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概论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1: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林业概论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林业概论论文

篇(1)

相比热火朝天的林权主体改革,该县林权配套改革基本停滞不前,主要表现为林权改革服务体系不完善,尚未建立林业产权交易平台、林业担保机构、林业收储中心等机构,林业评估机构体系不健全,具备林业评估资格的人员少,严重制约林权改革的纵深推进以及金融部门开展林业信贷服务。1.流转市场体系缺失,林权处置难广西16个试点地区尚未出台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管理的相关办法和实施细则,多数地区未建立林业产权交易平台、林业收储中心等机构,缺少一个可为林农提供活立林木、收储木材市场交易平台,出现信贷风险后金融部门难以及时将抵押林木处置变现。这不利于金融债权的维护,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林权抵押贷款的扩大。加上林权证核发较为缓慢,制约了金融机构大规模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广西16个试点县区累计核发林权证涉及面积322.54万亩,仅占2009年林改任务面积的14.48%。2.专业权威林权资产评估机构缺位县域林权评估机构少,资质低,县林业局仅有4名工作人员获得国家林业局和资产评估协会联合颁发的林业资产评估资格且按规定只能对非国有林业资产进行评估,该县林权评估机构仅有林业部门林调队,资质为丙级,按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其只能对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银行抵押贷款项目进行评估,直接影响到林农获得贷款的额度。由于缺乏具备资质的评估机构,实际操作上银行对100万元以上抵押贷款项目也委托其进行评估,极易造成评估结果不实、误导银行贷款决策。3.现行林木采伐控制严格,申请审批时间较长,具有很强的行政干预性和采伐指标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许多林农经营种植的林木到了砍伐期或间伐期,因受砍伐指标的限制,林木资源不能及时采伐出售变现,给贷款人带来到期不能还款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使林权抵押物交易处置变现难度增大,加大处置成本。

(二)信贷管理机制欠完善,严重制约林业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1.贷款期限设置与生产周期不匹配目前农信社发放的林权抵押贷款期限多以2~3年为主,最长不超过5年,而林木生长成材一般需要8年以上,贷款期限和林木生长周期严重不匹配。加上广西林改试点地区林地和林木权证集于一册,林权证抵押权无法落实。林权证内共记载林地及林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等四项内容,按现行林权证发证规定,林地及林产不能分别单独发证,使得有些林户有林木无林木证,缺乏合法林木抵押证。2.抵押范围和对象限制过于严格,抵押偏窄限制林农获贷能力例如仅对经营经济价值较高的成熟经济林木大户发放林权抵押贷款,而拥有一定荒山滩涂、经营规模较小的一般林农或幼材林经营者仍无法获得信贷支持。2010年全县林权抵押贷款共发放212户,其中一户贷款达4600万元,占贷款余额的66%;县联社仅接受种植时间超过一年的林木作为抵押物,而林木种植第一年资金投入非常大(以种植速生桉为例,第一年每亩资金投入约470元,占总投入的52%),林农迫切需要资金支持却因不符条件被拒之门外。加上林权抵押贷款审批权全部集中在县联社,贷款审批环节多,审批效率不可避免降低。3.林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信贷投放未能有效放大全县农民人均集体林地面积仅3.15亩,户均集体林地面积12.07亩。户均林地面积比较少,林农种植扶育资金投入相对不多,信贷资金需求不大,依靠资金自筹或小额林农信用贷款足以满足生产的资金需求,林业信贷规模增长有限。当地林业规模化经营模式总体还处在萌芽状态,“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互助合作集约化生产还没有大规模开展。4.信贷管理风险控制不到位,信息共享机制欠完善一是信贷管理难度大。林权抵押贷款属信贷创新产品,风险管理有别于日常固定资产抵押或权利质押贷款,现有信贷人员往往缺乏相关林权抵押管理知识,贷款“三查”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抵押林权地处深山叠岭,面积广阔,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实地核查较为困难,无法及时、全面掌握抵押物的变化情况,不利于风险监测、分析和预警。二是林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林业部门至今未将林权证登记、抵押、采伐等林业信息纳入央行征信系统,信息不对称,加大贷款“三查”的难度。

(三)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较小,林业风险损失补偿机制缺失

1.地方政府尚未建立涉农(林)风险基金林业信贷服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地方政府对涉林贷款增量、贷款损失无相应的补贴和税收优惠。2.林业保险未能覆盖主要林业风险,森林林木保险滞后林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赔付率高,易受自然灾害侵袭,林农普遍缺乏投保意愿,并抱有侥幸心理;保险公司因林木投保面低和财政补贴不到位而不愿涉足。目前仅在广西部分林改试点地区尝试对林农承保经济林木火灾保险,且险种单一,保费费率高,赔付率也高。如县人保财险公司收取的保费费率高达10%,2008年承保了11笔森林火灾保险,共收取30.6万元保费,赔付24.66万元,赔付率高达80.6%,对林业生产危害性大的风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险种尚未开办。

