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2: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糖尿病护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糖尿病护理论文

篇(1)

1.2学术权威管理机构成熟,培养认证体系统一直到1980年美国的护理专科化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成熟历时70多年的糖尿病专科护理已经形成了一套以自下而上发端于学术权威系统、网状交叉管理模式为特征的统一培训认证体制。以教育部提供的DSN培养的教育基金、政策支持为基础,美国国家护理联盟评估委员会(NLNAC)和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委员会(CCNE)制定的糖尿病护理教育质量标准为依托,来对DSN进行育培训,培训结束之后,将进行统一考核,通过以后颁发糖尿病专科资格证书,证书是全国承认的。而证书的颁发和认证主要是由美国护理专科委员会(ABNS)在各地州的全国护士局联合委员会(NCSBN)协助来进行的,同时美国糖尿病教育者资格认证委员会(NCBDE)专门负责糖尿病教育护士(CED)进行认证、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NCC)负责糖尿病管理护士(BC-ADM)进行认证,而认证的标准是由国家能力认证组织(NOCA)创建的独立性权威认定组织认证机构委员会(NCCA)进行建立的。而准入标准不断在提高,1974年,美国护士协会(ANA)提出专科护士需达到硕士学位水平。2004年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提出,至2015年,包括专科护士在内的所有高级执业护士需统一达到博士学位水平,完成1000h的临床实习。

1.3工作地点以社区为主,以合作实践为主要工作模式美国DNS工作是以合作实践模式在社区和病房进行。①社区:美国的糖尿病专科护士主要工作场所是集中在社区的糖尿病中心,和团队(由坐诊医师、糖尿病专科护士、营养治疗师、社区护士或家庭护士组成)一起对社区人群开展糖尿病教育、个案护理等,一旦发现病人病情变化,马上与中心联系。②院内:院内的工作模式是以糖尿病护士为枢纽,各个病区的糖尿病联络护士为辅助。糖尿病联络护士负责对病人的初步评价、转入,糖尿病专科护士针对病人情况进行专科评估、确定问题、做好记录等,同时也肩负着对其他相关医务人员的糖尿病护理知识培训。同时,在美国DSN拥有处方权,这让美国DSN工作更具独立性和多样性。

2中国糖尿病专科护理发展现状

2.1DSN及其相关概念不统一在1990年,我国才第1次提出专科护理概念,落后美国90年,并且我国的糖尿病专科护理概念是引用了美国的DNS概念,由于国情和资源的不同,在引用外国对于糖尿病护士定义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概念。专业护士(SCN):在某些特殊岗位,要求护士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3个月~6个月专业培训,获得相应培训证书的护士称为专业护士,对学历没有特别规定;而有的护士为专科护士(CNS);专科护士是护理研究生毕业并获得专科护理能力认定资格。所以目前在我国对糖尿病护士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分类和定义。

2.2权威管理机构不健全,理论上引用美国培养模式,实际尚无统一培训认证体系虽然在1992年,我国香港就已经诞生了第1批DSN,但是在2000年,我国大陆才开办了第1个专科护理培训班,落后美国91年,我国的培训模式是引用美国的成熟模式,但在管理模式上不同于美国,我国是由卫生厅自上而下发端于权利系统的垂直管理模式,没有权威的专科护理培训认证机构,所以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DNS仍处于低层次探索阶段。目前,我国的DSN培养尚无统一模式,具有地区多样性。组织形式大体分为3种:①中国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如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等以与我国香港联合办学为主。②内陆地区如贵州省、湖北省以自主办学为主。③部分特殊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直接派送出国学习,如邵逸夫医院直接将护士派送到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的糖尿病中心进行直接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以3个月和1年为主。培训形式主要采取江苏省的脱产分阶段集中理论学习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但是贵州省、邵逸夫医院培训形式是全脱产学习。最终考核则是医院自行组织考试形式和内容,一般为笔试考核、护理实践技能考核、组织答辩。护士考试合格之后培训组织自主颁发证书,证书与美国不同,无法实现全国承认。在准入条件方面,与美国较高并且统一的准入条件不同,我国无统一准入条件,各地区要求不一样,基本上要求大专以上学历、2年以上工作经验。总之,国内的培训准入标准、时间、形式、内容、证书认证尚无统一标准。

