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1: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作者:张颂心
从全球竞争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低碳技术的拥有作为其未来产业发展的制胜点和杀手锏,其核心技术的引进和购买,已经成为台州企业遥不可及的奢望。因此,要实现低碳经济,台州市科技的综合能力表现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低碳道路上的进程。而2010年台州市在科技表现(表略)上却实在差强人意。其综合排名仅居全省第6,且与排名第一的杭州相差非常之大。其科技/GDP之比为88.53%,更是远远低于排名第一的杭州市。从而证明,其科技发展水平与GDP发展情况并不协调,也即意味着台州市在依靠科技发展提升产业效益仍留有空间。产业创新的综合环境现状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会增加企业创新的主动性,提高创新的成功率。产业创新环境主要包括国家财政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及创新融资环境。近年来,尽管台州市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拨款逐年增加,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总量仍然不足。此外,原本有限的科技经费管理较为分散,并且在立项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非重点项目或“关系项目”,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直接降低了总体投入效果,影响了全省重大项目的投资力度,忽视了基础研究的低碳技术储备和共性低碳技术的开发推广,导致创新的基础和后劲日趋匮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市产业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是构成创新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台州市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往往选择简单的仿造,来节约开发成本,大量的侵权案件在仿造过程中产生。据统计,2010年,台州市专利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900余人次,检查超市、专业市场170余家次,查处侵权商品近万件;另一方面,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却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极为薄弱,在科技成果研究出来后,往往不会第一时间去申请专利、寻求保护,而往往被其他仿造者捷足先得。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到位,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对产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台州市中小企业创新的一个难疾。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存在较高风险的借贷群体,没有稳定的收益和确定的偿还能力,一直以来是银行趋利避害而舍弃的首要人选。而产业创新投入,尤其是低碳技术的研发,作为“高风险、长周期”的一种项目,往往短期内效益不明显且回报率不确定,这一特性,更加决定了企业难以从银行贷款的途径获取资金支持。尤其在今年以来,中央一再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艰难。产业创新的管理创新现状管理创新作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因子是将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也是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成果的重要桥梁。企业只有通过有效的科学管理,才可能把科学技术知识物化为新的产品和设备,才可能形成或创造出新的生产工艺和方法,从而掌握行业领先的核心低碳技术。它是企业把握市场能力和对创新产品营销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将低碳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后,台州市大部分企业管理还停留在“家族式”、“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大部分管理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在创新管理上,则体现在缺乏一个科学且独立的科技投入、科技计划及项目评估的管理机制,未能全面采用科学的事前评审、事中监控、事后考评的有效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很多时候,企业的创新投入在没有得到充分调研就盲目启动,或是事中监督力度不够或不到位,更缺乏事后的科学评价,因此难以保证产业创新投入的绩效。
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的数据采集均来自于1999-2009年度的台州统计年鉴,本文用单位能耗强度代表低碳经济发展现状(Y);用科技产出代表产业创新的科技综合能力(tech),用政府对科技的拨款(gov)、知识产权的申请数(knw)和中小企业融资比例(fina)代表产业创新的综合环境;用成本费用利润率(mag)代表产业创新中的管理创新程度。基本分析框架及模型这么我们用代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利用上述的变量,对低碳经济的函数表达关系可表示为:Y=f(tech,gov,knw,fina,mag)利用EVIEWS软件分析得到方程式(1)Y^=2.3-0.052tech-0.526gov+0.024knw-0.005fina-0.329magR2=0.72D.W=2.25从回归结果可看到,R2=0.712,说明模型的总体拟合水平显著,但是解释变量中代表产业创新环境的金融环境和知识产权这两个因素没有通过检,并且知识产权保护符号代表的含义与假设相违背,因此我们剔除以上没有通过检验两个因素再重新对剩余的四个变量做回归分析。得到如下模型:Y^=2.26-0.516tech-0.532gov-0.362magR2=0.712D.W=2.15结果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台州市的低碳经济是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科技综合实力、创新环境中的政府支持度、管理创新与我市能耗强度之间的关系较显著,并且都于之呈负相关关系,符合现实意义。且模型拟合度达到了70%以上,这足以说明产业创新在降低我市能耗方面确实存在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上述模型可知科技综合实力对于能耗降低的作用低于管理创新和政府支持度,这是因为台州市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技术的能力不足,导致了我国的技术创新成果并未能实现产品和市场的进一步创新,从而并没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实现对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从而未能起到降低能耗强度的作用。从结果中,我们也发现了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度对台州市的能耗降低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是因为在我国的国情下,宏观调控在各个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可以说,在我国,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和强盛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并且在以中小企业为经济主力的台州市,更鲜有企业可以自主承担起自主创新的人力、物力、才力的投入。正因为如此,我市的产业创新对于政府支持的依存度也就愈加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买方市场的到来,为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众多企业纷纷通过体系认证来加强企业的管理和提高知名度。这些通过认证的企业无论在规模、产品质量、计量管理上,在当地都是位居前列的,通过对这些企业计量器具检定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有助于管理部门了解企业对计量工作的要求,切准技术机构为企业服务的重点和发展的方向,找到计量工作的突破口。
现在通过体系认证的企业已经为数不少,而在这些企业当中,计量器具的配备从数字上看起来也是非常让人乐观,而实际工作中,经检定后使用的计量器具数量与显示数据有很大差距。窥斑见豹,我们可以分析当前计量检定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是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的认证是是受益方推动、受外界的压力的结果,企业自己没有加强企业管理的意愿,缺乏必要的自觉性。为获得认证,企业常常突击送检计量器具,突击培训计量管理人员,突击制订规章制度,一旦通过认证,则对这些工作放任不管,等待下一次的突击。在日常的检定中,企业不送检计量器具就想获得检定证书就是这类问题的表现。
二是企业的计量器具用来进行检测的比较少,大量的是一些基本的工作计量器具(如卡尺、台秤等),这从一方面说明企业不重视产品的检验工作,造成企业的检测能力比较薄弱,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高新技术的产品,不需要高精度的计量器具来进行检测。这一点也可以从电磁类计量器具的数量上反映出来。
三是部分认证机构的不规范操作导致了一些认证企业对计量工作不重视,对计量器具管理不到位。有的企业计量器具没有建台帐,有的甚至分不清什么是计量器具,全由认证机构说了算,企业对计量器具不送检或者少送检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一些溯源困难或者送检麻烦的计量器具,企业干脆就放弃检定了。
四是部分企业的经营者素质偏低,没有意识到计量工作对企业增效节支方面的作用,片面强调检定费用等支出,不愿花人力、物力来支持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
五是溯源困难,检定时间长,以及企业连续生产等也成为影响企业计量器具送检积极性的因素。
一、抓好外部协调,促进检定工作开展
