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05: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知识管理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医学信息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传统医院图书馆职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医学信息已逐渐成为医院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也更多地依赖于医学信息。作为医学信息贮存基地的医院图书馆,理所当然地将面向医疗信息市场,面向医院经营、管理和决策信息市场,面向医学信息服务及咨询市场。
国际图书情报界曾把2000年定为“知识管理年”,足见其对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我国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作为医院图书馆,如何深入理解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自身的核心能力建设,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核心服务模式,值得思考和探讨。
1医院图书馆核心能力的构建
医院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实质上就是依靠自身的信息资源来强化图书馆在医学信息领域竞争力的一种体现‘2j,可划分为多元载体文献的综合整序能力、多元载体环境下的文献获取能力和面向医疗市场竞争的医学情报信息服务能力。
1.1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核心竞争力是衡量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和文献资源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核心能力的主要标志,它必须具备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医院图书馆的各种特征及其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由资源、能力和知识三要素组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2核心竞争力的基点
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战略意义的信息资源并非仅限于图书馆的藏书和设备等软、硬件环境,其主要依附于图书馆员而存在,衡量医院图书馆竞争优势的基本尺度即基点就是馆员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核心能力的建立、提高与应用均离不开馆员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勇于接受挑战,在挑战中激发自己的潜能,保持旺盛的创造力是新时期医学馆员的基本特征。
1.3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核心竞争力是提升医院图书馆员核心能力的最佳途径。馆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医学专业的学术判断能力,在不断的知识积累中,将获得的显性知识变为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并善于从知识中提取智慧,为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活动创造内在价值。医院图书馆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特色资源优势,在考虑自身能力和资源优势基础上确立合理的竞争战略,建立创新的制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2知识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
作为管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名词,知识管理目前尚无一个被众人广泛认可的统一定义,由于所站角度、立场、理解和需要的不同,各学者对“知识管理”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J。但不可否认的是,知识管理是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竞争的环境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管理理念也逐渐走近医院图书馆。
2.1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是信息经过综合、归纳、分析及思考提炼后的深加工产物,是能给人类生命、生活和学习带来变化的一种模式,医学领域的一切相关知识,对医院的医、教、研活动均具有启迪、启动和促进作用。广义的知识管理还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和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及全过程的管理。
知识是思维的成果,知识只能通过人的能动创造性的发挥而产生,并依附于人而存在。信息管理的重点对象是显性知识,知识管理则既包括显性也包括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比之信息管理更加先进和完善,它充分矛U用信息技术,使知识在信息系统中加以识别、处理和传播。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延伸和发展。知识管理的目的明确,强调知识的增值性和创新性。
2.2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科学已呈现出高度分化、高度融合、高速发展的“三高”趋势,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浩如烟海”的医学信息,医院图书馆如何利用知识管理来构建和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目前面临的一大课题。美国学者认为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医院图书馆有必要建立知识型图书组织结构,调整图书馆组织体系,使之更加柔性化、便捷化和个性化,充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其知识资源,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在图书馆内部营造一种开放的、自由的、高度信任的文化氛围,工作流程中正式明确哪些知识必须保留下来,以便作为日后创新知识、创造新价值的基础,并形成知识共享的良好习惯。
3知识管理服务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医院图书馆必需以知识管理的服务理念来指导其服务模式的改革,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医院图书馆是实践性很强的领域,知识管理也不应拘泥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应通过分析和吸收知识管理思想的精华,提取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理念,并将此作为知识管理实践的切人点。
知识管理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以文献为单元的管理,代之以文献核心即知识为单元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将有利于更好地辅助医务人员实现临床医学的目标,给每一位病人提供一个最适合其疾病和本人情况的治疗方式,同时也突出了医院图书馆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从近年来国内外医学图书馆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来看,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均是以知识管理服务为基础的,比如美国一些医学图书馆实施的“学科馆员”体系,就是按医学学科知识来组织和构建的,其服务对象包括医院的管理与决策者、临床各科专家和科研人员,并显示了很强的个性化服务特征。图书馆员根据读者的反馈信息,及时分析用户的兴趣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内容,充分挖掘隐性知识,起到“医学信息经纪人”的作用。
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最起码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准备充分。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切莫使演示实验成了“魔术表演”。演示实验即使最简单的实验,教师在课前都要试做两次,对于反应温度、溶液浓度、药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演示要保证万无一失。演示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列个清单,走进课堂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小东小西缺一样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
