房,也应该相应建设有临时化粪池及油污处理池。

(4)噪音污染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地的噪音,同样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一方面,应妥善配备良好的隔音设备,在关键区域设置噪音监测点,对其进行动态化监控,若存在噪音超标问题,则应该及时根据施工情况,采取妥善处理措施。另一方面,如果施工处于夜间环境,则更需要妥善管理噪音,应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先进的低噪音机械设施,并定期进行养护,使用砼泵设备时,应配备相应的隔音屏障。此外,混凝土浇筑以及木板房在施工时,均需要采取妥善的噪音处理措施。

(5)资源节约化管理。一方面,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减少能源资源的损耗,尽可能使用高效率、低能耗的机械设施,并提高电、油、气等能源的使用率,应优化施工设备的能源消耗结构,积极主动采用具备良好可再生性的能源,并针对建筑施工能耗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应当结合施工地所在区域,调整施工技术与工艺,尽可能多采用新型材料,并在材料的运输及应用时减少消耗。另一方面,应当有效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针对施工所消耗的能源制定严格指标,确保资源有效利用率全面提高,通过配合采用监控措施,强化对能源消耗的管理。

篇(5)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建筑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其具有工程规模复杂多样;经久耐用,使用期长等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特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也具备现代规模的管理体制,但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控制问题的出现并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2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的进度控制方面

工程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的施工设计来全面地管理工程建设,确保进度、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工程进度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包括:

(1)影响管理的因素较多,工作落实不到位。施工的环境情况、工程本身的管理情况、劳动力状况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同时有影响的还包括物资供应情况和计划的变动等等。会由于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因疏忽而出现问题,而使整个工程的进度受到影响。

(2)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成本密切相关。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理论进行分析,加快工程进度就会加大投资成本的力度;只注重工程质量,进度反而会降低。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管理人员经常会疏忽,不能很好地权衡。

2.2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大部分作业是在高空露天下来完成的,因此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是首要的,尤其是那些危险性很大的作业,出现事故的概率很高。建筑工程的危险性仅次于矿山,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很严重。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让建筑工程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

建筑工程近年来在施工中不断的发生触电、人员受伤以及高空坠落等事故,这样的事故一般是由人为的操作失误和环境的客观危险性造成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后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意识浅薄等因素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3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工程管理方面还未能做到规范化,与国际的项目管理还没有接轨,法律体系还是不健全、不完善的。施工和监理都没能有效地与工程项目管理之间建立起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没有相应的工程管理工作手册,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还比较落后。

2.4 建筑工程管理总体水平较低

建筑业支撑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建筑业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建筑工程管理,目前人们具备的工程管理意识比较浅薄。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很缺乏,尤其是懂技术、懂法律、懂工程经营的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除此之外,存在很大一部分专业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务工,管理他们需要投入很多精力,这制约着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说现在建筑行业缺少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管理团队,总体管理水平比较低。

2.5 工程质量管理的常见问题

(1)质量管理的体系还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原有的旧体制上进行改善的,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该体制不太适应现代新的运行模式下的工程管理工作,管理的局面也很封闭,监督体系也够不完善。

(2)市场准入制度管理在建筑工程行业存在很大漏洞。市场准入制度松懈的现象在很多地区都存在,经常出现承包方虚假的的资质问题,违反市场规定进行超范围的承包工程等,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3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措施分析

3.1 解决工程进度中问题的措施

(1)要有一支高效、科学的工程管理队伍。如果是一些工作效率低下和没有团队意识的人员加入到项目管理团队中,会造成人员的流动比较频繁,从而会影响工程的进度。所以,在接到项目时,要选择一支高效、团结的队伍;跟踪工程进度,将责任分配到个人;制定员工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让工程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

(2)在实施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应制定其它的计划。进度计划是进度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其好坏程度都关系着工程后期各项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承包方应该在建筑工程开工前就拟定好一份详尽的进度计划表,对劳动力的利用、资金的周转和材料的供应等等相关内容按照计划合理分配,确保工程按计划开展。

