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3: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过程体裁教学法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论文摘 要】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标准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英语不但要求掌握遣词造句的技能,而且要以英语为载体实现交际功能的目的,这有利于学生今后专业的发展,也能实现自如的运用英语实现交际目的。
一、体裁教学法的基础理论
(一)体裁教学法的理论背景和依据。教育工作者们在二战后发现,尽管各国都在义务教育普及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即便接受同样的教学,还是有许多学生因为无法通过考试而进入高一层次学校进行学习,并且劳工家庭出身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因为家庭的经济地位并不能决定学生的智商高低,因而他们在学业上表现出的巨大差异无法用先天因素来做出合理解释。许多学者开始尝试从文化和社会的视角来努力探索在一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在这一背景之下,澳大利亚学者Jim Martin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框架上发展起来一种新型的语言教学方法—— “体裁教学法”。
(二)体裁教学法的特点。系统功能语言学同教育社会学有机组成“体裁教学法”,两者相铺相成。一方面,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可以实现将系统功能语法与社会现象的结合,从而跳出语言学科的限制,使其运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研究教育社会学理论,并且可以证实一些假说。
二、体裁教学法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将“体裁教学法”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结合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要注意该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应该注意下面几点事项:
(一)明确“体裁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体裁教学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完全不同。通常的教学模式被一分为二:或者选择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而体裁教学法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例如,在解构这一教学步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阐述对不同体裁的看法,以此来掌握学生对某种体裁的熟悉程度,因此教师不必干涉。但是在其后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利用范文分析其谋篇布局时,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凸显,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也逐步为教师所掌控。
(二)组合“体裁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在将体裁教学法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时,应该注意摆脱其具有的“规定主义”,防止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体裁教学法指出,只有受到体裁的肯定,创造性才能得到认可。而这一主张只是教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适应主流社会的固有模式,必将导致学生批判意识的缺失。另外,有许多篇章中的体裁不是唯一的,而是很多体裁的有机结合体。例如,在记叙文中,为了突出主题,会适时的发表一些观点和看法,这本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所以,在运用体裁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比如:图式理论(The Schema Theory)、整体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注意不同体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才能让体裁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最大优势。
(三)注重“体裁教学法”在课外的延伸。课堂上,常借助英语教科书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教科书的编排科学,合理。一个个专题的构建洋溢着时代气息,而且信息量比较大,注重思想教育的渗透,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教材的表面,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也不能将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因而,“体裁教学法”在课外的延伸显得尤其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原则。
1、从学生需求出发,选择材料。课外延伸的阅读材料不计其数,如果是从课本中阅读材料的某一点出发,辐射出去,会有很多角度。只是一味贪图材料的多样性必将导致学习的失效,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裁教学。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外阅读的延伸不仅在于让学生具备什么,而且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着眼于学生既有的英语阅读基础,帮助学生走向一个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2、激发兴趣成为课外延伸的取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才能更有效的学习。在课外阅读资料的选取方面可以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篇章,让学生多渠道的开拓视野。结合体裁教学法的特点,可以精选阅读材料。在体裁教学法实施的起始阶段,可以先根据不同的题材,筛选出与课堂上的讲授内容相对应的篇章,借此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体裁教学法”这一新生的教学方法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气息,它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体裁的特点和它们的建构过程。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语境和语言的不同侧面,来感悟英语篇章,达到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
中图号:H31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9451(2009)02-167-03
The Application of 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 in
Teaching English Extensive Reading
WANG Yajun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the paper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describes its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English extensive reading.It turns out t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reading competence.
Key Words:genre;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es;college English reading
2004年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一个新的教学观念:大学英语教学应更重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强调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语篇分析,培养学生语感。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以老师讲解为主,重点集中在辨认词义、分析语法结构、解释疑难句等语言的表层结构方面,忽视了语篇分析和整体理解等深层语义联系,忽视了阅读课本身所特有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假设判断、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认为阅读课的目的仅仅局限于扩大词汇量、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而已,正是教学中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倾向,使学生缺乏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达不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所以说,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和思索。实践表明: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运用体裁教学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
一、体裁及体裁教学法
体裁(genre)亦称语类,这是文学和修辞学常用的术语,最早是被人种学家正式引进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美国密歇根大学M Swales John在其名著 “Genre Analysis”中认为:1)体裁是交际行为的形式,有其交际功能;2)交际目的是确定体裁的重要因素;3)交际目的、话题制约着语篇形式、内容及语言难度。
体裁教学法(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理论基础是把体裁概念和体裁分析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围绕语篇的图示结构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是:1) 引导学生掌握属于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2) 让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linguistic constructs),而且是一种社会的意义建构(social meaningful constructs);3) 引导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 schematic structure) ,又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或撰写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借以培养体裁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
“体裁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一方面,运用“体裁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能使学生掌握相对稳定的、可以借鉴和依赖的语篇模式,从而增强其理解语篇和创造语篇的信心。另一方面,从长远看,“体裁教学法”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学生熟练地掌握体裁的结构和依据之后,就能对这些体裁运用自如,从而更好的理解丰富多彩的语篇。
二、体裁教学法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1967年,古德曼借助心理语言学的观点提出了崭新的阅读理论,他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进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威廉斯(Williams Eddie)曾经给“阅读”下过一个非常简单的定义“阅读就是一个人看着并理解所写文字的过程”(1984)。随着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及对阅读理论的探讨不断深入,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首先要具备篇章知识,即阅读文章体裁结构的知识。为此,在阅读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体裁意识,提高语篇教学地位
首先把语法规则教学重点转向语境、情景规则教学,即从语法词汇句子操练转向语篇教学,突出语篇的教学地位,由bottom up 转向top down, 以整体带动局部,以宏观牵动微观。体裁教学法特别强调语言交际目的和社会功能意义。所以针对任何一项教学内容首先关心的问题就是”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by such a story (a description, an illustration or an argument)?
