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05: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运行管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岗位职责不清晰,自我要求不够严格,敢于担责的意识不强,在专业技术领域“话语权”不够,对运行、维护的指导不够。
2.工作没有形成闭环,工作计划、执行、监督、考核、整改等五个方面执行不到位。
具体表现在维护部、发电部定期工作没有核查到位,重复缺陷抓的不严,煤场掺配掺烧缺乏有效监管等方面。返工工作较多。
3.部门人员普遍缺乏经营意识。
专业专工对电力市场形势缺乏认识,对检修技改等工作安排缺乏统筹,项目投入、产出、费用出处等不够关心。工作瞻前顾后,不敢拍板,往往造成进度缓慢,更加起不到参谋和助手作用。
二、整改措施
以节能降耗为中心,以耗差分析为抓手,以安全指标为约束,始终把降低机组能耗、提升机组效率作为关键所在,在日常管理上狠抓闭环,在运行管理上精益求精,在技术管理上精雕细刻,指标包干到人,严格绩效考核,全力完成各项责任制目标。具体工作包含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运行管理、技术监督、可靠性管理:
1.加强安全管理
随着脱硝项目的投产临近,对BOT项目的管理任务将更加严峻,我们将按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对他们的技术管理和减排核查,确保生产安全和形象安全。同时,我们还将从员工安全素质培养和配合做好安全监察工作两方面着手,将安全管理知识入脑、入心、入行、入管理。
2.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设备管理是保障企业稳产创效的先决条件,将从制度、责任、维护、效能四个方面入手。借鉴邹县电厂“实事求是、尊重技术、责任心强、雷厉风行”的十六字方针,树立设备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建立精细化设备管理与考评体系;强化技术监督,将技术监督相关工作及设备管理责任落实各个岗位,依靠绩效激励机制,使设备运行状况真正成为员工关心、上心的事儿;细化设备保养,加强巡检频次,丰富监测手段,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并将其纳入生产一线班组建设和业绩考核;建立设备运行状况评价机制,重点加强重复缺陷统计、考核、治理,不断减轻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重复工作量,解放劳动力。在做好收益预测的前提下,组织规模性技术公关和改造,提升其设备运行效能。抓实技能培训工作。目前维护部大部分正式员工实操能力欠缺,大部分忙碌于办票、领料等事务性工作,检修工作主要依赖于外聘检修工。一来造成了企业开支增大,二是由于外聘人员的不稳定性,对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利。针对这种局面,一是对全厂设备主人进行全面梳理,要求以我厂正式员工为主,提高责任意识。二是会同安监、物料等部门加强监管,要求物资库房领料以外聘员工为主,现场消缺时设备主人必须在场,并亲自干活。三是加强培训,充分发挥外聘高级工的特长,通过言传身教、现场讲课等形式提高维护人员的技能。
3.加强运行管理
不断提高运行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调动和发挥运行人员的积极性。我部门打算通过到邹县电厂调研学习,通过接班、巡检、监盘、操作、交班五个工作模块和缺陷管理、工作票、操作票、异常处理、值班记录五个后台模块的完善建设,力争通过数据共享,实施监督,做好“引导、纠偏、评价”工作。加强运行对标管理,以集团公司标杆为目标,科学下达月度经济运行指标,通过小指标的精益管理,精心操作调整,来促进大指标的不断优化。加强运行班组长管理,长期以来,运行值长定位过低,在完成当值调度工作之余,很少参与班组建设管理,部门管理,对运行方式和缺陷处理也缺乏关注和意见建议。今后,我部将指导发电部加强对运行值长的考察考核力度,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共同做好运行方式管理、指标管理及缺陷管理等迫在眉睫的工作。
4.抓好技术监督管理
技术监督贯穿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设计所有的技术专业,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厂的技术监督工作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对生产管理的指导性不强,前一阶段发生的尾部烟道飞灰可燃物超标就是很好的证明。今后,我们将务实做好技术监督的组织工作,严格制度,落实相关人员的技术责任,不断提高技术监督工作的质量:一是把技术监督项目、指标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作为监督管理的最基础工作,杜绝因为个人经济利益而掩盖问题,不报告或晚报告设备存在的问题。亡羊补牢未为晚,提倡和鼓励生产技术人员自行“揭短”,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抓好技术监督分析,找出设备状态变化规律,找出薄弱环节,想办法解决或重点监控,要未雨绸缪而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三是加强专业协调配合,由于涉及专业较多,设备、系统也不同,这就要求各专业加强协调配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抓住技术监督的主要环节,抓住影响安全和指标的主要环节,提高设备经济健康水平。四是注重学习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当然前提是做好收益测算。
5.加强可靠性管理
可靠性管理不仅仅是安全监察部的工作,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一来只有我们才掌握准确、适时的可靠性支持信息,特别是设备、系统的故障原因。二来可靠性信息汇总后将更加科学地指导生产部门的工作。两方面都要促进。做好可靠性管理工作,需要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管理,对机组检修中的重大非标项目、检修施工的组织管理,大小修前的招投标、备品、材料和劳力调配准备,较大技改项目的质量、进度控制等关键环节要从优化检修计划安排和改革工艺工序入手,以减少不可用小时,提高可用率;对“四管”泄露应当作为重点项目中的重点来控制,以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和停运小时数;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如加强上煤机械维保、加强捞渣机养护、加强掺配掺烧同样可以避免设备因为“吃不饱”或“拉不出”而导致的停运事件。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运行中有多种管理模式,如农民用水户协会、承包、出租、股份合作等,但是却都存在着在实际选择中缺少理论依据的问题,虽然许多专家、学者针对此问题进行过研究,但仍然没有得到比较实用、合理的结论。因此在实际运行中,相应管理模式的要求往往会被忽略,导致管理规范性的缺失,不利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管理。例如,在灌溉方面,虽然我国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试点已存在十余年之久,并且有着丰富的推广实践经验,但是运行管理的过程很少能按照用水者协会的模式要求进行。
1.2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工程管理效率低
虽然小型水利工程的规模并不大,但是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科学、合理了,其才能够正常运行,为基本农业生产提供保障。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工程管理组织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用”的这一方面,而忽视了对工程的维护与管理,具体体现就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单一,不能结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特点、管理组织等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因而管理效率不高,工程收益也较差。
1.3资金匮乏,工程管理遇到瓶颈
