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论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3: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药学概论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药学概论论文

篇(1)

1.1编订实验讲义,精选实验内容中药化学实验教材版本繁多,实验的内容和方法跟不上理论教学的需要,实验方法落后于现有的仪器条件。为了排除教材对实验课程的制约组织教研室老师,对实验内容进行反复讨论选取代表性强的实验内容并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编写了《中药化学实验讲义》供中药学专业学生使用。依研究方法与仪器设备的更新每年对实验教材进行修订与更新。

1.2抓好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3个环节这3个环节在实验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被形式化,变为机械的复制实验讲义,完全失去实验教学的意义。预习不仅是要了解实验怎么做,还要了解为什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相关研究的最近进展。实验课前通过提问及讨论的方式,强化预习环节。实验记录是实验最重要环节没有验记录就没有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该是结合实验讲义和相关参考文献,在实验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

1.3开设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是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可以考察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近年来,尝试开设了设计性实验。教师选定适当的药材(如苦参、槐花米),将学生按药材分组,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用相应的仪器和试剂,在实验前教师组织学生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讨论,选定几种可行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并将实验结果总结汇总成实验报告。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实验课的兴趣,为学生今后参与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科研相结合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中药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中药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现实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应用中药化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积极参与科学实验,通过科研实践积累的经验和实验数据可以更好地补充和丰富中药化学的教学内容。多年来笔者将在科研工作中的一些实例补充到本科的教学中去,使得教学内容能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充分说明了教学科研相结合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例如对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UV、NMR的鉴定是很重要的,笔者在近年的科研试验中从蒙药中分离得到了一些黄酮成分,笔者都将其补充到黄酮Uv、NMR鉴定的教学实践中去,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Uv、NMR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规律,这充分说明了教学科研相结合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随着中药现代化步伐的飞速发展,中药化学这门课也是在不断增加着新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教好这门课,作为中药化学课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坚持学习本学科领域的新发展、新动态,并且要积极投身到科研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更好地担负起教好本门课程的重担,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做出贡献。

篇(2)

据相关的临床资料指出,钙制剂的临床应用主要以口服为主,是临床治疗缺钙和预防性补钙的主要方式。通常情况下,钙制剂的临床使用剂量主要在1~3g范围内,但是,受当前某些条件的限制,导致所加工出来的钙制剂里钙离子的含量偏低,致使所使用的剂量并不能满足缺钙性疾病患者的身体需求,从而诱发不良反应。

1.2生物利用度较低:

传统加工制作的钙制剂在水溶性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较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体对钙制剂的吸收程度,以及部分无机钙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对胃酸解离的依赖性偏高。因此,医务人员在采用钙制剂对临床患者进行治疗和预防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胃酸分泌的实际情况,合理地为患者选择药物,避免胃酸分泌量异常,患者在使用钙制剂进行治疗和保健时,生物利用度达不到预期效果。

1.3药物经济学不合理: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指出,目前我国医疗市场中对钙制剂价格的制订并不统一,没有相关的规定和判定标准。新型钙制剂单盒的价格在几十元左右,但是,由于钙制剂的使用时间较长,长期使用钙制剂所产生的费用较高,从中不难看出,钙制剂的药物经济学分析目前仍存在不足之处。

2优化措施

2.1合理确定钙制剂使用剂量:

钙元素的含量是选择钙制剂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近些年来,国外主要通过钙平衡试验的研究对钙元素的含量以及人体对钙制剂的需求量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显示,人体每日所摄取的钙元素应该在1000mg左右才能满足人体日常的生活需求。世卫组织则推荐成人每日钙元素的摄入量应该在800~100mg之间,而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群每日钙元素的摄入量应该在1000~1500mg之间。临床使用钙制剂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钙制剂的含量、生物利用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对使用剂量予以适量的调整。

2.2综合分析钙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是评定钙制剂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是评定人体能够通过口服钙制剂实际能够获取钙含量的关键指标。目前,我国对钙制剂生物利用度的测定方法和途径较多,并不统一。同时,产品的宣传也具有一定的诱导程度。因此,医务人员在临床使用钙制剂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此方面的关注和管理力度,保证使用剂量能够满足机体需求。

