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施工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4: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抗震施工技术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抗震施工技术论文

篇(1)

因为框架结构的整体梁柱的构件截面积都是较小的,所以它的承载力和刚度都比传统的砖混结构低,但是这种构件在楼层很高的建筑里就可以显示出它的特性,它的水平位移速度慢,受力时会向纵横两个方向蔓延,因此这种整体性的抗震情况(受力情况)要比传统的结构强。

1.2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工艺

框架结构施工一般都是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和钢筋框架构施工。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序:轴线定位、柱钢筋绑扎及支架搭设、(这两个是最重要的工序)柱混凝土、模板、底模等等。钢筋框架结构施工工序除了以上几个工序外,还有钢结构构件预检和配套、钢柱基础检查、安装流水段的划分、安装机械的选择等等工序。多、高层的框架结构最常见的几种结构施工技术都有:电渣压力焊的接长方式、泵送混凝土的混凝土浇注方式。不管是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还是钢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对轴线定位、测量放线、配比设定、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加固、浇筑等工序有很严格的要求。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恰恰就是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多。

2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问题

虽说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时间也算比较久,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混凝土质量问题混凝土质量的问题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是非常常见的,因为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很难把握的。根据实际情况,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混凝土原材料问题。对于不同结构的构件它所用的材料构造是不同的。

第二,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在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工序中,浇筑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它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但是现在的施工方为了利益问题,混凝土中往往都是添加了许多的添加剂,这就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第三,混凝土养护问题。在框架结构技术施工中,混凝土的配比是有严格要求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砂率每下降2%~3%,混凝土的强度就会下降15%~20%,水和石灰的比重每多增加10%,混凝土的强度就会降低5%~1建筑施工论文0%。但是,在有的施工场地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混凝土的保养出现问题而导致重新配比混凝土的事故。

2.2保护层方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混凝土的保护层不仅有支撑加固的作用,还有保护里面的钢筋不发生锈蚀的作用,并且还可以保护钢筋具有黏结锚固性能,但是我们往往只注重保护主筋而疏忽了箍筋的保护,让其露在外面。下面的这张图描述的就是由于保护层不当而出现的问题。职称论文范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框架梁在框架柱的节点的地方,而一般的框架柱的受力钢筋的保护层为30mm,而施工方为了保护主筋使得框架梁端的保护层变为了d+30mm,但是这个设计削弱了框架梁截面抗弯的承受能力,并且在受到负荷重力后,是极其产生开裂现象的。这只是一个在施工时出现的一个问题,像这种类型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操作时还是有一些的。

2.3钢筋框架结构技术施工存在的问题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一样,钢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也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焊条型号和规格长度不符合要求、纵向钢筋排距不匀、节点处柱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主筋位移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小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却是“难题”。因为这些问题有的都是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小心造成的。

3解决措施针对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3.1严格把关混凝土质量问题关于混凝土的质量问题,首先要讲的就是原材料的问题,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先把工程的规划做好,对于构件结构大小以及每个构件结构需要的混凝土量都应该有相应的数据体现,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关于混凝土里面添加过多的添加剂的问题,这就要从原料的源头上把关了,在收购材料时最好是收购那些有质量证明书的材,以免造成原料的浪费。所以,必须科学配比混凝土的比重,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2科学设计保护层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一般的框架结构施工设计在保护层方面都会优先保护主筋,但是这样会影响建筑整体的抗弯承载能力。所以,在进行保护层框架设计时可以在框架梁端保护层超过30mm的区段的范围内,增加一道直径间距都和框架梁箍筋相等的双肢箍,并且还要铺设4根12mm的纵向钢筋用以加固。这样就可以解决保护层方面的问题了。

3.3提高钢筋框架结构施工人员技术

篇(2)

墙体一般根据其受力特点分为剪力墙和承重墙。剪力墙是承受水平荷载,承重墙是承受竖向荷载。剪力墙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因此也被称为抗风墙或抗震墙,一般是钢筋混凝土制造。

一、剪力墙的分类

为满足使用要求,剪力墙一般都会开有门窗洞口,根据有无洞口,洞口大小、位置和形状,剪力墙可分为四类,分别是整体墙、整体小开口墙、联肢墙和壁式框架。各类剪力墙的性能对比见下表:

二、剪力墙的平面布置

(一)轴向布置

剪力墙的全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主要都是由钢筋混凝土承受的轴向荷载,因此其结构也应该沿平面主要轴线分布。主要有三种布置情况:

(1) 在矩形、L形、T形平面中,剪力墙沿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布置。

(2) 在三角形、Y形平面中,剪力墙可沿三个正交主轴方向布置。

(3) 在正多边形、圆形、弧形平面中,剪力墙可沿径向和环向布置。

(二)竖向布置

剪力墙在整个建筑中应该是竖向连续的,从顶到底,在中间楼层也不应该中断,因为剪力墙的中断将导致其刚度突变,影响其抗震性。在楼顶要取消部分剪力墙时,剩余剪力墙在结构上应予以加强。在底层要取消部分剪力墙时,应该设置转换层。当剪力墙厚度变化时,应该遵从内外侧同时变化的原则,对于外墙和电梯间墙壁可允许单面变化。在剪力墙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时,应该循序渐进,不宜一次变化超过100mm,并且最好错开楼层。