首先,抓好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关键在企业。技术监督部门要帮助企业加强计量法律法规的学习,一方面要使他们认识到依法检定的重要性,特别是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企业必须要落实好检定所需的各种资源,从“要我检定”转变到“我要检定”的思路上来;另一方面,帮助企业把计量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上来,使企业明白计量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起到基础保障作用,要把计“量”变为计“钱”,把计量工作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算在明处,提高计量在成本核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计量检定工作要注重实效。计量检定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不能走过场,要帮助企业把计量工作融入本企业的工作目标方针中,使之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一些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更要加强引导,要增强企业领导的计量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我国的量传体系是国家根据经济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就近就地组织起来的按区域管理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检定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高资源不足而低资源却简单重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技术机构应该多加强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从而使高准确度的计量器具和低准确度的计量器具都能得到量值传递,从这个意义上说,协调好省、市、县三级技术机构的设置非常重要。
第四,有关部门要加强认证机构的管理,使认证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企业要端正认证的态度,要把认证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克服为证书而认证的消极观念,充分认识计量器具检定作为企业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促进企业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五、计量检定工作的开展必须切入社会的热点和百姓关心的主题,从而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为检定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抓好内部建设,提高检定深度广度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其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创建“政府需要、企业欢迎、群众信赖、社会赞誉”的部门形象时,要转变职能,把服务的职能放在首要的位置。要服务企业,必须提升我们服务的能力、服务的手段和服务的水平。具体来说,以下几方面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一是要提高人员的素质。简单、低水平的重复性检定工作阻碍着计量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前,技术机构要为始终站在科技前沿作好准备。我们前些年还在为取缔古老的计量器具——木杆秤而奔走,转眼间我们就必须面对技术含量超越了几个数量级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新能源等一些新门类学科中的“新新”计量器具。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机构必须正视技术更新带来的挑战,要制订人员的长期培训计划,完善人员的考核、评价制度。培养或者引进开发型的人才和高端科技发展方面的人才,使技术机构有能力解决新技术应用中碰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树立技术机构在企业中、在社会上的技术形象。
二是必要的硬件设施。对一个技术机构来说,精密的检测设备是必需的,一边是新型、尖端的产品不断涌现,一边我们的技术机构却可能还在使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设备搞检定,这就无法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当前要增加现代化检定手段,利用有限的经费购置专业性强且利用率高的通用设备,进行重点培育,同时对购置设备的更新换代要有好的计划,使检定设备能够跟上技术的发展。
三是用良好的内部环境,营造单位文化。技术机构的内部环境是保证公正、科学、高效的必备条件,是体现一个单位的社会形象的本质要求。我们在用制度、用体系营造一个好的内部环境时,要体现自己的单位文化,技术机构也要有名牌思想,要打响自己的牌子。企业文化现象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技术机构追求的文化必须能体现单位内涵、产生强大凝聚力、有助于树立良好形象。总之,着手培养自己特有的文化,对技术机构的长远发展非常必要。
四是抓好校准市场的开发。由于检定规程是按各类计量器具制订的,使一部分与产品质量检测关系不大的计量器具也纳入强检工作范围,增加了管理工作量。减少强检项目,开展校准工作,增强企业的自主性在目前非常重要。技术机构要充分利用已开展的校准项目,抓好校准市场的开发,使计量器具在量值溯源方面也能获得发展。
作者:张旸
金融支持山西低碳经济发展情况
作为能源大省、煤炭大省,连续多年的资源开发导致大量的碳排放和环境破坏问题,使得经济增长波动剧烈。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山西省的能源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双向失衡。因此,近年来山西省积极融入低碳经济的思维,积极探寻如何在高碳的现状下发展低碳经济,相继出台了《山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办法》和《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文件,对煤炭、焦化、冶金等行业,实行产能总量控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煤炭高效转化技术开发、淘汰焦炭等行业落后产能,逐步建立和实行节能、排污权交易。山西金融业也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制定了《关于打造低碳金融区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山西银行业支持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督促金融机构首先要树立服务低碳经济的意识,引导省内银行业成为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和低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者,建立健全“绿色信贷”和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加大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努力打造低碳金融区。一是明确信贷支持重点。如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固体废物及其他污染治理、循环经济、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节能技术服务产业和环保产业等八个方面作为贷款的主要支持方向,把好项目入口,审慎贷款决策,严格贷款发放,做好节能减排金融服务工作。二是健全“绿色信贷”机制。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全面推进“绿色信贷”建设,按照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原则,在每个信贷流程中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于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项目,一律不发放贷款。优化“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结构,加大对落后产能的信贷退出力度,积极拓展以新能源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绿色信贷市场。三是积极创新低碳信贷产品。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低碳企业(项目)的实际服务需要出发,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开发除了适合低碳企业特点的特色信贷产品,并加大配套金融服务力度。如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为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开办的对外预付款保函业务,用于该企业与爱尔兰来宝碳资产有限公司签订的CDM减排量购买协议,扩大了企业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融资来源。四是完善授信管理办法。各商业银行按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的要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加强贷款“三查”管理,把主要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新上产能合规性手续、环评审批和排放达标等情况作为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环节的考察审核重点,列为授信分析报告、授信审查意见的必要内容。把环保部门验收意见、能耗和排放标准执行、资源节约落实等情况作为贷后监控的重点,将节能环保政策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信贷工作的全流程,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信贷投入。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山西高碳行业迅速向低碳转化。以山西省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例,2012年年底,该集团将建成长输管线3000公里,年输气能力达到100亿立方米,管线日储气量达600万立方米。全省管网覆盖10市94余县(市、区),居民用户821万人、村镇1079个,全面服务太钢不锈、耐火材料、玻璃制品等十大新型产业集群。
金融支持山西低碳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
