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06: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课型设计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有效实施模式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提出的,重在“应用”二字,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设计)是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系统、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加强专业实践,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更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实施模式,并探讨了如何有效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进行。
二、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1、指导教师的因素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许多本科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一时难以跟上,指导老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或者是从思想上没有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重视,因此对毕业论文(设计)投入精力不足。
2、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毕业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正是学生选择就业,找工作的重要时期。对于学校和学生就业压力巨大的今天,选择理想就业更为重要,即学生的就业与学习矛盾突出。由于毕业设计对学生找工作没有直接影响,故部分学生采取了消极应付的态度,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3、教学资源不充分
随着各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教学设备的投入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等方面得不到满足,客观上形成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瓶颈。大学城一般远离城区,尤其像我们安徽三联学院,由于远离市中心,教师去学校的次数较少,导致学生难以及时与老师见面,指导时间难以得到保障。
4、管理保障缺乏力度
尽管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有针对毕业设计指定的规章制度和条例,但在执行中不严格,不规范,学校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缺乏对教师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在评阅和答辩过程中,老师有时为了不影响学生就业,出现了对学生放松要求,流于形式,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往往采取迁就,宽容的态度。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实施模式
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模式分为确定选题、制定任务书、开展开题报告、进行中期检查、评阅和答辩和工作总结6个方面。具体如下:
1、确定选题
(1)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申报研究题目及研究内容;
(2)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审阅研究题目及研究内容;
(3)公布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指导老师;
(4)召开双向选择会,确定师生的对应关系,确定学生选题。
2、制定任务书
任务书应该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主要包括论文(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参考文献和进度安排等。
3、开展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由学生完成,分别由指导老师和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审阅,内容主要包括论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查阅过的文献资料及调研情况,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
4、进行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由学生汇报,由指导老师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检查。主要包括工作进度,遇到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方法和思路等等。
5、评阅和答辩
由评阅,PPT演示和答辩三个部分组成。论文由指导老师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评阅;PPT演示由学生进行演示;答辩由答辩小组进行答辩。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指导老师初步评定成绩,写出评语,经答辩后由答辩小组或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审定成绩。
6、工作总结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及论文撰写的要点进行总结,然后选择成绩优秀的同学在课堂上演示,以激励其他同学;二是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总结,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归档。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保障
要使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有效实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序进行,还需要相应的保障条件。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1、制度和质量管理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通过相应的管理文件,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指导教师的职责,答辩成绩的评定等环节规范化,统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二是强化过程管理,构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成立学校、二级学院(系)和教研室三级机构,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的执行进行检查,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
2、强化指导老师能力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导老师本身要严格按照管理文件规定履行职务。包括文献(资料)检索方法的培训和指导、毕业论文撰写的培训和指导、毕业答辩的培训和指导等。二是学校要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科研和实践活动,不断增强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水平。
3、改变学生观点
一方面要改变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重视或认识不够的意识。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毕业论文(设计)要做到早布置,早准备。在上届学生的答辩的时候,组织学生去听答辩,再者是让优秀学生给下届学生讲写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和体会。
4、论文所需经费
给予毕业论文(设计)一定的经费。这包括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的课酬,毕业论文(设计)复印等各项工作的支出。除了学校担负一部分经费外,还可以争取企业,事业和政府的经费支持。
五、结论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更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实施模式,即确定选题,制定任务书,开展开题报告,进行中期检查,评阅和答辩以及工作总结六个方面。同时从制度和质量管理、强化指导老师能力、改变学生认识、论文所需经费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保障论文(设计)的进行。
基金项目:安徽三联学院2011年度院级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0024。
参考文献:
[1]陆富彬.对教学应用型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J].高教研究文教资料,2006,(10):59,60.