一方面,为了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我国政府于2005年专门设立了补助资金。也正是在国家的资助下,我国各地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效得到了有效提高,水利工程设施数量明显增多。但是,在工程建成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与维修的经费问题便被搁置不谈,这便给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的很大困难。另一方面,虽然国家支持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为了便民、惠民,农民也明白灌溉问题能够通过此工程得以解决,但是农民的收入毕竟不高,各级政府与水利部门想要以农民集资的形式来筹集工程管理经费是困难的。于是,资金匮乏便成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同时由于缺少资金,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也受到了限制。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够规范,归根究底是由缺少监督机制引起的
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有多种,但是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相比,其并不具备专门负责日常管理的管理机构;而由于规模小、种类多、数目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比较松散,因而其监管难度反而比大中型水利工程要大很多,以至于目前我国政府也未能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制定出相应的监督机制,规范其管理模式。
2.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相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组织的规模并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道理表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也应具备相应的内部管理组织结构,并针对各项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例,既要有专门的执行委员会主席,又要有工程管理、用水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机构。然而,在目前的管理实践中,我国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及其管理制度并不完善,这便使管理较为松散,各部门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整体的管理效率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2.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的匮乏,原因在于资金来源以及资金数额受到了限制
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来源有收取水费和向用水户集资两种,筹集资金的渠道非常少。此外,在上述两种筹资方法中,资金的最终来源都是农民,而农民的收入又不高,于是,筹集资金的数额便受到了限制。对于水费的收取问题,虽然水价并不高,但即使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水费的收取也是一个难题,更别说全额收取了。此外,在用水较少的年份,为了维持正常的管理收费,水价会有所提高,虽然相关部门已明确规定水价有两种收费标准,但很多用水户还是不能接受的,以致该制度的实行十分困难,管理资金自然难以得到保障。而对于向用水户集资的问题,虽然目前实行的是“一事一议”政策,但是用水户对于所集资金的数额、集资方式等问题的意见并不统一,这便给集资带来了很大困难。
3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的策略
3.1完善管理制度,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进行规范,提高管理效率
在2011年,我国政府在1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制度进行改革,为此,相关部门要对此问题进行落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建设。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针对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建立相关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第二,针对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根据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以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提高管理的规范性;第三,针对管理资金问题,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管理资金的使用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每一笔资金。
3.2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确保正常的资金投入
充足的管理资金是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的基础。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的正常投入,最好的办法就是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不能一味将希望寄托于收入不高的农民身上。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工程管理部门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筹措的方案,并且该方案要根据工程的性质进行,若是公益性的,那么可以从政府补助方面来拓宽自己筹集的渠道;若是具有盈利性质的,则可以采取从市场吸引资金的方式筹措资金;若是既有公益性又有盈利性的,其资金筹集渠道的拓宽便可从政府补助和市场吸引资金两方面考虑。
3.3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而言,一个小环节的损坏都可能会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运行,因此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管理部门一定要对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加以重视。在所有灾害中,自然灾害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损害是最大的,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清楚自然灾害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危害,做到做好防护工作,从而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做好工程设施的保护工作,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此外,在平时工作人员也要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检查与维修,消除安全隐患,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提供保障。
建筑电气试运行是工程竣工交验前的一项必备工作,是检验设计、施工质量好环的标准,是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止电气事故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有效措施。但这项工作长期不受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重视,有的工程根本不做,或者不按规范规定执行,由于施工技术资料对工程具有否决权,因此电气试运行记录资料又不能缺少,所以大多数施工单位在试运行资料和实际试验上存在脱节。下面,根据我掌握的情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照明全负荷24小时
试运行记录不真实
(94)市质监总站037号文规定,电气照明灯具应以电源进户线为系统进行试运行,单位工程全部照明灯具通电运行开始后,要及时测量系统的电源电压、负荷电流,并做好记录,试运过程中每隔8小时测量记录一次,直到24小时运行完为止。由于不认真做现场测试,测量记录基本是编出来的,记录数据主要存在如下错误:
1.系统漏做试运行
有的工程有多个电源进户,由于施工员概念不清,往往只记录一个系统运行情况,有的把几个系统负荷电流相加编写一份试验记录,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2.电压、电流恒定不变
