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3: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程类中级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建筑行业中级职称论文
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业发展的力量和源泉对建筑业的发展起着举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也在逐步走向科技创新之路,在原有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一些新的建筑施工行业技术被引进,本文首先来分析建筑施工的原有技术,然后再次基础上简单的介绍几种建筑施工行业新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在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初具了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水平,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我国建筑业出炉的一批一批规模大、结构牢、水平精湛的建筑物中,足以窥见我国建筑行业技术发展的进步,本文主要来探讨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研究。
1.传统的建筑行业施工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有桩基技术和基坑支护技术两种,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1.1 桩基技术应用
桩基技术作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一种传统技术,在建筑施工行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桩基技术主要有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预制桩技术产生的噪音较为严重,所以,预制桩的使用范围较为狭小。最常用的桩基技术是灌注桩技术。灌注桩技术施工方式较为灵活,不但可以自行设计桩长、桩径以及数量,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地质地貌的施工。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其使用范围比较广,利用率比较高,但是灌注桩技术由于受自身桩径和桩攀的限制,其使用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克服此种缺陷主要运用桩侧后注浆技术和桩底注浆技术。
1.2 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的较为广泛,因为高层建筑中必须做好建筑深基础的施工,否则,建筑物的质量很难保证。基层支护技术适应了这一要求,解决了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难度大这一问题。基层施工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整体工程,施工时要综合考虑到挡土、防水、降土、挖土等多种因素,所以在施工时要综合考虑施工技术、施工环境以及施工安全等各个方面。我国采用的基坑支护技术主要有逆作拱墙技术和土钉墙技术两种。逆作拱墙技术主要适用于土壤较软的地层,主要运用分层挖土的方法。土钉墙技术适用于低水位的非软土层,实现在分层开挖基础上的分层支护。
2. 建筑行业施工新技术的引进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但其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具体表现如下:缺乏技术创新,对技术的创新力度不够。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新技术不被引进,没有引起建筑行业足够的重视,导致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创新缓慢或缺乏技术创新。企业缺乏创新人才,加上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导致建筑行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被不断引进,譬如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钢结构技术等等,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几种建筑行业新技术。
2.1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个人占用的空间日益缩小,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充分发展。高层建筑施工主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主。清水混凝土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门新技术将原始浇筑面直接作为装饰性表面,不但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成本,保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2 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艺术感觉越来越重视。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艺术效果的需求,在建筑行业中引进了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通过在普通砼中掺入适量钢纤维,两种原料拌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不仅增强了砼构件的抗裂能力、抗剪能力,而且克服了砼抗拉强度低的缺点,增强砼的耐延性。此外,钢纤维砼具有较好的能量吸收能力,抗冲击能力很强,所以利用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建设出来的高层建筑不但质量可靠,而且具有很好的平面感和立体感,给人们一种视觉冲击力,满足了人们对艺术效果的追求。
2.3 防水材料的施工技术
科学技术和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防水材料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随着防水施工向冷作业方向发展,防水材料中出现了许多高效弹性材料,譬如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以及密封膏等等,这些材料运用于建筑施工,使得建筑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筑防水技术分为对屋面的防水和对墙外的防水两种。对屋面的防水会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技术关键在于做好基层、板缝以及节点处理。涂料时一定要做到仔细认真、涂抹方向要做到相互垂直;对于墙外防水一般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技术。两种技术综合运用,提高了我国建筑施工水平,有效预防了水渗漏以及裂缝等公害的出现。
3. 结语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竞争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建筑施工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所以,任何一个建筑企业都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不断研发创新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文胜. 谈建筑施工企业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管理. 科学之友,2009.
[2] 周云. 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
[3] 赵志绪.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展望[J]. 施工技米,2009.
1.工程类中级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2.2017年中级职称论文字数
各评审委员会可从10月份开始开展评审活动,原则上要于2010年12月15日前完成评审工作,12月30日前完成公示并将通过评审的人员材料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发证。
新增条件:必须提交半年以上的社保凭证原件
2010年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继续执行1998年以来我省颁布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工程类中级职称评审的,其论文可不公开发表,但须提交两篇以上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
从今年开始,申报人提交申报材料时,一并提交在现工作单位连续缴交半年以上的社保凭证原件,并由社保部门加注业务专用章,复印件一律无效。缴交社保单位与申报单位不一致的或不连续的不得申报。这个政策的初衷主要是要解决身份造假、委托申报、申报等问题。这是省厅的规定,也是我市今年新增的申报材料之一。
按省里的有关政策,计算机免考年限进一步放宽,从原来的1956年之前出生放宽到1960年前(含1960年)出生。从今年开始,凡按政策需要免考职称外语、计算机合格证书或教育系列免班主任工作年限的专业技术人员,均需前置审查,即先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同意后,方可按政策减免。
省外来深人员均可根据省职称评审政策,申报评审晋升高一级别专业技术资格。非深户专业技术人员在深工作满一年的,可申报职称。
材料时效截止至2010年8月31日
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必须全部进行面试答辩。
申报人提交的所有材料时效截止至2010年8月31日,其后取得的业绩成果、发表的论文、考取的计算机模块合格证、取得的学历(学位)证及职业资格证书等,不作为今年评审的有效材料。
凡不按政策规定要求如实填报材料的申报人员,在评审前公示期间受举报并经查实的,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在评审后公示期间受举报并经查实的,取消评审通过的资格,或撤销已取得的资格,并自下年度起3年内不得申报评审。
5专业实行以考代评和考评结合
建筑工程、路桥工程、铁道交通工程、标准化工程专业的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以及知识产权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继续执行以考代评和考评结合的评审方式。这5个专业的专业知识考试时间初定为8月6日,具体事项可登录市考试院网站(www.testcenter.gov.cn)查询。
创新型人才申报条件
记者从昨天的职称评审部署动员会上了解到,2010年我市继续试行创新型人才专业技术资格特殊评价方式,并且范围进一步扩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按创新型人才申报评审: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近三年内获得省(含副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之一的主要完成人;近三年内获得一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不含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主要发明人;深圳市科技创新奖中市长奖获得者、创新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或发明专利奖的主要获奖者;获省级(含副省级)以上优秀企业家称号或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主要参与人。其中最后一项条件是今年新增的。
创新型人才可按本人实际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直接申报评定相应等级的专业技术资格,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只须满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要求即可(由单位出具证明),论文可不要求公开发表,但须提交与工作岗位相关的两篇以上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
第一条 资格标准
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有关标准、规范,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具确实践J㈠经验。能独立解;入本专业技术问题:能对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成果进行理论论述,具有指导初级专业人员的能力,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能够在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中创新开展工作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全市从事建筑施工工程包括房屋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建筑装修装饰,混凝土等专业技术人员(含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工人),不受身份限制,均叫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认真履行聘约,胜任本职工作,正常晋升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任期内至少有2次年度考核为“优秀”。
取得助理级资格后,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㈠凡任期由有一个年度考核为基本职称(基本合格)或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
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工程师资格:
大学本科毕业(学位)或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4年以上。
(二)获得相关专业的以下学历者,经考核合格(称职),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
2、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第五条 职称外语要求
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在评审时应具备相应的职称外语能力,须参加国家或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且成绩符合评审要求。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免试外语:
(一)获博士毕业(学位);
(二)任现职期间出国留学或工作、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第六条 职称计算机要求
1957年(不含)以前出生的,经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并取得考核合格证书。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免试职称计算机考试(考核):
(—)获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以上学历;
(二)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
㈢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七条 教育要求