二、协调推进林权改革,创新县域林业信贷服务水平,加快林业生态建设

(一)加快林权配套改革,完善林业要素市场,加强政府导向作用发挥

1.加快林权流转市场体系建设,加紧建立林业产权交易平台、评估法律服务、林业担保机构、林业收储中心等服务机构,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功能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木、林地经营权依法流转管理,尽快建立林业交易服务中心和森林资源专业评估机构。林业交易服务中心可提供规范化的林业行政许可、林业产权拍卖交易、林权管理、林业投融资、林业交易与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加速林业资源的规范流转,实现林木资产资本化。除委托具备林权评估资质并得到银行认可的中介评估机构,应设立县林业勘测规划设计所,在省级林业调查设计院指导下开设林木价值评估业务,发挥林业主管部门对林业生产比较了解的优势,出具的林权资产评估报告能够真实反映林权资产市场实际价值。2.推动集约化生产,促进信贷增容扩量一是引导集体林权合理流转,促进林权由分散到集中,通过林权抵押获取银行信贷支持,推动集约生产方式的形成,提升林地综合利用效率。二是加大对林业龙头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促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扩大服务空间,促进涉林信贷规模投放。3.逐步减少带有行政性质的政府干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理顺各方利益关系,调低服务性收费,给金融机构支持林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市场保障。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林权证的发证工作,严格履行对林权抵押登记、变更、注销的管理职责,加快林权抵押贷款信息数据与中央银行征信管理系统联网链接步伐,实现信息共享,为金融部门强化林权抵押贷款管理,防范信贷风险提供便利。4.矫正林权改革的副作用,为信贷支持林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一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重建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和集体主义精神,形成较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警惕外国资本及其人参与林业改革的渗透和控制;三是严打圈点林地合谋攫取不法利益行为,严防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通过明暗手法侵吞霸占掠夺、强买强卖占有各地有潜力的林地及其相关产业坚决不予以信贷支持,通过信贷抑制为维护社会秩序作出努力;四是维护农村生态环境,提升人文资源归集,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重塑农村伦理道德体系。

(二)消除制度障碍,提高信贷服务水平

1.从制度层面提供有利林业信贷发展的制度支撑县域金融机构要根据五部委《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要求,重新梳理现行林业贷款规章制度,消除阻碍林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合理确定贷款对象、期限和利率的范围。重点是优化贷款操作流程,适当下放审批权限,提高林业信贷服务效率;根据县域林地及林产实际情况,改革林权证发放方式,尝试林地、林产证单独发证方式,借助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这一新型抵押物,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地方林业加快发展。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拓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贯彻落实《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政策支持、市场引导和监管指导。对于实施林权改革的地区适当扩大分支机构林业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尽快由总行一级或授权试点地区分支机构出台林权抵押贷款的相关管理办法。建议将原来分散的林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整合,使国家对林业产业税收扶持政策更加明确。3.改进贷款方式为林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一是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发放信用贷款、信用证、惠农卡等方式建立面向林农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二是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使之与林木生产周期相适应,真正起到扶持林业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50%为宜适当提高林权资产抵押比率,同时适当放宽林权抵押贷款的范围限制;加大信贷人员林权抵押贷款专项业务知识培训力度。三是进一步落实利率优惠政策。对林业贷款发放比例高的农信社等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可根据其林业信贷投放增加的合理需求,通过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和适当延长再贷款期限等方式,提供流动性支持。

(三)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全面介入“大林业”的上中下游全程产业链条,全面打造生态林业,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

以森林覆盖率带动造林绿化,重点建设生态屏障和绿色走廊,形成林业生态格局;同时培育速生原料林、特色经济林和珍贵树种三大基地;重点打造林浆纸一体化、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油茶产业、花卉产业、森林生态旅游、竹藤加工、野生动植物利用等产业集群促使林业产业围绕生态林业建设、产业链发展、生态文化建设、林业改革和资源保护等五个方面展开,实现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从封闭半封闭林业向开放林业、从粗放林业向集约林业、从数量林业向质量林业、从平面林业向立体林业转变,以林业产业化最大限度促进农民增收。

(四)加强林业贷款风险管理,建立林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1.金融机构方面一是加大对信贷人员林业知识和政策培训,拓宽知识结构,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二是落实抵押物评估的风险管理,确保评估主体正确、程序合规、估值准确,防范抵押物评估风险;三是加强贷款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强化与林业部门特别是乡镇林业站的密切协作,探索建立外聘人员或村级融资服务协管员制度,借助外部力量协助做好贷款管理和抵押物管理,改变贷后管理不到位的风险隐患;四是推动政银信息共享机制,尽快将林权登记、抵押、采伐等有关信息纳入央行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政银信息共享,前移风险防范关口。2.地方政府方面一是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手段引导保险公司不断完善森林保险品种,分散林权抵押贷款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带动和促进林权抵押贷款的投放;二是建立由财政出资的涉农风险补偿基金,对林业贷款进行贴息,对贷款和保险理赔损失给予一定补偿,同时要制定涉林贷款资金奖励和税收减免政策,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林业信贷服务;三是成立地方政府主导的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对林权抵押贷款等涉林贷款业务进行担保,分担银行贷款风险。

