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12:42: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共艺术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可见,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词在于“公共”二字:“公共”大众、“公共”环境和“公共”社会,这是制约公共艺术设计的三大要素。本文旨在从公共艺术设计主体——公共大众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特性和要求,以引发设计界同仁对公共艺术设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一、公共艺术设计要反映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
1.公共艺术设计投入的主体是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既有政府或社会公益性团体的行为,又有个体或企业的行为,但主要还是政府的公共行为,因为即使是后者也主要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其中公共大众是常以纳税人的身份而出现的,他们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据了解,有比较成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对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都有明确的制度或法律规定。在国外房地产开发费中就有一定百分比用于公共艺术的建设,即俗称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如在日本,就规定把建筑预算经费的1%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不管方式如何,公共艺术设计投资的主体实质就是公共大众,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外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制度或法律的规定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可靠经济保障,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呼唤“中国公共艺术百分比”的早日出台。
2.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决定权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大众的艺术。早在1931年鲁迅先生向国人介绍墨西哥的公共艺术成就时,曾明确指出:“理惠拉以为壁画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因而公共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自发的个人行为,其创作或设计权在艺术家个人,但能否被采用,则取决于大众的意愿和是否认可。所以世界上公共艺术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办法来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客观、公平、公正的出笼。如在日本,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要经过一个正规的评审委员会(公共环境艺术委员会)来确定,这个委员会由政府规划部门官员、建筑家、艺术家、公共艺术设计家、社会文化人士及社区市民代表组成,严格规范,科学操作,层层筛选,最后才评选一个为各方认可的最佳方案。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公共艺术管理制度和机制。邹文认为:“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主张制定公共艺术审批的办法并预以公布,使公共艺术的方案确定、审批、制作施工、养护管理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袁运甫先生则建议:“建立权威性的政府文化艺术咨询机构和奖励机制,加强国家对文化艺术建设的宏观调控”,促进文化环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的宏观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民意,从制度上、从源头上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公正性和公众性,多出精品,少出失误。
3.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和评判权在公共大众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公共大众而进行的设计,其起点在于公共大众,其终点也在于公共大众,因而其使用及评判权均在公众手里。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接受公共大众的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是一般性的品头论足,也可能是激烈的评论、批评乃至近乎苛刻式的挑剔。这种成熟化的大众评判机制的建立是公共艺术设计运作体系成熟化的标志,是促使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精品的不断涌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劳民伤财”的“视觉污染”的层出不穷、恶性循环。我国目前正需要建立这种公共艺术设计乃至所有艺术设计领域的舆论监督机制。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调
1.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一定时期公共大众主流的审美情调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审美的,是多数人引以为美的。虽然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思想是精彩纷呈、主次分明的,但每个时期总有相对主流的、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情调和风格,这是公共大众的审美主基调,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反映审美情调的底线,“它宣扬着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审美主张,强化着民族意志和国家精神”。①公共艺术设计担负起了塑造和净化人们美好心灵的功能。那些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前卫艺术是难登也不应登入公共艺术设计的大雅之堂的。因此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艺术喜爱不同。”②“如果仅仅是为了投人所好,只是满足一些人的低级趣味,那实质是借公共艺术败坏社会风气,降低公众文化品位,也有违公共艺术的根本宗旨。”③
2.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机制是雅俗共赏,收放有度
作为受公共大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既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艺术,或是标新立异、勇立前沿的新潮探索,让公众敬而远之或不知所云,又不能如“俗文化”一样完全土生土长,发乎自然,不加提炼,使公众浑然不觉。它应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融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共大众所接受,即所谓的“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④当然,公共艺术设计追求艺术的原创性,甚至有时并不完全排斥代表一种前进方向的美学前沿探索,虽然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而最终的结果是它为更多的人所接纳。如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为法国卢浮宫入口处设计“水晶金字塔”时,有许多法国人是强烈反对的,然而很快它就被几乎所有的法国人乃至全世界所认同,成为新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代表作。但是,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审美创作法则,雅俗共赏、收放有度应是公共艺术设计家所追求的境界。新晨
三、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对公共大众的人文关怀
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精神和思想解放的主要成果之一,它使人类精神由专注贵族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到对普通百姓的关注和关怀,人文主义使艺术由“神坛”走向凡间,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公共艺术需要较长时间与城市建筑环境共生,是广大人民群众活动、休闲、观赏的场所,因此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体贴是最基本的出发点,”⑤尤其在实用类的公共艺术中。如在日本的公共艺术相应的制度中就明确规定:“在公共园区的建设中,诸如供人们方便的座椅、照明灯具、公用厕所、社区布置和指示牌(地图)、告示牌和公用电话亭等是必不可少的;在儿童公园中,供儿童嬉戏的沙坑、秋千、滑梯(三种‘神器’)等也是必备的。并在其性能上作出了责任的规定”。⑥这反映了典型的人文关怀。在公共艺术中往往通过这些细节和构件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为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轻松、娱悦、互动的环境和氛围,人在其中可陶冶性情、放飞心情、尽情体味生活的美好和惬意,在平凡随意中尽显生命的意义,这是最具生活特色的人文关怀。另外,一些带有象征性和主题意义的公共艺术则通过作品本身的寓意来表达人文精神。如美国艺术家克莱兹·奥登堡的公共雕塑作品《10英尺衣裳夹》,即通过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木衣夹子的形象,打破了公共雕塑所谓的神圣感、崇高感而让人不可企及的固有模式,使人们倍感亲切而喜爱有加,一种融融的暖意在人们心中流淌。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设计与公共大众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投入、创作、评判和使用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归宿,公共艺术设计应充分反映、体现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和审美情调,并传达对公共大众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那种“唯我独尊”式的、“闭门造车”式的、过于自我化的艺术创作思想是不适合公共艺术设计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还有距离,如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确定上对公共大众意志的尊重、中国式“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的形成、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上对公共大众审美情趣的反映、对粗制滥造的“公共视觉污染”现象的根除,以及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对人性化的特别关注等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对中国的各个社会层面和中国公共艺术设计师而言,未来中国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④邹文.公共艺术在北京,装饰杂志,2002年第10期.
②③⑤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1、101、65、65、65页.
⑥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be—,2001年6月.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8月.第182页.
[2]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1、101、65、65、65页.