由于电网不可能只对某一单位工程供电,用电高、低峰期电网提供的电压相差很大,所以电压、电流恒定不变是绝对不可能的。
3.电流偏高
有的工程直接用
Pj=3UI
Pj—系统负荷计算动率
U—相电压
I—待求电流
用这个公式求出的电流肯定很大,因为绝大部分负荷在插座上,我们测的只是照明全负荷电流。
4.对测量值不做分析
因为工地周围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小区建设,几十万平米不可能同时竣工,某栋工程竣工试运行肯定受到附近工地大型机施设备(塔吊、电刨、焊机等)的影响,电压、电流总是随之波动的;有的邻近生产车间,和别的负荷共用一台变压器供电,测量值也会随着系统负荷变化而改变;再有,当前灯泡的质量不是很好,运行一段时间总会出现灯丝烧断的情况,加上开关、灯口压线不实造成线路故障等原因,均会造成测量值发生变化。
二、电机设备试运行记录错误
(94)市质监总站037号文规定,凡电动机与主机采用联轴器和皮带等方式连接时,应在空载情况下作第一次启动运行,空载运行时间应为2小时,开始运行及每隔1小时要记录其电源电压和空载电流,与主机以其它方式连接的电动机应在设备试运转时做好运行记录。
建筑工程电机设备主要包括生活水泵、消防水泵、加压泵、污水泵、送风机、排风机、空调机组、地下车库用电机等,由于电机设备进场时或者安装前,不做空载试验,等到设备安装完后,想做空载试运行已经不可能,如果考虑带负荷运行,又会带来很多不便。例如,生活水箱容积一定,具有自动液位控制,生活水泵不可能连续运行2小时,同样,消防水泵只有在火灾情况下自启动和手动调试运行,否则,不但带来许多麻烦,而且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其它电机设备就不一一列举了。
当前,电机设备试运行记录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机设备漏做试运行通常水泵一用一备,很多工程为了省事,写成XXX水泵试运行(实际只试一台),这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两台水泵经常切换,而且特定情况需要手动同时启动,所以两台水泵性能好坏均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生命财产安全。
2.应做空载运行的电机,试验电流写成额定电流前面已经提到水泵最好做空载试运行(实际上没有施工单位会带负荷进行水泵试运行),而很多工程,水泵试运行不进行空载实际测量,只是根据
PN—额定功率
<br>UL—线电压
I—待求电流
cos—功率因数
结果所填数据都接近额定值,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电动机的空载电流一般只为额定值的20--50%,比额定值要小得多。
3.带负荷运行的电机,检查结果却写成经“空载”运行……对于风机等其它类型可以带负荷运行的设备,试运行记录数据接近额定值,而检查结果却写成空载运行,象这种非常明显而且低级的错误屡见不鲜。4.电机试验功率变化明显,不加以分析在检查中发现,用测得数值根据公式
U—测量电压
在水利工程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打造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已经成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什么样的水利工程是高质量的工程,并没有一个统一且科学的标准。笼统的质量标准以及管理守则,对于水利工程单位的运行管理不利。没有了合理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做指导,水利工程的实际管理工作就会失去方向,也会让运行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以及水利工程的发展。所以,建立一个全面、具体、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目标,对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各环节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1.2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执行程序不规范
水利工程是一项具有公益性的工程,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民生问题的解决力度。正是因为具有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没有竞争性,也没有排它性,它是没有回报的开发项目。一些建设单位因此而忽视了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问题,没有足够重视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也没有针对水利工程本身的实际制定合理的运行管理执行程序。这样的现状,让许多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人员不知道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也没有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
1.3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监管工作不到位
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部分水利工程监管部门没有认识到运行管理的重要性,造成监管不力问题的出现。虽然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针对水利工作制定了相关的运行管理计划书,但在没有合理且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大部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计划流于形式。加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实效性不足,让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可见,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是极其重要的。
1.4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运行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专业能力以及工作态度对于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应当进行提高,其运行管理工作行为还需要进行规范。一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忽视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降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标准,造成水利工程运行价值的降低,影响了水利工程公益性与民生性的发挥。
2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加强对策研究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法的开发,创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思想,加强管理制度的建立,才能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下面,我就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对策进行几点分析:
2.1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重视度,丰富管理方法
目前,许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负责单位与负责人往往会关注水利工程的质量,没有关注其运行效果。这样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观念限制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发挥。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无论是运行管理领导者还是实施者,都要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与工作方法,加强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视。从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开始融入运行管理思想,使工程建设与工程运行合二为一。管理者更要从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出发,开发更多创新性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手段,从单一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的管理模式过渡,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动态化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创新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管理者可以安排多个人员进行同班次同岗位值班,利用现代化管理系统全面监测每一个角落的运行情况,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质量的提高。
