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3: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坚持“价值引领为先、人文素养为重、全面发展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努力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之路。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山歌文化研究”、“客家音乐”、“中央苏区史”、“客家民俗研究”、“客家舞蹈研究”、“苏区精神与文化”等特色文化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
第二模块是技能训练型课程。该类课程以文化技能训练为目标,主要包括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而开设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客家音乐民俗与田野采风”、“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等课程。课程内容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各种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
第三模块是素质拓展型课程。该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有“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客家文化丛谈”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课程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贯彻史论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苏区与客家文化进行了系统简述。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地方文化视野,拓展其继承文化传统的素质。
二、创新“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的联动式教学体系
通过十多年来的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不断探索与积累,建立了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共同作用,三个空间维度(课堂、社团、社会)相互联接,三种互动方式(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交互运用的联动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体系(见图2)。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借助“课堂、社团、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开展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苏区文化、客家文化精华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图2“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联动式教学体系模型
1. 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以苏区和客家文化教育的“三互动”,有力地促进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苏区历史与文化、客家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成为“下得去、稳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具有浓厚本土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时代新人。
2. 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社团、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学生社团和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客家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了“瑞金密溪村客家文化田野考察点”、“客家研究中心湖江研究基地”、“安远县镇岗围民间美术教学实践点”等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共和国摇篮瑞金、苏区模范县兴国等县市设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赣州市周边中小学建立了10余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3. 深入开展课程教学互动活动。在社团活动方面,通过教师、专家等引导,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班级”建设活动,先后建立了“瑞金班”、“于都班”、“兴国班”等一批红色班级。借助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与客家文物博物馆及谷雨诗社等学生群团组织,每年开展“大学生红色故事会”、“红色题材优秀影片展播”、“红歌大赛”、“苏区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等系列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坚持举办“客家文化展”、“客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客家音乐舞蹈汇演”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实践方面,利用苏区和客家文化的直观性、亲近性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客家民俗、民居、客家族群日常生活等田野考察活动,学院成立了“红色宣讲团”,联合井冈山大学组建了“赣中南红色文化宣讲团”,让学生深入同学中宣讲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发挥学生自我宣讲、自我教育的互动作用。组织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队员向赣州市中小学生宣讲和传播苏区精神。同时,积极组织大学生服务团下乡村宣传和传播客家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苏区、客家文化及其精神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总之,该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社团、社会”与“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特色文化课程。
1. 成立课程建设的研发机构。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苏区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苏区和客家文化,成为学院凸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弘扬苏区精神,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资源。学院建成“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与“客家研究中心”,发挥研究基地的研究优势,将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2. 挖掘课程建设的实物资源。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先后建设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和“客家文物博物馆”,通过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展示,系统勾勒苏区与客家历史文化沿革与概貌。学生通过参观活动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之间开展讲解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对学生品格熏陶、性情陶冶、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建立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由专家、教师、老等组成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由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组成的高素养校内专业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了著名党史、文化史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与交流。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总参谋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共话成长,播撒红色文化种子,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家园。定期邀请健在的老或老后代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4. 制订加强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对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使特色文化课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学院出台了有关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苏区精神进校园”工作方案》等,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及教师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红色美术”是中国革命时期产生的、具有深厚时代精神和国家意识的文化艺术形式。无论是题材内容、表现技法,还是展览方式,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表现了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与诉求,表达了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人民的使命感。“红色美术”因“红色”、“经典”、“美术”等属性,具有独特的阐释深度、强烈的情感力量和动人的艺术感染力,在当今的国家意识、时代精神,以及人文素养养成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功能。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传播,可从知识、方法、思想、情感、精神等层面,深刻惠及当代人的人文建构。
随着时代变迁,“红色美术”的创作活动显现出不同特点和风貌。文化部艺术司曾强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要充分发挥美术家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华,艺术地再现特定时代之下特定的文化精神以及本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用艺术的方式来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通过创作工程的实施,弘扬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红色美术”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一部分以回忆录和资料汇编的形式出现,它们多运用叙述性的语言描写延安艺术的基本情况。如:《延安文艺回忆录》、《延安鲁艺风云录》、《延安岁月:延安时期革命美术活动回忆录》、《鲁艺史话》,以及古元的《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战士》、蔡若虹的《宏观世界的开辟――关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回忆及观感》、胡一川日记选》,等等。部分以资料汇编的形式出现在文集中,如《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艺思想指引下的延安文艺》。这些回忆录或文集为了解和研究“红色美术”的基本情况提供了丰富详细的文献资料,还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从而凝练出明确的观点准备了充足的文献资料。
除上述回忆录和资料文集外,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也有一些。黄可的《中国美术活动史话》的第七部分介绍了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术活动,其中对延安鲁艺和陕甘宁边及五个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术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视域宏阔,有一定启发意义,但整体上看略显简单,资料也不够全面系统。陈瑞林的《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一书在第六章第二节认为《讲话》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文艺包括中国美术教育的“革命化”、“大众化”、“民族化”文艺方向的确立。另外,还对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演变状况进行了介绍,把鲁艺的组织状况概括为“延安模式”,认为战争时期形成的延安模式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包括美术教育建设必须遵循的唯一正确的模式,这对我们了解陕甘宁边区的美术教育有所帮助。曲士培的《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一书对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有一些部分涉及了艺术教育,尤其是第五章用了很大的篇幅对延安鲁艺的艺术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论述,遗憾的是没有涉及延安以外其他地区的艺术教育。李夏的《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研究》,周爱民的《延安木刻艺术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延安的木刻艺术进行了分析论述。周爱民的《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及其美术教育》一文分析了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且立足当时的木刻艺术论述了鲁艺美术教育的基本状况,但论文因篇幅所限资料不够翔实,论述难免笼统。郭露妍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版画早期教育研究》立足版画的视角论述了陕甘宁边区的木刻教育。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用了很小的篇幅涉及了陕甘宁边区鲁艺美术教育的大致情况,不够深入和系统。杨德忠的硕士论文《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研究》在全面收集鲁艺美术教育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设备与师资、组织与制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学术争论与创作思想四个方面对鲁艺美术教育的具体状况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参考,但文章关于鲁艺美术教育观念的论述不够充分,对鲁艺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更是没有论述。
总体来说,前贤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初步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工作,这些论文对构建“红色美术”的整体轮廓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中国本土美术创作要想“走出去”,必须具备“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特点”,展示“中国符号”,包含“中国精神”。“红色美术”蕴含深厚的“国家意识”与“时代精神”,切实符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化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提高,“红色美术”更闪现出价值与光芒,对“红色美术”的研究和弘扬依然成为一种热潮,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红色美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红色美术”当代价值的科学实现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逐步实现的过程。“红色美术”有与物质文明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制度文明相互依存的规律,以及在指导下发展的规律。从它的发展看,有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规律,有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规律,还有有指导实践而又被实践所证明的规律。
其次,对“红色美术”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结合数字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理念及国际趋势,发掘“从传统入手、呈文化底蕴、展时代精神”的当代“红色美术”创作题材发展方向,有利于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经验。
再次,“红色美术”的开展有益于从“研究领域”向“应用科学”转化。将对“红色美术”作品展开“时代精神”和“国家意识”方面的研探,使其对当代美术创作产生良好借鉴。同时,还将探求其自身的传承性、可塑性与应用性。
最后,承传“红色美术”,有益于产、学、研结合。尝试将传统文艺理论与当代创作结合,使科研理论与实践交融,有利于传统与现代相通,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健康可持续发展。
“红色美术”承担并完成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必须首先具备繁荣文化的支撑。“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社会,研究“红色美术”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红色文化”本身的认识及把握,探索其变化规律、把握其内涵精髓、坚定其传承信念,还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核心思想也涵盖人民性、爱国主义、民族复兴的价值建构及道德崇尚。“红色美术”切实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有益于时代精神的构筑。当今社会,我们倡导“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在美术领域,要推广能够反映“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例如:表现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展现国家新面貌的作品,从而充分展示国家形象。这就鼓励艺术家要多创作红色题材的绘画作品,更多地展现“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谭天.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国家”意识.中国美术馆,2006(9).
