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欣赏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5: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民间艺术欣赏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

篇(1)

沂蒙民间布艺的分布区域广泛,创作形式自由,创作队伍庞大,因而呈现出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典型特色。常见的布艺形式主要有印染、刺绣、服饰、玩具和各类布艺装饰品等。

(一)印染:沂蒙印染工艺源远流长。久负盛名的沂蒙彩印花布、蓝印花布历经唐宋、明清、民国在临沂长盛不衰。沂蒙彩印花布采用油纸刻版,五色套印,其制作工艺精湛,色彩富丽堂皇。蓝印花布则采用一版漏印,以植物靛蓝为染料,呈现出素雅的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图案。沂蒙印花布的题材多以牡丹、凤凰、石榴、五毒等吉祥图案为主,寓意深远,造型朴拙,具有浓郁的沂蒙乡土气息。

(二) 刺绣:刺绣作为沂蒙民间布艺的重要艺术形式,在当地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劳作之余,心灵手巧的沂蒙妇女用五彩丝线绣制出了大量精美的刺绣工艺品,如嫁衣、荷包、鞋垫、枕巾、门帘等。作为鲁绣的一种,沂蒙刺绣秉承沂蒙民间的传统审美习惯,形成风格质朴、形象稚拙、色彩艳丽的艺术特色。其主要工艺有丝绣、挑花、割绒、贴布绣、珠绣等。

(三)服饰:沂蒙民间服饰品类众多,其中以新娘嫁衣和儿童服饰最具区域特色。新娘嫁衣包括云肩、盖头、裙袄、绣鞋等,装饰繁复精美,色彩艳丽喜庆。儿童服饰有百家衣、童鞋、童帽、花围嘴、花肚兜等,常为孩子满月或周岁庆典时长辈所赠。儿童服饰多以各色花布用彩线缝制而成,间以精致刺绣和寓意吉祥的图案,寄寓着长辈对孩子健康幸福、永保平安的美好祝福。

(四)玩具:沂蒙布艺玩具多以丝、棉、麻等纺织品与填充物缝制而成,其造型美观,质地柔软,形象稚拙可爱,既是孩子们娱乐玩耍的亲密伙伴,也是极具艺术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常见的布艺玩具有布老虎、灯笼、绣球等。

(五)装饰挂件:布艺挂件主要包括随身配饰和各类具有吉祥平安意义的壁挂、车挂等。多为立体或半立体造型,常在主体形象下缀丝穗或小挂件,其设计精巧,寓意吉祥,极富图案与色彩的装饰美。

二、沂蒙民间布艺的审美特质

受当地历史、经济、民俗与审美文化的深刻影响,沂蒙民间布艺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步融合了沂蒙民间的风俗文化、人文精神与艺术思想,凝结了沂蒙人民对美的追求与创造智慧,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区域艺术特色与审美特质。

(一)稚拙生动的造型美

沂蒙民间布艺的创作者为普通的沂蒙劳动妇女,受艺术表现能力和布艺手法的限制,在造型上多采用简化、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形象约略形似而不拘小节,呈现出稚拙生动的造型美。在朴素的民间艺人眼里,美的形象并不以真实再现为目的,而是更注重表神写意,突出形象的神似和丰富内涵。沂蒙民间布艺的这一造型特征高度契合了民间传统的审美观念,于稚拙中透精巧,朴素中显灵秀,夸张里见真实,呈现出极为浓郁的沂蒙民间艺术特色。

(二)精湛细致的工艺美

沂蒙民间布艺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异彩纷呈,呈现出繁复与简约并存、精致与质朴同在的特征。沂蒙印花布的制作为防染印花工艺,需先在桐油纸上刻制精美花纹,再用石灰糊浆漏印到白布上,最后放入染缸染制而成。其制版刀法齐整,图案细密花样繁多,色彩艳丽清新,深得当地人们的喜爱。

(三)朴素自然的材质美

沂蒙民间布艺的材质以朴素为美,多采用各色棉布、布条和天然填充物制作。在过去,沂蒙山区环境封闭,人们生活十分困难,少有闲余的纺织品从事布艺创作。心灵手巧的沂蒙妇女在劳作之余,充分利用身边的布条、棉花、草糠等材料,为孩子们做衣服、鞋帽、玩具,不仅经济实惠柔软舒适,而且具有浓郁的香气和保健作用,充分体现了沂蒙劳动妇女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四)绚丽缤纷的色彩美

沂蒙民间布艺的色彩鲜艳醒目,对比强烈,极富中国民间传统的审美意味。这与当地的审美习俗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沂蒙山区自然环境相对封闭,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较为单调,需要色彩带来的新鲜视觉刺激与审美激情。而色彩纯度较高的大红、粉红、明黄、绿、紫色等,则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性和独特象征意义赢得了当地人们的钟爱,成为民间布艺最常用的色彩。极富沂蒙乡土特色的大红大绿、明黄亮紫等就成了布艺色彩的绝佳搭配,它们以纯净的颜色、大胆的对比和稚拙的意趣,成为沂蒙人民表达审美理想,寄寓艺术精神的重要形式。

(五)淳朴厚重的人文美

沂蒙民间布艺作为沂蒙区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承载着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趋利避害、永保平安的愿望,寄托着沂蒙劳动妇女朴素而厚重的情感,在长期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情感与人文内涵。

1、 寓意吉祥: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沂蒙山区落后的生产力和医疗条件,使当地人民对自然灾害、疾病、死亡和生活的不安定充满了强烈的畏惧感,他们期待借助某些神秘的力量来战胜自然,驱鬼逐妖,保佑平安。在这一精神需求的指引下,吉祥文化被大量应用到当地的民间布艺创作之中,成为沂蒙人民祈求幸福平安的心灵寄托。在沂蒙民间布艺作品中,常见的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喜庆三多”、“五毒”、“鲤鱼跳龙门”等。其中儿童布艺用品多采用龙虎、“五毒”、狮子等图案,以取避邪镇恶,佑护孩子健壮成长的寓意;婚嫁布艺则多用鸳鸯戏水、莲生贵子、鲤鱼闹莲等图案,寄寓夫妻和乐,生活幸福;此外,民间布艺还多以百合、柿子和灵芝组成的“百事如意”象征称心如意;以蝙蝠、寿桃和双钱构成“福寿双全”图案,意在祝福幸福与长寿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民间布艺已成为沂蒙人民寄寓理想,祈求幸福平安的重要精神载体。

2、 寄托情感:沂蒙民间布艺不仅承载着人们祈盼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更寄寓了广大沂蒙劳动妇女真挚朴素的情感,成为传递爱心、表情达意的重要形式。在过去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一件精工细作的百家衣,一顶稚拙可爱的虎头帽,往往需要家中的长辈女性多方搜集原料,用数十个夜晚的辛勤劳作才能完成。在夜晚的油灯下,她们把对孩子深沉的爱和殷殷祝福融入细密的针脚,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而寓意深刻的儿童服饰作品,成为孩子百日、周岁仪式的礼物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衣饰。当地的年轻女子更是把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渴望融入了定情的荷包、手帕,绣进了自己的嫁衣,把对人民子弟兵的鱼水情深寄寓在了拥军的鞋垫上,使一件件饱含真情的布艺作品焕发出艺术与情感的交互之美,极大地提升了沂蒙民间布艺的情感与思想内涵。

沂蒙民间布艺所体现的形式、材质、工艺、色彩与人文之美,是沂蒙人民审美情感和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沂蒙民间布艺真正的艺术魅力与价值所在。在新的文化背景下,对沂蒙民间布艺审美特质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挖掘、整理和保护当前的沂蒙民间布艺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杨丽《论沂蒙山区民间布艺》[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5

2.宫楚涵《试论民间绣荷包的审美情感》[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1

3.梁美玲《从文化传承角度看民间布老虎》[J].作家 2010.4

篇(2)

艺术设计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非常重要位置,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当今中国艺术设计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1]是历史发展的时代产物。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快速的发展根基。民间美术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使每个作品都显示出人类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它只有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民间美术的概述

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其早期可追溯到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一般意义上的民间美术范畴指民间绘画和民间工艺;广义上的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物质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群体性文化特征,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纯真生活的挚着追求。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主要的目的是美化环境、丰富民间民俗活动,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它具有民间传统的乡土特色,是组成各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因素,也是很多现代设计创作的源泉。

二、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教育中被忽视

民间美术作为民间艺术欣赏的对象,其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具有使用性、审美性、地域性等特征。[2]首先,它有生活的实用性,和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它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它是美的化身,是不同时期人们对美的情感的表现,是实用与美丽结合的产物。第三,民间美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地域的作品也必然会千差万别,但又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它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化形式。