三、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一)钢筋工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剪力墙的主要制造形式,因此在施工中钢筋的用量较大,一般使用直径小于12的钢筋捆扎连接,或者直径大于14的钢筋焊结连接。在浇筑时,为防止钢筋网片向内或向外位移,可以在竖向钢筋搭接范围电焊通长水平筋。在楼板钢筋绑扎时,为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和间距,要放置足够的垫块和马凳筋。在楼板中铺设电线管时,要事先设计好走向,尽量防止电线管路重叠。

(二)模板工程

高层剪力墙施工一般采用定型大模板,其整体刚度好,周转次数多,施工方便且速度快,墙体平整度好。在支模时,应让外侧模板紧贴已浇筑墙体,并且在模板接触处粘贴海绵条。在浇筑楼板时,在浇筑位置预先埋短钢筋头来设定位置,可有效防止模板根部在浇筑时发生向内或向外的偏移。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楼板和模板之间的密封,以防止漏浆现象发生。如果出现缝隙,要及时用水泥砂浆堵住缝隙。严禁用木条来堵缝。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与钢筋都是高层剪力墙施工中的主角,用量非常大,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浇筑时,型钢柱内混凝土表面不能有积水和杂物。为防止自由下落的混凝土粗料发生弹跳,影响接头质量,应该先浇筑厚100~200mm,与混凝土强度级别相同的水泥砂浆。每次分层下料的高度不能超过500mm,下料后应该用长插式高频振动器垂直振捣,在充分振捣紧实后,再进行下一步下料。

四、剪力墙裂缝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在实际房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裂缝一般分为表面不规则裂缝和贯穿性裂缝。

(一)裂缝原因

一般裂缝原因分为两类,一是因为动荷载、静荷载以及其他各种外荷载引起的裂缝。二是因为混凝土自身温差、收缩等问题引起的裂缝。水泥用量,骨料、构件长度以及外加剂等因素是影响收缩应力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出现的本质其实是混凝土约束力使得剪力墙不能自由变形或者跟约束构建的变形不协调。

(二)防治措施

针对以上裂缝原因,可从外荷载和混凝土两方面开展裂缝防治工作。采用高标号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剂量,采用中砂,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以保证最终混凝土质量。在拆模过程中,适当延长拆模时间。在施工中,当混凝土振捣紧实后应尽快对其进行覆盖养护,并且及时喷水,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也可在混凝土中掺杂膨胀剂,因为膨胀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收缩应力,能有效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防止裂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剪力墙上开小孔,通过开孔可以有效缩短墙面长度,减少收缩变形约束,但是在开孔前必须对结构进行严格计算,以确保安全。当发现裂缝不能自我愈合,并且其长期存在会对结构构件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带来影响时,待裂缝发展稳定后,就必须针对裂缝的不同大小进行相应的裂缝补强治理措施。

五、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城市人口剧增势必导致城市住房不断增多,因为住房用地紧张,房屋高层化现象成为城市房屋发展趋势。因为剪力墙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好等优点,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剪力墙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剪力墙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情况以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房屋工程施工中,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剪力墙施工技术对于房屋工程的施工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要特别注意其施工技术的控制,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罗飞翔,杜新喜,程辉,彭攀,《基于AutoCAD剪力墙软件前处理开发》[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陈学伟,《剪力墙结构构件变形指标的研究及计算平台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篇(3)

[1]唐潘.随机振动地震波对大跨度桥梁分析[D:湖南大学.

[2]胡聿贤.地震工程学[M].地震出版社:1988[4]陈宝春.钢管混凝土结构[M].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J004-89)》[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唐潘.随机振动地震波对大跨度桥梁分析[D]湖南大学.

[5]林家浩.钟万勰.张亚辉.大跨度结构抗震计算的随机振动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00,21(l):29-36.

[6]陈冠桦.盛兴旺.大跨径斜拉拱桥动力特征研究[J].贵州科学报.2007.

[7]康厚军.杨相展.卓斌.两座新型桥梁-斜拉拱桥的对比研究[J].中外公路.2007.

[8]杜修力.陈厚群.地震动随机模拟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M].1994,14(4):1-5.

[9]陈宝春.钢管混凝土结构[M].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10]《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J004-89)》[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1]杜修力.陈厚群.地震动随机模拟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M].1994,14(4):1-5.

参考文献

[12]林家浩.钟万勰.张亚辉.大跨度结构抗震计算的随机振动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00,21(l):29-36.

[13]康厚军.杨相展.卓斌.两座新型桥梁-斜拉拱桥的对比研究[J].中外公路.2007.

[14]项少军.陈世民.岳丽娜.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在空间响应下的地震分析[J].《现代交通技术》.2005.

[15]史志利.李忠献.随机场地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桥梁抗震分析方法[M].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23(2):68-76.

[16]张晨.徐勋倩.陈静.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分析[J].中外公路Vol.33,2013.

[17]张辉.王连华.彭河星.大跨度斜拉拱桥地震反应的行波效应[J].Vol.28,2008.

[18]楼梦麟.唐玉.大跨度拱桥地震行波反应的一致反应谱方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Vol.33,2013.

[19]项少军.陈世民.岳丽娜.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在空间响应下的地震分析[J].《现代交通技术》.2005

[20]史志利.李忠献.随机场地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桥梁抗震分析方法[M].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23(2):68-76.

[21]Scanlan.R.H&K.Sachs.EarthquakeTimeHistoriesandResponsespectra[M].JournalofEM.ASCE.Vol.100.1974.

参考文献:

[1]胡长青.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6).