[2]黄可.中国美术活动史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3]宋建林,陈飞龙,主编.中国艺术理论发展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4]焦垣生,胡友笋.论“红色经典”的经典气质.人文杂志,2005(2).
二、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基本概述
1.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概念。
笔者对各个研究学家所给出的红色旅游人力资源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基本概念可以概括为红色旅游资源人力资源就是指对红色旅游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能够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播的,并能够提供红色旅游发展所需要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类的总和。相关的研究学者将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分为三类:核心人员,科研教育人员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不同于我们平常提到的人力资源管理,二者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当前所涉及到的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边缘学科,主要是在宏观上对现有的和潜在的人力资源通过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发展等途径和培训、教育、就业与使用、学习、规划与配置等手段,对其所具有的潜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开发,比如说对人力资源的智力、体力、应急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质进行开发,来实现人力资源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并达到对人力资源进行发掘和利用的目的。与人力资源管理相比,人力资源的开发更倾向于长线回报的投资。除此之外,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该按照红色旅游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来进行,以实现红色旅游行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红色旅游行业在传统旅游行业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政治性、文化性等特征,比普通的旅游行业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为了更全面的体现红色旅游的这些特点,更好的促进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参考旅游行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将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划分为现实和潜在两大类,具体划分的化可以分为五种:核心型人力资源、支撑型人力资源、依托型人力资源、支持型人力资源以及后备型人力资源。
2.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特征。红色旅游行业的人力资源不仅应该具备普通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的各种特征,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1群众性。
红色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红色旅游资源就在我们身边,革命与建设正在进行中。红色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建在的革命前辈以及一些革命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国家对红色文化的倡导以及红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为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培养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一定的开发条件,为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群众基础。
2.2政治性。
红色旅游是红色工程的一部分,属于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富民工程的一部分,是为了响应国家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策略而开展的,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色彩。在这一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红色旅游人力资源不仅承担了推动者、组织者、建设者和维护者的作用,还起到了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的作用。红色旅游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政治特征要求在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人力资源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的具有政治性质的思想教育,建立与之匹配的道德情怀。
2.3较强的知识性。
红色旅游人力资源不仅要具有普通旅游行业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管理、营销等知识和技能,还应该熟练的掌握红色地区的革命历史、建设历程、革命事迹等,并对革命精神具有一定高度的领悟。实际环境中,应该将这些知识点作为基础,运用一定的手段使其丰富化,并具有一定的渲染色彩,来感染参观红色文化的人们,促进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对革命精神的领悟。红色旅游人力资源与其他行业的人力资源相比,需要强的知识性和技术性才能够完成任务。
2.4高度的兼容性。
中国在长达数十年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培养了不同专业,拥有不同技术的具有多样性的人才队伍。在政府对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倡导下,以及红色旅游文化对其他行业的促进下,这些具有高技能、高学历的人才能够在对其本行业进行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在红色旅游行业中发挥其聪明才智,为红色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多具有的高度兼容性不仅能够促进红色旅游行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2.5创新性。
红色旅游行业与普通的旅游行业相同,都是将游客作为其重点服务的对象,按照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针对游客对具有新、奇、特、异等特点事物的追求,在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下,向游客提供具有新、奇、特、异等特点的倡议和功能产品,以达到增加红色旅游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目的。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应该要求红色旅游人力资源以及其他的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文章提到过,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具体可以划分为五部分,我们主要这几个层面的角度出发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研究。
1.1从核心层、支撑层的角度出发
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红色旅游行业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红色旅游作为文化旅游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调查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全国承接红色旅游的旅行社已经超过两万家,星级饭店大约10000家。红色景区当地也设立了接近200万家,红色旅游的相关就业人员大约在8000万人左右。这些数据表明了红色旅游行业的发展速度好使比较快的,为红色旅游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且还为红色旅游人力资源支撑层中培育核心型人力资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条件。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在培训工作中主要呈现了范围广、参与人数多、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涉及的知识面广、参与培训层次高、激励性强等特点。
1.2站在支持层角度上看
关于红色旅游的研究社团、文化艺术团体的活动也比较的频繁,为红色旅游行业的发展营造出比较和谐的环境,为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从08年至今,各种以红色旅游和弘扬红色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我国存在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国际交流会,红色社区等团体,这些团体不断的走向专业化,这些团体通过方式比如说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吸引了大量的红色文化爱好者和崇拜者,向其传输了大量的红色知识,为红色旅游提高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1.3如果站在后备层的角度
全国范围内各大旅游院校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年各大院校都为红色旅游人力资源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正在源源不断的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后备型人力资源。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各个学院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都为红色旅游储备了一定的后备人才。比如说每年吉林师范大学都会开展为其一个月的红色文化节,以征稿或者主题晚会的形式面向全校的师生进行了红色文化的宣传。或者部分重点大学也通过硕博论文的选题等形式培育了高级红色旅游研究和开发、管理的后备型人才,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统一的开发规划。
相关人员缺少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分析,因而缺少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统一的规划,又由于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在人才的选择、培训、开发过程中都缺少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力资源开发,也影响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2.2缺少合理的培训系统。
由于红色旅游文化发展的比较快,没有对红色旅游专业进行明确的定位。导致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重培训轻开发;重视技能提升,忽略道德教育;重视实践培训,忽视理论培训等现象。这些问题大大抑制了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导致人力资源结构上不合理,管理、技术、服务等人员在人数、年龄等比例上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尤其缺少高学历,国际化人才。
四、如何促进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
1.优化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构成结构。