[3]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人民日报.2002年3月30日第7版.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公共艺术所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一切具有公共性,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式都能被称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只有与城市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协调一致才是最适宜的,从大环境和系统的角度认识公共艺术景观是很有必要的。
淄博市文化中心处于淄博新城区核心区,核心区由四部分组成,从北至南分别为行政办公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和体育中心。贯穿南北的“金带、蓝带、绿带”将4个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整个新城核心区的建设联系纽带,同时也是市民公共生活的纽带。文化中心西侧为三组建筑共同组成的城市文化论坛,中部为与政府形象呼应的中央景观轴线,东部是休闲公园和大剧院。这三部分功能分区明确,与自然和城市公共空间有机融为一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休闲舞台。
一、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的人文性
淄博市文化中心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淄博市提供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文化生活平台。
公众参与的程度是艺术的公共性的重要方面,建筑、设计、雕塑、壁画等是具有大众性的艺术,他们直接向公众展开,不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它们都与公众构成一个共同的公共空间。在艺术的公共领域,作为公共景观的设计艺术应该面对公众的反应,它是大众的、通俗的,这样正好映证了格林伯格的说法:“任何古典的艺术都是通俗艺术。”
在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不注重城市文化景观艺术的环境建设,它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当我们看到巴黎、汉堡、纽约的美景,都无不为它那既有传统文脉又有现代美感的市容所感动。其中城市公共景观艺术创造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所达到的高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国际上,户外大型公共艺术通常称为景观艺术,像大地艺术、纪念性大型构筑等,许多优秀的景观公共艺术作品也成为该地区或者国家的标志之一。
现今,一些地方的城市广场、公园由于设计中忽视景观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导致许多“尺度巨大,夏无遮荫之地,冬无御寒之所,无人问津”的废空间产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要使这样的现象不再发生,就必须强调设计结合人的行为需要,充分运用多种人性化设计手段来塑造多样化的环境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最终有效激活环境空间的诸多功能,形成富有情趣和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我们的周边都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如何使之更愉快、舒适、有意义、是我们的艺术应该扮演好的角色和任务。
淄博市文化中心满足城市文化交流和展示的需要,为淄博市建立了一个城市级的文化交流场所展示平台,促进和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注重文化和内涵,为市民提供雅俗共赏的文化交流展示平台,体现文化内涵和参与性,融入其他功能以增加文化中心的持续活力,结合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景观要求,合理确定建筑布局,处理好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功能相近或有使用关联的建筑可以灵活组合。建筑造型独特新颖,建筑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标准适当超前,整体协调。
在设计中我们分析了景观四个特征,开放与公共、连接与沟通、台上与台下、简洁与硬朗,平台上简洁大气,平台下通透生态。项目定位为营造简洁、大气、通透、生态的城市客厅。我们把整个园区内统一考虑,全盘布局,将水、绿、人、气自然的沟通形成整体。从园林景观规划的角度,我们认为建筑不应简单直白的与环境和人对话,我们更愿意通过绿化的软化和过度,将建筑周边形成掩映、变化丰富的空间,最终使建筑最美的一面展现在游人面前。金带体现的是连接与汇聚而不是割裂。除了要将自然引入建筑空间外,文化同样应从建筑空间延伸到自然中。
二、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的地域性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公共景观艺术也发展迅猛。面对现代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的尴尬局势,再来谈及公共景观艺术的地域性关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设计之中,只有做到充分的地域特性关怀,才能让作品保持并彰显不同城市所独有的文化韵味,同时也才能让作品本身散发出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
不同的城市在不同地域发展出不同的地域性。所谓地域性,是指由某一特定区域不同的地形地貌、民族种属、文化习俗、历史沿革等因素经过长时间的统一定性而形成的认识事物的独特视觉及心理感受。地域性内涵丰富,主要包含地域独特的历史地理、物种及由此衍生的地域独特文化。所谓地域性关怀,就是对地域性特征的充分尊重和适应。在城市公共景观的设计和实施活动中,只有尊重并顺应这个城市的地域特性,才能创造出适合当地大众需要的公共景观,才能让公共景观艺术作品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的生活,并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载体。
像世界上许多大城市,例如巴黎和纽约一样,淄博将会有许多好建筑,并且有自己的地标。淄博市文化中心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美好的远景和许多期许。如此大规模的综合项目将会给这座城市带来深层次的变革。不同的地标代表淄博的历史和其独特性,由多个区域及其基于古典文化元素的特别设计的建筑组合而成。
因此,地域性不仅能体现不同城市的风格特征,也是体现不同城市独特文化面貌的重要因素。地域性关怀重在对广大群众心理需求的关怀,城市公共景观是城市社会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创作中,只有注重对作品存在环境的调研,注重公众的参与与沟通,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充满地域特色的公共景观作品
三、公共艺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在公共艺术领域,开放性使公共艺术景观涉及到全民的生态意识,涉及城市用地、水资源绿化等众多环境,涉及人们的生产消费观念,涉及到历史遗产保护等问题,因此,公共艺术景观体现的生态、人文意识使得很多艺术家都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着绿色生态和人文的和谐。
淄博市文化中心与核心区中轴线金带及绿带休闲公园相结合,提供一个全新的体验。这里新鲜的空气和生态的绿洲,为淄博居民提供最好的日常户外活动场所。结合剧院音乐厅的大型公共活动在夜晚和周末呈现出夺人的效果,成为淄博文化娱乐的核心。
(一)绿色生态
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设计、实施,绝不应脱离对城市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思考。如果没有适合人类生存很愉悦生命精神的环境,而仅是纯粹的艺术物件,或者以破坏和失去前者为代价,那么艺术的魅力及其内在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细心地将公共艺术创作设计,融入到其地区的生态及景观维护中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人文遗产
优秀的公共艺术景观与本地域的人文规划设计是分不开的,它建立在城市规划、自然形态及人文基础之上,并对自然和人性深度关怀。公共艺术不仅是装点城市中心区域及广场,而是使其在城市分区规划中融入,成为不同形态社区文化和居民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变迁,给我们留下很多非常珍贵的人文遗产,这些都是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资源。
四、结语
在进行本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中,我们正在呼唤着公共艺术时代的到来,这首先需要大众的自身意识和行动。应该说,在当今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不能仅停留在某种宏大的纪念性、歌颂和宣传的模式中,而应该使公共艺术与景观的设计,更多地深入到市民百姓的社区生活空间中去,并以亲和、自然、愉悦的伴侣的姿态公众对话,引发互动的审美效应。城市的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的梳理,人的生存与环境、生态、紫园的冲突。城市是文明的象征,人与环境的关系在根本上也反映着人与文明的关系。
“伟大的艺术家从来不是迎合观众,二是征服观众。”这句话可以用来评价美术史上的历代大师,但公共空间面对的并不是主动接受艺术的观众,而是任何可以进入特定场所的普通市民,他们的意见足以毁掉任何和他们的趣味相违背的东西。
现代的公共艺术景观范围更为宽广,是一个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空间,甚至整个大地都能成为其展示的舞台,也体现在景观规划师、城市建筑学和艺术家之间的融合。公共艺术景观与大自然城市、建筑密切联系在一起,它融于和属于整个城市,因此设计师有责任通过自己的设计将公共艺术景观融入城市,改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南京.2003.8.
