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2: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本土文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少数民族开始汉化,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濒临失传。学校教育是文化保存、传递的主要渠,而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内容大部分以汉文化为中心,少数民族文化极少得到体现,对于幼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来说,会渐渐丧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纳与认同感。幼儿园要探索利用本土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内容,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这是幼儿园发展教育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应尽的义务。
2.增强幼儿民族认同感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在社会领域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让幼儿“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这些文件体现了本土民族文化和幼儿园课程结合的重要性,也提供了政策保障。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当同时体现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不仅让幼儿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让他们在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学会去尊重、包容其他民族。
3.园本课程开发和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为园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指明了方向。园本课程,是立足于本园实际,体现本园特色,符合本园社会文化背景的,以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其办园特色,包括在办园质量和效益两方面。而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工作是创建幼儿园特色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形成园本课程特色,是促进幼儿园发展的重要途径。
4.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内容,使其更多样化,另一方面能够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提高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一味依赖于教材来组织教育活动。对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了搜集素材、筛选材料、合理组织材料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并实施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这不仅改变了教师教材至上的观念,拓宽了教师教学工作的操作空间,也是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二、幼儿园课程中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来看,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比如神话传说、富有哲理的寓言和歌谣等,还有独特的民族风情、节日习俗,形式多样的音乐舞蹈、民间工艺等。如何筛选出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呢?我国学者吴刚平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三点原则:一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二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儿童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三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开发本土民族文化课程资源需要遵循上述原则,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现实需要。以下从民族性、兴趣性和教学价值三个方面谈谈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能让幼儿获得民族文化知识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资源。
什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应该是能增加幼儿对自己生活的地区和社会文化认同感,获得与生活经验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的资源。广西是壮族自治区,除了山歌,还有铜鼓、壮锦、民族服饰等都是壮族特色民俗文化。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社会文化中蕴含着浓郁的壮族文化特色,在建筑和城市建设方面也突出了这一点。比如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外形便取材于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在城市内也随处可见铜鼓造型的装饰。南宁市的幼儿园在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过程中,便可以选取以上与幼儿生活经验贴近的内容。比如组织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参观民族博物馆,参观完之后可以就“铜鼓”这一壮族特色开展一次教学活动。这样可以让幼儿进一步获取生活中有关本土民族文化的知识经验,在感受民族文化的优秀的同时体验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让幼儿感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资源。
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切入点,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学习的内在动机。兴趣来源于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内容需要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回归孩子的生活世界,教师对活动的设计也需要向真实的生活情境转化。幼儿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本地民族风俗、饮食、歌舞和传统节日等都是幼儿园课程中可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比如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不仅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共同节日,除了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外,还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做呈黑红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糯米饭,寓意农家当年五谷丰登。即便是在南宁百色等现代化的城市里,大街小巷也会卖这个节日所特有的五色糯米饭。教师可以从幼儿生活中出现的五色糯米饭入手,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广西“三月三”节日的风俗。
3.与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源。
主题活动是指幼儿园围绕某个中心内容,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参与的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系列学习活动。从幼儿的学习特点来看,主题活动打破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更符合幼儿的经验和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本土民族文化选择主题活动资源。比如每年的三月三从2013年起已经成为广西的法定节假日,幼儿园可以在节日前以“三月三”为切入点,设计一个民族特色主题活动。这个节日里壮族男女有赶歌圩的传统,除了对唱山歌,还有抛绣球、打铜鼓和抢花炮等民族特色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可以设计以下几个二级主题活动:“对歌乐”、“赶歌圩”和“铜鼓舞”。这样的主题活动在引导幼儿了解民俗风情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广西山歌的魅力,激发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与民族传统节日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认识了解本土民族文化的契机。
三、幼儿园课程中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应用
1.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
