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专业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1: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航空专业毕业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航空专业毕业论文

篇(1)

0.引言

毕业论文(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必修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综合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不仅体现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综合状况,而且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及其个人综合能力,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更是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毕业论文(设计)中不仅写出毕业论文,而且毕业论文是在设计出毕业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论文阐述说明的。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可以是纯理论性的论文也可以具有设计性的论文,如果是设计性的题目不仅要求学生做出设计,同时,还应该有相应的程序代码与论文描述,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一项复杂而综合能力的体现。作为理工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些能够成功做出毕业设计要求的内容,但对于体现文笔功能撰写论文却显得匮乏,所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势在必行。

1. 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毕业论文(设计)是完成本科教学计划,达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必需的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一次全面检验、总结和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对大学毕业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

本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安排毕业论文(设计),首先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学校规定的论文规范格式进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科学性及规范性直接反映出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1]。

2.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现状及常见问题

2.1盲目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般是由指导教师按照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当前社会应用而设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特点和偏爱方向按照已给定题目进行选题,选定题目后,联系指导教师进行开题,在开题报告中分析选题的意义,确定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列出论文总体安排进度及其相关参考资料等内容。

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切忌盲目选题。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有些学生选题不慎重,导致对题目分析不够透彻、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指导教师出题有时也有片面性,会导致学生在选题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发挥个人综合能力。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涉及软件、硬件及其设计性等多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会选择一些相对容易实现的或论述性较强的题目,而不是考虑到尽可能大的体现个人基本技能及综合素质方面的题目。

2.2对论文投入时间不够

学生在修读完规定的基础和专业课程之后,接着就要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同时,有些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有些学生在准备考研、有些学生在准备其他与工作相关的考试,这样,学生撰写论文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充分,并没有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专心撰写论文。应该注意,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与以往的上课不同,在校上课都是学校安排了课程的学习、考核等固定模式,学生只需听从学习安排即可。而论文的撰写全靠学生的自觉性,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自己控制时间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努力完成。有些学生自制力较差,撰写论文时放任时间,自己管不住自己,不能严格按照论文计划进度进行。自我时间控制不好,到最后写论文只能是赶时间进行拼凑,导致论文的质量不高。

2.3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综合能力

即使有了适合自己的题目,并且能够保证充足时间进入撰写论文的状态中,但有些学生还是感觉撰写毕业论文、完成毕业设计有种种困难,分析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平时积累的知识相对匮乏,缺乏创新意识。

毕业论文(设计)是考查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本科生在校主要是学习课程大纲要求的知识,而对于写作、科研等其他方面的要求很少,主要依靠学生自我的爱好和个人发展,尤其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平时一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注重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文字组织等能力培养[2]。有些学生能够根据论文题目将论文(设计)做出来,但因文字、语言组织等方面的欠缺,而导致论文质量下降。

3.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对策

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当前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时所困惑的问题。所以要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应该指导教师和学生双方同时努力的结果,并且要教师和学生经过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3.1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该严格结合学生课程设置,结合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反映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综合素质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高校都是由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情况和当前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来出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应结合自己专业知识与自己的偏好或自己的发展前景。有了适宜的毕业论文题目,首先仔细分析题目,建立协作思路,搜索相关参考资料,并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有目的的进行撰写。

3.2全心全意投入时间撰写论文

选定适合自己的题目后,应能够保证充足时间进入撰写论文的状态中,撰写论文的这段时间,主要由学生自己支配,时间跨度大、活动地点变化大,毕业论文(设计)需要调研,到图书馆查阅文献,需要到实验室调试程序等,每个环节都不能松懈,应该严格按照最初列出的论文进度计划进行撰写[3]。

撰写论文的一个关键部分是联系指导教师进行论文的监督和指导。论文的撰写思路要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尤其是在论文开题,初稿,中期等几个重要的阶段应及时联系指导教师,并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格式进行撰写。

3.3合理应用综合能力

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明确目标,努力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当前社会应用及前沿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一般更侧重于设计,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强,容易实现设计部分,但是还应将完成的设计对应到撰写论文中,这时,有些学生就显得束手无策了,这种情况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组织及写作能力。当然,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提醒撰写学术论文的思路、方法及其技巧,应强调完成论文后进行最后论文答辩注意事项及其技巧[4]。

4.结语

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项学习内容,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是体现学生和教师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以上从计算机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得出选择题目、全心全意投入时间、合理应用综合能力这三方面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最佳对策。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之前还应进行必要指导教育,使学生重视并充分认识到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学校或师生之间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过程监控,也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保障。总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学习任务,不仅反映学生个人综合能力,而且反映出学校及教师的综合教学情况。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需要学生和教师日积月累地学习和不断地进取。

参考文献:

[1] 谢雅.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探讨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0卷第1期.

