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3: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政工作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第一,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上,存在着不够认真细致、工作流程不规范的问题。
由于基层财政工作接触的都是各类繁杂的甚至细小的账目管理,一些原始凭证难以规范,甚至有些并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这也造成一些凭证无开票日期、开票人、收款人,还有的缺少项目内容和数量。
第二,账簿管理不细致,更正错误方法不规范
有些基层财政工作对于账簿的管理未有足够的重视,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有时不入帐,成为帐外资产。另外,对于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区分不明显,甚至两帐混记或者一本账多年度使用。同时,在账簿登记中,存在挖补、涂抹、刮擦,数字书写错误等不规范处理方式。
2.超支现象普遍存在,预算外资金管理不严
一方面,在有的基层单位,对于财政工作中预算外资金的使用不规范,存在将其列暂存款管理的现象,实质是占用财政性资金,目的是逃避财政预算监督,破坏财政预算的严肃性,造成单位间苦乐不均现象。
另一方面,年初预算不准确,超支情况长期存在,造成历史欠账积压,影响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3.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第一,有些单位由于平时会计核算不严格,在填写国家统一年度决算报表时,不能如实填报本单位当年度的收支情况,一部分预算外收入未能在会计信息中真实反映。
同时,由于支付只能在当年度财政拨入数加上上年结余的数额内列支,在暂存款回拨的过程中,有的被作其他收入。这些收入及其支出并未在年度报表上体现,造成实际支出大于报表支出。
第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所接受的培训少,工作水平低,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由于基层单位存在的体制问题,从社会上调入会计人员难,会计人员只能单位内人员调整任用。因而很多素质较低的人员进入了会计行列,这部分人由于对会计法规、制度、甚至原理都不熟悉,不可避免地做出错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在基层单位财务工作中,完善会计核算工作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健全严格执法机制,强化财政监督检查
严格的执法机制是《会计法》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只有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减少违法违规问。财政部门作为会计的主管机构,应该扩大监督覆盖面,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构,强化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指导、监督的工作职责,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连贯,专项监督与全面监督的相结合,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全程化的监督。
(二)增大考核力度,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一是严把会计从业的资格关口,需要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之后才能参加上岗,特殊情况的,必须参加会计证上岗培训,经过严格的考核后,才能从事会计工作。二是以后续教育为着力点,对会计队伍进行职业化的教育,让他们熟悉会计制度、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等基本工作规范。三是不断从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入手,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试,以此激发会计从业者的学习兴趣。
(三)完善内部监控制度,确保财产物资安全
账实相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单位在规划年度预算时,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杜绝随意性,不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按照入账口径,进行审批手续。另外,固定资产的保管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要真正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管账与实物一致,使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四)规范经费支出渠道,明确经费开支标准
经费的支出在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是最为重要,一套切实可行的经费支出标准是工作的必要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控制好单位的费用支出,减少因互相攀比而产生的不必要支出。同时,经费支出的渠道也要规范,专户管理与核算,尤其是在支出拨款上要注明用途,专户内部账户之间不能划转。
1、现有的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缺陷
我国财税部门现有的财税体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影响了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缺乏健全的税收种类与统一的税收标准,影响了社会企业的纳税,使得税收调节社会分配的功能得不到良好的发挥;其次,一些诸如社会环境和资源等相关税收未纳入财税管理体系中,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再次,现有的财政税收体制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增值税及所得税,阻碍了技术的创新改革,不能发挥出税收的调节作用;最后,财政税收体制中分税制不够完善,主要是没有将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之间的收入比例划分清楚。
2、财政税收预算体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财政税收预算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合理的预算体制,而合理的预算体制是保障财政税收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在我国财政税收的预算中没有建立健全的周期财政预算和中长期财政税收预算制度,且财政税收预算体制涉及的范围很窄,缺乏对整体的预算,致使转移、挪用资金的现象频繁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除此之外,我国的财政税收预算体制中还缺乏相应的预算监督体制,使得财政预算结果的审批工作受阻。
3、财政税收的监督体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的财政税收工作中,逃税、漏税、偷税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虚开、伪造增值税的专用发票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这些现象都为我国财政税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而归咎其原因,很大程度来自于我国财政税收的监督体制不健全,财政税收的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此外,由于我国财政税收监督体制存在缺陷和漏洞,很多企业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纳税,甚至出现不纳税的现象;另外,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与经销商中,缺乏实际的经营指标,并将财务成果虚报给财政税收部门,在财政税收的监督体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依然能都获利,这样就造成了财政税收的的流失,影响国家财政经济的发展。
