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3: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群众文化活动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群众文化活动论文

篇(1)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核心是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对这一核心的认识产生偏差,一味地注重“发展经济”,并将其作为了日常工作的首要任务,甚至认为群众文化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毫无关联。这就造成了认知的偏差,认为每年举办几场下乡演出、放几次电影,或者组织一个比赛就可以了,这种认知严重阻碍了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单一、陈旧的形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此同时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这时如果我们一味地沿用一些旧形式,不思进取、不求创新,根本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此可见,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活动也急需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丰富。

(三)民间文化队伍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一些地区,自主组成的民间表演队伍越来越多,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些民间团体始终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为了吸引群众观看,甚至会表演一些低俗、不雅的节目,这就对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偏离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初衷,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反面影响。

二、如何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一)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

群众文化工作的宗旨,就是“千方百计地把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搞丰富、搞热闹”。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依托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适时开展一些诸如瞻仰革命圣地,参观主题展览,开展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以及灯会、歌会、戏剧节、主题文化节等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革命历史,以此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加强群众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文化工作人才队伍的艰辛付出和大力推动。要想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群众文化骨干,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首先,在队伍建设上,应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各层次在职人员的培训。各地的相关部门应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拓宽思路、创新方式,不仅要适当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还要改变对文艺人才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职称、学历,还应结合其业务技能和业绩进行综合评价,这是推动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尤其是培养高素质文艺人才的一个重要保证。其次,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搞活文化管理机制。各级文化部门要把培训文化业务骨干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列入计划之中,大力扶持群众自发组建文化社团和演出团队,并加强业务指导,建立群众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扩充群众文化的人才队伍,实现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繁荣的良性循环。

(三)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建设

篇(2)

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的注意事项

策划就是为完成某件事或某一个任务而筹划、谋划。许多企业、事业单位开展项目,事先都要进行认真的策划或企划,有的还要求形成完整的书面《企划书》或《策划书》。这种策划,实际上就是对该项目的创意、设计,对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依据意义。同样,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也是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设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依据意义。一份周密的活动策划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四点:

(一)、了解群众所需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为群众服务的,所以其策划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体现群众的文化志趣,适应群众的文化需求。开展任何活动前,群文工作者应对群众文化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利用问卷调查、网络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结合当地党委、政府、部门单位所需,从而明确活动目的、意义,确定活动内容、过程等。不考虑群众所需,闭门造车的策划方案,即使费尽心思,也吃力不讨好,无法得到群众的认可。

(二)、清楚自身条件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了解群众所需的同时,也需要清楚自身条件,摸清可动用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所谓人力资源,指有多少可用之人,如一场大型文艺演出,演员来源及水平,后勤人员保障、安保人员就位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所谓物力资源,指有多少可用之物,演出方面的灯光、音响、道具,展览方面的展板、展品等,需事先统计;所谓财力资源,则是能够掌握的资金,及资金的分配。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活动策划才能有准确的内部分析。

(三)、明确活动定位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不是东北乱炖,切莫机械地把想到的元素杂糅在一起。清晰的活动定位,有助于群文工作者在策划中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从而整体把握活动基调。如娱乐定位的活动,以开放性场地举办为主,采取游艺、表演等形式,策划内容则以轻松活泼、接地气为主;文化定位的活动,以室内举办为主,采取讲座、培训班等形式,策划内容突出文化内涵,符合社会审美趣味;特色定位的活动,多为特定时段(某个节日)的民俗特色展示,采取踩街、展演等形式,策划内容尽量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与众不同……一场活动可能只涉及一个活动定位,也可能兼容多个定位,策划过程中,群文工作者要注意轻重缓急,抓主要矛盾。

篇(3)

十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何为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正是因为群众的主动参与性,群众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教育,陶冶情操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