3.2 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问题的措施

(1)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员不仅对工程进行日常安全检查,还要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要将责任和安全落实到个人,对他们实行定期监督,让安全隐患从根本上消除。

做好安全宣传工作。一般应在工程的操作现场,对工人开展知识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方面的宣传工作;为确保现场稳定的作业程序,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手册开展工作。在面对危险性比较大的工作时,派遣经过严格的业务培训的员工上岗;在工程开工之前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技术安全工作实施书面交底。

3.3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我国在建筑行业方面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并进行有效实施来确保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还需有在原有的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里增加新的法律法规,对管理的范围要硬性规定;专业的工程管理要强制推行;项目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要进行严格地考核。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4 强化建筑工程管理意识

在建筑行业的项目管理中,融入了很多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改善投资效益等方面工程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社会进一步的了解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要做好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职工的知识培训和灌输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从整体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同时作为高级管理层更要加强学习,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3.5 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措施

首先,建立一个规范化的、科学化的质量管理体制。在工程的质量管理和企业的各项职能之间形成一个有法可依、相互协调的一个整体系统。各个环节进行密切的结合,从点到线再到面,将责任和问题落实到位。

其次,加强工程管理者和操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质量工作放在首位,遵循“谁主管就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再次,强化市场准入的原则关。在同时具备国家规定的注册证书、拥有高技术专业的操作人员和先进的设备等条件时,工程工作才能开展。与此同时,承包方还应该有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在资质等级范围内开展工程。

4结论

建筑业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工程管理工作变得日益重要,人们对工程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着:工程进度的制约、工程的安全隐患、管理意识浅薄和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等等很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质量管理和注重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措施,切实的将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随着市场的开放,我国的项目管理也应向国外先进国家的管理水平看齐,不断改进管理的方法和制度,迅速提高我国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阙树兴.对某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和施工技术管理措施的探讨[J].华章,2010(9).

篇(6)

20__年国家出台了《招标投标法》,对规范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对于腐败这个“顽症”来说,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和土壤。近几年我国建筑业飞速发展,而《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的制订的时间较长,从现实情况看,一些招投标参与人员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善于打“球”,有的还公然违法违规,采用各种办法规避招标、恶意串标、围标等等,使腐败行为变得更加隐蔽,甚至在形似招投标的掩盖下,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这些问题虽然有其顽固性和复杂性,但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我国现有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仍有其空白和薄弱环节,我们的监督还不能完全到位。因此,需要完善招投标相关的法律体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一)、应注重约束业主行为

可以通过增设规范业主的一些条款,如细化标段划分标准、规范询标程序和内容、加强对邀请招标的管理等,来强化对业主市场行为的监管力度。

(二)、强化监管职能和监督机制

通过增设条款明确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的范围。针对当前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中的规避招标、资格预审、评标、中标等环节可能引发的腐败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插手和干预国有投资工程招投标活动等重点问题出台有效的条款进行限制。明确规定政府工程、社会工程、私人工程实施分类监管,着重把条款放在如何把政府投资工程管到位、管出成效。

(三)、增加细化的市场运作操作条款

包括如何在招标环节、在工程发包环节遏制住违法转包、违法分包问题;明确评标专家的选择、职责及管理;加强招投标的程序和过程管理。

(四)、是明确落实招投标各方主体的行为责任,增加法律责任的可操作性,尤其是明确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区别及处罚标准,加大处罚力度。

二、通过制定补充性法规弥补现有法律的不足

在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应该制订一些与之配套的操作细则,尤其是对法律界定相对模糊的环节,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招投标管理实践,出台相应的监管法规以弥补法律的不足,如工程标段的划分规定、无标底招投标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配套操作细则、低价中标相关配套措施等,特别是评标过程中合理低价问题。可建立招投标保证金保障制度,建立招投标各方主体市场信用体系,以及标后合同管理及审计跟踪监督等具体细则。

