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06:0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化视野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旅游景点的文化特征体现不明显。
当前,无锡的旅游景点产品的开发偏重的还是自然景观,比如,浩瀚的太湖美景、秀丽的江南园林、环境优美的湿地公园,打造这些景点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却忽略了这些景点的文化内涵,而文化才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力量,没有文化特色的景点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无锡作为吴文化和工商业的发源地,应该充分反映出无锡的文化特征。
(二)文化旅游突破创新不足。
无锡的文化旅游还停留在文化景观的陈列、观光这个层面上,形式比较陈旧,激不起游客的兴趣,游客往往走马观花,快速浏览一下就一经而过。要想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开发游客可以参与和体验的产品,比如泥人博物馆,可以让游客亲手来参与泥人的制作,这样比单纯地欣赏泥人作品效果要好很多。
(三)“吴文化”品牌体现不明显。
无锡的旅游没有充分体现吴文化的特色,游客对无锡最大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太湖上,没有用吴文化来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这是因为无锡的旅游景点没有从“吴文化”的视角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只是对原有景点的修修补补,无法给游客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文化震撼。
二、无锡特色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途径
(一)历史文化街区开发
1、修就如旧,修旧创新。
修旧如旧是指按照原有的旧有的样子修缮,修完后面貌与原有设计面貌相同;修旧创新是指在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等进行改造时,不仅仅对建筑外观进行改造,更引入创意文化、经济模式等新的内涵元素,使三旧在修旧的同时,更达到创新效果。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名片和文化象征,能反映一个城市的变迁,因此我们在修建的时候,要按照“修就如旧,修旧创新”的原则,在尽量还原原貌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进行创新改造。
2、打造主题商业街。
主题商业街,即整条商业集中在一起反映一个主题,并根据这个主题所设置的衍生类商铺,每个业态均为主题的一个部分。城市街区,无论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还是全新的建设,都要体现个性化,凸显主题化特征。以南禅寺为例,南禅寺作为市中心商业核心片区之一,2009年以来政府已投入上亿元经费,进行环境升级改造及业态调整提升。如今,新兴特色商业街区硬件上去了,环境变美了,美食一条街上的店铺也在创新合作模式的运作下渐渐成市,但如何摆脱过去小而散的格局、重新聚人气,成为摆在管理方和经营方面前的新课题。早前的南禅寺小吃店数量少且一直处于分散格局,难成气候。但经过近年来的整合、改造,南门头上美食街如今人气已渐渐回升,由众多口味组合成的“新派小吃”也开始在年轻人中形成一定影响力。
3、开发主题旅游纪念品。
目前在无锡历史街区看到的旅游纪念品大多缺乏新意,很多旅游纪念品在其他景区随处可见,因此要开发出具有无锡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比如吴文化系列产品,以产品来加深游客对无锡的印象,以旅游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古运河景区特色旅游产品打造
京杭大运河贯穿无锡城,充满历史文化内涵,人文景观也颇具江南特色,因而应该重点进行打造。经过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打造:
1、打造无锡运河的文化内涵。
每个运河沿线城市都在打造独具特色的运河地域文化,无锡应该召集相关文化专家、学者一起出谋划策,提炼无锡运河的特色文化内涵,并体现在运河沿线旅游景点的打造上,在保护、保留运河景点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设计出新的具有无锡特色的物品,增加游客的文化认同感。
2、美化运河环境。
近年来,运河的水质由于污染、建筑等因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部分河段的水质很差,甚至臭味扑鼻;运河两岸的现代建造物也使运河的古朴面貌受到了破坏,新开发的建筑杂乱无章,缺乏文化氛围。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我市古运河,应确立不破坏沿河街坊肌理和空间轮廓的原则,重点打造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修复特色古民居和名人故居,打造中国丝业博物馆、古窑群博物馆和古运河博物馆,鼓励沿运河人家创办旅游服务业。同时在古运河段搭建“生态长廊”,开展水面“种植”实验,把美人蕉、睡莲等花草固定在水面的生态浮床上,通过植物对水中污物的吸附作用,平衡水域生态环境,净化水质,美化河道。
3、开发运河旅游系列产品。
从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来开发系列运河旅游产品。充分借助沿河景点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旅游专线,比如沿岸美食游、沿岸特色主题酒店入住、民俗风情游等活动,在游船上增加具有吴文化特色的表演项目和讲解,全面提升旅游观光的文化层次,带动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博览园开发
无锡有八个博览园,分别为,中国现代农业博览园、中国工业博览园、中国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中国阳山桃文化博览园、中国吴文化博览园、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中国佛教文化博览园,成为展示无锡产业特色、文化内涵、生态文明、休闲旅游的亮丽窗口。在博览园打造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文化特色。
特色是文化产品的生命,文化产品如没有特色,就失去了竞争力。无锡的八个博览园要根据各自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宣传无锡的特色文化,在每个博览园旅游项目的设计上,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无锡独有的文化资源。如吴文化博览园,就要彰显吴地文化内涵、体现生态景观效应、集聚休闲度假功能,要打造在海内外深具影响的吴文化品牌,向世人展现一幅清新雅致的吴地风情图。
2、把握创新理念。
博览园在很多城市都有,那么如何打造出无锡独具特色的博览园呢?这就需要把握创新理念,用创新理念来整合无锡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每个博览园的特色旅游产品。比如位于灵山的佛文化博览园,通过创新旅游景区的建设发展理念,于1997年以当时世界第一的灵山大佛立像迅速成为华东地区的旅游热点;2003年,以国内首创的大型音乐动态群雕“九空灌浴”,开创了全新的旅游互动模式,给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2009年,建成了堪称当代旅游奇观的传世精品——灵山梵宫,同时依托灵山梵宫开发的系列互动体验式旅游新产品也相继推出,吸引了众多游客,有力地推动了无锡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们先简要解析《中国式离婚》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
“好丈夫”宋建平:陈道明饰演的男主角宋建平身上仍有《围城》中知识分子方鸿渐的影子:性格和顺,聪明机敏,但在现实生存中又毫无心机。虽如此,宋建平仍不失为理想丈夫的形象。他是一位有着医学硕士学位的医生,业务水平一流,阅读外文医学杂志的速度不亚于中文。尤其难得的是他还喜欢做饭,而且有着不俗的厨艺。对妻子林小枫歇斯底里的性格及日常生活中的胡搅蛮缠,作为丈夫的他有宽容,有退让,甚至有迁就,当然偶尔也适当地表现出自己的生活原则;在不得不与妻子发生冲突时,他采取的基本上是“且战且退”的策略,体现了一位优秀人士所具有的气度。宋建平还疼爱儿子,对岳父岳母也能尽孝道。可以说这是一个现代社会较为理想的丈夫形象。
“作女”林小枫:本科大学毕业的小学教师林小枫,非常幸运地拥有了这么一位优秀的男人,又怎么会让婚姻生活充满着痛苦与怨恨,并且导致丈夫对自己身心的背叛呢?林小枫的行为一再让我想起张抗抗一部小说的名字——《作女》。虽同是表现女性的“作”(读ZUO,平声,指不能安分守己、挺能折腾的人),但由于审视者的角度不同,《作女》中卓尔的“作”与林小枫的“作”也被赋予了迥异的内涵。“作”这个词在剧中显然又回到了它的传统意义上。在北方方言中,它一直单用在女人或小孩身上,传统上把妇女儿童放在一起,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文化观念所致。所以这个“作”字,它在民间一般都是骂小孩或指责女人的:你就“作”吧,你特能“作”,你“作”死吧,把胡搅蛮缠的行为叫“作”。林小枫显然被赋予了这么一个传统式自作自受的女性特征:
“望夫成龙”:在林小枫眼里,作为肝胆外科医生的丈夫宋建平是一位平凡的“好人”,好人固然好,平凡就不好了;就因为宋建平的甘于平凡,她和儿子才只能过普通人的生活。这种心理使林小枫成为一个肤浅霸道的女人,丈夫再也感受不到谈恋爱时她的美丽与优雅了。35岁的林小枫进入观众视野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医院食堂买菜因一位20岁的姑娘叫了声“阿姨”就反应激烈的庸俗女性;随后就是因将要入小学的儿子不能进入重点学校就否定儿子前途的歇斯底里的女人。
“丢失自我”:随着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宋建平因大医院的种种弊端辞职后应聘到一家外资私立医院,她则主动辞职全力以赴做家庭主妇,终于“丈夫成龙”,“夫贵妻荣”了。但“成龙”的夫对“荣”了的妻却出现了严重的“审美疲劳”,林小枫新的烦恼就是丈夫对自己没有了性的冲动与要求。于是就有了主动向丈夫示爱、穿性感睡衣、要求丈夫看医生、为丈夫买药、熬药、强迫喝药等一系列行为。上面提到的细节本应是林小枫这类女性人生伤痛的生命体验,但在有着“身的背叛并不是对爱的背叛”时尚观念的刘东北那一场放肆大笑中,被消解得干干静静。她对丈夫的示爱行为因“千方百计”“煞费苦心”而只能残酷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失去了让观众同情、理解的价值。事实上宋建平对妻子确有身心的背叛(对坚强美丽、通达透彻的单身女同事肖莉的暧昧情感,对妻子不能产生性冲动等),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但不主动与妻子沟通,也不做任何有利于婚姻和谐的努力,反而谎称自己患了ED搪塞妻子。由于剧作完全将其置于男性中心意识的无情审视之下,妻子奔波买药、辛苦煎药这些本是源于爱的行为,就因此显示出了一种非常可笑的滑稽相。在这里观众看不到对女主人公爱情渴求的细腻理解与同情,一些细节镜头的喜剧性压倒了悲剧性,由此影响了理解女性人生伤痛的思想深度。在处理夫妻性关系问题上,剧作显然很遗憾地体现了男权叙事中贬斥主动型女性的意识,作为妻子林小枫的这一系列行为本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却被编导完全置于嘲笑和调侃的叙事层面上。以喜剧的嘲弄态度把这类女性丑角化,使电视剧失去了本应具有的悲剧审美意味,把林小枫塑造成了一个丢失自我、滑稽可笑的女性形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式离婚》所体现的男性中心视角,主要是把女情、婚姻失败的生命伤痛界定为自作自受、咎由自取,使之完全失去了被悲悯同情的价值,而成为嘲讽调侃的对象。它显然承袭了男性为主体女性为客体的封建性文化道德,从根本上模糊了夫妻之间女性的爱情追求、性的要求与一般女性对男性性这两种行为的本质区别,遮蔽了女性的爱情是女性对男性世界的一种真挚情意。林小枫的爱情与性的追求不过是要与丈夫携手共度人生,而剧情却透露出背弃了女性在爱情与性的追求上也拥有与男人同等主体性地位的现代伦理观念的文化信息,丑化在中采取主动态度的女性,这种立场在当今通俗文学作品、影视文本中可谓比比皆是。这种男性叙事设置了重重男权罗网,使试图超越传统“敬顺”“曲从”具有主动精神的女性被表述为面目可憎、滑稽可笑的女人。这一叙事成果在有限度地完成女性人性的现代批判的同时,更多的是表达了男权文化对女性主体性的厌恶和憎恨,体现了压制女性主体性的男性中心思维,表现了当代文化人士对传统男权文化意识的继承,这从一个方面暴露了现代知识分子对解放妇女精神的现代文化观念的背叛,也说明了在性别意识领域方面实现人性观念现代化的艰难。
二、行政机关纪检廉政监察职能的基本措施
国家行政机关加强纪检廉政工作的监察职能,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相关工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机关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以及促进经济转型等。因此,在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行政效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强化监督检查是行政效能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1.加大纪检廉政监察力度,构建效能投诉网络。
国家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大纪检监察的服务力度和监管水平,构建投诉网络,以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来铺就互动桥梁,促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同时,要加大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受理力度,组建各级联动网络,形成效能投诉问题的快速处理机制。相关机构及其领导班子,要不定期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了解民情,加大对各行政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2.突出重点,开展行政效能监察。
行政部门在开展纪检廉政工作时,要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为切入点,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作风、工作方式,重点监察行政审批中的不规范问题、行政执法中滥用权力问题、行政不作为问题以及行政机关工作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要以推进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为切入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问题,以及建设领域中违纪违规问题,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情况等内容开展行政效能监察。
3.拓宽渠道,形成效能监督合力。
针对效能建设中的重点环节和重要部位,突出抓好效能监督。一方面,聘请一批政治素质好、有广泛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人士担任兼职监察员和联络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明察暗访活动,以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纪检廉政建设方面的建议。另一方面,通过设立举报信箱、投诉电话、网上举报和群众评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效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拓展监督渠道。
三、行政机关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纪检廉政网络文化建设不仅是改进干部作风、加强纪律性、增强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的制度性保障,而且还是办事公开的主要手段,是为民服务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措施。
1.纪检廉政网络文化建设能够加强领导意识
提高对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的认识。要坚持把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摆上突出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防线前移”的预防意识,真抓实干,尤其要针对该工作的组织领导、措施保障、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等进行专题研究,切实搞好绩效评估,将网络文化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
2.纪检廉政网络文化建设能够加强协作意识
整合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力量资源。建议行政部门成立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可以根据部门人员设置组长、副组长、成员,必要时可以在领导小组下设置办公室。在实施过程中,要把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明确网络管理流程的节点和权限。
2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少数民族学校在传授主流文化的同时,还要担负起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和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传统文化流失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文化传承的难度,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其次,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普世性知识为主,忽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但仅停留在翻译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本民族的文化内容,仅仅流于形式。国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导致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2.3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区教育分离