首先应该制定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的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对全国红区的实际需要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合理科学的人才开发规划;其次,逐步对规划进行完善。合理的规划出人才开发的轻重点,实现技能与德育的双向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应该重视短期培训,还应该对其进行长期的开发。同时加强对开发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再其次,建设红色旅游人力资源数据可和信息平台,对红区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包括红区的革命事迹、红色文化等,会同当地的教育部门等其他部门,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信息平台,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现代化。
2.提高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培训质量。
首先,促进人力资源培训的规范化,坚持以人为本,参考市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培训的中心,不断对人资开发过程进行改革,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其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培训的首要地位。红色旅游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这就要求人资应该具有合格的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等;再其次,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对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创新,使之符合红色旅游的发展要求,对培训内容进行实时更新,着重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以及应急能力,培训手段应该区域多样化,促进人才对培训内容的掌握;建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将培训情况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提高培训的质量。
3.建立专业化的人资培训基地,加大对国际型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
设立专门的旅游教育机构,定期开展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培养国际性旅游人才提供平台。
总书记指出,旅游是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活动,二者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京、沪、粤、苏、浙等第一梯队相比,尚不是文旅大省,更不是文化和旅游强省。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作为中国“茶马古道”以及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一环,信阳以茶为媒,通过茶叶搭台,旅游唱戏,发展“茶叶旅游”,培育茶旅文化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经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一、信阳茶旅文化发展现状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种茶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在信阳地区开始种植。近代以来,信阳毛尖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荣获嘉奖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自1992年始,信阳开始举办茶叶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9届,成为信阳的盛事之一。而信阳域内八县两区,拥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遍布梯田,河流密布,酷似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近40%.其中,鸡公山下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2万个,比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出1~8万个,是目前全国此类测量的最高纪录,信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如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近10个。2.大别山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主力部队,100余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有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文化,正在成为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信阳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茶会友、以茶兴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取得可观的效益。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运营,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信阳茶企仅限于文新、五云、蓝天、九华山等少数茶企,其茶文化传播存在散而太乱、行而不远的局面。
二、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人们经常说诗与远方,这里的“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感,同时也赋予旅游更多的趣味性。这是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并发扬地域文旅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信阳地区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田园、生态景观,深入挖掘大别山区民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茶旅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对茶产业发展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承保护大别山非遗文化,力争实现富民、宜居的扶贫规划效果,为大别山地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
“文旅融合”是一个互惠共赢的过程。它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赋予到旅游中,这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挖掘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信阳坐拥八县两区,除了已经颇有名气的信阳毛尖,同时拥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信阳毛尖及其所衍生的茶文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吸引力。而信阳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颇具地域特色。通过茶旅融合的方式,以茶为媒,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信阳的经济作物与精神财产合二为一,打造成一体化、规模化的文旅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其重要。
(三)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对于信阳这座城市来讲,茶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便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信阳积淀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于发展信阳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培育信阳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茶文化+文创”、“非遗+文创”、“非遗+民宿”、“茶文化+民宿”等多种形式,探索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展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茶旅融合文创产业新亮点,推动信阳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融媒体时代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期提升信阳茶旅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的知名度、降低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宣传成本、增加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信阳茶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手段。
(一)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信阳茶旅文化大宣传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宣传平台。比如,由信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精心设计宣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无缝宣传。当旅客途经或进入信阳境内时,由移动通信公司发送信阳茶旅文化特色信息;定制信阳茶旅文化宣传特色彩铃,发动信阳地区居民选用,从而进一步扩散信阳茶旅文化影响范围;打造茶旅文化相结合的主题广场、精美广告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线下活动场所的同时,实现信阳茶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对信阳茶旅文化的印象。二是打造线上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媒体平台,结合各自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信阳茶旅文化之一进行分门别类推送,让市民对信阳茶旅文化耳熟能详并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视听结合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扩大客源市场。
(二)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特色品牌
一要凸显信阳茶旅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查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古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信阳茶旅文化故事及资源,并以此为依托,重新概括信阳茶旅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内涵,以提高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如,依托民间流传甚久的茶姑“画眉衔籽”的故事,以此为题材,谱曲、出书、拍摄影视剧等,让信阳茶文化以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吸引游客到信阳实地旅游。二要丰富信阳茶旅文化传播的内容。比如,线下文化宣传机构或民间团体可以通过探索开展茶旅文化读书会,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组织茶旅文化主题文创活动、主题摄影、主题短视频大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展开相关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专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这些媒体平台,以不同形式将各种与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信息、活动如茶文化节、文旅文化节、博览会、展销会等,让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信阳茶旅文化的魅力,并萌发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信阳周边茶山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借助茶山独特而秀丽的风景,在城市周边打造近郊的乡村旅游景点,如茶乡康养、山水民宿、休闲茶庄、创意茶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园,吸引游客亲身前往体验采摘、揉捻、炒制、烘干、装罐等信阳茶的制作全过程,并欣赏茶艺、茶歌、茶舞等艺术,让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对信阳茶旅文化留下深刻记忆。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信阳当地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专门性的茶旅文化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茶旅文化相关的大师工作室、茶旅文化体验馆、茶旅文化专业培训点等方式,加强对信阳茶旅融合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对茶文化、旅游文化经营者及负责人的专门性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葛振:《赋能“文旅+多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4月