目前全国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颁发了《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这些市场管理条例都把招标投标列为重要内容,有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了《建[20]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例》。在这些地方性法规出台后,地方政府还应制定与之配套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报建、招标、招标申报、招标文件及标底管理审查,开标、评标、定标、百分制评标等方面的管理规定。这些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颁布执行,构筑起各地招标投标的基本框架。

三、调整招标监管机构完善其职责

国内现有的招投标监管机构一般都是各地区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集监督和管理职能于一身,对很多的建设项目而言,尤其是政府投资工程,这一“双重身份”的监管机构很难公平公正地行使其职能。科学的监管方式应该是将监督部门和管理部门分设,目前情况看,有必要单独设立独立的招投标监督机构,对招投标管理部门来讲也是一种约束。

新的招投标监督机构主要负责监督招投标有关部门对国家有关招投标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分类监督政府投资工程、社会工程和私人工程的招投标活动;处理一切与招投标行为有关的举报、投诉调查和处理等。新机构可以由与工程建设项目无关的党政部门组成,其人员编制应为行政编制,也就是说要保证监督机构的权威性,有一定的执法权力,不能形同虚设。新监督机构可以下设3个部门:综合办公室、执法检查办公室、监督办公室,为保证监督机构职能不与管理部门职能重叠或冲突,各部门职能分别设定为:

(一)、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监督机构的日常工作,负责调查、处理各方对招投标行为投诉。

(二)、执法检查办公室主要负责监督招投标管理部门对招投标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的处罚及处罚的落实执行情况。

篇(7)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造价是衡量建筑工程项目的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凡从事基本建设工作的同志,都十分关注建筑工程的造价并想方设法降低工程造价。但往往事与愿违,长期以来在基本建设上,严重存在着概算超投资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特别是近几年来,基本建设受高消费风的影响,高档装修相互攀比。你单位的外墙装修是水刷石,我单位外装修就贴面砖,你的地坪铺地砖,我的做拼花木地板,有的甚至违背国家有关建筑标准的规定。这种不断提高标准增大面积的做法,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造价,使建筑工程造价一度出现失控现象。

一、采用招标投标的办法,实行投资包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基本建设在设计,施工方面实行投标招标,缩短了工期,提高了质量, 降低了造价。而对企业来说为了招揽工程,在做预算时就必须减少水分,尽量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才有中标的希望。施工中招标的形式可分为公开招标、邀请和议标、究竟采取那种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设计工作方面,招标工作起步较晚,据实行设计招标的单位介绍,采用设计招标也使设计费用有较大的降低,总概算也得到较好的控制。由于建材市场价格的不平衡,建材供应部门附加在材料上的各种费用也不断加大,原来由施工单位自购材料的办法往往造成施工单位把各种费用转嫁给建设单位。为了改变这种作法,建设单位可以采用部分材料由建设单位自供。这样既保证了建材质量,又节约了开支,降低了工程造价,要在基本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提高竞争意识,为控制工程造价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从设计开始就提高经济意识

建筑方案是整个建筑设计的根本,设计人员固然都有自己的独特构思和设计风格,但最后的审定应集思广益,汇集同行和有关专家的意见,才能真正做到适用、美观、安全和经济。但首先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坚决执行国家的设计方针和有关规定,根据上级批准下达的有关文件,正确编制符合实际的设计任务书。 依据设计任务书,做好方案的论证和设计。

三、严格审核工程预决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

设计图纸审定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另一环节,就是认真仔细地审核工程预决算、剔除。其中高套定额、高取费用、重复取费、多列项目、提高单价、多算工程量等增加的费用,使预算真正体现建筑工程的实际造价。要把好这个关,首先做好标底,无论招标或采用预算加变更签证的包干方式,都应当做标底,标底应由预决算业务熟练同志承担,标底力求准确,还须注意保密,有了标底,为审核施工单位的预决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工程开标后,对标底逐一审核。主要审核以下几个方面:

