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保护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0: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矿山环境保护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矿山环境保护论文

篇(1)

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初见成效重庆市陆续开展了许多矿山环境治理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给当地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效益。如九龙坡区华岩镇云峰村废弃工矿地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新增了大量的耕地,缓解了人地矛盾,并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再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梁山四方井矿区的植被恢复治理,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系统;北碚区三汇二矿和三汇三矿的矸石山治理,有效地防止了矸石山的滑移,保护了矸石山对面的大片茶园不遭破坏,保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依旧突出重庆市矿山企业95%以上为乡村集体或私营小型矿山,这些矿山企业普遍存在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矿山环境治理专项资金不足重庆市矿业开发历史悠久,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新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点多面广,有的甚至十分严重,目前还缺乏治理资金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导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欠账太多,资金缺口较大。有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法规制度不健全虽然重庆市初步形成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但是仍缺乏一些配套的、可操作性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制度。

矿山开采和治理技术有待提高矿山开采和治理技术不能适应环境保护与整治目标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部份小型矿山开采方法、废渣、废水治理方法落后;二是土地复垦与还绿工程先进技术与方法推广不够,矿区的开采与土地复垦不能实现同步;三是缺乏专业的矿山环境治理的专业队伍、专家咨询和技术支撑体系。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有待进一步查清目前,重庆市仍有很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未进行实地调查,因此,还有待开展系统的基础调查工作,全面摸清矿山地质环境状况。

篇(2)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矿山开采时所产生的环境破坏因素也越来越被重视。矿山开采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科学发展的辅助支撑,在矿山开采中,对地质环境因素的破坏不仅仅影响了生态环境,更关系到采矿地区地质环境整体。面对矿山开采后带来的环境破坏和影响,国家政府部门也制订了很多方案,同时相关部门也进行改善监督。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现状。

矿山采矿易诱发地质灾害、影响大气环境,造成酸雨等,使土地和水均遭到破坏,产生“三废”污染等。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对矿山治理中,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十一五”建设中,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被列入重点工程之中。近些年以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对各省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摸底,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规划,开展矿山公园的建设工作,保护矿业的遗迹,同时也加大了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力度,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推动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规章制度建设。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问题。

2.1 矿山治理缺乏经验参考,缺乏技术指导。

我国开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对大型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则是在近些年来才得以重视。我国矿山数量众多,由矿山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影响区域也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较严重。由此可以看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长期战役。通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规范和调控,在总体上看来,有所改善,但由于治理工作巨大,问题相对比较突出,这对矿山地质环境后期治理工作增加了压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治理中很难借鉴以往的经验,需要通过分析检讨,制定治理方案。由于无治理经验可以借鉴,在对矿山环境治理中导致缺乏技术性指导,不利于治理工作的开展。

2.2传统矿山环境治理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由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体制不健全,其治理手段受到制约,在治理中缺乏可以借鉴的工作经验,导致在治理中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缺乏对环境治理的整体性控制。

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一直以来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更是在治理方法上研究出了比较多的经验。譬如依据工程类型来决定其治理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合理的治理方式来达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目的。前人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加固工程、植物工程、护坡(主要依据矿山滑坡、崩塌来确定治理方案)、依据矿区塌陷所总结出来的方法主要是:地下加固工程、回填采空区工程等。

在目前的矿山环境治理中,地面塌陷、地裂缝处理、滑坡和崩塌以及泥石流处理和治理方式不合理。实际治理中,未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和地理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只单纯追求治理结果的表象,忽视了治理手段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留的方寸土,但与子孙耕”。在现代社会来讲,不仅仅是要保证以后有地耕、有田种,这更多的是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矿山地质环境复杂多变,通过前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要灵活变通,总结经验科学创新。

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要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监管机制。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组织以省为单位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摸底调查,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调查、评价和规划,对已造成环境破坏的矿山施工单位要进行机制建设,要开展引导恢复和环境治理工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既要进行预防,又要进行治理,在治理的同时更要注意预防。

将环境治理法规和治理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要研究和探索一条新思路和新技术。要针对不同矿山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实施不同的治理技术。同时,可适当借鉴国外机构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成熟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

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要提升,方法要改进。

矿山环境治理要从传统的“线性开发”转换为生态保护性的“循环经济保护开发”,通过治理模式的转换,实现矿山环境保护、恢复治理、资源开发和再利用的生态循环。

2.1露天开采矿山治理方法。

对新建的露天开采矿山,要求制定包含矿山环境治理的保护预案并列入开采方案中,对非矿岩土的转移、尾矿的排放、矿渣的堆放和剥离土层的存储都要进行规定。对正在开采的露天矿,要加强对噪声、粉尘的监控,同时要针对已经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提出治理的方案,并根据能够预测的问题制定预防的措施。对有松散覆盖层的矿山,要对剥离表层土的堆放、存储和再利用等方案进行统筹规划,如果表层土中含有适合生产的植被,要单独存储,避免与废弃矿渣混合。对废弃的岩石、矿渣等废弃物,要注意对可利用成份的合理利用,并要分开存放,单独处理。对采矿场的梯级开拓,要加强对稳定的保护,必要时要对边坡进行再造,要根据开采场的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坡角范围,避免出现滑坡、地裂缝和崩塌现象。

2.2.闭坑矿山治理措施。

在闭坑矿山环境治理中,要保证矿区内的人畜解决用水的基本问题,同时要致力于对耕地面积的恢复,其资源开发利用要达到利用方案的标准和要求。要保存好地下井巷采空区矿柱的设计资料,毕业时要进行填充说明,对采矿形成的地面塌陷或滑坡、地裂缝等要进行划定和治理。合理选择尾矿、渣石、剥离表层土等废弃物的堆放,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设置安全可靠的矿坝进行堆放,并清除可能引发泥石流的安全隐患。闭坑矿山的井巷要进行妥善封闭,对废弃的水井等地面设施要及时进行回填。

2.3井工开采矿山环境治理技术。

井工开采矿山治理主要是对尾矿、废水的处理。由于开采量大,产生大量的废弃尾矿和矿渣,需要占用较大面积土地进行堆放。在治理时,要根据尾矿的再利用进行开发,可采取填埋沟谷的方式,进行造田复垦。对泵送的地下矿井水要经过过滤,提供材料清洗用水和矿区生活中洁净度要求不高的用水。同时要保护地下矿区内的地下水,避免出现枯竭和水水环境恶化。开采中对有毒、有害的废水、废液要设置专用的贮存池和沉淀池,并做好防渗漏工作。

2.4矿山开采沉陷治理。

质量开采沉陷问题时,要考虑地裂缝和开采沉陷的关联性,采取防治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整治。对地下坑硐已经废弃的采空区如出现地裂缝时,要采取地下废渣回填的方式,来缓解地面沉降速度和减少沉降区域,采取地面裂缝灌注水泥砂浆的方式来制止地面塌陷。对地面废渣回填时,要在中上部采用表土填充,并在表层土上设置绿化。对塌陷区内原来为耕地的,要进行回填造地,并在表层设置植被。

