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3: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地理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基本学科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地理学类包括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三个专业,经济地理学也自然成为三个专业的主干课程。从2009年开始,中国科协开展了学科发展研究。在地理学学科发展研究中,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指出,“明确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经济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和巩固,这既体现了地理学学科结构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并未真正凸显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地位,而经济地理学教学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地理学科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明显薄弱,同时,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更因为中学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现实,加强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及其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国内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课程体系设置重自然轻人文-经济;课程内容选择与学科根基有偏离倾向、重国际轻国内、与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脱节;教学环节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学科综合性特点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不适应;等等。要解决国内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顺利实现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是目前国内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当务之急。我们以为,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必须立足学科根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经济活动地域布局体系研究,凸显学科特色,并遵循经典与现代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等原则对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整体优化改革。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探索综合性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
二、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应明确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经济地理学课程实习可与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联合进行,并在培养方案中以“人文-经济地理课程实习”课程的设置来体现。同时,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增加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区域发展论、可持续发展概论等必修或选修课程,适当时候还可以设置农业与工业地理、城市经济地理、乡村经济地理、第三产业经济地理、现代服务业地理等选修课程。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针对目前流行的主要教材内容选择的缺陷,在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等原则指导下,经济地理学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优化的逻辑思路是:
(1)人类经济活动必然面临区位选择: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的学科。明确经济地理学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学科特点与内容体系等基本问题。(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经济活动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是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的基础。(3)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与布局: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导致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部门布局差异,该部分内容包括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第一产业布局、第二产业布局、第三产业布局。(4)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该部分内容可以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5)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经济活动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分工与协调则成为必要的内容。(6)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区域影响: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影响等内容。(7)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两大基本分支学科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人文地理学是三个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中国科协从2009年开始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在地理学学科发展研究中,地理学家指出“明确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和巩固,这既体现了地理学学科结构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学观念等方面并未真正凸显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地位。因此,高师地理科学(师范)专业面对中学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现实,加强高师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一、高校地理学类专业人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与中学地理课程体系脱节
目前高校特别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自然轻人文―经济,与中学课程内容脱节严重。(1)自然地理课程,所占课时偏多,人文地理课程比重偏低;(2)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课程截然分开,忽视了地理学的统一性、区域性特征,如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等;(3)部分自然地理过于专业化,如地质、水文、土壤、植物以及气象等教材的内容过多过深,许多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关联度很低;(4)在中学地理新课程内容体系中,人文地理所占比重已超过60%,除传统的农业、工业、交通、贸易等内容外,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城乡规划、文化地理、休闲地理等内容增加,而目前高校人文地理课程开设过少,明显薄弱,如重庆两所有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西南大学专业必修课程801课时中人文地理类占22%,专业选修课程设计692课时,人文地理类占13%;重庆师范大学专业课程中自然地理类课程课时占专业课总课时的70%以上。
2.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及内容体系不适应基础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
当前,高师人文地理类课程内容在时代性、实践应用性与基础地理教学内容的契合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缺陷,教学内容的“陈旧、混杂、空洞、盲从”比较突出,导致与中学教学内容脱节,不能很好满足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1)内容、资料相对陈旧,反映当今科学发展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不足,缺乏时代感,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极不适应;(2)大学教材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分裂,如经济地理学内容与区域经济学无异,而中学新课程改革涉及的必修内容主要是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地理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3)教材内容盲目追逐国际热点,机械照搬国外课程内容,抽象深奥理论的翻译与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太多,而轻视我国数十年人文―经济地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这必然削弱其实践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应贯彻始终,但一些大学教材内容多是诸多内容的混合杂糅而不是有机综合,或“分支拼盘”,或人地关系中心论题不显,以致于学科特色尽失,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无所适从”,出现“人文地理学到底是不是地理学”的疑问也就很自然了,同时还导致人文地理学与其后续区域地理内容体系脱节,其理论基础课程的作用也被削弱。
3.人文―经济地理实践课偏少,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人文―经济地理类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特点,实践性课程理应成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师院校的现行课程体系,基本上仍然属于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表现为理论课程偏多而实践课程薄弱,缺乏能力训练。部分学校由于多种原因,不开设野外实习课,大部分高师院校更没有设置独立的人文地理实习课程,致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仅是一些死教条、死知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学深、学透,很难适应中学常规教学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需要。如西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新培养方案中仅有自然地理类课程和综合实习而没有人文地理实习。
4.人文地理课程实施观念和教学方法改革滞后
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系列课程设置中,培养实际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训练的课程太少,甚至某些培养中学教师必备能力的课程根本没有。有些课程设置,如选修课不是从学生需要或培养目标考虑,而是从教师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成果来设置课程,整个课程缺乏务实的内容,学生缺乏足够的能力训练。人文地理学教学中,重接受学习轻发现学习,即重视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重视学生存储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教学方法则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多元启发式教学应用缺乏,因而,导致学生探究与发现能力以及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
二、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
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真正确立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首先,将人文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作为主干专业必修课程;其次,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围绕中学新课程标准对应开设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同时,应将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可以联合进行实习,并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实习”课程设置。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人文地理学通论内容体系
针对目前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坚持经典与现代结合、基础与前沿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教学效果与学习收益兼顾、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等原则进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人文地理学研究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线已成共识,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改革应该围绕以下主题:人地关系概述(理论、内涵、地理学研究重心)、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从四个方面展开:①地理环境对各种人类活动的作用规律分析,突出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②地理环境作用下的各种人类活动空间分异规律,③各类具体人类活动区位规律,④各种人类活动空间变化趋势等,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冲突与协调。
其中,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可架构为:(1)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其研究对象;(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技术、社会条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3)企业区位规律;(4)经济部门区位规律:经济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分析,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服务业区位;(5)经济活动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动态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包括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6)经济区域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活动区域的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包括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分工,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7)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全球化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及其区域影响是地理学的关注点;(8)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3.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人文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人文地理学的实践应用性非常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人文地理实践教学薄弱与经费紧缺的客观现实,从专业培养目标需求出发进行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体系重建,遵循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需要与可能结合等思路设计形成验证性与综合性、研究性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其内涵是:(1)课堂内实践性问题-探究等;(2)实践性作业,包括人类生活活动区位评价、论文写作、数据分析处理等;(3)短程野外实习,包含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或人文地理综合短程野外实习;(4)综合野外实习,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等课程联合组织综合实习(沿线开展经济、旅游、聚落、人口、文化、民族、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实习);(5)参与各种课外科技活动;(6)围绕人文地理内容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4.注重课程教材选择与建设,提高人文地理学教学效率
目前人文地理学通论教材主要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和高等学校教材《人文地理学》(陆琳主编)。主要教材各有特点,地理科学专业可以选择一种主教材,但同时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经典与现代结合、国际与国内人文地理研究实践结合,与基础教育衔接的要求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分支学科教材发展参差不齐,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工业地理等教材建设较好,其他分支学科的教材急需建设,同时已有的经济地理、人口地理等教材也应不断完善优化内容体系,如经济地理学目前没有针对师范专业的教材,高教社《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师范专业教学需要,《人口地理学》内容和资料也需更新,因此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类教材建设尚显急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唯教材是从,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充分突出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教师力求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国际与国内相结合,从而发挥教材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科学高效的引领作用。
三、高师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融合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重点、难点内容上,采取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如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但同时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探究式、角色参与、实践性作业、课程论文等方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些方法有利于“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如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区位的现实或热点,将课程内容与经济区位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现实问题、寻求理论解释,从而使其掌握原理知识,再应用于实践。这么做能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与加强实践教学相结合
丰富的现代信息网络资源为丰富人文地理教学提供了平台。受课时限制,人文地理课堂教学应精细化,但其综合性、交叉性要求学生吸收广博知识和多种人文社科研究方法。教师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及精品课程网等,可开发多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程网络化,方便学生学习研究。人文地理的实践应用性决定了教学中重视知识原理与经济发展实践结合的必然性,一方面,教师精选国家、地方以及教师科研实践中有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或者围绕某人文地理问题让学生收集多种地理信息资源并提供案例,师生共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完善人文地理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堂内),设计形成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3.完善学习管理制度与课程考核多元化相结合
加强课堂管理,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实行结构成绩制:(1)课程考核成绩结构化。如,作业、问题-探究问答、课程论文写作与交流、网络学习、期末考试等。(2)考核方法多样化。平时考评考核包括作业、课堂讨论、课堂问答等,课程论文评价包括选题价值、写作水平、团队合作精神、工作开展情况等,期末考试包括题型、内容、难易、综合程度全面考虑。(3)考核内容的多元化。既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综合运用能力,也重视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主动性、创新性考核,一般通过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通过作业、讨论交流、课程论文写作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及交流、课堂问答、出勤、科研成果等情况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
4.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容量大(特别是地图)、清晰性强、交互方便、信息获取快捷等优势,人文地理教学应在继承与创新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其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并使用内容和案例丰富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课件内容精炼准确、重点突出。交互性好,黑板效果和挂图效果优秀的课件,更利于人文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通过网络与学生实现互动交流,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其三,课程建设的基本过程、内容、所有教学文档上网,给学习者提供较好的平台。
教学方法多元化,一方面,推动教师钻研教学,提高教师“主导”能力。多元化教学法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教师“主导”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多元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实际观察分析能力,必须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研究教材与学生、理论与实际等诸多问题,因此,多元化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多元化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多元化教学法要求学生自己或教师与学生共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梁育填.提升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地位,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J].经济地理,2010,(3):357-361.
[2] 陆大道,陈汉欣.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J].经济地理,2006,(1):1-2.
[3] 范牡丹,肖自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J].改革与战略,2007,(2):139-141.
[4] 周尚哲,李吉均,王恩涌.地理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0,(3):39-42.
[5] 李俊峰,刘学梅.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中国地质教育,2008,(2):102-105.
[6]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9):123-124.