审项目:对标底所列项目逐个认真地审核,检查预算项目与图纸内容,定额项目是否一致,注意有无多算、重算、该减的不减,不该增加的乱增加等问题。

审单价:除对一般项目初审外,要重点对工程量大的项目单价,价格高的单价,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项目单价,做了换算或补充的定额单价进行认真审核,防止套高不套低,套大不,套小的情况。例如无密实度土方回填套用有密实度的定额单价,普通嵌玻璃条水磨石面单,价套用嵌铜条美术水磨石面单价等。

审工程量:工程量的审核是预算中最烦琐,最不易核实的一项工作,施工单位在计算工程量时有意无意均出现冒估多算,简化项目。把应分开的项目混杂在一起或加大零星工程量等,使审核的难度加大。建设单位也因怕麻烦而放松审核。 因此认真审核工程量是非常重要的,切忌敷衍了事,审核不仅要细心,还要耐心。

审材料价差:现在市场行情时起时落,俗话说的“货比三家不吃亏”,因此必须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谨防多算材料差价,增加建筑工程的总造价。

四、在签订经济合同时不留缺口

通过签订经济合同,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其关键之一是尽量要使工程总造价一次包死,不留缺口或少留缺口,这在当前市场价格波动大,难以预测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五、加强现场管理,保证质量,控制变更签证

篇(8)

引言

建筑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保障建筑的质量安全是每个建筑单位的责任和义务。由于近年来,关于建筑质量安全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且社会反响和关注度非常高,说明大家对建筑的质量安全十分关心,如果建筑单位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可能会严重削弱建筑单位的市场地位和企业形象。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多数建筑单位一味的重视经济效益,从而忽视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导致建筑大面积存在裂缝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的质量,还大大的增加了建筑的居住风险。因此,必须要及时了解裂缝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并制定详细的解决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裂缝的危害,避免为建筑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舆论压力。

一、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可能出现的裂缝类型和原因分析

(一)、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裂缝是指混凝土未凝结硬化前,处于塑性状态时发生的收缩,而这种状态下的收缩对水分的要求非常严格,且容易产生裂缝。一般情况下,塑性收缩裂缝的成因主要受水分的影响较大,通常建筑在浇筑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如果蒸发的较快,就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出现收缩不均的现象,从而出现局部裂缝,因此我们把这种成因的裂缝叫做塑性收缩裂缝[1]。塑性收缩裂缝主要出现在混凝土的表面并且裂缝主要呈现龟裂状(如图1),且裂缝深的度不会太深。但是如果建筑的主体结构中大面积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同样会威胁到建筑的质量安全。

(二)、塑性沉降裂缝

塑性沉降裂缝的主要成因是因为建筑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由于骨料在沉降时受到外界因素或辅材料(模板、钢筋等)的阻碍,形成的连带性裂缝,并且沉降裂缝的裂缝两边高低不齐,且裂缝的深度和长度跨度较大,通常会大面积呈现横向或纵向分布。所以,塑性沉降裂缝对建筑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质量和特性,并制定详细的解决对策才能有效的减少骨料沉降过程中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

(三)、温度应力裂缝

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施工地点和施工季节没有固定性,并且混凝土浇筑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混凝土凝固时会受到来自强温差的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要掌握外界温度和散热温度的平衡值,才能有效的控制裂缝的蔓延。并且温度应力裂缝主要受早晚温差、季节性温差等不定项温度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散热不均的现象,从而加速了温度应力裂缝的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及深层裂缝的产生(如图2)[2]。并且,混凝土浇筑时温差越大,伴随的裂缝深度就越深(如表1)。

(四)、结构裂缝

结构裂缝主要受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材料影响较大,并且多出现在单体结构的建筑中。由于现在大部分建筑都使用框架结构建造,所以可以保证建筑的结构主体有足够的承载力。但是也有部分建筑单位偷工减料用承载力较小的预制板代替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导致建筑的承重墙受力不均,从而使得墙体的截面或较薄弱的受力墙角集中出现大面积的结构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安全。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的控制措施