[2]杨大为.现代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篇(4)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所涉及的规范条文多,比较复杂。钢筋工程的施工包括:钢筋的加工、钢筋的连接和钢筋的安装。众所周知,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作用很大,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有一些施工技术人员往往由于对设计图纸、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理解不透等原因,而常常发生一些钢筋施工验收不合格的问题,还有成品保护不力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还有可能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下面就钢筋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1)不按设计图纸施工,不履行正常的建设程序,随意进行钢筋代换。《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强制性条文5.1.1规定: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做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有不少的施工技术人员认为:只要按照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就没有问题,而不与设计人员沟通,不充分了解设计的意图,为图省事不办理设计变更文件,致使代换后的钢筋不满足设计要求、构造要求等问题,导致钢筋工程的验收不合格,还要找设计人员进行核算,重新出方案进行整改或返工,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进行,不管采取哪种措施都要造成人工、材料的较大损失和工期的延长。因此,在发生设计变的情况时,要先办完设计变更文件,再按变更文件施工,是最省时、省力的好方法。

(2)施工技术人员不认真审阅图纸,不及时更新已有知识,造成钢筋加工不合格。《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3.2规定: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②箍筋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大庆是抗震设防的地区,图纸中都已标明,箍筋的制作应按有抗震要求的标准,而在实际施工中还时常发现箍筋制作不合格的现象,有的弯钩的弯折角度仍按90°制作,有的箍筋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仍按箍筋直径的5倍左右制作,严重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另外,还有的箍筋的内净尺寸不符合要求,其主要原因是: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概念错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因此,还是按照原来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概念来计算箍筋的内净尺寸,势必造成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偏小(差一个箍筋直径尺寸),箍筋的制作尺寸也不符合要求。

(3)不注意成品保护,在绑扎完成的钢筋上面踩踏行走、施工作业,造成钢筋的移位、变形。这类情况最严重的发生在现浇楼板这方面,很多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在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为了方便省事,不搭设临时操作台,在绑好的钢筋上行走,以及在钢筋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等,致使绑好的钢筋严重变形移位,在这种状况下,对变形的钢筋再进行调整,也很难达到原来的形状和位置,严重影响现浇板的质量,造成不应有的质量下降。

(4)钢筋工程施工中,还有许多容易忽视的问题,如:钢筋应有合格的质量证明书和二次检验报告;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要求;钢筋连接接头应抽样检验;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应准确;主筋保护层垫块要满足要求;受力筋为双排时,钢筋的排距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等,都是在施工过程中都应该加以注意的问题,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钢筋工程验收不合格,在许多论文和标准中都论述很详细,在此不再重复进行分析。

结语

总之,在钢筋工程施工中,由于上面所述的问题,导致钢筋工程一次验收不合格和成品保护不力的情况,还是经常发生的,这些问题都是应引起注意和应当避免的。为防止此类的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做到:在钢筋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要认真分析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操作人员详细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做好现场成品保护,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按相关交底要求认真实施,严格按照自检、互检、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进行检查,杜绝使用劣质钢筋、用错钢筋、漏掉钢筋等问题的发生,做到钢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不返工,保证工程的进度和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5)

一、前言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及其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只有结合具体工程的具体要求,认真贯彻相关法规、条例的要求,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满足人们对外形美观、结构合理、布局自然、安全性高和低成本高环保的建筑要求。

二、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分析与研究

1、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一般多层住宅每栋平均工期在 10 个月左右,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为 2 年左右。要缩短施工周期,主要是缩短结构和装饰施工周期。各种高层结构体系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而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是缩短主体结构工期,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2、基础埋置深度深。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2; 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5 ( 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 ,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 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 20 m 以上。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

3、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据统计,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平均建筑面积约为 1. 5 万平方米。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必须精心施工,加强集中管理。当然,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工作面大,就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4、施工技术要求高。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和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构成,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需要着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其次是装饰、消防、防水、设备等要求较高。平面类型的多样化、立面造型的个性化、立面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谐,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消防设施要求高,深基础、地下室、墙面、屋面、厨房、卫生间的防水,甚至管道冷凝水的处理,都比多层建筑要求高; 高层建筑的设备繁多,高级装修装饰多这些都给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技术要求。

三、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 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 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转贴于

2、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高层建筑从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部则需要大空间的轴线布置,而这一要求与结构力学、自然布置正好相反。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受力较小,正常布置时应当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以和常规相反的方式进行布置。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不管采用何种转换形式,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仍是目前工程应用的主要结构形式。随着转换层位置上移,应设计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对带转换层筒体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为转换层上部外筒的刚度、转换层设置高度和内筒刚度。对这两类转换结构,转换层高度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转换层高度越高,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越明显,设计时应限制转换层设置高度。转换层与其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对结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对转换层位置较低的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控制侧向刚度比可以控制转换层附近的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对于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或筒体结构,可采取以下措施强化下部结构: 加大筒体及落地墙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必要时可在房屋周边增置部分剪力墙、壁式框架或楼梯间筒体,提高抗震能力; 可采取以下措施弱化上部: 不落地剪力墙开洞、开口、减小墙厚等。

篇(6)

Abstract: the civil engineering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and modern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given priority to, concrete engineering the use of technology of great moder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uarante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of.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oncrete material types in the increase, in civil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 has played the more and more major role.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various experience, on the project of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many elaborated, and then show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in the modern civil enginee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ole