篇(2)

林改最终归结到农户身上,就是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的林权证。林证证要求做到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要让广大林农主动积极投身林改,就必须让他们真正了解核发林权证的好处,“发证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林权证为维护林区经济社会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县在1982年林业“三定”时也曾发过林权证,但是当时过程粗糙,验收不严,群众认识不足,留下有山无证、有证无山、一山多证、界线不清的隐患;加之“三定”后农村林权归属变化比较大;相关依据与证件保管不善等原因,近年来林权纠纷呈高发态势。重新换发林权证,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林权纠纷的发生,维护林区经济社会稳定,减少基层干部纠纷调处工作量,从而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和三农服务。

(二)林权证是林权所有者行使处置权和收益权的法律依据

林权证将在林区生产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林权证像房产证一样,是林权所有者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法律凭证,农户将可以凭林权证到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直接申请林木采伐、依法享受征占用林地的补偿,在林权流转时林权证是明晰产权归属的重要法律依据。

(三)林权证是林权所有者确保利益不受侵犯的法律凭证这次发放的林权证,与林业“三定”时相比有几个特色:一是全国统一样式;二是有效期的变化,自留山永久不变,责任山承包期限为70年;三是林权证权源依据清晰,所有的宗地要求现场勘界,四至填写规范,相关权益人签字确认,每一份林权证的权源依据将完整存档,以供备查。可以说,林权证将是依法保护林农长期的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唯一的法律凭证。

二、按程序,充分发挥群众在林改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主体改革要求规定程序全部到位,坚持“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民意、尊重法律、兼顾利益”的五个基本原则,其中尤其要注重尊重民意。林改方案要通过公示、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落实两个三分之二原则,明晰产权后一榜公示10天,现场勘界的群众参与、30天二榜公示等规定动作要全部到位。确保改革符合政策规定,改革成果合法有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四个要求:

(一)政策让群众知道,确保群众的知情权。林改的政策、内容、操作程序、结果都要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实行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林改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政策宣传要进村到组入户,让群众主动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真正成为改革的主体。

(二)方案让群众讨论,确保群众的决策权。林改的方案制定和村组明晰产权之中,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决策权。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改什么,怎么改,何时改的问题,以及集体山分不分、如何分、何时分等核心问题由群众自行决策,尽量体现大多数成员的意愿。

(三)勘界确权让群众参加,确保群众的参与权。在村组明晰产权后,由村向乡镇申请,由乡镇统一向县林改机构申请现场勘界。现场勘界中,除林业技术人员、乡镇、村组干部深入现场之外,尤其要确保宗地所有的权益人共同参加,所有参与现场勘界人员都要在现场核实登记表上签字。

(四)林改成果让群众知道,确保群众的监督权。林改的最终结果要向群众公布公示,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调处,所有的资料要及时、完整、规范的存档,确保改革成果通过省市验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三、讲质量,落实“三高”全面保障林改的稳步推进

(一)统一认识,站在对历史负责,对子孙负责的高度,确保林改的质量。林权制度改革涉及时间长,影响深远,是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度从农田向山地的延伸,必将极大的解放林业生产力,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促进林区发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认识林改工作的重要性,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责任。

(二)组织一支高素质的林改队伍,确保林改的质量

篇(3)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事业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对风景园林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风景园林人才培养过程中,毕业论文无疑是实践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促进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加强对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研究有助于检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增强专业教学效果,同时,对风景园林专业内涵的提炼与发展均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目前,针对风景园林毕业论文的研究文献较少,主要集中在风景园林毕业论文问题与对策[1-2]、风景园林毕业论文指导方法[3-4]、风景园林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等几个方面[5-6]。笔者通过对安徽科技学院近5届(2016-2020)风景园林毕业论文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对风景园林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及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探索,为进一步提升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参考与帮助。

1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论文现存问题

1.1学生做毕业论文的热情不高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还存在被动学习的习惯,求知欲不高,对风景园林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在少部分学生中还存在“毕业论文是一门课程、一份作业”这样的概念,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毕业论文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少。部分学生抱着一种能通过即可的心态,“东拼西凑”“敷衍塞责”“糊弄过关”的情况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指导教师数量偏少的现状也导致了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够,不能做到对所指导学生及时有效地深入指导和管理,以上两个方面可以说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1.2毕业论文选题不够科学合理

笔者对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2016-2020共5届(416人)毕业论文题目进行统计分析,从结果来看,毕业论文选题过于集中,选择城市公园、广场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的最多,能够占到70%~80%。很多题目都是真题假做或假题假做,真题真做的少之又少。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上比较随便,没有从实际项目中出发,所以导致设计内容流于形式,而毕业论文选题范围过大的问题占比也比较高,有的规划面积达到十几公顷至几十公顷,在毕业论文有限的时间内,规划如此大尺度的场地是不可能做到详细规划的程度的,只能达到概念性规划层级。综合以上内容能够发现当前风景园林毕业论文脱离实际情况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如果任由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导致毕业论文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欠缺,最终的结果会是毕业论文将成为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