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就在于提供适宜幼儿的又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知识、经验和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首先必须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依据,符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原有水平,还要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其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广西幼儿园课程可以适当融入一定的本土民族文化内容,反映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知识经验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习俗等。在语言领域,可以包含民间神话传说、儿歌、寓言、谚语等内容;在社会领域方面,可包含节日、民族风俗、礼节等内容;在艺术领域,可包含音乐、舞蹈、服饰、工艺等内容;在健康领域,可包含饮食、民间游戏等内容;在科学领域,可包含建筑、民间工艺、历史人物等内容。在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体现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使教育内容和幼儿生活得以接轨。
2.用于主题教学活动中。
主题活动选择主题的依据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能引发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本土民族文化与幼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可以为幼儿园主题活动提供生活化的素材。幼儿理解和接纳文化不能简单地通过老师的“说教”而达成,而是要在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广西的幼儿从小或多或少都会从生活中见闻、从成人口中或电视上了解到壮族人节日对唱山歌的传统,自然对广西的山歌喜闻乐见,想听想唱想表演。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幼儿园可以以“歌圩乐”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观看经典电影《刘三姐》对歌片段、让幼儿了解山歌对唱的民族风俗以及表演对歌的场景、改编歌谣等。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内容,把幼儿不感兴趣的、脱离其生活经验的内容加以修改或删除。
1.2中等文化艺术学校办学优势纵观美术专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很多艺术中专校美术专业的办学历史长且是很多学校的首创专业,无论是师资还是硬件条件都有一定的规模,在专业设置上也做了很多的有益尝试,积累了一定的成功教学模式。中等文化艺术学校美术专业作为主干专业,曾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美术人才,成了整个文化事业发展生态链里的重要一环。在艺术学校美术专业陷入了历史与现实营造困境的今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艺术教育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前景和空间,更为艺术教育的办学改革和定位指明了方向。
1.3中等艺术学校办学过程中的问题当前中等艺术学校绝大多数专业形式上完成由群文美术专业向艺术设计专业转型,但实质上当前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无法满足当前文化创意时代的发展要求。又由于大多艺术设计专业没有教学实践基地,艺术设计技能与创意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致使设计产业无法拥有真正需要的人才。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真正与市场接轨,未能定位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发现本土的文化创意资源,缺乏融入创意时代的知识和内容。人才培养方案陈旧,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首先是师资参差不齐。新教师有着很强的技能,但缺乏实战经验;老教师大多数都是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主攻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虽然专业设置作了调整,但无法有相应的专业师资力量,也只好将相近专业教师“移植”到设计教育队伍中来,制约着设计教育的顺利发展;其次是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存在诸如:课程的设置有的是从教师的现状,教师的原专业而开设课程,有的是因现有的设施而安排相应的课程,有的课程因没有师资就不开设等问题,这就造成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性、针对性不强。综上所述,美术专业办学需要积极寻求突破口,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艺术学校办学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因此,本土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和中等艺术学校应该做到优势互补,达到双赢。中等艺术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致力于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培养出具有一定的创意基础且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艺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在为本土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确保专业可持续发展。
2中等艺术学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
2.1延伸艺术设计的课程内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很好地考虑把传统文化与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以及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联系起来,才能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现在,各大城市都认识到文化是软实力,在竞相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一个好的产品就是一座的城市一张名片已成共识。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本土传统工艺美术的材料、风格和技艺进行学习、研究,从中体会其精华,感受艺术魅力和价值,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参观相关的企业,培养他们直观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产品的创作和生产热情;另一方面,在设计课程中,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用现代教学手段设计创作出既有民族性又体现出现代审美价值的作品,并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2.2艺术设计教育要与市场接轨,采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学校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安排实训课程,观摩相关企业的生产流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锻炼,并在自己的创造性学习中完成,会让学生产生创作的冲动。教师除了课堂上通过项目教学加强设计的训练,因为任何设计作品总要转化为产品,因此,还要联系生活开展设计,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当前学校实行的工作室制,走的就是一条很有特色的市场化道路,让学生参加企业的设计项目的制作,接触到一些在课堂中不能得到的设计资源,让教学与市场结合的更加紧密,工作室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承担一些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结合企业实际,既开拓了学生眼界,又极大地提高了专业水平,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际的最佳结合。
二、开发本土文化资源,构建园本特色课程
如何利用好本土文化资源,有效地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构建园本特色课程,我们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幼儿园的每个年龄段每周定期开展园本课程教学活动,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小班组开设了“我看周庄”,通过介绍家乡的建筑、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特产等,让孩子从小就对家乡有所了解,培养孩子从小就爱家乡,并以家乡为荣。在语言领域,进行童谣的教学活动,将家乡的美创编成童谣,更好地记忆和宣传,传承古镇文化。中班组开设了“我说周庄”,幼儿在小班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特产、历史名人、民俗风情等。在游戏中,开设了水乡旅行社,通过说一说,演一演,可以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更好地宣传家乡的美。大班组开设了“我做周庄”,在小班和中班前期的学习后,幼儿对家乡的美能很好地掌握了,通过小手做一做,展示出幼儿心中的家乡。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剪纸、画纸盘、制作稻草人、葫芦上的周庄、泥塑迷你周庄、牛奶盒上的周庄、布艺周庄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家乡的变化和家乡的美,从小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还收集了各年龄段研究的成果,汇编了《我看周庄》、《我说周庄》、《我做周庄》、《好吃的周庄》、《好玩的周庄》、《民俗周庄》、《水乡娃爱周庄》等成果集。