任现职期间,按照《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宁政办发〔2003〕2 0号)的要求,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公共课、专业课的学习、培训完成规定学时,继续教育证书通过市区县的审核验证。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八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一)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对所从事的专业理论有一定的研究。
(二)熟悉相关的技术法规和专业技能。
(三)了解本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基本掌握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
(四)能对一般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新技术应用及技术开发的设想。 第九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任助理工程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作为主要责任人(前三名)完成过市级科研项目一项或市行业科研项目两项:
(六)从事建筑装饰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完成400万元以上装饰工程一项或200万元以上装饰工程两项,或150万元以上装饰工程三项;
(七)参加过市级以上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编写(前五名);
(八)参加过两项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的全过程;
(九)参加过两项以上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全过程。
第十条 业绩成果要求
(一)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市级科技进步(优秀设计、优秀工程)奖两项(含单项奖、个人奖);
(二)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工程项目获部省级单项奖一项,或市级单项奖两项以上;
(三)任现职内,因在专业、技术等工作表现突出,受到市级(行业)以上表彰一次以上(含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
(四)经有关部门或专家鉴定,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及推广应用中有较大的创新,取得年经济效益10万元以上(需甲方财务部门出具证明)并经市以上主管部门认定;
(五)取得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经专家鉴定被列为市级重点推广项目;
(六)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在处理工程质量事故中,措施得当,效果显著,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可;
(七)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在本专业技术工作中吸取、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八)获得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且已实施取得效益。
第十一条 论文论著要求
任观职期间,出版、发表、撰写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第一、二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专业文章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著作二万字以上;
(二)在市级以上期刊发表或在市级学术会议交流有学术价值的论文2篇以上;
(三)为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项研究报告、技术分析、技术总结、立项研究(论证)报告2篇以上。
第四章 破格条件
第十二条 破格申报条件
确有真才识学,任现职期间业绩显著,学术或技术上有较大贡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
(二)中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0年以上,后大专学历不满4年,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要具备破格条件两类中的一条。
凡破格申报者,必须符合第二章第三条规定的要求外,任现职以来至少有2次年度考核为“优秀”。
第十三条 破格评审条件
任现职以来,在符合第三章规定的评审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证书为准);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三)获得市级以上批准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称号者:
智能机器人作为一个最为典型的工程系统对象,涵盖了机械、电气、信息、通讯、控制、系统等所有现代工程专业的内容,因此机器人作为一个典型的系统对象,是所有创新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理想载体,可以贯穿工程训练、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创新教育的全过程,是教学实验和研究的最理想的平台。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测、控充分结合的实验室,集各种传感与执行机构于一体,又是一个测控一体化的综合实验对象。
首都师范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是专门服务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和实践的系统平台,是高年级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等专业课程的实践创新基地。经过近10年的建设发展,我们在实验室建设、实验体系研究、目标定位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 实验室建设定位和配置
智能机器人与模式识别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其中,智能机器人重点培养学生在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开发、智能机器人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多传感器信息采集与融合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模式识别是基于信号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等技术,用机器代替人去识别和辨识客观事物,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的学科内容,其相关系统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近年来迅速发展,因此实验室的建设主要围绕这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展开。
实验室自2005年创建,占地面积约150m2。根据教学实践需要,实验室设备配置包括通用计算机系统、小型组足球机器人、轮式智能移动机器人平台、大学生创新实践中级套件、示教型教学工业机器人、各种传感器等。软件系统包括Matlab、机器人编程系统、通用编程语言环境、模式识别工具箱等,在这些设备的基础上,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实践教学。随着设备的老化,根据课程发展的需要,实验室即将购进人形机器人、灭火机器人、游历机器人以及自主设计机器人的各类配件。
2 实验室创新实验体系
2.1 通用创新实验体系
根据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特点,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提供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课程:初级课程、中级课程、高级课程,具体开课情况见表1。
(1)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系统化基础工程训练: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开发应用能力等;并能够动手组装和调试简单电路;编写控制软件;获得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基础工程训练。
(2)针对中年级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系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全局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加深入地学习并实践自动控制、电子电路、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学科知识与试验学习结合起来。
(3)针对高年级学生:利用该平台,深入研究目前前沿的学科知识,进行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语音识别、机器人自主导航、运动控制、机械设计、机械电子学、电机拖动、机器人学、自动控制、数字控制、先进控制、智能控制、传感器、传感器信息融合、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面向对象编程、软件工程、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多学科的研究验证,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2.2 智能机器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智能机器人是首都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涉及的学科范围包括力学、机器人拓扑学、机械学、电子与微电子学、控制论、计算机、生物学、人工智能、系统工程等诸多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能够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该课程授课课时为36学时,实验课时为36学时,达到了1:1的比例。
第一阶段,教师以最为典型的能力风暴机器人、示教—再现机器人为教学对象,让学生掌握基本程序的编制,掌握电机的控制方法,掌握最简系统的组装、编程、调试的方法,能够实现基本系统的各种控制,实现机器人走正方形、机器人边唱边跳等经典控制项目,从而对机构设计、软件编制以及优化有一定的认识。
第二阶段,设计和开发自己的机器人运动机构,完成机器人综合组装、调试工作,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标准传感器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对典型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碰撞开关、光电编码器等使用学习,完成机器人跟人走、避障等实验。另外,学生熟练掌握完整智能控制系统的编程与应用方法,为拓展其他各种传感器与功能模块的应用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学生可以在以上基础上增加其他各种扩展芯片、传感器、大学生创新模块套件及执行机构,熟练应用不同传感器,设计方案以及试验环境来实现不同功能,例如完成语音控制机器人小车、加工车床等试验。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深入掌握不同传感器及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阶段,面向竞赛和学生科研课题,学生独立进行自主创意或完成指定项目的设计。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对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自主导航、遗传算法等前沿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及验证,例如火星陨石标本采集概念机器人的设计、智能图书存取系统设计等。
2.3 模式识别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模式识别课程是首都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对模式识别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自动识别问题,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实验课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模式识别基本分类方法的算法设计及其验证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授课课时36学时,实验课时时。
第一类实验是安装并使用模式识别工具箱。本次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模式识别软件的具体形态、基本设置以及运行流程,了解基本识别方法的工作过程。
第二类实验使用常用分类算法进行实验,例如,贝叶斯分类算法的原理和使用、最近邻算法的分析试验。
第三类实验为课程设计,例如用支持向量机进行人脸识别。本次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支持向量机的运行机理、参数选择与快速算法等,了解在实际分类中学习样本库的重要性。
3 实验室发展成果
3.1 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实验室良性发展
实践证明,科研项目的研究对改善学科软硬件条件作用重大。在带动实验室建设上,科研课题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地,购置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构建起坚实的实验条件,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转化为学科教学、科研发展的基础设施,为培养高水平本科人才提供物质支撑。首都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先后申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近20项,校级项目若干,发表包括SCI、EI检索在内的学术论文一百多篇,从而极大促进了智能机器人的实验室建设,为实验室的长期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持续的科研动力。
3.2 开展学生科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坚持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为依托,鼓励学生申报、开展各级各类学生科研项目,进行专业实习、完成毕业设计,并按照本科生的学习发展阶段,为学生规划科研申报体系,如图1所示。
近四年来,我们积极组织学生申请全国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6项,参与学生近30人。申请校级各类学生科研项目近20项,参与学生近百人。通过有组织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学生科研,学生极大地发挥了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3.3 通过学科竞赛,调动学生实践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3-5631-03
1淮南师范学院及图书馆概况
1.1淮南师范学院概况