国内外很多知名的设计师的讲授艺术设计课的时候,很多都会用到太极、阴阳、八卦之类的中国几千年来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这种民间的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文化却被国内外知名的设计教育家视为“珍宝”。但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的设计专业没有开设民间美术相关的课程,很多民间艺术没有被我们很好的挖掘、收集和整理,一些极有价值的民间技艺也面临失传的局面。同时,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崇拜当前流行艺术的人数居多,这样同学们的民族意识就会变得淡薄,这就必然会导致民间艺术不被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能让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出现断层或缺失,我们要肩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振兴民族民间艺术的重任。

三、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1、突出教学特色,促进艺术设计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土的、历史的、传统的民间艺术的存在,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和象征的标志,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3]也正是因为民间美术有着这样的特征,所以它不应该被充满现代化的现代设计所替代,而是应该被保留下来。因此,作为培养现代化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教育机构,理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现代设计教育机制,使学生掌握设计的方式、技巧的同时明确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如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导入到教学内容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结,同时又宣传了地方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如在地方传统艺术中,开封的木板年画、剪纸艺术、安阳的泥泥狗等相关民间艺术已被政府列为文化保护遗产,因种种原因,有些民间美术没有很好的被宣传和应用,甚至有些技艺已经失传,如民间刺绣、虎文化,虎头鞋、虎头帽等还没有被足够的重视,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其保护及补救,现今,能够从事此项工作的民间艺人已经很少了。很多民间艺术只靠学生在学校书本上面的知识而不容易接受,需多考察、研究、实践才能更好的挖掘传统艺术魅力。我们作为教育者更应该将民间艺术系统的、全面的传递给学生,用更好的方式使同学们接受。如民间虎头帽、虎头鞋的制作,可以让同学们观看这种传统工艺剪短的制作视频过程,并对这种虎头装饰的色彩、造型、及其精神内涵做详细的解释说明,同时,还可以讲解其带有民间民俗文化色彩的相关故事,讲解它与现代艺术设计审美的区别等授课形式,我们在传播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的同事也感受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工艺的魅力所在,因此,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民间美术应立足本土,强化地方特色,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能量,它们的结合更加有利于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2、有利于对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

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不仅仅是以学生就业为目的的一种简单的教育,还是影响学生们一生的教育,它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教会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有太多的联系,在艺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学生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从民族和民间出发使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当前,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共生存的局面。首先我们要清楚民间美术现在的发展状态,许多的民间艺术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失传的状态。其次,现代设计教育中又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民间美术在其不断的生存变化中适应着人们现代的生活,为现代设计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而只有将传统艺术资源融入到当代教育教学中才能更好的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更好的宣传平台。[4]将当代设计教育教学与民间美术结合,既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又能为现代设计作品提供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民间美术来源于生活,但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不仅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根基,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更替中保留下来的精粹,更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灵魂,所以学生们接受新事物新设计的同时,更要懂得怎样将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为现代设计所用,使现代设计更好的凸显地域的民族的特色。

四、结语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间美术对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如今加速全球工业化的大的背景下,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相结合,是今后现代设计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教学体系,也是发展艺术设计院校的一个特色基础。

民间美术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民间艺术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稚真的审美格调,是现代设计创作灵感取之不竭的源泉,它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相当重要的可借鉴性。教育是人类最优秀的传递单位,最有利的文化传承的纽带,它不断的传递着我们每个时代的精华部分,艺术教育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审美程度,我们希望人人都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我们要继承传统民间艺术精华,使民间艺术的精神内涵及精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地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更好的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参考文献】

[1] 刘玉.基于民间美术元素的当代文化招贴设计[J].青年文学家,2012.09.

[2] 郑芳.民间美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J].艺术探索,2006.09.

[3] 王利达.浅谈民间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的结合[J].金田(励志),2012.07.

[4] 俞洁萍.地方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模式初探[J].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5] 丁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初探[J].大众文艺,2012.10.

篇(3)

 

 剪纸艺术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它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交融于群众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群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近年来,嵊州市石璜镇中心小学把剪纸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工艺积淀为基石,开拓创新,普及提高,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剪纸艺术教育之路。 

 一、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背景 

 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实用性强、工艺手段简单、流传广的民间艺术品种。她与生活、民俗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一双巧手,一把剪刀,几张彩纸,便可随心所欲地剪出各种寄寓向往和美好追求的花样图案来,流传到千家万户。一方面,嵊州剪纸在民间流传较广,深受农村妇女的喜爱。每到节日,经常会看到一些“春幡”、“元宵花灯”、“端午五毒”等花样的剪纸露脸,从影壁墙上的“福”字灯,到天棚顶上的顶棚花,窗户棱上的窗花、角花,馒头上的馒头花,鞋垫上的鞋花,门顶上的“过门笺”等,无处不有。另一方面,学生生活在这种浓郁的剪纸艺术氛围之中,从小耳濡目染,很多学生对剪纸艺术感兴趣。在学校社团活动中,报名参加学校“剪纸”兴趣小组的学生比较多,“剪纸”兴趣小组的规模比较大。同时,学校有不少教师对剪纸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小有成就者不乏其人,为数不少的女教师擅长剪纸,并有了深厚的剪纸功底,在各级比赛中屡次获奖。再加上小学美术教材也已将剪纸内容列入其中,学生已从美术课上对剪纸有了初步的接触。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方法简便,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很多学生都喜爱有加。但现实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他们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更进一步的探究。 

 近年来,石璜中心学校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依托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现有的师资力量,以创建省示范学校、市文明学校为契机,将剪纸列入学校的特色文化,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加大基地开发力度。并坚持教育创新,将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学生的终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实效,营建富有特色的剪纸艺术教育。 

 二、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基本途径 

 自2001年起,石璜镇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工艺积淀为基石,结合校情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特色之路,通过十年努力,使民族剪纸艺术成为学校特色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体通过以下四条途径来实现: 

 (一)通过全方位教育普及剪纸艺术。学校剪纸教育要持续发展就必须长抓不懈,努力做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布置三结合,给学生的学习以更充足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学校各班每周开设了剪纸课,要求人人多懂一点剪纸知识,多会一项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把剪纸课程排入课程表,并不断增加剪纸课的新内容。充分利用好学校的信息网络和现代技术装备,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使学生初步学会剪最简单的事物,如花、草、树、木、虫、鱼等。课外主要通过课后社区培训学校、兴趣小组等阵地,让学生自由选择,个性发挥。在校园布置中,开辟了“艺术长廊”、“特长生专栏”对学生的优秀成果和荣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还有在走廊、教室内外也都能见到学生的习作,把“苦练”变成“乐练”,为后继学习提供动力。并通过班级布置,班班学习园地有剪纸等校园氛围的创设,营造一种学习剪纸的良好气氛。 

 (二)通过立体式宣传营造剪纸氛围。要使教师、学生和家长达成共识,宣传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学校形成了以校闭路电视、学校网站和市文联主办的《青少年文艺》报为主阵地,以电视台、报社为窗口的多样化、立体式的宣传模式。同时,编写了一本校本特色教材,本书主要介绍单色剪纸,分色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以及团花剪纸的制作材料、工具、步骤与方法,并附有图解和例图。而且利用现创作的一批作品,编集一张配套光盘,既可作辅助教材,又可作作品欣赏。 

 (三)通过大活动展示增强剪纸效果。只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才能真正展示学校剪纸教育的丰硕成果;只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才能引起各界人士对学校校剪纸教育的广泛关注;只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才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后剪纸教育的努力方向。因此,该校连续多年举办了石璜镇小学剪纸展,出席展览的领导、专家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档次上讲都是前所未有的;参加市越剧节民间工艺大展;每年5月份进行一次师生现场剪纸比赛。对于剪纸,学校不仅把应用于教学上,而且又把它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为配合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表示全镇师生的一份信心,特创作了一幅2米长,0.8米宽的剪纸图,这幅《万众一心,共抗非典》的图受到了市级领导的一致赞赏。更为了向抗战一线的医护人员,表达石璜镇全体师生一份真诚的敬意,并把这幅图送到了市人民医院,嵊州电视台特为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这等殊荣正是对学校剪纸教育成果的最好展示。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全校师生的剪纸技能已基本趋向成熟。在2008年5月份初,全校开展了一次剪纸现场比赛,这次活动有25名教师,135名学生同台展技,选手们用巧妙的构思,娴熟的技艺,现场创作了一幅幅栩栩如生,充满童趣的作品。 

 (四)通过多渠道培训夯实科研基础。“科研”直接影响剪纸艺术教育的质量。为此,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艺术教育的方针和有关文献资料,举办实验讲座,组织课题研讨,不断增强教师的钻研精神和改革实验意识,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自觉地把学校课题实验的总目标与个人课题实验目标结合起来。一是“拜师学艺”寻找机会让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拓宽视野。同时与市文联、美协联姻,使骨干教师拜师学艺成为可能。二是“苦练内功”在吸收外来先进理念的同时要求艺术教师“回家内化”,把理论不断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在不断提高剪纸艺术素养的同时要求美术教师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三、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成效 