2.在体育活动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体育活动注意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渗透民间游戏。调查访问长辈们儿时的民间游戏的名称和玩法,老鹰捉小鸡、网小鱼、滚铁环、丢沙包、跳牛皮筋、玩竹梯、舞龙、打莲厢、摇花船、挑花篮、钻草屯、跳稻草垫、跳麻绳格等,孩子们对民间体育游戏好奇、探索的欲望也很强烈,通过学一学,玩一玩,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索不同的玩法,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快乐。
3.在角色游戏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幼儿在游戏或活动中自由地交流、大胆地表达,发展了社会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态度。为让孩子更好感知,学习与人交往,可以带领孩子实地观察、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古镇的大街小巷里,琳琅满目的饰品店、美味的特产店、可口的农家乐饭店,还有各种民间工艺作坊,如打铁铺、织布坊、绣花坊、阿婆茶馆、四季周庄大舞台、水乡旅行社、木器坊、草编坊、牛角梳坊、糕点铺子、中药铺子、制扇坊、剪纸坊、葫芦坊、篆刻坊等。由于受到活动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我们为幼儿创设了“水乡风情街”角色游戏环境,将旅游景区中各种各样的店铺和作坊都搬到了幼儿园里,给孩子们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参与角色扮演,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积累了生活经验,社交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在家园共育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
一、国画艺术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画中线、墨形式的研究,在今后的设计中影响会越来越大。设计不能拒绝传统文化,两者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即中国画的线墨形式应该和现代招贴设计的特征融为一体。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线”与招贴相结合,应首先掌握绘画技巧,然后启迪自己的灵感,对招贴设计有所帮助。线的表现由于粗细、长短、钢柔、曲直不同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在招贴设计中,线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有明线和暗线之分,是设计元素中十分重要的一点。线的运用,有助于组织、引导视觉信息、丰富画面。如若能借鉴中国画中线的精髓于招贴中,定会提升招贴的艺术品位。
第二,“墨”与招贴设计相结合,要在形式美感上找出结合点,即注意形式美感。中国水墨画讲究墨色的变化,以墨代色,产生了墨分五色的说法。即焦、浓、重、淡、清。而每一种墨色又有干、湿、浓、淡的变化。在国画理论中,黑墨、彩墨属于“色”,白色是画纸本身的白,也属于色。因此,画家尤其注重对画面空白处的处理。(这点对于招贴的设计也很有启示,即对图底、正副形的设计考虑同样很重要,我们也应该关注空白区域在观者心目中留下的印象。)
浓墨与淡墨的和谐结合,画面纯粹简洁而又丰富,磅礴大气而又飘逸非凡,大面积的白与或干或湿、或浓或淡不同层次的墨制造出脱俗灵动的意境,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线墨与招贴相结合,要更多地去考虑图像的可变性。招贴的作用是进行宣传推销,具有传达信息、诱导与说服的功能和刺激需要的功能。
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招贴设计的理念中去。他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靳埭强先生创作的《自在》系列,台湾海报展览邀请展参展作品《汉字》,其中包含浓情的“山”、“水”、“风”、“云”磅礴大气让人心仪,以及其中天地万物潜藏的天地合一的阴阳脉动,可谓将水墨的灵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诚然,形与色在乎于创作着之心与神。
我们只有吸取国画艺术的精髓,将其融入到现代招贴设计中去,这样必然会使招贴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独特性。且更符合我国的现代招贴设计的审美取向、心理需求,又具备国际化和中国化。
二、传统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第一,“形”的衍生。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例如,传统图形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龙的形象,就可谓朝朝有不同,不仅龙形的变化如此,中国其他有代表性的传统图形,诸如凤纹、云纹、鱼纹等也如此。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地结合在现代招贴设计中,将会赋予一种清新的空气及浓厚的历史感。例如,靳埭强先生1999年为宁波海报展设计的“服饰与文化”主题海报,以一把有漆绘的竹尺表现服饰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尺子就是在生活中存在的线的形象,再加上以水墨绘成的圆弧线与勾状的自由弧线,组合成衣架的形象,在中英文标题的处理上,运用了以短幼线组成的虚线,象征缝纫机组成的直线,突出了服饰的主题。
第二,“意”的延伸。中国传统图形背后往往蕴涵着深层的象征意义。这些意义最初大多源于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进而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贵康乐,祛灾除祸”等吉祥象征意义。例如,“日中有月”、“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人们对阳鸟图腾的崇拜,使得中国传统的鸟纹有了阳鸟——朱雀——凤鸟的历史衍变。例如,“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商标”采用中国传统图案“方胜”,取其本意——方形的装饰,美不胜收。象征两个合伙人的合作,亦表现设计师与客户的紧密关系。三、汉字与平面设计的联系
汉字的目的是承载信息,而汉字本身即是一种平面图形,它是一种符号,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敬人工作室标志用一个“敬”字所特有的壁画部首来传达书籍设计所特有的深刻内涵和以人为本的核心概念。陈幼坚的海报设计“设计和生活方式”,设计和生活方式的关系就如同一双筷子的关系,总是互为依存,互相影响。一双筷子也表明了香港和深圳的关系:一支筷子由汉字“香港”组成,而另一支筷子则由“深圳”二字组成。用字体表达这样的主题,恰当、到位,使观者一目了然。
例如,靳埭强先生为上海平面设计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海报展的主题海报《互动》,采用“互”字作为设计元素,意在表现现代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互”字的结构很有互动的感觉,上下倒对的对称均衡,产生似太极图般对比中互相融合的效果。旋动不息的笔画与余白空间造成气韵流动,虚实互动的感觉。
中国本土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平面设计的方方面面,而平面设计思想又作用于本土文化,如若将本土文化中深厚的文化底蕴适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则能更深度地传达现代人的平面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学习者和雇主需求为旅游英语教材编写带来了哪些建议?如果在现有旅游英语教材中融入本土化人文地理风情,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编?
(二)数据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通过针对学生的问卷和针对雇主的访谈收集相关数据。问卷设计首先经过了15人小组的预备实验阶段,在此基础上最终确定了问卷上的15道题,具体包括:背景资料(第1~4题)、个人需求(第5~10题)、职业需求(第11~15题)。问卷共有13个选择题,两个问答题。对访谈问题的设计是先对一人进行电话访谈,最终确定访谈基本问题,分属期望、建议。分析方法属于群体描写和比较。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问卷对象为新疆六所院校英语和旅游管理专科三年级共六个班196名学生,其中男生39名,其余为女生。他们经历了暑假实习阶段并且正在经历求职,对旅游英语课和教材都有较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访谈对象为当地七家旅行社人力资源专员或主管。
(四)问卷填写情况和访谈记录情况
本研究虽涉及人数多,但课题组成员亲自发放问卷,协同各班任课教师监督填写,学生填写问卷状况很好,发放196份,回收196份。在问卷主观题部分,超半数学生的答案字数在30字以上,有效率很高。访谈全程用录音笔录音,并由课题组成员对录音部分答案进行抄录。
二、研究发现与讨论
(一)问卷调查