二、深化财政税收改革的建议
1、完善现有的财政税收制度
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制度是财政税收工作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并能有效避免偷税漏税的现象,维护国家利益。针对我国现有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从如下两方面进行财税制度的改革完善。一方面,要调整税收政策。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形势下,国家的经济结构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财税政策也应该在适应企业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税收政策的合理调整,将财税制度制定的目标放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目标下,在保证企业发展的同时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要调整税收结构。从目前的税收结构来看,企业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存在不合理性,需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大程度的减少重复纳税的现象,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深化改革财政税收预算机制
财政预算对财税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财政税收预算机制的深化改革也显得尤其紧迫。我国财政税收预算机制的改革应将周期财政预算与中长期财政预算并存,并对其给与适当的管理。我国现行财政预算体制应扩大预算范围,确保财政税收预算机制覆盖所有的部门和行业,使单一的财政预算机制向多元化预算机制转化。此外,我国现阶段的复式预算体系中,还应将我国政府部门有关的社会保障预算、国有资本预算等财政收纳入预算管理范围,促进财政税收预算的科学合理。
3、加强对财政税收的监督工作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偷税漏税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国家应加强财政税收的监督工作,最大程度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为此,我国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税收监督制度,并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对企业的纳税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解决措施。在财税监督过程中,尤其要对偷税漏税的企业进行法律的严惩。为了减少企业的偷税行为,税收征管部门应该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管控并对其进行纳税教育,减少国家的税收损失。
4、完善税收的征管与审计工作
征管与审计是财政税收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提高财政税收工作的效率,应该加大对这两项工作的完善力度。在审查征收的方式上,应该将账目健全的纳税户作为定额户,开展审查工作。对于账目有所出入的单位或部门,则应对其施行延伸制度进行深入调查,确定税务部门与其是否存在“照顾关系”,若存在此关系,使得税款被少征,则应该通过通审软件的方式开展纳税辅导,并采用排序法定出具体定额的纳税户名单,采用正确的方式开展纳税工作。
财政统发工资是一种由国家财政机关统一发放公职人员工资的财务管理制度,该制度是通过银行将工资发放给个人的。财政统发工资的形式是近年来我国不断探索和改革所形成的新型管理制度,是我国国家财政税收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按照国家工资制度规定的项目和标准,由财政部门统一发放机关事业单位的个人经费,实现收入透明化。将目前分散发放的津贴、补贴等工资性支出全部纳入财政统一发放范围,财政工资统发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单位擅自扩大补助范围、提高发放标准、乱发各种津贴、补贴等隐形收入的问题,从而解决长期存在的不同部门和单位机关事业人员收入苦乐不均的现象。如何建立科学、系统、规范、高效的财政统发工资新机制,是当前急需研究的最新问题。
一、财政统发工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实行财政统发工资制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国家单位挪用员工工资现象,同时也能够遏制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增长过快的情况;另一方面,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的形式能够保证工资按时发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因此财政统发工资制度受到了广泛的推崇与实施。但在财政统发工资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卡内、卡外失衡
卡内和卡外分别是指打入职工个人工资专用账户的基础、职务、工龄和级别四项基本工资及按国家规定统一发放的津贴、补贴。但由于我国各省市发展情况不统一,有些地区对于发放津贴有困难,因此在我国部分欠发达地区,财政统发应该确保四项基本工资;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财政统发应该确保包含津补贴内的个人全部工资。
2.部门间失衡
部门间失衡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国家直接领导单位和地方领导单位之间。对于工商、地税等国家直接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其经费是由直属上级单位直接发放,但地方领导单位的工资发放却要经过几级下拨,才能够最终发放,无法保证效率及保障性。因此,对于地方领导的单位而言,通常会受到地方财力的约束。对于财力匮乏的地方单位,常常会有降低标准和推迟执行的现象。另外,数据显示,四项基本工资通常只占全部工资的70%左右,这就意味着地方单位需要自筹资金弥补剩余30%的缺口,因此对于财力匮乏的地方单位来说,这30%的缺口如果难以自筹的话,员工的津贴发放就要受到影响。
3.编制内外的失衡
一方面,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等经常出现编制方面的问题,有些人员是在编人员,有些员工却是编外人员,但对于如何确定编制的问题国家缺乏明确的规定,无据可循。同时,由于编制不同,员工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等方面都会有差异,编内人员才得到财政统发工资的认可,而编外人员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编内与编外人员在待遇层次上千差万别。另一方面,由于改革的推行,某些地方的行政单位或事业单位转型或者被撤销,但原来的职工档案却没有得到及时变更处理,导致虽然名义上的编制规模在不断缩小,但是实际领取编内职工工资和补贴的人员却没有减少,这都导致了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尖锐矛盾。
二、完善财政统发工资工作的对策
1.强化领导,统一认识,确保财政统发工资制度的实行
财政统发工资制度是近年来的全新形式,是财政改革的重点。要顺利执行财政统发工资制度,必须要先改变思想观念。需要对财政负担人员进行全面的教育,同时从制度上严格规定好财政统发工资的对象范围、执行办法、核算程序及方法、监督检查办法等。再将统发工资的员工储蓄卡账号与银行绑定,以便执行。另外,还需要不定期抽查统发工资职工的名单与实际在岗人员是否相符合,必要时候可采用第三方检查的方式。
2.加强监管,严惩吃空饷行为
