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03: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会计高级职称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诚信教育;会计文化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作为会计人员的后备军,理应具备诚信品德,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现状如何呢?
1 一次无意的诚信考核
笔者一朋友公司要接待较大型的会务,需临时聘请数十人在各宾馆收取会务费,于是委托笔者组织了三十多名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有的参会人员报到较晚,部分学生收班后回校时已无公汽,会务组就让学生乘坐出租车回校,然后再凭车票据实报销。但在报销车费过程中就出现了以下几种作法。作法一:虚报费用。学生们回校的出租车费用是可以估算出来的,但有学生来报账的车费大大高于估算数;作法二:重报费用。一学生由于当天没带钱,于是会务组一工作人员先预付了车费,但该生却拟再报一次费用;作法三:分报全费。有两个学生分管的宾馆离的较近,于是会务组安排他们合坐一辆出租车回校,但两人却分别来报销全额车费。
这本应算是一次非常短暂的社会实践活动,却成了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一次无意的诚信考核。毫无疑问,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没能顺利通过这次考核。除了这次“偶然”事件外,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诚信缺失的表现更是比比皆是,如编造谎言请假请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毕业论文从网上下载、恶意欠费、编造履历等等。学生们的诚信缺失除了自身原因外,还有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2 高职会计专业诚信危机原因分析
2.1 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存在误读
自1999年试办高职教育以来,对其培养目标的表述虽然在不断更新,但基本定位都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高素质”三字成了修饰词,总被人忽略,而且“高素质”到底有什么内涵,也没给予解释,很容易让人认为只指业务素质。这就导致了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只看重业务素质,而忽略了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这最终导致了学生重技轻德、急功近利、道德水准低、抗压能力弱、责任意识差、不讲诚信等。
2.2 社会大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许多新变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在各行各业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诚信危机。在会计行业,会计造假案频频发生,会计人员贪赃枉法的报道屡见不鲜,这些都对学生们都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同时在进行“专套本”的学习,以及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的考试,这些学习和考试本来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但由于很多社会团体将“专套本”和考证当成牟利手段,只管收费不管教学质量,不仅没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而直接且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诚信观。
2.3 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与诚信教育脱节
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对会计专业而言,讲授任何一门课的教师都有义务有责任也有可能将职业道德的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教师们都能找到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但是很多教师却仅仅将自己当成了“教书匠”,为上课而上课,缺乏育人意识,认为只要按时上下课,不出教学事故就行,所以即使讲授与职业道德有关的内容,也只是机械性地讲授条款,没能融入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们在学习时也只是死记条款,根本没内化为自身修养。
3 加强高职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建议
3.1 完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未来各个职业战线上的主力军,学生在校期间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走向职场后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否则,一个具备高技能但缺乏职业道德的人反而会给社会给国家带来更大危害。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予完善,应将职业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并明确表述,因此,建议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以扭转当前人们重技轻德的偏颇认识,并指导高职教育实践。
3.2 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文化
文化是立国之本、固国之基、强国之魂。文化不仅表现为对经济活动中各种丑恶现象的谴责,而且包括对某些合法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的扬弃,特别是对经济活动所指向的价值目标的矫正。会计文化作为文化的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其内容丰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其中精神文化应是主体,它在实践中发挥着对会计人员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因此,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文化,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诚信的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在步入职场后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维护经济秩序。