[2] 黄继蓉 陈光喜. 提高学分制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的思考和策略[J].高教论坛.2007年第2期.

[3] 王玉锋 刘保旨等.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年第1期.

篇(2)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靳健;;我国小学、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百年变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石录;;反思小学作文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5期

[3]王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小学三、四年级写作标准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4]王铭;;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1期

[5]董俊英;;来源于生活流露于自然——浅谈小学作文教学[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1期

[6]尚凤英;;论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J];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7]杨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学生习作的几点尝试[J];科技信息;2008年27期

[8]潘杏丽;;小学作文教学的忧思与探究[J];科学大众;2008年11期

[9]李桂平;;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10]蔡名华;;创设情境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课堂实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05期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高凤妹;新课程理念下的写作命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鲁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王琪;小学作文“先放后收”的基本理念与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周世国;小学作文迁移训练与作文主体性开发教学策略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杨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杨瑞;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张文彬;小学生作文中审美体验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李志远,梁毅刚,李素英;论大学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郭鸣宇;学习动机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闫蒙钢;高师化学系学生职业素质结构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5]张雪峰;陈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国化改革的尝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杨厚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和教学——体育课改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实践[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3期

[7]袁勇;云瑞江;;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篇(3)

关键词:

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定位

在高校综合性发展模式下,多数理工院校成为“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以下称“理工院校”),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成为其作为综合性大学的重要学科支撑。但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与政法类院校和传统综合性大学相比,在培养经验、师资水平、图书资料、学术积淀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法学专业知识培训存在缺憾。但法律工作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社会阅历、社会经验;法律职业者的知识需求,除了法律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且随着科技发展、社会分工细化,相关专业的立法和司法活动频繁,这使得法律工作者不但要掌握法学基础知识,还要对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新兴科学技术知识也能把握。“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浓厚的理工学科背景,容易为其特色法学人才的培养提供背景支持,为科技法学、知识产权法务、企业法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学科支撑,容易形成自己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育优势。“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提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更为理工类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

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要求

(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简介199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就强调法律培养的职业性、专业化,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法律从业人员通过专门系统的培训,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操作技能,形成独特的法律思维和法律信念。且法律作为社会的调整器,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纠纷的解决不能单靠法律知识,更需要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1]。即法律职业对法律从业人员的要求,不单是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更要求社会化;既有着后天训练得来的法律理性判断[2],也有着对更多领域知识的掌握,凭借丰富的社会经验、社会阅历,自由驾驭法律运用,实现法律规范的规范目的和规范价值。但我国目前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脱节严重[3],法科学生的培养过于强调理论性、主张原理研究,忽略司法实务中的法律现象;有关法律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度、教育教学制度,也由于实施条件不足等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被“虚置”[4],教育、培训效果并不明显。有鉴于此,2011年12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从应用型法律人才、复合型法律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层面,对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做出整体战略性部署,建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以解决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与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的状态,在尊重法律人才培养职业性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具有法学知识认知、实践能力操作和社会责任感的法律人才[5],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