(一)、加强混凝土浇筑的养护工作

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的发现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控制裂缝的蔓延和恶化。因此,必须要制定详细养护管理机制,才能保障混凝土浇筑工程中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且养护工作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的两小时进行,养护的内容主要包括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散热温度、及湿度和水分蒸发等常见任务[3]。同时,还要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质地和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便于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二)、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

材料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安全,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控制建筑结构设计裂缝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必须要制定详细的材料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施工规章制度,才能有效的预防偷工减料的现象。还要根据建筑的施工要求把握好材料的采购和选择,从而有效的控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裂缝的可能。总的来说,要想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必须要组建一支集材料采购、运输、管理于一体的专业队伍,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

(三)、强化结构设计人员的技术和人才培训机制

由于目前的建筑大多是高层建筑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项目,所以对建筑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并且大多数结构设计裂缝的产生和施工技术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想减少结构设计裂缝就必须要强化施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才能为提高施工质量奠定基础[4]。所以建筑单位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便于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综合素养教育。而且大量的实践证明,提高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基础性失误,并且完善的施工技术还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现场危机处理能力,从而加强施工人员妥善的处理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和棘手性问题。

(四)、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力度

监督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端正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从而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建筑单位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监督管理措施,才能有效的约束建筑现场的施工秩序。并根据施工现场的施工特点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便于在监督的过程中提供基本的依据。同时,还可以把监督管理和奖惩制度相结合,通过对表现有效的施工人员进行奖励起到激励作用,对表现不好的施工人员进行相应惩罚起到警示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监督的目的和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单位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依然存在许多棘手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要不断地改进设计理念,并在失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才能逐渐的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水平。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冲击,导致建筑单位面临巨大的市场挑战和竞争压力。所以,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结构设计体系,健全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裂缝问题的恶化。总的来说,要想保障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安全,不仅要提高结构设计的创新理念和建筑施工技术,还要加强建筑单位对裂缝问题的重视,才能进一步为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创造条件,才能为建筑单位谋取更宽、更高、更广的发展空间提供帮助,才能更好地为建筑单位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形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梅晔.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01期

篇(9)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在建筑当中,混凝土等一些建筑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物理特性,所以,裂缝的问题不可避免,可是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那么长此以往,裂缝的程度和数量也会随之发展恶劣,甚至会引起渗漏或是墙皮脱落的现象,严重还会出现混凝土碳化的想象,会导致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持久性减弱。那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就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防止裂缝的出现,将裂缝的宽度控制好,对有害裂缝进行处理。

一、建筑工程出现裂缝的原因

按产生建筑工程裂缝的原因划分,可以将裂缝大体上分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由外部静态或者动态的压力过重产生的裂缝,或者其有此引发的其他外力导致的建筑裂缝;第二类:由于形态改变而产生的建筑裂缝:如建筑工程内部的温度或者湿度改变导致其结构的收缩、扩张或者高低不同的沉陷等因素造成的建筑工程裂缝。

二、从工程设计上防止建筑工程出现裂缝的方法

1..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预防方法

房屋建设与大家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建筑物产生了大量的裂缝,对于使用者或者居住者来说是一件非常烦心的事情,从外观上看有碍观瞻,从使用上看会造成很多烦恼,甚至有时候因为裂缝过于严重有可能危及使用者的安全。因为建筑物的使用者并不清楚房屋的具体结构情况,如果房屋产生了裂缝,就会非常恐惧和担忧。给用户带来许多烦恼。所以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要给予工程裂缝高度的注意,细心研究,尽可能在设计中尽量消除建筑裂缝的隐患。基于进行有效预防或降低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应重点加强以下的措施:

(1)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时,要尽可能确保建筑结构的一体性刚度。为了减少房屋结构抵御温度应力的效果,必须要预防因结构缺乏均匀性沉降而出现的内部拉应力和剪应力。

