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2: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化素养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化素养论文

篇(1)

当今的就业市场需要多元化的外语人才,对于英语相关专业而言,社会上普遍需求的是英语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在此应运而生,培养能用英语进行诸如商务、旅游、物流、外贸、文秘、会展等商贸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在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决定沟通质量的是代表中国形象的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自身的英语水平。

2、谙熟中国文化可以助力学生的英语学习

在英语业已成为世界语的今天,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英语专业的一个分支,长期以来英语学习过程中都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强调英语与商务的结合,注重发音标准、表达流利、语法运用得体等,其重视程度甚至远远胜于对中国文化涵养的关注。而语言内在的思想性被忽略甚至被淹没,因此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很难发挥出来。换言之,倘若学生凭借自己较高的中国文化涵养来进行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的学习障碍将会大大降低,英汉双语的相互切换也会迎刃而解。

3、熟悉中国文化有利于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更应该是把优秀的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承载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国,其优秀精华的文化应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与英语这门语言站在文化对等的位置上对话。在对外汉语教学日益盛行的今天,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尽己之力通晓中国文化及其英文讲解方法思路,在商务活动中使世界通过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璀璨文化。

二、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对于中国文化的缺失

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育的缺陷》中提到“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中出现“失语”现象,是因为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不足。例如,介绍鲁迅先生故居的一段话中很多学生把“故居”一词翻译成“oldhouse”,几乎没有学生知道地道的说法是“formerresidence”。同时,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实用性,讲求英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的结合。作为只有36学时的选修课,课时有限,任务紧张,很多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没有真正重视中国文化的学习与提高。

2、日常教学频频出现中国文化缺失

过度重视英语及英语文化而忽视中国文化导致英语文化的内化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越来越深入,许多学生成为英语通、西方文化通,俚语通,而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许多学生的认知荒漠:课堂上问及学生“杞人忧天”、“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词句无法用英语解释出来。今天的四六级考试中增加了段落翻译项目,而且频频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不要说“四合院”“、茶马古道”“、敦煌石窟”、就是“少林功夫”、“吉祥文化”、“筷子”等很多中国文化常见语的译法学生都闻所未闻、瞠目结舌。比如,在介绍孔子的一段话的翻译中,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孔子(Confucius)、儒学(theRuSchool)、孔圣人(MasterKung)。学生英语水平虽然大幅提高,母语文化却丢之脑后,这不得不说是失衡的英语教育造就的悲哀。

3、学生测评体系对中国文化的忽视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对学生的测验评价体系依然比较传统地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听力考试材料来源基本上是BEC、BBC、VOA、CNN,文化背景都是清一色的西方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与商务活动,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口语考试依然一如既往地关注发音标准、表达流利、地道清晰、商务术语准确等因素;阅读、写作、翻译考试也多是传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计算题等,中国文化元素依然难得一见。

三、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强化对策

全世界早已掀起了“汉语热”:孔子学院的设立、汉语等级考试的兴起、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稀缺都足以为证。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以英语语言为桥梁、深化英语与商务专业知识相衔接的专业,学生内在的中国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程设置对于中国文化可以有所倾斜

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大一全校开设的大学语文之外,可以考虑自己开设现代汉语及汉语语言学等课程。毕竟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学的过程中一定会不自觉地发问:为什么多年的学习生涯中学校从未开设过汉语语言学呢?很多学生会盲目认为英语语言学在重要性上一定胜过汉语语言学,因此造成了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顾此而失彼。条件允许的话,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还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与中国相关的公共选修课:英文讲解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化通史、古代诗词及名著赏析、对外汉语教学等课程,应体现哲学、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化、艺术等中国文化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母语人文涵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中国文化学习氛围。通过这些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更加熟悉中国文化。

2、日常教学将中国文化贯穿始终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自身中国文化修养,深入学习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日常教学中成功实现中国文化的汉英切换,注重中西文化对比、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外汉语宣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时,可以启发学生用英语讨论中国文化的象征,学生热烈讨论中会涉及长城、孔子、筷子、菜系、丝绸之路、天安门广场、故宫等许多中华文化象征,启发学生尽可能详尽地用英语表述中国元素。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熟悉中国特有文化的英文译法,多多积累中国文化各种英文介绍,例如,可以参考作品中涉及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林语堂、钱钟书和赛珍珠的作品及英文版的《中国文化》等书籍。