结果背景资料环节的设计旨在了解学生对本专业的态度和过去实习、兼职的工作经历。83%的学生有过担任景区讲解员或者导游助理的经历,9%的学生有过独立从事导游工作的经历,只有8%的学生无直接职业相关工作经历。但在对本专业未来就业方向的调查问题上,高达70%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会从事旅游方面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新疆旅游职业前景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24%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仅有6%的学生态度不明确,不确定以后是否会从事这类工作。个人需求环节意在调查学生对现行旅游英语教材的态度。57%的学生认为现行教材涉及中国传统特色词汇面过大,比如:有多数学生在此环节的开放性问题的答案里提到,叉烧包、水灯等词汇和泼水节等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几乎不会在他们的从业生涯中遇到,因为多数人会选择在本地就业,因此,应该让教材突出本土化词汇,如抓饭、馕、拌面、古尔邦节等词汇和相关民族文化背景。36%的学生表示教材的课文里部分导游词过长,并且章节之间导游词的编排没有体现模板型特点,无法让他们对本土地理人文风情进行仿照改编或者加工,应该形成一定的“体”。职业需求环节则围绕学生对已经学到的旅游英语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教材欠缺但在实践中重要的知识展开调查。在这个环节中,仅有7%的学生认为以往的旅游英语教材学习对他们的实习工作或兼职工作有帮助,这个数据的有效性还值得进一步推敲,因为学生在学习中的努力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对学习效果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并不完全可靠。不过,超过80%的学生表示应当强化教材的听说部分,尤其是听力部分。同时,面对“学生最希望的听力素材选择方面”这个问题,更多学生希望听力内容不要全部是标准的英音或美音,而应该加入新疆临边国家口音的英语听力。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发现,因为随着大学英语教学体制的改革,听力的比重在增加,但采用的多是标准音,这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英语非母语的人士说英语时自己却完全听不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自己可以很流利地说英语,交流依然是困难的。
(二)访谈结果
在1~3题“期望”这个环节,面对第二题“在招募雇员时,你最看重他们哪方面的英语能力”这一问题,受访者有很大程度上的共识,都重视毕业生对专属岗位具有较强的听说和书面翻译能力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英语表达能力,尤其是可以流利地利用英语表达地域特产商品的能力。这一点与学生的职业需求不谋而合,可见在旅游英语教材中融入地域特色的重要性。在同样的环节,访谈结果差异较大的是第三题:“你期待新雇员非常熟悉与外国人交流的礼仪和禁忌吗?”相对大型的旅行社人力资源专员表示这一点很重要,会直接影响以后的国际接待,而小规模旅行社表示,与之合作的外籍游客比较固定,雇员在达到参与国外游客旅行项目资格时,首先会接受一定的培训,所以,是否熟悉与外国人交流的礼仪和禁忌就不那么重要了。在第二个环节访谈中,各旅行社人力资源专员所给的建议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熟悉新疆地理环境,可以用英语表达特色地貌特点;第二,导游词不要过于书面化,不能像背书一样给游客背出来,而应采用幽默风趣的方式;第三,新疆与中亚五国联系紧密,客源也相对充足,应该更熟悉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
三、结论
需求分析是评估教材效度以及决定是否开设一门课程的前提。学习者需求分析和雇主需求分析为教材制定的合理与否提供了实践基础。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学习者和雇主都强调旅游英语教材本土化的重要性。本土化的重点在于研究本土旅游文化,要结合本地英语导游典型工作任务来整合新疆旅游文化。此外,教材中的听说比例应该加大,尤其是要囊括边界国的口音听力,这同时也是学习者的诉求。本次调查研究的结论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
(一)现有的旅游英语教材过度夸大了传统特色词汇的广度,忽视了其深度;
1.2全球化的社会发展具有共性的经济、文化模式渐渐普及,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了解、相互影响日益增强,逐渐成为全球化相互通行的金钥匙.二战后,国际物流、金融在国际贸易的促进下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从经济领域逐步向思想、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渗透、扩张.跨国公司、国际市场、世界经济组织纷纷涌现,资本、能源、劳务、商品、技术等经济因素在全球范围内被自由配置,这种全球化科技进步给交通和通讯带来了革命性飞跃,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打破了障碍.社会科学研究也受到了全球化社会发展的影响.首先,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思维整体化、复杂性理论的出现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所导致的.盘根错节的整体化结构、人类依赖感的加强、军事集团等的不断出现致使世界历史、全球意识的形成.其次,从研究对象来看,世界性问题的出现,如世界金融一体化、环境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确定等都拓宽和加大了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度.社会科学将为图书馆学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这一趋势已初见端倪,国际间的一些图书馆合作项目已经形成了服务平台,供读者参考和咨询.因此,社会科学必须要从全球的广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承认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差异与互补,强调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例如全球图书馆,虽然在网络技术与虚拟空间上消除了地理界限,但各国的人文界限却始终存在.为探索世界各国通融的方法和理论需要我们做出不断的努力,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各国图书馆学研究者们继续共同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2图书馆学的发展
2.1研究重心向知识领域转移由于图书馆学的社会发展与自身“知识基因”的推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重心开始向知识转移.知识是文献的本质,古代图书馆的知识体系产生于文献整理和文献积累的活动中.因此,图书馆学可以看作是以人类知识活动为基础而演变来的,它的原始基因来源于知识的存贮、排序、加工、整理、提炼、传递等活动范畴,这个活动范畴有时又被称为“知识域”.而早期社会知识的生产、使用范围太小,仅限于上层社会,在图书整理基础上所形成的图书馆知识体系就不可能扩大并渗入民间,只是被一小部分人使用.近代以来,社会实践中科学技术被不断物化,知识的积累与传承效率越来越高,到了后现代社会,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并开始向社会群体、日常生活靠近.受知识规划的作用,人类必与知识权力交往.因此,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不断得到扩大与提高,研究主题从图书“整理时代”转向了“经营管理时代”,在“知识域”不断变化的同时,图书馆学的研究主题又转向了“信息技术时代”,而且这种转移正是对图书馆学自身出发点的更高层次的回归.
2.2学科发展从细化走向整体在形成之初图书馆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早期的图书馆教育更倾向于培养学识渊博者;二、内部知识体系的细划不明显.这两个特点在图书馆学形成发展之初就表现出来了,但在日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点将逐渐消失.然而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知识也是一个整体.社会科学不断得到分化,分成多门独立的学科,学科又分成了多个领域,在大学的教育分科的制度支持下,包括图书馆学在内,很多社会科学学科都变成了拥有众多分支的大学专业学科.图书馆学的操作性、精确性和体系的完整性,细化了学科内部,而且使其研究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了社会科学前进的步伐,降低了学科整体研究的效率,跨学科研究使学者之间的合作逐渐普及.可以看到,图书馆学经过细化发展之后会逐渐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转变,并将呈现出以下特点:一、与同族学科进一步融合;二、一些重大课题将吸引众多学科汇聚一点,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三、内部分支学科将在新的研究角度与方法的支持下出现整合趋势.
2.3学术理性逐渐由技术倾向于人文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就已显示出巨大的威力.技术力量推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搜索引擎、电子文献、网络咨询等新概念的出现让人应接不暇.可以看到,技术进步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是改善生产关系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动力,但技术本身具有双刃剑效应.信息技术缩小了我们的空间距离,促进了人们更加快捷的进行交流.技术使社会发展的同时又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威胁与危险.要想解决新出现的问题,需要到技术以外的因素中去寻找解决方案.因此,社会进化既要靠硬的动力———技术,也要靠软的动力———价值观,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最终会协调发展.图书馆学具有人文主义性质,图书馆是一个人文主义事业,其最大限度地使知识发挥作用,最终目的是让社会个体获取知识,使人与社会的发展更为合理.图书馆学在技术和服务方面日益向自然和社会靠近.但要始终记得,人文主义的基础始于图书馆学.否则,人文主义价值,就不会在获取知识的个人及需要这些知识的社会个体中得到体现.未来图书馆学在技术理性方面有哪些特点?①从研究范畴上来看,图书馆学既要研究知识也要着重研究知识如何被大众所接受.②从学术检验标准上来看,衡量未来学术研究成果的基本尺度是社会人群的知识和信念得到了公平、协调发展.③从研究方法上看,图书馆学不但从经验化向科学化转变,也更加注重从科学化向人文主义文化方向转变.