2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课程学习的目标是明确的。但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存在很多不够理想的状态与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课程练习过程中作业应付。每次进行训练时,为了能使学生多动手做练习,都会有一个数量上的要求,如某次练习要完成十个方案。学生都能完成要求,如数交来十个方案,但是大多数学生早已习惯只关心交作业的数量,做完这个数量就算完成今天的任务,只有少数同学在认真地练习。有些同学甚至随便找几个造型,或者到网上抄两个造型,交上来完成作业任务,也没认真地画好。从来不关心这个作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做这个作业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训练目的。
2)学生练习中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学生在练习时,不去多方面思考与分析,想到什么就是什么的态度。如在做仿生设计的练习时,大多数同学都不去思考如何简化仿生的对象,抽象仿生的对象,找出仿生对象的主要特征,最后再来设计等问题,缺乏这个思考过程,而是直接去仿表面形态,这样导致仿生设计停留在表面,未抓住对象的主要气质特征,最终出来的形态也是形似而非神似。
3)忽略理论知识。学生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有些忽略,不重视。每次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就是抱着“听听而已”的态度,没几个同学主动去作笔记、作记录、整理上课知识的。这似乎是所有艺术生易犯的“毛病”。实际上,学习理论,可以使我们掌握整个课程的学习目标,明确每次练习所要达到的练习目的和练习意义,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练习,可以使练习找到一条通往到达练习目的地的捷径。在练习的过程中,将熟悉、理解透彻了的理论知识与练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练习的目的,提高设计的能力。
3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老师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学生纠正学习态度,并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最终提高学生本课程学习的能力。具体有下列几点建议:
1)对于作业应付的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杜绝此种学习恶习。老师在收取作业时,应严格把关,对于“应付式的作业”,应返回让其重新修改,再次不认真则再次返回,直到认真完成作业为止。
2)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老师应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让其积极思考。每次作业练习前,设置些小的思维训练来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或者分解每次练习的任务,如在做仿生设计的训练时,可以给定学生一种生物,先让学生简化这个生物,抽象出此生物的主要气质特征,然后才让学生把抽象出来的特征应用到产品设计当中去。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最终养成一个好的设计习惯。3)对于理论知识,在讲授过程中,应多强调其重要性。并且,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多增加点趣味性的东西,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与记忆。同时,在指导学生做对应的练习过程中,要多提到理论知识在其设计中的应用,练习中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理论中已经提过的问题,多从理论上去指点学生,这样来回反复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解透彻,从而更好地让理论指导练习,指导设计,做到真正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课程设计不适应成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情境。成人自主学习情境,主要是成人学习面临的客观环境,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条件等。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情境之一是工学矛盾严重、学习时间碎片化。相关数据分析显示,45%的成人学员周工作时间在40个小时以上,26%的学生周工作时间为固定的40小时,另有29%的学生周工作时间低于40小时。除工作之外,上下班、照顾家庭、社会应酬、娱乐等日常生活内容也占用了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这决定了成人在职学习只能利用工作、生活之余的闲暇时间来进行学习,这些时间是零碎的、分散的时间,不适宜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和系统的知识学习。而现有的约定时间地点的面授教学、网上实时教学很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而且,每节课固定的时长也为学习者带来了较大的学习障碍。成人学习的第二个情境———新的移动学习方式正悄然兴起。网络和移动终端使得学习随处、随时可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2.1%,其中18岁以上成人网民占网民总数约80%,2012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0.5小时。同时,移动互联网也蓬勃发展,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Pad、移动终端越来越多,2012年,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为45.9%,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增速较快,从2011年的69.3%上升至74.5%。且2011年3月~2012年9月间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增加了10倍。教育是信息的传播,而现有的成人教育资源很难适应移动学习的需求。
2.课程设计不能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学习需求个性化、差异化不仅体现在生理方面,如由于性别、年龄、身体、体能和感知等方面引起的差异,也可能体现在心理方面,如由知识结构、智力类型、兴趣、爱好、动机、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引起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引起每个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差异,可能表现为学习内容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甚至学习兴趣的差异。如果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统一,学习方式单一,则会使成人学习者不适应,学习压力加大,面对学习比较焦虑,自主学习信心不足。远程教育者必须重视并适应这种个体性差异,并尽可能使得课程设计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课程设计不能兼顾非学历教育或非正式学习的需求。现有的成人教育课程沿袭了传统高等教育的课程,主要是针对成人学历的教育设计、学习资源、教学组织、课程考核等设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学习需求可能是非正式的、随机的、即时兴起的需求,可能只是针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在这方面,现有的课程设计显然难以适应。可见,终身教育环境下,要求课程具有形式多样化、灵活性等特点,要求课程满足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某个学习内容或技能的学习需求。
二、微型课程在适应成人终身教育及自主学习等方面的意义
(一)微型课程的特点
微型课程应该是相对于传统普通课程而言的一种新课程理念。传统的普通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学科知识为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根据初学者的认知习惯,重视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而且,传统的普通课程体系僵化,资源开发缓慢,新的知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能被纳入学科体系,难以适应不断更新、不断扩大的知识学习需求。因此,微型课程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都不同于普通课程。从形成上看,微型课程主要适应微型学习,因此微型课程应该是内容短小、精炼,媒体形式多种多样,能灵活适应各种学习方式。从内容上看,微型课程为了适应更广泛的、灵活的、即时的需求,它的内容来源应该包括一切可学习的知识,既包括学科的知识也包括能被描述、传递、认知的技能等专题性的知识。从学科方面来看,微型课程是学科课程微型化的结果,即把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块化、项目化、知识点化,形成相对独立、短小的学习单元。而专题型知识则包含了更新的、新增的知识、技术等,或是生活中的热点。所以,微型课程并不强调系统性和逻辑性,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丰富的微型课程资源。具体说来,相对于传统的普通课程而言,微型课程有以下特点。