群众文化活动集中性与分散性并存,表现在:一是地点上,既有分散在各户进行的,又有集中在城区、村广场、公园、文体场馆等开展的;二是参与人数上,既有以群体形式进行的活动,又有以个体形式出现的活动;三是类型上,,既有依照各自兴趣爱好分散选择参加不同类型项目的活动,又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集中选择参加的同一类型项目的活动。

二、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我县发展群众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城乡发展不均。就我县群众文化活动总体情况来看,城区的文化活动多于其他镇的文化活动;而有些乡镇一年也就几场群众文化活动,不足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二是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基层干部文化意识较弱,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不把群众文化活动摆上位置,这是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群众文化队伍人才培养不够。专业技术人才对文化活动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后要加大对群众文化人才的培养。

三、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

目前,我县每个乡镇都建设了综合文化站,100%的行政村建有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也实现了全覆盖。如何利用好这些文体设施组织开展好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课题。

(一)以党的理论为指导,扎实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群众文化工作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精神,切实推动我县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广饶县文化软实力,为服务于广饶县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文化强县建设!

(二)文化阵地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础

今年,我县不断加大文化惠民资金投入,促进县乡村三级文化体系建设,文化阵地实现全覆盖。为每个乡镇和街道文化广场配备必要的舞台设施和灯光影像设备,努力推进科学化、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要逐步把群众文化活动的新设施、新内容、新节目、新动态传递给群众,发挥其示范带动的力量。

(三)深入基层,贴近生活

必须深入到社区、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活小事进行提炼加工。相声、小品、快板、秧歌、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新的作品,使文艺演出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2、活动形式要丰富多样。群众文化活动的对象、参与者都是群众,而广大群众的文化爱好又千差万别,要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就要开展多门类、多形式的文化活动。如美术、摄影、书法、棋类、健身、工艺制作等展示、竞赛活动。

3、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对收集到的信息都要认真对待,找到问题的根源,向相关领导汇报,并在文艺活动中用艺术手段最大限度的化解这些人民内部矛盾,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四)强化辅导培训

要有针对性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传授文化活动知识和技能,大力培养各种人才,进一步拓展分散活动层面。今年我县依托新型农民学校,开展了百姓健康舞、摄影、鼓子秧歌高层次免费

篇(4)

二、提高群众的审美品位,增加美术社会效益

当前,随着人们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美术已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必需品。各地政府为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建设富有本地特色的美术馆。这样使人们更易接触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逐渐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品位。通常,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会感到身心愉悦,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各不相同,对同一作品会做出不同的评价。这说明人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大脑有独立的思维活动,表达出感情的细腻性和丰富性。而美术作为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并非是一门单一的艺术,其中包含着创作者复杂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观者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揣摩作品背后隐藏的真情实感,从而实现和创作者的情感沟通,进而形成“以情动情”的审美效果。在长期的艺术赏析过程中,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艺术鉴赏能力、美学评判标准等都会有明显的提升。而上述一切的改变,也标志着个人审美品位的提高。

三、激发群众美术创作兴趣,丰富群众美术创作

伴随着群众美术的兴起,美术渐渐渗透到大众的生活当中。开展各种美术文化活动会调动大家参与美术创作的兴趣,使群众成为美术创作的主体,将生活中的智慧凝聚到美术创作当中,使美术作品更有生机。美术创作源于生活,地域性的特点也会影响到群众的日常美术爱好与创作。在这方面,已有很多成功的典型例子。如,黑龙江省海伦市的群众酷爱剪纸,纷纷参与到剪纸创作,因此该市已成为著名的“剪纸之乡”。其中,不乏群众创作的美术精品,如,徐凤琴创作的《梳妆》《持花仕女》,刘淑珍创作的《猫》《狗》《牛车》,等等。另外,在黑龙江省,很多群众还是冰雕、冰灯、雪雕的创作能手。而在鄂西地区,刺绣是一项传统的工艺,当地群众都很热爱刺绣艺术,扎花灯也属于当地的一项民间艺术,经常用于元宵灯会等节日活动。组织这些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与美术创作,不仅充分展现出美术活动的独特魅力,也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鉴赏水平。