信谊出版社的思路也颇值得借鉴。台湾“信谊基金会”于1978年成立了我国台湾第一家幼儿图画书与教育玩具专业出版社,1987年又创设了“信谊幼儿文学奖”,以促进原创图画书的发展为宗旨。2005年,南京信谊儿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它是信谊基金会在大陆的分支机构。这个出版机构在数年间编辑和出版了大量本土图画书,还设立了“信谊图画书奖”,推出了一系列原创图画书精品,如《团圆》《宝儿》《一园青菜成了精》等。台湾一直很重视本土文化与文学发展,台湾童书出版的质与量都优于大陆,可见本土化发展策略的积极影响。
二、是找宝,还是寻根
近年来,外资银行在中国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10年6月末,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35家外商独资银行、2家合资银行、1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另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70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91家分行。同时,近5年来外资银行总资产也以年均12%的速度增加。随着在华市场的拓展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外资银行加快推进自身的本土化进程,力争通过尽快实现人才、金融产品、技术和管理模式与本土文化的契合而获得在华发展的先机。按照发展战略及业务重点的不同,外资银行本土化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以花旗、汇丰等大型国际型银行为代表的业务全面推进型;二是以荷兰银行为代表的专业化服务重点突破型;三是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依托母国总行的目标业务型。不同的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发展轨迹,韩资银行因母国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天然地域联系,实施紧跟母国在华企业投资地域和产业领域,服务于母国企业的目标业务型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既给韩资银行带来差异化服务的发展优势,同时又造成银行的发展受制于母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甚至在本土化进程中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韩资银行经营发展特点及本土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山东烟台的2家韩资银行(分别简称h银行、q银行)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深层次剖析韩资银行本土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一、韩资银行本土化进程及经营现状
2006年12月,中国加入wto后5年过渡期结束,中国金融业进入全面开放时期。随后,银监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贯穿了以外资银行法人为导向的监管理念。自此,外资银行开始实施法人改制,成立本地注册法人。本地注册法人的成立,其管理架构与经营理念的巨大变化成为外资银行本土化进程的里程碑。外资银行本土化进程由此也分法人成立前时期和法人成立后时期两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其本土化路径体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以笔者所调查的烟台市2家韩资银行为例,在2007年和2009年,两家银行分别转制为本地注册法人银行,成功翻牌并开办了人民币业务,迈出了本土化的关键一步。在华法人成立前,韩资银行没有统一的管理行,经营管理以韩国母行为主,采取业务跟进式的发展方式,主要经营战略为服务本国企业。这一时期,韩资银行缺乏统一、明确的本土化战略,业务范围局限于外币业务,绝大多数客户为韩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外籍员工占比较高,银行自身的本土化意愿与程度均不强。法人银行成立以后,韩资银行结合自身优势,提出了统一、明确的本土化发展战略,大力开拓中国市场,如h银行(中国)确定以私人银行业务和财富管理经验及技术引入中国市场,在东北三省和山东省大力拓展个人零售业务的发展战略,q银行(中国)确定结合中小企业金融业务优势,努力拓展中国市场的战略;获准开办人民币业务,业务范围实现本土化;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对业务、资金等实施了集中化管理,建立了统一的内部审计模式;不断开发本土化产品,非韩资客户占比逐步提高(见表1)。
明确、统一的本土化发展战略的确立及实施,也推动业务的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6月末,h银行(中国)贷款余额89.12亿元,较年初增加23.57%;各项存款70.18亿元,较年初增加15.09%。q银行总资产为56.53亿元,较年初增加13%;各项存款23.04亿元,较年初增加108%(见表2)。
二、本土化问题与瓶颈
从两家韩资分行的运营特点看,转制为法人分行后,其人员配置上出现华人管理中层,业务方面国内客户逐年上升,这说明两家韩资银行在逐步融入本地市场。但总体看,韩资银行本土化进程缓慢,本土化瓶颈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突破,相关的经营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显现。
(一)市场融入度低、运行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业务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从总量上看,两家分行平均资产规模只有10亿左右,平均负债规模9亿左右,整体市场占有率不足0.5% 。二是客户群体较为狭窄,授信集中度高。两家分行的信贷投放均集中于烟台、威海地区韩资出口导向型企业,分布在电子、机械、服装、造船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对外贸政策和劳动力成本的敏感度高,出口退税及劳动力成本的较小调整,
就会带来经营业绩较大波动,引发银行信用风险的集中暴露。三是金融融入度低。目前,欧美外资法人行普遍与中资银行在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内容涉及资产管理、转受让、资金结算、银团贷款、拆借市场等,但两家韩资银行仅在拆借市场与中资银行有过简单合作,且金额较小,业务合作参与度低。
(二)管理体制难以达到本土化要求
一方面公司治理尚不完善,如q银行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履职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还存在不足,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薪酬由董事会决定,并由董事会对其考核,同时外部监事与母行间尚未建立直接有效的汇报路径;h银行存在未经董事会决议,高级管理层审批修订银行基本管理制度等情况。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形不像、神难似”。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架构并保证顺畅运转,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两家外资银行的组织架构均不是按照要求设置,而是根据人员情况和业务发展情况设置,比如q银行只有三个内设部门,h银行也是类似设置,以审贷会为例,2名业务主管+1名风险主管+1名行长的运行模式很难保证审批的独立性和公允性,诸如合规、会计、技术岗位等均是兼任,也很难发挥监督作用。
(三)流动性满足本土监管指标压力大
一是存贷比指标高居难下。截至2010年6月末,h银行(中国)的存贷比为126.99%,q银行(中国)存贷比为145.89%,距75%的监管要求差距较大。同时,为达到存贷比监管要求,部分行在拓展负债业务较为困难的情况下,采取了限制资产业务发展的经营策略,使得资产业务发展也一度停滞。二是韩资银行资金来源主要为同业存放和单位存款,同业拆入和储蓄存款所占比重较小,对于批发性资金依赖性高,核心负债依存度低,资金来源稳定性较弱。三是日常资金管理目标以满足即期资金需求及流动性监管指标为主,以短期资金支持中长期贷款,期限错配情况较为突出,7天以内的短期资金压力较大。
(四)信贷文化“水土不服”凸现风险
韩资银行的信贷文化与国内存在显著差异。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例,韩资银行认为对客户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并进行贷款展期,既能有效满足客户资金需求,又能降低客户财务成本,让经营良好的客户适时展期有利于“服务客户”宗旨的实现,因此展期贷款一般归于正常类贷款。基于这种信贷文化,韩资银行在国内经营时也大量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并对客户一再展期。但现场检查发现,部分贷款通过办理借新还旧、在异地分行发放新贷款的方式变相展期,展期期限最长达到6年。同时,在部分客户经营亏损的情况下,银行仍为其办理展期手续,并归为正常类客户,造成潜在的信用风险。
(五)人力资源本土化瓶颈难以突破
一是高管层本土化问题未突破。目前,两家行的高管人员均由韩籍人士担任,与成熟外资行高管人员由本土金融资深人士或母国中国通担任相比,现任韩籍高管对中国社会生活认知少,文化熟悉度较低,制约了银行管理的有效性。二是普通员工对银行认同感不强。两家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长远规划,一些新进员工也多以积累工作经验、作为跳槽跳板为主,对银行文化认同度不高,人员流转快。以h银行烟台分行某4人编制的部门为例,从成立初至今已先后有5人跳槽。三是对母行派遣人员的本地管理不足。外籍管理人员的选择、任用、薪酬及考核等由母行决定,本地行权限不足。同时,外籍派遣人员流动性较强,稳定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经营发展的连续性。四是受银行社会认知度和待遇制约,两家外资行难以吸引到本地的优秀人才,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三、本土化问题深层原因分析
(一)发展战略制约本土化发展
目前韩资银行的发展战略可归结为目标业务型,即银行紧跟本国在华企业投资地域和产业领域,服务于本国企业。这一战略在银行介入中国市场初期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受制于本国在华企业的数量和发展规模。因为金融资本的扩张速度远高于产业资本的扩张速度,韩资银行改制后经历了较快速度的规模扩张,如不及时更新发展战略,重新定位市场,为本国企业服务的异国化特质就会不断固化,出现客户资源“天花板”现象,更严重的是东道国企业被排除于银行服务行列。目前部分中小韩资银行受其发展战略所困,本土客户拓展困难,客户本土化停滞不前。
(二)企业文化融合性不足