淮南师范学院前身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9年与淮南教育学院、淮南师范学校三校合并,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淮南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师范类本科高校。学校现有15个院系, 45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万7千人,在职教职工9百余人。
学校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定位,立足淮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认真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1.2图书馆概况
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由泉山校区逸夫图书馆和东校区图书馆两个部分组成,馆舍总面积约36600O。现有(2012年底)在职正式职工45人,其中教授1人,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8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7人。
截止2011年底,馆藏图书150余万册,中文纸质期刊1300余种,报纸80余种;拥有各类学术与学习类数据库15个,电子图书约60万种;建设有读秀学术搜索平台、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和非书管理系统。开设的服务项目主要有:报纸、期刊阅览服务、图书借阅服务、电子文献检索阅览服务、读者培训服务、个性化知识服务、自修服务,还举办内容丰富的“大学生读书活动月”系列活动等。
2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及服务理念与目标
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纲要“做优师范性、做强应用型、做实地方性”的规划方针,图书馆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提出着力建设具有“师范特色、学科特点、地域特征”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以及树立“资源满足显特色,服务满意显个性”的工作理念、营造“书馆、书房、书香”文化氛围这样一个总体目标。
具体来说,努力构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突出文、理科重点,满足工、商科需求,凸显地域文化”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战略思想,以服务为导向,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优化服务模式,实现资源建设多元化、管理手段多样化,构建数字化、个性化知识服务体系;以资源整合为载体,着力加强数字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立足本校,为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学科研服务,面向淮南,为淮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基础教育和学习型组织服务,辐射省内同类地方高校,提供具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
3电子资源建设实践
围绕以建立文献资源保障、支撑、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为目标,图书馆近几年来不断丰富资源、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建设、同时满足一般性需求、逐渐形成了彰显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同时以文献资源共享平台为载体,以机构数字图书馆为抓手,建设一个资源全面整合的、融合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传统服务与网络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图书馆,构建淮南市“学习型组织数字图书馆”和“基础教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下面就我馆在电子资源建设中的的具体实例,展开探讨:
3.1经费投入
围绕为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我们馆对资源建设进行了结构调整,增大了数字资源建设的比重,纸本图书与电子资源的经费投入达到甚至超过1:1。在2007年之前,对电子资源的投入每年仅30万元左右;2008年以后,均超过100余万元(不包括相关硬件投入)。
3.2资源建设
在2007年之前,我馆仅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超星电子图书等为数不多的电子资源。而2008年以后,有了相对充足的经费保障,对已有电子图书进行增补的同时,相续丰富了原来的数据库资源,并购置了一批新的数据库。
1)电子图书针对性、选择性增补
近三年,我馆采取公开征选、邀请选购、专题购买等方式,增补超星电子图书、方正apabi教参书和中数图外文电子书等30余万种,总数达到60万种,学科专业匹配性逐年提高;形成了与纸本馆藏相互补充,校(馆)系两级建设的学科专业资料库模式。
2)数据库资源建设
重点构建满足学科专业、学术研究类中文数字文献资源,提供学科专业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的资源支撑。在这种思路下,我馆一方面对已购置数据库资源进行了补充,同时又购进一些应用型专业类数据库资源。CNKI资源系统回溯至创刊的数字化期刊、博硕论文、会议论文、中国统计年鉴、工具书、报纸,以及高等教育、党建、精品文艺等专辑数据库资源;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在学位论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的基础上新增了法律法规、西文会议论文、科技信息系统等数据库资源;维普中文科技期刊8专辑全套订购;续订Springer全文外文电子期刊等;同时新增了国研网、库客音乐数字图书馆等,初步实现了学术型中文数字文献资源系统品种齐全、相互补充,覆盖了我校所有学科专业;而龙源电子期刊、银符考试模拟题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和超星名师讲坛的订购,则形成了一个兼具学术与学习的资源体系。
3)免费电子资源征集
针对一方面图书馆年度经费既定,购买数据库资源数量有限,另一方面网络免费电子资源十分丰富,却是质量难以保证的状况,图书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免费电子资源的征集及遴选活动,同时组织了部分馆员长期通过利用搜索引擎、利用各类信息门户、与相关学科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定期交流等方式开展免费资源的收集。目前,已经收集整理了免费数据库61个,外语、考试、就业等相应关门户网站40余个,按学科和类型等整理挂载在图书馆主页上,同时定期以邮件方式向读者推送。免费电子资源的征集,增加了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质量。
4)整合资源
随着馆藏资源的逐渐丰富,用户越来越感觉查找时的无序甚至是跨库的繁琐,因此,图书馆在资源的统一揭示和易用性方面深入研究,采取了以下几种对策:第一、在省内率先建设“读秀”学术搜索平台,整合所有馆藏文献,读者可在平台上实现一站式检索;第二,对每个数据库编写了应用指南,挂载在每个链接地址后,方便用户使用;第三、对征集到的免费的电子资源,按内容、按学科进行类聚,方便查找;每四、对图书馆网页进行改版,尤其是电子部分,按学科性质及内容关联性等因素进行整理排序,以方便读者最终利用为第一角度进行资源的揭示。
5)特色资源建设
经过专升本后十余年的积累,我馆逐渐收集一批成套、系统,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关于《淮南子》研究、花鼓灯文化、推剧等方面的文献,提供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研究,正在以此为素材,构建具有地方地域文化特色的专题数据库。
3.3配套硬件建设
图书馆在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逐渐强化配套硬件设施建设。近几年来,先后入经费120余万元,购置了服务器8台,新增存储设备46T,以及相关ups等设备。
4服务措施
我馆在电子资源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文献资源宣传与推广力度。以读者为根本,推行主动服务措施:继续开展多层次资源利用讲座与培训工作;改进校系两级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模式和服务机制;拓展馆际资源共享与文献传递服务;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平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等。
1)成立信息服务部
2008年,成立独立科室“信息服务部”,主要负责馆藏资源的宣传、推介;开展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等服务;负责用户培训、新生入馆教育;指导“读者协会”,组织学生活动,以及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等。
2)开展多层次的资源培训、讲座及数据库推介活动
除了每周定期资源培训讲座外,我馆还开展预约讲座、毕业生专题讲座及学生就业信息搜集等方面的讲座,同时邀请部分数据库商走进校园,开展资源宣传推介。仅2011~2012学年上学期,除新生入馆教育外,我馆共开展定期、专题讲座15场,培训读者近1500人。邀请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超星、国研网、龙源电子期刊等多家数据商专业人员开展了资源宣传推介活动。
3)多形式、多途径加大资源宣传力度。除加强资源利用培训、讲座宣传外,充分利用网页、校报、宣传栏、板牌、主题海报等形式,宣传和介绍图书馆电子资源及利用途径。
4)创新服务项目,深化信息咨询服务
在2011年度,针对资源建设与创新服务模式等内容,主动深入15个院(系),调研座谈80余人,重点听取在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方面的建议与意见;全年又召开6场次读者座谈会。最终形成了调研报告,提出改进措施,新增文献传递、图书预约、逾期提醒、新书/数据库荐购、在线咨询等服务项目。
5)“大学生读书活动月”
“大学生读书活动月”在校领导的指导下,由图书馆联合校团委等部门共同主办的全校性读书活动,每年一届。电子资源的宣传、推广、利用与服务等是历届“读书活动月”的重点。每届均有经典视频展播、数字资源推广宣传、资源利用技能培训专题讲座、数字文献知识技能大赛、数字化时代阅读主题征文等活动。
6)依托“中国知网”的个人/机构数字图书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与推送、学术热点揣测、学术趋势搜索以及科研项目的跟踪服务等。目前已经建成个人数字图书馆注册使用近200个,院系二级机构馆5个。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稳步推进。
7)电子阅览室免费检索专区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有电脑270台,划分出50台专门区域,免费提供给高年级同学检索下载电子资源以及开展小范围的电子资源利用讲座使用,反馈效果良好。
8)相关社会服务措施
除传统的向社会人员开放部分借阅服务、电子阅览室服务、与部分区县馆交流图书馆业务外,图书馆还积极开展其它社会服务措施。在馆领导的带领下,成功申报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高校与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整合及信息服务机制研究---淮南市校地合作可行性实践”与淮南市科技局项目“构建淮南市基础教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可行性实践研究”,目前正分别与淮南市图书馆及淮南市教育局合作,积极推进中。
5存在问题及思考
在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深入院系走访、读者座谈以及日常工作思考中,笔者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简要探讨:
1)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因其学术水平较高,前沿性强等特别,一直是各高校提升科研水平和开发科研项目的重要保障。我馆也在积极探索外文数据库的建设问题,但面临着一方面部分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对外文文献的强烈需要,另一方面,采购的外文资源利用率又十分低下,与高额的投入形成了巨大的效益比反差。虽然在采购时采取了由学科专业馆员与邀请院系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方式,但是在使用率的提升上仍然效果有限。在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及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通的情况下,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适当利用共享与传递的方法,也不失为一种经费相对节约的方式。
2)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这里不仅有电子资源与纸本图书、纸质期刊的重复问题,还有采购的电子资源之间相互重复的问题。例如我馆采购了知网期刊(工程Ⅱ与医学专辑除外),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套,这里面除了补充了工程类与医学类外,存在着重复问题。再加上采购万方数据时开通了万方数字化期刊,重复现象更加严重。而电子图书是与馆藏纸本重复部分优先购买还是避免重复,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重复购买还是适量删减,都是值得根据校情馆况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是重复建设,肯定会带来工作者重复劳动、图书馆资金浪费以及增加读者的利用负担。
3)特色库。特色库的建设虽然有助于提高馆藏质量,保证教学和科研需求,有助于通过资源共享发挥作用,满足社会与其它高校用户对特色馆藏的需要。但是特色库的建设一定要与本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相适应,与地方文化特色和地方支柱性产业为基础,以馆藏资源和队伍状况为先决条件,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突出特色。我馆目前正在建设的淮南地域文化特色库资源,但是笔者认为面临选题过宽,题目过大,支撑材料匮乏等问题,建成后实际效益有等考验。
4)本地镜像和远程包库访问模式的选择。图书馆在最近几年电子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购买资源的越来越多,所占用存储空间越来越大与相关硬件设备相对有限的矛盾。虽然我馆去年新增存储35T,但把新增的数据库选择性安装后几乎用尽。一些托管的数据库我们只能选择性安装近几年的数据。在整体网络环境愈发畅通的情况下,转变观念,改藏为用,将一些带宽占用不高,访问量相对较小的数据库,改为包库使用方式。这样既能减少硬件采购与后期使用成本,也能降低使用管理成本。但是有时,这与学校的整体评估指标、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等又是有矛盾的。
6结束语
因笔者水平有限,所做总结与分析难免会出现差错和缺漏,但目的是以我馆为例为兄弟院校图书馆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更好的把握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方向。
同时,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将继续秉承“书馆・书房・书香”发展理念和“资源满意显特色,服务满意显个性”的建设理念,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不断改革创新,提高资源建设质量和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努力开发馆藏,提高管理水平,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毅,邵敏.电子资源建设的思路与实践-清华大学图书馆案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4):419-424.