五.结束语

矿山地质环境存在较多的问题,对环境治理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进行环境治理时,既要改善又要预防,既要纠正又要控制。因地制宜,对造成环境破坏的因素经过分析评估后,结合实际进行治理。

参考文献:

[1] 刘慧芬; 危接文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期刊论文]《科技风》, 2010年15期

[2] 邸克强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期刊论文] 《西部资源》, 2012年06期

[3] 王永生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南方国土资源》, 2009年12期

篇(3)

 

引言

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巴颜喀拉山南麓,向南流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乐山市三市州,最终于乐山汇入岷江。论文参考,可持续发展。大渡河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之一,也是四川省境内重要的大河,水电资源富集,其干流和主要支流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四川省水电资源总量的23.6%,在我国12大水电基地中位居第五。依据最新规划,大渡河干流共布置22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2340万千瓦,年发电量1123.6亿千瓦时。

与此同时,大渡河沿岸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都非常丰富,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第二个十年的全面推进,对大渡河的水电及其沿线的资源开发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与之相伴的是大量人员及开发活动涌入大渡河沿线。

一、大渡河沿线当前生态环境现状

1.1 水电站修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始终未得到彻底解决。考虑到大渡河水能蕴藏量巨大,开发价值高,特别是在国家对清洁能源产业的大力扶持、“川电东送”战略的大背景下,新一波对大渡河的开潮汹涌而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渡河已建成或在建的各类大小水电站包括猴子岩电站、长河坝电站、泸定电站等几十座。沿大渡河溯流而上,可以发现水电站特别是小水电星罗棋布,使本应奔涌向前的大渡河水变的十分缓慢,这种现象在夏季的丰水期特别明显。

由于水电站的分割,大渡河水流速度明显减缓,使河流自净能力显著下降,进而导致水质降低,特别是分布不均衡的小水电,未经完整的环境评价即开工上马,对大渡河本身及其沿线的影响更是不利。

水电站的分割使原产于大渡河的鱼类无法正常洄游产卵,从而影响河流特有鱼类的繁殖及鱼类种群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河流生物链条的均衡。

1.2 矿山开发

大渡河沿线的矿山开发热方兴未艾,成为人们西进淘宝的重要地带。由于天然的地质结构,大渡河沿线部分地区拥有黄金矿藏。论文参考,可持续发展。

正因为此,各类金矿纷纷在大渡河沿线安营扎寨,其中还不乏缺少资质的黑矿,这类矿山一般都采用最原始的开采方法野蛮开发,不顾及对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的是小矿山由于淘金手段极其落后,大量使用化学制剂进行冶炼,排出的废水直接流入大渡河,对河流产生直接污染。

此外,开挖金矿严重毁坏大渡河沿线植被,造成河流两侧山体裸露,在雨季被雨水连续冲刷后,特别容易造成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沿线居民的安全,同时直接危害当地的环境。

1.3 人类活动区域的拓展

人类活动区域的拓展必然对大渡河及其沿线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开发者自身会在当地消耗资源,打破了当地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原始均衡,由此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另一方面,人类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必然会用毁林开荒等手段拓展生存空间,这加剧了河流沿线植被的减少以及由此产生的滑坡等次生灾害。

二、大渡河及沿线生态现状的原因分析

2.1 水电开发冲动难以抑制

根据国家规划,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着大渡河流域主体开发任务,由一家企业主导大渡河的水电开发,有利于各方资源的统筹协调,实现规模效应。

与之不协调的是,大渡河沿线不时仍有小水电站违规上马,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论文参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小水电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经济效益见效快,资金回笼可靠性高,可谓一本万利。部分乡镇甚至还通过集资的方式修建小水电站,在凝结了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之后,这类违章工程就不再从属于一般的范畴之内,而是牵扯到当地的社会稳定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监管的缺失。我国的河流治理向来是九龙治水的局面,政府各部门分别监管其中的一块,如河流水质由环保部门监管,防洪抗旱由水利部门协调。凡此种种,造成河流环境管理的条块分割,当出现违规工程时,政府的监管职责就显得力不从心,各部门都可以管的结果是各部门都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2.2 矿山开采无序

导致矿山无序开采的因素有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表层原因仍然是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近年来受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黄金硬通货价格再次坚挺并持续走高,在这一大背景下,对黄金的开采需求也在持续升温;地方出于对财政收入的考虑,也对矿山开发持中庸态度。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体现在矿产资源的管理上。众所周知,我国法律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因此任何开采矿山的行为都应该得到政府部门的许可才能施行;此外资源税政策迟迟未能出台,开采矿山的成本低,令开采矿山的进入门槛大大降低,增加了人们进行冒险的冲动。

2.3 产业链延伸导致人类活动区域增大

水电站建设、矿山开发、退耕还林工程等一系列涉及大渡河及其沿线环境的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开工,产业链的延长使大量工程建设人员纷纷涌入大渡河沿线区域。论文参考,可持续发展。建设人员的到来一方面繁荣了当地的经济,另一方面也对大渡河及其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三、进一步改善大渡河沿线生态环境的思考

3.1 用好环境影响评价工具

我国的环评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且支撑有力。在法律上, 2003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这成为环评工作的基本依据与指导方针。在引入环评流程的同时,环保部门还应加大对环评未通过工程的监督力度,如果遇到环评未通过工程违规上马,应采用各种合法手段促使其停工,以免对环境造成更大破坏。环保部门还应积极介入地方政府对大渡河及其沿线开发方案的制定工作,积极开展战略环评工作,变环评工作被动为主动。

3.2 整顿乱挖滥采现象

保护矿山资源,合理开发是当前保护大渡河及其沿线生态环境的当务之急。对大渡河沿线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可以借鉴山西治理小煤窑的经验,抓大放小,关停产量低、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小金矿,扶持上规模的、技术先进的矿山企业合法开采。这样一方面避免了矿产资源的浪费,实现规模化开采与生产,相当于增加了金矿的储量,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初衷:在保护矿产资源、大渡河水质的同时,也保护了沿线的植被免遭破坏。论文参考,可持续发展。

3.3 合理规划布局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区域的拓展是不可避免的,在开发、建设大渡河及其沿线地区时,应倡导采用绿色技术,特别是注重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使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即开发就是为了环境保护。

结 语:

大渡河是我省境内的重要河流,科学合理地开发其水力资源及沿线地区是促进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论文参考,可持续发展。只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注意在技术、规划、布局上多下功夫,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相信对大渡河及其沿线地区的开发就会成为对大渡河的动态保护,大渡河的价值也将在其中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魏爱臣.从能源安全高度前瞻水电开发推进大渡河流域经济模式[J].四川水力发电,2008,(10)

[2]石勇/邱华/王洪春.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改善鄱阳湖生态环境[A].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8)

[3]肖羽柏.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危机综合管理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9,(9)

篇(4)

