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06: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筑空间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家具是空间环境的延伸
(一)家具可以巧妙地实现空间划分,提高空间的灵活性
建筑空间中可以利用家具的摆放位置和造型,来设计出不同的空间格局。比如一些住宅设计中厨房家具的摆放,给人厨房与餐厅相通而又相隔的空间感受。巧妙利用家具,不仅可以增加家具的功能,还可以起到放大空间的效果,增加环境的情趣。有时会通过隔断、酒柜、屏风等将餐厅隔开,或者是货架、柜台等的摆放划分大众活动区和营业区。此外,有些是通过家具色彩的变化起到空间划分的效果。比如通过不同色调的餐椅形成不同的区域。另外,可以通过家具造型的改变,达到空间划分的效果。如就餐时高背椅设计,达到特定区域空间凝聚的效果,密切的氛围有利于增强情感交流。
(二)组织人流
用不同造型和功能家具的组合,或者安放在不同区域,就会达到不同的空间效果。通过家具的组合划分出一定的独立空间,可以组织室内人流的活动路线。因为家具空间位置设置的时候,必然会阻挡交通和人们的视线,因此,可以通过家具的位置设计来阻止人流。比如在候车厅、展厅、门厅等较大空间内,可以通过家具这一功能,引导人流的方向,避免人流无序性集聚造成拥堵。
(三)家具可以平衡构图
家具设计对室内空间影响很大,一定空间内,家具的选择和摆放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合理的家具设计会节约空间,给人舒展开敞的感觉,反之则会给人造成杂乱拥挤的感觉。空间感会受到数量和外型设计的影响,同样色彩也会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利用家具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疏密和轻重等问题,从搭配和安排上来平衡构图,给人制造出敞亮、均衡和稳定的空间感觉。
(四)家具表现了建筑空间的风格
家具的造型、色彩、样式决定其风格,家具风格在建筑空间内也决定了建筑空间的风格和特点。当前建筑空间装修装饰似乎无新意可言,逐渐走向模式化、快餐化。那么要体现建筑空间的风格,使其具有个性化和特点,就需要家具来体现。例如当前流行的巴洛克风格、英伦风格和地中海风格等,很大程度上是由建筑空间内的家具风格体现出来的。在我国人民大会堂,各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厅的建筑空间风格一方面是装饰体现,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家具风格的不同来体现出每个地区的特点。
三、家具受到室内环境的制约
设计者可以通过家具改变空间的格局,但是家具设计同样也会受到室内环境的制约。建筑空间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限制了家具形态的创造和空间选择。因此,由于受到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制约,其形态必然不可以随心所欲的更改。家具选择和设计中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建筑环境和市场选择,尤其是外观设计和尺寸大小。比如,在空间相对较小的条件下,家具尺寸太大既不协调也不方便,无疑是对原本不大的空间雪上加霜,给人拥挤不协调的感觉。而在较大空间环境下,选择较小的家具,就会造成单调、空洞的感觉。同时,建筑的功能特性也限制了家具的形态选择。比如办公室需要提供给人冷静思考和工作的稳定环境,此时应该选择一些安静的冷色调,而一些颜色比较亮丽,风格欢快的家具就不能放在办公室、会议室等比较正式的场合。同时,幼儿园为了激发儿童智力和兴趣,常常在选用颜色时就偏向于亮色系。此外,在公众场合,家具选择就不能太随性,比如躺椅、吊床之类,这些休闲放松的家具私密性强,放在公众场合显然是不合适的。
四、家具的配置与选择
合理的家具形态与布局方式是建筑空间组织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实现空间实用性,而且可以为人们营造良好的氛围,使人们生活更加舒适。首先,家具的选择安置和设计要根据空间性质和要求与建筑物有机结合,发挥家具的功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空间环境。比如可以通过灯具和一些工艺品等类似的陈设品辅助,来满足不同年龄、职业、身份、习惯等使用者的个性要求。其次,家具在室内环境布置中要根据室内环境特点通过排列组合和线条承接展现流畅美。而且根据建筑空间的大小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家具数量和尺寸,在风格、色彩和材质等选择时要与住房风格协调。但这并不意味着同一,否则会走向单调和单一,所以可以通过对比统一结合的方法,简约而不简单,繁琐而不累赘,保证家具和室内空间环境和谐的同时,显现设计的灵动,调节室内空间环境的氛围。再次,家具选择与配置要考虑到建筑的环境因素。比如根据空间环境的大小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家具尺寸。还要考虑到功能性强或者是基调特征明显的建筑空间,要选择与其基调、身份、功能等一致的家具,比如纪念性会堂、宾馆酒店或者是学校等公共场所中的空间环境。此外,家具布置时要按照空间布局的特点,做到错落有致,同时要考虑到主人的生活习惯和安全健康,比如要注意通风和采光,以及行走和活动的方便性等。家具布局要考虑到整体效果,亦要认识到家具是室内空间环境的一部分,不能顾此失彼,做到变化中体现规律,赋予其艺术的美感,从而使人们感到心情愉悦。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建筑热过程状态空间模拟数学模型
Abstract
AmethodforreducingdimensionsofstatespacebuildingmodelispresentedinthispaperandthereducedbuildingmodelisusedinacomputerprogramBTPtosimulatethethermalbehaviourofbuildings.Finally,thehourlyindoorairtemperatureofaresidentialroomunderactualweatherconditionsisprovidedinordertoevaluatethemethod.