1.金融资源向第二产业过度集中。从产值上来看,山西省产业结构长期以来呈现“二、三、一”产业不均衡发展格局。2011年,第一产业投资273.4亿元,同比增长25.8%;第二产业投资3347.9亿元,同比增长37.6%。第三产业投资3751.8亿元,同比增长19.5%。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明显快于第一、三产业。2.金融机构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由于大部分低碳产业都是新兴产业,部分低碳产业的扶持政策及激励措施的力度有待明确和加强,部分低碳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如核心技术研发竞争力不足,特别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和持续产业化能力,存在关键设备和材料对进口的依赖强等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的风险因素。3.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市场的意识不强。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仍然以传统业务为主导,对碳金融业务的认识不足。由于碳金融发展的时间不长,金融机构对其价值、运作模式、产品开发、交易规则、风险管理、操作方法等尚不熟悉;人才储备和积累不足,对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基金、风险投资、利率及汇率风险管理等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创新明显不足。4.相关配套措施不全,导致外部激励不足。低碳财税政策可分为两类:一是抑制高碳生产、消费的财税政策;二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我国现有的低碳经济财税政策主要集中于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真正涉及清洁能源生产、消费以及低碳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较少,尚未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税体系。四、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1.积极发挥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一是加强信贷政策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窗口指导,积极倡导绿色信贷理念,引导金融机构对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和新能源开发项目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提高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产业贷款的比重和市场份额;灵活运用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旅游产业、绿色农业、煤化工业、材料工业等山西新兴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加速山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进程;加快重点优势企业的资本扩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建立完善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信贷政策实施效果评估考核体系,定期通报相关考核结果,实行差别化政策。2.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一是政策性金融支持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把握好信贷投向,重点支持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设施投资、清洁能源生产、低碳技术研发等项目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低碳经济建设中来。如可向环保表现出色的企业提供环保专项低息贷款,并按照企业承诺减排比例,实行差别优惠政策。二是商业银行金融支持推动。一方面,加快山西煤炭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加大对新型煤化工项目、煤机制造、煤炭深加工项目、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环保高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实现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对旅游、特色食品、生物医药等新兴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实现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拓展。三是鼓励低碳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如设立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低碳经济领域。3.积极创新低碳金融产品。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及我国银行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实践,鼓励和推进以煤炭金融为核心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山西煤炭期货交易市场;鼓励商业银行探索开展企业应收账款、企业知识产权、股权等无形资产的抵押放款,丰富碳金融产品;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可适当增加森林碳汇。4.加强产业风险防范,保障信贷资金安全。应加强对低碳产业的扶持和激励措施的力度,一方面,通过给予低碳产品一定的政策支持,拓宽低碳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强化风险意识,准确地评估项目投资回报率,根据其技术成熟和产业化程度,确定合适的贷款期限和价格,确保低碳信贷资金安全。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障碍
(一)资源短缺低碳经济强调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资源是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无论是高碳经济还是低碳经济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与更高层次的方式转变更需要理性、优化的资源配置。我国高碳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造成了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的快速耗竭与短缺。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但是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处于世界落后地位,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资源特别是能源呈现出绝对不足,供求矛盾非常尖锐,成为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企业缺乏自觉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作为能源利用的最重要的主体,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力。企业能否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直接制约着整个经济体系发展方式的变迁。当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低碳意识欠缺,对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缺乏足够认知,对于国家的环保政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往往消极应对,没有有效贯彻,致使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缓慢。探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缺乏有效的发展低碳经济激励与约束。对于开发或利用能源的非国有企业,由于所有者或经营者缺乏远见、融资困难、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法律法规缺失等原因,即使想发展低碳经济,也会因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技术引进成本过高等原因而放弃,转而追求短期高额利润,滥用能源,破坏生态环境,而全然不顾企业的社会责任,如各地屡禁不止的小矿山。而对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内部体制仍难以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着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技术落后、高管腐败、激励乏力、监管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缺乏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所需的内在推动力,极大地制约了企业能源的开发利用效率,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与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短缺。
(三)公众的低碳意识不足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表明,公众意识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上起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在我国,低碳事业发展不够成熟,社会的宣传方式与力度不够,公众的低碳意识还比较缺乏,有待进一步的培育。一份针对西安市的调查显示,67.83%的人基本了解低碳生活的含义和方式,表明人们对低碳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日常生活的调查表明,只有13.17%的人进行废物利用,77.23%的家庭使用一次性杯子、筷子,这表明人们的低碳意识大多仅仅停留在口头,并未付诸实施,没有将自身与国家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个体主义仍主导者人们的思想。
三、加快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对土地、住房商品化开始实施试点改革,30年多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大大改善。该阶段,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据的地位愈加重要。目前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已经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近年来,房价波动极大,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极为突出,社会人居住房不合理分配现象极为严重,甚至出现开发房地产严重破坏资源环境的情况。以我国房地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分析,一度出现房地产业过热现象,如2007年我国房价连续5年上涨情况结束,开始产生下跌情况,特别是部分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跌幅已达到一半以上,交易量萎缩现象极为严重。为避免房地产经济泡沫破裂,建设和谐社会,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对房地产等过热行业进行了宏观经济调控。笔者通过定性结合定量等方式,按照“宏观—中观—微观—预测—战略推导”为线路,进行和谐城市构建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房地产经济的概况