应加强对财政统发工资制度的监督工作,对于吃空饷行为严惩不贷。建立健全人员编制制度、财政统发工资制度等,督促相关管理人员加强自身的监管职能。同时,国家检查监督机构,如财政国库科、纪检、监察科等相关监督单位也应该配合检查企业的财政统发工资制度的执行情况,对预算单位进行全面普查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突发性的抽查,对发现在财政统发工资制度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单位,应严肃处理,对违法违纪的个人应严惩,以保证财政统发工资制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除了通过加强自身制度管理与外部检查监督工作以外,还应该与财政统发工资的银行体系建立共同监管的网络体系,形成更加完整的管理网。
要想加强财政统发工资制度的监管工作,还应该定期举行人事、财政管理等部门的联席会议。以季度为单位,涉及财政统发工资各环节的单位或部门都应该就财政统发工资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的数据情况举行汇报会议,同时制订出之后的工作重点,研究解决有代表性的问题,防止漏洞的出现。同时,还要不断推进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办法的执行。有关单位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法,对工资统发单位的人员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及时掌握情况。最后要建立相应的举报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严肃查处。
3.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统发工资不留缺口
要确保财政统发工资制度的执行实际上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加强预算管理,还必须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想顺利执行财政统发工资制度,必须把握适度、从紧的原则。在执行以前必须做好综合预算工作,在工作的进行中优化支出结构,同时管理好预算外资金的支出。一方面必须保证基本工资的合理发放,另一方面还需要保证财政统发工资制度能够长期顺利地执行下去。全面指定在编人员、离退休人员等的工资标准。压缩一切非生产性资金,保证统发工资正常运转。
4.加强支出管理及资金周转,建立网络信息平台,确保工资按期发放
在全面实行财政统发工资制度以后,除了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资金正常稳定的流转。财政资金的正常流转必须保证每个月相应人员都能领取到核算准确的工资,而各项工资明细中,首要确保准确发放的就是基本工资。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合理调度资金保工资。对于预算外资金,应通过全面的资金周转调度安排,尽量予以满足,因此必须要加强财政的收支管理。与工资的银行签订协议,在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时候,需要由银行垫付工资,随后再通过资金的流转补齐给银行。但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在当月工资发放以前,就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确保账户内有足额资金可以使用,再划拨到各个银行,由银行予以。
开发工资发放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工资的发放管理,同时还可以通过全国联网的形式加强对人员编制的监管。通过网络办事,一方面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全国联网监管、规范工资发放程序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工资统发制度的执行效率。
5.规范工资代扣管理制度
要规范工资代扣管理制度,首先必须清楚明确地规定代扣款项、科目,形成明确的管理范围。财政统发工资制度中,除了《财政统发工资暂行办法》中规定的个人所得税、五险一金等必须在工资发放的同时要代扣款项,还应明确规定出其他个人缴纳的款项的申报审批制度。要加强代扣管理制度,财政部门必须对代扣款进行从严监管,对于未经过财政部门核发批准的代扣款,绝对不允许在工资中划转。国家社保监管执行机构、财政税务机关、住房公积金管理处、工资银行及预算单位之间必须保证工作的协调顺利进行与相互监管监督,保证代扣款项能够及时准确、足额足量发放与代扣。例如,工资中个人需要加的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代扣款项必须要划转到财政部门指定的账户中,严禁划转到个人账户或其他单位账户中,保证个人利益的同时要保证国家利益,严格强化统发工资代扣款项的管理。
6.提高财政工资的工作与服务质量,确保工资准确发放并保证改革制度的推行
要想确保财政统发工资制度能够顺利稳定地运行下去,保证相关单位员工能够及时准确的领取到工资及补贴款,同时保证代扣代缴款项顺利划归到相关管理部门及国家税务单位,一方面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好的制度执行,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工作和服务质量,让所有人对财政统发工资制度的推行感到满意。在制度执行初期甚至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提出质疑或者咨询的群众一定会很多,因此必须保证工资统发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无误、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来访人员,解答他们的问题,同时公开透明化地执行财政统发制度。
要将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中的活工资通过财政预算整体划拨到事业单位,把这部分的分配权交给事业单位,通过将活工资分配权还给单位来搞活事业单位的分配权、用人权,搞活事业单位,促进事业发展。要把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人员奖励工资的分配权交给单位,充分发挥奖励工资的奖罚作用。
7.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交流学习
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定期检查银行的服务质量与环境情况,提高所有相关人员的业务素养,强化责任心及制度性,提高工作服务质量的同时保证服务态度。除相关单位及监管部门以外,银行更应该严格执行代扣制度,确保并不定期检查代扣款项确实划转到国家制定账户中,而非个人或其他公司账户。银行必须对工作表进行打印存档,保证工资代扣制度有据可循,避免财政统发工资中不良现象的发生。
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交流学习,特别是要对工资统发中反映出的有关问题进行课题筛选,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以推动统发工资健康发展。目前要重点加强对统发工作的指导,开展经验交流,改变工资统发封闭运行的现状。
三、结束语
财政工资统一发放机制实行后,要进一步深化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模式,加强人员编制、工资资金管理,减少工资流转环节,提高工资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过去的不足,为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开了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强化编制、人事、财政相互制约机制。
统发工资机构既服务于财政内部,与各编制、工资政策管理部门合作,又联系着预算单位,业务涉及工资发放个人的直接利益,统发工资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涉及面广,发生问题影响直接并恶劣,是有关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因此,统发工资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际当中,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统发工资管理工作,完善财政统发工资工作,努力确保“四加强、四确保”措施的有效执行,以更高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敏.加强规划、考核、报酬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D].西南财经大学,2010.