1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
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学,首先必须弄清楚它的理论渊源。新经济地理学革命其实是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最新发展及其在经济地理学领域的传播和扩散。将新经济地理学置于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大背景之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1776年,斯密[25] 在其经典的《国富论》中曾经论证,以分工方式从事的生产明显地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20世纪20年代,扬格[26] 通过对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进行天才性的阐发,提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即后人所称的扬格定理),扬格的这句话成为揭示报酬递增内在根本机制的点睛之笔。然而,长期以来,建立在报酬不变技术假定之上的传统新古典经济理论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斯密和扬格基于劳动分工的报酬递增思想却几乎被人遗忘。
1977年,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以严密的数学逻辑将张伯仑垄断竞争模型形式化,在垄断竞争的框架下研究报酬递增,激发了经济学界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第一波,其后又引发了贸易和增长理论研究领域的革命,导致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迅速成长。d-s模型以严格的数学逻辑演绎了斯密—扬格定理:导致经济进步的报酬递增源于分工和交换的演进所产生的动态正反馈机制,分工导致效率的提升、收入的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为进一步分工开辟了空间,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如果说新贸易理论研究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隐含的市场结构与规模的演变,新增长理论揭示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阐发的增长逻辑,则新经济地理学是沟通扬格定理中的市场演变与增长逻辑的桥梁。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可以被视为d-s模型的空间版本[15]。“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将传统的贸易理论所强调的趋同力量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家所描述的趋异力量融入到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使得我们可以将趋同力量与趋异力量与微观经济状况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与经济一体化过程相关的基本倾向,以及区域政策可以怎样地影响这些倾向”[27]。
2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不同理论假设及其后果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前者采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多样化需求假设,而后者采用完全竞争、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和同质需求的新古典假设。传统经济地理学认为,在区域之间不存在基本差异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运输成本的变化对厂商区位抉择的影响是线性单调的,这从古典的杜能模型及后来的阿朗索模型可见一斑。然而,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清楚地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集聚现象。20世纪初马歇尔(marshall)[28] 用“外部经济”这一说法笼统地解释经济集聚。这种外部经济表现为厂商层次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性的报酬递增。厂商和产业之间存在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与市场规模之间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式的互动,从而导致经济活动的积聚。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用外部经济和产业联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产业集聚,但是,人们却不清楚这种外部经济源于何方。新经济地理学的长处恰恰在于它能够解释传统经济地理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采用d-s垄断竞争框架的新经济地理学讲述的是一个包含2个部门(农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经济的故事。这里,农业部门的特点是完全竞争和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生产单一、同质的产品;制造业部门的特点为垄断竞争和报酬递增,生产大量的细分产品。作为经济中的需求方的消费者喜好多样化消费,而消费品的生产具有厂商层次上的递增报酬或规模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多样化消费与专业化生产的报酬递增之间的两难冲突。如果经济规模(人口)或可用资源增加,则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来平衡上述冲突,专业化生产的报酬递增和多样化消费可以同时兼得。垄断竞争的性质决定了在一个市场中每一品种只由一个厂商专业化生产[29]。
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宏观层次的外部经济有其确定的来源或微观基础: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产业联系转化为市场范围的外部经济[30,31]。
前面说到,在报酬不变的条件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经济体将被分割为分立的市场。而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运输成本对市场产生的分割效应却是非线性的,运输成本的变化通过影响产业联系所产生的向心力与运输成本或土地租金成本所导致的离心力之间的微妙平衡,导致多样化消费与报酬递增的两难冲突的微妙变化。在运输成本的高端,厂商享有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将随产品或投入品运输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厂商集聚在狭小的地理空间虽可以享受相当强的后向联系,却很难取得远方市场的前向联系,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加在一起形成的向心力(或正反馈效应)难以压倒源于空间距离的运输成本所形成的离心力(或负反馈效应)。就地供应市场的需要促使厂商将生产活动分布在不同的市场区域,每个区域只有有限的厂商以报酬递增的方式生产有限的品种,区域专业化和产业积聚无从发生,市场空间格局表现为高度分隔。
随着运输成本下降到中间段,运输成本对市场可达性构成的制约大大减弱。一方面,厂商集聚在狭小的地理空间仍然可以享有相当强的后向联系;另一方面,集聚的厂商享有的前向联系水平显著上升。在运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加在一起形成的向心力(或正反馈效应)足以压倒源于空间距离的运输成本所形成的离心力(或负反馈效应)。每一家厂商在权衡了集聚和非集聚生产情形下的总的经营成本之后,会发现集聚生产情形下的总成本节约高于分散经营情形下的总成本节约,专业化生产和集聚因此发生,高度分隔的市场趋向于一体化。
当运输成本极低时,运输成本对市场可达性的影响极弱,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不再显著。远离积聚地可以使厂商避过对不可流动的要素(如土地)的竞争,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甚至可以超额补偿因远离积聚地而导致的采购成本的窄幅上升。因此,在运输成本极低的情况下,产业集聚又再次变得不可持续,经济活动再次趋向于沿地理空间扩散。
3 内生与外生之分
传统经济地理学模型大多是外生性的模型,无论是杜能(von thunen)[32]、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33] 和廖什(losch)[34],还是柏克曼(beckmann)[35] 和阿朗索(alonso)[36],他们在研究城市和经济集聚时都将其视为事先给定;齐夫(zipf)[37] 在研究城市等级体系时同样假定城市及其等级是外生给定的。米尔斯(mills)[38] 和亨德逊(henderson)[39] 的城市经济模型亦事先假定外部经济的存在,哈里斯(harris)[40] 的市场潜能模型和普莱德(pred)[41] 动态化的经济基础系数模型同样如此。总之,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解释城市和集聚,也无法说明外部经济由何而来,它只能通过外部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说明城市和生产结构上的差异——它一开始就假定有市场大小不同的城市或区域的存在,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大小差异,特别是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地区或城市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也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厂商趋向于群集在一起,导致区域专业化[42]。
相反,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内生性的,它们不需要通过外生差异(如山脉、河流、海港等自然条件的利弊)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通过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产业联系及市场外部性之间动态、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可以内生出经济活动沿地理空间依倒u形轨迹演化的规律,即使是从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地区或城市也可以内生出这样的规律。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还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区域之间内生的工资差异来解释产业向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渐次扩散[9]。
4 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与市场外部性 传统经济地理学所使用的马歇尔“外部经济”包括西托夫斯基(scitovsky)所称的“技术外部经济”与“市场外部经济(亦称金钱外部经济)”[43]。马歇尔对外部经济和集聚之间的联系分3种情形做过解释:①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可以支持更多的当地厂商以更低的成本专门化地生产更多种类的面向特定产业的非贸易投入品;②通过将相同产业的厂商集聚在同一个地方,一个产业中心可以实现对面向有专门技能的产业工人的劳动市场的汇聚(pooling),而劳动市场的汇聚对厂商和工人都有益处;③产业的集聚便于信息的传播,产生技术溢出(technological spillovers)效果[44]。显然,马歇尔论及的情形①和情形②可以归于西托夫斯基所称的“市场外部经济”,情形③即为“技术外部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和关心“市场外部经济”,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都是建立在“市场外部经济”基础上的。作为新经济地理学代表人之一的克鲁格曼[44] 认为,技术创新并非是驱动产业集聚的唯一因素,而受“市场外部经济”推进的产业集聚却相当普遍;此外,技术和知识溢出是无形的,难以量化,任何人都可以就技术状况做出任何外生性的假设。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将建模的重点放在“市场外部经济”之上。但并不能据此得出新经济地理学否定技术外部性存在,只将外部经济局限于市场外部经济的狭窄范围的结论。
5 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解释力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都试图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城市的产生,但二者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背后的驱动因素的解释是不同的。在传统经济地理学那里,驱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是所谓的“外部经济”,但产生“外部经济”的“黑箱”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人们却不得而知。不过,有了容纳“外部经济”的“黑箱”,至少可以将由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产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形式化[6]。