目前韩资银行企业文化仍沿袭母行文化,未能结合东道国文化特质,融合形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企业文化。如韩资银行倡导员工自主自律的企业文化,倚重员工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因此内部岗位设置中不兼容岗位制衡及授权管理存在不足,不符合国内监管部门对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也不适于目前国内经营管理环境,因此产生大量操作风险问题。对q银行现场检查发现,该行未建立资金业务及交易系
统授权管理制度和审批程序,个别分支机构存在不具备交易资质人员使用他人用户名和密码进行交易的情况。
(三)社会影响力及认知度不够
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机构,受依赖心理制约,社会和企业对本土银行的信任要高于外资银行,因此国民认知度对外资银行的本土化程度也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与资金实力雄厚、国际知名度较高的欧美外资银行相比,公众对韩资银行的认知及信任仍有差距,2007年又发生了韩资企业非法撤资事件,使得大众对韩资企业的警惕心理进一步提高。据半岛网报道:52%以上的大众和企业不愿同韩资银行发生业务往来,90%以上的大众和企业表示不会把钱存在韩资银行,社会氛围的排斥,不利于韩资银行进一步扩大本土市场。
四、相关建议
(一)加强文化融合,树立外资银行服务品牌
外资银行在实施全球化标准服务的同时应着力探索文化融合之路,寻找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契合点,关注本地市场的需求,设计和提供符合目标客户潜在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提供的银行产品雷同的情况下,在营销行为、合作习惯、谈判风格、后续管理等软文化和软技能上突出客户管理特色,取得竞争优势,形成独特的外资银行文化及服务品牌。
(二)完善管理模式,奠定本土化发展基石
如何将母行良好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模式与当地实际结合,建立起既保留母行管理特色,又兼顾当地实际的本土化管理模式,是韩资银行能够做强做大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应根据公司治理的原则与要求,完善独立董事、外部监事薪酬管理及考核评价,建立外部监事与母行之间的有效沟通,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二是按照商业银行法、银监法等要求健全必要的内设部门,厘清职责分工,为管理流程再造奠定组织基础;三是要按照监管要求完善诸如审贷会等各项制度,使制度能够和业务发展情况实现无缝对接;四是要实现管理的语言与文化融合,减少信息中间漏损,杜绝管理、执行两层皮。
(三)注重队伍建设,为本土化植入原动力
人才本土化是经营本土化的前提,对韩资银行而言,重要的是植入中国基因,吸收中国文化和智慧,打造自己的人才竞争力。为此,一是吸引本土高级管理人才,在决策和经营导向中注入本土元素;二是要积极推行“本土吸纳、国际培育、善用善待”的人力资源策略,利用母行经营管理优势,给本土人才提供全方位培训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培养出一支既了解国内当地市场、又懂得国际惯例的员工队伍;三是要注重对不同来源的员工进行文化融合,提供完善和良好的企业经营理念培训和文化熏陶,避免员工曾有的其他公司文化烙印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和弱化文化冲突,建立起真正融合企业与当地文化的本土化的员工队伍。
(四)创新产品服务,加强本土化载体建设
韩资银行要实现本土化发展,就应逐步摆脱目标业务型发展战略,立足自身优势,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的商业银行品牌体系,特别是发挥小企业金融服务优势,从业务导向及客户导向两大体系构筑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牌,大力发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形成在小企业金融业务本土化营销上的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协作监管,发挥监管引领作用
首先,督促境内法人行建立资本补充机制,增强资本实力,为业务扩张和风险缓释奠定基础。其次,加强全面风险管控。督促完善日常流动性监控手段和工具,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善期限错配情况;完善内部控制,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系统,有效识别、检查、控制操作风险;建立经济资本管理长效机制,将资本监管要求与自身管理目标结合,促进资本充足率和资本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韩山华.法人导向下的外资银行本土化经营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
一、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的全球趋势和特征
管理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在其国外子公司的关键管理岗位上任用东道国当地人员。因此,管理本土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指管理本土化过程的一种结果,具有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从其动态过程的角度来看,管理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培养和开发东道国当地管理人员,并使其最终取代外派人员的过程;从静态意义上讲,管理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在国外子公司的关键管理岗位上直接任用东道国当地人员。因此,我们便可以利用外派人员或当地人员在公司管理人员总数中所占比例来衡量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的程度。外派人员所占比例越低或当地人员所占比例越高,则本土化程度越高。
在其国外经营的早期,跨国公司主要依靠母国外派人员经营管理其国外分支机构。一直到50年代基本上维持这一格局,从70年代后期开始,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趋势就开始显露,近20年来,在跨国公司全球网络迅速扩张的时期,外派人员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二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并迅猛发展,与之相适应,外派人员的数量也直线上升。在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美国跨国公司大量使用外派人员。根据对268家美国跨国公司的一项调查,这些公司1972年共有3455名外派人员,但到1975年,仅3年时间就增长到5300名。但是,自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跨国公司外派人员出现减少的趋势。Kobrin(1988)对美国跨国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公司中,近半数公司在过去的10年中减少了外派,26%的公司没有变化,23%的公司外派人员数量有所增加;而当问及今后10年的趋势时,41%的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削减外派人员,40%的公司表示维持当时的水平,只有18%的公司表示仍将增加外派人员。尽管美国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在不断膨胀,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更是如此,但是,美国外派人员非但没有增长,反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1992年,大约有15万名美国管理人员在海外为美国公司工作,比5年前下降了25%而美国外派人员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则从1982年的0.8%下降到1989年的0.4%随着外派人员人数逐步减少,美国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启用东道国人员担任中高层管理职位,管理本土化趋势日渐明朗。
与美国公司相同,日本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的人员配备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管理本土化的趋势。Beamish和Inkpen(1994年)发现,东南亚439家日资参与的制造业合资企业中,各家企业中的日本外派人员的数量从1989年的平均4.1名下降到1994年的平均3.46名,外派人员在合资企业雇员人数中所占比例也从1989年的4.35下降到1994年的3.07。与此同时,加拿大分支机构中的日本外派人员平均数量也呈下降之势,从平均4.13名下降到平均3.02名,所占比例也从4.13下降到2.4%。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趋势近年来已日趋明朗。但是,不同层次岗位的管理本土化程度并不相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以及不同的东道国在管理本土化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1、从本土化层次上看,职位越高,跨国公司越倾向于使用母国外派人员。一般说来,跨国公司在高级管理职位上总是大量地使用母国外派人员,在中级管理职位上较多地使用东道国人员,而在低级管理职位上则主要启用东道国人员,基本上不使用或仅使用少量外派人员。
2、从职能部门上看,同一管理层次的不同职能部门的本土化程度不同。根据Harzing(2001)年对2689家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问题的考察,总经理职位由东道国人员担任的比例为59.2%,本土化程度最低。而在同一管理层次的职位中,东道国人员担任财务总监的比例为82.8%,担任营销总监的比例为89.9%,担任人力总监的比例最高,达到97.8%。人事管理职能是本土化程度最高的职能,因为人事工作需要遵守当地的雇用法律和规章制度,并且还要适应雇员的不同文化背景。营销职能也是以当地市场为导向的,尽量使用当地人员也具有合理性。相对于营销和人力资源两种职能,有关当地情况和偏好的知识对财务职能而言重要性是最低的,而且是控制性最强的管理职能,所以,财务总监一般为母国外派人员。
3、从母国角度看,美国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管理本土化程度最高,日本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管理本土化程度最低,欧洲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本土化程度差别明显,但基本上居于美日两个极端之间。根据NegandhiandBaliga的调查,美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的绝大多数高层主管职位都是由东道国人员担任,在所考察的44家企业中,高层管理本土化比例超过一半的企业达到33家,只有1家公司在高层主管职位未雇用东道人员。而在所考察的19家日本跨国公司中,有15家公司(比例高达78.9)在高层主管位置根本没有聘用任何东道国人员。相对而言,欧洲跨国公司国外机构高层管理人员的本土化比例虽然不如美国跨国公司,但显著高于日本公司。