 (一)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通过多年的积淀和校本教材的试行,以及与绍兴电视台“名市文化”和嵊州电视台“现代教育”栏目合作,拍摄的剪纸教育专题节目播放后,使学校在剪纸教育中取得的成果响誉市内外。迄今为止,师生作品在国家级获奖有4次,省级获奖或发表31次,县市级获奖100余次。其中创作的作品中有反映嵊州民情风貌的,如《越剧十姐妹》、《嵊州名人》,也有反映民间艺术的,如《天女散花 》、《幽幽沈园》等。就在去年嵊州市民间工艺精品展中,该校的《越剧十姐妹》在本次展览中荣获金奖,还有许多作品于本次展览中获银奖,铜奖。 

 (二)打造了一支合格的传承人队伍。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们通过“拜师学艺”和“苦练内功”现在学校的传承人队伍,都具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有2人本科毕业,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传承人队伍已基本形成。艺术教育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有3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有8篇在嵊州市级课改成果评比中获奖;《小学生学剪纸》校本教材按计划实施后,经过总结、论证,现已修订为《越乡剪纸》并已正式出版发行,相应的资源包也制作完毕。由此,学校已形成一种浓厚的科研氛围,先进的教育理念已为教学实践正确导航。 

 (三)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学校利用剪纸其特有的民俗性,以剪纸教学为载体,使民俗教育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剪纸创作中得以领悟,使民间艺术和本土文化得到了保护,使民族精神得到了弘扬。通过《民族剪纸》教材的课堂实施、特色弥新、师生创作的民族剪纸作品融合时代、相伴生活、栩栩如生,从而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受到民族精神的激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进课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的需要,为剪纸艺术传承弘扬、研究提高、活态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一种创新。 

 

参考文献: 

篇(4)

1. 前言

在我东北有一个悠久历史的赫哲族少数民族部落,是目前唯一的一个渔猎民族。鱼皮画这一独特的文化在多年来渔猎过程中逐步形成,使赫哲族的勤劳智慧得到充分展现,并世代延传而没有消亡。

2. 鱼皮画艺术形态

在赫哲族中鱼皮画是其特有的艺术品,各种花纹图案最初主要采用剪刻形式制成,通过染色等艺术加工后向衣服、器物上粘贴或缉缝,是赫哲族的一种传统特色文化。尽管大部分花纹图案的艺术价值极高,使赫哲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艺术的追求得到充分体现,但在艺术品中这些物品并非独立存在,只作为实用衣物的附属装饰。

随着时代的变迁,鱼皮衣物中的鱼皮纹饰从历史舞台退出,使其赖以存在的载体逐渐失去。但赫哲民间艺人,不断将鱼皮画发展为工艺美术品,在制作方法、创作题材等方面不断突破。

3. 赫哲族鱼皮画的传承

3.1 传承现状

不断改变的自然环境及赫哲族人不断变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被年轻人逐步接纳,对鱼皮画的传统制作工艺日益陌生,随着赫哲族民间高龄艺人的离世,其民族艺术濒临灭绝,很多热爱民族艺术的人们投入非物遗文化传承中。艺术院校具有独特优势,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将赫哲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重点是研究开发实施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使高校课堂增添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一些艺术院校还申办了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开设鱼皮技艺课程,使鱼皮制作专业人才得到培养,有力保障了鱼皮技艺的传承,为促进鱼皮技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2 鱼皮画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3.2.1 鱼皮画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难以得到大众深度了解

赫哲族作为唯一一个位于我国北方的渔猎民族,人口也较少,主要在我省同江、饶河等地分布,聚居地主要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佳木斯敖琪镇赫哲村。因赫哲族居住相对集中,与外界不具有较多联系,影响人们对鱼皮画的了解深度。对于鱼皮画很多人只是停留在知道而已,但真正见过的人不多,对鱼皮画等工艺品也没有购买过。

3.2.2 渔类资源不足,增大了制作鱼皮画的成本

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影响了渔业文化而产生很多问题。鱼类资源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日益减少,已难以承载捕捞及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客观要求。而且,制作鱼皮画需要多道工序及大量时间,这也是鱼皮画制作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大众即使欣赏鱼皮画,也难以接受这项高昂价格的传统工艺品。

3.2.3 赫哲人口和鱼皮画制作技能人才日益减少

不断改变的生态环境及赫哲族生产生活方式,对渔皮画的传承都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生活方式被年轻人逐步接纳,对鱼皮画的传统制作工艺日益陌生,随着赫哲族民间高龄艺人的离世,其民族艺术濒临灭绝。

4. 赫哲族鱼皮画在艺术院校中传承的优势

随着我国开展非物遗保护工程,赫哲人不断增强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鱼皮制作技艺传承成为共识。鱼皮画制作技艺由赫哲人传承至今已成为人类记忆的“活化石”,对于鱼皮画的保护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在宣传方面加大力度,使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在宣传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在艺术院校相关学者、专家及传承人的支持与帮助下,提高保护赫哲鱼皮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专家学者应基于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尊重、对多样性文化捍卫的角度,传承悠久的文化遗产,使各种文明的姿态呈现多样化特点。

4.2 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使鱼皮画制作技艺从根本上杜绝流失

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应有机结合鱼皮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能够支撑文化的发展,应致力于赫哲族传统鱼皮画等民间艺术品的开发种类,将文化与经济发展有力结合,进而实现对鱼皮画的保护传承。

4.3 对传承人和传承教育工作者加大支持保护

我国学术界的共识就是利用保护民间艺人而实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部门对鱼皮画技艺传承人及教育传承者创造有利条件,诸如补贴传承过程中的各种费用等措施。

4.4 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鱼皮技艺专业教育资源,使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

为使鱼皮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艺术院校设立民族文化传承专业,聘请赫哲族鱼皮技艺传承人进行授课,深入研究鱼皮熟制、染色、制作鱼皮纹饰、鱼皮线、鱼皮图案及手工缉缝等传统制作赫哲族鱼皮画技艺。将鱼皮技艺列入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从传承到研究,使鱼皮画制作技能人才得到分层次培养,一批非物遗文化技艺传承人得到重点培养。

4.5 伴随产业发展传承鱼皮画制作技艺

鱼皮画等民族艺术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随着不断发展的经济及文化产业,利润空间十分巨大。鱼皮画相关产品的艺术欣赏价值较高,对于鱼皮画国内具有较高的认同度,这对于鱼皮画传承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方法,将鱼皮文化向产业发展,使传统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市场需求使鱼皮画传承得到有力地促进。

5. 结语

综上所述,赫哲族穿用鱼皮时间十分久远,是目前唯一一个将鱼皮制作技艺传承的民族。因此应将鱼皮画的保护传承意识不断提高,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优势,使赫哲族非物遗面临的困境得到妥善解决,对于促进赫哲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建,张中一.山海经图校与破译[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2] 张敏杰.渔家天锦:赫哲族鱼皮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 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篇(5)

 

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选修课,与此同时,学校为了提高艺术选修课的质量开设了艺术公选课教研室。很明显,现在的艺术教育正在逐步成熟,并趋于完善。对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素质的提高将起到很深远作用,将有很重大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高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其学科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在教学中体现得较为突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考试和考核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方面,各高校都有自己不同的要求和做法。 

高校实施艺术素质的现状呈现以下特点:(1)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教学内容较多地受到专业教育的影响,存在将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使用的现象;(2)教学机构方面,多数高校院校设有艺术教研室或艺术活动中心等机构;(3)师资队伍方面,学校拥有一定数量的教师队伍,但学历、职称层次无法与专业教师队伍相比;(4)资金投入方面,大多数学校经费紧张,教学设备短缺;(5)学生对艺术素质教育的认识方面,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艺术类课程抱有较大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艺术素质教育与就业无关,学习兴趣不大。 

二、艺术素质培养在教育中的作用 

1.对品德的培养。首先艺术素质教育与“德”有紧密联系。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其内容是广泛而富有联系的,如果仅仅将艺术素质教育归结为吹拉弹唱、舞文弄墨等技巧性的训练,显然达不到正确理解艺术的目的;应该从文化现象或者说人文素质的高度来整体认识艺术,才是对艺术素质教育的全面认识。艺术教育从形式上不能仅限于一些技巧性的训练,而且从内容上看也不只单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狭窄的门类。作为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感、艺术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风尚、习俗、气质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而产生的艺术也必将表现出各自的特质。但作为艺术的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将其纳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不仅使艺术教育更为宽泛.同时对真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形象以及培养爱家乡、爱本土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价值,从艺术教育的实施、传授及提高方面也有便利的条件。 