二、要操作规范。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
演示桌上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东西(哪怕是下一步演示要用的),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以免影响学生观察。试剂的取用要适当,多了浪费,少了现象不明显或造成实验失败。
对于知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1986年,舒尔曼(Shulman)对教师的知识分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7种类型的知识,即一般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其他内容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以及教育目标的知识。我国学者认为,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也称为本体性知识)、条件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学科知识方面,要求教师既要熟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知晓知识的由来、组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还要具备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困难,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条件性知识,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学生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掌握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也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大多数来自于实践,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二、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l.化学学科知识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因人而异,但根据当前化学教师的工作任务,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是如附图所示的“鸡蛋式”结构,包括核心知识、紧密知识和知识。核心知识是指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教材的结构安排等内容。紧密知识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较高层次的化学理论、化学学科的体系框架、化学学科发展史、探究化学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考方式、对化学学科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等内容。知识是指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化学学科最新成就等内容。核心知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紧密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纵深度,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讲清“是什么”,更有助于教师讲清“为什么”,使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这部分内容可帮助教师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缩小教学内容与新知识、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影响乃至制约教师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所内化的知识的性质、数量、类型和程度不同,其创造力的强度和方向也就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自学、参加继续教育、阅读报刊、查阅网络资料等可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
2.条件性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个性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彻底改变“学问中心”的应试模式,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新的课程标准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化学教师形成了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主动学习,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与发展,重考分轻能力和情感的陈旧教育观念,根本不能适应新课程中让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现代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有关于青少年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即要真正拥有这两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知识增长各方面指导他们全面发展。
可以说,没有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就不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镣铐”,根本不能成为一名新课程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其他新课程中的角色更是无法胜任。
条件性知识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但更多的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地把握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可通过请进来(专家引领)、送出去(在职培训)等方式使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得到充实,但关键还需要广大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内化,只有把外部的知识纳入个体的知识体系中,才能把理论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从而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实践性知识
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使化学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以及课后评价等方面游刃有余。专家型的化学教师能够根据过去的教学经验有效地勾勒出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方案,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能够补充很多课外的东西。
实践性知识得以提高的基础是教育教学实践,核心是反思。化学教师开展研究是提高化学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课改实践,并要善于经常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反思和总结,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通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研究”,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可以得到扩展和提高,从而使化学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学者型”教师和教育家。不仅要自己重视研究,还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注重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能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化学专业知识,有深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还须积极追踪现代专业前沿知识,还要广泛融入综合性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多方面、广视角融人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教育实践,通过教育科研不断反思,为落实新课程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还相对缺乏,而是由教务处下的实训科或实验中心、设备资产管理处等之类的机构兼管实践教学。