3、完善学生测评体系,强调中国文化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测评不仅应该单独设置中国文化课程的考核,还应在综合英语、精读等课程的测试中体现中国元素,加入相关检测试题,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系统复习,不断强化,中国文化素养必然会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考试中尽可能选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资料。在学生的各类测试中增加中西文化比较,根据主题与作者观点,适当进行广泛的跨文化对比分析,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能够深刻地意识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系统教学、讲解、反复训练、复习、检测等环节实现学生熟练用英文较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

篇(2)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大学生审美鉴赏与表达能力的影响

大学教育是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训练与培养来达到培育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只是当前的教学制度与人才培养目标很难使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的丰富性与完整性都被大幅缩减。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不得不做了许多改变,从之前对单纯文学知识的教授到现在对教学体验和审美的重视,学生们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现在的积极求学。这些调整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文学的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不仅适应了新的社会潮流,也治愈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痼疾。

篇(3)

二、信息文化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信息文化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敏锐、准确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提炼,让信息技术学科文化成为学生喜欢了解、乐于探索的内容。初中信息文化素养培养是多方面的,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讲述其中的几条途径供参考。

1.与实际相结合,给课堂融入计算机硬件文化。

信息技术分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通常教师比较关注软件部分的教学。硬件部分无论从原理、结构上都是比较难的知识,因此,要将信息学科文化融入教学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时融入实际的计算机硬件拆解和虚拟采购,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将计算机元件的价格、选型、外观等信息融入到教学中来,可以培养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笔者在课前预先准备了四台报废的计算机,将其拆解,并在各种硬件设备上贴上了名称标签,在操作课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做好网上查找内容的任务清单,让学生在网上了解相关知识后,告诉学生虚拟购机的网址。学生根据已经了解的硬件设备特点和价格后,挑选自己喜爱的硬件进行虚拟购买。学生从这个虚拟购机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计算机硬件及其价格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注重包含现实意义的计算机知识的教学,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计算机硬件文化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立足史料,关注技术背后文化的渗透。

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的思想体系、文化内涵和创造价值的认识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经常穿插计算机发展史料和IT界的风云人物及他们的小故事,这些信息技术史料的渗透,对学生所产生的感召力,比让学生多学几步操作技能更有深远的意义,学生能从诸如此类的史料文化中终生受益。如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编辑文字》,其编辑的文字内容是计算机发展史,笔者把这课分成两课时。第1课时设计如下:先让学生看史蒂夫•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演讲视频和演讲稿,以激起学生对于计算机发展史的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最后让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知识点的“分类游戏”,通过“分类游戏”,学生们进一步掌握计算机发展史。第2课时则用计算机发展史素材进行排版,引导学生在这些计算机史料之中体会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类文明的创造价值的风采,从而让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立足学科整合,有效开展文化渗透。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分为两部分,一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工具和载体,辅助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过程,用更加直观有趣的方法表现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和难点,有静态媒体无法实现的优点。另外一方面,在其他学科里面有很多知识是与信息学相关的,在这些知识的教学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使学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获得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了解了知识背后的原理和学习意义。例如,计算机的数制转换通常是在初中数学课中出现,学生往往只能学习如何求解这些题目。实际上,这个内容可以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引领学生理解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中,利用开关电路实现“0”和“1”运算和存储的原理,使学生在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轻松解答这类题目,理解这类题目的意义所在。

4.加强信息伦理道德的渗透。

由于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同时家用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硬件设备普及率非常高,多数初中学生可以非常容易获取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面对没有归类和屏蔽的网络社会,如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必须基于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初中生需要有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善于区分信息的好坏,是学生信息文化素养重要的因素。在课程教学的同时,教师要逐步让学生知道如何辨别网络信息中的真实性,在信息时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要有责任心,共同维护网络;要让学生理解软件的版权问题,不能够通过网络剽窃;对网络的效率要有认识,错误的信息通过简单的传播会迅速造成恶劣的影响,无法控制,因此不可以传播虚假的信息;在教学中融入“知识产权”、“盗版”、“黑客”等涉及计算机网络安全和道德的内容,可以非常有效地将信息伦理道德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5.立足自我,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文化素养,才有可能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学科教研活动获得实践研究经验和理论指导,通过学习和总结形成必要的知识结构。教师备课要充分,不但要准备各种虚拟素材、实物素材,而且要对原理和方法追本溯源、引经据典,充分准备相关材料。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信息学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道德修养,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及网络相关知识,可以将这些融入日常教学中,达到提升学生素养的目标。