2.2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的明确
首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要多引进优秀人员,聘请一些水利工程运行协管员。更要利用定期的培训讨论让水利运行管理协管员了解有关于水利的法律法规知识,定期进行合理考核,对于通过考核的人员颁发资格证书。加强工作激励制度的建立,对于工作突出的人员,要在精神与物质上进行奖励,对于的人,要利用调离或辞退方式给予惩罚。其次,要根据水利工程的流域确立水利运行管理小队,以运行管理小队为基本单位对其管理范围进行确定。每一个水利运行管理小队要对其管理区域范围内的水利工程运行情况进行日常观察与分析,每一个小队要有一个负责人,组织小队日常的运行管理工作,将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责任明确到人。最后,水利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县、乡级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合作,将水利工程的维护与修缮、检查与观测、控制与运行等工作力度进行加强。从管理总部门到各县、各乡的水利管理部门,只有每一个部门的运行管理职责得以明确,才能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
2.3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要实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质量的提高,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发展,需要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执行者素质进行提高。在水利工程发展的今天,工程的现代化预警系统不断加强,管理技术向着自动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水利工程部门需要懂水利专业技术、懂管理方法、懂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现有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引进更多复合型人才,实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高素质队伍的建立,才能使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诸多问题得到解决。
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来进行。同时,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会善于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
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
(三)完善技术管理
变电所应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强化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一,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主要包括:(1)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2)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3)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第二,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加强运行监督检查,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辨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第三,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二、设备检修是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一)验电
要检修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停电后,在装设接地线之前必须进行验电,通过验电可以明显地验证停电设备是否确实无电压,以防发生带电装设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或误人带电间隔等恶性事故发生,验电时应在检修设备进出线处两侧各相应分别验电。高压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若因电压高,没有专用验电器时,可用绝缘棒代替,依据绝缘棒有无火花和放电声来判断。
(二)装设接地线
1.装设接地线的目的:为了防止工作地点突然来电;可以消除停电设备或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和泄放停电设备上的剩余电荷,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接地线应设置在停电设备由可能来电的部位和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部分。
2.装设接地线的方法: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用接地隔离开关接地也必须有监护人在场;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连接接触要良好。拆接地线顺序则与此相反。
3.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走错位置,误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而造成事故,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若线路有人工作,应在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在部分停电设备上工作时与未停电设备之间小于安全距离者,应装设临时遮拦。在临时遮拦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在工作地点处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在工作人员上下用的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标示牌;在临近其他可能误登的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三、跳闸故障
(一)10kV(35kv、66kV)线路跳闸
线路跳闸后,应检查保护动作情况,检查故障线路检查范围从线路CT至线路出口。若没有异常再重点检查跳闸开关,检查消弧线圈状况,检查三相拐臂和开关位置指示器;如开关为电磁机构,还要检查开关动力保险接触是否良好,如为弹簧机构要检查弹簧储能是否正常,如为液压机构要检查压力是否正常。检查所有项目均无异常方能强送电(强送前前要检查保护掉牌是否已复归)。
(二)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
主变低压开关跳闸有三种情况:母线故障、越级跳闸(保护拒动和开关拒动)、开关误动。具体是哪一种情况要通过对二次侧和一次设备检查来分析判断。当主变(一般为三卷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可通过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和对所内设备的检查进行初步的判断。检查保护时,不仅要检查主变的保护还要检查线路的保护。
1.只有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首先,应排除主变低压侧开关误动和线路故障开关拒动这两种故障。那么,到底是母线故障还是线路故障因保护拒越级呢?要通过对设备的检查进行判断。检查二次设备时,重点检查所有设备的保护压板是否有漏投的;检查线路开关操作直流保险是否有熔断的。检查一次设备,重点检查所内的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区,即从主变低压侧主CT至母线,至所有母线连接的设备,再至线路出口。