[2]鲍诗度等著.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
[3]翁剑青.公共艺术与公共精神.2002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可见,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词在于“公共”二字:“公共”大众、“公共”环境和“公共”社会,这是制约公共艺术设计的三大要素。本文旨在从公共艺术设计主体——公共大众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特性和要求,以引发设计界同仁对公共艺术设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一、公共艺术设计要反映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
1.公共艺术设计投入的主体是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既有政府或社会公益性团体的行为,又有个体或企业的行为,但主要还是政府的公共行为,因为即使是后者也主要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其中公共大众是常以纳税人的身份而出现的,他们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据了解,有比较成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对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都有明确的制度或法律规定。在国外房地产开发费中就有一定百分比用于公共艺术的建设,即俗称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如在日本,就规定把建筑预算经费的1%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不管方式如何,公共艺术设计投资的主体实质就是公共大众,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外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制度或法律的规定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可靠经济保障,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呼唤“中国公共艺术百分比”的早日出台。
2.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决定权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大众的艺术。早在1931年鲁迅先生向国人介绍墨西哥的公共艺术成就时,曾明确指出:“理惠拉以为壁画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因而公共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自发的个人行为,其创作或设计权在艺术家个人,但能否被采用,则取决于大众的意愿和是否认可。所以世界上公共艺术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办法来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客观、公平、公正的出笼。如在日本,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要经过一个正规的评审委员会(公共环境艺术委员会)来确定,这个委员会由政府规划部门官员、建筑家、艺术家、公共艺术设计家、社会文化人士及社区市民代表组成,严格规范,科学操作,层层筛选,最后才评选一个为各方认可的最佳方案。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公共艺术管理制度和机制。邹文认为:“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主张制定公共艺术审批的办法并预以公布,使公共艺术的方案确定、审批、制作施工、养护管理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袁运甫先生则建议:“建立权威性的政府文化艺术咨询机构和奖励机制,加强国家对文化艺术建设的宏观调控”,促进文化环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的宏观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民意,从制度上、从源头上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公正性和公众性,多出精品,少出失误。
3.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和评判权在公共大众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公共大众而进行的设计,其起点在于公共大众,其终点也在于公共大众,因而其使用及评判权均在公众手里。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接受公共大众的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是一般性的品头论足,也可能是激烈的评论、批评乃至近乎苛刻式的挑剔。这种成熟化的大众评判机制的建立是公共艺术设计运作体系成熟化的标志,是促使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精品的不断涌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劳民伤财”的“视觉污染”的层出不穷、恶性循环。我国目前正需要建立这种公共艺术设计乃至所有艺术设计领域的舆论监督机制。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调
1.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一定时期公共大众主流的审美情调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审美的,是多数人引以为美的。虽然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思想是精彩纷呈、主次分明的,但每个时期总有相对主流的、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情调和风格,这是公共大众的审美主基调,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反映审美情调的底线,“它宣扬着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审美主张,强化着民族意志和国家精神”。①公共艺术设计担负起了塑造和净化人们美好心灵的功能。那些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前卫艺术是难登也不应登入公共艺术设计的大雅之堂的。因此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艺术喜爱不同。”②“如果仅仅是为了投人所好,只是满足一些人的低级趣味,那实质是借公共艺术败坏社会风气,降低公众文化品位,也有违公共艺术的根本宗旨。”③
转贴于
2.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机制是雅俗共赏,收放有度
作为受公共大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既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艺术,或是标新立异、勇立前沿的新潮探索,让公众敬而远之或不知所云,又不能如“俗文化”一样完全土生土长,发乎自然,不加提炼,使公众浑然不觉。它应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融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共大众所接受,即所谓的“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④当然,公共艺术设计追求艺术的原创性,甚至有时并不完全排斥代表一种前进方向的美学前沿探索,虽然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而最终的结果是它为更多的人所接纳。如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为法国卢浮宫入口处设计“水晶金字塔”时,有许多法国人是强烈反对的,然而很快它就被几乎所有的法国人乃至全世界所认同,成为新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代表作。但是,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审美创作法则,雅俗共赏、收放有度应是公共艺术设计家所追求的境界。
三、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对公共大众的人文关怀
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精神和思想解放的主要成果之一,它使人类精神由专注贵族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到对普通百姓的关注和关怀,人文主义使艺术由“神坛”走向凡间,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公共艺术需要较长时间与城市建筑环境共生,是广大人民群众活动、休闲、观赏的场所,因此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体贴是最基本的出发点,”⑤尤其在实用类的公共艺术中。如在日本的公共艺术相应的制度中就明确规定:“在公共园区的建设中,诸如供人们方便的座椅、照明灯具、公用厕所、社区布置和指示牌(地图)、告示牌和公用电话亭等是必不可少的;在儿童公园中,供儿童嬉戏的沙坑、秋千、滑梯(三种‘神器’)等也是必备的。并在其性能上作出了责任的规定”。⑥这反映了典型的人文关怀。在公共艺术中往往通过这些细节和构件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为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轻松、娱悦、互动的环境和氛围,人在其中可陶冶性情、放飞心情、尽情体味生活的美好和惬意,在平凡随意中尽显生命的意义,这是最具生活特色的人文关怀。另外,一些带有象征性和主题意义的公共艺术则通过作品本身的寓意来表达人文精神。如美国艺术家克莱兹·奥登堡的公共雕塑作品《10英尺衣裳夹》,即通过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木衣夹子的形象,打破了公共雕塑所谓的神圣感、崇高感而让人不可企及的固有模式,使人们倍感亲切而喜爱有加,一种融融的暖意在人们心中流淌。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设计与公共大众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投入、创作、评判和使用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归宿,公共艺术设计应充分反映、体现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和审美情调,并传达对公共大众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那种“唯我独尊”式的、“闭门造车”式的、过于自我化的艺术创作思想是不适合公共艺术设计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还有距离,如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确定上对公共大众意志的尊重、中国式“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的形成、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上对公共大众审美情趣的反映、对粗制滥造的“公共视觉污染”现象的根除,以及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对人性化的特别关注等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对中国的各个社会层面和中国公共艺术设计师而言,未来中国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④邹文.公共艺术在北京,装饰杂志,2002年第10期.
②③⑤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 第51、101、65、65、65页.
⑥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be—word.com.cn,2001年6月.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8月.第182页.
[2]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1、101、65、65、65页.
[3]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人民日报.2002年3月30日第7版.
[4]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be—word.com.cn,2001年6月.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83-01
一、绪论
(一)公共艺术设计的内涵
城市中的建筑物空隙和建筑物内部的开放环境,种空间经过设计处理就变成了具有欣赏娱乐功能的公共艺术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主要任务即是对建筑外部空间和建筑内部空间内的留白空间进行重新利用和改造。
由于公共空间分布面积大且成网状连接,因此公共空间是人类生存空间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不同地域人类文化的浓缩。如法国巴黎协和广场,其历史内涵是为了记念战争年代的结束和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又如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是《纽约时报》总社迁移至此因而得名,周围是购物娱乐区,历史意义相对较弱。
公共空间受公众认可且有一定意义上的精神指向作用,和视觉吸引力。公共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城市历史发展、城市规划和环境都息息相关,它是社会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要求精神文明的体现。