2.对审美观念的培养。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雕塑、建筑、陶艺等艺术学科,各艺术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艺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是哪一种艺术,它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人类对世界、对现实、对生活的一种情感反映。对现实生活感受越深,艺术情感的表现就越深刻、越真实,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经过对生活深刻实践才完成,这样的艺术作品,对人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作用就越大。在艺术类型中,最主要的、人类感觉最敏锐的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艺术作品影响人、感染人的过程,也就是教育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受教育者认识美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审美过程中完成的教育。正是因为艺术本身是美的铸造,它感染人,作用于人类的审美,靠的就是它自身美的魅力。艺术教育就是提高人的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3.对思维的培养。艺术素质的教育除了审美功能作用外,对形象性思维的培养是另一主要功能。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的左右脑有着不同的分工,左脑以语言、计算、逻辑等功能为主,右脑以记忆、形象、情感等功能为主,左右脑既分工不同,又互相调节,互相辅助,偏重任何一方,智力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只有全面平衡的发展,才能达到增进智商的目的。艺术创作是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艺术家通过非具象的手段表现他的内心世界。由于是非具象性的艺术,因此,他的创作必须以想象力为心理基础,通过想象和联想的充分发挥,塑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而作为艺术的受教育者,通过不断地对感知力的培养,对艺术欣赏的二度创作,也变得更加丰富,这个由感官刺激到受理智支配的过程,是受艺术情感激发的过程,是艺术不断给大脑思维提供丰富给养的过程。 

总之,艺术素质教育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纯洁心灵塑造,是美的集中体现。事实上,素质的提高,不单是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标准个人意识、道德修养等的提高;素质的提高,也能使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大学生更应该尽可能地接受人文教育,找回丢掉的另一半,走出或超越自己狭窄的专业范围。它将成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倍受重视,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有益的探索当中,寻找自我,表达自我。 

参考文献: 

[1](英)赫伯·里德著吕延和译 通过艺术的教育[m] 长沙:湖南人学出版 1993 

篇(6)

白鹭村,位于江西省赣县的最北端,毗邻兴国和万安,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在这个古村落里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到目前为止,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客家古村落,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的祠堂、庙宇共69座。在2006年9月18日于湖南闭幕的中国郴州生态(民俗民居)旅游节上,特色独具的中国十大古村隆重亮相,赣县白鹭村成为中国十大古村之一。悠久的历史让白鹭拥有了为数不少的“第一”和“唯一”:中国第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堂,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江南第一个村级民俗博物馆,故宫唯一一块遗留在外的金砖等,继2003年公布第一批2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后,2007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又公布了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其中,赣州唯一入选的是赣县白鹭乡白鹭村。正因为白鹭村有浓郁的古村特色,所以,近几年来白鹭村成为各个专业的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以前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赣县白鹭村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的学术史回顾。

一、民俗事项的研究

关于白鹭村民俗事项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抢打轿”这一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谭东辉《客家“抢打轿”的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打轿”体育民俗的由来以及“抢打轿”的仪式,重点分析了白鹭“抢打轿”活动长盛不衰的原因,作者认为,“打轿”这一民俗体育活动维系着人们对生活的信心与希望,填补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一丝空白。“抢打轿”作为赣县白鹭村独有的古老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充满活力的民俗体育。白鹭人尚武好斗,刚猛有余而文气不足,“抢打轿”意在以一年一度的赛事满足勇士们的斗勇之欲,同时赢得平日族人的尚文重德、团结和睦。“抢打轿”表现出了儒学性、历史性、农耕性、传承性和娱乐性的体育文化特征,并有浓郁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商业价值。打轿活动产生于赣南白鹭的生产生活中,寄托于民族的神灵崇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关于“抢打轿”的民俗活动,张玉菊,吴玉华,曾晓莉《探析客家白鹭“抢打轿”民俗体育及其传承价值》一文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等方法,也对“抢打轿”这一民俗活动的历史渊源,活动组织程序,传承价值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该文作者认为“抢打轿”作为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内容的丰富,其蕴含的精神思想与思维方式,对人和社会的发展、整合都有深刻的启发与借鉴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民间休闲娱乐功能以及可以促进旅游的发展价值。

二、建筑风格的研究

关于白鹭村建筑风格以及其表现出的文化特色和价值意义,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张嗣介《赣县白鹭村聚落调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白鹭村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作者从白鹭村的地理与历史谈起,详细叙述了村内街道与建筑布局,并以典型的村内代表古建筑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说明了白鹭村建筑的与众不同,作者认为,白鹭村的街道布局建筑设计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村庄的发展和布局以及建筑追求风水意识,同时也周到的考虑生活的功能。建筑中的装修一般比较朴实简单,“祠”和“堂”在白鹭村没有本质的区别,关键是看何祠何堂。白鹭村以钟氏占全村人口的95%以上,村内人口繁衍至数千人,但实际上是一个家族村,是宋代客家钟氏没有间断的延续族体,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较多的宋代客家人的文化原型。白鹭村的整个村庄布局、街道、建筑基本上还是明清时期的格局和建筑,有着自己独有的建筑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是我省现存罕见的一处客家古村落。针对白鹭村的古建筑的研究,学者郭粼、曾国光《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研究》一文主要从白鹭村的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的分类及表现手法出发,探讨其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作者认为,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的艺术表现一是顺应当地群众传统欣赏习惯,在建筑物的雕刻装饰上,呈现出局部与整体、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二是着力写意,有情有趣。三是寓教于乐的表现手法。在建筑装饰中雕刻技法的不同体现出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和匠心之巧的艺术特点。通过不同部位和不同内容的雕刻之间的配置、组合、呼应,构成统一面完美的艺术形象。白鹭村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其真实的反映了白鹭古村落居民的家族形态、生活形态、文化形态、艺术形态、观念形态及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是赣南传统民间吉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白鹭人民的精神的需要,而且表现了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的思想情感、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而另一学者许鹏在《客家民居建筑文化风格――白鹭村》一文中,作者认为白鹭的客家民居,借“祠堂”而独秀天下,白鹭祠堂从使用功能上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奉祀祖宗神位并举行“辞祖”仪式的祠堂,一种是既聚居人家,又奉祀祖宗神位的祠堂。从构成上角度看,基本是由建筑实体围绕中空的天井构成,即“四水归堂”建筑。白鹭民居为砖木混合结构,其重要特点是注重雕刻装饰。学者高健婕《赣南客家女性祠堂研究――论“王太夫人祠”的文化内涵与装饰艺术特点》一文从祠堂的建筑理念以及与客家民俗的关系上,详细探讨了“王太夫人祠”的文化内涵和装饰特点。作者认为,“王太夫人祠”的建筑特点不仅体现出了赣南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创业、团结互助、勇于开拓”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客家民俗观,同时,其建筑风格与装饰特点又与祠堂主的思想交相辉映,呈现出质朴典雅、庄重秀丽的艺术风格。“王太夫人祠”作为客家民俗文化与客家人文精神的物化形式,也体现出了独特的赣南客家区域人文环境和民俗观,并蕴涵了独特的客家建筑审美文化,它融客家民俗文化之精华,已然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象征符号,折射出了客家人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中对自然、人生、世界的观点与看法,体现了客家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当下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的研究

白鹭村自2006年被选为中国十大古村落之一,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去参观,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的白鹭村也成了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熊桂兰、戚蕙兰在《白鹭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主要针对白鹭古村作为旅游品牌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村民对古建筑等文物保护意识尚需加强、村民对发展旅游业积极性不高、旅游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以及白鹭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提出白鹭村今后旅游开发过程中自己的一些思考:充分调动村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走保护与建设之路,注重清洁与整齐并举以及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内容。作者认为,白鹭村不仅有着成群的古建筑,而且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东河戏、木偶戏等民俗文化。其中发源于赣县白鹭的东河戏,在2008年6月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白鹭村客家文化在国内外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白鹭村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村,要使旅游观光的人们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还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努力。另一位学者钟福民《论赣南客家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以赣县白鹭村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认为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文化资源因为与人的有机结合而显出相当的复合性。在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古村落加以合理的保护,涉及到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关系,并且体现出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作为农业文明孕育下的村落,白鹭村不但布局合理,而且其村落文化的构成要素也很完备。白鹭村正是靠其古老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的文化资源,体现出古村落的独特价值。但是,白鹭古村在文化保护的问题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新旧景观的不协调,景观的生活性和观赏性不协调以及直观的物质文化与潜隐的非物质文化的不协调三个方面。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作者提出相关的对策,根据白鹭村当前的情况,对其保护宜采用“分区式”和“景观式”相结合的思路,并且做好村民的环境卫生教育,让他们不要将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随便摆放,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进行科学处理,再者,政府或旅游主管部门,要帮助村民对村里的道路进行统一规划。而学者涂秋风《处在深闺无人知,客家古村重放彩――白鹭古村旅游资源特征分析》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在对旅游资源特征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古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初步构想和基本思路,重点阐明了客家文化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价值和地位。作者认为,白鹭古村及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明显,它包含了建筑、民俗、民间艺术、饮食及客家迁徙历史的相关旅游资源,尤其重要的是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广大的市场潜力和前景。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主要有:树立良好的保护意识,正确协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依托赣州城作为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中心集散地的强大优势,加大旅游促销力度,积极开拓旅游新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体系配套;实施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项目间的区域协作,打造优势集成,以观念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营销创新为向导,提高白鹭古村对赣南乃至全省旅游发展的贡献度;积极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筹措资金。作者把古村旅游的功能定位位以客家文化为主脉,民居古建为依托;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为辅的自然-田园-风水-寻根游。策划的旅游项目包括:客家溯源寻根游、民居古建观光游、客家民俗活动游以及绿色家园休闲度假游。

