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与患者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2: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医生与患者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医生与患者论文

篇(1)

随着医疗服务改革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服务理念的确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负荷与压力的研究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医生与护士是医院主要的人力资源,了解医生与护士对自身工作负荷、压力、人力配置的自我认识以及工作满意度,对了解影响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合理配置医疗护理人力、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调查了综合医院医生与护士工作负荷、人力配置、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认知意向,以探讨影响其工作负荷、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认知差异的因素,提出对策,为有关部门及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3学处理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录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医生与护士的工作负荷、人力配置、工作压力及满意度认知差异比较采用卡方;工作负荷、压力、工作满意度与收入满意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dO.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4工作负荷、工作压力及满意度的相关分析工作负荷、压力、工作满意度与收入满意度相关分析的结果见表2。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即工作负荷越大,工作压力越大(P<0.O1)。工作负荷与收入、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即工作负荷越大,收入满意度、工作满意度越低。另外,工作压力与收入、工作满意度也呈负相关(PdO.O1)。

3讨论及对策

3.2对策

3.2.1重视人本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待遇医院领导要加强人文关怀,重视医护人员薪酬与绩效管理。设法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的同时,严格奖惩制度,绩效工资与医护人员实际贡献挂钩,使收入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此外,注意改善其工作条件,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及时听取与采纳一线医生、护士的合理化建议。

3. 2. 2建立工作负荷、工作压力、满意度调查与管理机构定期了解医护人员工作情况,及时解决负荷重、工作压力大的问题。根据工作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各级各专业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与内容,以减轻他们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满意度。

篇(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过敏、感染因素及某些药物等有关。急性发作期时,由于细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伴不同程度的粘膜水肿,腺体分泌亢进,产生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伴可逆性气流受限,可经治疗缓解。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13例,现将其急性发作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53~79岁;急性发作期均表现烦躁、全身大汗、严重弊闷、端坐呼吸、心率110~140次/分,经皮测血氧饱和度80~90%,可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疗程7~21天,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

2、护理

2 .1心理护理

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期,病情重,情绪紧张护理论文,担心治疗效果,惧怕操作检查。在进行治疗时,应关心体贴病人,通过亲切的交谈,真诚的态度,消除患者的恐惧与不适应。动作轻柔,操作熟练,赢的病人的信任和安全感。训练病人逐渐学会放松技巧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保持稳定的情绪,利用自我调节的方法可以起到药物难以调节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心理问题,有利于提高哮喘的治疗成功率。

2.2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减低不愉快的程度论文格式。将患者安置在安静、通风好的病室,病室内不宜放置花草;哮喘发作时,患者全身大汗,常采取强迫坐位,应给予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清洁衣裤、被褥;不能平卧者,给予适合的支撑物,如移动餐桌、升降架等,指导患者两臂前撑,两肩耸起,以助用力呼吸,发作过后可采用侧卧位休息。至少2小时更换一次,避免骶尾部受压时间过长,导致压疮。

2.3病情观察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症状、体征的变化,询问其呼吸困难的程度,观察辅助呼吸肌的活动情况,有无冷汗、发绀、咳嗽、咳痰,胸部有无哮鸣音,测量和记录体温、脉搏和呼吸及哮喘发作的持续时间。配合医生监测肺功能指标,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以便准确判断疗效。如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突然增多,呈黄色伴发热,可能为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如病人突然出现一侧胸痛伴严重呼吸困难,应考虑气胸的可能;当PaO2<8kPa、PaCO2>6.67kPa时,说明病人已经进入呼吸衰竭状态。 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护理论文,并做相应的护理;哮喘发作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有窒息等危险,可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因此,床旁备好气管插管的设备和物件及各种抢救物品,配合医师抢救。

2.4.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药物以缓解气道炎症和水肿。氨茶碱是有效解痉、止喘药物,静脉推注时,若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可导致恶心、呕吐,甚至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导致死亡。故在使用时,应在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但副作用较大,须注意观察。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告知病人用口吸气,用鼻呼气。在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后,应注意帮助病人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时可吸痰,及时漱口。

