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08 05:54: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良渚文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良渚文化论文

篇(1)

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监理市场还不够完善,许多监理机构存在同体监理或者自主监理等问题,进一步导致监理市场的混乱性;另一方面,监理机构中缺乏专业的监理人员,没有严格的实施持证上岗制度,监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等,在工作中整体的业务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建筑工程质量监理要求。

1.2建筑工程材料监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如果施工材料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就会对工程项目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在施工材料采购阶段,材料质检员如果缺乏专业的素养或个人职业素质差,甚至会出现等现象,为了个人利益而采购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的材料。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建筑项目的品质,甚至会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引发不可挽回的施工安全事故。

1.3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工作混乱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综合化管理较差,对工程施工阶段各个监理单位的职责不够明确,甚至存在一个项目有多个监理机构共同完成的现象,导致工程建设中资源分配不合理,监理工作混乱,有些项目多个监理机构一起管理,而有些项目却无人问津,从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全面性。

.4工程质量监理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监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建筑工程质量监理信息化应用在很多方面存在局限性,信息化管理还相对落后。一些具有监理资质的监理机构中,会使用网络的监理人员极少,信息传递往往采用人工、手写等方式,监理文件不统一,反而影响了监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另外,管理信息更新较快,但监理人员相关方面的知识面较窄,导致工程质量监理的手段单一,系统性较差。

1.5建筑工程质量监理人员较少

工程施工企业需要选用合理的监理机构,需要对工程施工各个具体的环节设置监理人员,包括材料监理人员、施工技术监理人员、设备监理人员等等,同时明确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后续监理工作顺利开展。但是现阶段施工企业综合化监理设置工作不足,监理工作者安排较少,对工程质量监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2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强化措施

2.1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理队伍

工程质量监理队伍建设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第一,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质量监理队伍建设的重视,不断的提高监理队伍的人员数量,满足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监理工作需要;第二,加大对监理人员素质培养工作,不仅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其业务水平,更需要加强对其职业素质的培养,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质量。

2.2推行标准化的工程质量监理

工程质量监理标准化,指的是对监理工作统一形式与内容,并指定统一的科学监理标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可以将工程质量监理分为外部控制标准化以及内部控制标准化两个方面,其中内部控制监理标准化就是不断的完善质量相关的监理制度,保证监理单位内部各个监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可衡量性,并通过内部竞争形势提升质量的监理水平;外部控制监理标准化就是对工程进度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等设置统一的标准,并监督相关单位按照标准执行。

2.3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信息化水平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理信息化水平,需要搭建质量监理信息化平台,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科学的信息平台、监理工作数据库等,实现监理工作资源共享,不断的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监理的质量。

2.4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设备监理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早已实现了机械化施工,工程施工设备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给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设备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理,不仅保证设备规范化使用,同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为工程施工提供基础保障。

2.5强化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是质量监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监理人员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复核等,对于施工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监理人员需要充分行使监理的权利,监督相关部门对质量问题的整改,督促相关施工单位尽快处理质量问题。另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或者是对于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立即下达停工指令,同时督促有关施工单位实施整改,及时的消除质量隐患与处理事故,保证隐患消除后才能下达复工指令;同时,监理单位还需要加强对工程施工的质量验收工作,发现不合格的项目需要责令其实施返工。

篇(2)

2加强对外业施测要点的控制

在外业施测过程中,包括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规划竣工验收地形图测量和竣工测量。在规划竣工验收地形图测量中,不仅需要严格按照数字地形图相关规范实施测量,还要对所需要进行验收的建筑物转角、形状不规范的部位及主要特征点等进行采集,进行细致的测量。竣工测量中不仅涉及基础测绘,还涉及规划测绘信息采集,所以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来对图面信息进行表达,从而更便于进行规划管理用图。但这样就对测量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测量人员具备良好的基础测绘知识,还要对规划管理意图和建筑设计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在外业作业过程中,需要对竣工图进行重点核对,特别是一些重点地方可能存在与现场不一致的情况,所以更需要在核对时重点关注。

3测绘成果检查验收

在竣工测量完成后,需要由质检人员对地形测绘成果进行全面的验收检查工作,对内业、外业、地物平面点位、高程点等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地形分幅图画面清晰整洁,合理对地形要素进行取舍,正确运用图式符号,确保高程点精度可靠,准确地将实地的地形地貌细部特征反映出来。

篇(3)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是亨廷顿的代表作,作为国际政治专家,他被认为通过自己对国际社会深刻的了解及洞察,预知了未来的世界的格局不再是一超多强,而是以文明的冲突为主线的多极化发展。主要的战争发生在各文明之间,或曰是以各文明的核心国家为冲突核心的各主要文明之间。该书1996年问世,随后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似乎在给它做注脚,穆斯林文明对新教文明的挑战验证了文明间冲突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在他另外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中,他延续了自己已有的关于文明冲突为本质冲突的论调,通过剖析美国国家特性的组成以及这些特性由于其面对的内忧外患而对于维护国家完整的不堪一击的现实,表明了重振国民身份和国家特性意识、振奋国家的目标感以及国民共有的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他所提到的身份认同窄化及精英人士的非国籍化、移民难以同化等现象是大国普遍面临的挑战。

秦晖教授是位史学家,主要研究农民史,他受邀进行演讲发表的演说由于见解独到、分析透彻且深入浅出广受好评,他对社会的三大部门及其关系、文化、民主、等都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这些想法都是在结合了历史和现实、国内与国外等不同维度的分析下给出的,很有说服力,他的表达温文尔雅,言论虽涉及国内关于改革的敏感问题,表述时却并不激进、咄咄逼人,而是逻辑清晰的表达自己的关切。

一、基于现实主义的考虑,亨廷顿与秦晖存在以下不同的观点

(一)二者关于文化的定义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概括存在部分歧义

亨廷顿认为文化指人们的语言,、社会和政治价值观、是非以及好坏观念、以及这些主观因素的客观体制及行为范式,在所有界定文明的客观因素中,最重要的通常是宗教。

秦晖认为的文化则是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法。它是本民族所特有的,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他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就是A爱吃米饭,而B爱吃面包,这就是文化的不同。由于对于文化的鉴定不同导致了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概括也不相同,亨廷顿认为中国文化相当于儒教文化,这似乎也和目前我国对本国文化的界定相一致。

(二)两者有关文化同化的见解不同

在《我们是谁?》一书中,亨廷顿认为同化问题伴随着来自拉丁美洲、亚洲以及西欧等不同文化传统的移民的迁入而成为讨论中心,这些移民对于美国信念构成了挑战,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同时对官方语言——英语以及核心文化也形成了挑战,关于文化之间的交融他提出了三种理念——熔炉理念、番茄汤理念和沙拉理念。这其中的番茄汤理念已被政府高层采纳,它强调文化上的同化,要求移民及其后裔必须采纳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文化标准。

而秦晖认为强制同化不可取,认为捍卫文化就是反对文化强制。他赞同的是文化的多元化,即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市场讲究自由竞争,而文化也要百家争鸣,文化多元意味着自由优先于文化。关于文化霸权,他认为任何强制的文化都要反对,但如果一种价值被跨文化地自愿的接受,它可能是体现了人类的普遍需求,不能说是那一民族的专利。

(三)有关文化独立性的问题

亨廷顿关于文化的见解离不开政治和宗教,在谈及文化时,总是伴随着国家利益的分析和国家战略的考虑。亨廷顿认为文明也有其政治结构:各文明通常有一个或几个国家被其成员视为该文明文化的主要源泉,这些国家可以被称为文明的核心国家。文明内的国家之间相互支持,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还会一同抵制其他文明的入侵,但无所适从的国家则没法参与其中,作者举了几个主要的无所适从的国家以及其试图融入主要文明的努力,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希腊,介于亚欧之间的俄罗斯、土耳其等,这些国家在两个文明之间游离而患上了文化精神分裂症。

秦晖则主张文化应该纯粹,好比他不认为儒家的思想就是中国的文化,我们国家历史上尊王攘夷,试图将不同的民族归于汉民族麾下,这是儒家的思想,而并非我们的文化。儒家文化是统治阶级用于维护其统治的工具,政治性极强,也有强迫和压迫的因素在里面。而任何捍卫文化的斗争,首先是捍卫自由的斗争,捍卫选择我喜欢如何之权利的斗争。关于文化的讨论应该纯粹一点,不要牵扯太多经济、政治等的因素。

(四)两者对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的态度不同

亨廷顿大胆预测了未来世界的主要格局将是不同文明构成的,文明的冲突是冲突的主要来源。他还担心未来的美国会不会因为大量拥有其他文化传统的移民的涌入而导致分裂。国家本来就是想象的共同体,目前在美国特性的各要素中,单一的人种和民族已不复存在,美国的文化又常受到质疑,意识形态的粘合度又是弱的,这使得未来美国还能否存在成为问题。

秦晖则相对保守,他引用了经济学界的路径依赖这个词,即一件事情的发生有可能导致某种结果,但你很难说必然导致某种结果,尽管这个结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历史的因果链是概率性的因果链,而不是必然的。历史因果链只在短时间段内有意义,时间一长,意义就会递减,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就不是原因。历史的长河,是人们在一次次的机遇和可能性面前做出选择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而陷入犬奴主义,埋怨现实而放弃理想,因为明天不是前辈们给的,也不是早已注定的,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塑造的。

二、 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文化和政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有关文化与制度的关系的思考是受秦晖老师的启发,秦老师有一个观点就是:文化无优劣,制度有好坏,文化应该是纯粹的不应该服从制度的安排。我是认同这样的观点的。

首先文化无优劣,制度有好坏,变强制之制为自愿之制,不管什么文化,都是一种进步。制度大致可以分为强制和自由,前者是落后的,后者则是进步的,我们所处的世界的各民族的文化是没有优劣之分的,这也就是说民族没有优劣。

文化虽然不可比,但制度却有高低,我们要批评两种观点:或是以维护无优劣的文化为理由,阻碍有高低可分的制度的进步,也反对以改进制度为借口,搞文化的强制同化。

秦晖认为中国社会是儒表法里的结构,所谓的性善论、仁治说、伦理中心主义只不过是说说而已,百代都行秦政治才是真正的传统硬件,全国上下形成法道互补的统治格局,我们喜欢并认可的儒家的文化是孔夫子的儒家学说,而经过历代的发展,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术已经不同于之前的儒家学说了,统治者打着被广为接受的文化作幌子,目的却是维护自己的有权无则的统治。归根到底,这还是我们的制度存在缺陷而造成的,我们的文化并不能成为批判的对象,所以五四时反对两千多年的旧传统,呼吁新文化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号召自由思想本质上都是对强制的制度的讨伐,是对内化为统治阶级工具的“儒家”的抵制,并非对我们几千年的忠孝义等广大民众自由选择的优秀文化的诋毁。关于自由的制度,西方要走的更远,他们的制度是民主制度,是遵循了民众选举当权者,当权者必须履行职责且受授予者监督的民主道路的。我们的文化并不逊于西方,关键是在制度上有差距。

其次,文化应该是纯粹的不应该服从制度的安排。文化可以兼容并蓄,因为优秀的东西大家都会青睐,文化可以通过展示让大家熟知并接受,这是自由选择的过程,不应该是强制其他的民族接受。

但是基于现实主义的考量,各国目前除了硬实力的较量外,都在挖掘自己的软实力资源,即希望用自己的文化同化其他国家,这样不需要一兵一卒就在国家的较量中获胜了,这很容易走向文化霸权,因为文化应该是自由选择的过程。

回归到费老对于文化多元化景象的概括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如果我们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足够优秀,又怎会惧怕别国对我们的同化,而且在这过程中受益的始终是我们的国民。不管是文化还是制度,都要经过自由的选择,虽然选择的过程比较痛苦,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具有高可信度和合理性的,因为它是人民的选择!