四、打造群众美术艺术精品

美术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也经久不衰。长期的群众创作形成了很多闻名国内外的美术艺术精品。如天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它是我国北方民间木版画的代表,开创于明朝,兴盛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其年画题材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神话故事、戏曲故事、胖娃娃等。年画构图讲究丰满,笔法要求匀整,色彩非常鲜艳。画中人物的头部与衣饰常采用粉、金晕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当地年画中的很多优秀作品已成为闻名世界的珍品,很多国家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均收藏有杨柳青木版年画。另外,人们熟知的天津泥人张泥塑世代相传,其创作的很多珍品均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因此,绝不可小觑群众美术创作的力量,不少美术大家都是从群众美术创作中走出来的。在日常的群众文化活动中,要鼓励群众自主创作,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渗透到美术作品中。

篇(5)

(一) 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是群众活动中比较重要的活动之一,它在群众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舞台美术活动搞得好,就可以达到了宣传文化的效果,起到了丰富群众娱乐生活的作用。舞台美术的范围很广,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我们平时所说得舞台美术,一般包括传统戏曲、大型文艺晚会、话剧等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

1.1传统戏曲作为现在的群众,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对传统的戏曲有着情有独钟的情怀,在群众活动中,针对老年人而言,我们经常举办的就是关于传统戏曲方面的活动。

传统戏曲的一个重要的美术特征,即它的“虚拟性”。经营好虚实关系,是舞台美术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戏剧舞台的设计就是布景,运用实的布景为虚拟的戏剧服务,舞台上所有的布景和空间都具有假定性,一个景片或景块就可以是墙、门、山等等,舞台上空的部分才是真正的百宝囊,是观众无限遐想的发源地。可以说舞台设计就是通过实在布景的规划来经营舞台上空的空间,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布“空”而非布“实”。

1.2大型文艺晚会大型文艺晚会是群众活动中比较大型的美术活动之一,比如每一年的五一、十一、中秋、国庆等都是需要我们组织大型晚会的重要节日,那么如何筹备一场我们满意也另老百姓满意的大型文艺晚会,就是我们的责任。舞美设计逐渐由舞台更多地进入演播厅、广场、体育馆等大型舞台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组织者在追求艺术包装,注重灯具和控制技术提高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我们所选用的题材,这些节目题材是不是来自群众接近群众。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这里涉及到的美术活动中,我们要讲究节目来源,只有那些喜闻乐见的节目才是大家需要的真正的节目。

(二)绘画

绘画,简单地讲,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美术艺术,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国绘画是中国美术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表现了绘画的魅力。我们在这里讲到的绘画,主要是指宣传画,因为在群众的生活中,宣传画随处可见。

如图所示,它是一副简单的宣传册,两幅不同的风景诠释了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的主题,看到这幅画我们就想到了孩子稚嫩的笔迹,四个“无毒之路”强烈而又真实地表达了在太阳下对生命的珍重与热爱,对的憎恶。可以说宣传画所要表现的主题与宣传画的内容仅仅相连。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分类,什么形式的表现,作为一种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里表现得极为丰富,比如,群众社区的宣传栏里,很多绘画,都是达到宣传与欣赏的一种目的。我们平时逛街时看到的宣传画片,都是,绘画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

(三)摄影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候我们也称之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我们这里提到的摄影主要是指能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起到宣传作用的摄影作品。

如右图是一副在百姓社区里的一份宣传摄影作品,它的题目是――生命之水,没有大制作的舞台设计,这幅作品以简单而深刻的内涵打动着群众的心,珍爱生命珍爱水。摄影作品就能达到这种效果,它能靠一张简单的相片,让群众去思考。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灯具和控制技术的提高,灯光已成为重要的舞台语汇,新材料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舞台美术的表现力。普通百姓都相信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诞生之后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的记录功能。这是其他技术或艺术所无法比拟或取代的。因此,从广义上说,摄影就是记录。而群众活动中,很多都需要摄影来记录,可以说它是存在群众活动中比较活跃的美术活动。