2.3重视药物经济学:

临床使用钙制剂期间,医务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素质、实际病情以及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程度对患者服用钙制剂的时间的科学性予以评估,从而根据患者使用药物的时间,对患者服用药物过程中产生的药物消费和治疗保健效果进行观察和判定,并以此为依据,对患者服用钙制剂的种类进行调整。

篇(3)

实验教学及实践多样化

篇(4)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目标和措施

《临床中药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庞大,根据专业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临床中药学》课程中一些非重点药物的讲授,集中课时用于《临床中药学》实践环节的教学。目前国际先进高等教育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因此,我们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要着重关注科研和职业两大技能的实践培训,并根据医药类专业的不同,灵活选用各种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各有侧重,从而强化学生各种科研创新和职业实训实践能力。

1.科研技能。《临床中药学》作为中医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以中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为主体的特征,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临床中药学药性和药效,以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考虑到中医药专业类的学生后期会学到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等药效相关课程,为避免重复性实验,因此在科研技能实践环节中我们主要强调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即中药性能,是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主要是功效)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其药效机理的理论依据。中药药性实验研究,是对临床中药学总论部分的补充,是整个实践教学的基础,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指导性,有助于学生在未来从事临床工作时更好、更准确地处方用药,提高行医的能力,同时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后期开展药效实验或进一步科研深造也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实践实施中,我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等实践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增设紧贴学生相关专业要求的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经典中药药性实验,制定中药性能理论实验讲义,同时也增加部分探索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选择规模较小,周期较短、难度适中的题目或结合教师科研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科研习惯。最后通过研究报告、实验设计标书或者毕业论文的撰写来评估学生综合运用药性理论的实践教学效果。以大学生实践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作为主要指导老师,我们已经指导数名本科生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主要围绕药性理论的五方面展开:①四性,如选用寒热两性不同的中药附子、干姜和知母、石膏分别观察对发热动物解热或导致动物体温升高等作用。②五味,如观察辛味中药紫苏与紫苏芳香挥发油在辛味“能散能行”(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抗菌、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等)的区别。③归经,如选用示踪剂,经尾静脉注入动物体内,不同时间取动物器官组织,测定各器官组织的放射性强度,将其换算成示踪剂含量,即可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定位分布及特点,间接提示其作用于机体内敏感的靶器官,验证其归经部位。④升降浮沉,如观察黄芩生用、酒制、炭用等不同炮制方法对升降浮沉的影响。⑤毒性,如选用附子、细辛等有毒中药灌胃实验动物,观察其毒副作用。

2.职业技能。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引导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加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响应国家号召,我们按社会对中医药类技术岗位的要求,采用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建立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考虑到真实工作环境的局限性,我们采用现代创新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结合《临床中药学》课程的特点,建立生动形象的多元化模拟实践教学环境———互动式模拟中药房,并配合计算机软件应用,让学生身临其境,就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参与相关工作,真正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并为学生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互动式模拟中药房就是仿真中药房架构空间布置,将中医师用药处方和中药师调配等一系列过程融为一体,既节省教学时间,又降低教学成本。利用互动式模拟中药房交互特性,首先在CNK“I中国典型病例大全数据库”搜集典型病例,把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患者”提出所患疾病的不适,“中医师”推荐正确的中药,“中药师”鉴别、炮制等调配和制备中药。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说,互动式模拟中药房是培养临床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办法,能够让学生对所示病案进行分析、确立治法、选择用药,使学生提前进入中医师角色,加深理解选择用药的技能,体会到中药运用的规律性和灵活性。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利用互动式模拟中药房交互特性,熟悉如何审方,如何规范拉斗、如何抓药、称量和倒药等,对中药的动植物形态、中药饮片的形状、中药炮制的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特殊中药的煎服方法等有基本的认识了解,让学生能更好记住中药的性能、功效及主治。

篇(5)