参考文献

篇(4)

国际在线消息:据新华社电,世界著名的英国学术期刊《自然》23日报告说,中国的高质量科研论文数量近年来上升势头强劲。

该报告调查了全球范围的科研论文数据,结果显示,在引用次数排名最靠前的高质量科研论文中,由中国研究人员发表或参与发表的论文比例在2011年达到11.3%,居全球第四位。该报告还显示,在中国的高质量科研论文中,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者的论文所占比例居前。

该报告预计,到2014年,中国的高质量科研论文数量将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

篇(5)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141-03

文字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字起源是科学的重大课题。①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形成,汉字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因此,汉字起源与形成的研究是中华文明起源及文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刻画符号是研究汉字形成的可靠出土材料。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汉字形成的相关问题。

一、一元论与多元论

关于汉字的起源,最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图画文字说”,即认为汉字来源于图画。这一观点被称为“一元论”。

与之相对,一些学者认为汉字的来源并非一元,图画仅是汉字的来源之一。这一观点被称为“多元论”。郭沫若先生据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提出图画并非文字的唯一来源。他说:“刻划系统是结绳、契木的演进……应在图形系统之前……任何民族的幼年时期要走上象形的道路,即描画客观物象而要能象,那必须要有一段发展的过程。随意刻划却是比较容易的。”“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应当发生于象形系统之前。”②大汶口文化刻画符号发现后,杨建芳先生把它们与西安半坡的刻画符号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在古代黄河流域,实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指事文字或刻文字,另一种是图画文字或意符文字。这两种文字的出现都相当早,而且流行于不同的地区。大约在龙山文化时期,由于文化的相互影响,指事文字传播到山东一带,而图画文字则输入中原地区。”③汪宁生先生根据民族学的相关资料指出,文字不仅仅起源于图画,是由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和图画记事引导出来的。④刘钊先生也指出,就整体来说,汉字来源于图画,但汉字绝非只有一个来源。⑤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出土刻画符号材料的积累已十分丰富,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收集整理。⑥发现海岱地区、太湖流域、澧阳平原等全国各区域发现的刻画符号,既有简单的刻划,逼真的描摹,还有较为复杂的组合符号;既有陶工的标记,又有巫师创作的祭祀符号……这些不同区域文化的刻画符号各具特点,它们在各区域文化的孕育中产生,是区域文明发展的体现。文字的构成演变只能是“符号”的构成演变。各区域的刻画符号或独立发展或通过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符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我们认为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

二、关于“汉字突变论”

“汉字突变论”是李万福先生提出的一种汉字形成理论,主要观点为:汉字是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创造出来的;甲骨文出现之前,不存在表词符号逐渐积累的漫长过程;巫师是文字的创造者。⑦李先生对中国境内30多处遗址中发现的刻画符号进行了分析,统计出各遗址符号总数、种类及所占比例。其中殷墟小屯遗址符号的数量是150万,种类为4500

收稿日期:2017-01-09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新石器刻画符号与汉字起源研究”(ZDI135-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通史”(11&ZD12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4-gh-723)。

作者简介:牛清波,男,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讲师,文字学博士(南阳473061)。

个,显然李先生的统计对象是殷墟甲骨文。这样“从8000年前贾湖旧石器文化遗址(按:当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到甲骨文出现的商代晚期,符号总数为1501446个,其中甲骨文约1500000个,占99.9%;甲骨文以前的符号约1446个,占0.1%……商代晚期300年间积累的符号大约是以往4600多年所积累符号的1000倍……商代晚期300年间创造的符号种类是以往4600年所创符号的6倍……从总数看,甲骨文的增长速度是原始符号的16286倍;从种类看,甲骨文的增长速度是原始符号的108倍”。基于此,李先生得出结论:文字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突变”形成的。⑧

我们认为李先生的统计对象性质不一,比较分析及其推论不妥,“突变论”难以成立。殷墟甲骨文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半坡等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尚不是文字。将其一并纳入统计范围,所得结论是不科学的。通过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深入考察,我们认为文字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内“渐变”形成的。西安半坡等仰韶文化聚落遗址的刻画符号距今7000―5000年,其中个别符号可能是陶工所作的标记,但大部分主要是为了优化提高聚落内共同协作的效率而创造的;双墩文化刻画符号距今约9000年,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具有一定表意、计数和简单的记事功能,是一种地域性符号;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距今5000―4500年,它们是巫师发明的祭祀符号;良渚文化的刻画符号距今5000―4000年,这些符号多单个出现,也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连续出现在同一器物上。良渚文化已跨进了文明的门槛,这些连续出现的符号透露着文字出现的信息。分布在祖国大地上的这些符号,绵延数千年,因社会的需要而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而丰富。它们不断积累符号素材,完善符号创制方法,探索符号的组合原则……为文字的出现和文字体系的最终形成做了长期的准备。因此,裘锡圭先生说:“汉字这类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它们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⑨

三、汉字的形成背景

我们将186批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置于古代文明演进的视野下细细分析,发现汉字的形成有着广阔深厚的背景。它吸收不同区域文化的营养,为汉字的形成夯筑了厚重的根基。古埃及的圣书字(Egyptian Hieroglyphic System)、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Sumerian Cuneiform System)、中美洲的玛雅文(Maya Hieroglyphic System)和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独立起源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它文字都中断了,只有汉字沿用至今。我们的汉字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活力,历久弥新。它长寿的原因很多,已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研究。我们认为汉字形成的广阔背景是其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灿烂的史前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这种文化“既是多样的、不平衡的,又是有内在联系和相对统一的”。中原地区处在核心位置,它吸收了各方面的先进因素,形成了绵延至今的华夏文明。从新石器时代遗址与墓地的情况来看,公元前4000年前,先民拥有的物品基本相同,社会相对平等。公元前4000年后,这相对的平等被打破,中国史前文明的进程自此开启。公元前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北辛文化,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淮河流域的贾湖文化、双墩文化等区域文化中发现了刻画符号。在不同区域文化的浸润下,它们具有了鲜明的特色。贾湖文化、彭头山文化、双墩文化的刻画符号体现了先民的自然崇拜和朴素的宗教观念。仰韶等文化的刻画符号是先民为了提高生产协作效率而创制的,符号的创制经历了一个过程。起初,也许是个别陶工为了标记工作进程所作的标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符号种类渐多,部分符号之间还呈现出一些规律。后来,这些规律性的符号,不仅限于陶工标记制陶进程,还可能用来标记其它劳动进程,在特定的区域内使用。此外,双墩等文化中的一些符号还反映了远古社会的生活情况,比如渔猎、采集等。公元前4000―前3300年,约相当于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大溪文化早中期和大汶口文化早期。这一时期聚落开始分化,从一般聚落中分化出中心聚落,出现了供少数人享用的高档物品。刻画符号的数量增加,种类也更丰富。各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发展较快。长江流域大溪文化的刻画符号种类明显增多,符号系统性增强。黄河流域马家窑文化中出现了独具特色的彩陶符号,有学者指出它们是在彩陶大规模制造的情况下,不同劳动分工造成的结果。此外,马家窑文化傅家门遗址还发现了卜骨,上面刻划有符号,是先民的反映。公元前3300―公元前2500年,约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良渚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的分层结构,城址数量增多,社会分化明显,文明化程度更高。就发展程度而言,中原地区转入由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带来的表面沉寂。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下游海岱文化区和辽河流域的文明化进程加快,发展稳健。本时期的刻画符号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符号形态复杂,一个较为复杂的符号可能由两个或三个符号复合而成。符号载体规格变高,多出现在玉器、斧钺、大口尊等少数人享有的器物上。这些符号多用于祭祀仪式,用于人神交流。符号的创制者是巫师,他们垄断了与神灵交流的特权,为金字塔尖的上层服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刻画符号连续出现,能够记录较复杂的事物,透露着具有记录语言功能的文字的出现。

公元前2500―前2000年,远古社会进入龙山时代。这一时期,规模较大的城址和特大型聚落多见,如山西的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和禹县瓦店等处。等级分化更加显著。就区域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诸文化、辽河流域文明衰落,中原地区出现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发现的刻画符号与文字的关系至为密切。登封王城岗遗址龙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了一件残黑陶杯,底部刻划1个符号,形似“共”字。这一符号出现在中原地区,且与商周文字形体一致,格外引人关注。此外,该遗址中还发现了青铜残片和规模较大的城址(可能是“禹都阳城”)。青铜、大规模的城市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二者的发现说明龙山时期王城岗遗址已有灿烂的文明。有学者认为,黑陶杯上的这一符号,已是文字。虽然只发现一个,却弥足珍贵,它带来了汉字形成的信号。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件残陶扁壶,正面、背面各有一个符号,冯时先生释读为“文邑”,认为就是“夏邑”⑩。这两个符号用毛笔书写,且能连读,已用来记录语言。值得注意的是,两符号均为朱书,其载体还沿陶片遍涂朱一周。联系到大汶口文化大口尊上符号涂朱及小双桥遗址的朱书文字,我们认为陶寺遗址的这一现象与祭祀有关。

夏、商、周三代文化一脉相承,它们由中原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祭祀在三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化的传承和统一性来看,中原龙山文化中至少也应有祭祀的因素。这一推论与陶寺遗址中的朱书祭祀现象恰是吻合的。龙山时代,与良渚文化所走的“神权之路”不同,中原地区走的是“王权之路”,这也是它不断发展续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似乎与陶寺遗址中发现的祭祀现象相矛盾,其实不然。我们认为,陶寺遗址中的祭祀现象是吸收其它文化的结果,可能来自良渚文化,也可能来自红山等祭祀发达的文化。赵辉先生指出:“由于社会动荡,中原地区的社会上层形成一种务实和开放的意识形态,在对待来自周围社会的非传统影响时,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或机会主义的策略。”B11陶寺文化的祭祀现象或可为赵先生之说添一佳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汉字的形成具有广阔的背景,正是这片深厚的文化沃土孕育出了传承华夏文明,令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汉字。它传承着悠久的华夏文化,生生不息。它把华夏儿女紧密连结在一起,共同创造新的文明和辉煌。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在各区域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形成的。我们要重视中原文化在文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其它区域文化的贡献。尽管汉字最终在中原地区形成,我们却不能否认其它区域文明在汉字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下面仅以良渚文化为例稍作分析。良渚遗物中发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连续出现于同一器物上的现象,如良渚遗址中发现的黑陶杯(器口缘刻划8个符号)、澄湖遗址古井群中发现的鱼篓形罐(腹部刻划4个符号)、南湖遗址中发现的黑陶罐(肩至上腹部连续刻8个符号)、平湖庄桥坟遗址发现的石钺(一面连续刻划7个符号)等。黑陶杯上的符号告诉我们良渚先民创造的符号与商周文字非同一体系;黑陶罐上的符号告诉我们当时虽已出现文字,却较为原始。良渚文明虽然衰败了,它创制的文字也未能延续下来,但它积累了宝贵的创制经验,这些文字既是良渚文明的产物也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类似的还有海岱地区的东夷文化。丁公遗址出土的刻符陶片告诉我们,东夷文明也曾有创制文字的实验,虽未能传承,却有独特贡献。

注释

①英国学者丹尼尔在美国的一次关于美索不达米亚考古的研讨会上提出,文明有三个要素:(1)有5000人以上的城市;(2)有文字;(3)有大型的礼仪性建筑。日本学者贝V茂树先生认为青铜器、宫殿基址、文字是文明的要素。夏鼐先生在日本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文明的标志“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包括宗教)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秘鲁似为例外,仅有结绳记事),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参见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35―36、94页。

②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③杨建芳:《汉字起源二元说》,《中国语文研究》1981年第3期。

④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⑤刘钊:《古文字构形学》(修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24―225页。

⑥牛清波:《中早期刻画符号整理与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⑦⑧李万福:《突变论――关于汉字起源方式的探索》,《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4期;齐航福:《殷墟甲骨文中句式使用的组类差异考察――以“岁”字句为例》,《中国语文》2014年第2期。

篇(6)