3.3 将诚信教育贯穿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始终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会计专业更应将诚信教育贯穿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始终,而且都能找准切入点。在入学环节,可通过军训、入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将诚信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毕业环节可通过就业教育对学生强化诚信教育。通过各个环节的配合教育,诚信观念一定能成为会计专业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3.4 营造诚信环境和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高职会计专业的诚信养成离不开一定环境和氛围。高职院校对社会环境难以控制,但可以在校园内营造诚信环境和氛围。学校首先要营造一个校风、教风、学风、文化氛围良好的大环境,再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营造诚信氛围,可采用黑板报、校报、广播站、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工具,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可以将国内外典型的会计舞弊案例材料进行整理后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在真实而鲜活的案例中去感受会计舞弊对国家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同时感知舞弊对自己可能带来的后果。另外,学校应加快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工作,扎实推进大学生诚信建设,在校园内形成了讲诚信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姚苏芮,论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与职业[J],2010(14)
[2]张劲松,浅论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科学咨询[J],2012(12)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考试方式普遍存在形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即理论知识考核多,技能素质考查少;终结性考试多,过程性考核少;短期记忆式打分多,长效运用性评价少。这样的考试方式过分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没有突出实践性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有效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也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1.2有助于实现《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目标
《成本管理会计》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准确进行企业产品成本及其他成本费用的核算,具备成本核算员、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所必需的成本核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岗位胜任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成本控制与节约的理念,构筑良好的企业管理大局意识,能够胜任生产型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与分析工作。实践证明,过去我们采用传统闭卷考试方式培养的许多学生,普遍“高分低能”,就《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而言,经过毕业生抽样调查,在中小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岗位实习的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专业性的内容还是运用不灵活,不能做到灵活变通,与企业的实际会计岗位真实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这方面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在该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真正教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成本管理会计》课程逐步改变期末闭卷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1.3有助于推进《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为了实现“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目标,我们在成本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中,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理念,对课程进行开发与设计,教学中注重技能的培养,增强了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环节,以企业成本核算案例作为任务导入,要求学生根据企业生产类型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进行成本核算,填写成本计算单等原始凭证并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在此基础上登记有关成本账户。为充分体现全程化,多元化课程考试思想,在《成本管理会计》考核方式上必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革与探索。
2考核方式改革研究内容
课题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调查了解目前济南职业学院财经系学生就业所需要的专业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改革方式和方法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如何适应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适应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岗位工作要求,综合评价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反映并适应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吃力的特点。
3考核方式改革具体措施
课题组在总结国内外高职考试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法、企业调研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该院财经系教学改革实际,构建《成本管理会计》考试模式,根据企业岗位调研,对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逻辑排序,突出成本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考试方式上突出考试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性。
3.1方案设计
教学模式上,在改革成本会计教学中,在对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特别注意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按照学生成绩以及语言能力建立讨论小组,每组人数在5-8人之间,该小组成员与将来考核方式中的小组成员一致,可以督促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考核方式上,改变传统闭卷笔试中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现状。本项目计划在教学改革中增加实践性教学以及考核环节。力求学生以企业实际的成本核算案例为基础,能够运用不同成本核算方法、步骤进行成本核算并填写成本计算单,编制记账凭证,设置成本账户并进行账簿登记等实践工作。
3.2考核方案
3.2.1理论考核。
