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1: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会计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教材选择困难。目前,高校会计学教材一般选择《基础会计》或《会计学原理》或《初级会计学》的比较多,也有的高校直接选择《会计学》作为非会计学专业的教材。这类教材在市场上种类繁多,看起来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但是如果拿来比较的话教材内容大同小异,编写结构大多遵循“会计基本原理+会计核算方法+财务分析”的模式,将理论置于教材的前面对于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基本技能、帮助会计专业人才的掌握会计基本知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初学者和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相当于把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强加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头上,这样势必会影响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是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目标不相符的。
3.教学评价体系善待完善。合理的教学评价系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集中在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两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对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根据平时的表现、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加权求和。例如我校会计学考试课程成绩计算公式为:学生的总评成绩=20%平时成绩+80%期末考试成绩。一方面平时成绩占比太少,另外一方面期末考试基本上以书面闭卷考试为主,缺少具有灵活性的考核方式,不能体现创新能力,也不能检验实践能力。而对教师的评价基本以学生评教为主,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付出。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建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的标杆地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会计的基本会计处理模式,明确最后的会计信息是怎样产生的,而不是熟练掌握这些信息的具体生产过程及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因此,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秉承这一会计教学目标,即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观念,力争成为合格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让学生掌握基础会计学的认识原则和方法,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产生的,阅读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并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
(二)结合专业特点,合理确定教学内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依据“因地制宜”的基本教学原则确定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专业背景应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以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将专业知识融入会计教学内容中,着眼于非会计专业的“个案研究”,以提高学生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简单生成。例如,对于保险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讲,除了掌握基本的会计概念,还应结合金融企业的运作特点,了解金融企业和一般工商业企业在业务处理上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1.采用情境教学法,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可以既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很多高校为了配合会计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在实验室里,通过模拟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场景,运用大量的案例,让学生熟练掌握从企业建账到各种会计档案归档的一系列会计基本工作的处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找出理论的不足,反过来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生,实现实践和理论教学相长。2.引入口诀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并且会计学的理论相对其他经管类学科的理论更加枯燥,导致很多学生记不住,也理解不了。为此,笔者从网络上搜集了部分会计口诀,如“记账规则之歌”、“会计核算方法”等,另外结合课本的知识自己编了一些。例如,在会计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些知识,笔者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为:会计理论并不多,12345678要牢记。其中1指会计的概念,2指会计的2个基本职能,3指3个会计等式,4是指4个会计基本假设,5是指5个会计计量属性,6是指6个会计要素,7是指7种会计核算方法,8是指8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同时,笔者将8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归纳为:“三可一相关,及实谨慎重要先”。这8点基本包括了会计学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有了这些口诀的帮助,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做到事半功倍。
(四)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的适用性目前,非会计专业会计教材具备较大的通用性,但是能够结合不同专业特点编制的会计学专业教材较少,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对于会计学教材的编写,特别是非会计专业会计教材,应适当增加体现不同专业特点且实践性较强的经典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既可以充分利用会计知识分析和处理企业通用业务,又可以熟悉一些具有专业性的业务的处理,使通用性和专业性有效结合。