[2]李明军:《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茶叶》2021年第4期
[3]王彬:《文旅融合进入深化期高质量发展引领前进步伐》,《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6日
[4]李峰:《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旅游》2021年第4期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探究》,《商业经济》2020年第8期
[6]郭文茹:《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千百年来,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及历史发展进程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笔者生活在位于山东半岛中部的潍坊市,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名城,区域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作为历史古州名郡,潍坊古属齐鲁之邦,汉唐时置北海郡,宋金时期改为潍州。古北海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区域文化的生成创造了前提,下面,我们就以北海(潍坊)文化为例,来谈一下区域特色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区域特色文化的内涵
历史文化遗存主题。历史文化遗存,既浓缩了悠久的历史,也传承了优秀的文化。潍坊在上古时期属于东夷文化圈,古代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目前,潍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47处,仅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和遗像等不可移动文物就有1800多处。这些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恢弘大气、绚丽多姿,具有独特神韵。
风景名胜主题。风景名胜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宣传风景名胜,可集中揭示风景名胜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文化的繁荣。如潍坊市临朐县的石门坊,不仅山奇水秀,更以红叶而著名,为我国五大红叶景观之一,齐鲁红叶为之冠。位于潍坊青州市南郊的云门山,属泰沂山脉,是山岳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自然风景区,主峰海拔421米。平野拔笏,松荫覆足,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齐鲁名山,素有“东齐秀色”之称。云门山景区以“古、奇、峻、旷”为特色,集书法、石刻、民俗、宗教、自然景观为一体。
名人主题。绵绵的历史长河中,在各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名人,宛如朵朵浪花,折射出文化之光。以本土籍的名人为线索,追寻名人成长的踪迹,建立名人档案,使之成为研究名人及相关工作领域的第一手材料,是特色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潍坊学院的名人馆,里面收录了潍坊地区100多位不同时期的历史名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晏婴、汉朝的经学大师郑玄、北魏的农学家贾思勰、北宋名臣王曾、清代重臣刘墉和现代的革命先驱王尽美、当代著名作家臧克家等。
名优特产主题。名优特产是各地经济发展的标志与成果,是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重要手段。在潍坊地区盛传这样一段顺口溜:“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上乘精品潍县萝卜,清香,汁多且甜,皮微辛,甚是可口。还有如今潍坊的寿光市,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年一届的蔬菜博览会,更是菜界一绝,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形成传统特产与现代旅游的绝妙配合。
民俗文化主题。民俗文化源于民间,流传、发展于民间,是人们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剪纸、聂家庄泥塑、潍坊核雕、诸城派古琴、茂腔等13 个项目,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潍坊地区的茂腔等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潍坊的嵌银漆器、仿古铜、核雕、刺绣、布玩具等传统工艺也享誉海内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地方音乐主题。潍坊拥有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有民间歌曲――号子、小调等;民间舞蹈――秧歌、花灯、小章竹马等;曲艺音乐――大鼓、快书、潍县说书等;戏曲音乐――茂腔、周姑子戏、吕剧等;民族器乐――青州挫琴、诸城古琴等。所有此类,无不是土生土长、深深根植于黄土地的民间音乐形式,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至今流行不衰。
红色教育主题。红色文化是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是弘扬光荣传统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素材。例如,位于潍坊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南侧的王尽美故居,2006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位于潍坊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西南岭上的王尽美纪念馆,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成为现代红色旅游亮点。
历史纪念地主题。如潍县(潍坊市的前身)集中营,位于潍坊市奎文区虞河南岸。188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狄乐播来潍,利用《》中清政府的赔款,在潍县教友的帮助下,建成潍县乐道院,此后成为昌潍(潍坊建市之前称昌潍地区)一带的教会、教育和医疗卫生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将中国沦陷区内的许多外国侨民强行关押,乐道院被日军改造成集中营。据统计,这里最多的时候曾被关押过2008名外国侨民。
宗教文化主题。1988年至1990年,潍坊诸城市发现一处佛教窖藏遗址,出土石造像残体400余件,为北魏晚期(520年)至北周初年(572年前后)所造,其中以北齐时期的造像最为精美,印证了当时崇尚佛教的社会风气。另外,较为著名的石造像,还有云门山石窟造像、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石门坊石窟造像和沂山石造像等,成为研究佛教、道教兴衰和社会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其中青州市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促进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意义
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区域化特征。当前,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经济效益中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明显。今天的区域经济来源于昨天文化的弘扬,经济与文化应该是协调发展、同步前进的。
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是目前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成功范例。潍坊是山东半岛城市群重点城市,是沿海重点开发开放城市。现已形成机械装备、海洋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有45种主导产品,生产规模居全省同行业第一,32种产品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机电、化工、纺织、电子、旅游等是潍坊经济的支柱行业,在全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目前,潍坊正在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将城市逐步建设成为“两基地、两中心、一枢纽”。例如,作为著名的世界风筝之都,按照“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宗旨,潍坊已成功举办了27 届国际风筝会,许多土特产品也随着风筝享誉海内外。北海(潍坊)濒临渤海,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人们自古享有渔盐之利,现今又在这里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海化集团。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出丰厚的经济效益。潍坊乡土气息浓郁的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参观和购买年画、风筝等民俗工艺品。
总之,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只有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全民素质。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宽仁尚德、务实开放、兼收众长是北海文化的精髓。出生于夷潍(现潍坊高密)的齐相晏婴曾提醒人们“凡有血性,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体现了把利益追求建立在合乎道义基础上的意识。同时,北海文化中还体现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具有因势趋时的特点。新时期尤其要弘扬北海文化精神, 塑造北海人独特的人文品格, 把北海文化的内在精神,融化到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去。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文化、法治发展的各个角落之中。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建设和谐社会,很大程度上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形成和谐和睦的社会秩序。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 需要全面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等各种方式。培育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帮助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观察社会,尤其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性;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道德等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这对于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础性作用。