2.3工作地点以病房为主,工作内容繁杂,角色职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DSN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病房而不是社区,但是工作模式与美国基本相同即以糖尿病护士为枢纽,各个病区的糖尿病联络护士为辅助。由于国内编制数量少,医疗资源有限,所以国内糖尿病专科护士较少,大多数都身兼数职,常常要完成与专科职责不相关的工作,从而增加了护士的负担和降低了护士工作质量和热情。我国有部分DSN在社区工作,通过健康宣教、筛查管理、随访,对社区糖尿病人、高危人群进行监控,建立一对一管理模式和双向转诊,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我国的门诊DSN主要集中在香港,工作主要包括临床护理、临床管理、教育工作、护理顾问、临床研究,而且除了香港的DSN有处方权,我国其他地区的护士没有处方权。

篇(2)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以上患者经临床检查及血糖测定后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排除认知障碍、意识障碍及主要器官功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男29例,女13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62.4±6.7)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8.6±1.8)年;观察组43例,男28例,女15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2.3±6.7)岁,病程3~13年,平均病程(8.6±1.7)年。以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糖尿病保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认知: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差异,由专业护师制定健康认知计划,从而给予患者合理指导。在对高龄患者指导过程中,对患者存在的疑问应耐心解答,保持语速适中并对重点部分进行反复强调,由此来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健康教育认知水平。(2)心理护理:当前临床对于糖尿治疗还未能达到根治水平,所以糖尿病治疗过程较为漫长,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可能会丧失治疗信心和耐心,从而并不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服药依从性也较差。通过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积极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并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起治疗信心。(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应按照早中晚各1/3主食量进行分配,对病情不稳定患者应保持每天少食多餐,护师应教会患者如何正确计算其食用食物的含糖量与热量。(4)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时适量的运动,避免空腹锻炼。在运动过程中若出现出汗、四肢无力及头晕等症状时应停止运动并及时进食,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送医就诊。

1.3疗效判定

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采用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评分标准具体分为主动依从、被动依从等三类。采用生理健康评定自量表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主要包括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器官功能及身体活动功能。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生理健康状况对比

采用生理健康评定自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器官功能及身体活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以上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3)

2糖尿病足的预防

2.1严格控制血糖

根据病情及时调整降糖药剂量,给予糖尿病饮食,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在饮食治疗中注意[2]:①按时进食。②控制总热量,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证饮食平衡。③严格限制各种甜食。④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⑤控制体重。

2.2足外伤的预防

足外伤和感染是引发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足外伤,应做到:①每日检查双足,观察足部皮肤的颜色、温度和疼痛感觉有无变化。②每日用温水(以不烫手为宜)清洁足部,保持足趾间的清洁、干燥;保持足部清洁,嘱患者勤换鞋袜。③避免足部受伤,不要赤足行走,不要赤足穿鞋,以防刺伤、碰伤。④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天,要选择柔软、前头宽大合脚舒适的鞋子。⑤修剪指甲时注意剪平,不可过短。⑥正确处理鸡眼、脚癣。

3糖尿病足的护理

3.1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因足部溃疡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影响,特别是面对截肢的危险,对健康和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甚至有恐惧心理。及时将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防治知识和护理方法告知患者和家属,可以让患者对糖尿病足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可以:①向患者介绍糖尿病足痊愈病例,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期望,做好心理疏导。③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治疗和护理的疗效,增强治疗信心。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多用安慰、鼓励的语句。

3.2创面处理

根据溃疡局部坏死组织及分泌物的情况,选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反复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用碘伏消毒,每次擦拭两遍,方法自伤口周围边缘向外5cm,视创面情况清除分泌物,将已溶的坏死组织锐性剥离去除,如创面成痂者锐性剥痂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涂包扎,促进痂皮自溶,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然后给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创面30min,再用普通胰岛素4~8U、盐酸庆大霉素4万~8万U、生理盐水2~3ml均匀喷洒于溃疡面,然后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贴敷,无菌纱布包扎。视创面情况,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同时选择敏感高效抗生素给予全身治疗。在换药过程中,若分泌物减少,可在用抗生素喷洒前,先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喷洒创面,以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和上皮细胞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4结果

16例糖尿病足患者经上述治疗,15例均痊愈出院,其中,9例足部溃疡2~3周愈合,6例3~4周愈合,1例因入院时溃疡深入肌层,创面愈合较慢,后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此病例出院时,溃疡面已成痂干燥)。