(五)改革评价方法,创新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这门课程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为以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所以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时,不能简单地以期末卷面分数判断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而应由期末分数论改为以学习过程考核为主的综合评价。例如,通常的课堂教学可以用提问、分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及论文写作等形式,加强平时学习过程的课程考核,建立了广泛的绩效评价指标。在不弱化理论学习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理论服务实践的能力,真正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掌握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为实现学校和工作岗位的无缝连接打下基础。
套期会计通常被认为是对主体所面临的风险所进行的一种防范,它是通过套期工具的价值或者现金流量与被套期项目的价值或现金流量反方向变化实现的,但是,如果按照正常的会计方法来处理企业的套期行为,往往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所形成的利得和损失不能够在同一个期间的损益中被确认。为了从会计上体现套期保值的经济后果,需要运用一种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得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相互冲抵的公允价值和现金流量变动能够同时在损益中确认,这种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就是套期会计。
(二)被套期风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管理层也尝试用各种管理工具去控制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但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正确的反映,这就给管理层带来很大的难题。对于套期风险有两个问题:一是很难度量具体的数值;二是难以评价套期的有效性。被套期项目受到套期风险的影响应该是直接和清晰的,而不是间接和不明确的。所以准则认可的风险只有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信用风险。
(三)套期工具的范围
一般来说,衍生工具只要符合套期有效性的要求,均可被指定为套期工具。而非衍生工具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被指定为套期工具。
1.卖出期权。因为主体所卖出的期权的潜在损失可能会远远超过相关被套期项目价值的潜在利得,所以准则对卖出期权指定为套期工具做了严格的限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8年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IAS39)中对于卖出期权使用非常谨慎,只在一种情况下允许指定卖出期权作为套期工具,即该卖出期权用于抵消某现购入的期权,包括在其他金融工具中的期权。1998年6月SFAS133《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处理》(SFAS133)中对卖出期权的规定比较灵活,除了IAS39规定的情形之外,SFAS133还允许将卖出期权与被套期项目已确认的资产或者负债作为一项资产组合工具,只要这项工具由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利得,和由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损失一样多,那么就可以将卖出期权作为一项套期保值工具。SFAS133的规定虽然比较灵活,但是需要通过上述的测试程序,所以运用卖出期权进行套期保值的实施,将会导致很高的成本,对企业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2.非衍生金融工具。IAS39规定,非衍生的金融资产或非衍生的金融负债只能用于外汇风险套期。SFAS133规定非衍生金融工具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作为套期工具来使用:一是对未确定承诺因汇率变动而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进行套期;二是对国外营业净投资外币敞口进行套期。由此可以看出,SFAS133比IAS39更为严格。
二、套期保值引起的会计问题
套期保值是通过使用套期保值工具来防范或规避风险的一种具有经济意义、也可能带来会计意义的活动。具有经济意义的套期保值通常称为经济套期保值,而所谓的会计意义,是指降低会计风险。会计风险指发生会计的损失,即财务报表上的会计事项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具有会计意义的套期保值通常称为会计套期保值。如果具有经济意义的套期保值,其经济效果能在财务报表上完整、真实、可靠地反映,则套期保值会计不会带来任何问题。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基于会计学视角浅析套期保值问题观。假如套期保值所蕴含的经济实质在本质上与现行财务会计框架相抵消,那么套期保值想要在财务报表上真实得以表达,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会计上能够容纳具有经济意义的套期保值策略,有两种途径可选,其一,借用经济学的概念,修正甚至重构现行财务框架;其二,在现行财务会计框架下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
(一)套期保值———会计确认问题会计确认,是指按规定的标准判别是否属于会计对象并作为会计要素加以计量以及是否列入会计报表的辨认过程。套期保值能引起会计确认问题,是因为套期保值本身是对未来预期风险所进行的一种事前防范,涉及的交易或者事项必定与预期或者未来有关(徐经长,1997)。在形成的套期保值关系中,套期保值工具多为衍生工具,如期货、远期协议和期权等。这些交易或事项有别于典型的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如是否发生、何时发生、要素性质以及金额大小等都不确定,从而给会计确认带来了难题。
(二)套期保值———会计计量问题
1.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财务会计系统是建立在交易观和历史成本的基础上的。尽管现行财务会计系统已经是一个混合计量系统,但从历史成本角度观察,在一定程度上,混合计量系统可以看作是对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某种修订。仅就套期保值的属性而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还是很有意义的。如果套期保值工具和被套期保值项目都按照历史成本计量,那么套期保值的经济效果在财务报表中就无法正确的表达出来,这是因为历史成本不会随着市场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稳定不变的。其一,当价格、利率和汇率变化时,套期保值工具不会出现利得或损失来抵消被套期项目的利得和损失;被套期项目也不会因市场利率的变化而需要套期保值工具的抵消。其二,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市场因素的变化在真正实现时予以确认,这导致了套期保值期间的套期保值无效性风险被完全掩盖了。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1991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认为,“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是在自愿双方间当前交易,而不是强制性清算销售所交换的金额”(娄尔行,1992)。除了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也会导致会计计量的不一致。从理论上看,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套期保值与会计套期保值基本实现了一致,套期保值的经济实质在财务报表上得以完整表述。如果套期保值工具使用衍生工具,被套期保值项目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那么财务报表的表述就不存在问题。如果公允价值计量扩大到金融工具,被套期保值项目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就解决了计量的不一致问题。但问题是公允价值究竟能够扩展到多大的范围,已不仅仅关系到套期保值能否在会计上确认,更多的是涉及到现行会计系统改革深度和方向的问题。总之,不管是衍生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整个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都无法消除会计计量的不一致问题。