篇(4)

2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现状

2.1国内外对于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数学文化这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却一直没有被人们所重视。一直到20世纪的下半叶,美国著名的数学史学家M.克莱因在他的三本著作《古今数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数学》《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中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系统地,见解独到的阐述。1981年美国著名学者怀尔德在其代表作《数学是一个文化体系》中指出:数学文化的发展己经到达一定的高度,被认为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数学文化,是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和能力,是数学与人文的结合。随后引发了对数学文化内涵界定的广泛关注。国内最早使用“数学文化”一词的学者是北京大学的邓东皋、孙小礼等人,他们在1999年合作编写了《数学与文化》一书,书中汇集了一些数学名家的关于数学文化的论述,该书是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在这十几年中许多著名的学者李大潜、张奠宙、张顺燕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对数学文化的界定与理解。张奠宙认为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从文学、语言学和美学方面解释了数学是一种文化。李大潜从数学的知识性、工具性、基础性、科学性、技术性以及数学的语言等方面论述了数学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进而讨论了通过数学的训练,可以获得的数学素养并对数学文化教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张顺燕在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提出了实现四结合:历史与逻辑想结合、数与形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培养四种本领:以简驭繁、审同辩异、判美析理、鉴赏力的数学教学建议;并从数学与教育、数学与文明、数学与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学文化进行了论述。还有蔺云、胡良华、陈晓坤、黄秦安等人也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2.2国内外学者对数学素养的研究现状数学素养的提出最早源于1982年英国的“学校数学教学调查委员会”编写的《考克罗夫特报告》(原名((Mathematicalcounts))。《报告》指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后的成人生活、就业以及学习的需要。《报告》阐述了为满足这三种需要,学校数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论述了进行良好的数学教学所需的多种条件和支持。《考克罗夫特报告》报告以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便满足学生成人生活的需要成为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进而引起各国关于数学素养的评价研究。随后对数学素养的研究多是从数学素养的内涵、数学素养的生成策略、数学素养的评价这几个方面展开。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组织(简称OECD)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旨在评估OECD成员国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以及跨学科的基础技能,希望了解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各国初中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国际间的比较找出造成学生能力差异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因素,从而进一步为各国改善自身的教育体制提供必要的参考指标和数据。PISA每三年将进行一次评价。2000年PISA评价中,阅读素养是主要领域,2003年数学素养是主要领域,2006年科学素养是主要领域。PISA把数学素养定义为:个人能认识和理解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作为一个富于推理与思考的公民,在当前与未来的个人生活中,能够作出有根据的数学判断和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思考与推理、数学论证、数学交流、建模、问题提出与解决、表征、符号化、工具与技术八个方面。国际成人素养调查(IALS)中,把数学素养的概念建立在工作需要、不断扩展的生活需要、教育的需要、研究的需要和一些评价项目(如成人评价和学生评价)等五个方面。另外各国都在自己的课程标准中对数学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国学者对于数学素养具体内涵的认识具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数学素养是一个广泛的具有时代内涵的概念,它包括逻辑思维、常规方法(符号系统)和数学应用三方面的基本内涵(孔启平)。(2)数学素养是数学科学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通过教育培养赋予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品质和数学知识、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关系这两个前提出发,认为数学素养涵盖创新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意识、用数学的意识、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五个要素(王子兴)。(3)文化的角度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认为数学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美学价值的欣赏。这几个方面彼此联系,互相渗透(张亚静)。(4)数学素养是在数学价值、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交替作用下生成的。数学素养的生成是通过不断反省而改善的,是一个长期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数学素养具有内隐性、超越性、长效性和反省性四个特征。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是数学“思维块”、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以及数学人文精神(全)。在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问题上,主要是一些一线数学教师通过了其具体的教学归纳总结。全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从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实践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培养策略。王荣和罗铁山在教学中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关键要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教育观;在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视数学语言的运用,从而达到用好数学的目的。潘小明分别从数学活动的视角和全球教育的视角对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还没有对数学素养进行专门的评价,不过已经有很多学者关注并提出建议。如黄华对比了上海数学中考对学生数学的测试和PISA对数学的测试,认为中考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认定,而且可以诊断数学教学的问题,改善数学课程的教学。上海的数学中考应该参照PISA的测试,对其稳定性、一致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反馈、诊断和改进,从而较为准确的判断中学数学学业水平的发展趋势,并从中找寻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实际教学。马云鹏认为数学素养评价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改善其学习方式。从课程目标、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数学素养的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给出的课程目标,通过评价的反馈和诊断可以使学生改善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效果,通过有效地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整体水平。

