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质量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02 00:06: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消毒供应室质量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消毒供应室质量

篇(1)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并有明显的标识,防止使用的物品相混淆。各科室送到供应室的各种物品在污染区经过初步的清洗处理后进入清洁区,经清洗包装处理后进行高压灭菌。灭菌后的物品有专人管理并贮存于无菌橱内,每天对无菌存放室用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每月做空气培养检查,保证无菌物品有效消毒期。定期对工作流程的区域环境及操作台进行监控。从源头上控制细菌的污染,保障血液质量安全。

2 消毒供应室的操作人员手指监测

为防止消毒物品在处理过程中受到污染,质控科定期对工作人员手指进行监控,均达到《医

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4.1的规定。

3 医疗用品的包装、装放进行监控

对须消毒的物品及时进行清洗、包装,物品的包装、捆扎以不致松动散开为度,不宜过紧。装放灭菌物品不应过挤,应尽量将同类物品装放一起灭菌,如必须将不同类物品装放一起,应以最难达到灭菌的物品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为准。物品装放时,上下左右互相间隔一定的距离,以利蒸汽与空气相互置换。专职人员按照要求分类、整理包装,并检查各个包装的完整性、器械包的名称、消毒日期、包外的灭菌标识、有效期、数量等,按照“压力蒸汽灭菌操作规程”及时进行灭菌处理。

4 消毒供应室的仪器设备监控

4.1 本站对消毒供应室安装了空气消毒机,质控科每月做空气培养检测,对使用的高压灭菌器的性能每月进行检查一次,按照使用说明规定的检查程序是否符合进行灭菌处理的要求。

4.2 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程》[1](血站部分),用卫生部批准的有生产批准文号的化学指示卡和生物指示剂,并在有效期内使用,质控科定期对灭菌效果进行检测。供应室对每批待消毒灭菌的物品,在规定灭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将指示卡放置于各种物品包装中心,将指示胶带粘贴在物品包装表面,经一个灭菌周期后[2],取出指示卡,根据各包装中的化学指示卡的颜色变化来判定是否合格,如果指示卡由白色变为黑色,则该批处理的全部物品均为灭菌合格;根据指示胶带颜色的改变,以指示该包装是否经过灭菌,并有详细记录。质控科每月对供应室的消毒灭菌情况进行抽检一次,每一季度用对热耐受力较强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SSIK31)的死亡情况来判断灭菌是否成功。每次检测,全部培养基为紫色,说明灭菌合格,只要有一个培养基长菌,则该批次处理的全部物品视为灭菌不合格。并立即查找原因,重新按照要求放置化学指示卡或生物指示剂进行灭菌处理,经再次检测合格后,才能发往各业务科室。

质量为先、安全为重的今天,通过对消毒供应室的全程监控,能够有力地保证血液质量,切实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产品。

篇(2)

1、专业的设备,规范的流程保证清洗质量

1、1现代化的清洗设备: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08年9月新的外科大楼后,购进全套瑞典洁定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清洗用水均通过软水装置处理,减小对器械的损害。所有设备专人、定期保养。

1、2合理、标准的工作流程:手术室及各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污染器械回收到污区,工作人员对回收物进行分类处理后装入标准篮筐推入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对管腔类物品,则需更换清洗内车,调整清洗程序,进行彻底的清洗和初步的消毒,保证物品的清洗质量,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2、专业的知识,合理的布局保证物品灭菌及储存质量

2、1清洁区着装要求:工作人员进入清洁区前在缓冲间更衣,要求头发不外漏,口罩遮住口鼻,穿清洁区的工作服、鞋。

2、2包装前检查器械的方法:(1)目测:检查器械有无污渍、血迹。(2)擦拭器械的关节处、咬合面,酒精棉签擦拭针孔处,检查有无血迹;检查剪刀是否锐利、针头是否有钩,最后将合格的器械按器械卡摆放于器械盒内,要求方向一致,各关节打开,经另一人核对后放入消毒指示卡,以双层包布包扎,指示胶带封口。(3)我院现有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4台,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2台,为主动双门灭菌器。清洁物品由清洁侧装入,由无菌区取出,存放于无菌物品储存室内。所有灭菌设备专人管理,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坚持每锅做物理监测,每月做生物监测。维修后的器械必须在B-D 实验及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4)无菌物品储存室是专门存放无菌物品的区域,无菌物品按失效日期先后摆放,先发近效期的,后发远期的,对已到失效日期而未使用的诊疗包,送回清洗室重新清洗、包装及灭菌后,存放于无菌物品储存室。