3.混合计量模式。在混合计量模式下,套期保值工具与被套期保值项目会因选取计量属性的不同而出现计量不一致的现象。最常见的是套期保值工具采用现行市价基础,而被套期保值项目采用历史成本基础,这样,采用现行成本计量的套期保值工具因市场因素的变化而出现影响时便予以确认,而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被套期保值项目需要真正实现时予以确认,导致同一市场因素变化引起的套期保值双方利得和损失要在不同的期间确认,使得财务报表无法反映套期保值的有效性。
三、对实施套期保值会计准则的建议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第24号明确规范了套期保值的确认和计量。针对该套期保值会计准则的实施,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企业的策略
对企业来讲,企业应该由最高层的管理者负责,联合新准则实施的项目小组,共同研究解决企业面临的准则过渡和转换问题。这对于银行业尤为重要。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准确计量是实施套期保值准则的基础。当前对金融企业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套期保值准则,而是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要将表外核算的衍生品纳入表内进行核算、对金融资产按分类核算,对于贷款用摊余成本根据实际利率法计量,要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准确计量是实施套期保值准则的基础。当前对金融企业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套期保值准则,而是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要将表外核算的衍生品纳入表内进行核算,要对金融资产按分类核算,对于贷款用摊余成本根据实际利率法计量,要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在信息系统方面,银行应该使用最先进的交易和核算系统,该系统具备实时查询、信息传递、交易权限管理、会计核算等重要功能,能够适时的处理衍生金融工具的前台、和后台的工作,提高风险的系统控制能力,并且努力做好人员的招聘、培训,加强员工对金融工具交易流程的了解,对于金融产品定价模型的学习,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等相关准则,从技术上掌握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以及披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公开资料显示,这些进行“一元转让”股权的公司,无论转让比例是多少,大多数被出让股权的公司其所有者权益为负数,也即俗称“资不抵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负资产出让方应该通过补偿给受让方相应等价物,才能实现等价交换。但是,实际过程中,这些股权转让却并没有实现等价交换的原则,甚至要购入方以一元价格购入负资产,原因何在?经过对比分析,这些资不抵债的公司,其经营运转情况远未到破产清算地步,但是由于其不属于集团核心企业,在集团内难有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国企“主辅分离”改革的大背景下,股东需要寻找新的买家,转让这部分资产,以保留公司现有的资源、资质,更为重要的是保留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的保护职工的权益。另外,现有的产权交易办法也规定,挂牌交易的股权必须要有明确的交易价格,这也是促使“一元转让”这种象征性价格产生的原因之一。
2.“一元转让”的会计准则适用
结合《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一元转让”究竟属于长期股权投资还是企业合并,需要按照准则的规定进行区分,即如果转让后收购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就应该属于长期股权投资;如果转让后被收购单位与收购方“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就应该属于企业合并。因此,“一元转让”从会计学角度来看究竟属于哪种范畴,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二、“一元转让”成立的条件
在日常操作中,“一元转让”成立的条件一般有以下几点:
1.被出让股权的公司资不抵债,所有者权益为负,或者股东因某种特殊原因需要出让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
2.被出让公司符合产权交易所规定的产权上市交易条件,即有明确的成交价;
3.被出让公司的股权无论占比几何,其挂牌价为“一元”或其他很低的象征易价格。
三、“一元转让”的账务处理
如前所述,“一元转让”根据不同情况,可能出现适用于不同准则的情形,因此下面通过举例来分别介绍各种交易情况下的会计处理,以会计语言解释“一元转让”。假设,A公司期末账面资产余额300万元,负债500万元,所有者权益-200万元,其中注册资本200万元,未分配利润-400万元。公司某股东欲以一元价格转让公司51%股权。某日,B公司出价“一元”将其购入。(A、B公司为非同一集团控制)
1.控股合并情形股东出售股权后,假设B公司董事会决定,收购完成后,仅对A公司实施控制,不注销A公司,因此B公司实际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相关账务处理过程如下。首先,A公司除了股东名称发生变更外,其他各项状况均未发生变化,因此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仅需在备查簿中将股东名录进行修改。B公司账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1元贷:银行存款(现金)1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购买日,B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该按照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体现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
2.吸收合并情形
依然如上例,如果A公司变为一人有限公司,股东将股份以“一元价格”进行转让,B公司董事会决定收购A公司股份后,注销A公司,则B公司的收购过程属于吸收合并,具体账务处理如下。在会计处理上,如果A公司被吸收合并,则A公司需要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全额转出,转入B公司中。B公司账务处理,借:资产300万元商誉2,000,001元贷:负债500万元银行存款(现金)1元
四、“一元转让”会计核算的期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一)期后处理
1.“一元转让”交易完成后12个月内价值量的调整
如果收购单位在收购时,对某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存在异议,按照准则要求,可以以暂估价入账,这些资产如果在之后的12个月内公允价值得到明确,需要按新价值调整入账时的暂估价值。准则规定:“应视同在购买日发生,即应进行追溯调整,同时应对以暂时性价值为基础提供的比较报表信息,也应进行相关的调整”。
2.“一元转让”交易完成后12个月后价值量的调整
如果上述暂估价值是在购买日起的12个月以后,收购单位才最终确认暂估入账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那么收购单位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则进行处理。也就是说,收购时以暂估价入账的资产、负债超过12个月才能确定真实价值的,应该将这部分业务视为会计差错更正,在调整相关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同时,调整所确认的商誉或是计入合并当期利润表中的金额,以及相关资产的折旧、摊销等。