古代玉璧、玉琮不仅工艺精湛,彰显了先民高超的治玉水平,而且与文明起源问题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思想意识的指示物,闪耀着文明的火花,预示着文明时代的即将到来”,1因而备受学界的关注和推崇。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璧、玉琮作为古代两种最为重要的礼器,关系甚为密切。而在以往有关璧、琮的研究中,学者多分而述之,并且多注重其起源、功用的探索而忽视其象征意义的讨论,故未能真正探清璧、琮之象征意义。今璧、琮合观,兼顾其起源、功能和象征意义,结合文献、考古等多种材料,对其进行综合的考察,以窥其真实意蕴。鉴于良渚文化为璧、琮的滥觞期,这里主要以良渚文化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有关玉璧象征意义的认识主要有“圆天象征说”和“财富象征说”两种。“财富象征说”最早在反山发掘简报中提出,2认为玉璧是当时的权贵们财富的一种象征,此后又有学者提出玉璧即“玉币”的观点。3而良渚文化的考古实际并不支持这种看法。一方面,大墓不一定有玉璧随葬,如作为良渚文化最高等级的大型墓地——瑶山就是这样,12座大墓竟不见一件玉璧。另一方面,良渚文化的玉璧只见于大中型墓葬,根本不可能为大多数人所拥有,这与货币主要是充当大多数人交换物的属性是矛盾的,4因此“玉币”之说也就勉为其难了。

对于玉琮象征意义的看法也不统一。法国学者吉斯拉认为琮为家屋“中霤(烟筒)”的象征,为家庭中祭拜的对象。5可是,这种观点无法解释玉琮基本出于墓葬这一客观事实。另一位法国学者安克斯则认为,“玉琮上驵纹近似坤卦”,因此玉琮应是女阴性器的象征,代表着母系祖先。6凌纯声、那志良、周南泉等人均赞同此说。7安氏以卦释琮,可谓新颖别致。然而琮之外方形状与女阴性器相差太远,也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东汉郑玄认为琮是方形之地的象征。与郑玄“象地”之说有别,张光直先生以玉琮外方内圆的特征为切入点,提出玉琮外方象地、内圆象天的观点。1显而易见,张先生的观点是受到郑玄深刻影响的。

在诸多有关璧、琮象征意义的认识中,目前最为流行的就是璧之“圆天象征说”和琮之“方地象征说”。该说始自郑玄,其在注解诸经时多次提到“璧圜,象天;琮八方,象地”之类的话。因其在学术上有较大的影响,后学多视此为圭臬,或相沿不变,或稍有增益而已。《大广益会玉篇?玉部》中说,“璧”,“瑞玉,圜以象天也”;“琮”,“八角象地”。2段玉裁注“璧”和“琮”时则完全沿用了郑玄之说。3《古玉图考》中说:“今琮皆四方,而刻纹每面分而为二,皆左右并列,与八方之说亦合。”4诸如此类的说法还有很多,兹不赘述。然而,这种说法多有可疑之处。

首先,郑玄本人对璧、琮象征意义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郑玄注曰:“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圜,象天;琮八方,象地。”5在这里,郑玄认为璧是与苍天形状相似的。可他在为《仪礼·聘礼》中“受享束帛加璧,受夫人之聘璋,享玄纁,束帛加琮”一句作注时又说:“享,献也,既聘又献,所以厚恩惠也。帛,今之璧包缯也。夫人亦有聘,享者以其与已同体为国小君也,其聘用璋,取其半圭也。君享用璧,夫人用琮,天地配合之象也。”6在这里,郑玄又清楚的说明,“璧”所以用来献君,“琮”所以用来献夫人,皆是“天地配合之象”的缘故。郑玄所说“天地配合”即是“阴阳和合”之意。君为乾为阳,璧自然属阴;夫人为坤为阴,琮自然就是阳性的。郑玄对同一事象的不同解释,反映出他对璧、琮象征意义的认识是不甚清楚的。

其次,“璧圆象天说”和“琮方象地说”是以古代“天圆地方”观念为理论依据的。可是,这里的“方”和“圆”既非指天和地的具体形状,亦不是指天体的运行轨迹。“天圆地方”说最早见于《周髀算经》,书中载有商高的一句话,即“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7《晋书?天文志》记有“周髀家”的观点,“天员如张盖,地方如棋局”。8但这种观点受到了诸多的批评。曾子曾经反驳说:“如诚天员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员,地道曰方,方曰幽圆曰明”9这里“员”同“圆”,“揜”即“掩”。曾参指出圆形的天遮盖不住方形大地的四角,不仅否定了“方”和“圆”指天和地的具体形状的认识,而且指出“方曰幽圆曰明”。《吕氏春秋?圆道》亦载:“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上一下,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10这里的“圆”,学界多认为是指“精气”即阴阳二气的运动,“方”是指万物特性各异,不能改变和替代。东汉赵爽为《周髀算经》作注时也曾说:“物有圆方,数有奇偶。天动为圆,其数奇;地静为方,其数偶。此配阴阳之义,非实天地之体也。天不可穷而见,地不可尽而观,岂能定其方圆乎?”11这里的“圆方”明显是“配阴阳之义”的。《易经·系辞上》中记:“一阴一阳之谓道。”12凡此可知,“天道曰员,地道曰方”中的“道”即阴阳之道理,“圆方”与“阴阳”、“动静”等语汇一样,同属阴阳哲学范畴。还需提及的是,考古所发现的玉琮并不全是内圆外方的,良渚文化、石峡文化以及曲村晋侯墓地亦有内外皆圆的筒状玉琮。这样一来,所谓“璧圆象天说”和“琮方象地说”就不足为信了,深受郑玄等人影响的琮之“内圆象天、外方象地的双重象征说”自然也就是空中的楼阁。

不可否认的是,前人的研究给人很大启发。从以上所述得到的重要启示是:璧、琮应与阴阳观念有关。考古资料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天地交感化生万物的阴阳观念已经出现,与此相应的天地、乾坤、父母、男女等概念已植根于先民的灵魂深处,而璧、琮正是这些抽象话语的具象化,分别象征着地母之女阴和天神之。

其实,关于璧、琮象征意义这一问题,《周礼·春官·大宗伯》一文本身就蕴藏着弥足珍贵的线索。现将原文中的两段话摘录如下: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1

第一段话很好理解,而对第二段话的解释,自汉代以来就众说纷纭了。郑玄的注解是:“天产者动物,为六牲之属;地产者植物,为九谷之属。阴德,阴气在人者。阴气虚,纯之则劣,故食动物,作之使动,过则伤性,制中礼以节之。阳德,阳气在人者。阳气盈,纯之则燥,故食植物,作之使静,过则伤性,制和乐以节之。如是然后阴阳平,性情和,而能育其类。”2在这里,郑玄把“天产”说成“动物”、“地产”说成“植物”,把“阴德”说是“阴气在人者”、“阳德”说是“阳气在人者”,显然有简单比附之嫌,但其以阴阳观念来注解原文则是比较符合本意的。在这里,“天产”(阳)与“阴德”(阴)相对,“地产”(阴)与“阳德”(阳)相应,目的是“合天地之化”,这里反映的是阴阳二元对立生成的观念。由于这两段话前后相连,关系自然密切。换句话说,第一段话也应是阴阳和合观念的反映,“以苍璧礼天”并不是因为“璧圜,象天”,而是由于璧乃地母女阴之具象的缘故;“以黄琮礼地”也不是因为“琮八方,象地”,而是琮乃天之男根象征的原因。

古代天子多称“辟”,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文献中称天子为“辟”的材料很多,如《诗经·周颂·载见》记“载见辟王,曰求厥章。”这里的“辟王”就是周天子。孔颖达《毛诗注疏》解读“荡荡上帝,下民之辟”,3说上帝是托言君王,“辟”就是君,就是天子。另《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有“皇王维辟”;4《后汉书·五行志》有“辟遏有德”,5《后汉书·贾逵传》有“隐居教授,不应辟命”。6这些“辟”字,学者均注解为天子、君王。天子学习的地方叫做“辟雍”。《礼记·王制》曰:“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7《韩诗外传》解释说,辟雍“圆如璧,雍之水。”《论衡》则直接把辟雍写作“璧雍”。由此推知,辟雍之义,本取像于璧。宋代王昭禹《周礼详解》中论《小行人》中“合六币,璧以帛,琮以锦”时说:“盖璧有辟之道,礼天之玉也,故以享天子。琮有宗之道,礼地之玉也,故以享后。”8这里的“辟有璧之道”表明“辟”与“璧”是密不可分的。《说文》中也说“璧”,“从玉,辟声”。9按照许慎的解释,“辟”与“璧”也是相关联的。

古文献中有“宗后”的称谓。如《周礼·考工记·玉人》中说,“驵琮五寸,宗后以为权”,又说“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谓内镇,宗后守之”。10这里的“后”极易理解,是王后,是天子之正妻;而“后”之前的“宗”该如何解释呢?“宗后”连称又有什么意蕴呢?《说文》释“宗”曰:“尊祖庙也。从宀从示。”11这里的“宀”是屋宇的象形,“示”则是神主的象征。而神主实是“祖”之象形,12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13这一点已成为学界的共识。14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地考古材料所证实。在龙山时代,陶、石祖在许多遗址中出土,已很普及。151995年,郑州小双桥商代宗庙遗址中出土了两件石祖,而且还被涂上了朱色。1由此可见,宗庙最初是供奉男性祖先神主的专有场所,女性祖先神主立于宗庙应是后来之事。明代王应电《周礼图说》中说:“宗后者,或先王之后,或王后,世次相传以主内政,故曰宗也。”此说甚是。先王之后或王后皆王之母,而王是宗法制中的大宗。妻以夫贵、母以子荣,后以“宗”称之以示后的尊贵。王昭禹的“琮有宗之道”表明“宗”与“琮”又是密不可分的。《说文》中说“琮”,“从玉宗声”,亦见“宗”与“琮”之关系。日本学者林巳奈夫也提出玉琮是主,又称为宗的看法。2段渝教授认为:“宗后以不同形制的琮为权、为内镇,诸侯亦以琮作为享献宗后的瑞器,可见琮是贵族妇女中地位最尊贵者的标识,象征着宗后的高贵与尊崇。”3凡此均见“宗”、“琮”关系之密切。

一言以蔽之,“辟”和“宗”实际上不过是璧和琮的抽象罢了。与郑玄“君享用璧,夫人用琮,天地配合之象也”一句相联系可知,以璧享天子与以“辟”称天子,以琮献后与“宗后”连称,也不过是出于和合阴阳、交感天地以祈求丰产增殖的美好愿望而已。