(2)要尽可能采取直径比较小、钢筋与钢筋之间距离较小的配筋办法做现浇混凝土楼板的配筋工作。做到“细一点、密一点”。一般来说,同一层面上的走向相同的钢筋其直径的大小至少要多于一个级别。全部选取经过热轧的有肋钢筋来提高建筑房屋的握裹力,以此确保裂缝发生的位置;同时,可以选取经过冷轧的钢筋,同时改变钢筋的形状来作为现浇混凝土楼板使用的分布筋以及构造筋来提高钢筋和混凝土的握裹力,因为这种钢筋比光圆钢筋更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的裂缝。边跨一侧支座的负弯矩钢筋要全跨进行拉伸,最后通向下一个支座,这样,如果墙体或者混凝土的楼板出现了形状改变就可以经过全面拉通的负筋不断地传导至内跨,使这三个部件因为温度应力效应出现的改变得到逐渐的协调。一般来说,混凝土楼板一个单位的距离上要设置多于五根的分布筋,如果建筑工程所在地的有较大的温度差异,要适当增加一定量的分布筋。

(3)当建筑工程屋面层东西跨度之和不小于3.9m的时候,必须配有双层两个方向的钢筋,其阳角地方钢筋与钢筋之间的距离应小于1m;如果和跨度不小于3.9m,楼板钢筋与钢筋之间的距离就应小于1.5m;如果跨度不大于3.9m时,楼板的负弯矩钢筋就要进行一隔一拉通的安排。

(4)房屋外侧墙角的地方要配备放射筋。其配筋的面积应该大于或者等于板跨的1/3,其配筋的长度不小于2.0m,而且每一个转角要配备7根以上、钢筋与与钢筋之间的距离在1m以内的放射筋,以保证板角应力效应。这样一来,混凝土楼板所出现的裂缝的应力和放射筋相适应,减少了裂缝的出现。

(5)在建筑施工时,在事先铺设PVC管的时候要配备稳定的支架,这样可以谨防这些管线给混凝土楼板带来的不利影响,两根电线的PVC管绝对不能交叉或者重叠设置,确实无法避免交叉时,为了避免大量的管线交叉而降低混凝土楼板的厚度,要在交叉的位置配备专业的塑料电线接线盒,而且要在预埋的电线管上方设立钢筋网片。

2.设计中建筑工程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墙体出现温度裂缝的原因一般是因为面板本身受到阳光的长期照射后,建筑工程的墙体温度要远远低于屋面板的温度,据统计,夏季一般墙体温度仅是屋面板温度的一半;同时,即便温度上没有差别,墙体砖砌体的膨胀系数也仅为屋面板混凝土的一半,所以墙体的形状改变程度要远远低于屋顶板膨胀的变形程度,这种不同步的形状改变,必然会对房屋墙体产生比较强的水平移动力,从而减少屋面和墙体的衔接面。如果离心力比墙体的强度大的时候,建筑工程的墙体就会出现诸如水平、垂直或者斜裂等走向不同的裂缝。如果房屋的地平面是长方形,那么建筑工程最边上第一个开间的承重墙所承受的温度应力最为突出,所以,墙体也最容易产生裂缝,而且也最为严重。所以,一般房屋两头的墙体产生的温度裂缝最为严重,中间部分较轻;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最为严重,没有照射的地方就比较轻。所以,温度裂缝经常存在于砖混结构的建筑房屋上。鉴于建筑房屋裂缝有可能产生的巨大潜在危害,所以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危害:

(1)在进行房屋设计的时候,要尽量合理设计房屋的高度,使房屋整体的标高最大可能的一致。如果是错层的建筑工程,在错层位置的纵墙和横墙的交汇处设置墙体构造柱。

(2)为了防止出现由于温度而引起的裂缝,其最好的处置措施就是设置圈梁。因为构造柱和圈梁配合使用,各个方向的墙体都得到了横向与竖向的制约,这样一来,四个方向上的墙体相互连接成了一个类似箱形的稳定性结构。从而通过改变房屋墙体的受力方向和能力,降低了房屋墙体的裂缝情况的发生几率。为防止应力集中效应,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不要使用半圈梁。建筑工程其他各层设置圈梁的时候也要符合相关要求。