新经济地理学则认为,一个下游产业要对上游产业产生后向联系,在它们之间光有买方—卖方关系是不够的,还必须存在这样的情形:即下游产业产出的增加,通过扩大它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市场,将导致上游产业以更为有效的规模从事生产。类似地,只有在上游生产部门产出的增加允许下游产业更为有效地生产的情况下,下游产业才会享有前向联系[31]。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假定外部性是有单个厂商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参与的市场交互作用的结果,新经济地理学所关注的外部经济主要是在微观层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市场外部性,单个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市场外部性与产业间联系触发循环累积因果关系[30]: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扩大的市场支持更多新的厂商以更低的成本规模专业化生产细分产品,增加的市场外部性对更多的厂商形成吸引,从而激活“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分工深化/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累积循环过程[9]。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内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强度与运输成本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在中等大小的运输成本下,会产生较强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较高与较低的运输成本下,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却都表现得比较弱。
6 内生不对称性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内生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对于运输成本表现出同样的敏感性。以两区域模型为例[6]:假定存在2个外界条件(人口规模、技术、自然环境等)完全相同的区域。在较高的运输成本下,后向联系强但前向联系弱,总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弱,区域专业化无从发生,产业将在两区域内平均分布;在运输成本的中间段,后向联系并不明显减弱,而前向联系显著增强,总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强,区域专业化和积聚由此发生;当运输成本进一步下降之后,任何区位的后向联系与前向联系都不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反倒变弱,积聚变得不可维持,厂商重新选择分散化的区位决策。
在其他以“技术外部性”为基础而建立的模型中,也会出现内生不对称性。但是,由此类模型生出的不对称性并不像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的那样表现出对运输成本的敏感性。
7 历史、预期、路径依赖和锁定
采用报酬不变假设的传统经济地理学预测经济空间是一个线性、和谐、稳定和均衡的系统。但是,现实中的经济却远非如此。新经济地理学向经济系统中加入报酬递增律,可以更好地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积聚和扩散机理。但是,报酬递增律的引入导致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出现多种均衡状态。如在两区域模型中,我们知道,当运输成本降到足够低时,制造业将在2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中的某个区域形成集聚。由于所讨论的2个区域的一切外部条件都完全相同,因此,集聚具体在哪个区域发生,却不是事先能够确定的。这时候,历史偶然因素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亚瑟(arthur)在讨论厂商的区位决策时注意到的,在存在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的情况下,如果第一家厂商纯粹出于地理偏好来选择生产区位,则第二家厂商的区位决策不仅仅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与第一家厂商为邻而获得的益处亦不能从后者的考虑之中排除。以后的厂商关于生产的区位决策过程亦大抵如此。因此,某个区位碰巧在早期比其它区位吸引了更多的厂商,它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厂商。亚瑟的研究表明,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亦遵循路径依赖原理: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一旦经济活动随机选择一个特定的路径,除非发生大的反方向扰动,这一选择可能将被锁定,经济将继续保持在先前的路径上运行[45]。换言之,一旦有外部冲击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之间造成任何微小差异,这种差异都将因循环累积的正反馈机制而放大。
既然历史偶然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经济活动在2个事先完全相同的区域中的分布,因此,即使并不发生实际的外部冲击,单是经济成分的个人预期也足以构成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第一驱动力”。换言之,给定累积循环因果效应的存在,众多微观经济分子的共同预期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任何短期冲击或预期变化都会有其长期后果。但是,克鲁格曼指出,相对而言,历史事件和预期变化对于大尺度的“核心—周边”演进问题(如美国“阳光带”的演化)至多有一些助长作用,因为资本和劳动在大尺度的空间范围的流动实在比较缓慢;对于较小尺度的空间经济演化(如单个城市或大一点的区域的兴衰)、历史事件和预期变化的确可以对其产生重要影响[44]。
8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缺陷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论、方法和工具。但是,就像所有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发展一样,新经济地理学在理论及其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关的评论文章对新经济地理学本身的缺陷从多种视角展开了批判,地理学界对它的抨击则尤为激烈。有些观点表现出独立的学术研判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些观点或流于人云亦云,或表达的主观判断多于客观论证。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2002年4月,顾朝林等[23] 在《地理科学》上曾撰写《“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一文,展望“西方经济学与地理学融合的新趋向”;可是,到了2002年8月(仅仅过了4个月),同样的作者又在《地理学报》上纵论“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24]。流行的对新经济地理学缺陷的批判概括起来主要有:
新经济地理学用高深数学所建立的模型,不过是地理学家多年前就已有意识地抛弃了的分析方法,它所得出的结论并无特别的新意,经验应用更是奇缺[22]。
“新经济地理学”在经验上的洞察力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做出比十几年前就出现的经济地理学更详细和全面的工作;同时,支撑“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及认识论基础不足。这表现在:①就区域集聚而言,经济学家很难做出超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就;②就报酬递增与空间集聚而言,“新经济地理学”没有意识到技术对经济过程的重要性;③就“新经济地理学”空间集聚的方法而言,也存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④从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看,“新经济地理学”模糊了许多经济学、地理学概念;⑤就“新经济地理学”本身而言,区域的概念也存在着问题[23]。
上述批判是否全都切中了新经济地理学的“要脉”,尚有待实践检验。不过,在未见石祖葆[22] 和顾朝林等[24] 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根本假设及其方法论做深入解剖的情况下,听到“新经济地理学结论并无特别的新意”和“就区域集聚而言,经济学家很难做出超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就”的断言,不免让人感到有失严肃和严谨。新经济地理学的新意并不在于它对集聚现象的描述,而在于它在新的假设下对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的深度揭示。揭示集聚经济源于报酬递增以及产业集聚随运输成本非线性变化乃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根本创新之所在,它突破了以往的“集聚经济导致集聚”的循环论证。此外,对经济地理问题的科学探索并不非得要求在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之间分一个上下高低;而说“新经济地理学家的视野狭窄,与传统经济地理学家之间缺乏交流”[22] 就更是脱不去主观偏颇之嫌了。至于新经济地理学为何不将技术创新和扩散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克鲁格曼其实早有解释。“新经济地理学”在成型之初,已经预见到需要就实证检验做大量的研究。一些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如蒲格(puga)[46]、戴维斯(davis)、魏恩斯坦(weinstein)[47]、亨德森(henderson)[48]、汉森(hanson)[49~51] 等其实早就进行过大量的实证,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对实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被联合国、世界银行、wto以及各国政府广泛用于指导贸易和发展政策与实践。因此,说新经济地理学“过于偏重数学模型”、“缺乏经验研究的证实”以及“理论与政策实践相关性弱”[22],无异于对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视而不见。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领域是严格意义上的理论。他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部分需要彻底变革。古典经济学家的最重要和最著名的论点要么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要么只有在经过重大的修正和补充后才能成立。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奥地利学派和历史学派观点一致。但是,关于缺陷的最终原因,两派观点有根本的分歧,并因而展开了关于方法的激烈争论。
历史学派相信古典经济学的错误的最终源泉是错误的研究方法,即几乎完全抽象—演绎的方法,而在他们看来,政治经济学应该仅仅——或者至少主要是——归纳的。为了完成经济学的必要的变革,我们必须改变研究方法;我们必须放弃抽象而是专注于收集经验材料——专心致志于历史和统计。
奥地利则相反,他们认为古典经济学家的错误仅仅是经济学的年轻时代的普通缺陷。政治经济学是最年轻的学科之一,而在古典经济学时代它还要年轻,虽然它被过早地赋予了“古典”的名称,它其实只是个新生的胚胎科学。其它任何科学都没有一下子被全部发现,即使最伟大的天才也做不到;因此政治经济学也没有全部被发现——甚至古典学派也没有做到——也就不奇怪了。他们的最大缺陷在于他们是先驱者;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是后继者。我们比先驱者们多掌握一个世纪的研究成果,我们不必采用不同的方法,为只需干得更好。历史学派主张理论应有尽可能多的经验材料的支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他们赋予收集工作异常的重要性并且希望完全摆脱抽象概括或者至少将其置于后台却是错误的。没有概括就没有科学。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大量著作是关于这个方法之争的(1),其中Menger的《社会科学方法论》(UntersuchungenuberdieMethodederSozialwissenschaften)对于所涉及的问题的处理最为深刻和全面。这里应当指出,Menger提倡的“精确”——我更愿意称之为“隔离”——方法,与“经验—实在”方法一样,绝不是纯粹思辩的或者非经验的,而是相反,全部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但是,虽然方法之争是引起世人对奥地利学派关注的主要原因,可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个无关紧要的插曲。对于他们而言,重要的是改革实证理论。他们就像在前线一手持犁一手持剑的农民一样,仅仅是由于他们的和平又有成效的劳动受到历史学派的抨击的干扰,他们才几乎是被迫地花费部分时间和精力捍卫其立场并且解决强加于他们的方法问题。
那么,奥地利学派在实证理论领域中提出了什么新主张呢?
他们的研究的与众不同之处从价值论开始,其核心是著名的最终效用论。这个理论可以被浓缩为三个极其简单的命题。物品的价值是只有由拥有这些物品才能满足的需求的重要程度衡量的。哪个满足是取决于某个物品的可以非常简单而且准确地通过考察不拥有该物品时哪个愿望将得不到满足而确定。此外,显然,被物品决定的满足不是物品实际用于的满足,而是个人的全部财产能够购买的所有满足中最不重要的那个。为什么?因为,根据实际生活中非常简单而且确凿无疑的审慎考虑,我们总是把财产的损失对我们的境况造成的损失转移到最不敏感的地方。如果我们损失的是用于满足较重要的需求的财产,我们不会牺牲满足这个需求,而只是牺牲其它满足较小需求的财产来弥补损失了的财产。因此,损失就落到较小的效用上,或者说——由于我们自然会牺牲所有的满足中最不重要的那个——落到“最终效用”上。假设一个农民有三袋谷物:第一袋,A,是用于维持生计的;第二袋,B,是种子;第三袋,C,是增肥家禽的。假设第一袋A被烧毁了。该农民会因此挨饿吗?当然不会。那么他会不会不种地了呢?当然不会。他只需把他的损失转移到最无关紧要的地方。他会用C袋的谷物烤面包,不再增肥家禽。因此,真正取决于A袋烧毁与否的是可以替代它的最无关紧要的单位,或者如我们所说的最终效用。