(二)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当今中国,发展迅速,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们对经济文化和生活品质的要求相对提高。我国对公共艺术的投入明显增多。如武汉江滩,上海人民广场等公共艺术景观。但是随着公共艺术的大规模兴建,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快速发展的城市使得人们有所迷失,传统特色逐渐不被重视。城市整体环境变得极其相似,往往会让人有一种迷失感。
二、公共艺术的类型
(一)实用型
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者是“人”。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应把人们的日常需求放在首位,且应为人们生活生产有一定的帮助。实用性公共艺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公共艺术类型。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公共艺术设计有:电话亭,报亭,公共汽车站座椅、垃圾桶等。为人们生活中起导向作用的公共艺术设计有:标识指示牌,橱窗等。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的公共艺术设计有:路灯,路栏,人行道,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
(二)观赏型
观赏型公共艺术设计给人们的生存空间营造了优美的气氛环境,其是公共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观赏型的公共艺术的主题发人省思、引起共鸣的作用。最有标志性的观赏型公共艺术是雕塑艺术。如联合国总部的雕塑作品《打结手枪》。雕塑的含义是制止战争,倡导和平。更多的观赏型公共景观还有,花坛,喷泉,广场等。
三、公共艺术的特性
(一)大众性
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是为市民服务的,因此它必然要具有大众性。公共艺术中要以大众的审美为创作动机。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语言应当强调满足公共性要求的通俗化倾向。
(二)文化性
公共艺术设计具有文化性。因为各个区域的文化存在异质性,为了避免千城一面,不同地域的公共设计就要先对其不同城市的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特点进行总结,进而将其地域独有的文化融入公共设计景观中。著名的公共景观有北京天安门广场,其在不破坏中国古典元素的同时融入了现代的设计文化,是古今文化融合较好的广场案例。
(三)开放性
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市民服务的。公共艺术注重作品与人的互动性。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是开放性的。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公共设计才是成功的设计。不管的室外人流聚集的广场,儿童游乐区;还是室内人流涌动的售票厅,景观墙,都必须是开放性的。
(四)功能性
功能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特性。虽然有一部分公共艺术景观只具有观赏型,如雕塑作品。但功能性仍在公共设计作品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中,便民的公共设施如垃圾桶,公共座椅,公共厕所等都是比不可缺的。因此公共艺术的设计要考虑其功能性和便民性。
四、公共艺术设计要点
在公共景观设计之前先要对所设计区域进行了解。不管是室内公共景观还是室外公共景观都需要了解使用这一空间的人群的喜好,并且以功能为主,考虑其功能与艺术的关系,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进行分析。公共艺术设计要以便民性和功能性为主,综合分析其当地历史文化情况,结合设计使用者的意见考察和经费条件,综合考量后结合设计师创意进行详细设计。在设计尤其要注意的是迎合大众的品味,而避免与大众的审美相悖。
1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塑造城市独特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当代城市多元文化、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视觉艺术形象,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着城市的文化。其设计既应满足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又应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数字媒体打破传统的单项公共艺术交流模式,使观者不自觉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之形成互动。数字媒体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晶,是一种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活跃于公共服务领域。在英国,数字媒体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7.9%,是第一大产业;在日本,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网络游戏等产业成为仅次于汽车业的第二大产业。国内数字媒体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近几年,数字媒体技术与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较为普遍。数字媒体具有公共性和人情味,不仅传播符号多样,而且反馈灵敏、调整迅速,对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2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的意义
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与影视广告、三维动画、网络游戏、网络艺术、数字音乐等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凸显公共性
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设计,以视频艺术、音频艺术、编码艺术、交互艺术、网络艺术等手段为基础,将艺术与技术巧妙结合,产生了全新的动态艺术表现形态,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内涵。在城市广场公共艺术设计中,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传播方式有利于广场氛围的营造,趋向大众化,具有亲和力,增强了公共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凸显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质。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CrownFountain)就是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完美融合的典型实例。设计者将媒体艺术巧妙融入公共艺术,将喷泉的背景设置为多媒体屏幕。由电脑控制的多媒体显示屏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笑脸,以此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隔一段时间,多媒体屏幕上从市民的口中会喷出水柱,为观众带来一阵阵惊喜,加强了媒体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凸显了公共性。
2.2增强互动性
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设计,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公众营造出网上虚拟空间。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交流,互动性增强。为纪念遇难同胞而建的“国家公祭网”就是很好的例子。网友可通过网络媒体为遇难同胞点蜡烛、献花,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国家公祭网”设计色调以血红、黑色和白色为主,凸显了“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的主题。目前,该网推出了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中文版主要分为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等七大板块。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为在线公祭、公祭资讯、公祭知识、论坛互动等四大板块。媒体艺术的应用不仅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高科技的设计平台,也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2.3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多媒体公共艺术作为动态艺术表现形式,通常以动态的形式与公众进行互动。通过动态媒体艺术手段,融独特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与现代城市的气质于一体,可以彰显城市个性,营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在部分欧美国家,公共艺术已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例如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不仅形象地记载了城市的历史,而且体现了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策划者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方式将各个国家的国旗以超大电子屏动态传播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3南京公共艺术设计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十代都会。远古文化、六朝文化、明文化、清()文化与民国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为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奠定了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而目前真正能够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且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公共艺术设计很少。南京公共艺术的设计大多没有与数字媒体艺术相融合,形式单一,不能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共艺术设计要想体现出一座城市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
3.1数字媒体在南京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数字媒体技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色,结合平面媒体、网络交互、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大量采用了数字媒体技术,让南京在交通疏导、安全保障、休闲购物、旅游住宿、文化及运动场馆建设等公共空间的现代化设计方面均展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而给各国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南京多数公交站台的上方设置了显示“XX路公交车离本站还有几站”字样的多媒体电子屏。等候者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清楚地了解等候的时间。
3.2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的对策
3.2.1视频和音频取代传统媒介借助视频和音频等新媒体表现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可以在南京城中心地段设置多媒体大屏幕,交替播放南京的文化、历史、娱乐、美食。在城市公交站台橱窗中,可以结合数字媒体手段,交替展示两幅广告,用多媒体动态广告代替静止、单一的传统广告。另外还可以在站台旁设置MP3播放器,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播放不同的音乐作品。3.2.2WIFI全面覆盖城市中心三年内实现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市中心,加快推进城市网络数字化系统建设。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与他人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数字媒体技术结合网络交互艺术,由WIFI向游客提供手机定位导游。公众可以借助无线网络交互艺术,参与网络问卷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与他人互动,与公共艺术品互动。
4结语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公共艺术设计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增强城市环境的趣味性,增强公共艺术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提升城市的品质,凸显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马骏,张新宇.浅析当代城市广场公共艺术与媒体艺术跨界设计[J].装饰,2012,(3):139-140.
[2]唐丽.唤醒城市的记忆———六朝文化背景下的南京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2,(3).
[3]陆明明.浅谈数字新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J].大众文艺,2012,(10).
