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2: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科研类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LASEK组术后2周、4周角膜中央知觉与术前(57.98±2.93)mm相比显著减退(均为P<0.01);术后12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i-LASIK组术后2周、4周角膜中央知觉与术前(57.98±2.93)mm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2周基本恢复,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SEK与Epi-LASIK组术后2周、4周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12周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LASEK和Epi-LASIK术后组内、组间泪膜稳定性分析
LASEK术后2周、4周NIBUT值和术前(12.30±1.20)s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周、24周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4周Epi-LASIK组的NIBUT值与术前(12.30±12.0)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24周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LASEK组和Epi-LASIK组术后泪膜稳定性术后2周、4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周、24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数据表明,在各个时间段上Epi-LASIK组患者术后的泪膜稳定性优于LASEK组。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关于教育科研的概念在相关的学术论著中有很多种表述,但无论哪一种概念表述,其核心内涵都是:“教育科研是一种揭示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即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则是揭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虽然近几年,科研兴校、科研先导的观念逐渐被许多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所认同,但总体上来说,与教研活动相比,教育科研在中小学还是一种高大上的活动,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更显陌生和遥远。当前,很多中小学老师对教育科研的理解还停留在“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就是申报课题”等这些简单的认识上。有些中小学校为了促进教育科研的繁荣,要求老师人人做课题、年年写论文。这样的教育科研只是停留在无计划的盲目状态,是一种表面上的繁荣,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无多大益处,反而会给老师徒增科研负担,让老师对教育科研表现出抵抗和厌恶的情绪,也不利于中小学开展真正的教育科研活动。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出发,以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为导向,特别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科学的论证,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设计详细具体的有效教学实验方案,开展课堂教学领域的全面改革研究,从而揭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有效教学规律,提炼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而从整体上改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效率。而这些通常是学校日常教研所不能做到的,而必须开展教育科研。
对教师而言,教育科研不是脱离教师教学实践的额外负担,而是教师探索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改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必然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申报教育科研课题都是为了论文评比活动及职称晋升的需要,并非是为了研究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这种伪教育科研难免会成为教师无奈的选择和额外的负担,难免会出现论文抄袭和科研造假的现象。中小学教师要想在专业上寻求长足发展,改变被动教书匠的职业形象,开展基于内在需求的教育科研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可行之道。2014年9月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无疑是教育科研的成功典范。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是一项持续36年的教育研究,研究目的不是为了获奖,不是为了写论文,也不是为了评职称,而是真正处于自身改进教育教学的需求。李吉林老师说:“教学是教师的头等大事。为了孩子的学习,几十年来我矢志不渝,在教学上持久地下功夫。”
综上所述,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科研还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科研,根本任务都是为了解释教育教学规律,并用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根据教育科研的具体任务不同,德国教育学家布蕾津卡将教育科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狭义的教育科学研究,其具体任务是描述和解释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类是教育哲学研究,其具体任务是提供教育价值取向和规范取向,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三类是实践教育学研究,其任务是在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哲学研究的基础上,为教育实践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和应当做什么”的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偏重于第三类实践教育学研究,通过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农村学校教育科研主体的草根化
开展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必然需要投身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然而,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理论研究和学校教育实践主体的二元背离在现实中却是屡见不鲜。从事教学实践的一线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一谈到教育科研就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认为这是专家、教授的“专利”,从而游离于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队伍之外;而从事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专家、学者,他们又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不能够完全理解现实课堂教学的原始状态,造成的后果必然是研究的肤浅化、形式化,从而出现一些教育科研理念高高在上,而实际操作中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新课程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研究型的教师。因此,农村学校教育科研主体的草根化、大众化应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一线农村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成为合格的“教书匠”,同时还要加入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队伍中去,成为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的“研究者”、“参与者”,要培养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活动自己的“土专家”,真正实现学校“常态化”教育实践和“草根化”教育科研的结合。
2.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目的的草根化
我们经常听到一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一些声音:“搞教育科研是专家、教授的事情”,“我们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行,写论文有什么用?”,“写论文就是东抄西抄,拼拼凑凑”,“反正评不上奖,还是不要写了……”等等。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疏于教育科研的理由大多是:平时课堂教学、管理学生任务重或不会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等。其实,参与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并不在于教师教育科研理论水平的高低,重要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问题。有些农村中小学教师为了积累评优选先、评聘职称和定岗定薪的考核条件,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等东拼西凑、抄袭或的现象屡有发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写作目的无异于杀鸡取卵,于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有效开展是万万要不得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课堂给自己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走上教学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农村中小学教师肩负启迪学生智慧,传授学生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每天从事着关系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也为了赢得同行的尊重,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让我们尽快走上农村学校教育科研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吧!