中图分类号:F407.1

1研究背景

煤矿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不仅会导致土地资源和地貌景观破坏、建筑物受损、交通道路变形、地下水位污染下降、遗漏,还会诱发次生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甚至会诱发地震,给矿区及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严重影响着当地的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也对矿区的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故本文以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质环境影响预测与综合评价为主要研究内容,对矿区地表变形和沉降进行预测分析

2.1 采空塌陷定义与形成机制

采空塌陷是一个复杂的地质力学和地质体形变的过程,是指地下煤层采出后,上部覆岩、覆土失去支撑,矿体上部覆岩的力学平衡被打破,覆岩岩石力学性质随之发生变化,在重力和应力作用下重新调整,随之发生弯曲变形、断裂、位移,导致地面塌陷下沉,并形成地表低洼的沉陷地。

2.2采空区的形成及地表塌陷规律

矿山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打破了地壳内岩土体原有的应力平衡,为了达到新的应力平

衡,于是在采空区周围的岩土体中会产生应力重新分布,在这个过程中采空区周边的岩

土体在某些区域会形成应力集中,而在另一些区域会形成应力松弛。根据采空区周边岩

土体性质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地压,随着矿山的开采,采空区将发生多次应力重分配,

一旦应力集中超过了岩土体的极限应力强度,就会发生变形破坏[1],甚至发生岩爆现象,使得地表发生一系列的变形和破坏,最后在地表形成下沉盆地,使得矿区的地质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甚至引发地质灾害。

随着开采活动的进行,当采空区面积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岩土体的移动和变形就会

影响到地表,这一在地表产生移动和破坏的过程叫地表移动。当采矿活动结束之后,地

表变形和移动也会慢慢趋于稳定,这样就会在采空区的上方的地表形成一个塌陷区域,

即为最终移动盆地。

矿区开采地表沉陷变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表下沉是逐步形成的,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2)开采下沉造成地形坡度变化只发生在采空区边界上方,只是局部区域;

(3)开采产生的地表裂缝,特别是一些较大的裂缝,主要发生在开采边界处,破

坏了原始地貌的完整性,造成与周围自然景观的不协调,对生态景观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4)位于沉陷区边缘,特别是地表下沉引起的倾斜和原始地形本身倾斜方向一致

时,该区域内较高大的树木会产生明显歪斜[2]。

2.3采空区地面塌陷影响预测

本文根据矿区实际情况拟采用概率积分法和 GIS 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区地面塌陷进行预测分析。本次预测只进行稳态预测,并将重点对首采区的地表变形进行分析,对全井田仅进行地表下沉估算。通过分析预测可以看出煤矿开采后,矿区含煤层范围内几乎都有沉降,其中沉降最大的地方发生在矿区的中部;就各个盘区而言,煤矿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在各个盘区的中心位置沉陷最大,往四周方向发展沉陷逐渐变小最后趋于稳定。就影响和破坏的厉害程度而言,沉陷最大的地方破坏最严重。总之矿山开采对矿区的地质环境影响还是相当的严重。

3 采空区地面塌陷引发地质环境问题预测

3.1主要含水层结构破坏预测

采空区地面塌陷形成的导水裂隙带,能使开采煤层围岩含水层结构破坏。地下的煤炭资源开采出来之后,会形成一个空洞,使得原有的应力平衡被打破,为了达到新的应力平衡周围的岩土体就会发生位移,变形乃至破坏.

3.2 地面塌陷对地形地貌影响预测

采空区地面塌陷形成的地表沉陷影响可以通过深厚比(H/m)作为粗略估计。深厚

比越大,地表移动变形越小,移动和变形就越平缓;深厚比越小,地表移动和变形就越

剧烈,在深厚比很小的情况下,地表有可能出现大裂缝、台阶状断裂。甚至出现塌陷坑。

3.3地表沉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预测

矿山开采后水土流失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滑坡,滑坡使得井田内部分区域的水

土流失加剧,另外由于地表沉陷加大了地表坡度,使得径流量增大,床刷也随着增大,

从而引发水土流失和加重土壤侵蚀强度。

区域地下水位预测

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防治对策研究

根据采空区影响下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结果,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政策制度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区未来开采出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和防治。

政策制度措施: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加强对职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确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治理经费的投入。

工程措施: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该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矿区的特点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产开发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建设绿色矿业的原则。

4 展望

众所周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由于体制管理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破坏了矿区土地资源 诱发了地质灾害污染了矿区环境。严重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不但影响着中国煤炭资源的持久开发利用和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而且严重危及地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从区域范围内开展大尺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相关的研究领域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是值得人们关注的前沿领域。

篇(5)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直接关系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的生活。因此,我国必须要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矿山开采的强度及规模也越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严重危害和破坏。从而在开矿的过程中引发矿山地质灾害。不同的地质灾害,开采矿山企业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各种地质灾害进行预防,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减少生产过程中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在出现地质灾害以后,矿山企业必须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有效处理,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一、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

1.1矿山地质环境它主要研究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其邻近地区的岩石、表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分等组成的环境系统。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岩石圈为依托,断改变着地球表面岩石圈自然环境平衡的地质环境。,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环境地质是介于环境学与地质学之间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地质环境,主要指是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2 矿山环境主要研究对象是地质环境,矿业周边的地质环境。。良好的地质环境有利于矿业的正常生产,脆弱的或恶化的地质环境必将影响和制约矿山正常生产。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两方面:(1)研究环境质量和容量,预测对矿山开采的负面影响,选择矿山建设布局、避开易引发地质灾害选区。(2)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前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或环境地质问题评价,预测开采危害程度,控制、预防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发生与发展,。

1.3 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人为的采矿引发的灾害,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严重危害破坏。矿山开采对地表造成严重的破坏,加速水土流失、地面塌陷、滑坡诱发、地震、岩爆、冒顶片帮突水、瓦斯爆炸泥石流等灾害。矿山抽排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开采诱发、引起地表环境污染。露天开采占用土地且非常普遍容易产生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现象,因此,研究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发展规律,提出防治灾害的措施,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显得尤为必要。

二、评估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指,对矿业活动影响和破坏及对现状进行分析判断其性质、变化及危害情况,

2.1生态的破坏。矿山环境地质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这与开矿时间以及开矿强度等有密切的关系。环境地质分为三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地质灾害。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矿山水资源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废弃物污染,等污染物。生态破坏主要有地形地貌改变,种植物破坏,土壤流失,地下水位下降等,很多人文景观破坏土地沙化等因素造成生态破坏。

2.2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地面塌陷,沉降、裂缝,水土流失,泥石流等。主要原因是矿山过度的开采造成负荷超重,造成地质环境的应力失去平衡,从而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强度远比生态破坏恶劣,因此,我国矿山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保证矿山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其中崩塌带来的影响极大,常会致使地表建筑物,公路,铁路等设施被破坏或被掩埋,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2.3滑坡是矿山地区较高斜坡上的土壤,碎石等物质承受不住雨水的冲刷岩块等物质快速从山坡上流至山坡下,并在低洼处堆积起来的现象。泥石流和滑坡所带来的影响极大,如果发现不及时,必定会给矿山企业以及矿山生产人员带来严重的损失,严重的灾难。比如房屋坍塌、掩埋工人住房,冲毁公路等。滑坡,泥石流发生的时间段不同,其影响程度也不同。