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一起发挥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的结果。然而,现今大部分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劳动技术的培养,脱离了当地实际生活环境。
3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透视
3.1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误解
由于课程知识作为国家法定知识过多地体现了国家利益,结果使得乡村社区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严重地忽视了,并且由于“传统”与“现代”、“野蛮”与“文明”、“落后”与“先进”、“城市”与“乡村”、“西部”与“东部”、“汉族”与“少数民族”、“地方大民族”与“地方小民族”等等一系列过于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及其在国家发动的过于强制的“政治运动”或“经济改革”实践,使得西部的、乡村的、少数民族的、小民族的文化被污名化了,被标定为“传统的”、“落后的”、“待开发的”、“待发展的”。虽然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意义,但是却没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没能消除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疑惑和误解。
3.2少数民族本土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大多数是效仿汉族。要改变这一点,第一个难关就是要突破目前教材的一统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少数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文化传承才得以进行。比如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天天在用,但在统编教材中却无这方面相应的内容。即使在民族教育中排上了民族语文这一内容,但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从来不把这样的课文列为正式课程。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族语文是一根拐杖,学习民族语文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按照这样的理解,民族语文永远是辅助品。归根到底,民族语文还不算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成急需用的进不了教学内容,不急用的却塞进了教学内容。
4对策和建议
4.1强化民族认同,重视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取决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包括日常教学以及考核机制等。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觉意识。
4.2注重本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教师作用
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独特的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普及传播优势,完全有条件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建议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智力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材料,适当增加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师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为教师提供语言适宜、文化适应的素质培训。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价值观改变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学能力提升,最后是文化反思。教师各方面的发展,为文化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育中存在的有些问题跟基础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甚至可以与基础教育相关。中国人口众多,各个地区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后就选择了报考硕士研究生,导致研究生也难就业的问题。这些光追究学历不考虑质量的教育体系为什么会蔓延?是学校教育,即教育体制所导致的。我认为中国的孩子负担最重,他们一生下来会走路以后就承担了国家未来发展的艰难任务。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是忘记或忽略了非正式教育的环节呢?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劳动是创造人类的重要环节。那么现在的孩子们学会了生存的基本技能了吗?就像现代人对电脑或网络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样,他们对正式教育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没有自己的设想、爱好,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创造力等。我们的教育似乎在在制造一些机械性的机器,总想把孩子培养得十全十美,让孩子什么都要学,课外学习音乐(钢琴、小提琴等等)、美术、外语、数学等,当然以上课程对于孩子的思维发育有好处的,但是强迫的学习会使孩子对这种正式教育产生怀疑,失去积极性。有些孩子怕长辈,只能应付性地学习,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反面影响。“家有小儿,一天,忽地问道‘:爸,我明天可以不上学吗?’父亲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随口应了一声:‘嗯!’却突然听见了欢呼声:‘哦!明天不上学了!’父亲这才想起,明天即非周末,也非公休日,怎么就可以不上学呢?于是狠狠地说:‘不行,明天得去上学!否则周末不带你去玩儿。’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有理由想象,这样的状况绝不仅仅只发生在一个家庭……”越来越多的都市孩子面临如此的困惑,而想上学而没有条件上不了学的偏远的牧区、农区孩子也很多,这种问题教育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也在研究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现代人对于工具的依赖远远超出了原始人使用工具的情况,虽然原始人所创造的工具很粗燥,但那是他们在艰难的自然环境中的斗争中所制造的,是普通生活中发现的。因此,培养孩子也要考虑地方特色和非学校教育中所学到的内容。
(一)教材和教师梯队缺乏,是影响双语教学顺利进行的根源
边疆民族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相同,因此具有地方性知识的文化传承和非正式教育的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化教育并存的特点。所以全国统一进行的双语教育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各地区的教育实际。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学校教育时统一的教材(统一编的小学、中学汉文教材)不能普遍使用的原因就是统一的语言———汉语。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也非常渴望学会一口流利的汉语,但是没有很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甚至缺乏优秀的汉语教师,而且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新疆,辽阔的土地上分散地居住着众多民族)学校设立在偏远的牧区或山区,教学环境很差,教师的待遇也不高,因此很少有教师愿意在那里教学。个案:“为了传承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阿依特斯”文化的传承和培养接班人,我们从2011年开始编纂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中小学通用的课外教材《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文化教材》(1)(2)(3),目前已经在青河县各中小学开始试用,如果自治区政府和教育厅同意使用,我们想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等哈萨克族聚集区普及使用,这在哈萨克族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期对哈萨克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起到保存和传承作用。”以上个案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地方性教材(尤其是文化类的教材)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保存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口头传统文化。