我曾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不能选择出生的时代,但可以用生命的灿烂为时代增光添彩;我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用加倍的奉献拓展生命的宽度。此刻,我###怀着这份对人生价值感悟的执着与信念,带着对财政事业的梦想与追求,走上了县委、县政府为我们提供的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竞争平台,接受大家的评判和组织的挑选。在此,我愿敞开心扉,对大家说说我要竞争这个职位的理由,能挑起这付重担的原因以及干好这份工作的思路。
一、凭借认知,我要竞争这个职位
我走上这个平台,参与竞争的理由有三:
一是为财政工作在国计民生中的特殊作用而竞争。财政是国家的命脉,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治国安邦的后盾。从中非合作论坛的盛况中,从西方七国财长峰会把中国作为贵宾的隆重邀请中,从中国拥有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喜人数字中,不难看出,财政的强大,就是国家的强大。财力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财力决定了中国崭新的形象。文章版权归范文搜网作者所有!财运兴则国运兴,国运兴则民族强。天下国家本同一理。大至一国,小至一县,财兴才能强县,财多才能富民。财政作为全县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弥补市场缺陷、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责任;承担着宏观调控、平衡社会供求关系的责任;承担着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服务的责任。财政关系全县发展稳定大局,财政关系28万父老乡亲的幸福安康。财政工作责任重于山,使命大于天!财政事业的崇高与神圣,使我志愿为它的振兴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财政的热切渴望而竞争。聚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位百姓身上,是财政首当其冲的职能。近几年来,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财政收入显著增长,财政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越来越多。但由于财力有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还相对不足。从老百姓对改变农村面貌的向往中,从干部职工对提高工资补贴的期盼中,从各单位要求增加办公经费的呼声中,我们听到了什么?听到了他们对公共财政的热切渴望!为了那渴望的眼神充满希望,为了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财政工作的责任与使命,使我情愿为它的壮大殚精竭虑,忘我奉献。
三是为我多年来对财政事业的执着追求而竞争。向往财政,是我学生时代的梦想。幸运之神成就了我的梦想,使我如愿以偿地跨入了财会学校、迈进了财政大门。25个春去冬来,九千多个日日夜夜,在平凡而紧张的财政工作岗位上,尽管有时不免平淡、繁琐、劳顿、失落,但更多的是充实、兴奋、快乐、满足。我为财政收入的不断攀升而骄傲,为争取回的每一笔资金而自豪,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而欢呼,为古#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雀跃!那宽阔的马路、丰收的田野、优美的校园、拔地而起的厂房,处处浸透着财政人的心血与汗水,也寄托着我的心结与情怀。25年来,我在财政找到了人生的坐标,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战场。我与几任领导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在配角位置上演绎了成功!我也与几茬财政人朝夕相处,同舟共济,在分管工作的主角位置上演绎了成功!那么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在财政工作的更高位置上演绎成功!以往岁月,我把美好青春献给了#县财政,未来征程,我愿用生命谱写#县财政新的华章。对财政工作的情感和眷恋,使我甘愿为它的发展鞠躬尽瘁、无怨无悔。
这就是我要竞争这个职位的理由。
一、凭借认知,我要竞争这个职位
我走上这个平台,参与竞争的理由有三:
一是为财政工作在国计民生中的特殊作用而竞争。财政是国家的命脉,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治国安邦的后盾。从中非合作论坛的盛况中,从西方七国财长峰会把中国作为贵宾的隆重邀请中,从中国拥有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喜人数字中,不难看出,财政的强大,就是国家的强大。财力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财力决定了中国崭新的形象。财运兴则国运兴,国运兴则民族强。天下国家本同一理。大至一国,小至一县,财兴才能强县,财多才能富民。财政作为全县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弥补市场缺陷、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责任;承担着宏观调控、平衡社会供求关系的责任;承担着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服务的责任。财政关系全县发展稳定大局,财政关系28万父老乡亲的幸福安康。财政工作责任重于山,使命大于天!财政事业的崇高与神圣,使我志愿为它的振兴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财政的热切渴望而竞争。聚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位百姓身上,是财政首当其冲的职能。近几年来,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财政收入显著增长,财政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越来越多。但由于财力有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还相对不足。从老百姓对改变农村面貌的向往中,从干部职工对提高工资补贴的期盼中,从各单位要求增加办公经费的呼声中,我们听到了什么?听到了他们对公共财政的热切渴望!为了那渴望的眼神充满希望,为了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财政工作的责任与使命,使我情愿为它的壮大殚精竭虑,忘我奉献。
三是为我多年来对财政事业的执着追求而竞争。向往财政,是我学生时代的梦想。幸运之神成就了我的梦想,使我如愿以偿地跨入了财会学校、迈进了财政大门。25个春去冬来,九千多个日日夜夜,在平凡而紧张的财政工作岗位上,尽管有时不免平淡、繁琐、劳顿、失落,但更多的是充实、兴奋、快乐、满足。我为财政收入的不断攀升而骄傲,为争取回的每一笔资金而自豪,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而欢呼,为古#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雀跃!那宽阔的马路、丰收的田野、优美的校园、拔地而起的厂房,处处浸透着财政人的心血与汗水,也寄托着我的心结与情怀。25年来,我在财政找到了人生的坐标,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战场。我与几任领导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在配角位置上演绎了成功!我也与几茬财政人朝夕相处,同舟共济,在分管工作的主角位置上演绎了成功!那么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在财政工作的更高位置上演绎成功!以往岁月,我把美好青春献给了#县财政,未来征程,我愿用生命谱写#县财政新的华章。对财政工作的情感和眷恋,使我甘愿为它的发展鞠躬尽瘁、无怨无悔。
这就是我要竞争这个职位的理由。
二、仰仗阅历,我能挑起这付重担
总预算会计是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有效地负责日常的会计事务,而且能够对下级预算提供指导。做好总预算会计工作,首先必须严格地做好日常会计工作,这包括对上、下级财政来款进行核算、核对收纳等。新时期做好地方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成为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加强管理,发挥总预算会计的职能作用
1.规范银行账户管理。
要想真正规范银行账户管理,需要建立起严格的审批制度,规范单位账户管理。一般县级做法是:一是在镇单位一般只能开设一个基本的存款账户,用来办理本单位预算资金及往来资金的转账核算和收付业务。根据本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现实中所进行专项、特殊管理的资金,则需要报财政局审批后能开设新的存款账户。二是县级预算单位只根据财政部门的规定,在指定的几个银行开设一个基本的存款账户,用来办理集中支付业务清算业务。县财政局要对各科室、各单位银行账户进行全面有效的清理。经过清理之后,保留一些必要的银行账户以供使用。到目前为止,各科室包括一些社保专户及其他的一些银行账需要归国库管理。
2.完善对账制度。