[2]李树民,叶素萍,唐品.重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分析[J].现代情报,2008(5):95-101.
二、会计职业分类与市场需求分析
(一)从会计专业的分类来看市场需求目前我们高等院校组织教学的会计分类普遍是这样分类的: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会计电算化等。当前这种分类方法有它的作用,但是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因为精确地说,学生就业应聘的是职位,也就是工作岗位。因此,会计职业教育,就需要对会计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分类,由此才能看到真正的会计就业或会计职业需求。从会计职业教育就业角度来划分,应该有这么几种分类方法:1.按照工作的性质划分。有出纳和银行日记账会计、总账会计、专项明细账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筹融资)、审计等岗位。2.按照服务对象划分。有对董事会或股东等服务的对外报告财务会计岗位,有对经理层或行政领导报告的管理会计岗位。此外,基于预防金融风险,特别是为了加强对企业资金链管理,目前对债权债务的管理已突显出其重要性。传统的往来账记账和管理的会计岗位已超出我们过去所定位的债权债务或往来账项的管理范围。因此,作者将其单独定义为对外财务关系会计岗位。它是服务于整个会计主体,管理企业的债权和债务以及与债务人打交道的会计岗位。3.按照行业性质划分。有工业制造业会计、内贸会计、外贸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医院会计、酒店会计、餐饮业会计、物流业会计、物业会计等。当然,这种划分之后,还要按第一、二种分类方法进一步划分,形成该行业的会计工作岗位。按照行业分类方法是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后,我们在教学中取消的分类。但是,这种划分对培养专才,特别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极为有用。因此,把它拿回来,再按照目前的经济组织形式重新做了划分。4.按组织规模划分。有大型企业会计、上市公司会计、中型企业会计、小企业会计。5.按照管理类别划分。有项目会计岗位。按照工作组织形式等不同,国际上将一次性的工作通常称作项目(PMI,2008)。众所周知,现在项目很多,也很大,企业等许多经济和社会组织都在开始以项目来管理日常工作,而国际、国内尚没有项目会计学科和操作规范。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项目活动频繁,我们的一线财会人员不可能回避,因此,将其划分出来有利于教学中重视并增加这方面的教学内容。
(二)从会计职业人员的成长和职业进步周期来看市场需求就职业会计人才的成长来划分,通常的做法是将其分为高端会计人员、中端会计人员、低端会计人员或者称其为高级会计人才、中级会计人才、初级会计人才。常识告诉我们,中、高级会计人才或人员是其在工作岗位上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工作实践锻炼出来的,而不完全是我们全日制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从这种分类以及后一句话的说明可以看出,我们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运用这种分类,提出培养中高级会计人才是不切实际的办学定位,因此,干扰了我们教学目标的设定。会计岗位新上岗人员一开始都是要做低端的工作或者叫初级岗位工作,低端的工作做得不好就很难有机会去做高端的事情,因此,初级会计工作岗位是对高职院校的主要市场需求。从现代社会发展来看,从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理念来看,教育本来并不应该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分为高、中、底这样三六九等,这有害于人的发展变化。事实上,将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通才和专才的分类方法在现代的高等教育中已形成共识。但是,前者也有其科学的一面即有利于我们对学生潜力的培养。
三、会计职业教育的市场细分与定位
(一)市场细分从上述分类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1.就组织规模而言。当前,国内大型和较大的组织和单位一般都要求211、985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而中、小、微型组织和单位才考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因此,后者才是我们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目标客户群,即高者院校的目标市场。这也是现实需求量非常大、未来的竞争将非常激烈的市场。因为中小微企业,他们往往做不到对新招入人员上岗前进行必要的培训,需要新进入人员应具备立即能上岗或顶岗的能力,但这却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薄弱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达不到诸如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一味或过于强调“宽口径”教育对会计职业教育是不利的。现实中它会削弱我们对学生动手能力或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而不会实际操作,不能胜任岗位工作,首先就不符合职业道德,更难以谈得上高素质。因此,只要我们找准了这个薄弱点,就可以准确地抓住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切入点和重点。2.就会计人员成熟度而言。如前所述,市场对会计职业的岗位需求有初级岗位、中级岗位、高级岗位。初级岗位主要又有:出纳和银行日记账岗位、总账会计、专项明细账会计。中级会计岗位有: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筹融资)、财务分析等岗位。高级会计岗位有:财务管理(财务战略规划、预算编制和执行)、审计等。培养中小企业会计初级岗位应用人才,应该是我们职业技术院校的主要目标市场。对于中高级岗位,可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会计职业机构的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和在职人员培训来实现,这涉及到国内的MPAcc,国际合作的ACCA等。
(二)市场定位从市场细分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主要是: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初级岗位。但是,教育产品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有着不同特点,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直至价值丧失,而教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在其工作生命周期内(一般30-40年)具有价值成长性,即经过一定的周期,初级岗位人员会提升素质和能力而向中、高级岗位发展,如CFO等。在学生从就业到退休的一个发展周期内,就业之初,是对初级会计岗位的操作能力的要求,这是当前会计职业教育的最薄弱环节;一般而言,我们的学员两、三年以后,才有进入中级岗位的机会或可能,这时,需要的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逻辑综合能力;五年以后,才有可能进入到高级岗位,这时,就要有是管理、学习、创新意识。同时,会计专业人员也是企业综合管理人员,如CEO等的重要来源。因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适应中小型组织需要的,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会计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需要强调的,也是往往被我们高职教育忽视的一点就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首要技能应该是具有会计初级岗位的适应能力,这是人才成长的关键一步,也是学生就业的门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定位,高职院校对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应该清晰规划。动手能力、逻辑综合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管理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应该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主要教育模块。这涉及到学生就业、发展后劲和高职院校的远期市场和学校的专业品牌问题。按照上述逻辑梭理以后,几个模块的轻重缓急,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的安排,应该更加清晰。
四、满足上述市场定位的教学组织
(一)与学生能力培养相匹配的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设立:工业制造业会计专业、内贸会计专业、外贸会计专业、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专业、医院会计专业、酒店会计专业、餐饮业会计专业、物流业会计专业、物业会计专业。这样专业的设置学生最容易贴近实际工作情景,最容易学得会,最容易上手和能够立即顶岗操作。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行业会计基本原理当然具有通用性,只要上手后,解决了入门难的问题,改变行业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样设置专业也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背景的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和审计等能力的基础。
在庆祝第十九个教师暨振兴阳店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杨 丰 烈
2003年9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同志们:
适值第十九个教师节和中秋佳节来临之机,镇党委、政府主持召开的这次大会,主要议题是:总结教育教学工作,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分析我镇当前教育现状,动员全镇广大干群、教职工、以及社会仁人志士,立足现实、顺应改革,放眼未来,振奋精神,大打阳店教育翻身仗,实现我镇教育事业的伟大复兴。