柯林•罗在《拼贴城市》中强调了城市历史的重要性,他认为城市是历史的沉淀物,每个时期都在城市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城市是集体记忆的所在地,交织着历史和个人的记忆。个人对于城市的记忆是有个体差异的,但是大体上却有着相似性,将这些不同的城市意象综合起来,应该就能得到比较完整的城市记忆[1]。今天,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对公共艺术要求越来越高,重视在生活环境中的体验过程,审视在交往空间中的情感交流。因此,具有城市记忆的公共空间,不仅具有人文关怀,还能加强市民归属感,激发并活化人们的行为活动,创造新的城市活力。但是部分城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普遍追求规模和形式上的高大上,鲜少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以及考虑整体环境实际使用需求,缺失特色和可识别性,导致记忆弱化。
一、基于城市记忆的实例调研与分析
调研盐城周边社区、公园、街道(盐城亭湖区金水湾花园、五星小区、盐塘河公园、市区广场等)开放空间,进行基于人的行为活动的研究,亲身体验感受,观察市民生活及活动范围,分析内在联系,发掘城市记忆与公共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完善整个城市公共艺术系统的设计研究。社区空间:盐城金水湾花园、五星小区。调研社区内主要活动人群为当地居民及附近工作者。调研针对时间段进行统计,分别在5:00-6:30、9:00-10:30、15:00-17:00和20:00-21:00为居民活动量较大时间,分为晨练、散步、聊天、锻炼或其他社交活动。活动人群多为老年人和学龄前儿童,主要以自发性活动为主,老人大部分为原地玩耍或带孩子者之间相互聊天,偶有体育文化运动。但目前情况是公共设施部分被破坏,地面铺设不平,易摔倒,设施损坏安全得不到保障,老人与小孩也鲜少聚集在公共区域聊天活动(如图1)。两个城市小区相比没有明显差别,在调研中,人们对城市特有记忆只停留在城区某一老建筑或是雕塑的认知上。普遍老年人反映对社区公共艺术设计没有过多要求。城市公园:盐塘河公园(盐城)主要人群为周边小区居民,周末人流量会变大。公园内石头桌凳间距高度设计不合理,没有考虑人体工学尺度,没有考虑主要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尤其是老年人的需求);绿意盎然的草坪上,强势的插着各种各样的标语牌“青青小草,足下珍惜”,还没有享受这就绿色地毯就成为破坏分子(如图2)。虽整体导向设计有城市特色,运用到盐、串场河、丹顶鹤等城市文化元素,但公共景观小品没有与之相匹配,部分形式大于功能,与场所没有对话,更没有考虑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公众没有使用欲望。这样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随意搬动,没有城市特色,更无从谈起唤起城市记忆。城市广场:公共空间中布置的公共艺术景观作品,虽有与城市有关的元素但更多的是表现设计师的个人主义情怀或者是政府部门的一厢情愿,并没有征求公共的意见也没有真正考虑公众的需求,成为摆设,虽占据主要位置却逐渐被大众忘却。城市记忆不是个人记忆的简单累积,是置于共同体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社会交往、亲身体验和社会框架对记忆对象进行回忆、识别、定位,结合城市的特点和时代的特征进行重构,才能形成记忆[2]。
二、公共艺术设计方法
公共艺术设计应该具有两大特征:公共性和艺术性,艺术性表现在它是作品的上游精神,能够跨越任何界限;公共性则体现在是为不熟识的个体们提供交流与互动的公共空间。通过调研,发现具有城市记忆的公共艺术作品具备空间性、集唤性、参与性、民主性、审美距离性和包容性等特征。
(一)空间性
公共艺术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具有空间性,具备空间性,物质和事件才能存在其中。公共艺术的空间,也是他人在场的开放空间,并通过和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被感知、认知和标识出来。目前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间性不明确,人们在场所中行进时需要避让。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被私人领域占用,如城市广场中的咖啡店、零售店等建筑范围占领公共空间,大大削减了公共空间的空间性。这类休闲、营业空间应退出公共空间主道,保持空间视觉的完整性。
(二)集唤性
在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艺术作品应具有集唤的能力。公共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召集并吸引公众聚集,形成一定群体来关注公共艺术作品,是公共艺术实现自我建构的关键。集唤性代表了公众对艺术作品的反映,通过艺术作品的自身特殊性,或者是卓越性来完成,也可以是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因为公共艺术景观作品本身就是大众媒介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好的作品对公众形成召集性,并形成良好沟通,加强对公共空间认知(如图3)。
(三)参与性
公共艺术作品的最终完成并不是艺术的创作终结,只有接受公众参与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公共艺术的参与性涉及创作者、作品和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交互技术的兴起,更加深了公共的参与性,在国外,公共艺术作品的参与性除了对作品审美价值和创作过程的参与,还体现在对作品的遴选、设计和管理机制上,公众在艺术作品完成过程中成为主要决策者,并可以左右艺术作品的实施与实现。在国内,虽没有公众直接参与遴选,但很多设计已经开始注重市民的参与(如设计调查问卷等),并将设计的多种方案及设计思想与意义公布于众(在网上公布并参与投票),市民在了解更多的设计文化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学习。因为前期的参与性,公众会主动享用作品并监督,参与性贯穿其中,也是城市记忆最重要的部分(如图4)。
(四)民主性
民主性其实就是艺术和社会权利的体现。马孔•迈尔斯说:“艺术的历史有时被呈现为一种风格的历史,而公共艺术的历史更可能被看作一种意图的历史”。李建盛也认为:“公共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物理性的公共空间中的存在,而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存在”[3]。公共艺术已经从前期的为权利服务转化为大众服务,随着创作观念的大众化、通俗化,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公众可以很好地解读,这就是审美民主性;在公共艺术的题材选择上,不再是英雄主义或者形式主义,也不是艺术家自我发挥的场地,而是回归到公众。今天的公共艺术设计发展趋势越来越关心社会话题,关注边缘和弱势人群,关注人类终极问题。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从关心弱势人群到环境保护意识,无一不是表露记忆和情感中的家园,大众从根本上更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五)审美距离性
美学中有“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的问题。公众在看到作品时阅读感受与理解相一致,就会感觉平淡而失去兴趣,相反,则会感到兴奋。所以期待感受与作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称之为“审美距离”,公众通过对既有经验的提高或学习,提升审美意识。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适当时,会主动感受审美,体验者主动对作品进行理解并形成良好互动。因此合适的审美距离能有效地促成公众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如图5)。
(六)包容性
公共艺术作品的包容性是指兼顾不同年龄、性别、学识的人群在空间中更好活动,保持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等的平衡,体现人文关怀。在空间方面,考虑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给人们提供更多交互机会;在情感方面,尊重弱势人群需求,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利益需求(如图6)。今天,就考察的城市而言,调研中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弱势人群,新的规划在设计之初,会更多地为他们考虑。今天的公共艺术的包容性越来越强,公共艺术设计能唤起对曾经的记忆和情感的追溯与认同,从而在文脉上找到传承的价值。具有城市记忆的公共艺术设计必须是内在的逻辑和外在的环境整体融合。不仅有作品的独特个性,而且尊重在地文化,更好地体现公共性价值,与环境共生。这也是未来公共艺术设计创作所追寻的使命。本文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项目2016067《城市重塑的探寻﹣苏北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2017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学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王燕 王磊 张倩 单位:盐城工学院