5讨论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称分布,下肢常较上肢严重。发生率为30%~45%,它可表现为感觉神经障碍、运动神经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微循环障碍、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机体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导致组织低氧[4],更促使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糖尿病足正是由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及微血管的病变而引起的皮肤、组织等一系列病变的结果[5]。感觉神经的减弱或消失,造成患者肢体极易受到外伤,一旦受伤,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伤口感染且难以愈合,给糖尿病足的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所以,糖尿病足的治疗,一方面要积极控制感染和降低血糖;另一方面,应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和重视局部创面的处理,足部溃疡者,可通过采用胰岛素加庆大霉素喷洒创面等方法,改善局部高渗状态,控制感染;后期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可加速创面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有资料表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50%的患者不发生足部溃疡或截肢[6]。良好的心理护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控制疾病,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元鲁山,王永山.糖尿病足护理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41-743.

[2]李秋萍.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2.

[3]王瑛.糖尿病足护理体会[J].沈阳医学院校报,2001,4(3):169-170.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4.

[5]王向荣.116例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1:13-14.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组:2002年1~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其中菌阳患者16例。对照组:2000年1~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其中菌阳患者14例。

1.2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糖尿病诊断依据1995年WHO对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标准;肺结核根据痰检结果、胸部X线片所见及临床表现为确诊。

1.2.1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结核病的确诊(1)糖尿病患者体重明显下降,排尿次数增多,尿糖或血糖增高,不能用饮食和治疗不当或其他原因解释。(2)近期PPD试验转阳者,应密切追踪观察。(3)肺部出现病灶,抗感染效果不佳者。(4)糖尿病并发肺结核X线片特征:病变示短期渗出浸润后趋向于干酪样坏死、液化,呈现广泛支气管炎及空洞。增殖性病变、肺部纤维化及胸膜粘连少见。有关资料证实了X线片上病变以干酪样变最为多见,渗出浸润次之,纯渗出性病变及纤维增生性病变均少见。有空洞者占75%。空洞多呈多发性。X线片上多表现为双肺或一肺占1~2个肺叶,或肺段为主的干酪病灶及不规则的液化区域。有学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结核,在X线片上所见以侵犯肺门部开始,向肺中、下部扩展的渗出浸润病灶为主。

1.2.2肺结核存在糖尿病的可能情况肺结核患者有下列情况者,应注意有存在糖尿病的可能:(1)肺结核患者有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2)用INH、PZA、EMB或PAS治疗出现尿糖或血糖波动;(3)结核病辅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出现血糖波动;(4)经抗结核化疗,病灶经久不愈,甚至进展恶化或痰菌持续阳性。糖尿病与肺结核均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两病可互相并发,临床上以肺结核较多,且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0倍。一般认为与免疫力低下、易受结核杆菌感染有关。

1.3全面护理方法从2002年1月起,临床针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特点,对28例患者从心理、社会、饮食、消毒隔离、运动、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各方面进行护理,并与2000年1~12月的25例未实施全面护理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实施护理病例组28例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对照组25例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进行比较,二者比较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2.2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比较病例组28例患者中16例痰菌阳性患者与对照组25例患者中14例痰菌阳性患者痰菌阴转情况比较,见表2。表2两组患者中痰菌阴转情况比较病例组中菌阳患者6个月、9个月痰菌阴转率为81.2%,而对照组6个月痰菌阴转率为64.2%,9个月则为57.0%,经比较病例组16例菌阳患者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例菌阳患者痰菌阴转率,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3护理措施

2002年1~12月对病例组28例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强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们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引导患者适应环境。患者离家住院,不能随便会见亲人,且要忍受疾病折磨,担心自己能否医好,预后如何,不适应集体环境。我们要引导患者进入角色,给予适当的启迪与疏导,调动家庭、社会的一切有利因素,优化医院环境,密切医患关系、病友关系,使之逐渐适应医院生活。(2)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在医疗保护制度允许的前提下,让患者及时了解病情及检查结果,主动接近患者,进行技巧性谈话,使患者感到受重视、受尊敬,妥善治疗、护理,增强其恢复健康的信心。(3)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对于咯血患者,大咯血可能引起窒息,少量咯血可能长期不止,这些都可能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我们要尽可能做好解释和心理疏导,多陪伴患者,告诉他们,我们随时都会在身边,他不会有危险的。

3.2加强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合理地控制饮食,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充足的营养。所以,针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我们要合理配制膳食,才能既控制好血糖水平又有利于肺结核康复。