1.微型课程的内容在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微型课程内容来源于所有被学习者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只要这些知识和技能能被描述、传递、认知,都是微型课程的素材和依据。而传统课程一般仅从属于学科,而且外在于学习者,并凌驾于学习者需求之上。
2.微型课程是动态的、即时的。微型课程因为容量小、开发时间短,任何新增知识都会很快纳入微型课程的学习内容,所以微型课程是动态的、不断被充实和丰富的。而传统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相对静态的。
3.微型课程之间相对独立。微型课程是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既可以被包装整合为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也可以作为独立学习单元,适应成人的补充性学习,知识关系相对比较松散。而传统课程重视课程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
4.微型课程内容简短、精炼,学习时间短。微型客程容量小,针对性强,需要较少的时间投入。而传统课程内容多,学习时间较长。
5.微型课程表现为包括各种媒体的全媒体资源。微型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不是教材,而是电子文稿、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适应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等灵活的学习方式。而传统课程最主要的媒体形式就是教材。所以,笔者认为微型课程应该是基于学科的或专题的,内容丰富、时间短、媒体多样,能广泛适应各种学习需求的学习对象。
(二)微型课程在适应成人终身学习及自主学习等方面的意义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就是要构建一个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广泛的学习状态。其中,人人可学要解决的是对学习内容的需求满足问题;时时可学要解决的是学习时间的匹配问题;处处可学是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适应问题。根据微型课程的特点,微型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均表现出对成人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适应性。
1.微型课程能适应不同个体的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微型课程来源于一切可以学习的知识,且不断地进行动态更新,保证了学习资源的足够丰富,能适应“人人可学”的需求。
2.微型课程能适应微型学习的需求。由于微型课程短小、精炼,学习时间短,成人学习者可以利用工作生活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时间的匹配,适应“时时可学”的需求。
3.微型课程能适应移动学习的需求。微型课程更多地表现为数字化多媒体学习资源,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学习者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适应“处处可学”的需求。
三、基于知识点的微型课程设计
知识点一般是知识系统中相对独立的最小的学习单位。按知识点为基础进行微型课程设计,可以使微型课程的容量尽可能缩小,学习时间缩短,充分适应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微型学习的需求。基于构建成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微型课程设计必须考虑课程的内容、课程资源媒体以及学习方式。以知识点为基础的微型课程设计如图1所示。这种基于知识点的微型课程设计思路如下。
1.以学习者为中心。这对于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切实考虑成人学员的学习情境,才能从方便学习者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对学习者的服务和支持放在第一位。2.知识的系统性与松散性相互结合。知识的微型化只是为了适应学员对碎片时间的利用,以及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个性化选择学习内容。但作为学习资源,应该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单纯零散的内容很难保证学习者系统学习的需求。
二、“基本课型教学行为设计”的具体研究过程
分类。基本课型的分类一般依据三条标准:一是学习主体类别,二是学习内容类别,三是学习过程类别。之所以选择这三个标准进行分类,意在引导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同学习内容的达成规律和不同学习过程的行为特征。具体操作时,建议采用三维交叉式分类方法,即第一个维度是学习主体类别(X轴),第二个维度是学习内容类别(Y轴),第三维度是学习过程类别(Z轴)。这种立体分类方法既保证了分类过程客观统一,又确保了分类结果不杂不漏。最终,得出的基本课型的表述格式是“某学段+学科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如“小学数学高段概念新授课”,其学习主体类别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其学习内容类别为小学数学概念,其学习过程类别为新授。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四项:
一是分析本课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其达成规律。通过学习研究课标、教材,理清本课型学习内容及达成标准,分析提炼出达成目标必须经历的过程和行为,为设计本课型的教学流程提供理论依据。
二是分析学生与学习本课型相关的认知特征和知识技能基础。着重要明确该学段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现状、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倾向性,为确定本课型学习活动的起点和路径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
三是汇总本课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收集整理国内名校名师的成功经验和本校教师(包括研究者)的成败得失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从中筛选出卓有成效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便运用到本课型的设计中。
四是分析本课型学习的具体情境。应列出学生进行本课型学习时必须具备的物理环境、人际环境,为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媒体、技术手段和活动方式提供依据。设计。具体的设计要求:“学的行为”应综合考虑新课改的理念、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行为过程,同时强调学生“学的行为”表述上的具体、连贯。“教学环节”部分,要概括表达学生学的过程,在每一环节应能看出“做什么,完成什么任务”,它的表达主体必须是学生,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各环节表述的连贯、清晰。“教的行为”是指在本课型学习中,教师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所应有的态度和行为。这一部分要对应服务于“学的行为”,同时也强调其表述上的具体、连贯。论证。因为“设计”将应用于学生,若出现任何重大失误,都可能对其一生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初步形成的“设计”尚不能直接实施,必须先与相关专家进行论证。“论证”可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纵向应着眼于“环节”是否符合本课型的学习规律、是否完整、各“环节”是否表述规范等;横向则着眼于各环节“学的行为”是否符合要求、能否确保本环节任务的完成、“教的行为”是否与“学的行为”相匹配等等。实践、反思与再设计。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实践,所以,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上述论证后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再次完善之。具体做法是:首先,用论证后的“课型设计”指导做出“课时设计”,然后,通过实施“课时设计”检验之、反思之、完善之(再设计),至此完成首轮循环。紧接着是再实践、再反思,再设计……由此,“课型设计”不断趋向完美,不断促成新课改理念的落实,进而不断促进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成果。通过以上反复锤炼,在每一学科中,都能得出“课型分类”及其统领下的多个“课型设计”,包括“学习目标”“教学行为设计”“教学行为设计使用说明”“典型课时设计”等部分。“课型学习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本课型应该取得结果的预期,它对“课型教学行为设计”起着导向作用。“课型教学行为设计”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其主线是“课型学习规律”,实现“课型学习目标”是其最终追求。“教学行为设计使用说明”是从“课型教学行为设计”到具体的“课时设计”的桥梁,有关“课型教学行为设计”的适应范围、做“课时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等,都将由它来具体说明。“典型课时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具体的例子,它是“课型教学行为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的直观体现,借助它将有利于他人真正读懂“课型设计”成果。