(二)注意事项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元转让”的会计核算虽然支付对价低,但是其中合并事项涉及的细节多、涉及的准则多,核算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相关业务操作、核算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确定转让交易适用的会计准则。不同条件下,转让业务适用的准则不同,或者在同一准则中,也可能因为适用的条款不同,对会计核算产生实质影响,因此要对转让活动的各种事项进行细致分析,确保适用的准则和条款准确无误。
2.做好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价值评估。虽然转让价格仅为“一元”,但是购入方仍应对出售方所持股权的公允价值进行的资产评估,以合理确定合并报表的基础数据。
我叫xxx,来自08级财务管理2班,我的论文题目是《谈企业的成本控制》,论文是在肖老师的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肖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参加我的论文答辩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我四年来的各位授课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从会计公式:收入–成本=利润可以看出,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利润的高低。通过成本控制主体在一定职权范围内,把对成本控制产生影响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运用现代本管理理论,引进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明确成本责任制度,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寻求更多更好的降低成本的途径,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成本控制目标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顺利实现。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规范与具体案例相结合,本设计共分六章。
第一章导论,阐明了成本控制的目的和意义,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成本控制概述,对成本控制的含义、内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第三章当前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从企业的体制、价值链和管理方面入手。 第四章企业成本控制的创新思路,引入现代的成本控制方法 第五章具体案例分析,重点剖析海尔集团的成本控制方法。 第六章结束语,是整个设计的总结,说明了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二、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的现实状况
1.课程设置方面。
虽然在高教司编著的《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高校非财会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目标不在于使学生成为优秀的会计人员,而在于使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并明确规定了教学内容涵盖“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三门课程的内容,但现实中,由于大多数高校非财会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人员非财会专业毕业或者干脆不重视会计学的教学,根本未能按照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的基本要求,在进行专业课程的设计时会计学教学时数根本不能保证设置144个学时。以笔者从事本课程的教学为例,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于2002年开始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时,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将本课程设置了144个课时,分两个学期进行。但这样的安排带来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即一门课程两个学期分别登录两次成绩,这给教学人员和教务管理人员似乎带来了不便,于是我们又将本课程分解为事实上的两门课程,取名为“会计学(上)”和“会计学(下)”。但随着学校压缩教学时数、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又不得不压缩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以现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和管理学各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的专业会计学课程设置了72课时,有的仅为54课时甚至36课时,涵盖“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三门课程内容的会计学名不符实地简单化为“会计基础”加“财务会计”或只是“会计基础”,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其他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和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2.师资建设方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高校在财会专业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好的现实情况下,纷纷争相设立财会专业和各类经济管理类专业,而不论是否具备条件,导致各院校财会教师的紧缺。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这样的从原师范类院校转向综合型院校的高校里,财会教师更是十分缺乏,根本无法满足大量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的教学任务。而且,我国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大缺陷是脱离实际,高校财会教师大多没有实际会计、审计工作经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高校财会师资队伍中,既掌握学科前沿又精通公司和企业实际工作的教师严重不足,大多教师从本科读到硕士又到博士,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缺乏社会实践。在一些高校,一些有能力的会计教师到企业或事务所做兼职,从国家制度层面到各个学校都没有明确的鼓励政策和措施;相反一些学校不但不支持、不鼓励,还认为这样的老师是“不安分”、在“干私活”,想方设法进行管、限、卡。其实财会教师从事本专业的社会兼职工作正是他获取会计实际工作经验和充实教学水平、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其学习效果是派送教师到企业进行一般的参观和实习所无法达到的。