3、专业人员的运输流程保证无菌物品的下送质量

3、1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设下送人员2名,负责污染物品的回收和无菌物品的下送,为保证工作质量,避免交叉感染,下收、下送车分室存放,专车专人使用。下收、下送走专用污梯、洁梯。每日工作结束后含氯消毒液擦拭车身及车轮。

3、2无菌物品下送车为不锈钢密闭车,每日上午,根据下收人员回收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下送人员清点无误后下送至门诊。

4、健全、完善的医院检测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力保障

4、1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我室进行一次全面的工作检查,包括发放室空气质量、无菌物品质量、工作人员手、一次性医用材料等。

篇(3)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医院

医院作为集中接受病人治疗的公共场所,其人流集中,且大部分都是感染疾病或需进行手术的患者,因此其病菌也较多,而许多医疗器材也不是一次性,需多次重复利用,因此医院消毒供应室对医院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各医院进行消毒或供应无菌医疗器材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各科室医疗护理、病人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等,而供应室又是医院各类物品混合交叉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随着各大医院对预防院内感染观念的不断加深,因此医院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布局科学合理

近年来,随着看病人数的激增,医院业务也处在一个较为饱和的状态下,这也导致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大,设备处于饱和状态下运行,而消毒供应室的卫生情况对整个消毒效果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要防止已经消毒好的器材在消毒室内被二次污染。因此消毒室需要对其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以满足医院消毒物资量大的需求,对于消毒供应室的布局规划要做到合理规范,对人流和物流要分成两条线,并严格按照制度来。从医疗器械的回收、洗涤、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监测、敷料、制作、工作人员更衣和办公室等,均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的程序来进行设置。同时消毒室内应有规范化的工作台、物品柜、浸泡池以及洗涤池等。消毒供应室所需的蒸汽也应由专线进行供应,从而确保气压的稳定。同时要有充足的冷、热水和新鲜过滤蒸馏水来供应。医院消毒供应室应建立标准的工作流水线,确保回收物与已消毒物品之间不存在交叉感染。

2 完善消毒供应室内各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以促进员工按章办事为目的,以保证质量管理为目标。由于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的独立性强,且工作流程很多时候是在一种无人监督的条件下由护理人员自觉完成的,因此只有靠强有力的管理制度来约束护理人员的工作,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和消毒供应室操作规程制度及员工奖罚分明制度等。这些制度都是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树立强烈的责任心,严格按照各项操作流程按章办事。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促使科室人员自觉遵守各项规定,按时上下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全员参与质量控制,做好关键环节的防范措施。

3 供应室人员的管理

不论是大型企业的管理,还是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其本质都是对人的管理。而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声誉和病人的安危,因此在人的选择上应选择那些业务知识全面,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且身体素质好、勇于奉献自己的人来担任消毒供应室的护士。其次还应重视对供应室人员进行在职继续教育,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同时医院也应组织手术室护士参加消毒供应室的专科讲座,例如,使用后器械初处理不彻底给手术室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增加器械初处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医院也可以组织消毒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技能与理论的考试,并组织护理人员对先进模范的学习,增强其责任心。

4 消毒供应室器械灭菌质量管理

4.1 物品回收与清洗环节的质量控制

物品的回收与清洗环节过程关键是要防止物品对外产生污染及损坏器械。回收过程中要对物品进行分类,此阶段工作人员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器械的损坏,按器械的种类精密度贵重程度分类,重点保护精密度高锐利器械,刀剪及贵重物品采用不同时间,不同消毒方法,不同清洗手段进行清洗,运用各种方法最大限度保护器械。

4.2 物品的包装与灭菌

在对物品进行包装前,应严格检查器械的清洁度,器械是否完整、是否出现松动,同时还要核对器械的数量,应对器械进行一定保养,精密器械上油、再按照物品的分类来进行包装,落实双人核查制度,然后再在外包装上黏贴3M胶带和包外标签,同时注明消毒日期和所需科室等资料。按照灭菌器的要求,物品包装最大不能超过30cmX30cmX50cm,敷料包最重不能超过5kg,器械包最重不能超过7kg,再按要求将包裹放在灭菌器中,物品间留2.5cm的间隙,包裹不能与灭菌器壁接触。由于灭菌器材属于高压危险的岗位,因此对灭菌器的使用人要进行严格训练,同时做到持证上岗。