首先,让我向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校长,以及取得优异成绩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节日的问好和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阳店教育的各级领导、各个单位、社会各界仁人志士,以及受表彰的尊师重教先进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源渊流长的好阳河水滋润着铁岭原上肥沃的土地,古今沉淀的文化底蕴养育了风水宝地辈出的人才。我们阳店镇是出人才的好地方,自古以来从事文化、教育、经商、行政的人在灵宝市最多,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阳店的集资办学、兴修水利、修建公路、开发项目、改变村貌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如今,从全国高考来看,我们更是后继有人。去年,我们灵宝市被清华、北大录取的4名新生中,唯一的一名灵宝考生就是我们方家河人——李伟;今年的全国高考,我们更是喜上加喜:据不完全统计,我镇今年参加高招考试的考生180多人,上线人数137人,其中上省定本科线26人,600分以上7人。其中官庄原的张晓辉虽然在灵宝五高就读,但以636分的成绩获取我镇最高分,考入中原大学,仅与名列三门峡市第一名张玺665分的优异成绩相差27分。这些考生,除一人因家庭特困上不起大学和43人复习外,其余全部进入南开、山东、西北、南阳理工等大专院校深造(其中南开大学2人、山东大学1人、西北大学1人、西北农大2人、南阳理工2人)。 这一切,都足以证明我们阳店镇的教育不仅曾经辉煌过,而且,现在和将来永远造福于阳店的父老乡亲和子孙万代。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阳店镇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单从中招成绩来说,已经陷入低谷,与山区乡镇相比,处于落后地位,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相比,不在同步地位,与我们的“惜时增效”课题相比,反差很大。据《2003年灵宝市普通中招统计资料》显示:我镇参加中招考生763中, 427分以上18人,上线率4.10%,乡镇排列第六位;400分以上96人,上线率11.66%,乡镇排列第十一位。各学科成绩我们没有出类拔萃的。报名率、及格率、优秀率、特长生率、重点高中上线率、综合成绩为38.89分,乡镇排列倒数第三。这触目惊心的数字不能不引起我们惭愧和震惊!所以振兴我们阳店教育迫在眉睫!
究其原因: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着决策性和工作落实不扎实的失误;我们的个别校长存在着责任心不强、满不在乎、工作不深入的问题;我们的个别教师,有的虽然在过去教育辉煌时期出过力、立过功,但现在思想守旧、业务能力跟不上,你说他没有好好干不客观,你说他没有干好很现实;有的没有责任心、没有思想压力、没有竞争意识,完全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教师调动、分配的“铁饭碗”阶段,抱着一种“混”的思想情绪应付工作;有的已完全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虽然年年都努力工作了,但年年都在努力找工作。所有这些都是影响我们阳店教育振兴的绊脚石,都将随着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工资二次分配制、量化考核制的“四制”改革不断推进和完善,成为教育改革渣滓,荡然无存。
2002至2003学年度,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和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了阳店特色教育新框架。
河南省《经济信息》内部参考刊物2003年6月9日第16期在 “本省动态”中以《灵宝市阳店镇教育突出五特色》为题进行了重点报道,报道说:地处豫西丘陵山区的灵宝市阳店镇,近年来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联系实际,开拓进去,把教育的出发点立足于现代,着眼于未来,脚踏实地进行特色教育,在“特色网站”、“特色教改”、“特色管理”、“特色电教”、“特色办公”等五个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农村办学提供了宝贵经验。该内参是新华社河南分社和河南省审计厅主办,主要呈送:省委、常委、人大、省长、政协等领导同志审阅。
今年6月,陕西省大荔县教育局一行数人,在一位副局长的带领下,专程来到我镇一中学习“惜时增效”课题研究和洋思经验在我镇的推广经验,客人事先没有联系,从《枫叶教育网》上获取有关信息后,慕名而来。
紧接着,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的四位领导,专程来到我镇中心小学调查、落实、询问、记录了新课程实验、素质教育、特色教育、电化教学、学校管理等等细节和问题。领导都感到十分满意,并给予充分的肯定。省厅领导的此行,没有峡市和灵宝市教育领导的陪同,完全是阅览内参后,有备而来。
2002年12月25日《西部晨风》第二版以《镇办教育网 吸引众师生》为题,用400多字的篇幅报道了《枫叶教育网》。我网站技术部还相继为三门峡市教育局、三门峡市统计局、灵宝市科技局等单位策划、制作了网站。
2003年元月13日,三门峡市电教工作灵宝现场会上,我亲自操作笔记本电脑进行了展示。
二、各种竞赛成绩突出优异:
一年来,我们成功地组织了灵宝市首届中学生信息技术竞赛东部考点,获得优秀考点组织奖,而且,参赛学生首战告捷, 取得了优异成绩。教办先后被评为仪器建设和关心下一代等先进单位;镇二中和中心小学分别获得规范化管理学校的称号;王竹娟等15位同志撰写的论文获省级奖;李江波等46位同志撰写的论文获峡市级奖。张春锋等82位同志撰写的论文获灵市级奖。薛小丽、杨腊腊等25位同志获新课程实验赛讲灵宝市级奖。在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李宏丽等2位同志荣获省级优秀辅导教师奖,彭启恒荣获峡市级优秀辅导教师奖。在初中化学素质、实验能力竞赛中,何海娟等2位同志荣获峡市级优秀辅导教师奖。在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李志刚同志荣获省级优秀辅导教师奖。在初中优秀历史小论文评选活动中,杨乾平等6位同志荣获峡市级优秀辅导教师奖。下坡头小学教师彭润龙发明制作的“环保连续捕鼠笼”已在国家级评选中入围,9月18日将赴天津参加专家评奖。
在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赵佳佳等同学荣获国家级奖,彭伯乐等同学荣获省级奖。在初中化学素质、实验能力竞赛中,李连辉等同学荣获省级奖,李博等同学荣获峡市级奖。在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宋楠楠等同学荣获省级奖,郭帅博等同学荣获峡市级奖。在初中优秀历史小论文评选活动中,彭冬梅等同学荣获峡市级奖。
三、防非典时期教学秩序竟然有序。
在抗击非典的近一个月里,我们创办了“庭院课堂”、“广播课堂”,并借助中央的“空中课堂”,采取集体办公、分组辅导的方式,一边防非典、一边搞教学,不仅确保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不受损失,而且,拉近了教师和家长的距离,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在近30000字的《非典时期的特殊纪实》中,这样写到:“这虽然不是硝烟弥漫的战斗,但在《远离“非典”的日子》里,我撰写了《似乎平淡的防非典日记》,在不慎《 触礁“5.13”》的过程中,进行了《非典假期前的备战》,肩负起了《特殊假期的特殊使命》。我又从容《走近观察隔离室》,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震惊中,惊叹《我们的课堂在哪里? 》,因而,开始了《 非典假期战略大转移 》,才有了《“庭院课堂”见闻》和《告别“庭院课堂”的最后几组镜头》的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感受……”。这部纪实发表在《枫叶教育网》上。 四、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不断发扬广大。
我们阳店镇的经济虽然今天暂时不景气,但是,为了振兴阳店明天的经济,父老乡亲尊师重教的热情和对教育的期望值是相当高的。观头、朱家勿、李曲、下坡头、下南等村两委干部,为了改变村里的办学条件,报着一种“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跑遍千山万水、施展千方百计”的精神,设计方案、筹措资金。阳店、小河、崤底、东水头、下村、方家河等村的干部和村民,在暑期的中小学布局调整中,能够顾大局、识大体、舍小家、保大家,为撤校并点工作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下庄、中河两村干部分别筹措资金给学校买电脑。
特别是镇派出所分别同镇一中、镇二中和中心小学联手建立警民共建文明单位,现任所长马鼎忠同志,不仅亲自到学校给师生上法制报告课,而且,还在积极研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预定方案。派出所还经常派出警力护送学生晚上下自习、维持中招秩序,为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维护师生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保驾护航。
五、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初具规模。
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虽然在我镇才刚刚起步,但在镇党委、政府和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以镇成人学校为载体,排除了非典的阻力,已经初具规模、显露锋芒。超额完成了两期果树、蔬菜、畜牧、饲养的实用技术下达的培训任务;设立了5个信息技术培训点,培训教师260人,并全部取得中级职称培训证书;对800多名初中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为期10到15天的实用技术培训;全镇青壮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截止目前已培训4000余人次;人口教育已培训360余人次。以阳店镇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为龙头的党员先锋工程,先后在新乡、郑州、三门峡等地考察和建立了劳务输出业务来往,经手办理了2610人的外出打工业务。为农民外出务工、农业产业调整、农村增收致富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以上成绩的取得只仅仅是为我们打好教育翻身仗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真正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还要从以下十个方面做起:
一、竭力打造教育质量响亮硬牌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我们振兴阳店教育的宗旨和标志。 教育质量是施教者的第一责任目标,是每个受教育者生存能力的最坚硬的基石。
在一定程度上,拔尖教育就是打造红桃、方块、黑桃、梅花中的四个“A”,即“A”型教育;而开发潜能生就是转化红桃、方块、黑桃、梅花中的四个“K”,即“K”型教育。可以通俗一点讲,这里的红桃、方块、黑桃、梅花分别代表着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学科,各年级的各学科都应该产生“A”型学生,各个“K”型学生都应该有负责转化自己的老师。“A”型学生的打造和“K”型学生的转化离不开责任心强、业务能力高的教师的耕耘,更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呵护。打造“A”和转化“K”对我们来说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必须通过抓 “A”、 “K”两头,促中间的教学手段,来求得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A”、 “K”教育的原理,我们要求:在明年中招考试中,镇一中要完成重点高中22个的统招升学指标;镇二中要完成重点高中4个统招升学指标;镇三中和镇四中要振作精神,争取给三高或五高输送1名统招生,并且,各科中招或统考成绩要高于同类中学的平均数。