中图分类号:TV544+.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各式各样新型的建材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就为为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近年来,各种新型建材的使用给传统的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改变,它们不但解决了原有的传统施工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还研发出了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这类新的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原有的施工效率。伴随着钢筋混凝土式施工技术的使用,使混凝土材料在现代土建工程建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应用范围也在迅速扩大,。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就是在工程设计图纸的前提下,对钢筋进行制作绑扎、固定和模版摆放、使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按一定的配比进行拌制、运输、浇筑、养护等,并在工程进行的同时对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检验和控制。 由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混凝土施工不是单一的一项施工技术,而是多种土建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其中包括: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模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过程中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施工技术。混凝土本身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较大的强度,因此混凝土拌制物是极具可塑性的,它与钢筋能够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抗震、耐久、坚固且经济的建筑构成物,现代土建工程中这种高性能混凝土替代了原有的普通混凝土,这种新型混凝土技术的使用为土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有力的质量保障,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所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过程分析。

1)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拌制对水的要求具有极高的标准,水中不能含有影响质量的任何有害物质,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池塘沼泽均不能作为拌制混凝土用水,拌制混凝土用水的基本要求是PH值大于4,硫酸盐含量小于1%,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核硬化的杂质的水系。同时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水泥的质量控制也很重要,土建工程中通常使用的是水泥品种中的通用水泥,使用水泥时,根据水泥品种的强度及其特性合理的使用水泥,这样既保证的工程的质量又可以大大的节约水泥的使用量,降低工程成本。骨料的质量控制也是混凝土拌制的一部分,通常1立方米的混凝土就需要拌制 1. 5立方米的松散砂石骨料。由此不难看出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对砂石骨料有很大的需求量。混凝土的水泥的用量、强度和混凝土的要求取决于骨料的质量,它直接影响了工程建筑物的造价和质量。因此,在土建工程中应做好统筹规划,完善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水、水泥、砂石骨料等原材料和比例问题,在保障经济利益的同时做到工程质量最大化。

2)把砂、石、水泥、、矿物掺、外加剂和料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通过搅拌使其均匀的混合成为均质的混凝土就是混凝土的配料与搅拌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在搅拌步骤前应注意水泥的出场日期、品种、级别等,对其强度、安定性以及其他的指标进行复检,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在使用前应注意的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实验设计应在每次混凝土制作前进行,设计出相应配合比不能使用经验配合比。 选择合理的搅拌机可以拌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同时还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搅拌,即一次投料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

3) 运输高性能混凝土及混凝土的浇筑与传统混凝土的区别主要在于增加了多种矿物掺合料和超塑化剂,其配方也比以往混凝土技术复杂得多,现代建筑的层数及跨度都对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因此混凝土搅拌完成后的浇筑步骤就显得尤其重要。分层浇筑是一般的混凝土浇筑所采取的步骤,以保证施工间隙在浇筑层级之间的0存在,每层混凝土的逐层浇筑是以200~300mm为单位区间从低开始,浇筑时要控制好速度,保持匀速的同时要防止碰撞发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用经纬仪随时观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是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重要注意事项,以防止产生流动性减少、砂浆流失、泌水、分离等现象。混凝土的运输量应与混凝土的浇筑量相平衡,以保证浇筑工作的连续性。双轮手推车是混凝土运输的主要手段和方式,自卸汽车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也是混凝土运输的常见手段,然而大型工程就应该采用多采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垂直运输等大型专业设备进行运输。

三、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水泥搅拌过程中水泥极易产生问题的过程是水化放热的过程,在水化过程中,由于水化速度太快,其温度收缩的程度变大,进而影响了水泥水化结构物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原材料的预选与配比搅拌过程中,应选取可以降低混凝土绝对温升的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进而减少水化过程,避免产生温缩裂缝。

混凝土的配比与搭配过程中也会遇见许多问题,由于混凝土的质量强度的数值总是分散不一的,因此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混凝土受到原材料的配比与施工条件的同时制约,会导致不规范的施工和不合适的配比的现象发生,对建筑结构物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应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实际操作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不要根据经验设置配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结束语在现代的土建技术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越来越不可替代了,它在土建工程中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可以推进现代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唯有对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总之,我们还应该对现行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做进一步的研发和改进,从而推进我们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作到降低成本,降低能耗,减少原材料的浪费,为今后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郝林山,陈晋中.高层与大跨结构施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篇(7)

引言

钻孔灌注桩在各类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具有抗震性好、承载力大、施工噪音小、可以解决特殊地基沉载力等诸多优点。目前在国内公路桥梁基础工程领域中钻孔灌注桩基础已占据了重要地位,但灌注桩地下施工不可预计因素多,工程质量较难控制,桩基施工既有机械操作,又有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制和灌注等多种工作,工序种类繁多,影响因素多,水下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孔底沉泥、缩颈、夹渣、断桩等,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因此,施工中必须严格监管质量。

1.施工工艺流程及准备工作

1.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前必须撑握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现以反循环冲击式钻机成孔为例,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平整场地测量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开钻成孔第一次清孔检孔吊装钢筋笼骨架安装导管第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拆除导管成桩。

1.2 主要准备工作

(1)首先必须预审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业主、设计要求施作钻孔灌注桩超前地质钻探,进一步探明地质状况,补充完善地质钻探资料,调整变更设计桩长及嵌岩深度,保证桩基工程质量。