Keywords:computerprogramindoorairtemperaturemathematicalmodelstatespacesimulationthermalbehaviourofbuildings
1引言
状态空间建筑建筑热模型[1]采有现代控制论中"状态空间"的概念,对多个房间的建筑物的热过程列写动态平衡方程,其中包括各围护结构内部的导热,各表面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各表面之间的长波辐射,各房间之间的空气流动以及室内外遮阳等过程的细致描述。对于一个建筑物的动态热过程,此模型表达为
(1)
式中,T为建筑物各围护结构表面及其内部节点和空气节点的温度构成的向量,W为室外气象参数(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等)和室内热源等扰量构成的向量,C是热容阵,A是热导阵,B是边界阵,它们都取决于建筑结构热物性,表示T对时间τ的导数。
某个房间的空气温度可以写成:
(2)
式中m为热扰量数,n为状态空间维数,{φij}和{λi}分别是由矩阵A、B和C导出的系数向量序列和系数序列。利用(2)式可以很好地模拟室温的动态过程,这已被子BTP程序[3]有用,并在实用中得到验证。
在描述建筑物动态热过程的诸多方法中,状态空间能灵活方便地处理多个房间多个表面之间的耦合关系,各种热边界条件和各种热扰量。而反应系数法不能考虑各个表面之间的长波辐射,谐波反应法在计算时必须先对各种热扰量进行Fourier分解。另外,状态空间法可以取任意的模拟时间步长,大到1小时,小到几秒钟表,而有限差分法由于受算法稳定性的限制只能限较小的时间步长。但是状态空间法为保证模拟精度,单个房间的热模型要求的维数一般不低于30,房间多时,维数不更大,因此要花不少CPU时间去完成(2)式的计算。为此,笔者在参考Cools等从的降维理论[2]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实用可行的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的降维方法,并用BTP程序模拟实际气候条件下的典型结构房间在建筑热模型降维前后的室温过程。结果表明,7维建筑热模型的模拟结果与39维的模拟结果相当一致,室温最大误差不大于0.1℃。因此,降维的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热过程的研究。
2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的降维过程
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的降维实际上是先找出状态空间中的主要节点,然后把其它节点集结到这些主要节点上,得到降维后的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
(3)
另一方面,各种热扰量对各节点的作用强度不同,如取Wj(τ)为Dirac函数,则(2)式变成
(4)
于是,各节点对第j种热扰量的响应为
(5)
经归功一化处理,得到各种热扰量对各节点的综合作用强度为
(6)
其中,
(7)
因此,在模拟建筑热过程时,只要选取综合响应强度大于δ(控制精度的常数,一般可取百分之几)的节点作为主要节点。即选j1,j2,…,jq,使
Ei≥δ,i=j1,j2,…,jq(8)
综合考虑以上两方面,取{j1,j2,…,jq}与{j1,j2,…,jq}的交集作为主要节点,记它们相应的为λi为λ*1,λ*2,…,λ*k,下面的工作是把其它节点集结到这些节点,也就是寻找{φij},使
(9)
最小,经类似最小二乘法的推导,从(9)式可得到
(10)
式中,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把n维建筑热模型降到k维,且k<<n。
3例子与分析
采用BTP程序计算实际气候条件下一栋砖混结构建筑物中间层一个南向房间的动态室温,选择的房间的内部尺寸(m)为2.7×4.8×3.6,只有一面外墙和一个单层外窗,外墙为370mm砖墙,内抹灰18mm;内墙为240mm砖墙,两侧抹灰18mm;楼板为30mm水泥砂浆+120mm空心楼板+10mm石灰砂浆;室内换气次数为1h-1,室内自由得热量为3.8W/m2,该房间与其上下左右四个房间具有对称的热边界条件。
表1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中的节点及其时间常数和响应强度iτi/minEi/%iτi/minEi/%
*13.94.52110.30.1
2965.40.32234.60.6
380*23301.34
*45176.231.62414.60
57.902511.90.2
620.20263.60
711.60*274.42
8101.20.4289.90
98.402963.90.2
1024.10.83018.10.3
11903158.90
1254.60.13232.30
*1314.41.13311.70
*14227.21.534150.90
157.103520.90.2
163.603613.60.5
1790371.20
18715.50383.316
1931.40392.935.3
209.20.1
表1给出39维的建筑热模型的节点时间常数和响应强度,可以看出节点之间的时间常数相关最大为4300倍,只有8个节点的响应强度大于1%,而它们竟占所有节点响应强度的96%,图1给出5月21~30日伦敦郊外的逐时外温和水平面太阳辐射过程,图2给出该房间用降维前(39维)和降维后(7维,取τ*为3min,δ为1%)的建筑热模型模拟出的5月25~30日之间的室温过程,从图2可以看出两种模拟室温相当一致,最大误差不大于0.1℃。如果用4维(取τ*为12min,δ为1%)建筑模型去模拟室温,那么最大误差为0.5℃左右。因此,为保证室温模拟精度,也不能把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的维数降得太低,否则,无法真实反应室内外各种热扰量作用下的建筑热过程。
图1室外空气温度与水平面太阳辐射
图2不同维数建筑热模型模拟得到的室温过程
4结论
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可以在基本保证模拟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大大降低维数,从而在保证模拟精度的同时节省CPU的时间。一般单个房间的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降到10维左右,具体取决于实际建筑物结构各种热扰量变化情况,以及模拟时所取的时间步长。通过合理选择具有合适时间常数和响应强度的节点,可以控制建筑热模型的维数,从而实现模拟精度与模拟时间的最优化。
5参考文献
1JiangYi.State-spacemethodforthecalculationofair-conditioningloadsandthesimulationofthermalbe-haviouroftheroom.ASHRAETrans.1981,88(2):122~132.