地方财政涉及到的预算和账单比较杂乱,因此对于各种的账目都应该坚持定期结算,做好银行的对账工作。为了减少错款的情况的发生,需要按月与银行账务进行核对。内部账务一般包括了总预算会计各个岗位之间的对账及总预算与各科室之间的对账。而外部对账则是对财政与预算单位、上下级财政部门等进行账务核对。完善对账制度,有助于更好地对内外账务进行了解和把握,从而有利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3.健全资金拨付程序。
县级财政拨款一般情况下都遵循预算拨款报送制度,每月各预算单位都会向国库提送下一月用款计划。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核批,而且需要认真核对。财政拨付需要建立严格、完整的程序。一是对于那些公用经费及预算单位的正常经费,国库科要根据年初预算的要求,逐月按计划对预算单位上报的用款计划进行审批,这一过程遵循的是均衡的原则。二是除了单位的公用经费及政府预算项目支出外,还有其他的财政安排。这需要预算单位向分管科室报送审批,经领导审批后才可到国库进行有关的拨付。三是对于某些的专项资金,需进一步加强内部的审查和核算,根据国库的使用规定,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度,为财政规范化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审查,提高决算分析水平
1.强化决算审查。
县级财政部门一般实行的是决算审议分开的制度,在每年进行决算时,总预算会计人员将决算报表报至分管科室,由分管科室初审之后,再由国科进行终审。应制定法规和制度,并根据地方实际的发展状况建立奖惩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做好审查工作。
2.加强决算分析。
财政分析是对年度财政预算的一个总结,是对一年来全县的国民经济财政收据支出的反映。因此,只有对决算数据进行深入的整理,才能有效地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因此,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仅要求县乡单位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数字编报的工作,还需要对预算进行分析,充分地对数据的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提高财政收支平衡,使报告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3.提高决算培训。
新时期,随着国家对财政不断地改革,财政总决算中报表的格式、统计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有效地提高决算的质量,需要在决算会议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可以将往年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讲解,并且对往年的财政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落实往年决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当年的财政决算时,要尊重决策,有效地提高决策的水平。
三、强化基础,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县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在内部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会计的日常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和约束。因此,必须建立岗位负责制,实行严格的会计复核制度。对总预算会计的岗位工作进行很好的划分,使人们明确岗位职责。在会计复核中,可以严格地对印鉴进行管理,比如大、小印鉴分别由两位会计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对资金进行审核,同时也能够减少越位情况。
2.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效率。
提高服务质量,关键在于如何为预算单位做好服务。因此,首先需要建立总预算会计信息报告制度。要在对财政资金进行统一核算基础上,提供每月的存款余额表,这样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于专项资金,需要实行双重的监督。其次,预算单位应该加强业务培训,要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养。可以举办培训班或者是对预算问题进行热情的简答。最后,为了有效地提高财政效率,可以实行电算化管理。目前,地方财政已经绝大部分地实现了电子化操作,能够对记账、复核实行一体化操作。在保证拥有凭证后,可以由科长进行最后的审核和把关,联网沟通可以方便单位,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3.严格保证标准,提升工作质量。
总预算会计工作必须严格建立标准,不断地提升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在任务量非常大的情况下,努力采用高的标准、严格的要求来约束会计人员,尽可能地将工作细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进行核对中,要认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且要认真做好相关的登记工作,保证账务登记的质量。对于凭证管理,需要认真对凭证进行分类,并且做好保管工作。在一些凭证中,要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日后的资料查询,同时也可以促进审计检查,赢得审计部门的肯定。
四、结语
新时期下,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涉及面比较广泛,在业务量方面也相对较大。因此,需要党和政府加强地方财政制度建设,会计人员熟悉各种财务法规,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水平。同时,要针对预算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认真地对问题加以解决,以此来提高人员处理业务的能力,使财政会计预算能力向着一个新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玲.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罗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一、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人。在办公室工作不到一年,却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在思想素质上的欠缺。作为领导决策的参谋者、政令执行的操作者和机关行政运行的维护者,理应具备对于政策的前瞻性、上级精神的预见性和舆论导向的敏感性。为此,我以一个非党员的身份,积极投入到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撰写了数千字的“心得”、近万字的“笔记”,并参加了“保先教育”的演讲比赛活动;多次列席参加机关内外各种会议,留下了万余字的“会议记录”,了解当前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同事们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同时,从课题调研入手,在工业兴区策略、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区域经济调控政策、省直管县模式探讨和乡镇体制配套改革等问题上,学会以先行者的眼光,站在改革的前沿,努力为财政工作和经济发展探索和谐、稳健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在工作上忠于职守,做一个无愧于使命的人。与单纯而规律的业务科室不同,到办公室接受的第一个中心工作就是“行风评议”。在领导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参与起草了“致孝南人民的公开信”、五个以上阶段性《实施方案》和“情况汇报”以及总结报告;完成了电视宣传片“为了和谐”的剧本的写作;完成十篇以上的行评宣传信息报道;参加了两次以上的文艺演出;并以剪纸作品参展市局举办的“财政文化周”活动。在财政调研和信息宣传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奖励制度”,并以极大的热情在各类媒体发表财政性论文及新闻稿件数十篇。在财政性刊物征订发行工作方面,我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孝南的任务。另外,还督促和协助有关业务科室及乡镇财政所搞好信息宣传和财政调研工作,及时上报工作动态。
行政成本不仅是现代政府管理理论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来,行政成本都是一个综合性和复杂性很高的问题,是我国政府和广大人民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对行政成本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实行政府机构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界定
1.1 基层政府。从实践角度出发,基层政府指的是由县市区及乡镇党委、政协、政府、人大、武装等五部分组成的行政体系[1]。
1.2 基层行政成本。在本文的开始就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行政成本,而基层行政成本就是指基层行政体系及人员在工作和管理中所产生的行政成本。基层政府行政成本主要是由于向管辖区供应公共物品而产生的,也包括政府活动所消耗的资源和费用,以及政府行为造成的机会成本等。