不同的文章都有各自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不知辩体,往往使阅读带有盲目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运用体裁分析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章的体裁结构、篇章模式和篇章类型,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选择典型文章,分析其体裁框架及写作特点,并让学生通过不断地阅读实践,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才能使课堂有效的时间延伸开来,避免其局限性。
(二)强调体裁的规约和程式,熟悉并掌握各种语篇模式
大学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体裁的文章,利用体裁分析帮助学生分析正式书面语中常见体裁:记叙文(narration)、描述文(description)、说明文(exposition)、论说文(argumentation)、新闻特写(feature)和报导(report),使他们掌握这些文体各自的特点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具体来说,对于记叙文和描述文,首先应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和时间顺序,然后找出与它们有关的信息,按照文章中所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事件发展过程的顺序进行分析。
从文章的选材上来看,英语阅读材料大多都以说明文(exposition)和议论文为主。说明文多用来向读者提供知识,传播信息,解释现象,表明观点等;而写作中多由举例,比较,对比,分类,因果,程序,定义,叙述型段落组成。研究说明文阅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说明文的内容涉及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医疗救护、饮食文化等话题。在议论文中,教学中重点要让学生区分文章的主要论点和次要论点或主题句,找出论据,研究论证,按照论点、论据和论证的递进层次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 “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 “主张―反主张模式”(claimcounterclaim pattern), “一般―特殊模式”(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 “匹配比较模式”(matching pattern)。所有这些文章绝不是互不相干的句子杂乱无章的堆砌,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直接面对的是语篇,“不具备篇章知识的读者是很难讲究阅读效率的 ”。因此,掌握其组成及其规律对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关注语篇情景语境,把握语域特征
明白了作者的交际目的和交际步骤之后,每一步的具体意义表达和办事技巧就显得更为重要。这类问题包括:文章是有关什么样的题材的;语篇的交际者是谁对谁;语言的交际媒介和渠道,语言在交际情景中的作用等。
三、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中应用
应用这一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分析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范文分析
通过范文介绍一种体裁,重点分析其结构,明确语篇的社会目的。可以根据汉语篇章知识来确定课文的体裁类型,具体如:
1) 记叙文(narration)。这种文体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手法,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常见的记叙文有传记、故事、新闻报导、通讯、回忆录、游记等。第一,传记类: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第二,故事类:故事类文章多以人物、事件为中心,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按故事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展开叙述。
2) 说明文(exposition)。这种体裁的文章多用来向读者提供知识、传播信息、解释现象、表明观点等;多由举例、比较、对比、分类、因果、程序、定义、叙述型段落组成。在阅读说明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所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这是阅读理解说明文的关键。
(二)摹仿分析
选择一个同类型且结构类似的文章,要求学生以特定的方法分别进行练习。从而对所上课所讲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
四、结束论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体裁教学法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其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具体语篇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领悟语篇的宏观认知结构、交际目的和社会功能。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大英教学中的影响已根深蒂固,因此,体裁教学法在中国阅读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还需很长一段时间,还会遇到很多问题。然而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且将其逐步应用到课堂中,在不久的将来,体裁教学法必定会成为促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Swales John.Genre Analysi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一 什么是“过程体裁教学法”
写作是一种通过运用语言知识来实现社会交际目的的工作,在过程体裁教学理论中,通常都是将写作与社会相联系,并且在实际的“过程体裁教学法”中,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会进行有意识的转变,不再专注成稿的讲解,而是侧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裁意识与写作意识的培养。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通过范文的讲解,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并划分小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互改,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使学生把握写作步骤,并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写作能力。
二 “过程体裁教学法”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步骤
1.教师分析范文
教师对范文进行介绍,并为学生分析范文的体裁及该体裁的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及交际目的等,让学生在掌握文章体裁类型的同时也了解该体裁的语境要素,通过对体裁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等要素进行把握来进一步掌握该体裁的交际目的,从而使学生能全面地对该体裁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在对范文体裁进行讲解和把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体裁语境要素,通过分析题目来归纳出文章的写作目的、篇章结构,并对文章的语言特色进行定位来进行模仿写作。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与组内成员进行信息共享和讨论来共同完成写作。
3.学生独立完成写作
经过前几个环节的讲解与训练后,教师可以找出与范文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写作。可适当要求学生就题目来拟订文章的提纲及写作的计划。学生要运用课堂所学的体裁知识和相关语境要素来完成初稿,并独立进行修改和编辑从而完成写作任务。
4.课堂修改与评价
完成写作后,学生可与组内成员进行互改,指出错误,然后教师再进行统一的批改。这样既能让学生明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便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与指导,最后由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改正,并形成完整的终稿。