4、从东道国角度看,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的本土化程度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高于亚洲和拉美地区。受诸多因素影响,跨国公司在不同的东道国表现出来的管理本土化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总体而言,跨国公司设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的管理本土化程度低于设在发达国家的分支机构。
5、从行业角度看,多国国内战略导向行业的管理本土化程度普遍高于全球战略导向行业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可划分为国际战略、多国国内战略、全球战略以及跨国战略。相应地,分别奉行这些战略的行业可以划分为国际战略导向行业、多国国内战略导向行业、全球战略导向行业以及跨国战略行业。目前,大多数行业奉行的是多国国内战略或全球战略。总体而言,多国国内战略导向行业的管理本土化程度高于全球战略导向行业。大部分全球战略导向行业,如计算机、化工、家用电器、石油天然气以及汽车业管理本土化比例都比较低,尤其以汽车业为典型。而大部分多国国内战略导向行业管理本土化比例都高于平均水平,如食品和造纸行业。金融业管理本土化程度最低,其原因在于跨国公司希望通过母国人员对金融业实施有效的控制,而当地市场知识的重要性则促使跨国公司在广告、商务和管理服务业大量启用东道国人员担任管理职位。
二、在华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的发展
纵观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几乎都是由母国派人担任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无论其是母国人员、港台人士还是东南亚华人,随着在华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战略的转变以及我国经营环境特别是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程度随之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在华管理本土化的发展是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中国大规模的利用外资应该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20多年的利用外资发展历程中,我国利用外资总额在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oD13以此相联系,在华跨国公司的管理本土化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1978至1992年以母国外派管理人员为主导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第一阶段,跨国公司在这一阶段的人员配备政策具有明显的民族中心导向,即以母国外派管理人员为主导。总体而言,80年代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主要是推销其产品和技术,来华投资并不多。许多跨国公司还处于观望阶段,只有极少数著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而且多数是小规模的试探性投资。他们往往在中国成立代表处,或者建立合资公司,因此,在这个阶段几乎谈不上什么管理本土化。跨国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甚至许多初级经理都由母国委派,或者聘用少量港台人士或东南亚华人,而中国本土人员极少进入中高层管理职位。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初期,主要是为了转移公司的技术和经营诀窍、塑造特定的企业文化,惟有母国外派人员履行这种转移媒介的职能。在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的情况下,从母国派遣总部信任并且熟悉部策略的母国人员可以有效地加强对合资公司的控制。此外,这个阶段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普遍规模较小、人数少、机构简单,少量的母国人员就可以满足在华企业经营的需要,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愿望并不是很强烈。从另一方面看,当时我国的环境也限制了跨国公司的管理本土化。多年闭关锁国使中国在高级管理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人才断层。中年以上的知识分子,由于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中成长,其知识结构难以与当时的国际管理方式接轨,其经验也拘泥于旧的管理模式。而改革开放以后培养的青年知识分子,虽然接受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但缺乏实际管理经验,也难以担任高级管理职位的重任。同时,90年代之前,中国劳动力流动市场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严格的劳动法规限制了人员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自由流动,这给跨国公司获取人才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中国管理人才的缺乏,人才流动机制的僵化,加上跨国公司缺乏对中国本土人才的认同感,使得中国本土人员在这个阶段难以进入外资企业的中高管理层。
第二阶段:跨国公司真正开始对华进行比较大规模的投资是在1992年以后,管理本土化初现端倪。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开始走出“试探期”,进入“发展期”,他们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制造业投资。至此,可以说跨国公司在中国步入了大规模、系统化投资的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跨国公司总部派遣的母国人员依然占据重要位置,但中高层位置港台人士或东南亚人士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开始在人事、销售等中层职位上开始聘用一些中国本土人员,管理本土化初现端倪,但是发展速度缓慢。港台人士或东南亚华人之所以越来越多地占据重要位置,主要原因是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经济从70年代开始起飞,培养锻炼出了一批年富力强的管理和专业人才,他们在语言和国际视野上兼备东西方文化特质,适应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管理的要求。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90年代跨国公司纷纷将制造中心从东南亚地区转移到中国,伴随这种调整,许多原先在跨国公司东南亚分支机构服务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相应地转移到了中国。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许多地区都是华人为主的社会,对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其成本远低于西方跨国公司的母国外派人员。因此,在这个阶段,许多港台和东南亚的华裔管理人员取代了跨国公司母国人员的位置。与此同时,一批学历高、知识新、眼光开阔、肯于和善于学习一切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优秀中国本土人才也逐渐涌现出来,许多人具有多年的跨国公司供职经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他们逐渐进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管理中层,但真正进入核心决策圈的中国本土人员仍是罕见的。
第三阶段:管理本土化渐渐进入。在这个阶段,跨国公司明显加快了管理本土化的步伐,管理本土化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虽然母国人员依然把持了大部分中高层职位,但是逐步成长的中国本土人员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跨国公司中级管理层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同时,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步入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层。
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战略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也是跨国公司全球范围内资源最优配置的体现。有以下一些因素推动了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实施管理本土化战略:首先是跨国公司雇佣外派人员的投入过大。
高于中国本土员工(从表1可以看出,外派人员单是基本工资就比中国本土人员高出3~4倍),而且一般也高于其在母国的水平,加上交通、住房、保险、休假等额外福利,综合成本对跨国公司构成了巨额开支。这一点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成本因素成为一种主要竞争手段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跨国公司大大加速了管理本土化的进程,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迫于成本压力,招募和开发中国本土经理来取代成本高昂的外派人员。
