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05: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数学计算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九义”六册),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思维训练是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附图{图})
2.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象240×300
110×60。又如102与78相乘积是多少?(九义七册60页)可引导学生探究:102×78-(100+2)×78=7800+156=7956。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多少(七册64页)?693×8应等于55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版权所有!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五、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如:74+26=100,63+37=100,252+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也不应忽略。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九义六册11页),当用7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试商也直接受到影响。到了高年级一些常用的口算,如3.14×2,3.14×3……以及除数
1111
是0.5,0.25的乘、除法,──、──、──、──……化成小数是多
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一)小学生的耐心方面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他们的耐心很有限,如果教师给出的题目过于复杂,计算步骤又多,就会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逐渐失去耐心,不想算下去。这样学生计算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生的注意力较差
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会不自觉地和其他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体现出了计算速度,但是由于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在计算过程中会把题目中的数字或运算过程中的数字看错,从而导致计算出现错误。
(三)小学生对题海战术反感
在进行计算训练时,教师为了集中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给出学生大量的计算题目。学生开始进行计算时,还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由于计算题比较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会逐渐减弱,使他们在后面的计算过程中会出现边玩边做的情况,影响计算的速度,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率。
三、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措施
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有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一)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在进行计算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出发,逐渐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在进行训练时,教师要每天对学生进行训练,使他们具备快速、正确、灵活计算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在进行笔算时,学生能把通过口算获得的能力迁移过来,使笔算速度也相应提高。这个训练要长期坚持下去,使学生能从训练中不断获得提高。
(二)在理解算理上多下工夫
在让学生进行计算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计算的概念进行理解,通过理解来进行计算,为计算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才能使学生通过计算训练获得突飞猛进的计算能力。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法则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把这些法则编成儿歌或顺口溜,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进行计算时把这些法则运用到计算中,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良好的计算习惯过程中不断提高,使他们在读题、解题过程中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在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时,我请教了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们告诉我,在学生审题时让他们把题目小声地读出来,可以避免他们在进行计算时看错题目中的数字导致计算出错。对待学生在计算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教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出发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有的教师想通过大量的计算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习效果不佳。
二、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快乐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活学生的思维。“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使其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思考的乐趣。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时,我充分利用学具中已有的直角梯形,先让学生感知这2个梯形是完全一样的梯形,然后让学生动手拼摆。我问学生:把这两个梯形能摆成什么图形?能利用我们已学过的知识求出梯形的面积吗?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拼摆(或旋转、或平依)很快摆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已经学过,有的小组用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求出梯形的面积,学生解决问题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渴望,学生很快用同样的方法求出任意梯形的面积,再通过教师的点拨,师生共同归纳出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多种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每个推导过程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当了一次“小发明创造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在运用语言描述公式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头脑中思维的外化。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说出公式的推导过程、思维的构建过程,充分运用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并辅以表扬、激励等措施,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勤于思考,理顺思路,逐步培养学生能有理、有据、有序地进行思维的习惯。如:教学“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一节课时,我除了让学生剪剪、拼拼以外,特别让学生比量着拼成的图形,说出公式的推导过程。要让学生说出一分(把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二拼(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三比较(圆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比较、圆的半径与长方形的宽、圆的周长与长方形的长进行比较),四问: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什么要除以2?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先让学生指着图说,再同桌说,通过反复叙述,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公式,还了解了公式的由来,学生形成了较深的印象,在以后计算时就大大减少了漏掉除以2的现象。通过这样的训练,既锻炼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逻辑推理的神奇力量。
四、形成知识网络,发展思维,体验快乐
把学过的数学公式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重视引导学生把学习的新内容及时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使原有知识结构得到补充、改造和完善,也就是将知识点“网络化”,找出公式间的联系和区别,把新学的知识与相关的知识结构相互结合与沟通,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学完一段落后,要重视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建构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后就要与前面的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联系起来建立知识结构,实际上它们都有一个统一的计算公式,就是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这样让学生学到的就不仅是一个个孤立的公式了,而是一个知识系列。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发展模式的探索
(一)完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使其更为科学合理
