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1: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经营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联合协作经营型是现代型农业经营模式由初级形态向中级形态的过渡形态,其协作方式主要有“公司加农户”和“中介组织加农户”2种类型。协作双方以契约、合约为合作纽带,如公司向农户提供一定的生产资料、技术,或中介组织向农户提供市场信息、销售网络等等,农户则直接作用于土地。该种经营模式以优势互补为前提,分工明确,各自获得相应的比较收益。
1.2股份合作经营
股份合作经营型是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中级形态,被广泛的运用于农村的农业经营中。其采用投资者(农户)以入股的方式共同生产经营,除资金以外,土地、生产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可以入股。该种经营模式真正地实现了农民当家作主,不仅能够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广泛地吸收外来技术和资本,提高生产效率。
1.3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
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高级形态,具有现代企业组织的典型特征,如企业法人化、独立经纪人地位等等。该种经营模式更注重科学、高效的农业发展方式,以调整农业结构、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培育新品种等手段来提高利润。
1.4农科工贸现代一体化经营
农科工贸现代一体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中的超高级形态,以产权和合约为纽带,实现“农、科、工、贸”一体化,避免衔接环节过多而产生的效率低下的情况,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其通常是由涉农的“农、科、工、贸”集团联合经营,以“强强联手”的形式垄断市场。
2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
自土地承包制实施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随着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成为近年来政府工作的重心。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经营是深化我国当今农业经营模式的主要目标。
2.1加快农地流转,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
引导农民自发联合,将分散的土地集聚起来,由农业专业大户带领农户经营,通过统一布局、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形式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1+1>2”的效果,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鼓励农民开展生产联合,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合作生产中来,如向合作社提供一定的生产技术、有效的市场信息等,通过分红利的方式分发农民的既得利益。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不仅能够增强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还能够形成优势产业,带动整个乡镇的发展。在确保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农业企业化,充分地挖掘其经济效益。以完善市场机制为目标,建立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从而拓宽农产信息渠道,实现农业向高度商品化转变。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进而打破了以家庭为组织单位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益,还可以有效地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科技意识。
2.2强化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
引进现代管理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手段,适当借鉴国外的耕作制度和经营理念,以寻求最有效的生产经营方式,如澳大利亚的轮耕套作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的肥力;美国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农业等等。以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点,促进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市场化。国家要注重培养农业人才,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下农村。要在农村积极开展农民培训活动,提升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世界的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以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就是在城市经营农业,这种经营模式是在近代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古代都市农业有很大不同。古代都市农业的经营项目多为城郊猎场和城市园林景观,故它只有休闲娱乐功能。在古代人类尚未形成在城市发展农业和利用农业发展都市的观念,也没有意识到城郊种养、猎场经营、园林景观建植本身就是农业经营行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农业源于1898年美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和“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经营观念,真正的都市农业生产始于1919年的德国。1919年德国政府开始建立“市民农园”,在城里开发供市民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并制定了“市民农园法”。[1]为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我们将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普适性经营形式以及多效能特征介绍如下。
一、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
(一)都市农业的定义回顾
现代的都市农业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但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理论,最早把都市农业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概念[2]。都市农业术语出现后,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学者纷纷探索都市农业的本义。(1)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欧文·霍尼(1950)认为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周边地区的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的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3]。(2)德国学者史密特(1996)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一种位于城内或环城区的产业,它生产或养殖、加工或运输各种食用和非食用的产品,然后使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为该城市地区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产品和服务[3]。(3)德国学者穆斯蒂尔(1998)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4]。(4)中国学者俞菊生(1999)认为都市农业包括城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要的农业[5]。(5)中国学者张强(1999)认为都市农业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农业以及市区扩展而划入市区的农业[6]。(6)中国学者宋金平(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7]。(7)中国学者张林成(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城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要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8]。
如上定义有个共性,就是强调都市农业的地域性和经济活动类型。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把德国学者穆斯蒂尔的定义看成是这类定义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从概念体系的内部结构完整性和外部功能配合性的要求来衡量,这这些定义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内部结构完整性来看,这些定义都丢失了都市农业的主体、生产目的、生产种类、产品等核心内涵;从外部功能配合性来看,都没有与城市生态环境、食物供应系统、乡村农业等相关概念建立配合关系。为此,需要对都市农业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都市农业的新定义
受如上定义的启发和满足概念界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要求以及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们将都市农业界定为: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1)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2)涵括了目前出现的都市农业的所有经营类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都市农业出现了种植农业、养殖农业、楼宇农业、园林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经营类型。都市农业概念应该涵括这些经营类型。
(3)概括了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现在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不仅是城郊农民,还有市内的园林园艺工人、居家赋闲的退休市民、城市家庭主妇等。我们在定义中用“城乡居民”一词概括了这些都市农业经营者,强调了都市农业的经营主体。
(4)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所以,在定义中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必要的。
(5)突出了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和产品特性。都市农业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劳动就业、休闲娱乐场所、环境与农业知识教育场所;提供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趣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功能是都市农业区别乡村农业的一个根本特点。
二、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和经营现状
作为城市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自现代都市农业兴起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新奇各异的多效能的都市农业经营形式。
(一)都市农业主要经营形式