篇(5)

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更替,浩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为一体,内涵丰富,且互相渗透,相互吸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方面凝练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精神境界的深邃追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崇尚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倡导刚健有为,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涵至少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和人道精神;第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第三、“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第四、“任重道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和高尚人格;第六、“厚德载物”的宽广情怀和道德情操;第七、“尚中贵和”的和谐理念和处事原则。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既具时代意义,又具有普世情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它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也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增加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打造坚实的人文根基,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出于怎样的教育理念,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定是吸取人类精神文明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资源并加以再生性创造的结果。正如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也同样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

理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为当代社会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社会文化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的青年大学生,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精神的培养,既有赖于学校教育,也有赖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更依靠人文教育”[3]。作为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主要手段的人文教育,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人文学科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人类意识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3]。其中,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家园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中心层面和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合理内核和人文精华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当今我们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素材和思想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并非单一的课堂教育,它包含着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品行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多元渠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殊途同归。但不可否认,在诸多渠道中,课堂教学依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它既是教师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人生舞台,也是学生求知进取、明辨是非、增长才智,乃至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理想平台,处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地位。身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和载体,有质、有量、有效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并使受教育者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呢?笔者沉思揣摩,以为唯有“创新”二字,即教育者在拥有良好思想品德、扎实专业素质和学术修养的基础上,努力优化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既在教学效果上事半功倍,又在人文教育上潜移默化,二者兼具,相得益彰。

首先,在教材建设上做到篇幅适度,注重“守正”与“出新”。目前,国内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通览之下,大多体例庞大,内容偏深,份量过重,专业性过强,与时代特点、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等联系不多,可读性不强,学生无欲浏览,甚至望而却步。为此,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学生的通识类教材编写,应在篇幅、内容上予以斟酌,避免过全、过量、过深。在编写体例上尝试采取专题编著法,全书由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传统宗教哲学与现代人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创新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专题合构而成。每一专题的内容既要“守正”,又要“出新”,“守正”层面是系统阐述和梳理专题文化基本知识,“出新”层面则是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贴近时代、社会及学生实际,着力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努力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发指导意义。

其二、在教学模式上,改革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实施“分片包干制”。众所周知,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教学课程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师所属专业方向来确定,一人主带一门或多门课程。学有专攻,这种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教学模式对于专业性课程的教学而言确有必要。然就中国传统文化这门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学科的通识课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则因教师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杂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夹生饭”,有些教学内容甚至因教师相关知识的“贫瘠”显得苍白乏力。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课时少,且大多为合班大课,不少学生对这种非专业课程又怀着漠视态度。教师若勉强上阵,并按传统教学模式和程序“按部就班”授课,其教学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一种奢望。笔者认为,要避免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中的这一乱象,较为奏效的办法是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实施课程教学“分片包干制”。该课程教学团队由若干位授课教师有机组成,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结合教材编写体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以及教师知识储备及研究方向、学术积淀等诸多因素,将该课程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制定若干教学专题,因人分配教学任务,实施专题模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使课堂教学由“机械”走向“机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能使知识点相对集中,分析问题深刻透彻且成系统,会起到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不一样的全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过去通识课教学“大餐”中因学生吃“夹生饭”导致“厌食”的局面。

篇(6)