四、结语

白鹭村作为一个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古村落,近几年来,不管从其民俗活动、建筑风格以及旅游开发项目等方面都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白鹭古村的研究对现代古村落的开发与今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加深人们对于古村落原有生态保护的重视,而且对于其他古村落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多年来学界对于白鹭古村的研究尽管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不足,比如白鹭古村作为旅游开发的具体实践有哪些可行性,人们意识上的不重视导致传统文物大量的流失现象以及古村落的建筑修复的经济来源,今后的发展状况等等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待于对白鹭古村做进一步的研究。(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谭东辉:《客家“抢打轿”的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2期

[2]张玉菊,吴玉华,曾晓莉:《探析客家白鹭“抢打轿”民俗体育及其传承价值》,贵州体育科技,2013年9月

[3]张嗣介:《赣县白鹭村聚落调查》,南方文物,1998年第1期

[4]郭粼、曾国光:《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研究》,艺术与设计

[5]许鹏:《客家民居建筑文化风格》,中华建设,2006年第1期

[6]高健婕:《赣南客家女性祠堂研究》,美术大观,2011年第3期

篇(7)

1.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采取应用型本科教育,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展现中国特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高等教育逐渐加强实践环境的建设,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促进教育转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过程体系是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选修课和第二课堂辅助四个部分组成。根据专业特点,明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建立完整、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实践、实习不断线。实践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整个的培养过程应该是理论与实践逐步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的过程。无论何种专业,都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或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以突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全面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广、技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形成有力的核心竞争优势。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单独设置实践课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可以建设创新团队、学生社团、第二课堂、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整体规划中,以加强通识教育,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更好地融入现代教育。目前,国内外相关的课堂教学研究和方法探索并不常见,特别是从实践上进行探索和改革的研究为数不多。本文谈论到的教学改革重在“应用”二字,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体现时代精神风貌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构建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需求的新学科方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设置全面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环节和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应用型人才培养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体现

高校艺术教育作为审美体验的载体,扎根于审美主体的自身文化、学识、教养的高级“直觉”,在教学体系的建设上应重点体现其应用功能。从视觉上去观赏艺术的美,从感官中去感受艺术的美,是尽快融入艺术和学习艺术的最好方法。在高等院校开设艺术类公选课程,可以让全院学生更直接地接触到各类形形的艺术作品,如音乐、绘画、设计等,突出艺术类学科的教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结合高校教育的现状,将课程设置、教学要求与地方特色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加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社会适应力和择业就业能力。

3.新课程改革

3.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校里一切的教育理念、教学方针的制订、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始终围绕学生进行开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及实施方案,不仅能使学生接收到学校书本里的理论知识,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之外的实践理念,既推动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还能使学生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能力,如能够独立生存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广泛收集与处理的能力,合理合法办事的能力等,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只是单纯注重传统知识的传授,更应起到正确引导、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社会责任感,促进思想道德的形成及人生道路的抉择,为实现社会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3.2新课程改革的主旨

新课程改革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倾向,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用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促进价值观的正确形成。这是一个从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的学习方式,向现代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的学习方式转变的重大过程。

3.3新课程设置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进行教育内容的组织,改变以往课程内容中“繁、难、偏、旧”的现状,将书本知识转换为与现实生活及社会发展联系更为紧密的实践内容。加强学科间的关联性、逻辑性和连贯性,保证课程间的均衡性和选择性。再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改变以往的封闭办学、与社会脱离的不良倾向,加强学校教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的联系,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4新课程管理

应根据高校各级职能的不同分工、专业建设、学科特色等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划分,主动开发、有序规划、科学管理,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一些学术和教研会议,利用网络平台和自身资源,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

4.艺术类公选课程创新

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要改变门类过多、缺乏整合和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结构的现状,就要坚持和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艺术类公选课程应呈现出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和创新性的课程结构。具体体现在变更培养目标、构建课程结构、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开发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实施、改革教学与教材、建立评价体系、进行师资培训等方面。

4.1课程培养方案

艺术类公选课作为本科院校的公共选修课程之一,是提高当代大学生艺术素养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基本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讲解、听辩、欣赏和分析,熟练掌握音乐艺术、绘画艺术、设计艺术等表现手段和特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根据我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课时设置之实际而设置,也本着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学基础理论以及从艺术欣赏的审美特性、欣赏水平的提高而设置。重点培养学生赏析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以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为主体,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的目的。以艺术类公选课程《音乐欣赏》为例:本课程共四章内容:第一章,音乐欣赏基础知识;第二章,民歌;第三章,声乐欣赏;第四章,器乐欣赏。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安排方面,综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情况。第一章,“音乐欣赏基础知识”视为音乐欣赏入门级别的知识点,了解什么是音乐,如何欣赏音乐,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第二章,选择学生较为熟知的民歌,旨在体会民间艺术形式,区别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艺术风格。第三章和第四章并驾齐驱,声乐器乐不分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相对器乐作品来说,声乐作品学生听得更多更广泛,所以在教学学时的设置中,声乐欣赏较为偏重。总体来说,第一章是基础,第二章是发展和衍生,突出第三章,引出第四章,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2课堂教学手段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教学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一起互动的过程,进而呈现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艺术类公选课程以艺术欣赏和品鉴为主线条,同时穿插各种音乐与艺术类型为支线条,对艺术类别、音乐作品等进行全面分析。借助多媒体教学,讲授与欣赏相结合,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4.3课堂教学实施

课程教学实施不能像传统教育方式那样,老师台上讲、学生课后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使学生勤于动脑、动嘴、动手,乐于一起探究学习的乐趣。而翻转课堂、讨论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大有帮助。

4.4实践教学环节

紧密结合本校的教学现状,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办学特点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利用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借助多媒体设备。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实践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师生的互动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5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除了考查学生对艺术类各知识点和对艺术作品的掌握与理解程度,更着重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撰写论文是课程考核的重要方式,要得出最终的论文成果,离不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更离不开平时大批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而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正是学生发展思维、勤于动手、善于推理的能力培养过程。

4.6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主要是为教学实践服务,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改进为目标,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教育功能,不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

篇(8)

——题记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从建国至今,已走过近60年的历程,基本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体系完备、学科水平较高的艺术高等教育体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策略的调整,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高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股艺术专业办学热。据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的不完全统计,在全国有近298个本科院校有艺术类专业设置,而到2001年达到597个本科院校,到2002年一年时间又陡增到700多个,至2006年艺术类专业设置在艺术院校和一般院校中也呈上升趋势。这其中,有些艺术院校缺乏相关办学经验和基本条件,于是问题接踵而至,首当其冲的就是专业设置问题。专业设置关系着学科体系建设乃至学校的长远发展,关系着教师队伍的组建和教学单位的设立,更关系着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因此,各艺术院校应该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专业设置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本文从“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理论与技能型相结合”等视角进行讨论。

一、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我国艺术院校的发展体现出一种综合化进程,主要表现为艺术学科内部各门类之间、艺术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艺术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这种综合化进程,加之市场利益、市场需求的作用,造成了艺术院校专业设置上追求“大”而“全”的共性。无论是对于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舞蹈学、表演、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传统专业,还是对于艺术设计、艺术管理、工业设计等新兴专业,一些艺术院校还没来得及仔细衡量自身的办学实力,都纷纷涉足其中并恐为人后。于是,相同专业重复设置的局面形成了。专业的雷同设置不仅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加大高校人才输出和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将使各艺术院校趋同化发展,失去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各艺术院校不能一味地求全、慕新、尚名、逐利,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与综合化趋势保持和谐一致,又不盲从、不轻易放弃已有的办学传统和风格,在共性中保持自己的个性。