(1)郊外生态防护林业。这是人类为了调节城市气温、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郊地区开发的一种都市农业。这类经营领域在食物短缺的时空环境里不受重视。在过去,许多城市郊区本应成为生态防护地带,但被一座座工厂、养殖场和一块块蔬菜基地所占领。结果造成城市周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和地下水枯竭、空气质量下降。有了这些教训以后,人类才重视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如近年,法国用财政在一些城郊山区和岛屿建立了7个无住户的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9]。近些年我国一些特大城市也开始重视这种都市农业。如北京,在2005年制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提出,将重点支持京津风沙源治理、建立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营造水源保护林;又如上海,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要把上海城郊结合部建设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障、安全空间、城市生态补充基地。(2)郊外食物农业。这是建在生态防护林业带和城市之间的,给市民提供安全粮食、蔬菜、水果、肉食蛋禽、奶制品等食物的一种都市农业。其经营领域包括蔬菜种植、粮食生产、家禽家畜养殖、水果种植、食品加工等。由于市民需要足量的、安全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郊外食物农业将向生态化、优质化、集约化、工厂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另外,发展郊外食物农业,要以都市市场为轴心、要注重资金、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要注意引进工业生产管理技术和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尤其要以生产优质安全的高档农产品为经营目标。只有这样郊外食物农业才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3)城市园林园艺农业。这是都市农业服务城市的主要表现,也是人类通过农业手段为城市提供绿色空间、园林景观、绿色公共活动场所、优质空气的重要领域。这种农业活动有悠久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就重视城市园林园艺建设。现代市民把城市园林园艺美化视为都市农业的重要领域,并利用园林园艺工程美化城市空间。如法国,用绿篱带将住区与工厂、高速公路及污染区隔开,以营造宁静、清洁的人居环境;一些新城刻意保留部分农业用地,在城内种植蔬菜和花卉,制造农业景观。巴黎大区在城市规划中划定了自然保护区和农业保护区,提出要将农田、河谷、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联结起来,形成贯穿整个大区的绿色脉络[10]。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包括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和市内绿化、美化工程两大领域。前者是城市园林园艺农业的初级产品生产过程或原材料供应过程,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后者是城市园林单位或郊区园林园艺公司将郊区的林木、草皮等其他植被移栽到城市住宅区、街道和道路两旁、街心花园、市内公园以及其他绿化地带的过程。两者是园林园艺市场的供求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是市内绿化美化工程的基础,为城市绿化和美化生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原材料;市内绿化美化工程是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的价值体现,为郊区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提供了强大需求。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发展过程就是这两种生产的协同过程。
(4)城郊旅游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属旅游农业,源于西方市民乡村旅游,在国外有70多年历史、在中国有30年历史。但世界各国对其称呼不同,德国叫“度假农庄”;日本叫“度假农业园”;澳大利亚叫“休闲牧场”;奥地利叫“农家旅游”;韩国叫“观光休闲农园”。它有农业公园、观光农园、体验农园、教育农业等四种经营形式。农业公园就是经营者在农业生产中融入城市公园经营元素,将农业生产场所转变为城乡居民观赏、游览的城郊公园;观光农园就是城郊农户将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以及农产品观赏或采摘活动成片开发为供市民旅游的场所;体验农园就是城郊农户用租种方式将耕地转化为供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劳动乐趣的场所;教育农业是郊区农业经营者或市政府为了给城市孩子提供一个了解农业知识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机会而开发出来的都市农业经营模式。城郊教育农业是在城市传播农业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经营方法各不相同。如日本是把城市子女送到郊区农户家寄宿并参加农业劳动;法国将其作为农业职业培训方式。法国政府规定凡从事农业者都要在教育农场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为此建有1000多家教育农场,并受制国家农业部门职业培训中心。法国的城郊教育农业效果比较好。
(5)市内楼宇农业。这是城市内的居民在城市楼宇间可用空间里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多功能农业经营方式。楼宇农业的产生源自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住区生态环境的高要求。世界上解决了食物保障问题的市民一般把从事楼宇农业作为调节和美化生活的手段,而处于食物供应短缺状态的市民一般把发展楼宇农业作为家庭食物供给的一条途径。但是在农业生产受到工业化污染的情况下,一些市民也重视楼宇农业生产,将它作为解决食物安全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市内的楼宇农业成为城市食物农业的一部分。市内楼宇农业根据生产地点不同,有多种经营方式:第一,自家庭院、阳台、楼顶甚至外墙等狭小空间的绿化与美化种植,包括室内、阳台、庭院种植观赏性植物和水果植物、盘载蔬菜、小动物饲养,室外墙壁植草和藤蔓植物种植;第二,楼盘间空的绿化和美化种植,包括种草、植树;第三,旅馆饭店接待大厅的美化种植,包括移动的盆载植物和固定的植物装饰;第四,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绿色种植,包括街道绿化美化种植和钢架吊盆蔬菜种植。
(6)都市文化农业。这是农业经管者借用文化产业经营技术,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给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文化旅游服务、农业手工艺品、农村文化产品,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收入的农业经营形式。主要有四种经营方式:第一,民俗旅游。这是经营者以民俗事象为经营内容、以文化旅游社区为经营空间,为市民提供旅游服务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都市发展民俗旅游具有优势,因为都市人多,旅游服务需求量大,而且交通区位好,所以都市民俗旅游发展比较快。第二,农耕文化展览。这是经管者按照农业发展历史线索通过实物和文字资料将农业文化在展览馆展示出来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项目具有较强的农耕文化传承价值,我国已出现这种都市农业经营方式。第三,农产品展览。这是经管者借助会展文化,在城市空间和特定时段,举行的农产品交易活动。世界各地许多大城市年年举办农产品展览会。第四,节庆农业。这是经营者利用节庆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发展农业经济的经营形式。举办农产品文化节的目的不在于做博物馆式的陈列展示,而在于将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农业社会的日常生活模式与情境氛围分享给市民和外地来客。
(二)都市农业经营现状
国外比较重视都市农业,发展比较快,形成了一定规模,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出特殊功效。有专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有8亿人口从事都市农业经营,其中的2亿人口从事销售,他们中有1.5亿人是全职的(Smitetal,1998)[11]。由于世界各国的食物供应水平不一样,各国经营都市农业的重点领域不同。
在农业欠发达国家,不仅从事都市农业的家庭很多,而且主要从事食物生产。如生活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国城市中的6.5亿市民中,就有2.5亿人通过都市农业获得部分食物。都市农业不仅是粮食短缺国家的市民解决食物自给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他们提高农业食物品质的办法。如有专家称,在哈瓦那,城市菜园明显提高了农户家庭及其所在社区的食物数量和质量(尼科·巴克,2005);在低收入家庭消费的食品中,城市家庭食物自产比例不断提高。有专家统计,在东雅加达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达到18%;在坎帕拉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达到60%;在内罗毕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已达到50%(Mougeot,1994)[11]。
在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重点是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如英国想通过发展都市生态防护和园林园艺农业措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目前英国在20多个城市的原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上实施所谓的“城市农庄计划”。如德国采用生态保护农业措施恢复城郊矿山废地生态,如埃森市将城市内原来用于煤矿开采的土地转变成为都市农业规划用地,在废地上发展都市农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如城市国家新加坡就是通过发展都市农业,不仅改善了国家生态环境,把新加坡变成了世界著名的花园国家,而且已经改变了国家农业食物生产短缺的现象,实现了肉类供应完全自给和25%的蔬菜的自给(Smitetal,1995)[12]。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比较全面。郊外生态防护林业、郊外食物农业、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市内楼宇农业、都市文化农业等具体经营领域,在我国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发展。我国的省会城市都建有郊外蔬菜生产基地,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新鲜蔬菜,甚至为城市超市提供一定数量的有机农产食品。我国一些特大城市还建设了郊外生态防护林体系。基本上所有大城市都兴办了旅游农业,尤其是农家乐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一些特大城市还发展了文化农业,如北京有316个郊区行政村开展了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接待户达13819户。北京房山区的韩村河村于2003年就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大兴区的庞各庄镇于2004年建起了占地面积2.3万余平方米的国内首家西瓜博物馆。大兴区于1988年首创性举办了西瓜节,到此已举办18届;大孙各庄镇举办葡萄采摘节;北务镇举办蔬菜采摘节;李桥镇举办西甜瓜采摘节;北石槽镇举办鲜杏采摘节;龙湾屯镇举办果品采摘节,他们以节庆方式招揽人气,以城区市民的广泛参来实现农产品的促销。现在北京农产品文化节已成为全国各市仿效的范式。
三、都市农业的多效能特征
都市农业是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一种,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
(一)都市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生态功能