参考文献
引言
改革开放后近40年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城市呈现出高楼林立、道路交错、人口密集的现象,据百度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51.27%”、“2050年达到70%的目标”。城市化进程虽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是也带来了很多困惑,比如城市复制基因大,每所城市的相似度较高,过快的城市化造成了诸多矛盾。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城市若想脱颖而出就要缔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城市来说,寻找城市特色是营造城市品牌的捷径。
一汕尾市区的建立及其特点
中小城市在发展定位时不能好高骛远,毕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城市规模小也有其独特风姿的一面,需要挖掘和探析。广东汕尾这所城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汕尾自1988年建立市区,将海丰县和陆丰县以及红草、马宫、东涌、汕尾、田乾、捷胜、遮浪7个镇建立汕尾地级市,并在原汕尾镇建立汕尾市行政中心,取名“汕尾市”,也就是说现有的汕尾市区是在镇的基础上建立的。当初设立汕尾市区时为了平衡“海陆丰”地区海丰县和陆丰县这两大老县城的关系,所以将市区设摘要: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寻找城市特色是建立城市品牌的捷径,而城市规划建设中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思考。对于1988年建立的汕尾市来说,城市规划中的公共艺术设计主要有三个特色,即传统文化的体现、现代文化的体现、传统与现代交互的体现。从汕尾城市现状与其公共艺术设计的关系,探讨汕尾城市未来发展特色、树立城市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汕尾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传统现代立在原汕尾镇,但汕尾镇遗留了很多问题。在将近30年的发展后,目前汕尾市区依然呈现道路窄小、公共空间不足、宅基地建筑过多、城市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现代城市的积极元素依然逐步推进,汕尾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增多,市民的参与也在不断加强,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二汕尾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特色
目前汕尾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主要集中在广场,有凤山妈祖广场、慈云山广场、罗马广场、红海湾入口广场等,其中既有体现汕尾本地传统文化的公共艺术设计,也有现代城市文化的象征,还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产物。
1传统文化的体现——凤山妈祖广场
凤山妈祖广场(图1)共有两个部分,一是凤山祖庙,二是妈祖广场。凤山祖庙主要包括古戏台、凤山公园,天后阁、钟鼓楼、石牌坊等景点,供人祭拜、本地戏曲演出、参观游玩等。海陆丰的海洋经济决定了劳动人民长期以来靠打渔为生,渔民每次出海祈求上天神灵保佑平安归来,长而久之形成了见神就拜的习俗,这是海陆丰的信仰文化。海陆丰人民拜神也具有独特的方式,有极其注重各种规矩的正式祭祀,比如海丰、陆丰在每年年末时各个村子都会举办谢神活动,通常不同村子会祭祀不同的神,有关公、三山国王、白衣娘娘、佛祖、妈祖娘娘等,谢神活动包含众多规矩和内容,各村主事还会安排戏班子给神仙们演戏,去隔壁村请别的神过来看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全村平安。此外还也有平常随意的祭拜,家庭主妇平时在上下班的途中、饭前或是闲暇时间都会上柱清香拜拜,每月初一十五在家中摆祭品祭拜,也是为了保全家平安。在汕尾本地人民的信仰中,能保全家平安幸福的都是可以祭拜的神仙,在这其中妈祖娘娘具有重要的地位。妈祖广场,也是汕尾最大的开放型广场。妈祖广场曾经举办多次公众活动,有一年一度的汕尾美食节,也有时常举办的庙会、文艺晚会。每次举办活动时汕尾市民会拖家带口前来观看,一家老小其乐融融,不时用本地话交流心得体会,由于旁边就是妈祖娘娘庙,可能还会顺便全家共同焚香祭拜。而平常的日子,借着气候温暖的优势,全家也会在广场放风筝、溜冰、做游戏等家庭活动。看似简单的家庭活动却承载着汕尾的传统文化,海陆丰人民信靠各路神灵的同时,也非常看重家族传统,每个家庭生养众多子女组成一个大家族,号召家庭成员团结一致,这是海陆丰的家庭文化。信仰文化和家庭文化共同展现了海陆丰文化的独特个性,凤山妈祖广场的两个部分是这两种文化的体现和延续,这是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汕尾本地传统文化交互融合的表现,值得思考和关注。
2现代文化的体现——健身广场、红海湾入口广场
在成立汕尾市区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的进入、本地人到其他地区发展等种种原因,新的汕尾城市文化正在逐渐形成,这些新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具有其他城市共有的普遍性。相应的对于城市规划设计来说,建设现代文化体现的广场是必不可少的,在汕尾市区具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设计就是健身广场和红海湾入口广场。健身广场(图2)包括体育操场、绿化、艺术雕塑几个部分。体育操场内提供篮球场、健身器材场、乒乓球桌、游泳池、网球场等健身场所,提倡市民强身健体;在体育操场的内部和四周还有绿化种植,既美化了环境又呼应了健康主题;体育操场的外部设有艺术雕塑,一群抽象人物骑自行车,使用彩色板材和LED现代科技结合的材料制作,到了夜间灯光开启、红蓝绿色彩相间,吸引市民注意的同时也彰显了健身广场的主题,起到了宣传作用。红海湾入口广场(图3、图4)位于汕尾市区和红海湾路口的交叉处,道路通往汕尾市的旅游区——红海湾遮浪半岛旅游区,广场主要有两个现代雕塑,一个是火炬,一个是帆船。火炬雕塑既像熊熊燃起的火把,又像仰望苍天的面孔,朝气蓬勃,象征着汕尾市今后发展的欣欣向荣;帆船既是汕尾渔船的缩写,也是寓意红海湾旅游区发展一帆风顺。这两个现代雕塑虽然与市民生活交互影响不大,但是作为地标建筑起到了道路指向的作用,也是当代艺术设计语言的表现。健身广场和红海湾入口广场都是以现代城市和艺术设计的标准建成,弘扬了现代城市的精神和风采。
3传统与现代交互——罗马广场、慈云山广场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也有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交互的案例,汕尾市区中的罗马广场和慈云山广场极具代表性。罗马广场(图5)位于汕尾市五十米大道及海边路交界处,也是五十米大道的终点。罗马广场的设计原理是将汕尾本地的渔歌文化和西式罗马柱建筑相结合,利用罗马柱撑起长廊,长廊连接处是渔歌墙面,墙面上用浮雕的形式记录了汕尾的渔歌故事。白天的罗马广场三三两两的人们等待着渔船靠岸,大家一起聊天、打牌,虽然人数不多但也休闲;夜晚的罗马广场路边停靠着点着彩灯的人力观光车,提供短租服务,很多携带小孩的家长租着人力观光车在汕尾五十米大道游玩,家庭温暖其乐融融,海陆丰家庭文化得以体现。慈云山广场(图6)位于汕尾地标建筑大圆盘东侧,其设计原理和罗马广场相似,也是中西结合,尤其是广场墙壁上的浮雕既包含到汕尾本地的渔歌文化,又包含汕尾的传说、名人,其中以海的儿女和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马思聪先生的浮雕为主。慈云山广场还具有当代中国的一个特有现象的反映,即是广场舞的聚集点,每天晚上都会有大批群众有条有序地跟随舞曲跳着广场舞。广场舞在中国其他城市也是屡屡可见,对于汕尾市来说是跟随时代潮流的表现,正是因为如此,慈云山广场也是汕尾广场舞的代名词,而对于广场墙壁上汕尾渔歌、传说、名人的浮雕却很少关注。
三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建议
1存在的问题
第一,汕尾市区先前遗留问题导致规划的局限性。前文说到汕尾市区是在原汕尾镇的基础上建立的,而镇级单位上升到市级单位后很多设施却没达到市级标准。汕尾市区的交通道路、宅基地建筑、老马路街区都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合理和系统地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尤其是宅基地建筑随处可建,造成道路无法拓宽、街区无法改造的局面。由于上述原因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大型城市建筑和公共艺术设计只能用填海、平山的方法建设,或是远离市区的空旷地皮进行,但是这样一来市民参与度又相应减少,公共艺术设计的服务性降低,违背设计初衷。第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本土特色不够突出。这种现象汕尾城市不是唯一性,很多城市不仅建筑相似,公共艺术设计也极其相似,据统计,诸如“马到成功”、“二龙戏珠”等雕塑重复率奇高。很多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没有深入了解其根深蒂固的文化,也没有田野考察,有些公共艺术照搬现成案例制作,生命力不强。汕尾市区的慈云山广场、罗马广场虽然涉及到汕尾渔歌文化题材,但是被西方现代建筑的外观冲击而淹没,很多市民甚至没有近距离观察墙壁的浮雕,对于本地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不足。