三 结合“过程体裁教学法”探索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途径
1.拓宽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法为“过程体裁教学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就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不再让学习局限在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范文讲解阶段,教师可以充分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材料收集并进行分析,再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宣讲分析结果。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分析过程中,引导分析的方向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遵循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构建写作体系
在范文体裁的分析与仿写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写作理念,先就某一写作技巧进行重点训练,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一段时间后,教师在开始讲解另一范文的体裁与仿写技巧时,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添加,并通过小组互评和修改及时巩固自身知识,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与实践,从而保证写作教学的效率。
3.最大限度地利用课时教学,强化学生写作能力
说明文和议论文向来是写作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写作课程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对范文体裁进行分析。针对说明文与议论文这两大重点写作体裁,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收集热门话题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实时把握文章的时效性。同时,在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后,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写文章进行总结与归纳,把握文章的结构与语言特征,使其能以最好的状态通过英语等级考试。
培养英语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都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把写的要求列入了英语语言技能的目标中,更加重视培养中学生在书面上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高中英语教师意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写作往往是最难教、最难学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成果写作教学法。它强调以教师为叫J心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相悖,也不符合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因此,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来说迫在眉睫。
过程体裁教学法是Badger和Wlute (2000)提出的一种综合的教学模式,这种写作教学模式认为写作应包含语言知识(体现在结果和体裁教学法中)、写作目的和语境知识(体现在体裁教学法中)、写作技巧(体现在过程教学法中)等要素。具体方法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出文章体裁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然后结合写作过程中的用词、段落、和篇章等各种语言知识层面和各种句法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本研究被试者来自滇池中学高中2015届三班和五班,共126名学生。在为期五个月的实验期间,作者在实验班应用了过程体裁写作法,在控制班仍采用传统的成果写作教学法,通过实验来进行两个班的对比研究:实验前后的问卷用来调查学生的写作态度和看法;写作内容、语言和结构的几次考试成绩用于进行实验前后的数据分析。
实验前问卷内容及统计情况如下
实验前控制班和实验班在写作态度和看法上没有明显差异,共同点在于都有提高写作的信心和愿望,但都缺乏对写作过程和体裁的重视。
实验后问卷内容及统计情况如下
学生们获得了写作兴趣并欢迎这种新的写作教学法,他们对体裁和写作过程的看法态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写作中更加重视体裁特点和反馈修改,这些都是过程体裁写作所强调和产生作用的重要方面。
除了态度看法的变化,根据几次实验前写作测试和实验后写作测试的成绩对比,也可看出过程体裁写作教学法对同学们写作能力所产生的作用。
几次前后测成绩均由SPSS 11.0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写作前实验班EC和控制班CC写作成绩统计
由上表可见,前测时,控制班和实验班在四种主要体裁的写作得分上没有明显差异(前后侧的批改均以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为依据,且由同年级同一位教师进行(非作者)),这也为后侧的效度和信度提供了可靠依据。
写作后实验班EC和控制班CC写作成绩统计由上表可见,实验后两班不同体裁写作成绩均有提高,说明两种写作教学法都对学生的成绩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显然实验班的四项平均分都远高于控制班。可见过程体裁教学法比传统的成果写作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上更加有效。
综合上述问卷和数据分析结果可见:
1)“过程体裁写作法”是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实验班学生对写作更有信心,写作兴趣也获得了极大地提高,对写作的态度和看法明显改变;
体裁(genre)这一概念起源于古希腊,最初用来指某种特定的话语类型。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间,它主要用于修辞学和文学领域。现代意义上的体裁研究源自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Bakhtin对体裁的全新阐释。他认为“每一单个的表述,无疑是个人的,但使用语言的每一个领域却锤炼出相对稳定的表述类型,我们称之为言语体裁”[1]。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裁研究被引入语言学领域,并逐渐形成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流派:澳大利亚学派、ESP学派和北美新修辞学派。近三十年来,结合语篇分析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体裁研究在对语篇的语域分析、语法修辞分析、交往分析模式和体裁分析四个层面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语篇的体裁分析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探讨语篇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2]。随着研究的推进,对体裁的认识已从最初的一句话界定,逐渐过渡到从交际语境、交际目的和交际过程等因素对交际信息载体“语篇”宏观结构与微观词汇语法特征的规约作用;再到在体裁规约中语篇变异的多视角的阐释;在承认体裁相对静态规约作用和话语共同体隶属性的同时,体现体裁的动态发展性,使体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地丰富完善。
一、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是建立在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和文本结构,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的意义建构;使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能够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或创作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3]。目前,体裁教学法主要应用于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澳大利亚学派的“课程体裁”教学模式和ESP学派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前者强调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裁知识和体裁理论使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后者则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特定体裁的语篇结构,强化学生的体裁意识。