而这些机构由于不是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或,一是工作重心未能完全放在实践教学的管理上;二是与校内各院系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很容易出现交叉或缺位,这就造成了设备利用效率不高以及对实践教学未能做到很好地监督。无法完成教学总任务50%以上的实践教学。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而且逐步在这方面落实,积极增设相关的实践设备与实践场地。虽然具备了相关的意识,但是一定时期以内仍然存在实践资源短缺的情况,这也是实践教学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个情况,要坚持科学管理,才能将有限的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一、基于“工学结合”,努力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基于“工学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一定夜色的课程教学体系,要坚持以实践应用能力为基础,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对课程进行创新、改善以及倾向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设计等等。让学生进入实地环境进行学习与实习,逐步去发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自己能解决问题。学校与企业配合,深入研究,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通常我们划分为:针对基本训练的阶段,加强专项技能的训练,进入岗位实习阶段,最终才是毕业实习的阶段。这类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不急不躁、层层递进,逐渐提高实践能力。实践是为了对理论知识进行补充与应用,这样能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另外,一套较为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也必不可少,对实践教学进行管理与监控,才能政治的掌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最大限度的保障教学质量,对评价结果进有效分析,融入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中,逐步改善教学细节,提升教学质量。
二、努力完善高职院校实践环节
1.努力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逐步构建较为完整并且高效实用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这样有助于推动人才培养,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整个建立过程应该坚持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从而全方位进行开展。教学管理制度要重视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划分的健全,将部分权利落实到基层教学单位,要让每一个单位在教学管理上明确责任、义务与权利,将学校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的导向性、服务性与智囊性逐步加强,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实力,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高等院校教学工作更加稳定、更加高效、更加灵活地开展。只有让学校教务处、实验场地与设备管理部门、基层教学单位等多个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学生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组织联系的管理能力,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等,从而才能合理地、正确地、有效地、规范地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在实施管理与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信息的收集、反馈、整理、分析等等。加强实践教学的日常检查,编制定期检查的制度与合理有效的信息反馈只对,将检查结果及时地汇报给相关教学单位,促进实践教学进行改善。
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善。最近几年,高等院校实施了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不高,针对研究型高端人才进行培养的效果没有太大的优势,而且社会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实践技能。基于这些情况,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善,培养符合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也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点方向。
三、增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高等院校利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佳途径。校企合作最大的特点是让学习与实践交替进行,最终要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实践能力。目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而与之相比较,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高就业率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校企合作的理念是符合新时展的,更是科学、实用的,更是推动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应用。合作办学的模式,不仅能让学生能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而且还能积累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经验。
高职院校与企业具有相同目标与要求,从高职院校来讲,理论联系实际才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巧有效手段,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吸引更多的学生;从企业来将,学生在学校毕业后直接上岗,减少了中间不必须要的环节,缩减了岗位适应实践与培训成本;从学生来讲,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专业技能的施展与进步,才能进一步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行业与工作环境,毕业后才能顺利找到工作。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相关的合作机制,力求达到企业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双方经过沟通后明确共同的培养目标,经过协商后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指导,共同审核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符合新时期的人才,具备了理论与实践、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素质。另外,以此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主动开放,善于借助外在力量来开展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协商后,建立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实践与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构建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标准
高职院校由于硬件设施的限制,针对实践性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相关成绩的评估不太重视,没有深刻认识到考核所涉及的内容、方法以及形势,制约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若要保障质量,需要将试教学管理各个方面的关系切实理顺,努力构建一套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机制,并要根据发展的需要来进行改善,要明确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中的作用与地位,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标准。