都市农业的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园林园艺业、农作物种植,向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的生态屏障、绿化隔离带,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都市农业还可以防止和减轻都市外来不利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都市农业与市内园林绿化美化农业一起还扮演着城市清道夫的角色,不仅大量地、持续地接受、储存、消纳、降解、净化都市排出的气、水、固体废气物,而且将城市中大量排出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生活垃圾通过农业的有效利用变为资源,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损害,保持城市的正常运转。同时都市农业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防止市区无限制地扩张,维护了农村地面自然景观。市内楼宇农业还扩大了城市种植空间,促使室内氧气与二氧化碳得到平衡、能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室内温度、吸收空气中被污染的灰尘和废气,帮助市民建立了一个宜居的小气候。就北京城郊食物农业产生的生态效能来说,2002年仅京郊农田生态系统在调节大气成分方面就产生了49.3亿元生态价值;在净化环境方面产生了109.63亿元生态价值;在蓄水方面产生了6.03亿元生态价值;在生态服务方面产生了293.4亿元生态价值[13]。
(二)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功能
由于都市农业具有经济上的区位优势、接近城市市场、拥有庞大的购买力旺盛的消费群体、具备走集约经营和发展设施农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而且产业分工比较发达,所以,都市农业的经济效能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1)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增收能力。根据文化等人的研究,北京从事都市农业生产的农户人均纯收入,2002年为5880.1元,2003年为6496.3元,其增幅为约91%。这种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根据近些年的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统计,我国农民的年均人平纯收入不过3000元,只有北京郊区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的50%;全国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增幅约为20%,其增幅能力不到北京郊区农民的一半[14]。(2)促进了城郊第三产业发展。都市农业直接促进了郊区农村旅游业、物流业、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间接促进了郊区农村交通运输、通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推动了郊区农村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发展,对周遍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辐射作用。更主要的是都市农业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在农业走上设施化生产、精确化生产、优质化生产轨道方面起了促进作用,改变了农业经营落后面貌。以北京都市农业为例,到2003年为止,农机化程度达到70.4%;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06%;节水设施控制面积达到81.2%;农户计算机拥有率达到16%。这是乡村农业无法达到的[15]。
(三)都市农业的人文效益与人文功能
都市农业的环保生产相对常规农业的化学化生产,使农业具有了人文关怀特点和人文效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了享受田园生活和从事养生劳动的机会,丰富了市民精神生活、锻炼了市民身体,加强了市民生活保健,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2)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都市农业通过农业生产改善了城市空间结构、降低了城市污染,促进了室内外的碳氧平衡,为市民创造了宜居环境。(3)满足了市民的食物安全需求。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蔬菜、粮食、肉奶、水果等食物,丰富了城市食物供应。同时通过生产无公害的、绿色的甚至有机产品,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优质的、有营养的农业食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概率,为市民身体健康建立起了食物保护屏障,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食物的需求。(4)传播了农耕文化、改变了市民文化结构。都市农业通过发展会展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较好地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传输了农业知识、农艺、农耕精神,直接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提高市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另外都市农业通过发展楼宇农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采摘活动,使市民的审美文化和认知文化发生结构性变化。
(四)都市农业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功能
都市农业是沟通城乡的产业形式,具有较强的社会效能:(1)都市农业利用工业社会提供的物质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和在工厂内从事园林园艺生产,使得社会的第一、第二产业得到有机结合。(2)都市农业使农民进城,在城市内部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为市民下乡旅游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为市民体验农业提供耕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直接互动,有利于市民与农民的结合。(3)都市农业加速了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交流,这有利于消除城乡居民的文化隔阂,为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文化基础。(4)都市农业为城市家庭妇女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使她们通过都市农业更好地控制家庭资源,提高了低收入城市家庭妇女的地位。(5)都市的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吸收了城市剩余劳力,如达累斯萨拉姆的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城乡35000个家庭提供了工作机会;内罗毕的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15万个家庭提供了工作机会;哈瓦拉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城乡居民提供了3万个带薪工作机会,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16]。(6)都市农业加速了逆城市化进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居民把自己的居住地向城市郊区转移的现象,这有利于对缓解城中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问题。都市农业为市郊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加速了市郊交通、教育、供排水系统、电力、公共休闲场所的建设速度,有利地吸引着市民向郊区转移。所以,都市农业是我们解决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2]张禄祥、郑业鲁、万忠.我国都市农业研究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2005(3):85-87
[3]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4][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
[5][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
[6]俞菊生.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创新体系构筑[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4):207-210
[7]张强.都市农业发展到社会学意义[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64-68
[8]宋金平.北京都市农业发展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199-203
[9]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10]黄卫东等.中国都市农业探索与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2
[11]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8
[12][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
[13][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5
[14][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7
[15]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7
一、导言
休闲农业是结合农业和农村等有形资源及其背后隐含的休闲观光、教育体验与经营管理能力等无形资源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休闲服务产业。因此,休闲农业实乃隐含农业及农村有形与无形资源的发掘与开发利用,其意义不仅只是将农业由初级产业提升至三级产业,亦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农业所得与维持农民生计,其终极意义是要为传统农业开创另一片新天地,从传统农业生产走向农业休闲服务业。且休闲农业的发展,除应把握以农业经营为主、以自然环境保育为重、以农民利益为依归的基本原则外,尚需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换言之,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除了要继续保持原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特性外,更应结合由农业与农村资源为基础延伸出去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因此,休闲农业的资源是否有效开发利用。及如何取得、累积与培育资源,并利用这种优势的核心资源来发展最适当的战略模式,是休闲农业能否具有竞争优势与能否永续发展的成功关键。
二、休闲农业的战略资源区分及开发结构
休闲农业的经营战略需先了解资源基础之所在,因此,在休闲农业的战略资源区分方面,可分为资产与能力两大类。
1.资产区分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1)有形资产包括实质资源与财务资产:①实质资源又细分为农场地理位置、农场自然生态景观、农场的动植物、农场的农林渔牧生产技术、农场规模、农场的建筑物、农场的游乐设施;②财务资源包括内、外部资金的取得与应用。
(2)无形资源区分为农场的农业文化资源、农场的企业识别系统、农场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农场的企业形象。
2.能力区分为员工能力与组织能力
(1)员工能力包括专业管理能力、人力素质。
(2)组织能力又可区分为农场的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农场的业务运作程序、农场的信息网络、农场内部的组织文化、农场的集体学习、农场的组织记忆、策略联盟(包括与当地风景区、全国各地风景区及不同性质之企业的策略联盟)。
3.休闲农业的资源开发与结构
从资源基础的观点,分析休闲农场的资源开发与结构,可分类为:
(1)生产手段利用型:这是将农场实体资源有赏提供给民众来栽培作物、果树、花卉等。出租农场、出租果园属于此种类型,台湾省近年普遍设立的市民农园可为此种类型的代表。这种类型的休闲农业,土地所有人除了提供场地资源利用外,还需要有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例如培育新种子、种苗等,同时也代为管理农场,及做技术指导。这种经营类型不仅收入稳定,无风险负担,而且可以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与能力,深值大陆发展参考价值。