2.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同时伴有线路保护动作。主变保护和线路保护同时动作,线路开关又没有跳闸,通常断定是线路故障。因此,在巡视设备时,除对故障线路CT至线路出口重点检查外,还要对线路进行检查。只有确认主变低压侧CT至线路CT无异常,方可判断为线路故障开关拒动。开关拒动故障的处理较为简单,隔故障点拉开拒动开关的两侧刀闸,恢复其他设备送电,最后用旁路开关代送即可。
3.没有保护掉牌。若开关跳闸没有保护掉牌,须检查设备故障是因保护动作而没发信号。还是因直流发生两点接地使开关跳闸,或者是开关自由脱扣。
(三)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原因:(1)主变内部故障;(2)主变差动区故障;(3)主变低压侧母线故障因故障侧主开关拒动或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而造成越级;(4)主变低压侧母线所连接线路发生故障,因本线路保护拒动或是保护动作而开关拒动,同时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或是主开关拒动造成二级越级。具体故障原因应通过对保护掉牌和一次设备进行检查来分析判断。
1.瓦斯保护动作。如果是瓦斯保护动作,可以断定是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或二次回路故障,重点检查变压器本身有无着火、变形;检查压力释放阀是否动作、喷油;检查呼吸器是否喷油;检查二次回路有无短路、接地等。
医院经济运行实行成本管理,首先必须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医院实行成本管理需要每一位员工的参与,加强全体员工的成本观念和降低成本的意识,是成本管理有效运行的关键,只有加强了员工的成本意识,才能为医院、为个人创造出更高的收益,提高医院竞争力。
(二)制定成本监控指标
制定科学的、符合医院实际的成本监控指标,是推行成本管理的基础。制定成本监控指标时,必须兼顾以下关系:一是成本指标与创收指标的关系,指额定消耗成本指标与可产生效益指标的比例关系;二是工资成本与岗位职能的关系,指工资支付应与岗位职能相应,并克服冗员和高职低岗造成的工资成本虚高;三是一次性投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指价格昂贵的医疗设施的投入应与区域消费市场需求同步;四是技术性成本提取与控制指标的关系,如形象工程、宣传、社会活动费用与成本控制比例等。
(三)建立严密的成本管理监控体系
成本监控网络体系的建立,应符合覆盖面宽、反应敏捷的要求,并力求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监控。
财务科要充分发挥科室职能,明确成本分布状态,监控成本活动变化,通过财务核算、资金融通、调配过程等,及时发现非正常情况,并对其进行纠正或控制。此外,财务科应与上下左右监控点保持联系畅通,并对领导决策发挥参谋作用,对科室班组发挥指导作用。由于基层临床科室、班组和有关管理部门与成本管理的发生及其结果直接相关,因此在整个网络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就需要,这些部门积极主动参与成本管理,及时反馈成本活动信息。其主要作用是实现成本指标的再分配,根据人员编制和全员参与的方针,将科室成本控制指标分解到人,达到“横到边”的要求。院长办公室处于成本管理监控体系的上端,是决策部门,对全部成本管理起决定作用,负责成本指标的制定、管理效果的考核、奖罚政策的实施,成本变化应对策略的谋划落实等职责。
(四)加强成本管理活动分析及管理效果考核
通过对成本管理活动的分析,了解成本构成情况的变化,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适时调整工作侧重点,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措施,保证成本活动的有效控制。搞好成本分析,首先要保证相关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覆盖率,力求能够反映成本活动的概况和特点。它作为分析判断的依据,最好是对原始记录进行整理,编制为医院成本构成月报表,并提供比照资料。其次要发现影响成本主要因素的阶段性特点,并将其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此外,还应给予工作实施者发挥其自身作用的空间。
(五)营造市场氛围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政策的逐步深入,公立医院作为原有的社会福利性事业单位的优势受到巨大冲击,一直以来存在的支出大于收入,医院发展依赖政府扶持的局势,将随着医院生存发展的压力而转变为参与市场竞争已成为改革的必然走向。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主动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医院应转变传统的观念,增强经营意识,通过实施市场经营策略,增加市场占有份额,使有限的资金、资产、人才资源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医院运行成本管理的方法
(一)善于挖掘市场,变坐等市场为主动寻找市场
有了市场就为资金、设备、技术的运作搭建了平台。资产运转率与成本支付率是成反比的。医院可以针对目前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竞争的现状,积极扬长避短,开辟亚健康和健康保健市场,以此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遵循“公平交易”原则
作为医院来讲,就要做到提供与收取的费用相应的保质保量的服务,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例如个别医护人员受个人收入驱使,争病员抢病号、开药大方,收费一项不少,但服务跟不上,医疗质量低劣,侵害患者利益,造成患者的不满,其结果必然是失去患者,阻断创收来源。为防止这种行业不正之风的侵蚀和影响,医院可以在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增强技术实力,转变服务态度,创建舒适就医环境等方面加大投资和整改力度。
(三)运行成本与业务收入密切相关
分析运行成本的目的是让全院职工了解医院运行成本的投入回报情况,如果业务收入大于投入成本,说明该院运行是正效益,如果业务收入小于投入成本,则运行是负效益。一个单位或团体,如果想要健康、持续发展,就需要运行结果是正效益,而不是负效益,这就要求医院员工在工作中要注意到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运行成本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收入的管理,做到应收则收,该收不漏收的管理,既要遵守价格规定,又要顾及运行成本,实行谁漏收谁负责,谁少收谁负责,实行经济赔偿,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核算员加强医护人员增收节支的意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特别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单不符”的问题,这也是“等级医院管理”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收费运行进入良性循环。
(四)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减少不合理开支
管理费用中的公务费、交通工具消耗、业务招待费等均属于可控成本,对其实行管理的空间较大,尽量减少不必要、不合理的开支,把对管理费用的控制落到实处。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加强管理费用的控制:一是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二是实行目标定额管理,把管理费用控制在最低水平。
(五)采购公开招标,降低采购成本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people require social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supply capac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thus giving the enlargement of power grid scale achieved leapfrog development, how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power grid operation and technology, and strengthen management to realiz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s.