用块、板、柱等设计要素来构思空间的可能性,体块要素可以用来占据空间,同时产生体块之间的空间,相同体块可以通过水平位移形成空间。板片要素要表达的不是它的表面,而在于它的边缘,主要作用是用来界定空间,空间的不完全围合是它的主要特征。柱体基本特征是她没有表面,只有边缘,它重要作用是来调节空间的密度和韵律的调节。学生可以运用这些设计元素完成一个空间设计,操作方法可以是掏空、切割、叠加和移位等。整个学习有两个目的:一是建立一个空间学习的基本态度和方法;二是寻求空间设计的构思,进而引导后续的一系列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鼓励学生用模型材料来研究设计并激发学生们不同的操作设计。整个学习过程中最困难之处在于操作是直接作用于要素本身,学生们往往容易忽视操作的本身,即空间。其次是操作的方法,必须要借助于观察空间的方法来知觉空间,这个体验空间的环节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学生对于自己创造的空间有明确的体验,这一体验会转化成明确的设计意图,使得开始还是比较盲目的操作转化成有意识的设计活动。
2.组织体验阶段
根据前一个练习的操作方法用单一的模型材料来设计一个矩形建筑单体。该单体的尺寸为6m×12m×24m,根据不同放置方式,有平房、板房和楼房三种类型,这个阶段学习的重点是抽象要素与空间的关系。这一阶段设计的目标是追求形式和空间语言的清晰,其关键在于操作的清晰。简单和清晰的操作并不意味着形式和空间的单一和单调,一个好的设计是应该能够产生丰富的空间。丰富的空间体验主要取决于空间序列上空间之间的对比和变化,如空间大小、比例、形状、光线的变化等等因素。
3.应用材料阶段
用两至三种模型材料重新制作模型,练习的重点在于讨论不同材质因素的介入会引起的建筑体呈现哪些不同。从视知觉的角度来考虑,即材质肌理,如木和金属材料的对比;色彩和明暗,如各种颜色的纸板的对比;材料透明性,如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和不透明材料的对比。材料的穿透、阻碍、反射光线和视线的特征具有改变空间知觉的特点,但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加强而不是弱化最初的构思。在材料学习的第二阶段,进行模型材料到建筑材料的转换期间,如何在这个阶段发展原先的设计概念,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照片拼贴法,即用建筑实例的照片为素材,来作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立面的拼贴研究。就单纯的视觉形式语言而言,材料构件及其构造方式形成建筑表明图案,是形式和空间表达的重要手段。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不可以用电脑软件中的贴图,因为这些材料图库是不含有构件和构造信息的。
4.建造及评图阶段
设计媒介与设计方法紧密相关。我们鼓励学生制作、观察和反复记录推进设计,要在模型、透视图和建筑平面图之间不断转换。它们的集合体现了一个完整的设计发展过程。在课程后期学生应完成作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设计训练学生计算机作图和建模的能力。设立几次公共评图,教师有机会了解学生的想法并能提供各自的意见,这对于课程的发展十分的重要,在评图阶段要加强学生们的自我表达及沟通能力的培养,交流与讨论能够刺激新观点和想法的产生。当众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有利于理清思路,增强信心,这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总之,要对这个课程的本质做进一步概括的话,那么,我们认为这个课程提出了一个建筑设计造型的主张:即如何生成一个空间的概念,如何将这个概念发展成一个建筑,以及如何在建筑的造型中来表达这个空间的概念。通过一个严谨的设计教学计划,这个设计方法变得可以传授。
二、对空间教学的教案建议
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和激活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鼓励发散性和求异思考,拓展思路、扩大思维空间。为了达到我们预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得到最佳的学习体验,教案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课题训练的抽象性
抽象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将研究局限于一个特定的建筑体量,要求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建筑体量的内部空间,二是功能问题抽象为人在空间中的活动,以及空间的不同特性上。三是将场地问题抽象为单一建筑体的不同摆放形式,不同的摆放形式对空间组织也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抽象的目的是将学习的内容更加地明确和集中,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基础训练。
(二)对空间搭建的元素实行平行学习的方法
理想状态下是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对搭建的元素进行研究,但由于课时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采用几种搭建元素平行学习的结构,学习是分组进行的,每组三位学生,每位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要素进行搭建学习,这样可以从自己的组员中学习另外两种搭建元素的相关问题。这样,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有了真正的意义。
(三)注意有序的工作方法的设定
每个阶段及步骤针对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一有序的工作方法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个基本前提。在每个阶段,学生可以掌握某个具体的操作方法,研究某个具体的设计问题。通过一个完整的练习过程,学生便可明了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严谨的设计训练对于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实际的教学经验来看,严谨的教学结构更有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探讨。此外,对于空间建构课程的学习我们希望不仅培养学生对空间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建筑或相关学科的学习和认知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学生通过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一方面,希望他们可以掌握建构和空间的概念,另一方面是如何从一个空间概念发展成一个建筑,最后是要掌握运用不同的设计媒介达到自己的设计目的。
2规划设计——肌理再生、古为今用
江南古镇街巷空间紧凑,尺度相对较小,并不利于现代功能空间的展开。如何既满足现代办公的需求又体现小镇的风味是本项目的挑战。通过对创业小镇各功能空间的梳理,综合考虑各功能采光通风及视线干扰等因素,合理确定建筑间距与区域位置,与街巷、广场共同融入小镇的肌理之中。创业小镇均为建筑高度不超过4层的多层建筑,以围合庭院组织空间,形成组团。略窄的街廓比例、连续的街巷界面、以人为主的步行空间尺度与收放自如的广场空间,使人在创业园中能够感受小镇的空间序列。整体规划采用“一点、一线、两面”的排列模式。“一点”即中心建筑节点,中心区由综合服务展示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组成,形成建筑视觉中心及景观中心。“一线”即设置一条贯穿东西的交通主干道,串联起各个建筑组团。“两面”即设置沿河景观展示面及沿余杭塘南路城市展示面,沿河景观展示面建筑采用高低错落、体块穿插的设计手法,使沿河界面富有层次感,让沿河的景观界面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整个自然生态体系中。在沿重要城市道路——余杭塘南路的建筑空间排布上,我们采用了整体的处理手法,并形成一定的节奏与韵律,使得创业小镇在余杭塘南路上形成简洁大气而不失丰富的城市界面。地块的中心位置余杭塘南路一侧设置项目的主要出入口,并设置大型入口广场,起到礼仪广场的作用。靠近西侧汽车库处设置项目次入口,方便机动车就近入库,减少车流对内部交通的干扰。由于本地块地形为狭长型,为了考虑人流进入的便利性,在正对水城北路的位置再单独设置一处人行出入口。沿河建筑组团之间设置穿堂小巷,可使靠城市道路一侧的办公人员顺利到达滨水景观带,使人们尽享古运河美景。在地块西侧和东侧各设置一处机动车停车库,方便地块两侧员工就近停车,缩短步行距离。