4.3 灭菌质量的检测

为了防止灭菌不彻底所带来的影响,因此需对每批次的灭菌物品进行一次质量监测,首先灭菌前空锅BD测试,每锅次对物理化学监测结果做详细记录,每周对灭菌器进行一次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培养,对监测结果存档时间大于3年,还需对灭菌室常用物品进行专门配置,严禁拿灭菌室供它用。灭菌员在对灭菌物品出锅时认真查对灭菌包质量,并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从而保证各类医疗器械的无菌质量。

4.4 物品的储存与发放环节质量控制

经过消毒灭菌合格后的物品,应放置于温度、湿度适宜的无菌物品储存室内,并制定专人负责,在发放无菌物品前,发放人员进入无菌物品储存室前,戴手套、口罩、帽子、鞋套等,进入无菌室将物品取出。在物品发放时,要做好质量把关及标签核对,同时与接收科室人员做好相关交接工作。

5 结语

我院消毒供应室严格遵守上述管理措施以及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使消毒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大大提高灭菌效率,确保为各科室提供安全无菌的医用器材,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国护理管理编辑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征求意见暨全国消毒供应管理工作研讨会纪要[J].中国护理管理,2006,6(8):16-17.

篇(4)

高质量的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现象的出现,又能降低安全隐患[1]。为了更好地探究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2012年2-5月笔者对当地26家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①调查对象:本地26家乡镇卫生院效度供应室,主要调查供应室的灭菌情况和物品处理情况。②调查人员:一共6人,其中护理部主任1名,消毒供应室护士长3名,检验科技师2名。③设备配备:机动车辆1台,生物培养仪1台,生物指示剂、采样试剂、试管若干,样本保存箱等物品。

1.2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抽样监测的调查方法。根据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的现状制定调查表,内容为卫生院的基本情况(床位、手术量、供应室人员)、组织管理(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设备设施(消毒锅等)、质量管理(管理制度、物品质量)、灭菌效果监测(工艺、化学、生物监测)。制定完调查表内容后,将它们发放到当地26所卫生院。在详细地说明调查目的和地址后,要求卫生院的负责人按照实际情况填写调查表,并于一周内寄回。在本次调查中,发放26份调查表,收回24份,回收率为92.31%。根据调查表的最终结果,从24份中抽取10份,对所抽取的10所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采取实地考察、抽样监测的方法。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①基本情况:没有专门负责消毒供应室的人员,有其他护理人员兼职管理,而且使用面积和位置不符合规定;②组织管理: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③设备设施:每一个卫生院都只备有一个消毒锅,而且没有专用清洗水池、干燥柜等;④质量管理:管理模式较为分散,物品表面均有污渍锈迹;⑤灭菌监测:均使用化学监测方式。

3讨论

3.1现状分析

3.1.1管理不规范根据调查结果表明,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主要有以下问题:①面积和位置都满足要求,面积为5-20m2有6所,20-40m2有4所,;有的设置在顶层的一角,有的设置在手术室的一处。供应室的面积较少,不能进行规范的灭菌操作和工作流程,而且位置的安排极不合理,不利于开展消毒供应的工作。②无专职人员。10所卫生所中都没有专门负责供应室的专业人员,均由麻醉师代管。因麻醉师还有其他的工作,不能专心和专业地完成供应室的整个流程,降低灭菌质量。③未开展集中管理。10所卫生院没有及时地对医疗物品进行消毒、清洗等,也没有专门的清洗水池、干燥柜等。

3.1.2设备、设施简陋抽样调查的卫生院均只配置了1台电热蒸汽灭菌器,设施极其简陋,不能保证工作流程的顺利展开。在实地考察时发现10所卫生院的器械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污渍和锈迹,而且在消毒理念上仍然处在“医疗物品的清洗问题并不重要,只要经过灭菌处理就可以了”的阶段。

3.1.3灭菌效果监测不到位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包括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无菌试验法等[2]。调查结果显示,10所卫生院除了采用化学监测外,其他方法都没有采用。根据相关经验得出,只有同时开展以上四种方法,才能确保灭菌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10所卫生院的灭菌效果监测均不到位,从而降低了医疗水平。