1.构建量化考核的标准。实践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特征,它与理论教学评价不一样,它需要关注每一个实践细节,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跟踪考核。高职院校对于实践教学发展方面起步算是比较晚的,因此,在考核方面缺乏的客观标准,评定成绩容易受到教师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这样下来成绩就会呈现出一种主观的正态分布,或者是过于关注比较“爬尖”的学生等等。评价缺乏客观依据就意味着评价失去应有的意义,不仅会打击学生的信息,更有阻于实践教学的发展。因此,量化考核标准的建立是实践教学发展的必然确实,将考核标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量化的考核标准能够较好地度量实践教学效果实现的程度,而且容易获得操作性比较高的考核内容。另外,量化考核标准需要注重全面、综合,从而更加详细的反映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将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出来。对于构建实践教学量化考核标准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善于分析、总结,集所有教师的力量来制定适合各个学科的量化考核标准,并不断的进行完善。
2.重视过程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关注的只是结果,这样的评价不具备科学性,表面看似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其实重视的一个学习阶段的终结性审核,这种评价缺乏细节的信息反馈,不能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这种评价没有重视学生的态度、能力与情感等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评价,发展空间不够大。因此,要更加关注实践教学的环节。既然是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的,那么教学中涉及到的环节都应该进行评价,如:实践参与度、实践态度、实践收获、实践换件等等评价情况,评价方式也需要灵活应用。这种评价方式渗透到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评价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助于及时的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与教师,通过评价来控制实践过程,从而监督与鼓励的结合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案。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两者结合起来,不仅要重视结果,也要抓住细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实践过程,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创新一个重大目标。
实践教学考核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积极采取企业考核、自我考核、教师考核等相互结合的评价方式;然后严格根据课程的性质进行阶段与步骤的划分,从来对考核标准进行制定,要最大限度的保障评价和考核是全面的、客观的、科学的,并逐步提高学生实践成效在该门课程的成绩所占比例,将其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指标,并且建立的专门奖励制度,增强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与积极性。
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材中知识存在方式所关注的焦点是知识的存在性状,特别是知识与学习者个体精神世界的关系。知识在教材中的理想存在方式应是开放的、积极的,有着与学习者展开精神交往与对话的可能与姿态。知识的组织是无法完全解决这一问题的,无论是“纵向组织”还是“横向组织”,也无论采用“直线式”还是“螺旋式”,就课程知识而言,知识问题要么被回避(如“心理”组织的观点),要么只改变了知识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和知识的前后关系。可见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并不就是知识的组织问题。
历史的经验表明:教材设计必须既重视知识(包括系统化了的知识),又避免系统知识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强制或支解,而后者的关键就是要给教材中的知识设计以恰当的存在方式。所以不重视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教材设计问题。众所周知,杜威(Dewey,J.)对传统教材给儿童造成的压制深恶痛绝,因而强烈主张“以经验为中心”,按照儿童的心理线索来编写教材。但杜威的理论并未取得成功,原因就在于他回避了知识及其存在方式问题。为了化解知识对儿童的强制,杜威从“知识”一步跨越到“经验”,要求“以经验为中心”,这事实上等于丢弃了知识,更没有意识到教材可以通过为知识设计恰当的存在方式而改变知识与学习者的关系。杜威提出的“立足于惊讶来组织教材”与我们现在提倡的“以系统知识联系儿童本有的经验来组织教材”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是极不相同的。后者也努力破除体系化的、抽象的知识对学习者个体精神自由的束缚。但与杜威不同的是,它主要通过改变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通过知识的“活化”和“生命化”来达到目的。杜威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教材设计不能不重视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
提出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实际上意味着教材设计的着力点的转变。传统的教材设计重视了知识的重要性,但把设计的重点仅仅放在知识的选择与组织上,听任课程知识以静止的、封闭的、冷藏库式的方法存在,结果使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与一般文化产品(特别是学术著作)中的知识的存在方式趋同,导致知识对学习者的强制。杜威注意到了传统教材的这种局限性,但他把教材设计的重点放在知识向经验的“还原”以及经验的组织(特别是经验的“连续性”和“相互作用”)上,实际上也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存在方式问题。知识存在方式问题的提出,首先意味着教材不能不重视知识,但同时还意味着教材的设计要在重视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的同时,突出重视知识的存在方式,尽可能通过设计恰当的知识存在方式去破解知识对于学习者的强制。这是一条既不同于传统、也不同于杜威的教材设计之路。
二、知识应以何种方式存在于教材
知识在教材中应以何种方式存在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与知识的性质联系起来。
不同的知识观对知识的性质有不同的认识,而在教育领域,对知识性质的认识必须引入“知识进化”的视角。从“进化”的角度看,知识的性质是不断变化的:当知识尚处于“发现”阶段的时候,知识是不确定的,它以活动的状态处于发现者的头脑中,表现为一种“个人知识”;当知识一旦被作为发现的结果、用一种明确的逻辑形式(如某一定理)表述出来时,知识就具有了某种确定性和客观性(波普尔的“世界3”);当知识要重新被人理解和学习的时候,知识就必须再次以过程性的方式存在,具有某种动态的特点,恢复其与人的情感及共同体的思想氛围的密切联系。这说明知识的性质是随着知识的进化而变化的。如果我们仅仅是想对知识进行整理、分类,那么知识在这时应是很确定的,甚至就像“物体”一样,我们可以像图书馆一样“选择它”、“储存它”和“转移它”。但如果我们要理解知识、学习知识,发现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在与知识的精神性对话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知识就只能作为一个“过程”方能真正发挥作用。
教材设计中的不同问题应根据知识的不同性质来处理。前已指出,教材设计中与知识有关的问题主要有“知识的选择”、“知识的组织”和“知识存在方式的设计”。在解决前两个问题时,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一定的原则从浩如烟海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中选出适合纳入课程的部分,并把它们放置在教材的某个恰当的位置。这时的知识,不能被理解为“过程”,而必须作为某个确定的对象,因而强调的是知识的确定性。但一到课程知识存在方式的设计,情况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此时的问题已变成如何使知识能被人理解,并与学习者的个体精神世界达成一种相互开放的对话关系。这时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知识的“动态”方面,把知识理解为一种“过程”。所以,知识在教材中必须以动态的“生命化”的方式存在。传统教材设计的局限就在于只看到了知识的确定性,而不大重视知识的过程性,结果使教材中的知识变成了一个冷漠的、封闭的、“无言的”世界,就像杜威所批评的那样,知识只是“堆积的”,处于“呆板、静止”的状态,教材抱着一种“静止的、冷藏库式的知识理想”。以这种方式存在的知识似乎被套上了一层坚硬的外壳,拒人于千里之外,必将造成知识与学习者个体精神世界的严重隔膜,乃至知识对学习者的强制。
那么以活化的和“生命化”的方式存在的知识应是一种什么样的知识呢?