二、基层政府行政成本的影响因素
基层政府行政成本的高低,其影响因素众多,总结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基层政府在行政成本控制过程中无法控制的那些因素,如政策因素、辖区公众素质、市场环境、自然环境等。因为外部因素是无法掌控的,所以本文将着重对影响基层政府行政成本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
2.1 基层政府职能。一个组织机构的管理模式、组织形式、组织结构和规模等都会对其工作运行成本产生影响,基层政府也是如此。基层政府的职能就决定了这些元素对行政成本的影响。政府职能指的是在社会和国家管理中政府所起到的功能和承担的职责,这些功能和职责都是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包括社会职能、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等[2]。
2.2 组织管理体制对行政成本的影响。只有通过政府机构才能让基层政府的职能得以发挥。政府组织是一个统一的组织体系,包括的机构有:监督反馈机构、情报信息机构、咨询参谋机构、职能机构和领导机构等。基层政府机构设置的多少以及机构间工作的协调性都会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和行政成本[3]。
2.3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基层政府机构的职能和工作都是由政府行政工作人员来完成的。所以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知识水平、办事效率和政治素养等都会对基层政府职能的实现和基层行政成本有直接影响。因此,政府在扩大公务员队伍和培养公务员时一定要注重人员的素质,这样才能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并且节约基层行政成本。
三、解决措施
在对基层政府行政成本的节约上,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角度来进行问题解决[4]。本文将从中观角度,针对基层政府行政机构的制度、职能和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出三项解决方案。
3.1 转变政府职能
3.1.1 行政机构改革。现代社会中基层政府的责任和职能的执行是维护基层稳定重要保障,基层政府只有具有充足的权威才能在职能履行中发挥其维护稳定秩序作用。硕士论文各个部门需要统一协作,而不能各行其是,这样才能保证基层政府的权威性和工作的高效性。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既要考虑满足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职能的需求,又要使部门的成本降到最低。简化机构设置,培养能干、精干的行政工作人员,这样才能既降低行政支出成本,又避免降低办事效率。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基层政府行政机构进行重组,二是对基层政府行政机构进行优化。
3.1.2 建立以制度为核心的政府。政府依法行使职能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中心原则。在政府机构变革中,应从权力行政向制度行政方向转变,以制度来实现对公众行为的引导,而非从前的使用行政权力强行干预公众行为。在政府的制度建设中,要通过健全制度、法律、法规等来实现政府机构责任的划分和职能的革新编制。通过对基层政府行政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制约政府滥用行政职权的现象,大大限制了在行政上的自由决定权。并且,制度的建立也要在岗位间进行,合理的制度能够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避免行政权力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的现象发生,使得行政行为的随意性降低,同时使得行政成本最小化[5]。
3.1.3 建立服务型政府。现代化的政府应该是服务型的政府,能够为公众提供高效、公正、优质的行政服务。
3.1.4 公开行政。我国现阶段在行政上已经实行了公示制度,但是如何能够扩大行政公开范围、增强行政透明度,仍然是行政公开工作在行政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行政公开指的是基层行政部门对各项有效信息的充分公开,既包括收支计划的详细内容,也包括在服务方面的收支明细报表。通过行政公开机制,可以形成一个高效的监督体系,有益于行政成本的降低。与此同时,在公共财政方面,要大力推行财政决定权的民主化,不能让少数几个人完全掌握财政支出权力。加大财政信息和政府政策信息的公开,这样不仅有助于基层政府行政资源的管理,更能增强公众对基层政府的信任[6]。
3.2 绩效评估,竞争上岗。在行政部门职位竞聘方面,要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官本位”和“铁饭碗”思想,在竞争机制基础上实行领导职位的竞聘。在竞聘过程中既要考量候选人的群众基础和工作能力,又要考量其领导和下属对他的信任程度[7]。在竞聘制度中应引入政绩考核制度。企业的绩效是通过消费者反馈信息、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品质等来进行考核的。而对于基层政府的行政而言,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考核:横向和纵向。从行政人员的群众工作、工作效率、工作效果、工作能力以及上下级和群众对其的工作能力和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
3.3 削减行政层级。政府机构的扁平化是有助于企业管理的,这种公共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可适当扩大市的管辖范围,提升城市功能,进而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推行“中、省、县”三级政府模式,实行县管县(市、区)财政体制,地级市视作县级管理,并实行分税制度原则,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税务改革机制,以减轻基层政府行政负担。
四、总结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法制化发展,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也逐步发展起来。行政成本的控制不仅需要制度和机构的改革,还需要将资本控制引入到行政管理中来,以实现以最低成本来完成高效率的行政管理服务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机关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和会计岗位,以会计核算中心为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工作,是会计委派制改革中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一种形式。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分配、单位包干、分散核算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其适应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础。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1、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单位统一在“中心”开设账户,其原开设的银行账户全部取消,解决了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问题。它既代管单位资金又代管单位账务,可以保证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时入库或缴专户,使“收支两条线”落实到位。
2、加强了支出管理。免费论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单位资金使用权与管理权分离,在支出管理上更加严格,“中心”按照财务制度进行审核后,该支出的按规定报账,不该开支的予以杜绝。清理了一些不合理的开支项目,堵塞了支出漏洞,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中心”工作人员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独立行使监督职能,客观真实记录反映财务收支情况。会计电算化的实现避免了手工操作产生的人为误差,为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类财务报告和有关会计信息由“中心”统一报送,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便于领导及有关部门及时掌握情况。