一方面,有观点明确提出此类课程内容的应用取向,强调此类课程具有职业定向性、技能主导性、知识体现性、内容适用性等特点。[8]从课程内容的选择来说,在技术本体方面,要选择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在技术活动载体方面,要选择技术操作、技术维护及技术发明三个层次的知识;[9]在技术知识传播方面,要选择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10]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不能沿袭普通本科教育的模式,又不能突出应用而削弱理论教学。[11]如果一味地强调应用型教育的基本特点,则有可能与职业教育一样,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是单纯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层次,而未能遵循本科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使其失去自我。[7]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偏重理论还是偏重实践,令人左右为难、十分困惑。再次,课程内容组织遭遇困境。作为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依然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而学科中心的课程组织通常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种方式。具体而言,纵向上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等几种课程类型,横向上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课程类型。[12]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上仍然沿用这种课程内容组织方式。部分研究对这种组织方式也提出了质疑,并设想了诸多新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第一种是模块化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有研究者认为,一门课程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能力所需知识进行模块化,使整个课程内容精简、结构清晰。[13]第二种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有研究者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将实践课程融入通用知识、通用能力、学科课程、职业课程四个模块之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14]第三种是基于行业学习的课程设计模式(Industry-basedLearning/IBL)。这种基于行业的学习项目将企业实习作为课程结构的一部分。[15]第四种是学科与项目并重的课程组织模式,亦即技术学科与项目并重的课程内容组织理念。[16]这些新的课程组织方式具有“问题中心”、“社会取向”、“能力输出”的特点,但实际上并没有在课程内容组织的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正如有学者所言,课程内容的组织陷入了“‘学科中心’在不绝的批评声中持续运用,而‘问题中心’在不断的褒扬声中遭遇冷淡”[7]的困境。
二、困惑解析: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欠缺
通过以上综述,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多是有争议性的。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了对课程设计研究现状的莫衷一是呢?本文认为,其中的直接原因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认知比较模糊
在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要求、解决劳动力市场应用型岗位“人才荒”问题以及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背景下,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在探索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追求教育类型合理化以及实现与传统本科高校的错位竞争过程中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17]然而,究竟如何解析“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有专家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四个“为主”,即“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18]。也有研究者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及其专业基本特征体现为“定‘性’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19]。然而,这些解析并没有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完全界定在新建本科院校这一主体范围内。在实践操作中,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转变为任何类型的高校都可以承办的一种教育类型。为追求自身的特色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的核心价值又将如何体现?在部分人看来,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教育界的新名词,相关的教育理念、办学定位也只是众多教育专家根据其概念特征和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国外与之相关的教育经验而得出的“一己之见”。[20]因此,对于“什么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不难理解,但我们通常难以解释清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及其课程设计。
2.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定位尚有分歧
课程定位是对课程属性的基本归位,或者说是对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定位。课程定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是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前提。只有思考和明晰了课程的属性,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才不至于被变化着的现实所左右,从而有利于高校达成共识,形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合力。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性质是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或学术教育,还是三者兼而有之?显然,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是学术教育,因为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是以追求基础学科高深学问为根本目的,而是以知识的“应用”为主题。经过笔者的研究,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归类为职业教育也缺乏一定的依据。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来看,传统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专科,本科层次的教育不属于职业教育。尽管现在有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走的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路线,但也不能据此界定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职业定向”的教育。一般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在于:一方面要关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强调实用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定位是服务于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研发能力又有一线操作技能的“中间型”人才,这种培养规格上“亦此亦彼”、“彼此兼顾”的特性,使得课程设计存在诸多的分歧。[7]