3单体设计——空间多变、适应发展
创业小镇二期一标段共由13栋建筑单体组成,每个单体均为小镇整体不可或缺的有机单元,建筑采用3、4层为主的独栋式单体设计。考虑大学生创业公司的成长为循序渐进式,随着公司的发展,对办公空间的需求会慢慢提高,所以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办公空间的灵活多变性,衍生出适应不同阶段企业发展需求的组合形式。而建筑通过连廊或平台互相连通,连廊、架空层及错落布置的平台或沿河、或沿街、或沿花园广场,与室外景观相互交融渗透,形成了丰富多变的休憩空间,为年轻的创客们提供了相互交流或独思冥想的场所,进而迸发创新灵感。建筑形态意在延续传统建筑风格的神韵,造型采用浅灰色调的现代中式风格,明快大方。通过简洁的坡屋面、线条、片墙、窗槅、漏窗等,与传统的仓前老街遥相呼应;通过虚实及体块穿插与现代城市界面自然过渡。外墙材料以石材、玻璃、金属为主,同时结合木质构件来诠释建筑风格,通过尺度、颜色、透光度的对比力求丰富而统一。
4景观设计——半宅半园、一院一景
设计借鉴江南传统的“半宅半园”,采用“一院一景”的庭院模式来组织空间,形成了秩序与自在并存的空间氛围。每个组团以“宅”和“园”两种类型交错布局,疏密有度。“宅”院以小型天井式庭院呈现,营造处处有景的办公空间。而“园”院则采用较大的庭院空间,提供了借入外景的内向公共空间,是办公空间的自然延伸。同时在设计中遵循城市规划所确定的总体定位和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优化水体绿化等自然资源,提升其对于城市总体的生态和景观价值,并沿河设置城市水岸游步道及自行车道,促进创业小镇与城市的互动融合。
2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点元素的应用众所周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点元素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如果把力比作点,那么点就是可以传动的;点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是可动的、可传递、可变化的。点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的,也是非常灵活的。例如,当一个点时,人们就会把目光聚集到这一点上,而当两个点组成一条线时,人们的目光就可以互相游走于这条线上,而当三个点都不在一条线上时,人们的目光就会投向这三个点所组成的面域上,而当众多的点组成不同的面域时,人们的目光就会应接不暇的投射与不同的面域,而这众多不同的面域就会使人感觉到变化的动感,这就是点在建筑空间的构造中最基本的应用和表现。点元素的灵动多变,为建筑设计增添了更多的灵动,更多的变换。
2.2线元素的应用线元素是建筑空间设计中重要的组成元素,线动成面。变化多动的线条总能带给人更多的流畅性和更多的空间想象力。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线条,有曲折的、笔直的、对称的、扭曲的等,这些线条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美丽的视觉效果,同样在建筑空间设计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线条,这些线条构成了建筑空间的各种存在形式,赋予了建筑空间更多的流畅变化和想象空间。线元素所具备的灵活多变的色彩,使得它在建筑空间的构建上具有最基本最简单最明了的视觉构建效果。线元素在建筑空间的应用,就如同作画,通过线条的流动变化和空间的映衬搭配,设计出恢弘波动的建筑空间氛围。总之,线元素所具备的简单、灵活、多变、流畅,是建筑空间设计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2.3面元素的应用面是物体的最基本组成元素之一,也是建筑空间设计中重要的表现形式,面动成体,面是隔离建筑空间,区分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的重要烘托氛围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面域,有曲面、平面、不规则面等,而不同的面所表现的形式不同,其在建筑空间中的所表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平整对称的面往往给人一种整齐简洁的氛围,而蜿蜒曲折的面往往营造出动感变化的氛围,而不规则面则能营造出一种神秘空间的氛围。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中要充分处理好不同面之间变化关系,一定会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
2.4体元素的应用体元素的应用也就是点、线、面,元素的综合应用,因为体元素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中,对于体元素的应用,要从整体上把握住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并认清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所要设计的空间主旨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点、线、面的变化,设计衬托出不同的环境氛围。建筑艺术集可视、可触、可感,为一体,这就是建筑空间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根本区别。建筑艺术的可感是指建筑空间中体元素的可触化,可感是指建筑体具有感官的艺术气息。综上,体元素是建筑空间的主要组建形式和存在形式,建筑空间的美否与体元素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而体元素的美否,又与点、线、面元素的合理搭配和存在形式有着重要的关系。
2.5光影元素的应用在人们认知的世界中,有一种元素永远与人的生活分不开,它就是光影。可以说光影组成了我们全部的视觉认知的世界,因为这世界充满了光和影,才造就了我们今天绚丽多彩的生活世界。所以在进行探讨建筑空间元素时,不能忽略光影元素在建筑空间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光影的照射,建筑材料不可能散发出光彩,也不会展现出建筑空间的美感。光影元素还用于建筑空间的采光照明、取暖等。
二、建筑空间设计应用
从土楼建筑本身来看,大多数布局具备以下特点:①中轴线明确,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线上,其他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圆楼也是如此。②以厅堂为核心。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亦十分突出。③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土楼中间居住的不是一户人家,而是一个家族,所以在内部空间规划上来讲,具有其独特性与复杂性。而圆楼的精髓所在就体现在占地少,空间大,适应山区地形。圆形土楼空间在合理性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空间价值:①圆楼内部空间不存在“死角”。②圆有平等均等的特点,好坏差别不明显,利用房间的分配和家族的和谐。③圆楼的内院空间大。④由于圆楼空间消除死角,对于木材用料更为节省。⑤圆楼具有更强的抗震能力,更加安全。土楼公社在建筑布局上首先就是打破圆形的封闭格局。设计最终采用了e字型的平面方式,开放性的入口的设计。体量上采用一个螺旋形上升的姿态,既保持传统的圆楼形象又能有效打破其封闭平淡的缺陷,使其脱离传统民居的局限为创造丰富多变及活跃的现代建筑风格打下基础。住宅及旅社沿周边均匀分布,中心作为一个公共活动空间为住户提供一处休息交流的平台,整个建筑由廊道贯穿其中,四通八达,传统布局为新建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功能空间设计应用