(2)体验游憩型:这是让民众直接体验农场的自然生态景观,了解农场的动植物生长情形。台湾省有很多观光果园、草莓园,即属此类型。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其经营方式需着重农场的规划能力与服务质量。
(3)场所提供型:这是将农场的实体资源开放,供游客观赏、学习、体验、娱乐等。例如观光牧场、观光植物园、观光花园等皆属之。其资源利用条件是场地要宽广,环境要优美,而且需要各种配套设施,农场的员工与农企业的财务能力很重要,农场的形象要好,故整体的经营管理战略非常重要。
(4)农产品加工型:这是利用农场内部的组织文化,农场的教育学习与农场的员工素质等能力做资源开发,让民众学习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例如制茶、制造竹篮、烧木炭、伐木、制造罐头等等。这种类型的休闲农业,经营者需着重
的是组织与员工的学习与培训之能力。
三、台湾休闲农业经营战略可供参考之具体措施
由于休闲农业是结合三生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的农业,更是集合农业生产业、加工制造产业、及生活服务产业的”六级产业“(1×2×3=6),其形式是相加的,但是其效果则是相乘的。因此,在开发利用上述自然与人文,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之际,需要做系统性的战略规划,才能发挥休闲农业六级产业之效益.在从事系统性的策略规划之前,休闲农业经营者应当先考虑下列事项:要能发挥当地之特色:要有当地之特产,配合当地之风俗民情,特殊之景观等,作为观光农业之主要诉求;要利用当地之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条件与地形条件,以吸引游客;要考虑当地之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条件,与都市之距离,与观光休闲地点之距离等;要考虑观光旅游之季节性变化:由于农业生产随季节而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如要通年均能吸引游客,则如何安排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主题诉求,这是经营休闲农业业者所必须认真考虑的策略要件。
根据上述考虑要点,进行休闲农业区场之战略规划,首先应确定经营理念与目标,其次为现况调查,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业环境、旅游环境、土地利用、相关计划与法规,以及农民组训等,详加搜集。接着对规划区内外环境分析,探讨内在环境之优势与弱势,以及外在环境之机会与威胁,以了解发展潜力与限制,做为确定发展主题与方向之依据。接下来则需研定分期与分区开发计划,以及编制经费预算,再来就要研定经营管理计划,包括:营销、生产、游憩、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计划及教育解说计划,最后则应做效益评估,以确定开发之效益。兹将台湾休闲农业六级产业之策略规划概述如下:
1.善用农业三生一体之资源
休闲农业结合农业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一体的产业。农业拥有自然的环境与开阔的空间,是人们抒解身心、生活体验与满足心理需求的基本必要条件。农业资源之生活性特质可满足人们回归纯朴生活的企求,农业资源之技术性特质可满足人们求取知识的需求,农业资源之丰富性特质可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农业产品的多样性可满足人们丰收喜悦的成就需求。农业资源包括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生态等三大类别。农业生产资源则包括农、林、渔、牧各项生产性之资源,项目内容广泛。又可分为:
(1)生产性农业资源
(2)民生活特色之资源
(3)农村生态资源
休闲农业发展若能充分应用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与农村生态资源,三者互相结合环环相扣,发挥地方特色,达成多样化、精致化与独特性,则此产业可永续经营与发展。
2.结合农村文化活动
台湾省农村文化非常具有特色与丰富之内容,无论是各种食物、衣着、住屋、设备、交通用具、娱乐设施、技艺制品、生活器皿、生产器具、等物质文化,或意识、思想、语言、信仰、价值、礼仪、民俗、民德、规范、性格、制度、规定、知识、艺术、生活方式、耕作制度、行为模式等精神文化,都在传承与创新上表现了相当独特的格调。对都市居民而言,这些文化是过去自己的体验,或是先前代代生活的体验,这些文化是足以令人一方面怀古思情,一方面亲身体验的观光资源。休闲农业若与农村文化活动相结合,对前来休闲消费都市居民而言,想必是宝贵的体验。
3.配合农村整体发展
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地区农业与农村地域的成长发展,所以发展休闲农业是振兴地区农业的必要战略,主要目的在协助解决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益低落与农业就业者高龄化等农产经营困境之途径。所以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的发展并非是最终目的,而是藉助推动休闲农业产业来带动农村整体的经济成长为主要规划目标。
休闲农业发展若能与农村整体发展规划相互结合,一方面可以避免休闲农业建设经费不足、建设缺乏完整性,及各类产业发展无法兼顾等问题产生;另一方面,由于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兼顾经济、教育、社会、环保、游憩及文化等功能达成,可弥补目前农村规划建设之缺失,如缺乏产业发展、缺乏景观发展、缺乏农村文化发展,以及缺乏居民参与。因此,农村整体规划建设与休闲农业之发展,有相辅相成、互相增强的效果。
4.合作经营
目前,台湾省休闲农业发展分为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二层次,休闲农业区内存在各具特色,经营规模不同之休闲农场、观光果园、观光农园、休闲牧场、教育农园、市民农园、民俗农庄等经营个体,这些休闲农业经营体间之角色既是合作互利也是相互竞争。
日本农业保险主要以政府扶持、补贴,由非盈利团体进行经营模式。养殖业和种植业能够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并对农民的生活和收入产生决定性作用,国家会以法律政策的形式强制性保险,而对其他险种则以农民自愿为准。农业保险的经营机构是非盈利的民间保险互助社,他们是由村、镇、市各级农业共治组以及府县、道、都各级农业共济组合联合组成。政府指导和监督农业保险行为,并提供管理费补贴、保费补贴和再保险补贴风措施对农业保险进行扶持。
(二)公助民办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模式
西欧的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采用公助民办的农业保险构建形式。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政府不参与或者经营农业保险,全国没有农业保险统一的体系和制度。所谓公助就是政府和国家在保费和税收等方面对农业保险进行一定补助和扶持。而民办就是由保险互助会、合作社或者各大私营公司进行联合经营。
(三)以政府主导的美国、加拿大的模式
加拿大、美国、智利、瑞典等国家采用政府主导的农业保险模式,这是一种以国家专门机构经营和主导关于农业类的保险,经营过程中实行私营和政府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农险双轨制模式,以强制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模式,并构建完善的法律作保障体系。政府支持、鼓励保险互助会、股份联合保险公司和私营保险公司共同加入农业保险,并对农作物承保的各种险种提供税收优惠、费用补贴以及保费补贴等优惠政策。
(四)重点扶持是亚洲国家农业保险普遍选择的方式
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泰国等亚洲国家农业保险都选择国家重点扶持的模式。这种险种少,承保范围小,利用政府与联合共保的方法模式,主要的承保的对象主要为粮食作物,对畜禽养殖类鲜有涉及。在农业保险的经营和运作过程中,政府负责贷款、业务补贴、保费补贴等方面提供支持。对世界各国经营的农业保险进行分析,虽然模式不尽相同,但是政府的扶持方式基本相同,大多采用行政指导、法律保护、减免税收、财政支持、以及农业信贷和业务发展的衔接等方式,这对我国构建农业保险模式具有启发性作用。
二、我国选择农业保险模式受国外先进经验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一些自然灾害,会给农业的生产带来影响,从2004年开始,我国对农业保险进行了新一轮试点。发展推广农业保险经验欠缺,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一)农业保险需要法律作为基础
我国农业保险若要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就要依赖于严格完善的法律。我国《农业保险条例》虽已颁布实施,但有关实施细则和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所以国家要加速立法的进程,以法律为基础为保险发展保驾护航,能够切实的保护农业和农民的根本利益。用法律形式将政府在实施农业保险的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以及担负的责任进行明确,这样能够避免实施农业保险过程中政府的随意性,并以法律为契机将农民的保险意识进一步提高。
(二)科学、正确的对农业保险进行定位
对我国农民进行分类和定位是设计和开发农业保险,对农业保险进行有效推进的基础和前提。对农民进行正确定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和方式。国外农业保险的实践表明其目标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发展农业推进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其二是稳定农业发展。对于我国来讲,就是要运用农业保险,让农业在经受灾害后能够尽快的恢复生产,为农业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了农民在受灾后恢复生产和生活水平,政府会在提供保险的基础上提供物质保障。
(三)顺利开展农业保险需要财政以及正常的大力扶持
农业保险要顺利开展并蓬勃发展下去,就需要政府的扶持,首先国家要在推行农业保险过程中带有一定强制性,以便树立起政府推进保险的信心以及重要地位。其次,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保险拨发专项资金,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资金应用在农业保险上。2007年财政拨发22.5亿元支持农业保险,2008年财政拿出60.5亿元对保险品种和范围进行扩大,由此可见,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在不断扩大中。
(四)科学经营模式是基础
在研究和借鉴国外农业保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商业保险公司和政府主导进行混合经营,以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保险机构和组织。建立起具有鲜明地区特点、带有较强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利用商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业务,允许外资参与农业保险,在运行方式上学习证券公司的运作模式,将金融业和保险业融合与借鉴,建立具有政策性、商业性体系完善的农业保险模式。
(五)培养人才,引进和创新农业保险技术
任何领域都需要人才,而农业保险的人才缺口特别大,所以要加强人才培养,可以在高校增设农业保险专业或者课程,为推广农业保险提供人才储备。农业保险如果缺少必要的技术和管理,那么开展业务经营将举步维艰,只有通过创新来解决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资本市场的完善以及先进的通讯技术和气象技术为发展农业保险技术提供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农业保险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创新和发展出一条具有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
(六)农业保险需要再保险机制
分担风险是农业保险的责任和主要功能。管理农业保险的相关部门调动国内和国外再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对再保险业务进行跟进了解,分散经营风险,确立再保险方案,促进农业保险能够安全、稳定、科学发展。
(七)农业保险要先进行试点研究,再向全国推广
纵观国外农业保险成长和提高的过程发现,国外保险一般都经历了先试点后推广和普及;先以法律确立后进行试验;先平稳起步后逐步完善的模式,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开展农业保险的历程,这个过程是长时间的,需要通过试点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我国推广农业保险以国外先进经验为基础,遵守先试点后推广的基本原则,确保农业保险能够顺利、健康、可持续发展。
1.加大种子行业的管理,完善种子市场管理