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以当前的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为教学目标,促进企业与计算机专业之间的对接。依据当前的市场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可以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学习作为其主攻方向。第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理论的适度化,尽量少开编程语言类的计算机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只有两年左右,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实用知识与技术,学校应当注意注重知识的先进性,结合时代的要求,开设新的实用功能较高的专业,取消一些实用价值低的陈旧的课程,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少而精为原则,注意其适度性。此外,编程类课程复杂难懂,教学效率较低,应当尽量少开。第三,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课程的实用性与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时,应当注意了解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实习的机会。在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方面,计算机教学应当注意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在教学的环节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上机实作的机会。实作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当认真选择实作教学的内容,较多地选取设计性的项目为实作内容,减少验证性项目的选择。第二,通过开设技能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以企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从业需要进行自主选择。第三,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操作性与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但是我国当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增加学校微机室开放的时间,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
1999+999*999
=1999-999+999*999+999
=1000+999*1000
=1000*(999+1)
=1000*1000
=100000
二、技术培训学校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特点
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学特点以加深计算机专业应用为教学目标,建立一个合理的、清晰的教学思路,通过由浅入深的系统性的计算机知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学习,保证学生对于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场操作能力的有效提升,保证计算机培训的有效目标,完成学生对于实际就业的需求。在市场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的职业目标逐渐特显,为了加强求助者在市场竞争中的技术能力优势,加深市场的科技改革开放发展,保证计算机岗位的市场需求,合理的安排学生对于计算机培训的课程是加深技术培训学校对于计算机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加强市场需求和技术培训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课程的合理化,加强企业对于实际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方向认识,保证学生可以在技术培训学校学习完成后,直接在企业中有效的进行计算机专业应用,加深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软件维护的能力学习,加强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培养,保证计算机人才的相关市场实训经验,从而降低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培训时间,使企业可以更好的完成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应用。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应用,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的技术能力的培养,树立合理的计算机能力的解决方法,保证学生在实际计算机应用中的能力培养,保证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拓展性学习,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保证企业对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有效学习,从而提高企业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发展。
三、加强技术培训学校的实际教学能力水平
1.加深技术培训学校对于计算机职业模拟环境的培养通过对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师技术能力的配需,加强技术培训学校对于专业技术教学的特殊性认识,合理的编排教学课程安排,合理的分配完成专业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加深学生对于未来职业工作的环境,模拟实验完成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工作场合的认识,与实际的工作过程相契合,保证实际工作的真实可行性。
1.1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中的应用
在高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课程的安排中,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尤其是在课程的安排上,因为高校专业众多,课程门数较多,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得不同专业的课程安排都可以直观、有效的完成,同时也有助于随时进行修正和调整。此外,在选修课程的选择上,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选修课管理系统,在学期初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程。进而使得课程的安排井然有序。最后,在教材的征订、教学改革的进行中计算机技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计算机技术在高校考务管理中的应用
在高校考务管理系统中,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首先,考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试卷题库对试卷进行随机抽取,进而确定考试试卷。其次,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计算机上直接进行考试,学生的考试数据都保存到了计算机上,整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文/张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在课程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督导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是极大的促进了高校教学管理的效率的提升,有效的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摘要个阅卷的过程也由计算机完成,不但节约了资源也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可以学生能够在考完试以后不久就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有助于他们及时的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进而更好的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再次,教师可以计算机存储的成绩进行客观的分析,从整体上来分析学生的考试状况,以及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试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为今后教学中及时的进行调整奠定基础。
1.3计算机技术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从整体上而言,对学生成绩的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存储、搜索、增加和删除,并记录平时的表现状况。在高校中,学生专业众多,课程五花八门,如果用手工进行记录、存储任务量不仅非常的大,而且在查找起来也非常的费力,工作难度不言自明。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工作人员只要在学期末将相关的数据信息录入学生成绩数据库中就可以进行存储、汇总、筛选和分析。不但可以方便查找每门课程的成绩,同时在查找每名学生的所有科目成绩以及班级的成绩等等都非常的便利。
1.4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质量督导中的应用
教学质量如何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就一定要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督导的监督和指导。通过在降雪质量督导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但能够对不同的科目的教师进行质量评价,同时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的优势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这不仅可以随时的了解学期的质量评价结果,同时也可以使教师随时的了解自身的评价结果而不断的完善自己。
1.5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日常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通常来说,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主要包括对教师和教室的管理,以及教学规范标准的管理两大方面。首先,在教师课程管理中的应用。通常来说,高校教师都具有较大的自由,除了课时不多外,在课下时间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和行为。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手段,教学管理人员将相关的通知、文件以及信息到了学校的教学网站上,而教师只要通过上网就能够了解学校教学管理中的种种要求,这不但降低了纸质通知、要求的浪费,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其次,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的对教室的管理、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有更好的了解,进而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对教室的管理,包括教室的使用时间、教室的容量以及多媒体是否正常等等方面。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时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更好的对教室的使用情况有个实时的了解,便进而更好的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调配。