(二)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富裕人民和解决这些地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包括牧民定居、奔小康、建设食宿学校(在牧区)、民汉合校(最近几年全疆市、县、乡学校都实现了合校)、进行双语教学工程等,其中我认为存在问题最多的应该是民汉合校和双语教育工程的实施。民汉合校指同一个市、县、乡的民族学校和汉族学校一体化,并统一管理,统一授课。在这种一体化过程中明显发现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的差别,文化、习俗、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民汉合校的初衷是好的,是想提高民汉学生交流学习、提高团结、共同学习,但是交流肯定带来一些冲突,尤其是文化上的冲突,这种冲突不是明显的、容易发现的身体间的冲突,而是在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习俗方面的冲突。民汉合校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在小学、中学理科类课程都用汉语授课。这种教学方式,第一,对授课的民族教师带来压力,以前一脉相传的用自己的母语进行教学的老师,一夜间要求汉语授课,使这些教师很难接受。第二,对于刚在小学和中学开始学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以他们的汉语水平接受这种教育会很吃力。一门学科最关键的部分应该是专业词汇,小学、中学物理、数学、化学等课程都有自己的很多专业词汇,这些孩子所学的只是初级汉语,只掌握了日常使用汉语,专业汉语学习还很差。这种情况下有些孩子会受到歧视,对学习不感兴趣,越往后越没有学习的兴趣,严重时会导致退学、逃学等现象。也有部分都市孩子适应很快,容易适应这种学习氛围,但是这些占少数。我们分析问题时不要用少数的成功案例来分析民汉合校、双语教育中的问题,其实在这些教育模式中仍有很多问题。这些学生考入大学后,在大学基本上都用汉语授课,由于基础很薄弱,在大学的专业学习和汉语学习中都遇到很大困难。甚至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利用他(她)们业余的时间学习外语(英语、外语、日语等),而不愿意学汉语,问题的根源出在基础教育层面上,使他们对汉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中小学以及大学教育教学中没有地区特色,教材中缺乏地方性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在大学教育教学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很差,缺乏书本知识和实际实践联系能力,缺乏创业意识的培养。
三、解决的措施
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民汉合校后,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次是中小学教材和相关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双语教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由于在小学、中学里教学方式的不妥当,导致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受挫。由于突然实行民汉合校、汉语授课措施,给没有心理准备的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应该实行教育改革之前对少数民族教师进行培训,在专业和汉语授课方面能够全面发展。在小学(民族班)课程里设立一门专业汉语学科,包括小学数学、物理、化学的专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词汇相对应的内容。而初中和高中也同样设立这样的专业汉语课程并编出教材,同时从小学开始教授初级、中级、高级汉语课程。这样学生进入到大学对于汉语授课的环境并不陌生,容易适应这种教学环境。大学教育教学中,设立专业时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并且设置一些地区特色的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该地区,如全校设立民俗、民族文化等公共课,以便更多的人了解新特的民族风情,设立旅游专业时也要考虑民族文化、民族民俗、人类学的有关知识跟旅游资格证等挂钩,让民族文化以正宗的方式介绍给旅客。在大学教学中尽量塑造条件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改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学生也应该在大学能接受到创业、企业操纵等工作的运行过程和创建过程,从而及时适应社会,转变观念,把知识转变为职业能力,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作者:李云鹏 相昌庆 单位:漳州师范学院体育系
据统计仅永春白鹤拳门派在世界各国开设的武馆有近百家,门徒数万众,而太祖拳和五祖拳在东南亚、日本及世界各地的武馆和练习者更是不计其数。福建的地缘性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带动了福建传统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并进一步丰富了福建传统武术的内容。政策优势2004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区”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十一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标志着海峡经济区建设由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福建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扶持优势。多渠道交流平台提供优势近年来在福建省成功地举办了聚集国际资本与财富的全球投资盛会——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6.18中国海峡基础上成果交易会、海峡旅游博览会等各类金融文化节/世界福建同乡恳亲会,还有专门为福建武术南少林文化举办的中国(莆田)南北少林公演盛会和“武会两岸友、共牵海峡情”两岸青年海西行洛江联欢会。这些盛会不仅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还为福建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层次、面对面、轻松灵活的交流平台。福建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武术产业所占比重小随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日益高科技化,已逐步呈现了集团化、规模化和跨国化的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文化产业增长迅速,其增速在第三产业12个行业中跃居第3位,仅次于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社会服务业。但文化产业的主要成绩中广播电视电影业、新闻出版业、音像电子出版物稳居前3位。而福建武术文化产业所占的份量却不容乐观。武术产业发展速度慢福建传统武术产业随着体育产业化的进程逐渐起步,虽然近年来有些武术项目开展的不错,产生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但仍处于一个无序的、无组织的、无领导、不专业、不规范的发展状态。这不能代表福建武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发展规模和范围都是有限的,远不能适应武术产业部的发展。
树立市场营销观念从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福建武术产业的处于产品观念阶段,没有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开发潜在消费者。因此,应该树立市场营销观念,即以满足需求为中心开展一些活动,谋求消费者满意、社会发展和经营者利益三者间的最佳平衡。完善福建武术产业链福建武术文化产业市场分类(1)武术技能培训市场,指省域内的不同类型的武术馆校、武术培训班、俱乐部等;(2)经营性比赛市场,指靠武术之名以盈利为目的商业化比赛活动;(3)武术产品市场,指以武术纪念品、器材、服装等产品生产活动等;(4)商业表演市场,指以商业化手段运作的武术演出或表演活动,如泉州少林武僧表演的大型舞台剧“风中少林“表演等;(5)影视产业市场,指以武术为主题开发武打影视片为目的经营活动,如1996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南少林》等;(6)武术金融市场,指以武术为名的专项募捐活动和民间集募等;(7)武术软件市场,指以武术为题材开发的电子游戏软件和产品等;(8)大型活动市场,指地方政府组织的以武术与商贸相结合的国内外活动,如莆田举办过3届的“南少林国际旅游文化节”等。整合资源优势福建武术产业的开发也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优势来完善整个产业链,更需要将这些优势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起来,这样才能将福建武术市场同别的市场区别开来。整合区域文化资源、人才资源、旅游资源、教育和演出市场的优势。发展福建武术文化产业建设中唯有结合各种资源的优势及特点,完善武术文化产业链,形成以武术文化产品为主导的各种市场。制定合理的武术产品价格体系福建省武术产品还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导入阶段,武术产业相关产品的定价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案。从一些景区门票上来说,莆田少林寺原收取门票5元/人,现无门票,目前也没有收取门票;从武术赛事来说,自2003年以来,福建省举办过各种各样的武术比赛,武术节期间举办的经贸洽谈会暨名优特新产品展销会、泉州第8届元宵侨乡商品交易大会等,汇集了3000家企业的价值3亿多元的商品,吸引了海内外1000多家客户前来洽谈订货,开幕第一天成交额就达2000多万元。可见定价对于武术产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特别是福建武术与本土的其他经济产业相结合制定一系列的价格策略。例如,福建武术表演市场可采取折扣与折让策略,福建武术旅游市场可采取地区定价策略,武术技术培训市场采取差别定价策略等。福建武术产业中大多数产品可以采取一种比较全面的定价策略——产品组合定价,有利于武术产业价格的规范性与系统性。注重品牌传播与推广品牌定位福建武术品牌定位应立足于现状,根据福建省武术的特点,应突出重点项目,强化项目特点,明确目标人群,加强项目定位,寻求切合实际的市场切入点。依据以上的受众目标分析和福建武术的特色以及全国武术市场的竞争状况,将福建武术品牌定位为以南拳和南少林为代表的福建特色武术。