房地产经济是指以房地产为主体,围绕房地产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产生的人和人间的经济关系,是房地产经济关系有机结合房地产生产力的重要方式。房地产生产、流通与消费过程中出现的所有经济活动与其条件都被成为房地产经济。其中房地产直接生产过程为房地产生产,房地产再生产与其实现过程为房地产流通,房地产生产目的的实现与部分直接生产过程在消费环节的延伸为房地产消费。在整个房地产经济活动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与经济体制条件。从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宏观经济三个层面对房地产经济进行考察。微观层次是指将房地产企业作为经济单位,其产生的一切经济行为与对房地产开发经营项目的运行。中观经济是指房地产部门经济、区域经济。作为产业经济的重要类型,房地产部门经济在与其他经济具备相同属性的同时,还存在诸多特殊性及规律;各个省、市与区房地产经济被称为房地产区域经济,也可被叫做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部门。宏观层次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为主体进行考察,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对象,房地产经济更是宏观经济的主要构成成分。
二、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及现状
“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房地产的种种需求,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创造必要的空间发展条件”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应对其可持久性加以重视,站在统筹关系角度分析,做好城乡规划、能源节约等工作,实现房地产建筑规划形态、住宅功能、环境效益、人文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一)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
李晓云认为,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需求,必须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在房地产经济发展做好各方协调关系,如人口、环境与资源利用等,并始终坚守资源集约、经济效率提升等原则,实现房地产合理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目标。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房地产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是经济发展基本条件。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中应对环境承受能力进行充分考虑;同时,房地产经济发展可为环境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能够符合环境对其发展的需求。2.房地产经济自身发展。房地产自身发展是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基本条件,如房地产自身发展不足,将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进度。基于此,在一定条件下,房地产经济必须满足自身发展要求。3.房地产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动性,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起到严重影响,社会发展也就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决定作用。作为现代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房地产经济因与社会具有互动关系,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呈现出下降趋势,由2013年20%下降为2014年10.5%,为加大调整力度,提高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以房地产图1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表2015年1到2月份开发投资进行探究,8786亿元为该时间段开发投资总额,和2014年相比,投资增速只下降了0.1%,其中住宅投资总额为5922亿元,占总投资额67.4%,增长率为9.15,回落点为0.1%,如图1所示。整体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为供过于求,为改变该现状,要求相关部门、企业必须对房地产投资问题加以重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为实现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分析
(一)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产业发展战略措施
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产业链的重要内容,对国民经济推动转变为全面基础,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产业提供有利条件,并将服务提供给人们生活与有关产业发展。1.经济发展中确定房地产业重要增长点产业地位,为调整其他产业提供可靠保证;2.社会经济数据统计和房地产数据统计的完善,各个区域数据统计工作的加强及经济数据的及时公布。通过房地产数据信息制度的建立,可将土地出让总量等行业有关数据及时公布,能够将房地产经济发展中真实、透明与全面原则充分体现出来;3.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利用行业发展预测模型的合理构建及有关产业政策制定,可对土地供给总量、商品房供给总量加以控制,确保供求调节的平衡性;4.房地产业预警系统、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为房地产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引导的房地产市场控制措施
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导致大量贷款、投资人员无法正确感知风险,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后,房地产市场价格产生了极大的波动,投资者此时才意识到房地产投资风险并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为避免银行流动性危机的出现,降低国家经济影响,必须有效控制房地产施工,规范市场行为,降低投机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建立有序的市场环境。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为构建良好的发展市场,必须加强政府宣传,正确引导购房者;并对银行信贷加以严格控制,防止商品房价格背离价值现象的出现,对房地产过热现象加以控制。
(三)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战略措施
在经济核心圈位置实施大规模土地开发计划,以政府提供限价土地、大型房地产企业提供开发资金的联合开发房地产项目方式,在确保开发商获取相应利益后应对商品房价格加以限制,并利用限价出售土地的回款对项目区域政府配套设施加大建设力度,如公交体系的完善、学校医院的兴建等,以此达到居民居住环境改善的目的。
(四)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战略措施
集中统一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实施中,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相符,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相符。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必须以土地保护为中心,建立土地开发与经营制度,对现有土地开发投资去向合理规划,对农用土地、城市待开发土地资源加以重点保护,通过相应法律措施对土地地权关系加以处理,如占有权、使用权等。土地供应市场的统一建立,应具有公正、公平、公开等特点,通过土地整治,与土地收益管理水平的提升,可实现房地产经济健康、稳定的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全面分析、研究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可对市场主体行为选择进行有效约束,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性,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在充分发挥房地产经济功能的同时,应了解与掌握房地产经济的概念、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措施,实现住宅标准化,降低投资成本,为房地产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与强大支撑。
作者:张艳艳 单位:河南省省直机关房地产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静岩,韩文秀.房地产投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2).
[2]侯姝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要点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
[3]孔行,黄玲,于渤.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协调关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3).
[4]王勉,唐啸峰.我国房地产投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5]张霞伟,丁姝.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对可支配支出的短期影响研究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J].品牌:下半月,2015(8).