3.3严格消毒隔离做好患者食具和生活用品消毒,痰液吐入痰杯,集中消毒处理,每日紫外线消毒病室30min,预防交叉感染。

3.4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减少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若无咯血或体弱卧床等不宜活动症状,可根据年龄、体力、病情,每日做适量运动,可采用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方式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运动时选择合适的鞋、袜,注意足部的保护,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坏疽。

3.5做好用药护理(1)教育患者应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护士随时观察药物有无不良反应。(2)教会患者如何应用胰岛素。指导患者自测尿糖,每增加一个“+”,增加胰岛素4u并将胰岛素置于4℃冰箱中保存。

3.6出院指导继续坚持要饮食治疗,教会患者自测尿糖、血糖,并以此来调节降糖药物的量;合理配制食谱,强调饮食对疾病的重要性,按医嘱继续规律的抗结核治疗。定期查血糖、尿糖、血常规、痰结核菌、肝、肾功能等,出院后需继续用胰岛素的患者要对其说明胰岛素的用法、作用、器械消毒、低血糖的处理等,并嘱患者随时与医生、护士取得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讨论

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同一位患者身上这两种慢性疾病,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多,一个人同时患糖尿病和结核病的机会也较过去明显增加。血糖水平越高合并肺结核的可能性越大,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比例更高。患糖尿病后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加上年老体弱,都是诱发肺结核的原因。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需要降糖、抗痨双管齐下。血糖水平高者合并结核后病情更重,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要在规范的抗痨治疗同时,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病,具有病变广泛、痰结核菌阳性率高且转阴慢的特点。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发生肺结核后可以出现中毒性肺结核,胸部X线片表现大范围病变、多空洞,如果并发冠心病、高血压、肾病则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肺结核与糖尿病可呈现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治疗上必须二者兼顾。护理的目标是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个人的最佳护理。

篇(5)

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扩血管、降颅压、改善循环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①血糖检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由于其脑梗死的发生,引起机体应激反应,会使血糖急剧升高。

②饮食护理:控制饮食可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需长期对患者进行饮食的指导和护理。

③药物护理:定期给予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的发生发展。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

①病情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生命体征多不稳定,需及时了解患者病请,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②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宣教,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等。消除患者对病情不了解而引发的恐惧、恐惧心理。

③加强基础防护: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恢复是一个长久过程,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加强患者基础防护,做好每日对患者身体的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2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恢复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

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治疗标准:显效:护理后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有效:护理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护理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自制有关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在护理结束后发放给患者进行回答,不能回答者由家属进行。满分100分,分为满意:≥90分;一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82.35%,观察组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满意度

两组患者护理后,回收问卷统计发现,观察组满意度为100%,远高于对照组满意度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6)

两组糖尿病脑梗塞患者均选取充盈、粗犷开静脉部位上端血管,选取留置针(江西华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穿刺,确保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并采用3M带透明贴(3M医疗产品企业部生产)进行固定,并将留置时间控制在4d内。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首先应向患者说明相关操作步骤,以及在治疗期间要注意的内容,确保患者输液以及穿刺部位高于心脏部位,进行输液操作后采用含量为50μ/mL肝素液药物进行封管正压操作,并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存在红肿、出血等症状。

1.2.2研究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留置针护理,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药物前将其加热到37~35℃,并在穿刺前期采用温度适宜的毛巾敷在穿刺部位上端5~10cm处,敷置时间约30min。患者睡觉前期应合理饮水,并按照季节变化合理调整饮水量,常规饮水量通常为300~500mL,每次进行肝素钠封管操作前采用含量为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对管道进行冲洗,然后再对患者进行输液,液体输入结束后采用绷带把外部套管、留置针两者轻轻环绕并进行内部固定,避免因习惯性摩擦致使内部留置针脱落。

1.3护理判定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留置针部位无感染、无堵管现象,患者身体状况完全恢复;一般满意:留置针部位堵管、感染现象较轻,患者身体状况基本恢复;不满意:留置针部位堵管、感染现象较为严重,存在病情加重现象。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护理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度为66.00%,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7)

纳入标准:①年龄:50岁~80岁。②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采用Gavin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加权积分法判定存在高危风险的患者。③认知功能正常。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其他足部疾患导致溃疡或截肢者。②有严重精神疾患者。③有酒精及药物依赖史者。④依从性差者。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上述标准的128例2型糖尿病存在糖尿病足高危风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入本研究。