品牌传播品牌的形成是一个运作、经营的过程,需要专门的管理和组织机构。只有在对福建武术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吸引投资、扩大规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区域经济为依托促进武术旅游业、表演业等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水平上的结合与发展。如泉州、莆田、福清三地已投入巨资建成“南少林寺”。福建武术品牌的传播应把握好以下三点,首先福建武术品牌传播应选择结合网络化的途径,强大的网络传播功能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福建武术产业坚持武术网络传播产业化的模式具有前景光明大有发展余地;其次坚持福建武术品牌传播手段多样化,选择多样的传播手段是成功进行武术品牌营销的保证。在福建武术推广过程中进利用服装、鞋帽、饰物和口号等品牌衍生品、事件公关、企业文化和忠诚度培养等手段是武术推广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途径。借鉴和利用国内外品牌传播成功案例,找到适合福建武术的营销方式,建立“市场运作、企业营销、政府扶持”的海外营销新机制。例如,利用明星效应,对福建武术产品的代言或者通过广告宣传片等;最后强调福建武术品牌传播的规范化,随着福建武术品牌传播效应不断扩大,要进一步突出品牌的特点,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培养起品牌忠诚度,健全福建武术文化品牌的定位和传播途径。发挥福建武术具有地缘、政策以及多平台交流的优势,这对福建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这三大优势为福建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是福建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不足,武术产业所占比重小,武术产业发展缓慢等。营销视角下,福建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策略,主要是树立市场营销观念、完善福建武术产业链,形成以武术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福建武术文化品牌,逐渐扩大市场影响力的策略。
一、文化的符号化与数字化
文化即人化,同时也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的结果。广义的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联系十分密切。物质文化是人们生产实践的产物,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的体现;精神文化既具有形而上的层面,也具有形而下的指向。物质是精神的载体,同时也体现出精神文化的内涵。
在传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很明确的,物质文化基本上等同于器物文化。精神文化依赖于物质基础才得以传播与发展,但物质之于精神成果的作用仅在于承载与续传,至于物质本身对于精神的作用并不被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一种物质具有最大范围内承载和传播精神文化的特质。例如纸张,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精神文化的传播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物质本身的实存性对这种传播具有约束,精神文化的传播并不能随心所欲。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只不过是人类文化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它们本质上应该是一体的;但是从传统物质与精神层面之间的关系来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未能融为一体,它们之间的界限仍然很明显,且易于区别。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这种界限不利于文化整体性传播,要使文化整体性传播必须需要另一种方式的出现,这种方式能使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其界限最小化。但是,在传统的技术范围内要找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的方式只能是一个梦想,这一梦想在上个世纪}o年代才开始出现现实的内容。信息技术成为时代的一种带有主导性的技术取向,文化也因此呈现出新的形态。“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都显露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特质,新型的社会文化形态—信息文化正在形成。”信息技术带来的符号化与数字化使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这一愿望成为可能。其中,符号化主要是针对器物而言,数字化则主要是针对符号的转化而言。
如果说信息化在技术层面使符号化与数字化具有技术的可行性,那么随着信息化技术兴起的一系列文化认知方面的变化则为人们整体化审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奠定了人文基础。阿诺德认为一个民族最为重要的东西不在于纯粹对物质财富的追逐,而在于文化与文明的调和,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共存。斯图亚特·霍尔把文化的研究与人类学、历史主义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文化的概念集中在日常生活的层面,“抽象的价值和具体的规范,物质的和精神产品,都被纳人了文化研究的视野”。这种“文化主义”的观念带来的文化认识是:文化的意义在于集体而不是个人。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种最为深刻的心理暗示:必须从整体的观念来看待文化的意义,这种整体最主要的层面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同样的暗示也来自于f·r.利维斯对“大众文明”的担心,他对于现代技术,特别是传播媒体在精神文化方面弱化的批判,昭示出他对物质与精神、技术与文化失衡的担忧。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认为对文化的理解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但作为文化本身而言,则是由具体的人的意义与实践构成。文化在他那里不仅具有物质的基础属性,而且在物质的基础上体现出其价值与意义。由此可见,无论斯图亚特·霍尔、利维斯和威廉斯对文化的理解有多大的不同,但都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即对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考虑的诉求。他们的这种暗示式的诉求,以及哈贝马斯、利奥塔等人的理论,在客观上都让人们意识到了:在信息技术成为现代主流技术的背景下,人们应从整体的角度审视文化本身,这就为在信息化基础上整体化考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奠定了人文基础。
当代文化观念的认识把人们的视线转移到物质与精神、技术与文化的关系之中,而信息化技术,特别是信息化中的数字化技术则从方式上确定了上述关系整体化考虑的途径,即符号化与数字化。符号化是一种具有传统意味的方式,而数字化则是信息化时代中的一种新的符号化的方式。符号与器物比较起来,它们都可以承载文化的内容。但是它们也有显著的区别,器物是具体的东西,有着实体的存在。而符号则不同,它可以承载实体的意义,但是对于物质本身并不替代,它的存在基础在于人们对物质实体的了解。因而符号化带来一个显著的变化,即人们有可能从这些符号化了的对象中进行交流与分析。器物基本上不具备大范围内的交流,但符号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就具体的器物而言,器物的符号化,可以有效地传播其文化内涵。但与此同时,对于器物本身的物理特征却无法传达。因此,不难发现,传统的符号化虽然带来了一系列认识事物方式的变革,对于文化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显,这就从客观上需要一种新的技术的出现。这个新的技术一定要满足符号化的传播优势与器物本身实体特征的要求,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正是符合了这个要求。