众所周知,奥地利的理论的这条基本原理一些其它经济学家也持有。德国经济学家Gossen在他的1854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宣布了它,但当时它没有受到任何注意(2)。以后,同一条原理几乎同时在三个国家被三位互不相知而且不知道Gossen的经济学家——英国的Jevons(3),奥地利学派的奠基人Menger(4),和瑞士人Walras(5)——发现。一位美国的研究者J.B.Clark教授也非常接近了这个想法(6)。但是我认为奥地利学派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们运用这一基本思想于构造经济学理论。最终效用的想法是专家用于理解经济生活中的最复杂的现象并且解决经济学中最艰难问题的开门咒语。在我看来,奥地利学派的独到的力量和特殊的意义正是在这个方面。
万物都归于此:我们只需在现代国家的高度发达和多样的经济中的复杂现象中辨别出最终效用定律如何起作用就行了。这么做开始会很费力,但却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将依次遇到所有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将以最自然的形式出现,因而最容易解决。我将举几个最重要的情形为例——至少在不深入细节的前提下尽我所能——说明这一点。
最终效用定律的基础,如我们所见,是出于认真细致的考虑作出的物品的特定替代。那些最易于舍弃的物品随时会被用于填补更重要的地方的空缺。在有三袋谷物的农民的情形中,替代行为的因和果是很易于理解的。但是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情况则复杂得多,因为物品的替换在方方面面都超出了同种替换。
第一个复杂之处是交换造成的。如果我仅有的过冬外衣被盗,我当然不会受冻,听任我的健康受损,而是会用原本要花在其它地方的20元再买过冬外衣。当然,然后我会少买相当于20元的其它物品,而且我当然会少买我认为我最用不着的;也就是说其效用——与上个例子一样——最小的;总而言之,我会舍弃最终效用。因此,取决于我是否丢失过冬外衣的其实是最可放弃的满足,在给定的财产和收入条件下,我可能再有20美元时购买的满足;通过交换替代,损失以及取决于它的最终效用被转移到性质可能十分不同的其它满足上。(7)
如果我们仔细地深入考察这个复杂之处,我们就会遇到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给定的物品的市场价格以及各人根据各自的不同需要和偏好对这些物品作出的主观估价,与其财产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这里我只能简单地指出,对这个问题的完全的解决需要细致的研究,这个研究是奥地利学派最先开展的,而且下面我将给出他们得出的结论。根据他们的研究,物品的价格或者“客观价值”是买主和卖主根据最后效用定律作出的对于物品的不同的主观评价的结果,而且,价格与“最后买主”的评价十分接近。众所周知Jevons和Walras也得出了类似的价格定律。但是,他们的表述有严重的缺陷,而奥地利学派最先弥补了这些缺陷。奥地利学派最先找到了摆脱过去的理论——即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中的循环论证。无可置疑,一方面市场上的价格受到买主对物品的评估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同样无可置疑,在许多情况下买主的评估也受到市场状况的影响(例如,我的过冬外衣如果能在市场上用10元买到就比用20元才能买到时的最终效用要小);那些认为供需定律需要更加精确的心理学说明的理论家(8)通常都陷入了循环推理。他们或多或少明确地用个人的评价说明价格,而且反过来,用价格说明个人评价。当然,这样的解决不可能是真正科学的。奥地利学派最先通过上述细致的研究从根本上揭示了实质。(9)
物品的替代性的第二个有意思和困难的复杂之处是由于生产:也就是说只要有充足的时间,需要替代的物品可以被生产出来。正如上述情况中物品是被货币的使用替换的一样,它们也可以直接被生产资料的转化替代。但是,当然用于其它目的的生产资料就少了,而且和以前一样,生产的必然的减少将被转移到那些最易于放弃的被认为最没有价值的那类物品上去。
举Walras的例子(10):如果一个国家发现需要武器捍卫其荣誉或,它就会用原本用于其它不那么重要的物品的铁生产武器。那么,生产武器给该国人民造成的后果就是他们损失了一些最不重要的器具;换句话说,损失落到生产武器所消耗的物质的最小效用或者最终效用上。
这一论点同样导致以某种形式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的最重要的理论原理之一。这条原理就是,那些可以随意地不费力地复制的东西的价值趋向于生产成本。这条原理其实是最终效用定律在给定的实际条件下的特殊情形。“生产成本”不过是物品或者其替代品被生产出来所需的材料的总和。如上所述,物品的价值是由它们的替代品的最终效用决定的,因此,只要替代品可以被随意生产出来,产品的价值就必然与生产材料的最终效用和价值一致,或者如通常所说,与生产成本一致。
关于这种一致性的最终原因,奥地利学派有一个与过去的理论颇不相同的理论。过去的理论把成本当成原因——而且是终及原因——而把产品的价值当成结果来说明成本与价值间的关系;它假定,说明物品的价值这个科学问题只有用作为“价值的最终决定”的成本说明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相反,奥地利学派相信这只是全部说明的一半,而且是比较容易的一半。成本等同于物品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当生产资料(燃料,机器,租金,劳动力)上涨时并且由于此,成本也上涨;当生产资料的价值下降时并且由于此,成本也下降。因此,显然必须首先说明生产资料的价值。有意思的是,当我们细致地贯彻说明时,它总是使我们看到,完成的产品的价值才是起因。这是因为,毫无疑问我们只有当生产资料能够带来有价值的产品时而且正是由于此我们才赋予生产资料较高的估价。因此,因果关系与过去的理论所说的正好相反。过去的理论把产品的价值作为结果加以说明,而把成本——也就是生产资料的价值——作为原因,并且认为不必进一步说明。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发现:第一,生产资料的价值首先需要说明;第二,做出了这一说明而且理清了复杂的关系之网后,人们最终发现生产资料的价值才是结果,而产品的价值才是原因。
我清楚地知道这个论点许多读者初看上去会觉得很奇怪。我在这里无法阐述它甚至无法澄清常见的一些误解。我只提一点。在某些生产资料的真正因果关系出于某种理由显而易见时,过去的理论也承认这条原理;例如,就表现为地租的土地使用的价值而言,AdamSmith指出土地产品的价格并不取决于地租的价格而是相反。同样,没有人会认为铜价昂贵是由于铜矿公司股票价格高昂;而是铜矿及其股票的价值在铜昂贵时也高昂。正如不可能一条河里的水会向山上流而另一条河的水向下流一样,不同种类的生产资料中的因果关系也不会相反。定律对于一切生产资料都是相同的。区别仅仅在于,在某些生产资料的情形中真正的因果关系很容易看出来,而在另一些情形中,由于情况复杂,很难看出来。在那些欺骗性的假象导致相反的说明的情形中也确立定律是奥地利学派的重要贡献之一。
也许这正是最重要的。每个政治经济学家都知道生产成本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起多大的作用——在生产理论中不亚于在价值和价格理论中,在价值和价格理论中又不亚于在分配、租金、资本收益、国际贸易等等的理论中。可以放心地说,我们在说明经济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重要现象时都被迫直接或间接地诉诸生产成本。而这里出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用于说明其它现象的生产成本又在现象体系及其说明中处于什么地位呢?它是不是个所有其余的价值现象都围绕着它转动的固定的绝对的中心点?还是成本也就是生产资料的价值——虽然有种种矛盾的表象——是可变的、是被产品的价值决定的?
这个问题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意义就像托勒密体系与哥白尼体系之争对于天文学的意义一样。每个小孩子都知道太阳和地球在相互转动,但今天人们不必成为天文学家就知道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还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在产品的价值和生产资料的价值之间存在着同样显而易见不容置疑的关系。但是,任何想理解这一关系以及依赖于该关系的无数现象的人都必须知道是产品的价值决定生产资料的价值还是相反。任何想成为经济学家的人都必须首先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迄今为止几乎被普遍采纳的折衷行不通。在科学体系中我们不能一会儿说地球绕太阳转一会儿说太阳绕地球转。因此,任何人要是希望主张生产成本是“价值的最终决定因素”可以继续这么做;但是他会发现这么做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我们将公正地期望他试图说明源头,用他的原理完满一致地说明价值特别是生产资料的价值的现象。也许,如果他认真对待这一任务,他会发现困难重重。如果他自己发现不了这些困难,他也必须至少考虑其它人在同一深度上遇到的困难——他们正是由于这些困难最终转而试图根据相反的原理说明价值现象。无论如何,经济学理论的这一部分今后将得到比从前多得多的细心和深刻的研究,除非我们的科学想接受长期以来十分经常加诸它的污蔑,即它是关于经济事物的喧嚣而不是真正的重要的科学。(11)
成本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其实只是一个更加一般得多的问题——在生产同一个于我们有用的效用中的互有因果关系的物品的价值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的一个具体形式。能够生产一件外衣的材料能够提供的效用显然等同于成品外衣将提供的效用。由此显而易见,通过同一个效用对我们的处境产生影响的一个或者一些物品必然在价值上也处于规则的固定不变的关系。这一规则的关系最早由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用清晰和全面的形式表达;它以前只是在“生产成本”的名义下以非常不令人满意的方式得到过研究。然而,这个普遍的而且重要的命题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有意义的推论,却从来没有在关于成本问题的经济学理论中得到任何关注。很常见,几个物品同时结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效用;例如,纸、笔和墨一起用于写字;针和线用于缝纫;农具、种子、土地和劳动力一起用于粮食生产。Menger把处于这些关系中的物品称为“互补物”(complementarygoods)。这就出现了一个既自然又困难的问题:这里的共同效用如何分配到各个互补要素上?什么定律决定每个要素的比例价值和价格?
这个问题的命运迄今一直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旧的理论根本没有把它当作一般性问题,但却被迫逐个决定潜在地取决于这个问题的许多具体问题。财产的分配的问题特别需要这样的决定。鉴于好几个生产要素——土地,资本,雇佣劳力,以及雇主本人的劳动——合作生产产品,因此各个要素应占价值的多少部分的问题显然是上述一般问题的特殊情形。
那么,这些具体问题是怎么决定的呢?每个要素都由其自身决定,与别的要素无关,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是这样的:如果要说明租金,那么租金就等于支付了生产费用之后给土地剩余的部分,这里的生产成本包括所有其它费用——资本,劳动力和经理人员的利润。这里所有其它因素的作用都被认为是固定的或者已知的,而且土地被当作根据产品数量变化的剩余量撇在一旁。如果随后在另一章里需要确定企业家的利润,那么人们又假定,把所有其它要素支付了以后的剩余就是他的收入。这时候土地的租金又与劳动、资本等等一样被视为固定的了,而企业家的利润则被认为是随着生产量上升或下降的可变量了。资本在第三章以完全一样的方式被研究。Ricardo说,资本家得到的是支付了工资后的剩余。似乎是为了嘲讽所有这些经典教条,最后,MrF.A.Walker先生说劳动者得到的是支付了所有其它要素之后的剩余——面面俱到了。
很容易看出这些陈述是循环论证,也很容易看出它们为什么如此。论者根本就没有以一般的形式表述问题。他们有几个未知量需要确定,他们没有去抓住问题的关键探究普遍原理并且运用原理可以把共同的经济后果分解为组成部分,而是回避基本问题——普遍原理的问题。他们把研究活动割裂开,并且在片面的研究中每次研究某个量时把其它量当成暂时已知的。他们无视这样一个事实:仅仅几页前或几页后他们又把已知的当未知把未知当已知。
古典学派之后是历史学派。如人们经常所见,他们采取可疑的傲慢态度,并且声称他们没能力解决的问题是不可解的。例如,他们认为一般而言不可能说一个雕像的价值有百分之多少来自雕塑者百分之多少来自大理石。
其实,只要正确地表述这个问题,即如果我们希望分离经济的而不是物理的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就可解了。它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合乎理性的企业中都被农业或工业企业家解决了;而理论只要正确地仔细地反映现实就能够发现理论答案。最终效用理论在这方面最为直截了当。这是老调重弹。只要正确地观察每个组成部分的最终效用,或者说每个组成部分的存在或不存在会添加或减少什么效用,只要如此研究下去就自然而然地解决据说不可解的问题。奥地利学派最早作出这方面的努力。Menger和本文作者以TheoriederkomplementarenGuter(互补物品理论)为题讨论了这个问题;Wieser以TheoriederZurechnung(贡献理论)为题讨论了同一个问题。尤其是后者,以令人钦佩的方式表明了应如何提出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Menger在我看来则是兴高采烈地指出解决的方法(12)。
我曾称互补物品定律为成本定律的逆定律。前者澄清了从同时的起因——几个因素产生同一个效用时的同时合作——中产生的价值,而成本定律则说明了从时间和因果关系顺序——从接续的几个因素的因果依赖性——中产生的价值。“通过前者,由协作的要素的相互的价值关系组成的复杂的网的网眼——这么说吧,网眼的长度和宽度——就被澄清了;而通过后者我们澄清了网眼的深度;但是两个过程都符合无所不包的最终效用定律,两个定律都不过是对于特定问题的特定应用。”(13)