只有对种子经营人员下发有效的相关证件。才能对种子经营行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还可以对种子生产进行质量的检查。等等都可以从根本上维护种子经营市场的秩序并杜绝种子经营行业隐患。加强种子的品种管理。提高种子的质量目前种子市场的状况还是比较繁杂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种子经营市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致使种子经营行业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因为种子经营市场有过多的种子品种,农民在种子选择上也会随之有很多的问题。
2.种子管理系统要保障农民的权益
要想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那么种子管理部门就要对种子品种的管理做出相应的管理模式。对生产种子的企业所生产出来的品种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将相应的检查结果公示给大家,让大家知道种子品种的好坏,从而在选择的时候来区分种子的优劣。从而防止农民的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对于有些没有经过相关部门检查就发售的种子企业,一定要加大打击力度,严防没有经过检验的种子上市。种子管理部门还可以帮助质量好的种子去做些宣传,使农民在选择种子的时候,可以选择更好的种子,保证了农民购买种子的质量。种子监管部门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维护农民的自身利益。
3.提升种子的管理水平,完善种子管理体系
种子管理的相关人员在对种子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相关法律条例去进行。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法律所注明的管理方法去实施管理。从而更好地做到种子管理工作。种子管理人员在保障农民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还可以去对种子的种植质量去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种子一定要严肃管理。种子管理人员在执法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执法的力度。并不断的更新种子管理理念。对目前好的管理方法去学习,从而提升种子质量的管理体系。
二、种子管理部门应提高执法力度
1.种子管理人要有责任感
对于现在的种子管理体系,种子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到认真服务,并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维护农民的自身权益不受到侵害。在农民种植种子的过程中,种子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农民讲好种植的时间以及方法还有施肥多少等相关的问题,避免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因为种植方法的错误而导致的损失。种子的管理的执法人员必须要认真的去进行执法,避免人为的错误而对农民的权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筛选种子管理人员要严格
种子的相关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素质。在进行种子管理的时候,必须要热情的为农民解答问题,并对种子的优劣等相关问题对农民做出相应的告之。进自己最大的能力将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只有这样,种子管理人员才能慢慢的在农民的心中树立起合格的执法者的形象,在种子管理人员应聘的时候,必须要严加对执法人员的筛选,必须要选择一名具有正义感、责任心而且作风优良的的人员去上岗实用。只有正确的对执法人员进行筛选,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自身权益。尽最大可能为农民创造最大的利益。
3.种子管理人员要将种子质量放在重心
现在的种子管理模式大多都缺少法律模式,因此在种子的经营管理中,需要将种子质量的责任落实法制,建立起全面的种子质量监督系统。充分的利用种子的基础等方面,让农民可以买到放心的种子。并利用法律等规范种子的质量,从而提升种子的质量,使企业在种子经营的过程中,买到安全的种子,做到放心购买,又保障了自身的利益。
4.种子管理的执法部门可以帮助种子生产企业树立自己的品牌
种子执法部门在平时执法的同时,还要积极的帮助种子生产企业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并用自己的品牌彰显出自身产业的种子的质量,以逐渐创建起良好的口碑。这样有利于农民在购买种子的时候可以区分出种子的优劣。从而购买到质量优良的种子。在树立种子生产企业的时候,企业也已通过对种子的包装以及宣传等方面入手,这样有利于农民更方面的了解种子生产企业的标志性种子。经过以上的方法,农民慢慢的就能区分去种子的优劣,从而在第二年种植的时候,去购买更好的质量优良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优良的种子生产企业也会在农民的心中树立起标志性的形象。
2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1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新农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能使农业的发展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农业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经营模式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优质产品数量增加,促使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实现规模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农业开始慢慢转型,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形成产业链,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2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
农业产业化打破了传统小农经济模式,让农民的生产更具有导向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以使其生产更具有针对性。农业产业化将农业与其他产业有效的结合,将小农户团结在一起,减少风险指数。通过产业链的形式,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发展,进而保障农户的收益不受到损害。农业产业化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以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减少农业生产劳动时间,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创造更多的利润。其主要是通过企业和农户或是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来进行农业生产,以使企业和农户共同承担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一同享受所获得的利益,以实现产业经营一体化,扩大农业的收入来源,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
2.3农业产业化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能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将农业与市场相结合,以实现城乡结合,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由于农业产业化是将农业与工商业融合在一起的新道路,其能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形成,进而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3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形成的有效途径
3.1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前提便是拥有专业的生产基地,以形成区域化生产。生产基地的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基本情况,要以当地的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此发展特色的农业产品,开拓产品市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农业生产要重视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以通过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2不断地创新科学技术,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的发展中也不例外。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不断地创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精加工技术和降低耗能的技术。深入农业改革,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保障农业生产能与时俱进,具有现代特点。要做好农业技术示范工作,教会农民如何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大力宣传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保障农业产品的高质量,促进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3.3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要做好指引工作,制定科学的相关政策并贯彻落实;要在各地区之间做好桥梁工作,加强协调作用,以保障各地间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进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种问题如若不引起注意,则将会在发展之中进一步的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达到合理化,有其在整体布局上,致使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难以与当地实际发展性相符合。例如河南省栾川县的“面子工程”,从此事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尚未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任何促进作用,还铺浪费,花费了众多建设资金,这种资金的浪费,将会影响其他建设的发展,进而对农业经济起着制约作用。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开展进程中,出现众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下的问题,就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而言,其建设的特殊性导致了其在运营过程中的效率普遍不高。尤其体现在贫困地区,受到建设规划,以及农村当地发展的制约,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上加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做好先进科技与技术的引用,另外一方面还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在国家投资建设中,出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农业招商引资的困难,使得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不顺,影响农业发展整体形象,既浪费了国家经济资源,也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阻碍着农业经济增长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脱离政府扶持而独立进行,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分地区存在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将直接影响政策的实施,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到位将导致农村建设无法进行拓展,管理方法不到位,致使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造成农村基础建设无法发挥其原本功能,并桎梏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增长。