人们对数字化的认识多种多样,但是最基本的一条是,人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把事物或器物变成相应的信息,并最终把这些信息以符号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数字化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存储海量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以符号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就可以使器物或者现实中的物体能够实现最为全面的符号展示。在没有数字化之前,人们可以把事物的影像呈现于前,但那是平面的。数字化出现以后,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符号世界里从立体的角度观察与实物基本一致的状态。通过超链接,与之相关的熟悉与不熟悉的事物,以及关于事物本身的其他非物质信息都得以体现。这种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必然带来新的认识与观念,它把人从现实时空的实践发展为虚拟时空的实践,虚拟的实践方式成为人们一种新的实践方式。而当这种建立在虚拟基础上的实践方式成为人们的一种常识时,当代关于文化观念认识中的焦虑就会得到释放。阿诺德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可以在数字化中得到合理的共存,斯图亚特·霍尔的整体文化观念可以得到实现,利维斯对于现代技术的垢病能够得以改变,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也许可以用虚拟或数字“文化唯物主义”来重新加以阐述。他们对于文化暗示的诉求,在信息技术和传播方式符号化与数字化的趋势下,可以真正成为一种现实。
综上不难发现,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有三个阶段是很明确的:一是一种基于物质或器物基础上的文化传播;二是一种基于符号基础上的文化传播;三是一种基于数字基础上的符号文化传播,即数字化文化传播。符号化是文化传播的趋势,不论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符号化,还是建立在数字基础上的符号化,符号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内涵的转变,从与物质、符号的对应关系转化为符号与意义的对应关系,实现了从一般意义上的符号向数字化意义的符号转化。与之相应的变化是,物质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弱化,立体、深人的意义与形体因素得以强化。文化传播的这一方式的擅变所形成一个结果就是,物质本身与文化的关系从来没有如此的紧密,通过符号化与数字化,特别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物质与文化内涵紧密、完美地实现结合,文化的符号化与数字化是实现整体文化传播的必要途径。
二、文化数字化的局限与感知
数字化基础上的物质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并不能代表文化数字化的全部,同时数字化本身也具有局限性。最主要的局限在于数字化隶属于信息化,而信息化对社会文化具有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在迈克尔·默林的《信息技术革命:益处与危害》中得到较为全面的总结。迈克尔·默林总结了10种信息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危害,它们分为对人的意识的危害、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危害、对生活品质的危害等三个部分。毫无疑问,从社会角度来看,迈克尔·默林的这种担忧以及他对这些危害的认识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符号化的转化方式来看,这些局限并不是主要问题。因此,我们讨论的主要问题在于符号化与数字化方式与方法上的局限,而具体层面则是物质符号化与数字化以及精神层面文化的符号化与数字化。
除此之外,在符号化与数字化的方式与方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最主要的局限在于“人文精神的悖论”,齐鹏在《当代文化的感性革命》一书中深刻地揭示出了这种悖论的存在。他认为数字化会导致人依赖于技术,成为技术的奴隶,最终形成新的人性的异化。这种“人文精神的悖论”,存在先天性的因素,“悖论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同时也有技术本身的因素,“数字化平台的单一性”,还有符号化与数字化中介中时空关系对人文精神影响的原因。齐鹏认为,要解决这种“人文精神的悖论”,必然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科技人文化”,二是“艺术手段与审美功能”。不可否认,上述两种解决方式从学理上是有效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很难完全实现,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其实现的难度更大。
除了信息化技术本身给数字化带来的危害,以及在符号化与数字化过程中所遭遇的“人文精神的悖论”外,在具体的符号化与物质化的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其他问题。其最现实的间题是,物质及其所代表的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其他大部分文化虽然借助了物质载体,但却是以精神层面的状态存在。这种层面的文化相对于以物质为主体的文化而言,其范围与内容更广,甚至可以说是文化的主体部分。并且一旦数字化以后,对于这一部分的文化了解与传统方式在本质上并没有巨大的改变,而真正引起巨大变化的,还是物质文化的那一部分。
数字化的过程是一个精细信息化的过程,信息精细的程度直接决定物质数字化的程度。数字化虽然带来了物质全方位的展示,但是并不一定带来精细化,这是文化数字化所面临的主要的局限之一。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使人们有可能全方位展示某个物质存在,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很难做到完全展示。尽管人们精细信息化的程度会越来越深,但也无法达到完全精细的程度,因此,这个局限只是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显然,如何消解这样一个最主要的局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的事情。在可以预知的技术发展的所有趋势中,现代技术无法实现这一目的,也无法找到最终的结果。既然从数字化技术的角度无法得至昧最终的结果,从别的角度寻求解决途径就成为必然。
2提高研究生导师文化素养的方法
2.1严格遴选导师条件
近年来高等院校研究生不断扩招,有些大学的研究生人数甚至超过本科学生人数。为保证有足够的师资,研究生导师的队伍也随之不断扩大。但对于导师的遴选,一定不能因为数量缺乏而降低标准,必须在学位、职称、临床经验、科研成果、论文质量、研究经费等方面严格要求,保证每一位导师都名副其实,具有较高的学科文化素养。暂时不具备条件的教师因为导师遴选的高标准,则会不断努力提高自我素质和水平,优秀的后备力量是导师队伍优化的有力保障。
2.2加强岗位培训
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校教师素养训练,教学能力相对较弱,这就要求研究生培养管理部门加强对导师的岗位培训。通过举办导师教学能力培训班,邀请教学名师进行教学方法讲座,推荐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并进行考核,举行各级教学比赛,使导师们更好地掌握教学艺术,提高教育文化素养。
2.3自觉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现今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生的任务不仅是治疗疾病,还要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及心理干预等各方面工作,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必然的要求。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每日繁忙的医疗工作结束后,专业书籍的阅读必不可少,同时也要自觉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通过阅读中国文化经典和西方文化经典,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认识和思考[5]。