1.2研究分组

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分为2组,即:预见性健康护理教育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常规护理干预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64例。1.3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86例,女42例;年龄51岁~79岁,平均年龄(62.5±1.2)岁;病程2年~15年,平均(5.6±0.5)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45例,高中以下初中以上者40例,高中以上者43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护理措施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主要为密切关注患者的足部皮肤变化情况,告知其遵医嘱进行服药,以及足部伤口的护理措施等。观察组:对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预见性的糖尿病足健康教育护理,主要包括对于足部病变的早期观察,除去常规的密切关注患者足部是否存在发凉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症状之外,静息痛是提示病情发展的主要症状,若出现应及时告知主管医师。告知患者每天采用温水进行洗脚,采用较为柔和的香皂,不可水温过高,以免烫伤,浸泡时间不宜过久,以10min之内为宜。清洗后使用柔软的毛巾进行擦拭,使用乳液进行涂抹,保持皮肤湿润,以防止皮肤皲裂,尽量不要使用电热毯等足部取暖设备,以防止烫伤,经常检查双脚以及趾间,观察脚掌等。同时,选择适宜的鞋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尽量不穿拖鞋或者凉鞋,避免异物刺伤皮肤,正确地进行指甲修剪,不可修剪过短,以免接触皮肤,亦不需将趾甲的边缘修成圆形,以免损伤甲沟皮肤,造成感染,若伤口3d内未愈合,应告知主管医师。在此期间对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主要针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疏导,由于出现糖尿病足的可能性较大,以至于患者对于疾病及其进展出现焦虑、烦躁不安,从而影响治疗。此时应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宣讲,从而使其正确了解疾病的演变过程,缓解焦虑情绪。

1.5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定。

1.6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糖尿病足2例占3.13%,对照组出现13例占20.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8,P<0.05)。

2.22组患者焦虑情绪改变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8)

近年来糖尿病及结肠癌的发病率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耐受性下降,危险性增加,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结肠癌伴糖尿病病人的顺利恢复尤为重要。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41例结肠癌伴糖尿病病人,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患者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36~78岁,平均53岁,糖尿病诊断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糖尿病病程5~17年,平均8年,入院时血糖618~1917mmol/L,平均914mmol/L,手术前血糖平均711mmol/L,入院后给予糖尿病饮食,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皮下注射,使血糖控制在810mmol/L以下。

1.2肿瘤部位及病理特点回盲部11例,升结肠肝区9例,横结肠9例,降结肠7例,乙状结肠5例。

手术前结肠镜检查提示:状腺癌14例,高、中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8例,未分化癌7例。

1.3手术方式本组病人全部采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20例,横结肠切除9例,左半结肠及乙状结肠癌切除12例。

二、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413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腹部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均延期愈合。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加强护理和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无手术后吻合口瘘及大出血。

三、术前护理

3.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伴有糖尿病,害怕手术后切口感染,担心手术能否成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里障碍,表现为悲观、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导致血糖波动,而且还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我们针对患者不同心理反应,将病情详细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介绍相关知识、列举成功病例等,让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主动配合各项治疗措施。

3.2肠道准备清洁肠道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清除肠腔内积粪,使肠腔空虚,最大限度地降低肠道内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助于手术后吻合口的愈合和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本组病例中所有病人均采用手术前3d进食流食,适当静脉补充能量,术前1日晚及手术日晨给予肥皂水清洁灌肠。

3.3调整饮食术前积极与医生配合制定糖尿病饮食计划,可根据患者具体身体营养状况,合理进行饮食中糖、蛋白质、脂肪的分配比例,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饮食的重要性,以取得理解、配合,每日摄入总热量按25千卡/(kg·d)计算,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0%~60%,至少每日摄取量为250~300g,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比例,使其占总热量不低于20%,以增加蛋白质和糖原的储备,脂肪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25%。每天3~4餐,按1/5、2/5、2/5或1/7、2/7、2/7、2/7的比例分配,术前3d进流食,如牛奶、豆浆、米汤等,注意补充维生素、电解质,总之术前既要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又要保证有充足营养。

3.4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因此,要严格掌握术前血糖水平,一般空腹血糖在810mmol/L以下,但不低于610mmol/L,餐后2h血糖在1010mmol/L左右即可,同时监测尿糖、尿酮变化。术前1周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剂量可根据血糖高低调节,降糖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低血糖。