1.3毕业论文标准不够完善

目前针对风景园林毕业论文标准要求较低,且研究深度要求不够。以规划设计类毕业论文为例,文字部分要求不少于5000字的设计说明,图纸部分则要求包括区域位置图、现状分析图、总平面图、鸟瞰图、功能分区图、交通分析图、植物配置图、节点平面详图、节点效果图、竖向设计、意向图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但应不少于八幅A3图。论文标准不高导致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图纸数量过少和深度不够,甚至有个别学生以“总平面图+意向图”的方式来应付。

1.4毕业论文存在重图纸、轻实际的现象

毕业论文流于形式,很少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重图纸效果,轻实用功能的现象比较明显。部分学生将大部分精力花在如何提高图纸表现艺术效果上,过于重视规划图纸的表现效果,从而忽视了对场地设计对象的详细设计与分析,没有真正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致使设计方案中存在较多不够合理的地方。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中虽在文字上提到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等规划原则,但在其图纸表现中却看不出这方面的考虑,重视表现及整体效果,忽略细节设计与表现,这种现象也比较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设计行业的大环境相关,但作为风景园林专业来讲必须要考虑实际问题,研究如何通过规划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风景园林学科的特点是科学与艺术并存,但在规划中不能过分强调艺术效果而忽略实际使用者的需求,也不能只考虑实际功能而舍弃艺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5毕业论文专题化研究比例过少

从近五年毕业论文统计情况看,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进行专题化研究的比例过少,某某公园、某某居住区、某某广场景观规划设计的题目比例最多,而针对于如儿童活动场地景观设计、公园景观小品详细设计、风景区植物种植详细设计、住区水景详细设计等相关的题目几乎没有。毕业论文研究深度不够,缺乏综合性与系统性,往往停留在概念性规划的层面。此外,图纸数量偏少、表现内容过于简单、规划设计深度不够等问题的存在也能够反映出当前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很不够,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2风景园林毕业论文改革的途径

2.1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了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需求,其中有文献研究、规划设计与图纸绘制、相关绘图软件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能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的能力,从而有效解决场地所存在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不断修订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也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实习效果与学习状态,加强过程管理,关注学生按规范完成毕业论文的能力。在毕业论文选题指导上,要求学生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题目,能够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如果难度过大,则不能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在论文完成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创造性的发挥空间,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毕业后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岗位角色。

2.2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篇(4)

2.正确界定国有产权,谨防国有资产流失。凡是属于国有资产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及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原则上应按确认的评估价值调整国有权益。对资产评估升值部分,升值数额不大的,可直接调账增加国有产权;对升值数额较大、可能对企业资本金、利润率产生影响的,可以略低于评估价值折价入股,未折股的增值部分可增加资本公积金。

二、企业改制资产处置行为不规范问题和措施

资产处置是改制工作中重要一环,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林业企业资产大都是国有资产,如何处置,处置行为是否规范,其关系重大。资产转让随意定价,产权出售收入收缴、使用不统一,剥离资产核算虚置,管理不规范等都是改制企业资产处置操作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企业改制中资产处置工作应持谨慎、冷静、客观的态度,坚持维护国有权益不受侵害的原则。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范:

1.坚持以评估值作为资产处置的依据。在产权交易过程中,评估价应是交易价的基础,未实行竟价交易的企业,评估价应是交易价。对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职工所购股本总额应是评估确认净资产扣除剥离资产价值。

2.对产权出售收入,应坚持企业的原始投资是谁就由谁管理的原则。在林业国有资产投资主体没有明确之前,产权出售应履行主管部门审批制度,并由其负责管理资产处置收益。同时规定处置收入资金使用范围,将资产处置收益与使用结合起来,加强出售收入的管理。

3.加强对剥离资产的核算与管理。由于改制企业多关注生产性资产运营问题,很容易造成对剥离资产新企业不管,老企业无人管,核算停留在账面上的局面。加强剥离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搞活剥离资产应是改制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剥离资产应单独列账核算,制订剥离资产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机制,盘活剥离资产存量,提高其社会贡献率,真正实现“剥一块,活二块”的资产剥离涵义。

三、改制企业逃避银行及主管部门债务问题与应对措施

企业要改制,不可避免会发生债务转移。债务如何转移,怎样转移是改革提出的又一新课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一部分改制企业却把企业良性资产转移给改制后企业,而相应的债务却搁置一旁。具体做法有:(1)划小经济核算单位。(2)企业改头换面,更换名称。(3)多头开户,资金体外循环,逃避银行等部门的监督。为了正确引导企业改制,确保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发展,企业债务良性转移,改制企业债务处理工作应坚持“债随物走,合理承担”的原则。

篇(5)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篇(6)

思南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后,各林农纷纷要求并积极参与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认真执行和落实了国家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定的政策以及技术规程。随之,启动了林业金融服务等一系列的配套改革。特别是林业金融服务这一改革为林农经营者在林业产业发展和营林等生产中筹集资金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帮助,有效推动了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