全镇各个完全小学各年级的“A”型学生不能低于两位数;各个初小的各年级的“A”型学生不能低于个位数;各个教学点的全部“A”型学生不能是零。各个学校和任课教师必须有打造“A”型学生和转化“K”型学生的计划、措施、名单、成绩对比表等等档案记录。
今年的中学二年级三科联赛,镇一中要重拳出击,一炮打响;镇二中不仅要比去年有重大突破,而且要以划片招生后的同等生源势力,敢与一中比高低!这是打好教育翻身仗的一场开局攻坚战,也是两个中学的对抗战。希望两所中学在业务上进行强强连手,充分作好迎战的准备!给全镇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卷!
目标是理想,责任待落实。我们只有在教学上真正做到“节节清”、“周周清”、“月月清”,才能真正落实教育目标责任制。
调查背景与内容
在全国职业教育如火如茶开展的时候,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以此全面完善和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技能水平,成为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关键目标。而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灵魂和前提,对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功效是十分关键的。
在信息化、知识化、科技化的今天,中职教师如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社会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匹配合适的传播形式以及选用恰当的教学评价,都必须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将直接踏上生产实践第一线,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基本的知识、原理和概念,更重要的是生产技能和工作能力。但是,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教学设计,大都关注在普通教育上,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还没有引起中职教师的足够重视。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关注和投人力度的加大,职业教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设计,但是当前在教学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通过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减少和克服在正式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我们设计了此份问卷。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涵盖了教设计的各个环节,如了解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等。
样本选取、分析方法及类别
样本选取本次调查研究以广西商业学校为例,涵盖学校的所有专业学科,共发放问卷127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o
分析方法本调查主要将频度和比例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具体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相结合,进行了统计、分类和分析,了解中职教师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分析类别因为本次调查采用主观题形式,分析难度较大,所以采用了首先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整理,然后分类,最后统计分析的形式。在分类中,尽可能地保持每个样本的内容(故在统计分析中采用的是原样本术语),以防止造成统计数据的不稳定和较低的信度与效度。在结合职业教育和传统教育教学设计的一般构成要素和结构的基础上,我们把教学设计进程分为备课、复习旧课、导人新课、上课、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每个大类又包含一些小类,主要是具体的环节和方法,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整体设计的频度和比例
教学整体设计是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而设计的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动态化的程序。统计与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到,在教学的准备阶段设计中,进行备课和课堂总结的教师分别占到了41.7%和40.2%,所占比例一般。在备课设计中,作为教学设计重要环节的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占18.9%,熟悉教材占15.0%,准备教案占10.2%,所占比例都明显偏低,而作为教学设计灵魂的制定教学目标竟只有4.7%,可见中职教师对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在正式的教学实施阶段的设计中,尽管每一位教师都有表述,但在复习旧课、导人新课以及教学策略选择方面相差巨大,其中在注重学生实践上值得一提,占到47.2%,而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反馈方面分别占18.9%和24.4%,有待加强。在这其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比较多的.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
(二)教学实施设计阶段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统计与分析
教学策略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因此,我们重点对教学实施阶段做了统计与分析,其结果与分析如下:
相关度结果与分析从表3可以得出,师生互动与问答教学(P=0.019 )、案例教学与学生实践(P=0.042 )、演示法教学与学生实践((P}.000)、问答与学生实践(P}.022)相伴概率P均小于0.05,故认为它们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在剩余的,如师生互动与案例(P=0.081)、师生互动与分组(P=0.561)等中,相伴概率P均大于0.05,故认为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上课环节各个要素在同一节课中出现情况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在正式上课环节设计中,同时应用1至2种方法或策略的比例很多。表S显示了上课环节各要素的应用次数和比例关系,其中学生实践、案例法和评价法教学所占比例较高,基本都在15%以上,其他所占比例较低,在10%左右。从表4和表5的对比可以看出,有一些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中同时被利用,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应用任何策略和方法。
案例法应用频数与比例分析从表6可以看出,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出现案例的教师占67.7%,出现1次的占22.8%,出现2次的占9.4%。而从表7可以看出,在教学设计中,中职教师明确提出精心准备案例的只占7.5%,在教学实施中采用案例导入的占28.3%,但是在上课时应用案例教学的却占到了64.1 %。虽然在教学实施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达到了很高的比例,但这是在出现案例法中的比例,在总体中却不尽如人意。
讨论与建议
(一)中职教学设计应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长期以来,一些中职教师对教学设计关注度不够,始终认为它与教学的联系不大,忽略甚至忽视教学设计;还有一些教师尽管在教学前进行教学设计,但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其实,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和操作性。邓泽民教授认为: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的中职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反映在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胜任工作的知识和能力。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着眼整体,统揽全局,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从这次调查来看,中职教师教学设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令人担忧。在所统计的6个环节中,教学设计包括所有环节的仅占1.6%,含5个环节的占4.7%,4个环节的占10.2%,包括I-3个环节的最多,分别占到23.6% , 34.6%和25.2%。这些数据都充分表明了中职教师在教学设计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中职教师必须加深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系统地、综合地、整体性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变化,做出动态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应适宜,应以注重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度和创造性为前提