(四)机械化难以普及,基础设施建设破坏耕地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各地区农村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其规划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在整体计划之中,可以看出国家大力发展机械化,以其为减轻农民负担,造福农民,但这种计划并没有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开展。有些山区地区农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机械化建设,当地政府投入众多,但这些机械化建设,在实际难以运行,至此造成经济运行缺失,基础设施资源浪费的现象。有些地区甚至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之中,大力开垦农地,致使周边地区耕地遭到严重的破坏,农村耕地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农业收入,因此这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的不足体现,制约的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阻碍当地农业经济增长。
二、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一)加强技术引导,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将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统筹全局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加强技术引导,大力扶持新型科技,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合理应用网络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技术革新创作更多的沟通机遇与条件,不断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二)合理配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
随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各地区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各地区积极开展建设中,既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还要做好其后期的管理工作,在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本文认为,首先要保障按照指导原则规范管理工作,因地制宜的采取管理工作。其次,在管理中,可以按照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式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建设人员数量,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到每个政府人员身上,明确规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并按照责任制度进行管理,一旦存在某一环节管理缺陷,可对管理人员进行查找,对管理人员作出处罚或严惩。最后坚持政府的引导,坚持保护农村环境原则,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常开展,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之中,防止对耕地以及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缓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而汇集多方位建设力量,共同保障农村建设的有效性。
(三)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增长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不足,应切实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其可以推动我国农村建设的经济结构整体转型,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稳步前进。此外应重视非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与生命力,并根据当地发展状况着重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方向,如道贫困地区的路建设工程,饮水工程等,着重把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最终达到其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共同促进的作用,保证当地农业各项活动稳定开展,从而调整其农业经济结构,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来进一步增加农业经济发展。
(四)加强质量监管,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质量监管工作至关重要,其要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环节的掌控,可利用电子计算机,定时进行监控与管理。此外这种质量监督不仅仅来自于建设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也是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广大人民群众最具发表权益。因此,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选址、动工、建设等各项目,要集合广大农村群众的力量,集思广益倾听群众意见,在政府干预下,大力扶助农村建设,并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打破传统农村发展局限性,以其不断的提升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增长。
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4亿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5元,增长1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9723万元,占生产总值的10.3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2893万元,占生产总值的13.72%。
1.2特色主导农产业规模初具
2014年,全县天然橡胶累计种植面积22万亩,开割面积8.7万亩;茶园总面积5.2万亩,目前可全部投产;甘蔗种植面积2.89万亩;建有2个稳定的西盟米荞良种繁育基地0.5万亩,原粮基地常年稳定在2万亩。通过抓企业带基地,全县初步形成三大产业带。以海拔1000米以下勐梭河、南锡河、南康河两岸为重点的橡胶产业带;以勐卡镇、新厂乡为核心的西盟米荞产业带;以西盟昌裕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白糖加工厂半径在30公里范围内的中课、勐梭2个镇为重点的甘蔗产业带。
1.3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一是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全县龙头企业从无到有,现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个,分别是西盟昌裕糖业有限公司、云南农垦集团西盟有限责任公司、西盟富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14年,实现加工产值7778万元,销售收入7773万元,带动农户5385户,户均增收10134元。企业与农户、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密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已经初步形成。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累计农民专业合作社69个,较2013年增加18个,增长35.29%,其中种植业56个、养殖业10个、其他行业3个,合作社成员总数9359人,带动非成员农户3105户。合作组织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1.4农产品加工业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全县已建成橡胶初制加工厂3座,年生产能力达万吨以上。2014年全县加工干胶7385吨,实现产值8094万元(按每吨1.1万元计算),约占全县生产总值的8.61%;二是糖厂日可处理甘蔗150万公斤,2013/2014年榨季产白糖9317吨,产酒精479吨,实现工业产值4029万元,约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29%;三是西盟米荞加工从无到有,于2005年由西盟县农业局开始粗加工,2009年由县供销合作社接管,2014年加工西盟米荞160吨,实现工业产值560万元,约占全县生产总值的0.6%。四是建有茶叶加工厂52家,2014年加工茶叶2608吨,实现工业产值1504万元,约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6%。
1.5农业品牌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加大
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累计认证总数3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个,认定总面积2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0.59%。成功注册了“西盟米荞”商标。2014年成功引进了西盟米荞佤山部落有限公司、内蒙商会、普洱腾临茶业、西盟昊阳农牧开发公司等共招商农业项目8个,引进资金9500万元。
2西盟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主导产业散、小、低、弱。散:植面积分散,特别是蔬菜产业,各乡镇均有分布,未形成规模连片种植;小:农业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产业链短,仅限于初级产品的加工,利润空间小,链条短,对带动农民增收的潜力未真正得到发挥;低:种植管理水平量低,标准化程度低,还未建立完整的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弱:基础设施弱,抵御自然灾害和防范风险能力弱。二是农民专业化组织程度不高,农村经纪人少,农民获得的农产品供需信息渠道窄,不及时,农产品运距长,成本高,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示范引导作用不明显。
3推进农业产业建设的建议
3.1扶优扶强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农户与大市场连结的“桥梁”和“纽带”,只有龙头企业真正的强起来,才能彰显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要从政策、财政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和改善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扶持,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2加快特色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主导产业
围绕区域特色和主导产业,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做大做强橡胶、甘蔗、西盟米荞、西盟冬瓜猪、茶叶等特色主导产业。
3.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健全农业招商项目库,力争在引进农业加工项目上取得突破。积极协助西盟佤山部落有限公司做好西盟米荞品牌建设和服务工作。
3.4建立健全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体制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认真落实合作社法和省、市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合作社项目建设,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现代的性别调控技术主要有X.Y的分离,控制母体的受精环境,胚胎性别改造-----采用破坏SRY基因或是导入SRY基因的方法.性别控制的含义是按照人类的愿望而控制动物子代个体性别。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想让它(某种母畜)生公就生公,想让它生母就生母.或者简而言之可称之为人工决定生公生母.