(2)测量定位要求准确,测量定位是保证成桩质量的前提,关系到孔位的准确性及钻孔的垂直度。施工中须严格执行三检制,与监理方复核、验收相结合,控制偏差在设计或规范允许范围内。

(3)护筒、钻机安装准确、稳固。根据桩顶设计标高及自然地面高程,用人工配合机械平整场地,按钻孔平面布置修筑钻孔机械进出场道路。场地面积要满足摆放钻机、摆设泥浆池及沉淀池的位置。

护筒有桩位固定、钻孔导向、保护孔口土体坍塌和隔离孔内外表层水的作用。

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装卸方便和能重复使用等功能。一般采用钢质护筒,由3-5 毫米厚钢板制作,在护筒外侧加焊劲肋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埋置时应保证平面位置正确,偏差不得大于5cm,且高出施工最高水位1.0-2.0m;在水下埋设的护筒应沿着导向架借助自重、射水、震动或锤击等方法将护筒下沉至稳定深度。

钻机是钻孔、吊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的支架,要安装稳定、安全。施工中成孔中心必须对准桩位中心,钻机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位移、倾斜和沉陷;安装就位时,详细测量后底座用枕木垫实塞紧,并在钻孔过程中经常检查,保证转盘面水平、机架垂直,进而确保桩身的垂直度和孔径。

2.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桥梁建成后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要抓住灌注桩施工技术中的各个要点,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进度及质量,保障公路竣工后正常使用。本文就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2.1 清孔

为了彻底清除孔底的沉渣,就必须要采用清孔,避免孔底有沉渣而影响到灌注桩的承载能力。而清孔主要是利用了泥浆流动之时具备一定动能,利用该动能来冲击孔底部沉渣,将沉渣中砂粒、岩粒等成为悬浮状态,再采用泥浆胶体具备的黏结力将沉渣随泥浆循环带出桩孔,最后把桩孔中沉渣全部清除,起到清孔与排渣作用;从钻孔灌注桩的清孔与护壁来看,对泥浆实施制与清孔是确保灌注桩具有优质质量之关键环节。在施工技术中对泥浆控制指标做了相应规范:黏度的测定时间为17 到20min、含砂率小于6%、胶体率要超过90%等,在施工技术中都要作为要点来严格控制,施工之时不能够就地取材,必须要使用专门的泥浆制备,采用高塑性的粘土或者膨润土,拌制泥浆要依据施工工艺、机械以及施工土层来实施,设计好配合比。

2.2 钢筋笼的制作与吊放

在制作之前要检查钢材的质量,合格之后才能依照设计与施工的要求验收钢筋长度、直径、数量、规格及制作质量。验收之时,还必须要注意钢筋笼的吊环长度是否达到设计的标高,其长度应该依据底梁的标高变化而变化;在吊放钢筋笼的过程中,还要逐节检查连接缝的焊接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焊缝及焊口都要及时补焊。还要注意能够顺利将钢筋笼下放,严禁强制性将钢筋笼下放,这样有可能造成钢筋笼变形、坍孔等现象,遇到不能下放就要立即停止并查出根源,比如没垂直吊放导致不能下放、成功偏斜等,这些都需要纠偏,重新验收之后确保无误才能吊放钢筋笼。接长之时要快速焊接,尽量降低沉放时间。

2.3 做好灌注水下的混凝土前泥浆制备

在灌注水下的混凝土之前要制备好泥浆,而且在第二次清孔灌注桩到设计标高时,应该采用钻杆原位实施第一次清孔,一直到孔口的返浆比重低于1.00 到1.20;如果孔底的沉渣厚度低于50mm,就要抓紧时间沉放混凝土的导管与吊放钢筋笼;在沉放导管之时要检查导管连接是不是密实与牢固,防止漏浆漏气影响到灌注。在灌注混凝土之前还要使用导管做第二次清孔,确保孔口返浆比重以及沉渣厚度合符规范要求。一旦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就要及时灌注水下混凝土。

2.4 灌注水下混凝土

对于水下钻孔灌注大都使用导管灌注,必然存在混凝土离析现象,因此就要采用良好配合比来降低离析的成都。当然现场配合比并不是一沉不变,而是要随着水泥品种、石料规格以及含水率、中粗砂之变化而调整,并要确保每根桩的配合比准确无误,搅拌混凝土之前要对配合比进行复核校验其准确性,严格测试管理与计量,并填写好各种原始计量与制作试件。同时对于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还要将水下灌注的砼性能参数作为技术要点,做好砼的灌注操作技术。

3.常见故障处理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往往会遇到坍孔、卡管等故障,一般可分别采用回填重钻、淤泥吸拔等方法解除故障。下面将浅谈卡管及导管进水处理:

3.1 卡管处理

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下不去为卡管,有两种情况: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本身的原因,如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夹有粒径较大碎石,拌和不均匀以及运输途中产生离析,导管接缝处漏水,雨天运送混凝土未遮盖等,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被冲走,粗集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处理办法:可用长杆(可采用ф25 以上的钢筋)冲捣管内混凝土,用吊绳抖动导管,或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等使隔水栓下落,如仍不能下落时,则须将导管连同其内的混凝土提出钻孔,进行清理修整,重新吊装导管,重新灌注。机械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使混凝土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或灌注混凝土的时间过长,最初的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导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内。其预防方法是,灌注前检查设备性能,准备备用机械,发生故障时,立即调换机械,同时采取措施,加速混凝土灌注,必要时,可在首批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2 导管进水处理