在以能力培养为本的中职教育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水平。但这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而不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单纯地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以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从本次调查我们看到,中职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样的,存在案例教学、分组教学、演示教学、问答教学等形式。例如,案例教学占了教学过程的26.8%,学生的动手实践则达到了47.2%,这些都与中职教育培养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技术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对应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方法的选择是否都与培养学生的技能相关,是否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例如,在对上课过程的相关分析中,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分组法与案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总之,教学过程设计作为整个教学设计的主体,其中各种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应该强调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和完善为中心。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初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学,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江苏省电建一公司的员工主要涉及经营管理、施工管理以及土建、火电建设、发变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专业,专业覆盖面很大。在工作中,员工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决定了工程施工质量、进程和经济效益。员工水平的高低,除了理论知识外,更多地取决于现场经验。这一点是企业外部培训师无法满足的培训需求。为此,自2005年开始,公司展开了内部培训师的培养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公司在内部培训师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制定规划,完善专、兼职培训师队伍建设机制
2005年,公司组织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十年规划,将“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期望通过加大培养力度、拓宽选拔渠道、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等措施,逐步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专家型培训师队伍。计划到2015年,公司所有培训师全部持证上岗,“双师型”专职培训师达到50%;兼职培训师达到公司员工总数的3%。
公司培训中心严格执行专职培训师持证和竞争上岗制度,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优秀技术、技能专家培养提升专职培训师的操作技能;采取“送出去”的方式,安排专职培训师到生产岗位锻炼,增强现场经验和实践能力。组织开展技能比武、课堂教学竞赛、教案制作比赛等活动,促进培训师业务技能和培训能力的提升。同时,鼓励专职培训师参加技师资格鉴定,选拔技术技能骨干充实专职培训师队伍。
建立兼职培训师选拔、激励机制,每年开展一轮兼职培训师遴选活动,根据人才培养与开发工作需要,由各分公司按规定条件和程序从本单位所属员工中择优选聘,兼职从事公司培训教学、实训指导、培训项目开发、培训资源建设等相关工作。
除此之外,还要健全企业内部培训师资库,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技术技能骨干到培训中心担任培训师,促进核心技能传承。
明确职责,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师管理体制
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管理体制。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内部培训师队伍管理制度;组织公司层面培训师的选聘与管理;建立公司层面培训师资库和统一调配等工作。
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要贯彻落实上级单位培训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以及制定本单位培训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方法。同时,还要负责本单位培训师的选聘与管理,以及向网省公司推荐优秀培训师人选。
除人力资源部外,各专业职能部门也要积极配合,推荐本专业范围内优秀的培训师人选,协助进行本专业培训师的选拔工作。同时,积极推荐本部门优秀员工担任兼职培训师,并为培训教学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培训中心的主要职责是,编制企业内部培训师的需求计划及任务书,负责培训师授课效果和工作效果的评价。协助做好企业内部培训师的选聘,并主持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培训师授课技能的培训工作;组织培训师开展教研活动;维护培训师资库等。
各部门的协助只是外因,最关键因素还在培训师身上。企业内部培训师要认真执行、落实本单位及上级单位下达的培训教学任务,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授课技能。同时,还要定期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教研活动,提出培训工作改进建议,积极参加培训项目开发、培训教材和培训设施建设工作。
企业内部培训师制度推行之初,公司很多基层单位不够重视,认为生产才是第一位,专业骨干在生产一线发挥的作用更大。甚至,一些专业骨干也认为自己在生产一线更能体现价值,临时担任项目制培训师还能接受,长期离岗到培训中心担任周期制培训师就很难接受了。面对诸多不理解,公司领导强调“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一方面下指标要求基层单位推选优秀人才到培训中心任教,另一方面要求培训中心精心安排并发挥好专、兼职培训师的作用。经过实践,专、兼职培训师在授课技能培训、参与教学研究开发、教材编写、培训设备设施建设、培训教学、竞赛集训、技能鉴定等方面,都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成果。他们将自己的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工作经验梳理和总结提炼,充分应用于教学工作之中,得到了培训学员和送培单位的普遍好评。
实践表明,“内部人培养内部人”可使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优秀专家的技术技能和丰富经验,可使学员的技术技能和现场问题处理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专、兼职培训师通过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梳理、多年经验的总结,自身也提高了很多,有的写出了高质量论文,有的出版了专业教材,收获颇丰。
加强激励,推进兼职培训师的选聘和使用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管理到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哪怕缺少资金和设备,也可以很快发展壮大。由此可见员工培训工作有多么重要。员工培训工作,仅靠专家骨干而不靠培训师可行吗?答案是否定的。各个专业的专家骨干虽然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但是他们却没有培训意识,公司也没有要求他们总结自己的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和经验,将之传授给其他员工。这一点,是最为致命的缺陷。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为此,自2005年开始,公司就着力构建企业内部培训师激励机制。在一系列激励措施的引导下,公司员工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培训师选聘活动。
不过,只有符合培训师基本条件的优秀员工,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内部培训师。
企业内部培训师的基本条件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培训工作,身体健康;具有所从事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专业的技术技能或者管理特长;具有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传授知识、经验或者辅导他人操作实践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并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对于能力和业绩特别突出的员工,可适当放宽选聘标准。
由人力资源部、专业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相关人员组成企业内部培训师选聘工作小组, 专职负责选聘工作。选聘工作一般按照个人自愿申报、组织推荐、择优选聘的程序进行。选聘主要对申报人员的授课能力、教学经历、业务水平、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一般包括材料审查和试讲两个环节。综合评价合格的,可聘为公司企业内部培训师。
企业内部培训师承担公司系统内培训教学任务期间,工资、奖金、津贴及福利待遇按原岗位保持不变,任课期间的交通费和住宿费由培训单位承担。培训师承担培训教学任务,按照培训教学的工作量,由培训单位给予一定数额的津贴。对企业内部培训师进行项目、年度考核,项目考核由培训机构负责,年度考核由单位人力资源部负责。根据考核结果,对业绩特别优秀的内部培训师,由各单位定期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在培训中心任教期间,所在单位要保留培训师原工作岗位。任职期满,对于考核良好及以上的培训师,所在单位要对其工作从优安排,确保不低于原工作岗位待遇。任职期满后的工作安排情况,要报上级单位人力资源部备案。培训师的人才培养工作业绩,将成为遴选公司优秀专家人才的重要依据。同时,公司优秀专家人才,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培训任务。
探索研究,提升企业内部培训师的教学能力
开发企业内部培训师培训方案
一名优秀培训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教学技能。可是,大多数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最缺乏的是教学技能。这种情况,亟待解决。
2009年,公司培训中心组织多名专职培训师开展“企业培训师职业能力培训方案”的研究,借鉴国际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吸取了多种关于能力模型建设、职业能力开发的先进理念,结合公司实际工作需要,对企业内部培训师培训工作进行了创新和改进。遵循“能力必备”原则,公司从工作域及工作要项分析入手,提炼形成了企业培训师职业三个级别行为能力标准,设计了服务于企业培训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培训单元、培训模块课程库以及培训实施进程表。