璧、琮也常常用来敛尸。《周礼·宗伯·典瑞》中记“疏璧琮以敛尸”。郑玄注曰:“璧在背,琮在腹,盖取象方明神之也,疏琮璧者,通于天地。”4按照郑玄的解释,“疏”,通也,就是使璧、琮上的沟纹下上贯通,象征通于天地。唐代贾公彦疏曰:“宗伯,璧礼天,琮礼地,今此璧在背在下,琮在腹在上,不类者以背为阳,腹为阴,随尸腹背而置之,故上琮下璧也。云疏璧琮者通于天地者,天地为阴阳之生,人之腹背象之,故云疏之通天地也。”5在这里,“背为阳,腹为阴”,而璧(阴)置于背(阳)下,琮(阳)放于腹(阴)上,亦合于天地交感、阴阳和合观念。《礼记·郊特性》云:“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此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古代祭祀和埋葬习俗亦与阴阳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璧、琮的起源和自身特征来看,其亦与阴阳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单从外观来看,璧圆而有孔,与其说天之象征,倒不如说像地母之阴的象征。琮怎么看也不像是地之形状,倒与甲骨文“且”字十分相像。“且”乃“祖”也,为“牡器之象 形”。6从璧、琮的起源和埋葬特点来分析,亦可得出一致的结论。目前学术界对玉璧来源的看法大致有三,即“环形石斧说”、“纺轮说”和“仿天之圆形说”。7璧中有孔而天则无,因此“仿天之圆形”的说法最不可靠。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已经有了明确的性别分工,环形石斧多见于男性墓葬,纺轮多出于女性墓葬。相比较而言,玉璧与纺轮不仅形似,而且都是多见于女性墓葬。因此,“环形石斧”说也不稳妥,只有“纺轮”说才更具说服力。考古资料为此说提供了更多的支持。良渚文化是崧泽文化的继续和发展。“纺轮在崧泽文化中发现较多,扁薄呈圆饼状,中穿一孔,除器形较小外,极似璧形。”81983年,句容城头山遗址出土许多小玉璧,其形态与良渚玉璧无异,只是体形较小而已。尤其是M24:3,无论是从玉质、造型还是制作工艺,均与良渚的无异。而且其中部的圆孔既不见穿硬杆的痕迹,也不见穿绳索的痕迹,可见其既不是纺轮一类的生产工具,也不是玉佩一类的装饰品,其应已具备了良渚玉璧的功能。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玉璧,从尺寸的大小到造型,均与同一墓地出土的陶纺轮和石纺轮相类似。9与良渚文化毗邻的屈家岭文化也出土了大量纺轮,而且形制、纹饰亦很别致。庞朴先生认为,这些纺轮的数量显然超出常规用量,“它不是日用的纺轮”,“而是原始宗教的法器”。10有人则明确指出,纺轮不仅是玉璧的源头,而且已经具备玉壁的祭祀功能。11而纺轮一般是女性所用的生产工具。据《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秦穆公和穆姬之女名曰“简璧”。这里 的“简”可训为“大”,“简璧”连称以示尊贵。《左传》中有关“璧”的记载有数十条之多,仅此一例是人名,且是女子之名,璧之属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关于玉琮起源,异见者较少,大多认为其源自玉镯。这种观点最早由梅原末治提出,1林巳奈夫也极为赞同。2李文明等学者对良渚玉琮所作的分型定式与年代研究,也昭示出玉琮由圆到方的发展演变轨迹,3增加了梅氏之说的可信度。1990—1991年,考古工作者对江苏昆山赵陵山墓地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4使有关玉琮来源的研究又有了重大突破。该墓地的M77出土了迄今为止良渚文化最早的玉琮(M77:59),其形态与玉镯十分相似,从而证明了玉琮源于玉镯说法的可靠性。值得提及的是,M77的墓主为一位30—35的男性。玉琮似乎与男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瑶山墓地的12座墓葬,可分为南北两排,南排六座墓葬出土有三叉形器、成组锥形器、钺和琮,北排六座墓葬出土有玉璜、玉质圆牌饰和纺轮。5反山墓地情况与瑶山相似。据相关研究,新石器时代的玉琮基本出于男性墓葬。6更为重要的是,在曲村晋侯墓地,M8、M91中的玉琮被置于墓主,两墓主均为男性;7另在山西洪洞永凝堡西周墓地,M5中的玉琮亦是被置于墓主,且墓主亦为男性。8此种现象不能不让人相信,河北满城刘胜墓中的玉琮被当作生殖器罩盒使用绝非“便宜行事”那么简单,而应是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心理所使然。

由于原始社会中晚期男女分工业已存在,随葬玉琮和玉钺等物品的墓葬基本为男性墓,随葬玉璜、纺轮和玉璧则基本为女性墓。《周易·系辞下》中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9根据原始思维“近取诸身”的类比性特征,先民赋予璧、琮以男女之性别特征应是自然之事。

不少良渚文化研究者注意到,良渚文化璧、琮的使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璧卑而琮尊。良渚文化墓地分为高台墓地和平地两类,前者埋葬的是大型墓,后者埋葬的是中小型墓。10以此为参照,不难发现,良渚文化璧与琮的地位是不一样的,琮的地位要高璧于璧。总体来看,琮、在墓葬中的组合有琮单出,璧、琮同出与璧单出三种情况。玉琮一般多出于规模较大,随葬品丰富的墓葬;且墓主人均为男性。11玉璧一般见于大中型墓葬,不见于小墓,但有时大墓中也不见,如著名的瑶山墓地12座墓一件也没有。12玉璧常在中等墓葬中发现,如浙江余杭瓶窑的吴家埠墓地属于平地墓地,共有中小型墓葬11座,其中的13号墓就随葬有两件玉璧。13同为平地墓地的浙江平湖庄桥坟墓地也有玉璧随葬。14对此现象,蒋卫东曾说,良渚玉璧的使用界限不及玉琮分明,玉琮只出土于规格较高的良渚大墓,玉璧的使用界限相对要宽松得多,也更具有独特性。15从璧、琮在埋葬中位置来看,也存在琮处于尊位而璧处于卑位的状况。寺墩3号墓,随葬玉琮33件,其中的三十二件方柱形玉琮都围绕人骨架四周,而一件与众不同的镯式琮置头部右上方;玉璧24件,制作最精最大者(M3:6)置于腹部之上。16据相关研究,有周一朝,玉璧置于墓主胸腹部是一种常见的方式1。璧、琮的这种位置的有意安排与文献所载是相符的。《周易?说卦》说:“乾为首。坤为腹。”2《系辞上》也载:“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3《礼记?乐记》亦说:“天尊地卑,君臣定矣。”4这些文献材料虽系后出,但思想观念形成年代要远远早于文献的成书年代。由此知之,琮尊而璧卑是由于它们分属于天乾和地坤两种不同象征系统所造成的。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琮作为祭祀天地之器又是如何使用的呢?这是长期以来令学界困惑不解的一个谜团。1986年浙江省余杭反山墓地的发掘为破解这一谜团提供了契机。M12出土一件十分怪异的玉琮(M12:98),5与以往所出的或传世的玉琮皆有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壁厚孔小,高8.8厘米、射径在17.1—17.6厘米之间,而孔径仅有4.9厘米,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宽阔而硕大,而其他出土的玉琮皆壁薄孔大;2、重约6500克,是所有玉琮中最重的,因而学界被誉为“玉琮王”;3、琮体四面中间由约5厘米宽的直槽一分为二,由横槽分为四节,四个正面的直槽内都刻琢有神像形纹,精美繁缛且独特神秘,为其它玉琮所未见。最为独特的是:此琮侧视为琮,俯视则如璧。学者殷志强称其是“琮璧合二为一的特殊礼玉”。6李学勤先生也说:“那种琮(琮王)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你从侧面看是一个玉琮,但从上面看就是一个玉璧,是按照璧的形式做的。很多人都知道璧是礼天的,琮是礼地的,这个大玉琮是把天和地结合起来的……讨论良渚文化的朋友有这样的想法,我个人也是这样的想法。”7台湾邓淑苹女士更是由此推测出璧、琮的使用方法:在竖立的琮上方平置以璧,以木棍贯穿圆璧和方琮的中孔,组合成一套通天地的法器。8璧琮合二为一的看法和邓淑苹女士的推测是极为可信的。一方面,文献中确有“璧琮”合称的现象。如《周礼?考工记?玉人》中载,“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璧琮八寸,以眺聘”。9这里的璧琮既非璧,亦非琮,且又“以‘八寸’、‘九寸’这样的尺度给它一个规格,应当指的是一件器物”;另一方面,“考古中也确实发现过这样的琮与璧,璧之好可以套接在琮之射上”。10更为重要的是,琮王这种“合二为一”的特性与阴阳观念中的“交感”思想十分吻合。

《易》之经传是十分强调“交感”的,《彖传》所载“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序卦》中“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系辞下》所说“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等皆为之属。《易》善于从交感的观点观察万物的动静变化,并认为,“凡有动向、有交感之象的卦是吉的,有前途的,因为它符合了事物发展的原则”。11《大象传》中称“天地交”为“泰”。《泰》的卦象是地在上,天在下,而实际上是天在上,地在下,天属阳,地属阴。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就象征着天地、阴阳的交感变化。因此,《泰》卦是吉卦。《大象传》中称“天地不交”为“否”。《否》卦是天在上,地在下,天地位置未发生变化,阴气没有上升,阳气没有下降,天地没能实现交感,因此为不利。琮王“侧视为琮、俯视如璧”的特性和邓淑苹女士之推测恰恰与《泰》卦“天在上,地在下”交感意象相符,这恐怕并非偶然的“巧合”。

在良渚文化,鸟是备受崇拜的对象,不仅陶器和玉器上可见到鸟纹,而且还有圆雕的玉鸟。良渚玉壁以素面居多,有纹饰的较少,而有纹饰的都是鸟纹,未见一件是玉琮上常见的兽面纹的。12在玉璧之鸟纹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鸟立于三层祭坛之上,据邓淑苹女士的统计,带有这样“鸟立祭坛”纹饰的玉璧共有8件。1鸟立于祭坛之上,鸟便具有了神性。许慎《说文》释“凤”曰:“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国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凤穴。见则天下大安宁。’从鸟,凡声。”在甲骨卜辞中,“凤和风是一回事”,“凤就是风神”,2“风神形象即为凤鸟”,3《说卦》中载“巽……为风,为长女”。4鸡是原始凤原型之一,5所以《说卦》中亦有“巽为鸡”之语。而巽之卦画为四,是偶数,偶为阴,凤也就属“阴”。后世三宫九嫔之用品常常冠以“凤”字,如“凤冠”、“凤钗”等,可见“凤”是女性的象征。由此知之,玉器上的鸟纹即为凤鸟之象征,祭坛之鸟就是玉璧属“阴”的明证,以玉璧礼天乃出于交感天地之心理祈向。

兽面纹是良渚玉器最具有典型性的纹饰之一,而其最为重要的载体便是玉琮。目前在良渚文化“尚未发现没有兽面纹,而从形体上可称为琮的例证”,从而可以说其是“构成良渚玉琮的核心因素,是良渚玉琮的灵魂”,6因此兽面纹是释读良渚玉琮的关键材料。良渚“玉琮王”上的“神面纹”为其代表。该琮纹饰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一神人的形象,头部呈倒梯形状,眼圆睁,横鼻两翼向上翻转,面目刚强威武,戴着一个很大的羽冠,双臂平抬,屈前臂,下肢蹲踞,肢节处还生有羽毛;下部为一浮雕的兽面形状,兽面的眼为卵圆形,下有鼻口,口内似有错开的獠牙,足如鸟爪。7纹饰“上部是一个神像,多数学者有此同见”;8下部兽面纹,学者多认为是龙之形象。9如朱乃成认为陶寺文化的龙形象与良渚文化晚期的兽面纹有发展演变关系。10李学勤先生也指出,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无论是构图形式还是其所反映的社会意识均与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兽面纹形象有承袭关系,并根据饕餮为“龙生九子”之一的传说,提出饕餮纹是龙纹的一种。11良渚先民是古越族的祖先,12而古越族的纹身、赛龙舟、端午节和吃粽子等习俗均与“龙”有关。13这些习俗是良渚兽面纹为龙说的有力证明。至此,神面纹所要表达的意象就十分清晰了:神人以龙为马,驰骋于天地之间,上报民之祈愿于天,下传神之福祉于民。

《易经》内容表现出与龙密切相关的倾向。“龙”集中在乾卦中,有“潜龙”,“龙在田”, “(龙)或跃在渊”,“飞龙”,“亢龙”,“群龙”等语。乾卦之中为什么以龙托辞呢?东汉马融回答的可谓精辟:“物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14郑玄注《尚书大传》时也说:“龙,虫之生于渊,行于无形,游于天者也,属天。”15龙“喻阳气”和龙“属天”说明琮亦属阳属天。

良渚文化时期的阴阳观念已十分盛行,这是释读璧、琮的关键所在。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昆山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的M56中,发现一件陶盖。16该盖为细泥灰陶,表面曾被打磨过,然后刻上图案,再填以红色。这个图案被学界誉为“族徽”,亦被称作“源极图”,因为它与“太极图”有诸多相同之处:1.既无起点,也无终点,以任何一点为起点,都可以进入一个无限循环的系统之内。2.虽系图象,却无法确定是何种物象。图中方圆、曲直,或谓之阴阳,互相缠绕,互相依存,互根互生,对立统一。3.图案既非中心对称,又非轴对称。以上下、左右以及对角看它,处处均衡。其最主要的特征是阴阳结缔和旋绞盘绕之形。它使人联想到龙蛇类动物的交尾和人类的生殖和繁衍,包含了良渚先民对阴阳交媾、胚胎发育等等在内的丰富的想象。1赵陵山族徽之意蕴足见良渚阴阳观念之盛。以阴阳观念解释璧、琮也自然是合乎情理之事。