2.5氧疗护理

病人哮喘急性发作期、PaO2<6.67kPa、发绀,给予鼻吸氧或面罩吸氧,一般鼻塞吸氧时氧流量2~4升/分,面罩吸氧时氧流量4~6升/分,吸氧期间15~30分钟巡视一次,保证氧疗安全,有效。使PaO2保持在9.3kPa以上即可。当PaO2>6.67kPa时,应改为持续低流量(1-2L/min)吸氧。因高流量吸氧会使氧分压继续上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消失,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诱发肺性脑病。吸入的氧气需加温湿化,以减少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2.6饮食护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间也营养消耗大,体内的水分、蛋白质等大量消耗流失,应及时给予补充,增强机体抵抗力论文格式。因此,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000~3000ML,并根据患者的饮食爱好护理论文,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同时,要向患者解释合理饮食对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尽自己的努力多进高营养食物。不能由口进食者,必要时可静脉补充营养。

2.7排痰困难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会伴有咳嗽、咳痰。痰液阻塞气道,可增加气道阻力,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难。因此,促进痰液排除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鼓励病人主动咳嗽咳痰,帮助病人翻身,叩背。叩背时,手指并拢稍合拳,由两侧向中央,由下而上,必要时给予吸痰。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在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后,翻身叩背,引流排痰,必要时可吸痰,及时漱口。

3、小结

参考文献:[1]安静.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2006

篇(3)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70-02

引言:

普外科发展到今天,学科方面有一定的挑战,但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同样是挑战重重。外科医生不但要面对繁忙的临床工作,还要对患者的生命负起全部责任;面对不断更新的医疗器械、治疗方案要不断进行潜心研究才能够对其略知一二。加之我国现在医疗体制尚不健全,很多医生还面临着民事的纠纷,尤其是普外科医生。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新世纪摆在普外科医生面前的压力与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医生要剖析疾病的客观现象,也要剖析自己,只有这样,面对较大的压力与挑战时才能够从容不迫。

1普外科医生的特征

在普外科工作的医生,经常遇到的都是需要进行手术的病症,病情一般比较严重。需要医生尽快作出诊断和提出治疗方案:外科工作强度大.且有较大的风险、医生所承受的精神压力较大。扎在系那是生活中表现为性格开朗、直率、豪放;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观能力、判断能力较强;遇事果断、自信、干净利落、雷厉风行:善于及时总结经验。但是恰恰是这些性格特征使得医生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有事会导致不好的结果产生,如有时过分依赖自己的经验而容易轻率或武断地作出决断:重视手术、轻视理论现象较普遍:大多数外科医生思维定势较强.遇到特殊情况难以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对于已作出诊断的疾病.外科医生尤其是低年资的外科医生.缺乏应有的判断能力.不敢否定或过分依赖于原有诊断。

2普外科医生面临的主要挑战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步入不断发展的新兴阶段。当然普外科也不例外,与前几年相比,现在普外科遇到的病人、病情都已不在一样,更重要的是患者对于医生的要求更高。所以,作为普外科医生就一定要去学习很多新的技术,将有新的课题需要去研究、新的问题需要去解决。作为普外科医生,应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以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病人的需求。

2.1普外科的压力大于其他科室

如上所述,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医疗实践的高风险性。要求外科医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即要勇于为病人承担责任和风险,还要有很强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在精神压力上,普外科医生要比其他科室的医生更大些。另外由于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并不健全,存在外科医生收红包的情况,这对于普外科医生来说,是一种无言的伤害。人们时不时的就会戴着有色眼镜看这样的医生,这给普外科医生在心理上也带来一定的压力。最后是经济上的压力,随着普外科领域社会化、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该学科在医学环境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为使普外科在经营范围内有一席之地,医院与医院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自然地参与了激烈的医疗市场竟争。甚至有的私立医院为了吸引病人,高薪聘请知名医生坐诊,使得基层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大大浪费,导致医疗事业畸形发展。而基层公立医院福利待遇一般,有限的医疗资源,残酷的竞争,也给普外科医生在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2医学模式的改变同样是一种挑战