(3)建筑工程结构抵抗温度裂缝有效方法之一是选取微膨胀混凝土。如果这种混凝土的材料配比适当,养护工作到位,微膨胀混凝土的选取可降低房屋屋面板出现因为温度差异而引起的裂缝。另外,在建筑工程设计时,超长建筑的混凝土尽量不要选取添加微膨胀剂。

(4) 建筑工程砌体砂浆的强度越高,则砌体的抗托、抗剪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所以,要加强砌体抵御裂缝温度效应、降低温度裂缝的发生几率,就要尽可能提高房屋顶层砂浆的强度。房屋屋顶砌体的砂浆强度不能低于M5.0,砖强度也不应该低于MUIO,而且砖砌体得厚度要不小于240mm。

(5)因为减小建筑工程屋盖与建筑工程墙体的温差是减低温度裂缝的前提条件。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屋面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类似设置架空层等相应的屋面隔热保温办法。

3.在建筑工程裂缝控制设计中的钢纤维混凝土应用

在设计建筑工程结构时,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有可能产生的裂缝宽度时,往往会出现其裂缝宽度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这些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来解决,诸如加强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截面的大小、缩短钢筋直径、扩大钢筋截面的大小等等。运用以上这些措施一般就可以使裂缝的宽度合乎设计的要求。然而因为一些特殊的情形下,以上这些措施满足不了需要,特别是因为原来建筑工程、建筑结构的制约绝对不能选取这些方式。

三、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与设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能反馈给设计者非常多的实际信息,以利于及时调整整体设计方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指导性能够非常准确地得到落实。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到建筑施工现场,可以了解具体的、实际的施工工艺及存在的与建筑工程设计相悖的实际问题,能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引 文:在未来的建筑行业竞争中,如果建筑企业要想获取更多的主动权,就要对建筑结构设计加强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它与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而且它还决定着一项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因此,这也是建筑企业在这个竞争激励的建筑市场中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依靠所在。我们必须对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加以重视,从各个方面去提高结构设计的质量。

1砖砌体结构问题

在很多建筑工程中都是应用底层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 在这种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 是利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对底层进行设计, 并在建筑物的上部设置多层砌体结构。因为住宅结构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砖砌体结构,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对建筑立面造过于重视型,并且导致底层结构中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的就是因为将2层及以上楼层的部分横梁及外层挑墙移到悬挑梁之上,从而将挑梁设计贯穿到各个楼层之中,让挑梁承载上出现的裂缝更加明显。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很多设计人员没有对挑梁的荷载量进行科学化的计算,对建筑使用面积的增加往往过于追求,不能进行科学的设计墙体和楼盖等部位的荷载,从而导致挑梁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对于很多的建筑工程来说,建筑结构通常用整体砌筑的方法有悬挑梁上部结构设计,因为上层挑梁的底模也是下部墙体,二者兼并在一起就会导致墙体及楼盖的荷载通过由上到下的方式传递。如果要对底层挑梁出现裂缝的问题进行解决,首先我们要适当的调整计算简图和受力路线,其次对施工顺序和施工工序还应当合理进行安排。