3.“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政策仍不明确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制度激进式催化的结果,但遗憾的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自提出之日起发展至今,都没有任何与其相关的政策条例予以支持。也正是因为我国政府至今没有对这一教育类型有过明确的态度,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才一直受到诸多制约,如理念不清、界限不明等。[20]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了高校的分类管理要求,政府部门在政策上也明确了高校的分类管理原则,但在高校分类问题上,总体上强调的仍然是学校的层级结构,对学校特色内涵的体现,指向并不很清晰。[21]目前,分类管理举措在高校评估问题上有所体现,如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指出,要“研究建立符合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分类标准,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加强分类评估”[22]。我们有信心期待一个圆满的结果,但总体而言,哪些高校属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类,对这一类高校在管理机制、投入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如何做到“因类置宜”,相关政策还不是很明确,显得所倡导的分类管理还有待落实。
三、方向定位: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为解决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问题,还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
其一,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特征研究。概念的模糊必然影响课程目标的确立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因此,要克服课程设计研究的莫衷一是,其前提是要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概念有清晰的认知,也就是要继续回答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另外,既然社会对这一概念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那就更有必要进一步通过揭示它的本质,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差异研究,开展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区别和联系研究,探讨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特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模式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等基本问题。
其二,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管理政策研究。政府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定位的清醒认识及其管理举措的明确具体,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取向。围绕应用型本科教育开展宏观管理政策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是解决课程设计问题的充分条件。
一、综合应用型民办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
民办高校从学术型本科教育转换到综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经历了培养模式的转变、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改革的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在这个过程中,也凸显了民办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应对措施不力,直接导致本科(论文)设计的质量不高。
1、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时间无法得到保障。每年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一般都是在第八学期初,这个时间通常和大学生求职就业、研究生复试和已找到工作的在单位实习的时间冲突,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毕业(论文)设计只能退而求其次。
2、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局限性比较大。学校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科研的起点、比重相对较低,教师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背景[1],直接导致教师在提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时,有很大的局限性:理论型、闭门造车型、贪大型。有的题目甚至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差甚远、创新点不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足。同时,毕业论文的选题难以满足众多毕业生的需求:工作需求、研究生专业方向等等。
3、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形同虚设。为了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高校通常都注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但力度不足以对提高、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形同虚设。
4、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职称结构失调,导致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一人带毕业生人数超过十人以上、职称水平多为中级职称,难以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提高到新高度。
5、民办高校面临着就业率、毕业率的压力,导致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会轻易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学生说“不”。
6、学校对指导教师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指导教师的其他教学工作量大,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所花的精力和时间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不成比例,无论做好、做坏,结果一样,导致老师带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度不够、积极性不高。
7、毕业(论文)设计经费投入不够、教学条件不足,也是束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民办高校建立实验室的原则之一是利用率要高,不容许实验一年中只使用半年或更短。这样直接导致实践性、操作性的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缺乏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实验耗材,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二、综合应用型民办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探究
综合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定位,从某种角度上解决了民办高校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特别是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面临的难题。
综合应用型的办学模式,将学校办学重心转移到综合应用上来,加强了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的力度、实验室建设力度、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突显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向。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上实现了多样化、项目工程化。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形式多样化。指导教师指定选题、学生自拟题目、学生和指导教师相互商定后拟定(定制)。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多样化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之一-省级或国家级学科竞赛相关、相似题目作为题目。这类选题的特点是:操作性强、作品指标明确,合理体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既不超出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饱满。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之一-校企合作项目。此类题目完全来自于校企合作的企业方,依据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就业方向,量身定做。
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之一-指导教师的校级或省级科研项目。让毕业生参与到指导教师的校级或省级科研项目里面来。