来自病人(家属)的意愿、社会价值要求与医学原则的矛盾等,使得外科医生在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根治性手术的规范化程度、疑难重病例的治疗勇气上,以及对出现的并发症和非理想后果的解决等,都提出了新的问题。甚至会令外科医生感到十分棘手和困惑。仅依此还不够,因为一个外科医生智慧与技能的发掘,以及处理问题的本领和艺术,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2.3多元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终身挑战

首先,对于普外科医生需要拥有终身的学习能力,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往往超过30年甚至更长,毕业后开始工作只是医学教育的开端,要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坚持终生学习,才能做一名好医生。在具备学习能力后还应该培养自己的接受能力、表达能力、感知力。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必须学会医患沟通的技巧。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对患者的问题有很好的感知力,只简单几问就能抓住要点。此外,要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医生要积极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用于临床实际.把握疾病产生过程的基本规律.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有的放矢。另外,必须要有体现全科医学的能力,掌握医学的多方面知识和技能,要重视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心理和经济环境,不仅要治疗患者眼前的疾病,还要考虑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回归社会的问题。

2.4达到医生的最高境界更是一种挑战

在职业道德上,恪守医德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唐代孙思邈就曾有名句写到“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另外,所谓“医者父母心”,作为医生以人性的关爱、宽容的理解、艺术的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并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与医护关系。在团队合作中,上级对下级应正确领导,下级应对上级充分信任,相互理解、完成多人的合作。

总之作为普外科医生要达到最高境界应遵循“学――终生地去学,多方面地去学。干――作风踏实.深入其中。思――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进――谦虚谨慎,不断进取。”的思想,这对于普外科医生甚至所有医生来说都是一生的挑战。

3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外科医生所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但是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无论面对多大的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普外科医生都应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参考文献

篇(4)

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牙体牙髓病发病率和就诊率很高。口腔科医师只有熟练掌握牙体牙髓病的基础理论和治疗方法,才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进而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打好基础。,如何帮助口腔医学生掌握牙体牙髓病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一直是教学改革所探索的课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改革思想已风行二十余年,它在认识论、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近年来,笔者尝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牙体牙髓病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合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学习兴趣的激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要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好奇心和求知欲。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口腔临床课程,学生上课前普遍有着深厚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对牙体牙髓病有初步认识,课前我们组织学生到牙体牙髓病科门诊见习,并安排他们与候诊患者交流,让学生对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症状有初步认识,激发他们学好知识、治愈疾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安排他们观摩医生的诊治过程,使学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初步印象,通过临床教员的讲解,培养他们的保存概念和爱伤观念。

通过这一举措,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加深。有些学生认真地记下患者的主诉症状,课后主动翻阅教材,查找病因和治疗方法并与教员讨论;有些学生跟踪患者的整个诊疗过程,转抄医生的病历和医嘱,带着疑问进入理论课学习。

3学习情境的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问互动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在真实或类似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注重非结构性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经验。

牙体牙髓疾病患病率高,有些学员自己就患过龋病或牙髓炎,在上课时,让这些学员讲述其口腔卫生习惯、疾病的症状和治疗过程,使大家对疾病的病因、疾病的病程以及治疗的愈后有了更亲切、更直观的认识。通过这种方法,学员在自己或他人的就诊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患病的机理、治疗的原则和治疗的步骤。

牙体牙髓病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仿真头颅模型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近似真实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更有利于学生进行交互式、个性化的学习。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把知识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合作学习过程的引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理论课程的教学往往容易陷入单一和枯燥,而临床病例又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将病例讨论和模拟诊疗等手段合理运用于理论教学过程,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充分讨论,努力构筑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桥梁。从临床病例中精心选取典型病例(涵盖牙体牙髓病学常见疾病),于理论课程全部讲授完后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自由分组,用2周的时间通过翻阅教材、查找资料和相互讨论,分析出疾病的诊断和诊断依据,并制定治疗计划。课堂讨论时,主要由学生分析病例,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模拟诊疗方法是由教员扮演患者,学员扮演医生,“医生”询问病史、进行口腔检查、提出必要的辅助检查。此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提供口腔检查情况和辅助检查结果。“医生”通过“会诊”,提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计划,并且书写病历,教师最后作点评¨5j。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学员之间的讨论以及教员的点拨,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员的主动参与意识和临床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篇(5)