2思南地区林业发展

金融服务改革情况思南根据国家推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文件和要求,进行了林业金融服务改革,林农可根据林业经营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通过抵押林权来获得营林资金,从而拓宽了筹资渠道,为发展林业经济赢得了有力保障,同时,加快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程。

3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对林农营林的影响

林农营林的内部因素是指林农经营者家庭人口特征、家庭收入情况等,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均会对林农经营者的家庭土地面积以及资金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林农经营者的个体资金以及社会支持林业生产资金情况,提高了当地林业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另外,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有利于提高当地林农经营者的信贷资金金额,有利于林农经营者发展自身的林业与林下经济活动,大大提高了林农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4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

第一,思南地区林业与金融服务中心加强合作。首先,与金融服务中心签订投放林业经营资金的协议;其次,开展林权证抵押贷款试点,并提高对林农经营者贷款金额比例,同时,开辟多种贷款方式,以满足林农经营者的贷款要求。第二,积极建立林业贷款贴息制度,包括贴息范围、贴息率等,并制定出相应政策要求等,保障林农经营者的切身利益。第三,林业局与其他相关部门组成森林资源评估机构,为金融服务机构贷款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依据。

5思南地区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思南地区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对林业经营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林农可以通过抵押林木而获得经营资金,大力开发多种经营渠道,有效进行林业或林下经济发展活动,但是,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中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5.1抵押贷款中要求林农抵押林权证且提供担保人

由于目前思南地区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中要求林农在抵押林权证时,需要提供担保人。为此,很多林农经营者认为这一改革与农村信用社贷款形式一样,甚至金融服务抵押林权贷款利息要高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息。

5.2没有完善的森林保险制度

我国很多地区均得到了森林保险,并且制定了完善的保险制度,然而思南地区的森林保险制度还存在着缺陷,森林保险不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让当地林农经营者觉得切实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5.3林业资金贷款中需提供实物抵押

林业金融服务中的林业资金贷款是一项刚启动的新服务,还处于摸索、探讨和总结经验的试验阶段,加上林农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质的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金融服务部门在林农申贷林业资金贷款中需提供实物抵押。

5.4森林资源评估费用过高

由于目前森林资源评估涉及到很多部门,森林资源评估费用过高,给林业金融服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难度。另外,当地森林资源评估机构资质水平有限,评估的结果与实际相差甚远,因此,得到的评估信息难以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造成当地林权贷款业务工作正常开展有一定的障碍。综上所述,思南地区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中存在着以上问题,为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三点相应对策:第一,林业发展金融服务中心需要合理、适当地调整林权抵押贷款利息,开拓新的贷款方式,方便林农经营者进行林业或林下的经济发展活动。例如:林权抵押贷款与小额信贷结合的新型信贷方式,既解决了林农贷款难的问题,又为国家经济支出降低风险,因此,这种信贷方式值得在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中推广与运行。第二,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推进森林保险保费补偿,为林农经营者的切身利益提供有利保障,帮助他们抵御森林产业中的各种风险,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对森林保险投保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以行政单位组织形式进行实现统一投保,提高当地林农经营者的参保率。另外,加强与先进林业发展地区沟通,积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来应用有效经营策略,加快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第三,要提高当地地区森林资源评估水平,保障森林资源评估结果及评估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林业发展金融服务中心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篇(7)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不一致

目前,我国企业依旧存在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不一致的状况,预算管理只对企业的短期活动加以重视,而欠缺在长远利益上的规划,致使企业的短期预算指标不能适应于长期的发展战略,预算编制出现衔接差,每年度、每季度、每月的预算实行对长期目标的实现无所帮助。

(二)预算编制偏离市场

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起点就是销售预算,但我国许多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之前不能充分观测和调研外部的市场环境,致使预算指标与市场实际需求相偏离,造成预算无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正确的指导。除此之外,预算管理不以市场作为导向将会致使预算指标欠缺弹性,无法应变市场变化,最终造成预算管理不能与多变的环境相适应。

(三)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差

预算一经制定就应该坚决予以贯彻和执行,但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全面预算管理,而且员工也欠缺认知,把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作为自身工作的负担,或企业并未有效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和控制,造成全面预算经常性的执行不到位,并且由于预算程序的不规范,使得预算随意更改的状况经常发生,最终造成企业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时严重受阻。

(四)奖惩的制度不完善

预算考评指标的系统性和科学系不强,使得预算考核只能流于形式,对预算超支考评加以重视,而忽视了对预算编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考评;对财务业绩的指标考核加以重视,而忽视了对企业非财务业绩的指标加以考核。预算奖惩的制度太过笼统和宽泛,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不与工资挂钩的预算考核使得考核只能流于形式,不能对员工主管能动性产生有效的调动作用,进而对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的目标有影响。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改进对策