对于一座历史古城来说,和谐既是形象、品牌,也是环境、资源。构建和谐城市是潍坊市800多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对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下工夫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措施
文化是人类的记忆,一个个名人、一道道风景,都是地区文化的靓丽名片,建设与传播区域文化是提升社会价值的一项重要举措。
设置研究机构,健全研究队伍。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是挖掘区域特色,为现实服务的技术保证。2004 年在北海(潍坊)文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 在潍坊当地的高校――潍坊学院成立了“北海(潍坊)文化研究院”。北海(潍坊)文化研究院下设北海(潍坊)文化与现代化研究、地方文学与方言研究、北海(潍坊)书画与工艺艺术研究和地方音乐与戏曲研究等4 个研究所。聘请省内外知名学者参与研究,组建了一支以高校学术骨干为主、由专兼职人员构成的研究队伍, 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新格局。组织上的重视、机制上的完备和经费上的保证, 有力地整合了当地学术研究力量, 推进了北海(潍坊)文化的研究进程。
充分发挥区域学术文化和地域资源优势, 倾力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例如,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与研究,北海(潍坊)文化在区域特色方面凝聚了诸多方面的成果。公开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了具有地域性文化的学术专著,并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级民俗史志研究等专项课题,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促进区域文化建设与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
时期,国难当头。江安中学——这座干部的熔炉,奔涌出多少抗战铁流,他们以赤诚之爱,浇铸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
时期,风雨如晦。江安中学——这个人才的摇篮,养育了多少热血志士,他们以忠诚之心,追寻着华夏大地新生的曙光。
和平崛起时期,百舸争流。江安中学——这块老区的花圃,绽放了多少芬芳桃李,他们以笃诚之志,构筑了神州大地靓丽的风景。
红色孕育了赤诚。72年来,江中人秉承红色的理想,把红色的印记渗透到每一代师生的心灵深处,转化为一种品性,一种气度。
二、赤诚孕育真诚
“做真人,行诚笃。”在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今天,江中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真诚”呵护着这方净土。学校坚持“以质强校为第一方略,创新管理为第一要事,校风建设为第一抓手,环境打造为第一载体,幸福校园为第一追求”的“五一”举措,倾力打造“五精”型文化校园:精致的教师形象、精细的工作态度、精心的育人课堂,精品的萃英氛围,精彩的教育质量。全校师生“做事讲认真,相处贵真诚”,真诚做人、真诚管理、真诚服务。
学校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文化关怀”的办学理念,着力建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依法办学、尊重知识、爱惜人才。除在学校显要位置设立校务公开栏、开展“我为学校献一计”及四个意见箱等“传统规定动作”外,还将党员干部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常态化和长效化,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利用生活会、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面对面”谈心活动。每个行政人员都有若干由学校统一制作的“谈心记录单”,将谈话对象的基本情况、谈话原因、谈话内容、谈话形式、谈话反馈等情况进行及时、如实地记录,每周交行政办公会汇总交流。
学校不定时、不定地、不定人召开“小型教代会”,大家就学校发展中的一个或几个话题,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小型教代会”成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一个智慧碰撞的平台、一个求真务实平台、一个民主管理的平台。教师们惊喜地发现:破旧办公桌椅及时更换了,办公环境整洁舒适了,食堂饭菜品种丰富了,生活用热水不用费心了,学习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了……诸多快事不一而足。教职工们工作生活更舒心、安心、称心、顺心了。
学校精心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师德师表工程。要求教师在师德上行为示范、爱生如子,在业务上严谨治学、授人以渔,在工作上合作互助、真诚奉献。二是青蓝提升工程。坚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资源共享,携手共进,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三是研教协进工程。创新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学术沙龙、校际联动等研教方式,打造优秀学术团队。四是筑台助推工程。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举行“真诚杯”教学比武,为全体教师创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五是人文关怀工程。积极打造安心乐教的温馨校园,让教师时时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处处体验到真诚的尊重与关怀。
以人为本,铸魂强师的举措搭建了教师成长的“立交桥”,多元、多维、多向的培养机制助推着教师群体的腾飞,也逐渐铸就了一支颇具老区风采的“五特”型教工团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合作,特别能攻关,特别能进取。近几年,由江中教师独立主持或参与研究的国家级、省市级课题达24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有495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282篇论文获市级以上等级奖。学校先后涌现出数十名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骨干教师、南通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南通市优秀班主任等。十多位教师参加省市学科优秀课评比、教师基本功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获一二等奖。
在历史的传承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融通中,学校持之以恒地对学生开展“六真诚”系列教育活动:对自己真诚,做一名求真向善的人;对父母真诚,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对他人真诚,做一名乐善好施的人;对集体真诚,做一名热爱集体的人;对社会真诚,做一名奉献于社会的人;对祖国真诚,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的德育模式,务实、求新、浓郁的真诚教育,催开一树繁花。于是,就有了贫困的学子感受温暖的笑容,有了给亲人的真诚表白信,有了抢救落水儿童的英雄壮举,有了上百次拾金不昧的记录,有了社区敬老院老人的夸奖,有了20多家单位给学校送来的锦旗和表扬信……
让每一个精灵都自由翱翔,让每一个学生都幸福成长,这是江中人的执着追求。学校开发的体艺“2+1”项目活动课程、科技活动课程、学科类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有宽度、有跨度、有力度、有厚度,让学生真诚地感动于课程文化所彰显的魅力。
在第八届如皋市中小学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石涵宇同学获得十佳歌唱选手荣誉称号,祝苏君、卢心雨等同学获得十佳民乐选手荣誉称号。在如皋市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学校荣获优秀展演组织奖、优秀节目组织奖、曲艺小品节目创作和表演一等奖。在全市阳光体育运动会上,学校剑术表演赢得满堂喝彩。学生参加“如皋之韵”美术、书法和摄影作品比赛、全国网络读书竞赛、全国“金钥匙”小发明创造暨科普知识竞赛、“世纪杯”作文大赛等,纷纷斩获大奖,可谓捷报频传、好戏连台。
从2006年至今,学校连续八年荣获如皋市高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一等奖。曾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等数十项荣誉。近年来,全国各地教育界有上千人次来校考察学习和挂职锻炼。
三、真诚根植江中
自古以来,衡阳就一直是湘南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书写过无数辉煌。遗憾的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方面的稍嫌滞后以及城市发展定位方面的模糊和欠缺,衡阳走过一些弯路,错过了一些较好的发展机会。然而,近年来,随着“三个标志性工程”和“四大工程”的稳步推进,雁城衡阳“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正朝着把衡阳建设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制造业基地、湘南重镇、衡阳人民引以为自豪的现代宜居城市的目标迅速迈进。GDP总量、人均收入等各项经济数据也都在表明,雁城正在努力重塑昔日辉煌。
一、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
衡阳经济正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GDP总量连创新高,城市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与日俱争,湘南大地一颗耀眼的明珠也待发出熠熠光辉。然而,一座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并不仅仅在于它的GDP数据和发展速度等物质或显性层面的景象,也包括城市精神、文化等隐性层面的东西。城市的发展需要外在的机遇和内在的发展动力的契合点。外在的机遇也许可遇不可求,但内在的发展动力即城市文化内涵应该是这个城市精神的核心,应该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历史文化资源既是一个城市发展之本,也是城市的个性和品位所在。历史浅薄、文化底蕴不深的城市是缺乏魅力、没有特色的城市。近年来,许多城市非常重视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的结合,大力倡导软实力建设,而雁城衡阳要想真正成为湖湘名城、中国名城乃至世界名城,文化这张名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当前衡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所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吸引力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等城市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因此,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必须根据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准确的定位,走一条符合自己市情的发展之路。就衡阳来讲要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进而文化兴市,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而衡阳文化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最能代表衡阳城市文化和精神的那就是衡岳文化。
二、衡岳文化
什么是衡岳文化?衡岳文化指的是衡阳建城以来以衡阳市为中心区域以及所覆盖的周边地区广大民众所创造的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和。衡岳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是古楚文化的余绪,近代湖湘文化的源头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
衡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人文传承。2000多年的历史积累起衡阳深厚的人文底蕴。祝融狩猎,舜帝南巡,大禹治水,这里点燃了中华文明的最初火种;炎帝家耕,蔡伦造纸,演绎着人类文明一页又一页绚丽华章;石鼓书院,张、朱熹在此讲学论道,桃李满天下;湘西草堂,思想家王船山著书立说,开六经生面,为世人瞩目。另一影响因素是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出独特的群体个性,地理环境对某个民族或某个群体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雁城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四周高山环绕,地势周高中低,南岳衡山为五岳独秀,湘江、蒸水和耒水汇聚于此,是一方天成的“风水宝地”。远离省府、深居湘南内陆的闭塞养成了衡阳古朴不管保守的民风;便利的水陆交通,受中心文化约束又使衡阳人能自辟径,保有“独立自由之思想”。衡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山岳文化、书院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