在建筑工程砌体结构的设计方面,对砌体结构布置方式应当合理地进行选择,并且对砌体结构抗震进行合理的分析。具体说来,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对横墙承重的计算与结构布置应当重视。目前,矩形平面设计是很多建筑物所利用的,因为建筑物的纵向刚度大于它的横向刚度,所以,我们必须设计较多的横墙,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另外我们还应该提升横墙的抗剪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抗震能力。为了打造隔断与承重兼顾的二合一墙体,我们可以从横墙的材料入手,对横墙材料的强度等级进行优化,从而增加竖向承载能力。第二,对纵横墙的承重应当合理设计,在结构布置上对共同承重要更加重视。如果建筑物的房间面积较大,为了让纵墙承重,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沿进深方向的梁支,从而使其能够承于纵墙之上。此外,为了有效地提高墙体的剪切能力,而且还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抗震需求,在楼板上也需要采用纵向搁置的办法,从而让横墙也可以参与承重。第三,在纵墙的承重方面,抗震性能不强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在结构布置上往往设计较大的横墙间距,导致横墙的数量较少,竖向承载能力也不能达到要求。并且,在纵墙承重的设计方面应当慎重,这主要是因为如果纵墙设计过多,就会导致弯曲破坏的问题。第四,结构布置的方式对于混合承重的建筑物来说有很多种,但是,这种结构体系在材料弹性模量方面以及动力性能方面不能充分满足建筑工程的抗震需求,并且往往会有很大的差距,但这样设计可以使建筑使用空间扩大,同时也具有各种优点,比如便于施工、经济实用等。因此,在结构布置的过程中,对布置方式进行选择时应当结合建筑抗震需求,从经济、技术和功能等多方面进行,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防震性能。

2楼层刚度问题

在设计楼层刚度的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对必要的专业知识与业务素质缺乏,并且对于基本的结构设计理念与布置方式也不能熟练掌握,对楼板变形不能利用有效的计算程序进行计算。虽然这种模型对于很多数学与力学的程序来说是一种较为精准的数学力学模型,但是这种模型对楼板的变形程度却难以准确分析,如果在计算这一环节有失误出现,那么自然而然地计算结果也会出现失误,从而使住宅结构设计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或者出现安全储备过大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尽量选择刚性楼面,尽量不用楼层大开洞的结构设计方案,并且对凹槽过深、外伸翼缘过长和块体缩颈等问题尽量避免,这主要是为了准确反映真实受力状况,进一步避免住宅结构设计出现严重的失误。

3屋面梁与配筋问题

在很多住宅结构设计方案中,将下层梁的尺寸标准直接应用到屋面梁的设计中是为了追求建筑结构建模的简便,并且屋面梁配筋较少的问题通常会出现,因为配筋数量不够导致裂缝的出现是因为屋面梁所处的环境中出现温差过大,或者受到混凝收缩的影响,所以,在屋面梁的结构设计中,为了避免出现梁腹等部位出现裂缝,我们应当确保钢筋骨架的刚度。

4地基与基础设计问题

整个建筑的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建筑地基以及建筑的内部基础结构之间更是能够都成一个稳定的结构,若是能够有效的发挥这个结构的作用,将对整个高层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起到关键性作用。但是,我国建筑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这几个部分分割、分立了,即便是现在,还有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基础结构设计时存在着这样设计误区。当然,这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的落后,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应计算设备和计算方法的先进性不足。在这种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设备下进行建筑基础和地基设计往往会忽略建筑建筑基础结构之间的联系性,导致设计数据的偏差和基础结构设计图纸的不合理,从而造成整个建筑的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5配筋和构造问题

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构件的配筋率,明确构件配筋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当确保建筑工程具有足够的延性,还要达到建筑工程的最小配筋标准。应当严格按照现行规范的要求确定配筋数量,并要确保钢筋的锚固与搭接长度,控制好钢筋的延伸长度,并要满足建筑设计应达到的材料刚度要求。此外,为了有效避免墙体开裂的问题,还应当控制好屋面的温度压力,利用一系列的措施与方法对屋面进行通风散热,并使构造柱满足建筑工程的抗震需求,在满足建筑高度的基础上对构造柱进行对准贯通,构造柱与其他部分的拉接也应当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6结语

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越来越高,同时建筑功能也更加多样化,住宅结构设计的技术水平亟需提高。为此,本文对住宅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因为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容易在很多住宅结构设计中出现。所以,建筑设计人员应当对这些设计问题把握好,使这些问题避免出现,从而消除这些问题对建筑工程的影响,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思想政治论文 下一篇: 日语与日本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