2.4综合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和危险性等级。地面突然陷落,出现陷坑或是大型洞口。原因可能是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表岩石以及地表土体向下陷落,也可能是因为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未做好支撑措施,导致地面坍塌。严重的地面陷落,不仅会破坏地表的各种基础设施,同时还会威胁到周边地质环境的稳定性。

三、展望与防治研究

3.1研究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就必须研究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才能够做出科学的预测,才能够为矿山的正常生产,减少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经济损失。建立研究机构,重点是环境地质图系的内容,图层结构、图式图例及嵌表形式等,以及计算机自动成图等矿山环境地质编图理论与方法研究。构建了矿山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因矿产资源类型的不同,地质环境不同,矿山环境问题在保护程度,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治理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在指标的设计上,为了尽可能做到全面兼顾,还要应对实际应用。在矿山环境治理绩效的研究的理论、指标、方法上还有待深入,这未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及各方人十的大力支持,汇集合力,才能把论文中未涉及的相关研究和分析进一步完善。

3.2地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查询方面、可视化等功能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平台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矿业活功是人类的经济活动,矿山环境质量好坏受国家法律、产业政策影响较大,因而在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理论技术研究同时,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研究,依法行政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步人法制化轨道。

3.3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矿产长期稳定供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尽可能做到合理、科学地开采、加工和利用矿产资源,在对矿山环境治理方面也要高度重视,以提高矿产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耍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对于环保工作起着先导、基础、推进和监督作用,多建设一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等环境公共设施项目,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重要使命。开展环境保护宣传,让更多的群众投入生态保护与建设中来,成为环保知识的宣传者、实践者、环境质量的监督者、绿色文化的传播者、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使生态环境保护得以优化,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越高、治理的越早、污染就会越小、效果就会越明显我们应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

3.2建立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动态监侧和通过建立覆盖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监测、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国家在矿业行业结构调整中干预的力度,促进新型矿业经济的崛起和发展,使其可以在矿区环境监测和安全生产方面有较充足的资金投人。鼓励多元资本投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整治,建立治理资金投人和利益补偿机制,推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整治工作的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既不能让代内人承受采矿者破坏地质环境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能让后代人承受当代人环境破坏的恶果,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另一关键问题。因此,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基础上,通过定量评价,编制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区划,对于实施矿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结束语:

篇(6)

[中图分类号] X75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262-1

1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概述

矿业开发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也有着很悠久的历史。矿业开发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开”,即矿业的开拓,开拓的作用是扩大矿产资源利用的规模;其次是另一个含义“发”,即矿业的发展,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资源的勘察、实施工作矿产的开采、矿产的加工以及矿产的销售和使用。

环境保护通常也涵盖两个方面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够地球圈的水、土地、大气、岩石和生物等,水喝人文因素只要由人类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财产构成。我们对于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是对社会人文的保护。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国民经济一直处于高速上升阶段,在此过程中,我国的工业生产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常常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走入“先破坏、后治理”的怪圈。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于排斥的关系,短期经济利益是在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获取的。而且随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浪费和资源匮乏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巨大难题。

因此,要想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入手,重新审视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矿业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引发原因

迄今为止,由于矿业开发的低回收率和高排放量,引发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矿业开发对土地的影响。矿产开发实在土地载体上进行的,这就注定了开发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矿产开发初期,就需要圈地,并去除表层土地;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液体的废弃物,废弃物中大多含有重金属或有毒物质,这些有毒成分会不断深入土地中,造成土地酸碱失衡和有毒污染;另外,土地被过度开发过后,地表的植被遭到破坏,营养成分和有机物质损耗严重,往往会产生办结、土壤流失状况,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再度使用。

其次,矿业开发对空气的影响。在采矿爆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固体颗粒;在开发生产和运输时,同样产生很多的悬浮颗粒;除此之外,开发冶炼过程中还有一些有毒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中,从而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第三,矿业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矿业开采、选矿、冶炼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且矿坑水、尾矿存水以及冶炼排水中大都含有有毒成分,包括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等,这些在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达不达标的情况下,渗入地下或者是排入河流湖泊,造成周围水系呈现酸性、毒性,造成水体污染,直接影响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四,矿业开发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在矿业开发过程中,矿山结构、地下水系都会改变,同时会造成大面积的矿产采空区域,这样就容易造成地层崩塌、沉降、裂缝问题,严重时还会引发矿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另外,由于矿产开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也造成了社会的畸形发展,引发了社会不和谐问题。

3防治生态环境恶化的措施

矿业开发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不仅仅损害了我们的经济财产,同时对我们的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和当前发展的现状 ,制定有效合理且科学可行的措施,防治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为防治矿业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做好舆论导向,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矿产企业加强对员工的环保培训,培养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摈弃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错误价值观。同时,社会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形成全民环境保护的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然后,开发过程中要科学规划,提高生产技术,防治结合。传统的矿产开发一味追求矿产资源的高产出率,盲目开发,是一种粗放式的管理理念,不仅仅造成了很多环境危机,长远来看,也是对矿产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必须将经济效益追求与生态效益追求将结合,合理规划,优化生产工艺,充分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做到生产工艺的闭合性,循环利用资源。

第三,企业内部建立矿产开发中环境监测体系。矿产开发过程中经常发生环境污染等意外情况,需要对矿山环境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并根据监测的信息及时对开发生产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矿产开发的实际情况,尽力环境监测体系和相关的管理体系,提高矿产开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手段。

第四,国家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增大监督管理力度。在矿业开发可持续发展初期,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为矿业企业提供政策支撑和资金资助;除此之外, 1992年联合国举行了环境与发展会议,将环境保护立法列为各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但是我国法制体系还不够合理完善,因此,要求我们在根据国情的基础上,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制体系建设,使矿业开发生态保护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政府环保部门还需加强监督管理,将环境保护列为企业和政府的政绩考察指标,有效遏制环境恶化。

4总结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积极面对,正视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实施有效的措施来防治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做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研究和探讨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社会的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危机,有利于矿业开发的长效经济利益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

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监测、预测、评估,掌握或判断地质环境的变化,制订相关管理办法,控制破坏地质环境的行为.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总结,逐渐形成了具有我省特色的针对建设工程特点的预测评估方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技术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地质环境治理技术近年来以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为契机,得到了较快发展.自2003年以来,累计治理矿山253处,复垦土地面积8386.3ha,治理地面塌陷等灾害点329处,矸石山113座,植树72万余株,到2008年底,全省共治理矿山地质环境1110处,恢复土地面积7513.7ha,其中耕地4392.8ha,建设用地1183.1ha,搬迁村庄151个19780户60822人,建立矿山公园3处,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废渣护坡技术、采矿塌陷地整治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都取得了一定经验.