1.2自主设计型实验自主设计型实验是教师结合现有的条件,提出若干实验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列出所需药品、试剂和仪器,处方设计及工艺筛选,质量检查项目等)并加以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如何解决所碰到的问题,并在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对所获取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及时写出实验报告。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求学生自己去查阅文献,思考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获取知识,把所学的知识和实践充分联系起来,并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得到锻炼。同时,通过实验设计和总结讨论的进行,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更利于其朝向全面复合型人才发展。另一方面,设计性实验的开展,需要教师查阅相关的资料,理清教学思路,有利于教师实验课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水平的提高[7]。

2注重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2.1强化基本操作熟练地掌握基本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称量、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压片、干燥、熔封等单元操作,每项药剂学实验都是这些单元操作中某几项的有序组合。由于学生在接触一门新的课程时,往往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可塑性也较强,因此要加强引导。根据药剂学工作中的操作要求,对于涉及的所有基本操作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小到天平的使用,大到各种仪器的操作,以此来规范学生的操作,避免错误操作先入为主[8]。同时,在每次实验中,对于每位学生的操作进行巡视,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以及不良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

2.2培养质量意识药品是特殊的商品,药品的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培养学生基本操作的同时,对学生实验所得的制剂产品进行现场评析,与学生共同分析成败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以此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3应用多媒体于实验教学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有些实验装置和现象比较复杂,单靠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实验学时及设备的限制,很多制剂技术及剂型不能在实验课中体现,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实验视频教学,既能把教师从大量的讲解、板书和示教中解脱出来,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扩大教学容量,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9];同时也能够将单一、静态、平面的教学转变为多样、动态、立体化的教学,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最终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

4重视实验后的小结

由于传统填鸭式教学的长期深入,造成部分学生自学能力较差,他们在实验中只是按照实验讲义的操作步骤,依葫芦画瓢地完成实验,但是对于实验中的一些细节以及某些做法的原理却是不求甚解。因此,为强化学生对于实验内容的认识,使实验教学真正地与理论教学相互融合,在每次实验完成后,针对一些重要的操作细节以及出现的异常现象等,组织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融会贯通。

5改革考核形式,以综合评价模式评定学生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10]。良好的实验考核体系应该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主,根据学生报告的书写情况给出成绩,这就造成报告与课堂表现脱节,不能很好的反映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甚至于有些学生课堂偷懒,实验可能并不成功,但为了得到高分,抄袭他人的实验数据,抄袭报告,最终也能得到较高的成绩。因而不能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开设实验课程的目的和指导思想相违背。为此,我们采用综合评价的模式,结合学生出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给出学生中肯的实验成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敦促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篇(6)

药物化学实验是在无机、有机及其他相关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于药物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药物合成操作技能,并能够合成符合药典要求的药品。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设计反应路线,从而合成目标产物。同时积极分析实验的结果,通过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院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对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加强实验新技术的训练

现代药物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实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出现,在药化实验教学当中,有必要采用新的实验技术方法与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当中增加无水无氧操作技术、微波实验等内容。其中无水无氧操作技术在药物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高真空线操作技术、手套箱操作技术和Schlenk操作技术是无水无氧操作技术的三种主要类型。其中以Schlenk操作的安全性更高,更加简单有效,且较低的操作成本对于本科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更加适用。在实验教学中增加产品化学结构解析的内容,教会学生使用各种仪器,掌握MS、NMR、UV、IR等分析化合物结构的方法,提高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实验新技术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引进新的设备,调动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开拓学生的教学思路。

2加强设计性实验训练

传统采用既定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训练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难以提高。在药物化学的实验性教学当中,学生根据设定题目,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具备的理论知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案进行设计,对实验的步骤进行安排。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指导,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这种设计性实验训练的方式将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成了主动的探索,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设计性实验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及时准确解决学生在实验设计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氯霉素合成实验当中,同学查文献总结氯霉素的合成路线,与指导教师一起从原料来源、成本、仪器设备以及路线长短、文献反应收率等几个方面,对每一种合成路线进行探讨,并选择最终可行的实验路线。教师在此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成果显著,它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实时系统,促进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技能。