导管进水一般是首批灌砼量不足或导管口提升过高以至无埋深或误测导致导管提升至砼面外。其处理办法:①第一种原因进水,用导管作为吸管,用空管吸泥的方法将孔内混凝土吸出,重新灌注;②第二种原因进水,若表面砼没初凝,可将导管重新插入砼中,用泥浆泵抽出管内的泥浆,重新浇灌砼;若表面砼已超过初凝时间,则作为废桩。

4.结束语

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实施细则要求,按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坚持每道工序实施检查验收许可制、成桩辅以适当的检测方法,就能保证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施工难以控制的混凝土灌注桩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篇(8)

众所周知,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而实际利用效率却很低、环境污染严重且仍在不断加剧。严峻的事实表明,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刻不容缓。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要求,并详细阐述了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措施。

一、墙体节能施工技术措施

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沿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破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施工质量。依据的技术规范,除砌体、混凝土结构、抗震、工程施工验收等方面外,针对性的有《混凝土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混凝土小型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住宅建筑节点构造》等。提高砌块墙体的施工质量,主要从砌块质量、砌筑砂浆的质量和灰缝饱满度、砌块的整体性和均匀性、粉刷层与砌块的粘结性和变形协调等方面加强技术措施。在砌块与构造梁柱交接处、门窗洞口部位、屋面檐口和女儿墙、有集中荷载的应力变化、墙面曲折和突变等重点部位更需要重视。

2、墙体保温节能施工技术措施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其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不同的施工方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

以各种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超轻陶砂、聚苯乙烯粒、浮石、火山灰、粉煤灰等)加入水泥、石灰、石膏、化学聚合物等胶结料,并加入少量助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保温砂浆,一般都采用抹灰的施工方式。保温砂浆应在基层质检验收合格,屋面防水层完工,与墙体相连的隔墙、门窗框、管线施工不破坏保温层的情况下方可施工。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夏季应注意保湿养护。保温砂浆抹狄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施工中应注意:

1、基层作清洁、修平、湿润处理。表面不易粘贴的混凝土墙、梁、柱等部位应打毛或刷粘结剂。②按设计要求弹标准水平线、踢脚线或墙裙线,门窗洞四周宜用水泥砂浆抹宽50mm 护角。为保证保温层厚度墙面应做标准饼、冲筋。③每次抹灰厚度10mm 左右为宜。当底层初凝且表面有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施工下一层。应注意保湿养护但不能水冲,砂浆硬化期间严禁撞击和振动。④保温砂浆一般设置内侧,用于外侧必须有防水、防裂、防脱落等保证措施。

随着新型保温产品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科粘结材料和粘贴工艺。大部分粘贴工艺都结合机械锚固使用。目前只有少数外墙保温系统采用纯粘贴施工工艺。 挤塑聚苯板、水泥聚苯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都采用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化学粘结剂粘贴,并用尼龙锚件、膨胀螺栓将外层的钢丝刚水泥砂浆粉刷层与墙体连接起来。粘贴复合保温墙体,可分为内置式保温、夹心保温或外置式保温 3 种。内置式和外置式粘贴复合保温应用面在不断扩展,施工工艺日趋成熟,施工中尚需注意以下环节。

①内置式保温将保温层粘贴或加机械

锚固时,需在内墙表面设平薄板、钢丝网粉刷层、胶粘剂加耐碱玻纤网抹面层等防护层。施工时应保持粘贴面平整、清洁、湿度适宜,且屋面防水层完好和上层无施工水下渗。施工顺序为自上而下,从阴角开始。粘贴前应做好踢脚线和门窗洞护角。挂镜线位置间隔从墙体中预埋木块穿过保温层用于固定挂镜线。厨房、卫生间等湿度较大的墙体防护面层应考虑防湿防渗和便于贴面。在墙体转角处,内外墙交接处以及踢脚线处易形成“热桥”或结露滴水,可根据工程实际在上述部位加强保温效果。 转贴于

②外置式保温,通常将聚苯乙烯板、玻璃棉板、岩棉板、水泥聚苯板等保温板用粘结剂或锚固件将其与面层固定在基层墙体上,面层内设加强网,聚苯板作保温层时用耐碱玻纤网聚合物水泥砂浆作面层,岩棉板、水泥聚苯板等用钢丝网防水水泥砂浆作面层。

三、门窗安装节能施工技术措施

门窗框和玻璃扇的传热系数及密闭性是外墙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木质门窗和塑料门窗的传热系数比钢、铝门窗低30%左右,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低40%左右,因此,价格比较好的是塑料单框双玻门窗。为保证门窗能达到预期的节能要求,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门窗时,要复查其抗风压性、空气渗透性、雨水渗漏性等性能指标。

2、安装门窗框时要反复检查框角的垂直度。变形严重、缝隙超标、密封条不密闭的门窗扇不能上墙。

3、在框与扇、扇与扇之间须设密封条,以防渗水、透气,推拉窗的轨槽处须增加密封处理,局部缝隙较大的位置可用单组份密封膏挤注。

4、在门窗框四周与墙或柱、梁、窗台等交接处,须用水泥砂浆进行严密处置,在靠室外一侧须结合外装修进行处理,以防渗水、透气。

5、粘贴密封条或挤注密封音时,应事先将接缝处清理干净干燥,无灰尘和污物。

四、保温屋面节能施工技术措施

通常屋面保温是将密度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按此种正铺法,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筑的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采用松散料直接或袋装设置在尖顶屋面下或吊顶上部的有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废聚苯粒等;现场发泡浇筑的有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反铺法主要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以下,可有效保护防水层,方便施工检修,但由于造价较高,住宅建筑尚未大量使用。屋面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通常在屋面结构上部或下部设置通风隔热层、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隔热、屋顶结构上设反射层或蓄水植被等。