[论文摘要]目的:调研老年人对口腔义齿修复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选择350例修复科门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问卷填写形式,对口腔义齿修复的5个内容进行调研。结果:对修复后注意事项的了解最好,对修复后不良反应、修复前治疗过程和常规修复治疗的就诊次数等方面了解较好,对修复材料及修复体结构了解较差,对修复后并发症方面了解最差。结论:对口腔义齿修复知识的宣传应重点放在口腔修复的基本概念、修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修复后注意事项等方面。

口腔义齿修复的患者群主要集中于老年人,因此,正确把握老年人对口腔义齿修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是配合口腔修复医生开展临床工作的关键。老年患者在接受口腔义齿修复治疗之前就了解相关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我院口腔修复科从2007年6月到2009年10月对350例老年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50例患者中男212例,女138例;年龄60~85岁,平均70岁。所有对象均为在本院口腔修复科接受治疗的初诊患者,神志清醒,能理解回答调查问卷的内容。

1.2问卷调查方式: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内容尽量不出现口腔修复专业术语。调查问卷由2个部分组成:①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情况。②对口腔修复基本概念、修复前治疗过程、修复治疗就诊次数、修复过程中常见问题、修复后出现的并发症、修复材料及修复后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解。

1.3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发出350份问卷,收回310份有效问卷。

2.1不同文化程度对调查内容的了解程度比较:见表1。

2.2 310例老年患者对口腔义齿修复知识的了解情况:详见表2。

310例老年患者对口腔义齿修复知识的了解情况依次为:患者对可摘义齿需经常清洗吗了解得最清楚达91.1%,对口腔义齿修复后不良反应的食物嵌塞了解为70.1%,对可摘局部义齿的概念的了解62.1%,对如有不适要到医院复诊的了解68.5%,对固定义齿的概念的了解56.4%,对急、慢性龈炎的了解56.4%。由此可见患者对口腔义齿修复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认识最为缺乏。

3讨论

篇(6)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患者均来自本科门诊,病例入选标准:长时间(至少1月以上)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一旦停药2~10天后原有疾病或皮损复发或加重,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红斑、丘疹、脱屑、肿胀等症状,并有脓疱、粉刺样疹、毛细血管扩张、毛孔增大及色素沉着,再次用药一些炎性皮疹往往立即消失或明显缓解。62例中男4例(6.45%),女58例(93.55%);年龄17~60岁;城市患者20例(32.26%),农村患者42例(67.74%)。

1.2 治疗经过 一般治疗:①所有病例均立即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针对患者的焦虑、烦躁情绪给予心理治疗,向患者讲明长期外用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以及突然停用激素药膏后病情会反跳,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便于疾病的治疗。②局部治疗以对症为主,选用面部冷敷、外用舒肤特、维E霜(本院自配)等治疗。③根据病情轻重及用药分为三组:A组20例(轻症者)仅给予口服抗组胺药+局部对症治疗;B组15例(皮损较重,过去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激素外用制剂且愿接受口服中药方剂)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美能)+中药+局部对症治疗,中药方剂:生地、元参、海浮石、枸杞各30g,夏枯草、黄芩、双花、公英、槐花各15g,水煎后早晚饮服,1剂/d,10~15天为1疗程,瘙痒重加白藓皮,肿胀加泽泻,毛细血管扩张加槐花,清泻肺胃、滋阴润燥;C组27例(皮损较重且使用激素外用制剂超过6月者)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美能(口服或静滴)+局部对症治疗,其中10例病情顽固者辅以口服免疫调节剂雷公藤多甙片1~1.5mg/(kg.d)、转移因子胶囊等治疗,5例焦虑情绪重者给予口服多虑平25mg,1次/d。以上各组综合治疗均为30天1疗程,治疗3个疗程判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为皮损完全消退,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为皮损消退>7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好转为30%≤皮损消退≤70%,自觉症状减轻;无效为皮损消退<30%,自觉症状未曾改善。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2 结果