专业设置如何才能做到在共性中保持个性呢?首先,各艺术院校要对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有清醒认识,根据自己的所长开办相应类型、层次的专业,突出传统优势专业,并以此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实现专业科学化合理化配置。如四川音乐学院近十年来以传统优势的音乐专业为龙头,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其发展轨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四川音乐学院与其他音乐学院一样,自成立的几十年以来,一直专注于音乐学科的发展,无论是在音乐学、音乐表演还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等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音乐学科与舞蹈学科、影视、戏剧表演学科的密切联系,学院首先利用自身的优势增设了舞蹈、影视、戏剧学科的本科专业。实践证明,由于有音乐学科的强力支撑,学院的舞蹈、影视、戏剧学科发展得很快很好。1998年由于重庆的直辖,四川美术学院脱离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大力支持四川音乐学院恢复美术学科,以原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为学术带头人的一批优秀的美术类专家迅速聚集成都,开始了高起点、高标准的美术高等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同时进行。由于有音乐学科、舞蹈学科和美术学科的强力支撑,学院已形成了横跨文学、工学、管理三大学科门类的17个本科专业,100多个专业方向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目前,学院已形成成都、新都两个校区。并拥有独立设置的绵阳艺术学院的整体布局。

其一,在成都校区,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发展传统音乐各学科方向,以培养音乐表演高级人才和音乐创作精英人才为中心任务;在新都校区,以美术学科和舞蹈学科为重点,发展艺术各个门类并实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充分凸显综合性,实现艺术科技化,着力培养高级的应用型人才;在绵阳独立学院,按照独立艺术学院的建制,充分利用新机制和新模式的优势,发展现代实用艺术学科及专业,注重服务地方普及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从整个专业设置上来看,四川音乐学院的专业设置既具有齐、全、新的综合化特点,同时三个校区分层设置,各有侧重,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自身优势。

其二,要考虑地域特色,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指出:“注重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注重教育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是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可能带来的文化教育模式单一化格局而提出的,是对保护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和保持教育个性的应对措施。高等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旗下的一个分支,要保持自身的个性特色,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设置和发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尤其是对于地方性艺术院校来说,结合地域特色设置专业,是突出办学特色乃至铸就学校品牌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如我国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及其文化艺术的集萃地,各地的歌曲、戏曲、舞蹈、剪纸、刺绣、扎染、岩画、宗教艺术等民间艺术, 构成了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为西部艺术院校办出西部特色提供了源源不竭的艺术资源。云南艺术学院的办学就很好地利用了地处西南地区的地域特色,以“继承传统、兼容中外、学习民间、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立足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壤,以传承民族艺术文化和培养艺术教育人才为使命,专业设置上突出民族性的特点。如艺术设计分院开设了民族民间艺术与设计专业方向,舞蹈分院下设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民族舞蹈编导、民族舞蹈表演和民族舞蹈教育,都定位在民族舞蹈的范围内,充分利用了地域优势资源办学。此外,该院还设有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专职科研机构,下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研究室及民族民间艺术陈列馆,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智力和物质保障。正因为如此,云南艺术学院在版画、油画、民族戏剧、音乐、舞蹈等专业领域,无论是创作还是研究上,都有着广泛而独特的影响。

其三,要寻求专业的“同而不同”。在高校发展同市场接轨的今天,受市场因素作用和经济效益驱使,各艺术院校纷纷向“火爆专业”“新兴专业”看齐已成普遍之势。同时,出于艺术院校自身学科体系建设的需求,传统专业和支撑型专业的设置虽然互相雷同,却是必备的。在无法避免雷同的前提下,各艺术院校应努力结合自身特点,办出不同特色的专业。比如目前热门的艺术管理专业,据统计,全国大约有300多所院校开办了此类专业(包括艺术院校和非艺术院校),如何在众多院校中使自己的专业独具特色呢?各艺术院校都以自身学科体系为基础进行艺术管理专业建设,如中央戏剧学院侧重于戏剧管理、剧目管理和演出管理,中央美术学院侧重于视觉艺术管理,中国音乐学院侧重于音乐事业管理,天津音乐学院侧重于音乐商务和音乐传媒管理,上海音乐学院侧重于音乐产业和音乐电子信息管理、音乐产品的设计以及制作与传播等,四川音乐学院侧重于音乐表演、影视表演、艺术评论、艺术经纪人、节目主持人、音乐评论人、媒体记者、音乐艺术杂志编辑等各类人才的培养。这样的专业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做到了“同而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避免因专业的重复设置而造成的人才重复培养有借鉴意义。

转贴于 二、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艺术是一门传统而新兴的学科。我国传统的艺术学科一般包括音乐、美术、戏剧、戏曲、舞蹈、电影等门类,其下设置的专业也相对固定,如音乐学科一般包括音乐学(理论)、音乐表演(声乐、钢琴、管弦、民乐、指挥)、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等专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技、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对艺术学科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带来新兴艺术门类的出现和专业设置的重大变化。艺术院校的专业设置如何才能做到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呢?首先,要保持传统专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因为发展新兴专业而忽视传统专业的发展。传统专业是该门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单位,历经时代和社会变迁而沿传保留至今,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传统专业体现着学科的本质特点,其存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同时,艺术院校又不能固步自封一味保持传统专业设置模式,要抓住特色与热门专业的优势,与相关学科专业相互融合,以寻找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切入点,使艺术教育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体现专业设置的现代性元素。

其一,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在艺术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今天,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对专门性艺术人才(如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的人才)的需求相对有限,而对复合型艺术人才(如从事艺术策划、艺术管理、艺术传播、艺术批评的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大。这类人才既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素质,同时也需要具备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方面精深的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对此,许多艺术院校已经做出了及时回应,将艺术与管理联姻,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主要包括画廊管理、展览会策划与管理、音乐策划、剧场管理、戏剧管理、电影营销、电视节目营销、演出管理、设计艺术管理、图书市场管理、博物馆图书馆管理等专业方向,立足于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质和高品位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经济和法律的基础知识,能在文化产业、媒体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经营、文化产业业务设计、项目策划、文化经济、贸易、咨询和国际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其二,在学科内部以及多学科之间寻找生长点。在学科内部寻找生长点,不仅利于新的专业成长,而且还可能对萎缩的专业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它们原来的美术学、音乐学、电影学专业都侧重于史论方面的研究,近几年来,在保持这些专业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增设了美术展览与策划、音乐演出与市场、电影制片与策划等侧重艺术市场的方向。这些方向的设置,给原有专业注入了现代活力,对进一步完善美术学、音乐学、电影学学科体系有积极意义。同时,各门类艺术专业之间的交融,如音乐、美术、设计等专业与文学、影视等方面的结合,生成音乐文学、摄影文学、公共艺术等独具特色的专业方向;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如管理学、科技学、市场学、人类学、心理学、民俗学等人文学科的结合,生成艺术管理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等具有浓郁时代特色的专业方向。这些是目前艺术院校已经开设或者正在酝酿准备开设的专业,我们相信,伴随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多学科的进一步交叉融合,还将会有崭新的艺术专业出现。

其三,注重转化和运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现代科技对艺术活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革命性的。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日新月异,不仅使艺术创制、艺术传播等方面的形式与手段不断获得更新,同时也推动艺术观念、创造思维和创作理念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由此带来了新兴艺术门类和新兴专业的出现,如目前许多艺术院校都开设了多媒体设计艺术、电脑动画、数码摄影、计算机音乐等传统专业目录以外的专业。能否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及时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到艺术专业建设中,这是目前艺术院校能否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抢占专业发展先机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四川音乐学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2005年年底,四川音乐学院成立了数字艺术系,全力打造中国西部第一个高规格的数字创业基地。”“在全国首创了‘数字空间规划与场景设计’专业方向”,其“所涉及的数字音频、数字视频的广泛应用,将触及到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并进一步激活四川音乐学院的有关专业并形成市场优势,对音乐、美术、戏剧、影视、传媒及其他学科专业形成极强的整合”①,同时还将催生新兴学科的诞生。我们可以看到,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艺术学科建设中,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三、坚持理论型专业和技能型专业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专业艺术教育,历来都存在重技能训练轻理论教育的现象。艺术院校把培养人才的重心放在技能方面,因此专业建设上重视技能型专业的建设而忽视理论型专业的建设。如美术专业建设,不论是专业美术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中的美术学院,一般都设有中国画、油画、雕塑、建筑、摄影乃至动画、艺术设计等较为新兴专业在内的技能型专业,并且还在随着社会的需求新专业的出现不断扩展;而对于美术学这样的理论型专业,基本上只有为数不多的专业院校在开设,还往往处于门庭冷落的尴尬境地。对于艺术院校设置理论型专业是否可有可无?理论型专业是否和技能型专业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仅凭据家长学生的青睐、市场的需求去判断,而应该站在是否有利于整个学科体系建设和是否有利于整个学校长远发展的高度来判断。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缺乏理论体系的学科,根基是不牢的,其发展后劲也就如先天贫血,表面兴盛的时期已然供血不足了。以理论型专业为基础为指导,以技能型专业为支撑为特色,协调二者互相作用共同发展,是艺术院校专业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