地质遗迹保护技术

地质遗迹保护作为地质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2006—2008年开展了全省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划分了5个世界级、4个国家级、20个省级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产地,出版了《中国河南恐龙蛋和恐龙化石》、《河南省地层古生物研究》等专著.在推动地质公园建设的同时,实施了一批地质遗迹保护工程,通过建立护拦、原地加固、设标识牌、警示牌、导游牌等设施,保护其不受破坏.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防治技术

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是防治工作的前提,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易发区(县)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每年通过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等形式,建立了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实现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基本掌控.2003年以来,实施了一批地质灾害应急勘查治理工程,通过地面测绘、钻探、井(槽)探、物探、现场试验和取样测试等综合手段,使勘查方法更加有针对性,勘查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地质灾害评价包括区域性风险评价和灾害体的稳定性评价,我省研发了基于GIS技术的风险评估系统,采用传递系数法和计算机软件对滑坡、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评价技术得到了推广.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分预防和治理两方面,预防技术包括制定规划、防灾预案、气象预警、群测群防等,已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得到了普及.治理技术主要指工程措施,防治泥石流灾害的拦挡、疏导技术、防治崩塌滑坡灾害的削坡减载、抗滑桩、重力式挡墙、截排水、坡面防护、浅层锚固等技术在省内都有应用,其中泥石流防治的疏排与拦蓄相结合技术,滑坡防治的抗滑桩与排水、锚固、挡墙相结合技术都取得了实践性突破.

应用性环境地质技术

农业地质: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初步查明了土壤环境中污染元素和有益元素的分布特征,基本查明了洛阳牡丹、信阳茶叶、四大怀药、杞县大蒜、许昌烟叶、灵宝苹果等特色作物产地的土壤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黄河流域地表水、浅层地下水质量状况,对黄淮流域农业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环境水文地质(地方病):开展了河南省农村居民饮用水调查和与饮用水环境有关的地方病研究,拓展了环境地质技术的应用领域.旅游地质:在开展省内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工作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旅游地质人才,推动了省内地质旅游与山水旅游事业的大发展.地质科普:2008年落成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新馆,拥有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地学科普技术手段与丰富的地质科学内涵,参观人数超过了150万;省内各地质公园也相继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地质博物馆.2007年建成的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为研究地球灾变事件和恐龙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与物种灭绝等提供了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

“十一五”期间地质环境科技发展主要成果

1取得的进展与成果

基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取得新成果.完善了河南平原第四系层型剖面和第四纪综合地质表,分析预测了各种变异条件下地下水流系统演化的趋势,预测了未来若干年气候环境变化趋势.完成了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县(市)级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建立了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启动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保护、恢复治理技术逐步系统化、标准化.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提出了基于建设项目特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遥感、原位测试技术、计算软件等新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查中得到了应用;工程治理措施更加多样化、综合化;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技术有了大的发展,建立了省级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平台,开展了中原城市群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河南省保有4个世界级地质公园(嵩山、云台山、伏牛山、王屋山—黛眉山),13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国家矿山公园,一个国家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另有13个省级地质公园,2个省级矿山公园.实施了一大批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全省有60余处重要地质遗迹得到比较严格的保护.在推动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申报、建设、管理过程中,规划、建设、管理技术得到了不断提高.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取得了新突破.引进了单孔多层地下水监测井施工技术和地下水位水温遥测、自动记录技术,提高了监测精度,实现了一孔四层地下水动态的自动化监测和实时传输.地质环境专项科研成果突出.组织了两批13个地质环境科技攻关项目,其中部分项目已取得了预期成果,有的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有的获得了省、厅级科技成果奖励,全省地质环境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2科技人员队伍现状与科技人才培养情况

与“十五”相比,从事环境地质科技工作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有了很大发展,2006—2009年四年间,全省国土资源行业新增环境地质相关专业青年科技人员300人,科技人员的平均年龄降低,中青年人员比例大幅增加,40岁以下的技术人员占到68%(图1);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提高,本科以上的技术人员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的比例达53.5%(图2、图3).各专业之间的结构比例也趋于合理.

3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建立的与地质环境有关的河南省国土资源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表2).经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全省具有环境地质相关专业调查、勘查资质的单位30家,具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的单位30家,具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40家.

4科技交流与合作情况

国际交流与合作:河南省环境地质工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走出国外,主要是面向非洲、美洲和亚洲市场上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项目,以村镇凿井、城镇供水项目为笼头,带动了场地工程地质勘察、地基处理与岩土工程施工等业务.2006年以来,先后与日本、尼日利亚等国家开展了交流合作.在地质公园建设方面,多次与国际组织合作,接受国际组织和国际知名专家的考察,受到了好评.国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共同开展地质环境科技项目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省内学术交流:2006—2009年,河南省地质学会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得到了广大地质环境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共发表地质环境相关专业论文共170余篇(表3).2007年9月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灾害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河南省水文、环境、灾害地质学术交流会”,会议交流论文40余篇.

环境地质领域科技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分析

1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地质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快速发展的河南,给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巨型工程(跨流域调水、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工程等)的建设、采矿规模的扩大、大量“三废”的排放对地质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地质环境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或改变;另一方面城镇规模快速膨胀、社会经济易损性加大、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降低,地质环境的安全风险加大.同时,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滞后性,一旦发现即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而且修复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地质环境安全仍是环境地质研究的重要方向.

预防性研究引起重视.正是由于环境地质问题的隐蔽性和滞后性,需要加强预测性研究.环境地质科技面临三大课题,一是地质环境预测、评价技术,需要更准确地预测工程建设或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对地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对象、危害后果等;二是地质环境保护技术,需要研究地质环境开发利用过程中如何用更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综合效益;三是地质环境修复、治理技术,将受破坏或改变的地质环境进行修复或整治,是未来地质环境工作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已纳入到采矿生产成本,重大工程项目的环境整治也进入项目设计,但这方面的技术还处在原始的土石方工程阶段,缺乏先进有效的技术支撑.信息技术将成为地质环境管理、研究的主要工具.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各行各业在生活理念、服务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通过信息和网络对世界的观察更开阔,对事物的观察更细致,对地质环境的关注度更高,信息技术已成为环境地质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也即将成为实现人类对地质环境科学、有效管理的重要工具.

环境地质学科体系亟待完善.现有理论和技术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理论与实践存在脱接,地质环境监测仅局限于地下水和地质灾害点,监测范围需要扩大到整个国土范围,监测和研究内容应拓展到所有的地质环境要素,监测和研究方法需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也面临更多的技术难题.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地质工作的需求正在发展重大变化.环境地质业务正在由传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评价转向以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主的领域,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降低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修复被破坏的地质环境成为未来环境地质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传统的环境地质理论与技术面临创新与变革.