2.1 通过对本组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女之比为1:14.5;平均年龄31.40岁;城乡之比为1:2.1。原发病或使用原因:脂溢性皮炎18例,单纯性糠疹10例,面部痤疮9例,扁平疣2例,酒渣鼻3例,面部过敏性疾病12例,作为护肤品使用8例。以往就医方式:自行用药18例(29.03%);私人诊所14例,社区卫生院12例,县级医院10例,市级医院8例;专科医生处就诊10例,非专科医生就诊34例。曾经使用的药物为:皮炎平、皮康王、皮康霜、肤轻松、哈西奈德乳膏等,所含成分主要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氯倍他索、曲安奈德、氯氟舒松等。用药时间1月~1年,用量10~100g,平均为50g,其中15例患者交替使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用药后出现症状时间最短6周,最长6个月,平均2个月。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烦燥、焦虑情绪,自觉颜面瘙痒、紧胀感、灼热疼痛感,遇热加重、遇冷减轻等症状,表现为面部皮肤潮红,反复发生红斑、丘疹、脱屑,同时伴随皮肤萎缩、变薄10例,毛细血管扩张16例,粉刺样疹、毛囊炎18例,色素沉着6例,多毛3例。

2.2 治疗结果 见表1。科技论文。结果共痊愈47例,显效9例,有效率为90.32%。

2.3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1 62例患者治疗结果 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好转无效

A组2020(100)000

B组1510(66.67)3(20.00)2(13.33)0

C组2717(62.96)6(22.22)4(14.81)0

篇(7)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在治疗并发症方面,我们认为与麻醉科、内科医生合作,详细制定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对有严重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病人,心内科医生在术中监护治疗,可明显提高手术安全性。本组无1例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无1例死亡。3 例严重肾功能不全长期血液透析的病人,经与肾内科医生共同制订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增加血透次数,肾功能保持稳定。

在选择假体方面,我们倾向于水泥型的双极头假体。1方面超高龄患者多伴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另1方面骨水泥型假体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双极股骨头置换的优点[4]是:a)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可早期活动,避免了骨折内固定长期卧床带来的1系列并发症;b)与单极头相比,双极头具有双动特征,可减少骨性髋臼磨损。范丰川等[5]报道,人工股骨头长期使用并不造成中心脱位,髋臼缘骨质增生与负重使用相关,中心脱位与头臼比例不当及应力集中相关,多无需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能迅速解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负重,促进老年人身体机能恢复,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超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最适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关键词]医学生 医学院 医患关系 认知教育

当今的医学生,既有渴望成为“白衣天使”的喜悦,也难以回避频发的医患冲突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挑战,从而对医患关系产生一定的畏难、防御和恐惧心理,不同程度地影响地他们的大学学习、生活和择业,因此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内涵及现状

1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内涵。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医患关系是在医学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以医疗工作为基础、道德为核心、法律为准绳的一种特殊的医学人际关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患关系已不仅是局限于医生和患者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为以医生为中心的与医疗服务有关的医者一方和以病人为中心的与病人健康利益有关的患者一方所构成的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这其中既包括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诊治过程中形成的医学技术关系,又包括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医生和患者由于社会、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所形成的道德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和文化关系等,我们称之为非技术关系。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是基于对医患之间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深刻认知,通过医学、法学、心理学、行为医学、人际关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讲授,使医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以及医患关系的性质,把握医患交往的技巧,进一步提高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发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