其一,理论型专业和技能型专业能相互促进,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理论型专业注重专业所在艺术门类的基础理论和文化现象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该门艺术的历史发展及演变,社会功能及文化意义,审美机制和美学规律,(转第11页)(接第5页)艺术语言的构成及运作,作品的解析、批评、传播与接受等方面。理论研究是为实践服务的,理论型专业的设置和建设能促进技能型专业的发展。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能明晰该门艺术的形成和演变轨迹,把握其本质和发展规律,为艺术实践和创作做必须的基础铺垫;通过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等现象的研究,能提高艺术创作和实践的认识高度,增强艺术创作和实践的前瞻性,更好地指导艺术创作和实践。反之,技能型专业的发展亦能推动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协调好两种类型专业的发展,形成合力之势,能促进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如北京舞蹈学院,其下设置了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舞蹈编导、社会舞等专业,还设置了舞蹈学专业。舞蹈学专业依托学院的舞蹈专业技术与应用理论教学的优势,自身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还撰写了《中国舞蹈意象论》《西方现代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等专著和教材,对其他舞蹈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也培养出了大批能够紧密联系舞蹈实际、具备良好的文化理论素养与基础研究能力的高级舞蹈人才。

其二,理论型专业的设置和建设能促进艺术院校科研的发展,从而加快艺术院校整体发展的步伐。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是我国高校目前乃至今后发展的方向。就艺术院校而言,“产”和“学”发展较为平衡,而“研”这一环节相对滞后。科研是推动大学发展的动力,也是体现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重要特征。艺术院校在重新审视自我并确定高水平发展目标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务必加强科研。理论型专业相比技能型专业,更具有科研氛围,也更能出成果。四川美术学院张强教授在谈到美术学专业建设时说:“在不远的将来、甚至现在的某些学院,已经将整个学院‘美术学’的基本水准,联系到其整体的学术水准与学术底线的设置状况,进行一个最基本的评价。”②美术学是这样,音乐学也同样如此。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历来注重科研,也获取了丰硕的成果,从建系至今已出版和发表的专著、教材和论文近万部(篇),许多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音乐学学科建设的空白,并被全国其他艺术院校所采用。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型,理论型专业还将关乎艺术院校生存和发展大计的课题,如艺术院校如何担当培养高水平艺术专门人才的任务,如何适应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如何适应地方区域社会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需要等,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加快艺术院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当然,艺术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考虑的因素还很多,尤其是具体针对某一院校而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将直接关涉到专业的设置问题。笔者是站在艺术院校总体角度提出自己对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期望能为相关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在具体操作层面提供一个参考。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艺术院校的学科体系构建与对策》重点科研项目 编号:SA06075)

注释:

篇(9)

一、全人教育的内涵

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教育思潮,后来传播到亚洲、大洋洲等地区,对各级各类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

关于“全人教育”,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释。罗杰斯主张,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认为,“人的教育应该由六个方面组成: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学问的理想在于真,道德的理想在于善,艺术的理想在于美,宗教的理想在于圣,身体的理想在于健,生活的理想在于富。这六个方面就像秋天庭院里开放的大波斯菊一样,每个花瓣代表一个方面和谐发展缺一不可。”隆·米勒认为,全人应该包括六个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智能,包括学习和识记相关信息的能力、创作批判思维的能力、比较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情感,指的是人对事物的关怀,包括对那些感动他、吸引他的事件的关怀;三是身体,身体上的发展不仅指健康、营养、体格健壮,也指能够意识到身体不可能完全承受感情的压力和创伤,而且身体可表达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缄默知识;四是社会,主要指人们道德层面的发展;五是审美,即培养人们对美的热爱;六是灵性,指人在身体、社会和其他个性特质之外的内在特征。在上述六种基本要素中,精神性要素处于统领地位。隆米勒指出,精神性要素比知识技能更重要,教育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养,而应更着重人的情感、创造力、想象力、同情心以及对终极存在的体悟等内在精神体验和人格全面培养。

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尽管不同的人、不同的学校所提倡的全人教育理念有较大差异,但其共同点是都强调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要培养具备整全知识、完备人格以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全人”,而不是“机器”或者“半个人”。全人教育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在的力量,是一个活生生的、充满无限发展潜能的有机体,所有的孩子都有发展成为“全人”的潜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刺激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艺术教育对全人发展的影响

艺术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的生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古往今来难以计数的优秀艺术作品蕴涵着人类最有代表性的深刻哲学道理、最美好的理想和最丰富的思想感情。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载体的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的整体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能和谐地将人的身体、精神、情感及社会关系等不同方面融合在一起,促进着人的整体发展。

(一)艺术教育促进人的智能发展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艺术作品蕴涵了民族历史、、生产方式、伦理哲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丰富内涵。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智育过程,它通过艺术知识的学习和审美实践,来提高人的认知水平和人文素养;通过欣赏、表演、训练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创造力,而且借助艺术这一媒介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因其自身生动具体的特点,而使受教者长久不忘。再者,艺术的思维方式是直觉加灵感,“相信直觉和灵感”也是科学思维的特征。因此,这种思维方式也可以迁移到人们的科学探索和创造活动中,为科学活动带来活力。

(二)艺术教育促进人的道德完善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艺术教育本质是审美教育。柏拉图认为,“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以美求善是中国儒家的美学传统,以美辅德,讲的是艺术教育的道德功用。康德说过,“美是道德的象征”,人们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形象促感来理解和体察对象世界,美作为一种理想中的目的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当人们把美作为目的和理想来追求的时候,就可以在真与善、认识与道德、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之间架起桥梁。

(三)艺术教育提升人的精神品格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优秀艺术作品对人心灵的涵养润泽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带来震颤、神驰、愉悦和慰藉,这是理性说教所根本不能望其项背的。经过一定艺术熏陶的人,与自然万物有着更多灵性的沟通,更具有灵通的心境与悲怀之情,因而也更热爱自然与生命,更具有豁达平和的胸襟,更能体验、享受、珍惜生活美好的一面。从这个角度说,艺术的生活方式是使社会走向和谐安乐的最理想、最有效的途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受教者的人文修养,改善其精神品质,完善其人格,启迪其心灵,促进其健康成长与成熟。可以说,艺术教育在促进人的完整全面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通过艺术的情感陶冶和心灵净化的功能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全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其使命在于成全人的全面发展,以全人教育的视界投向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意义便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

三、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艺术教育实践

(一)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

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全人教育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使其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而不是要把人培养成为工具的人、片面发展的人。关于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并没有权威表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提出了“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的艺术课程目标。从中我们不难看到,本次课程标准强调了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淡化了以往的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目标。但在具体的艺术教育实践中,认识并不十分明确,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艺术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重视部分学生,忽视面向全体;重视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全人教育对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的培养目标提出批评,以全人教育为导向,艺术教育首先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强调以学生为本,不以课程为本,更不能以技能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不能为艺术而艺术;面向所有学生,不是面向少数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二)艺术教育的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多元性

教育目标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都必须通过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整体目标的实现,同样依赖于教育内容这一载体。全人教育强调多元化的通识教育理念,重视学科间的内部联系,强调通过多样化、层次化的通识学习,以实现个体与环境的协调动态发展。艺术教育的内容很广泛,包含音乐、舞蹈、美术、雕塑、书法、戏曲、话剧、影视欣赏、文学等不同形式,各种艺术形式因为具有共同的艺术要素和形式规则而具有关联沟通之处。具体的艺术教育实践中,我们的教育内容却相对狭窄、贫乏,往往只局限于美术、音乐、舞蹈,美术和音乐教育又往往局限于画画和唱歌。从全人教育的目的出发,依据通识教育理念,就需要对传统单一的艺术教育内容进行连接和整合,使其更具开放性和多元性,更具深度和广度。这里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各艺术门类间横向融合,二是某一艺术门类知识的纵向拓展。各艺术门类的横向交叉融合,指艺术教育的内容不再是唱歌、绘画、舞蹈等单一形式,更多的是不同艺术门类间的质的融合,甚至是艺术与非艺术学科间的融合。不同门类艺术要素恰当的融合与对话,可以激活学生的灵感与想象,促进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以及艺术感觉的形成。某一艺术门类知识的纵向拓展,指单一门类的艺术活动不但要注重艺术创作和艺术技法学习,还要注重艺术与相关文化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多层面的感受。比如,某一类型的艺术活动中,可以自然、适当地渗透初步的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造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了解艺术的起源、作品的文化背景、创作动机、艺术家个人风格等。这样可以将艺术技能与艺术知识、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艺术与情感、生活、文化巧妙结合起来。广泛、多层面、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