3.农村学校教育科研选题的草根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开展农村学校教师教育科研来说,好的课题是教育科研成功的基础,可见,课题的选择是参加教育科研的第一步(这里所说的课题是指教师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等的切入点或话题),农村中小学教师通常一拿起笔就两眼发直、头脑变大,不知如何下手,殊不知,鲜活的话题就在我们的身边――一节节生动的课堂,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偶发的、情境的、特别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教学研究的对象,同样也具有深刻价值的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的独特魅力并不在于验证某种教学理论或模式,其鲜活的生命力在于自身的、草根的气息和泥土的芬芳;在于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把握和判断以及独具匠心的解决策略和教学智慧,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从自己熟悉的课堂教学、课余活动出发,以解决各种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一定会找到好的课题。当然,也可以阅读有些教育杂志中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故事”、“教育随笔”、“点点新意”、“案例评析” 等话题,这类文章不仅可操作性强,同时也是与我们身边课堂教学实际比较贴近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些本身就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有指导作用。
4.农村学校教育科研方法的草根化
一、 “我”的教育科研简况
笔者教师生涯所发表的严格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论文约30篇,教育评论、随笔超过300篇。
笔者在教师生涯中的教育科研有两个高峰期:一是1995年到2000年,晋升中学高级职称之前的5年,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约10篇;二是2010年到2012年,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篇,教育教学随笔、教育评论近100篇。
前一高峰的动力来自职称晋级――相信这也是今天大多数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巨大动力,但太过“现实”与“功利”,所以,虽然一时充满激情,但同时可能随着“功名”的到手迅速消退,往往缺乏可持续性;后一高峰的动力来自自身的表达的需要――这应该是我们今天广大教师共同的教育科研动力。我们不再简单地为职称,而是因为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想把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与同行分享而笔耕。基于后一个原因的教育科研无疑更为主动、积极,热情会更加持久。
笔者过去几十年中的教育写作几乎从未停止,之所以如此,最初是因为喜欢写作,后来则是因为喜欢思考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
常常写点东西,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一个人应该形成的习惯。因为写的过程是分析与思考的过程,还是不断积累与提高的过程。在长期坚持教育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形成喜欢观察、思考、研究、写作的习惯,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敏锐,让我们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就教育写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写作能力――来说,我们的老师也不成任何问题,因为大家都接受过10年以上的学校教育――这其中绝大多数人还接受过若干年的“师范”教育,因此,不仅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具备一定的文字或者说写作功底。
就笔者个人而言,由于从教之初便喜欢文学、喜欢写作。所以,与其他不少喜欢教育科研的老师相比,笔者的写作涉及的范围要更广一些:也不仅仅是写教育教学论文、随笔、评论,还涉及教育叙事等,并有小说、散文见之《中国校园文学》《雨花》等纯文学刊物和《新华日报》《科技日报》《南通日报》等报刊文学副刊。因此,完全可以说,笔者的教育科研乃是从教育写作起航的,而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敏于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对笔者后来转入教育科研帮助甚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笔者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切入进行教材研究,几乎“弹无虚发”,在《语文天地》《中学语文》等刊物上相继发表了多篇论文,《实事求是调整语文教材》一文,被《光明日报》刊登。因此笔者以为,写作习惯的形成与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们教育科研起步阶段必须重视的工作。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日后在这上面建造高楼大厦就相对容易很多。
二、 普通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科研
(一) 要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
要进行教育科研,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眼下教育科研的热点和重点,诸多教育教学刊物各是什么定位,都有哪些版面与栏目设置,对外来稿件都有些什么样的具体要求,刊物要求什么样的发稿形式――是普通函件还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又要求什么格式,直接“粘贴”还是“附件”,或者两者同时发送,电子邮箱是什么,等等。收集这方面信息的渠道很多,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
1. 订阅相关报纸杂志
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其特点是成本较大,但同时获得的信息往往十分具体、准确,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其他方法无法完全替代的。因为有些教育教学刊物网上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十分有限,原因是这些刊物可能没有上网。例如,吉林的《青年教师》、重庆师院的《师资建设》,在网上可以找到目录,却无法浏览具体内容。
2. 定期到学校图书馆或地方图书馆浏览相关报纸杂志
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收集信息方法。非常可惜的是,一般说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地方图书馆,因为经费等原因,往往订阅的此类报纸杂志十分有限。
3. 登录某些“论坛”
这是一种与时俱进、充分体现网络时代特点的方法。其特点是成本很低,十分快捷,但可能鱼目混珠,需要我们认真甄别。这其中,值得特别介绍与推荐的是“成长论坛”。
这是一家迄今为止笔者接触到的相关论坛中,信息量较大,信息比较准确、可靠的论坛。国内大约有20多家报纸杂志常年在此论坛上征稿、用稿信息。过去两年中,它让笔者获益匪浅。笔者发表的8成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与该论坛有关。举例说,2010年发表在《湖北教育》第7期上的《好教师至少是半个演员》,2011年发表在《青年教师》第3期上的《同课异构与集体备课》,2011年3月23日发表在《教育时报》读书版上的《网络可以深阅读》等文章,严格说来,都是“应征稿”――是笔者从“成长论坛”上看到这些刊物发出的征稿启事,触动灵机写作而成的。至于因为该论坛而获得的数十家刊物方方面面的信息,让笔者知道了“什么稿件往哪里投”一类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当然,网上肯定还有其他类似网站,可以为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写稿发稿提供诸多帮助。
(二) 要有自己独到的发现
作为教育科研,必须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人深我新”。唯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会具有独到的价值。
“人无我有”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比如我们听课,一些领导和教师手机铃声时常响起,这就反映出他们对我们的授课教师缺乏尊重,而这样的做法,对我们课堂教学秩序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你“发现”了吗?笔者发现了,并且写下了《听课请关机》,该文发表于2010年4月6日的《中国教育报》“现代校长”版。
“人有我深”,强调的是思考比一般人要更为深刻。比如说,中学语文教材在编选上存在不少问题,很多人早已指出。笔者在《中职语文教材需要颠覆性的革命》中则指出,对中职学校来说,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中,因此,现行的语文教材应该彻底推倒,重新构建。此文刊发于《师资建设》2011年第5期。当然,现在看来,这篇论文在结构、逻辑等方面尚存在某些硬伤,但最终杂志还是将它刊发了出来。笔者相信,主要原因是因为笔者在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切中了中职语文教材编写中的问题。
“人深我新”,强调的是我们提出的观点和看法在不可能比别人更深的情况下,能够独辟蹊径,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说,今天教育、教师的社会形象大不如前,很多人认为这与我们眼下这个社会“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和职业道德的严重滑坡有关,但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职业失去了昔日的崇高感――社会缺少对教师的普遍尊重造成的。阐述这一观点的文章《重建教师的职业崇高感》刊发于吉林的《青年教师》2011年第3期。
(三)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素养
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人深我新”,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让我们对所教学科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从而对该学科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高度关心眼下教育界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现实研究的新动向、新观点和新理论。否则,你怎能知道你想表达的观点和看法有没有,你是不是比人家更深刻,是不是比人家更新颖?