2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状况。培养和引导医学生认知医患关系,继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摆在医学教育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通过对河北省5所本科医学院校的调查发现,5所院校教学方案中均有涉及医患关系认知的教育内容,包括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护理礼仪等相关课程,但是医患关系教育课程要求学分偏低,远不及总学分的1/15,且多为选修课,

通过对样本数目为600份、有效回收589份的医学学生的调查来看,学生对医患关系相关知识主要来自选修课程、实习培训等,占在校时期学习知识总量的3%以下。约有95.2%的医学生表现出来对此类教育内容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也有约88%的学生表示对此类知识了解不多。由此可见,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在各医学院校医学生教学方案中虽然有所涉及,但是并不能满足医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

二、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重要意义

1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是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以病论病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当前“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医学发展对医务人员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新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通过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所面对的社会关系以及心理因素对其疾病的影响,只有通过与病人建立相互尊重和理解、相互支持和配合的和谐医患关系,才能最终实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医学目的。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五星级的医生”(five star)应该是“保健提供者,交际家,决策者,健康教育家,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世界医学峰会也对医师提出了应具备交际能力的要求。可见医学教育界很早就开始重视培养医学生与病人的交往能力。因此提升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水平,掌握医患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是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生的必然要求。

另外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因其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决定了它对完成医学目的的重要性。尤其在“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下,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有效地补偿了医学专业教育不能完成的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缺乏。只有经过医患关系教育,进一步培养新时代的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提高医学人文素养,始终牢记“安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词,才能全心全意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 "

2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是构建谐和医患关系的基本要求,也是破解医患关系难题的有效途径。由于医务人员具有医学专业技术和经验,因此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成为主导方面,而医学生作为医生的后备军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力军,提早开展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医患关系的认知教育,正确理解医患关系的实质,把握医患交往技巧,为将来顺利开展医学工作以及构建我国和谐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医患关系出现很大的变化,医患矛盾已经发展为医学生今后难以逃避又亟待处置的难题。因此加强对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使医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的实质,正确看待医患矛盾,注重与患者沟通能力和交往技巧,必将成为破解医患关系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内容

1 通过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使医学生明确医患关系的性质。由于缺乏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现实中许多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实质存在错误解读,如片面理解为消费关系、信托关系、契约关系等,对医患关系性质的界定受时展的影响,但现实中医学生对当前医患关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颇和片面性。虽然当前医学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医疗行为带有一定的商业色彩,但医患之间的交往不能理解为纯粹的商业行为,即使医疗活动采取商业化运作形式的西方国家,医患关系也没有停留在纯粹的消费关系层面。把医患关系理解为医学服务产品的消费关系,看似是把医疗活动、医患关系简单化,但却忽略了医学的公益性和人道性,通过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使医学生明确当前医患关系的真正实质。医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以医患双方共同目标为基础的、带有一定契约性质的、具有深刻伦理内容的、以理性为前提的双向性的信托关系。在医患这种双向的人际关系中,一般而言,医者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决定着医患关系的满意程度,这主要是患者缺少医学专门知识和技能,求助于医者而言的。但是,医患关系双方的地位在现实中是可变的,有时在医患矛盾的原因中,患者要负主要责任,不能把医者在医学技术方面的主导作用机械地照搬到医患关系中来,对医患之间的冲突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不利于医患矛盾的解决。

通过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还应该使医学生意识到,患者就医之时,由于医学知识和能力的缺乏,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抱着极大的信任,他们不仅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交托给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甚至把包括自己家族病史、用药史等一些隐秘私事告知医生或护士,促使医务人员努力维护患者的健康,完成患者的信托。这种信托关系不同于商品关系中的陌生人伦理要求,它使病人拥有了许多正面的权利,同时使得医务人员肩负了许多正面的义务和重大责任,使得医生面对急需抢救的危重症病人时不能简单地从诊疗费用权利出发,而应以病人生命健康权利和对医生的信托关系为重。同样地,通过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使医学生进一步明确,医患关系具有的更深刻的伦理内容。医患关系不是简单的合同契约关系,这可能使医务人员忽视医生的道德责任和道德追求,而只去考虑在短时间内不违约,造成医务人员在一些有大的风险治疗面前不作为,又可能使医学人道主义的行业特征丧失。