3.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是教师与学生的联动。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做到知识广博、教学有方,而且要求学生主动出击探求知识的奥秘。现实中,随着高等教育的由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普通高校学生的素质可以说是直线下滑,这一点在各地非重点大学表现得尤为明显。扩招后的学生缺乏求知欲,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只求能拿到毕业证即可。前面提及的我校压缩教学时数、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教学改革事实上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无所事事,专业知识日益贫乏和不成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然而,在长期的会计教学中,一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掌握得较好,到实际工作中却难以适应。一些教师在具体教学中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又注重于概念和会计核算方法的讲解,过分强调会计分录的编制,忽视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和研究,偏离了经济类专业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非财会专业学习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和方向,没有按照经济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组织教学,不论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滑向了财会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使课程内容整体缺乏参与经济管理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目前虽然大多数学校会计学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但受“通才”教育理念的束缚,仍然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实践教学重心仍然停留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训练上,没有真正向会计信息的分析和研究训练方面转移,缺乏针对性,最终导致非财会专业学习会计学教学实践环节效果弱化,造成在校成绩较好的学生却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呈现出严重的高分低能、校企人才评价标准脱节现象,不利于学生就业。
三、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的改进建议
1.课程设置方面。
适应社会经济活动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该真正认识到会计学这门课程在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能力构建中的重要地位,必须转变以往不重视会计学的教育观念,充分理解非财会专业各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按国家教委的要求进行设置,不仅内容上要涵盖三门课程,而且教学时数上要保证达到144课时。其次,当前高等院校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开设会计学这一专业核心课程,虽然在内容上涵盖了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知识,但并不是前三者的简单相加。那么构建一个适合于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目标的课程体系,或者说编写出一本适合于这一目标的教材,成为任课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虽然近十年来全国许多高校专业教师都在这个方面有过一些探索,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但完全按照国家教委要求既涵盖会计基础和财务会计又包括管理会计内容的很少,笔者也在2005年曾经编纂过一本教材,但使用几年后由于学校进行教学改革要求压缩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而被迫废弃。可见,只有教学管理人员和任倮老师达成共识,经过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适应经济社会要求的课程体系并保证其实施下去。
2.师资培养方面。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对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是对我们从事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学人员,首先要深刻领会高教司《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高校非财会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目标,真正认识到本课程在专业能力构建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变“传授知识”为“传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会计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会计、税收、审计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以最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实际工作经验与技术手段来培养学生。在我国对会计人员知识与能力的及时培养做得最好的可能要数注册会计师一年一度的培训,高校会计学教师的培养可以参考其模式,这样才能达到教师知识的及时更新、能力的与时俱进,当然要达到这一点,需要从上到下、从制度到措施的保证。
3.教学方法方面。
适当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成为必需。教学方法应从最早的老师单向讲课,变为授课、案例操作、会计报表分析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由过去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从“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人认为会计模拟实践可以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一个清晰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其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分组分岗的办法,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特点由3人组成一个小组,自主创立小公司,每人担任不同的财务会计和管理角色,分担不同的岗位任务,既让他们明确了现实中财会工作不同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又培养了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合作的责任意识,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的创业意识。比如在具体教学中,我们的来自于草原牧区的学生就有不少在创建自己的小公司时设立的是各种各样的畜牧饲养厂或畜牧业产品加工厂。这种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又相互监督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和探索。会计模拟实践把学生推向了系统学习和自觉实践的主置,提高了学生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相对应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中,会计模拟实践环节的考核必不可少,在总成绩中一般占到了40%。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来讲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及讨论。