(四)其他

在群众生活中,美术活动的表现还有其他的形式,比如工艺美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被褥、玻璃器皿等都是,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筑也是群众文化比较重要的美术活动之一,在这里体现一个比较明显的是群众对建筑的一种心理,对建筑风格的认同。

(五)总结

作为群众活动中的美术活动,表现形式多样化,参与群众也是很多的,在群众参与这个过程的同时,除了鼓舞他们参加,我们也要注意提倡真善美的创作,宣传积极作品,摒弃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保证美术活动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张桂木主编 2008

篇(6)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向大处说,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向小处说,就是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满足群众心理需求,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一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宣传党政方针的需要。群众文化活动是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从不同角度,向群众做好宣传教育,传播先进文化思想,抵制陈旧文化,用社会主义发展观占领文化阵地。这也是时展的需要。二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精神生活的迫切要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给群众带来精神的享受,也给群众带来更多的实用信息。因为现在的文化活动并不是单一的文娱表演,而是带有丰富的科技、经贸等信息,这也是群众最需要的最看重的。三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华文化就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是要弘扬民族文化,这是建设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通过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增强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促进社会繁荣的重要手段。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壮大提高基层文化队伍

一是实施“政团合一”改革,提升现有文化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的文化建设中,各地主管部门与艺术团体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文化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与实施。具体而言,各地主管部门与艺术团体应采取联合办学、定向委培等方式,有计划地将一批现有演职人员送至专门的艺术职业学院进行系统培训,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文化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专业文化队伍建设。各地主管部门应深入研究与制定文化单位从业人员的资格条件,严把人员入口关,配齐、配足相关的工作人员。同时,各部门还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严格考核,进一步完善文化队伍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壮大民间文化活动团队。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各地应充分发挥老年体协和专业文艺团体退休人员、民间艺人的龙头作用,鼓励他们建立更多的业余文化团队。同时,各地还应在一定程度上,对业绩突出的民间文艺团队及个人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不断激发他们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此外,对于那些在各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各地主管部门还应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辅导培训,进而不断壮大民间文化活动团队。四是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馆的职能,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壮大。文化馆可以向人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还可以充分运用自身的文化艺术手段,进一步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因此,各地区的文化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职能,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具体而言,文化馆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形式,如音乐、舞蹈、小品、摄影、曲艺等方面,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同时,文化馆还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职能,搜集、整理一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建立、健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或者管理、联络一些当地的文化团体,共同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等,这些都可以很好地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真正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篇(7)

二、民间美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1.开阔群众视野,增加群众的认同感审美在是美术活动比不可少的内容,而审美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深化与净化人们的思想与心灵,这些都必要要求人们有着开阔的视野。民间美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言传身教”是民间美术传承中最普遍的一种方法。群众文化活动中,通过举办展览与民间艺人亲临现场表演的方式,必然会导致人们围观。人们怀着好奇,对这些不多见得艺术赞不绝口,在无形中开阔群众视野,增加群众的认同感。

2.极大的丰富的群众文化的内涵对于普通的人来讲,美术活动貌似一种很高雅的活动,而民间美术则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为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一种级高雅又通俗的大众文化。同时,民间美术又是一种集功用和审美为一体的艺术创造,是所在区域的文化发展的产物与历史发展的见证,它的出现都有其合理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独特的价值。民间美术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民俗学、考古学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更加突出了真、普、美的统一,从大门的门画、对联悬挂的灯笼到农作的工具、斗笠、风筝、小风车,从儿童的剪刻、泥木玩具到人们祈求神灵的泥塑等等,都沉淀着很深的韵味。每当群众文化活动中出现的民间美术,都会让观赏的人们驻足而立,这又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们上也一节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这极大的丰富的群众文化的内涵。