一、性别决定的本质
哺乳动物的每个细胞都有一对性染色体.雌性动物的性染色体是两条相同的染色体,即通常所称X染色体,而雄性动物是两条不相同的染色体.一条也是 X染色体,另一条却是Y染色休.因此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构型就表示雌性,是XY构型就表示雄性.
在Y性染色体有一个SRY基因, 近代科学研究证明,住分化之前的胚胎时形态结构上.具有向雄性或雌性两种性别发育的能力和可能.向哪种性别发育农业论文,取决于是否含Y染色体,特别是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固,即SRY基因,或称性别决定因子.当具有SRY基因时.则胚胎的原始性腺发育为,这种决定性别的信号,是在性分化之前,由SRY基因发出.在生殖脊中表达出来的.它使胚胎形成索,进一步形成雄性个体. 可见性别决定因子(SRY基因)是胚胎性别形成的决定性因子,有SRY基因则发育成雄性。无SRY基因则发育成雌性.
二、受精环境对性别影响的发现
为什么有的时侯卵子会与Y结合,又有的时侯卵会与X结合呢?卵与X或Y的结含是随机的,还是有规律的呢?通过对母畜生殖道内受精环境的深入分析砰究,以及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而发现:卵对XY的选择是有条件的,在排卵前的一定时间受精,易得雌性后代,在排卵时或排卵后的一段时间受精,易得雄性后代.人们也从受精当时的各个角度进行了探索.如:遗传因素,亲本个体,胎次,季节,年龄,人工受精,时期等.
三、各种受精环境对性别的影响
1.不同排卵阶段
对不同阶段的认识.也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和激素测定技木的提高而渐惭深入了.通过盲肠检查农业论文,逐步掌握了滤泡发育和排卵的规律,逐步认识了卵巢的形态变化与激素调节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应的生殖环境中离子、蛋白和酶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排卵前的一定时间受精,易得雌性后代,在排卵时或排卵后的一段时间受精,易得雄性后代.高达20—30个百分点.
2.受精环境中的pH值
其理论依据为Y的特点为头小而圆 ,体积也小 ,在相同的动力下 ,比X运动快 ,但寿命短 ,尤其是对疲劳和酸的耐受力较差 ,X与之相反。因此改变授精环境的pH值可达到性别控制的目的。一般认为母体生殖道(甚至关系到食物、血液)中的酸碱度对子代性比有影响,pH值高时,子代偏雄,pH值低时,子代偏雌.据根道,Weir曾选育出了pH高低不同的 2个小鼠品系.高pH系的雄性后代比低pH系的要高10%.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黄美玉等用0.3%醋酸注入母兔生殖道后授精,使雌性仔兔比例达57.1%.
3.精氨酸的影响
头部的主要结构是核以及一系列膜性结构。核的主要成分是核蛋白,在一般细胞中,核蛋白的主要成分是组蛋白、在,其核蛋白的主要成分是鱼精蛋白而精氨酸正是鱼精蛋白的主要成分期刊网。又有把游离氨基酸结合到自身蛋自中的机能,如顶体中含很多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就可以与谷氨酸产生代谢活动、那么核中含着大量的精氨酸农业论文,外源性精氨酸是否也参与的代谢活动。其效应达60%左右.
4.葡萄糖,母体矿物质营养和光照对性别的影响
通过研究表明:增加食物的葡萄糖,钙,钠,镁离子等,以及增加光照均能提高母畜产的子代为雌性的比率。
5.体质与胎儿性别的影响
受孕期间,男女体质的强弱,可以影响胎儿的性别。一般,男性的体质强则多男孩。反之相反。
四:问题思考(假想)
我认为:各种因素均是影响了卵子与两种含XY性染色体的结合的几率不一样。就其本质原因是因为Y和X相比所少的那一节染色体导致它们在抗酸,运动性,穿过透明带能力等的差异。即Y染色体上还存在另外一种基因在影响精卵结合几率.