(四) 写什么与怎么写
写什么并无限制。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很特别的人和事,以及我们对课程、教材、教法等任何一方面有独到的思考和发现,都可以将其形之成文。不过,针对不同内容,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形式。比如说,较为深入、系统的思考,我们可以写成长篇大论的论文;假如仅仅就某一细节、某一突发事件而产生的想法,我们或许以随笔、评论、教育叙事的方式结构成文可能更合适一些。那种只要提到教育科研便以为一定是端起架子、苦思冥想、长篇大论的想法,不仅太过狭隘,也会严重束缚自己的手脚,白白浪费很多本来可以以其他形式成篇的宝贵材料。举例说,笔者刊发于《师资建设》2011年第5期的随笔《“找家长”要慎重》一文,就缘于聆听一位学生家长对数学教师动辄就请他去学校的抱怨,篇幅短得很,不足1000字,属于典型的“豆腐块”;刊发于《中国青年报》的《科研不该成为教师的压力》就是因为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教育科研成为教师最大的压力之一而深有感慨,并立马写就的新闻评论。
写作灵感与冲动一旦出现的时候,笔者喜欢“立就”――于第一时间立刻写成。那种放一放、等一等的情况也是有的,但仅仅是在自己对某些问题还没有思考清楚,需要再查一查、想一想的时候。因为笔者知道,人是有惰性的,一旦冲动过去,或者被另外某些人与事干扰,那么,我们原本很好可以成文的一些想法就有可能“流产”。
从写短的论文逐渐过渡到写较长的,从教材研究到教法研究,从教学研究到教育研究,从随笔、评论入手到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也就是由简单到复杂,是我们进行教育写作与教育科研走上正轨、早日获得成功的捷径。而从自己擅长的入手,是初涉教育科研的人可以做的事,因为它能够事半功倍,这是笔者以及很多过来人的共同认识。
(五) 拒绝“论文贩子”,孕育自己的“孩子”
因为不少教师平时忽视或者不太重视教育科研,因此,当其职称晋级需要论文的时候往往拿不出东西。所以,为应一时之需,他们往往可能选择通过“论文贩子”之手,缴纳一定的费用,在某些运作不是很规范的刊物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一方面,收取版面费、编审费是违规之举;另一方面,作为教师的我们这样做有损自己的人格和形象。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并不能实际提升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而只能增长我们投机取巧的心理,不利于我们教育科研的可持续性发展。
或许有人会说,职称评审没有论文将会“一票否决”,让人怎么办?在笔者看来,既然我们的教师都有相当的文字功底,假如我们足够敏感与勤奋、努力与有心,那么在我们的教师生涯(可能是10年、8年,也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绝不应该缺少积累和发现,自然也绝不应该缺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而形成的论文。如此这般,“论文”还会成为你巨大的精神负担,甚至让你不惜重金、不顾自身的形象让“论文贩子”牵着鼻子走,乖乖地当“冤大头”吗?当然,从更积极的层面来讲,当从事教育科研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时,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必将水涨船高,可以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六) 杂志与报纸
眼下刊发教育科研论文与相关文章的报纸和杂志很多。一般而言,我们的教师对本专业的、具有学术性质的杂志比较了解,但对综合性杂志,比如说冠以《××教育》名称的就不是很了解,并且向后者投稿的教师比前者少得多。但我们知道,几乎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教育杂志。因此,全国此类杂志总量不少,而这些教育杂志有不少其实是辟有“学科研究”,或者我们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可以进入的“教育研究”栏目的。
以党的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以服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现代化创建为背景,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为全区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及工作措施
1.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教育科研理论学习活动。通过教育科研成果评奖等激励性活动,引导和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让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为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的全面普及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
2.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全区现有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3项、市级课题65项、区级课题142项。要确保各项课题如期完成预定任务,就必须加强中期督查,做好各项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1)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的计划性,制订阶段性研究计划。各课题组在新学期要依据研究方案制订阶段性计划,拟定各时段研究任务,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项研究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和高质量,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一是定期召开教科研协作组会议,明确阶段性重要工作落实情况,交流科研管理经验;研讨相关问题。二是组织相关课题研讨会,逐项交流省、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情况。三是抓重点课题研究,力争推出1-2项在全市有影响的省、市级课题。
(3)认真组织省、市“十二五”规划__年度课题开题。遵照省、市教育科学课题管理文件精神,省、市级课题要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开题。目前,还没有组织开题的学校和课题组,要迅速做好开题工作。通过开题论证,进一步深化对课题内涵的理解,科学的设计和完善实施方案,增强方案的可行性。
(4)组织开展对__教发[__]0251号文件《关于公布__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__年度课题的通知》公布项目进行专题研讨。__年度区级立项课题,也就是各校区级特色项目。将组织区内外专家对这些项目进行研讨,帮助学校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认识,提炼特色,丰富现有特色项目内涵。通过特色项目研究,引领学校走真正的内涵发展之路,打造、建立学校特色文化,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组织开展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成果评选活动。对区级以上课题进行中期检查。检查以对中期成果进行评奖的方式:有课堂教学优课评选;中期研究论文,包括发表、获奖论文评选;中期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评选;论文集、教学案例集、活动图片展板等评选。
(6)认真组织部分省、市、区级课题结题工作。中小学幼儿园每校都有结题任务。对结题项目学校教科室要拟定序时进度,提出相关要求,进行阶段性检查督促,确保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7)抓好两次课题年审工作。省级课题组织中期检查,市级课题组织课题年审。采用现场审查和报送材料相结合、重点抽查和一般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年审重点是课题成果获奖、发表,课题研究过程、阶段性任务完成、课题研究面临的相关问题等方面。
3.加强教育科研制度建设。制定教育科研参与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个人评选制度等。严格落实《__区教育科研工作意见(试行)》、宿迁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课题成果鉴定办法,以及其它我区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并将根据教育科研工作实际需要,制定、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确保在完备的各项制度引领下,快速提升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普及化水平。
4.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组织参加省、市级论文评选活动;12月份,将组织省、市级结题课题研究报告、研究成果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将汇编成电子稿面向全区交流;组织一年一度的__区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
5.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举行“优秀科 研成果推介会”、主题现场会、课题研究观摩课等,推广优秀科研成果。全年将组织推广省级课题成果1项、市级2-3项、区级1项。