2、提升基层堤防水利管理部门资源发展与经营水平的途径
过去10年中,中国的水利行业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改善有关政策和法规的全国市场成熟的过渡期,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障碍需要水单位决定一个接一个冷静应对。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系列措施,具体从六个方面实施:首先,关于水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做法律;其次,加强对水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的人们的法律意识;第三,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第四,有效改变政府管理职能,确保执法的科学性与公正性;第五,增加工作责任感,对损害水利经济的人要严重打击;第六,成立专门的水利协会,增加水利经济运行管理与监管的强度。
3、促进校企联合与技术交流
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应该因时应用于基层堤防水利管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科学力量转化为具体的生产力才能高效运营与管理。水利经济管理方面需要科技人才资源,需要这些精英能作为创新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源”和“智囊团”。相关企业应该积极与当地高校进行联合交流,规划每一学年人才的走向,为企业乃至社会创造更多的效能。另一方面,与当地旅游公司联合开发地区自然景区,提高工程效益的同时,也可大力宣传宝水、爱水和节约用水等思想话题。联系相关专家、学者共同谋划自身资源利于,开源节流和水利发电等可实施性较强的建设项目进行专门规划。
地方投资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前提,而且是投资者确定潜在直接投资对象的重要因素。由于基础设施等环境建设存在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投资回报率低但社会效益高的特点,社会资金很难投入到这一领域,因此,财政必须从市场缺位的地方补位,加大投入力度,通过直接投资或多种融资方式,加强区域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建设功能齐全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筹集资金的传统优势,支持加强水、电、路等各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经济发展硬环境,突出招商平台建设,依托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二)培育经济发展的人文环境。要采取多种形势,广泛宣传,大造声势,使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各种行为,敢于抵制,敢于举报,加强打击,努力打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都是经济环境、事事关系经济环境、处处维护经济环境”的工作格局。
(三)创造优质规范的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是打造区域经济环境优势的重要标志,因为行政权力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最普遍,对公民和法人的影响最具体,对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最深刻。因此,地方财政部门要转变工作职能,提供优质规范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创造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务工作环境。
(四)营造科学高效的服务环境。要形成一套积极主动、办事快捷、管理科学的服务机制。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程式、贴心式、保姆式的优质服务。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经济服务平台,向企业实行公开办事,“一条龙”对外服务,接受所有企业和投资者的咨询,并进行相关辅导和协助,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二是要加强“窗口”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促进行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三是要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主动深入到企业中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五)建设公正文明的法制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是最重要、根本的环境建设。建设一流的法制环境,必须做到依法行政,规范行政,从严治政。要深入开展对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调查研究,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政令畅通,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六)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诚信”就是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诚实守信。通过信用建设努力营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达到社会和谐,从而使我们的经济能够实现更快、更优、更好的发展。因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优化信用环境。我们要集中力量,采取措施,有效地加强和提升信用程度,以诚实守信来进一步塑造良好信誉,大力营造讲求诚信的发展环境。
二、转变财政扶持方式,发挥资金导向作用
发展区域经济,资金启动必不可少。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职能发生转变,支出的范围受到许多限制,财政直接进行经济建设的投入变得十分有限,因此,要重点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逐步减少直接投资,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逐步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要进行引导性扶持。一个管理规范的企业,投资关注的不仅是优惠的地方政策,更重要的是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和市场前景。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注重直接投资和减税让利等传统发展模式,在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和健全财税运行机制的前提下,努力增加财政可支配财力,增强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在满足基本支出需要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实施引导性扶持,努力扩大财政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社会投资跟进增长。
(二)要进行间接性扶持。要综合运用间接调控手段,在减少财政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做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规范市场行为,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同时,用活经营管理政策激发民间资本投入,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对民营经济发展实行不定规模、不限项目、不设门槛、不控制行业的管理办法。要建立相应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本地在外科技人员、打工人员、大中专学生回当地领办、创办民营工业企业和投资经商,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其征地、办证、子女入学、转户等手续一律从简,并享受一定优惠。
(三)要进行政策性扶持。要用足用活现行各项经济发展的国家优惠政策,尽量减少企业负担,保证企业健康发展。要认真发挥好用好中小企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粘合作用,使政府投资带动更多的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导向基础产业领域、特色产业领域,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要认真落实好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农林牧渔项目、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技术转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保护企业合法利益。
(四)要进行关键性扶持。财政支持经济建设,就是要用有限的资金,发挥尽可能大的收益。因此,我们要科学选择投资方向,将财政资金集中投向能带动其他投资主体和产生较大效益的关键环节上,能够带动一个产业和一批产业的发展,使之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三、不断深化财政改革,提高服务经济能力
财政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必须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研究财政管理的新举措,努力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注重发展政策连续性,实行正确领导。要确保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政策的连续性,综合运用税收、预算、国债、财政贴息等手段,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要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投入机制并创新支持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政府间分配关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健全地方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形成财权与事权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快财政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等各个方面的改革进程,规范政府间的分配关系,为经济发展提供均等、公平、有序、高效的服务,不断增强提供服务能力。
(三)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要增强与民生有关的各项重点支出项目的保障力度,财政投入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困难基层、困难群众倾斜,特别是要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推动加快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要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本地区企业或单位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换。要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产品深加工的投入,促进经济发展形式不断优化。
安徽的经济建设需要高职教育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与服务。为此,高职教育要为安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壮大皖江产业带、大力推进产业集聚,提供人才支撑,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调互动、互相促进,最终形成共同发展。
关键词:安徽;高职教育;地方经济建设