2完善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2.1教学管理理念的转变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不仅仅是要实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变,更主要的是管理理念的转变。所以,要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就要在工作过程中创新管理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
2.2强化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建设
要促进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来实现高效教学管理,就要强化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不但要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应该促进其专业素质的提升,管理理念的转变,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了解以及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
2.3要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变化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分析的成熟,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必然会成为各高校重要课程。现在,美国的学校已经开设相关课程,比如,大数据分析统计基础、大数据分布式计算、大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国内一些高校也正在尝试开设大数据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大数据,学数据分析。下一步,大数据基础、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等等,必将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必学内容,也会成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另外,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和教育测评软件将更多地使用在教学中,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也必须熟练掌握大数据技术和分析方法。
(二)计算机教学思维的变化
原来的计算机教学基本是灌输式教学,老师教授的是计算机基础知识、C语言编程的模式、数据库的基本架构,等等。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改变这种授课方式,使知识的接受方式呈现多元化倾向。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更便捷的获取学习内容。而课堂上单纯的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维,以更多的案例和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芝麻开门”的钥匙,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待在课堂。同时,大数据带来的将是对海量教学案例的数据分析,让教师对计算机教学的难点及教授方法优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必依靠教学经验去判断教学效果,完全可以驾轻就熟地进行互动教学,启发学生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将是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教学的突出特点,这是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思维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三)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变化
目前,计算机教学主要模式是备课—教授—上机—测试,教师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前备课。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会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后分析上,形成“备课—教授—上机—测试—数据分析—改进”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课后的数据分析将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整体学习行为评价,可以对学生上机测试情况进行细化分析,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评估,分析学生的学习中偏好、难点以及共同点等,从而得出学习过程中的规律,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个性化教学的深入开展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建立覆盖学生学习全过程、全要素的信息库成为可能,学生大量的试卷、课堂表现留存,学生的学习经历及成长轨迹,学生的家庭情况等等,都将被涵盖在大数据分析中。另外,前述的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和教育测评软件,将详细记录学生每次答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这些信息让教学分析变得更加容易,教师可以利用数据挖掘的关联分析和演变分析等功能,依靠学生的某些学习特征,比如答题持续时间,具体回答步骤和内容(可以细化到每次击键和每个笔划),答对的要素和答错的要素等等,在学生管理数据库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并分析学生的日常行为,研究各种行为的内在联系,来据此形成针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2作为医学高职院校,绝大多数课程以医学技术类为主,更加适用于高职院校
例如: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口腔技术、医药检验、护理等。同时还要学习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大量的功课和复杂的各种生理结构让同学们很难深刻地理解。像人体解剖学这门典型的基础学科,就是需要大量的记性,没有窍门可言,只能死记硬背。而虚拟技术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数字化,再通过三维立体成像为可视化、多角度移动化便于观察。既可作为教师授课时的一种教学新手段,又可成为学生在课下的一种预习巩固的新方式。倘若每人一台虚拟教学计算机,那么更加便于学生的独立学习与思考。另外,虚拟3D技术在中医针灸教学中也能发挥其自身的优势。通过构建虚拟人体,建立穴位,对刺激方法和刺激量进行数据化。让学生感受中医针灸学的针灸方法与力度,这种技术可以为需要多次或日常难于接触的实践活动和实验提供一个平台。最终掌握整个知识体系。虚拟技术优势具体如下:(1)虚拟技术的应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计算机创建的3D模拟虚拟环境,学生能够比较快地进入到人机交流的环境中。逼真的虚拟环境,使同学们感性层面上得到的知识能够大幅提高,这样对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刻,再加上声色并茂的课堂形式将使得整个教学氛围更加活泼。同时,虚拟技术还可以提供声音、动态图像,能够将许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的表现出来,课堂的授课效率势必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2)虚拟技术延伸了传统教学的手段。传统的教学主要集中在教室与实验室中,教师在课堂中和实验室中讲授后,虚拟技术所提供的操作环境为传统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扩展。经过理论课程的学习,虚拟技术对整个课堂教学后的的一种强有力的补充。打破了教与学的限制,在课余时间同样可以学习,为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是提高课后复习效率的辅助手段。因此,虚拟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介入,改善了师生的互动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新的电子教学场所。此外,在一些病理、药理等实验中,实验的效果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观察。这样在课程安排上会有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重点现象也容易被遗漏。虚拟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整个实验的现象呈献给学生。学生可以自己做出相关的总结,减少等待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打破时间上的限制。(3)虚拟技术可以规避风险。不论是医学实验还是临床治疗,都有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操作,譬如发生血液感染或者传染类性质的临床疾病。尤其在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自己的演示或者通过教学录像方法为学生展示,虽然这种方法规避了真实的风险,但也带不来真实体验。学生自然也就无法亲自接触到实验现象,更不能体验到操作过程所注意的问题与风险,实验的本质就很难被传授出来,更多的感性知识不容易获得。引入虚拟技术,把临产病例植入到虚拟环境中,将不正规的操作将导致的风险和注意事项输入到虚拟环境中,如此一来,学生便可打消各种顾虑,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中。在虚拟试验中一旦触及风险项,便会有相应的提示。通过一次次的虚拟实验,学生更能深刻了解感性知识、总结知识,此举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且规避了风险,为医学教育提供了可靠的安全实验环境。
3虚拟医学教学系统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实践教学中,有着独特的天然优势,解决实验消耗过多、教学资源匮乏所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对医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做了很好的规避。不但可以让学生放心大胆地去做,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学习积极性,节约大量的医疗耗材。丰富了医学教育的手段,拓宽了广大同学们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仅如此,虚拟教学对教育思想与教育技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现有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有了新的研究方向。
1999+999*999
=1999-999+999*999+999
=1000+999*1000
=1000*(999+1)
=1000*1000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