单从功能布局上来分析,传统土楼的功能主要是群居性的自我防护,正因为当时的这种需求才形成了现在的经典。所有土楼集体住宅,首先是聚族大厦,其次才是单家之居。整座土楼的核心是中堂或祖祠,大门厅、中堂、天井、祖堂等这些空间都在整座建筑的中心或前面位置,而所有的房间似众星拱月般围绕这个中心。这种排布体现了土楼的向心性、匀称型的关键,也表明了土楼的集与个、公与私的构成规律。祖堂作为土楼的精神内核载体,无论建筑规划和形式如何变化,祖堂始终都是土楼空间主要轴线上最宏大、最富丽的空间。土楼公社在建筑功能布局上尽量做到齐全,楼内的主要公共空间就是中心方形庭院,底层用作自行车库和消防车道,除了设备房和公共用房之外还设有公共活动空间,如乒乓球室、阅览室和管理用房等。为了考虑亲友来访首层入口处安排部分商业零售。在其楼里设计了日常生活所需的空间,让人们在闲暇之余有可取之处,这些全面的考虑得以借鉴与传统土楼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功能布局,关上大门,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社会。
四、向心性与封闭性对人的交往关系影响
土楼的这种以家族为单位的居住组织,为等级制度创造了条件,它的空间分布以及独特的内向空间形式在社会组织上具有有效的交往优势,与此同时,强化了中心和家族全力,与封闭、等级、强权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传统土楼作为一种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房间沿周边均匀分布,与现代集体宿舍的建筑类型类似,但较现代板式宿舍更具亲和力,有助于社区中的邻里感。土楼公社在内部空间布局增添了新内容,并且在每一层都会有活动空间,为住户提供一处开放的交流空间。在当今这个冷漠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远了,信任减少了,向心性为现代建筑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与交流。土楼的封闭性将周边恶劣的环境予以屏蔽,内部向心性同时又创造出温馨的集体小环境。
色彩是抽象的表象符号。色彩抽象性在一定意义上是抽象与具象、感性与理性、普遍与特殊、个性与共性的复合。表意和表象有时同时存在,色彩表象性构形和色彩情感效应,与人类内在的情感等主观经验形式和联想有关,在一定条件下,又以文化现象为基础,从而使得色彩有了某种系统价值。
建筑情感亦是一个极具抽象意义的无法捕捉的抽象概念,是一种情感本质的外化。这个抽象概念的意义阐述和信息传达,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客观实体,并以此为承载媒介,转换成一种符号或者综合作用的诸元素集合体,方可传递给受众。而色彩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了色彩信息的传达,只能依赖于视觉对它的准确识别和判断,以可视化的形式被人们认知,而无法被触觉、嗅觉、味觉、听觉所感知。色彩信息通过刺激人的视觉器官,使人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动和视觉联想,在人的大脑中经过与已有经验、知识和色彩概念的相对照、分析、整合,进而与所传递的视觉情感信息达成共识,引起心理上的共鸣。当色彩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某种象征时,色彩就具有传递相同心象和涵义的表现功能。从这个角度说,色彩具有特定信息符号的意义。
蓝色给人理智、平静、清新、镇静的抽象联想,代表了明晰、合乎逻辑的态度,能够促使人以明晰的头绪思维。汉诺威世博会的未来健康馆,紧紧抓住蓝色调的固有属性和情感特征,以蓝色的反光材料地面和周围深蓝色湖水图像的墙面,营造了一个轻松、安宁、舒适的空间。蓝色传递给人一种健康的信息,色彩作为通讯手段与建筑环境用途的和谐配合,使色彩情感经验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取得了建筑形体语言无法达到的表情效果。这说明,建筑色彩空间情感语汇的集结、架构、展示和传达,可直接影响到现代人与环境及其构成元素间沟通的质量。
色彩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出的功能不仅在于装饰美化和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作为造型艺术的语言媒介,在建筑环境情感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色彩情感取决于色彩各种特性、属性的表现以及与建筑表达语言的和谐共鸣,它的特性使人把与其相通的心理性质和社会文化发生联系,引发某种情感沟通。比如黑色给人一种深沉、严肃、悲哀等心理联想,有强烈的沉重感和压抑感。美国肯尼迪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就利用这一色彩特性,通过大面积黑白绝对色的有力对比,极度渲染美国总统的悲剧性死亡。超大体量的黑色玻璃幕墙的构成体,给人以超常规尺度的结晶体般的纯净感。建筑色彩营造的最佳色彩关系,将肯尼迪图书馆的纪念意义推到与一般总统纪念图书馆截然不同的境界,构成沉思、缅怀的庄严气氛。在这里,抽象的情感,抽象的色彩涵义,通过特殊的色彩抽象符号及其空间语序的构成,转化为可视的明确符号和情感定位,准确、系统、深入和全面地阐述了特定建筑空间的情感特征。
建筑情感的聚集和表达是通过象征或寓意的手法表现出来的。体积、色彩、质地、肌理、形状、比例、布局等可视形象,这些造型媒介和语言,表达了建筑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建筑艺术的形式美。在现代建筑信息形态的整体结构中,建筑环境和建筑空间关系,首先引发建筑的审美情感。建筑本身对总体环境的尊重与和谐,直接影响建筑视觉情感信息的表现和传达。不同建筑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建筑群体不同的序列构成,表达和传递不同的美感体验和情感冲动,高大、神圣、幽静、雄强、威严……情感知觉产生于与环境的配合和关联。特定环境和建筑暗示了特定情感和特定色彩的特殊规定性,色彩在建筑环境经营中的秩序,完全从属于整体建筑的环境情感。悉尼歌剧院以白色的调饰面,迎合了春夏秋冬、晨曦暮霞、阴晴雾雨等不同时间与情状建筑环境的变化,弹奏出变幻莫测的色彩音乐交响。当然这种规定性还要与当地的文化、建筑的功能及人们的习俗等紧密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世博会印度馆的入口设计,以传统的形体图形语言,阐述了“我像迎候神一样迎候你”这样一个理念,从情感上唤起人们对这个宗教文化大国的向往。同时,黄色的情调吻合并强化了这一理念,让人仿佛嗅到了淡淡的高香味,闻到了声声木鱼的敲击音。
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以及、欣赏习惯的差异,都能直接影响着现代人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准确把握色彩个性情感与建筑表达内容的前提下,应密切关注人们的色彩喜好、审美习惯以及色彩的流行时尚。北京香山饭店的总体布局,考虑到饭店地处幽静、典雅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历史文物,建筑师有意将建筑物设计得比较低矮,不破坏四周的景观,并在外立面上设计了三层玻璃窗,利用视错觉造成建筑物只有三层的高度,从心理上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的低矮感觉。它的空间布局采取中国建筑传统的中轴线布局、多院相连的区分和联合方式。散发着浓郁现代民族气息的香山饭店,色彩配置运用中国传统抹灰墙面的白色、灰砖线脚为基本色调,素雅、干净、洗练,与江浙民居和园林建筑相照应。浑厚素朴的风格,朴拙单纯的传统工艺,视觉化的色彩形象,均散发出淡淡的乡土气味和思乡情结,表现了对乡土文化的深切眷恋。
色彩不仅是建筑立面的基本内容,而且是形成建筑性格特征的重要因素,是建筑情感整体结构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色彩的作用已经超越了本身信息传达的功能,而成为现代建筑空间关系构成的造型元素和表现因素,以色彩制造建筑情感,传递建筑情感。同时,色彩的冷暖、远近等固有特征也决定了其情感涵义。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以优美合理的造型和色彩的绝妙搭配,准确表达了设计者的建筑观念和与大自然有机协调的美学追求。用当地片石砌筑的墙垛,其纹理与山岩相通,色彩与环境融合,颇具天趣。杏黄色的混凝土阳台,长短厚薄宽窄不一地向四面八方伸展,凌空飞横于瀑布之上,色彩与大自然互相渗透,互相衬映,浑然天成。