在平面构成中,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只具有位置及长度,不具有宽度与厚度。作为以长度为特征的型材,线可以分为水平、垂直与斜线,又可分为直线与曲线等。在教学中,基于直线构成的设计可以与渐变构成结合起来,这将在后面详述。用曲线构成的关键在于明确选择何种形式法则:简约还是繁复,水平还是垂直,基于审美经验还是基于数理逻辑。无论选择何种法则,各个视角的优美形式都是曲线构成型公共艺术设计成功的关键。这种不规则曲面的视觉观感及类似雕塑的空间深度把握都是设计专业学生平时接触不多,需要弥补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认真对待的。同时,线构成型公共艺术作品的具体尺度往往需要参照周边建筑环境而定,但囿于形式,体积较小是其普遍特征,需要提醒学生设置较高的基座加以配合。在这方面,美国艺术家约瑟•德•里维拉(JosedeRivera)1967年落成于华盛顿美国历史与技术发展史国家博物馆的《无限大》运用带有张力的曲线来限定空间,用线虽然简单却形态优美,从而在各个角度都形成了符合黄金比例及其他形式美法则的轮廓与内部结构,可用作教学范例。
二、基于面构成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在几何学中,面是线移动的轨迹。面构成在某种程度上是线构成的发展。运用面构成的公共艺术创作方式主要包含两种,一是面材的插接,二是面材的卷曲。面材之间的组合、插接能够产生优美、多变的形式感,起到活跃环境的艺术效果。这些作品往往单体尺度较小,强调插接、咬合、扭转关系,环境适应性好,便于布置到已完成设计的硬质都市环境中。在面构成公共艺术方面,瑞士艺术家马克斯•比尔(MaxBill)利用拓扑学著名现象———单侧莫比乌斯环创作的《无尽的面》成为经典。这件作品不但以艺术形式反映了数学、几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本身也具有优美的形式感,轮廓完整、风格厚重,铸铜材质的运用更为作品增添了历史感,是最适合的教学范例。
三、基于渐变构成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渐变即有规律的变化,是形式美基本法则之一。当渐变运用于构成时,意为基本型或骨格有规律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节奏感。利用渐变的形式法则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有这样几点需要重视,首先是基本元素的选择,这一基本元素自身必须具有形式美感;同时元素之间具有统一性和秩序感;其次需要准确定位轴线;最后准确把握基本元素间的距离即旋转方向,否则难以实现预期的形式美感。在这一部分,美国艺术家赫伯特•拜尔(HerbertBayer)1973年落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阿尔科广场的作品《红色双向螺旋形楼梯》(亦称《双重阶梯》)以长方体为基本造型元素,采用规整的造型手法力争与周边密集的建筑环境形成统一、对比和呼应关系,利用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形态变化为所在建筑环境带来了热情与活力,是渐变构成型公共艺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适合运用到教学中。
四、基于重复构成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重复构成是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反复、有秩序地出现的构成方式。重复构成包含重复基本形单元反复排列,单元兼空格反复排列,重复基本形的错位排列等类型,并以秩序、整齐、壮观和力量为美感特征。重复构成运用于公共艺术作品时需要保持基本元素在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的一致性以达到视觉效果的整齐感与秩序感。在这一部分,美国艺术家索尔•莱维特(SolLewitt)的作品最具代表性。他使用严格计算边长的立方体为基本元素创作《未完成的立方体》系列。美国艺术评论家罗伯特•C•摩根将这一系列作品描述为“系统艺术的视觉化”,并指出“这一视觉系统基本建立在格子式的立方体单位基础之上。”莱维特位于法兰克福环形公园办公楼前的大尺度室外公共艺术作品体现了其一贯的造型法则与主题观念,是最佳的重复构成型公共艺术教学范例。
五、基于对称与均衡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对称是点、线、面在上下或左右由同一部分相反复而形成的图形。它表现了力的均衡,是表现平衡的完美形态。对称呈现或庄严肃穆,或安静平和的美。但完全对称也会给人以呆板和单调的感觉。因此,在艺术中往往追求不完全对称但是轴线两侧形体面积、体积相近而产生的均衡感。对称与均衡也由此组合成为一条重要的形式美法则。在对称与均衡的具体关系上,一般来说对称的形象、形体必然是均衡的,但均衡的形象、形体不一定对称。在平面设计或服装设计中,设计师追求的往往是视觉上的均衡,但是对公共艺术创作来说,当作者采用不对称构图后,往往还要实现各个角度物理意义上的均衡,从而降低作品的工艺难度,避免个别节点受力过大而降低稳定性。在这方面,美国艺术家亚历山大•利伯曼(AlexanderLiberman)取得了很大成功。他以不同直径的金属管件斜切后得到的断面为基本元素,综合运用统一、对比、变化、均衡等形式美法则进行组合,落成的作品如《冒险》等色彩鲜艳明快、形态变化丰富、充满活跃的张力,为呆板生硬的都市环境注入了难得的生气,作为教学范例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六、基于节奏和韵律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节奏意指同一现象或形体有规律地、周期性地反复或交替出现。现代设计越来越多地通过形体尺度、形状和色彩有规律地不断反复交替出现以产生形式美感。当节奏不断反复出现并加上高低、长短、起伏等变化时,就出现了韵律。韵律是节奏的深化形式,巧妙运用能够在艺术设计作品中取得更好的效果。运用节奏、韵律这一形式美法则进行创作的公共艺术品往往在水平方向上展开,形体坚实有力,块面转折明快硬朗,尺度对比经过精心计算以符合黄金比例,给人的视觉观感犹如音乐艺术中的抑扬顿挫一般,是现代都市和自然环境中的硬派艺术。极少主义代表人物托尼•史密斯(TonySmith)惯于运用简洁的节奏感去表现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观念。他为美国华盛顿劳工大厦设计的《必须服从她》就是这样一件成功作品。这件作品主要的弯折点选在全高的三分之二处,接近黄金比例。同时作品还从视觉上和物理意义上实现了不对称的均衡,既稳定又富于动感,适合作为教学范例运用。
七、基于对比与调和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对比与调和是重要的形式美法则之一,在设计艺术中,对比往往指作品形态、色彩、尺度等打破过分统一的手法,可以打破呆板僵化的局面。但过分强调对比又会使作品不同部分相互对立,因此就需要将对比的两方面加以协调统一,确立支配与从属的主次关系,以使作品达到臻于完美的境界。在这方面,克莱门特•麦德摩尔(ClementMeadmore)弯折几何形体的手法在都市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几何形态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周边的建筑相统一,带有有机感的弯折又与横平竖直的建筑形态形成对比,从而保证了作品在建筑环境中既对比又调和的完美艺术效果,是最适合的教学范例。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的概念是来自英语单词中的“Public Art”一词,这是一个由“公共”和“艺术”连接起来的复合词。单纯从单词的含义看,开放空间里能让人欣赏、参与或使用的雕塑品、艺术活动和公共设施,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然而,随着时代的进程,公共艺术的定义已不再局限于陈列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景观、公共设施之类,它逐渐发展为一种人类生活状态下的一切文化现象,因而也就具有了把城市作为舞台、把人的交往需求作为核心而展开的对审美的获取以及对空间的体验。
所以,公共艺术除了具有它本身特殊的艺术价值外,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它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它不仅超越物质符号本身、提供隐蔽的教化功能,更为关键的是经由人、公共艺术、时间的综合感知,从而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
二、公共艺术与城市
人类是城市生活的主体,而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的艺术,与城市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建设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它的真正魅力在于良好的生活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于是,人们开始追求情感上的愉悦及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在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起文化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城市公共艺术处于艺术向生活渗透的边缘地带,与传统相比,由于艺术受众、媒材、艺术展示的空间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它需要新的评价标准:首先,就公共艺术必须为一般群体的理解特性看,它不适于艺术意义的深度承载和表现,而更重要的是要强调一目了然的直观性。其次,就公共艺术的鉴赏与环境的关系看,传统鉴赏建立在对艺术对象进行审美孤立的前提下,艺术品被放在画室、画廊或者是美术馆的中心位置,它因为与周围的事物不同而强化了他自身的存在感,从而使自己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但恰恰相反的是,公共艺术往往被视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强调它的分离性,而是强调它的融合性。由此,能否与周围环境共构一个和谐的景观,就成了对其艺术价值做出评价的重要尺度。