在教学改革中,根据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分层次设置不同类型的案例,即简单案例和综合案例。其中,简单案例主要围绕某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设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提问,锻炼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财务信息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今后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在课程教学环节的最后引入综合案例讨论,要求学生基于对整个课程体系的理解,将所有章节的知识原理有机运用到实际分析中。当然,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还可以设置一些选做的案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相关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讨论中可以分小组,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后每组代表做好PPT,以总结陈述或答辩的方式进行收尾。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性的探索,并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会计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度,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和问题探究式教学。传统的会计教育方式是以教师讲解课本以及作业习题为主,缺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会计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应适当减少讲授时间,把重心放在启发和引导学生上。根据课程内容,部分课程安排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同时,还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采用问题导向法,使学生能把各种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的迁移。由于在《会计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会计原理的理解比对会计核算细节的掌握难度更大,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做到重点突出,主要时间用于讲解一般原理,对细节知识可以根据其特点选择略讲或者让学生自学,锻炼学生根据原理分析细节的能力。讲授会计实务时,选择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间接提示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处理会计实务的思路和研究问题的方法,给学生一个宏观的认识,使学生达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对于学生自学的内容,教师应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学习资料,并布置与自学知识相关的作业。教师在批阅学生作业时,不应按照标准答案机械性地判对或者错,应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出评语,予以反馈。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会计知识的学习者、接纳者,而且还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虚拟地扮演了一个运用会计信息的管理角色。
4.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模式。《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操作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听老师讲,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就会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状态,从而不能深入地理解《会计学》的内涵。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环节。在实践中,采用把部分在教室上课的学时调整成机房上课的模式。在机房上课,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会计信息系统,具体安排教学内容时可由教师给出会计实务案例,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相应地处理并做出分析,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在会计信息系统上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同步进行,从而加深学生对《会计学》的认识,实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路径。其次,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拓展有限的课堂教育学时,使教学立体化和持续化,并建议学生上网看财经类节目。学生通过接触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认识到《会计学》和经济学、金融学乃至管理学的联系,从而使他们能把看似枯燥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融入到实际企业的经营问题中,灵活运用。加强《会计学》的实践教学,还可以通过联系校外企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进行。可以请企业的专家给学生做报告,让学生去企业实习、调研,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会计信息的运用能力。
(一)充分利用图表,发挥通道效应认知负荷理论中的通道效应是指人的工作记忆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的感官通道呈现的信息,主要是指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在多媒体设计中如果能同时采用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通道输入信息,不仅可以降低外部认知负荷,又能促进学习者对多种表征信息之间建立联系,而且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获得的信息更容易形成图示而存储于长期记忆中,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会计学双语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图表,因为图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会计业务及会计循环之间的联系,图表即包括静态的也包括动态的视频,在媒体中使用图表很多时候能收到文字无法实现的效果,图表的可视化效果会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者的关联认知负荷,在图表使用过程中也注意音频效果的配合。
(二)恰当呈现材料,防止注意力分散在学习多个相关信息源的材料时,学习者需要在多种离散的信息源中反复“寻找----匹配”,这种重复的搜索必然会分配注意力资源,使得工作记忆增加负荷,消耗学习者的认知资源,降低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认知负荷理论中的整合效应认为,当学习中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整体呈现比分开呈现能使学生收到更好的学习效率。因此消除分散注意力效应的办法是整合学习材料中相互所指的部分,在多媒体设计中将相关内容的资料以整合方式呈现,这样才能使学习者有效地获得信息。如在讲解会计信息从日记账过记到总账这部分内容时,要在多媒体课件中尽可能把过账的信息在一张PPT上呈现,避免学生在多张PPT中来回搜索相关信息。在会计学双语多媒体设计中要注意不要添加与主题无关的文字、声音或者是画面,因为这些信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限的认知资源会被不相关的材料所浪费。