建筑情感空间和色彩空间的情感效应和情感表现力,既涉及到色彩刺激,又涉及到不同人对色彩的不同的生理反应,既有关于观者的视觉经验,也与个人的记忆、刺激等心理活动发生联系,还取决于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越战给美国人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伤痛,为了阐述和揭示这一社会现实问题,表达对死难者的敬仰和怀念,华盛顿越战军人纪念碑环境艺术设计者,将纪念碑设计成两个直边相连接并成一定角度的直角三角形嵌入凹陷的坡地,形成表面由黑色花岗岩砌成的挡土墙形象,其上铭刻着越战中死难者的名字。当人们缓慢步入凹地,看见黑色花岗岩上那一排排、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名字时,心情将随地势的凹陷,越来越沉重……这种思想情感的产生和思绪的波动,不仅得益于纪念碑的空间造型语言的准确定位,而且建筑情感空间和色彩的定位,也完全紧扣人们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心理审美特征,以情感环境空间语言和色彩的造型形式语言,控制了处于这个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感情,使人们的心理空间和情感空间取得了一致的效应。在此基础上,作者又把色彩的表情特征和固有的色彩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以黑色所具有的压抑、沉闷、罪恶、恐怖、悲哀、严肃、深沉、不幸等色彩心理和情感联想充分表达,并与材质紧密结合。通过多种要素的绝妙运用,最终造就了这个超凡脱俗的公共环境设计作品。
色彩作为视觉艺术造型语言和情感媒介,是通过可见的实在物质媒介表现出来的。建筑色彩的规定,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建筑材料的选择为前提的,材料承载了情感和色彩信息,是形象化展示情感的载体,是人们情感意念的寄托物。没有材料作为情感传达媒体,建筑的情感空间和色彩空间也就不复存在。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的设计,为了把场馆建设中产生的废物降到最低限度,体现日本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积极态度,建筑师采用了可回收的纸管以及其他相关的纸质制品建设场馆。这种材料的独到运用,既是日本传统建筑对纸运用的现代展示,又是在张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宣扬本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聪明才智和勤劳简朴的精神风貌。色彩的选取则完全利用纸管和纸质制品的固有色,未加任何装饰性色彩。而媒体馆环境展示空间的设计,则以众多图书的书脊作为装饰墙面和空间分割界面,表达传统文化的媒介概念。空间中?从天花板上悬吊下来的UFO型结构的电脑显示屏组合体,反映了互联网即将成为新世纪的媒介主流。形体的选择和情感的传达都是准确、恰当、到位的,而且用笔干净利落,流畅洒脱。更重要的是,材料在此不仅承担着架构空间和界定空间的作用,而且材料本身在与特定展示环境的特定造型相匹配的同时,被作为重要的信息展示传达载体,充分发挥其质材的特性美和感官的表现力,增强了整体环境空间的审美价值。纸制品的温和亲切、舒适安宁,传递着极富人情味的美感;UFO型结构表现出的现代感、宜人的流线造型、稳重含蓄的灰色等,都与人的生理结构和特定心理需求相符合,质材的结构和性能与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生理结构间形成了异质同构,外界信息的传达和人的内心审美经验达到完美的对接。也就是说,材料的物理性能及给人的审美情感,同人的知觉反映及心理体验产生了和谐的美的共鸣。
水作为造型元素近年来也被大量使用了。同是汉诺威世博会的冰岛馆的设计,以钢结构构成一个表面有瀑布的蓝色立方体,其表面以两层塑料薄膜为外墙材料,内层为蓝色和半透明的,而外层则是透明的,水幕不断至上而下流淌,以此象征这个岛国的地理特征。确切的设色,准确的定位,大胆且富有创造性的材料贴切使用,都对人们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建筑空间的情感化、人性化的设计回归,是当代设计艺术和人们生活品质的需要,建筑环境设计关注的主流不再仅仅局限于雕塑、绿化等等有形形体元素的艺术结构和空间定位,而是更多地趋向于对建筑空间和现代生活空间人文的、生态的多元化关怀,使建筑环境空间的创造更具有人性情感,更符合现代人对环境的审美需求。色彩空间和情感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受制于建筑的风格、构思、材料、结构、空间等许多方面,但对它们的创造性使用,将会大大改善和提高建筑与人的情感沟通,使建筑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时候,更能得到建筑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和亲切的感受。
参考文献
邓福星主编王菊生著《造型原理》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44页
(1)天际线。城市建筑空间设计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天际线,天际线能够更好的处理人造物体和天然物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城市空间看起来能够更加协调和自然。
(2)地平线。建筑物的地平线要处理好人造物体与自然物体的协调关系。人造物体怎样战立起来,怎样升出地面,要注意视觉的舒适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3)空间要点。建筑物的空间要点犹如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它要体现地方性特征,使人们有到达或者离开的感觉,如广场、平台、台阶的上下两端等,都是建筑物的空间要点。
(4)后退。建筑中的后退能够更好的为建筑的整体布置出彩画幕布的效果。建筑物对于道路的距离和入口大门等,均属后退设计问题。
(5)升高和降低。升高和降低在城市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整体的感官效果,比如城市建筑之间的过渡也要由地处向高处逐步调整。
2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关系
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城市的空间看起来更加自然、协调,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理想化思路,最终将这种思路具体的表现出来。因此城市空间的设计要保证符合城市规划的整体思路,同时也要依靠具体的形式来完成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整体理念,假如城市空间的建筑设计只停留在二维的变化上,那么城市空间整体的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除去经济因素等条件的限制,城市空间设计的整体效果要保证与人类的各项社会活动相互协调,从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创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同时,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城市建筑规划管理在进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理念作为支持,其作用也只能单一的表现在管理上,不能做好单体设计与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城市空间环境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城市也会失去应有的协调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做好城市建筑管理就需要有效的对城市建筑空间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设计,这也是城市建筑管理最基础的保证。