三、城市的公共艺术的历史性
公共艺术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历史所在,那么城市公共艺术的产生也有它自身发展史,下面讲讲城市的公共艺术是如何发展起来的,通过了解西方的公共艺术,不难发现西方最早的公共艺术体现方式是依附在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因为建筑与雕塑一直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建筑物艺术”的政策也由来已久。在欧洲公共艺术设计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美国从1959年正式开始实施,国家每年都会拿出1%的建设经费开展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用艺术来提高城市公共建设的文化品味,因此,在某些地方也称为百分比艺术。其实,这和我国建设系统中的某些工作是有关联的,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大师SLNM曾经说过,城市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城市公共艺术,包括城市中的艺术、文化素养。就中国而言,从20年代初到今天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城市抱负能够解读到什么?有些外国友人来中国工作,他们看到的是中国的海鲜酒楼、夸大事实的房地产广告,因此对于中国的城市建设评价基本上仅限于此。这些年我们所做的城市公共艺术建筑研究课题,就是为了推进城市公共艺术建筑百分比,这些工作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四、公共艺术的设计要同城市公共空间相符合
在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公共艺术已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公共艺术设计并不像单纯的在工作室或者展览馆里所创作的作品一样,这种艺术作品必须要融入公众的审美要求并满足于公共空间的综合性要求才具有意义和价值。
由于现在社会人口的密集,城市空间被慢慢吞噬,那么矗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就更应该具有人性化,同时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公众的审美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不浪费城市公共空间的资源去建设那些其实没有多大意义的作品。我们要提倡在我们城市公共空间中矗立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开放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从“(下转第57页)(上接第55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角度提出公共艺术设计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公共艺术是为人们的审美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所设计的,所以它要满足公众的意愿,如果连公众的意愿都没办法满足,?那么这种公共艺术 作品只能说是对公共空间的一种浪费,不但没起到任何价值,反而却影响了公众对于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五、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与不断发展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的整体具有价值和利益,并不是对日常生活的局部介入和装饰,而是以哲学、美学、历史、城市学等为指导,从整体上介入人类的生活方式,如果说城市是由众多不同要素组成的话,那么众多的建筑、景观、自然风貌,历史文脉相存一体也就形成了广义的“公共艺术”它强调的是综合的城市设计,将整个设计思想融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之中,运用所有的元素创造出一个艺术化的环境,这些元素包括建筑、山丘、地形、树木、流水、街道、交通等等并以整体的视觉造型为出发点,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并将规划设计,历史环境保护以及城市的整治,更新变换归纳到一个大的视觉系统加以考虑使之可以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之中。
陶瓷,自远古时代人类开始踏足于这个世界,最亲密接触的就是土地,古时,人类用泥土砌息身之所的“建筑”,就可视作土与建筑最初的设计艺术表现,是陶瓷的初始化状态运用于公共空间的雏形。作为中国最早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已经存在着万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出现和发展始终同大地联系在一起,当然,无论它是以何种方式和形态的出现,它之于建筑及室内空间结构,绝非单纯的“陶”和“瓷”或仅仅是建筑饰面的概念。它对建筑及室内空间营造或构筑空间环境意义上,都具有丰富多样而广泛的文化性和独立的艺术性。现代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将陶瓷艺术带入公共空间设计中,从室外建筑延续至室内空间以及陶艺产品在空间中的展示,使陶瓷的多样表现性与空间的关系在对话中得以升华。
纵观陶瓷的发展过程,不但反应着美学性及功能性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反应了现代设计发展的普遍规律。功能和形式,实用和美观,人的行为意识,一直是设计师和艺术家研究探索的课题。由于陶瓷艺术和人们生活的亲密性,作为一种文化表征,现代陶瓷设计具有鲜明的特质,它属于设计文化和陶瓷文化结合生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就其本质来说,它不完全是注重理念性的工业设计,也不同于雕塑和绘画等纯精神性的艺术,它介于两者之间,它有着特定的功能属性,它的材料特性和加工手段必须满足于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还要适应人们的审美习惯,因此形成了独立的审美特征。
设计师和艺术家与科学家一样,一直在不间断的选择和发现适合他们的新的表现语言,借助不同的造型参与到建筑和环境中来,正是这种日益扩大的跨专业的融汇,综合才使得陶瓷全新的空间生命从传统的架上艺术性转化至空间领域。艺术来源于生活,它间接地表现着人的思想和情感,直接描绘着现实生活的科技与文明,从室内到室外无不在进行抒绪和表达审美。当今在钢筋水泥中生存的人们,更具有对返璞归真,纯厚温情的泥土的亲近之情,公共空间设计发展至今,现代冷酷的材料难以制约人类对自然属性的追求,人,居的关系在现代材料的介入下变得越来越勉强和失谐。人造材料的频繁运用,缺乏柔性界质的空间,脱离了人性生活本源的心理需求,而陶瓷材质在空间中的出现恰恰使人性获得了安全感和归属感。现代人对美的追求更趋于自然化,和谐感,能缓解都市生活的喧嚣和烦躁。陶的质朴,粗犷和瓷的细腻柔和正好为空间中的人们补充了自然地空间营养,它在空间中的运用暗合着时代精神,具有现时的必然性。人类社会多元的地域性文化差异,深深地影响着当地民众的生活习俗,道德标准,审美趣味甚至群体性格,所以陶瓷艺术的应用也具有地域文化差异。陶瓷的泥性之美,釉色之美,烧成之美或借助高新工艺技术而成型的过程,都增加了陶瓷艺术与人性本源的诸多共性,形成了陶瓷作品所具有的独创时代视觉语言和审美内涵。陶瓷创作在历经历代探索变迁之后,呈现出现代的特点,即在坚持传统技艺和使用习惯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达到更自由和更活泼的艺术表现力,难怪当郭沫若先生在参观佛山南国石湾镇时,曾留下这样一句赞美的诗句:“陶瓷尊独创,何用仿宋窑,艺与道俱进,品与岁更新。”在今天,这样的一句话仍然具有时代意义。
艺术理论家皮道坚先生在“拓展眼界的当代陶艺”一文中指出:虽然陶瓷艺术使用的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媒材,但他关注的却是人性,社会和自然。可以说在现代艺术的诸多表现方式中,现代陶艺是唯一同时兼具原始性,现代性和公共性的一门艺术表现形式。原始性和艺术性显而易见,公共性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被人忽视,但它又是与生俱来的带有公共性,被广泛运用的。陶瓷的公共性起源于人类生存和生活需要,与其艺术性由胚胎阶段到上升为一种民族艺术并运用于其他领域的生命历程无不与空间中的人们有着息息关联,从陶瓷画,陶瓷壁画到陶瓷浮雕,陶瓷陈设,艺术品到室内器皿,器具,陶瓷应用的跨度证明了它与空间艺术的结合时当代人类的营造需要。同时,这也是以陶瓷的材料和手段来表现公众的审美标准心理。行走于空间,建筑物的室内外,接到的两端或城市的广场,商业中心,甚至在我们的家中,都会有着陶瓷材料或陶瓷艺术品的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