企业培训师的职业能力分为:培训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师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教学能力、培训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五大类。这些能力,界定形成企业培训师职业一、二、三级职业能力标准 ,其中二级职业能力涵盖三级,一级职业能力涵盖二、三级。
三级企业培训师的行为表现是具备成人教育心理基本理论,能在指导下进行培训教学设计,掌握理论、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和PPT课件制作。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完成企业培训的授课工作任务,培训效果较好。
二级企业培训师的行为表现是熟悉成人教育规律和方法,掌握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具备现代企业培训理念。能独立进行培训教学设计,掌握理论、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方法,能编写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脚本。语言表达能力强,培训质量高、效果好。同时,能参与培训项目开发、评估及质量管理。
一级企业培训师的行为表现是培训教学能力强,具备独特的培训教学方法和风格。能够独立完成企业培训教学实施中的工作、培训项目设计开发,能组织大型综合演练方案设计和实施。同进,还能够组织开展培训项目评估及课题研究工作。
基于上述界定,公司将培训师五大类中的11个小类和39个能力项进行了职业能力分解,编制成培训单元组成表,并编写培训科目指导书。同时,依据“企业培训师职业能力培训方案”开发相应的培训教材和考核题库。这些,为企业内部培训师的培养、考核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开展企业培训师培训、考核及认证工作
中图分类号:S963.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15
前言
对我国农民在几千年的农耕,利用有机肥的传统发挥着非常显著的指导意义,通过有机肥料的大量使用,可以在保护土壤肥力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地力处在一个长盛不坏的位置,不仅如此,还要从根本上构成无废物排放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从根本上为农村环境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证。发展至清朝时期,按照杨双山“知本提纲”,其提到的有机肥1大类中有100多个类型[1]。发现到现代,还是是有机肥一统天下,由于使用化肥,才让有机肥让出了这个地位。
1 羊粪以及发酵
羊粪本身性质速效以及微碱性,有机质含量非常的丰富,同时具有非常显著的肥效,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土壤施用需要。羊粪抑制非常的有效,是抑制非常有效的有机肥料类型,满足环保标准,与此同时,还可以满足身体健康标准,作物是绿色环保产品类型。
相对于沼气发酵微生物来说,需要具备非常丰富的碳源以及氮源,这样就可以促使发酵正常运行。C/N 不断升高的时候,因为微生物代谢必要氮元素的缺乏, 进而进一步降低产气微生物的活性, 进而导致难以顺利产气,难以顺利启动。同时也会导致酸积累情况严重。C /N不断降低的时候, 使用过量氨态氮的话就会导致“氨中毒”现象的产生,进而抑制产气[2]。
在进行羊粪以及麦秆中温厌氧发酵的过程中,C/N 值为20的就经过83d的发酵结束,累积产气则为92565mL,C/N 值为25的就经过84d的发酵结束,累积产气则为100725mL,其需要24是最佳的C/N值,需要接受96d的充分发酵,累积产气量为209mL/g。
在好氧发酵干燥之后,就可以完成有机肥的制作。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实现了农田施有机肥的季节性的突破,同时可以有效的突破农田面积的限制性,从而克服使用方面、运输方面、储存不便等多个方面存在的限制以及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实现恶劣卫生状况的突破。与此同时,可以将粪便中存在的有机质以及营养元素最大程度的利用处理,促使发酵之后,羊粪顺利完成性质稳定的、无害的有机肥料的转化。
2 羊粪堆熟过程中氮含量的变化
不同羊粪施肥量显著影响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这就表明。有机肥可以影响到硝态氮累积的产生。如果土壤通气情况良好,那么能自养的硝化微生物就能够顺利的转化成N03―N,在上述的基础上就会导致其在土壤中大量的累积。如果逐渐增加施肥的次数,那么,硝态氮含量在土壤中不会因为土壤全氮含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增加的。主要的原因是土壤施入有机肥之后,有机氮的矿化作用会直接受到降雨量、气温以及牧草根系生长情况的之间影响[3]。
施用生物有机肥有利于在根系氮素的积累,正确的顺序为T2-T1-T3-CK,也就是说,增加生物有机肥中有机氮比例就会逐渐的增加在茎以及叶中氮素的积累量,烟株氮素积累也一样。施入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之后,就会想要的增加氮素吸收速率以及氮素浓度,尤其是生育前期高的非常明显,如果是在氮素吸收最大的时候,烤烟氮素吸收速率就会明显高于对照,可以促使烟株早生快发。
3 腐熟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家都认识到秸秆使用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性。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的物理机械方法以及化学碱处理方法存在非常显著的优势,导致秸秆的营养效率以及利用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所以,在使用微生物广泛适应性以及多功能性的基础上实现秸秆的转化,目前该转化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相关研究得到,在施加氮肥之后,各个耕层中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均会出现一定的转变,相对会影响到降低未施氮肥处理的氮素含量。如果,施氮肥组氮素残留明显的增加,那么就是超量施氮肥。在完成收获之后,土壤硝态氮总累积低于30~150cm,如果大量的增加施氮肥量,那么土壤硝态氮在0~180cm土层的累积量也越大。累积施氮肥肯定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4]。
4 样品中氮的处理
在完成处理之前以及处理之后,完成对照总氮的有效处理。在此过程中,在550℃下,将有机质灼烧4h,使用总氮用凯氏定氮方法完成测定,全氮用半微量开氏法测定;矿质氮用 Bremner法浸取,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
在完成有机复混肥生产的过程中,将较大量的有机物质加入无机复混肥的原料中,可以促使土壤的改良、促使肥效加强,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但是在进行某些含有大量有机质复混肥检测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按照ZBGZi002专业标准完成氮感含量、磷含量以及钾含量的测定,导致最后的测定结果受到影响。于是我们需要针对复混肥样品完成相关的处理工作,在完成处理之后,试液可以为其氮含量、五氧化二磷含量以及氧化钾含量测定提供相应的参考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文献报导得到,对有机复混肥料的总氮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还要单独的处理试样,可以同时处理磷以及钾试样的测定,完成相对的测定,上述工作具有非常显著的繁琐性以及费时性。在完成探索之后,在上述的基础上,一次性完成试样本处理,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复混肥的实际测定步骤来完成测定工作,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手续实现进一步简化,结果具有非常显著的可靠性以及科学性。
5 结论
通常情况下,无机氮肥施用量跟氮淋失率呈现一个正比例关系,主要指的是,如果无机氮肥施用量大,那么氮淋失率就会高,反之就会越低。同时,化肥以及有机肥则跟氮淋失率特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配合化肥以及有机肥配施可以促使氮素的淋失量进一步降低【5】。有机肥的适量施用可以对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进行有效的调节分析,实现氮素吸收加快,促使土壤碳库进一步加大,促使微生物的活性实现进一步提升,促使铵固定作用以及反硝化作用实现进一步强化,促使硝态氮淋失风险有效的降低。如果有机肥过量施用,因为铵固定以及反硝化作用会逐渐呈现一个饱和的状态,这时候,无机氮就会超过作物的需要,导致硝态氮的淋失量加大【6】。根据相关的研究报道得到,有机肥其因为本身的特有性质导致其也会出现硝态氮淋失。淋失量跟施入土壤的有机肥呈现一个正相关的联系,也就是说,淋失量越大,那么施入土壤的有机肥就越多,然而淋失量越小,那么施入土壤的有机肥就越少。但是在有机肥施入之后,硝态氮淋失率则会在15%左右。在将有机肥施入草地之后,在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季节性。冬季以及春季,这两个季节雨水量非常的少,其气温也非常的低,导致作物具有较慢的生长速度,同时,土壤里的硝态氮呈现一个不断累积的趋势。但是因为上述两个季节降雨量非常的少,这样一来,草地淋溶损失的硝态氮就会相比其他季节来说非常的低。夏天,由于气温升高,存在非常明显的有机氮矿化现象,同时牧草的生长速度会逐渐减缓,减少其消耗的氮素,夏天,不仅是一个温度高的季节,同时还是一个雨量充沛的 季节,这时候,硝态氮淋的失量就会出现最大值。
参考文献
[1]黄鸿翔,李书田,李向林等.我国有机肥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土壤肥料,2006(1):3~6.
[2]宋永民,陈洪章.汽爆秸秆高温固态发酵沼气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2(11):53~56.
[3]郭希敏,新民市农田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变化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4):14~16.
[4] 彭华伟,刘国顺,吴学巧等,生物有机肥对烤烟氮磷钾积累、吸收和含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1):25~29.
[5]孙波,王兴祥,张桃林,红壤养分淋失的影响因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3):257~262.
[6]吴红艳,王智学,陈飞等.有机物料腐熟剂稳定性及水分对其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