其次是中国管理人才的成长壮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大批熟悉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掌握现代知识并具有一定专业经验的人才迅速成长和涌现出来,其中包括海外归国人才,使得我国优秀管理人才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大缓解。这就为在华跨国公司实施管理本土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三是为了保持中国本土优秀人才和调动其积极性的需要,在华跨国公司内部已经造就了一批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中国本土管理人员,他们期望发挥更大的潜力,在职位上有所提高,在责任上有所扩大,在薪金上有所增加。如果公司难以提供这种机会,他们就会感到公司内部职业发展前途渺茫,其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就会寻求公司外部的职业发展机会,公司的人才流失率就会提高。因此,提拔中国本土优秀管理人员取代外籍主管便成为跨国公司挽留高层次中国本土人才和调动其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跨国公司整体投资策略的重大调整是跨国公司实行管理本土化的深层次原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初期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占领海外市场。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前景,希望通过直接投资占领中国市场,因此更倾向于雇佣熟悉当地市场,了解当地文化的中国本土人才,更强调融人当地环境。例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所开发的中文手机等高科技通讯产品,基本上都是以中国本土技术人员为主,在研究和改进了原有的技术后,在中国本土开发的。没有这些中国的人才,跨国公司产品就不会有如此之高的适应性,其市场决不会做得如此之大。同样,大量深知当地文化、精通中文的中国本土中高层管理人员更容易与公司员工和外部沟通,建立融洽关系,有利于改善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降低经营成本,从长远发展来看,跨国公司逐步在些重要领域雇佣中国本土人才无疑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此外,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逐步形成为跨国公司管理和技术管理本土化创造了一定的机会,而人事制度的逐步宽松则提供了制度保证。信息革命也为跨国公司实行管理本土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网络、通讯使人才信息沟通迅速准确,信息流通更加快捷,更使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才商业性操作成为可能。
从总体上看,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大致经历了以上3个阶段,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主要差别在于第二、第三阶段不同来源的人员所占的比例。相对而言,美国跨国公司台及东南亚华人担任中高层经理人员的比例最高,甚至超过母国人员,而日本跨国公司依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中心导向,母国外派人员在中高层职位上占有绝对数量,港台及东南亚华人所占比重并不大,所以管理本土化往往表现为中国本土经理直接取代日本的母国主管。欧洲跨国公司则居于这两端之间。此外,由于美国拥有丰富的华人资源,母国外派人员有相当比例是国外华裔管理者,再加上公司聘用的港台和东南亚华人,所以外籍华人大量担任中高层管理者成为美国跨国公司的一大显著特点。据1998年对美著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60家企业和近20家公司代表处或者投资性公司进行的访问,在85名外籍管理人员中有近3/4,即61名外籍华人。一些在华投资颇为成功的著名跨国公司在华最高领导者基本上是外籍华人。这些公司的外籍华人学贯中西,既具备中国文化背景,也了解西方企业文化,在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三、在华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对我国的影响
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促使我国人才配置趋于合理以及国内人才市场趋于完善。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能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使人才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使本土人员的价值得到实现。跨国公司在本土人才方面的竞争,促使企业实行更好的、反应员工实际贡献的薪资福利待遇,否则员工就会因为不满现有的景况而调离公司。此外,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的需求也促使国内人才市场趋于完善,推进了人才流通体系和人才网络化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扩大了人才队伍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带来了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员大规模培训,这既提高了公司员工的素质,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合资和独资企业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我国现代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现代化产业工人的摇篮。通过跨国公司正规的培训计划,以及与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外派人员长期共事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新一代的企业管理人员正迅速成起来,他们不仅受过良好的教育,接受过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培训,熟悉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而且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既能从中国实际出发,又能按国际惯例办事,并能够熟练使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还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和现代化产业工人。这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人才大军必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留住国内优秀人才并吸引留学人员归国。以往去欧美留学,是许多富有才智的中国学子的梦想。而今,跨国公司丰厚的薪酬待遇、优越的工作环境、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对国内优秀人才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不少人放弃了到国外留学的计划,选择到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工作,致力于在国内寻求事业发展。与此同时,不少学有所成的海外留学生们也纷纷归国,除了自己创业外,相当部分归国留学生加入在华跨国公司,从事高层次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我国人才的素质,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二、英语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
什么是“本土化”?就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又或者一个国家所具有自己独有的语言、文化、民族习俗、地域风貌。所以,若到了一个地方,首先要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化、民族习俗,观察他们的地域风貌,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其中。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运用,就得把我们的文化融入到英语当中,这也是英语教育融合本土化的一个必然。更要把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我认为文化有一种很强的融合性。从我国历史就可以看出,在朝代交替过中,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不断有新的文化,又与以前文化相互碰撞,直到相互融合。而今天的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也是这样的一种过程,直至达到互相融合的一种平衡状态。
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
(一)观念本土化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运用它来学习西方文化和先进技术,同时要传播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所进行的文化交流。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原因,往往就是对自己本国文化知识的不了解,导致的。因此要树立英语教育本土化的观念,不断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培养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自主学习本国文化,并可以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才是实际教学中的目的[2]。英语教育本土化的过程就是学习西方语言文化,同时要传播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并与时俱进的过程。
(二)编写具有本土化的英语教材
英语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现在我国英语教材是知识难还有涉及的内容比较老旧,缺少本土文化方面的英语教材,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单方面了解学习西方文化,没有主动去传播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基于教材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就必须要编写具有本土化的英语教材。也可以融入一些其他国家的文化不要仅限在西方,这对学生文化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理论本土化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变方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更要让学生参与,比如,老师可以提前把一周的学习计划布置好,以提高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中西方知识,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而学习的内容是文化。而只局限在教科书上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是有些乏味枯燥了,现在科技发达,信息更新速度快,而只学习在书本中知识,就有些落后于当代社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