四、术后护理

4.1的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应去枕平卧,待病人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有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化,并可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有利于伤口愈合。

4.2引流管的护理患者术后常带有胃管、尿管及腹腔引流管,回病房后应及时将各种导管接袋或负压器,并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脱出。随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并注意负压器是否处于负压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由于手术麻醉创伤,可引起呼吸容量减少,造成呼吸增快变浅,同时切口疼痛,患者害怕咳嗽、呼吸,痰液多而粘稠难以排出,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因此,患者麻醉清醒6h后生命体征平稳时,应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咳嗽、咳痰,并配合雾化吸入化痰药,促使呼吸道痰液及时排出,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本组有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经加大抗生素用量或调整抗生素,增加雾化吸入次数后感染得到控制。②防止切口及泌尿系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组织修复能力减弱、免疫功能下降致使抗感染能力减弱,且长期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的生长,使感染难于控制,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术后除积极控制患者血糖、每天严格按无菌要求换药、应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外,还要加强伤口周围皮肤及会护理,及时擦去汗液,勤换内衣、床单,每日温水洗手足,病情许可时尽早拔除尿管,严密监测体温及伤口愈合情况。③积极控制血糖:术后血糖的控制对糖尿病患者渡过围手术期相当重要,可预防感染、吻合口瘘、伤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且并发症几乎都发生在术后2周内。因此,术后2周控制血糖至关重要,一般术后常规用胰岛素,4~6h检测血糖、尿糖、尿酮1次,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防止发生高血糖、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如患者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乏力或病人烦躁不安、呼吸深大、面颊潮红、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本组有2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均为胰岛素输入过快导致,经减慢液体滴速,静脉输注葡萄糖后缓解。无1例发生酮症酸中毒。

4.4营养支持患者术后需禁食,手术应激后机体分解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增多,因此,要注意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及促进伤口愈合。①禁食期间,每日静脉补充葡萄糖150g,胰岛素和糖的比例为1:4,并注意补充电解质、氨基酸、脂肪乳等。②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一般术后3~4天病人排气又没有腹胀的感觉,就可以进食少量流食如米汤等,但量不宜过多,以后可以逐渐向普食过渡并将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且忌术后暴饮暴食或者进食过多的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免引起肠梗阻。③研究表明,锌与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关,伤口的愈合需要锌的参与。因此,饮食中应注意补充锌和有利于锌吸收的维生素,避免有碍锌吸收的植酸、膳食纤维和过多的铜、镉等。④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是合成胶原蛋白的原料,为伤口愈合所必需,故应大剂量供给。

参考文献:

[1]熊莲花,李素娥.大肠癌术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2392240.

[2]BYreneMF.Thecourseofpoorbowelpreaparationforcolonoscopy.[J]TheAmeRicanJournalofGastoenterology,2002,97(7):158721590.

篇(9)

纳入本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65~82岁,平均(76.06±2.61)岁;病程2~14年,平均(8.06±1.30)年;合并疾病:21例合并高血压,17例合并高脂血症,9例合并心脏病;受教育程度:9例小学,16例初中至高中,25例大专及以上。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67~81岁,平均(75.27±2.43)岁;病程1~12年,平均(7.51±1.48)年;合并疾病:23例合并高血压,19例合并高脂血症,7例合并心脏病;受教育程度:8例小学,19例初中至高中,23例大专及以上。2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内分泌学》中拟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高于60岁;③治疗依从性较好;④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症状;精神异常;由其他因素的引发的血管病变。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度;加强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嘱咐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对患者动态心理的监察,了解是否存在消极情绪,分析消极情绪的诱因,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遵医嘱取药物治疗,告知患者用药方法、用药时间、不良用药反应等。