参考文献:
1.李婉涛动物遗传育种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9
2.陈元明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10
3.梁学强体质对胎儿性别的影响----中国排坛宿将生育之迷初探中国性科学2000.3第9卷第一期
4.梁子安论哺乳动物性别控制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3卷第5期2000年10月
5.李馨家畜性别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内蒙古畜牧科学1997年第二期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风险保障的重要性。而农业保险的“三高”(高风险性、高赔付率、高亏损率)特征决定了没有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就难以实现可持续经营。2007年以来在全国6个省区试点推行、现全国有近九成省份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种财政补贴型保险。其实质是政府通过在保费方面的补贴支出,并通过大面积的普及推广,将可能出现的农业生产风险部分转移到保险经营主体和未受灾农户,从而既达到保障农业生产的目的,又适当减轻政府巨额救灾支出压力。在这种保险模式下,能否调动农户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商业保险公司、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互助保险公司、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等)的积极性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能不能搞起来、能不能搞好的关键。各地试点表明,保证并尽量提高政府的保费补贴支出对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但如何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以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实施仍是值得探究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影响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的障碍分析
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减轻了农民付费的成本,提高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缓解了以往农业保险“农民保不起,保险公司赔不起”的尴尬局面,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一些客观障碍仍存在,影响了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1农业保险的高风险使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综合赔付率居高不下。农业产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产业,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不仅发生频率大,而且损失集中、覆盖面广,其赔付率要远远高于一般的财产保险。以许多国家的经验,农业保险经营组织的综合赔付率(即赔偿与收入保费之比)一般都很高。以美国为例,1982~2004年只有6年赔付率低于1。在有的发展中国家,其赔付率经常达到2以上,甚至更多,均高于保险界公认的70%的临界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能够完全覆盖灾害赔偿和管理费用。另外农业风险由于其时间和空间的高度相关性,一旦发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使大面积范围内的保险对象同时发生灾害事故,遭受巨灾损失,导致保险公司难以承担起赔付额以致亏损严重。
2农业保险经营高成本可能造成保险公司的亏损而挫伤其参与积极性。农业保险业务不仅风险高,而且经营工作开展难:一是定损理赔难。保险标的发生损失后难以准确估计其损失;被保险人四处分散,标的分布四面八方,一旦受损,现场勘查定损、赔付兑现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时间的要求紧迫,加之有些地方交通不便,更是增加了理赔工作的难度。二是保费厘定难。由于农业生产的危险主要是自然灾害,发生极不规则,各地在受灾频率、程度及灾害种类上各不相同,而且自然灾害往往具有伴发性,还可能引起其他灾害的发生,加之农村中有关灾害情况的统计资料不全,加大了对危险发生频率测定的难度,使得保险经营主体对种养业等具体项目的损失进行费率厘定需要有专业的评估。这些困难增加了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目前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在20%~30%之间,农险业务的经营成本更高,但部分试点地区政府认可的经营成本都在15%以下,有的甚至低至8%。而且由于农险业务的社会公益性,大部分地区的政府都不允许承办者有利润,这样很可能造成保险公司的亏损而挫伤其参与积极性,不利于农险工作的持续良性开展。
3农业保险中委托方与受托方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态度由过去的大力发展变为谨慎从事。由于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在农业保险的委托关系中,农业生产单位作为委托方处于信息优势方,作为方的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往往是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导致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比较严重,受农业自身属性、小农意识和文化素质的影响,特别是法律法规制度的缺乏,监督控制成本难以降低。据统计,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占农作物保险赔偿的20%。加上农业风险的地域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很大,管理难度大,有效监管成本高,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也很严重,使得农业保险经营者赔付率居高不下。
二、调动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的政策探讨
农业保险经营管理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必须由政策扶持。当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保费补贴水平较低,在税收上除了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免征收营业税外,并没有推出新的优惠政策,而且对保险企业经营管理费用没有进行适当的补贴,从而使政府引导保险经营者积极主动开展农业保险的引导作用大打折扣。调动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1给予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所涉及的税种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等。农业保险业务高成本、高风险、信息不对称等特点造成农业保险经营机构难以获得一定收益水平,所以许多国家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所承担的税负给予一定的优惠,以吸引各方资本参与到农业保险的经营领域。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力度最大的是美国,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规定,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一切财产,包括分支机构、资本、准备金、结余、收入、财产权和免赔款,免征一切现有和将来可能开征的税收,包括国家所征税种、各级地方政府所征税种;私营农作物保险公司保险合同和向公司提供再保险的保险公司均免征一切税收。联邦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农业保险经营机构除了其业务成本外不再有其他方面的负担。日本政府财政为农业保险提供了力度很大的税收优惠,《法人税法》中将农业共济组合、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纳入公益法人的范围,只对由收益事业所产生的所得进行课税,对其他所得不课税。在日本《农业灾害补偿法》中除规定农业保险的所得税率为22%,营业税率为5%~6.5%之外,免除征收其他一切赋税。适当的优惠税收政策也是我国大力倡导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措施。根据现行税法,除免征种养两业农业保险的营业税,以营业税为计征依据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也因营业税免征而免征,同时对农业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外,并无其他财税优惠政策。针对这种税收优惠力度小、范围窄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积极性,应扩大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力度:一是对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以外的其他农业险产品也免征营业税,特别是将营业税的免征范围扩大到农村家财险、人身险和健康险等其他涉农保险业务。二是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可在一定期间内免征或减征所得税,增大保险费的返还比例,提高其对农民保险费的支付能力。三是允许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从经营盈余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准备金,并在税前扣除;甚至可规定对经营政策性种养两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可以将其全部盈余作为农业保险特殊风险准备金提留出来,用作其农业巨灾风险补偿的积累,以增强其抵御农业保险风险的能力。
2提供经营业务费用补贴。国外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者的补贴主要用于补贴经营管理费用。如美国政府从1995年开始,为开办农业保险的19个公司提供相当于其农业保险费31%的补贴;日本在这方面的补贴也高达50%~60%。针对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经营成本高的特点,参考国际上许多国家的经验,并考虑我国具体的财力状况和实践经验,政府应为各种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提供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补贴,以提高其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特别提出要“对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适当给予经营管理费补贴”。具体到操作中,应遵循分级负担、区别对待的原则,即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全部经营管理费用由中央政府承担;地方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全部或部分经营管理费用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承担;对商业保险公司则根据其年经营农业保险的业务量按保费收入的10%~20%左右向其提供经营费用补贴。对于比较偏远、农户保险意识薄弱、农业保险业务开展比较困难的地区,政府财政适当加大补贴,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拓展农村保险市场,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3提供再保险支持和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农业保险巨灾风险比较多,大面积干早、洪水、台风等风险事故往往会给直接保险人带来超过责任准备金数十倍的损失,从而导致经营机构破产。为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财务稳定,提高其经营农险的积极性,需要政府财政作为农业保险发展的后盾,通过再保险机制和风险基金来分散风险。由于商业性再保险机构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承接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可考虑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政策性的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采取中央财政控股、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参股的模式组建,其注册资本金可来源于中央财政注资、地方参股、农村救济费分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节流部分等。另外,中央和省级政府还应通过适当机制筹措资金建立巨灾风险基金,例如从保户缴纳的保费中列支部分资金共同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用于弥补保险公司巨灾之年的亏损,借以平衡农业保险的经营。根据实践经验数据,一般以保费收入的10%计提巨灾风险基金比较合适。就全国而言,如果巨灾风险基金只提供60%的财政支持,在70%参保情况下,则每年需要财政预算安排5~6亿元。
4创新农业保险支持机制——以险养险。在提高保险公司积极性方面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指出,那就是大多数地区在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险时都会提出“以险养险”这一措施,并把它当作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亏损问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以险养险”是一种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公司中部分商业保险险种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并通过这些险种的收益来弥补政策性农业保险亏损的方法。从上海等地的实践经验看,把以政府资源配置为主的保险与农险捆绑式结合,是弥补农险亏损的重要途径。为保证这一做法的顺利实施,在推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通过多少商业性财产和人身保险项目养得起农险。第二,保险公司的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类保险业务的盈亏如何核定。第三,在“以险养险”中如何维护商业保险市场的平衡性和公平性。只有上述三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险养险”才能真正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强力助推器”。
三、政策支持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