政策和资金保障。2003年以来,杭州市政府对学院的投入力度成倍增长。2007年,市政府将投资3亿多元的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建在学院,明确基地性质为公益性、示范性、公共性,基地日常运转经费完全由政府承担。其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学院形成区校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成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委员会”、“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等,为学院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第三,学院与友嘉实业集团共同发掘校企合作的内在契合点。学院确立主动服务企业、校企文化共融、利益共享与人才共育的办学理念;企业把集团的叉车设计研究所、邮政设备研究所设在友嘉机电学院,双方共同开发产品和技术,形成了共同规划、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发展机制。
实现了资源共享,解决了办学资源的瓶颈问题。友嘉机电学院培养的是机械、数控、电气、模具等第二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先进的实训设备,但大批量的实训设备,学院既难以承受,又难以做到及时更新,而“校企共同体”的友嘉模式则解决了学生实习设备与技术的先进性问题,保证了友嘉机电学院学生在校期间能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友嘉集团还为学院提供了先进的实训师资,这些技术人员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为学院教师和学生提供培训,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1.友嘉实践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友嘉机电学院的成立,友嘉实业集团也将把总部迁入杭州,并设立3个数控机床制造基地,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引进杭州,对提高当地的制造业水平,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从而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学院依托友嘉机电学院平台,为社会提供培训和科技服务。2008年培训社会人员1000人次,教师主持参与省市攻关项目10多项,科研经费达100多万元,为其他中小型企业技术改造10多项。
2.友嘉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友嘉机电学院模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友嘉机电学院2008级毕业生就业率达99.16%,企业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同时,2008年招生分数创历史最高,学院大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都高出分数线80多分。数控专业学生在2009年浙江省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数控大赛团体三等奖。同时,友嘉模式在学院进行了推广,按照友嘉模式,学院又组建了达利女装学院、新通国际学院、金都管理学院,从而提升了学院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我国经济发展将日趋区域化、地方化。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多方支持,特别需要高职教育的支持。当前,安徽正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这为地方经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高职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认真分析研究安徽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使其紧密结合、协调互动、共同发展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安徽高职教育尚未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
1.专业结构问题。
2007年7月安徽省高职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中指出,安徽高职教育布点较多的是电子信息、财经、文化教育类专业,这些专业占全省高职教育专业总数的46.9%,矿业、材料能源、资源、制造业及交通运输类专业数量较少,只占13.4%。从安徽确定重点发展的汽车工业、装备制造业、优质金属材料工业、水泥及非金属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及煤化工业及生物技术工业支柱产业以及安徽经济增长速度位于前五位的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和设备制造业来看,安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类型不尽适应[1]。主要是高职院校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一是重文轻工。因文科类的专业办学成本较工科类专业低得多,许多院校只顾办学效益,忽视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二是专业设置雷同。有些院校不顾自身条件,不顾地方经济特点,一味追求办学规模,缺乏专业整体建设规划,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不明确,把目标瞄准在热门专业上,专业设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专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三是专业设置定位不准确。
只看全国“大市场”,不顾地方“小市场”,某些院校不惜代价在江、浙、沪、深等处设立就业办事处,关注就业“大市场”,却忽视了地方“小市场”。此外,区域经济建设中一些急需专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近几年尽管安徽高职教育增设了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电力技术类、矿物加工类等部分高技术含量专业,但总体来看这类专业成长缓慢,仍处于弱势地位。再者,安徽是农业大省,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发展高科技农业,因此,培养大批从事农业的高科技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高职院校应相应开设一些相关的涉农领域的专业,如农业技术、林业技术、水利、畜牧兽医、食品加工等,但在安徽64所高职院校中目前真正开设涉农专业的还微乎其微。
2.人才培养问题。
高职教育具有双重属性,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也有职业教育的特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对高职教育的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因此出现办学定位不准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跳出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仿照普通高校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忽视实践技能的训练,致使培养出的学生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较差,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人才特色。另外,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高职教育看成是单纯的职业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和技术,忽视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甚至删去必要的专业课程,致使学生工作后缺乏发展潜力及转岗的适应能力,仅仅成了一名简单重复的操作工或者“机器人”。
人才培养质量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息息相关,在办学条件上占有重要位置的是师资和实习实训基地问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是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但目前安徽高职院校大多是地方政府所办,地方政府多因财政紧张而对高职院校办学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办学条件较差,“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业教师缺乏现场经验,动手能力不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等。再者,由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不到位,培养的人才在素质、能力、结构上难以满足地方企业的需求,致使一些毕业生因市场竞争能力不强造成就业和创业难。通过对安徽20所被评估过的高职院校来看,有14所院校“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业课教师数量的15%,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有16所院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较差,造成实践教学多由理论课代替完成。这种教学条件势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制约经济建设和发展。
3.科技创新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虽然挂上大学的牌子,实际上中职教育的痕迹还根深蒂固,尤其是封闭办学思想较为严重,缺乏科研意识,服务社会促进科学技术转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较差。当前,安徽部分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意识淡薄,没有立足地方,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才需求的类型了解不够、把握不准,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造成高职毕业生结构性过剩。由于封闭办学,缺乏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意识,以致在科技创新中处于被动地位。
高职教育虽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但其科技创新水平与教学改革相比还显得十分薄弱。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质量不高。科研是高职院校应有的功能,科研除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外,还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上的支持。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科技创新能力,虽然不少高职院校成立了科技处或相应的研究室,但往往是空架子,缺乏足够的设备与人才,再加上封闭办学,当学校面对地方经济建设急需攻破的一些科技前沿课题时,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职院校是否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是否能够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与支持,是高职院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徽经济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地方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高职教育提供技术人才,更需要科技支持与服务,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中小企业,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意识。