2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省内大学对口专业偏少,针对河南省地质环境条件培养的专门人才偏少;从事生产实践的人员多,科研人员少;地质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建立时间短,数量少,设备严重不足,缺乏项目和资金支持;地质环境监测项目少,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公益性、基础性、区域性环境地质研究滞后.地质环境保护意识亟待加强.河南省人口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虽大,但就业、吃饭问题更重于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地质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科技人员队伍偏于年轻.近年来,全省国土资源科技人员队伍发展较快,环境地质相关专业广受重视,人员规模快速扩张,但新人多、老人少,老科技人员的传、帮、带作用被弱化.此外,全省在环境地质领域知名度高的国际、国家级大专家很少,具有高水平、影响力较大的地质环境类科技成果也显不足.

“十二五”地质环境领域科技发展工作部署

1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集成创新,重点突破,服务急需,兼顾长远,切实提高全省地质环境科技支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并实现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监测、评价、利用、保护、治理、恢复和管理现代化,建设一批地质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增强地质环境科技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2重大科技项目部署

典型区域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技术研究.以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为依托,选择郑汴洛地区、小秦岭金矿区、栾川钼矿区、永城煤矿区、郑州煤铝矿区等典型城市群、典型工矿区探索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方法,开展高精度、中大比例尺的环境地质调查技术研究,引入高精度的卫星影像数据和定位技术、自动化实时传输技术等,建立适用的区域地质环境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完善目前以地下水监测为主的地质环境监测网络.

郑汴新区地质环境监测及重大环境地质问题防治研究.结合郑州市、开封市与郑汴新区发展规划,查明城市地下三维空间的地质环境与重大环境地质问题隐患,对城市地质环境容量进行评价,对城市建设导致的地质环境改变与地质灾害开展预测;针对城市地铁工程、垃圾处理场、新的排洪工程(包括人工湖等)、快速扩张的新城区、应急水源地等地质环境敏感区开展地质环境现状评估、重大环境地质问题预测和预警研究,为大型城市地质环境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在郑州市对地铁工程沿线开展地面变形监测;在垃圾处理场周边开展水、土质量监测;在集中供水水源地开展地下水环境监测.

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环境变化为研究重点,对地质环境安全进行预测评估,重点开展沿线高陡斜坡变形监测、地质环境变化调查与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等技术体系研究,开发以保护重大工程安全、清洁运行为目的的地质环境监测预警技术.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机制与防治对策研究.在对已有成果进行综合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即将展开的重点县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人类工程活动特点,进一步研究确定重大地质灾害易发区与隐患点,提出重大地质灾害中长期预测和防治对策,优化重大地质灾害临灾监测预警网络,更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升级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技术集成研究.着重于应用航空多光谱高分辨率遥感、差分雷达、GPS高精度变形监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形成突发性地质灾害快速应急调查技术集成,为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应急会商与救灾工作服务.

汛期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优化研究.开展大比例尺地质灾害信息与高密度雨量数据的集成研究,预警模型研究,预警系统与自动化雨量站、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数据集成、对接研究;对已有预警区划、预警判据及地质灾害数据库进行修订和校核,更新预警预报硬件、软件设施,探讨新的预警方法及途径;优化汛期地质灾害短期预警预报,探索汛期地质灾害中长期预测.河南省粮食与经济作物主产区农业地质研究.河南粮食生产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确保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650亿公斤以上的任务更加重要①.着力于在省内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主产区、蔬菜生产基地、其他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深入开展与农产品产量、质量相关的地质背景研究,建设全省农业地球化学数据库,建立土壤母质与耕作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土壤水与地下水资源保障能力,开展平原区地下水库人工调蓄技术方法研究,提出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典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选择以煤、铝、金、钼为主的省内典型矿山,依托遥感、GPS、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技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变化动态监测技术研究,探索矿山地质灾害预测预警方法;总结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技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矿山地貌景观与生态系统恢复整治技术,形成有针对性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体系.河南省重点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保护技术研究.完善全省地质遗迹、地质景观评价科学体系,科学评估重点地质遗迹的学术价值、科普价值与旅游价值;针对性研发各类型地质遗迹、地质景观的实质性保护技术;开展重点古生物化石产地评价、发掘方法、地层、构造与古生态综合研究,探索古地质环境变迁规律;提出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对策建议.

中心城市浅层地热能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主要在中原城市群地区开展典型城市(区)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技术研究,浅层地热能开发技术研究,探索测定岩土体热物理参数及相关物理性质指标的方法,研究浅层地温资源的评价方法和计算参数,开展浅层地下水源热泵回灌及土壤源热泵利用试验,评价浅层地热能的适宜利用方式,建立浅层地热能的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体系,建成一批浅层地热能开发技术示范工程.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技术研究.在豫西地区寻找浅埋型带状热储,在豫东平原地区寻找深部中、高温层状热储,研究地热资源找矿技术和地热田勘查、开采方法;研究热储埋藏分布规律及特征,分析地温场变化规律,提高地热资源储量及可开采量评价技术水平;改进地热井成井技术和已有地热井的保护、井管检测与修复技术,创新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

煤下铝矿床开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河南省煤下铝资源丰富,但煤层下压覆的铝土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不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复杂,亟需开展相应研究.选择新安、渑池、荥巩等典型矿区,开展煤下铝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方法研究,煤矿开采条件下的铝土矿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方法研究,初步形成适应河南煤下铝矿床特点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评价技术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及人才培养计划

1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计划

在“十一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环境地质专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提升其科研实力,增加地质环境监测重点试验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浅层地热能资源勘查与开发研究技术中心.“十二五”期间,力争将河南省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地热能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浅层地热能勘查与开发技术研究中心升级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或重点研究中心.

2科技人才队伍培养计划

加大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立足河南实际,通过项目带动、合作培养、联合推荐等方式,造就一批省内著名、国内知名、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研究专家;引进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专业博士、博士后加入河南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研究团队,鼓励国际、国内知名教授、研究员以聘任、合作研究等方式参加河南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科技攻关活动.到“十二五”末,力争环境地质专业博士不少于20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增加到15人以上.积极推荐学术带头人、青年科技专家和骨干,建立省环境地质专业科技创新队伍,培养环境地质专业学术带头人和青年科技专家.

科技交流与合作计划

1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合作计划

在省内加强与气象、水利、城建、铁路、公路、教育、旅游、地震等部门合作,开展针对气候变化、突发灾变事件、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对策研究,以推进和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重大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为契机,形成多部门联合攻关防治地质灾害的创新机制.支持省属单位与国家级及部属研究机构、大学签属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机制,联合开展省内地质灾害调查、监测、评价、防治项目;借助省地质学会、省矿业协会等组织,邀请国内国际著名地质灾害研究专家来河南开办讲座、培训,开展学术活动,提高全省地质灾害研究的整体水平.积极参与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预防、环境和气候变化监测等国际合作计划,并将其与省内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密切结合,切实提高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2地质环境保护研究合作计划

在省内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开展针对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的研究;以推进和完善地质遗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城乡地质环境监测管理等工作为契机,联合攻关,在广义地质环境领域取得综合性理论与技术进步.加强与国内外科研与教学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借助国家与省重大地质环境工程项目,建立长期稳定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地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计划,追踪学习国际前缘地质环境领域先进理论与技术方法.