做了这些准备之后,奥地利学派最终处理分配问题。这里他们不过是把一般的理论定律应用于一系列特殊的问题,而这些一般定律是通过漫长的但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为人所知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都是生产的互补因素。它们的价格,或者说租金、工资和利率,都由那些决定生产资料的价值的定律和互补物品的定律的结合直接得出。奥地利学派关于这些问题的特定观点我这里就不叙述了。即使我想,我也做不到在这篇文章中对他们的结论给出任何恰当的陈述,更不必说展开了;我将仅限于给出对他们论述的问题以及——如果可能——他们的工作所赖的精神的简要叙述。因此,我将仅仅简要地指出,他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全面的资本理论(14),在其中他们构建了新的工资理论(15),此外还重新解决了企业家利润(16)和租金(17)的问题。借助于最终效用理论,最后提到的那个问题得到了简单容易的解答,它证实了Ricardo的理论的实际结论并且在许多细节上都论证得更加细致了。
当然,决非最终效用定律的所有可能的应用都作出了。说它们刚刚开始更正确。这里我可以顺便提一下,一些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试图将该定律运用于金融领域(18),另一些人则运用于法学的某些困难又深刻的问题(19)。
[NextPage]
最后,与进一步的研究有关的是,人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改进了科学必需的工具以澄清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如经常所见,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在一个看上去极为平常简单的领域作出了极大的改进和更正,而关于这个领域,几个国家的文献——例如英国的文献——很少论及。我指的是经济品(economicgoods)的概念。Menger交给经济科学一个逻辑工具,这就是既简单又富有启发的物品替代(Guterordnungen)的概念(20),这个概念在所有未来的研究中都有用。本文作者特别致力于分析一个似乎最简单但却是最模糊和误用的概念:物品的用途(GebrauchderGuter)的概念(21)。
相反,应用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刚刚开始由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讨论(22)。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他们不知道经济生活的实际需求,更不意味着他们不想把他们的抽象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事实正好相反。但是只有先建好房子才能布置房间,而只要我们仍忙于建立理论的框架,我们就不必投身于同样消耗时间的大量的实际问题。我们对于这些问题有我们的观点,我们讲授它们,但我们目前所写的文章几乎全部都是关于理论问题的,因为这些问题不仅是基本问题,而且历史学派对他们的长期无视还必须得到弥补。
那么,说这许多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一些人谈论关于商品、价值、成本、资本和其它问题对于经济科学本身有意味着什么呢?到底有没有意义呢?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由于我本人属于被讨论的这群人,我感到有些尴尬。因此,我必须限于陈述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作为整体是什么样的人,正在试图做什么;而其它人可以判断他们是否成功。
他们苦苦追求的是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复兴。旧的古典理论,虽然在当时很值得景仰,却只是一些相互间关系不明确的而且与人类科学的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的一些片段认识。我们的知识最多只能是修补,而且永远将是如此。但就古典理论而言这个特征尤为显著。先辈天才的洞察使他们发现了纷杂的经济现象中的一些规律,而且,虽然困难重重,他们也试图理解这些规律。而且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地从表面深入到了原理中。但在某个深度之外,他们无一例外地迷失了方向。无疑,古典经济学家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所有的说明必须被追溯到哪一点——人们对其自身利益的关注,这种关注并没有受到利它动机的干扰,仍然是所有经济行动的最终的驱动力量。但是由于说明的中间项——人们在确定产品的价格、工资、租金等等时的实际行为应该与对效用的关注的基本动机正是通过这一中间项联系起来——的某个状况,这个中间项一直是错误的。这个状况是这样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人只和物品打交道;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我们必须与物品还有我们——通过交换、合作等等方式——获得我们所使用的物品的人。当我们成功地表明我们的处境与物质产品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我们对待我们的处境的态度要求我们如何对待这些物质产品时,与世隔绝的人的经济就得到说明了。而为了说明现代经济,显然需要两个过程:第一,和与世隔绝的人经济的情形一样,我们必须理解我们的利益与外在物品的关系;第二,我们必须试图理解当我们的利益与其它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时我们据以追求我们的利益的定律。
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这第二个过程不复杂——古典经济学家也不会。但是他们严重低估了第一个过程的困难。他们认为人与外部物品的关系没有什么需要说明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没有什么需要决定的。人们需要物品满足其欲望;人们想得到物品,并且根据他们的效用赋予其不同的使用价值。这就是古典经济学家关于人与物品的关系所知道的和教导的。尽管交换价值从AdamSmith到Macvane先生的时代一直被广泛地讨论和说明,但人们通常不考虑使用价值,而且经常还说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无关。
但事实是人与物品的关系决不是这么简单和单一。最终效用的现论在生产成本、互补物品等方面的应用表明我们的境况与物品的关系可能有无穷的方面,而所有这些方面都对于我们是否用该物品交换其它物品有影响。古典理论的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缺陷正在这里;它试图表明我们在与其它人的关系中如何追求我们的物质利益,但它却未能彻底地理解利益概念本身。自然这些说明的尝试都是不连贯的。说明的两个过程必须像机器的两个齿轮一样匹配。但是,由于古典经济学家对第一个齿轮的形状和嵌齿应该是怎样一无所知,他们当然无法正确地构造第二个齿轮。因此,在一定的深度以外,他们的说明就都成为一些陈辞滥调了,而且这些说明在其推广中是错误的。
这就是理论的复兴的必然的出发点,而且由于Jevons及其追随者以及奥地利学派的努力,复兴已经开始了。对于一切复杂的经济学说明必然最终导致的经济学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那部分,我们必须用真正的科学研究取代不够专业的只言片语。如果我们想正确地理解发达的经济秩序的全貌,我们必须细致地研究局部。这是一切科学都或迟或早达到的转折点。我们开始时毫无例外地总是考察最重要的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忽略细微的日常现象。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宏观世界的复杂和不解之谜在最小的显然也是最简单的要素上以更加奇特的方式发生——这时我们明白我们必须在对微观世界的研究中发现理解宏观想象的钥匙。物理学家最早研究天体的运动;今天他们却最多地致力于分子和原子理论,而且我们现在在自然科学中最寄希望于化学的细节带来通向对于整个科学的最终理解的重要进展。在有机世界中,最高度发达的最庞大的有机体一度引起人们的最大兴趣。今天,人们感兴趣的是最简单的微生物。我们研究细胞和阿米巴虫的结构,到处寻找细菌。我确信在经济学理论中也是如此。最终效用理论的意义不在于它比众多的其它的早期的价值理论更加正确,而在于它标志着对经济现象科学中的那个关键的转折点的逼近。它表明了在表面上看来简单的人与外在物品的关系中存在极为复杂的关系;这些复杂的关系背后存在不变的定律,发现这些定律需要研究者付出心血;但在发现过程中,对人在与它人的经济关系中的行为的研究也就大部分完成了。屋里点亮的蜡烛照亮了屋外。
当然,对于许多自称为政治经济学家的人来说,发现在他们一直辛勤耕耘的领域之外要增加一个新的领域——一个广阔的而且需要大量劳动的领域——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吃惊、不便和不快。一直以来用“供应和需求”或者“成本”的陈词滥调说明价格现象多么方便啊!现在,突然间,这些支柱倒塌了,我们被迫大大深化基础,而这需要大量艰苦的劳动。
不论是否不便,我们的唯一选择是做那些前辈们忽略了的工作。古典经济学家们的熟视无睹是情有可原的。在他们那个时代,一切都是新的和未被发现的,随便在哪里做科学研究都会带来丰硕的结果。但现在不同了。首先,我们是后来者而不是先驱者,我们没有先驱者的优势:要求更高了。如果我们不想继续落后于其它科学,我们也必须在我们的学科中引进我们现在还不具备的严格的规范。我们千万不可洋洋得意。当然,每门科学中随时都可能有错误和遗漏发生;但是我们的“体系”仍然充斥着陈腐的肤浅的错误,这类错误随处可见是一门科学处于原始阶段的确凿标志。我们的研究在触及实质之前就迷失在烟雾之中;我们的研究在遇到困难时立即变得空洞无物;最重要的问题甚至还没有被表述;我们毫不掩饰地循环论证;不仅在同一体系中,甚至在同一章节中,都有关于同一个问题的相互矛盾的理论;我们被混乱模糊的术语引向显而易见的错误和误解——这一切失误在我们的科学中频繁发生,几乎成了特征了。我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其它科学的遵守严格规范的代表人物怀着遗憾看待许多政治经济学的著名著作,并且否认政治经济学具有真正科学的性质。
这种状况必须而且应该改变。在过去40年间主宰了整个德国的历史学派在这方面没有做任何事。相反,由于它对“抽象”推理的盲目恐惧以及它的廉价的怀疑——它在经济学的几乎每一个重要方面都宣称问题是“不可解的”而且发现科学定律的努力是毫无希望的——,它一直极大地阻挠了这方面的微薄努力。我并没有忽视他们在在提供经验数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未来将公正地表明他们如何出于片面的热情在一方面做了许多而在另一方面损害了许多。
但是古典学派和历史学派忽略了的奥地利学派今天正在努力完成。他们在战斗中并不孤立。在英国,自从Jevons以来,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同事和追随者正在进行他开创的与奥地利学派相似的研究;而全世界有很多的研究者由于受到Jevons和奥地利学派的激励,最近都接受了新思想。荷兰文的文献几乎完全是这类研究;它们在法国、丹麦和瑞典也开始为人接受。他们在意大利和美国的文献中逐日传播;甚至在历史学派的老巢德国,新思想一寸一寸地在与历史学派的抵抗斗争中夺取着阵地,现在已经占据了强大又有影响的地位。
难道这个有如此的吸引力的趋势只是个错误吗?难道它不是来源于经济学的需要并且满足了这个需要吗?这个需要长期被错误的方法压制,但最终人们依然感觉得到——这就是对真正的科学深度的需要。
NOTES:
1.Menger,UntersuchungenuberdieMethodederSozialwissenschaften,1883;DieIrrthumerdesHistorismusinderdeutschenNationaokonomie,1884;GrundzugeeinerClassificationderWirtschaftswissenschaften,inConrad''''sJahrbuhfurNationalokonomieundStatistik,N.F.,vol.xix,1889;Sax,DasWesenunddieAufgabederNationalokonomie,1884;Philippovich,UeberAufgabeundMethodederpolitischenOekonomie,1886;Bohm-Bawerk,GrundzugederTheoriedeswirschaftlichenGuterwerths,inConrad''''sJahrbuch,N.F.,vol.xiii,1886,pp.480,etseq.;reviewofBrentano''''sClassischeNationalokonomieintheGottingerGelehrtenAnzeigen,1-6,1889;reviewofSchmoller''''sLitteraturgeschichteinConrad''''sJahrbuch,N.F.,vol.xx,translatedinAnnalsoftheAmericanAcademy,vol.1,no.2,October1890.
2.EntwickelungderGosetzedesmenschlichenVerkehrs.
3.TheoryofPoliticalEconomy,1871,2nd,ed.,1879.
4.GrundsatzederVolkswirthschafslehre,1871.
5.Elementsd''''EconomiePolitiquePure,1874.
6."Philosophyofvalue"intheNewEnglander,July,1881.ProfessorClarkwasnotthenfamiliar,ashetellsme,withtheworksofJevonsandMenger.
7.Bohm-Bawerk,Grundzuge,pp.38and49;Wieser,DerNaturlicheWerth,1889,pp.46etseq.
8.AsforexampleinGermany,thehighestauthorityonthetheoryofprice,Hermann;cf.Bohm-Bawerk,Grundzuge,pp.516,527.
9.Austrianliteratureonthesubjectofprice;Menger,GrundsatzedeVolkswirtschaftslehre,p.142,etseq.,Bohm-Bawerk,GrunzugederTheoriedeswirschaftlichenGuterwerths,PartII,Conrad''''sJahrbuch,N.F.,vol.xiii,p.477etseq.,andonthepointtoucheduponinthetext,especially,p.516;Wieser,Der
naturlicheWerth,pp.37etseq.;Sax,GrundlegungdertheoretischenStaatswirtschaft,1887,pp.276etseq.,Zucherkandl,ZurTheoriedesPreises,1889.IwillnotlosethisopportunitytorefertotheexcellentaccountgivenbyDrJames
Bonar,someyearsago,oftheAustrialeconomistsandtheirviewsofvaluein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Oct.1888.