二、安徽的经济建设需要高职教育的支持
1.安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需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近年来,安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发展势头较强。安徽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就是要通过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建设工业强省,提升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如,汽车产业形成以轿车、商用车、微型车为龙头,零部件配套产业为支撑,在全国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钢铁产业形成以马钢为主体,加速企业的重组整合,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短缺钢材品种,等等[2]。此外,预计未来几年安徽的第二、第三产业还要大幅增长。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将给安徽的城镇、农村劳动力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但这些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文化水平同就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从业者迫切需要进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和提高。对此,高职教育大有作为。安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必须要靠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来提供人才支撑。
2.发展壮大皖江产业带和大力推进产业集聚,需要各类技术人才,高职教育义不容辞。
安徽正在加快实施“十一五”纲要提出的目标,拓展产业优势,做大皖江工业密集带。充分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发展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皖江产业带,重点培育钢铁、有色、汽车、家电、建材、化工(精细化工)、电工电器、农副产品深加工、材浆纸一体化等产业积聚区,继续保持钢铁、有色、建材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力求在船舶制造、重大装备、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使皖江成为安徽最大的工业密集带。做大皖江工业密集带,形成各类产业集群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最关键的是人才。据安徽人事部门有关资料显示,随着安徽皖江工业密集带及城镇产业群的建设,未来几年将迎来人才需求高峰。2009-2012年,钢铁、有色、汽车、家电、建材、化工等重点产业需要45-50万人,其中精细化工产业、物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需求量都在5万人以上。皖江工业密集带、城镇产业群的形成不只是在人才数量上有了新的要求,在人才专业结构上也有特殊要求。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对接,按照岗位人才需求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真正发挥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3.安徽经济建设需要技术和信息支持,高职教育责无旁贷。
知识经济是以网络信息为基础,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核心就是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离不开知识性人才,知识的获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工业是安徽发展的差距所在,也是安徽的潜力和希望所在,与企业技术短缺相对应的是安徽高科技人才匮乏,缺少高层次的创新研发人才,它已经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阻碍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教育要尽快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促进安徽经济的高速发展。
高职院校拥有科技、人才、信息资源,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地方经济建设中,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再者还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计划,加大科研力度和专项经费的投入,争取多立一些产业前沿课题和实用性强的项目,使其更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
三、安徽高职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措施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安徽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将达到4500—5000亿,占安徽省GDP的比重达40%以上,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85%以上,其中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25%,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达25%,全省工业企业数量达8万户以上,从业人员增长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纳米材料等。
安徽将以三大城市建设群(合肥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和沿淮城市)为牵引,积极打造产业带,把合肥、沿江和沿淮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煤电产业基地。安徽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地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结构调整以及三大城市群建设所带来的机遇,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开发新兴专业,调整优化传统专业,培养“适销对路”
的专业人才。在专业调整改革中,高职院校要始终保持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认真进行调研,掌握人才市场供求变化,在设置专业时,一是要考虑市场需求,二是要考虑办学条件,二者不可偏颇。
地方政府则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规划、政策引导、质量监控、分类指导,以保证全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更趋合理。
2.强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条件。
地方经济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必须有较好的办学条件作支撑,但从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2008年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情况看,省内一些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一是教师队伍,二是实习实训基地。这两大问题必须加大力度解决,否则,人才质量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建设。在师资培养方面上,要着力解决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提升问题,实行与地方、行业、企业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办学模式,选派教师到生产、管理、服务、经营一线进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技术管理、组织和开发工作以及任职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培训等,大力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技能,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此外,还要加强专业建设带头人的培养,分期评选,滚动发展。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地方政府在财政上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在加大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设几个大规模的实训基地,满足省内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场地要求。另外,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行业、企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直接在生产工作现场进行实习实训,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坚持校企合作教育,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校企合作教育是高职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形式,也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选派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学习锻炼;学校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学,推行“订单培养”;实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针对专业优势,发展校办企业等,形成“校企结合、校企并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等等。另外,通过校企合作教育,高职院校不仅可以承担企业或相关行业的科研课题,配合企业及行业搞技术开发与创新,还可以对企业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以极大提高教师科技创新的能力及热情,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最终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安徽有很多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如芜湖的汽车工业、铜陵有色金属工业、马鞍山的钢铁工业、两淮的煤炭工业等,安徽高职教育可以与这些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人才资源优势,着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基于经济活动地理集聚的产业集群与基于经济活动地理扩张的第三方物流实现了结合发展,即在很多产业集群中产生了专门满足集群企业物流服务需求的第三方物流。在笔者看来,产业集群主要基于生产活动的地理集聚,第三方物流主要基于流通活动的地理扩张,正是由于流通活动的地理扩张是生产活动地理集聚的前提,使得第三方物流与产业集群实现结合发展。那么,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是如何产生的,具有什么特征?本文结合着浙江省的相关实践,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探讨。
二、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产生