篇(8)

1 矿区地质环境现状

1.1 矿区地质环境概述 淮南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矿井9座,截止2004年9月累计产煤5.262亿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淮南矿区位于淮河两岸,地跨淮南市的五区一县和阜阳市的颖上县。矿区处于淮河冲积平原之上,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0~26m之间。区域内水系均属淮河流域。天然河道流向一般沿区域地势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注入淮河。矿区内除淮河以外,主要河流有西淝河及其支流济河和港河、架河、泥河、黑河已经人工开挖的有高新河、永幸河、光辉河等。

矿区内淮河防洪与农田水利设施多,农田水系纵横交错,基本形成适宜农业耕作的水利网络。绝大多数耕地夏季种稻,冬季种小麦。

淮南煤田煤层赋存于淮河及其冲积平原之下,第四系松散层厚20~483.5m,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厚。属水体下开采的矿区。

矿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分布不均,浅层地下水水质良好,水源充沛,补给条件较好,目前矿区利用地下水不致引起地面沉降。

矿区开发引起地表塌陷下沉,扰乱水系,损坏耕地、村庄、河道、提防及其它建筑物受到破坏。矿区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地面塌陷、固体堆积占地与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

1.2 地表塌陷 淮南矿业集团所属9座矿井、工业和生活居住等地面设施占地2624.2公顷(39363亩)。

9座矿井矿区总面积为301.12km2,截止2004年9月底开采塌陷面积达62.10km2,占矿区总面积20.59%。其中又有约17.7%为积水区,即积水累计总面积达10.97km2。积水范围随降雨量大小而变化。

随着煤矿开采的延深和规模扩大,塌陷范围逐渐扩大,据1997年以来的统计,1997年1月至2004年9月塌陷区增加了24.8 km2,年增长率为5.15%。 开采塌陷区尚有15个村庄正在或有待搬迁。

开采塌陷区内,地形、地貌改变破坏了水系,影响河堤长度为15.1km,灌溉渠道5.9km,影响铁路线长度7.41km。 1.3 固体堆积物

1.3.1 煤矿开采,每年要排放大量的煤矸石,选煤厂也有相当的矸石排放,电厂排放粉煤灰。造成固体堆积物占地和环境污染。

据初步统计,目前现存矸石山(场)23处,占地63.9公顷(906亩),固体堆积物总量为1898万m3。

1.3.2 淮河以南的矿区,煤层倾角较大,多煤层联合开采,全部煤层开采后下沉量大,一般在10m以上,最大下沉量达18m。塌陷盆地积水深浅不一,农民进行粗放式养鱼。可耕地的质量下降,造成农业减产减收。

淮河以北广大矿区,煤层倾角平缓,基本属单一煤层方式开采,回采后形成碟形塌陷区盆地,最大下沉量达4.5m,地下水埋深较浅。因此,盆地中间积水,积水范围大小受降雨量控制,变化比较大,盆地的边缘下沉量小呈缓坡地仍可耕种,但不宜种水稻,造成农业减产,盆地的边缘带与积水区之间,地面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基本上为弃耕绝收地带。1.4 地质环境改变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4.1 对大气的影响 煤矿生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瓦斯,瓦斯气是一种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瓦斯气向大气牌坊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给空气造成污染。

1.4.2 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和矸石堆积导致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农业减产,造成农村搬迁。

1.4.3 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煤矿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矸石成山,导致市容脏乱差,影响市民生活,制约城市发展。

1.4.4 对煤矿企业的影响 为了减少村庄和城镇搬迁,降低生产成本,煤矿企业不得不改变开拓布置方式,甚至放弃准备煤量,影响了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制约了企业自身发展。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原则

2.1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所有的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矿山环境治理首先要保证矿区免遭矿山开发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2.2因害设防、综合治理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

2.3注重效益、分期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应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区别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时根据资金情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危害大小、轻重缓急,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

2.4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矿山环境治理只有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各种工程措施只要配置合理,就能根治地质灾害。但其缺点是投资过大,而生物措施恰好弥补工程措施的缺点,其投资较小,能改善小气候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矿山环境治理中。

3 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的基本设想

淮南矿区地处华东,是富饶的淮河平原,是我国重要产粮基地,土地十分珍贵。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地质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法规制约。因此,煤矿开采地质环境的恢复引起了各级部门和煤炭企业的重视。塌陷区回填复垦是煤炭企业、地方政府和矿区农民长期以来的共同愿望,不塌陷影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不良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淮南矿业集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示范工程项目。

实施示范工程的指导思想: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变害为利,企业、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紧密合作,中和开发现代化生态企业,建设小康型农村。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煤矿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土地的破坏十分严重,是一个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

篇(9)

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物质保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出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状况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的日益确立,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恢复和综合治理并对相关利益者进行补偿为主要目的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势在必行。

一、生态补偿机制立法概况

(一)国外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发展概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德国、瑞士等西方发达国家就通过立法采取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一系列法律手段,但是目前各国都未制定专门的生态补偿法。长期以来,各国都是在国内的环境法律和其配套法规政策来体现的。

美国是最早开始出现生态补偿性质的国家之一。早在1956年的《美国农业法》中就规定了具有生态补偿性质的“土壤银行计划”。该法主要是用停耕一部分土地的办法来减少农产品产量和保持水土资源,银行给予其一定的补助,并对按计划退耕的农场主给予农产品价格补贴。在矿产资源领域,1977年美国国会就颁布了第一部全国性矿区生态系统修复法规——《露天采矿管理与复垦法》,该法规定了复垦违约金制度和修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此外,为了提高矿山环境复垦和保护效率,美国的联邦和州都设立了矿山环境监督员。

不少发达国家也采取了生态补偿制度。例如,1980年德国的《联邦矿山法》对矿区生态补偿与恢复进行了规定。为保护森林资源,日本政府早在十九世纪便开始大力推动保安林制度,在保护过程中出现了早期的生态补偿形式,即对保安林区域范围内的居民予以相应补偿。

德国为了解决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德国在各类相关法典里都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规定,构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德国现行的民法典、环保法都对生态补偿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此外,《德国联邦采矿法》规定,只有在缴纳了复垦保证金后,审批机关才能对采矿许可证予以批准,并且采矿许可证的签发必须以一份具体矿山关闭报告为准。

在欧盟国家,通过将价格补贴与生态保护相挂钩,对将土地按照一定比例休耕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偿;对长期退耕还林的农民签署30年的协议书,国家补偿给农民所受的损失;鼓励从事畜牧业的农民进行粗放式畜牧,国家对这部分农民进行补贴并奖励等。此外,欧盟为了保护土地及其环境,对农民进行政策性引导以改变其耕种方式和运营方式,并对土地上绿化的农民也给予一定补偿。