首先,它应具有一种“召唤力”。就像艺术品,它内在的美,饱含着一种热情,召唤着欣赏者的投入,使其敞开心扉,与其展开精神的对话。艺术品之所以使人“沉迷”,原因就在于它不是一个冷漠的“无言者”,而是一个积极的、饱含着热情的“召唤者”,一个活跃的“动姿化”的“对话者”。艺术品和教材在形式上都是一种“物”,但它们都不应是一般的物,具有“妩媚动人”的特点。教材要想具有这种特点,就要对知识作特殊的醋栗,使其成为一个“动姿化”的、活跃的世界。只有这样,教材才有可能具有艺术品的“召唤力”。
其次,它还应具有一种主动走向学习者、向学习者靠近的姿态与倾向。作为专门教育媒介的教材,不能只静静地“站在远处”等候着学生靠近,而必须主动“走向”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材中的知识就必须是开放的。使教材具有开放性意味着要消除知识的冷漠,破除包裹于其外的“硬壳”,为学习者进入知识并与知识对话铺设多样的路径。通常,一个直接的知识陈述并不具有开放性。“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样一个阐明两条直线平行的一种判定条件的数学陈述,就其本身而言,是“静观的”“封闭的”,不管学习者是否理解,它就存在那里,因而并不具有开放性。如果教材就这样简单地将其直接呈现给学生,那么这个数学陈述是不可能主动面向学生的。相反,如果我们将它与各种图片、问题情境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来丰富联系,使知识主动走向学生的生活,并在此过程中给学生进入上述数学陈述提供多样的可能路径,那么,教材就能破除知识的边界,使其走向开放,向学生靠近。知识与学习者的对话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教材形成一种将学习者“卷入”其中的能力。
其三,它还应是“情境化”的。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思想语境之中。知识本来产生于某种特定“境域”,按科学社会学的观点,产生于知识发现者的生活、情感与信念,产生于研究者的个人知识,产生于研究共同体内外的争论、协商和各种思想支撑条件。在知识的发现过程中,知识是活的,与共同体的整个研究境域和每个研究者的精神世界都有着内在的和丰富的关联。但是,知识一旦被定位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样的确定陈述,它就失去了最初的生存境域,因而也没有了当初的生命活力。对于教材设计来说,其根本任务就是要立足于学习者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重新创造和恢复知识的活力。传统教材的设计者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们不仅割断了课程知识与儿童生活及精神的关联,从而使知识变成了“非境域化”和“非生命化”的东西。课程作为一个事先设计的、具有引导性和开放性的知识与人“相遇”的可能情境,知识就只是该情境中的一个要素,教材就必须将知识纳入到一定的“境域”之中。以往的教材设计理论将教材等同于知识,将教材设计等同于知识的选择和呈现,因而忽视了知识的“境域化”问题。后来的心理学研究虽然使教材设计注意到了学习活动方式问题和知识呈现的顺序问题,但仍没有认识到教材作为精神对话情境的根本品性。知识的“境域化”不仅是使知识走向“生命化”的前提与途径,而且是学习者在与知识的对话中享有自由的根本保证。
三、如何实现课程知识的活化和“生命化”
在具体的教材设计中,要真正实现课程知识的活化和“生命化”,就必须反思教材的功能,并遵循生态式设计理念。
(一)把教材的功能定位为一个“对话者”
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教材曾在教学中主要扮演着一个“控制者”和“支配者”的角色。教材被视为教学中至高无上的“经典”,拥有绝对的权威,教材的价值就在于“规范”教学:既规范教师的教,也规范学生的学,教师和学生都是教材的“臣民”。将教材定位为一个“控制者”和“支配者”,这是一种封闭的、崇尚权威的教材功能观。它使知识变成一个“沉默者”或“独白者”,似乎知识丝毫也不与学习者有关。教材则变得冷漠而封闭,缺乏“亲和力”,更没有“妩媚动人”的特点和内在的“召唤力”。“支配型的教材”必将导致“支配型的教育生活”。在“支配型的教材”的作用下,学生宛如一只只被针钉住了的蝴蝶,教师也被迫成为教材的附庸。
要使教材中知识变得活化和“生命化”,就必须将教材的功能定位为一个“对话者”。“对话”的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以语言为中介的谈话。这里的“对话”超出了语言的界限,包括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一切以平等、自由以及相互开放和相互激发为特征的沟通、体认与交流,其精髓在于对话双方的平等、开放、自由、协调以及相互激发。教材在教学及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功能之所以被定位为一个“对话者”,根本原因就在于知识的学习乃是学习者以意义的生成为目的的理解性活动,必须在理解与精神性对话中方可完成。“对话”要破除种种“二元对立”,包括教材与学习者的对立。因而与“二元对立”关系模式中双方各设边界并最终一方(元)压倒另一方(元)的结果不同,对话意识极力消解二元对立,在两者间建立起一种“边缘地带”,让二者在平等的对话和作用中产生既与二者有关、又与二者不同的全新的东西。作为“对话者”的教材不是一个“确定的权威”的守护者,而是一个可能性的创造者。教材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敌对的,而是相互包容、相互激发的关系。