相对国外而言,国内的体裁研究并未形成较为清晰的学术流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逐渐接触到体裁的概念和体裁分析理论,并且运用它们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体裁分析的语篇研究开始迅速升温,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自的探索。秦秀白(1997,2000)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体裁分析理论和当时在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较为流行的体裁教学法,指出体裁分析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等专业性较强的语篇类型[4-5]。
在阅读教学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阅读教学模式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主,坚持在文字理解的基础上把握篇章整体。基于这一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主要侧重对语言技巧的训练,尤其是字词的训练。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语法、词汇与单句的理解和翻译上,缺乏对阅读语篇的整体把握。20世纪60年代以后,阅读研究主要在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内进行,强调读者的认知心理活动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认为读者应采用“自上而下”或交互阅读模式。目前,国内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大多采用上述两种方法。
写作教学方面,国内主要采用的是结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结果教学法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英语写作教学法,是很多国内编写的英语教材的理论基础。它是一种基于句子层面的写作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遵循“句子―段落―篇章”的写作模式。过程教学法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交际教学法而逐渐受到重视。这种教学法强调思维在写作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将写作看成是一个发现、适应并同化的认知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裁教学法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同结果教学法类似,体裁教学法把写作看成是以语言为主导的现象,认为交际目的是体裁的决定因素,体裁教学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反问分析、模仿写作和独立写作等步骤。体裁教学法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语言学界的体裁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裁分析理论和体裁教学法两方面。其中,体裁分析注重将体裁理论应用于不同体裁的语篇分析,而体裁教学法则更加关注对分项技能教学实践的研究,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教学。就外语教学而言,阅读是输入性的学习过程,写作则是输出性的学习过程。读和写是一种以文本为中介的交际事件中交际双方的间接互动行为,有其各自的交际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读写同体裁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关联。在体裁分析的维度下,“写”既是作者建构语篇的过程,也是创建体裁社会意义的过程。在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限制下,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对目标读者产生影响,从而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读”则是读者通过还原作者的创作语境,诠释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
二、研究价值
首先,设计开发“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读和写”的学习过程视为一种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意识,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做事的能力,促进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次,为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提供现实依据。对商务英语的研究一方面符合当前英语教育特殊目的转向的宏观态势,另一方面也能为商务英语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鲜活的实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往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相互脱节的不足。最后,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并指导涉外商务活动。本课题将以黑龙江大学商务英语语料库为依托,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完善他们的专业话语实践能力,并用于指导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国际商务实践活动。
三、研究内容
首先,体裁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构建商务英语专业的体裁体系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保障。目前国内外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如何运用体裁分析理论甄选并确定不同的商务体裁,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专业体裁体系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课题组拟从社会认知、社会建构和社会互动视角出发,建构适用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体裁分析理论。
其次,基于研究性学习的体裁教学法研究。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如何将研究性学习融入体裁教学法,探索全新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是本研究的现实保障。课题组计划以平行实验班为单位,设计不同侧重的体裁教学模式,进而丰富发展体裁教学法,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现实数据支撑。
再次,侧重形成性评价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能及时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从而确保教与学的良好互动。课题组计划通过创建学生课程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组建互助学习小组以及自评互评等方式实施侧重形成性评价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最后,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以阅读为起点,利用情景阅读和批判式阅读等方法了解不同体裁的词汇语法特征、语句特征和语篇特征。以写作为终点,鼓励学生运用体裁知识建构出符合要求并满际需求的专业语篇。通过读写一体化的体裁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体裁、体裁集合与体裁体系。
四、方法性建议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学生要求懂得专业英语,如商务英语,机械英语等,而根据行业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授专业的内容的方法,即属于专业门用途英语的研究范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ESP)是完成特殊目的的英语教学方法。它建立在了解学生、社会、教师的需求上的教学方法。