3.2对策分析

3.2.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一项工作要想成功地展开,必须严格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另外,建立系统、全面的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管理质量,防止医疗事故现象的出现。

3.2.2加强质量监控消毒供应室是乡镇卫生院感染管理的主要部位,主要负责无菌器械、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3]。因此需要加强供应室的质量监控,防止卫生院出现感染的恶劣后果。

3.2.3降低职业危害因素供应室人员因长期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供应室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加强自身的防护能力,降低职业危害的程度。

3.2.4定期组织学习要想增强消毒供应室的整体管理质量,需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定期组织学习就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

3.2.5完善消毒供应室监测环节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不仅能避免医疗隐患现象的出现,还能快速地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缺陷,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弥补。监测的内容包含:①室内环境污染监测;②灭菌效果监测;③工作人员的卫生和健康监测;④消毒污染监测;⑤清洁卫生监测;⑥制度执行监测[4]。监测工作需要定时、定期、定点地完成,并对需要改善的环节及时地做出调整。

3.2.6落实标准防护措施在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执行中,存在着轻视防护的弊端,尤其是工作者的自身防护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在消毒医疗器械时,工作人员需要用佩戴口罩、手套以及穿隔离衣等,从而降低病毒感染现象的出现,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5]。

参考文献

[1]黄美金,谭建兰,林文霞.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与质量监测[J].当代医学,2013,(23):143-144.

[2]邹云.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式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3,(8):184-186.

篇(5)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消毒灭菌监测 监控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确保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部门, 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关口;为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我们十分重视消毒灭菌监测,为达到全程工作质量的管理,我们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实现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建设,搞好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控制管理是当今重中之重,也是势在必行的。

1 方法

1、1 医院领导重视与支持是搞好消毒供应室的关键环节;院领导应把供应室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来抓,关心和重视供应室的发展,积极进行下情上报,以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质量,保证全院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2]。

1、2 设备齐全、集中管理。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专人负责院内感染管理及供应室消毒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每月由医院控感办定期对无菌物品进行检测,每季度对供应室的无菌物品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差错失误。

1.、3 强化硬件建设,保证合理的布局及区域流程 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可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力保障,供应室在新建扩建方面,应符合卫生部要求,严格执行三区划分,各区域物流及人流强制单行通道;污染物品、清洁无菌物品均有各自出、入口,空气流向由洁到污,物品由污到洁;做到:不交叉、不逆行,以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方便临床为接经[3]。

1、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供应室各区域和再生物品的集中式管理,使之为临床服务的形式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服务,规范医疗器械清洗、包装等程序;集中式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可以节省医院对清洗消毒设备、人力及房屋的多重投入,使卫生资源得以补充、合理利用;在现有条件下实行全院医疗器械统一管理。

1、5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质量控制管理 消毒供应室根据达标标准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建立专项规章制度、查对制度和差错登记制度、物资物品管理和供应制度,并根据灭菌质量监测要求,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及措施,建立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1、7 做好灭菌物品的监测和管理 压力蒸汽灭菌监测,每锅次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记录,预真空灭菌器每天第一锅进行B-D测试;生物监测,必须每周一次,每月不定期对无菌物品进行抽样细节培养。空气、物体表面、紫外线消毒效果,按每月一次进行。无菌物品存储要求具有良好的洁净度,室温18~22度,相对湿度40%~60%。灭菌后物品存放在专用无菌物品柜中,分类保存,普通完整包布储存有效期7~14天,纸塑包装灭菌储存有效期半年,环氧乙烷灭菌储存有效期2年[5]。所有物品必须标明灭菌日期与失效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例、发放,责任者每天检查无菌物品保管发放情况,严禁发放过期包、散包、湿包、落地包等。

1、8 建立科学系统的器械清洗流程,使器械清洗灭菌效果合格率达100%。同时改善清洗设备,减少手工清洗带来的危害,制定科学、规范、标准的工作流程,确保终末质量达标。

1、9 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 每月常规进行1次,要求做到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200 cfu/m3;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2

1、10 严把包装质量关 做到各种敷料、器械包装正确,标志清楚,灭菌日期及失效期、操作者姓名清晰可见,各种诊疗包内物品齐全完好,包装松紧适度、无破损、潮湿。敷料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体积不超过30cmx30cmx50cm,重量不超过5kg,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 kg,不合格物品不进入无菌室