读书对于文化素养的提高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多读书、读好书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江津是一个农村比重较大的县级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八五”时期起,江津的粮食、肉类、水果、淡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产量都进入了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但是随着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业大县(市)的优势逐渐丧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江津曾经进入全国农业百强县(市)行列,但是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卖难问题十分突出;农户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缺乏有机联系;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农业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双重压力,投入大、周期长、成本高;长期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缓解了,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困难的矛盾依然突出。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市从“十五”期间就提出了“跳出农业抓农业,创新思路调结构”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和重庆市“三百工程”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调整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用工业化理念狠抓了“四大农业”和“一个目标”:“四大农业”就是业主农业、特色农业、商品农业和科技农业,“一个目标”就是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实施业主农业,实现组织最佳化
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龙头企业管理办法,成立了江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大户,广泛推行“公司+农户”、“业主+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业主制农业”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分户经营的落后模式。目前,以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为主的各类农业企业已达到720多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市级龙头企业55家,重庆市级龙头企业9家;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158个,带动全市约70%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是在经营形式上,以农业企业、业主经营、合作经营为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目前种植经营花椒50亩以上的企业、业主达350多户,带动了全市22万农户、61万农民从事花椒产业,分别占全市农户和农民总数的58%、56%。现已种植的3.14万亩优质晚熟柑橘,全部实施业主制经营,其中企业、业主31家,种植面积1.65万亩,占总面积的53%;专业合作社18家,占总面积的47%。二是在用地问题上,以业主转包租赁等规模流转为主,突破产业发展用地制约。2004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22万余亩,其中13.8万亩转包出租给农业企业和业主,占流转总面积的63%。三是在资金投入上,近三年来,全市由国家投入农业资金1.2亿多元,由民间资本投入7亿元以上,其中企业、业主投入资金达5.6亿元,约占民间资本的80%,有效缓解了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
二、实施特色农业,实现产品最优化
我市坚持实施非均衡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产业发展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优势特色产业区和产业带,合理布局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做到产品最优化。
一是制定江津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打造“三大特色农业区”:都市农业区(观光农业、旅游、花卉、无公害蔬菜等)、浅丘现代农业示范区(优质稻、花椒、晚熟柑橘、蚕桑、生猪、橄榄等)、南部山区特产区(金银花、苎麻、笋竹、草食性牲畜等);构建9个优势产业带:即30万亩优质稻、10万亩晚熟柑橘、10万亩无公害蔬菜、100万头生猪、12万亩蚕桑、10万亩橄榄、10万亩中药材、10万亩苎麻和10万亩笋竹优势产业带。二是培植特色农业产业。经过几年努力,我市成功建设了全国最大的花椒基地和出口柑橘基地。目前全市种植“九叶青”花椒面积达50万亩,超过了陕西韩城24万亩、山东莱芜15万亩的规模,一跃成为全国三大花椒生产基地之首,并建设绿色花椒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多亩。江津先后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确定为“九叶青花椒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林业标准化栽培示范项目”和“中国花椒之乡”。引进跨国公司——恒河果业集团,大力实施柑橘品种改良战略,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业主和农民大力发展优质晚熟柑橘。目前已引进优新晚熟柑橘品种71个,建成生产示范园、品比园600亩,完成容器育苗470万株,建成标准化柑橘园3.1万亩。到2009年,10万亩优质晚熟柑橘园的产量将达到20万吨,初步形成国内最大的出口柑橘生产基地。三是培育特色农产品。从重庆引进渝欣牧业公司,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柏林镇发展优质金银花5万亩,改直生苗为嫁接苗,改原始栽培为现代栽培技术,改原有的晾晒干燥为蒸汽杀青烘干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苎麻由原来的川苎2号老品种改为中国麻研所引进的湘苎2号新品种,单产由15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纤维指数由老品种的1500提高到1800以上。
三、实施商品农业,实现经营市场化
我市十分注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一是参加国内外的展示展销活动。先后组织企业和业主参加了香港美食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全国绿色食品交易会、韩国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会,日本经贸洽谈会,每年一度的重庆农展会、高交会和北京高交会、深圳高交会、上海香精香料博览会和广交会等。二是举办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我市举办了四面山旅游节暨农产品展示会、花椒品牌推介会、中国首届花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江津花椒公司与重庆餐饮名厨协会联谊活动等等。三是培养大批中介组织和农产品经纪人。全市培养中介组织78个,农产品经纪人2万多人。四是大力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我市先后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中省市媒体来我市采访报道,向海内外宣传江津农业和名优特农产品。五是规范市场管理。为了加强江津农产品市场管理,维护江津农产品的良好声誉,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农产品市场管理工作会,了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的通告。设立市场管理办公室,市场所在镇的分管镇长现场值班,工商、公安等联合执法,加强商贸流通监管。工商、质监等部门还在交易市场设立质量监控站,印发农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参考,加大执法力度,严把质量关。设立了农产品贸易公开举报电话,对各种不法行为,及时应诉,立即查处,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四面山花椒公司在国内4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促销窗口,恒河果业公司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有100余个二级批发商及水果物流系统。江津花椒出口日本、韩国,榨菜出口马来西亚,曲木板产品出口美国,蚕丝出口印度,柑橘出口亚洲、中东地区和港澳台地区……
四、实施科技农业,实现成本最低化
我市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健全农业科技队伍,坚持用工业产品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标准来规范和要求农产品。