文学的中介是语言,对语言的认知、反应、归纳、表述———即驾驭语言的能力如何,直接反映着个人的文学素养。要想使自己的演唱声情并茂,感人至深,首先,必须使演唱符合歌词的内在要求,必须要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好的文化修养都是从一定的文化底蕴中所产生出来的,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交谈”。读书是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了解书中的知识,可以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认识和思考,在读书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在积累的过程中思想才会不断地进步。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有多远,行动就能走多远。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完善个人素质修养的,有了正确的思想基础,就会有明确的行动方向。思想既要继承也要发展,要与时俱进,适应时展的要求。

二、多听多唱,提高自身音乐修养

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多听多唱对声乐的学习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多听音乐才能更全面地了解音乐,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多听多唱不仅对歌唱者的乐感还是音准、节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提高歌唱者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好的音乐具有五大功能:一是声,好的声音传入耳朵被大脑感知作用于人体;二是情,音乐可以直接的表达人的情感,向人类诉说着感情中的喜、怒、哀、乐等,直接作用于思维和人的肌体,产生养生健身效果;三是意,同样的歌词,不同的旋律和节奏,所表达的音乐情感是不相同的,音乐具有着多样性,根据作曲家的经历和个性等因素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同,同样的音乐在不同的演奏者或演唱者的二次创作中所表现的音乐意境也是不相同的;四是速,在音乐中节奏的快慢和对音乐情绪的波动控制,对、思维与反应产生有着非常直接影响,快而强的音乐使人听之欲动,感觉有力或振奋,安静又祥和的音乐则使人心非常绪平,雄壮有力之乐使人精神倍加抖擞;五是音波,即音乐所产生的音波,也会对人的生理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多听能体会出乐曲独特的表达方式,多赏析各类音乐作品,对声乐演唱着也是非常有益的,不管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古代的还是现在的,在欣赏不同音乐的过程中,带来的体验是不一样的,但都有着相同的对音乐的共鸣,逐渐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和所规定练习的计划,只有坚持不懈的思考和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声乐所需要的技巧,在不断的练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才能巩固并完善声乐演唱所需要的技巧,在巩固技巧的同时,才能将技巧更好的运用到声乐的作品中,将作品反复的练习,熟能生巧。技术、情感、表演等相结合才能使声乐的演唱更加完整。

三、了解作品的内涵需要文化与艺术修养的配合

把握一首作品的内涵,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这就需要具备一定得文化素养。怎样通过演唱来表达出来,就要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两者结合才能完美的诠释作品。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主张礼乐教化人民,追求大同世界。老庄主张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真境界。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美好形象,依靠的是人的自觉性和顿悟性。一个人只有在内心深处有追求真、善、美的渴望,有自觉接受教育、改正缺点的愿望,才有可能改变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以人为本的自主创新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永无止境,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也永无止境。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探索,这对声乐演唱者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是有益并且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使声乐演员对音乐作品进行细密的赏析、正确的理解和精湛的表演,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和艺术内涵,从而使声乐表演更加传神,生动,产生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张力。

篇(7)