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之一考研的学生与指导教师协商。针对考研学生的不同专业方向,引导考研学生根据专业方向选定指导教师。
3、针对综合应用型民办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学院相关举措
1)加强专业教研室建设,将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归属到不同的教研室,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培训、参赛作为教研室常规活动之一。提高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比例。
2)加强专业类考研课程如信号与系统、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授课教师的培养,如进修、培训、公开课等活动。
3)扩大校企合作的规模,多方向、多专业的合作,从专业课程设置、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强化等手段切实体现综合应用型培养模式。部分学生直接由校企合作企业推荐就业。达到企业所需人才预先在校内培养的目的。
4)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下的教学质量评估小组[2],结合学校给学院下达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的同时,负责选题、中期检查、后期督促、答辩审核等过程的监控。
5)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切实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到与社会企业所需人才接轨的高度,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进一步增强社会适应性。
三、结束语。切实落实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低年级开始,将毕业(论文)设计的理念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做到毕业设计(论文)不流于形式,真正反映学生掌握学科基础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在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分为容错性设计,与多层次体系结构设计。计算机网络容错性的设计一般是以双网络中心为并行主干,多个计算机网络连接至网络中心,采用多数据连接,可以确保任意一个数据链路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局部网络的用户正常使用,计算机网络多层次体系结构设计,是一个模块化设计,网络的容量可以随着网络节点而不断的增加和扩大,因此,一个优秀的计算机网络,不仅要有先进的网络设备,更要有先进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层次结构,但是由于多层次网络设计结构有很大的容量,排出和查找故障特别困难,所以在多层次网络设计过程中我们进行扩展名运行,从计算机网络局部到整体,硬件到软件的开发都可以达到安全性和可靠性双重标准[2]。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指在系统的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完成制定功能的概率和能力,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时网络系统安全最基本的要求之一,网络安全性的不可靠,会导致计算机重要文件的流失,对个人和企业以及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国内外相关工作设计人员将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的测度分为四大类:计算机网络的连通性、生存性、抗破坏性、软、硬不见在多模式下共同工作性能的有效性。在设计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时候要遵循相应的准则,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更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建设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尽最大能力让设计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从而加强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率,提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管理者要对其进行例行检查维护,否则网络中的线路十分容易终端,设备也很容易发生故障,导致网络系统的瘫痪,早成重大经济损失。尽可能使用一些适度的超前的技术以及设备等,促进网络的发展,这样设计出来的计算机网络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三、计算机网络设备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将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普及到各个领域,使其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精力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健全的运行体系,然而其的可靠性一直是计算机网络使用者最为担心的问题,网络的安全可靠性是网络能否健康使用的标准,因此建立一套具有可靠性的计算机网络是非常关键的,在建立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产品,作为建设基础,建立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充足的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应用软件。
二、设计创新点
本设计创新点在于使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路灯联合工作,在遇到红灯时发出红外线,在汽车里安装有红外接收电路控制汽车上的电动机或者发动机,强制其停车。可以避免有些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擅闯红灯。
三、项目结构框图
图1 红外线自动控制小车强制制动原理框图
本系统设计主要有两大模块组成:使用单片机at89c52设计的简易十字路通红绿灯,安装有红外接收器的模型小车。单片机控制的交通灯可以实现两路红、绿、黄灯的控制,可以显示时间,可以在红灯情况控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外线;模型小车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当收到来自交通灯的红外线停车信号后通过控制电路强制停车。模拟了强制禁止闯红灯的过程。
图2 交通灯的控制流程图
交通灯的控制通过编制程序实现,可以通过更改程序灵活调整每个路口的红绿灯的亮灯时间。实现单片机控制的模拟交通灯功能,可以实现交通动能在红灯状态发送红外线,模型车接收到红外信号实现自动停车。本设计可以通过考虑设计更为完善的程序,实现多路交通模型车的控制。更为接近实际情况。
四、使用材料
红外自动控制小车
元器件 数量(个) 参数 备注
20w烙铁 1 20w内热式烙铁,用于电路焊接
焊锡丝 1卷
松香 2 用于电路的助焊接,提高焊点的可可靠性
c51单片机
开发板 一套 用于交通灯的控制,完成交通灯、红外制动信号的发射
红外线距离
传感器 2个 经过修改调整可用于接收红外调制信号,实现强制停车控制。可接受到频率160——200khz的占空比25%的调制红外光,有效距离可调最大1.5m最小2cm。
红外线发射
二极管 10 用于发射红外线停车信号,发射900nm的红外线
9012三极管 4 低频小功率三极管,用于控制继电器等做可控开关使用,工作在开关状态。
洞洞板 4 用于电子元器件搭接测试电路。
白光二极管 4 作指示灯
小型电动机 1 4.5v电机,转速200rpm,测试电机桥性能
5v稳压直流
电源 1 提供一个稳定的5v电压给单片机,功率15w
红外线调制管 2 可以产生频率160——200khz的占空比25%的调制信号,用于对红外发射管控制。
微型5v继电器 2 电动车电机控制继电器,线圈工作电流50ma,控制端220v,10a
金属1/6w电阻 10 1kω、47kω、500ω、330ω、10ω,限流电阻
电源变压器 1 直流电源的交流供电端220:15v
红外接收管 6 接收红外线信号
电容器 6 电解电容、瓷片电容等。
五、制作原理方法
制作的红外线自动控制小车强制制动器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前期做了一些文献查阅和检索工作,查看了国内外有交通灯控制及针对违规司机闯红灯的自动停车装置的研究状况。发现在目前有些司机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指挥灯的控制信号,遇到红灯强行通过,不停车对于行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地威胁。每年这样的交通事故也是屡次有发生,还没有什么有效地解决办法。交通灯的自动控制技术现在已经是非常的成熟了,但其功能也只限于控制红绿灯的亮灭。
本制作设计使用脉冲调制红外线为强制制动停车信号,在模型小车里加装红外线接收装置,探测红外停车信号。当没有收到停车信号时小车正常运行;遇到交通灯发射的红外停车信号切断小车电机供电强制停车,从而模拟了强制停车严禁穿红灯的交通系统。本设计将红外线信号发送接收功能、交通灯控制、交通安全管理综合起来。实现保障行人安全的功能,以下是实际的制作流程中的一些照片:
图1 第一套电机控制电路
电动机工作的电流在800ma左右,使用两个9014并联使用,提高供电电流,首次设计的红外接收电路直接使用红外接收管,但是灵敏度太低了,有效距离最大才有5cm,必须保持小车在红外发射灯的正对面才能起作用。角度偏离
后就失效了。后来经过查阅相关文献搞清楚了问题所在,改用红外线调制,可以大大提高接收系统的有效距离。为提高接收器的稳定性,最终网购了红外接近开关,改造以后用于红外调制信号的接收。效果很好!