10.DerNaturlicheWerth,p.170
11.Austrianliteratureontherelationofcostandvalue;Menger,Grundsatze,pp.123etseq.;Weiser,UeberdenUrsprungunddieHauptgesetzedeswirtschaftlichenWerthes,1884,pp.139etseq.;DernaturlicheWerth,pp.164etseq.;Bohm-Bawerk,
Grundsuge,pp.61etseq.,534etseq.;PositiveTheoriedesKapitals,1889,pp.189etseq.,234etseq.
12.Menger,Grundstze,pp.138etseq.Bohm-Bawerk,Grundzuge,PartI,pp.56etseq.,PositiveTheorie,pp.178etseq.;Wieser,DernaturlicheWerth,pp.67etseq.
13.Bohm-Bawerk,PositiveTheorie,p.201.
14.Bohm-Bawerk,KapitalundKapitalzins:I.GeschichteundKritikderKapitalisinstheorien,1884.[TranslatedintoEnglish,withaprefacebyW.Smart,1890]II.PositiveTheoriedesKapitales,1889;differingfromtheolderteachingofMenger''''sGrundsatze,pp.143etseq.
15.Bohm-Bawerk,PositiveTheorie,passim,andpp.450-452.
16.Mataja,DerUnternehmergewinn,1884;Gross,DieLehrevomUnternehmergewinn,1884.
17.Menger,Grundsatze,pp.133etseq.;Wieser,DernaturlichteWerth,pp.112etseq.;Bohm-Bawerk,PositiveTheorie,pp.380etseq.
18.RobertMeyer,DiePrincipiendergerechtenBesteuerung,1884;Sax,Grundlegung,1887;Wieser,DernaturlicheWerth,pp.209etseq.
19.Mataja,DasRechtdesSchadenersatzes,1888;Seidler,"DieGeldstrafevomvolkswirtschaftlichenundsozialpolitischenGesichtspunkt"Conrad''''sJahrbuch,N.F.,vol.xx,1890.
1.1.1传统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目前,物流经济地理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分为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演示教学法。这里主要分析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中的现状。讨论教学法是广大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一般来说,教师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得到较好的答案,最后教师要对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评价。案例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法之一,也是目前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认为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达到固定所学知识点,学会思考,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去,从而达到在既掌握知识要求也掌握技能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有的老师也会使用小案例或者小故事进行本章节教学的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安排方式。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老师教学水平的要求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要求都更高。物流经济地理对于案例的选择和应用相对于其他物流类专业课程来说难度更大一些。该课程案例的特点是对学生来说比较“空”,不像采购实务课程,案例很实际,不管是角色扮演还是案例使用设计本身内容都很丰富。让刚接触该课程的高职学生分析一个地区物流布局的成败,难度相当大。此情况下,这些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在物流经济地理课程实际教学中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出现课堂上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讨论问题或者案例不能积极响应,最后学生讨论沦为教师自问自答或者完全是教师一个人把案例分析讲解一遍的尴尬局面。
1.1.2形成原因分析
(1)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高。
首先,学生对该课程存在错误理解。很多学生心里对学习这门课程有疑问,他们觉得学物流,就是学习仓储与配送、学习采购、学习供应链、学习运输管理等等,学经济地理,以后出去干什么工作都用不到。而且作者所教授的该课程实际课程教学只有2学分,在学生看来就是来混混日子,混混学分的。其次,学生学习基础的缺失。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的,有部分学生在高中后期的学习中根本就不接触到地理课程,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也早就记忆不清。相对应的,我们的物流经济地理专业理论的体系还为完全形成,前置的课程几乎没有,使得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时候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讨论问题不知道怎么讨论,也没有任何想法和见解,于是不如不讨论,听老师讲。第三,是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本身的特点与教师教法不当造成的。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该课程教材乍一看觉得绝大部分只是识记性的知识点,因此学生拿到书翻翻,觉得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考试过关,还有的学生看到农产品产地,各种公路路线这么复杂一张地图,就觉得这课程没法学习,再加上教师念经式教学,学生当然没兴趣。当然,还有少部分学生出于众心理,看别人不发言,虽然自己有想法也不好意思站出来表达,这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区别对待。
(2)所学知识陈旧,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
现有的专业课程普遍存在内容陈旧,与社会实际脱节严重的现象。物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有新生的事物出现,供应链金融(电商供应链金融)、冷链物流、港口物流等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开设。有的学校没有很好地把握课程开设的时机,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与教师的教学难度进一步加大。就教材本身而言,许多知识和方法是已经淘汰了的,有的区域划分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在教材中还在继续使用,学生觉得学得再好也没用,都是过时的知识,使得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难度加大,对学生培养极为不利。
1.2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是很差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该课程本身的校内实践性不像其他物流专业课程那么强,校外实践教学难度极大。例如,现代物流基础课程,该课程为我系所有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学习人数多,学分大,投入实训设施设备利用率也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较好。再如,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不管是3D仿真还是仓储设备实训室,基本都是高职院校必备的实训实验室,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起到一定的效果。在后续的毕业实践环节,许多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都要在仓储或配送部门进行轮岗,进一步加深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反观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仅仅是物流专业开设,并且是小学分课程,有限的课时中实践环节的安排就更少,投入后的设备使用率很低,因此,有的学校并不愿意进行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再者,就算学校愿意投入,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实验实训设备极少也是存在的问题。在毕业实践的环节中同样面临该问题,给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2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模式改革实例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和教学资源条件下上好物流经济地理课,作者在多年教学摸索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先总结如下:
2.1课堂教学的改革
鉴于物流经理地理课程的如上特点,作者最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教学中来,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要想做到这一点,作者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举例说明如下:
2.1.1上好第一节课
有的老师认为第一节课有什么难的,无非就是概述部分,一些简单的理论与知识点,照本宣科就可以,作者认为不然。如上文所述,学生对于本课程存在错误的认识,因此,上好第一节课对于后续的课程教学至关重要。第一节课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学生心里的疑惑,所以第一节课应该安排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认知内容,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学本课程,可以做什么,将来有什么用处,本课程应该怎么学,考核要注意的要点等。
2.1.2教师“教中学”,学生“学中教”教学实例
与传统的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不同,在考虑物流经济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学时很重要。因此,不要在上新课的时候提出案例让学生现场讨论,一是可能出现上述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二是学生从看案例到思考再到得出结论所花的时间不短。一般作者是采取在上节课结束之前,按照第一次课进行的分组发放讨论计划或者下次课要用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式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请各小组代表给出本组的结论,然后小组互评,有不同意见的当然也可以辩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起引导和控制作用,并且做最后的点评,这样可大大节约课时,比当堂现场出题现场讨论达成的最终效果要好得多,当然一些引导小案例不在此列。充分备课,做好教材的整合工作对于上好这门课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做到上好第一节课后,作者将所用教材一共12章节打碎融合成8个模块进行授课,除去第一次课和一些最最基础的识记性知识外,前置课程学过的知识点,不要浪费时间多次重复,例如:运输的公、铁、水、航空、管道五种方式的优缺点之类的知识点,都可以直接点出请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把有限的课时放到课程的重点上来。在这8个模块的学习中,安排一次“课堂小老师”,不要认为只有小学生才喜欢当“小老师”,事实证明大学生也是一样的。近三年来,作者都是在讲到国际物流经济地理模块的时候,请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可以参考教材与老师平时讲课的内容,自己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国家,向同学们传授该国的物流经济地理知识,这也是作为一个课程项目布置给学生的形成性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证明,该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自己的同学站在讲台上讲课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听课的同学要给演讲的同学评分因此注意力集中程度大大提高,台上讲的同学不但准备的时候要参阅教材,回忆老师授课内容,还要对自己选取国家做非常详细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在讲的过程中,对自己又是从知识点到综合能力的一大提高,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平时没有发现的闪光点,学习从学生的角度看同一事物,是一个“多赢”的教学过程,老师教得高兴,学生评得认真。因为课时有限,没有能够上台讲的同学,课后把PPT和讲稿交上来,也作为考核依据。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正在摸索的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总之,本课程要想教好,老师就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动力。
2.2课程考核的改革
在课程考核方面同样也是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要考量。我首先把学生粗略地划分为“会学习”和“不会学习”两种。“会学习”指的是背书功夫一流的学生,这种学生其实很认真,但是他们认为到期末把书背背就可以得高分,平时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就受到了影响。另一种是“不会学习”的,这类学生,一背书就头疼,但实际动手能力非常强,在其他操作课程上表现非常好,他们认为即便再认真也记不住,反正考不好,所以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于是,在课程考核方面我采取了课堂讨论发言、课程小论文、课堂小老师以及课后大作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每种占据形成性考核的一部分,最后形成该同学的课程成绩。这样一来,“会学习”的同学知道,不是死读书就可以得高分,“不会学习”的同学也认识到背书不是强项不一定得低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3课程实践的改革
在课程实践的改革上,其实笔者还有很多困惑。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究竟该如何进行课内和课外的课程实践是我们一直在学习摸索的问题。笔者也学习了一些这方面专家的文章,一些专家提到建立一体化教室引进相关软件,这一点目前我们暂时不具备条件。因此,在课程内部我采取的是课程大作业与课堂小老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既进行了理论教学,又提高了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实践能力,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外实践方面,该课程我们是安排在每年下半年,目前只能采用在国庆放假期间,布置学生用物流经济地理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并写成体会,促进他们把课堂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当然,现在正在与企业进行对接,争取在毕业实践和课内企业实践的环节能插入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实践内容,以后还将继续探索其他的途径,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学习环境。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沿海部分地区的土地成本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外发达国家。而2008年新《劳动法》的实施、2009年以来通货膨胀造成的生活成本上升,沿海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使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事实上,我国沿海地区大量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已经或正在向我国内地以及越南等周边国家转移(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2010)。