3药物化学实验与有机化学实验相融合

在教学内容、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技术方面,有机化学实验与药物化学实验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将二者在实验教学中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将实验各部分的比例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配置,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可以将药物化学实验中药学基本实验操作的内容与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相融合。将《有机化学实验》与《药用实验合成化学》的教材内容进行融合、调整,并重新组合成一下3个板块: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基本操作、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合成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按照以上三大板块实现对学生从基础到专业的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4做好药物化学实验评估

完善合理的药物化学评估制度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当中,教师需对学生的实验记录进行检查,要求实验记录应如实反映实验过程,详细记录实验操作。例如时间、温度、加料方式等细节内容;颜色、溶解、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内容;TLC薄层色谱图、重结晶、溶剂、体积、温度、活性炭、蒸馏等后期处理操作、产品收率及性质表征等。学生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将实验记录和产品上交老师,由教师进行查对。同时,根据药物化学实验,教师和学生随堂展开讨论,针对学生提出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通过化学实验评估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此外,针对学生实验得到的产品,教师应进行收集储存,并对实验产品进行分类处理,列出详细的清单。随后将清单记录到实验中心,为需要的专业教学提供帮助。同时,对实验考核的方式进行改革,增加对基本操作内容的考核;采用开放性实验考核的方式,对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进行考核;坚持多样性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与综合实验能力进行考察。通过全面的考核提高对药物化学实验的评估的科学性。

5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

引进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并发挥其在药物化学实验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化的实验原理直观地展示出来,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所需要的实验周期等通过具体的图像、视频资料等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对实验的诸多内容进行直观的了解。也可用过计算机制作出实验仿真课件,逼真演示和人机互动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采用现代化实验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入新的试验方法、技术等,不断增加、完善实验教学的内容,提高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6小结

综上所述,药物化学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结合药物实验教学与有机实验教学的共同点,改进实验教学的方法。同时,对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进行改善,采用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小莹 单位:河南化工职业学院

篇(7)

1教学内容的能力本位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以岗位职业为目标的适应岗位需要的能力系统。这种规定性使其教学内容体现着一种极强的特色。首先,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在课程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于该门课程在岗位工作实际运用的说明与分析,在教学中既要学生了解学科知识的体系,以便理解,更要体现岗位规范标准要求的相应的规律与体系。其次,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能力本位目标。

明确中等职业教学能力本位的特点,对于把握其教学规律是至关重要的。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一个人能很好地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但不一定能很好地运用这门知识。例如,一个熟读若干本经营书籍的人,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经营家,一个熟读《孙子兵法》的人也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军事家。为此,在教学中,就不应只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去安排课程,而应该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把知识和实践的体会结合起来去亲身体验,才能晟终培养其能力。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与考试改革的都向综合型方向发展,其目的也足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角色的集体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主体与普通教育的教学主体相比较,其集体性的特点更为明显,因为其培养目标的岗位角色,决定了教学结果的综合性特别强。首先,教师的主体不仅有专业课教师.基础课教师,还有指导技能技术的有关人员甚至负责就业指导的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也影响着教学关系。其次,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核心担负着多种角色,其作用是综合性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和重视自身多角色的地位。只有具有了这种意识,才能在教学中把握好各种环节,全面地完成教学目标,关注教学过程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过程的关联。为此,教师特别要防止教学中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职业实践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但在具体教学环节上却忽视了与职业实践的紧密联系。这种情况虽然有利子贯彻教育教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但往往容易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脱节,对培养职业实践能力不利。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了自身单一课程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却忽略了与其他实践课程的联系,教学各方互不通气,各自为政。

从表面看,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无问题,然而却不易将有关知识和规律体现于完成学生的总体学习目标之中,体现于未来的岗位素质形成之中。由此看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无论是组织形式还是训练能力的设计,都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的时空内,很多地方还应把课堂外其他的教学因素作统一考虑。