图4 交通灯程序调试界面
图5 交通灯软件仿真图
实物的制作的过程照片如下面的:
图6 红外发射电路控制部分
图7 交通灯电路板
图8 交通灯单片机主控版
六、使用效果
红外发射电路焊接完成后与交通灯连接好,电动小车的红外接收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都装配到小车后,实际测试第一次使用的红外接收二极管做接收装置效果不好;经过改进后使用红外接收模块,发射端采用红外线调制发射后,效果很好,接收距离大大提高,可以满足小车自动停车,强制制动的要求。
模型小车的电机电流较小所以控制电路里使用了两个小功率的9013的三极管实现,电路结构比较简单,在红外线传感接收部分设计了两套方案:红外接收光敏三极管,红外接收器。在实际的测试中发现红外接收电路使用红外光敏三极管的灵敏度不够高,且接受范围角度窄;最后就采取了红外接收器的模块,可以准确的接受到红外线实现可靠停车。
七、改进方面
本设计目前可以稳定的工作,交通灯除了正常的控制交通灯、显示倒计时以外,还有一个控制红外发射电路在红灯亮的时间点亮对应路口的红外停车信号灯的作用,实现强制制动。本设计的停车控制电路较为简单,可以对电动车完成控制,若想在现实生活实用控制或是燃料车辆运行还有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车速较高的情况下,发动机不能骤停,否则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安全后果。对于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在有些非常情况下如要汽车强行通过交通灯的红灯路口怎么实现控制也是要考虑的!
1.调整课程结构体系应用型本科的专业培养目标首先应着眼于学生的职业培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的设计人才,课程体系应该以专业的系列设计课程和设计实践为中心,辅之以用户研究、设计管理、产品市场趋势等市场类课程和与产品材料与工艺、产品功能结构原理、产品成本分析、塑料产品设计等工程类课程,使核心课程的设置满足目前社会对设计人才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求。围绕核心课程的是扩充知识面和多方面素质的人文类如设计与文化,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课程,以及平面、环艺类的其他设计课程。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完成大量的设计项目来实现,而设计理念是需要通过相应的设计手段来表现出来的,所有我们提出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理念是先学习怎么做设计,再学习怎么做好设计,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在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过程中,我们主张首先学习设计方法,在明白了整个设计流程以后,根据每一个设计阶段所需要的理论和技能,逐步学习其他课程。大一主要学习设计方法和设计表现类课程,锻炼设计手绘、设计软件等一系列完成设计所需要的手段,大二学习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美学、设计史,了解工业设计行业的整个发展脉络,大三学习人文及商业类课程和产品生产相关的工程类课程,大四进行综合类的设计实践活动。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简单的设计活动,从大二开始逐渐可以完成完整的设计课题,大三大四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逐步提高设计难度,在设计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带着设计课题有目的的去学习专业知识,对于各门课程的知识如何在设计活动中运用会有更加真实、直观的体会,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都会显著提升。
2.优化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工业设计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它涉及到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覆盖到所有的领域,选择哪些知识点编入课程体系,每门课程所占的比重是多少,应该非常慎重。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具备在设计、市场和工程三方面的相关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设计能力的设计人才。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都直接从其专业照搬过来,没有针对工业设计专业本身的特定进行修正,特别是工程类课程,包含了广泛而深入的内容,不可能全部照搬进工业设计的课堂,而要经过综合和筛选,把跟工业设计最密切相关的内容组合起来学习,譬如机械原理这门课程,我们把它改为产品功能结构原理,针对典型的产品,拆开、分解,分析它的结构,从功能、材料、加工方面分析它为什么要采用这个结构,包含了哪些力学、电学、加工、配合等方面的知识,有没有其他的设计解决方案等。这样设置课程内容,虽然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但通过有计划地筛选典型产品来分析,可以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工程类知识融合在其中,学生容易理解,而且很容易地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用这些知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强调学生的职业培训,在学时分配上也要体现出“应用”,目前大多数高校依然延续传统学术型高校的学时分配模式,将大量的学时放在公共基础课上,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原理等等,这些课程占据了整个培养体系将近一半的课时,对于应用型本科来讲,应该适当的缩减该类课程的学时,将更多的课时放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上。
3.拓展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是执行,应该建立适合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对于工业设计这种以实践性为其首要特点的学科来说,设计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励学生自己去思考、体验和发现,寻求并综合各种知识去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们主张在课程教学上以设计实践为主,每门课程在上课之初首先根据课程的内容设计一个或一系列相应的设计课题,然后围绕这一设计课题有计划的将课程内容有基组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程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将课程内容与设计课题相结合,同时增加综合性的设计实践活动,考查学生组合多门课程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
1.1一流的教师队伍。所谓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指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需要一支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对于这部分教师,通常情况下需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同时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辅导教师。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使其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1.2一流的教学内容。所谓一流的教学内容是指在组织、设计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同时将课内课外知识进行结合,其教学内容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前沿性。
1.3一流的教学方法。所谓一流的教学方法是指合理设计精品课程教学,借助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恰当的运用,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4一流的教材体系。所谓一流的教材是指选用的教材要合理,通过创新教材开发的理念,打破传统教材的约束,进一步建立健全教材体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融主教材、教学辅导、多媒体助学系统在内的整体教学方案。
1.5一流的教学管理。所谓一流的教学管理是指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对教学文件、教师教学等,教学团队等进行管理,同时对教学检查、课程评价等进行制度化管理。
2、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至今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学校三级课程建设体系。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高校以及课程数量都在逐渐增加,在社会上也形成良好的口碑。高校精品课程从二零零三年开始启动以来,众多高校以及教师的积极参与极大的推进了高校的教育改革,为人们提供了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精品课程建设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阻碍了精品课程示范性和辐射性作用的发挥。