6.充分发挥学校教科室的决策咨询和指导作用。积极做好学校教科室组织、服务、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7.组织参加江苏省第二十六届“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9月份,组织“金钥匙”省级决赛;组建省级代表队参加10月份全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团体赛。
三、主要工作
2014年度教育科研工作安排表
时间主要工作
一月1.编制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2.__年省、市、区级结题课题材料上报。
二月1.召开教科室主任会议。
2.省、市级课题研究情况调研。
三月1.部分省、市级课题开题。
2.__年度立项课题专题研讨。
四月1.省、市、区级课题主持人培训。
2. 省、市、区级课题中期成果评选活动。
3. __年度立项课题专题研讨。
五月1.组织参加“[:请记住我站域名/]金钥匙”科技竞赛系列活动。
2.__年度立项课题专题研讨。
3.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汇报。
六月1.组织参加 “师陶杯”论文评比活动。
2.省、市级课题中期检查。
3.省、市、区级课题中期成果评选活动。
七月1.省、市、区级课题结题。
2.整理__-2014年省、市级结题课题研究报告。
八月1.制定下半年工作计划。
2.整理教育科研档案。
九月1.召开教科室主任会议。
2.“金钥匙”科技竞赛决赛。
3.__年度区级立项课题(特色项目)中期研讨交流。
十月1.省、市、区级课题结题。
2.省规划精品培育项目中期成果汇报。
十一月1.省、市、区级课题结题。
2.省、市、区级课题年审。
十二月1.2014年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教科工作将在市、区教育局科研部、学校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这一主题,坚持“七种意识”,突出“五个重点”,达到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本学期我们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研理论,鼓励教师注重发现自己工作的问题,应用教育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反思,让反思成为改进教学实践的平台。使学校教师的工作与教育科研融为一体,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推动我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具体目标
1、以课堂观察研究为重点,加强有效教学,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2、加强“十一五”各类课题的管理,强化学校主课题研究。
3、深化特色教育研究,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新突破。
4、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阵地建设。
三、主要措施
(一)以课堂观察研究为重点,加强有效教学,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1.开展课堂观察研究。学校要借鉴课堂观察经验,全面推进课堂观察活动,通过课堂观察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善我们的研究方式,促进“有效课堂”的形成。学校的各个教研组要在教导处的领导下选定课堂观察切入点,全面启动“课堂观察”的研究。在平时听课活动中也要渗透课堂观察的意识,个人自行确立观察主题,并记录在行动研究手册中。
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及各教研组要围绕“有效教学”这一主题,设计行之有效的小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加强教学反思,形成典型个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本学期我们继续倡导教师以研究学生、教材、课堂、作业为中心,在加强以课题研究形式为载体进行教育科研的同时,致力于营造多种形式并存的科研态势,每个教师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寻找自己教学中的课题,牢固树立四种意识:科研文化意识、协作(团队)意识、课题意识、精致意识。做到读书、实践和写作三者结合,选择教育日记(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教育沙龙和教育论文(论著)五种作为教育反思的载体,完成教科室编印的《行动研究》手册。
(二)加强“十一五”各类课题的管理,强化学校主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抓好“十一五”哈尔滨市级规划课题课题实施工作。各个课题组要制定好本学期的课题实施计划和课题研讨活动的安排,并要吸引更多的教师加盟,在课题研究中广泛运用行动研究法,体现教育科研的“草根性”特征。在骨干教师层面要做好主课题研究的一些理论知识学习,开展好主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沙龙活动,期末要写好与主课题相关的课题研究论文。教师层面要广泛宣传,积极发发动,主动吸纳有志于主课题研究的人员,扩大研究队伍。
(三)深化特色教育研究,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新突破。
(四)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阵地建设。
二、具体目标
1、以课堂观察研究为重点,加强有效教学,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2、加强“十一五”各类课题的管理,强化学校主课题研究。
3、深化特色教育研究,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新突破。
4、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阵地建设。
三、主要措施
(一)以课堂观察研究为重点,加强有效教学,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1.开展课堂观察研究。学校要借鉴课堂观察经验,全面推进课堂观察活动,通过课堂观察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善我们的研究方式,促进“有效课堂”的形成。学校的各个教研组要在教导处的领导下选定课堂观察切入点,全面启动“课堂观察”的研究。在平时听课活动中也要渗透课堂观察的意识,个人自行确立观察主题,并记录在行动研究手册中。
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及各教研组要围绕“有效教学”这一主题,设计行之有效的小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加强教学反思,形成典型个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本学期我们继续倡导教师以研究学生、教材、课堂、作业为中心,在加强以课题研究形式为载体进行教育科研的同时,致力于营造多种形式并存的科研态势,每个教师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寻找自己教学中的课题,牢固树立四种意识:科研文化意识、协作(团队)意识、课题意识、精致意识。做到读书、实践和写作三者结合,选择教育日记(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教育沙龙和教育论文(论著)五种作为教育反思的载体,完成教科室编印的《行动研究》手册。
(二)加强“十一五”各类课题的管理,强化学校主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抓好“十一五”哈尔滨市级规划课题课题实施工作。各个课题组要制定好本学期的课题实施计划和课题研讨活动的安排,并要吸引更多的教师加盟,在课题研究中广泛运用行动研究法,体现教育科研的“草根性”特征。在骨干教师层面要做好主课题研究的一些理论知识学习,开展好主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沙龙活动,期末要写好与主课题相关的课题研究论文。教师层面要广泛宣传,积极发发动,主动吸纳有志于主课题研究的人员,扩大研究队伍。
(三)深化特色教育研究,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新突破。
为实现“创名牌学校、当一流教师”的目标,促进我校争创科研示范校、教师争当科研教师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科研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做到:
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事业心和奉献意识,讲究职业道德,不断培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二、要具有教育科研意识,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理论学习,做到不缺席、不迟到、有记录、有收效。要努力掌握和运用教育科研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教育科研的途径和方法。
三、每学期初要有切实的个人科研计划。要避免计划流于形式,平时工作中要注意课题的阶段性、实施的科学性、方法的艺术性,不断完善和调整计划、改进工作。
四、要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和经验材料。积极主动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研讨会、学术会议和论文评选活动。积极订阅科研刊物。每学年都要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或研讨会上或经验文章。