五、结语

目前,能源问题已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四大生存问题之一。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之大的。因此,建筑节能已经成为节能的重点。

篇(9)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房屋建筑地基质量的施工特点

保证房屋建筑地基质量的基础是要进行认真、科学的地址勘探工作,其特点如下:

对房屋地基的勘探要客观、准确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址特点差异十分巨大,比如:同样是北方,东北主要是软黏的黑土,而西北沙土更多些。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前必须对当地的地质特点进行客观、科学、合理、准确的勘探,并及时记录真实的勘探结果,确保设计人员能全面了解要施工地区的实际土质条件。

2.对房屋整体施工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设计者要根据当地的特殊地质条件,结合房屋建筑要求,通过精确的计算、分析,合理选择施工方式、施工步骤和房屋结构,确保高质量房屋建筑的落成。建筑地基的设计工作是建筑整体施工的重要部分,地质勘查人员、设计人员和施工单位必须共同对地基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合理性做出会商。首先,勘查人员要对具体的地质构造、土压力做出准确判断和计算;设计人员根据勘查报告进行具体设计,并有权对勘查报告中的数据进行质疑,要求二次勘查;施工人员在建筑地基具体施工时,可根据具体施工时的进度、状况随时要求设计人员对房屋建筑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反思,对出现的问题共同协调解决。

二、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1、地基基础的选型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由于土质或荷载的原因,需要采用满铺的片筏形基础。片筏基础有地基接触面广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要高,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能力。如果地基非常软弱,且建筑物较高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片筏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土地基上。

假设地基承载力不足,属于软土地基,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由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构成的地基,那么在勘查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泥沙,根据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相应参数。在初步计算时最好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得到平均的荷载,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 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 倍的平均荷载值,建议采用片筏基础,如果介于在二者之间,则用桩基。一般情况下采用桩基的情况较多。

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当地基土质为淤泥,上层土层又较薄时,应采取避免施工中对淤泥和淤泥土扰动的措施。如果是冲填土、建筑物垃圾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度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持力层。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测试,同时为施工质量提供相关依据。地基处理后,建筑地基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如果地基上欠固结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则选用适当的增强填土地基加固措施的施工工艺。

房屋基础处理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型式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裂度等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结合该房屋地基的实际情况,地基较差,荷载较大,为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同时满足地基沉降要求,可以采用桩基或人工处理地基,但人工挖孔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深,而持力层以上无流动性淤泥质土者,因此采取桩基础作为建筑的基础比较理想。

三、常见建筑地基施工方法

1、强夯法

在采用强夯法时,首先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定位。在操作上,应由施工单位试夯,确定夯点布置图,并逐一测放夯点位置。在进行强夯前,事先要用推土机预压2 遍,才能保证场地平整,再对场地高程进行测量,夯点布置测量放线控制确定点。如果遇到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则使用降低地下水水位的策略。或在表面铺设0.5~ 2.0 m厚的砂石垫层或中粗砂,从而有效防止施工设备以及基础下陷和减小夯实带来的超孔隙水压力。

此外,要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坚持以一边夯向另一边或以边缘夯向中央的顺序。在处理地基时先夯实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并进行放线定位后即可接着进行下一次夯击。一般来说,强夯法的加固是顺序是:先深后浅,也就是先加固深层土,然后加固中层土,再加固表层土。在夯完一遍后,通常要以低能量再满夯一遍,假如条件允许,用小型夯锤击为最佳。另外,在夯击时必须要按照试验确定的实验数据,落锤应保持平衡,保证夯位准确,但是如果夯击坑内有积水的现象,必须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如果夯击地段含水量过大,先要铺一层砂石,然后再进行夯击。每一遍夯击完成之后,都要用周围的土或新土将夯击坑填平,再开始下一遍夯击。

2、注浆法

当采用注浆法进行施工时,是硅化加固了的土层,通常要保留厚度约为1 m的不加固土层,以防止浆液上冒,必要时还要打灰土层或夯填素土。在一般情况下,灌注时浆液的压力

应控制在0.2~ 0.4 MPa(始)和0.8~ 1.0MPa(终)的范围内。对于土的加固程序:一般要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但是如果越往下土的渗透系数越大,则应改为自下而上。此外,还要经常抽查浆液里的配比和性能指标、孔径、注浆孔位、孔深注浆的压力值要求等,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审核。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在编好号的孔位平面图上对已注浆孔标记并且注明钻孔日期。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漏孔的情况,如果出现问题,必须立即停止注浆并查找原因,调整注浆参数。

结语

施工技术的措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成本。在实际施工中应该结合工程的气候条件、工程结构状况、工期紧迫程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对策,才能有效地应对施工问题,保证工程的进度及工程质量。如果不提前做好应急对策,以及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就会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洪海平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2]蔡志锋;纵岗;丁伟;赵良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01)

[3]丛岩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的主要内容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3)

篇(10)

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基础的施工材料,应用极为广泛。在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中也常常会采用混凝土来进行防水施工。但是由于地下工程的特殊性,其所在环境大都较为潮湿,这对于混凝土的防水质量是有一定影响的。为此,我们在施工中应当格外注意这一点,并积极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和防治措施来加强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以下本文就来详细介绍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地下工程发生渗漏的原因及危害