2.2观察组

行中医一体化优质护理。平衡膳食,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患者的膳食指导。五味配合得宜,可补肝、肾、脾等组织,若偏食一味,则可能造成五脏失调。同时,应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过之”“不及”均无法达到调节阴阳的作用。因此,可嘱咐患者进食大豆、杂粮、玉米、燕麦片等食物,忌食蛋糕、奶油、白糖等高糖分食物。情志护理,七情过极易损脏腑,不仅会引发不寐,还可能造成肝火郁积,导致多种症状并发。护理人员可嘱咐患者多卧床休息,并根据患者的动态心理,行针对性干预,例如:语言开导法、移情法、胜情法、借情法等,促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运动养生。指导患者于餐后1h进行有氧锻炼,例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每次维持30min左右,并持之以恒。控制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若感疲劳可适当休息。运动期间可携带糖果、蛋糕等,若出现低血糖症状,则及时使用糖果等。中药沐足。遵循益气活血、祛热等原则取当归30g,生姜、桂枝、川芎、熟附子、赤芍15g等药物,用水煮沸后,再用文火慢煮,40min后取出,待药物温度凉至40℃后,行中药沐足,额头微汗即可。耳穴压豆,辅助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其身后,对耳廓部位行常规消毒后,取耳贴于神门穴、垂前穴、心穴、肾穴等穴位粘贴、按压,合并肝火过胜者,加肝穴;合并心脾受损者,加脾穴和小肠穴。每处穴位按压2min左右,每天3次。

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

①2组患者均干预15天后评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②分别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PSQI量表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如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等7方面,每个因子记为0~3分,分值越低提示睡眠质量越高。HAMD评分内容包括认知障碍、焦虑、体重等7方面,各因子均记为0~4分,分值越低提示焦虑程度越低。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文中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行t检验。

4治疗结果

4.12组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2组PSQI评分、HAMD评分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PSQI评分和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2组护理后PSQI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讨论

目前,临床并无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常通过饮食指导、运动干预、用药等方式,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但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可能增加经济负担。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有深入认识,与“消渴”相似,《素问•经脉别论》中指出,食入胃后,精气上输于脾后外散。当脾胃受损,则津液不足,则脾脏失养。《灵枢•本藏》提出“脾脆善病”,而过度思虑、久卧不行是诱发脾脏失调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逐渐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护理中,在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中医学认为,食物可分为酸、辛、甘、苦等几种,基于其性质的差异,在脏腑中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因此,护理人员应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膳食指导,嘱咐其多进食粗粮、大豆等,忌食甜食,不仅可调节脏腑组织,还可达到生津、止渴的效果。在饮食调节的基础辅以运动养生、情志护理,可促使患者舒缓情绪,改善心肺功能受损状况,不仅可降低不寐的发生率,还能够调节气血。足部是人类穴位的会聚之所,取中药沐足期间可促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经热水渗入足部经络组织,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生姜、当归、桂枝、川芎、熟附子、赤芍等药物具有活血、补气等功效,不仅可调节脏腑功能,还能够改善经络阻滞状态。国内研究表明,耳穴压豆主要于垂前穴、心穴、肾穴等取耳贴粘贴、按压,具有调节气血、宁神静气的作用,能够消除患者的忧思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中医一体化护理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刘琴研究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和知晓率均较对照组高,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从侧面证实了该结论。

篇(10)

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男51例,女39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8.36±5.29)岁,病程1~21年,平均病程(12.36±5.22)年,合并症:高血压26例,心脏病29例,周围神经病变24例,脑血管疾病11例,根据平行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①环境舒适,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病房,保持病房内卫生温馨,可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窗明几亮,为患者提供温馨环境;医护人员要注重着装的整洁与安静,严禁浓妆艳抹,要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②患者入院后,对其社会背景、住院次数、文化程度等进行观察,通过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宣传页等告知患者,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健康教育方案,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使其了解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糖尿病病程较长,同时用药较为复杂,而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并发症等,因此常出现烦躁、焦虑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医护人员要保证充分的耐心,对患者情绪进行有效调节,放松患者情绪,减轻其心理焦虑状况,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

③在饮食护理中,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交流,了解其饮食习惯及爱好,在保证治疗的基础上尽量与其饮食习惯一直,少食多餐,饮食以低盐、低糖的清淡食物,合理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为主。

④通过运动能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调节,然而糖尿病患者多年龄较大,因此在运动时,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体力、年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制定详细的运动疗法。

1.3疗效判定

显效: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6.8mmol/L,餐后2h血糖<9.5mmol/L;有效: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11mmol/L,餐后2h血糖<15.8mmol/L;无效:治疗后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无明显下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治疗显效18例(40%)

有效23例(51.1%),无效4例(8.9%),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参考组治疗显效14例(31.1%),有效20例(44.4%),无效11例(24.5%),治疗总有效率为75.5%。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对护理总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护理期间出现1例糖尿病足

并发症发生率为2.2%,参考组护理期间出现4例糖尿病足、3例视线模糊,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上一篇: 虚拟经济论文 下一篇: 艺术人生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