3素质教育呼唤语文改革,也呼唤语文考试改革

我们的考试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做一些引导现代科技飞速进步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革,要求我们职业学校语文老师的思想应具有前瞻性,要注重素质教育,不仅要面向当前现代化的现实,更要面向未来。教育的周期性长,语文教学不可能把未来所需要的一切语文技能都教给学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摄基本语文素质,最基本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广泛获取知识的兴趣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为了提高我们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质量,为了培养更多优秀学生,也为使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我们的语文评价工作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进行改革,通过改革评价体系,达到促进语文教学的目的。随着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人才激烈竞争状况的加剧.这种改革时不可待,这是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中职学校发展的需要。作为中职生,学业结束后就要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是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的最后机会,如果不用正确的教学评价引导、帮助他们切实提高语文素养,这将是终生的缺憾,所以,这种需要是现实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4国际上语文教学评价实践的一些启示

新的评价体系关注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发展,是通过人的发展进而促进语文学习的发展。目前国内已有一些介绍各种新型语文教学评价理论和外国实践经验的文章。一些中职学校和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这仍是初步的!局部的,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完善的体系,尚处在探索实践阶段。

当今国际上也越来越关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评价问题,关于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正目趋完善并形成一定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4.1世界各国都增加了评价的主体:国家或政府教育机构在评价主体中占有权威地位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最能表现这种权威地位的无疑是中学毕业考试或大学入学考试。如英国的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德国的中学证书考试等,所有这些考试均由政府教育机构或专门的考试委员会来主持,一般是对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作出终结性评价,在评价中占据相当的权重。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也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主要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法国的持续考察,德国的实践成绩,还有英国的课程作业等,评价主体均是教师,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表现和学习倾向作出评价。除此之外,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家长在评价中的作用,注意了解来自家长方面的评价信息。法国中学引入学生的自我评价。法语课程的自我评价包括四大方面内容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运用和创造能力。开学初,教师即把设计好的自我评价表格发给每个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每次作业的情况。练习情况以及课堂表现情况填写。到学期结束时,班级委员会将自我评价表与教师评估!校长评语一起写入综合报告,以使每个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参与者,提高了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和学生健全的个性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篇(8)

关键词:药物疗法,临床;中药外敷;涌泉穴;咳嗽/中医药疗法;儿童

本院于200409~200704,研制中药明矾、皂荚、牵牛子制成药膏,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咳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小儿咳嗽、哮喘、肺炎喘嗽的病例[1];西医诊断符合《临床治疗规范丛书实用儿科诊疗规范》中的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的病例共210例[1]。年龄47d至10岁;病程<15d156例,病程>1个月54例。排除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酸中毒、哮喘中的哮喘持续状态、咳嗽变异型哮喘不纳入。病例均为门诊或住院病例。

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常规治疗组加中药穴位敷贴组80例;Ⅱ组:常规治疗组76例;Ⅲ组:为门诊病例,单纯中药穴位敷贴54例。Ⅰ组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1个月至1岁28例(35%),>1~2岁14例(17.5%),>2~4岁26例(32.5%),>4~10岁12例(15%),其中支气管炎(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21例,肺炎17例,哮喘42例;病程≤3d36例,4~7d32例,8~15d12例。Ⅱ组76例,男30例,女46例;年龄1个月至1岁26例(34.2%),>1~2岁14例(8.4%),>2~4岁25例(32.8%),>4~10岁11例(14.4%),其中支气管炎(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24例,肺炎12例,哮喘40例;病程≤3d34例,4~7d30例,8~15d12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西医病种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2个月至1岁共54例,病程>1个月,均为支气管炎(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例。

1.2辅助检查

1.2.1胸部X射线检查Ⅰ、Ⅱ组住院病例全部均做胸部X射线正位片检查。支气管炎、哮喘并感染患儿均为两肺纹理粗乱、模糊。肺炎患儿左或右侧肺下野或中、外带可见点片状渗出影,心膈等无异常。

1.2.2病原学检查共168例患儿做咽拭子培养或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咽拭子培养为正常菌群生长118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40例,咽拭子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3例,人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阴沟杆菌4例。

1.3治疗方法Ⅰ组:常规治疗组加中药穴位敷贴组;Ⅱ组:常规治疗组;Ⅲ组:单纯中药穴位敷贴组。

1.3.1常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对症支持治疗:沐舒坦化痰,维生素K1解痉止咳等;支气管哮喘者选用支气管解痉治疗:氧气雾化吸入β受体兴奋剂万托林及抗胆碱能受体异丙托溴胺等,不用激素类平喘;针对住院病例,咳喘较重,唇周青,有三凹征者,肺部查体有痰鸣音、干湿啰音明显者,均在入院之初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酚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改善肺部循环。