语言教学中专门用途英语在国外有600多年的历史。而在国内,专门用途英语进行了40多年。国内的职业教育在国家“两办”文件的号召下,加快力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服务为宗旨,就业为中心”定为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在这种方针的指导下,英语课即怎么样与行业结合形成新的教学大纲,成为职业英语教育中拭待解决的问题。
1国外意念功能大纲与专门用途英语紧密结合
Halliday提出了意念功能大纲,即由于语言受语境,语域的影响,所以按照学生进行交际所需的意思和概念及表达这些意思或概念所需要的意念或功能来编写的语言课程的教学大纲。它与语法大纲,结构大纲,等大纲形成对比。它注重语言的社会功能,强调学语中的实践性,认为学习语言关键在学习怎么样表达。
在教学大纲与方法中,意念功能大纲的重点,语言的社会功能性也渗透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中,Alien和widOwson(1974)指出学习英语时还要注意语篇的整体修辞特征,交际活动中旬子的使用即组成一个整体的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即进行语篇分析。但由于语篇分析研究句子衔接段落,和段落结构,没有回答人们创造不同语篇时,为什么在特定语境下,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布局谋篇和造句。接着,就出现了体裁分析。体裁分析着重研究某种语篇的区别性结构特征,分析宏观而不是仅是微观的篇章结构,以区别不同体裁的特点。体裁分析可以更好用在阅读和写作上。除了体裁分析,Dudley—Evans(1998)把SP主要技能分为五项:阅读,听力,口头交际,口头陈述与写作。口头交际包括听,说,问。写作中有注重个体而忽略社会语境的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有出于渐受重社会制约性的写作方法,社会解释者写作法。
从上以上简单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国外的学者在考虑ESP的教学方法中都有考虑到语言的使用者和接受者的想法,即都是与语言的功能,语言的社会息相关,即是属于系统功能大纲这一分支的范畴。
2国内意念功能大纲与专门用途英语研究
国内专门用途英语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院校投入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的研究中。人们开始探讨ESP理论指导专业英语教学法,为在新形式下提高我国的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索。
ESP是以学习为主心的教学方法。由于英语在不同的领域用法和含义不一样,它与意念功能大纲(notional—functiona1syHabus)密不可分。刘法公(2001)通过词义比较,搭配分析,结构比较和案例分析,建议比较同在不同语境,语域下的英语结构,意义的作用来进行英语教学。这与国外的语篇分析不谋而合。其中案例分析,比较不同文体下,同种词汇的用法,也有体裁分析的特点。体裁分析,是在分析约定俗成的语篇体裁,是对语篇进行的宏观分析。它的提出,可以用在专门英语教学上,用于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材,要求除了对学习者的英语基础和该学的语言项目了如指掌,还熟悉学习者在未来工作中常接触到的话语或篇章体裁,熟悉这些体裁各自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和交际目的,了解其体裁模式的理论依据,通用的结构模式和认知模式,我们就能制定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可见,国内的学者对国内的ESP教学方法研究,也侧重于语言的功能,这再次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中应用了Halliday的意念功能大纲。
3意念功能大纲下的ESP对职业技术学院中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90-02
一、生态教育学概论
生态学概念是在1866年由德国科学家提出来的,可理解为“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008:241)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学院院长Lawence Cremin提出了“教育生态学”,他认为:教育受到多种结构和因子制约。把教育教学环境作为动态的生态环境来考察,运用生态规律指导教学,探究适合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模式。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在生物因子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彼此给养反馈,循环往复的复杂过程。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生物因子体现各不相同。从宏观角度可以阐释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前者包括自然因子,社会因子,学校因子,文化因子,课程因子,后者主要有心理因子,教师因子和学生因子等。生态因子可以归为几类:
(一)教学目标因子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大学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三个层次,一般要求(basic requirement):完成一般性写作,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以及事件发生,能写常见应用文,就一般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写出120词的短文,用词恰当,语意连贯,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而较高要求(intermediate requirement):要求学生具备基本表达观点的能力,能撰写英语小论文。(2006:137)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设定学期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也要根据学生已有语言基础设定阶段性目标,从词汇p句法p段章来考察学生的写作目标是否实现。
(二)教材因子
从近年外研社p高教社等选用率较高的近多本流行大学英语写作类教材来看,教材的结构编排经历了语法式写作―句段落语篇写作―主题式读写写作―创新思辨写作几个阶段,更加注重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加入英语文体知识和语用知识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在有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内容上,新编教材还加入了如学术写作,四六级写作等模块。体现了写作的实践特征。但多数教材未配课件,使得课堂互动活动相对单一,不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及优化。
三、教学原则和课程设计
(一)体裁-过程写作教学法(P-G)
在总结了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的基础上,英国斯特灵大学Richard Badger和Goodith White提出了体裁-过程教学法,强调写作情境的设置和写作准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其教学方法主要分为范文讲解;模仿写作;独立写作;编辑修订;终稿五个阶段。
(二)课程设计
依据大学外语写作教学的合作原则和适度原则,本文提出可行性课程大纲,供两学期使用。主要分为写作技能和拓展写作两部分。第一阶段,读写结合,分为时态p人称,语态改写段落,仿写段落,段落赏析和听写练习;阶段二,拓展为看图说话,关键词p无关键词作文,续写,故事新编;阶段三,为专题写作,微微小品,母亲情深,热题,新闻调查,环游记,网购,影视论坛等主题进行写作活动。
第一阶段主要通过半机械式操练环节使学生熟悉英语的语言规则,把握英语句段的整体性,通过不同方法使学生熟悉英语句段套路。通过模写段落和范文欣赏,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语法知识体系,在文稿和范文的对比中,了解英汉句子结构性差异,逐渐纠正错误造句思维,明确英语段落中的衔接连贯等现象。第二阶段,以单个图片或一组图片为媒介,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叙事为作文角度完成图片解析―内容确定―关键词作文―无关键词作文并讲评。第三阶段主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重点,要求学生搜集素材―组内讨论―列出提纲―主题式作文―范文鉴赏。
四、总结