1、11 严格无菌质物品存放与管理 无菌质物品进入无菌间时首先检查包布有无破损、潮湿、筛孔是否已关闭,化学指示卡是否达到灭菌状态、无菌室温度18-22度,湿度35%-60%, 无菌物品存放离地面20cm,离天花板50 cm ,离墙远于5 cm处的无菌柜内,并分类按灭菌日期的先后次序放置,由专人管理,专人发放,每日清点、检查有无过期,下送回来物品严禁进入无菌间,每日消毒液擦拭地面、无菌柜及桌子,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除工作需要外,闲人不得随便进入,并做好无菌物品的正确装载和无菌器的正确使用 。

2 结果

通过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表明,合格率为100%.提高了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并使管理模式集中化、清洗方式机械化、灭菌处理程序规范化、质量管理标准化。提高专业素质教育转变了服务理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 使供应室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消毒工作质量,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3 结论

3、1 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是一项全方位综合性管理,认真做好监测工作,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控制度,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我科由于得到领导重视,以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为目的,在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根据供应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如供应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物品回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等。科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和质量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出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明确各区域的工作制度和各岗位的职责任务,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以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各种物品到达消毒、灭菌的质量要求。

2 环境质量要求

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布局合理,符合污―洁―无菌发放路线原则。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工作间要有明显标志。整个工作流程按接收、清洗、干燥、包装、灭菌、监测、无菌物品分类贮藏和发放等顺序运行,不准逆行。设有专门接受污染物的窗口,,做到“四分开”,即工作间与生活间分开、污物与净物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未灭菌与灭菌的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各工作间每次操作完毕后用消毒剂擦洗台面、地面湿拖、紫外线照射。各工作间每天通风换气2次,每天用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液擦拭台面2次,拖地1次,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每次1小时。

3 清洁包装质量要求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应遵循先消毒后洗涤的原则,做好各类物品的浸泡消毒,消毒要分类。对污染的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洗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为将器械上污染物去除,由过去的清水冲洗、刷洗改进为现在的多酶清洗液浸泡。包装时注意包布是否破损、大小是否合适、包内是否放入121化学指示卡、包内物品是否完好无损,包布一用一清洗。敷料包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体积不超过30 cm×30 cm×25cm,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 kg;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 kg。包装完毕包外贴3M胶带并注明无菌包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责任人代码。

4 消毒灭菌质量要求

4.1 消毒员必须持证上岗,熟练掌握各种无菌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

4.2 供应室准备的各种器械、敷料,按要求灭菌合格率为100%。

4.3 灭菌时物品摆放合理,所有的灭菌包应竖放,分层放置,包与包之间有空隙。灭菌物品装载量不超过柜容量的80%。

4.4 无菌包遇水潮湿、不慎落地、超过有效期(7天)均应重新消毒灭菌。

4.5 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必须烘干后放入无菌室。

5 质量监测

加强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5.1 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每锅次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纪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月进行1次。B-D试纸用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是判断灭菌器内冷空气是否彻底排尽的一种方法,用于新灭菌柜安装调试之后,灭菌器维修之后及每日灭菌器使用之前。

5.2 环境监测:每月做1次细菌监测,空气细菌数不得超过200cfu/m3,物体表面不得超过5cfu/cm2,工作人员手部不能超过5cfu/cm2。

5.3 消毒液要现配现用定期更换,每次配制后用化学试纸测试有效浓度,保证化学消毒液的剂量、浓度精确,以达到有效浓度。

5.4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1次,要求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篇(7)

供应室是全院消毒灭菌工作的核心,提高灭菌质量监测意识,严格执行新的灭菌监测标准,加强灭菌质量的管理是供应室工作的重点。

1监测要求应专人负责,定期监测

1.1消毒供应室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全国统一标准的要求。

1.2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1.3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1.4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1.5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压力蒸汽灭菌的要求

2.1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3℃以内,时间满足最低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和压力值,结果符合灭菌的要求。

2.2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内、包外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的要求。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2.3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后方可使用。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一个周期灭菌后取出,规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

3环氧乙烷灭菌的监测

3.1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和时间等灭菌参数。灭菌参数应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

篇(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613-02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医疗器材的供给中心,在医院担负着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工作中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及其他无菌物品的供给任务。为保证物品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现将供应室的工作总结如下。