五、要积极申报和主动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能够参与学校和其他老师的协作课题研究。并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科研素质,努力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第二章 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一、树立“科研兴校”意识,健全科研组织、形成科研网络。学校成立科研领导小组,建立科研室,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规划落实、课题落实。要与教育科研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与有关部门和学校建立科研信息网络,保证科研信息渠道畅通,创造浓厚的科研和学术氛围,真正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龙头校。
二、明确科研指导思想,制定科研规划,把教育科研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搞好教育科研规划,确定教育科研工作重点,明确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学校每学年研究课题不少于两项,做到每个学科都有实验项目、每位老师都有研究课题,并有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保证科研规划的实施和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四、要做到教育科研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校科研工作规划、计划、方案、总结等资料完备,各种规章制度健全。
五、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科研会议及科研活动,并在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或工作经验。校内每学期要召开一次科研理论研讨会、论文交流会、成果汇报会。总结经验、表彰优秀成果和先进个人。
六、会同有关部门,培养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在校内要广泛开展教育科研普及活动,开展科研理论讲座,搜集科研信息资料,为教师创造科研条件,向“示范性学校、科研型校长、学者型老师”的目标迈进。
第三章 教育科研课题立项与申报制度
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原则,确立课题研究项目并组成相应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将所选定的课题向学校教科室或有关科研规划部门申报,然后报教育局教科室审批备案。课题申请人应规范、如实填写有关材料,报所在学校审批;申请人所在学校按照要求严格审查,签署“是否同意立项”意见;确认同意立项的课题,在规定日期内将校级课题申请书报市教育局教科室备案。市级以上课题,必须在校级课题的基础上申报。
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的基本程序是:
1、确定选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要以本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突出应用研究,大力提倡校本研究,着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具体课题项目的确定,可以来源于公布的教育科研课题指南,也可自行思考设计,但是都应该确保切合本校和研究者的实际,列入研究的问题要具体明确,切口不宜过大,同时要注意立意新颖,有时代特点,特别是要具备实际研究的价值和开展研究的可行性。
2、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课题名称。
(2)课题界定和理论依据。
(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4)研究的主要内容。
(5)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6)理论假说和研究目标。
(7)完成本课题的主客观条件分析。
(8)过程设计。
(9)预期成果及形式。
3、填写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
学校要组织有关人员对课题申请书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确定是否确认为校级立项课题。对市级及其以上课题,所在学校应首先审核并加盖公章,并将课题申请书(包括子课题研究方案)连同开题报告按期交市教育局教科室,市教育局教科室组织人员对课题申请书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4、课题主持人资格
市级以上课题主持人必须是该项目研究的实际执行者,同时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具有3年以上教龄,专业知识扎实;具备指导开展课题研究的组织能力和学术水平;申请人在课题申报同一期限内一般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以往承担市教育科研课题未结题者,不得担当新课题的负责人。多人合作完成的研究项目,所有参加人员必须完成其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子课题的研究,或负责其中的部分研究任务。
第四章 教育科研过程管理制度
根据科学规范的管理常规,具体课题的研究进程应注意积累整理以下六方面材料:
1、计划性资料。包括总体实验设想、设计实验方案及研究性实施计划。
2、基础性资料。实验对象的基础情况,如学生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实验班学生的基础状况,个人兴趣、爱好、性格,实验教师的自然情况,学历、教龄、教学水平等。
3、过程性资料。主要是指实验课教案,典型实验课实录,课后分析研究记录,课外活动设计、实施及学生活动情况,教师实验研究的观察记录、随笔,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的反映等。
4、专题性资料。包括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题研讨等研究资料。
5、效果性资料。包括个案变化及群体变化的资料。
6、总结性资料。包括学期、学年或专题的研究总结、论文、报告。
实验资料在形成、积累、归档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注意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注意档案的科学性、适用性。
学校课题开展研究中期,课题组应填写《教育科研课题中期评估表》,由学校教科室会同市教育局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有关课题进行中期评估。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由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学校审批,报市教育局教科室备案:
1、变更课题负责人;
2、改变课题名称;
3、改变成果形式;
4、对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
5、变更课题管理单位;
6、课题完成时间延期一年以上或多次延期;
7、因故终止或撤销课题。
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上述变更的课题,将不予结题。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学校或者市教育局教科室宣布撤销课题(市级以上研究课题的撤销,由相关学校或者市教育局教科室提出意见,报请批准立项的部门宣布撤销课题):
1、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
2、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3、与批准的课题设计严重不符,且学术质量、实践价值较低劣;
4、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
5、违反课题研究规则的其它情况。
6、被撤销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原则上两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
为提高课题研究(实验)的效益,市级以上的重点课题和校级综合性的重点课题,一般应设立领导组织、指导组织、课题工作组织。
课题领导组织。一般有行政领导参与,主要负责对重点课题把关确立;提供完成课题所需时间及必要条件;代管课题经费及提供足够经费保障;培训实验人员,解决实验进程中重大问题,组织成果鉴定、宣传推广成果。
课题指导组织。一般由学术造诣较深,业务能力较强,有一定科研经验的教学专业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理论咨询,跟踪指导,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实验方向和进展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研究会、交流会、总结会、座谈会,组织有关沙龙。
课题工作组织。一般由热心该课题研究、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及行政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执行实验方案,具体实施研究和观察、记录、整理研究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市级及市级以上课题,所有过程性材料统一交学校教科室归档管理,同时由市教育局教科室负责督促检查、帮助指导,过程材料由研究人员管理,但在学期末要连同总结或阶段性的论文交学校教科室。
课题组在组织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应在所属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切实履行以下基本职责:
1、负责课题的设计并组建课题组,进行开题论证、制定计划及实施方案、组织研讨、申请鉴定等。
2、掌握课题进度,调控进展速度。
3、结合本课题开展学术活动(如论证研讨,考察等)。