篇(9)

引言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可使孕产妇调节好孕产期间的心理,正确对待妊娠、分娩合并症等病情。分娩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都会给孕产妇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甚至恐惧,所以临近分娩时她们自然会更加迫切地了解自己和胎儿的状况、分娩方式以及母子能否平安等情况。分娩后面对新生命的哺乳,一时又处于茫然、不知所措和焦虑的情绪中。对这些问题,如果护士的宣教有误或方法不当,就有可能加重孕产妇及其家属的紧张情绪和误解。本文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几个问题,谈了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1孕产妇的特点

孕产妇中大多数是需要医护人员帮助其完成生理功能的正常人,但医院的特定环境又会使她们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孕产妇一般已经从不同途径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有关妊娠、分娩的信息,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而错误的观念纠正起来往往比灌输新的正确的知识要困难得多。如夏天在分娩后,有的产妇产后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这样极易造成产后中暑。分娩不仅仅是产妇的事,它还牵动着整个家庭。家属对孕产妇的态度和处理,对孕产妇的情绪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家属也应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2对策

2.1尊重孕产妇的权利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孕产妇的合法权利应受到充分的尊重,但同时对其不合理的要求,护士应耐心解释,劝说她们放弃不合理的要求。尊重孕产妇的权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2.1尊重孕产妇的知情权

孕产妇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措施及处理方案。知情权是孕产妇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分娩前的特殊时期,孕产妇想得多,担心多,心理负担较重。如果孕产妇对自己的病情不知情,极易发生误解,加重心理负担。因此,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应当将其病情及变化如实告诉孕产妇,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和减轻其“胡思乱想”,放松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1.2尊重孕产妇的同意权

孕产妇在享有知情权的前提下,有同意实施某些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权利,同时有权提出不同意见。护士在知情、同意中扮演着监测者、协调者、促进者和代言人的角色。也就是说,护士要密切配合医生,既不要自作主张,也不要简单拒绝,在不影响治疗效果和不对孕产妇造成心理刺激的前提下,对孕产妇实话实说并进行宣传教育。如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有时医生与孕产妇之间会有分歧,如有的孕产妇惧怕分娩的疼痛或担心自然分娩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一入院就强烈要求剖宫产;有的病情急需剖宫产,而孕产妇及家属却一再坚持自然分娩;对某些必须的产科监护如超声、胎儿监护等,孕产妇担心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或借口经济方面的原因,不愿配合医生进行检查,这时护士就要配合医生与孕产妇及其家属耐心交谈,进行解释,分析问题的利弊,让她们明白医护的职责就是保证母婴的安全,使之能较好地配合。这样既尊重了她们的权利,又有利于处理问题。在进行某些护理操作时要讲明操作的意义,征得孕产妇的同意再进行,如产后的护理、按摩、抖动、挤奶、按压子宫底观察阴道流血等,须做教学示范时,护士要征得孕产妇的同意后才能进行,这是对孕产妇人格尊严的尊重和隐私权的保护。

2.2.3尊重孕产妇的隐私权

护士在与孕产妇接触交流中逐步获得了她们的信任,她们有时会对护士讲述其曾有过分娩史或未婚先孕等隐私,她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些病史对分娩会不会造成不利影响,但又不愿意让其丈夫及家人知道。她们希望护士给予保密,护士必须尊重孕产妇的这种权利,在给予保密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2.2病情讲解要耐心准确

对于病情尤其是疑难病例进行健康教育时,对病情的讲解一定要耐心准确。如患者入院后经进一步检查,修正了入院时的诊断,此时的宣教,可能造成医护讲解不统一,使孕产妇及家属感到困惑,对治疗产生疑虑或对护士产生不信任。要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关键是医护之间应当经常互通情况,同时护士要每天参加医生查房,认真阅读病历及各种化验检查报告,对所负责的孕产妇病情变化要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充分的了解情况进行护理评估,确定健康教育目标,并配合与之相符的健康教育内容,对孕产妇有关病情的困惑要耐心解释,打消其疑虑。