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占课程总成绩40%,题型设置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及较简单的计算操作题。考试试题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期末按照学院和系部统一安排的考试时间进行考核。
3.2.2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成绩主要有学生上课出勤、作业、回答问题等环节构成,占总成绩的20%,着重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任课教师日常归集整理该项成绩。
3.2.3技能考核。
采用分组抽签操作考核的方式,占总成绩的40%,主要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由教师事先准备好各种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资料以及考核所需的单证。考题围绕重点知识展开,包括运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核算各项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等,可以围绕以下主要任务进行考核设计:①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②采用定额工时比例法分配生产工人工资。③采用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等分配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费用。④核算不可修复废品以及可修复废品损失。⑤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产品费用。⑥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半成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⑦根据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单,按照项目比重还原法、还原分配率分配法进行成本还原。⑧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定额比例法计算各步骤转给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登记各车间生产成本明细账。⑨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期间费用明细表等成本报表。技能考核按照教学进度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期中阶段,第二阶段为期末复习周。考核时,按照被考核学生的人数设计不同题型,不同数字的题目,学生分组进入考场,学生抽签决定自己要考核的题目。考核时间为每人45分钟,教师严格控制交卷时间。这样的考核方式中虽然学生每人只抽考其中的一个题型,但事前并无法确定抽签的题目,学生学习和复习时,需要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将改变传统上教师考前串讲,考试之前学生突击应付考试的弊端。改革后的考试方式,更加侧重对学生日常专业水平及技能的综合考察,更加突出了对学生实际能力掌握的重视,这对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由于期末考试笔试成绩在学生总的评分成绩中比重降低到了四成,而将日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专业运用能力的考察比重增大,这些变化,更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岗位角色,锻炼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实现“应用为本”的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TK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79-02
概述
推力轴承的作用是承受转子叶片、叶轮、凸肩上受蒸汽作用的轴向推力,确定汽轮机动静部套相对轴向位置。虽然机组采用高、中压缸对头布置和低压缸采用分流式等措施,以平衡轴向推力,但是轴向推力还是很大,N300型汽轮机在额定工况下的轴向推力为14000kg.f。
张电1号机为东方汽轮机厂出产N300-16.7(170)/537/537,高中压分缸型,亚临界,中间再热,三缸两排汽机组,采用密切尔式栓推力盘支持-推力联合轴承。
密切尔式支持一―支持―推力联合轴承是引进前苏联的技术,为了确保各瓦块所受到均等的轴向推力,并用球面来支持轴承,然后通过轴瓦瓦枕外圆的三块垫块与其垫片调节轴承径向的位置,且通过整环调节轴向的位置靠调。其中可以把轴承的推力瓦块区分为两类:有工作瓦块与非工作瓦块,总共有10块。开始工作后,工作瓦块要承受的是转子的正向推力;而非工作瓦块则要承受负荷变动下可能出现的反向推力,瓦块用销钉挂在其背面处分半的安装环上,销钉与瓦块上的孔为较松的配合,瓦块背面有肋筋,使瓦块可绕肋稍做转动,从而使瓦块与推力盘之间形成楔形间隙,建立液体摩擦。为减少推力盘在中的摩擦损失,用青铜油封来阻止油通过推力盘外缘泄出。
机组正常运行时,瓦块和推力盘之间形成油膜,保持液体摩擦。油膜形成过程为:汽轮机转子静止时推力瓦块和推力盘表面平行,由于推力瓦块背后的支撑肋筋偏向出口侧,当转子转动时,推力盘带着油进入间隙;当转子旋转产生推力时,间隙中油膜受到压力传递给瓦块,起初油压合力没有作用在瓦块的支撑肩上,而偏在进油侧,合力与支承肩之间形成一个力偶,使瓦块偏转,形成油楔,随着瓦块偏转,油的合力向出油口侧移动,移至支撑肩时,瓦块保持平衡位置,油楔中油压与推动盘轴向推力保持平衡状态,推力盘与瓦块之间就形成液体摩擦。
推力轴承巴氏合金的厚度应小于通流部分动、静最小间隙,以保证即使巴氏合金熔化时,汽轮机动、静部分也不至于引起轴向间隙消失而相互摩擦,1号机组推力瓦块巴氏合金厚度一般在1.5mm左右。
一、1号机推力瓦部分瓦块温度高的缺陷
张电1号机推力瓦运行正常温度应小于70℃,运行上限温度90℃,停机值100℃,2011年10月小修前推力瓦工作面7、8号瓦块温度分别为92℃、90℃,10月小修解体支持-推力联合轴承发现7号瓦块温度测点位置乌金出现塌坑,更换新瓦块。8号瓦块厚度最大39.71mm,最小39.68mm,不符合标准(小于0.02mm),进行修刮至39.68mm。11月4日1号机组小修启动后机组运行中推力瓦温度正常,11月17日机组负荷大于285MW时8号正向推力瓦块温度逐渐升高、最高升至100℃,#6、7推力瓦块温度也升高、#7最高为90℃。11月19日机组负荷曾降低到150MW,之后又带到300MW,而8号推力瓦块最高温度是93℃。11月20日工作面推力瓦块温度趋于好转,具体见下表:
工作面推力瓦块排列示意图如下:
二、推力瓦温高原因分析
根据实际生产和检修中遇到现象分析,支持一推力联合轴承部分工作面推力瓦块温度偏高的原因除设计、安装外在日常运行和检修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瓦块自身、转子、轴承、油以及运行参数等。
1.瓦块自身因数
1.1推力工作面瓦块本体的厚度或瓦块间的厚度差太大
由于瓦块本身的厚度差或瓦块间的厚度差太大,造成运转中厚的瓦块承受的推力大于薄的瓦块所承受的推力,造成部分较厚的瓦块温度较高。设计要求瓦块本体或瓦块间厚度差均≮0.02mm。小修后安装时各瓦块厚度如下表:
由此可以看出瓦块本体的厚度或瓦块间的厚度差不是造成瓦温高的原因。
1.2 推力瓦块与推力盘接触不良
推力瓦块与推力盘的接触要求≮70%,且接触均匀,否则会使接触表面恶化,破坏油膜型形成的条件,造成推力瓦块局部干摩擦,在轴向推力作用下引起瓦温升高。此种原因会导致瓦块表面磨损严重,但在小修解体发现7、8号瓦块表面并无严重磨痕,涂红丹粉与推力盘对研,接触符合要求,所以推力瓦块与推力盘接触不良不是造成工作面7、8号瓦块温度高的原因。
1.3 瓦块背面销孔配合差,影响瓦块摆动度
推力瓦块用销钉挂在其背面处分半的安装环上,销钉与瓦块上的孔为较松的配合,瓦块背面有肋筋,使瓦块可绕肋稍做转动,从而使瓦块与推力盘之间形成楔形间隙,建立液体摩擦。当瓦块北面空与销钉卡涩,不能自由摆动,破坏油膜的正常建立,导致瓦块和推力之间形成少油膜或接近干摩擦的运行状态,导致瓦块温度较高。小修解体时对瓦块进行过检查,摆动良好,此种原因可排除。
1.4 瓦块温度测点位置乌金出现塌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