众所周知,璧、琮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其所蕴含的原初话语经历了历史长河长年累月的冲刷之后早已漫漶不清。又由于使用者有地域、时代和部族的不同,因此它被赋予多种功用是很自然的事情。透过这些错综复杂的现象求得历史的真实面貌虽困难重重,但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因为通过对璧、琮原始意义的探讨,利于把握其之所以源远流长、传播甚广的关键,也便于究明先民饱含热情、不惜余力对其精雕细琢的深刻原因,以及其所深涵的文化意蕴。以阴阳观念释读璧、琮,不仅能解释文献中璧琮连称的问题,也可解释考古实践中所遇到的璧、琮“合二为一”等奇怪现象。

阴阳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亦是中国哲学的基源,深深植根于先民的灵魂深处。天地阴阳的交合或交感是化生万物的依据。璧乃地、坤、阴、母、女等抽象话语的外化,是地母之阴器的象征,琮乃阳、乾、父、男、天的具象,是天神男根的物化。

[作者刘铮(1975年—),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

[收稿日期:2012年8月5日]

1 汪遵国:《琮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江苏社联通讯》,1980年第1期。

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3 周世荣:《浅谈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中国钱币》,1998年第2期。

4 郑建明:《史前玉璧源流、功能考》,《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5 见[日]滨田耕作著,胡肇椿译:《古玉概论》,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第48页。

6 见凌纯声:《中国古代神主与阴阳性器崇拜》,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8集,1959年,第1—48页。

7 凌纯声:《中国古代神主与阴阳性器崇拜》;那志良:《明尼安波那斯美术馆所藏之中国古玉(下)》,台北《故宫学术季刊》,1951年;周南泉:《玉琮源流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1期。

1 张光直:《谈“琮”及其在中国古史上的意义》,《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54页。

2 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页。

3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2页。

4 吴大徵:《古玉图考》,上海:清光绪十五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第58页。

5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18,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62页。

6 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19,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047页。

7 赵君卿注:《周髀算经》,上海图书馆藏嘉定六年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1页。

8 房玄龄等:《晋书》卷11,《天文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9页。

9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8页。

10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卷3,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8—79页。

11 赵君卿注:《周髀算经》,上海图书馆藏嘉定六年本,第21页。12 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35页。

1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18,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762—763页。

2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18,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763页。

3 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12页。

4 周振甫:《诗经译注》,第420页。

5 范晔:《后汉书》志15,《五行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308页。

6 范晔:《后汉书》卷36,《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40页。

7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1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32页。

8 王昭禹:《周礼详解》卷14,《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36页。

9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12页。

10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4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923页。

11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342页。

12 李孝定:《甲骨文集释》卷1,南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1年,第72—73页。

13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祖妣》,《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8页。

14 参见王小盾:《从生殖崇拜到祖先崇拜》,陈秋祥主编:《中国文化源》,上海:百家出版社,1991年,第141—175页;徐良高:《祖先崇拜与中国早期国家》,韩国河、张松林主编:《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23—158页。

15 宋兆麟:《原始的生育信仰》,《史前研究》,1983年第1期。

1 裴明相:《论郑州市小双桥商代前期祭祀遗址》,《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

2 见丁乙:《良渚文化壁琮意义研究》,《中国文物报》,1989年11月24日。

3 段渝:《良诸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考古》,2007年第12期。

4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18,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778页。

5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18,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778页。

6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祖妣》,《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卷,第38页。

7 周南泉:《论中国古代的玉璧》,《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1期。

8 张明华:《良渚玉璧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2期。9 张敏:《句容城头山遗址出土的史前玉器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东南文化》,2001年第6期。

10 庞朴:《谈“玄”》,《中国文化》,1994年第10期。

11 蔡运章:《屈家岭文化的天体崇拜——兼谈纺轮向玉璧的演变》,《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

1 梅原末治:《殷墓出土之琮》,《考古学杂志》,第42卷第3期,1957年。

2 林巳奈夫:《中国古代之祭玉、瑞玉》,《东方学报》,第40册,1969年,第161—227页。

3 李文明:《对良诸文化玉琮的探讨》,《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4 江苏省赵陵山考古队:《江苏昆山赵陵山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口:海南国际出版中心,1996年,第18—37页。

5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瑶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02—203页。

6 霍巍、李永宪:《关于琮、璧的两点争议》,《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1期。

7 北京大学考古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二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1期;北京大学考古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第7期。

8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洪洞县文化馆:《山西洪洞永凝堡西周墓葬》,《文物》,1987年第2期。

9 周振甫:《周易译注》,第257页。

10 吴汝祚、徐吉军:《良渚文化兴衰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68页。

11 王巍:《良渚文化玉琮刍议》,《考古》,1986年第11期。

1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瑶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01页。

13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吴家埠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建所十周年纪念(1980- 1990)》,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0页。

14 徐新民等:《浙江平湖庄桥坟发现良渚文化最大墓地》,《中国文物报》,2004年10月29日。

15 蒋卫东:《试论良渚文化玉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3辑,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231页。

16 南京博物院:《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发掘》,《考古》,1984年第2期。

1 孙庆伟:《晋侯墓地出土玉器研究札记》,《华夏考古》,1999年第1期。

2 周振甫:《周易译注》,第284页。

3 周振甫:《周易译注》,第230页。

4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37,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1531页。

5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6 殷志强:《试论良渚文化玉器的历史地位》,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第384—388页。

7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年,第2页。8 郑淑苹:《由“绝地天通”到“沟通天地”》,台北《故宫文物月刊》第67期,1988年。

9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4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922—923页。

10 王仁湘:《琮璧名实臆测》,《文物》,2006年第8期。

11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7—18页。

12 张明华:《良渚玉璧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2期。

1 郑淑苹:《由良渚刻符玉璧论璧之原始意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02页。

2 王维堤:《龙凤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0页。

3 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312页。

4 周振甫:《周易译注》,第285页。

5 王维堤:《龙凤文化》,第75页。

6 刘斌:《良渚文化玉琮初探》,《文物》,1990年第2期。

7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43—44页。

8 吴汝祚:《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像形纹新释》,《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

9 参看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17页;李学勤:《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董楚平:《良渚文化神像释义——兼与牟永抗先生商榷》,《浙江学刊》,1997年第6期;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93页。

10 朱乃成:《龙形器与龙的崇拜》,《寻根》,2010年第3期。

11 李学勤:《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

12 陈桥驿:《吴越春秋及其记载的吴越史料》,《杭州大学报》,1984年第1期;邹衡:《江南地区诸印纹陶遗址与夏商周的关系》,《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叶岗:《论于越的族源》,《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13 闻一多:《端午考》,《文学杂志》第2卷第3期,1947年。

14 李鼎祚:《周易集解》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页。

篇(7)

陶寺大墓出土的龙盘,一般为泥质褐陶,火候很低,或着黑陶衣,盘壁斜成平底,外壁饰隐浅绳纹,内壁磨光,以红彩或红、白彩绘出蟠龙图案。M3072∶6,敞口,斜折沿,通高8.8,口径37,底径15,沿宽1.8厘米。龙纹在盘的内壁和盘心作蟠曲状,头在外圈,身向内卷,尾在盘底中心。形象作蛇躯鳞身,方头,豆状圆目,张巨口,牙上下两排,长舌外伸,舌前部呈树叉状分支(56)。有的盘在龙颈部上下对称绘出鳍或鬣状物,与商代蟠龙的明显区别是无角、也无爪、有眼无睛、眼作豆状,不同于商代龙呈“臣”字形目。蟠曲形态也不同,商代蟠龙与蛇类自然盘曲状一样,是头在盘心,身向外卷,尾近盘沿;从整体形态上看,陶寺龙与商代以来的龙形象是一脉相承的,它代表的是以中原民族文化为根祖的“华夏龙”之形象。

1978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45号墓中发现了一幅蚌塑“青龙白虎图”,年代距今约6500年。青龙是以鳄鱼为原型的“蚌塑原龙”。当时新闻媒体称其为“中华第一龙”(57),其实这是不妥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在中原地区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或墓葬中,所发现的原始龙有“鳄型原龙”与“蛇型原龙”之分。西水坡45号墓发现的“蚌塑原龙”属“鳄型原龙”,陶寺遗址墓葬中出土的彩绘陶盘所绘的“蟠龙”属“蛇型原龙”。

从西水坡45号墓的“鳄型原龙”形体来看,这条“蚌塑原龙”整体形象接近鳄鱼,而又比普通鳄鱼原型增加了种种龙的神性;体长1.78米,身高0.67米,整个体形呈较长的S型或之字形,一波三折,体态比一般在地面匍伏爬行的鳄鱼明显要高得多,显示出身体脱离地面超越爬行状态;这条鳄型原龙的头部与一般鳄鱼不同的是,头高高的抬起,作昂首挺胸,瞠目有神之态,吻部像鳄鱼一样较长,颈部长而弯曲,头后面还有竖起的双角,或叫作两撮鬣毛,也与普通鳄鱼大相径庭;整个身长比例也大体接近鳄鱼而明显较高,有四肢,趾分五叉,似鳄鱼又比鳄鱼的爬行更接近直立;长尾巴也像鳄鱼,而尾端也作掌状分叉,又与一般鳄鱼有别(58)。这条“蚌塑原龙”与一只“蚌塑白虎”,一左一右出现在西水坡45号墓,它反映的是公元前40世纪中叶“四时天象图”中的“二分图”,即一年分成二十四节气的“春分与秋分”之天象图(59)。

而陶寺遗址中出土的彩陶盘所绘的蟠龙,实际上是以蛇为主要原型的原龙,适当吸收了鳄鱼等动物的某些特征:头部基本似龙,没有脖子,头与身直接衔接,眼睛又小又圆,口中吐长信,这些地方以蛇为原型;但吻很长,利齿成排,又有点像鳄鱼;口中吐出的信子很长,若麦穗麦芒的形状,则是想象的成份居多;龙身体也近似蛇而修长,蜷曲成环状;没有足,遍体鳞甲,对称成行,则有近似鳄鱼;头后的左右两边,如鱼鳍,尾部亦似鱼,分作两叉;蟠龙盘中间若有水纹或云纹,这里的龙有点像是潜龙,仿佛随时可以入水和升天。所以说,陶寺蛇型原龙是中华文明起源、国家起源的重要文化象征。

高炜、高天麟、张岱海等学者在研究陶寺彩绘蟠龙陶盘时指出:“陶盘本是盛器或可作水器,但从出土物来看,火候很低、且烧成后涂饰的彩绘极易剥落,故大约只是一种祭器而非实用器。彩绘其它纹样的壶、瓶、罐、盆等类祭器,某些中型墓也可使用,唯龙盘仅发现在几座部落显贵的大型墓中,每墓且只一件。这就证明龙盘的规格很高,蟠龙图象非同一般纹饰,似乎有其特殊的含义。它很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如同后来商周铜器上的族徽一样”(60)。彩绘陶龙盘在陶寺大型墓中的发现,说明陶寺龙山文化时期,这里有一个活跃于“尧都平阳”,以龙为族徽、陶唐为名号的部落。“陶唐氏”以龙为图腾。“龙”崇拜在中原地区始于陶唐氏以前。彩绘陶龙盘在少数大墓中的发现,也说明墓主人作为龙的传人,就是“龙子、龙孙”,延续中国四、五千年的“帝王”为“真龙天子”的观念崇拜,恐怕正源于此。

那么,陶寺文化中的龙崇拜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鳄型原龙有没有传承关系呢?这在夏代开国以前,中原民族的大融合尚未真正形成,延续河南仰韶文化谱系的河南龙山文化是很难受到陶唐文化影响的。同时,作为积淀甚深、占中原文化主流的河南龙山文化,也很难渗透到陶唐文化中来。因为没有民族的大融合,就没有民族文化的大交流,没有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就没有民族文化的进步和新文化的产生。前面我们已经指出,从整体形态上看,陶寺龙和商代以来的龙形象是一脉相承的,它代表的是以中原民族文化为根祖的“华夏龙”之形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龙形象,蛇身鳄头,有鳞有角,四肢五爪,瞠目吐舌,体态弯曲,一波数折之状态,实际上就是“蛇型原龙”在吸收了“鳄型原龙”的亮点后所形成的形象,正是陶唐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延续结果。