1 供应室的建筑与布局要合理

供应室应设立在医院的中心位置,便于下收下送工作,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严格划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地面和墙角要光滑,便于冲洗,有净化及污水排放设施,尽量达到消毒隔离要求。人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路线采取强制通过方式,不准逆行和穿梭,从布局上切断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2 严格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使工作条理化、制度化,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如物品洗涤、包装、灭菌、存放制度,质量检测制度,查对制度,环节质量监控制度,下收下送制度,职业安全管理制度等。严格地执行消毒、清洗、灭菌、保养等规则,从根本上杜绝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3 重视洗涤、包装、灭菌的管理

洗涤、包装、灭菌这一流程的作业,要求非常严格。上岗人员除了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外,按要求衣帽整洁,工作作风严谨,精力集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操作期间工作人员不得外出、打电话、闲聊等。各种器械包要使用双层纯棉布或启闭式有孔容器(均一用一洗)或一次性无纺布或纸塑包装纸[“,且经两人核对,以免有误,包装后尽快(1~2h)灭菌,以防止再次污染。灭菌期间严格按照灭菌程序,做好灭菌效果的监测,每锅记录锅的型号、锅次、物品种类、数量、压力、温度、灭菌时间、灭菌效果、操作者签名,以示负责。每天空锅做B-D试验(下排气锅除外)1次,每月做生物监测1次(如遇植入性物品则每锅进行生物监测)。坚持日常性灭菌质量检测,灭菌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注明灭菌日期、有效期、责任人和校对人姓名或代号,包内放化学指示卡,通过观察化学指示卡的变化确定灭菌效果。压力灭菌器定期保养维修及效能测定,用时要防止装锅有超容现象(下排气锅不能超过80%,预真空锅不超过90%)和小装量效应(预真空锅不能小于10%,脉动真空锅不能小于5%),以确保灭菌效果,同时建立无菌物品追溯制度。

4 下收下送的管理

由于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广泛应用,下收下送成为供应室的重要任务。回收再生器械物品时,统一回收到供应室进行清点,避免在科室清点交换,防止污染扩散。下收下送的车辆须“浩”、“污”分开,且密封加盖,收送完毕,分别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车辆的所有部位,并用紫外线照射30~60min。下送前护士用流动水及肥皂洗净双手,保持用清洁的手发放无菌物品,不能触碰任何污染物品,并定期监测工作人员的手及消毒液浓度是否达标。

5 重视环境卫生的管理

供应室的内外环境要求清洁,无污染源,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布局合理,符合污一净一无菌发放路线原则。坚持四分开,即回收物品窗口与发放无菌物品窗口分开;已灭菌物品与未灭菌物品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工作间与休息室分开。各工作间每天通风换气2次,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台面2次,拖地1次,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抽检物体表面细菌数控制在卫生学标准范围之内。

6 加强个人防护

篇(9)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1-0112-03

To discuss using quality circ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YOU Runde

Hospital Infection-Control Department, Jiangxi Province Ji'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an 343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Methods Adopting quality circle management model to manag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Results In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instruments cleaning quality, packaging materials quality and packaging quality in 201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2012 (P

[Key words] Quality circle;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discuss

随着消毒供应室3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的执行,对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要求更为细化和严格[1],尤其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更为突出。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2],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我院根据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第3项中的要求,对消毒供应室运用质量环管理模式进行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结果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明显上升。现将运用质量环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室2012年1月~2013年12月运用质量环管理模式管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痕迹材料――每年60次质量抽查结果和12名工作人员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1.2 方法

运用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环,借助管理工具――检查表、头脑风暴法对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1.2.1 计划 ①对照消毒供应室的行业标准,设计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表,评估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现状,分析存在的风险与不足。②根据头脑风暴法原则,召开头脑风暴研讨会,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写出影响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及高风险、高频率、易出错的问题和改进建议。③根据确认的问题收集相关联资料加以分析,针对不足拟定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制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要求、制度、操作流程、方法等。