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学习基础上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着重培养提高的语言输出技能,在有限的写作课堂里让学生了解英语写作,投身英语写作,掌握英语文法,喜爱英语创作,让不同的教学和师生生态因子相互流动,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势,同时,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利用学生角色的转换,激发写作热情,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习有所获。
参考文献:
[1]牛翠娟,娄安如,孙濡泳,李庆芳.基础生态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付华桦,吴雁华,曲利娟.生态学原理与应用[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邓丽君.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专业基础写作教学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4(10)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09-02
英语书面语言是研究者进行科研成果国际交流和对外沟通的主要工具,英语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语言”,全球用英文出版的学术期刊数已达到67546种。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学术界正在融入国际大家庭,国内外的学术成果的交流日益频繁,学术合作也日益密切。在SCI或EI收录杂志上已成为衡量个人学术地位、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把博士英语公共课改为学术英语EAW写作课程。英语教师需要实现从公共英语教学到专业英语学术写作教学的转型。和专业教师相比,从语言的角度讲英语教师占有极大的优势,因为他们英语基础扎实,发音准确,有讲授经验。但是,他们却缺乏专业知识和科研经验,讲授起专业学术写作来总有隔行如隔山的尴尬。事实上,专业的学术英语写作并不神秘,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和学生巧妙地互动,借助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互长,这层尴尬即可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帮助得以解决,学生还可以从我们的专业英语知识教学中获得极大的收获。本文就这几年教授博士学术英语写作的经验和探索探讨一下英语教师如何“专业化”的问题。
一、国内外学术英语写作的现状
学术英语EAW以所有学术交流中英语的共同特征为研究对象,是提供给学生的一种手段,以满足他们使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程的要求。学术英语写作EAW在国外是主要的基础课,开设的类型也很多,包括了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全过程,侧重点各有不同。国内对ESP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与国外相比晚了近20年,学术英语写作研究相对较薄弱。虽然有一些对国外EAP/ESP基础理论及教学理论的介绍性的文章,但尚处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阶段。近年来国内英语写作研究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EAW教学的发展。各个大学也顺应时代的要求纷纷开始了本科生的学术英语的教学。
对于科技论文的文体特点和翻译方法的研究,都处于初步阶段。针对具体专业进行的科技论文研究和教学,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地展开,对公共外语向专业英语写作转变这种课程改革,很多学校都在尝试阶段,急需对学术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二、我校的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改革
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于2010年为博士生开设了科技英语写作课程,2012年,又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了科技英语写作课程。科技英语写作教学目前已经覆盖了整个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完全代替了公共英语教学。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最主要的就是适应当前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重新调整教学目标,把提高学生的科技英语写作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研究,做好教学和研究工作。
对于学术英语写作来讲,讲科技英语语言本身对英语教师来讲是一个长项,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不懂专业,无法指导论文从实验到出成果的全过程,对专业方向的论文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在讲解写作的过程中很难融入专业方向的材料。但是,作为英语教师,在指导科技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必须学习专业知识,融合专业方向的材料,才能真正融会贯通,使学生受益。
作为长期从事公共外语教学的英语教师,在这个巨大的改革和转化过程中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经过了三年多的尝试和辛苦,我校的博硕士英语教学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结这几年对博士英语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探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介绍,供同行借鉴:(1)课堂教学内容的滚动式发展。(2)课堂教学方法的过程体裁法教学。(3)课堂活动的互动互学模式。(4)课后作业的实际应用形式和资料式积累。
三、教学改革教学互动的内容与模式
1.教学内容。农业科技英语教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教学材料。国外相关的学术论文教材很多,我们选定了三种教材:Robert Weissberg,Suzanne Buker,《Writing Up Research:Experimental Research Report Writing for Students of English》,Prentice Hall Regents Englewood Cliffs;Hilary Glasman-Deal,《Science Research Writing For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Imperial College Press;Margaret Cargill& Partric O’Connor,《Wri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WILEY-bLACKWELL互相参考,以科技论文的结构和思路为线索,编成了课件,供课堂上教学使用。以各部分的逻辑结构、语言模型、语法特点为主。在讲解这一部分的内容时,要求学生配合,同时也做课堂演示。具体是这样的:将学生按专业方向分组,要求每组同学下在二至三篇本研究方向的英语论文。这些论文必须是英语国家的作者撰写的,影响因子高的,在学术上有一定影响的论文。要求每组学生在教师每讲完一部分内容后,分析自己手头的论文,按照课堂上老师所讲论文的逻辑线索、语言模型和句子特点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论文,并将所分析的结果用PPT形式向全班演示。
对于科技英语的句子的语法特点和句型特点以及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是英语教师的长项,这一部分内容也给学生以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为题,逐个重点介绍和训练。同样,这部分内容每讲解一部分,都要求学生从论文中寻找例句进行印证,以PPT形式进行演示。主要内容和框架是以:秦狄辉《科技英语语法高级教程》,《科技英语写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为主,辅以农业科技英语其他专业方向的例句。通过大的语篇方面的讲解和小到词汇句子模型的讲解,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科技英语论文整体的构架。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科技英语论文原文,对科技英语论文从框架到细节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专业上的范文和例句。