3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以及建筑管理水平的几点措施
(1)提升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内涵。通过对城市建筑空间的分析,来提高城市空间设计人员的创新理念。城市是人类活动的核心所在,城市空间能够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必要的场所,城市空间中除了需要对建筑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外,还要对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爱好等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如果没有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那么城市空间的规划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不能够只停留在二维空间上,要体现出三维空间的效果。城市建筑空间作为立体的表现形式,二维的空间效果无法有效的表达出城市建筑空间的全部,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三维空间设计来取代以往的二维空间设计。
(3)把单一建筑物内部空间管理变为建筑物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管理。建筑物内部的各种功能空间,除与建筑物协调统一外,还应考虑其与外交环境的协调一致。比如:建筑物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关系,建筑物的附属设施(如烟囱、空调机、电梯房、水池等)与城市空间景观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居环境城市化的加速,人们对建筑空间尺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明晰。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准确而全面的关于建筑空间尺度概念的描述,普遍存在着对尺度概念的某些模糊认识。所以,有必要对建筑空间尺度概念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予以拓广。
2对现有尺度概念的分析
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曾以很多篇幅具体论述比例问题,但对于尺度本身的性质却很少提及。托伯特•哈姆林在其编著的《20世纪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第二卷《构图原理》中,把尺度问题单独提出来加以研究。该书把比例和尺度作为两个并列题目,且尺度列于比例之后。也许是由于哈姆林建筑理论的权威性,自此以后,几部有影响的建筑理论著作中关于尺度与比例的论述都维持了这一顺序。实际上,比例和尺度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并列概念,比例应是尺度范围内的从属概念,将尺度置于比例之下,属于主从关系颠倒,它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误导作用,影响了人们对尺度概念的正确认识。沈福煦在《美学》一书中,认为尺度是“在建筑设计中以人高为衡量建筑物或构筑物大小规模的标准,亦指建筑物或构筑物本身各构件间大小相比的合理性。”这个概念亦较模糊,容易使人们对尺度概念产生误解。清华大学田学哲主编的《建筑初步》教材中,“尺度主要是指建筑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建筑中有一些构件是人经常接触或使用的,人们熟悉它们的大小,如门扇一般高为2~2.5m,窗台或栏杆一般高为90cm等等。这些构件就象悬挂在建筑物上的尺子一样,人们会习惯地通过它们来衡量建筑物的大小。”前一段话是对尺度概念的定义,后一段话是对尺度概念的解释,通俗易懂。这种以常规部件为基准使建筑获得尺度感的方法,一直作为现在建筑理论中关于建筑尺度的基本内容。可以说,这是基于视觉的形式尺度或形象尺度。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次大会制定的《北京》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整个人居环境来研究建筑空间的尺度问题,就会感到《建筑初步》中的定义虽然简明、准确,但有待拓广。在拓广建筑空间尺度概念的时候,应力求简明、准确、全面。
3广义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
人居环境的不同空间范围包括地球、大城市、小城镇、广场公园、居住小区、景观、单体建筑、室内、家具等。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生存活动对建筑的体验,并不是简单生理需要的舒适感和视觉美感,而是整个身心体验的感受,故有环境心理学和心理空间的概念,这表明存在着心理空间尺度。例如,我们初次到某一校园参观,比起后来在该校园生活了较长时间来说,前者感到该校园要大得多。又如,我们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点去,去的时候比回的时候感觉到路程要长。所以,广义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应是:在人居环境的不同空间范围内,人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用身心来体验建筑整体环境空间所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对该空间大小的综合感觉。这需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3.1尺度的字义所谓“尺度”,按中国汉字组词方法来顾名思义:“尺”是尺寸的尺,是衡量线面体空间大小的基本标准单位,是绝对大小的量;“度”是度量,是用尺来量取线面体空间的行为过程,是动词;“度”又是程度,包含着等级差别的意义,它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的比较而产生的相对大小的量,这与比例概念相近;俗话说,“凡事都要有个度”,这个“度”是无过之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是中国传统为人处世的原则,却也表达了一种审美观。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中的“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就表达了一种尺度概念。所以,建筑学领域中的“尺度”,其概念虽与真实大小的尺寸有关,但本质上是表达人们对建筑空间比例的大小关系的一种综合感觉。
3.2尺寸是绝对的不变量,尺度是相对的可变量经过设计建造构筑的人居环境空间都属于建筑的范畴。由于高科技的航天、通讯和交通设施的迅猛发展,地球给人的感觉已变得越来越小,故有地球村的说法。宇航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看地球,就是一个“小小寰球”,飘浮在黑暗一片的宇宙中,是货真价实的“弹丸”之地。这表明地球的尺度已变得越来越小。再如,虽然大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和立体交通与通讯系统使城市面积扩大了好几倍,但城市给人的感觉反而小了,即城市的尺度变小了。现代人来看中世纪的一些城市,也会感觉马车时代的交通广场尺度相当小。实际上,中世纪时期的人会感觉到这个广场的尺度够大。所以,尺寸是绝对的不变量,尺度是相对的可变量,是随人类活动范围和人的移动速度而变的量。
3.3比例是不变量,尺度是人感觉的量,是可变量比例是对象自身内部的绝对尺寸关系,它不受周围对象的影响。尺度是人们体验对象之间相对关系的感觉,它直接受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尺度在衡量建筑的美感上也和比例一样,是为了建立和谐的秩序关系。即比例要达成建筑物本身的和谐关系,而尺度要达成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写作论文及建筑物与人的融洽关系。一般设计手册上称的“人体的尺度”,严格来说,应该是“人体的比例”。之所以对尺度和比例概念产生这样的模糊认识,原因可能是对《建筑初步》中尺度概念的片面理解,只抓住了“建筑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忽略了这种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超级秘书网