1.2.2 实施 ①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她们不仅要参与临床科室的服务工作,贯彻落实各项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还要在工作中应用一些管理工具提高整体素质。为此,对工作人员我们除派出参观、学习培训外,还重点进行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训练,同时院感科还在消毒供应室多次开展小讲课,每月进行一次科室业务培训,使工作人员熟知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质控方法、手段与标准等,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②加强人员、区域、过程管理,减少污染。在管理上,我们除要求工作人员按区域要求着装外,还明确规定本科室工作人员管制进入,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这不但可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秩序,更主要的是可以避免人员混杂和流动频繁带来的微生物、微粒和热原质等污染[3]。在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为了保证接触物品的安全性,防止接触感染[4],我们严格划分了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工作区域内三区清晰,有实际屏障,路线强制通过不逆行,无菌物品、清洁物品的流水操作不逆行,建立了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过程记录与日常监测、定期监测记录,还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的规定对器械的清洗质量、包装材料、包装质量、灭菌物品出锅情况进行质控,借以提高灭菌物品的合格率。③做好无菌物品管理。为保证无菌物品在贮存、发放、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我们为无菌物品制订了保洁措施与无菌物品使用情况满意度调查表,每季度对使用无菌物品的科室进行一次无菌物品使用情况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分析、改进,借以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④重视医院感染监测,减少易感因素。按要求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清洗质量监测,有不合格物品不慎进入临床时,立即启用灭菌物品失败回收机制[5],及时书面报告相关管理部门,说明召回的原因并进行追踪。⑤开展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科室质控员对已包装待灭菌的物品每周随机至少抽查1次,全年共抽查60次,抽查内容包括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等。

1.2.3 检查 ①院感科根据计划每月针对考评内容对其进行专项考评与技术指导;每季度对消毒供应室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管理综合考核评分,与科室绩效奖金挂钩。②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进行1次自查,明确实施效果,找出不足与缺陷,进行持续改进。③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理论考试与操作技能考核。

1.2.4 总结 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收集未解决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项目。修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工作计划,进入下一个质量环。

1.2.5 评价内容与标准 评价内容由质量控制项目(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等)和工作人员的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评价标准:①已包装待灭菌的器械器具查到锈斑或水垢、血渍、倒钩等判定为不合格。②包装材料不清洁、有破洞等判定不合格。③包装质量缺标识、缺化学指示物、包装不密闭、未封口等判定为不合格。④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均以满分100分计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运用质量环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对比

消毒供应室2012年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5.0%(45/60)、80.0%(48/60)、83.3%(50/60),2013年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0.0%(54/60)、93.3%(56/60)、96.7%(5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运用质量环管理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情况对比

2.2 运用质量环管理后工作人员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对比

工作人员2013年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高于2012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运用质量环管理后工作人员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对比(x±s,分)

3 讨论

从表1可知,经χ2检验,消毒供应室2013年的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与2012年的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质量环又称为“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6]。检查表与头脑风暴法是推动质量环的最常用管理工具,它们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质量环每循环一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提高一步;质量环主要用于企业产品的管理,而我们将此质量管理理论及工具引进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立健全适用于消毒供应室的一整套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质量指标[7],规范工作人员技术操作流程,拟定人员、区域管理要求,制定考评内容与方法,明确有关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并将制度和操作流程张贴上墙,做到有章可循、有过必究。这是消毒供应室运用质量环管理模式的前提,是确保工作流程畅通、人力得到合理分配的根本。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消毒灭菌场所,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质量和生命安全[8]。要实现无菌物品质量零缺陷,就必须抓好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工作,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9];同时,不仅要重视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做好无菌物品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还要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质量环管理模式的运行保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深入应用,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除了应全面引进质量管理的技术指标外,更应重视管理理论及工具的应用。质量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合乎逻辑地有效进行的工作程序[6],运用质量环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可以实现由结果评价为主的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可以实现有效地监控和追踪,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质量是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核心,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0]。运用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环,借助管理工具检查表、头脑风暴法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可以使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监测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从而消灭工作中盲目和停留于形式的状态,减少或消除医院感染管理隐患,方便院科两级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工作状态由原来的无序、混乱向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转变,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竹,叶庆临,卢杰,等. 成都市31所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628-2629.

[2] 李惠英,李红芬.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08.

[3] 钟秀玲,程棣妍. 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22.

[4] 钟秀玲,程棣妍. 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6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卫生部,2009.

[6] 张宗久. 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28.

[7] 匡庆丽. 质量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98-99.

[8] 程春玲,吴婕.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3):3227-3228.