(一)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体系

企业发展战略得以落实的有效手段就是全面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管理的固化和量化使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企业要树立起以战略目标作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将长期战略与短期战略间的关系协调好,以便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价值的增长、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打下坚定的基础。在进行全面预算的管理以前,企业要将市场预测和调研的工作做好,从而使全面预算指标能与外部的市场环境相符,并具备相应的市场应变力,最终让企业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二)对预算编制予以强化

为了使全面预算的管理得到有效的执行,需对预算目标予以细化,把预算费用、定额、指标细化至每个部门,甚至每个人身上,让他们可以明确目标,从而减少麻烦。企业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选择科学的编制方法。与各个预算项目预算管理的特点和业务活动的规律相结合,从而找出适于各个预算项目的最佳方式,并对各种方式进行综合的运用。除此之外,由于每个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确立以成本为导向和以利润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形式,从而进行预算项目的排序,最终找出适合自身的预算管理方式。

(三)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执行力度予以加强

为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企业一定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力度予以加强,从而确保所有人和部门都能够对预算管理制度予以严格的执行,并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企业需对预算执行操作的流程加以细化,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严格遵循超预算控制、审批、申请等制度,从而保障预算控制的执行力度,使预算执行的偏差不会过大。

(四)建立起激励约束的机制

预算只是企业实行经营管理的一种控制手段,而不是目的,把预算和业绩评价与考核结合起来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如此才可以使预算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所以要对预算管理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实行一定的奖惩。对奖惩制度和考核指标予以不断的完善,从而确保其是合理、公正的,以便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进行考核指标的确定时,要把定性、定量指标与绝对、相对指标结合起来,同时存货或价格变化较大和销售收入差距较大的,要对存货周转、收账款等的运营指标考核予以加强。为了使激励机制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考核的时候要对企业整体的效益和长期的业绩加以注重,同时奖励措施也要具备吸引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奖惩的制度,可以通过晋升奖励、提高薪金、红利奖励等形式来奖励完成目标的个人或部门。

(五)对分析和监控予以强化

全面预算管理和企业中的所有员工息息相关,在进行预算编制的制定过程中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一旦预算方案确定下来,便成为企业的制度,此时就需要企业中每位员工都能遵守它,从而使战略目标和短期目标得以实现。在预算制定直至执行的这个过程中,需对监控体系予以不断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偏差必须立刻予以纠正,从而避免错上加错,导致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在一个预算周期结束之后,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从长远利益上来看哪些部门的运作较好,获得的利益较大,哪些部门出现偏差,需进行调整。在对分析结果进行整合之后,便可以作为有效的经验在下一步预算管理工作中去运用,从而使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上能得到不断的完善。

篇(8)

自从2012年起,上海实行“营改增”收税模式之后,受到了很多人们的关注。根据我国“营改增”收税制度的不断完善,现如今约有20万企业成为了“营改增”收税试用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种“营改增”越来越受到更多人们的认可,因为这种收税模式是我国税制改革和增值税改革的必然走向。随着这种“营改增”税收模式的不断深入,对我国企业财务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一、当我国实行“营改增”税收模式之后,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税负影响

就从税负上而言,“营改增”收税制度对以下两部分企业有着绝对优势:

1、对于那些小规模企业而言,可以进行“营改增”纳税人,这种小规模企业在之前的营业税在4%-6%之间,假如使用增值纳税方式,则税负将降低3%左右。

2、还有一种就是一般纳税人,在过去,一般纳税人的营业税是不可以抵扣税额的,可一旦使用增值税之后,便可以抵扣税额额度,所抵扣下来的比列也增加了5%。

(二)财务审核影响

当使用“营改增”收税模式后,肯定会使财务审核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当营业税收制度没有销项在核算的时候,整个税收仅需要企业收入或者收支差额就可以得出相关税率;而使用进项税额和采税额,所有的成本以及相关的收入都可以如实入账,一旦使用了增值税收制度之后,整个税收的入账方式就有了很大变化。

(三)发票的影响

一旦实行“营改增”税收模式之后,势必会影响发票的改革,比如,在过去的营业税税收制度模式下,很多企业只需要出具服务发票就可以了,可是在增值税中存在着进项税以及销项税,因此就必须要对发票做出改革。其中,在对增值税发票进行改革的同时,要分清楚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营业税发票与增值税发票的区别不大;但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就必须分清这两种发票的区别,一是专用发票,二是普通发票;对于这两种发票的使用范围,税务局也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范围。因为增值税中具有税收抵扣,如果没有正确使用这两种发票,则会导致税金上缴不对应,让企业面临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出现。除了这些以外,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税收制度也是大不一样的,普通发票的限额很低,认定增值税只有10万元,对于所有的服务行业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低的限额,假设税务局申请大额度的发票,则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但这对服务企业而言则会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二、实行“营改增”之后对企业的影响