地下工程之所以渗漏都是由于外部防水层失效,结构混凝土本身又存在疏松、裂缝等缺陷,加上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等细部防水没做好而引起的。地下室发生渗漏会降低地下工程结构强度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会对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带来很大影响。地下工程渗漏的原因主要有:

1、侧墙与底板漏水, 主要是结构混凝土本身存在疏松、蜂窝等缺陷引起。

2、变形缝:包括沉降缝、温度缝和抗震缝等渗漏现象,主要原因有:止水带埋设不当,设置了止水带,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好,不密实,造成漏水;止水带本身材质不合格。

3、施工缝引起的漏水,由于在地下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留下施工缝和冷缝产生。

4、后浇带引起的漏水,在设计指定的位置预留一定宽度的后浇带。由于新老混凝土收缩值的不匹配,其界面出现裂缝成为渗水的通道。

5、底板及侧墙裂缝漏水,由于地基不稳,设计不当及养护不利等原因,底板及侧墙会出现裂缝。现有的柔性防水材料和刚性材料都很难抵抗这种裂缝引起的破坏。

6、穿管管网上引起的漏水。有些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伴随有震动和高温,使管道周围刚性防水材料疏松碎裂,柔性防水材料因热老化失去弹性而出现漏水。

二、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地下工程的防水混凝土施工通常可以分为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制、浇筑以及养护等的四个阶段,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法分别如下所示:

1、施工材料的选择。在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时,必须要严格把关材料质量。一般地下工程施工中所选用的水泥应当是水化热较低的品种,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性,且严禁出现结块的水泥进入施工现场,所有水泥材料都必须具备合格的质量保证证明。对于骨料的选择要选用大粒径的粗骨料和粗砂等细骨料,且骨料的含泥量必须控制在技术要求的范围之内。混凝土配制时选用的水不得含有腐蚀性等有害化学成分,最好选用洁净地下水或饮用水。根据设计需求而添加的外加剂或粉煤灰的质量都需要具备符合技术要求的特性与质量。

2、防水混凝土的配制搅拌。及时测定砂石的含水率,以便调整混凝土拌合水用量。混凝土搅拌设备须保持洁净。混凝土搅拌上料应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施工,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少于规范要求。

3、防水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配制完成后,必须要及时进行浇筑,以免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首先应对混凝土进行塌落度试验,对于塌落度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能进行浇筑使用。

在开始浇筑时,需要先振捣出料口的混凝土,使其自然形成一定的流淌坡度,继而再进行全面振捣,以保证混凝土不会在初凝时浇筑形成混凝土堆积的现象。浇筑的过程中确保混凝土的振捣均匀也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在振捣时应控制振捣时间与振捣部位的间距大小,一般来讲,当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状态且不会产生气泡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振捣,振捣时间一般为半分钟左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漏振了某个部位,也不能使振捣时间过长或过短。振捣完成后,要及时用工具将其刮平,并反复搓压至其表面密实,防止表面出现龟裂现象。

由于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大,墙体混凝土采用循环浇筑路线,分层、连续浇筑,即“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依次浇筑到顶”,利用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浇筑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 左右。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溜槽入模,使混凝土从一侧开始逐渐向前推进,并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控制在2h 以内。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排除泌水和浮浆后,表面仍有较厚的水泥浆,在浇完4-5h 后,要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滚筒来回碾压数遍,待接近终凝前,用木抹再打磨一遍,使收水裂缝闭合。

4、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大,必须做好养护工作。浇筑时气温一般控制为20℃左右,并进行保湿养护,采用浇水养护并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和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三、防止地下工程发生渗漏的控制措施

1、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热,应选用低水化热矿渣水泥,其标号不低于425# 最好用525# 标号,水泥用量少,水化热低,同时在混凝土掺些一级或二级粉煤灰,它是一种活性材料,可以代替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加强了粉末效应,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减少干缩。当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入适当粉煤灰,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裂缝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2、混凝土的收缩随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增加而增加,随着粗细骨料的粒径加大而减少,石子含泥量必须少1%。砂采用中粗砂,其含泥量应少于2%,这是减少干缩应力,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重要措施。

3、严格控制水灰比,水是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因素,因混凝土中水份大部分蒸发引起混凝土内部形成很多毛细孔,降低混凝土抗拉强度、收缩变形也同时发生,因此采用减水剂,减少水灰比,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内约束应力产生裂缝。

4、配制混凝土加入适量缓凝剂、来延长初凝和终凝时间,使混凝土内部升温和降温不出现温度梯度峰值,即是升温最高值,充分发挥混凝土自身强度潜力和材料松驰的特征,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大于温差应力,减少裂缝产生。

5、对浇注混凝土采用有效保湿、保养措施,在混凝土表面用麻袋或草袋覆盖,并用清水浇湿,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温度扩散快、温差大,降低外界环境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值,减少温差应力对结构的影响。

结语

总之,防水砼工程渗漏水问题应引起设计及施工人员的充分重视,只要设计合理、细部构造处理恰当、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材料配合比准确、施工顺序正确,工程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砼渗漏水现象是能够得到有效预防的。

参考文献:

[1]李长伟,刘竞文.关于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论述[A].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科协文化DD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2013:1.

上一篇: 政工职称论文 下一篇: 保险公司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