Key words: power system; scheduling; transmission line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保证系统稳定至关重要,如果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系统瓦解和大面积停电等灾难性事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以下是有关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足。电网运行的数据包括数字仿真数据及系统中各种装置所采集的实测数据,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种仿真软件仿真生成的数据。然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数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仅仅是全体数据包含信息量的部分,隐藏在这些数据后的还有极有价值的信息是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发展规律及内在的联系,对电网调度人员来说,这些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2、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电力市场的形成发展,使系统运行在临界状态附近,安全裕度变小,调度人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应深入了解新的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全局安全稳定性的本质,找出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内在本质及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同时,使用浅显易懂的信息来定量估计系统动态安全水平,估计各种参变量的稳定极限,为调度人员创造一个简易实用的条件来处理、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 3、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由于电力系统的不稳定类型极其复杂,无法完全预测,调度人员需要更多的专家、更有价值的信息来预测及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对安全稳定评估算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及智能性提出了挑战。
一、电网运行技术
1、馈线保护的技术。
(1)传统的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是最基本的继电保护之一。考虑到经济原因,配电网馈线保护广泛采用电流保护。配电线路一般很短,由于配电网不存在稳定问题,为了确保电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采用时间配合的方式实现全线路的保护。常用的方式有反时限电流保护和三段电流保护,其中反时限电流保护的时间配合特性又分为标准反时限、非常反时限、极端反时限和超反时限。这类保护整定方便、配合灵活、价格便宜,同时可以包含低电压闭锁或方向闭锁,以提高可靠性;增加重合闸功能、低周减载功能和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 (2)基于馈线自动化保护。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治理系统,其中馈线自动化实现对馈线信息的采集和控制,同时也实现了馈线保护。馈线自动化的核心是通信,以通信为基础可以实现配电网全局性的数据采集与控制,从而实现配电SCADA、配电高级应用(PAS)。同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实现了配电网的设备治理、图资治理,而SCADA、GIS和PAS的一体化则促使配电自动化成为提供配电网保护与监控、配电网治理的全方位自动化运行治理系统。
2、现代馈线保护。配电自动化中的馈线自动化较好地实现了馈线保护功能。但是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实践,对配电网保护的目的也要悄然发生变化。最初的配电网保护是以低成本的电流保护切除馈线故障,随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又出现以低成本的重合器方式实现故障隔离、恢复供电,随着配电自动化的实施,馈线保护体现为基于远方通信的集中控制式的馈线自动化方式。在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上,配电网通信得到充分重视,成本自动化的核心。目前国内的主流通信方式是光纤通信,具体分为光纤环网和光纤以太网。
电力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采用就地无功补偿,可以减少输电线路输送电流,起到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和压降,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作用。现将电力电容器的维护和运行管理中一些问题,作一简介,供参考。
1电力电容器的保护
(1)电容器组应采用适当保护措施,如采用平衡或差动继电保护或采用瞬时作用过电流继电保护,对于3.15kV及以上的电容器,必须在每个电容器上装置单独的熔断器,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按熔丝的特性和接通时的涌流来选定,一般为1.5倍电容器的额定电流为宜,以防止电容器油箱爆炸。
(2)除上述指出的保护形式外,在必要时还可以作下面的几种保护:
①如果电压升高是经常及长时间的,需采取措施使电压升高不超过
1.1倍额定电压。
②用合适的电流自动开关进行保护,使电流升高不超过1.3倍额定电流。
③如果电容器同架空线联接时,可用合适的避雷器来进行大气过电压保护。
④在高压网络中,短路电流超过20A时,并且短路电流的保护装置或熔丝不能可靠地保护对地短路时,则应采用单相短路保护装置。
(3)正确选择电容器组的保护方式,是确保电容器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但无论采用哪种保护方式,均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①保护装置应有足够的灵敏度,不论电容器组中单台电容器内部发生故障,还是部分元件损坏,保护装置都能可靠地动作。
②能够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电容器,或在电容器组电源全部断开后,便于检查出已损坏的电容器。
③在电容器停送电过程中及电力系统发生接地或其它故障时,保护装置不能有误动作。
④保护装置应便于进行安装、调整、试验和运行维护。
⑤消耗电量要少,运行费用要低。
(4)电容器不允许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相反应装设无压释放自动跳闸装置。主要是因电容器放电需要一定时间,当电容器组的开关跳闸后,如果马上重合闸,电容器是来不及放电的,在电容器中就可能残存着与重合闸电压极性相反的电荷,这将使合闸瞬间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从而造成电容器外壳膨胀、喷油甚至爆炸。
2电力电容器的接通和断开
(1)电力电容器组在接通前应用兆欧表检查放电网络。
(2)接通和断开电容器组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①当汇流排(母线)上的电压超过
1.1倍额定电压最大允许值时,禁止将电容器组接入电网。
②在电容器组自电网断开后1min内不得重新接入,但自动重复接入情况除外。
③在接通和断开电容器组时,要选用不能产生危险过电压的断路器,并且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应低于1.3倍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
3电力电容器的放电
(1)电容器每次从电网中断开后,应该自动进行放电。其端电压迅速降低,不论电容器额定电压是多少,在电容器从电网上断开30s后,其端电压应不超过65V。
(2)为了保护电容器组,自动放电装置应装在电容器断路器的负荷侧,并经常与电容器直接并联(中间不准装设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等)。具有非专用放电装置的电容器组,例如:对于高压电容器用的电压互感器,对于低压电容器用的白炽灯泡,以及与电动机直接联接的电容器组,可以不另装放电装置。使用灯泡时,为了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应适当地增加灯泡串联数。