2.1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脱节。精品课程需符合先进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发展性的要求,同时要将教学和课程改革成果体现在课程中,善于总结和吸收其他的先进教学经验为己所用。优质的教育课程资源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支撑,课程资源直接服务于受教育对象,因此课程资源是精品课程教育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种形式。目前,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围绕着专业必修课程、学科基础和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进行建设。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实施计划、实训计划、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习题、案例以学习资料等。但从实际的精品课程建设情况看,课程资源建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资源建设的情况远远满足不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其次是技术上的问题,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不仅涉及到信息技术的知识,还需要懂得教育教学知识技能。
2.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足。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国家级精品课程调查,不难发现很多教学视频还是由老师一个人在讲,教学方法还不够新颖灵活,这样的精品课程即使被制作成视频课件搬到了网站上,产生的效果也很有限。除此之外,由于很多老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还不够精通,运用也不够熟练,导致精品课程在网站建设过程中有些流于形式,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2.3申报网站与课程网站区分不明显。申报网站主要是将与申报材料相关的内容进行展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网站的文字内容与申报内容的一致性。而课程网站主要是对教学内容、教学交互等进行展示,其侧重点是学习的个性化。通过对比分析众多精品课程网站,可以发现申报网站与课程网站之间的区分不明显,并且彼此之间相互交错,层次模糊,还有的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
2.4网站交互性能不强。对于精品课程网站交互来说,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评审资料交互、教学资料交互。其中,评审资料交互主要表现为专家查阅申报网站的资料,没有完善检索功能供评审专家进行快速查阅,这是目前精品课程网站存在的严重不足。而教学资料交互主要表现为教学者与受教者同网站之间的交互。目前,精品课程网站提供的资料,主要以PPT课件等静态资料为主,这些资料主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服务,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充分考虑。其次精品课程网站只有少部分提供网上教学、作业提交、即时问答、在线测试等互动模块,但是这些模块还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发挥真正作用,最终导致网站的利用率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2.5网站更新缓慢。在当前“大数据”的时代,精品课程网站一旦建成,就需要不断更新资源,为了进一步保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早在2004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中,已经明确地规定:每门国家精品课程上网内容的年度更新(或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然而部分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存在功利性目的太强的问题,没有真正把握课程建设的目的,在精品课程评审获得通过后即停止了课程建设的步伐,课程内容停滞不前,这种做法导致精品课程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由“精品”变成“次品”。在当前这个教育方式、方法、教学理论、课程知识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精品课程只是代表当前很短时间的优秀教学成果,若不对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实时的改进和更新,精品课程得不到持续发展,最终只能被淘汰,更谈不上发挥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
2.6网站缺少反馈与评价功能。对于精品课程网站来说,在申报成功之后,其功能主要表现为,在网络环境下的基础上,提供了相应的学习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课程的建设者来说,需要高度重视学习者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此为依据,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但是,在大部分的网站中,该功能模块还没有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程资料、教学思想明显滞后,削弱了精品课程的功能,同时使其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3、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建议
3.1精品课程网站必须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丰富的网络资源。实施开放资源库建设项目,实行师生共建资源库的方法,开发多种渠道共同充实教育资源库,使不同的有益资源为教学服务,大大拓展教育面,从而使教育资源真正达到开放和共享。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按照教育学理论,以实际教学需要为准绳,将服务课程教学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课程资源需达到具有较多优质资源,并且满足资源开放程度较高的要求,另外必须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易用性和有效性。教学资源可以分为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其中基础资源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实施计划、实训计划、实训指导书、教案或演示文稿、作业和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拓展资源包括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等内容。
3.2改革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手段。对于教学方法来说,一方面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积极的改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有一套多媒体教学法、项目教学、行为引导教学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遵守“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在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巩固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3.3精品课程网站提供的交互平台,需要具有强大的功能。在网络环境中,精品课程网络化教学主要表现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所以,在建设精品课程网站的过程中,需要对交互性平台进行综合考虑,借助该交互平台建立即时答疑、作业提交、在线考试等功能模块,进一步实现学习的交互性。
3.4精品课程网站通常情况下需要具备动态性特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的后续建设提供方便。在对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建设时,需要将技术平台建设与课程资源内容建设进行分离,也就是所谓的技术人员主要对网站平台进行开发,而建设、完善课程资源内容主要由主讲教师来完成。建设动态精品课程网站,通常情况下需要以后台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建立后台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使得教师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教学改革与课程内容建设。
3.5精品课程网站要具备相应的更新检测系统,以及评价反馈系统。通过更新检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更新和调整网站的相关内容,同时为学校、省,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开展检查工作提供便利。教师和学生可以与评价者借助网站评价反馈系统进行沟通和交流。另外,根据点击率、访问量等相关信息,可以对网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进而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以及完善精品课程网站内容提供参考依据,使课程建设者迅速调整网站相关内容。