1.3.2中药穴位敷贴方法每晚用温水泡脚15min后,用鲜生姜擦涌泉穴至皮肤发红,将药膏涂在纱布上,敷贴于双侧涌泉穴处,6~12h/d,敷贴3~5d,观察疗效。药膏制作方法:明矾、皂荚、牵牛子各等份研成细末(江西省中医院药剂科自行加工),以生姜汁调末酌加医用凡士林及防腐剂调成药膏。

1.4观察指标

1.4.1呼吸频率改善的情况观察呼吸频率改善,主要针对急性病程<3d或4~7d之内者,呼吸明显增快,治疗后呼吸转平稳,恢复至该年龄段的正常频率。

1.4.2症状、体征的量化及疗效(临床疗效)见表1。表1症状、体征量化记录表

1.4.3Ⅰ、Ⅱ组病例治疗前后X射线变化吸收的情况。

1.5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Ridit分析。

2结果

2.1呼吸频率的纠正Ⅰ、Ⅱ组病例在1d或1~3d内,呼吸频率恢复至该年龄段的正常频率。见表2。表2两组呼吸频率改善的疗效比较注: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优于Ⅱ组。

2.2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痊愈:治疗5d以内,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治疗5d以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3)有效:治疗5d以内,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70%;(4)无效:治疗5d以内,症状、体征无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2.3临床疗效Ⅱ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Ⅰ组。见表3。Ⅰ、Ⅱ组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有效率明显高于Ⅰ、Ⅱ组。见表4。表3两组的疗效比较[n(%)]注:Ⅰ、Ⅱ组的痊愈与显效之间的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3组的疗效比较注:Ⅰ、Ⅱ组为住院患者,Ⅲ组为门诊患者。Ⅲ组为单纯穴位敷贴与Ⅰ、Ⅱ组综合治疗对比观察疗效。Ⅰ、Ⅱ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有效率明显高于Ⅰ、Ⅱ组;Ⅰ、Ⅱ、Ⅲ组痊愈、显效、有效与无效之间的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2.4胸部X射线改善情况Ⅱ组胸部X射线吸收率明显优于Ⅰ组。见表5。表5两组治疗1周后胸部X射线改善的比较注:Ⅰ、Ⅱ组病例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中医舌质、舌苔的观察与疗效结果分析3组病例,舌质淡红、淡嫩或舌边齿印,舌苔薄白或白腻,辨证属中医风寒或寒湿或痰湿型,其症状、体征改变的显效率明显较高,尤其第Ⅲ组病例外敷后,喉间痰鸣及肺部痰鸣音在次日吸收的占90%,在3d内吸收的占95%。

3讨论

婴幼儿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咳喘明显,呼吸加快,肺部啰音、痰鸣音较多或经治疗后持久不易吸收,肺通气及换气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及体质发育。本研究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明矾、皂荚、牵牛子研末外敷涌泉穴,取得较好疗效,且未见相同临床报道。此法源于陈复正的名著《幼幼集成》中的神奇外治九法中的引痰法[3],“凡小儿痰嗽,上气喘急,有升无降,喉中牵锯之声,须引而下行,用生白矾一两研末,少入面粉米粉亦可。盖生矾见醋即化为水,入面粉取其胶黏故也。好醋和做二小饼,贴两足心,布包一宿,其痰自下。”使上病下取,内病外治[4]。

明矾、皂荚、牵牛子据《中药大辞典》载,具有“祛风痰,除湿毒”之功。涌泉穴为足少阴经之根,足少阴肾经起始之井穴,此穴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交通阴阳,又能络脾入肺,使药力循经,直达肾脾肺,调其功能,补其虚损,达到阴阳平衡状态。故用明矾、皂荚、牵牛子外敷足少阴肾经之涌穴,具有祛痰平喘、纳气归元之功。

故Ⅰ组常规治疗组加中药穴位敷贴组在改善呼吸频率,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胸部X射线吸收等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Ⅱ组常规治疗组。Ⅲ组病程较久(>1个月),喉间痰鸣及肺部痰鸣在常规治疗不易吸收情形下,加中药外敷涌泉穴取得较好、较快的疗效,使病情尽快完全恢复,不致使在天气变化,家人患病,调护失宜的情况下,反复发病,体质下降,也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患病防复发的中医“治未病”思想。

【参考文献】

[1]戴慎.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58.