2.3宣教内容、方式要因人而异

护士进行术前或分娩前健康宣传教育时,要考虑到孕产妇个体差异的存在,对精神紧张的高危孕产妇要尽量安慰、解释。如肥胖的孕产妇,剖宫产后可能出现脂肪液化,伤口愈合不佳;前置胎盘的孕妇,可能发生早产、羊水粪染和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这些一定要向孕产妇及其家属讲清楚,让其理解,使其能配合治疗,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孕产妇用药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仔细讲解,解除其不必要的担心,使之能接受药物治疗。2.4注意沟通技巧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与孕产妇沟通非常重要。良好的护患关系、信息交流和人际沟通是整体护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在应用护理程序中,要求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交流技巧,以便获取有效的信息保证准确地识别问题,同时有助于护理计划的实施和评价护理活动。沟通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课题,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熟练掌握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交流时要注意环境、气氛、姿态与语言的关系、非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的配合,同时注意语言交流的语调、频率、语言的选择、脸部的表情等。如在与一名分娩后因新生儿发生窒息而进行抢救的产妇进行语言交流时,护士就要注意语言的选择,用温柔体贴的语气、快慢适中的节奏、尊重关心的语言安慰产妇,使之能从焦虑、悲观中解脱出来,并不时向产妇传达有关婴儿病情变化的信息,使其能及时知道婴儿的病情状况。

3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篇(10)

1.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对一部分在企业实习的学生采取“三位一体”的双导师指导模式。即企业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校内和校外导师为主导。这部分学生一般是在大三下学期暑假就已经进入企业实习,而我们每年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是在十一月末,也就是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学生经过企业阶段的培训,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企业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学院组织校内外导师和学生共同协商,以企业项目或子项目为学生确定毕业设计选题。

2.充分发挥导师的资源优势

学院大部分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这些科研课题有些是直接来源于企业的横向课题,还有一些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课题,我们鼓励教师从这些课题中提取出一些子项目让学生实践,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

3.充分挖掘学生的专业技术特长和兴趣点并结合学生的择业倾向

确定最能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的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不仅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兴趣。只有学生对选题有兴趣,他们才能尽早地进入状态,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和积极主动意识。所以,选题阶段导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沟通导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和择业倾向,学生也可以对选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于不感兴趣的选题学生也可以通过与导师进一步的探讨进行题目的修订。

二、注重环节审查

加强过程监管虽然“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如果缺乏中间环节的监管,仍然不能保证好的效果。因此,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我们制定了明确的质量标准、管理条例,并由院长、学术委员会、系主任和教务办主任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委员会,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评定和监管,同时保证管理条例的严格落实及各个环节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的监管机制,学院先后规范和完善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开题报告》《开题评分标准》《中期报告》《中期检查标准》《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及模版》《毕业设计(论文)盲审表》《答辩程序和评分标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文档标准,使毕业设计工作在制度和规范下能顺利有效地进行。每年毕业设计工作之初,我们都要给学生开一个动员会,在会上阐明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以及毕业设计对他们未来工作的影响,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系主任还要向学生介绍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以及各环节检查的内容、需要提交的文档,使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始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我们也要求指导教师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坚持每周开例会,检查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并提出一些有技术含量和理论深度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与学生一起确定后续任务。此外我们组织开题检查、中期检查,对开题检查成绩后30%的学生,不但检查中期报告,还要现场检查程序。对于中期检查不合格的学生,要求限期整改,如果仍然不合格则取消答辩资格。在答辩之前,我们还要对论文进行盲审,盲审不合格的学生不允许答辩,对有异议的论文要提交学术委员会做最后论证。虽然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各个环节上的审查都非常严格,但我们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研讨交流,博采众长,相互提高,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抓出多少不合格的学生,而是想通过大学阶段最后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

上一篇: 数学课堂评价论文 下一篇: 情感教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