4、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了财务管理。“中心”成立前,有些单位忽视会计基础工作,导致管理混乱。会计科目随意设计,相同部门会计科目不一致,各搞各的,上报的数据口径不一致,对领导决策不利。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部门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报表,统一会计核算内容与方法,。使各项数据更具有可比性。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机关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和会计岗位,以会计核算中心为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工作,是会计委派制改革中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一种形式。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分配、单位包干、分散核算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其适应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础。
二、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取得的成效
1.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与原单位脱离人事、组织、工资关系,消除了与被管单位的依附思想,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保障了会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增强了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财政预算资金从拨出到使用的全过程置于财政监督之中。
2.精简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各单位设报账会计,负责单位的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和报账工作,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管理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既精简了人员,又解决了机构臃肿,核算效率也因电算化的实施而大大提高,工作水平大大改进。
3.强化了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取消了各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使分散在单位的资金全部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的统一账户上,达到科学安排、监督使用的目的,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4.从源头加强控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财务收支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单位及其领导使用国家资金的随意性,会计的核算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一些超标准不合理的支出明显减少,不合理的财务支出行为在萌芽状态就得到了治理。
5.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为“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会计核算中心为其他财政改革提供了平台。纳入核算中心的单位,核算中心在银行开立统一账户,财政全程监督,有效制止了乱收费行为。实行收缴分离,各项资金合理分流,杜绝了收入不入库的现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深化了政府采购制度,扩大了采购范围,从资金结算上有效地杜绝了未经批准自行采购、不合理的开支和违法违纪的行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财政工作,不利于调动报账员的积极性。成立“中心”后,取消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各单位根据业务量大小和工作需要,确定1至2名报账员。单位的会计岗位被取消,但报账员仍然承担着单位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部门预算编制、决算编制等工作,其工作积极性不能充会发挥。有的报账员不具有会计资格,不懂得会计制度和基本的财务知识,更谈不上编制预、决算,影响了财政工作的质量。
2、会计监督的力度难以充分发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目的是使单位的收入与支出、资金来源与资金流向、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等财务活动都处于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中心”实行大厅作业,柜组办公,只能忙于报账、记账的具体业务,对单位各项支出,仅仅审核单位报来的单据是否合法,只要单据合法有效,不管单据上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都予以报销。只能承担会计账务处理,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特别是失去实地监督和日常监管缺乏对单位经济活动直接、及时、有效的监督。
3、加大了财政部门承担的风险。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位的核算权和会计资料占有权,改变了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会计档案集中到“中心”存放,加上“中心”成立时,各单位财务章统一收到“中心”管理,给单位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给财政带来大量的风险;“中心”管理单位多,资金数额大,财务手续繁多,加之运行机制难以尽善尽美,一名会计人员承担十几到三十几个单位的账务处理工作,不可能象原来的单位会计那样了解各单位具体情况,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管理漏洞,如果万一出现如会计账务处理差错、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等问题,难以准确界定单位和财政部门的责任,财政部门在会计集中核算中变相地承担了单位在预算执行中的职责和违规风险。免费论文。
4、增加了财政压力。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会计凭证、会计资料全部集中到“中心”存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足够大的库房,加上中心设备购置费和正常运转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加大了地方财政压力。
5、报账员、“中心”会计员的身份、职责难以界定。委托记账是会计集中核算的理论基础,成立会计核算中心时,取消了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岗位,报账员已失去会计身份,但实际工作中还要承担会计在单位经济活动中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预决算编制等工作,而中心会计员虽然是会计身份,但不能完全承担《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因此会计员与报账员实际从事的工作和他们的身份均不相称,职责难以准确划分。
6、会计报表不完整,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目前“中心”报出的会计报表只有基本数字,没有补充资料和补充报表,更缺少报表分析。“中心”统一使用一套会计软件和报表软件,会计报表不能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和单位的内部管理需要,有的报账员还要记一套账,做会计报表以满足实际需要,这样造成了重复劳动,浪费了人力物力。
四、改进措施
1、健全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政府要抓紧制定与新《会计法》配套一致的具体操作办法,对政府监督、财政监督的权限、范围等要作出明确的规定。
2、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中心”要按照会计制度、现行财经法规,制订报账审批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各个岗位责权分明,各项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3、增强服务意识,树立“窗口”良好形象。“中心”工作人员与各单位打交道时,要尽可能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妥善解决各单位的问题,做到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既提供优质服务又坚持规范管理,树立财政“窗口”的良好形象。
4、加强队伍建设。免费论文。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组织他们学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不断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提高服务水平,使其严格按制度办事,让制度变成习惯,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为政府理好财。
参考文献:
[1] 桑青宇、赵学海.加快体制改革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石河子财会,2005(3).