三、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具体途径
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一种文化要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它首先应该是彰显地域特色,符合当地民众心理期待,展现当地民风民情,能凝聚民心增强民众归属感和向心力的一种人文精神。衡岳文化是衡阳人的精神寄托的前进动力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既有的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打造衡岳文化,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
1.打造“雁文化”,积极营造城市精神
建设“文化衡阳”,应当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品牌和城市精神。衡阳,“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又名雁城。然而,“雁城”这个别称却影响式微。这跟衡阳人自身的忽略和漠视,缺乏建设和宣传不无关系,而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雁文化”的塑造不可或缺。在国人心中,雁其实很受推崇,一群迁徙的大雁,在飞翔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如狂风、雨雪、天敌等一系列的困难,但雁阵在面对这些困难时,用变换的队形减小阻力,用明确的分工保证每一个成员的安全。队伍中纵使有老弱病残,纵使路途遥远,整支队伍总能有序地到达目的地。大雁这种无惧困难、团结协作、不离不弃、勇往直前的精神正与衡阳千百年来传承的精神风貌相契合。因此,应大力兴建大雁主题公园,在人口聚集和人口出入流量比较大的广场建大雁雕塑,大力打造并宣讲雁文化,塑造当代城市精神。同时以大雁作为城市的吉祥物,可以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人文意识,营造“客来雁城不思归”的文化氛围。
2.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和革命人物
衡阳人在历史近现代的革命史、抗战史和解放史涌现出一大批爱国之士,他们为国抛头颅洒热血敢于担当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匡时济世的无私情怀为后人所敬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展现出先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衡阳保卫战中,方先觉将军带领第10军英勇抗击日军47昼夜,歼敌数倍于己,是抗战史上极为惨烈的一场孤城保卫战。给抗战史上书写了可歌可泣、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都是衡阳史上壮烈悲情不可抹灭的一页,要加强对英雄革命人物及其事迹宣讲,对革命行为进行讴歌,应加大对夏明翰故居、衡阳保卫战纪念馆、陆家新屋、故居等遗址及场馆的修缮和维护制作专题片进行宣讲,让更多的后辈明白懂得衡阳的历史以及眼下幸福得来之不易。
3.打造文化品牌,大力建设旅游文化
寿岳衡山一直是使衡阳享誉中外的旅游品牌,曾有人言“张家界是一幅画,南岳是一本书”, 南岳是一座有着四千年文化历史的名山,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尤其是寿文化蔚为壮观,自古享有“寿岳”之誉。因此,应加强寿岳文化建设,拓展其内涵、挖掘其,把寿文化与养生文化、保健文化等联系起来。同时,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打响“寿岳”品牌,全面提升了名山的旅游品位。同时,创建并完善“寿岳文化走廊”项目,以传承、弘扬、发掘南岳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强化点缀、突出特色、创造精品为原则,以亭台楼阁、花卉图案和雕塑石刻为主要内容。定期举办(下转第20页)
(上接第50页)“寿文化节”,邀请国内外名家登山讲学,畅谈寿岳文化,增加衡山及衡阳的知名度和影响。
4.开讲设坛,延续衡阳历史文脉,增强文化品位
衡阳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自古以来文人汇聚、才贤倍出,衡阳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它是我们文化之脉、艺术之根。这些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的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如珠晖塔、来雁塔、湘南学联、申公馆、彭公馆、石鼓书院、古樟公园等。对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应予妥善的维修和保护。
对这些历史文化和古迹遗址加强宣讲,让广大市民熟稔这些文化,如衡阳电视举办的《湘水明珠大讲坛》、《石鼓书院大讲坛》就是两档定位于大型历史文化类栏目,它遍请衡阳的精英知识分子,也邀请国内名家,如余秋雨及他的讲座《城市与文化》,该栏目选的题材也多是跟衡阳的历史文化政治有关的经典故事,这些讲解对于市民了解衡阳历史文化,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化品位有大的帮助。
5.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三江六岸风光带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加强文化基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民众审美能力、培养民众审美情趣,提高民众的文化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具体做法包括兴建图书馆、文化站,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电影院、会展中心等,兴建大型休闲文化广场和主题公园。
衡阳市为湘水、蒸水、耒水三水环绕,近年来在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沿江风光带正在有条不紊加紧建设中,风光带的建设大大的改变衡阳的面貌,也给广大市民的文化休闲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6.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抓好三项工作:深入开展文化下基层、服务进农村的活动;扩大城镇社区公共图书网点分布,努力推进我市社区文化建设;创新投入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公益文化领域。扶持文化支柱产业。重点加大对新闻出版业、动漫产业、文化旅游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建设好印刷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在现代商品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商品的文化内涵、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实质上构成了商品流通和布局的内在依据。同时,文化、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智力优势正在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现代市场的发展也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商品消费的心理元素和审美要求,产业运作中文化关系、道德关系,精神纽带与产业链接,物质纽带,利益关系有着不可或缺的相辅相成的重要互补作用。文化、精神、道德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成为直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以“投资少、高附加值的产品,”成为一个朝阳产业,是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方向。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一些发达城市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纷纷建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利用原有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聚合各种产业要素,形成首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滇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川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具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北京为核心,已经形成文艺演出、影视制作、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产业集群;长三角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的工业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产业集群;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的广告、影视、印刷、动漫、会展业产业集群;中部以湖南长沙的电视广播产业已形成独特的创意产业链。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基本处于集群发展的早期,在国际市场上的集群竞争力不强。[1]
乌鲁木齐七坊街成立于2009年4月28日,是对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的探索。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特色文化街正是这种将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形式,使之相得益彰的独特经济和文化现象,它不仅为乌鲁木齐这座美丽的城市增加了一个独特的魅力,而且成为代表中国城市活力和特色的名片。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特色文化街是传统的商业街进化,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尽管它的形式是商业街,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繁荣,但它最大的特点和核心价值,仍然是通过特色产业聚集、优化,通过注入和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文化性能和竞争力。这样说来,特色街群即是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所在。
乌鲁木齐本身就是一个拥有诸多具有特色的文化内容的城市,特别是维吾尔族民间工艺丰富多彩,魅力无穷,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奇葩。对于七坊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当然是少不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美术元素。民间艺术都来自市井和劳动人民,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或、风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以其通俗的形式、间接的造型、多方面的功能,满足老百姓在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同时又较为容易被广大的劳动者掌握和运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发源于新石器时代,历史上的民间艺术,不论是原始彩陶、石器,还是农耕时代的雕塑、绘画、工艺、建筑、服饰、音乐,歌舞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并且以其独特的少数民族特色。在维吾尔族民间艺术的历史,因为它源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以家族式、部落式和师徒相授的方式为主要传承方式,加上长期以来的地域、文化、技术的封闭,使其保持了原来的艺术韵味,具有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维吾尔族的民间工匠技术精湛,我们在巴扎上欣赏到的各种手工艺品,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主要包括:
首先是金属工艺。铜器制作,维吾尔族的铜制工艺一般以红铜为原料,经过冷砸成型,打制出铜容器、盛具、饮器和装饰品,在这些器物的表面雕刻出或单一或成组的图案花纹。而花纹的题材一般都是植物样式等。金银首饰,这些来自民间的艺人,通过娴熟的技艺创造出种类繁多,做工细腻的首饰;小刀,特别是英吉沙县的小刀,是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它造型美观,刀体整齐光亮,刀口锋利,刀把上镶嵌着银、铜、玉、骨、宝石等,组成民族风格具有的图案,并配有精致的刀鞘,便于携带。
第二是纺织品工艺。有驰名中外的新疆地毯,是代表维吾尔族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深受维吾尔族喜爱的地毯图案有伊朗式、艾地亚勒式、阿拉尔式、恰其玛式、夏姆式阿那古丽等,花纹大都整齐、对称,线条粗犷,色彩对比强烈;有美丽的艾德来斯绸,艾德来斯绸是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图案的要求,在经线上扎结进行染色的一种绸料,深受维吾尔族妇女喜欢。艾德来斯绸最常见的图案是巴旦木花、木板纹花和梳子花等图案;有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它是维吾尔族典型的手工艺品。它的最大特色是把手工的、独创的印染技术和民族风格的图案融为一体,具有装饰趣味和浓重的乡土气息;有维吾尔族的传统花帽,维吾尔族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绣有各种花纹的花帽,因为它不仅具有防寒或防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生活礼仪中的需要;还有就是维吾尔族绣花枕头,它不仅是生活用品,而且也是一种工艺品。枕头上用刺绣、补纳、编织等手法绣有各种花卉、水果、禽鸟等图案,非常美丽。
第四是木器工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维吾尔族木箱。维吾尔族每个家庭的居室内都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木箱,除有实用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维吾尔族家庭木箱主要有镶嵌花、彩绘花、雕花木箱三种。纹样雕刻在本色木箱面上,显得朴实无华,古香古色。还有摇床,乐器,木质器皿等不同形式的木器。[2]
第五是陶器,新疆的陶器工艺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这些陶器造型古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点。质地厚重结实,充满了艺术魅力。
第六建筑装饰,维吾尔族无论是宗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的装饰都十分的讲究。造型上的装饰手法繁复,建筑上的装饰图案是维吾尔族建筑的最大特点,主要的装饰有彩绘,石膏雕花,砖雕、木雕、琉璃砖、木拼花、砖拼花等。
还有些其它工艺,如制作毡毯、马具、造纸等。这些工艺在历史长河中经过锤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维吾尔族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意识,而这种审美意识通过工艺生产体现出来。从造型、图案和色彩中表现出来。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其民间工艺不仅是伊斯兰教偶像禁忌的结果,也不仅是在生活中起到装饰功能,它体现的是维吾尔族长久以来对世界的认识和对大自然表现出的尊重和亲近,体现的是维吾尔族人们的生活面貌,以及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点。
在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基本表现以伊斯兰教文化为核心的宗教情感。其造型即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伊斯兰文化之前本土文化的体现。
在工艺品上的图案以抽象的植物纹饰和几何纹饰为主,维吾尔族常用的植物纹饰主要有巴旦木、四瓣花、六瓣花、八瓣花、石榴花、无花果、大丽菊、波斯菊、麦穗、棉花、豆荚及藤、蔓、芽、蕾等植物,此外汉族常用的玫瑰、芍药、牡丹、葵花、梅花、荷华等也经过变化而大量使用,而火形纹、万字纹、古钱纹、回纹、阿拉伯字母等也穿插使用。还包括各种自然现象,和山水风景等,同时又有写实的表现,生活、生产用具,各种飞禽走兽,建筑样式。而图案结构则大致有自然形、几何形或自然几何结合形,纹样结构则有适合纹样、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及四方连续纹样等等。
在沙漠和绿洲环境中,对于生命的渴望和在生存环境中植物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同时,维吾尔人对植物表现出极大地关注,并且转化为艺术所表现的对象之一。植物纹饰的产生和广泛使用,可追述到古代维吾尔祖先“由畏天而拜,由信天而敬”的原始朴素的自然观,和维吾尔族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自然观。
在维吾尔族民间工艺中,常用是色彩包括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黑色。这些颜色经过长期历史沉淀而成为人们崇尚的颜色,色彩的运用热烈而丰富,偏向使用纯度高的固有色,注重色相、冷暖、明暗的对比,在色彩的使用上适应各类建筑、纺织物、生活器皿等不同的装饰功能。
维吾尔族早期信仰过萨满教、拜火教、祆教和其它多种宗教有关。萨满教崇拜火神,红色为主。认为火神不仅会赐给人们以财富和幸福,还可镇压邪恶。维吾尔族崇尚红色有着悠久的历史。 公元七世纪开始,伊斯兰教在阿拉伯游牧民族产生和传播。在沙漠地区,绿色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是穆斯林民族传统的颜色,被伊斯兰教视为一种神圣的颜色。维吾尔人喜好蓝色,也源于维吾尔族古人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崇拜自然,当时,所有天地太阳,山脉和河流,闪电雷声等自然现象,人们都会崇拜。对蓝色天空的喜好也是属于对自然崇拜的一种而世代相传,逐渐演变为这种色彩喜好的民族心理。在新疆维吾尔族眼中除了是土地的象征,也象征着沙漠的颜色,它代表了新疆维吾尔族的生存环境。新疆维吾尔人对黄色的喜爱,也是起源于萨满教对自然的崇拜。新疆的维吾尔族崇尚白色,主要来自中世纪伊斯兰教的诞生地阿拉伯喜欢白色的习俗。阿拉伯地区天气炎热,太阳辐射强。阿拉伯人戴白色的头巾,穿着白色的长袍,住白色的石头建筑的房屋。这个习俗一代代沉淀在穆斯林民族的审美意识中。黑色,给人以庄重和素雅的感觉。新疆维吾尔族喜欢黑色,和喜欢白色一样,主要来自伊斯兰教的诞生地阿拉伯人崇尚黑色的习俗。
此外,新疆维吾尔族喜欢使用对比强烈,艳丽的颜色。这不仅是因为新疆维吾尔族人个性活泼、开朗、热情,同时新疆的环境大多是广阔的戈壁沙漠,自然颜色比较单调。新疆维吾尔族色彩文化广泛而丰富的,认识它,了解它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我们将维吾尔族民间艺术放在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的环境下,结合维吾尔人的家庭生活、风俗习惯、,日常生产等,就能够了解到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反映了维吾尔族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和表现文化艺术的特殊方式。正是维吾尔族文化在人类不同文化中有的独特形式,体现了维吾尔族民间工艺的内涵和价值。
总之,新疆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是根据本民族的特点、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材料来源,经过岁月的淬炼演化形成的。民间工艺是新疆维吾尔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新疆维吾尔族信仰的物化形态和艺术表现形式,是民族情感和宗教文化的结晶。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DB].http://
[2]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DB].http://
[3]文化建设案例丛书编委会.文化建设案例 第一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徐清泉.维吾尔族建筑文化研究.[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
[5]刘茜,刘国防等.维吾尔族:历史与现状[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
以沙滩三贤为核心的湘川书院,崇尚读书、倡导广泛阅读。而现在的现状是没有阅读的习惯,温总理曾说: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在传承这一优秀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特点,将尚读教育作为我们的特色文化,提出了“阅读天下、丰乐人生”的办学理念,试图通过阅读,为学生奠定一个丰富、快乐的人生基础。阅读天下包括阅读天下的经典书籍和阅读天下的人物事理:丰乐人生,是阅读天下要实现的目标。通过阅读天下,不仅充实学生的知识使学生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还要使过上学生快乐幸福的人生。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快乐的充实自己的人生.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校训,以“现代书苑、读书乐园”为办学目标。
二、打造书苑环境文化,营造阅读氛围
书苑文化是指在继承湘川书院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将现在的学校打造成一个书香学苑,以“书”育人,让学生浸润书香,彼此交流,使其成为一个学术、文化荟萃之地。近年来,学校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校园环境的改造,欲打造书香氛围浓郁的“书苑”学校:一进校门,抬头便可见文化墙上有崔峦先生题写的“阅读天下,丰乐人生”的办学理念;拾阶而上,操场边上有“尚读”文化花池,文化石上刚劲有力的字迹由著名的沙滩文化研究学者黄万机先生题写;操场左侧的贵州文化墙述说着贵州文化的辉煌历史;古色古香的沙滩文化墙向人们讲述着“湘川书院”的悠久历史;沙滩文化墙旁边的开放式读书厅,为孩子们提供了自由阅读的空间;装饰一新的学生阅览室,为学生创设了温馨的阅读场所;漫步走廊间,新楼可看到以充满童趣的连环画形式的有关沙滩三贤的故事的版画,旧楼可看到古人刻苦求学故事的版画;步入每一间教室,老师们在班级文化中更是有创意地渗透着“尚读”的文化理念,各班都设立了温馨的班级“图书角”。
三、快乐阅读,享受阅读之快乐
1.立足常规课堂,开设阅读指导课。为了探索有效的课内外阅读形式,学校通过“4+2”群文阅读和课外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尚读”教育课堂形式。
2.校本课程,充实阅读内容。我校整合德育方面已经初显成效的“文明行为储蓄活动”,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储蓄文明 传承美德 养成好习惯》。该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编写,分为低段、中段、高段三套,内容包括:爱国篇、诚信篇、礼仪篇、勤学篇、健体篇、劳动篇、安全文明篇。各班教师在实践中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使用校本教材:各班制定出详细的《争星细则》,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在班级“争星榜”上进行鼓励;期末各班根据学生争星情况进行评比,评出“爱国星”“诚信星”“礼仪星”“勤学星”“健体星”“劳动星”“安全文明星”各一名,树立典型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彰,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校本教材的内容更加被儿童接受,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
3.利用午休课进行课外阅读导读。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校自2011年起还将午餐后的时间利用起来上课外阅读指导课。每天午间,在舒缓的音乐声陪伴下,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课外书籍,成为了丰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有些班级的老师更是别出心裁:在布置语文家庭作业、假期作业时采用了读书、读报、读刊的方式,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遵义市电视台《太阳花》栏目播出了我校学生读书交流会的特别专题节目。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大型节目《尚读》和情景剧节目《乐读》分别获遵义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红花岗区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4.趣味大课间,营造乐读氛围。学校充分利用常规的大课间活动,对其进行重新编排,将“尚读教育”理念渗透到大课间活动之中。现在的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有常规的课间操、班级好书推荐、学堂乐歌律动、千人大诵读、绳操等。不仅达到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能让学生在优美旋律中、朗朗读书声中感受读书乐趣。