从分工视角来看,尽管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形成的缘由、发展路径及其特征不同,但都是基于发达分工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促使企业获得分工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即分工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容量限制,巨大的市场半径和市场容量是分工的前提条件。而第三方物流具有网点优势,能够突破地域界限;具有技能优势,能够高效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具有信息技术优势,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增大集群企业扩大市场半径和开拓新市场,同时降低产业集群因分工而带来的交易费用上升、进而促进分工深化。在此背景下,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应运而生。由此可见,产业集群对市场容量扩大和需求市场改善的需求直接拉动了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的产生。
在浙江,还存在“集群企业局限于狭小市场范围内的过度竞争”、“集群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效应不足”等成长障碍。浙江产业集群实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专业市场为主要载体,通过数百万的专业化商人,建立起庞大的浙货销售网络,建立起高度发达的分工体系。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剧,我国加入WTO等一系列环境变化,浙货销售网络已经不能支持产业集群市场容量的扩大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开发。可见,市场容量扩大已成为浙江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在浙江,产业集群对扩大市场容量的需求是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产生的一个重要动力源,具有市场意识的创新性人才是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另一重要动力源。如具有创新精神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华瑞人依托“世界第一化纤市场”之称的萧绍平原,在产业集群物流需求下,以化纤集群为服务对象,结合主业——行业电子商务开展,创建了华瑞物流中心,为化纤集群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物流服务。
三、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特征
1.衍生与创新是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产生的主要方式
所谓衍生,是指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由传统储运企业演变形成。如义乌联托运有限公司依托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需求集聚,通过对全市多家托运机构的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物流系统。所谓创新,是指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跨越传统储运企业形成,并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如海宁经编园正荣物流有限公司正是在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洪流中成立并为入园经编针织集群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2.地理接近性是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分布的主要形式
虽然第三方物流能够降低地理空间限制,但并没有真正实现距离的消失和地理的终结。这是因为第三方物流与集群企业借助于互联网所传播的信息与知识,只能是显性的、容易被接受和理解的;对于大量的隐性信息与知识,比如基于体验的,是无法通过互联网来准确传输的,对它们来说,地理接近性仍然是必要的。在浙江,一些集群龙头企业积极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这种地理接近性自不必说;对于很多第三方物流,如萧山化纤产业集群中的传化物流,都与各自所依托的产业集群保持地理上的接近性。
3.供应链物流是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运作的主要模式出于产品成本降低和快速响应市场的考虑,产业集群内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往往把物流业务完全委托给第三方物流,而第三方物流将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货代公司、运输公司、终端顾客等参与方整合在一起,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这就是产业集群背景下的第三方物流运作的主要模式。如在温岭以钱江摩托为核心企业的摩托汽配产业集群中,第三方物流通过对供应链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下游销售渠道进行管理,提供货物跟踪、保险、金融、运输等服务参与到集群供应链物流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中。
4.仓储与配送是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主要功能
一些第三方物流尽管能够提供供应链物流服务,但主要是通过整合社会分散物流资源而实现的,若依赖本身资源往往只能提供仓储与配送物流服务。如温州鹿城仓储有限公司是经营仓储设施、组织物流配送的第三方物流,通过整合浙南地区仓储资源、发展虚拟物流,为温州五金机电集群企业提供集供应物流(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物流(进出易)为一体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物流服务模式。
四、结论
以浙江为例,本文着重探讨了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机理及其特征。研究发现: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产生具有动双重动力来源,即集群企业市场嵌入拉动与物流企业创新人才推动;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特征包括——衍生与创新是其产生的主要方式、地理接近性是其分布的主要形式、供应链物流是其运作的主要模式、仓储与配送是其提供的主要功能。
参考文献:
农业科研与生产的现状普遍是上游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游生产成果需求欲高;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的对接渠道不畅;农民渴望先进科研成果,却不知到哪里寻找,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生产水平提高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大问题[5]。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为了将畜牧科研最大限度地贴近生产实际,通过创建研发平台、建设区县分院、举办论坛会展、创办科技企业等形式,架起了畜牧科技成果与养殖技术需求的“鹊桥”。
创建研发平台,打造畜牧科研对接“三农”一线的“桥头堡”畜牧科技要服务“三农”工作,就必须拥有过硬的创新能力及条件设施。“十一五”以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着力打造法定质检、人才培养、科技孵化、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普宣传、产业体系、工程技术、成果转化、综合服务等条件平台,目前,已拥有农业部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南设施养殖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庆)养猪工程实验室、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原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11个部级条件平台,养猪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养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7个市级条件平台,西南地区猪遗传资源保存中心、胚胎工程实验室等2个联建平台,蜜蜂博物馆、桑树资源保护及生态利用示范园等4个自建平台。正在建设的重庆市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生物发酵工程实验室、转基因平台、水禽科研基地等,主要用于开展高水平畜牧兽医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熟化与转化、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与交流、综合服务等,即将成为畜牧科研迈向“三农”一线的“桥头堡”。
联合组建分院,开通畜牧科研对接“三农”一线的“直通车”畜牧科技要服务“三农”工作,就必须让科技成果走向“三农”一线,尽快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近年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为全面提升重庆市畜牧业科技水平,带动区域畜牧经济发展,重点选择畜牧资源、市场、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县,通过出资、派人、带成果技术、办企业等方式,先后在武隆、南川、云阳、酉阳、黔江、石柱建立了6个分院,分别对生猪、牛羊、蜜蜂、土鸡、水禽、牧草等畜牧生产中普遍性、方向性、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常年驻扎分院的科技人员第一时间将先进技术、最新成果运用于畜牧生产,同时,到生产实际中去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到研发环节,真正成为畜牧科技走向“三农”一线“直通车”的列车长。
举办论坛会展,激活畜牧科研对接“三农”一线的“大战场”重庆市“三农”工作中的畜牧业,代表的是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一个方面,要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就必须放眼全国、跟进世界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十一五”以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通过打造论坛会展平台,集合国际国内畜牧智力资源并为我所用,形成了国内广泛参与、国际持续关注的畜牧科研服务“三农”的“大战场”,共同挑战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近年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共举办和承办大型论坛会展12次,尤其是连续成功承办5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暨畜牧科技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及国内的400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会。先后派遣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议、学术交流活动300余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作学术报告134场(次)。在这些大型交流活动中,来自国内外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为重庆市畜牧业发展出谋划策,促进重庆市畜牧产业快速发展[6]。
创办科技企业,增强畜牧科研对接“三农”一线的反哺力为增强畜牧科研走向“三农”一线的反哺能力,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根据实际,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兴办和联办科技型企业[7]。例如,组建的重庆泰华牧业集团是重庆四大农业集团之一,主要从事饲料、兽药、种畜禽的生产与经营,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全国农资连锁经营重点企业;各研究所根据各自专业优势,分别建立了畜牧科技企业。
创新服务模式,做畜牧科技服务“三农”工作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