朱乃诚先生 认为,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他说:“1988年,我提出陶寺文化的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的看法,那时主要是通过对良渚文化陶器(片)上的蛇形纹饰与陶寺文化彩绘陶盘上彩绘龙图案的对比分析等研究提出的”。他所说的蛇形纹饰陶片,是指1936年在浙江余杭良渚一带出土的一片绘有蛇形纹饰的陶片,该陶片上的蛇形纹较为形象,单躯蟠曲,尾在中心,向外蟠曲三周。他认为这是形态上较为原始的蛇形纹饰,其卷曲的特点与陶寺彩绘龙纹接近(61)。

前不久,朱先生又根据《考古》2001年第10期公布的,1997年浙江海盐县龙潭港良渚文化墓地中M12出土的,一件宽把陶杯(M12:32)腹部饰有彩绘龙图案,再次撰文论证。说:“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有了新证据”(62)。

朱先生的新证据到底是什么呢?海盐龙潭港M12:32宽把杯为夹细砂灰胎黑皮陶。形体较大,口部长径14厘米、连盖高14.7厘米。箕状口部,带盖,流较宽短,粗矮筒形腹略鼓,矮圈足,与流相对的环形把宽达11.7厘米。在腹部、流下和宽把上侧的三个部位以刻画的细线饰三组纹饰。朱先生所说的宽把杯腹部的纹饰,是围绕宽把展开的上下两条长身动物。其头部特征突出,尖牙利齿,双目圆睁,构图手法是把立置的双目与牙齿夸张地展示于同一平面;身体由简洁的线条和相间布列的小圆孔构成,围绕宽把杯腹部一周;尾部与头部相对,呈向上弯曲的半圆形,末端尖细。这即是朱先生认为的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的新证据。

其实,龙潭港M12:32宽把杯腹部的长身动物纹饰所表现的凶猛的首部、长身和弯尾与陶寺彩绘陶盘上所绘的龙形象有明显的区别,仅就首部而言,龙潭港M12:32宽把杯腹部的长身动物首部突出表现的是一对明晃晃的大眼睛和一副上下两排的尖牙。而陶寺龙盘所绘的龙形象是“方头,豆状圆目,有眼无睛,张巨口,牙上下两排,长舌外伸,舌前部呈树叉状分支。”它们之间,除了上下两排尖牙之外,几乎再无相似之处。

朱先生提出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的另一条理由,就是饰有长身动物纹饰的M12:32宽把杯,其年代略早与陶寺彩绘龙的年代,他把陶寺彩绘龙的年代定在距今4400~4300年之间,把M12:32宽把杯的年代定在良渚文化晚期偏早阶段,距今4600~4400年之间,其实,这并能说明什么问题。

考古学以往发现揭示的规律是:属同一文化谱系,年代上有早晚之分,年代早者可能影响到年代晚者;或者是两个文化区域相邻,发展水平高者可能影响到发展水平低者,具体表现为文化的渗透,即低水平者可能吸收高水平的文化因素。良渚文化与陶寺文化既不属于同一文化谱系,且两个文化区域又相距甚远,连最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它们之间,何谈传承关系?!所以说,“陶唐氏”的“龙”崇拜是独立起源的,是未受到其它外来文化影响的,属土著原创宗教文化。

观察之六:陶寺遗址发现的“青铜器”与“陶文”

作为中华文明的肇始之都,陶寺城址似乎应发现中国最早的金属器和文字,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1983年,在陶寺一座晚期墓中曾出土一件铃形铜器。器形不大,长6.3厘米,宽2.7厘米,高2.65厘米。经化学定量分析,含铜量占97.86%,铅1.54%,锌0.16%(63)。由于铸造工艺粗糙,器壁厚度不匀,还有气孔,是一件采用复合范铸造的成品。另据报道:在陶寺城址北墙Q1北侧,一新发现的陶寺文化晚期墓地,一座编号为M11的中小型竖穴土坑墓中,曾出土一件铜齿轮形器,经金相分析,铜齿轮形器属于砷青铜(64)。笔者断言:陶寺城址作为“帝尧之都”现未发现大型炼铜遗址或铜器铸造的手工业作坊,今后也不会发现大型炼铜遗址或铜器铸造的手工业作坊,因为这附近没有铜矿。

至于说,陶寺晚期墓葬中出土的这两件铜器是不是陶寺人所铸造,至少可以肯定“铜齿轮器”不是当地所造,应属外来品。因为“砷青铜”器的最早发现是在甘肃的四坝文化遗址中,例:甘肃民乐县东灰山四坝文化类型遗址出土的16件铜器,据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对其中15件铜器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金相组织鉴定,结果表明:除一件为铜、砷、锡三元合金制品外,其余均为铜、砷二元合金制品(65)。四坝文化的年代距今在3200~3800年之间(66)。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其金属成分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是不含砷的。从陶寺“王墓”不见青铜礼器殉葬的情况来看,这说明唐尧时期,人们还没有掌握金属冶炼技术。陶寺晚期墓葬出土的那件“铃形铜器”,含铜量纯度之高,不符合青铜构成比例,也不是自然铜,其来源暂且存疑。

关于“唐尧”有无文字的问题,陶寺III区居住址H3403发现的一个残扁壶的腹壁上和平直背面有用毛笔朱书一个形似甲骨文“文”字的字符,和两个有争议的字符(1、;2、似“兀”的篆体)(67)。对于后者,罗琨先生将这两个字符隶定为“昜”,对“文”字无异议。认为扁壶朱书“昜文”,也即“明文”,推测陶寺陶文用这两个字和一个符号(画界)记述尧的功绩,以便帮助记忆,传诸后世(68)。何弩先生认为H3403扁壶平直背面两个朱书字符,上为土(),下为兀(似“兀”的篆体),将其隶定为“堯”的初字。笔者认真审视了H3403扁壶背面朱书的两个字符,联系陶寺城址气势恢宏,夯土城墙板块结构“壘土为垚”的实际情况,认为何弩先生的考证是有一定见地的。丁山先生释:“壘土为垚,垚者,高也。”(69)《说文》:“堯,高也”,段注云:“堯本为高,陶唐氏以为号。”垚的本意是指高大巍峨的城墙。“兀”,《说文》:“从垚在兀上,高远也”,段注曰:“高而上平也。”何弩说:“这是典型的黄土高塬地貌。而陶寺遗址恰恰坐落在塔尔山前向临汾盆地中心过渡的山前黄土塬上。”他认为:陶寺文化晚期“堯”字“兀”上只有一个土();到了殷墟甲骨文,“堯”字“兀”上多加了一个土();至汉代,“堯”字则在“兀”上发展成三个土(垚)。“堯”字的本意即为建立在黄土高塬(兀)上的高大夯土城墙(垚),代指建立在黄土高塬上的城(70)。“文堯”二字在H3403扁壶上的出现,是其唐尧后人对其的追念称谓,诸如甲骨刻辞或青铜金文中尊称其先王为“文武帝、文武丁、文考、文祖”一样。

有学者推测唐尧时期,文字有可能产生。从目前已公布的考古资料来看,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这种可能究竟能到什么程度,笔者认为:唐尧时期,象形字符正日趋成熟,会意字出现和使用也是事实。上面我们所列举的H3403扁壶背面朱书的两个字符,“”与似“兀”的篆体,“堯”字初字的出现,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早于陶寺文化近3000年的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在陶器上曾发现符号、图画及含有符号的组合图画计70多种。其中,除相当数量简单符号外,尚有鹿、网、阜、丘等六、七种符号与甲骨文相近(71)。陕西的半坡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余杭的良诸文化中都有陶文发现,不少文字与甲骨文无二。但最具代表性的是与“帝尧”同时期的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发现的陶片刻字,该陶片长4.6—7.7厘米,宽约3.2厘米,厚0.35厘米,现存文字计5行11字。右起第1行为3个字,其余4行每行均为2个字。这11个刻字,笔画相当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整体排列比较规则,刻写也有一定章法(72)。笔者在观察这块刻字陶片时,似觉该刻字近似行草,刻字者刻法相当娴熟,所书文字定是成熟文字无疑,但至今无人破译。如果该刻字陶片年代无问题的话,我们过去对史前时期不同阶段、不同文化区域内发现的不同字符,所作的体态估量都应该重新去考虑。《论语·泰伯》所云:“尧之为君……焕乎!其有文章”,似乎说得有些夸张,但唐尧时期,人们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需要的少量文字确已产生,虽远未达到殷商甲骨文成熟的高度,但的确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

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尚未发现唐尧时代的其它文字类记述呢?对此,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当时所用的书写材料难以保存造成的。《尚书序》云:伏栖氏,“始画八卦,造书契”。“书契”即指文字:《释文》云:“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看来,唐尧时代的文章典籍的载体,多是刻写在木头上的。当然,也不排除使用其它材料,诸如树皮、兽皮、麻布之类作为文章典籍载体的可能性。但这些都是易腐易朽之物,故现在我们就很难发现当时的长篇文书了。用毛笔书写汉字,应始于仰韶文化时代,当人们知道用什么工具为陶器施彩描绘图案时,这最初的画笔已具有书写文字的功能了。难怪陶寺文化中发现的“文堯”二字是用毛笔朱书在扁壶的腹壁上,而不是用刀刻在扁壶的腹壁上。虽然这一发现还只是个案,但这个“个案”背后隐藏的事实,却说明距今四千二、三百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北方已经是文明凸现、群星灿烂,以象形文字为原生体的汉字体系业已孕育成熟,中华文明将由此以文字的形式开始记录自己的历史。

结束语

综上所述,陶寺城址完全可作为一个初期国家权力中心已经形成的标志。作为“都城”,这座“都城”的主人只能是“唐尧”。无论是从历史地望来看,还是从考古学提供的资料来看,山西襄汾陶寺遗存均符合“尧都平阳”的条件,故我们有理由认为:今山西临汾塔儿山(崇山)周围的汾、浍地带就是史籍所云的唐国封地。唐尧在此所留下的文化遗迹将昭示世人,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在此迈出第一步。

注释:

(1)陈淳:《聚落·居址与围墙·城址》《文物》1997年8期。

(2)卫斯:《关于“尧都平阳”历史地望的再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1期。

(3)a《山西考古四十年·第二章·第四节·二、晋南地区·陶寺遗存介绍》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b高炜等:《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6期。

(4)何驽、严志斌、宋建忠:《襄汾陶寺城址发掘显现暴力色彩确认了陶寺早期小城、宫殿区、中期小城内墓地》《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31日第1版。

⑸、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7期。

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考古》2004年2期

(8)《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册,卷一、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16—17页。

(9)a.张玉石、杨肇清《新石器时代考古获重大发现:郑州西山仰韶时代晚期城址面世》《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10日第1版;b.杨肇清:《试谈郑州西山仰韶文化晚期古城址的性质》《华夏考古》1997年1期。

(10)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古城址北1997—1998年度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6期。

(11)、(25)卫斯:《关于确定中国稻作起源地“三条标准”的补充——续说“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农业考古》2000年1期。

(12)、(13)、(24)任式楠:《中国史前城址考察》《考古》1998年1期。

(14)新华网2005年01月26日报道:2002至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登封王城岗城址及周围地区遗址聚落形态研究”专题组,在王城岗遗址展开大规模的考古工作,新发现一座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大城址。大城位于王城岗遗址中部,其北城墙夯土残长 370 、残高 0.5—1.2米;北城墙长约630、宽约10 、残深3—4米,北城壕向东通往五渡河;西城壕残长130、宽约10、残深1.5—2米,西城壕向南似通往颍河。其东面和南面的城墙与城壕,从所处地势较低和钻探等情况看已被毁坏。这座大城址的面积据现有资料推算有 30 万平方米左右。同时发现多处大面积夯土基址和祭祀坑、玉石琮和白陶器等遗迹遗物。

(15)、(64)梁星彭、严志斌:《陶寺城址的发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学术意义》kaogu.ent.cn/wenming/mag3/liangxp.htm,2003-8-4。

(16)、(39)、(60)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6期。

(17)、(3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曲沃县博物馆:《山西曲沃东许遗址调查、发掘报告》《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1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冀城南石遗址调查、试掘报告》《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19)、(33)田建文:《山西侯马发现四千年前大型谷仓》《中国文物报》1990年3月1日第一版。