国内外对国际产业转移有大量的研究,主要理论包括:一是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催生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供给短缺、劳动力成本显著攀升,因此在降低成本的利益刺激下这些产业被转移到劳动力要素更为充足的发展国家;二是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论,提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从本国(投资国)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依次进行,而不是从本国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三是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一个产品从诞生到衰退主要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生产三个阶段,为了规避自身在某些产品生产上的比较劣势而向国外进行投资并转移(江霈,2009)。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与上述理论相比,首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所分析的区域不局限于国家层面,可以应用于分析不同层次区域单位的产业转移问题。其次,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从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出发,最后得出一般均衡的结果,应用严密的数理逻辑,更适于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国内对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大多以制造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这不符合目前制造业只是部分转移,而且一些产业仍然在向沿海地区集聚的现状。 本文将对不同产业不同发展路径进行理论分析。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主要解释了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区域间经济不平衡的原因。新经济地理学首次从微观层面上严格地证明了空间里经济活动的不平衡分布是一般均衡的结果。与主流经济学不同,新经济地理学假设企业内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经济活动存在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交易发生所需要的信息费用、运输费用和各种税负等费用的总和。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权衡企业内部规模报酬递增和交易成本做出区位选择。本文将推动经济活动集聚的力量称之为向心力,推动经济活动扩散的力量称之为离心力。
(一)向心力(集聚力)
图1中的λ代表其中一个地区制造业所占比例,τ代表两个地区间的交易成本,τb是突破点,当交易成本低于τb所有制造业就会集中到一个地区,称之为核心地区,相应地,另外一个地区则称之为边缘地区。τs为维持点,当交易成本高于τs制造业将对称分布在两个地区。当交易成本位于突破点和维持点之间时,这两种均衡状态都有可能出现。
克鲁格曼的边缘核心模型解释了经济集聚出现的原因。集聚的力量主要来自本地市场效用,由于厂商生产技术规模报酬递增,因此厂商产销量越大,其利润越高,于是厂商一般倾向在产品需求量大的地方建厂。随着交易成本的下降,一般分散的对称空间结构不再稳定,当交易成本低于τb时,经济的空间结构将转变为不对称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地区一旦出现,由于核心地区相对较高的实际工资,将吸引熟练工人不断向核心地区流动,而工人的增加又增加了核心地区的本地消费,这进一步增强了核心地区的集聚力。而由于工人数量的增加扩大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促使更多的厂商在核心地区建厂,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实际工资,因此集聚由滚雪球效应推动,一旦启动就会产生持续加强的作用。如图1所示,最终所有的产业将集聚到一个地区。
在克鲁格曼模型中假设熟练工人是可以在不同地区间流动的,但事实上与工作相关的工人移动比例相当低,因此有必要解释在工人低流动性的条件下集聚出现的原因。其次它忽略了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的销售要占到企业销售的较大比例。维纳布尔斯(1996)的中间产品模型证明即使在没有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下,CP结构同样会出现。假设某一地区集中了许多生产最终产品的厂商,则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将吸引中间产品的生产者,转而中间产品将以较低的价格在核心地区提供,这又吸引更多的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向核心地区流动。由于工人不流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增长,将造成工人工资的上涨,这又使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经济集聚。
(二)离心力(扩散力)
在集聚力量产生的同时离散的力量也在增长,新的厂商在核心地区建厂,将压缩已有厂商的市场份额,导致利润下降。而且产品差异越小,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激烈。当工人不能流动,新厂商的出现不仅仅挤压了已有厂商的市场份额,由于劳动力市场供给不变,而需求不断增加,这推动劳动力成本增加,同样降低了厂商的利润,将其称之为市场挤出效应。由于克鲁格曼模型严格的约束条件还有许多影响集聚的因素被忽略,本文主要讨论如下因素:
1.农业部门存在交易费用。在经济在核心地区集聚后,工业品的交易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工业产品价格指数几乎相等,而核心地区要从边缘地区进口大量的农产品,如果农产品交易费用不变,则相对于边缘地区,核心地区的实际工资更低,工人可能向边缘地区迁移,又由于边缘地区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厂商将向边缘地区流动,核心地区的经济活动向边缘地区扩散。较低的农产品交易费用有利于工业的集聚,当农产品的交易费用很高时能够完全阻止工业的集聚。
2.由于经济活动集聚而产生的堵车成本。居住在城市(核心地区)中的工人至少要承担两部分的费用: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和租房成本,两者总称为城市成本。随着经济的集聚,工人数量的增加,城市成本必将增加,这将减少工人的实际工资,同时增加厂商的生产成本减少其利润,随着交易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厂商将选择劳动力成本低廉的边缘地区,工人也将选择城市成本较低的边缘地区,经济的空间结构将由边缘核心结构转变为对称结构。总之,总体经济结构不仅受到地区间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各地区内部成本变化的作用。
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
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产业集聚和产业发散的过程都是产业转移的过程。但是在经济地理学中,只区分了以农业为代表的规模报酬不变的传统部门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规模报酬递增的现代部门,因此经济活动的集聚与发散都是以制造业整体作为分析对象。然而,现代制造业内部的不同产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产业分梯次转移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对制造业转移的区域因素和制造业分梯次转移的产业因素分开分析:
(一)推动产业转移的区域因素
1.如克鲁格曼核心边缘模型所述,本地市场规模是影响企业选址的重要因素,一般厂商都倾向于在本地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建厂,所以在形成核心边缘模型时,厂商会选择从本地市场规模较小的地区搬迁到本地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此时的产业转移是产业集聚的过程。
2.当区域间的交易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区域间才会发生贸易。一个地区外部市场通达性对该地区制造业发展的作用与该地区的本地市场规模相关。对一个本地市场较小的地区,较高外部市场通达性会使其制造业向本地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转移。而对一个本地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较高的外部市场通达性会促进该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3.在一个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初期,制造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服务业也促进制造业的发展。随着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双方就会在劳动力和土地要素上形成竞争关系,由于服务业较高的交易费用,将迫使制造业向其他地区转移。
4.区域内部成本中的影响工人流动的上下班费用和房租成本单独就可以迫使核心地区的产业向边缘地区转移,较高的区域内部成本是产业从核心地区向边缘地区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推动产业分梯次转移的产业因素
1.不同产业有不同的生产技术、不同的劳动生产率,这种差异造成不同产业出现集聚和发散的条件不同。由于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同一地区,在土地要素供给给定的条件下,有理由相信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能出更高的价格,因此土地将分配给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一般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可以付给工人较高的工资,在劳动力有限的条件下,生产效率低的产业将难以招到工人。因此那些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可能选择转移到劳动成本低、土地价格低的边缘地区。因此,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区域一体化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低的产业会在生产效率高的产业之前发散。
2.不同产业有不同的运输成本。不同产品有着不同运输方式,运输方式的变革对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影响。一次运输方式的变革,可能只对部分产品的运输费用产生影响。随着运输方式的变革,那些早已集聚且运输成本下降更快的产业可能率先发散。服务业可以理解为交易费用很高的产业,虽然发达的核心地区集聚了大量的服务业,但这些产业由于技术含量低而不会发散。
3.不同产业有不同的规模报酬率。规模报酬递增是新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假设之一,事实上绝大多数工业都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率可以通过生产中固定成本的大小来衡量的,其固定成本越高,则规模报酬率越大。比如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过高的固定成本,只有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才能盈利,因此倾向在市场潜力高的核心地区建厂,更容易集聚在一个地区,而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投入较少,固定成本相对较小,因此通常率先发散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4.不同产业有不同市场规模。市场规模较大的产业,企业为扩大市场,在规模报酬有限和跨区域运输费用较高的条件下,一般会选择在其他市场潜力较大的地方选择建立新厂。对产品较大的需求量,使得产品无法在少数几个地方的工厂生产,使得市场规模较大的产业先于产品需求较小的产业转移。
结论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指出区域内部成本对于产业移出地关系到其产业升级,对于产业承接地关系到其承接产业的地区竞争力。降低交易成本关系到目前制造业在优势地区的集聚和未来区域差距的逐渐缩小。交易成本的大小和区域间收入差距呈“倒U型”关系,最初随着交易成本的下降,区域差距将不断扩大,我国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的末期,而随着交易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区域收入差距将逐渐缩小。本文指出了交易成本和区域内部成本对产业集聚和扩散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了一个产业的生产效率、交易成本、规模报酬率和市场规模在产业分梯次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2010年政策研究报告之四: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下中国面临的问题和对策[R].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2010
2.江霈.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
3.Pierre-Philippe Combes. Thierry Mayer.Jacques-Fran?ois Thisse:Economic Geography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s and Nation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中图分类号】G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55-01
引言
近几年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学生问这样一个问题:“这门课有学了什么用?”这表明学生的学习具有了更强的目的性和选择性,或者说更强的功利性,如何吸引学生让其目光转移到课程本身成为高质量教学的一个前提。而在一些课程教学中,学生面对传统的理论+案例式教学法很难激发学习的兴趣,课堂效果不好。
1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最早由杜威提出。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获得问题后通过收集信息、归纳整理、分析总结的过程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并通过这种主动的参与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探究式教学法的过程一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其次,学生主动收集问题相关材料;再次,学生分析材料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评价。
由此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重传授,学生强记,机械独立的训练,强调交流、沟通,以讨论式、协作式启发探究为主,重视创造精神的培养;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的师生关系,建立相互平等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的新型师生关系。
2 经济地理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全球化的研究、环境与经济研究、区域发展研究、技术进步空间影响研究。这门学科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身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绝不是通过背诵原理就可以掌握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本身理论性内容较多,如经济活动的区位、跨国公司区位、多部门企业区位。单纯按照课本内容宣讲很枯燥,课本上的案例学生也感受不深,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强。如农业区位论中杜能圈理论,按书中理想化孤立国图形进行讲解,学生最后只是死记硬背从自由式农业圈到畜牧业圈的六个圈层结构,并没有兴趣了解其成因与蕴含其中的理论原理。
2.1 教学过程
2.1.1 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有没有打算未来成为一名市长的?如果成为了市长,给你一片广阔的土地,你打算如何建设?在封建社会当市长和现代社会当市长有什么不同呢?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激发兴趣并参与进来。
2.1.2 布置问题;学校外有一个古城遗址,上京龙泉府渤海国遗址,大家周末去旅游过没有?渤海国存在时,它的城区分布是什么样的?与中原地区的城市相比有什么区别?现代社会的城区分布又是怎样的?