三、民间美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与创新

1.善于搭建平台,挖掘更多的民间艺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潜在目的是吸收更多的人才,以便于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虽然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是我一直坚信民间依然是人才济济。群众文化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平台,但是要想挖掘更多的民间艺人就必须要创新这个平台的表现方式。例如通过各种媒体举办全民才艺大赛、民俗文化欢乐行,给潜在民间的高手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文艺爱好者大胆登上“舞台”。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可以让销声匿迹多年的、最原汁原味的民间美术重出江湖。

2.不断的完善机制,让民间美术的发展有所保证为了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特别是民间艺人创作的积极性,建立完事的机制是保证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基础。例如文官馆等主管部门可以建立优秀文艺作品创作、选拔和推广激励机制,鼓励、引导民间文艺人才创作反映本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通过竞争来激发活力,通过比赛来提高质量,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一步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管用结合,充分发挥好艺人的才能依托群众文化活动的资源,完善类民间艺术人才的艺术档案资料,尽量不仅不干涉民间艺人的创作,而且还要给予民间艺人最大的发挥空间,鼓励他们要创作出民间美术的精品。例如曾经一度流行于北方一种民间木版——天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其题材内容包括戏曲故事、神话故事,其中最长见的是美女、胖娃娃等,这些代表着喜庆、吉祥之意。而在绘画人物的表现手法上多是以粉、金晕染,从整体上来看构图丰满,笔法匀整,色彩鲜艳,风格独特。要创作出如此的上乘作品就需要管用结合,充分发挥好艺人的才能。

篇(8)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文化不断繁荣的同时带动了群众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是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化活动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对于组织与开展文化活动紧密联系到基层群众的利益,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通过文化活动有效的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

一、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在满足群众教师生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单一文艺表演,更能丰富基层群众生活,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同时,更满足了群众的精神需求。

(二)有利于宣传党政方针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群众之间的信息传播,方便了党政方针的宣传。有关部门可以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加入积极的思想宣传,树立良好的活动形象,有效的实施党政的宣传。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积极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将我国的由古至今的精神文明文化扩大到各个领域,帮助党和国家建立更好的和谐社会。

二、群众文化的内涵

(一)群众文化的基本定位

想要做好群众文化必须了解群众文化的本质是什么。经济是改变一个国家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被带入市场经济中,许多文化馆、艺术馆为了跟随市场经济的脚步,吸取了商场中的不良风气,搞一些不切实际的噱头,失去了原本的社会地位和功能。文化对于群众来说是不能被其他事物所取代的,群众文化的特殊地位和社会功能不会因为市场经济的冲击而改变。

(二)群众文化的意义

群众文化是民众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项关乎群众自身的文化,能够满足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群众文化与群众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表达群众的基本情感,群众文化的发展和产生贯穿着人类的劳动生活全过程。正因为群众文化与群众密不可分,群众才会主动参与到其中,自愿接受文化的熏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修养。

(三)群众文化的特点

目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地方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各个公共场所都可以展开群众文化生活。从活动分类上来讲,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散的选择喜欢的项目进行活动,也有兴趣不同的群众选择一起统一的活动。群众中既有进行的集中活动,又有以个体形式出现的分散活动,确保了群众的个性发展。

三、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具体措施

(一)群众文化活动中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

想要更好发展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在组织文化活动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包括乡镇与农村也要重视群众的文化活动。政府需要在资金方面大量投入,在建设群众文化活动中提供资金的支持,加速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各级政府需要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增加群众参与的热情,不论是公办、民办组织活动,政府都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增强各种组织方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在各个方面给予帮助,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帮助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搭建群众文化设施和活动平台