二、基于馆主生存时代的地方历史知识素养

名人纪念馆作为第二课堂和终身教育学校,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历史文化素质。名人生平陈列,既是名人的成长养成史,同时又是一段地方史。因此,优秀讲解员必须拥有地方历史知识素养和运用。吴昌硕生存的时代,是中国近代最为动荡的时代,历经、天平天国、封建王朝灭亡、、军阀混战等时期。吴昌硕在家乡的时期主要是他青少年时代,吴昌硕的青少年时代,亲身经历了正史中被称为“庚申之难”的战争的惊涛骇浪,为躲避战乱,有五年的逃难流浪生涯,在战争中他失去了除父亲外的几乎所有的亲人,留下了很深的战争创伤。平定之后,吴昌硕在三十一岁那年撰写、书刻《鄣吴义冢碑记》,义冢碑记记载了吴昌硕的家乡在太平军战争之后2千多人的大村仅剩25人,故土废墟,人口凋敝的惨状,这一段历史不仅给了他个人一生以深刻的影响,锻炼了坚忍心志和刚毅人格,通过对他这一时期生平的研究,也可窥见整个安吉在天平天国运动中的遭遇,《鄣吴义冢碑记》是战争造成人口锐减的是一份宝贵的佐证史料,成了研究太平军在安吉的活动的重要的史料实物,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现代安吉的人口格局,成为移民大县。根据县志记载,1860年前后,战争严重波及原安吉、孝丰两县。战乱及瘟疫、饥饿等原因,造成本地人口的锐减。其时安吉县人口损失率96%,而孝丰县高达97.5%。1871年后,清廷实施“招垦”“招佃”政策。河南、湖北、安徽和本省宁、绍、温、台等地乡民先后迁入。从清咸丰、同治之后大规模的移民潮,到民国期间不间断的移民,致使如今的安吉人上溯祖辈,绝大多数皆为外来历史移民。历史移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如今安吉民间习俗的差异性和乡土文化的多样化。多种移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使安吉各地的乡土文化、民间习俗呈多样化态势。不同的移民后裔,在生产习俗、人生礼俗、饮食习惯等方面至今还或多或少表现出某种差异。至于在民间歌舞、地方戏曲等文艺活动方面,移民传承的地方差异更为明显。据2006年浙江省“民俗民间文化遗传”普查结果,安吉共有各类民俗民间文化样式119项,将近占整个湖州市总量的二分之一,仅首批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达28项。安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数量和质量名列湖州市前茅。所以讲解员有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就可以把个人史与地方史串联起来了,使观众(游客)能收获更多的地方文化知识。

篇(8)

2校企文化融合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行为习惯以及职业技能等五个方面。其中,前四项是职业素养的根基,后一项则是职业素养的表象。现代社会,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影响职业素养养成的因素很多,既包括学生自身情况等内在因素,也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本文着重探讨的是校企文化融合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2.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

除要求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等基本道德品质外,不同行业企业对员工有着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例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表,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等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它不能通过一门、两门课程或者几次活动就能形成,而是要通过职业实践和行业企业文化陶冶,使学生在熟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认同和遵守职业道德。

2.2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

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职业性,营造良好的职业意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增强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等,具有良好的职业情感和工作热情,加快学生从“大学生”到“职业人”身份的转变,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

2.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

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初期,因为不具备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对工作产生困惑甚至离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毕业生缺乏逐步了解、认同和自觉遵守职业习惯的养成过程。校企文化融合可以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逐步了解职业和行业特点,熟悉职业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择业取向。

2.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快速发展,职业岗位的变迁也更加频繁,每个从业者都会面临岗位纵向或横向的变换。因此,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实现就业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在岗位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取新技术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在诸多制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是个人的职业素养。高职毕业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根据社会和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增强发展潜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校企文化融合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选择

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加以推进。横向指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纵向指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1企业文化横向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高校校园文化一般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校企文化横向融合中,要以精神文化融合为核心,以物质文化融合为基础,以制度文化融合为依托,营造提升职业素养的文化氛围。

3.1.1以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为核心

大学精神文化体现在对内能创设一种积极健康、奋发向上影响校内全体成员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学校氛围。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特点的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定要加大与行业企业的衔接,借鉴和吸收优秀的企业精神、经营宗旨、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作风、企业伦理准则等精神文化,把行业企业所推崇的学习观、创新观、竞争观、人才观、服务观渗透到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使学校精神有机结合行业企业精神,二者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接受行业企业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3.1.2以校企物质文化融合为基础

物质文化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要紧密围绕自身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建设融合职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供物质基础。

(1)营造体现行业企业文化的教学环境。例如,将与学校深度合作的知名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及产品介绍引入校园,建成“企业文化长廊”或“企业形象展示区”,收集杰出校友的创业实例与奋斗格言进行“优秀校友风采”展示,让学生“悄声”体味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标准,感触可亲可近的典范、可学可赶的榜样,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企业文化扎根于校园文化的土壤中,彰显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

(2)以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核心建设校内教学实习基地,根据企业产品实际生产流程设计实践教学,注重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的训练中,不仅能初步掌握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还能实现职业素养与岗位要求的接轨。