4、制定本组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并负责指导考核。
5、安排本课题经费使用计划和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6、组织学习有关的法规制度,并遵守一切与研究有关的法规制度。
7、组织成果鉴定及技术资料归档工作。
第五章 课题结题鉴定制度
1、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鉴定和评价,是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申报的各级立项课题,必须规范结题。
2、课题组在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后,应及时做好材料的汇总、分析和整理工作,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主件)。并认真选编好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科研论文集、教案集、专著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制作的软件、音像制品等(附件)。
3、课题组必须在正式结题前十五天向相应教科所提出课题结题书面申请,并提供课题研究的成果主件、附件材料5—7份。
4、课题鉴定一般采用专家评议方式,包括现场评议或书面评议。鉴定组专家由课题组与相关教科所共同商定,一般由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科专家或行政管理人员5—7人组成。鉴定组专家将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审阅机关结题材料等方法,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评议和鉴定,形成鉴定组集体意见,由组长填写《成果鉴定书》并由专家组成员签字。
第六章 监督检查制度
1、学校教科室要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避免“两端管理”(即年初写计划,年终写总结)行为。
2、学校教科室应经常检查、了解课题研究情况,检测研究效果,提供信息资料,指导研究方法;建立定期报告制度,要求课题负责人定期作出口头或阶段的研究报告;强调课题组的自身建设,抓好计划的实施和反馈调节完善,抓好研究材料的积累和管理。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课题负责人或延长研究期限的,学校教科室应书面报告市教科所,经同意后方有效。
4、对立项后无实际进展的课题,经过帮助、督促后仍未能按计划进行研究者,将中止其课题项目。
第七章 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为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调动和鼓励全校教职工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技能和科研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奖原则及范围
1、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奖励前两年的优秀科研成果。
2、我校教学公开出版的专著、公开发表的论文或经验材料,均可参加评选。
二、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与评价
课题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后,课题组应填写《课题成果鉴定申表》,接受所在学校组织的成果初步鉴定或结题验收。课题组提供的鉴定材料,应包括研究成果主件、必要的附件、研究工作报告及课题申请书复印件。鉴定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研究报告、研究计划及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问卷、成果统计分析、调查报告、阶段研讨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全部档案资料和必要的现场鉴定材料。
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价,应切实执行以下评估标准:
1、先进性。成果反映的教育思想端正,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选题方向和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结论具有突破性;研究水平在地区同类研究中具有相对的先进性。
2、科学性。能科学、准确地选择和运用教育科研方法及教育统计测量手段;立论符合教育科学原理;研究过程坚持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研究结论真实可靠。成果形式符合教育科研基本规范;成果表达论点明确,资料翔实,依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清晰
3、价值。能逼近或揭示某一方面的规律,在学术上有新的突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教改方法和技术措施。
课题的正式鉴定验收,一般由批准立项的部门或者受权管理的部门组织。鉴定一般采取通讯或会议两种方式。每个课题的鉴定专家一般为5~7人,并设一名组长。专家由鉴定部门指派,也可以由课题组聘请,但须经鉴定部门批准。课题组成员不能担任本课题的鉴定专家。
采取会议鉴定方式的,有关报请鉴定的材料应在会前一个月提交给鉴定组。鉴定组在认真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照课题申请书预期达到的目标,实事求是地对研究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鉴定意见,确定是否通过鉴定,并由鉴定组代表填写鉴定书。
课题鉴定一般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课题组向批准立项的部门或者受权管理的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教育科研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接受所在学校组织的成果初步鉴定或结题验收。
2.准备好鉴定的必要文件(一式5—7份);
3.聘请鉴定专家或接受批准立项的部门(受权管理的部门)指派的鉴定专家,并将文件送交专家手中;
4.专家鉴定后送市教科室。
以会议方式鉴定者,由专家共同确认并由组长签署意见;通讯方式鉴定者,各专家将鉴定寄交组长,组长根据多数人的看法签署意见后再报市教育局教科室。
结题验收要在专家鉴定的基础上,经市教育局教科室确认,发放《教育科研课题结题证书》。
每一个课题研究规划期结束后,市教育局教科室对结题的成果进行评选,择优推荐报刊发表,报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或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所有课题研究都要重视成果的推广工作,可以通过推介会、公开课、专题报告、论文宣读等形式充分展示研究成果。市教育局将定期筛选对全市教育教学有指导价值的成果进行推广,并根据《中小学教育研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其中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三、奖励等级及条件
1、基本条件
(1)申请奖励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圆满完成任务,成绩突出。
(2)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对教研教改和教育教学工作有较大价值。
2、奖励标准:分别按国家、省、市、区级获得的不同等次进行奖励。
(参照学校奖惩制度进行奖励)
第八章 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1、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又是教育科研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
2、学校教科室要配备兼职资料员,加强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发挥科研档案的作用。
3、教育科研档案主要包括:课题档案、管理档案、综合档案和成果档案等四大类。
(1)课题档案:包括《课题审定书》;课题研究方案及论证材料;课题研究计划及情报资料;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有关主要原始记录、实验过程记录及数据处理材料等;研究工作总结及研究成果报告。
(2)管理档案:包括年度计划和总结;工作职责;有关制度;课题研究机构建设资料;教科研方法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的文件材料;各种考核记载。
(3)成果档案:包括成果鉴定评价、验收及成果奖励的有关材料;成果推广阶段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实验课教案集;科研论文集及获奖证书;学校教科研刊物。
(4)综合档案:包括相关科研文件、通知;教育科研专项会议文件材料;教育科研的交往活动、外事活动的记录材料等。
为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需将教师的科研成果档案化管理,特制定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一、凡我校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交流会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专著等,均属存档范围之列。有关教师应及时将论文获奖证(复印件)、校本和专著封面、目录(复印件),上报学校存档,并建立个人档案。
二、凡在校内科研研讨会、论文交流会大会交流的论文或经验材料,均属存档范围,并由科研室通知本人。有条件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发表。