篇(1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近年来,全国各高等院校纷纷开办艺术专业,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社会上各类艺术辅导班层出不穷,一些初高中也办起了“特色班”、“高考辅导班”等等,这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艺术教育繁荣发展的态势。然而,在目前艺术教育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性”和“重技艺,轻人文”的现象。社会上的各类“辅导班”和一些高中办的“特色班”自不待言,大都以升学为目的,教学过程也都是围绕着应试技能的训练。而许多高校开办艺术专业也多是处于“经济效益”的目的,教学模式也多是偏重于应用性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艺术教育特有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意义,也不能无视社会的需求,不能不考虑“效益”问题,但绝不能忽视或削弱艺术教育所应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更不能忽视教育“以人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的长远利益。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上述这些现象不仅有失艺术教育的人文本质,而且无形之中将学生的审美认知与审美情感引向功利主义的需要,致使学生的艺术兴趣、价值观念受到扭曲。因此,要使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在艺术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和强化艺术教育的人文特性。

“人文”一词在汉语中泛指“人事”,与“天文”对应,是指人世间文明之道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在英语中“人文”(humanity)一词包含有四层含义:(1)表示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和慷慨的行为或性情;(2)表示人性之意;(3)表示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4)指人类之意。(注:参见洪成文著《现代教育知识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概括起来说“人文”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即指人本身和一切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现象。人文学科则是基于此义,不断建构起来的关乎人性和人类发展的学科体系,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

艺术教育的学科性质应属于人文学科,这是由艺术的人文本质所决定的。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审美把握和正确认识生活的形象反映,是人类审美追求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艺术创造活动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形象化的语言方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不仅要考虑个人生活中和心灵中的事件及意义,而且还要考虑带有民族性的、人类性的普遍的事件和意义。因此,在艺术家创造的作品中总是包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内容和他对生活评价的态度,同时也蕴涵着不同民族的人文思想、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艺术正是凭着艺术家进步的审美理想、人格特征和文化精神的作用和力量,凭着他内在的热情、丰富的生活积累以及卓越的艺术技能,通过有限的现实材料,表现出无限的社会内容来,并且使其产生更强烈、更普遍与更深刻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艺术才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艺术也就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内涵和人文教育的功能和意义。

作为人文学科,艺术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人自身的完善和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人自身的完善,就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对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有学者认为:“当代教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倾向最重要的表现是把人格完善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注:参见钱源伟著《社会素质教育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这就表明了人格培养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心里学角度看,人格是人的主体结构的核心,是人性或人的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格还包括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生存态度及行为方式,它是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成的内在稳定的特质,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因此,艺术教育的功能指向首先应当是对人格的完善,即促使人格的发展趋于完整、全面与和谐。

宗白华先生曾说:“艺术家之创造,乃表示全人格的意义及其最高的生命,决非附带的无关重要的表现。”(注:参见宗白华著《宗白华全集》(1),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97页。)也就是说,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与人格有着密切联系,他的创造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表现,而是艺术家健全人格和精神世界的外化,是一种创造性的生命活动。这里所说的“全人格”,就是全面、完整、和谐的健全人格,它的养成是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高度平衡发展的结果。而艺术教育在协调人格结构内部知、情、意三者的关系,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认知能力,是对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即一个人的智慧。完满的智慧人格,应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互补,是人的感性和理性这两大精神因素的协调、平衡和充分发展。艺术教育中的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体现在对事物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知道,艺术活动是最富于幻象性的思维活动,它偏重于感性思维,它在培养人的知觉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发展的最有利因素在于促进人的感知能力发展,它是获得知识、发展情感、提高创造能力的基础。审美感知能力包括知觉、想象、领悟等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长期的审美实践训练。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鉴赏和创作实践活动,来调动人的知觉、激发人的想象、培养领悟力,从而提高审美感知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另外,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感性审美实践经验,而且还需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修养作支撑,因为认知能力与学识修养有着紧密联系,两者不可分割,认知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学识修养的高低,而认知能力的提高又能帮助判断事物、获取新知。

情感,是人身上普遍存在的心里现象,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情感与人的生命活动相联系,它既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特定状态的反映,又是生命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个人的情感往往受功利观的困饶,而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通过审美活动促使情感从日常功利状态,从经验的现实水平升华到超验的规律水平。艺术活动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也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艺术离不开情感的作用,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总是把自己内心体验的情感进行提炼、加工、整理,升华为一种审美情感,并通过适当的形式移入到作品中。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会受到其中的情感熏陶,同时还会激发欣赏者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在情感互动中达到审美共鸣。作为艺术中的情感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移情”过程,它始终与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想象力的作用,艺术中的情感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正是在情感与想象的互动结构中,在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交叉作用下,使得艺术中的情感超脱于普通情感成为一种超功力性的审美情感。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家表现的情感,不是一般日常生活情感,但也“决不是他个人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注:参见苏珊·朗格著《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也就是说,它包括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虽然在形式上是个体的、自然的、感性的,但从实质上考察,它渗透着人类的理性因素,具有超越性,是恒久、普遍而必然的东西。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也已将人类的普遍情感进行了综合、选择,是带有价值定向的审美情感。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中“情感”的培养,是以审美活动为中介,通过对人类情感的再体验,使人的情感不断趋于丰富和完善,从而达到对个体心灵结构和人格形态的有目的塑造。通过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的人创造、表达自己的情志,促成人与人的沟通、理解和理性与情感的贯通。而且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有效的滋润,使人的思想情感得以充实和丰富,并更具鲜活性。”(注:参见梁玖著《新编艺术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意志,是人格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心理支撑力量。意志一般表现为持久力和忍耐力两方面。持久力就是为实现明确的预定目标所需要的长时间坚持力量,忍耐力是指承受打击、挫折,忍辱负重的能力。也就是能根据一定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来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较强的自制力和适应能力。健全人格要求有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一个人冲破层层阻力,寻求不断发展,成就一番事业的保证之一。通过艺术教育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忍受挫折的能力和坚忍不拔地追求艺术真谛的信念。艺术史上凡是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具备坚强的意志,他们都怀着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为人类创造了不朽的杰作,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对艺术家的奋斗经历的了解,可以使学生领悟到他们在伟大的艺术创造中所包含的坚强意志和独创精神,从而受到鼓舞。艺术创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艰辛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创造性的获得,需要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训练,需要大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艺术追求独创性,就意味不与他人相同走自己的路,一般富有独创性的作品往往暂时不被人们所接受,因此,艺术家在追求艺术真谛,探索创新之路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较强的忍耐力和坚定的信念,要能耐得住寂寞,不能见风驶舵、随波逐流。当然,坚持自己的艺术主见维护艺术的独创性,必须要以正确的认知判断为前提,以对人类情感的把握为基础。

艺术教育对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是同更广泛的人类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就人的本质来看,人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人的文化创造为前提的。按照著名文化哲学家卡西尔的观点,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人才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可以说,“人、人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深刻而具体的文化性存在。……人的文化创造性越丰富,文化主体意识越强烈,其生命活动就越有意义和价值”(注:参见李西建著《审美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26页。)艺术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体现,它不仅是艺术家个人的精神创造,也是人类进步与价值取向的表现。它不仅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传统、心理建构和思维机制,也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的历史发展水平。因此,艺术教育也就成为一种文化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使他们用宏观的历史尺度对待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发展,使他们把自身的发展同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进一步发掘人类文化创造与人类生命活动中的美学意义。由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文化形态,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艺术精品,它们都记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因此,通过艺术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不同的艺术语言及其特征,从艺术上区别文化的差异,使他们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认识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增强他们对人类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领悟和理解。发展尊重他人与关怀社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感。使他们更多地介入文化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其人文教育功能是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在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影响下,艺术教育的人文特性日益彰显出来,艺术教育越来越成为培养人文素质、传承审美文化、发展人类文明、创造和优化人类文化生存环境的教育。那么,如何在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的职能,切实做到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首先,教师要转变艺术教育观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人文本质。教师是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他们的艺术思想和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引导着学生对艺术学习的目标定位和审美价值取向。如果教师只将艺术教育视为一种专业技能教育,或是把艺术看成是谋生的手段的话,那么,这将会导致学生对待艺术学习的“功利主义”倾向。当然,艺术教师要成为真正的人文艺术教育的“传道者”,还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专业能力。否则,艺术教育也只能是一种“玄想”的人文教育。

上一篇: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 下一篇: 规模经济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