(20)张文君:《侯月铁路临汾地段古文化遗址的调查》山西省第二届考古学年会论文1986年12月于大同。

(2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洪洞县博物馆:《山西洪洞县耿壁、侯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86年5期。

(2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新绛县古堆、白村遗址调查》《文物季刊》1994年2期。

(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晋南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80年3期。

(26)日知:《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史前研究》1983年2期。

(27)王建等:《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3期。

(28)石兴邦:《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的问题》《南京博物院集刊》1980年2期。

(29)卫斯:《我对下川遗址出土石磨盘的看法》《中国农史》1985年4期。

(30)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31)(日)和岛诚一:《山西省河东平原以及太原盆地北半部的史前调查概要》《人类学杂志》58卷第4号,1943年。

(32)(美)戈登W·休斯:《农业史》(方原译)《农业考古》1982年2期。

(34)a.黄其煦:《“灰象法”在考古学上的应用》《考古》1982年4期。b.佟伟华:《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问题》《农业考古》1984年1期。

(35)昌淮地区艺术馆等:《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4期。

(37)(41)、(42)、(43)、(49)、(50)、(53)、(56)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期。

(38)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1期。

(40)高炜:《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陶寺遗址”条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上海 1986.8。

(44)、(47)林汪:《说“王”》《考古》1965年6期。

(45)临汝县文化馆:《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中原文物》1981年1期。

(46)严文明:《鹳鱼石斧图跋》《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48)张忠培、朱延平:《黄河流域史前葬俗与社会制度(下)》《文物季刊》1994年2期。

(51)郭宝钧:《一九五年春殷墟发掘报告》《中国考古学报》第五册,25页,图版捌,1951年。

(52)范毓周:《关于殷墟1973年出土石磬的纹饰》《文物》1982年7期。

(54)、(55)卫斯《陶寺大墓中出土的“仓形器”名实浅说》《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28日7版。

(57)陆轲:《“华夏第一龙”出土》《人民日报》1987年12月12日。

(58)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3期。

(59)陆思贤李 迪著:《天文考古通论·第一章:公元前40世纪中叶的四时天象图》 紫禁城出版社 2000年8月北京。

(61)朱乃诚:《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东南文化》1998年2期。

(62)朱乃诚:《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的新证据》中国考古网·学术动态时间:2005-9-7 16:35:49。

(63)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年12期。

(65)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甘肃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发掘纪要》《考古》1995年12期。

(6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67)李建民:《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扁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期2000年1月。

(68)罗琨:《陶寺陶文考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期2001年7月。

(69)丁山:《殷商氏族方国志·尧》《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99年版。

篇(8)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11-0072-03

Research on the Display and Utilization of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s; Take Diao Long Bei Site as an Example

LI Jing-yi,ZHANG Xiao-Nan(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ite of the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s,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mode of the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te itself, the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n the site of the carved dragon monument, and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play from the site using different display mode of display concept.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its use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 display and u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ark

Internet :.cn

《考古学通论》中指出“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期也被称为史前时代,包括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旧石器时代遗址又分为洞穴遗址和旷野遗址(露天遗址),新石器时期遗址包含有聚落遗址、洞穴遗址和丘贝遗址。所以,史前聚落遗址主要指新石器时期的聚落遗址,目前全国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4493处,包含史前遗址417处,史前遗址中聚落遗址共有318处,占史前遗址的76.2%,由此可见史前聚落遗址在史前遗址中的重要性。

从我国建国初期第一个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的建立到现在良渚国家遗址公园成为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遗址展示的专家们在以努力的寻找适合的展示利用模式。

一、我国史前遗址展示利用基本现状

(一)展示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史前聚落遗址多为土遗址,遗址本身比较脆弱,再加上天气等自然原因,遗址很容易破坏;其次,史前聚落遗址多为地下埋藏,保护采用回填的形式,观赏性差,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第三,史前遗址时期是没有文字的记载,所以对于它的研究比其他遗址都有难度。

(二)展示的主要内容

史前聚落遗址的展示主要分为遗址展示和文化展示两部分。遗址展包括有遗址出土文物、遗址环境、遗址本体三部分。遗址环境主要指遗址的地理风貌、聚落风貌;墓葬、灰坑、房基、陶窑址、祭坛、人类生活遗址等是遗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遗址、陶器、角器、牙器、贝器、石器是遗址出土文物的组成部分;文化展示以非物质文化为主要展示的内容,需要通过考古研究的平台进行展示,它的目的是将考古研究及其文化特征联系起来,使人们对遗址进行更深的了解与认识。

(三)展示的主要手段

史前聚落遗址的展示利用手段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的有原状展示、标识展示、陈列展示、建筑复原展示等一系列展示手段。原状展示对于石质类的的遗址多采用露天展示的形式,对于容易受天气影响的遗址多会加一些展示棚;标识展示为一些地下遗存遗址进行采用标识牌、植物、沙石等手段进行标示;陈列展示多是通过建立一些陈列馆、博物馆的手段进行展示;建筑复原是指遗址研究丰富的基础上,运用模拟复原的形式进行展示。

二、我国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利用模式

中国文物保护法则规定:“经发掘的遗址和墓葬不具备展示条件的,应尽量实施原地回填保护,并防止人为破坏。经过评估,无条件在原址保存的遗址和墓葬,方可迁移保护。”由此可见,回填是我国史前聚落遗址的主要保护手段。目前我国主要的遗址展示模式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史前遗址博物馆展示模式,特殊的一些遗址采用与旅游景区相互结合、森林公园、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的展示形式进行展示。

(一)遗址公园模式

良渚遗址采用的是国家遗址公园展示模式,遗址主要展示部分包括良渚博物馆、良渚古城、塘山遗址、汇观山遗址等遗址构成。良渚古城墙部分进行了复原,建立遗址展示区,主要的展示手段复原展示;莫角山遗址则是建立保护棚进行展示;反山遗址通过建立陈列展示馆的形式进行展示,主要对墓葬遗址群展示,在已经发掘的部分墓葬上方建设一处覆土建筑,建筑埋于地下,与周边的山体和绿化能够协调,内部展示反山的考古与良渚玉文化的介绍;遗址还采用了建立生活场景复原展示,建立遗址文化园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图1)。

(二)遗址与旅游景区结合的模式

遗址与旅游区的展示模式针对的是位于旅游景区的遗址,遗址展示的前提是先对遗址进行保护,位于山东聊城的景阳冈龙山遗址就是采用遗展示模式,遗址通过利用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进行展示。

(三)森林公园模式

森林公园的展示模式主要指遗址位于森林公园景区内,一般遗址都采用遗址与森林公园结合的形式,在赤峰市红山区红山国家森林公园,里面就分布着着的红山遗址,它主要以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主。目前它是作为旅游胜地进行展示。

(四)史前遗址博物馆模式

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展示是遗址公园概念提出之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展示模式,比如我国第一个史前遗址博物馆是半坡遗址,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博物馆分两个区域,西面主要是文物展厅和临时展厅,东面为遗址保护展示大厅。

(五)历史遗址农业园模式

遗址历史农业园的展示模式相对较少,主要是针对遗址区周边的有农田的比较发达的乡村地区,它建立前提是对遗址的保护,通常会历史农田展示区或者遗址手工农作物体验区,为当地人们提供了游玩和休闲场所。

经过相关文献研究的我对我国前七批国保单位其中的198个史前聚落整理展示利用统计,其中有147个未展示,29个采用遗址公园展示,19个遗址采用史前遗址博物馆进行展示,其他的形式的有3个,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有75%的遗址未进行展示,展示中的遗址有57%采用遗址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37%采用遗址博物院进行展示。

三、国外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利用状况研究

(一)美国

美国国内的遗址公园众多,大部分采用的保存遗址的原貌,保持遗址的出土和原始状态,多采用融入自然的遗址公园形式。芒德岛州立考古公园它主要的修建材料是贝壳,只有乘坐小船才能尽心观赏,主要恢复了以前的历史水系,游客有一种回到历史的感觉。岛上的设施全部为古代的施舍,也不能住宿。卡俄基亚土丘历史遗址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它的僧侣墩有14英亩,4层100英尺高,还有一个大型进驻约50英尺,1984年建立以个新的旅游展览中心(图2)。

(二)英国

英国遗址的展示利用多采用遗址公园的展示模式,但在遗址展示的过程中比较注重遗址 的原真性保存方式,严格按照出土文物的特点和形式进行复原性修复。英国的很多遗址公园都会定期邀请有名的表演家,对古代文化进行表演,并且在服饰、器物、内容和场所等尽可能的进行历史原来面貌的恢复,使文化在寓教于乐中进行传播。在英国的约维克维京中心,是通过配有介绍和说明的历史图片和遗迹品进行展示。主要展示的是一条复原的历史街区,采用场景再现的模式进行展示,复原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包括家庭生活情况,还有农作情形,游客也可以乘坐游览车观。遗址充分调动了人们的感官、视觉、听觉多方面的结合,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科技的手段。

(三)德国

德国史前聚落遗址的保护利用非常重视遗址区的对遗址的再利用,它注重从文化价值中来提升遗址的内涵和意义,不主张人工的改造与展示,而是从自然景观的角度来展示遗址。德国柏林市非常有名的杜佩公园是一个古村落遗址,主要是志愿者自发组织的,有自愿者进行售票、展示、讲解,完全是一个活性参与的模式,遗址展示的人员是当地退休人们,由于是自愿者组成,所以他的展示分工也按自愿者自己的兴趣进行分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组合和服负责不同的工作。这种形式拉近了当地居民与遗址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于遗址展示具有很大的热情,同时遗址也成了当地的公共活动的场所。

(四)意大利

意大利是通过把一些考古遗址的的保护与文化展示和生态建设相互结合。世界文化遗产奇伦托和迪亚诺河谷国家公园,帕埃斯图姆和韦利亚考古遗址采用的是国家公园的展示形式,主要是运用原址保护,也是采用与周围的的生态环境相互结合的形式(图3)。

(五)日本

在亚洲日本的遗址展示开始的较早,也是目前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日本对的遗址展示注重遗址的环境和建设的观赏性,历史公园是一种常见的展示模式,比如日本的吉野里历史公园多采用复原展示和“重建”的形式进行展示,2009年4月1日全部开放。历史公园由入口区、环壕部落区、古代原野区和古代森林区四个区域组成。入口区有售票口、管理用房、商店、餐厅等服务性设施构成;环壕部落区是遗址的核心区域,里面有大量的遗址存在,这个区域采用的主要展示方式是建筑复原;古代原野区是遗址的生态区,有历史农田区、弥生大原野、停车场、高尔夫场等设施的建立;古代森林区计划建成反映弥生时代的森林风景区域。

四、史前聚落遗址的实践分析

(一)雕龙碑遗址基本情况介绍

雕龙碑遗址位于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它是新石器时期的聚落遗址,遗址于1957年发现,它原为一个椭圆形大土包,南北长179m、东西宽135m,中心保护区面积为2.5万平方米,围墙内设有雕龙碑遗址文物管理处。遗址先后经过5次的发掘研究,分为四个遗址类型:人工基址类、埋葬类、出土文物类、动植物遗址类。该遗址位于南北交汇处,对研究南北遗址文化的交流,研究屈家岭文化的渊源与大溪文化、仰韶文化等课题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特别是该遗址所处年代与神农炎帝传说时代相符。(图4)

(二)雕龙碑遗址展示利用方式的可能性分析

首先,雕龙碑遗址并没有位于旅游景区或者森林公园内,所以它不符合旅游景区或森林公园这两种展示模式的条件;其次,是采用遗址博物馆的形式进行展示,它目前是采用陈列馆的形式展示,但是这种展示形式比较单一,缺少与周围村庄和居民的互动性,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第三,是采用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进行展示,遗址拥有便利的交通,但是它的辐射能力和法内较小,周边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所以也不适合建立遗址公园;第四是建立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①雕龙碑遗址拥有便利的交通,遗址东侧邻着335省道;②遗址有良好的周边环境,遗址周边为农田和村庄,本地农业发达;③是考古研究丰富,现在建立的有雕龙碑展示馆,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枣阳雕龙碑》一书,遗址先后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所以历史农业文化园是比较适合雕龙碑遗址的展示模式。