三、凡上级有关部门索稿,在未公开使用之前,不能与已发表的同论,可在校内研讨会或交流会上发表后存档。
四、科研档案管理应分门别类,做到系统、规范,并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五、科研档案作为科研兴校的创校史料永久保存,有条件时,将利用科研档案做校内科研成果展,以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第九章 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条例
为了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更好地开展,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拟定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条例。
一、学校科研经费,用于学校科研工作所需的;
1、课题组的印刷费
2、学校订购的资料费
3、学术差旅费
4、教师科研成果奖励(按奖励条例规定执行)
二、凡未经学校批准,擅自支出的,学校在经济上不承担责任。
三、经费资助制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3-0021-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中小学新课程实施的引向深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素质,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普遍存在着教育科研意识淡薄、教育科研基础薄弱、教育科研能力偏低等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必须更新观念,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加强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师教育科研工作条件与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原动力,促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上新水平。因此,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应意识到教育科研与教学的辩证统一关系,重视自身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从而全面提高教育科研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一种义务和责任,是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是教师寻找职业幸福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基本情况,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乌兰县第一中学、乌兰县蒙古族中学、格尔木市第十五中学、都兰县第一中学、天峻县第一民族中学5所学校的250名教师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发出问卷250张,收回有效问卷236张,有效率94.4%。
(二)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为问卷式调查,主要围绕6个维度,共设计了20道选择题,其中单选题18题,多选题2题。分别是对教科研的认识与看法(1、2题)、教育教学期刊、书籍阅读情况(3题)、教育科研意识与积极性情况(4、5、6、7、8题)、教育科研积极性情况(9、10、11、12题)、对于教育科研理论知识与方法的掌握情况(13、14题)、教育科研能力情况(15、16、17题)及现状成因情况(18、19、20题)。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教科研的认识与看法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1)表明,有48.73%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必要性认识很清楚,同时,对教育科研提高教学或自我发展的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47.03%、40.68%)。笔者认为,这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先决的条件,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
(二)教育教学期刊、书籍阅读调查
教育教学期刊、书籍阅读调查结果(见表2)中,大多数教师的阅读情况不够理想,未形成良好阅读习惯(20.34%),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经常阅读(28.39%)。这就说明,大多数教师对阅读教育教学期刊、书籍,对自身专业的发展、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及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认识不足,对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关系认识不深刻。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育科研意识与积极性调查
1.教育科研意识
调查结果(见表3)显示,有85.59%的教师对新旧教材进行过对比分析。在阅读教育教学相关文献时,仅有极少数的教师做一些读书笔记(17.37%),有33.47%的教师一般不做笔记。在教学方法改进方面,有63.56%的教师喜欢改进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69.49%的教师喜欢思考,希望能够找到问题的原因。这些数据表明,无论是在教材研究、教法改进等方面,大多数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但调查数据还显示,仅有不到一半的教师(仅占22.46%)曾针对某一教育问题制定研究计划。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对某些教育问题重视不够,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意识,所以,教育科研意识仅停留在思想层面,未能落实到行动中。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育科研积极性
调查结果(见表4)表明,有65.25%的教师喜欢与其他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这就表明大多数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愿。接近一半的教师在平时上课期间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做一些调查研究(45.76%);并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在上课时,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52.97%)。但调查数据也显示,不到一半的教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会及时记录、思考,并想找到解决的办法(46.61%)。这就表明,一半以上的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不高,这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高原期现象”。只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愿与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增强教育科研能力,这也是实施教育科研行动的思想基础。
(四)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的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5)显示,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清楚或不十分清楚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43.65%)。表6中的数据显示,大多数教师较熟练掌握的教育科研方法仅限于调查法和观察法(分别达58.90%、54.24%)。这表明,大多数教师对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及方法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理论方面出现“缺钙”,这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将课程改革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五)教育科研能力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7)显示,半数以上的教师参与教育论文的写作研究(54.67%),尽管大多数教师(67.37%)曾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教育教学论文,但部分教师在评职称前应付一两篇论文,由于学校缺乏教科研方面的奖励机制,评上职称后大多数教师再无心思撰写教研论文。能够和基本能够独自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仅占19.92%和49.15%,这表明,当前海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十分薄弱。