一是加强科技培训工作。我市于1999年建立江津市农业产业化培训基地,用现代农业新观念、新科技、新信息武装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头脑,已累计培训镇村干部、企业法人和农村科技骨干15840人。积极开展绿色证书工程,向全市30000多农民颁发了绿色证书。积极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12000多农民喜获农民技术职称。组织50多个企业参加在重庆工商大学参加世界银行举办的无公害农产品远程培训。聘请中科院和西南农大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和教授来我市开展培训工作。二是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制发了农业标准化知识和花椒、晚熟柑橘、金银花、蔬菜、蚕桑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5万多份,举办农业标准化培训班,初步解决了农民生产管理农产品无标准可循的问题。采用绿色花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如花椒公司自建的双福示范园,栽后一年半就开始试花挂果,2年半投产,平均亩产鲜椒357公斤,最高达806公斤,单株最高产量达4.9公斤。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科研。为提高花椒产业的质量,重庆市四面山花椒公司的两个深加工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成为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并与中科院地化所、西南农业大学、美国G&F生物科技公司等合作,建立了花椒研究所,研发花椒系列产品20多个,其中获得6项国家专利,花椒申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已通过国家质监局专家评审。优质柑橘项目列入国家“948”计划,重庆市恒河果业入驻江津以来,已引进世界名优、专利保护柑橘品种71个,并于2004年6月加入国际育苗者协会,享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水果技术及营销网络,成为我国唯一加入这一农业国际俱乐部的会员企业。锦程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成柑橘工厂化无病毒育苗基地750亩,采用意大利温室育苗智能控制系统,每年为重庆市柑橘产业化项目培育优质苗木400万株。柏杉丝绸有限公司引进技术,开展技术创新,对原缫丝机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一机多用,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效益最大化
我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逐步探索出一条推进江津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正在实现江津农业的“九大转变”。一是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标准化农业的转变。二是由“产、供、销”向“销、供、产”的转变。三是由常规农业向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的转变。四是由农民分散经营向企业、业主集中经营的转变。五是由催种催收型向产前、前中、前后服务型的转变。六是由小、散、多、杂型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的转变。七是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型经营方式的转变。八是由内向型农业向外向型农业的转变。九是由掠夺资源、破坏环境的发展型向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九大转变”带来“三大效益”:
二、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一般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并赋予强烈的创新意识。目前,工程建设日趋复杂化与规模化,建筑业“四新”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以前,那种持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和技术简单的偏见,一直阻碍企业与时俱进。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搭建科学合理人才结构,首先是要建立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管理队伍和较高文化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企业间竞争,已经演化成为文化之间的竞争,而矛盾的焦点则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文化建设,做好人才引进与培训,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积极为人才创造发展的空间,不断促进人才的创新意识。也就是说,要建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建筑施工企业要把每一位职工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只有,每一位职工都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他们所在的企业才能够出类拔萃、创新发展。我们知道,每一位职工都有各自的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企业应该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把每一位职工凝结在一起,让每一位职工自觉的认同企业的文化,继而认同企业。促使每位职工自觉地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主动的为企业奉献与投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每天的工作安排。
随着国家“一路一带”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攻坚时期,建筑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关键人才匮乏,严重制约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型工程承包中,先进企业的项目管理人素质较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日臻成熟。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关键岗位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狭窄,只懂得一门或二门的专业知识,造成会管理的不懂技术,会技术的不懂管理,往往一件事,需几个人的合作才能完成,增加了处理工作的时间成本。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在与和记黄埔的建设合作上,看到了香港大型企业管理上的先进和个人业务综合素质的高水平,认识到了自身与大型上市企业的差距。该企业在加强人才培训的同时,引进一批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管理岗位。在招聘人才的同时,施行重要岗位干部上岗竞聘制度,从而进一步拓宽决策层的用人视野,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培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优秀的文化更加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存在在企业每一位职工之间的粘合剂,能把管理层、作业层等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完成项目施工目标的旗帜下,并使个人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与集体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使每位成员强烈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自身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自身的价值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进而,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踏实地为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努力工作。
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该集团结合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制定了新版的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同时通过借助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集团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先进人物事迹,近三年,在各类纸质、网络媒体上发表稿件近500篇,有效提高了集团的知名度及美誉度。集团公司积极做好内部信息的交流,创建了内部刊物,并作为内部经验交流的一种媒介,每月1期,较好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在做好宣传同时,利用特殊的节假日,如:三八、五四、国庆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凭借着优秀的企业文化,目前该集团已从“十一五”时单一结构的施工企业发展成为规模上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