教材要作为“对话者”,其所内含的知识的存在方式就必须改变。首先,它不能再作为学生必须服从的权威,而应把自己放在与学习者平等的位置上。更为重要的是,“对话者”不再是一个物,而应具有某种人格化的特征,教材中的知识也不能再静静地躺在那里,而应具有某种活力,主动地走向学习者。总之,只有将教材的功能定位为一个“对话者”,教材中的知识才有可能实现“生命化”。“支配型”的教材不仅导致“支配型”的教学,而且必将使教材中的知识走向封闭和僵化。
(二)体现生态教材设计理念
要使知识以动态的、“生命化”的方式存在,教材设计还必须体现生态设计的理念。
前已指出,“生命化”的知识必定是“境域化”的,因为人类已有的“知识世界”不是一个分离的世界,而是一个相依相承、互补共生的世界;知识的学习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搭积木”的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孕育”的过程,知识与个体的情感、信念、生活经历以及学习共同体的社会交往都应建立起一种密切的联系。教材设计如何实现知识的“境域化”呢?生态式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策略。
二、教学计划的调整
适当调整专业技能的教学计划。专业技能课程多涉及动手能力,对年龄层次较大、零基础的本科生提出了挑战。与专科生相比,大多数学前本科的学生虽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投入了更多的学习精力,但是学习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而唱歌、跳舞、弹琴作为幼师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对其未来就业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专业技能课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及内容,集思广益,征订更为适合的专业课教程,充分利用本科生理论知识(如乐理知识)掌握快,动手能力差的特点,编排更为适合的教学、练习时间,让本科生及早入门,更好发展。
(一)整体规划,分步、分期实施的原则
对投资效益影响最大的是建设规划。有些高校只重视对具体采购项目的审批,不重视全校后勤的总体布局。在当前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在学校获得大量投资的情况下,学校的后勤建设必须有一个总体规划,而不能教务处考虑一块,科研处考虑一块,各院系又考虑各院系的。在论证实验室建设项目时,应按照实验室发展规划,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确保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应集中财力,重点投资那些受益面广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实验室以及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中关键的实验项目,确保资金的投资效益。在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综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单位所申报的符合要求的项目迸行合理排序,分步、分期实施。
(二)加强以教学为主的原则
对普通高校来说,在各项后勤的建设中,应把直接面向学生的教学后勤放在首位;在教学后勤的建设申,应把学生收益面最大的公共基础课及技术基础课后勤放在首位;在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中,应把满足基本实验要求的仪器设备放在首位。教学质量是普通高校的立校之本。在项目申报中,高等学校应根据已制订的后勤建设规划,明确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积极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并注意加强办学的特色和优势。
(三)避免重复购置的原则
重复建设是高校投资效益低下的主要表现,高等学校的后勤大体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划分为三大类,而各类后勤在管理上又多附属于各课程教研室;从而导致了功能相同或相近后勤的重复设置和仪器设备的重复配套。每个后勤的建设都立足于小而全,不仅占据了较多的实验用房和人力资源,而且造成了同类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后勤建设管理部门应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实验教学大纲,认真仔细审查各教学单位、后勤申报的建设项目,掌握相应后勤的基本设施及设备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重复购置;如校内其它教学单位已有的项目,能够共用的,不予再建设。
(四)专家论证的原则