(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卓越”要求法律职业是一种在经过专门法律训练后、具备娴熟法律技能、具有基本法律职业伦理的人所从事的工作[6]。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是在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方向上强调法律人才培养的卓越性。如何理解该“卓越性”?从字面意义看,“卓越”意指“杰出”、“突出”、“非同一般”。法律学科作为一社会学科,法律本身的知识架构虽然相对独立,但其对应的社会现象却是纷繁复杂、非孤立存在。如金融业务、专利发明、证券业务、法医学、高科技开发和涉外等法律业务,都要求既通法律业务又懂其他专业知识,但能胜任这些跨专业法律业务的法律工作者却极少。也就是说,法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社会阅历、社会经验。目前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较注重法律知识的通晓而不注重其他专业知识的灌输;加之法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弱,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所以,“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是在尊重法律人才培养职业性需求的基础上,强调法学专业学科知识掌握基础上的学科交叉,要求卓越法律人才既掌握法学专业课程本身的知识,也了解与法律事务相关联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工学、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具备法律职业技能,掌握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在内的法律操作技术;富于法律人的法律理念、伦理修养[7],拥有法律正义感、职业伦理观念、法律担当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意识,展示出较强的法律职业发展潜力,能够在未来社会中妥善处置不断涌现的各种社会纷争,以较强法律实践运用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复合性和职业性。

二、理工院校“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定位

(一)理工院校的科技特色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提供了背景支持“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的科技特色、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以其深厚的理工优势、科技特色和管理学背景,有着工程学、工学、理学和经济、管理类学科的资源优势,加之注重实验教学,强调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顺应了卓越法律人才的应用性、职业性的培养需求。若能有效弥补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办学氛围不足的缺憾,积极借助理工院校实践性强的培养特色,以规范化操作的模式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以高校与法律实务工作者的互聘制度、互训模式,从锻炼校内教师实践运用能力和提升校外教师理论功底的角度,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并落实法学实训教学环节,随时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提供操作平台,定将为单一模式法律人才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领域。理工院校的科技背景、实验特色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提供了背景支持。

(二)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定位理工院校法律人才的培养,可以考虑其理工优势、科技特色,将法律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服务、企业管理、基层事务处理有效结合起来,借助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法律+管理”、“法律+经济”、“法律+科技”等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以法律外部知识供给拓宽专业面,打牢专业适用基础,培养专业适应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课程结构优化等方面整体优化、提高素质、提升适应力和竞争力,注重“复合人才的专业素养、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等[8],形成自己的学科培养优势。具体而言,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卓越性、复合性,可围绕“科技类法律卓越人才”这一核心,利用“以工为主”的综合性院校学科部门齐全的特点,根据理工院校法学专业规模大小、办学特点,按照“基层法务实验班”、“企业法务实验班”、“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等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和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侧重于知识产权法、建筑法、交通法、企业法等专业方向,“面向科技、面向行业、面向基层”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成为既通法律又懂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的复合型法律专门人才,实现“法律”与“科技”、“法律”与“管理”的融通,以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模式,满足社会、市场对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三)“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理工院校“科技类法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科技类”法律人才培养成为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而如何培养“科技类法律卓越人才”,各理工院校都有自己的模式选择。如有的学校采用“法学专业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模式,要求法律专业学生选修理工类、经管类专业的公共选修课。这种培养模式虽然扩大了法学学生的知识面,却无法对法学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系统掌握。有的学校采用“科技+法学”本科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要求理工类本科学生在主修科技专业课程的同时,以“2+2模式”在三、四年级或从第二学年下学期开始,辅修法学专业课程。由于辅修课程多半利用晚上、双休日时间授课,辅修专业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和要求都比较简单,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都在四年的学制时间内完成,学习时间较为仓促,无法保证其学习质量,法律知识体系化掌握和法律技能培养受到影响。由此,有的学校采用“科技+法学”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设置“科技+法学”试验班,将“科技”与“法学”两个专业结合起来,用“3+3”或“4+2”的时间完成一个科技类本科专业和一个法律硕士专业的学习,获得科技专业本科学位和法学专业硕士学位。如让本硕连读的学生,头3年完成建筑、计算机、管理、会计等本专业课程学习,第4年在完成本专业毕业论文的同时,进入法律硕士课程的系统学习,第5年完成法律硕士课程,第6年完成法律硕士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法学专业知识,但也因此冲击法学本科、研究生的招生名额、招生规模;且因为跨专业的本硕连读,需要理工专业与法学专业的相互配合,有些事宜需要不断调和、甚至要工科专业做出让步才行。当然,也有学校依托知识产权研究所、环境资源保护法研究中心、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法与管理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进行“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但这种培养多从研究型角度进行,法律的操作性、应用性不足[9]。理工院校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的法律人才培养,虽类型多样,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相应瑕疵。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使理工院校“科技类法律卓越人才”培养优势得以凸显,也对该卓越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要求。笔者以为,在法科学生大类培养的基础上,根据理工院校法学专业的办学特色,按照“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等实验班的模式,制定专门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特色课程,强化实践训练,让学生系统掌握交叉学科课程,以通识教育的视角把握科技活动中的各项法律事务,既强调学科领域的交叉、又注意学科彼此的系统与完整,不失为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笔者将就如何设置法务实验班,如何培养科技类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进行具体分析。