5.开展读书活动,感悟书香魅力。学校紧紧围绕“尚读教育”理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世界读书日所属一周,全校举行隆重的阅读周活动;学生以阅读材料为蓝本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学校、班级定期开展“丰乐讲坛”读书交流活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漂书活动等。
6.展示阅读成果,激发阅读自信。一是班级每月要评比“阅读之星”,公布在书香才艺榜中。学校在期末评选“湘川书香班级”“湘川阅读之星”,并颁发奖状。二是通过校刊《尚读教育》《学生优秀作文集》《学生好书推荐稿》等展示学生阅读成果。
四、落实教师耕读文化,建设书香团队
我校的教师文化是耕读文化:勤耕耘,广收获。在实践中,以“湘川讲坛”为载体,以语文教师为主力军,逐步带动其它教师参与阅读、反思、交流活动,促使老师们不断开阔眼界、提高自我,一支独具魅力的书香团队正在逐渐形成。
1.举办教师读书交流论坛。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师必读、选读书目,每位教师每年都征订自己所需的报刊、书籍等。老师们每月至少读一本书,读后撰写心得体会。为了促进教师多读、多思、多交流,学校每学期要举办两次教师读书交流论坛活动。
2.举办教师反思交流论坛。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要求老师们每课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教学反思交流论坛。论坛根据学科特点分为语文、数学、综合三大教研组进行,论坛上,老师们畅所欲言。为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反思论坛中发言的老师,在绩效成绩中均有奖励。
通过上述种种活动,老师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逐渐提高,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我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区级骨干教师3名;唐昌琴老师、王晓艳老师、詹永老师在今年4月贵州省级阅读课题开题会上分别执教阅读指导研讨课;詹永老师获遵义市第四届语文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白先进老师获遵义市数学优质课评选二等奖、区级数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孙金燕老师获区级“珠心算”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沐兴萍老师获区级小学科学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2012年度省级论文评选我校7位老师的论文获一等奖,区级“教育叙事”征文活动我校三位老师获一等奖。还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元月,我校9位老师承担了铜仁市石阡县小学语文、数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五、重视科研课题研究,助推特色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我校积极探索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整合模式。“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是阅读教学的规律,是学生素养形成的必然途径。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现结合“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专项课题《课内外结合小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的探索》,积极探索课内(教师)和课外(社区、家长)共同参与的方法,促使更多的力量参与到引导学生阅读的行列中。相信学校文化建设与教育科研的有效结合,必将会促使学校“尚读”文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六、特色学校建设,推动学校走上发展新台阶
2011年至今,学校不断实践“阅读天下,丰乐人生”的办学理念,探索“尚读教育”特色建设,在区域范围内走在了前列,取得了初步成效。
1.2012年11月2日红花岗区教培教研中心在丰乐小学举行了“阅读习惯养成教育现场会”,得到了参会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评价。
2.党建工作如何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2013年1月红花岗区三届一次党代会70余名代表参观考察学校特色建设开展情况。
3.2013年4月11―12日,贵州省教科院立项课题《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与兴趣的实践研究》 开题会在我校举行,全省148间实验学校校长、老师参加。
4.2013年5月,遵义市第二批校长提高暨特色学校建设培训班来到我校考察、交流、培训。同月,遵义市“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专项课题开题暨工程推进会在我校举行。
5.《基础教育参考》《贵州教育》《学语文之友》《遵义晚报》《遵义电视台》等均报道了我校的“尚读教育”活动。
文化是软实力,是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化是引导力,是推动区域健康发展的保证;文化是凝聚力,是构建区域和谐发展的纽带;文化是展示力,是锻造区域品牌形象的平台。为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沙依巴克区从2012年开始,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文以载道 聚沙成塔”文化活动创意展示大赛活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文化的力量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机关文化建设”、“民族团结”等主题教育活动展开,以开阔的视角、创新的思维推动全区文化活动项目化、品牌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群众的口碑。
一.文化活动主题创意
“文以载道”,战国时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就提出要求“文以明道”;三国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载道”。文,通指文章、文艺、文化活动,道,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意思。“聚沙成塔”,此处特指沙依巴克区,寓意沙依巴克区的每一位居民就像是一颗金色的沙砾,拥有属于自己的智慧与热情,将这些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凝聚起来终而堆砌成一座宏伟耸立的高塔。“文以载道 聚沙成塔”这一主题象征着沙依巴克区群众对于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象征着沙依巴克区的发展像这座高塔日益升华。
以甲骨文“文”字形创作本次创意征集大赛的标识,以“文以载道,聚沙成塔”活动主题相托,形成活动整体视觉认知。
二.文化创意活动特点
1.领导重视,多方联动、组织机构创新。
创意展示活动由沙区区委、区政府作为主办单位牵头,区宣传部、机关直属机关工委、总工会、团委、妇联、文化体育旅游局、教育局、科技局、片区管委会(街道办)等多家承办。各承办单位认真组织,精密部署,联合完善方案,联合组织实施,对活动进行全程掌控。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及时对活动的开展情况、群众的真情实感及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氛围,做好宣传,推动活动广泛覆盖。
2.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参与形式创新。
广泛发动驻区企、事业单位及艺术团队加入其中,体现活动“全面性”和“全民性”,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大赛中来,真正实现“文化惠民”。各承办单位结合本行业、本辖区的地域、人文特点,结合辖区内特色文化资源,如自然旅游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活动覆盖旅游文化、节庆文化、休闲娱乐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饮食文化、商贸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相关领域。
3.集思广益,精心策划,活动内容创新。
创意展示活动重在“创意”,鼓励创新。各承办单位充分发挥地域、行业特点,拓宽思路,精心组织策划出主题新颖的文化活动。在活动项目设置、举办方式上力求新颖别致;在活动内容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尤其在特色项目上注重细致打磨;在组织运作上强调可操作性,力求活动项目设置科学;引入经验丰富的文化经营团队参与组织推广,力求项目运作集思广益、出新出彩。
三.文化创意活动案例
1.民间故事征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
沙依巴克区是乌鲁木齐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也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神奇色彩的老城区。长期的聚居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留下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遗落在沙依巴克区各处的诸多传说、典故,为乌鲁木齐这半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2013年起,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开展了以“沙依巴克区民间故事”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组织发动全区文化干部通过有奖征集、入户走访等方式,共搜集整理了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名胜古迹故事、民俗故事等广泛流传于全区范围内的民间传说和经典故事及有现实原型的新挖掘的故事素材近百余篇,大大激活了“沙依巴克区民间故事”的文化生态。经过专家考证,在申报非物质文化z产项目的基础上,编辑组对这些故事进行了文字加工润色,并配以生动真实的图片,现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定名为《半城记――发生在沙依巴克区的故事》,共计12万字,该书不仅是我区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成果,也是我区对外展示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宣传书籍。
2.城市家书――来自政府的一封信
书信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从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颜氏家训》到后来的《傅雷家书》可谓渊源流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书信逐渐落寞,但书信的个性化表达拥有现代通讯手段无法取代的功能。城市家书活动由沙区政府组织发起,向全区的一线工人、学生、少数民族、优秀母亲代表及残疾人、离退休老干部和三级文明单位代表各投递出一封家书,第一次尝试以信件的方式,与区内群众搭建互动沟通的平台,书信交流的方式传递了政府对群众的关爱。城市家书的发起是滚烫的民意,回复的是丰沛的民智,期间共寄出上千封家书,增强沙区群众的归属感,是沙区精神的一次升华。
3.公园文化节――百姓周末大舞台
沙区有四大公园,乌鲁木齐面积最大的人民公园,集科普教育、游艺娱乐为一体的儿童公园,古色古香的揽秀园与郁郁葱葱的雅马里克山景区公园,这些都是沙区内独特、可利用的公园资源。通过文化创意展示活动,在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文化资源基础上,将公园文化与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相结合,在风景秀丽、气色宜人的环境中,将运动、休闲、文化结合起来,通过举办百人徒步活动、雅山音乐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向广大市民展示一个活力、精彩、有文化气息的沙依巴克区。
4.花卉节――花海相约你我他
新疆明珠花卉市场是新疆农科院依托自身科技优势和地缘优势,为实现花卉产业化兴办的综合性花卉市场。花卉市场内环境优美、品种繁多,形成了集园林花卉、艺术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易市场,是乌鲁木齐市民一个重要的休闲观光之地。花卉节利用明珠花卉市场这个资源,连续五年举办“花香溢城,花海相约”为主题的群众花卉节,鲜花与艺术相映成趣的景象,陶冶人们的性情,满足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提升街区文化内涵,为打造“一街一特、一居一品”的文化品牌起到推进作用。
5.读书节――打造城市“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