2.教学互动模式。博士英语教学除了在教学内容上和学生互动,互相取长补短外,教学过程主要采用了“过程体裁教学法”。韩金龙(2001)根据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过程体裁教学法写作教学应包括四个阶段:范文分析、模仿写作、独立写作、编辑修订。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采取了这样的步骤:(1)范文分析。分析范文的目的是向学生展示一种体裁的社会交际目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色。成熟的体裁有特定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前期让学生下载论文,结合写作教材让学生进行语法和结构分析,就是这一环节。(2)模仿写作。要求学生留意近一年和专业相关的各种国际会议通知,选定要写的方向和题目。随后学生被分成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从题目到结构的汇报和讨论,探讨论文题目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互相指导,完成论文的研究综述和方式方法的设计部分。(3)独立写作。由学生根据同组同学的反馈修改题目和写作提纲,并依据提纲完成写作。(4)修改与评议。在学生文章写好后,教师可以组织在小组中进行评判,并提出修改意见,再交给本人修改。修改后着手进行写作格式的修改和投稿。通过互相之间的评改,可以使学生在互评中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学到他人的优点,在修改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通过动手写作,学生完成了从简单的模仿、形似模仿到高级模仿的全过程,能力上有了极大的提高。
四、教学效果与讨论
教学内容与模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通过教学互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和博士生的学术优势都得到了发扬。可以说是两者互动合作完成了科技英语学术论文的学习和写作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也积累到了专业方面的资料,并且通过学生的学习讨论获得了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这为组织好第二轮教学打下了基础,可以让教师借助手中的材料重新组织第二轮教学,这样他就向“专业化”更迈进了一步。如此循环几次,教师就会更灵活更专业地上好学术英语写作这门课程,从一窍不通的外行成为可以指导博士硕士生专业英语写作的内行。从基础教学转到学术英语教学是以后大学公共英语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术化”之路虽然艰难,但是成功地转型也是绝对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1]黄坚,李梅.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实用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2]张为民.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研究,2011,(5).
【基金项目】本文为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号:MS201312,JGXM20125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02-01
一、引言
西方国家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尤其重视,体现在学校各个教学阶段,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学校会普遍开设旨在培养学习者批判思维能力的课程。在课堂里,教师致力于使学习者学会思考,而不是记住事实知识(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85,转引自于咏昕[1])。在国内,文秋芳(2009,2010)[2][3]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影响思辨能力的因素。
Critical thinking被定义为观察、体验、反思、推理和交流过程中收集或产生的信息进行积极有效地应用、分析、综合或评估的过程,以往的文献中有将其译为“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指基于理性分析和客观反思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同一概念“critical thinking”的不同译法,为讨论方便,本文采用“思辨能力”概念。
二、Bloom教育目标分类
对思维的分类有很多,但Bloom[4]的经典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至今为教育界认可,在本文也将采纳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他认为思维技能是可以从低级到高级技能分成六个层面: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估。
第一,记忆层面,主要指记忆知识,对学过的知识和有关材料能识别和再现。第二,理解层面,主要指对知识的掌握,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思想。第三,应用层面:指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新情境。第四,分析层面:指能将知识进行分解,找出组成的要素,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组成原理。第五,综合层面,指把各个元素或部分组成新的整体。第六,创新层面: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给予价值的判断。
Bloom的学生Anderson and Krathwohl(2001)[5]在Bloom的分类基础上又提出新的六个思维技能: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新,这个分类与Bloom的经典分类法是类似的,二者都认为思维技能是从低级到高级递进的能力。在语言学习中应用此分类法,对语言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因而,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己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三、写作中的思辨
Swales[6]以Halliday[7]的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建立了语篇体裁理论。每一个专业领域,由该专业领域的话语社区约定承认,并共同使用共享一定的程序、目的和语篇形式,在建构语篇时,我们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Swales提出“体裁教学法”,根据语篇的“语步”作为语篇分析的基本单位,对语篇的各部分的体裁特征作了概括总结。
在论文写作中,按照Swales提出体裁分析法,论文写作应该含有下列部分:引言、研究方法、结果、讨论,即IMRD[6]。以论文中“引言”写作为例,它是论文写作的第一个部分,展示作者对相关领域的文献积累和阐明写作的重要性。文献综述体现学术的可传承性,写作重要性的体现作者对相关学术的贡献。Swales[6]体裁分析法中的“语步”分析,可以把引言部分分成三个语步:确立主题范围(Establishing a research territory)、确立研究定位(Establishing a niche)、占据该研究地位(Occupying the niche)。
第一个语步的实现要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文献综合可以展示作者对所研究领域的进展程度的了解。第二个语步可以由三种方式实现:1)质疑以往研究的不足;2)指出以往研究的空白领域;3)在某个角度对以往研究的延展和补充。作者若只是对前人研究心存敬畏并罗列其文献,那就很难实现“确立主题范围”的语步,因此思辨能力尤其重要。思辨能力体现于观察和收集前任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体验、反思、推理,并能够进行积极有效地应用、分析,从而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观点。按照Bloom教学目标分类解读,文献理解和记忆是不能够实现思辨能力的,要能够应用和分析文献,从而实现综合材料,达到创新的最高技能水平。最后一个语步是“占据该研究地位”,从而使得该专业领域的话语社区承认,并接受其论文。
四、结论
随着英语在学术交流中重要地位和主要媒介语言的建立,要求非英语母语学者了解为学术团体所接受和认可的学术写作的范式,并按照这种约定的范式写作。本文结合Swales的体裁分析理论,基于Bloom教学目标分类,提出学习者在论文写作中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结合论文写作中的引言的写法,提出论文写作需要体现作者的思辨能力,从教学实践角度,结合体裁教学法,探讨如何在学生论文写作教学中提高批判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咏昕.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6(6):51-54.