群众文化建设需要基础文化的支持,基础文化设施是群众文化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想要更好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要加强基础文化建设, 基础文化不仅局限于图书馆等文化中心,还需要建设适合群众活动的场所。许多地区的公共活动场所由于长期无人管理,造成了活动设施损坏,降级群众的活动热情,政府要在管理方面加强管理力度,尽可能的提升群众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让群众在文化活又刑逑肿陨淼募壑怠

(三)有效提高活动管理部门的队伍素质

群众文化建设管理是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关键,要加强管理部门自身的管理力度,提升管理部门的专业素质。管理部门在挑员工时就需要对员工的各方面素质进行考核,选拔具有专业素质的优秀员工,为更好的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打好基础。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管理部门员工的专业素质,要定期进行专业素养的培训活动,确保管理部门在文化活动中的关键作用。对于那些做出积极贡献的员工要进行相应的奖励,促进员工发挥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结束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政府不仅要重视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想要更好的提升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就要将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上加大力度,各级政府提供多方面的扶持,才能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更加完善,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群众文化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途径。

篇(9)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76-01

基层文化建设发展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多重背景下进行的。其一,当今全球化进程日益迅猛,中国自加入WTO后在更大更深更广的程度上卷入到世界一体化潮流中去,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更多地体现为文化的全球化。当今各种国外文化、思潮涌入中国,良莠不齐,这对农村文化的辨识、涵纳、拒斥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基层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寄生的土壤,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和农村地域的封闭性、农民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和狭隘性、农村经济的落后性使得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更为艰难,尤其在现代化的强烈催逼下反而显得“手忙脚乱”。

在文化市场化的今天,文化的传播更多的受制于市场利益和资本的驱动,低俗、落后的文化产品进入农村并广为传播给基层文化建设健康发展设置了阻碍。

一、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

一直以来,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我们都十分重视发挥国办文化的主渠道作用,建立起以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以乡文化站、文化中心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基层文化建设网。但要真正把文化“种”在农村,就一定要重视农民自身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农民自己走上前台、当好主角,从而使得基层文化建设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不断高涨。

一方面,政府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培养一批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组建一批农民文艺创作队伍,扶持一批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让农民从看演出、参加活动到自己演出、自己搞活动。如在湖北襄樊农村,就活跃着一种“乡村夜话”文艺形式,群众自发把各村的特色表演节目,整合成深入田间地头的“文化超市”,满足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追求,十分受欢迎。在江西婺源农村,不少农民喜爱书法、绘画、诗词、摄影,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在贵州安顺、独山农村,农民自编自导花灯小戏,成为乡村文化的一道风景。另一方面,在各级政府的培育和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通过在广大农村成立文化科技示范户来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文化科技示范户通过赠送的电教设备和文化科技资料,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信息交流,倡导文明健康的文娱活动。

二、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一方面应增强农民的现代社会竞争、开拓、创新、求实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使农民的婚育行为、人际交往、消费行为、投资行为等更具科学性,而且使农民具有从事各类的专业生产和经营的技能,全方位的提高农民的素质,从而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

(一)增强农民凝聚力

群众文化如同一块巨型磁石,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群众文化把成千上万素不相识的人组织在一起,通过群体文化活动,创造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团结氛围与和谐环境,形成巨大的合力。建设和谐农村,中央要求“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这是对农民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肯定。这里所讲的“意愿”,笔者理解应该是农民的集体意志。但是,受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的影响,涉及农民个人、家庭利益时,农民的意愿很难得到统一和贯彻。基层文化建设所具有的群众性、大众化特点,对农民之间的个性差异能起到很好的磨合作用。

(二)规范社会道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群众文化使它的参与者从单独的个体走到群体中,形成和谐的群体,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共同保护美好家园,共同享受美好家园。个体和谐的道德水准与道德状态,形成了群体的和谐道德水准与道德心态,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基层文化建设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活动。

(三)缓和社会心理危机

上一篇: 广告宣传论文 下一篇: 体育教案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