2.1.3 学生通过图书馆书籍、网上搜寻、周末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相关资料。
2.2 教学效果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意识到获取知识能够加强自己对现实的理解和改变。课堂内外都有很高的讨论热情,这样的情绪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成绩。
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了学生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为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提前打下基础。
2.3 应注意的问题
2.3.1 探究式教学并非万用灵药,应当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探究式教学只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的一些优点,但是也不能忽视其缺点。如大班级授课时探究式教学只能让很少的学生参与进来,反不如启发式教学与案例式学效果好。
2.3.2 问题设置应恰当
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问题的设置应紧贴课程核心,以问题为引一点点接近课程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的。
2.3.3 课下环节可能会失去控制
出于对问题的理解偏差,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可能会偏离预期,导致课堂讨论环节效果大幅度下降。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及时沟通,了解其掌握的内容,随时进行方向的调整与指导。
2.3.4 课堂讨论时间不易掌握,容易耗时过长
学生得热情一旦激发出来很可能出现讨论热烈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又不好压制学生的热情,最后可能出现讨论结束了,教师还没来得及点评就下课的情况。
学校教育的主题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知识更新愈加迅速的今天,后者变得越来越重要。探讨式教学兼顾了二者,是获取知识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应加大课堂中这一教学法的使用。
1 引言
空间经济学(也称新经济地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克鲁格曼等人借助D―S模型创立的新的区域经济学派。其理论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是核心边缘模型的构建,实现了对垄断竞争、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空间集聚的研究,其除了依赖一系列假设条件外,该理论还严重依赖D―S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以农业和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服务业很少触及。但是并非服务业的空间集聚被故意漠视,Krugman、Fujita等人在研究制造等行业集聚的同时,都注意到了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高度集聚。而是目前的模型运用在生产业上存在无法简单套用道格拉斯函数和CES效用函数等一系列工具的困难。而消费业与制造业在生产和消费上较为相似,可以加以应用。
福州市消费业的空间集聚有其自身特点,目前已形成几大城市商业圈,东街口、中亭街、万宝商圈三大消费购物商圈呈“三足鼎立”之势,而三坊七巷被打造成福州市的旅游品牌。福州市消费业的集聚有其内在机制,这就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商业的前后向关联的内在机制,这一内在动力使得福州市的消费业在三大商圈的集聚趋势变得越来越强大。
2 理论分析
2.1 新经济地理学采用的分析工具
2.1.1道格拉斯函数和CES效用函数
新经济地理学的原始工具是D-S模型,而D-S模型首先采用的是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和不变替代弹性函数,分别为:
其中,不变替代效用函数(CES)中指的是第i种工业品的消费数量,对于工业品,这是一个较易量化的指标。
2.1.2规模报酬递增特征的成本函数
核心边缘模型采用的成本函数 使空间经济学能够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分析企业的空间聚集。其中,x对于工业产品来说,是一个较易量化的量。
2.2 核心―边缘模型在消费业分析上实现的可能性
消费业与生产业不同,在生产和消费的性质上类似于制造业,可以运用核心边缘模型在消费者服务业上进行初步的探索。
首先,消费者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所以能够借助CES效用函数形式和道格拉斯函数形式对消费者的效用进行分析。与生产业不同,消费业的服务对象仍然是消费者,这与制造业相类似,同样我们可以假设消费者具有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而恰恰是CES效用函数指的是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而使得生产业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上的应用受到了阻碍。而消费者服务业面对的服务对象仍然是消费者,在将其产品进行量化的基础上,仍可以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和CES效用函数的分析工具进行分析。
所以在函数 和 中,U表示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可表示为消费者对消费业产品的消费。
其次,针对于消费者服务业的服务产品进行量化的困难,暂时可以采用抽象的一个统一标准对该产品进行量化。
再次,针对消费业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同步性这一特征,消费业的核心边缘模型在处理运输成本之时,需采用FOB的定价方法。制造业的核心边缘模型中采用萨缪尔森的冰山运输成本的形式,运用CIF的定价方法将运输费用内化到产品价格中去,由于消费者服务业产品的消费和生产的同步性,消费者要自费到服务企业所在地进行消费,采用FOB的定价方法更为合理,比如对旅游业产品的消费,消费者必须自行到旅游地。
2.3 消费业的核心――边缘模型
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消费产品的效用函数为不变替代弹性函数形式,分别为:
其中,U表示消费者的总效用, 表示消费者对消费产品的消费,A表示消费者对其他部门产品的消费, 是对第i种消费产品的消费,n表示有n种消费产品,ρ表示消费的多样性偏好。
生产x单位的第i种消费产品所需劳动L为: 。在交换消费业的产品在区域间交换用冰山交易成本的方式处理,其他部门的产品交易无成本。
在垄断竞争下,j地区企业i的定价为 ,企业的规模为 。
在短期内,消费工人在两个地区不能自由流动,从而有短期均衡,在短期均衡下有消费业工人的名义工资方程为:
其中, 、 分别为南北两地消费者服务业工人的名义工资, 为两地的总收入, 为两地消费者服务业的总人力资本。而
而 、 则满足公式:
其中,φ是两地的交易自由度,其在0、1之间变化, 是消费者服务业在北部的分布比例。
在长期中,消费业的工人在区域间流动,工人往往流向更高名义工资的地方。而实际工资是名义工资与价格指数的比值: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得出经济的集聚水平与自由度的关系描述为下图:
从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与制造业的核心边缘模型类似,消费业的集聚有着类似的集聚特点。首先消费者服业的集聚也是有两种力作用的结果,集聚力和分散力,两种力是由本地市场放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三种内在机制导致。其次消费者服务业也有突发性聚集的特点,即只要自由度达到 的大小之后,消费者服务业就发生突发性的聚集。再次,消费者服务业的空间发展也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即在自由度位于 和 之间时,长期均衡有着三种方向,至于是哪一个方向,则取决于路径依赖,即经济的初始状态。
3 实证分析
3.1 福州市消费业的空间布局
目前,福州市的消费业主要集聚在三大服务圈,分别是东街口、中亭街、万宝商圈,而且三大商圈各有特点,其中东街口是市民购物的首选场所,特别是服饰销售,东街口是福州市服饰销售业的主要聚集地。而万宝商圈的餐饮娱乐较为发达,集中一些高档消费的消费行业,如KTV场所、餐馆、影院等。而中亭街在家电销售上有较大优势,国美等家电卖场的“店王”都在这一商圈。
3.2 福州市消费业的模型分析
首先集聚力是导致福州市消费业集聚的内在动力。福州市消费业的集聚由两种作用共同造成,分别为本地市场放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
本地市场放大效应是消费业集聚力中较强的作用,福州市三大商业圈最初在自然优势的主导下开始形成小规模的商业地带,据传,东街口、中亭街属于滨水地带,后来由于交通的发达,其优势逐渐得到开发。由于三大商圈小规模集聚经济,再加上交通技术的发展,福州市内的自由度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业企业开始驻扎在具有大的本地市场放大效应的地区。在解放前,中亭街附近的解放大桥是带动中亭街商业发展的载体,该要道甚至使得中亭街的商业繁荣超过东街口。
价格指数效应也是集聚的重要作用之一。由于存在小规模的集聚经济,集聚经济导致了本地商品价格指数下降,进一步加强集聚的形成。福州市三大商圈由于存在众多的企业,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是使得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地的商品的需求扩大,进而又导致本地市场效应的扩大,从而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两种之间的循环效应使得消费业越来越集中于三大商圈。
其次,自由度改变两种效应的作用强度,从而改变集聚力。自由度的改变载体是交通条件,交通设施的便捷刺激客流数量和商业流通速度,目前三大商圈都处于福州市的要道所在地,特别是万宝商圈,其日均客流量约5万人次,周末及节假日的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
4 结论
在运用核心边缘模型进行服务业空间结构分析的时候,由于存在本文指出的困难(可能还有其他困难),其中主要还在于服务业的模型工具还能否应用道格拉斯函数、CES效用函数和成本函数上,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的一般均衡规律一直是产业集聚及区位经济理论的荒漠地带,但是分析消费者服务业的特性时,却发现,可以从消费者服务业上进行简单应用。在实证分析上,本文发现交通的逐渐改善是使得福州市消费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交通条件的改善即是区域产业的自由度的改善,历史上福州市的三大商圈的繁荣都是交通条件主导的。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陈国亮.集聚视角下的服务业发展与区位选择:一个最新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2009,.
[2] 陶纪明.上海生产者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
一、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是时展的需要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经济地理是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区域经济活动与生产布局,研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国经济地理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各高职院校商贸、财经类专业开设,从其教学内容看,主要包括我国地理位置、资源、人口、工农业生产布局、商业、交通运输、旅游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综合性增强,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大,这就决定了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优势。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与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密切联系的一大科学部门,是人类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意识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想社会,成为全社会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政治报告也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人文素质水平不高,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在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努力挖掘地理学科的人文因素,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需要,也是地理教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二、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容
1.爱国主义情操教育
爱国主义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之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品质,党的十也号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国经济地理课的许多章节都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我国生产布局的区域差异和对国土整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使学生深化对我国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全面认识,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目的。如在讲到我国农业生产布局时,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清楚,农业生产对于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有多么重要。而我们国家在20世纪末就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2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让世界各国都为之惊叹的奇迹。另外,由于我国有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我国种植农作物的界限是最靠北的。我国植物种类繁多,在历史上对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讲授轻工业地理时,教师要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手工艺品生产的精湛技艺和悠久的历史,四大名绣、四大名锦、文房四宝、三大特种手工艺的生产早已名扬四海,它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通过上述内容的讲授,教师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环保意识教育
地理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提高地理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现代工业由城市到乡镇遍地开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较晚,许多地区在发展当地经济时因缺少基本人文地理知识,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急功近利,往往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加速经济发展,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当前,环境、资源、人口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很好解决的问题,建立生态、低碳、环保经济才是我们正确的发展之路。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点介绍我国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布局,这些部门与环境关系密切,有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例。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典型环保案例的讲解,指导学生重点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状态及治理措施,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责任感,能够自觉地用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能运用地理科学观念,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规范自己的行为,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地区性;关注全球命运,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
3.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协调与优化控制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经济地理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国际环境教育的要求。而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农业、工业、交通、通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涉及的内容与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这就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较好的素材,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开发规定、人口政策、环保政策,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积极地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
三、经济地理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方法
1.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渗透于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应把人文素质教育与经济地理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地理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中挖掘教育素材,寻找素质教育与地理知识教育的结合点,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例如:结合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环境、资源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我国许多煤炭生产地利用塌陷地建起了湿地公园,这样既合理地利用了空间,净化了水质,也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在讲农业地理时可结合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桑基鱼塘发展生态农业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循环经济教育。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学习、注重积累,及时捕捉新的知识、信息,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在经济地理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选择课程资源,如教材、电影、多媒体课件、录像、图片等,丰富课堂教学。教师要自始至终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使学生的日常行为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能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社会实践之中
经济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许多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教师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使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周围所见所闻的事物联系,同当地和祖国的生产建设联系,同国内、国际时事的热点、焦点联系。如:通过社会实践、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在新旧道德观的碰撞中,通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借以了解乡情、国情,认识自然,使学生感悟人口剧增、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引起他们深刻的思考,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地理伦理道德观。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上进行有关地理问题的讨论和演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参与社区环境与发展的考察、植树造林、清除污染等各种环境保护活动,使学生受到实际参与的教育和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内容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密切结合,要把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时引入课堂教学当中。
3.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课外活动之中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经济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在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经济地理知识竞赛、举办经济地理墙报、举行地理演讲等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地理人文素质教育。针对日本政府对我国上演的购岛闹剧,以及我国在南海维护等问题,教师可以举行“爱我海洋国土,保卫我神圣海疆”主题报告会等,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也可以结合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网举办低碳、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开展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进行野外考查、旅游、社会调查等,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学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既增长地理知识,又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