[2]文秋芳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5):350-355.
[3]文秋芳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10, 1:37-43.
[4]Bloom, B.S., Krathwohl, D. R.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by a committee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examiners. Handbook 1: Cognitive domain [M]. New York, Longmans, 1956.
论文摘要:英语写作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相对落后于其它四项基本技能。本文拟从教师方面入手探讨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指出教师要融合不同的教学法、培养学生写作策略和改进作文评议模式。
一、前言
作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必修课,写作通过书面表达体现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实现语言习得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写作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尽管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但收效甚微。如何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教师层面来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二、融合不同的教学法
目前,写作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有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一直以来,成果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其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写作理论教师分析范文教师命题学生模仿范文写作教师批改作文,成果教学法强调写作中语言知识的掌握,注重词汇、语法使用的正确性。在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完全处在教师的支配下,缺少自由发挥的空间,写作成了机械输入——机械输出的过程,显得枯燥乏味。
与传统的成果教学法不同,过程教学法视写作为过程,而非仅注重最终的写作成品。它是一种“非线形的、探索性的、生成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习作者不断地去发现、整理自己的思想观点”(Zamel,1983:17)。Claudia L. Keh (1990)把过程教学法分为七个步骤:输入阶段写初稿阶段同学互评阶段写二稿阶段教师批阅阶段师生交流阶段定稿。自始至终,过程法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包含学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广开思路,发挥想象力,提高写作兴趣。实践证明,过程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其写作的自信心,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然而,过程导教学法比较耽误时间,不适用于有特殊目的的短期培训课程。(祁寿华,2001:65)。体裁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语篇,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
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其长处和不足,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单一的教学法已不能适应大学英语写作课教学。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将成果法、过程法、体裁法融为一体,扬长避短,灵活运用。
转贴于
三、培养学生写作策略
写作策略是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构思、搜集材料、撰写草稿、修改、评价作品所采取的有目的的思维和行动,涉及写前策略、写中策略和写后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让学生融入写作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应用和掌握写作策略。
写前阶段用于搜集材料、阅读、计划构思,涉及的策略有审题和列提纲。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审题、理解题意和根据要求列提纲,搭起文章的写作框架。写作阶段是一个一方面写下已有的想法,另一方面不断思考新观点的过程。教师对学生写中策略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词汇、句子、段落和篇章层面。词汇层面,应指导学生准确用词,避免中式英语,词汇要富于变化,避免单一重复,如喜欢可以用like,love,be fond of,be keen of,enjoy等表示,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适合的词汇。句子层面,句子按使用目的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按结构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按修辞角度可分为松散句、圆周句和对偶句(丁往道,2005:35—37)。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种类、结构、形式的句子,使文章鲜明、生动、有活力。段落层面,应指导学生做到主题明确、前后照应、衔接一致。篇章层面,要指导学生做到行文流畅、内容充实、段落连贯、过渡自然。写后阶段主要是准备公开作品,使其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采取的策略有准备最后的成稿、决定作品和大家分享或发表(陈艳龙,2006:93)。
正确的写作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上系统地分析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需要、课程要求、写作任务的特点和目的,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写作策略(侯香勤,2007:72)。
四、改进评议模式
传统的作文评阅主要有两个弊端:(一)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只侧重语法、句法、词汇等语言形式的使用,而忽视内容、篇章结构、逻辑思维等因素,这种只改错误或简单给分的方式会使学生逐渐丧失英语写作的兴趣;(二)目前的写作教学中,修改和评价作文均由教师一人完成,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反馈的分数,而对反馈中的评语和修改处视而不见。因为在学生的传统意识中,批改作业只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因而反馈效果极差。
针对上述现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改革。首先,修改作文时,可采取学生互评互改和教师抽样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完成初稿后,除交给老师评阅外,还可同时交给3位同学,每位同学要对自己收到的作文进行修改和评价。这样可以强化和拓展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为同学变相建立长期的笔友,极大地刺激学生写作的动机(王静,2008:114)。其次,学生接到同学的反馈意见对初稿加工改正后,把修改稿交给老师,老师要在课堂上比较分析初稿和修改稿,让学生了解自己写作中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然后,教师再提供参考作文让学生比照和对比,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正。最后,教师批改作文时,不要停留在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层面,要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出发,对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做出中肯的评语。还有,教师不要更正学生作文中的所有错误,而是要把错误标示出来,让学生课下自己订正,或与同学相互交换订正,以提高其学习自主性。
五、结语
总之,在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中,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语言功底。作为产出性技能的写作在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英语综合能力,提高整体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中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Zamel,V.The Composing Processes of Advanced ESL Students:Six Case Studies [A].TESOL Quarterly[J].1983:17.
[2]陈艳龙.从学习者主体看大学英语写作困境及对策[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6,(2):93.
[3]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