(3)在接触自电网断开的电容器的导电部分前,即使电容器已经自动放电,还必须用绝缘的接地金属杆,短接电容器的出线端,进行单独放电。
4运行中的电容器的维护和保养
(1)电容器应有值班人员,应做好设备运行情况记录。
(2)对运行的电容器组的外观巡视检查,应按规程规定每天都要进行,如发现箱壳膨胀应停止使用,以免发生故障。
(3)检查电容器组每相负荷可用安培表进行。
(4)电容器组投入时环境温度不能低于-40℃,运行时环境温度1小时,平均不超过+40℃,2小时平均不得超过+30℃,及一年平均不得超过+20℃。如超过时,应采用人工冷却(安装风扇)或将电容器组与电网断开。
(5)安装地点的温度检查和电容器外壳上最热点温度的检查可以通过水银温度计等进行,并且做好温度记录(特别是夏季)。
(6)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在使用时不得超过1.1倍额定电压和1.3倍额定电流。
(7)接上电容器后,将引起电网电压升高,特别是负荷较轻时,在此种情况下,应将部分电容器或全部电容器从电网中断开。
(8)电容器套管和支持绝缘子表面应清洁、无破损、无放电痕迹,电容器外壳应清洁、不变形、无渗油,电容器和铁架子上面不应积满灰尘和其他脏东西。
(9)必须仔细地注意接有电容器组的电气线路上所有接触处(通电汇流排、接地线、断路器、熔断器、开关等)的可靠性。因为在线路上一个接触处出了故障,甚至螺母旋得不紧,都可能使电容器早期损坏和使整个设备发生事故。
(10)如果电容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耐压试验,则应按规定值进行试验。
(11)对电容器电容和熔丝的检查,每个月不得少于一次。在一年内要测电容器的tg2~3次,目的是检查电容器的可靠情况,每次测量都应在额定电压下或近于额定值的条件下进行。
(12)由于继电器动作而使电容器组的断路器跳开,此时在未找出跳开的原因之前,不得重新合上。
(13)在运行或运输过程中如发现电容器外壳漏油,可以用锡铅焊料钎焊的方法修理。
5电力电容器组倒闸操作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1)在正常情况下,全所停电操作时,应先断开电容器组断路器后,再拉开各路出线断路器。恢复送电时应与此顺序相反。
(2)事故情况下,全所无电后,必须将电容器组的断路器断开。
(3)电容器组断路器跳闸后不准强送电。保护熔丝熔断后,未经查明原因之前,不准更换熔丝送电。
(4)电容器组禁止带电荷合闸。电容器组再次合闸时,必须在断路器断开3min之后才可进行。
6电容器在运行中的故障处理
(1)当电容器喷油、爆炸着火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并用砂子或干式灭火器灭火。此类事故多是由于系统内、外过电压,电容器内部严重故障所引起的。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要求单台熔断器熔丝规格必须匹配,熔断器熔丝熔断后要认真查找原因,电容器组不得使用重合闸,跳闸后不得强送电,以免造成更大损坏的事故。
(2)电容器的断路器跳闸,而分路熔断器熔丝未熔断。应对电容器放电3min后,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情况。若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外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部故障或母线电压波动所致,并经检查正常后,可以试投,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做全面的通电试验。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若仍找不出原因,则应拆开电容器组,并逐台进行检查试验。但在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投运。
(3)当电容器的熔断器熔丝熔断时,应向值班调度员汇报,待取得同意后,再断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在切断电源并对电容器放电后,先进行外部检查,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变形、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等,然后用绝缘摇表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如未发现故障迹象,可换好熔断器熔丝后继续投入运行。如经送电后熔断器的熔丝仍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并恢复对其余部分的送电运行。超级秘书网
7处理故障电容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处理故障电容器应在断开电容器的断路器,拉开断路器两则的隔离开关,并对电容器组经放电电阻放电后进行。电容器组经放电电阻(放电变压器或放电电压互感器)放电以后,由于部分残存电荷一时放不尽,仍应进行一次人工放电。放电时先将接地线接地端接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放电火花及放电声为止,然后将接地端固定好。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熔丝熔断等,因此有部分电荷可能未放尽,所以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之前,还应戴上绝缘手套,先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两极短接,然后方动手拆卸和更换。
对于双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的中性线上,以及多个电容器的串接线上,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电力信息化是以网络通讯、数据库、电子信息等技术为基础的,随着工作量的增加,产生的数据资料越来越多。若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效率低下,容易丢失,且不易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带动下,电力行业相继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但其安全首先要有保证,信息安全即信息要真实、完整、有效、可控,电力行业与人们生活及国民经济密切相关,一旦信息被篡改或被盗窃,将带来严重的损失。网络在提供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容易被攻击,所以电力信息安全必须得到重视。
1.2现状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电力信息化化技术起步较晚,稍显落后。近些年来,电力行业有了很大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这意味着我国在此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力信息化涉及诸多因素,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些许不足。
(1)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电力部门领导阶层虽能认识到信息化给电力行业带来的积极作用,但对信息安全有所忽视。认为采用先进的设备和软件就能保证信息绝对地安全,以至于防护措施较为简单,不能真正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黑客攻击、病毒植入等手段越来越高明,很多关键性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很容易被侵入。
(2)硬件和软件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部分,但总体来说,国内软硬件水平偏低。如缺少自己研发的技术和品牌,多从国外引进,并未掌握其中的核心技术,致使不少的防病毒系统不能进行全面防御,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甚至有些部门只重硬件,而忽略了软件,在硬件设备的性能、配置、功能上不断创新,软件技术却长期没有更新,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
(3)由于技术落后,国内还未真正建立起一个有权威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全国各地的标准都不统一,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信息的安全性。而电力部门也没有制定规范标准,致使信息安全管理出现混乱,各环节不能紧密相连,极易引起信息堵塞,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2实例分析电力运行管理信息安全运行的因素