(三)雕龙碑遗址存在的问题分析

雕龙碑遗址的展示利用主要从遗址周边环境、遗址本体、出土文物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①遗址周边的农田环境和河道,作为遗址最初的选址依据没有展示出来。②遗址本体的问题,首先,本体多为回填的方式进行保护;其次,缺少台地的展示,台地上的围墙不合理;陈列馆内主要为模型展示,展示手段单一;陈列馆位于遗址可能埋葬区和遗址本体内的道路为青砖,这两个方面都对遗址有一定的叠压破坏。③出土文物没有留在雕龙碑遗址陈列馆,没有进行展示。

(四)雕龙碑遗址展示设计

遗址展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针对遗址周边环境的问题采用的是建立农田展示区,结合现有地形,改种浅根系的农作物或地被植物,保证农耕深度或种植物种根系深度小于0.3m,历史时期当地的农作物主要为水稻、粟。在农田中可以场景复原的方式展示 原始农业劳作的场景,结合田块田埂布置木栈道。(图5)

遗址本体区域建立遗址本体展示区,采用复原展示,但考虑对于遗址本体的保护,不在遗址内进行复原,而在入口附近的位置进行建筑复原,对房基遗址和墓葬遗址加入回填层,在回填层上进行较浅的房基雕塑复原,对于部分不适合进行雕塑复原的采用根系较浅的植物进行标示。道路设计拆除青砖采用具有可逆性质的木栈道进行道路设计,建筑基址也可采用沙盘模拟的手段展示。

对于出土文物采用建立遗址陈列馆的形式,既有传统的照片、实物的展示,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展示,采用电影或者短片这种展示手段对遗址的整个发掘情况和当时社会的状况进行展示;对于遗址本体的红烧土地面和墙体也可在室内进行直接展示。

文化展示主要采用文化再现进行展示,还可以建立网上博物馆,建立数据库系统,参与性展示,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APP设计、手机博物馆、微信账号的建立都是对文化的展示。对于史前聚落遗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现代人们发掘的过程的传播,采用一些游戏性设计,让人们有游玩中学习。

五、启示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下几个结论:

第一,总结了我国现有的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形式,有史前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森林公园、旅游景区、遗址历史农业园,其中史前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模式。

第二,确定了遗址的展示的内容有遗址展示和文化展示两个方面,遗址展示包括有遗址本体、遗址的出土文物、遗址的历史环境三个部分。

第三,根据雕龙碑遗址的特点确立了它的展示模式是遗址历史农业园。

第四,根据考古遗址公园展示的不同的遗址内容采用不同的展示手段,主要有场景复原展示、模拟展示、多媒体展示、标识展示等。针对遗址本体展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房基遗址:我们可采用建筑复原展示、雕刻复原展示、房基复原展示的展示方式。 2.墓葬、灰坑:主要采用沙盘模拟 原址陈列展示的方式。3.陶窑址:复原展示、(室内)遗址沙盘模拟、(室外)遗址展示棚、生活场景复原展示等不同的展示方式。

本文以雕龙碑遗址为主要案例进行了实际的分析,在遵循史前遗址的保护优先、以人为主、采取可逆手段、真实完整展示遗址的原则下,提出了遗址公园展示的理念,有效地解决史前聚落遗址展示难度大、展示形式单一等问题。史前聚落遗址的展示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研究的过程,本文希望对以后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利用研究起到一个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娟辉,伍丹婷.当代博物馆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2012(11)

[2] 许凡.史前遗址的展示――以日本吉野里国家历史公园为例[J].小城镇化建设.2008

[3] 刘斌.从良渚遗址谈关于遗址公园建设的思考[J].收藏界.2013(7)

[4] 郭青岭.日本古文化遗址博物馆考察启示[J].史前研究.2006

[5] 朱晓渭.国外经验对陕西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启示[J].江汉考古.2011(2)

[6] 王晓玲.良渚文化数字博物馆设计与实现[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2012

[7] 杨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8] 张昱.考古遗址展示的初步研究[J].西北 大学学报.2013

[9] ICOMOS.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S]威尼斯.1964

[10] ICOMOS.展示与阐释.[S]加拿大魁比克.2008年10月4日

篇(9)

一、园务管理:落实制度,明确职责

为了使幼儿园管理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方向迈进,我们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汇编,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实际工作中严格照章办事。通过落实制度,明确职责,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责任感,促进了我园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二、教师培养: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首先利用暑期的师德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其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如在我们的园本培训中,我们邀请了卜园长和周老师给我们作有关地域文化融入教学的相关讲座。在暑期我园派了范敏娟老师去上海参观学习,回来之后给大家作了“上海之行”的交流活动,对于新教师,进行了师徒结对,传帮带教,让新教师在观摩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三、教育教学:注重细节,提升质量

一是各班能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在制定周、半日活动时合理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把领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有效地防止在教学工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二是定期检查教师备课、幼儿成长册、教养笔记等。落实一日教学常规,加大对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监督和调控。以“抽查听课”为载体,在听完每节课后与教师及时交流,并进行点评纠正。

三是各班都创设了有利于引发幼儿互动的环境。在走廊、楼梯、班级主题墙、家长园地等环境的创设,做到美观新颖,突出主题。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力求做到生活化,情趣化,艺术化和儿童化,让孩子主动参与到环境中来,从中受到教育。

四是充分发挥我园的区域优势,挖掘自然教育资源,把本土资源的内容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贯穿于游戏、教育活动之中,并以多种形式进行整合,结合本园、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在组织好幼儿一日活动、上好主题教学活动的同时,我们还结合“世界水日”、“世界无烟日”、“护绿活动”、“环保创意种植”开展了系列活动,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育科研:积极参与,共同成长

本年度的园本培训在总园的引领下,我园自己开展培训,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毕竟还没有自己做过这方面的工作,还好在教科主任周老师的的指导下,一年度的园本培训有声有色的下来了。我们的项目培训主题是《基于良渚地域文化融入教学的实践,提升教师课程开发与整合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老师都积极的参与,这种研训一体的模式对分园的老师帮助很大,她们善学、善思,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在5月底开展的园本培训开放日活动中,得到了园领导的好评;在10月份,以“民间资源在集体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的良渚片的辅导活动也在我园开展,我园的金国琴老师执教了具有良渚地域文化特色的音乐活动“金蛇狂舞”,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在我们的教研组工作中,紧紧围绕园本培训,结合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开展的园本教研主题是挖掘良渚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幼儿园园本课程,帮助教师运用建构式课程,继续探索语言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索。

通过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真正满足了教师的成长需求,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五、卫生保健:落实安全,细化保育

我园制定《药品管理制度》、《班级安全管理制度》、《幼儿接送制度》、《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房屋设备检查制度》等安全卫生保健制度,促使安全卫生保健工作有序、科学地开展,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细化制度,提高安全管理力度

细化各块安全工作责任。每年度与每位教职工依据自身的工作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做到人人有责。

(二)细化工作,规划保育工作程序

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管理细则,包括对教师的具体工作、对保育员的具体要求、对食堂工作人员的要求,让每位工作人员明确工作程序,规范地开展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保育工作。

六、家长工作:家园合作,有序开展

《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本着这种理念,把做好家长工作作为我园的工作重点之一。每学期开始要求老师们制定好家长工作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家长活动。

3月份,结合春天,我园开展了全园性的亲子春游活动,让孩子们开阔眼界的同时,增进了亲子、家园间的情感。4月份,我园开展了“幼小衔接”家长会,请来了**小学陈老师和卜园长进行了讲座,同月,小班、中二班和大班相继开展了“放风筝”、“种植蔬菜苗”、“做青团”的亲子活动,在孩子们体验快乐的同时,也拉近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5月份,中一班开展了“采茶”的的亲子活动,结合我们的园本课程,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亲身体验采茶的乐趣,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6月份,大班开展了家长半日开放活动;8月底召开了小班新生家长会;10月份,中班段、大班段结合重阳节开展了敬老爱老的祖孙同乐的亲子活动;11月份,全园开展了亲子运动会;12月,小班段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

篇(10)

中图分类号:K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2-277-01

关于博物馆文化产业以及其中的博物馆商店的发展涉及博物馆学、旅游学、文化经济学、行销学等各个方面。虽然国内和国外博物馆文化产业起步时间和发展程度不同,但是,都面临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资金短缺,并且国内外各博物馆同行也在积极寻求办法来解决次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博物馆做了许多尝试。博物馆结构的变化,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化以及随之出现的对资金筹措管理需求等,使博物馆的运作呈现出独立化的趋势。在不少西方国家,博物馆在政府管理水平上已被称为“博物馆实业”,而对市场研究人员而言,已成为“博物馆商务”。

一、博物馆商店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从国外来看,人们很早便意识到这样博物馆资金短缺,并有此引发为博物馆商店的设立。一个多世纪之前,欧洲博物馆便开设有商店,博物馆商业活动似乎起始于19世纪早期的英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博物馆营销也不再是一个禁忌的词”2博物馆的商业活动起始于19世纪初期的英国――1857年,全球首家博物馆餐馆在大英博物馆正式投入运营。31967-1977年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托马斯・霍温意识到“博物馆的参观者同时也是消费者”4从而各大博物馆开始设立商店。同时伴随这些商店的设立,也成立和博物馆商店的相关组织,其中以欧洲和美国为主。1955年创立的美国的博物馆商店协会(Museum Store ASSociation),为美国及全世界的博物馆文化产品,组织连锁的经营渠道,既向公众提供文化消费产品,又促进一博物馆间的产业开发和文化交流.而对博物馆商店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商店作为博物馆营销和博物馆旅游的一部分,着重对博物馆商品的开发、营销、销售和博物馆商店的经营模式和博物馆商店的管理上。如在Bruner的论文中写到“无论是博物馆界还是旅游界,很多学者均致力于博物馆和旅游的关系研究上。Bruner通过研究证实了二者拥有社会教育、让游客得到身心的放松等共同之处。”Ted Silberberg的论文中也论述到:认为博物馆和旅游相结合是一种“双赢”的方式,这样可以为双方都带来发展机会.真正的博物馆商店是介于礼品店与博物馆展示的混合体,它是构成博物馆整体的一部分,并在财务与教育上协助博物馆达成既定的目标。”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在《ICOM专业伦理规章》中提到:“博物馆商店应与博物馆的收藏品及教育目标相符合,且必须维持收藏品的品质。

(二)国内研究现状

对博物馆商店的讨论主要集中把其作为博物馆经营的一部分,作为博物馆旅游的一部分,最为博物馆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来论述。如:在经营部分――张桂元《浅议博物馆的经营策略》、骆士泉《论博物馆的营销策略》、张继东《谈谈现代博物馆经营管理》,在作为博物馆旅游部分――董方慧《城市博物馆旅游开发研究》、杜凯《基于文化体验旅游的综合类博物馆旅游发展运营研究》、张敏《博物馆在旅游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文化产业部分――游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建议》、张艺军《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元宝祥《论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

直接针对博物馆商店的文章,主要是博物馆商品开发的现状、解决方式,商品的研发、营销、销售或是介绍外国博物馆商店的成功经验。如:翟群《小商店如何做出大产业》、杨静《博物馆纪念品的设计研究与开发》、吴思思《博物馆商品的开发――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挖掘》、葛埔恪豆外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对我国的启示》。

对博物馆商店的研究涉及到文化经济学、市场学、行为学等。如:张敏《论博物馆市场化行为的趋势和影响》、刘雅丽《基于消费者行为学的良渚博物馆纪念产品涉及与研究》。

二、结束语

对博物馆商店的现状研究涉及到旅游领域和经济领域,主要是针对商店研究现状、困境的解决方式、商品的开发、营销、销售等。能够为我们现在的发展现状做一个总结,同时也能为将来商店的积累经验、开拓道路。

参考文献:

[1]安来顺.二十世纪博物馆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博物馆,2001(01).

上一篇: 博士申请书 下一篇: 大学活动策划方案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