3.4比例是影响尺度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人的行为习惯和舒适性为标准来看比例,则建筑的整体、局部、细部间的相互比例关系能对尺度感产生影响。而且,建筑实体与空间虚空的这一对虚实的量的比例关系也影响尺度感。例如,在城市的一个区域中,当几幢体量很大的建筑处于相互之间距离很大的环境中,它们的尺度感并不很大。
3.5视觉的尺度感仍然是决定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以往对尺度感的研究,很大部分都属于视觉尺度感。另外还有听觉、嗅觉、触觉等尺度感的存在。但视觉尺度感仍然是决定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4结语
随着人们对建筑空间尺度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明晰,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拓广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和应用,必将对人居环境的广义建筑学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2我国养老社区适老性建筑空间研究
作为我国最成功的老年社区之一,北京“东方太阳城”老年社区的定位为“世界级的高尚退休社区”“全新退休生活的领跑者”。它坐落于有“东方莱茵河”之美誉的北京市顺义区潮白河畔。规划面积234万m2,总建筑面积70万m2,共可入住2万余人。其中包括独栋别墅、联体别墅、点式公寓、板式公寓和连廊式公寓,面积为78~716m2不等。项目所在地顺义区植被覆盖率、绿化率和空气质量等环境条件和基础条件都非常好,位于北京传统认知的中央别墅区板块。规划特点是带状排布,景观资源最大化:傍水而建,周边为7000亩绿化隔离带。组团呈带状平铺,保证了每个组团与景观最大的接触面。特色为极致景观与闭合的开放组团,组团内引入大量景观,追求极致;在整体景观之外,每个组团内单独布置了大量水系、绿化景观,满足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需要;多层级交流空间,组团式布局,组团内部设置小型公共交流空间,组团外部设置相对较大的活动场所。
2.1建筑内部空间适老性设计
2.1.1适老性居住空间居住空间作为老年人最重要的功能要求,它首要需求的是私密性,老年人需要一个不受干扰的空间,安定的个人空间。在满足日照、采光、通风的基本要求下,居住空间的形式应多样化,一居室、两居室或单人间、多人间都应进行尺度设计,并且考虑设置一些公共交往空间,安排桌椅,提供休息的地方,增加互相交流的空间。居住空间面积不宜过大,尺度大的空间会给老年人心理上带来空旷感及疲劳感,平面形式最好是矩形,家具尺寸需较小,老年人的活动范围有限,行动迟缓,简洁的平面设计会给老年人创造宁静、舒适的空间。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这就需要增加墙体厚度,强化隔音效果,利用隔墙设置老年人的私密空间,这些适老性的设计保证了老年人的需求。东方太阳城成功的关键点在于人性化的设计:针对老年人特别定制的无障碍设计、户型设计、环境设计。公寓均设电梯并设无障碍坡道,地面防滑处理,墙壁预埋扶手,阳角抹圆;户内紧急呼叫与电子安防系统;居室充分考虑朝向、采光和通风;卫生间离卧室不远并设有防滑扶手插座、开关都相应地降低高度;感应门锁替代旋转式钥匙;采用明亮的颜色,增强环境的可识别性;老年人渴望交流,有些别墅设置了双客厅;中国传统观念子女与父母同住设计了大户型多卧室;老人需要照顾设置了保姆间。
2.1.2适老性餐饮空间餐厅作为提供进餐的场所,同样也是老年人重要的交流场所,在非进餐时间段可以设置咖啡厅等休闲娱乐场所,卫生间的布置需要考虑适老性的设计。餐厅的设计应灵活,活泼,利用曲线给老年人带来有趣的空间感,可设计开敞的厨房空间,调动老年人用餐的情绪,增添趣味性,层次性。
2.1.3适老性休闲娱乐空间娱乐活动空间是老年人最常去的活动空间,应设置在养老社区的中心区域,提高可达性。各种室内活动室应尽量集中,并且尽量与室外活动空间有所联系,并设置半私密性的空间给老人提供休息、交流场所。根据活动内容,应有动静分区。空间形态需多样化,提高参与性。东方太阳城中大型会所成为老年人相互交流活动的主要空间,位于社区中央的规划面积5万m2的配套建筑群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其中大型康体中心接近8000m2,室内、室外的游泳池、跑道、各种健身器材、网球场、舞蹈房、室内跑道、温泉,均针对老年人特别设计。
2.1.4适老性学习空间老年人通过学习接触新事物丰富生活内容,增加积极的生活心态,并且打发空闲的时间,学习空间对环境的要求高,教学活动需要安静的环境,舞蹈、乐器需要开放自由的环境空间,这就要求各个空间之间需要隔离,动静分区,互不干扰。东方太阳城中设置的老年大学是北京市第一家社区内申办的老年大学,开设多种课程,如芭蕾、陶艺、书法、雕刻等,部分课程由社区中的老年人担当教师。
2.1.5适老性医疗空间医疗空间对于老年人是必不可少的。它保障了老人及时的救治,使老年人得到锻炼和休养的条件,医疗中的康复空间需要和居住活动空间分开,医院内部需要明亮温暖,创造出安宁的心理环境。东方太阳城中设置的太阳城社区医院,面积1.6万m2;有专业医师和设备,医护人员由北京市老年病研究中心选派,设施和医疗水平高于国家二级医院标准;可定期体检并提出保健计划,医院对每位业主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并存入个人健康档案,专业医师为业主量身定做保健方案;全覆盖的应急呼叫系统,紧急呼叫系统将医院同各家各户及公共场所每一角落连接起来;专业急救中心,与北京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合作,在太阳城内设立急救站。
2.2建筑外部空间适老性设计
2.2.1适老性社会交流空间室外活动空间是老年人必需的场所,社会交流空间应具有层次性和安全性,可分为开敞空间及半私密空间。在开敞空间中,首先要考虑场地的大小,在设计中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距离需离居住空间较近,具备舒适的环境,其次可考虑步行空间设计,因为步行空间是穿插整个社区的主要环境,是老年人散步的地方,需组织合理的步行路线,以安全易达为主要原则,可设置座椅,地面必须平坦防滑。最后广场、铺地的布置需合理,多角度的景观环境能给老年人提供不同的欣赏空间。东方太阳城中整个社区有较好的社区水系及绿化,通透大气的视觉走廊、开敞绿地与文化广场和多个小型户外活动场地、湖滨健身步道与儿童乐园。在半私密空间中,一般为3~5人,这样的空间有助于老年人的交流,可选择具有安全感的地方设置座椅、小亭,比如在建筑的转角地方设置,背靠建筑或墙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同时工作人员也能看到的地方。
2.2.2适老性景观观赏空间景观观赏空间是老年人在心理上的需求,美好的景观能带给老年人积极的情绪,同时也吸引老年人多参与户外活动。所以景观空间既要具有观赏性,还要具有参与性。观赏性的空间设计可让老年人在室内、室外均可观赏,可种植不同的树木植被花卉,要有层次性,给人生机勃勃的气氛,并且需布置在易于看到的地方,同时需离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鼓励老年人参与。设置座椅,园艺等增加趣味性,设计小庭院,利用围合的空间给老年人带来安全,舒适的娱乐场所,农庄的设置增加了老年人的参与性,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东方太阳城在社区内开辟可以耕作的农庄,每块地管理费低廉,一年中可以在农庄中耕作,很多老年人非常喜欢这种农家乐的感觉。
2.2.3适老性健身空间健身锻炼的空间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具有多样性,并提供休息空间,运动器材需颜色鲜亮,增加参与感,集中布置促进老年人的交流,设计座椅台阶给老年人休息,提供观看的场所,感同身受,有一定的参与感。
2.3适老性的建筑空间组织
首先要考虑明确的功能布局,既有独立性又有可达性,组团布置的方式较好,方便管理。其次是动静分区,开放与私密的分区。老年人需要明确的标示来辨认场所,空间的安全感也是必要的,在建筑空间的组织上需要合理的建筑设计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