实行“营改增”之后,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税收支出,从根本上有效避免了税务部门对同一个企业重复征税的情况,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以增值额为核算基础,在一个企业中,只有使自身的增值额变高了之后,才可以让税金增加。在使用营业税之前,所有企业的税率大约在6%左右,当采用了增值税之后,除了房地产企业的租凭服务之外,其他所有小规模服务纳税税率都是4%,与之前的情况相比,减少了2%的税率,税负减少的极为明显;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是按7%的税率来计算增值税,可是由于现在征税基数正在下降,就算没有抵扣进项税,也是以前税率的6%,相比之下并不是很明显,因此除了房地产租凭服务之外,其他企业只要有1%的抵扣进项税,所缴纳的税金也不会超过之前的营业税。如果“营改增”的进项税都不能够抵扣,那么以18%的税率计算,税负则会相当的高,但在实行“营改增”之后,抵扣的进项税得到了增加,所以实际税负就会明显下降。

三、“营改增”后企业财务工作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尽量减小行业或地域性税收政策带来的影响

由于“营改增”的试点范围还相对较小,所以很多中小企业出现因无形成本不能抵扣的情况。对于税负的转嫁而言只能局部实现,对整个企业造成了额外负担,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取得联动效应。同时扩大“营改增”的试点范围。

(二)对适用税率进行合理调整,增大抵扣税率范围

租凭业以及运输业是“营改增”中较为特殊的行业。这两种行业中存在着大量无形成本以及不可抵扣成本,这样就会导致改革之后的税负增加,对于运输业而言,其中存在人力成本、路桥费等,必须要对路桥费改征为增值税,从根本上增加有效抵扣。应该继续不断完善增值税,将原本可以量化但还并未纳入抵扣范围的成本归入到抵扣范围中,从根本上慢慢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畴。对于目前我国而言,企业抵扣链条还不太完善,其中具有很多缺陷,租凭业中的税率由原来的6%升至12%,这样便使租凭业的税负不断增加。对于这种较为特殊的行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将各个行业归入适当的档次中,从根本上避免因改革之后,引起的税收替代效应。

(三)在企业内部加强控制,转变自身的经营模式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要做好企业税务的筹划工作,建立一个数字模拟财务分析,其中要对供应商、客户进行全面分析,适应“营改增“之后的政策。

在对财务不断分析的前提下,做好企业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重整。企业可以将人力资源转变成若干个较为独立的组织,把企业分立成若干个独立公司、子公司的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纳税人身份或者成为小规模纳税人,从根本上降低整个企业的税负。

要对未来可以选择供应商的纳税人身份和客户纳税人身份进行判断。对采购环节以及销售环节等各项流程进行有效控制,制订出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要从上游取得专职发票,从根本上完善企业间的抵扣链条。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定价体系做出调整,要对商品进行重新定价。

篇(9)

一、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概述

国外高校校办产业与本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早在19世纪初现代大学之父、德国政治家和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提出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办学原则,将科学研究首次引入大学,给德国高等教育带来极大生机和活力,并给欧洲大学体制带来了极大震动。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对科技的高度依赖和科技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日益加强。迎合这一变化,大学在教学、科研功能之外派生出新的功能――社会服务功能,高校科技产业便应允而生。

我国高校创办企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起步于80年代,发展与9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50年代初,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引下高校普遍建立校办工厂和校办农场,比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即于五十年代初建立了专供学生实习之用的机工厂。期间校办工厂数量增多,但由于当时是在违反教育规律的情况下建立的,大部分随着结束而结束。改革开放以后,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高校校办产业的性质、功能、和规模都有了全新的变化。特别是在1992年开始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以北京大学“推倒南墙”开建南街企业工程为象征,我国校办产业也全面、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渐形成规模,出现了复旦大学复华实业公司、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为代表的上市科技产业集团,也创造了“中国大学新现象”。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在一批有着较高科技含量、经营思路先进的校办企业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有一批科技含量低、资源型的企业由于管理体制落后、经营思路落后等方面的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出现了萎缩的情况。

二、目前我国校办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校办产业存在定位不明的现象

高校校办产业定位问题是创办发展校办产业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校办产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基础性和前瞻性问题。虽然高校校办产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重要认识,但是高校校办产业在具体到高校的情况下的定位则存在着许多有待改善的问题。

1.存在虚化校办产业的错误认识定位

一些观点认为,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所以高校没有必要发展校办企业,因为办企业不应该是教育家的事,而应该是企业家的事。这种观点在认识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发展规律,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学校就是象牙塔,作用就在于保存知识、传承知识、发展真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具有了社会服务功能,“实践证明,校办产业既是经济改革的产物,也是教育改革的产物,更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

2.存在校办产业功能定位错位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高校在举办校办企业的过程中不是把企业视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而仅仅视为学校正常运转的资金保障或者说是学校拓展资金来源的渠道。这种落后狭隘的意识,导致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进程缓慢,对高校校办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影响了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

3.存在校办产业管理角色定位错位的问题

事企不分是目前高校校办产业管理体重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推进政企分开,但是在校办产业领域则存在明显的“慢拍”现象。因为当上世纪九十年初期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政企分开的时候,校办企业则是凭借着事企合一或事企捆绑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当政企分开基本完成,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时候,才逐步发展的事企分开问题。正是由于这一问题起步晚,所以目前大多数高校形成了企业角色错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校办产业的发展。