篇(9)

(1)教师讲解与师生互动相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利用课堂组织各种有趣的语言交际活动,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双人对话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听说交际活动,如围绕课文展开讨论和辩论,运用课文主题进行演讲、游戏、故事改编、短剧表演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除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安排和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英语自主学习活动,利用语音室、校园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3)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强调课外语言学习和应用环境建设,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和操练英语的场所和机会。同时大外部的英语广播站、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此外,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才艺秀、英语主题征文大赛、PPT大赛等,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应用的环境和实践的舞台。

二、能力本位指导下的师生角色

能力本位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情境观察的指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导者,引导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提高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辅导学生利用各种便利手段获取所需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通过组织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而担任起学习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究者、协作活动的参与者、学习问题的解决者、知识结构的建构者等角色。

三、能力本位指导下的公共英语评估体系

能力本位教学可采用形成性测评和终结性测评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估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监控,不定期地组织课堂讨论、随堂听说小测验等活动,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等。终结性评估包括期中、期末课程考试和相应的水平考试。这样做能充分发挥学生各自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轻松自如、互相信任的气氛中学习。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估体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增强其语言学习自信心,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实际过程以及自己的学习表现,随时反思自己的学习。当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学以致用时,他们才能切实感觉到这些语言知识技能的存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篇(10)

加强教学实训内容的改革

按照有关/高等教育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0的文件精神。在医药商品购销技术课程建设中,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重点,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医药商品经营中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实训教学计划、大纲等教学文件,以使本课程的结构体系与医药商品购销员的岗位能力要求有机结合。各实训环节都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践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拓宽实践教学途径。原来的医药商品购销技术实训教学一般采用问与答的形式,大多数实训内容缺乏新意,与医药商品购销员工作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为了克服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一)模拟药店真实演练。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训需要,我们设计了一个仿真型的模拟药店,药店里收藏各系统的常用药物、各种各样的剂型,以及收集的空药盒。在模拟药店可完成顾客服务、问病售药、药品介绍、摆药、盘点等方面的训练。1.模拟药店问病卖药。/问病卖药0是药店为广大群众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方式一,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打破原来由教师设计案例,学生分析、回答问题的模式,要求学生参与设计实训内容,学生两人一组选择一种常见疾病,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查找文献,在课下设计一个含病症、病因、用药和健康指导的案例,然后带着设计好的案例进入课堂演示。在案例设计中,我们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设计问题,达到每一种病症既要对症、对因给药,还要进行个体化给药。通过设计和演示,不但促进了学生对疾病和药物知识的充分理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交流和药学服务能力。2.模拟药店摆药。摆药是药店、药房员工经常性的一项工作,必须遵循GSP要求的原则和相关规定分类摆药。为使学生熟练掌握摆药原则和技巧,熟悉尽可能多的药品种类,我们将教材中涉及到的所有的药品包装,组成不同种类的多组药品供学生练习。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很快掌握摆药的方法。(二)企业参观学习。我们选择与医药商品购销员岗位关系密切的药店参观,学习药品陈列、店面布置、营销程序、顾客服务技巧等内容;组织学生到药品批发企业熟悉库房仓储管理的整个作业流程,体会GSP标准对库房面积、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药学产业化的实际内容和感受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加深了对医药企业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校园或社区实践。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我们鼓励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职责,组成团队参加实践以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例如利用课余或节假日在校园、社区等地做调查,进行安全用药知识宣传等。学生通过独立设计调查问卷、制作宣传页、编写课件和宣讲安全用药知识,既能检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用途、了解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能体验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和实际工作所需知识的多样性。

上一篇: 服务类毕业论文 下一篇: 有机化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