(二)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和法律的发展概况

从20世纪末开始,生态补偿机制就在我国开始了初步探索,但至今为止,由于生态补偿机制的复杂性,生态补偿机制都未在我国形成系统规范的法律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平衡自然资源经济价值、调控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管理机制,已经在我国各个省市都有了相关的实施办法。

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家和地方可分别开展生态补偿试点。2007年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的建议。2008年,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之后各地都出现了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的。

总的看来,我国有关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和法律较滞后,迄今还没有法律规定生态补偿机制。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我国一些地方法规己经规定了其行政区域或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如2012年河南省颁布了《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贵州省人颁布了《红枫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办法(试行)》、长沙市颁布了《长沙市境内河流生态补偿办法(试行)》等。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目的和作用

(一)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质是资源受益者或破坏者与保护者和受损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它以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为原则,兼顾公平与效益,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补偿机制在我国区域和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适用于行政区域之间的补偿,也可适用于流域之间。

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其是以“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为基础,污染和破坏环境与资源者承担其治理和保护的义务及其责任,人类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资源系统造成污染或破坏后而对其进行恢复、补偿、综合治理等行为的总称,包括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受损者、保护者提供实物、资金或技术上的补偿或优惠政策, 增加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各项费用支出。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生态补偿至少有四个层面的内容:①对生态环境本身的补偿;②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概念——利用经济手段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控制,将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③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环境或放弃发展机会的行为予以补偿,相当于绩效奖励或赔偿;④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等,包括重要类型和重要区域的生态补偿等。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

在我国,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1.为了遏制资源衰竭,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以云南省个旧市为例,历史上个旧是以锡矿为主的有色金属王国,其有两千多年的采矿历史。但是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长期大规模的开采,也面临着资源耗竭的危险。基于“公有地的悲剧”理论下,采矿者尽可能地将公有资源变成私有或是转化为经济利益,从而使自然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导致很多资源现在都面临衰竭的现状。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由于长期大规模的开发,土地植被、水、大气都遭受了严重的污染。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矿区的建设,很多土地由耕地变成了工厂的建设用地,并且由于矿区的施工,很多森林植被遭到了破坏,导致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工厂在运作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气又给当地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和沙化速度加快,尤其是2012年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市雾霾气候严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治理这些问题,这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活或是生存。生态补偿机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生态环境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3.实现破坏者、保护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生态补偿机制就是为了追求环境公平与正义,调整破坏者、保护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向破坏者收取一定的费用,补偿保护者和受害者的环境保护行为,并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实现生态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平衡。

(三)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和意义

合理的设置和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是推动我国生态平衡、调控破坏者和保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生态补偿是一种调控环境活动中不同主体间利益平衡的宏观经济手段,对我国的环境建设可以取得巨大成效。

生态补偿机制是采用政府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其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污染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支付补偿性费用,以支付给保护者费用来补偿保护者的损失。

三、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分析

篇(10)

2 水环境状况

2.1 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0年,在朝阳市境内三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中,只有南大桥断面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良好;长宝渡口断面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章吉营断面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大凌河主要支流的大凌河西支、第二牤牛河、老虎山河和凉水河子河水质均为劣Ⅴ类,污染严重。

2.2 水资源状况

全市水资源相对不足,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2左右。2010年,朝阳市水资源总量为118476.8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0350.1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2769.4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52410.8万立方米。朝阳市总用水量呈逐年递增长趋势。在各行业中,除农田灌溉各年度用水量基本保持稳定外,其它各行业用水量均呈逐年递增长态势;2005-2010年,全市用水总量由36706.1万m3增长到53882.8万m3,年均增长4.9%;随着朝阳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市用水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将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

3 水环境治理

针对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的状况,朝阳市提出了多项举措,对水环境进行治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1 点源污染治理方面

(1)工业废水治理情况。大凌河水污染防治规划共安排朝阳造纸废水治理等12项工程,已关停造纸行业草浆生产线2户(朝阳、凌源造纸厂),完成治理任务的5户(喀左陈醋厂、凌钢综合污水处理、凌钢焦化水处理、朝阳工业纸板厂、朝阳酒厂),停产整顿2户(朝阳制药厂和朝阳阳光纸业有限公司),企业倒闭1户(建平华伦造纸厂);(2)畜禽屠宰废水治理情况。畜禽屠宰污水治理安排5项,主要安排在各县(市)。已完成2项,朝阳益康食品已关屠宰生产线;(3)医疗废水治理情况。全市共安排医疗废水项目17个,已完成市区及[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服务]各县(市)区中心医院的医疗废水治理工程10个。(4)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十二五”期间朝阳市将建设城市(镇)污水处理厂5座,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22.5km。(5)乡镇污水处理。分为两类:矿山污水综合治理和原有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6)生态移民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库保护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保护和修复库区生态环境,需要对保护区内居民进行生态移民。将保护区内居民全部迁出,建立移民新村,并对村民耕地、房屋等进行补偿,完成各种安置项目,并配套建立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新能源及集中供热系统。

3.2 面源污染治理方面

(1)生物综合利用工程。一是推广“一池三改” 农村户用沼气1.5万户,每年建设5000户。二是沿上游及库区乡镇建设生物质固化厂10个。三是建设生物有机肥厂2座。(2)畜禽粪便治理工程。加强畜禽养殖管理,进行圈养和收集粪便,同时严格管理粪便堆积和趋向,降低粪便污染,形成良好的粪便收集、处理模式。(3)村落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区域农村村落环境整治,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3.3 水环境治理环境保护方面

(1)库区拦污工程。在水库库区内设置隔离网来隔离固体漂浮污染物,及时打捞及运输库区内的生活垃圾等固体污染物。(2)河流入库口湿地工程。十二五”期间,将在大平房大凌河入库口、建平县深井河与第二牤牛河汇合处、大凌河喀左县城以下的吉利玍各建一块不少于10km2的人工湿地,以对入河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计划总排资4000万元。(3)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工程。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自1993年列入全国八片水土流失重点区以来,已连续实施了20年,大凌河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也被纳入中央水利水土保持项目的支持重点。

第一、坝址两岸生态保护工程;计划在2013年-2015年完成重点迎面山宜林荒山造林5万亩,平均每年1.66万亩,重点栽植适合我市气候特点的油松、侧柏、山杏等乡土树种。第二、退耕还林工程;阎王鼻子水库入库口坡耕地。完成15度以上坡耕地造林0.2万亩,重点开发大枣、南果梨、苹果等经济林树种,并通过采摘园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第三、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小流域“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沟壑梯级治理模式等行之有效的科学治理方法。第四、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在库区范围内对停产关闭矿山的生态修复、正在生产矿山的生态修复、尾矿库的生态修复;同时增设生物预警系统,增强对突发水事件的预警能力。主要进行排土场清理、安全处置、植被修复。进行综合监测及预警,防治突发性污染及安全恐怖事件发生,保证水质安全。

4 结语

经过治理,大凌河流域朝阳段水环境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切实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与水环境安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破解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制约朝阳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上一篇: 工程师评职称论文 下一篇: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