3.1.3以校企制度文化融合为依托

制度文化既能使管理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又能营造一种促进学生自然成长的理想化氛围。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中,校园文化要借鉴先进企业管理文化,如5s管理、ISO9000管理等,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注重发挥行业指导委员会作用,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业特色,将行业规范纳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制度文化的融合,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提供保障。

3.2将企业文化纵向融入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路径

3.2.1以课程体系开发为重点

各专业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注重吸收优秀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课堂。在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归纳出专业对接岗位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职业素养,注重在课程教学中融合丰富的企业文化,突出行业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

3.2.2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

校企要在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中实现文化的融合。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注重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引入真实的生产任务和完整的生产过程,使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平衡企业利益和学生利益的关系,实现教与练的融合和对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快速提高职业技能。

3.2.3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

教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纽带和使者,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为抓手,采用学习进修、调研考察、企业锻炼、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等方式,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3.2.4以校企文化活动为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首先要明确校企文化融合的思路、方向、目标、要求、策略等等,保证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高职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校企文化活动的教育、激励、创新作用。例如,举办企业冠名的技能大赛,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评委或指导教师,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职业激情,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举办“企业家讲堂”,邀请知名企业家、技术骨干、创业先锋做客校园,搭建“润物细无声”的校企文化平台。其次,要通过校企文化融合的文化活动,使企业文化扎根于校园文化的土壤中,彰显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熟悉行业准则和规范,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上的准备。

篇(9)

二、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特点

文化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脉搏。体育文化首先具有时代性。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本质特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也是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以来,外国体育文化进入校园,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首先体现在技能与知识的掌握,网球运动促使大学生提升了体育意识,奥运会的举办在近距离体味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同时,更加促使大学生丰富其体育品德与体育个性。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我国文化精髓在体育文化上的渗透表现为和平、温良、宽柔。因此,国内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体育文化,其性格气质、审美情趣、体育个性、体育品德均具有鲜明民族性特征。体育文化具有国际性。体育文化表现出交融趋势,国内外的体育文化活动方式与内容基本接轨,发达的传媒业加快促进了大学生体育赛事关注行为趋于同步。体育文化具有渗透性。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学习和科研活动是大学生的主体文化活动,而体育文化素养则是主体文化的必要补充并且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意志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体育作为特殊的世界性语言,逐渐成为大学生交往的最佳手段之一,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能使参与者产生自主性、独立性、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公正的态度、集体协作的精神、开朗活泼的性格,进而使大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方法

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首要方法是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注重发挥教学主体作用。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广大的体育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人才教育和培养观念,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育观念应该是面向新生事物急剧涌现的未来、面向开放的世界、面向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要求,这是要转换的教育观念。认识到这个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时代环境,才能够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应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育工作,由此才能够牢固树立起新的历史时期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人才意识,形成教育视野的前瞻性和实践性,才能够形成良好融洽的师生观,才能符合教学实践活动对于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有助于广大的体育教师充分展现其施教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发挥其自身主导作用,有助于教与学双方施教者的教学主体作用,对于发挥大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创建温馨、浓郁学术氛围的教学环境。在此释然、宽松的求学环境下的求知、施教两个教学的主体兴趣和欲望必然会得以激发,主动学习的环境自然形成,教学相长的学习活动不如稳健的良性循环,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第二个方法是要改革创新,构建新的课程教育体系。传统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注重竞技知识而轻视健身能力、注重共性轻视个性、课程模式单一、结构失衡,上述的诸多方面的课程教育体系错误的设置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不全面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倾向。重新审视和构建结构合理、远瞻规划的新课程体系,势在必行。高校教育管理者应从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的需要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课程改革的试验范围和内容,并大胆借鉴先进经验。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为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提供保障。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第三个方法是要重视大学生课外业余体育活动,开辟高雅的健身休闲场所。工作和学习之余积极投身锻炼与运动逐渐成为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必须,也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时尚组成,通过锻炼与运动获取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应该成为社会主体的大学生所认可和关注。大学生永远是时代的主宰者,也是锻炼与运动成为人生快乐的体验着,大学生理所应当地成为代表时代先进文化的楷模,成为余暇体育活动中的主流。鉴于这个认识,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认识到高校对于大学生的余暇时间中锻炼与运动的重视欠缺,要自觉修正那种大学生体育活动的自发、无组织的游离状方式,要充分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要鼓励大学生立足于校园高雅的健身休闲场所,完成其喜欢的锻炼与运动,而不必外出校园,光顾社会化健身运动场所。应该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较齐备和师资的优势,顺应大学生的学习余暇进行锻炼与运动的休息娱乐趋向,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身锻炼与运动。