教学单位在申报建设项目时,应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征求各方面专家、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意见;学习其它高校的后勤建设经验,制订出合理、可行的建设方案。除了教学单位的论证外,学校应组织科技专家和采购专家进一步进行论证。在仪器设备的配置和功能指标上听取科技专家的意见;在学校总体建设协调上听取学校有关部门的意见;在采购和合同签订上听取采购专家的意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以确保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论证立项
合理确立设备经费建设项已是确保资金投资效益的关键。由各教学单位根据本学科专业、后勤建设发展规划,提出立项申请,填写《后勤建设项目申报书》。申报书应说明对该项目的详细论证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后勤现状;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建设的目标、主要内容;预期效益分析等。教学单位应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情况,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原则,确定后勤建设项目。经本单位论证通过后,由学校统一组织项目论证会;论证会由分管校长、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参加,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对各教学单位确定的项目进行再次论证;根据投人的资金额度,合理确定建设项目,以确保投资效益。
(二)购置设备
一、案例呈现
以下是我在北京市某小学的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记录下的一个教学过程,课题是一年级第二册中的《美丽的小山村》。
……
师: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小山村美不美呀?
生:(异口同声)美!
师:你们信吗,如果有水的话,这个小山村就会更美了。下面大家先默读一下第四自然段,然后抬头读屏幕上的这两句话。
村前有一条小河,在水面上,游着鸭群。
村前有一条小河,在绿绿的水面上,游着白白的鸭群。
师:说说,你们觉得哪句好?为什么?
学生甲:我觉得第一句好,因为第一句简单。
师:第一句好?(教师走到这个学生跟前,摸了摸他的小脑瓜)来,你坐下再读一读,考虑考虑,其他同学的看法呢?
学生乙:我觉得第二句好,因为第二句字多。
师:嗯,不错,第二句字多了,再仔细看看多了哪几个字呢?
学生丙:我同意第二位同学的看法,第二句写了“绿绿的”水面和“白白的”鸭群,多了“绿绿的”和“白白的”这几个字,所以好。
师:说的不错,多了这几个字,第二句就变得——更具体、更形象了。来,让我们一起说一遍:更具体、更形象。开始——
学生(全体):更具体、更形象。
……
二、思考与讨论
现在,让我们对如上片断中的某些教学行为做进一步思考:
1.如何看待学生甲的回答?教师为什么叫学生甲坐下再考虑考虑?
2.如何看待学生乙的回答?教师对学生乙的回答为什么抓住不放?
3.如何看待学生丙的回答?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回答有实质上的变化吗?
4.从这个片断来看,这位教师进行语言教学的目是什么?如何看待教师为实现这一目的所作出的努力?
5.学生如上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下面,我们就以上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显然,如果单就大屏幕上出现的这两个句子而言,学生甲的回答本无可厚非,因为简洁不失为一种美。但语言的意义及其表现方式要在语境中审视,如结合课文的语境看,自然,这个回答则就有些问题。对这个回答,教师的行为是叫他坐下来再思考,思考什么?是想叫学生通过思考自己悟出我们如上的分析吗?显然不是,听课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教师此时的内心状态——期盼与稍许的焦急。他所叫学生思考的很显然指向的是某一“正确答案”。由于这种心理,教师未能对学生甲的学习进行有意义的引导。
2.再看学生乙的回答。乙的回答使教师焦虑的心理状态有了些许缓解。因为他意识到这个回答是通向那一“正确答案”的可能途径,这也正是教师要做进一步追问的原因。果然,学生丙就顺着教师的“诱导”去顺藤摸“瓜”了。但他自己没有真正摸到,关键时刻,还是教师将“瓜”(即“更具体、更形象”)摆到桌面上,并叫学生一起吃下(齐说一遍)。
3.其实甲乙的回答在根本上并无质的不同,只不过一个看到了字多,另一个看到了字少,而丙的回答只不过指出了多出的是哪几个字而已,但三个同学所受到的“待遇”则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的不同?因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老师(或教参)已经预设了一个权威的结果(即标准答案),而师生所进行教学行为的目的也正是要指向这个“标准答案”。
4.这样看来,教师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要使学生知道,由于多了“绿绿的”和“白白的”这几个字,句子就会变得“更具体”了,这一事实性知识本身。知道了这一点,在以后的阅读和考试中再遇到类似的句子时就能知道如何作答。所以在这个片断中,教与学的行为完全围绕着固定的“结果”顺着既定的“路线”而进行的,并未真正关注到学生个体对语言的真实感受与体验。需要反思的是,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个体发展而言,记住这个事实性知识本身与切实感受到语言美,两者哪个更有切实意义呢?