三、理工院校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培养模式的具体思路

(一)依循理工院校学科优势设置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如前文所述,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可根据院校法学专业规模大小、办学特点,“面向科技、面向行业、面向基层”的培养。这实际上也是从理工院校的自身学科发展要求出发考虑的。由于理工院校,特别是地方理工院校招录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学校所在地区域,学生就业选择多半为回家乡或到家乡附近地域,环境适应较快,往往能很快投入工作。理工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也是如此,毕业后基本上在生源所在地附近的法律实务部门、特别是基层法律实务工作,地区适应期也短,可以较好地满足司法实务人才需求。与此相反,一些综合实力强的法学名校毕业生一般不愿意到基层、特别是到中西部地区的基层法律部门工作。将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基层”,可切实有效地满足基层法务部门的用人需求,也解决了法学学生的就业问题。而理工院校的科技特色、行业优势,又是专门政法院校无法比拟的。所以,理工院校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应从“科技”与“法学”、“行业”与“法学”相结合的角度,在法科学生大类招生的基础上,择优筛选、设置“基层法务实验班”、“企业法务实验班”、“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交通法务实验班”、“电力法务实验班”、“水利法务实验班”、“建筑法务实验班”等,充分发挥理工院校的专业特质、行业特色,从知识产权法、建筑法、交通法等方向,培养懂法律、通外语、晓科技、重运用的卓越法律人才。

(二)确定并优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的培养方案教育部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16门核心课程。各高校为满足政策要求而纷纷设置了16门核心课程,又在教学学时总量的要求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科特色课程,以致全国法学教育培养方案“一盘棋”,呈现单一性、同质性特点。2013年2月,教育部了新的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也未体现出“卓越计划”分层次、分类培养特点。既然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定位在“科技类”法务人才的培养,“面向科技、面向行业、面向基层”培养优秀法律职业者,确可从自身学科建设、培养特色需要出发,在保证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基础上,调整现行法学本科培养方案,提升培养学生法律实务能力、法律运用能力的课程比例,形成理工特色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如在理论课程体系设置上,可针对培养对象的行业需求,从实际出发,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科目,减少在基层法务工作中较少遇到的“国际法”(教育部规定的16门核心课程之一)等课程,考虑将其合并到其他课程中或改为选修课、压缩课程学时。而为应对基层法务工作者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公共基础课或任选课中,可酌情增加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历史学等公共课程,丰富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领域,注意其社会纠纷调解能力、心理辅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社会技能的培养,而不单纯局限于法律技能培养。并在教学学时上给予“科技”门类、“法学”门类课程必要的学时保障,不受制于学校统一设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时总量的限制。同时,为凸显“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特质,“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的课程设计时,可考虑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的细化,设置“知识产权法总论、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专利与实务、知识产权法律实务”等系列课程,让“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的同学在本科阶段对知识产权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交通法务”实验班的课程设计,也可考虑将交通法则细化,在“民法总论、侵权法”等课程基础上设置“道路交通安全法、铁路运输法、航空运输法、交通行政法、交通执法实务”等系列课程,形成“交通法务”实验班的课程特色,满足科技类法律人才面向地区、面向行业的培养需要。而在集中安排的法律实践、法律实训环节,除了考虑常规的法学专业见习、“模拟法庭”教学实习、“法律诊所”课程实训和法学专业见习,强调法学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外,还要注意增设非专业实践环节。如可借助理工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实习工厂,安排相关实验班的同学到实习工厂见习,了解技术产品的生产流程、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过程,增强对科技成果保护、转化的感性认识,起到科技技能锻炼、科技意识熏陶的作用。