篇(10)

1 文化素养对艺术院校学生的重要性

1.1 对艺术院校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

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这是毋庸质疑的。要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就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而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的知识是否丰富、素质是否高尚。因此,人文素养对于艺术院校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意义举足轻重。

1.2 有助于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创造力

要想成为一名具有创造力的优秀艺术工作者,应该拥有一下品质:首先,他们拥有发达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性的想象、丰富的情感和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其次,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是艺术工作者必须具有的素质。最后,对人生的严肃态度、对人类命运的巨大责任感是艺术工作者的主要道德品格。而人文素养的提高正是为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创造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四川音乐学院学生文化素养的现状调查以分析

四川音乐学院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所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传媒、工业设计、艺术理论、艺术教育、艺术管理九大学科为一体的多学科、多层次综合高等艺术院校。研究者对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读者文化素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共随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文化品味、知识视野、情感态度、人文情怀、生命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发展观,以及学生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情况、需求状况、对图书馆馆藏特色和馆藏资源的建议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 艺术院校学生对文化素养的认识不够,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表明对人文素养清楚的仅仅只有16%左右,绝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是不怎么了解什么是人文素养。有97%的被调查者能充分意识到加强人文素养的必要性,渴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但被调查者的人文社科知识却较为匮乏,绝对大部分被调查者都不能达到及格线。对于人文素养的认识有待提高。

2.2 价值观、人生观定位较为模糊,多方因素导致大学生忽视文化素养

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60%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模糊,个人主义较强,没有很好的团队意识,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在被问及什么因素导致大学生忽视文化素养时,被调查者67%认为社会主流导向,造成学生忽视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41%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措施乏力,无法吸引大量大学生参与到提升文化素养中去。可以看出外在环境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非常大。

2.3 该校各院系对于图书馆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不够

被调查者大部分不清楚图书馆有哪些种类的文献,对于电子资源更是了解甚少。在被调查者中,平均每周到图书馆不足3次的占54%,而在查找信息的途径调查中,利用图书馆查找资料的只有10%左右。调查数据显示馆内较为丰富的人文社科文献借阅量也较少。这些数据就表明了被调查者利用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还很淡薄,对文化素养相关的知识了解不够。

3 图书馆对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优势

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庞大的大学生受众群体,肩负着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重任。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优秀的信息资源和各类具有专业信息素养的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大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信息资源所传达的意义,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丰富性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民族文化,学会尊重其他外来文化;帮助他们提高批判解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2]。

4 四川音乐学院通过图书馆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措施

4.1 优化图书馆的馆舍环境,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古人的读书活动多与山水相伴,古代的藏书楼、书院也因此常置于优美的园林之间,使自然环境与学者的精神生活、内在情感相互融合,文人骚客们从风水的灵性中汲取了源源不息的养分,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心灵最高境界。对于这一点,现代图书馆应该借鉴,力求把馆周边的环境建设得清静优雅[3]。作为艺术院校的图书馆,更应该多多体现艺术风格。该馆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实践,比如改善馆内布局,增加优美字画,开设信息共享空间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吸引了更多学生的眼球,使他们越来越愿意到图书馆来学习。

4.2 图书馆可以积极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在发展中的现代图书馆,不再像传统图书馆把图书馆工作定义为对文献本身的收集、存储和传递,把文献保障系统理解成收集、组织、存储和物理地传递文献的场所或机构,而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服务功能和系统形成的活动机制,是面向整个信息环境来组织、控制、选择和联结使用信息资源,从而极大地提高它的能力的功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借助更多的途径来进行。该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讲座,例如有关文学、影评、名人讲座等等,都可以增长学生的各种见识,同时也吸引了更多读者来图书馆。另外,该馆举办馆报,每年的图书宣传活动,书评活动等来进行知识获取,传播,交流作用,更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

上一篇: 地理科学专业论文 下一篇: 地质硕士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