因此,该地区的教师迫切需要相关的专业培训,尤其是在教育科研知识、方法和写作方面的培训,以便在工作岗位上能够顺利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研促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现状成因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8)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制约其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原因主要有5点:学校教育科研氛围不够浓厚,影响教育科研的发展(44.92%);学校提供了参与教育科研的机会,但一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开展教育科研(16.10%);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与课程学习、教学工作分离,难以兼顾(达到59.32%);数据还显示,接近一半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关于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培训不够完善(48.73%);50%以上的教师认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不够。以上调查表明,大多数教师将形成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现状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教研部门和学校。这样的调查结果不仅说明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室及学校在对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欠缺,同时也反映出大多数教师不能够从自我角度出发,认真审视形成自身现状的根本原因。这也将对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四、分析与建议
(一)分析
从本次调查来看,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现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尽管大多数教师对进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意义认识比较深刻,也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愿和意识,但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观念滞后,认识不深刻,认为教育科研高不可攀、教育科研与己无关、把科研和教学对立起来,开展教育科研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等。实际行动严重滞后于意识,未能在实践中实施。
2.教育、教学期刊书籍的阅读情况很不理想,对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材内容、新的教学手段的钻研学习不够深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落后的教育教学方法,穿新鞋走老路。
3.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其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教师流失严重,说明急需提高教师的待遇。
4.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得比较单一,不够扎实,教师教育科研知识储备不足,教育科研能力较差,亟待提高。
5.学校不重视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
6.学校的教育科研指导思想不健全,对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培训力度不够。
7.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对科研评价表现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二)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室,举办教研沙龙、读书交流汇报会等,提高教师阅读数量与水平。
2.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科研知识学习及提高科研能力,切实投身到教育科研中,使教育科研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际中。
3.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教育科研,设立教育科研奖励,建立科学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明确教育科研指导思想,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教育科研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一、组织机构:
教育科学研究由教科室负责,教科室主任由教导主任兼任,教科室副主任具体分管,教科员协助,指导全校各学科和全体教师搞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二、任务:
1、制定全校教育科研规划、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全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和意见,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服务。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开展科研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把转变教育思想落到实处,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3、负责校内各层次课题的筛选、论证、确立和实施。负责课题的逐级申报。重点抓好校主课题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开题论证、阶段评估结题,鉴定等环节确保课题圆满完成。
4、结合学校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教科论文写作指导,提高教师提炼教育科研成果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5、制订奖励办法,组织学校先进教学经验、优秀教科论文和教改先进个人的评选,并形成制度。
6、总结本校的教改成果,并及时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
7、宣传本校、本地区的教改情况和成果、经验以及有关先进事迹。
8、做好教科资料的收集、筛选和建档工作。
9、提出教科经费计划,管好教科经费。
10、完成上级教科机构交办的有关工作,积极参与上级教科机构组织的教育科研活动。
三、教科室的管理
学校教科室在业务上接受上级教科部门的指导,主动配合、及时完成上级科研管理机构的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有关工作,就其自身建设,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计划管理
遵循教育科研和学校教育规律,每学期初应制订单列的学校教育科研计划,并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之内,每学期应写出学校教育科研的工作总结,应按要求每年写出主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报告分送在相应级别的教科机构。同时为使教科室的工作正常运转,还应制订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2、课题管理
主动承担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集中主要力量完成承担的课题任务,还要指导学校、年级组和教师个体的课题申报、立项、实施、结题等工作,形成学校内多层次、多领域的科研局面,充分调动学校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通过科研实践的探索和锤炼,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3、成果管理
组织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教育理论。重视科研骨干力量的形成,发现和培养科研积极分子。在课题研究中,要加强成果意识,提高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肯定教师在科研中付出的艰辛劳动,表彰优秀的研究成果,按学年度把校级以上的各类科研成果评奖情况记入学校的教师的业务档案。
4、档案管理
学校教育科研运行中,要积累大量的材料,必须做好资料的搜集、分类和归档工作。教科资料在形成、积累、归档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要注意材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建立档案时要注意科学性和适用性。一般地讲,学校教科室至少应把以上门类的材料归档,再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分卷建档。
(1)计划总结性资料
学校的教育科研规划、计划、总结等,在市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立项的申请书、批准通知、实施计划等。并指导有关人员做好班(组)及个人的科研计划、总结等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2)过程性资料
研究者的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检测统计等,各学年课题研究进展报告,向有关领导、专家及上级教育科研人员的咨询记录等。
(3)专题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