(二)产权关系不明晰

“高校校办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晰主要表现为投资行为不规范和注册资本不实。”[2]高校对校办企业的出资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多种形式,但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企业是向学院借款或银行贷款出资,也有用科研经费垫付的,在工商部门验资注册后就返还给学校或银行,实际可供企业支配的资金并不多。用实物和无形资产出资的存在未经法定登记和评估确定的问题,资产的归属缺乏合法手续。由于在出资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使得对这些资产的归属难以界定清楚。如这些实物资产是投入还是租赁,手续不清;现金资本作为借款还是学校出资也不明确;无形资产未被评估,会被企业无偿占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此外,校办企业注册资本不实的现象非常普遍。多数校办企业成立于《公司法》出台之前,学校作为企业惟一投资主体,其注册资金大多不到位,虚假注册现象十分普遍,从法律角度讲,高校必须为企业的行为承担无限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学校将承担无限责任,造成十分被动局面。

(三)产学研结合逐渐弱化

校办产业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实现的必然要求,也即产学研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企业初创时期,就如前面所提到的,企业与学校是捆绑在一起的,企业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同时学校也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各种条件开展实践教学和知识应用,这是一个“蜜月期”。但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企业慢慢在心理上脱离了所属高校,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文化生态。而另一方面,学校在心理上也认为企业离自己越来越远,而至慢慢渐行渐远,再加上没有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最终发展成为目前的“收租”与“交租”的租赁关系,产学研的光芒已经不是二者的联系纽带。

(四)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校办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发展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始终是高校的第一职责,高校会优先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其次是发展科研,最后才会去办企业。因此,大部分高校如何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等问题始终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在目前产业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大都是具有学校编制、在九十年代初校办产业初创时期进入校办企业的教职工。他们参与了企业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了解企业,也是高校其他教职工最信任的团队。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再加上或多或少的大锅饭思想,如今这个骨干团队已经出现了数量上的萎缩、质量上的老化等问题,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要求,有的事实上已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五)企业规范化建设形式重于实质

加强规范化建设是教育部为保障校办产业规范、有序、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其门的“中层干部”,甚至是校级领导,所以具有浓厚的行政化、“官僚化”色彩,这样校办企业徒具现代企业的外壳,而无现代企业的灵魂。

三、发展校办企业的基本思路

(一)理顺产权关系,改革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理顺校办企业产权关系,改革校办企业管理体制,目的和途径都在于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有限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效规避风险的市场主体,同时担负起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依法保护学校合法权益。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根据高校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逐渐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目前之所以会出现有“外壳”没“灵魂”的三会制度,实质在于学主要内容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清高校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关系,核心是各高校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对经营性资产的所有者权利,也形成校办企业与高校自身之间的“防火墙”;二是推进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代表的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有关要求,大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通过新建或“借壳”改建等方式组建了资产管理类公司,也进行了资产划转,基本理清了高校经营性资与非经营性资产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防火墙”。但规范化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面,我们认为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则没有很好的实现。主要表现为企业治理结构没有实质改变,所谓的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都是由学校任命,都是学校行政部校始终没有放弃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意识,始终踏不开股份制的心里门槛。在教育部关于促进校办科技产业发展的文件中,明确了股权长期激励的可行性,但在北京市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则在有关表述中退了回去。这说明,股份制改革仍是校办企业发展难以踏进的区域。但实行股份制改造是改变目前事企不分、校企不分的必然要求,需要各高校打破思想的局限,大胆改革,实行关、停、并、转,对那些有一定效益的科技型企业,全部实行股份制。入股的方式可以是合资也可以是独资,也可以采取职工集资入股、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有些企业校方可以控股,也可以是外方控股。通过股份制改造这个途径,依法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二)依托专业优势,通过产学研发展校办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专业优势发展校办产业,建立责权利相统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实体;或发掘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资源优势,建成教学、科研、经济功能并举的公司,形成以校办产业为主体、以专业实体为辅助、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或产业实体。另外一种方式则是在现有科技类企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规范、有制约、有激励、有保障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技术人员)和企业三方的积极性,将更多的知识成果通过校办企业进行转化,通过提供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平台等途径,全面促进校办企业健康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不断优化校办产业人才队伍

人才问题是校办产业的核心问题,破除人这一校办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关键问题在于建立有进有出、合理流动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建立一支懂市场、懂经营、懂管理的企业管理团队。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一是各高校给予校办产业系统相对独立的用人权限,按照经营规模实行事业编制人员的定编管理,以吸引优秀人才;二是各高校要建立一个平台或机制,鼓励产业系统内的人员与教学科研及其他管理岗位的人员进行双向流动,或进行制度化的经常流流动;三是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在制定行业政策的时充分考虑校办企业的特殊性,鼓励教师在学校与校办企业之间的双向任职,为人才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扫清政策的障碍。

参考文献:

篇(10)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上一篇: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 下一篇: 七年级政治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