(三)建设联合培养机制下的“双师型”卓越法学师资队伍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首先要求法学师资队伍的卓越。以“建筑法务实验班”为例,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授课,不仅要求教师熟知建设监理相关的法律知识,还要求其掌握“建筑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等与建设工程监理相关的专业知识,需要师资队伍专业知识掌握的双向性,要求既懂法律又懂工程、既懂理论又会操作,否则无法胜任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工作。但由于理工院校对文科专业师资的支持远不及工科专业,本身就难吸引优秀法学人才前来执教;而传统法学教育的“纯法学性”,就算现有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授职称,也因为其不做实务、不懂理工学科知识,无法将法律知识与科技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令人堪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中“双千”计划的实施,打开了理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大门。即理工院校可顺应复合型、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需求,在现有教学队伍的基础上,与地方法律实务部门建立双向互通的联合培养机制,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即法学院系教师走出校门,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检视法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学校也外聘一批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特别是科技法务方面的实务工作者,如专利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等作为实务教师、兼职教师。这些法官、检察官、律师等长期接触法律实务,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对实务人才培养需求往往有最直观的认识和表达,能有效弥补学院教师在实践能力训练指导上的不足。加之理工院校法学师资相较于专门政法院校本身存在较大差距,注重实践教学,注意与校外法律实务部门合作交流、优势互补,培养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功底又有法律实务经验、特别是科技法务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学师资上的不足,更能形成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卓越性”也由此得到展现。因此,联合培养机制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由学校校内教师与法律实务部门工作者,在教学、科研、就业实习基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不仅能为法学学生提供良好的法学理论知识,还以法律实务操作理念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法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并能对法律实务中暴露出来的诸多法律问题进行校内外师生的共同交流、沟通,为该实务问题的解决寻找理论根据,更为法学理论的确认提供实例依据。这不仅是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更是法律职业化需求的实质所在[10]。

(四)注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方法改进法律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需要实际解决的问题并非是教什么,而是如何教[11]。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作为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对法律人才培养的整体性战略部署,涉及培养定位、教学理念、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其中,教学理念在培养定位后,对整个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需将良好的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学的自觉行动,并以其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日趋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表现出来。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应在把握法学教育共性基础上,围绕“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奉行“不断挖掘学生发展潜力”的教学理念,发挥理工院校重实验、讲应用的培养特色,借助理工院校的校内实习工厂等实习基地,选择适合具体课程的个性教学方案(如小班教学、个别疏导等,但这需要花费老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注重法学知识的方法论训练。当然,由于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学时紧张,不可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尽所有知识,传统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应对学生获取知识需求;而专门知识的方法论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具体方法。

四、结语

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的把握,不是通过记忆、背诵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应摈弃单纯记忆性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考试方式,借助“法律逻辑思维训练+案例分析经验积累”的方法论训练,强化法律实践操作技能把握,并将其纳入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指标、评价范畴,毕竟职业发展潜力的大小是确立卓越法律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12]。所以,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应在把握法学教育共性基础上,围绕“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目标,结合理工学科培养优势,奉行“不断挖掘学生发展潜力”的教学理念,注重法学知识的方法论训练,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于其中积极引导、提升学生大胆思考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3]。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了较强的职业发展潜能,才能在今后的社会实践历练和工作经验积累中胜任司法实务和法学研究工作,才有可能成为理工学科领域的卓越法律人才[12]。

参考文献:

[1]房文翠.知识在法学教育中的属性与效用———兼论我国法学教育知识观的重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6):142-150.

[2]王晨光.法官的职业化精英化及其局限[J].法学,2002,(6):3-9.

[3]霍宪丹.法律职业素养是“法共体”的基本资质[J].法学家,2003,(6):19-24.

[4]蒋志如.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张力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17.

[5]余涛.从法学的学科属性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法律职业能力导向下的法学教育改革[J].朝阳法律评论,2012,(2):113-129.

[6]孙笑侠.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72.

[7]喻中.为卓越法律人画像[J].法制资讯,2013,(10):21-22.

[8]王文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7):31-34.

[9]黄辉,陈祺祎.论“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的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J].人力资源管理,2014,(3):135-137.

[10]胡卫萍.浅议法律职业需求下的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Z):41-43.

[11]王爱民.试论法律人才的培养与法学教学方法的革新[J].社会科学家,2005,(1):125.

上一篇: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 下一篇: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