(三)课件设计简单明了,避免冗余效应认知负荷里的减少冗余原则认为,能够应用图像和声音表达清楚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再加上相关文字解释。国内外既往研究都得出在媒体设计中加入有趣但是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声音和画面会导致学生对主题内容理解和运用变差。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强调多媒体的“多”,将课件中加入大量的图片在辅以文字说明和背景音乐,采用多种材料表征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点是好的,但从学生的认知负荷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这样表述实质上不仅将多余的信息传递给了学生,同时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在会计学双语结账流程的讲解中,课件上一边展示用“T”字账表明的结账流程图,在流程图旁边又加入相关的解释文字,学生在学习此内容时就会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看流程图,在去阅读旁边的说明文字,这会造成学生的视觉通道中的认知负荷超载,反而影响其学习的效率,解决该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流程图旁边的多余文字删除,因此在会计学双语媒体设计中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减少界面中的链接和控制按钮,因为信息的频繁交互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认知负荷。第二,简化内容,界面不要进行复杂的装饰,教学内容力求简练,能用会计分录说明的问题就不要在去用过多的语言解释。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学的影响
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全球化,电子商务成为商业活动中全新的概念,商务领域相关的会计统计规则等也处于磨合修正阶段,会计统计财务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比如说在交易地域扩大的情况下,商品的权利转让变得十分复杂,网络参与的收益将如何计算,收入实现的时点也同样难以计算,这时传统会计统计方法明显已经不适用。网络经营模式和交易模式与传统模式有着极大的差别,基于电子货币的网络交易的安全问题难以保证,而且在电子交易过程中,企业不再依赖企业规模和存货量实现发展,既然企业不再看中前方营业面积和货物存量,那么相应的折旧费用和人工费用将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电子设备的购入和技术研发将引入新的资金投入,这让传统会计财务分析中的周转率和流动率不再适用。所以说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会计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会计学理论受到的影响。
首先来说会计目标,电子商务的应用,物质资产和知识资产的比重将会改变,也就是说知识资产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更加重要,这样的话会计目标将从物质资产服务转向知识资产服务。传统会计更多的针对企业股东和债权人,现在统计企业资源状况和收益控制成为会计的主要目标。再来说经营假设。经营假设本来是为解决企业财产评估和分配的,是因为股份制的企业有限责任的特点产生的。电子商务的引入也产生了全新的网络企业的概念,其临时性让资产分配不再成为会计所关心的问题,这样来说经营假设也就不适用于网络企业。最后来说货币假设。传统会计学中有货币计量假设,是将会计统计工作中涉及的货币统一成一种货币单位,另外还包括了货币稳定假设。电子商务中的电子货币,明显不满足现有的货币假设,但这也给会计学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货币假设理论也应当得到适当的扩充。
2.会计管理受到的影响。
会计在企业中具有核算和决策的职能,电子商务的会计工作则更注重决策和监督职能,复杂的会计统计工作将由计算机技术进行简化。会计的监督职能更多的是对电子统计中的结果,以及相关法制内容执行情况。这时,会计管理形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于网络经济活动的监督将更加实时化。在现阶段发展的电子商务中,已经为网络会计提供了可能,将来将会完善会计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和决策的网络支持等。会计的管理职能还体现在企业资金的流动和物流等几个方面,这就说明全面的会计支持系统还要实现“购销存”记录,和核算和财务管理一体化,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实用性将大大提高。
3.会计信息受到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信息是依照企业分层类型进行的,而新的会计信息传递将变得更加网络化,也就是通过全新的企业网络组织形式将会计信息汇总起来,那么相关的财务统计部门就可以将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统一公布,有必要时还可以将必要信息快捷的传递至税务或证券机构。通过网络传送的方式,会计信息实现无纸化,传送实现“零延迟”,极大的增强了会计信息的集中性和时效性。另外,对于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而言,财务报告的模式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基于网络层次的企业结构,对于固定会计信息,时效会计信息,企业综合信息或是个人信息等而言,记录和统一上报有时间障碍或者种类障碍,网络实时财务报告让突破这些障碍成为可能。既然财务报告的模式已经不受限制了,那么财务报告的内容也将从原来对企业经营的关注,转为对企业发展决策信息的关注。
4.商品要素受到的影响。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存货量减少,甚至出现了“零库存”,存货积压的风险也就相对降低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零库存”,这引出了适时生产的概念,这样的生产强调在需要生产时才进行生产,这又对传统存货管理产生了影响。传统的存货管理是按照订货量进行的,存货成本在会计统计中是合理存在的,经济订货水平是采购成本和存货成本综合的最低值,适时生产的重点就在于库存极小化,这在商品销售中需要供应速度与之相匹配,销售中断越少,商品储存的损失也就越少。
5.信息安全受到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无纸化特点让数字化存储介质全面代替了纸介质,会计信息更多的是通过数字化设备存储,传输过程也都基于网络通信。数字化存储过程和网络传输过程都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传输安全相应的存在危险。信息安全更多的出现在内部信息篡改,黑客入侵窃取竞争资料等,所以网络时代下信息安全和商业道德变得尤为重要。
高校在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以能力目标为导向,在课程实践教学、实验室教学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实践中,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账务处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软件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水平。