篇(10)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包装 问题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每一环节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下一环节质量,最后影响灭菌物品的质量。灭菌物品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甚至病人生命安全。包装是消毒供应中心操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易出现差错与缺陷环节,现将本院2011年1月-6月份包装时出现的问题与缺陷分析如下:

1 常见的包装质量问题

1.1 包装前清洗质量检查不仔细。目前普遍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器械数量较大,很难做到每件器械进行仔细地检查。

1.2 包内容物与包外标识名称不相符。

1.3 包外标识不清、字迹不清,有涂改现象、无菌包标识内容写在封包的化学指示胶带纸上,经高压灭菌后,字迹与黑色变色区重叠,出现看不清楚现象。

1.4 包内器械未按器械包组装规程组装,出现器械缺失、错放。

1.5 包内器械质量不合格。

1.6 包装材料不符合标准要求。

2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1 包装质量缺陷:器械包名称与内容物不相符,包外标识缺陷是由于包装人员包好后,本人书写时粗心大意、精力不集中造成错误或不是本人写化学指示胶带,而是由他人帮助写的包名时错误或发现错误后未重新书写而采取涂改。

2.2 诊疗包内器械物品不配套、欠缺。其中有产包内少吸痰球,手术器械包内缺刀柄,清创包内少放剪刀,换药包内缺有齿镊或平镊等。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少、时间紧、包装时注意力不集中,未认真查对,又加之工作重复性强、工作量大、缺乏新意、枯燥无味,而又要求高度的准确性、责任心。还有机器产生的噪音,使工作人员容易疲劳、烦躁、思想不集中,造成差错,刚调入供应室工作的人员业务不熟悉等原因也易造成此差错。

2.3 包内器械质量不符合标准主要表现在器械物品不洁净,器械关节松动、器械老化,穿刺针漏气、管腔内不洁,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未按清洗规程进行清洗,个别工作人员偷懒对过期包未重新清洗而直接换标签,器械检查者工作责任心欠缺,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刚调入供应室工作的人员经验不足,质量标准掌握不牢。

2.4 器械、物品包装缺陷的不良后果

2.4.1 影响临床工作 灭菌物品大多数是直接用在病人的身上,它的质量好坏也直接影响临床工作,轻者给病人带来痛苦,严重者延迟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2.4.2 浪费人力物力,造成经济损失,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不合格的物品一旦发现必须重新处理。临床科室使用的器械包,未在双人在场的情况下打开,或使用时器械丢失,都会出现责任推诿现象,从而影响科室关系。

3 对策

3.1 完善与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要求,根据医院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消毒供应中心各班各级人员的职责,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及工作日程,组织科室人员反复学习,逐条理解掌握、落实,开展绩效管理,实行奖惩措施,让管理科学化、人性化。

3.2 加强人员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供应室应加强中青年力量,除每月开展一次专科知识学习外,还应组织工作人员积极参加院内外举办的消毒供应中心培训班,或利用网络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培养慎独、认真的工作态度。预防差错必须从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抓起,使其主动适应当前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质量观及危机教育,整体素质,培养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工作责任感,从主观上防范差错。

3.3 加强质量管理,加大质控管理力度,实行标准化管理。科室成立的质控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定期检查、督促工作质量,科室人员要人人参与,相互检查,相互监督,相互补漏,注重环节及终末质量控制,保证物品质量。包装质量直接影响灭菌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3.4 包装环节的工作内容除技术含量外,质量的关键是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应落实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质量意识及责任心,对本月发生差错者罚款,奖励未发生差错者,以资鼓励、奖罚分明。将所有诊疗、器械包内容物打印成册或上包装间墙,护士长随时提问,定期举行包装技能考核,记入业务考核档案。

3.5 针对包内器械质量不符合标准加强设备,购置洗涤用品,加强洗涤班工作质量。多酶洗液、器械油及除锈剂的配制责任到人,有记录。保证洗涤环节的质量,包装组认真检查,不合格者立即返回上一个工序,重新处理。

3.6 建立质量召回制度与追溯制度 每月征求科室意见,及时与科室联系,收集包装质量缺陷信息,及时改进跟踪监控。

3.7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根据本院工作量,排班时将年轻与年老相结合,下午工作人员相对多一些。避免了工作人员少、时间紧而发生的包装缺陷。

4 体会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与临床各科的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与患者的安危息息相关,控制和减少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大大提高了供应室灭菌工作质量,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国有企业监事履职报告 下一篇: 招标项目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