[2]郭桂花、史天春.关于会计集中核算制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四川会计,2003(5).
[3]翟志华、李长艳.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责任会计的研究.预算管理与会计,2002(8).
一、我国财政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的背景
我国政府和其他事业单位、企业的权责发生制的实行是在整个世界的发展浪潮中展开的,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领域中掀起的权责发生制实行的浪潮,许多国家将收付实现制逐步向权责发生制转变,其中这种改革较为典型的国家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的权责发生制的实行大有成效,而之后权责发生制在OECD乃至全世界的迅速发展和蔓延,也有力证明了权责发生制在政府和其他单位财政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从国内背景来看,我国各行业和各领域的财政核算中,目前多以实行收付实现制为主而在此基础上展开财政决算等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存的财务会计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我们需要认清其优劣势,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和财务会计系统的发展要求进行合理的财会系统设计。
二、我国财政决算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可行性分析
(一)权责发生制的优势
1.权责发生制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与全面性
在政府财政决算中实行权责发生制,财政相关的会计信息和收支情况能够全面、透明地呈现出来。同时,在财政决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业务的规律能够灵活运用于决算工作中,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财务决算工作,增强财务决算报表对于经济工作的指导性。
2.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现状
权责发生制的实行,在全面真实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方面有着鲜明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它能够避免隐性资产得不到反映的现象,将任何有关财务信息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中,有效避免了财务决算中许多不道德乃至不法行为的发生,大大促进了单位和政府财政经济的科学循环和持续发展。
(二)收付实现制的缺陷
1.易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实和不全面
收付实现制的实行有着自身的优越性,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以及不完整。例如,年终“结余”就是收付实现制下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一种反映,它表面是结余,实则是已有用途且暂时不能再支付的款项。而在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方面,收付实现制也会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政府在社会保险支出缺口、地方政府欠发工资情况等信息的反映没有反映或反映不全面,而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政府在解决问题和履行职能方面的困难。
2.不符合国际经济趋势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特别是OECD的大多数成员国在政府财政运行中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和实行了权责发生制,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通用的会计核算系统。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成员之一,我们国家只有紧跟世界潮流,才能够发展自己。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各事业单位、各中小企业,作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才能够得到自身的发展,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乃至世界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财务成果易被管理当局操纵
收付实现制对于各项支出或其他款项的确认多以款项的实际收付时间为标准,而缺乏对收支配比性的全面考虑,这就为管理当局通过修改收付时间来达到自己的财务需求,从而造成财务信息的不准确。
三、财政决算实行权责发生制的途径
(一)权责发生制财务报表的编制
1.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在财政决算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主要构成部分有: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在收付实现制为主的财政决算中,预算执行表起到了记录和反映现金流量信息的作用,所以,现金流量表暂时不需要进行编制。
2.财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财务报表的补充,能够使报告使用人员从各个层面更加详细地获取财务报表中的信息并更好地理解它。报表附注中包含着一些报表中未详细说明或未列出的事项和信息,例如报表项目明确信息、会计政策和方法等。
3.财政经济状况分析
在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附注的基础上对政府或事业单位的财政经济状况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我们进行财政信息记录的目的。在进行财政经济状况分析时,也需要结合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相关的政策等进行分析。
(二)在意识层面加强权责发生制的地位
要加快权责发生制在政府财政中的发展,就要首先从意识层面加强权责发生制的地位,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人员和政府上层管理层中树立在财政工作中实行权责发生制的观念。而要普及权责发生制应用的观念,首先要从管理层开始进行,在管理层的引导下,通过采取某些措施来进行相关知识和理念的普及,讲座、印发宣传手册、派遣员工外出学习等都是有效地方式。
(三)加强权责发生制实行的制度保障
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是加强权责发生制的又一层保障,它从制度上规范和引导着权责发生制在具体的政府财政工作中的运行,同时也从制度层面保证了权责发生制的运用。
(四)提升财政工作人员的素质
首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到位,特别是在全责发生制的运行方面。领导层可以通过举行外出学习活动、引进先进人才、进行技能培训等方法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从主观上促进我国财政核算水平的提高。其次,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也需要提高。包括责任感、道德素养、法律意识等多个方面,这些个人素养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与专业技能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结语
权责发生制的实行是我国财政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管理进步的重要制度措施。上文中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权责发生制的优势,它对于财政决算和其他活动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不可避免地,我们国家在权责发生制引入初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也要积极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创新发展,促进我国财政核算的全面化、真实化和科学化,高效透明地实现政府、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的财政运行,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唐振达.对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
[2]高东秀.论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