(二)教师———实施教育的主观要素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扮演实施教育的角色,财务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中,从学校的学生角色走向学校的教师角色比重较大,这类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胜任。高校趋于这种形势,需要全方位激励、培养双师型教师,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对已有的双师型教师应持续提供企业实践培训的机会,实现知识结构的与时俱进。
(三)校内———评估的主要客观要素
近年来,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招生情况较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异常突出,本专业学生人数规模扩张迅速,但专业师资力量以及实践教学的条件增速无法与之匹配,实践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保障。大多数高校开始重视实践教学,与国内部分财务软件供应商合作开发适合于本校特点的校内实验室,配备适合于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特点的软件,如:企业商业对抗模拟实验室,ERP综合实验室,财务与会计实验室,财务管理综合实验室等。通过实验室的仿真训练,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强化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决策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校外———评估的次要客观要素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规模的扩张给校外实训基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实训基地能够提供的实训岗位与学生人数出现了较大落差。由于校外实训基地财务管理岗位涉及企业隐私,大多数实训基地岗位无法提供学生于专业匹配程度较高的实习岗位,导致实训效果不明显。
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方法
学生、教师、校内、校外四大因素相互依存,在对各要素的评估过程其评估方法相互渗透。具体的要素评估方法与评估内容如下表:
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体系高
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主要是对学生、教师、校内和校外四大要素进行评估,其评估内容涵盖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就业能力等方面的驱动因素。通过综合罗列实践教学所有环节的要素内容,以百分制对各个要素内容进行评分,再乘以各要素内容权重比例,最后得出每个同学的实践教学效果分值。
(一)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要素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中学生要素为核心,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识获取来源进行评估,其中学生的能力水平指标权重为35%,知识获取来源权重为5%。知识获取来源采取百分制,校内实践课程、校内实验室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培训以及自主实习四个知识获取来源总分分别为30分、40分、15分和15分,将各个知识来源分数加总即可得出知识获取来源的总分。
(二)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要素实践教学评估内容表3———教师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教师要素指标权重为25%,其中课程实践任课教师指标权重为10%,实验室教师指标权重为15%,两个方面均以教师的素质、教师的任教水平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展开。
(三)财务管理专业校内要素实践教学评估内容
表4———校内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四)财务管理专业校外要素实践教学评估内容
表5———校外实践教学评估体系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校内要素与校外要素的指标权重分别为20%和15%,指标内容包括了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训教学的基础条件、人员素质以及实践效果。
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实施要点
(一)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指标权重的分配原则
1.以评估主观要素为主,客观要素为辅;评估四要素中以学生要素和教师要素为主,校内与校外要素为辅,校内与校外要素中则以教师为主,条件为辅。2.以学生要素相关的驱动因素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心;评估指标权重的分配过程中,涉及学生要素相关的驱动因素均为重点,重中之重则为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驱动因素。3.以校内实践手段为主,校外实践手段为辅;由于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可接受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实训的企业大多都不愿意让学生涉及过多的企业财务,仅仅从事简单的凭证整理、会计实务以及税务处理。学生从企业实训中能够获取的专业应用能力有限。
(二)设计问卷调查需要根据学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特点以及社会环境设计具体的问卷调查内容
(三)对于评估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均以百分制计分二级评估指标和三级评估指标分值的获取可以以问卷调查、教师考查、考试、作业等方法获取,均以百分制计分。
(四)评估体系实施之前分析所有评估指标的实施途径,并整理好实施路径
(2)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与会计处理的差异企业所得税是会计学专业课程与税法课程联系最紧密的一部分,正确的理解、掌握企业所得税对学生以后的税务筹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财务会计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如何计算“会计总利润”,也就是税前利润,而企业所得税法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和财务核算的税前利润之间的差异,需要通过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
A、B两公司在2013年全年经营业务如下所示:A公司属于工业公司,全年销售产品获取的销售收入为200万元,库存商品成本为140万元,全年向员工发放工资为20万元;B公司属于工业公司,全年销售产品获取的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销售总成本为1200万元,计提发放员工工资为100万元,投资国债获取的国债利息为100万元,全年研发费用为200万元。A公司的税前利润为4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40万元,两者相同的原因是A公司涉及到的经营业务,其财务核算处理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处理是相同的;而B公司的税前利润为6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400万元,B公司税前利润大于应纳税所得额的主要原因是,财务核算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处理全年研发得用和国债利息两项经济业务时,存在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