5.看来,学生获得的只不过是牢记了“字多就具体形象”这一并不能经得起检验的语言(或方法上的)知识。失去的则是对语言的体验、感悟,思维的想像力、创造力,以及语言学习的兴趣。显然,这样的语言教学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而这样的教学行为之所以出现,其根本原因是教师陈旧的知识观在作怪。
三、再思考:知识接受是复制的还是内化与建构的
2高校医学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1医学模式转变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对知识管理的需求
现代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从而把医学引向更广泛、更深入、更复杂的研究层次。现代医学模式的出现,使医学用户与图书馆的关系显得更为密切,医学用户除了必须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行为学等“人文科学”,如果没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对患者的社会心理背景难以有深刻的理解,以致影响对患者的正确处理,医学科学的发展在改变医学模式的同时,还涌现出诸如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循证医学等新兴学科,因此充分认识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向,医学用户在疾病控制、临床、科研工作中,引发对医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的更多的需求,也更多地依赖图书馆学习科学知识,以提高综合素质。
2.2知识经济环境及信息技术革新要求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
近20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网络技术的普及,从根本上动摇了医学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但是医学图书馆管理思想停留在信息管理的阶段。对知识资本构成的全面性认识不足,强调的只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对人力资源隐性知识的重视不够。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将智力资本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和新价值。医学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医学图书馆的现代管理。
3高校医学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
3.1引进知识管理模式
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搜集、整理、存储和应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显性知识的序化,即对显性知识加以序化组织,以便建立知识库,供读者使用;二是对隐性知识的发掘,即强调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图书馆要建立一种创新、交流、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与激励机制,培养知识型馆员,建立人才库;三是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指导图书馆服务,充分发挥服务的价值和知识的价值,走知识服务之路[3]。
3.2构建医学知识库
知识库不同于数据库和信息库,知识库中既储存结构化的内容又储存非结构化的内容。构建知识库并使其发挥作用,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医学图书馆内部知识库来源主要包括图书馆、档案部门以文献形式保存的知识和信息。可将其建成内部显性知识子库,便于检索和利用。外部知识库来源主要有cochrance协作网,MEDLINE,OVID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等。因特网上有大量的医学资源,除了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和分子生物学资源外,还包括临床医学资源,都可作为外部知识库的构建基础。
3.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图书馆员为读者提供经过整理、分析、综合的信息资料,并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作为知识的管理者,图书馆员要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服务部门,也是一个研究部门,图书馆职业不仅是一个服务性的职业,也是一个研究性的职业。今天的医学图书馆员不再是守门员,而应该是医学信息专家,要集卫生专业知识、情报专业知识、英语、计算机和网络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材,真正起到知识导航员的作用。重视馆员的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提高科技水平、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引导发挥馆员的智慧潜能。
3.4注意发挥高校医学图书馆的优势和特色
2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和必备的道德品格,其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物理学史中许多科学家的故事都是塑造学生诚信品质的极佳素材.例如,在做“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时,讲述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的故事.19世纪末,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的密度时,瑞利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2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5kg/m3.虽然多次重复测量,依然存在这个令人奇怪的差异.后来,他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于1894年在从空气中取得的氮里分离出另一种当时还不知道的气体氩,这个谜才解开了.原来,氩的密度较大,空气中的氮混有少量氩,它的密度就比从氨中取得的纯氮的密度稍大.瑞利由于不放过这一细微差异而执着地研究下去,终于导致氩的发现,并因此荣获190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科学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说明在科学实验中,实事求是、精确的测量是多么重要.丁肇中是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02年6月,一家知名电视台的记者对丁肇中进行专访.记者说:“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回答:“是!确实这是事实.不知道的,你绝对不能说知道.”科学家的这种诚信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能给学生以良好的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