某电力公司建于1986年,在2002年采用信息化技术之前,主要是靠人工来管理,但效率十分低下。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消息闭塞,以至于公司多次做出的决策都比较滞后。与外部其他企业缺少交流,难以从中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技术。随着用电需求的增长,客户越来越多,工作量日益繁重,有大量的信息资料需要记录处理。公司多采用纸质档案的方式存储,在起步阶段,出现了几次资料丢失的事件,给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而且纸张不易长期保存。公司内部有着明确分工,各部门只顾自己工作,沟通较少,使得信息不能流畅地在内部传递。2002年公司采用了信息化技术,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但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如网络安全防范系统不够完善,攻击者有两次发现了其中漏洞,并进行侵占;信息网络管理不合理,没有可行的制度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流程也不完整,使其作用有所减弱;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有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部分管理人员是从其他部门调来的,不了解信息网路运行现状。在发现潜在隐患,或遇到突发安全事故时,往往不能有效及时地处理。2006年,公司对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完善,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纠正解决。
3维护电力信息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
3.1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部门深刻认识到电力信息化的前提是要保证其安全性,否则一系列后续工作都无法开展。领导阶层不断学习,加大了在信息网络安全教育上的投入,对全体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制定了安全防护策略,将其彻底落实。负责人对信息安全体系的标准及目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宣传有关知识,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各个部门的行为。实行责任制,避免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
3.2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聘用专业人员,需持证上岗,根据个人能力安排相应的岗位。采用奖惩制度,建立起良性竞争,对表现优秀者予以适当的奖励,在内部培养一致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及时更新信息网络技术,了解现状,并安排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新内容,掌握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此外,公司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也尤为重视,培养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3.3采用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1)防火墙技术。供电系统的生产、计量、营销、调度管理等系统之间,信息的共享、整合与调用,都需要在不同网段之间对这些访问行为进行过滤和控制,阻断攻击破坏行为,分权限合理享用信息资源。
(2)建立了信息安全身份认证体系。供电企业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信息安全风险威胁,需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身份认证体系,实现网络危险过滤、终端准入、用户识别、上网授权等功能,警告或禁止检查不通过的终端访问企业内部资源,最终实现企业内网用户终端安全性的提升,达成企业整网上网安全性的保障。
3.4加强信息设备管理
(1)购买设备时,要注意其售后保障服务,将风险最低化。设备会出现老化的问题,需要及时的更新换代;设备管理人员可能存在技术经验不足的问题,不能及时地解决故障。这时就需要相关的售后服务来保障。
1.2变电运行设备巡检中存在问题。变电运行设备的巡检可以说是电站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工作人员应该每天细致巡检,及时排除设备中存在的缺陷和隐患,保证变电力变电的安全运行。但是变电设备一般长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巡检工作就比较枯燥单一,只是每天简单的重复。
1.3变电运行调度中存在误操作行为。近几年,我国电网迅猛发展,输电网的规模更大结构更加复杂,变电运行人员很可能操作失误,比方说误拉合断路器、带电挂接地线、非同期并列等,这些失误会引发很严重的事故或者扩大事故。造成调度失误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如果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不硬,或者工作态度不严谨。
2电力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
由上述可知,在当下的电力企业发展中,变电运行管理模式无论是在管理措施方面,还是在设备巡检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有序发展。所以,如果电力企业要想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更能符合时代的需求,就必须在变电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摸索出一条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在此对电力变电管理运行模式的创新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能够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1切实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保证安全是电力变电运行的首要任务,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就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针对上述管理安全问题,应该建议一个系统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使所有的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安全责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才能够克服散漫,安全措施才能落实到位。
2.2完善设备巡检维护机制。设备的巡检维护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变电运行设备存在的问题,从而排除变电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就要完善设备巡检维护机制。首先,根据电站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巡检路线图,路线图制定的原则是在巡检设备不重不漏的基础上尽量的使巡检路线简捷方便,要根据设备的调整及时更新巡检路线不能存在巡检盲区。其次,巡检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巡检工作的重要性,要有细心认真的工作态度,不能够敷衍了事。在巡检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做到一些负荷量大、安全要求程度高的重点设备重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